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集。郁达夫著。上海商务印书馆1926年7月初版。分6章。前2章论述戏剧的特点和希腊民族戏剧发达的原因及其发展的历程;后4章探讨近代戏剧的发生、发展与分化以及所反映的生活内容、表现形式与技巧等。
作者:郁达夫13天前郁达夫著。上海天马书店1933年2月出版,为小说、散文合集。内收散文《忏余独白》、《钓台的春昼》等4篇,并《迟桂花》等小说。《忏余独白》即代序,回顾了自己各时期创作的动机与心理,并介绍了集内文章貌似隐逸循世、实则曲折释愤的格调之来由。特别是以抒情笔调忆述自幼养成的迷恋大自然、渴望空远与远游的个性,留学日本时期写作小说《沉沦》的背景与心境,十分真率痛切,颇为感人。《钓台的春昼》描绘严子陵钓台清幽颓
作者:郁达夫14天前现代小说散文集。郁达夫著。上海北新书局1930年12月初版。为《达夫全集》第6卷。收《题辞》1篇(仅存目),《二诗人》、《逃走》(原题《盂兰盆会》)、《纸币的跳跃》、《在寒风里》、《杨梅烧酒》和《十三夜》等短篇小说6篇。由于本书的《题辞》嘲讽了有关当局的高压政策,出版时书局被迫抽去该文,书才获准发行。《题辞》后改题为《〈薇蕨集〉序》,收入1933年8月上海北新书局版《断残集》。本集所收的小说虽然
作者:郁达夫11个月前文艺理论。郁达夫著。1926年1月上海光华书局出版,后曾多次再版。1925年,郁达夫曾在武汉大学讲授文学课程,《小说论》便是他当时的文艺学讲义之一。全书共有六章:第一章,现代的小说; 第二章,现代的小说渊源;第三章,小说的目的;第四章,小说的结构;第五章,小说的人物; 第六章,小说的背景。郁达夫认为,“小说的生命,是在小说中事实的逼真。”艺术来自生活,但又是生活的升华。他说:“艺术所表现的,不过
作者:郁达夫11个月前郁达夫著,1930年4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属“万有文库第一集一千种”丛书。《文学概说》从生活与艺术、文学在艺术上所占的位置、文学的定义、文学的内在的倾向、文学在表现上的倾向、文学的表现体裁之分类这六个方面,论述了文学。
作者:郁达夫11个月前郁达夫作。初载1923年7月23日至8月2日上海《中华新报》副刊《创造日》,后收入1923年10月上海泰东书局版《茑萝集》。本文写的是作者回归故里富阳,从上海至杭州的旅途上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以“零余者”之身,彳亍于都市,由孤独而生归家之念,是本文情调的底色。作者以在火车上和滞留杭州一天时的行止、见闻为线索,在暴露社会黑暗的同时,也大胆地暴露自己。或写喧嚣淫荡的市声,或写宁静和谐的田园,或讥刺
作者:郁达夫11个月前《血泪》是郁达夫的一篇小说。原载一九二二年八月八日至十三日《时事新报·学灯》,据《郁达夫短篇小说集》上册。
作者:郁达夫11个月前《银灰色的死》是郁达夫小说的处女作,写于1920年。虽则是处女作,但已经初具了郁式文风的精髓了。小说中诸如“灰色”、“朦胧的灯影”、“息息索索的黄叶”、“苍茫的夜色”等词语无不给人一种凄凉、苍茫的感觉,再加上虚构的亡妻之痛及第二次情恋的幻灭和始终笼罩在主人公身上的飘零异国的孤苦之感,便给作品定上了沉郁、悲凉的感伤基调。
作者:郁达夫11个月前《离散之前》写于质夫与几个同学办的季刊周报,因杂志发行者供养不起而被迫停刊。如今他们为生计所迫,不得不离开上海,各奔自己的故乡而去,而且这一次分手,以后也不见得再有“聚首”的机会。这就使深深的离别之情,爆发于特定时刻之内;虽然只是一刹那的心理活动却分外强烈。
作者:郁达夫11个月前现代中篇上说。郁达夫著。上海北新书局1928年1月初版。作品描写青年画家王介成的一段爱情悲剧,反映当时知识青年因与现实的矛盾而产生的苦闷心情和变态心理。主人公王介成在长江北岸A城养病,偶然认识京剧女伶谢月英,频繁交往,两人产生了爱情。他听了谢月英诉说艺人生活的艰辛和戏班子里人事倾轧,气愤之下便带她出走,到南京过着同居生活。然而谢月英不久便对此感到厌倦,她在上海遇到一个过去合过班的女伶夏月仙,萌生
作者:郁达夫11个月前郁达夫著。上海现代书局1934年6月出版。为作者移居杭州前后写作的一组游记散文,共11篇,并《自序》及附录各1篇。集内文章均为记述游览浙东、浙西、皖东等地名胜所作,重在描摹自然景色,多能见其神采。如《杭江小历纪程》写顺流而下所见义乌、兰溪、小南海等地风光,举凡山溪涧瀑、奇石怪洞,均各略事点染,一揽其胜。《西游日录》纪游西天目山,则以工笔写奇峰丰姿,有如诗如画之妙。更高明之处,是着意于观照景物神韵
作者:郁达夫11个月前本书收录了郁达夫所著《微雪的早晨》等短片小说26篇。郁达夫的小说中散发着一种天生的的伤感气质,如同他的人一样,但那并不是灰色而颓废的,因为文章的主题都是积极向上、健康明朗的,他的小说多有性描写,在封建的中国引起了很大争议,深受当时青年一代的喜爱,作品多受到中国古代文学和日本私小说的影响,文字唯美,思想大胆暴露,写出了青年一代灵肉遭受的双重压抑。
作者:郁达夫11个月前短篇小说集。郁达夫著。1921年10月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被列为“创造社丛书”第三种。收小说3篇: 《沉沦》、《南迁》、《银灰色的死》。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小说集。《沉沦》借对一个中国留日学生的忧郁性格和变态心理的刻画,表现了“弱国子民”在异邦所受到的屈辱和冷遇,以及渴望纯真的友谊与爱情而又终不可得的失望与苦闷,同时也表达了盼望祖国早日富强起来的热切心愿。《南迁》写留日学生伊人在C夫人
作者:郁达夫11个月前现代散文日记集。郁达夫著。上海良友复兴图书印刷公司1936年5月初版,列为“良友文学丛书”第26种。收《清贫慰语》、《说肥瘦长短之类》、《说沉默》、《说姓氏》、《说谎的衰落》、《传说文学》、《谈结婚》、《暴力与倾向》、《雨》、《婿乡年节》、《杂谈七月》、《杭州的八月》、《寂寞的春朝》、《春秋》、《玉皇山》、《浙江的今古》、《住所的话》、《记风雨茅庐》、《故都的秋》、《江南的冬景》、《山水及自然景
作者:郁达夫11个月前现代短篇小说、散文合集。郁达夫著。厦门世界文艺书社1929年6月初版。收入本集的有《自序》和短篇小说3篇:《在寒风里》(原载《大众文艺》月刊第4期)、《蚂蜂的毒刺》(原载《大众文艺》月刊第5期)、《逃走》(原载《大众文艺》月刊第1期,原名为《盂兰盆会》)。另外,还收入1篇近于寓言的散文《故事》(原载《白华》杂志第1卷第2期)。这3篇短篇小说还收入上海北新书局1930年12月出版的《薇蕨集》中。这
作者:郁达夫11个月前现代游记集。郁达夫著。上海文学创作社1936年3月初版。列入“文学创作丛书”。收《杭江小历纪程》、《浙东景物纪略》、《钓台的春昼》、《桐君山的再到》、《过富春江》、《杭州》、《西溪的晴雨》、《花坞》、《皋亭山》、《超山的梅花》、《临平登山记》、《龙门山路》、《半日的游程》、《感伤的行旅》、《国道下车记》、《杨州旧梦寄语堂》、《南游日记》、《雁荡山的秋月》、《西游日录》、《出昱岭关记》、《屯溪夜的
作者:郁达夫11个月前著译合集。郁达夫著。1933年8月上海北新书局初版,列为《达夫全集》第7卷。收《关于小说的话》、《关于黄仲则》、《政权和民权》、《移家琐记》、《光慈的晚年》等文学短论、杂文、散记38篇。
作者:郁达夫11个月前郁达夫著。1928年8月上海开明书店初版,列为《达夫全集》第4卷。收《立秋之夜》、《送仿吾的行》、《苏州烟雨记》等散文作品6篇和杂文18篇。
作者:郁达夫11个月前小说散文集。郁达夫作。1927年上海创造社出版部初版。收《自序》、《〈寒灰集〉题辞》和《茫茫夜》等小说7篇,《小春天气》等散文4篇。小说多用娴熟流畅的笔调抒情。“多少也带一点社会主义的色彩”的《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自选集〉序》),刻画了烟厂女工、人力车夫善良正直的品性,在展现知识者和劳动者情重谊深时,还抒发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伤情怀;《采石矶》借薄命诗人黄仲则怀才不遇的身世,寄托
作者:郁达夫11个月前小说、散文集。郁达夫作。1923年上海泰东书局初版。列创造社“辛夷小丛书”第3种。收《献纳之辞》、《自序》,小说《血泪》和《茑萝行》,散文《还乡记》,《写完了〈茑萝集〉的最后一篇》六篇。《血泪》写异乡漂泊者“我”数度回国,目睹国内青年“趋附着现代的思潮”、争相谈论和标榜各式“主义”,进而因此纷纷“阔绰得很”,而“一个彻底的主义都还没有寻着”的“我”仍复衰哀穷愁。《茑萝行》表现的是“一个生则于世无
作者:郁达夫11个月前雍正十三年的夏天,中国全国,各地都蒸热得非常。北京城里的冰窖营业者大家全发了财,甚至于雍正皇帝,都因炎暑之故而染了重病。可是因为夏天的干热,势头太猛了的结果,几阵秋雨一下,秋凉也似乎来得特别的早。到了七月底边,早晚当日出之前与日没之后的几刻时间,大家非要穿夹袄不能过去了。
作者:郁达夫11个月前中篇小说。郁达夫著。初载 1935年11月1日《文学》月刊第5卷第5号。小说以1927年大革命时代为背景,描写地主分子董玉林极端贪婪、残酷,对乡民进行敲骨吸髓的剥削,甚至社会慈善机构施舍给穷人用以活命的一点东西他也从中克扣肥私。大革命风暴到来之后,他又利用女儿嫁给革命者钱时英这重要关系,摇身一变,成为革命党的座上宾,执掌乡里大权的头面人物。随着董玉林反革命面目愈益暴露,钱时英在现实教育下省悟过来
作者:郁达夫11个月前现代短篇小说。郁达夫著。初载1932年12月《现代》第2卷第2期,初收入1933年2月上海天马书店版《忏余集》。作品用第一人称描写“郁先生”应邀到杭州西子湖畔翁家山与久别的旧友翁则生会面的情景。翁则生原是颇有雄心的留日学生,后因患肺病和失恋而回到家乡当了小学教师,在复杂的心境下决定了婚事。则生的妹妹翁莲早年婚姻不幸,丈夫死后回到娘家过着凄清的寡居生活,但仍保持着青春健美的人品和天真乐观的性格。在
作者:郁达夫11个月前短篇小说。郁达夫著。初 载于1923年2月1日《创造》季刊第1卷第4期。这是一篇以清代诗人黄仲则的生活为题材的历史小说。作品描写黄仲则在学生时代爱上了一个纯洁的少女,但后来少女逼于家庭压力而“嫁作商人妇”,留给他的只是“不得所爱”的深深的悲苦;他凭吊李太白墓深感自己也是怀才不遇,大骂当时红极一时的大学者戴东原来是抒发自己的一腔愤懑。小说刻画出了黄仲则因社会的腐败、文人的排斥,自己的才能和抱负得不
作者:郁达夫11个月前《茫茫夜》于1922年3月15日发表于《创造》季刊第1卷第1期,是郁达夫从日本归国后所作的第一篇小说。小说在发表之初遭到了很多批评,当年六月的《时事新报·学灯》刊载了郁达夫《茫茫夜发表以后》一文,其中回应了评论界对《茫茫夜》的诸种批评,同时作家指出,虽然小说“似乎失了中心点的样子”,但自己意在描写的是“一个灵魂的生长”。小说以A城(安庆)为背景,主人公于质夫从上海与吴迟生在黄浦江码头告别,到A城
作者:郁达夫11个月前故事说的是一名叫陈逸群的海龟青年,因病去到杭州静养,想起自己的各种罗曼史,以及在杭州各种艳遇的事情。故事表达出了当时在各个西方列强压迫下,中国爱国青年的愁苦和无助。本篇最初发表时,未完,作者未曾续写,也未收入集子或单独出版。其中第一章至第四章(除第四章最后一节)曾在一九二六年六月《创造月刊》第四期上发表过。
作者:郁达夫11个月前一间黑漆漆的不大不小的地房里,搭着几张纵横的床铺。与房门相对的北面壁上有一口小窗,从这窗里射进来的十月中旬的一天晴朗的早晨的光线,在小窗下的床上照出了一个二十五六岁的青年的睡容来。这青年的面上带着疲倦的样子,本来没有血色的他的睡容,因为房内的光线不好,更苍白得怕人。他的头上的一头漆黑粗长的头发,便是他的唯一的美点,蓬蓬的散在一个白布的西洋枕上。
作者:郁达夫11个月前短篇小说。郁达夫著。写于1923年,初载于1924年2月28日《创造季刊》第2卷第2期。小说以贫民窟里的知识分子与烟厂女工的生活为对照,写出了他们共同的不幸命运。作品中的“我”是一个正直的青年,对劳苦大众怀有同情。他有才学,通晓多国文字,也能创作。但在旧中国的畸形都市中,他却穷极潦倒,蜷缩在贫民窟中,依靠翻译卖文为生。由于生活的煎熬,他染上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失去了世间的一切温暖,甚至失却了白天
作者:郁达夫11个月前中篇小说。郁达夫著。1932年4月20日上海湖风书局初版。不久,被指为“普罗文艺”遭查禁。1933年12月经删节,易名为《饶了她》,由上海现代书局重排出版。小说以生动的情节,变化有致的矛盾冲突,描写了杭州某校三个意识志趣各异的女性所走过的不同的人生路径。清末官僚家庭出身的郑秀岳,虽然学习优良,但十分羡慕富家子女的穿着。她的好友冯世芬由于受到革命者的影响,经常晓之以理,要她懂得“女子的堕落阶梯的第
作者:郁达夫11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