△《京东考古录》·一卷(大学士英廉家藏本) 旧本题国朝顾炎武撰,载吴震方《说铃》中。其文皆见炎武所撰《日知录》及《昌平山水记》。殆震方剿取别行,伪立此名也。
作者:[清]顾炎武11个月前顾炎武其诗文集因触清代忌讳,后世传本删改多加窜改和删削。解放后重新整理,分为十六卷:凡《文集》六卷,《余集》一卷,《蒋山佣残稿》三卷,《佚文辑补》一卷,《诗集》五卷,《集外诗补》三首,附《熹庙谅阴记事》,总名为《顾亭林诗文集》,是顾炎武诗文集较为完备的一种,纳入中华书局“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作者:[清]顾炎武11个月前△《易音》·三卷(安徽巡抚采进本) 国朝顾炎武撰。《音学五书》之三也。其书即《周易》以求古音。上卷为《彖辞》、《爻辞》,中卷为《彖传》、《象传》,下卷为《系辞》、《文言》、《说卦》、《杂卦》。其音往往与《诗》不同,又或往往不韵。故炎武所注,凡与《诗》音不同者,皆以为偶用方音,而不韵者则阙焉。考《春秋传》所载繇词,无不有韵,说者以为《连山》、《归藏》之文。然汉儒所传,不过《周
作者:[清]顾炎武11个月前国朝顾炎武撰。《音学五书》之五也。凡分十部。以《东》、《冬》、《锺》、《江》为第一,《支》、《脂》、《之》、《微》、《齐》、《佳》、《皆》、《灰》、《ㄉ》为第二,《鱼》、《虞》、《模》、《侯》为第三,《真》、《谆》、《臻》、《文》、《殷》、《元》、《魂》、《痕》、《寒》、《桓》、《删》、《山》、《先》、《仙》为第四,《萧》、《宵》、《肴》、《豪》、《幽》为第五,《歌》、《戈》、《麻》为第六,《阳
作者:[清]顾炎武11个月前《肇域志》是一部全国性地理总志,始纂于崇祯十二年,成书于康熙元年。 由顾炎武撰写,是《天下郡国利病书》姊妹作。本书一直未能刊印,只有15部抄本流传,今存11部,2004年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正式出版。
作者:[清]顾炎武11个月前△《经世篇》·十二卷(编修汪如藻家藏本) 旧本题昆山顾炎武撰。其书门类,悉依场屋策目,每目一篇,附以诸家杂说,颇为弇陋。盖应科举者抄撮类书为之,而坊贾托名於炎武也。
作者:[清]顾炎武11个月前△《山东考古录》·一卷(大学士英廉家藏本) 旧本题国朝顾炎武撰,载吴震方《说铃》中。然《说铃》载炎武书四种,其三皆杂剽《日知录》,而此书之文独《日知录》所不载。末题“辛丑腊望日庚申,是日立春”字,盖作於顺治十八年。考王士祯《居易录》,记炎武尝预修《山东通志》。或是时所遗稿本,亦未可知也。
作者:[清]顾炎武11个月前△《谲觚》·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国朝顾炎武撰。时有乐安李焕章,伪称与炎武书,驳正地理十事,故炎武作是书以辨之。其论孟尝君之封於薛,及临淄之非营邱诸条,皆於地理之学有所补正。
作者:[清]顾炎武11个月前清顾炎武撰。案《宋志》,吴?或有《毛诗叶韵补音》十卷,又《韵补》五卷。自朱子作《诗集传》,用其《毛诗叶韵补音》,儒者因朱子而不敢议?或。又因《毛诗叶韵补音》并不敢议其《韵补》。炎武此书,於?或虽亦委曲回护,有“安得如才老者与之论韵”之言。然所作《诗本音》已不从?或说,至於此书,则更一一纠弹,不少假借。盖攻《韵补》者其本旨,推?或者其巽词也。案《朱子语录》称
作者:[清]顾炎武11个月前国朝顾炎武撰。炎武一名绛,字宁人,昆山人。博极群书,精於考证,国初称学有根柢者以炎武为最。李光地尝为作《小传》,今载《榕村集》中。是书以杜预《左传集解》时有阙失,贾逵、服虔之《注》、乐逊之《春秋序义》今又不传,於是博稽载籍,作为此书。至邵宝《左觿》等书,苟有合者,亦皆采辑。若“室如悬罄”,取诸《国语》。“肉谓之羹”,
作者:[清]顾炎武11个月前△《日知录》·三十二卷(内府藏本) 国朝顾炎武撰。炎武有《左传杜解补正》,已著录。是书前有自记,称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则遂削之。积三十馀年,乃成一编。盖其一生精力所注也。书中不分门目,而编次先后则略以类从。大抵前七卷皆论经义,八卷至十二卷皆论政事,十三卷论世风,十四卷、十五卷论礼制,十六卷、十七卷皆论科举,十八卷至二十一卷皆论艺文
作者:[清]顾炎武11个月前清朝顾炎武撰。炎武有《左传杜解补正》,已著录。是书以明国子监所刊诸经字多讹脱,而坊刻之误又甚於监本,乃考石经及诸旧刻作为此书。
作者:[清]顾炎武11个月前明朝顾炎武撰。前有炎武自序[1-2] ,谓抉剔史传,发挥经典,颇有欧阳、赵氏二录之所未具者。今观其书,裒所见汉以来碑刻,以时代为次,每条下各缀以跋,其无跋者亦具其立石年月,撰书人姓名。证据今古,辨正讹误,较《集古》、《金石》二录实为精核,亦非过自标置也。所录凡三百馀种。后又有炎武门人吴江潘耒补遗二十馀种。碑字间有异者,又别为摘录於末。亦犹洪适《隶释》每碑之后摘录今古异文某字为某之遗意。《潜研堂金
作者:[清]顾炎武11个月前△《天下郡国利病书》·一百二十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国朝顾炎武撰。炎武有《左传杜解补正》,已著录。是书盖杂取天下府州县志书,及历代奏疏文集并明代实录,辑录成编。其中采掇旧文,同异兼收,间有矛盾之处。编次亦绝无体例,盖未成之稿本也。
作者:[清]顾炎武11个月前△《昌平山水记》·二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国朝顾炎武撰。炎武有《左传杜解补正》,已著录。炎武博极群书,足迹几遍天下,故最明於地理之学。是书虽第举一隅,然辨证皆多精确。惟长城以外为炎武目所未经,所叙时多舛误。如称塞外有凤州,不知苏辙诗所云“兴州东谷凤州西”者,乃回忆乡关之语。《唐书》、《辽志》,塞外均无凤州之名。又如古北口之杨业祠,炎武
作者:[清]顾炎武11个月前〖解题〗国朝顾炎武撰。时有乐安李焕章,伪称与炎武书,驳正地理十事,故炎武作是书以辨之。其论孟尝君之封於薛,及临淄之非营邱诸条,皆於地理之学有所补正。
作者:[清]顾炎武11个月前明朝顾炎武撰。炎武有《左传杜解补正》,已著录。炎武性好远游,足迹几遍天下。搜金石之文,手自抄纂。凡已见方志者不录,现有拓本者不录,近代文集尚存者不录,上自汉《曹全碑》,下至明建文《霍山碑》,共得五十六种。每刻必载全文,盖用洪适《隶释》之例,仍皆志其地理,考其建立之由,古字篆隶,一一注释。其中官职年月,多可与正史相参。如茶荼、准准、张弡等字,亦可以补正字书之讹。炎武别有《金石文字记》,但载跋尾,不
作者:[清]顾炎武11个月前△《顾氏谱系考》·一卷(两江总督采进本) 国朝顾炎武撰。炎武有《左传杜解补正》,已著录。是书於顾氏世系考据最详。然姓氏之书,最为丛杂。自唐以后,谱学失传,掇拾残文,未必源流尽合。姑存其说可也。
作者:[清]顾炎武11个月前国朝顾炎武撰。《音学五书》之四也。其书以古音正《唐韵》之讹。书首有《凡例》曰:“凡韵中之字,今音与古音同者,即不注。其不同者,乃韵谱相传之误,则注云古音某,并引经传之文以证之。其一韵皆同而中有数字之误,则止就数字注之,《一东》是也。一韵皆误,则每字注之,《四江》是也。同者半则同者注其略,不同者注其详,且明其本二韵而误并为一,《五支》是也。一韵皆同,无误则不注,《二冬》、《三锺
作者:[清]顾炎武11个月前《石经考》明朝顾炎武撰。考石经七种,裴頠所书者无传。开元以下所刻,亦无异议。 惟汉魏二种,以《后汉书·儒林传》之讹,遂使一字,三字、争如聚讼。欧阳修作《集古录》,疑不能明。赵明诚作《金石录》,洪适作《隶释》,始详为核定,以一字为汉,三字为魏。然考证虽精,而引据未广,论者尚有所疑。炎武此书,博列众说,互相参较。其中如据卫恒《书势》以为《三字石经》非邯郸淳所书,又据《周书&am
作者:[清]顾炎武11个月前〖诗本音〗十卷。 炎武初名绛,字忠清,自署蒋山佣。[1] 明亡改名炎武,字宁人,号亭林,江苏昆山人。是清初著名思想家、学者。著述甚丰,领域甚广。是书为其所著《音学五书》之二。顾氏此书遵陈第《诗》无叶韵”之说,虽对宋人吴□《韵补》没有辨争,但也全不用吴氏之说例。以三百篇所用之韵,参互考证,证以他书,处处相符,明古读之本音,不随文牵就故名《本音》。每诗皆全列经文,注其音于句下,凡
作者:[清]顾炎武11个月前△《菰中随笔》·三卷(两淮盐政采进本) 国朝顾炎武撰。炎武有《左传杜解补正》,已著录。炎武本精考证之学。此编以读书所得,随时记载。旁及常言俗谚,及生平问答之语,亦琐碎记入。虽亦有足资参考者,然编次不伦,饾飣无绪,当为偶录稿本,后人以名重存之耳。
作者:[清]顾炎武11个月前△《救文格论》·一卷、《杂录》·一卷(大学士英廉购进本) 国朝顾炎武撰。载吴震方《说铃》中,然皆炎武《日知录》之文。潘耒作《日知录序》,题康熙乙亥。徐倬作《说铃序》,题康熙乙酉。是《日知录》已刻十年,乃有《说铃》。不应剽剟割裂,别立书名。考毛先舒《潠书》,有《与炎武札》称承示《救文格论》,考古、日知二录云云。则炎武原有此书别行於世,后乃编入《日知录》中
作者:[清]顾炎武11个月前《音学五书》是研究汉语上古音的著作。顾炎武著。大约成书于1643年,全书分音论、诗本音、易音、唐韵正、古音表5个部分。《音论》分上中下3卷,共15篇,论述古音和古音学上的重大问题,集中地阐述了作者对古音学的基本看法,是《音学五书》的总纲。 其中重要的有4篇:《古人韵缓不烦改字》,《古诗无叶音》,《古人四声一贯》,《先儒两声各义之说不尽然》。
作者:[清]顾炎武1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