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明祝允明撰。是书乃是作者居忧其间,就平日读书所得之事物之理,随笔笺记而成。篇幅较短,约一千六百余字,不分门类,随意漫记,以自己的观点阐发事理,虽为一己之见,然亦有可取之处。如关于坚持常久学习和更新知识的关系,他总结为“学贵有常,又贵日新。日新若异于有常,然有常日新之本也。”关于当时人情险恶,世事艰难,作者也有议论,“虎狼存父子之仁,蜂蚁有君臣之义,虫盖有时而人也。今人仁不如虎狼,而虐如之;
作者:祝允明1个月前一卷。明祝允明 (1460—1526)撰。祝允明字希哲,号枝山,又号枝指生,长洲 (今江苏苏州)人。弘治五年 (1492)举人,官广东兴宁知县,迁应天通判。祝允明博学善文,工书法,其狂草下笔纵横,于似无规则中见功力。与同郡唐寅、文征明、徐祯卿并称 “吴中四子”,其诗取材广泛,风格工丽,其文亦潇洒自如,时复有致。但他玩世不恭,不问生产。生平著述很多,有《祝子罪知》七卷,《读书笔记》一卷,《怀星堂集
作者:祝允明1个月前笔记。明祝允明撰。一卷。允明有《怀星堂集》已著录。杂记明前期朝野故事,凡六十条,一万六千余字。于皇帝、朝臣、义士、节妇及娼妓、僧徒等,皆有所述,故事性较强。其载永乐年间下西洋航行之日期颇详。惟嫌散无统纪,有些内容与所著《野记》重复。
作者:祝允明11个月前明代文言轶事小说集,祝允明撰, 四卷。今存版本有明刊本、同治十三年元和祝氏刻本、宣统三年时中书局排印本、 《申报馆丛书续集》本,以下为一卷本:有《历代小史》本、 《丛书集成初编》本、 《续说郛》本等。所谓“九朝”,据本书李文楷序解释,是“自有明开国,逮嘉靖之季”,而“野记”含义有二: “九朝往迹,史不具列者”,一也; “并及闾巷琐屑事”,二也。二者均非正史, 故以“野记”作为书名。是书记明洪武至
作者:祝允明11个月前明代文言志怪小说集。祝允明撰一卷。今存《纪录汇编》本、《古今名贤汇语》本。作者是有神(怪)论者,关于本书的写作目的, 作者首先说,平时遇到了鬼怪,如果读了本书,那就可“知所以趋避,所以劝惩”,这是从实际中的所谓获“益”讲的:其次,他又说,志怪短篇, “恍语惚说,奇目警耳”,是一般读者“所喜谈而乐闻”的,可供茶余饭后消遣之用。本书宣扬事皆前定,不可改变。《四库全书总目》著录谓“所载皆怪诞不经之事”
作者:祝允明11个月前三十卷。明祝允明(1460—1526)撰。祝允明字希哲,号枝山,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五岁能作径尺大字,九岁能诗,后博览群书,文章有奇气。弘治五年 (1492) 中举,以后久试不第。正德十年(1515)授广东兴宁知县,迁应天府通判,正德十四年(1519)因病辞官,回归故里。著有《苏材小纂》(已著录)、《怀星堂集》、《祝子罪知录》等。此集为万历三十九年(1611)陈以闻所刻,共三十卷;卷一、卷二为
作者:祝允明11个月前《奴书订》为明代祝允明所作,写此文章是他对李应祯“奴书”观点的驳斥。提出法古和创新兼用的观点。
作者:祝允明11个月前评书又称说书、讲书,广东粤语等地区俗称讲古,古代称为说话,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口头讲说表演艺术形式,在宋代开始流行。各地的说书人以自己的母语对人说着不同的故事,因此也是方言文化的一部份。清末民初时,评书的表演为一人坐于桌后表演,道具有折扇和醒木,服装为长衫;至20世纪中叶,多不再用桌椅及折扇、醒木等道具,而以站立说演,服装也较不固定。而在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后,在电子媒体及推广普通话的冲击之下
作者:祝允明1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