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卷第四(末)
金胜陀罗尼品第八
金胜陀罗尼品三门分别。一来意。二释名。三解妨。言来意者上明梦闻金鼓说忏悔音灭除业障修净地行。皆□亲近供养诸佛发胜祈愿。善根所成此等既由佛得。□□教常见佛。广行难学略行易遵。故授总持令依修□常得见佛修行供养。故前品后有此品生。二释名者梵云呬啰(此云金)跋底(此云胜)陀罗尼(此云总持)金者是喻。陀罗尼是法。胜通法喻。金中之胜如赡部金。此总持胜亦复如是。取金为喻。义同于前三身品说。解妨者问经云。持此总持者具大福德。已多佛所殖善持戒决定能入甚深法门。既云已多佛所殖善持戒。此即自能恒睹诸佛。何假佛教总持之法。答。更令增进故教神咒。
经。尔时世尊复于众中告善住菩萨摩诃萨善男子有陀罗尼名曰金胜。
赞曰。品文分五。初标咒劝持。赞人令学。二教持神咒前之方便。三正说神咒。四广赞功能。五教行方轨。初段有三。一对机标咒之名。二劝人持学所以。三是故下美人令具修学。此初也。
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亲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恭敬供养者应当受持此陀罗尼。
赞曰。劝人持学所以有三。初述愿持。次征所以。后为解释。此初也。
经。何以故此陀罗尼乃是过现未来诸佛之母。
赞曰。后二文也。能生诸佛名为佛母。
经。是故当知持此陀罗尼者具大福德已于过去无量佛所植诸善本今得受持于戒清净不毁不缺无有障碍决定能入甚深法门。
赞曰。美人令其修学有八。初标持人。二有大福。三逢诸佛。四殖善根。五具尸罗。六无障碍。七入正定聚。八入甚深法则决定能入住正定位。长取决定能入甚深法门即为第八。或但为七。合第七八为能证不退。
经。世尊即为说持咒法先称诸佛及菩萨名至心礼敬然后诵咒。
赞曰。教持神咒前之方便。初标后教。初也。
经。南谟十方一切诸佛。南谟诸大菩萨摩诃萨。南谟声闻缘觉一切贤圣。南谟释迦牟尼佛。南谟东方不动佛。南谟南方宝幢佛。南谟西方阿弥陀佛。南谟北方天鼓音王佛。南谟上方广众德佛。南谟下方明德佛。南谟宝藏佛。南谟普光佛。南谟普明佛。南谟香积王佛。南谟莲华胜佛。南谟平等见佛。南谟宝髻佛。南谟宝上佛。南谟宝光佛。南谟无垢光明佛。南谟辨才庄严思惟佛。南谟净月光称相王佛。南谟华严光佛。南谟光明王佛。南谟善光无垢称王佛。南谟观察无畏自在佛。南谟无畏名称佛。南谟最胜王佛。南谟宝相佛。南谟观自在菩萨摩诃萨。南谟地藏菩萨摩诃萨。南谟虚空藏菩萨摩诃萨。南谟妙吉祥菩萨摩诃萨。南谟金刚手菩萨摩诃萨。南谟普贤菩萨摩诃萨。南谟无尽意菩萨摩诃萨。南谟大势至菩萨摩诃萨。南谟慈氏菩萨摩诃萨。南谟善思菩萨摩诃萨。
赞曰。教也。初教总体后教别礼。初也。别礼可知。
经。陀罗尼曰。
南谟曷喇怛娜怛喇夜也 怛侄他 君睇君睇 矩折囇矩折囇 壹窒哩蜜窒哩 莎诃
赞曰。正说神咒。
经。佛告善住菩萨此陀罗尼是三世佛母。
赞曰。下广赞功能有二。初明咒是佛母。后明持者获益。初也。
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持此咒者能生无量无边福德之聚。
赞曰。获益中初总标后别示。此总也。
经。即是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无数诸佛如是诸佛皆与此人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
赞曰。别示获益有六。一即供养佛是法供养故。二得佛授记。三得世福果。四所愿遂心。五常近善友。六佛菩萨等守护。文段可知。故不别指。
经。善住若有人能持此咒者。随其所欲衣食财宝多闻聪慧无病长寿获福甚多。随所愿求无不遂意。善住持是咒者乃至未证无上菩提。常与金城山菩萨。慈氏菩萨。大海菩萨。观自在菩萨。妙吉祥菩萨。大冰伽罗菩萨等而共居止。为诸菩萨之所摄护。善住当知持此咒时作如是法。
赞曰。五教行方轨。文分为三。一总标。二别示。三结劝勿忘。初也。
经。先应诵持满一万八遍为前方便。次于暗室庄严道场。黑月一日清净洗浴。著鲜洁衣烧香散华种种供养并诸饮食。入道场中先当称礼如前所说诸佛菩萨。至心殷重悔先罪已。右膝著地可诵前咒满一千八遍。端坐思惟念其所愿。日未出时于道场中食净黑食日唯一食至十五日方出道场。能令此人福德威力不可思议。随所愿求无不圆满。若不遂意。重入道场。
赞曰。别示于中有八。一持咒方便。二处所。三庄严。四时节。五结净。六供养。七入道场下正行。正行中有九。一归礼。二忏悔。三虔恭。四诵数。五起愿。六食处时节。七所应食染令黑亦得。八知量。九期限。八能令下愿遂有二。初福多之者二七愿遂。二若不遂意下恶业重者更重邀期还如前作。此分二品。准余修行多分三品。或约根性利钝。或障有三品。或三品修。如求普贤或一七二三七日。或复经生业轻重别。此亦如是文段准科。
经。既称心已常持莫忘。
结劝勿忘。
经重显空性品第九
重显空性品三门分别。一来意。二释名。三解妨。言来意前寿量等明大乘果。梦忏等下明大乘行。大乘行托境生。前诸品中虽略明空未广正辨。今为明境故此品来。又前诸品虽略明空多说有行。恐其滞有二执难除。三轮不圆六度难满。故今广明我法二空。重令除其二执三轮既得清净六度能到彼岸。故此品生。释名者空性有三。一者空即是性即遍计所执我法二种。二者空之性即真如。是空之真性因空所显故云空性。非体性空。三者依他亦名空性。名无生性故。又云。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都无。此即依他。但空二执不空依圆故。今乘此品明我法空为其方便正意令观真如空性。非不了真如而能了诸行故。若云舜若空即是性。云舜若多即空之性。故解深密等云相无自性性生无自性性胜义无自性性。故三无性俱得云性。空者无也。显者明也。重者复也。前虽略明犹未能解。余经虽广亦未能知。今复显之故云重显空性品。解妨者。问既云明空性品。何故复云求证菩提真实处常以甘露施群生等。菩提有情俱不空故。答。我法实皆空无法。有情觉依他圆成实有故说得菩提。若不先观空无由能证实。为对遣妄执故云空性品。
经。尔时世尊说此咒已为欲利益菩萨摩诃萨人天大众令得悟解甚深真实第一义故重明空性。
赞曰。品文分三。一初结集叙说所因。二佛为重陈空义。三时众获益庆跃奉行。此初也。初结前文即说咒已。二所利器即利菩萨。三标所悟即第一义。云真实者简诸小乘所说第一义谛。彼非实故。四显慈悲即重明空性。
经。而说颂曰我已于余甚深经广说真空微妙法今复于此经王内略说空法不思议。
赞曰。佛为重陈空义有三十三颂分二。初三颂总标说意。次三十颂别为说空。初中复三。初一颂指广显略。次一颂明其所为。后一颂明起说因。此初也。于余甚深。深密楞伽般若等经广说。此经王内略说空法者总略即为人法别。总即十八空。十八空中但明八种。谓内空.外空.内外空.毕竟空.无际空.无散空.自性空.一切法空。影显余故。
经。于诸广大甚深法有情无智不能解故我于斯重敷演令于空法得开悟。
赞曰。明所为。令于空得开悟者。于诸深法即所迷境二空真理或菩提涅槃。有情无智即能迷人。所为之生有四种人。无智不解。一执我法人。二怖空之人。三懈怠不修。四疑惑不学故十八空论云。明此十八空理能除四种过失。一除戏论。二除怖畏。三除懈怠。四除疑惑。一除戏论者有二。一除世间外道我执。二除出世行者法执。此二者有不能悟解二空之理。二除怖畏者众生闻人法空怖不修道。此即著空。佛为说有事有用。若人能修则能得道及得道果乃至三身一切功德。三除懈怠者。若定言净不劳修道。若定不净则永无除灭。今明。如如非净不净。但有惑时名为不净。除惑已去名得清净。故应修道方可解脱。四除疑惑者。既闻如如非有非无则心犹豫。为其分判。人法二我决定非有。人法二无理决定非无。故除疑惑令得开悟。
经。大悲哀愍有情故以善方便胜因缘我今于此大众中演说令彼明空义。
赞曰。明起说因。以善方便为作胜因缘。明者解也。令彼解空义。
经。当知此身如空聚六贼依止不相知六尘诸贼别依根各不相知亦如是。
赞曰。下三十颂别明空。分之为六。初十二颂明初三空为除有情我法二执。第二有半颂明毕竟空。三一切诸法下有四颂半明无际空。四我断一切下一颂明无散空。五我开甘露下一颂明自性空。六自余文明一切法空。问。准十八空论等空有十八。何故但明八耶。答。准彼十八空论。初六明空自体。次十明空之用。第十七空属体第十八空属用。体中内空为破能受我。外空为破所受法。内外空通破二故别明之。大空是器世间非有情故。空空即能观如。无漏智与如合名空空。真实空即真如理能所证法凡夫未得。又此大空.真实空.法空摄空空。即人空摄。故不别说。十用之中有为无为明其因果。但在自利故不明之。若毕竟空为常益有情。无际空成前常益。无散空为常益故不住涅槃。自性空开悟有情令得涅槃。相空为成诸相好。劣故不明。一切法空令成力无畏等。有法空.无法空通出十四空体除增减执。此毕竟等五于利他胜。余非胜要故略不说。广此诸空如法苑中空义林说。又解。初三颂科解如前。次十七颂正为说空。后我断一切烦恼下明说空所因。且依第一且依第一别解中初文分二。初一颂总标初三空。后十一颂别明三空。此初。此身如空聚标内外空。即造根四大及细意识为六识依。及为五色根依名内空。亦为外境故名外空。即扶根尘名之为外。非离身外。六贼依止不相知标内空。六尘诸贼等标外空。下各广释。此所依身犹聚沫等云如空聚。又有漏虚伪无功德故名为空聚。然六根境皆能为缘损坏善品故并名贼。故云六尘诸贼别依根。
经。眼根常观于色处耳根听声不断绝鼻根恒嗅于香境舌根镇尝于美味身根受于轻软触意根了法不知厌此等六根随事起各于自境生分别。
赞曰。下别明空。初三颂半明内空。次一颂半就能所缘以明外空。后六颂明内外空。就内空中初两颂就所依根以明内空。次识如幻下一颂半就能依识以明内空。此即初也。此六根体及所缘境释其根名广如法苑补阙蕴处界义林广明。十八空论云。凡夫二乘诸内六入能受六尘果报故名受者。为破此执唯有六根。无能受法名受者空。此意根境识三和合能受。非根独能。破外道执受者我故。破二乘执能受法我。又破离识但说为空。随事起者随能造大并能依识等事起照自境生妄识分别。
经。识如幻化非真实依止根处妄贪求如人奔走空聚中六识依根亦如是心遍驰求随处转托根缘境了诸事。
赞曰。就能依识以明内空。论云。以无境故识不得生是名内空。识如幻事从颠倒生。妄想取境如走空聚。诸境皆贪名遍驰求。托根缘境。根境既空故识非有。
经。常爱色声香味触于法寻思无暂停随缘遍行于六根如鸟飞空无障碍藉此诸根作依处方能了别于外境。
赞曰。明外空也。举能缘识明境是空。遍行六根者或一意识义。又约一意处现起之识云遍行六根。识遍缘境如鸟无碍。既藉根处方变缘境。根识是空外境非有。对小乘人亦破离识令除法执。对外道人破其我所亦破我执。故说为空。故彼论云。若诸众生有所受用。但是六尘内无人故无能受者。外无法故无所受者。人法俱空唯识无境是名外空。问。何故根境识三相对而明。答。以识依受者受者无故识亦无。根藉识取境。识无根不有。境因心变。境离心无。皆约执明故根境识相对而明。故论云。六入无识即无有人。识无根尘则无有法。两义相须。故知皆空。
经。此身无知无作者体不坚固托缘成皆从虚妄分别生譬如机关由业转。
赞曰。下明第三内外空。即造根及扶尘之四大是根境依。复总合观故云内外空。故彼论云。内外空者谓身四大为内外法之所依止。内依者谓内六根。外依者谓外六尘根。及非根亦皆是空名内外空。辨中边同。于中分三。初一颂总明无我。次三颂别明四大互乖无常有苦。后二颂明身无净乐等故空。初也。无知者无作者。下一者字贯通无知。身如聚沫故不坚固。四大合成故托众缘。皆从颠倒虚妄所生总无我故。如机关木人。但由业风所转。
经。地水火风共成身随彼因缘招异果同在一处相违害如四毒蛇居一箧此四大蛇性各异虽居一处有升沉或上或下遍于身斯等终归于灭法。
赞曰。别明四大互乖无常有苦。初两颂总明相乖故无常。后一颂显性各别故有苦。初复有二。初一颂总明相违。次一颂明相违所以。
经。于此四种毒蛇中地水二蛇多沉下风火二蛇性轻举由此乖违众病生。
赞曰。显性各别故有苦。
经。心识依止于此身造作种种善恶业当往人天三恶趣随其业力受身形遭诸疾病身死后大小便利悉盈流脓烂虫蛆不可乐弃在尸林如朽木。
赞曰。明无净乐等故空分二。初一颂不净业故招五趣果。不同无漏白净之业招清净果。后一颂明不净相无净乐故空。如解脱道论于不净有十想。一膀胀想。二青瘀。三烂坏。四弃掷。五鸟兽食啖。六身肉分张。七斩斫离散。八赤血涂染。九虫臭。十骨想。此经不具。颂中略示。
经。汝等当观法如是云何执有我众生。
赞曰。上来明观空体即人法空。此下明观空作用有五空。此即毕竟空。文势亦得结前无我。据别即令观毕竟空。菩萨发心为常益物。故次令观毕竟空也。故彼论云。菩萨修空为欲毕竟利益众生。尽生死际誓不断绝等。然彼论文以所观生无令观能愿之心毕竟空。不尔执著不成大悲。众生揽法以成。法既体空。众生宁有。故观生空。
经。一切诸法尽无常悉从无明缘力起彼诸大种咸虚妄本非实有体无生故说大种性皆空知此浮虚非实有。
赞曰。明无际空。为成毕竟利有情故观无际空。故辨中边云。生死长远无初后际。观此空故名无际空。不观为空便速厌舍。为不厌舍此生死故观此无际。十八空论云。妄想无法故曰无前。分别无相故称无后。无前无后是故名空。此意无明妄想生故云无前。生老死等相未来无故称无后。又除遍计无常无作。二缘生故所以名空。文段分三。初一颂半总明体空。次两颂别明缘生。后一颂明轮回不息即是无终。初也。诸法无常观无常缘生。无明力起观无作缘生即是无常。无明为缘余支得起。彼羯剌蓝等诸位大种颠倒缘生名为虚妄。不同胜数诸外道等说体皆实。云本非实有体皆从缘起。无自然生故云无生。故说大种性皆空者结前大种虚妄。由此虚妄观若浮沤。非实故空。
经。无明自性本是无藉众缘力和合有于一切时失正慧故我说彼为无明。
赞曰。别明十二。此初无明也。非神我等起。非自性等因生云本无。但众缘有明缘生义。无正慧明失正慧说为无明。
经。行识为缘有名色六处及触受随生爱取有缘生老死忧悲苦恼恒随逐。
赞曰。明所余支。文相可知。
经。众苦恶业常缠迫生死轮回无息时本来非有体是空由不如理生分别。
赞曰。明轮回不息。显无终也。众苦者明。从生老后起惑业。惑缠苦迫因业更复。生死轮回虚妄缘生。无有实体皆心所变。识外体空。由不如理虚妄生思惟倒分别。非他所造。
经。我断一切诸烦恼常以正智现前行了五蕴宅悉皆空求证菩提真实处。
赞曰。明无散空。辨中边云。为所修善至无余依般涅槃位亦无散舍。而观空故名无散空。此意不同二乘无大悲。故所修诸善至无余位即皆散舍。身灰致灭故。十八空论云。是故如来虽入涅槃不舍本愿。随物机缘恒现应化。导利含生常随不舍。如月影像不离水镜。不同二乘入灭永断慈悲薄少不能化他等。如月影不离水。如物像不离镜。但有水镜缘别像必随现。我断烦恼明得涅槃。常正智现前即所起应化是智影故名为正智。又即四智获常五蕴能了皆为空。故不舍生死。求真实处故不舍涅槃。菩提菩提断俱名为菩提。非虚妄故名真实处。亦即三身不即离。义思准可解。
经。我开甘露大城门示现甘露微妙器既得甘露真实味常以甘露施群生。
赞曰。明本性空。辨中边云。诸圣种姓自体本有。非习所成说名本性。菩萨为此速得清净。而观空故名本性空。此说行性名圣种性。即本性住种姓。十八空论云。佛性者一切诸法自性法体。性有二义。一者无始。二者无因。下成生死法尔本有。譬如无始生死相续。有心无心自体无因。此意情非情皆法尔有。若心有因为当本有。此问。心因为无始有为新始生。若本有因即是自然(此意若云心因是本有者即法尔有)即是自然亦应许心是自然法(此成现心但是法尔同因无始)昔未有因(此意难云若言先未有因牒识云)应无众生后时有因方有众生(此难意则无因时未有众生后时有因方有众生若许尔者)如土石等。若有因时应成众生(此意石土等先无众生因后不可有因令成众生故知自然一作有心一作无心)佛性亦尔自然无因(此意明行性法尔先有不是明行后时有因方有)虚妄尚有自然之义何况真实而不法尔。故由无始佛性为因。所以六入欲求解脱。若无佛性解脱之果不得成就。此意同彼善戒经.地持论等六处殊胜等。我开大城即涅槃门。即能诠之教。微妙器者即行佛性能得受证涅槃甘露。既得甘露等明他闻得。得即证也。常以施生明他能施。或此释前我开城之所以。我既自证故施群生故说境行性。分别无相依他无生名本性空。问。观此空有何利益。答。十八空论云。令诸众生离五过失生五功德。离五失者一除下劣心。若人不信实有佛性是应可得。是故不能发菩提心常守下劣。由信有性令其发心能除下劣。二除高慢心。若不能解佛性平等。谓我有性故能发心。他无佛法不能发心。故生高慢。若体此理无有彼此。高心即灭。此悟行性之理无有彼此。三除妄想执。若识生死妄想非真。即不见能骂所骂等。由不见能所能除妄想。唯见众生皆有佛性功德圆满。以是义故即生慈悲成大菩萨。四除我见一切诸法本自性空。若有若无二皆平等。由作此解舍我见执。五除怖畏心。能令众生信受甚深有相无相。何以故。若解佛性则能信受相无相法。是故不谤空不空义。生五功德至下当知。
经。我击最胜大法鼓我吹最胜大法螺我然最胜大明灯我降最胜大法雨降伏烦恼诸怨结建立无上大法幢。
赞曰。下三颂明一切法空。辨中边云。为令力无畏等一切佛法皆得清净而观此空。故名一切法空。十八空论意同。文广。显得三身离不离义。化得应身决定不离法身。若法身望应身有离。法身是本应身为末。末不离本本可离末故。彼论问。何以法身不离应身有何过失。答曰。若尔一人得佛余应同得。以一切人不同得故知法身不即应身。于中分二。初明所得功德。后由是我于下明为求此功德修行方成。初中复二。一颂半明得一切功德体。后一颂半明一切功德利用。此初也。击大法鼓开权。吹大法螺说教。然大法灯照涅槃理。降大法雨成就智身。降诸怨结者破恶。即余经云。欲说大法建大法幢得菩提智。
经。于生死海济群迷我当关闭三恶趣烦恼炽火烧众生无有救护无依止清凉甘露充足彼身心热恼普皆除。
赞曰。下明功德利用。由诸众生不识苦谛不断集谛不证灭谛不修道谛故受诸苦。今此初句是总关闭恶趣令舍苦谛。烦恼烧生至无依止令断集谛。甘露充足彼令证灭谛。身心热并皆除此能除者令修道谛。令诸众生知苦断集证灭修道。即四弘愿功德。有二。谓自他利。此中多说利他功德。益物胜故。
经。由是我于无量劫恭敬供养诸如来。
赞曰。下明我为求此一切功德修行方成。即显观空胜获五利劝人修学。五胜利者十八空论云。一除下劣心生正勤事。二除高慢心生恭心。三除虚妄想生慈悲行。四除我见心生般若观。五除怖畏心乐受正法。下八颂中分之为四。初由是我于无量劫即明初生正勤经无量劫行正勤事并第五乐受正法经无量劫。次恭敬供养诸如来一句明除高慢生恭敬心。生恭敬心故复能修行十供养。
经。坚持禁戒趣菩提求证法身安乐处施他眼耳及手足妻子僮仆心无吝财宝七珍庄严具随来求者咸供给忍等诸度皆遍修十地圆满成正觉。
赞曰。此两颂明除妄想行慈悲行。除他破戒垢故持戒。戒为诸善之根本故所以先明。为除他贪故行布施。为除他嗔及懈怠故行忍等诸度。此诸度各多差别。一一遍修得圆满已方成正觉。
经。故我得称一切智无有众生度量者。
赞曰。下五颂半明第四除我见生般若观分二。初半颂明般若余不能量。后五颂校量难知。初也。故者所以。我观空修诸行满。故得称一切智。故者亦由。由我观空余如前解。
经。假使三千大千界尽此土地生长物所有丛林诸树木稻麻竹苇及枝条此等诸物皆伐取并悉细末作微尘随处积集量难知乃至充满虚空界。
赞曰。校量难知。初二颂举一三千尘数。次一颂举十方尘数。后两颂正校量不知。初也。
经。一切十方诸刹土所有三千大千界地土皆悉末为尘此微尘量不可数。
赞曰。举十方也。此微尘量不可数。即通结前一三千界。
经。假使一切众生智以此智慧与一人如是智者量无边容可知彼微尘数。
赞曰。正校量也。初知尘数。
经。牟尼世尊一念智令彼智人共度量于多俱胝劫数中不能算知其少分。
赞曰。不能知佛智也。一念之智多劫不知。况长时也。
经。时诸大众闻佛说此甚深空性有无量众生悉能了达四大五蕴体性俱空六根六境妄生系缚愿舍轮回正修出离深心庆喜如说奉持。
赞曰。品第三段时众获益庆跃奉行。分五。初指所闻法。二显得悟数。三悉能了下明所得悟。四愿舍下明愿修行愿舍生死。出离者涅槃。五深心下明庆益奉持流通不绝。
依空满愿品第十
依空满愿品三门分别。一来意。二释名。三解妨。言来意者前品明空。是所观境。未说修行今正明依二空起行。行无所著方契正修。修称于真方能得果。故前品后有此品生。释名者。依者能依即所修行亦通所依。所依即于声境第七摄。空者是境即行所观。满愿者果随愿得满。即所修行称空境修。离有无执当得果满名依空满愿。此品广明。故以为名。三解妨者。问。若前品明境为令生解未说修行。如何闻说解空发愿。答。前正明境。随闻分修。故有得益。此正明修故天女请云。唯愿为说于甚深理修行之法。又前闻空生无分别智行利。后令起修二智二利。又前利根闻说得益此为钝根。问。前之三品不请而说。何故此品待请方说。答。令法久住显佛大悲不请而说。令生渴仰机宜所欲因请方说。故不一准。又前为现会修此为后时学。又前品久修者随闻能修。此品通为近远二修。
经。尔时如意宝光耀天女于大众中闻说深法欢喜踊跃。
赞曰。大文分六。一天女请问。二佛告善女天下世尊为答习学之方。三尔时世尊作是语已下。天女领悟奉持修学。四说是品时下明时众闻经得益多少。五梵王是金光明下。校量显胜令其受行。六尔时大梵天王下诸天闻敕愿护流通。初中分三。初天女陈请。次世尊垂许。后正申请。初中有五。一出请人。二明请处。三述请因。四陈请相。五申启请。此有三也。观空称念名如意。因发妙慧云宝光。破二障闇称为耀。离染自在号为天。生长地善故曰女。上解请主名。亦表观空能生胜慧破自他障生长地善故。此天请菩萨悲愿具大神通。应物现形皆令获益。是故菩萨化为女形。问。此菩萨位居何地。答。准真谛三藏云八地已上。又令证无生忍故此或六地。准前得地相第六地相能令界净。现七宝莲华池遍世界故下发愿已界净生华。应第六地。于大众中请处。闻说深法等请因。身悦曰欢心悦名喜。踊跃者跣足[跳-兆+非]也。
经。从座而起偏袒右肩膝著地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唯愿为说于甚深理修行之法。
赞曰。初陈请相。白佛言下申启请。启请有二。初长行后颂请。
经。而说颂言我问照世界两足最胜尊菩萨正行法唯愿慈听许。
赞曰。颂请。世间有二。有情及器。身光智光俱照二世间。如瑜伽八十三云。能知有情八万百千心行差别。能知东方无边世界若干成坏等。此智光照。法华经云。放眉间光照诸世界见六道等。又云。我以相严身光明照世间。此身光照。于诸有足两足为胜。人天二趣是二足。人天二足梵释人王各为调御。佛能调彼名最胜。沙门婆罗门人中调御。佛亦调彼名最尊。故云最胜尊。故瑜伽八十二云。两足中尊诸调御中最胜最上沙门众中最为殊妙。菩萨正行法是所请法。简二乘等云菩萨。简邪行故名正行。邪行无量。略总而言诸带二执行名为邪。今问离执称正理行。
经。佛言善女天若有疑惑者随汝意所问吾当分别说。
赞曰。次世尊垂许。
经。是时天女请世尊曰云何诸菩萨行菩提正行离生死涅槃饶益自他故。
赞曰。后正申请。请有二。一问菩提之正行。二问无住涅槃之正行。此觉寂因俱能饶益于自他故。又复菩萨意求菩提利乐有情穷未来际。于涅槃中求无住处异于凡夫及二乘。故一正行言通上菩提及下涅槃。或无住涅槃亦名菩提。菩提断亦名菩提故偏问之。故下答云。依于法界行菩提法答菩提正行。修平等行答无住涅槃因。生死涅槃俱平等无欣厌故。若不行此二行即不证二果。故下云。若如是者凡夫之人应见真谛得于无上安乐涅槃。乃至云。即执著未得解脱烦恼系缚即不证阿耨菩提。此俱返显。又解。行菩提正行所谓悲智。由智故得如此如是智性智相。合断智德名为法身离生死。由悲故得应化身。即是恩德为生说法离涅槃。修智故益自。修悲故益他。此释顺前三身品无住涅槃。又行有四。谓信般若。大定。大悲。四行能除不信著我畏苦舍心四种重障。即能为佛净我乐常四德之因。初二烦恼障后二所知障。由信及智离生死。由悲离涅槃。定为二因。彰二俱胜故偏问之。菩提涅槃各有四德。四障能碍故。
经。佛告善女天依于法界行菩提法修平等行。
赞曰。世尊为说习学之方。于中分三。初标宗略释。次善女天云何五蕴下法喻广明。后善女天若善男子下结劝修学。初中复五。一标。二征。三释。四结。五通。此初标也。依于法界举前空性所观之境。辨中边云。即此中说所知空性。由无变义说为真如。真性常如无转变故。乃至云。由圣法因义说为法界。以一切圣法缘此生故。此中界言即是因义。问。准摄大乘及成唯识论即以第八为一切法因。阿毗达磨经云。无始时来界一切法等依。由此有诸趣及涅槃证得。何故中边说真如理为诸法因。答。约流转还灭依即说第八识是一切法因。持彼种故。若约迷悟依即说真如性故。胜鬘经云。如来藏为依为持为建立。宝性论中即依此义说真如理。为无始时来界等。问。既迷悟依通生染净。云何中边论云圣法因义说为法界。答。不说唯言故无有失。又复染法不由证如始得生。若诸圣法因根本智之所引生。无分别智必证如起。是故偏说为圣法因。此增上缘因。非亲因缘。今此云依是所缘因。于是境声。缘胜义谛行菩提法。以法界性非生死涅槃。离二相故。故亦非非生死涅槃。不离二故。如是见于诸佛菩提亦非生死涅槃。菩提即三身。三身非生死涅槃。作如是观修菩提法即是修平等行。故十八空论云。化身非生死涅槃。何以故。生死皆是妄想颠倒不过苦集故。化身不尔。依法应生(法者法身应者应身)体非颠倒。复能除众生颠倒故非生死。非涅槃者有始终故非生死故非颠倒。非涅槃故非真实。又云。法身与彼应身亦不即不离故。十八空论问云。若法身不离应身有何过失。答曰。若尔一人得佛余应同得。以一切人不同得故知法身有不即应身义。此意法身一切众生平等共有。体是其一。与应身一故一得应身应一切得。体无别故。既不如是明知法身有不即应身义。论云。又亦不离应身。何以故。法身无异常不离三世诸佛功德故。若能如此体解法应离不离义。即除决定离不离执。依不离道理而修诸行故。能证得应身之果。化身亦尔。此意法身与应化身不即不离。应化与法身亦不即不离。亦如真如。作如是观而修菩提名平等行。知果既然修行亦尔。不即生死涅槃成无住道。即七大性中方便大性。
经。云何依于法界行菩提法修平等行。
赞曰。征也。真如是常。菩提行等无常。常无常生死涅槃有体无体体相各异。云何依法界行菩提法修平等。此意约彼执情执一向异而假征之。
经。谓于五蕴能现法界法界即是五蕴五蕴不可说非五蕴亦不可说。
赞曰。第三释。此约不离不即答。初云。谓于五蕴能现法界。法界即是五蕴。此不离义。谓于者指斥标举发端之义。即于五蕴能现法界。法界即现五蕴。此有二。一云。依遍计所执相无自性及所显空性故说五蕴能现法界。法界即是五蕴故。般若心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空性即如故。解深密经及瑜伽论云。于第二时唯为发趣修大乘者。于一切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以隐密相转正法轮。十八空论亦云。故知分别无相依他无生名真实性。真实体无。无体故无相。无相故无生。无生故无灭。无灭故寂静。寂静故名自性涅槃。辨中边论亦云。无二谓无所取能取。有无谓有二取之无性。此意所能取无。即所取五蕴及能取心俱遍计故体无。无之性体即是如故。云五蕴能现法界。法界是五蕴性亦名五蕴。故云法界即五蕴真如。由此道理遍计所执五蕴体无亦不可说。二无之性体非积聚名非五蕴。性离言故亦不可说。此除遍计。以证真而修行说二云依他中唯有圆成圆成中唯有依他。云五蕴能现法界法界即是五蕴。约不离义云是五蕴。故中边论云。即虚妄分别中有空性故。及空性中有虚妄分别故是即契中道。空性即法界。虽云不离不可言一异。若此法界与五蕴一亦不可说。若此法性非五蕴者此意说异。亦不可说。俱是遍计无自性故不可说故。中边云。若异应成法性异法。便违圣说。如苦等性。若一应非净智境。亦非共相。此即显空如与虚妄分别。依此离一异相。云不可说。或复二性俱非言境名不可说。故成唯识论云。真谓自性假智及诠俱非境故。既非言说又非决定一向一异。故非生死涅槃别。所以云平等。虽别言五蕴意约三身令求修行。即五修中依止自在修也。然约不一异释顺中边十八空论。依此经文即通二解。然依重诘为通释文即不一异为胜。前征后诘。依影显说。即通说胜。
经。何以故。
赞曰。诘也。何所以故法界亦五蕴不可说。非五蕴亦不可说。
经。若法界是五蕴即是断见若离五蕴即是常见。
赞曰。通也。有三。初释不得言一异。次出不得所由。后结。此初。若法界即五蕴约遍计说。彼是无故即是断见。若离五蕴别见法性即是常见。又法界即五蕴约依他说。二乘得无余时法界同断。即是断见。或随有为真如有灭故说为断。若离五蕴别见法性即是常见。以法性体与彼遍计依他二性非定一异。言定一异俱是遍计。不离断常。问。真如非常见为常者名为常见。真如是常见之为常。称境而知何名常见。答。言常无常此随言诠。是分别见。谈其法体非常无常。如言执常。故是常见。又复正违无分别智。此意欲令离分别执亡相方修。若执为常违此正智。以其法性离有无一异常断相故。不障后得智离执观如以为常也。此中即离应可立量云。法界应有断。断者灭义。因云。即五蕴故犹如五蕴。又若离五蕴即是常见者。即难依他应是常名为常见。以蕴非蕴中随一摄故。犹如法界。然此不为破他故不立量。复违教过。以教不许五蕴常故。但可显云应是常见。然观经文但明法界与五蕴体非定一异。若定一异法界体应是断是常。
经。离于二相不著二边不可见过所见无名无相。
赞曰。出不得言一异之所以。离于二相离常无常有无生灭此等二相故。不著二边远离增减。我法二不有离增。空性如不无离减。不可见非五识境。过所见超于意识虚计度境。无名离能诠。无相离所诠。
经。是则名为说于法界。
赞曰。结也。由离二相等故不可说与蕴一异。是则名为说法界体法界体既离此等相修行时如法界相。
经。善女天云何五蕴能现法界如是五蕴不从因缘生。
赞曰。次下法喻广明。意就法界离于八不。故依五蕴能现法界。初且举不生明。次例不灭等。文分为四。初法。次善女天譬如鼓声下喻说。三若不可生下例余七不。四故知五蕴非有非无下总结成。初法说中分三。初假征起前。二标宗。三释所以。此初二也。标宗意说五蕴不生破遍计执。依遍计无即能现法界。故五蕴与法界不一异等。
经。何以故。
赞曰。下释所以。初假设外征。何所以故不从因生。此假作执因中有果论及去来实有论征。执有果论者意说。因中已有果竟。但从缘生或从缘显。若如谷种。因中先无其果而后生谷亦应生豆等。彼此本无从因生故。若尔即应从于一因生一切果。是故因中定已有果。但缘生显。何所以故不从因缘生。若去来实有论征意。三世法有。然未来世有生能生应生之法。若无生生不至现在。何所以故云不从因缘生。
经。若从因缘生者为已生故生为未生故生。
赞曰。正释。初总牒。二为已生故生下开征。三若已生生者下别非。四无名无相已下结成五蕴能现法界。此初二也。此开征意云。为诸法生已更待生等因为能生。为诸法未生待生等因为能生。
经。若已生生者何用因缘。
赞曰。别非。此非初已生。若法未生可待因生果既生已。何用生等为因缘生。故十二门论颂云。此生若未生云何能自生。若生已自生已生何用生。初二句破未生生。后两句破已生生。此破去来实有。论释云。若谓生已而生。生已即是生。何须更生。生已更无生。作已更无作。此意生已更无生者直责。作已更无作举喻例破。如所作事了而更不作。既体生已何更生生。此难破大生及小生。例所生法尔。又解。亦破所生法。又颂云。先有即不生。先无亦不生。有无亦不生谁当有生者。此破因中有果论。初句破先有果但用因生。第二三句设破先无及俱有无用因生。第四句结不用因生。故所生亦无。此意本无今有。有即名生。果既因中先有即应名生。此既已生何用因生。故释云。若果因中先有而生是则无穷。
经。若未生生者不可得生。
赞曰。此非未生生。初立宗。何故下举因。十二门论云。若未生而生未生名未有。云何能自生。此意因缘未生即体是无。无自不能生何能生他。此破去来实有论。彼论复云。复次若因中无果而果生诸因相即不成。何以故。诸因若无法何能作何能成。若无作无成云何名为因。此意言因必须对果。果既无体对谁名能作能成。既无能作能成何得名因。
经。何以故。
赞曰。将欲举因。先假征之。
经。未生诸法即是非有。
赞曰。举因也。
经。无名无相非校量譬喻之所能及。
赞曰。结成五蕴能现法界。以非有即法空。非校量譬喻之所能及者。无比量能立令生。
经。非是因缘之所生故。
赞曰。结也。双结前二。若已生法亦非是因缘生。若未生生者亦非是因缘之所生。故既非因缘生。即无名无相譬所不及。此即法界故。法界与遍计及依他性俱不一异言无名无相。亦应云不生不灭。乃至自性涅槃但显略尔。此中比量若已生法应不待因生。体已生故。如过去等。若未生法应立宗云。诸未生法应不可得生宗。以非有故因。无名无相故亦得是因。诸非有者皆不可得生。如兔角等。诸无名相者皆不可得生。如真如等。又十二门论云。若不生法生一切不生法皆应生。一切凡夫未生阿耨菩提皆应生。又不坏法阿罗汉烦恼不生而生。此说不退法罗汉应起烦恼。又云。兔马等角不生而生。是事不然。是故不应说不生而生。显扬论第九.瑜伽论第六。及广百论第四等皆悉有破。恐烦不引。此上破妄。即依遍计五蕴即现法界。未说依他下喻及合方显依他能现法界。
经。善女天譬如鼓声依木依皮及桴手等故得出声。
赞曰。第二喻说。文中有二。初喻依他假有。次显遍计是无。此初也。有二。初明依他有。次显能现法界。此依他假有也。因缘如幻。但假合生。
经。如是鼓声过去亦空未来亦空现在亦空。
赞曰。显五蕴能现法性。既是缘生非定实有。过去已灭未来未生现在不住。故皆是空。空即法界。故无著菩萨般若论中。说梦电云喻三世法。名修出离。出离即涅槃。以无生灭故。瑜伽第六三世各有十二相故不可说有。广如彼说。
经。何以故是鼓音声不从木生不从皮生乃桴手生不于三世生是则不生。
赞曰。次显遍计是无。初征次辨后结。中论云。诸法不自生。自无作用故。亦不从他生他无作用故。亦不从共生共无作用故。非不从二生。虽无作用缘而有功德缘可得。此破执有实作用。今此亦尔。声不从木生等无作用故。不从皮桴手生亦尔。不于三世生者。过去生已灭未来无不生。现世自已生故非三世生。是则不生此结也。此意既不生即显法界。文如前引。
经。若不可生则不可灭若不可灭无所从来若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若无所去则非常非断若非常非断则不一不异。
赞曰。三例余不灭等七不明。显法界有二。初例后释难。遍计所执体性是无。如石女儿。先自现不生如何有过灭。亦不从未来因来。既是无来何有谢过去。既不从未来来亦无谢过去。说谁为常断。既无常断说谁与诸法为一异。故不一异等约遍计无。与法界不一异。不异故遍计即能现法界。不一故法界即离断常等。或不一故遍计所执即离断常等。约依他声与木皮等亦复如是。声与皮等一应当闻四声。应闻木皮桴手。以体一故。如声若与皮等异应不从起。但假和合不可言一异。余亦准知。声依木等起不得说一异。蕴依法界生。与彼不一异。既是不异故依五蕴即现法界。以不一故法界无生灭等。
经。何以故。
赞曰。下第二释难。但释不一异有二。一释不一难。二释不异难。初释不一难中有四。初段征。二却诘。三出过。四结成不一。此初也。
经。此若是一则不异法界。
赞曰。却诘是一。
经。若如是者凡夫之人应见真谛得于无上安乐涅槃。
赞曰。出过。若法界与五蕴一。如是者即凡夫见五蕴时应见真谛。以五蕴即是真如故。若许尔者凡夫应得无上安乐。无上安乐即大涅槃。此亦同阿毗达磨经。境离识有凡夫自应成无倒智。以见实故。既不成智。明离识无。
经。既不如是故知不一。
赞曰。结成不一。既不如是成圣得安乐涅槃。故知法界与五蕴不一。同十八空论难应与如一。
经。若言异者。
赞曰。下释不异难。亦有四。初牒征。二诘责。三出过。四结成。此初也。此难不一异。同解深密第一.瑜伽论七十五。恐烦不引。
经。一切诸佛菩萨行相即是执著未得解脱烦恼系缚。
赞曰。二诘责有三。一应是执著。二应未证涅槃。三应未离缚。以如前说不离断常见故。是执著等。
经。即不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赞曰。出过。以有前三过诸佛现应不证。菩萨当应不证。以有执有烦恼故。
经。何以故一切圣人于行非行同真实性是故不异。
赞曰。下结成不异。初假征。何所以故不得法界与五蕴异。成云。一切圣人于行即五蕴。非行即法界见。同真实性离一异相。是故不异者结。
经。故知五蕴非有非无不从因缘生非无因缘生。
赞曰。下例结成有二。初结成非生。次是圣所知下结成前无名无相等。此结非生以例余不灭等。成无名相即总成前八不俱无名相等。又结非生中亦结成前。初略标宗中远离二相云非有非无。或此结前已生未生云非有非无。或此非有无通结八不。以非有无故。所以非生灭等。五蕴真性不从因缘生。或遍计所执自性五蕴不从因缘生。依他五蕴非无因缘生。故知八不或约真如或就遍计。非依他起。设依依他说其八不。亦约遍计说。
经。是圣所知非余境故亦非言说之所能及无名无相无因无缘亦无譬喻始终寂静本来自空。
赞曰。结成前无名相等。是圣所知非余境成前非校量之所能及。亦非言说等成前无名无相。无因无缘成前非是因缘之所生故。亦非譬喻成前非譬喻之所能及。始终寂静等结成五蕴能现法界。准此文言。始终寂静等前亦合有。以显略故。或始终寂静本来自空成前喻中如是鼓声三世俱空。前释为胜。喻及结成显法说故。即解深密经云。说一切法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之义。
经。是故五蕴能现法界。
下结。
经。善女天若善男子善女人欲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异真异俗难可思量于凡圣境体非一异不舍于俗不离于真依于法界行菩提行。
赞曰。佛教习学之方中第三结劝修学。非住涅槃故异真。非住生死故异俗。或四智菩提及菩提断。非即真如故异真。非即生死故异俗。前依无住修后依称理修。此深行相难以分别寻伺之可思量。凡夫所见五蕴不离真如。圣者所见真如不离五蕴云不异。蕴如性别云不一。或圣见五蕴如幻。凡见为实云不一。同缘五蕴云不异。或凡见蕴如为一为异。圣见蕴如非一非异。俱因缘见解别云非一异。此中云凡。二乘亦是犹有一分异生性故。由二乘人见五蕴与法界异故。一向厌生死而求涅槃。凡夫见异故一向怖涅槃而住生死。菩萨见于五蕴法界体非一异。故不舍俗不离于真。由得此平等法界理不怖生死不乐涅槃。为此能修大悲大智二利妙行问行菩提行也。准无著菩萨般若经论解摄取无住涅槃。云如所通达故。此意说如是所通达。如现在生死非生死迫。如在涅槃非涅槃拘。如是诸法之真体性故能依修行。亦复如是住生死非苦迫。住涅槃非乐拘。故不住生死涅槃。不同二乘及以凡夫不证如故各住一边。准此由如非住于二。如如而证名无住涅槃。何故此间即说五蕴与如体非一异依此而修名不住行耶。答。彼此不违。此中明如与蕴不一即不住生死。非苦拘义。若如与蕴一即住生死而为苦拘。由如不异即不住涅槃。非涅槃拘义。故亦相似。
经。尔时世尊作是语已时善女天踊跃欢喜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一心顶礼而白佛言世尊如上所说菩提正行我今当学。
赞曰。第三天女领悟奉依修学。文分为六。一天女喜悟修行。二梵王请问修相。三梵王赞悟深法。四世尊印述胜益。五梵王领悟庆喜。六世尊与天授记成梵庆喜。初也。有五。一结所说。二明喜悟。三致虔敬。四领所闻。五依修学。文段可知。
经。是时索诃世界主大梵天王于大众中问如意宝光耀善女天曰此菩提行难可修行汝今云何于菩提行而得自在。
赞曰。梵王请问修相有四。一问如何观解自在。二问如何修菩提行。二问依何而起修说。四问得益多少。初中一问二答。此初问也。文有二。一能请人。索诃此云堪忍界。即生死于中多怨难。菩萨能忍。梵王者或云初静虑王。或是第四静虑王。大千主故。二所请主。正申问。此菩提行离四句绝八非。非语诠断思虑。非真非俗。二乘不知凡夫不测难可解知。汝今云何于菩提行智观自在。
经。尔时善女天答梵王曰大梵王如佛所说实是甚深一切异生不解其义是圣境界微妙难知。
赞曰。下答有四。初印难知。二请明证。三得祥瑞。四转女身。此初也。
经。若使我今依于此法得安乐住是实语者。
赞曰。请明证。初明如实解。次立誓愿。此明实解。于此深理得自在智。非诸烦恼相用所动名为安乐。依此正观名住。
经。愿令一切五浊恶世无量无数无边众生皆得金色三十二相非男非女坐宝莲华受无量乐雨天妙华诸天音乐不鼓自鸣一切供养皆悉具足。
赞曰。立誓愿。表解凡圣不一异故愿成金色等。或表同顺真当得成佛请现金色等。表解无男女相故请现非男女。或表虽当成佛非男女现男女身故愿现非男非女。表出生死淤泥表解非染净愿现坐莲华。表因此解必当证得菩提涅槃二安乐愿受无量乐。表能行因亦能教他行因故愿雨华。表能任运为他说法愿不鼓自鸣。表智证境为法行供故愿一切供养皆悉具足。
经。时善女天说是语已一切五浊恶世所有众生皆悉金色具大人相非男非女坐宝莲华受无量乐犹如他化自在天宫无诸恶道宝树行列七宝莲华遍满世界又雨七宝上妙天华作天妓乐。
赞曰。得祥瑞。以解称真所愿当遂。故愿所现皆得随心具七支戒。愿得宝树行列修七圣财。能出生死得七宝莲华。虽出生死而不舍利生故遍法界。或称真理无限而修。故华遍法界。
经。如意宝光耀善女天即转女身作梵天身。
赞曰。转女身。此自证成无定异相。故女成男。
经。时大梵王问如意宝光耀菩萨言仁者如何行菩提行。
赞曰。问如何证菩提行。此问行行之时作何行解。初问后答。此问也。
经。答言梵王若水中月行菩提行我亦行菩提行若梦中行菩提行我亦行菩提行若阳焰行菩提行我亦行菩提行若谷响行菩提行我亦行菩提行。
赞曰。答也。行相难知举喻以显。此有四喻。一水月喻。喻无外境而定心所行境得成。如水为缘虽水中无月有月影起。我今亦尔。从定愿心现诸境界。虽无实身等为利众生而似身境生。月影既不行我身亦不行。此除遍计性。谓定所取境离心实有故举水月喻。虽无月境而似月生。二梦境喻。喻无心外爱憎之境而有爱憎境增生。如虽受彼三界六道爱非爱身行菩提行如梦所见。爱非爱身行菩提行不取为真。三阳焰喻。能取心心所迷乱故缘所取境。虽非是实而有似境生。非真实有。菩萨以无分别智于三轮境应如是知。无有真实。四谷响喻。所起语业化众生时如谷响声。谷实无声但自出声似彼谷响。故知菩萨为他说法观如谷声。由他缘现但似谷声。说法利生实非出声为他说法。如是行菩提行如无性摄大乘第四说。如经所说。于依他起自性说幻等喻。于依他起自性为除他虚妄疑故。云何无义而有实取诸三摩地所行境转。为除此疑说水月喻。云何无义有爱非爱受用差别性。为除此疑说所梦喻。云何无义心心法转。为除此疑说阳炎喻。云何无义种种戏论言说而转。为除此疑说谷响喻。如次配四。彼论更有四喻。此经文无。不须具引。大庄严论第四八喻大意相似。何故无余。略故无也。又释。此中除有无相执。似幻不无故。辨中边论颂云。于不动无倒谓知义非有非无如幻等。有无不动故。释云。前说诸义离有离无。此如幻等非有无故。谓如幻作诸象马等。彼非实有象马等性。亦非全无。乱识似彼诸象马等而显现故。如是诸义无如现似所取能取定实有性。亦非全无。乱识似彼所取能取而显现故。此中意说。如水中月非实月性故。非有而有似现故不无。我行菩提行亦如是。因缘和合假故非有。然有假和合相故不无。五蕴不有故能现法界。不无故。法界即五蕴。即前所说得安乐住者不动不为有无动故。但总相喻离有无相不别配蕴。又依见觉知闻如次喻四所取境界性离有无。准下问答约见闻辨故。
经。时大梵王闻此说已白菩萨言仁依何义而说此语。
赞曰。第三问依何道理如是而说。前问问修此问问说。或前问答自行修说但且说修。此后问答为他说修起说但且问说。前后互影二利各具。于中有四。一问二答三难四通。此问依何道理能离有无而起修说。或问。既如水月等非实有者依何修说。
经。答言梵王无有一法是实相者但由因缘而得成故。
赞曰。答也。依因缘道理。由假因缘故离有无。如因净水有月影生故不无。非如所现真实之月故不有。余准此知。如水月等无有一法是实有相者。但依假因缘故得修说。
经。梵王言若如是者诸凡夫人皆悉应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赞曰。三设难也。若由因缘假合之法能修说者。诸凡夫人皆因假成。悉应得菩提。此意若有实能修之者可有得不得既皆假有。凡亦应得。如维摩诘以真如门令一切皆得记。此以因缘门难应皆作佛。
经。答言仁以何意而作是说。
赞曰。为通有三。初总非。次通释。后梵王是诸圣人下结成。或分为二。初总非。次通释。释中有四。法喻合结。今且依初科。此初也。
经。愚痴人异智慧人异菩提异非菩提异解脱异非解脱异。
赞曰。为通有三。初法。次喻。后梵王愚痴异生下合法中有二。初凡夫执有无异。故不成佛。次圣者知不异故得菩提。此初。即执愚智等或定一异。此虽言异亦应有一。有无生灭等不了实无因缘心有。不称境知不得作佛。菩萨翻此。故作佛。或依俗谛即有愚智能行异。菩提非菩提即善不善因异。解脱非解脱果异。
经。梵王如是诸法平等无异于此法异真如不异无有中间而可执著无增无减。
赞曰。圣者了知有无愚智等皆非定异。以于此中法界真如等法平等故皆不定异。无有中间者。诸法非定异非定一非亦一亦异。不言非一影第二句说。第三句名无中间不说第四句。但是遮三更无别法。此一异等皆不可执。如水月无实离增执。如似有月离减执。由称境知故得作佛。此或第一义即不异。然准下喻据愚智解别。
经。梵王譬如幻师及幻弟子善解幻术于四衢道取诸沙土草木叶等聚在一处作诸幻术使人睹见象众马众车兵等众七宝之聚种种仓库。
赞曰。举喻也。有三。初缘生幻境喻。次愚人执实喻。后智者知幻喻。此初也。于中有六。一幻主。二幻资。三幻处。四幻缘。五起幻。六幻相。譬如幻师喻八识心王幻主。及弟子者喻心所幻资。善解幻术能了别境总别等相能变起用。于四衢道喻四谛幻处。取诸草等即是名色幻缘。聚在一处或随起依苦集等处。作诸幻术者此起幻因缘业力起种种事业不同。使人睹象马等者幻相。初喻四生内处。七宝之聚喻外境。又释。幻师喻第八识。幻弟子喻余七转识。依第八起故。故经论云识如幻事。衢道喻四识住。故八十六云。有取之识依四识住发起种种自体随转。相似法故沙土草木喻种子识。随在一处者喻随于一识住及四识住。作诸幻术者喻四缘力能起五蕴。又释。幻师是佛弟子菩萨僧等。四衢道者在四生处。解幻术巧方便智。取诸沙土等随彼机缘所乐之法。随在一处随所受根熟生处见象等为现身。七宝等为说法。准下合意此释为好。余同前解。
经。若有众生愚痴无智不能思惟不知幻本。
赞曰。下愚人执实喻有三。初不知幻本喻。次初见执实喻。后终亦不思喻。初也。言幻本者幻人幻缘皆名为本。喻无智故不知五蕴从缘假生。
经。若见若闻作是思惟我所见闻象马等众此是实有余皆虚妄。
赞曰。次初见执实喻。不知假。随所见闻分别妄执将为实有。言空无我等皆虚妄无。不离有无增减之执。
经。于后更不审察思惟。
赞曰。后终亦不思喻。亦不审观思量惟忖名义皆假虚妄缘生。
经。有智之人则不如是了于幻本。
赞曰。后智者了达喻。文有其二。初自能了知喻。后随为他说喻。初文亦有二。初了知幻本喻。了从缘生非定有空。
经。若见若闻作如是念如我所见象马等众非是真实。
赞曰。次初不执实喻。喻见谛理无漏智人初知实无离于有执。后审思所以假有实无。初也。知无象马等实用除增益执。
经。唯有幻事惑人眼目妄谓象等及诸仓库有名无实如我见闻不执为实。
赞曰。审思所以假有实无。幻象马等但惑愚人眼耳。闻象等名见象等形执妄谓实。实但假名。无如自性如我我所。随所见闻不执为实。离有无执。
经。后时思惟知其虚妄。
赞曰。后思不实喻。思实无离增执。了为无为非如名言有实自体。
经。是故智者了一切法皆无实体但随世俗如见如闻表宣其事思惟谛理则不如是复由假说显实义故。
赞曰。随为他说喻。又但随世俗所见所闻假说名言表宣其事。表宣是能诠。其事是所诠。世俗有二。一执情世俗。二诸圣智者假设世俗。此喻圣智者随俗言说。有二。一随世俗言说明俗。二随世俗言说明真。且随世俗云如见闻表宣其事思惟谛理即不如是。谛谓实也。思惟实理无如所说。复但随俗方便假起言说。为彰第一真实义。故无分别智证入谛理即不如是。心言绝故。此了俗有真谛中无。
经。梵王愚痴异生未得出世圣慧之眼未知一切诸法真如不可说故。
赞曰。下合喻。初合愚人不了喻有二。初合不了幻本喻。后合初见执实喻。言愚痴异生者为简大乘见道已前。虽是异生能分作唯识观等了知幻等。亦是未得出世本后二空慧眼。故今简却二乘。虽得生空慧眼了人我无。然未能得出世法空慧眼故不了法我无。不知一切法之真如性离诸相不可说。故不了幻本。据全无者说愚痴异生。或可。有分异生性故即此愚痴异生所摄故。成唯识论云。凡谓无性愚谓趣寂。
经。是诸凡愚若见若闻行非行法如是思惟便生执著谓以为实。
赞曰。合初见执实喻。初合执有。后合不了无。初也。若见若闻行谓有为。非行谓无为。便生执实合初遇境时。如是思惟便生执实合后不能审察。
经。于第一义不能了知诸法真如是不可说。
赞曰。合不了无。由其无智不了第一义。不证如故不知诸法性不可说。如言执实不知实无。
经。是诸圣人若见若闻行非行法随其力能不生执著以为实有。
赞曰。合智者了达喻。初合自了达喻。后合为他假说喻。初中亦三。初合不执实有喻。次合了知幻本喻。后合后思假有喻。初也。若见若闻说为无为随胜解力能。初地已上随位证智力能不生执实。
经。了知一切无实行法无实非行法但妄思量。
赞曰。合了知幻本喻。知从幻者业烦恼缘或二乘者法执之情。妄思度起无如名言有实有为行法。无如名言有实无为非行法。
经。行非行相唯有名字无有实体。
赞曰。合后思假有喻。唯有世俗名言说之为有。无有如彼所说实体真实是有。
经。是诸圣人随世俗说为欲令他知真实义。
赞曰。合为他假说喻。随世俗名言说为无为。为欲令他知为无为真实之义。或欲令证真第一义。非不见如。能了行故。
经。如是梵王是诸圣人以圣智见了法真如不可说故行非行法亦复如是。
赞曰。第三段结成有二。初结知真实无。后结随俗说有。初也。圣人以无分别智了一切法本真如性皆离言故不可言说。知彼所说为无为法亦但名言无有实体。非无离言行非行法。但除其病不除法故。
经。令他证知故说种种世俗名言。
赞曰。结随俗说有。亦是寄诠以显诸法。意令他证为无为法舍凡成圣。随于世俗说蕴处界等种种世俗名言。此意结成喻言无有一法是实相者但由因缘而得成立。上来多随自识起幻凡夫解别。若依第三解譬喻者准义可知。准此结文第三解胜。又本问。如何修行依何而说。因此设难。法喻合结应只为彼。故第三解胜。
经。时大梵王问如意宝光耀菩萨言有几众生能解如是甚深正法。
赞曰。第四问得益多少。于中有四。一问。二答。三难。四通。初问也。此意梵王虽解众乐能知。依众执情实生为问。寄除执实令生知幻。而能起修。
经。答言梵王有众幻人心心数法能解如是甚深正法。
赞曰。二答也。有者简持义。一切众生有能知依他起性心心数法如幻人等。则能解此甚深之法。若无大性不能如是。此意能知遍计是无。如幻非实人若似人相似心心数依他幻有。即悟唯识证圆成性。此依渐入三性道理。初了遍计次悟依他后证圆实。如有颂言。于绳起蛇觉见绳了义无。证见彼分时知如蛇智乱。或可。寄执实众生问。此答。实生如众幻人无有实人说此解者。欲显能闻法人尚自非有如何得解法。如无垢称经舍利子问天女云。汝于此没当生何处。答云。如来所化当所生处。我当生彼。舍利子言。如来所化无没无生。云何答得言当所生处。天女云。诸法有情应知亦尔。无没无生云何问我当生何所。
经。梵王曰此幻化人体是非有此之心数从何而生。
赞曰。三难也。依俗执情幻定非有。能证心心法从何事生。非石女儿有心能证。此依执无难。寄除无见。
经。答曰若知法界不有不无如是众生能解深义。
赞曰。为通。若定执有无则不能悟知真如法界。双离有无行平等行。此等能悟从缘生。故如幻有无实性故说是无。不如言说定实有无。如是众生能解深义。此即令除有无一异常断等执行菩提行。
经。尔时梵王白佛言世尊是如意宝光耀菩萨不可思议通达如是甚深之义。
赞曰。第三梵王赞悟深法。
经。佛言如是如是梵王如汝所言此如意宝光耀已教汝等发心修学无生忍法。
赞曰。第四世尊印述胜益。言如是者印梵王言。已教汝等者述得胜益。即庆赞也。
经。是时大梵天王与诸梵众从座而起偏袒右肩合掌恭敬顶礼如意宝光耀菩萨足。
赞曰。第五梵王领悟欢喜有二。初知是胜人改容虔敬。后庆自所闻。初也。
经。作如是言希有希有我等今日幸遇大士得闻正法。
赞曰。庆自所闻。一赞成胜德。二赞能利他。故重言希有。又得遇故闻法故重言希有。
经。尔时世尊告梵王言是如意宝光耀于未来世当得作佛号宝焰吉祥藏如来应正遍知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赞曰。第六世尊与天授记成梵庆喜。号宝焰者以闻金光明经故。又悟诸法阳炎故。吉祥者于一切时能与众生作吉祥者。藏者包含义。吉祥无量具足功德。无有尽时云吉祥藏。文相可知。
经。说是品时有三千亿菩萨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
赞曰。第四大段明时众闻经得益多少有三。初明十地得不退益。次明十回得见道益。后明十住得不退益。初也。不退有四。此行不退。入第八地相用烦恼不能动故。
经。八千亿天子无量无数国王臣民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赞曰。得见道益。天通欲色。显扬论云极戚非恶趣。极忻非上二者。据彼顿悟者说。不障色界回心入见。又约二乘说。非据大乘。瑜伽八十三释远尘离垢云。又复尘者所谓我慢及所断一切烦恼。垢谓上品所有粗重。法者谓于自相共相所住法中。法眼者谓如实现证。唯有法慧。言得法者谓随证得沙门果故。此随得言显得不定。一超次不定。二通三乘。有不得果。故说随言。远尘是真见无间道说断见所断烦恼故。离垢相见解脱道说离粗重。若以种子名粗重者即俱在无间。现种别说。若据习气亦通相见。说得果故。大庄严论第七文虽少别意同瑜伽。若杂集论言。诸法忍能远尘诸法智能离垢者据随转门。真见道中不别观谛故。或通三乘随。放法说。亦不相违。
经。尔时会中有五十亿苾刍行菩萨行欲退菩提心。
赞曰。后明十住得不退益有二。初得因益不退进修。后得果益因满授记。前文有四。一先欲退心。二由闻住意。三复得胜进。四回向菩提。初也。有五。一所益处。二所益数。三所益人。四所修行。五先欲退。欲退有二种。一已得退。二未得退。初在地前后在前七地。已得有二。一得胜解。二得证法。得胜解有二。一信二行。初信退在十信之中第五心前后。行退在第六住已前。信不退不退起邪见。行不退不退向二乘。然仁王般若云。十千劫中行菩萨道。随风东西或进或退者。据信及行通相而说。劫有大小不同。净行优婆塞戒经经六十劫行。舍利退大者据大劫说。
经。闻如意宝光耀菩萨说是法时皆得坚固不可思议满足上愿。
赞曰。由闻住意大菩提果名不可思议。由住不退必定得故。满足上愿。上愿即求大菩提愿。通自他利。
经。更复发起菩提之心各自脱衣供养菩萨重发无上胜进之心作如是愿愿令我等功德善根悉皆不退。
赞曰。后得胜进有四。一重愿求菩提。二修供养。三复愿修胜行。四如是愿下愿得不复退。
经。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赞曰。四回向也。上得因益。
经。梵王是诸苾刍依此功德如说修行过九十大劫当得解悟出离生死。
赞曰。后得果益有二。初得至初地。后尔时世尊下得极当记。初也。依闻此经及重发心修行功德。更复如说修行过九十大劫。当得无漏二空解悟出分段生死名离生死。依此功德更如说行至回向位。故言过九十大劫。以十回向中修行之时各经十劫。如净行优婆塞戒经说。
经。尔时世尊即为授记汝诸苾刍过三十阿僧祇劫当得作佛劫名难胜光王国名无垢光。
赞曰。授当果记有六。一时节过三十僧祇者。依梁摄论。十地各三祇过十地数三十只。二劫名三国名。
经。同时皆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同一号名愿庄严间饰王十号具足。
赞曰。四成佛时。云同时。五所得果谓无上菩提。六佛名号。问。无处无容同时同处有二如来如何。五十亿同时得作佛。答。约化佛土说二不俱。亦约现相不得同时。据他用土及应合作则说同时。又或国劫名字虽同。据方器界各别得同时作佛。
经。梵王是金光明微妙经典若正闻持有大威力。
赞曰。第五大段校量。明胜劝令受行。文分为三。初标胜。次校量。后劝学。初也。
经。假使有人于百千大劫行六波罗蜜无有方便。
赞曰。次校量。初校量胜。次劝持学。就初又三。一举劣度。二明持经。三正校量。初也。虽行六度无二方便。谓拔济回向。此经令修发愿回向。又此经明无住方便故。问。若不回向何得名度。非七最胜所摄受故各据余摄受说。或相似六度。
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书写如是金光明经半月半月专心读诵是功德聚于前功德百分不及一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
赞曰。余二文。法行有十。且举书写读诵三行据处中说。供养施他劣。思惟修习等胜。故略不举。
经。梵王是故我今令汝修学忆念受持为他广说。
赞曰。第二劝学有三。初劝。
经。何以故。
赞曰。征。
经。我于往昔行菩萨道时犹如勇士入于战阵不惜身命流通如是微妙经王受持读诵为他解说。
赞曰。释也。有三。初法次喻后合。初法也。行三精进。加行摄善利乐。依四法行流通此经。犹如勇士故。遗教经云。譬如著铠入阵则无所畏。
经。梵王譬如转轮圣王若王在世七宝不灭王若命终所有七宝自然灭尽。
赞曰。喻七宝喻七圣财或喻七觉分。如大庄严论第十云。念似轮宝降未伏国。未伏境界念能伏故。择似象宝。诸国勍敌象能降故。分别胜怨择能破故。进似马宝。大地阔边马速穷故。真如极际进速觉故。喜似珠宝。珠光烛幽。王欢极故。法明破闇。心喜满故。倚似女宝。王受快乐。女摩触故。智脱障悭。倚息恶故。定似藏臣。王有所须从臣出故。智有所用从定生故。舍似兵臣。弃弱取强随王无倦。菩萨修行弃恶取善。随无分别智无功用故。此经如王。功德如宝。
经。梵王是金光明微妙经王若现在世无上法宝悉皆不灭若无是经随处隐没。
赞曰。合也。无上法宝即七宝财。或七觉分或一切功德即是经义。如綖贯华如经持纬。能诠胜教显生功德故。经无亦无法。
经。是故应当于此经王专心听闻受持读诵为他解说劝令书写行精进波罗蜜不惜身命不惮疲劳功德中胜我诸弟子应当如是精勤修学。
下劝学有三。初于经起法行。二明得胜功德。三我诸弟子下结劝令行。行精进波罗蜜者。即令行法行起精进也。
经。尔时大梵天王与无量梵众帝释四王及诸药叉俱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
赞曰。第六大段天等闻敕愿护流通。分之为四。初请护法仪。二次正愿守护。三佛赞记。四天等喜受。此初也。
经。而白佛言世尊我等皆愿守护流通是金光明微妙经典。
赞曰。愿守护又有其四。一护正法。二护法师。三护国土。四护供养者。
经。及说法师若有诸难我当除遣令具众善色力充足辨才无碍身意泰然。
赞曰。护法师。护法师有五。一除恶。二得善。三身安。四具辨。五心泰。
经。时会听者皆受安乐。
赞曰。护听众。
经。所在国土若有饥馑怨贼非人为恼害者我等天众皆为拥护使其人民安隐丰乐无诸枉横皆是我等天众之力。
赞曰。护国土有四。一除饥馑。二除怨贼。三除非人。四结守护。我等天众下是。
经。若有供养是经典者我等亦当恭敬供养如佛不异。
赞曰。护供养者。
经。尔时佛告大梵天王及诸梵众乃至四王诸药叉等善哉善哉汝等得闻甚深妙法。
赞曰。下佛赞记。一赞闻法。二赞护法。三赞获福。四与授记。初也。
经。复能于此微妙经王发心拥护及持经者当获无边殊胜之福速成无上正等菩提。
赞曰。赞护法等三。
经。时梵王等闻佛语已欢喜顶受。
下第四天等喜受。
金光明最胜王经疏卷第四(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