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觉经析义疏,四卷,通理述,心兴较订。
作者:达天通理11个月前亦称《楞严经新疏》。佛典注疏。清通理述。十卷。是唐般剌密帝译《楞严经》的注释书。作者序称:乾隆十七年(1752)应邀讲《楞严正脉》,嫌其“驳辨太甚,且前后次第与清凉大有径庭,不合贤宗家法”,故撰本书。书成后曾重订,并于乾隆四十一年刊刻流通。书前作者另撰有《楞严经指掌疏悬示》一卷。后又撰有《楞严经指掌疏事义》一卷,注释疏文中难解的词语。见载于日本《续藏经》。
作者:达天通理11个月前法华经指掌疏事义,一卷,清通理述,宝德刊行回向。
作者:达天通理11个月前佛典注疏。清雍正三年至乾隆十一年(1725—1746)通理撰。七卷。是后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的注释书。疏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科文”,一卷,提示《法华》全经纲目。第二部分为“悬示”,一卷,以十门总述《法华》经义,即:一教起因缘、二藏乘分摄、三能被教义、四所披机宜、五体性浅深、六宗趣通别、七部类品会、八疏序通经、九总释名题、十别解文义。第三部分为正文,七卷,正释《法华》经文。先释“名题”,包
作者:达天通理11个月前法华经指掌疏悬示,一卷,清通理述。
作者:达天通理11个月前法华经指掌疏科文,一卷,清通理排并序。
作者:达天通理11个月前亦称《金刚经新眼疏经偈合释》。佛典注疏。清乾隆三十年(1765)通理述。二卷。是后秦鸠摩罗什译经、北魏菩提留支译偈的《金刚经》的注释书。作者自序称:本书采用菩提留支译本,“但不同诸家,随意取捨,前后参差。务使经偈相对,势如合璧,意旨互通”。书前附《金刚般若经偈会本》及作者自撰的《大意》、《悬示》二文。《大意》开为四分:略明降住生信分、推广降住开解分、究竟降住起修分、决定降住成证分。《悬示》开为六
作者:达天通理1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