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法华义疏

卷第六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法华义疏卷第六

胡吉藏撰

譬喻品之二

时诸子等各白父言下此第五等赐大车譬。就文为三。一索车二赐车三得车欢喜。索车者大乘机发也。赐车者为说一乘也。得车欢喜者闻一乘悟解也。义唯有此三不得多少。譬上方便品说一乘也。索车是一经大宗。今略释之。有人言。昔得罗汉后出游观心以天眼照见未来犹有生死。则烦恼未尽未有尽智。犹有生死无无生智。佛何故说罗汉有尽无生智耶。以就佛索觅尽无生智故言索车。车者即是尽无生智也。今谓不然。昔既见有生死未尽。即知三乘非是究竟。亦应即知一乘是究竟。云何复有索也。又三藏教内明罗汉。云何已得知三界外事也。若小乘已明三界外事。与大乘复有何异耶。今所明者索车之譬但就今辨。非昔教存也。但索车譬凡有二门。一者无索假设索譬。二约疑情明有索也。言无索而假设索譬者凡有二义。一者欲显三乘是方便。二欲显一乘是真实。显三乘是方便明道理无三。显一乘是真实亦道理有一。盖是一经大宗故假设索车譬也。欲显三乘是方便者。前明长者辨无有三乘虚指门外无三说三。此就父明三乘是方便也。门外若实有三车。子出门外便见有三则不索三也。以其索三故知门外无有三车。验父前言理实无三方便说三。此寄子索三以显三是方便也。

问。何故寄父子并显三乘是方便耶。

答。此教所兴正为破执三乘是实。故宜明三乘是方便。即是开方便门。然后始得显真实义。故寄父子明三乘是方便也。所言寄索车譬显一乘是真实者。下明等赐即是有一。将明一有宜辨三无。三无不彰则一有不显。故寄索三以显无三。如其有三则不索三。以其索三故知无三。在三既无一有便显。故方得赐一也。盖是经之正意。不须异释也。所言就疑情明有索者。然迷悟二门俱无有索。昔既执三则见有车证得小果便不索车。今若领悟知有一无三亦不索三。而今言有索者。约彼疑情言有索耳。佛昔说有三。今教明无三。惑者将今无三征觅昔有三故言索耳。

问。为三人索三。为二人索三。

答。据出门而索三者。但是罗汉辟支二人索三耳。小乘明菩萨从初发心乃至补处未断烦恼犹是凡夫。故在门内不得言出门外索车。大乘菩萨出三界外自知未至佛果亦不索车。又三车譬三乘果。罗汉辟支至二果处觅果不得故索果也。无有菩萨至佛果处觅佛果不得。故无菩萨索佛果车也。

问。若尔但二人索但应索二。何得索三耶。

答。一人二人俱得索三无所疑也。

问。若尔言二人索者。何得文云诸子索耶。

答。盖是总相称为诸子。非是门外三人名为诸子。故后合譬释云。若见无量亿千众生出三界苦得涅槃乐。此但明二乘人出三界得涅槃乐。不说菩萨。则知不必皆是三子索也。

问。颇有菩萨亦有索车不。

答。若据门外无菩萨索。若通论门内约疑情者。昔说有三今说无三。菩萨以无征有亦有索也。

问。既其索三。云何赐一。

答。既以疑情故索。疑是解津。若有解津则大机已动扣佛说一。即是索一故后赐一也。尔时长者各赐诸子此第二明赐车也。索所不与者。无三可赴索也。与所不索者。有一以赐机也。就文为二。初标等赐大车二章门。次释二章门。标二章门者。一标等赐章门。二标大车章门。所与之人非一故云各赐也。等一者。昔三机偏发以大车赐菩萨不赐二乘。故若偏赐。今三病既消大机并发。等与大车。对昔与偏故今明等赐。故下文云。不令有人独得灭度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即其证也。不令有人独得灭度者。不令菩萨独得大涅槃也。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者。亦令二乘证大涅槃也。大车下第二标大车章门。即是出所赐车也。其车高广下第二释二章门也。前释大车章门。次释等赐章门。释大车章门有三。初释大车。次释白牛。后释傧从。初又二。前释大次释车体。其车高广者释大义也。出二种生死表为高。备万德称为广。又出二死为高即是大涅槃果果义。备万德菩提果义。下还将二果合之。又出二生死则累无不尽。备于众德即德无不圆。累无不尽不可为有。德无不圆不可为无。非有非无故名中道。中道之法称为一乘也。故云广高。此对二众但出分段之近故名为下不具万德目之为狭也。若就因车释者。略举愿行。愿则上求佛道为高。下度众生为广。行趣无上菩提为高。遍学诸道为广也。众宝庄校者第二释车体。前总释次别释。虽标高广恐非众宝所成。是故次明众宝庄校。即是万德为果车体。若据因车。万行相资成其运用也。周匝栏楯下第二次别释车。前总标后别释。为解义故。就别释车又开为二。前释车外庄严。次释车内庄严。释车外庄严叹大乘化他德。释车内庄严明于内德。果德无穷不出斯二。叹外德中略举五门。一叹总持。二叹四辨。三叹四等。四叹四弘。五叹四摄。初一是能持。后四为所持。栏楯以譬总持。持内物不失为栏。遮外物不侵如楯。总持亦然。持众德令不失。遮众恶令不生。普持众德遍遮众过义言周匝。此既是众德之本。又是小乘所无故在初说之。同上叹于菩萨也。四面悬铃者次叹四辨。总持为众德之本。是故在初。四辨为化物之要故次说之。车之有铃动而声发。大乘化运四辨畅音。又释但取乐说辨。如铃之声用化四生故言四面。故前叹菩萨德中初明得陀罗尼次明得乐说辨才。今之二句还同上也。张设轩盖者次叹四等。四辨外被要由四等内充。故次叹也。轩之为用必高出而下覆。慈悲亦然。高出二乘下覆六道。虽曰覆车实覆车中之人也。亦以珍奇杂宝而严饰之者。明向慈悲为众德所成故体是真实。不同外道二乘假想慈悲也。宝绳绞络者次叹四弘。轩不施络则飘。鼓飞扬。是以安绳而遐持令不动。由此四弘御于四等尽未来际不舍四生。又复防持令无爱见之过也。垂诸华璎者次叹四摄。虽有四弘誓愿复须四摄之行。华璎垂下悦于来众。四摄府顺仰归若林也。重敷綩綖者第二明车内庄严。譬内德也。綩綖柔软为车之缛。可以适体譬禅定柔软可以安身。以定有八重故言重敷。又百千三昧故云重也。綩綖者外国精绢也名槃缩绣。富贵者重而敷之。以譬三昧非一。安置丹枕。有人言。车之前后两横木名为车枕。依此两枕竖四楗施厢壁也。信为万善之基。戒为众德之本。大乘德行犹藉二法犹车两枕也。今谓此非车枕。何以知之。既敷缛竟后方安枕。此乃是欲卧之枕非车枕也。又下偈明茵缛之上敷以白叠。则以叠代枕故知是承首之枕也。

问。何故车内安枕。

答。此既明内德。则有息化之义如卧之像。故涅槃云。入大涅槃深禅定窟。众不见故名入涅槃。今于缛上更安枕。譬于禅定内入般涅槃也。又佛有时间乃至八万劫入深三昧。亦是息化故是欲卧之像。

问。何故名为丹枕耶。

答。丹是赤色中之盛。由深定故多所发生。其功显灼如丹色也。又释古人合神丹为枕。令得长灵之寿。譬入涅槃则常乐我净也。驾以白牛者第二释御车之牛。竺道生法师用净名经意释此文云。六通无垢名为白牛。故云象马五通驰。今明万德与平等大慧其义不同。万德但有运而无导。故但车非牛。平等大慧亦运亦导。故具车牛两义。五度对波若其义亦然。大白牛车者谓平等大慧也。肤色充洁者。种智圆满为肤充。清净无染为色洁。形体姝好者。无有相貌为形体。寂灭微妙为姝好。有大筋力者。上明慧体今明慧用也。照用之深能断大惑普载之重适道之远而无疲极。具此四义为大筋力。行步平正者。游乎中道行无偏邪也。其疾如风者。不疾而速感无不应也。又一念遍知一切法亦是其疾如风用大乘之化入于五道为驾。与之如游也。又多仆从而侍卫之者第三明傧从也。既以佛果万德为车。则以佛为登车人。从教修行者崇侍如林。故下偈云。佛所悦可一切众生所应称赞供养礼拜。即傧从之义也。若据因车。此文既明无学之位。已得出宅。此始登车。自学人已下皆为傧从。所以者何下第二释等赐章门。就文为二。第一前明有大车之所以。次明等赐。今前释有车之所以将明赐车故前释有车之所以。而作是念下明等赐也。初明不应不等。今此幼童下明应等赐也。初明同是子故应等赐。爱无偏傥下平等爱故宜等赐也。我有如是七宝大车下。前二句明心等。今此章辨财多也。其数无量者。车则不二乘者不一。以乘者不一故言无量也。所以者何下举多况少也。周给一国者。国谓众生也。假使十方众生一时机发并与佛乘而佛乘犹不可匮。匮者竭尽也。故大品云。十方三世佛皆学波若。而波若不可尽。波若则一乘也。何况诸子者。明今会堪闻而悟者。盖不足言故也。是时诸子下第三得车欢喜譬。

问。大车既譬果乘。诸子是因。云何得乘果车。

答。解从佛得。随分皆会。故云各乘耳。又因必得果。故云得车也。所期是小而遂获大。赐逾意表名非本所望也。舍利弗下第六明不虚譬。所以有此譬来者。从上许赐文生。众伏疑云。始则许三终遂不与。似若虚言。初不许一后遂赐一。复如妄说。今欲融会许赐断彼疑心故有此章来也。就文为三。初反质二奉答三称叹。反质者。谓佛虚妄本出声闻。今令其自称不虚则不虚事实。故释论云。佛反质身子令身子口自称不及菩萨则审大小优劣之异。今亦然也。又身子既已领悟则知三一迹返而旨符。故寄之融会息众疑也。舍利弗言不也者此第二奉酬。不也者不虚妄也。

问。何故许而不与与而不许。

答。所以许者。称彼根缘得出火宅故须许也。理毕竟无三又非佛本意。云何可与。故终不与也。与而不许者。若遂许其大。不称根情无由出宅。故始不许也。终遂与者。大机既动称佛本心。道理有一。是故与也。就文有二。初明昔无三说三非虚妄。第二就今与一明无虚妄。佛但略反质今不虚妄。而身子广答具明今昔不虚妄。又举昔况今。昔无三说三尚不虚妄。况今有一与一岂虚妄也。二文各有一释一况。初明一释者。长者但令诸子出于火难得全法身慧命。都不与车亦非虚妄。所以然者。既得法身慧命即是可保重义。故非虚也。

问。此据何义明不虚耶。

答。约得二种实益故不虚。一者实出三界。二者实全身命。故不虚也。

问。何故复言若全身命便为已得玩好之具。

答。上虽言得二种实益是故不虚。而不得车。应是虚妄。所以释云。若全身命即已得玩好故亦不虚也。何况方便于彼火宅而拔济者第二况也。上明直令诸子得出火难全其躯命尚已非虚。况方便说有三车令得免难而有虚耶。前据实益故已是不虚。况长者心实岂是虚耶。世尊若是长者下第二明今不虚妄也。亦有二阶。初释次况。初释中为三。一标不虚。二何以故下释不虚。三以是因缘下结不虚。大意明长者言虽许三令得出宅意不与三遂长者本心是实故无虚也。何况长者下第二举况也。前明本意不欲与小。假令都不与最小已非虚妄。何况本意欲与于大今遂与之岂虚妄也。佛告舍利弗下第三称叹也。一善哉叹解昔三不虚。一善哉叹其今一不虚也。如来亦复如是下第二合譬。合上六譬即成六章。今先总序合譬之大意略有四义。一者譬中显者即不合之。二者譬中不具足者合更足之。三者譬中一途次第合譬即复示一途。谓转势说法。四者依譬文而正合之。合此中六譬意者。合第一总譬明佛有极乐无极苦。合第二见火譬叙众生有极苦无极乐。合第三救子不得譬明初成道时即欲拔众生极苦与其极乐但未堪故息化。合第四救子得譬且拔其重苦与其小乐。合第五等赐大车譬拔其轻苦与其大乐。合第六不虚譬明前许小乐后与大乐义不相违。上总譬有六义。今正合化主。兼合余五以化主为本。然后起化故须正合之。一切世间者合上国邑聚落也。世间有二种。今正取众生世间也。之父者合上长者也。于诸怖畏下合上财富无量也。就文为二。一叹所离二叹所得。所离.即是空义。所得谓不空义。以空义无一切累故法身不有。有一切德故法身不无。不有不无谓中道也。又无一切累谓解脱也。有一切德即法身波若也。又无一切累谓果果也。具一切德即果义也又良由无患故能救患。将明救患故前序无患。良由有德故能济无德。将明济于无德故前叹有德也。就离过中前明离果患。即二种生死果也。无明闇蔽下离因患也。则二生死因。但无明为本故偏说之。永尽无余者双结无因果患也。而悉成就下第二叹所得也。就文亦二。初叹自德次叹化他德。初有四双。一者无量知见知一切法为知。知之分明譬如眼见。则知见一双也。力为其内无畏为外。内外一双也。有大神力谓神通轮也。及智慧力谓说法轮也。即现通说法一双也。具足方便智慧波罗蜜者第四明权实二智皆究竟也。大慈大悲下第二叹化他德。就文为二。初叹化他之本。次叹化他之迹。大慈大悲者普欲拔苦遍欲与乐。即广大心也。常无懈惓即常心也。恒求善事者谓第一心也。欲以第一法与众生。又慈悲即拔苦与乐。恒求善事灭恶生善也。而生三界下第二叹化他迹。本中有二本。谓大慈大悲。迹中亦有二迹。初明大悲拔苦迹。教化令得下大慈与乐迹。此中既明应身生三界。则知法身无有生灭。即显生无生二身也。不应谓此经未明常住也。

问。云何合上财富无量等耶。

答。无量知见等四双合之也。总叹得离则是智断。合上田业也。大慈大悲合上宅也。有大神力合僮仆义也。无因果两患则合其年衰迈。最后身义也。次傍合余五义者。而生三界朽故火宅合化处也。为度众生合五百人三十子也。生老病死合上化意也。教化下合教门也。见诸众生下合上第二见火譬也。上有三。初见火惊怖。二自序已出。三伤子未离。今但合见火及伤子未离二章义耳。所以但合此二义者。合上总譬叹佛有乐无苦。今合见火譬序众生有苦无乐。欲以能化所化有无相对故也。合二即为二意。初明见众生受苦合上见火。又四。第一见众生现受众苦。第二见众生生受众苦。第三见后受众苦。第四总结三世苦也。前三世苦中一一皆有三苦。现世三苦者。一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此通是内身之苦。故经文结为一苦。

问。忧悲苦恼属何苦耶。

答。并属死苦所摄。十地经云。死别离时愚人贪著心热名忧。发声啼哭为悲。五根相对为苦。意根相对为忧。苦转深为恼。稻芉经言。追戚往事言声哀戚名为忧。追思相续名为悲。苦事逼身名为苦。烦恼缠缚故名恼也。亦以五欲财利故受种种苦。第二明于外财五欲生苦也。又以贪著追求故现受众苦者第三苦也。此与上异者。上明贪著财轻。今辨追求事重。同是外物生苦。以贪有轻重为二也。后受地狱下第二明生报。则三途为三苦也。若生天上者第三辨后报三苦。谓贫穷困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此三通人天。故正法念经说天亦有贫穷。

问。何以判此为三报。

答。凡贪著五欲必生三途。从三途方得生人天耳。如是等下第四总结众苦也。

问。此九种苦云何配八苦耶。

答。初现苦中生老病死即四苦也。五欲财利二种苦属求不得苦。三途属怨憎会苦。贫穷困苦亦属求不得苦。次爱别离苦怨憎会苦如文说之。后总结诸苦是五盛阴苦也。众生没在其中欢喜游戏。第二合上伤子未离也。没在其中者。众苦如海。众生没在苦海内也。欢喜游戏谓于苦果上更起贪著。则是重造苦因也。合上而诸子等于火宅内乐著嬉戏。不觉不知者。前明贪爱今辨愚痴。即痴爱也。于此三界火宅东西驰走者。自上已来见众生受苦果造苦因。今见其轮回不息也。虽遭大苦不以为患者。上欢喜游戏明不觉苦众生不厌于苦。今明遭苦众生亦不厌苦。则合上火来逼身苦痛切已也。舍利弗佛见此已合第三救子不得譬。上有诫劝二门。大乘化众生不得。今文总合二门。开之为二。初总合诫劝二门。二总明无机息化。所以约慈悲合诫劝者。合总譬叹佛有乐无苦。合见火譬序众生有苦无乐。合今第三譬明佛拔众生苦与众生乐。是以三章文势相接也。舍利弗如来复作是念下第二合无机息化。文有二句。初明假设欲救。次明物不能受。初有三句。前句明欲与实乐。神力合上衣裓。智慧力合上机案也。舍于方便者第二句明隐权也。为诸众生下第三句欲说实也。众生不能以是得度下第二明物不能受。前明有身苦故不能解佛慧。而为三界火宅所烧。有心苦故不能解佛慧也。如彼长者下第四合三车救子得譬。上有四章。一知子宿好譬。二为说三车譬。三诸子信受譬。四明父见子免难欢喜。今具合之。上知子宿好有三。一明不出为损。二欲设出方便。三知子宿好。今并不合之。直序一化始终三种法轮。初明隐实谓隐根本法轮。次明起权谓枝末法轮。三明用权意即收末归本。合中但合初二句。下别有合等赐大车。故此中不合。直明隐实起权生下说三乘之义也。为说三乘下第二合正说三乘。就文为四。初诫令勿乐生死。次劝令速出三界。三明保与不虚。第四称叹三乘。此四即是次第相生。合上四譬者初合第二示车处。第二合第三劝速令出。第三合第四保与不虚。第四合第一称叹三车。所以法譬不同者。转势说法故也。汝等速出三界下第二劝速出。我今为汝保任下第三保与不虚也。以是方便诱进众生者。疑者云。既称保与不虚后遂不得。即成虚妄。是故释云。言保与者盖是方便诱进众生耳。复作是言下第四称叹三乘自在。无系者。凡夫为烦恼业苦三种所系令得脱之故云无系。无所依求者。心无所著名为无依。四智满足称无求也。若有众生内有智性下第三合上三乘信受出宅譬。上譬中总明三乘出宅。今别合之则成三段也。内有智性者则是内因也。从佛世尊闻法信受者明外缘也。信受者因缘具足故云闻法信受也。殷勤精进者。前明信受今辨修行也。欲速出三界自求涅槃者明修行意也。修行有二意。一者欲出三界谓知苦断集。二自求涅槃谓证灭修道也。是名声闻乘者总结小乘名也。如彼诸子者举譬帖之。此中正取涅槃以譬车。以声闻人正为求涅槃故修道也。有人言。从初闻法信受举外凡合也。殷勤精进明内凡也。欲速出三界明真圣也。是名声闻乘辨无学。若有众生下次合辟支佛乘。略不明内因。言求自然慧者。中乘人不正求涅槃。若求涅槃即与声闻无异。故今举求自然慧以合鹿车。欲异声闻故也。乐独善寂者俱舍论明缘觉有二种。一部行缘觉。谓有部党眷属。是小缘觉。二犀角喻缘觉。则是独觉名大缘觉。其人独静山间。即是今文乐独善寂也。深知诸法因缘。此出所知之境。谓异声闻但知四谛也。若有众生下次合大车譬也。求一切智谓空智也。佛智者一切种智谓有智也。一切智或时通于二乘。如波若三慧品说。二乘名一切智。若是一切种智但在于佛。故以佛名标一切种智也。自然智者总明二种智任运能知空有二境。即是无功用智也。无师智者前之三智并不从师得故云无师智。此释意出摄大乘论也。如来知见力无所畏者。上直明四智。今更辨四智。谓知见及力无所畏两双也。佛乘虽具众德以智为其宗。故广明智也。愍念安乐下。前举智慧门即是自德。今举功德门谓化他德。大悲称愍。大慈为念。双标二门也。安乐与利益异者。与乐果为安乐。与善因为利益。释大慈德也。度脱一切者释大悲德。度苦脱集。对上大慈亦有二意也。是名大乘者总结功德智慧自行化他为大乘体也。菩萨求此乘故名为摩诃萨者。上明法大今辨人大。以求大果法故名大人。从果法立名也。如彼长者下合上第四见子免难譬。但文转势与上不同。宜开二别。初双标二譬。次双合二譬。此二是小终大始。义相关故双牒合之。出三界成无学为小终也。一乘机发赐大乘为大始也。如来亦复如是下双合两譬。初合见子免难。如来尔时下第五合等赐大车。上有三章。一索车二赐车三得车欢喜。今不合初后但合等赐。以上见子免难则是见大机发故今明等赐义。譬中明索车不辨机发。今明机发不辨索车。互现文。上等赐大车有二。初开二章门。次释二章门。今合释等赐及大车二义。则是譬开而法说合。盖是转势不同。互现明义也。就文为二。初就大涅槃合等赐与大车。次就众德合等赐与大车。就初五句。第一句明多有法宝。是诸众生下第二句明皆是吾子。等与大乘下第三句正明等赐。不令有人独得灭度下第四句明不应不等。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下第五句正明等赐。皆以之言即是合等赐。如来灭度合彼大车。所以前举大涅槃合大车者。二乘正宗小灭故。今用大灭以代小灭故又上见灭小苦故与其小灭。今灭大苦名如来灭度.也。是诸众生下第二举众德以合大车。悉与之言合等赐也。诸佛禅定合大车也。前即是果果合大车。今用果义合于大车。果果谓累无不尽。果谓德无不圆。斯二既圆总收众义。故略举以合大车。又上是灭大苦。今是与大乐。皆是一相一种者。显彰为相。种别为种。今明外无三乘异相故云一相。内无三乘异体故云一种。如彼长者下合第六不虚譬。初牒前譬次合之。但不尽能受者。明佛非不能授但众生不尽能受。此据昔三乘众生。唯菩萨能受大。二乘人不能受大。是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也。以是因缘下此文有二义故来。一者近接不尽能受文生。以不能尽受一乘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二者远酬上身子请。上请愿说其因缘。今说六譬始终因缘已竟。故结酬之也。就偈凡有百六十五行还颂前二段。第一颂上正云酬请说。第二以是因缘十方谛求颂上第二结酬身子请。初文亦二。前颂开譬次颂合譬。上譬说有六。今但颂五。不虚譬是身子领解。今不颂之。颂余五譬即为五段。初三十三行颂总譬。次三行颂见火譬。次五行颂救子不得譬。次十二行半颂救子得譬。次十二行颂等赐大车譬。上总譬有六义。今不颂一门及三十子。但颂化主化处五百人及化意。颂此四义转势说法。宜开文为六。一明宅主。二序宅相。三明宅中之人。四辨宅有毒害。五明宅有火灾。六总结宅过患。宅主者所谓佛也。宅相者三界无常无我不净也。宅中人者五道众生也。宅有毒害者三界烦恼能害法身慧命也。宅有火灾者三界诸苦烧众生也。总结过患者具上诸恶。则三界是大过患。令物厌之而求出也。

问。何故不颂一门及三十子耶。

答。三十子是求出之人。一门者出火宅之处。今此六义皆序三界过患。明众生沦没其中。故不颂之也。回一门及三十子置后见火譬及救子不得譬兼颂之所以然者。佛合六譬大开二章。合总譬明三界过患义。合后五譬并明出离义。以义类相从故开此二也。譬如长者下此第一明宅主颂上化主也。长行明化主为正。故须广说。长行既广故偈即略之也。有一大宅第二序宅相。则颂上第二化处。所言有一大宅者。上明化处有四。谓国邑聚落。今且就一方三界为言故言一也。三界是众生所居。佛为化主。有属佛义故言有也。大宅者.即上其家广大义也。其宅久故广序宅相。长行既略偈则广之。三界是无常朽败之物。称为久故。一时无常故言顿蔽。蔽由败也。堂舍高危。上总序宅相今别明也。就文为三。第一作三界无常譬。第二作三界无我譬。第三作三界不净譬。下别有火起。以譬苦故不明苦譬。堂者如上释之。六道众生共聚三界之内故称为堂。前名为阁今转称舍者凡有二义。上辨三界升沉不同故称为阁。今明为物所栖目之为舍。二者三界转回升坠不定。或生上界或在下界。故不专守定名也。三界之法重累故称为高。而六道果报非安稳法故云危也。又天堂与地狱相对门。故高处必危。如智度论云譬群羊肥者前死也。柱根摧朽者。上总明三界无常。今别明无常也。柱根持一舍之本。命根持一身之主。故大品云。如人命根在故余根在。命根若灭余根尽灭。是故前辨命根。念念损灭为摧朽也。梁栋倾斜者此明心法无常如前释也。以识无定形生灭如幻为倾斜也。基陛颓毁者以三种业为三界基陛。如大品云。罪业因缘故三恶道中生。福业因缘故欲界人天中生。无动业因缘故色无色界中生。故知三业为三界基陛。行业渐尽为颓毁也。墙壁圮坼者。柱根辨非色非心无常。梁栋明心法无常。今明色法无常。前二无常相隐故略说之。色法无常相显宜广明也外四大如墙。内四大如壁。四大性相违反如圮坼。圮者毁也。坼者裂也。泥涂陀落者。泥涂者四微也。毗昙则四微与四大常俱故四大造四微。成论则四微成四大。如泥涂成于墙壁。今谓四微亦无常故称陀落。又细无常如圮坼。粗无常如褫落。褫者颓褫。落者坠落。覆苫乱坠者。盖屋之物或瓦或茅。今正以茅覆舍故称苫也。众生以薄皮裹于一身。如脆茅盖于一舍。乱坠者聊乱坠落也。即皮缓面皱齿疏形竭之貌也。椽梠差脱者。意根为栋。身根为梠。眼等四根为椽椽之所依。上即钉之著栋。下又协之在梠。二根为主四根依附有像之也。差脱者诸根为用互相资持。乃至其衰朽资持之力微弱。义言差脱。故经言。少年去死远生近。故六根皆明。老年去生远死近。故六根皆闇也。周障屈曲者。上来明五阴六根皆是无常谓无常观也。今序宅敧侧不正之貌明无我观也。喻如老病死将至四支百体不得自在。如舍敧侧不得周正。以显无我也。杂秽充遍者第三明不净观也。有人言。从有一大宅至而复顿弊总序三界无常也。从堂舍高危以下别序五阴四大无常也。堂舍者总明五阴是众生所栖。是故经云五阴舍宅观悉空寂。柱根以下别明五阴无常也。色阴中地大能持故为柱。柱分分不实如摧朽也。识阴为一身之主是梁栋。识无定主如幻为倾科。行阴是一身之本为基陛。一起一灭为颓毁。乱想周障取像而不实为墙壁圮坼。三受互起不住如泥涂褫落。此序五阴无常竟。覆苫乱坠下别明四大无常也。风大能倾覆为覆苫乱坠。椽梠不能相持。似坚而非坚。譬地大之不实也。周障屈曲。如火大遍在一形之中随身老壮火有强弱不得自在也。杂秽充遍者。六根脓血渧唾不净譬水大也。有五百人止住其中第三明宅中人。则五道众生止住无常无我不净舍内。明可伤之甚也。鸱枭雕鹫下第四明宅内有恶物。经无别合义既难明。今略以五门释之。一来意门。二摄法门。三次第门。四同异门。五约人门。来意门者。以宅中有此毒害故宅不可居三界内。有爱见烦恼能害众生法身慧命。宜起厌离疾求出也。二摄法门者。毒害虽多不出二种。一者显现有形之物谓怪鸟毒虫。二者幽隐无形之物谓夜叉恶鬼。为害之极唯在斯二。有形虫鸟譬三毒缘事烦恼。无形鬼神譬迷理诸见。害法身慧命唯有理事两惑也。三次第门者。

问。何故前明有形虫鸟后辨无形鬼神耶。

答。就譬而言。有形显现毒害义彰。是故前辨。无形鬼神为害不显。所以后说。就理而明者。有形鸟兽譬在家起爱众生。无形鬼神譬出家起见外道。故前有在家起爱。后方有出家起见也。

问。何以知然。

答。此譬之兴还譬方便品五浊文耳。方便品中两处皆前明起爱后辨起见。初文云深著于五欲痴爱故生恼谓起爱也。入邪见稠林若有若无等谓起见也。后文云深著于五欲如牦牛爱尾谓起爱也。深入于邪见以苦欲舍苦谓起见也。方便品既前明于爱后辨于见。盖是法说明爱见前后。今此品中还譬上义。故前明怪鸟毒虫以譬于爱。夜叉恶鬼譬彼见也。是以此文不依断惑前后亦不依起惑次第。以此释文焕然可明也。第四同异门者。

问。虫鸟鬼神与五百人等有何异耶。

答。然诸法本性寂灭未曾生死之与涅槃。亦未曾有众生及与诸佛。但于颠倒妄情故有众生。约此众生便有五事。一者取其果报升沉故名三界。此三界同是无常不净。所栖之义如彼舍形。能栖三界之人数有五道名五百人。即此五百人起三毒烦恼名为毒虫。若起诸见称为恶鬼。具此爱见便感苦果烧恼身心故名火灾。故三界内有此五事也。次明则约此众生具足五义名出三界人。一者则此众生值佛菩萨闻说三乘教种三乘种子名三十子。渐次修行成三乘圣人故名罗汉辟支及以菩萨。即此三乘人若闻法华同悟一乘并名菩萨。即此菩萨修行满足故名为佛。然三界内五事谓生死河满涅槃河倾。三界外五事即生死河倾涅槃河满。然本对生死故有涅槃。生死既倾即涅槃亦净。故非生死亦非涅槃则本性寂灭。谓二河俱倾。如华严云生死非杂乱涅槃非寂静也。然非生死非涅槃故能示生死涅槃二种方便。谓二河俱满也。第五门明人不同者。略说此经譬意。明迷悟不同有四种人以为次第。一者在家起爱众生不知厌生死亦不知出。二者出家外道知厌老病迷于出路而不知出处。三者二乘之人知厌知出。但是曲出故于佛道迂回稽留。又住半路不更进求。四者菩萨之人知厌知出名为直出。故乘是宝车直至道场。今毒虫恶鬼则是前二人也。今昔两人即是后二人也。亦得一人具四四人具四。如恒河中七种众生自有七人具七一人具七也。就文为三。一者明毒虫。二辨恶鬼。三总结过患。初文又二。前别明毒虫二总结过患。就初文又开三双。第一明上有怪鸟下有毒虫则上下一双。二明所迷之不净能迷蜣螂。能所一双。三明贪兽食啖悭狗诤夺。悭贪一双。

问。初何故前明怪鸟后明毒虫。

答。据譬而言。宅有二事不可栖止。一者上有怪鸟。二者下有毒虫。即从上至下自外至内。为此义故前明怪鸟后辨毒虫。有人言。怪鸟以譬慢使。如鸟飞翔高举。譬众生起慢陵他举自高。慢非三毒之初又非五钝之首。但示起无定相故前明慢。又此经正斥增上慢人故前明也。有人言。既称怪鸟。取其发声为譬。然此诸鸟或哢怪声或吐和音。怪声即譬恶口两舌。和音以况妄言绮语也。今谓理实难明。但斯一宅内上有怪鸟下有毒虫。以此为譬者。上在怪鸟譬上二界爱使也。是故经云色染无色染。以爱为生死之本故命初说之。又诸外道皆言上二界是极乐涅槃。而贪著禅味。今偏破之故先明上二界爱也。蚖蛇蝮蝎此第二明下有毒虫以譬嗔使。爱唯在上不在下。譬同诸鸟。嗔唯在下不在于上。喻彼毒虫。盖是一往开七使门。毗昙释之于文相似也。蚖蛇备有两音。而形长一尺许世人呼为蛇师。重嗔如蚖蛇蝮蝎。轻嗔如蜈蚣蚰蜓。守宫者淫妒之譬也。古人取此虫缄置箱内以真朱食之令赤。若王行不在刺取血题内人臂。有私情者血沉入皮内。可以守宫人故以为名也。诸恶虫辈者总结众邪。万妒从嗔使支流生也。交横驰走者。众使乱起如交横。起必疾利如驰走。屎尿臭处者第二双也。初明所惑之法。谓欲界五欲犹如屎尿。上二界虽无外欲而有内欲故称流溢。皆为智人所恶名为不净。蜣螂诸虫而集其上者此明能迷之使。谓凡夫痴迷而乐著不舍。如蜣螂无识而集其上。此举爱以显痴也。前明爱嗔各在上下。故如彼虫鸟。今明三界悉是有漏不净无明烦恼通并迷之。故前明其别今说于通即是次第也。狐狼野干者第三明悭贪一双也。

问。初明怪鸟喻爱毒虫譬嗔蜣螂譬痴。即是三毒具足。何故更说悭贪。

答。贪爱是生死之本。宜开为二。轻者为上界之爱。重品为欲界之贪。初以明上界之爱。今次辨欲界之贪也。

问。何故前说上界之爱次则辨欲界贪耶。

答。就譬而言。上有怪鸟下有毒虫。明舍之可怖不可栖止。故前明上界之爱。下界之嗔为过患义甚。故前说爱次则说嗔。今欲广序悭贪过重故在后明之。故方便品云劫浊乱时众生垢重悭贪嫉妒。今为化欲界之人故广彰欲界过患。故在后说之。就文为二前明贪过次辨悭失。狼兽多贪。是以经云贪狼于财色。狐兽亦贪而性多疑。是故经云狐疑。即借此兽以喻疑也。今正辨贪而明疑者。又多贪之人欲求名利前生疑心。为得与不得。是故就贪使则明有疑。野干亦贪而性复谄曲以贪求之人多好谄曲。是以明贪而复辨谄。咀嚼者正辨贪相。乃备贪五尘而贪味为主故偏说之。践蹋者贪无道理饕餮无厌义同践蹋也。[齒*齊]啮者六根起贪取境深重如[齒*齊]啮也。死尸者所贪五欲不净臭秽譬彼死尸也。骨肉狼籍者贪取积聚其事众多如狼籍也。由是群狗下第二明从贪起悭。悭者非一譬同群狗也。竞来搏撮者。悭心保吝义同搏撮。又多得名利处如骨肉狼籍竞于名利义同搏撮也。贪无饱厌如饥羸。惧不称意如慞惶。触境皆贪四方引取如处处求食也。斗诤揸掣者。前明从贪起悭。今辨因悭贪更起嗔使。贪性引取悭则吝保。二义相反。境不顺心则起嗔诤故言斗诤。竞牵向己故曰揸掣。啀喍嗥吠者。斗诤起于身业。今明起于口业。从悭贪二使故起身口两嗔也。此并序群狗之事。非前三兽譬也。其舍恐怖变状如是下第二半行总结其过患。其舍者三界舍也。恐怖者烦恼能害法身慧命可怖畏也。变状者变怪之壮貌也。心本清净起诸烦恼乖伤至理能感苦报如变怪也。

问。何故此文不明疑使也。

答。此正譬在家起爱众生。但明有于三毒。未是推获求理故不明疑使。疑使在后说之。事中之疑非使性摄故不说也.处处皆有下第二譬出家外道起迷理之使。如方便品已生起之。又前明天魔乐生死。今明外道著诸见。就文为二。初明疑使次明见使。要前生疑然后起见。故杂心云无知故犹预犹预故邪见。上已明无知今次明犹预。故初辨疑。疑通三界故云处处皆有也。魑魅魍魉者正明疑使。借魍魉魑魅之名喻疑之不决也。张平子西京赋注解云。山神为魑。虎形也。宅神为魅猪头人形身有尾。木石夭怪为魍魉。春秋第十卷云。铸鼎像物故有百兽之形。使人入山川不逢魑魅魍魉。注云魑是山神兽形。魅为怪物。魍魉者水神。夜叉恶鬼下第二明见使。就文为五。第一明邪见。第二明戒取。第三明身见。第四明见取。第五明边见也。

问。五见门何故初说邪见耶。

答。据譬而言。舍内有食人之鬼最可怖畏。邪见拨无因果能断善根。诸见中重故前说之。又杂心云犹预故邪见。则从疑生邪见。谓相生次第也。就文为三。初半行明拨善根邪见。一行半明拨恶邪见。后一行双结二种邪见也。夜叉恶鬼者释论云。帝释城有九百九十九门。门有六青衣夜叉。然夜叉有三。地住空住天住。释论举天住者耳。什师翻为轻捷。又云贵人亦名能啖也。食啖人肉者。上辨能拨之邪见。此明所拨之善法。人肉是肉中之贵。善法为众法之尊。欲明为过之甚故前明拨无善法也。毒虫之属下第二明拨不善邪见也。初一行明所拨之不善。上半辨不善之因。次一句明不善之因生不善之果。第三句明因果酬生各有理分也。孚乳者。鸟所生者名孚。兽所生者为乳。亦是卵者为孚。胎者为乳也。夜叉竞来下第二半行明能拨之邪见。起邪见者非一故言竞来也。然正食其子譬邪见正拨果也。食之既饱下第三一行总结邪见过也。至拨不善则邪见都成九品备足善根永断故云饱也。以九品备足邪见强盛故云转炽。因邪见起邪说如斗诤之声。邪见执无与有见相反义如斗诤。宣之于口称为恶声。邪见.能断善根得无间报如甚可怖畏也。鸠槃荼鬼下第二次明戒取。次邪见明戒取。邪见拨无因果。戒取立有因果。欲以有无相对故相次也。亦欲显外道执于有无悉乖至极故次说之.鸠槃荼鬼此云冬瓜鬼。形似冬瓜也。戒取有二种。有善法恶法。若执诸见为道是恶法戒取。故成论云。持牛戒若成则为牛。不成则堕地狱。非此中用也。今此中明执三界有漏善法以之为道名为戒取。依毗昙义。虽执善法为戒取。并属不善摄。故除身边二见余见悉不善。能持善戒得欲界人天升出四趣。如土埵少高于地。但欲界非安稳法譬蹲踞也。或时离地一尺二尺者。此执修禅绝欲以之为道名为戒取。计四禅为道如离地一尺。计四空为道如离地二尺。攀上为往。厌下为返。又生上为往。退下为返。周历三界为游行。乖至理为纵逸。不能克获圣道为嬉戏也。捉狗两足者此明戒取过。前明邪见拨无因果其过既重如食人及食诸鸟兽今明戒取立有因果其过即轻但如恐怖舍内之狗。故有此譬来也。计四禅四空为道乖损上二界因。如捉狗两足。以上二界因是有漏。望无漏圣道是下法。如狗是下贱兽也。计有漏非道为道乖损有漏。喻如扑狗。乖违事彰如狗声扬于外。故云失声。既迷有漏之因亦迷有漏之果。如以脚加颈。计有漏为圣道不拨于因果。如怖狗不死。作此执计谓为得理。故称自乐也。复有诸鬼其身长大下第三次明我见。次戒取后说我见者。就譬而言。初鬼俱害人兽其过最重故初说之。次鬼不害人兽但怖于狗故在第二。今此一鬼都不损人兽。可怖畏义微故在第三。邪见拨因果其过最重故在第一。戒取立有因果但乖有漏法故居第二。身见不妨行施戒。复是隐没无记法。比于戒取其过则轻故居第三也。

问。如成论义明身见是不善。毗昙义明身见是隐没无记。此二云何得失耶。

答。俱舍评之云。我见有二种。一者生得我见。谓随生三界地一切众生皆起我见心名为生得我。如此之我则是隐没无记。若如外道邪执之我名为不善也。其身长大者。若据多人者。三界众生皆有我为长。五道众生悉有我称之为大。若如僧佉等计我遍三界五道称为长大。计我之人谓为得理心无惭愧称为裸形。无明心中计我目之为黑。无有无我正观故名为瘦。一切凡夫常有我心故言常住其中。怀我在心。宣之于口故言发声。为我修福义如求食也。又此鬼恒欲食于人兽。如计我常拨于无我故名求食。复有诸鬼其咽如针下第四次明见取。但见取有二。一者独头二者足上。言独头者无乐净计乐净也。言足上者于我见上执是非也。如云自见是实以余妄语。今此文明执己见为是不受他见如细咽之鬼不受饮食也。复有诸鬼首如牛头下第五明边见。断常从身见生。如牛二角共在一头。而言牛者牛羊等愚痴。就譬而言可有三句。一者牛二者头三者头上有角。如由痴故计我由我故起断常也。或食人肉或复啖狗者。上明边见体。今明边见用。乖善法因果如食人肉。违恶法因果譬之啖狗也。又乖灭道为食人肉。伤苦集如啖狗也。头发蓬乱者。上略明从身见生断常二见。今广明从断常生六十二见。故方便品云入邪见稠林若有若无等依止此诸见具足六十二。断常为众见之本。如头。从断常生六十二见无有絟绪。如发蓬乱也。残害凶险者。上明六十二见体。今明其用。诸见多所乖伤如残害凶险。无有定慧饮食。故言饥渴所逼也。又此鬼亦常食人兽。如计断常者恒欲破于中道宣诸见于口。其义显彰如叫唤。心行断常义如驰走也。夜叉饿鬼下第三一行半总结过患。初句牒迷理之使。次句牒迷事烦恼。起爱见二使众生并无定慧饮食如饥急。又常欲乖伤名饥渴。但有欲出之心而不修出之行。如此爱见众生受诸苦时亦有厌苦四向希心求出离义。如窥看窗牖。窗牖谓无苦处。而不正求出但窥之而已。如是诸难恐畏无量者。患累烦恼非可具列故言如是诸难恐畏无量。是朽故宅下第五次明火起。就文为二。初明火起之缘。二正明火起。

问。何因缘故有火起譬耶。

答。长行已释。今更作一意序之。前明舍形谓三界果报。次明恶鬼毒虫谓于三界中起爱见烦恼。以有烦恼故感苦报。但感后苦有二因缘。一起烦恼二远离善师即佛去世也。起惑是感苦之因故前明之。佛告是感苦之缘故后说之。是以经文前明烦恼后辨佛去世也。佛应生三界。三界属佛。以佛能化三界故属佛。不属九十六师故云一人。其人近出者。上明应生今示应灭。转现他方故云近出也。未久之间者。如来示现生灭俄顷之时故云未久。又未久尚已起惑招苦。况去圣久耶。于后舍宅欻然火起者第二正明火起。就文为三。第一明欲界火起。二明色界火起。三明无色界火起。故不文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常有生老病死忧患。如是等火炽燃不息也。于后者谓佛灭后也。又是众生背化以后。此明火起时也。欻然者从颠倒妄想而生。示火起无根本也。火起者正明起惑招苦也。四生众生同有生老病死故云四面也。一时者虽复同有犹恐未必一时故复说一时也。其炎俱炽者如来灭后众生背化同起染累俱受重苦也。栋梁椽柱者出被烧之身心也。爆声者谓老苦。震裂者谓病苦也。摧折崩倒者谓神逝形离即死苦。诸鬼神等扬声大叫者此序遭苦人。诸鬼神则出家外道等起见流。十地论云。外道见老病死生大厌心。如鬼神见火扬声大叫。雕鹫诸鸟下此一行序爱见众生同不知出苦处。上句明在家起爱众生见老病死亦生怖畏不知出处也。次句序出家外道亦不知出处也。恶兽毒虫藏窜孔穴者第二明色界火起。初一句明在家众生厌欲界苦修于四禅求生色界。故言藏窜孔穴。此经始末有三种喻。一者取上界高出于下故举阁为喻。二者取凡夫出离盖不足言。如一尺二尺。三者今取避火之义喻同孔穴。毗舍阇鬼者此云狂鬼。譬起见外道。亦厌欲界苦求生色界故云亦住其中。薄福德故为火所逼者。虽生色界亦未免于患。所以不免苦者由薄福德故也。欲界苦重如烧。上界苦轻故言逼也。共相残害者明色界众生已受苦果更起惑因。爱多者著有。见多者著无。有无互起更相吞灭义言残害。有害无如饮血。无害有如食肉也。野干之属并已前死者。生上界时欲界重贪前已断也。故十地云。如梵天王欲界烦恼不现前也。诸大恶兽竞来食啖者。欲界恶虽灭而上界烦恼续起。起则势夺前恶故言竞啖也。臭烟熢勃者。烟为火气。因众苦生诸恶业故以苦为火。恶业喻烟。遍色界四禅之内称四面充塞也。华严经以邪觉观为烟。此是说诸烦恼本也。邪思惟亦通四禅。如四面充塞。蜈蚣蚰蜓下第三明无色界火起。就文为二。初明三空火起。次辨非想被烧。虽生四禅未免无常。复求生三空故言诤走出穴。此一行序在家众生生无色界也。

问。依毗昙义上界无嗔。何得言蜈蚣蚰蜓譬生无色界众生有嗔耶。

答。义有多门。不得全依数判也。鸠槃茶鬼随取而食者。此半行明起见外道生于无色界。外道多执无见拨其所计因果皆无。故言随取而食。应具如色界说。今略举造苦因义耳。又释此转譬明义。虽生三空由未免火故言随取而食。鬼喻火也。又诸饿鬼头上火燃下第二明非想火起。虽生三空由未免苦故求生非想。是三有之顶称之为头。亦为无常众苦所逼故言火燃。虽生非想之极终无出世定慧如饥渴热恼。又饥渴常欲饮食。计非想凡夫恒欲片破正涅槃法也。初在宅被烧故诤入穴。穴内被烧复走出穴。穴外复不免火更无去处故言周章闷走。如本在欲界。受苦故求生色界。色界复不免苦故求生无色界。无色界复不免苦则无避苦处。如周章闷走也。其宅如是下第六总结过患也。是时宅主下第二三行颂见火譬。长行有三。一见火惊怖。二明父之已出。三序子之未离。今转势亦三。一明在门外立。二众生有机扣佛。三长者惊入火宅。

问。何故在门外耶。

答。方便品云佛眼见六道众生。前长行云长者见是大火。并未明见之处所故今释二处之文。明佛居法身地故见如长者在门外立故闻。所言立者将行之貌也。以将入宅救子所以言立。又言立者不行之像。譬佛待机方入生死度物而不他行也。又言立者诸子背化流转生死。如来众德久已成立。又言立者不安之貌。圣人虽复息迹世外。恒欲府入生死未曾暂安也。闻有人言者第二明众生有机扣佛也。众生应悟之机。昔化缘发来扣于佛。如闻告而后知。长行称见今言闻者。上据圣智。照达分明譬同眼见。今喻众生善根将发。但善根将发其义微隐故如闻也。汝诸子等述所闻事也。昔曾受化应在四流之外。中途起惑还入三界之中也。稚小无知欢娱乐著者。初发道心为稚。善根微弱为小。有无明烦恼为无知。爱于五欲称乐著也。长者闻已下第三明应入斥生死欲救济也。上二章并序法身。第三始辨应迹。告喻诸子下五行颂第三救子不得譬。前本有诫劝二门。今但颂诫门所以然者。欲明三譬义势相承。颂前总譬广明生死过患。颂见火譬明诸子背化起惑贪著生死因缘。今颂救子不得正为子说生死过患。是故但颂诫门也。就文为二。初颂救子。次明无机不受父化。初文又二。前一行半略说生死过患。毒蛇蚖蝮下二行半广说生死过患。毒蛇蚖蝮释上毒虫。及诸夜叉释上恶鬼。鸠槃荼鬼下重明鬼虫者。初鬼虫为过之甚故前列之。后毒害少轻故复重列也。此苦难处况复大火者。烦恼之苦以恼于心尚不可受。况老病死苦而可受耶。又释人天苦已不可受。况复三涂苦耶。诸子无知下第二颂无机也。是时长者下颂第四三车救子得譬。上有四。一知子宿好。二正说三车。三诸子信受。四父欢喜。今具颂之。初三行颂第一。上文有三。一不出为损。二欲设出方。三知子宿好。今转势为二。前两行半明无大机。次半行明有小机。以无大机而有小机。是故息大而授小法也。益我愁恼者。初在法身地见众生在生死受苦已起大悲。次以本垂迹用大乘化之不得。悲心转深故云益也今此舍宅者别出可悲之事。恋著生死不受大化。盖是舍乐取苦。将为烦恼烧灭善根故可悲也。即便思惟下第二欲设小化。即显有小机也。告诸子等下颂第二正设三车譬。上有四譬。今具颂之。一行颂称叹三车。次三句颂示车处。次一句颂劝速出取车。次一行颂保与不虚。造作此车者。本无三乘为物权设故言造作也。又由佛得三故言佛造作也。诸子闻说下颂第三诸子信受出宅。此文有三。初半行颂闻慧。六字颂学地。而出已下十字颂无学位。所以但颂三者。初闻教二修行三出宅也。长者见子下第四颂上父见子免难欢喜。就文为三。初一行半标欢喜。次二行半举忧愁释喜。后一行结欢喜。至此以来已三过列恶鬼毒虫及以大火。第一总譬中别明三界有此过患。第二救子不得譬中别明为子说生死过患而不信受。今此中别为明不出之忧得出之喜。故复列也。生育甚难者。令发菩提心为生教修菩萨行为育也。此中述子三时。一生育时谓过去世本学大乘时。从稚小下第二失大乘行教入三界时。我已救之第三得小乘果时也。尔时诸子下十二行颂第五等赐大车譬。上有三。一索车二赐车三得车欢喜。今具颂之。索车有四。半行明索时。知父安坐者此譬始终明父有三时。一者门外立时譬居法身地欲垂应迹。二惊入火宅时正应入生死。三安坐时则是施权救子。营为已息意悦心安谓安坐时也。皆诣父所下第二一行正颂索车譬。此譬始终明子凡有五时。一游戏入宅时。此时背一乘化入三界时。二明竞共驰走出宅时。此是禀三乘教出三界时。三子安坐时。谓得小果究竟时也。四皆诣父所谓背小向大即大机发时。后第五乘是宝车直至道场时也。如前所许下第三一行腾昔所许。为许故索。故腾许而索也。今正是时下第四半行结成索意。长者大富下第二颂赐车。长行前明等赐后辨大车。今七行前颂大车。后半行。颂等赐。盖是转势说法也。以众宝物造诸大车者。说如来万德作大乘之名。故言以众宝物造诸大车。

问。三是方便可名造作一乘真实云何亦称造作耶。

答。前明无三为物说三故言造作。是以前云吾为汝等造作此车。今明实有众德作大乘之名故言造作。故二造义异也。又据理而明者。道门未曾三一。说三说一皆是方便。即是无名相中强名相说故俱名造作。此并就果车释之。若就因车释者明造用也。藉前三乘善根之宝以成今日唯有一乘之解。故言以众宝物而造作之。又一乘之解非已能得。得由圣授义名为造作。上妙细[疊*毛]者以[疊*毛]覆缛。其用有二。一以遮垢二以严饰。一乘之义亦备二义。一者禅定垢过多生染著。真解能亡。有遮垢之义。二者定由慧成。有严饰之义也。有大白牛下颂上牛也。多诸傧从者颂上傧从。以是妙车下第二颂等赐也。诸子是时下颂第三得车欢喜。游于四方者。若据化他以释四方者。既得平等之解方修大行普化四生。如游四方。畅远求佛之志。如嬉戏快乐。大乘不为偏小所局。如自在无碍也。若据自行明四方者。二乘既得悟解则入十住心。十住心为东方。次进至十行为南方。从十行至十回向为西方。从十回向至十地为北方。从十地至妙觉地为直至道场也。告舍利弗下第二十八行颂合譬。长行具合六譬。偈颂合五略不虚譬。上合总譬正合化主兼余五义。今转势明义开为四别。一行颂化主。一行颂所化。一行颂化处。一行颂化意也。如来已离下第二颂合见火譬。上长行合见火譬有二。初合见众生受苦。次合见众生不觉苦。今文转势开为二别。初偈叹佛得离则是明能见。次偈序众生辨其所见。所以叹佛得离者。接上化意文生。化意既序众生之过明有苦无乐。故今叹佛德明无苦有乐也。又良由无苦故能见物苦。良由有乐能见无乐也。上半叹佛无苦。下半叹佛有乐。无生死暄动故称寂然闲居。智德森繁喻之如林。萧然放旷譬之如野。如来居之恬惔故言安处。今此三界下第二一行颂所见。三界果报属于众生而言我有者。正以众生是子。子之所有莫非父有也。其中众生悉是吾子者。上明国土世间属佛。今明众生世间是佛子也。

问。众生云何是佛子耶。

答。昔光宅学士和阇梨云。凡夫识能更生识。所生之识则是己儿。故名为子。得无漏意识不复生识也。成论师云。众生从无明识窟流来。为佛所爱念故名为子。今明子有二义。一者众生与佛同源。谓众生本性清净。佛亦尔也。故涅槃经云。皆是一味。随其流处有六种味。二者诸佛伤此众生无六道谓六道。以慈念之故称为子也。而今此处下颂第三合一乘化不得。上长行双举诫劝二门合之。今转势但开为二。初一偈一句明为说大。三句颂无机不受。能为救护者能用大化救而护之也。虽复教诏者。前句叹佛能救护。今正明救护也。而不信受下三句明无机不受。下半释不受之义。以其贪著小乐故不受大乐。以是方便下颂合第四三乘化得譬。上合譬有四。一明起权意二说教三得益四父喜。今但颂二。初一行半颂说三乘。次一行半颂得益。以是方便者。接上言势仍发下语故言以是方便也。令诸众生知三界苦者。一行明说三乘之意。初半偈令知苦谛。次半行示于道谛。此明四谛之始终也。又说于三乘示得失耳。非实有三也。知三界苦者三界苦是实苦也。出世间道者大乘因为道也。此意明说三令知苦是实。令修大乘因耳。非为小果也。是诸子等下一行半颂得益。具明三乘得益。汝舍利弗下颂合第五等赐大车譬。上长行双牒二譬而双合之。今转势开为三别。初两偈合等赐。次三偈合大车。后二偈合得车欢喜。以此譬喻说一佛乘者总明五譬意。为欲说一佛乘。即是等赐义也。第二偈明劝信。虽复等赐恐未必受。是故劝信。上半正劝。信信受是语者则上譬喻之语也。一切皆当得成佛道者略标旨归令作如斯信也。是乘微妙下三行颂大车也。三偈为二。初二偈叹乘。次一偈出乘体。前二偈又开为二。初偈就法叹乘。第二偈就人叹乘。第一就法叹乘中。上半对声闻缘觉二乘叹佛乘也。是乘微妙者德无不圆也。清净者累无不尽也。以德无不圆累无不尽故超出二乘称为第一。于诸世间下半行对人天乘叹佛乘也。人天乘为世间乘故名有上乘。佛乘是出世间乘故名无上也。佛所悦可下第二就人门叹亦为二。初一句明佛所称叹次三句明除佛以下九道众生并应称叹也。又前明所乘法。佛所悦可明能乘人。一切众生下明傧从人。要具此三乘义乃足。无量亿千下一行第二出乘体亦有二义。初三句就佛实慧以为乘体。次一句明佛权智以为乘体也。

得如是乘下第三两偈颂得车欢喜。举缘觉中子上与菩萨下及声闻同得不二之解。解无迂回故言直至也。

以是因缘下此一偈是第二大段颂上长行以是因缘当知诸佛方便力故于一佛乘分别说三。说事既竟故颂前结酬请之言也。

告舍利弗下此是颂长行第三大段劝弘经也。就文为二。第一令识法之权实。第二示人之是非。识法权实者。令知今昔大小二法权实义也。示人之是非者。令今是器须授非器莫传。夫欲弘经要复备达斯二义。故开此两章。就初示法权实为三。第一寄父子恩情以显大小权实。第二引菩萨为证明大小权实。第三明佛是法王释今昔权实之意。初寄父子恩情明权实者。夫为父子恩情必无相欺之道。故所说权实宜应信之。就文为二。前两偈定于父子。后一偈半正示权实。初又开二。前偈定于父子。后偈出慈父之恩。后一偈半亦二。初偈明昔教非实。次半行辨佛智为实也。但尽生死者但尽分段一重生死也。

若有菩萨下第二有十一偈。引菩萨为证明大小权实。上定父子即是对声闻人明权实。但声闻薄福钝根未必能解权实教意。菩萨福德利根能解之。故就菩萨明权实也。就文为二。初偈正明菩萨来法华座听真实法。第二段明菩萨能解权实。就第二段复开为二。第一一行明菩萨解人权实。第二九偈明菩萨解法权实。则是释成人权实义。初一偈上半明人权。下半辨人实。若人小智下明法权实。就文为二。第一明昔四谛是权法。第二偏对昔灭谛之权明今灭谛为实。初文明四谛则为四段。苦谛文有四句。半偈明根缘。半偈为说教。半偈明得益。半偈结谛名。明集谛有二段。初偈明根缘。次偈明说教。而言方便说道者。此非道谛之道。乃是道说之道也。然十烦恼为集。但说贪者凡有二义。一者列十使贪为其初。二者一切众生皆贪乐故也。次一偈明说灭谛教。半偈灭因患。半偈灭果患。次半偈明于道谛。此中四谛从广至略。苦谛备四段。集谛但二章。灭谛有一偈。道谛但半行也。离诸苦缚下第二段偏就灭谛以明权实。然有量四谛为权。无量四谛为实。但灭谛是大小二乘果法之正宗。故偏简其权实也。就文为二。初约有余论大小权实。次约无余论大小权实。初半行牒昔有余解脱。第二偈释昔日有余解脱。言但离虚妄者。四住烦恼是凡夫所起。能感分段虚妄生死故称虚妄。小乘但离此虚妄故假名为解脱耳。其实未得一切解脱者。未具断五住故不名一切解脱也。佛说是人未实灭度者第二明今昔无余权实也。昔但灭分段生死称为灭。此非实灭也。斯人未得无上道故者昔未实灭也。得无上道者灭二生死果方乃实灭耳此文明昔小涅槃但灭四住但灭分段大乘则具断五住备倾二生死。不应谓此经未明常。亦不应言覆相常也。我意不欲令至灭度者。非但二乘未至极灭。亦是佛意不许二乘令至极灭也。

问。胜鬘经云有作无作有量无量四谛。云何同异。

答。作无作约行分别。量无量当法分别。据小乘所观。望后由有无量谛观可以修作。将后别前故名有作。据大乘所观。望后更无余观可所作故名无作。量无量者有三种义。一短长明量无量。短故名有量。长故名无量。二浅深明量无量。浅名有量。深名无量。如毗昙明苦是性有。成实明苦是虚假。拆假故空。此二浅故名有量。大乘明苦是梦幻本来寂灭则是佛性。此义甚深故名无量。三粗细明量无量。总相粗观名有量。别相细观名无量。故涅槃经言。分别是苦有无量相。非诸声闻缘觉所知。我于彼经竟不说之也。我为法王下第三举法王释疑。前对声闻菩萨明小权大实。其义已彰。今释前权后实之意。良以于法自在适时而说也。汝舍利弗下。上来示法权实竟。今第二诫劝之令识人是器非器也。就文为二。初略明诫劝。次广明诫劝。初又二。前略标诫劝二门。次释二门。初一行标劝门。次半行标诫门。我此法印者。以理为印。谓文与理相应则应信受。文乖此理则不应信。理印有二。一体印。谓三一并绝长短斯亡。即是实相名之为印。故方便品云为说实相印。二者用印。谓一有三无三权一实。通言印者。印定诸法不可移改。又释以文为印。将文定理。谓理与此文相应者乃为实理故名法印也。勿妄宣传者非器若传则有损无益。故方等如甘露亦名为毒药。若有闻者下双释二门。前四偈释劝门。随喜顶受者。随顺此经而生欢喜及顶戴受持也。此人知一有三无则不复退故名阿鞞也。斯法华经下释诫门也。闻三住三不能因三悟一故名浅识。次举二乘以信得入者。则是显经理深不可妄传也。

问。二乘何故以信得入此经耶。

答。若以低头举手等善为此经宗者。圣人岂不解耶。则知意不在此。今明二乘断常之心不能深悟不断常法。但得仰信而已。又舍利弗下第二广明诫劝。又开为二。初广明诫。次广明劝。广明诫中凡有十人开为二意。初明不应为五人说。次显五人之过。不应为五人说者。初偈明三人。一憍慢人如五千之徒。二懈怠人自保究竟不进求佛。三计我见人即是外道。谓保执有我不信寂灭。第二偈明二人。一凡夫浅识。谓博学世俗经书不信至极。即起见人。二深著五欲著小乐而忘大乐。不应为此五人说也。初三是小乘人。后二是凡夫人。若人不信下第二明五种人过。就文为二。初明五种人因。次明五种人果。五种人因者。第一是诽谤人谓口业过。第二颦蹙人谓颦眉蹙面即身业过。第三疑惑人谓意业过。第四毁法人。第五谤持法人。初文云则断一切世间佛种者。法华理教。一切世间由之成佛。谓作佛种也。心既不信口复谤之故佛种便绝。其人命终下第二明五种人得果者凡有三义。一者上来皆言莫为说之。亦似若无慈。何名菩萨。是故释言。闻必起谤。无益有损故不说之。不说之意即是慈也。二者.说果诫因。明谤而致苦可不慎哉。三者谤既有重罪。信必有深福。即是明劝信也。就文为二。初正明得苦果。次结诫劝。就初文凡有二周。明其苦报各有三品。初周三品者。上品地狱次品畜生下品人间受苦。即是从重至轻也。入阿鼻狱者。阿鼻者无间也。苦道相续无乐间之故名无间。又一人多人身俱遍满八万由旬间无空处故言无间。又起谤法华业直入地狱。无余业间之故言无间。经云须弥山下有一百三十六地狱。大地狱有八。一等活。二黑绳。三合会。四叫唤。五大叫唤。六燋热。七大燋热。八阿鼻此八大地狱一一复有十六小地狱以为眷属。谓八寒冰。八炎火。八炎火者。一炭坑。二沸屎。三烧林。四釰林。五刃道。六铁刺林。七醎河。八铜镬。八寒冰者。一阿浮陀少有孔。二尼罗浮陀无孔。三阿罗罗。四阿婆婆。五喉喉此寒战声。六优钵罗(狱壁青色)七波头摩(狱壁黄色)八摩诃波头摩。合一百三十六也。毗婆沙云。阎浮提地广七千由旬。阿鼻地狱广八万由旬。在阎浮提下。但阎浮提上小下大故得容之。

问。何故谤经入无间耶。

答。一乘是极乐之法。谤于至理违彼极乐故招极苦报也。以理是常乐。谤于常乐故招常苦报。但罪是虚妄故终有出期也。

问。佛何故说法华令物受斯苦也。

答。夫罪福从于理生。顺理则万恶永消。违理则众苦并集。佛说法华示人罪福耳。非说法华令物起罪也。具足一劫者此小劫也。从地狱出下第二明余报堕于畜生。然从阿鼻出必应遍历一百三十六地狱然后乃至畜生耳。初半偈总明堕畜生也。若狗野干下第二别明堕畜生也。略举四种。第一谤于极法及以尊人故堕下贱兽中。[乞*頁](古[阿-可+害]切又窟音)三苍云。头无发也。黮(睹咸切)三苍云。重睹色黑貌。若作骆驼下。谤平等大慧之经故受愚痴畜生报也。有作野干又无一目者。佛有权实二教。彼执权而破实故得无一目报。得打掷报者。信经之善符理利他。谤则乖理损他。损他故还得他损报。故有打掷等也。于此死已更受蟒身者。谤法毁人之时心生嗔恚故受蟒身也。其形长大者。嗔大法故受大苦身。不耐闻法故聋。愚痴谤故騃。不受行法故无足。多令众生不信故为诸小虫所食。若得为人下第三明余报。智度论云。谤法人非悭贪业故不生饿鬼中。愚痴谤故得闇钝报。亦谤智慧经故得闇钝报。憍慢心谤故得矬报。谤微妙法故得丑陋报。谤开方便门法故得癵躄报。谤正直经故得背伛报。贫穷下贱为人所使者。经备万德称为富贵。谤富贵经故得贫穷报。乘于一乘自在无系。谤自在法得不自在报。故为人所使。此经能破凡夫二乘菩萨之病。谤无病经得多病报。若修医道者。谤顺理法得违法报。常处地狱下第二周重明三品罪。以生在人中谤法余业。续更毁经故复堕地狱。亦有三品。初生地狱。在余恶道下明堕畜生也。若得为人下明生人道也。深著我见者。自上已来明受三品苦报。此文辨以乖至理故增长诸惑。则具三障也。深著我见谓愚痴也。次明嗔恚。淫欲下辨贪也。告舍利弗下第二总结。以理备众德。谤圆理之经具招一切苦说之不尽。岂虚言哉。

问。不信法华入地狱信者作佛者。今有五逆破戒人信法华得作佛不。持戒不信法华堕地狱不。

答。五逆人不定。若值善友如阇王得灭罪作佛。不尔者虽信此经不免地狱。持戒人不信此经亦入地狱也。若有利根下第二广释劝义。亦开为二。初明为十人说。第二总结。别明十人则为十段。故亦得开为五双。初过现一双。现在利根过去值佛。第二出处一双。出则慈悲四生。处则独静山泽。第三内外一双。外则舍恶近善友。内则持戒清净。第四自他一双。自则质直无嗔。他则为众说法。第五始终一双。始则一心求法。终则顶受修行。第二结劝如文。

问。第三双云舍恶近善。是何等善人。

答。如常啼品。能说大乘无所得法。又能示众生是非道。即是众生之善友也。

问。既为一切智四方求法。复云何不受余经一偈。云何成一切智耶。

答。如大品云。虽遍学诸道而不取证。以遍学诸道故成一切智。而不取证如不受余经一偈也。

问。涅槃经云一切经书咒术皆是佛法。今云何不念外道典籍耶。

答。涅槃今欲收一切法皆入佛法破诸外道。自言有法今令始行之人专心道门故。不念外道典籍也。

问。取此中十人正意明为何等人说耶。

答。大意取解行人耳。有解则堪相对。悟有行则是道心。若闻实说则能如说修行也。

法华义疏卷第六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