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本草纲目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音士。《别录》中品)

【释名】时珍曰∶ 从kt ,音滓,谐声也。俗作 ,非矣。 (音肺),削木片也。

胡名镇头 【集解】颂曰∶柿南北皆有之,其种亦多。红柿所在皆有。黄柿生汴、洛诸州。朱柿出华山,似红柿而圆小,皮薄可爱,味更甘珍。 柿色青,可生啖。诸柿食之皆美而益人。又有一种小柿,谓之软枣,俗呼为牛奶柿。世传柿有七绝∶一多寿,二多阴,三无鸟巢,四无虫蠹,五霜叶可玩,六嘉宾,七落叶肥滑,可以临书也。

宗 曰∶柿有数种∶着盖柿,于蒂下别有一重。又有牛心柿,状如牛心。蒸饼柿,状如市卖蒸饼。华州朱柿,小而深红。塔柿,大于诸柿,去皮挂木上,风晒干之佳。火干者,味不甚佳。其生者,可以温水养去涩味也。

时珍曰∶柿高树大叶,圆而光泽。四月开小花,黄白色。结实青绿色,八、九月乃熟。

生柿置器中自红者谓之烘柿,晒干者谓之白柿,火干者谓之乌柿,水浸藏者谓之 柿。其核形扁,状如木鳖子仁而硬坚。其根甚固,谓之柿盘。案《事类合璧》云∶柿,朱果也。大者如碟,八棱稍扁;其次如拳;小或如鸡子、鸭子、牛心、鹿心之状。一种小而如拆二钱者,谓之猴枣。皆以核少者为佳。

烘柿∶时珍曰∶烘柿,非谓火烘也。即青绿之柿,收置器中,自然红熟如烘成,涩味尽去,其甘如蜜。欧阳修《归田录》言∶襄、邓人以 楂或 或橘叶于中则熟,亦不必。

【气味】甘,寒,涩,无毒。

弘景曰∶生柿性冷,鹿心柿尤不可食,令人腹痛。

宗 曰∶凡柿皆凉,不至大寒。食之引痰,为其味甘也。晒干者,食多动风。

颂曰∶凡柿同蟹食,令人腹痛作泻,二物俱寒也。

时珍曰∶按∶王 《百一选方》云∶一人食蟹,多食红柿,至夜大吐,继之以血,昏不省人。一道者云∶惟木香可解。乃磨汁灌之,即渐苏醒而愈也。

【主治】通耳鼻气,治肠 不足。解酒毒,压胃间热,止口干(《别录》)。续经脉气(诜)。

【发明】藏器曰∶饮酒食红柿,令人易醉或心痛欲死。《别录》言解酒毒,失之矣白柿、柿霜【修治】时珍曰∶白柿即干柿生霜者。其法用大柿去皮捻扁,日晒夜露至干,内瓮中,待生白霜乃取出。今人谓之柿饼,亦曰柿花。其霜谓之柿霜。

【气味】甘,平,涩,无毒。

弘景曰∶晒干者性冷,生柿弥冷。火熏者性热。

【主治】补虚劳不足,消腹中宿血,涩中浓肠,健脾胃气(诜)。开胃涩肠,消痰止渴,治吐血,润心肺,疗肺痿心热咳嗽,润声喉,杀虫(大明)。温补。多食,去面 (藏器)。

治反胃咯血,血淋肠 ,痔漏下血(时珍)。霜∶清上焦心肺热,生津止渴,化痰宁嗽,治咽喉 【发明】震亨曰∶干柿属金而有土,属阴而有收意。故止血治咳,亦可为助也。

时珍曰∶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气平,性涩而能收,故有健脾涩肠、治嗽止血之功。盖大肠者,肺之合而胃之子也。真正柿霜,乃其精液,入肺病上焦药尤佳。按∶方勺《泊宅编》云∶外兄刘掾云∶病脏毒下血,凡半月,自分必死。得一方,只以干柿烧灰,饮服二钱,遂愈。又王 《百一方》云∶曾通判子病下血十年,亦用此方一服而愈。为散、为丸皆可,与本草治肠 、消宿血、解热毒之义相合。则柿为太阴血分之药,益可证矣。

又《经验方》云∶有人三世死于反胃病,至孙得一方∶用干柿饼同干饭日日食之,绝不用水饮,如法食之,其病遂愈。此又一证也。

【附方】旧四,新十二。

肠风脏毒∶方说见上。

小便血淋∶叶氏∶用干柿三枚(烧存性),研末。陈米饮服。《经验方》∶用白柿、乌豆、盐花煎汤,入墨汁服之。

热淋涩痛∶干柿、灯心等分。水煎日饮(《朱氏方》)

小儿秋痢∶以粳米煮粥,熟时入干柿末,再煮三、两沸食之,奶母亦食之。(《食疗》)

反胃吐食∶干柿三枚,连蒂捣烂,酒服甚效。切勿以他药杂之。

腹薄食减,凡男女脾虚腹薄,食不消化,面上黑点者∶用干柿三斤,酥一斤,蜜半斤。

以酥、蜜煎匀,下柿煮十余沸,用不津器贮之。每日空腹食三、五枚,甚良。(孟诜《食疗》)

痰嗽带血∶青州大柿饼,饭上蒸熟批开。每用一枚,掺真青黛一钱,卧时食之,薄荷汤下。(《丹溪纂要》)

产后咳逆,气乱心烦。用干柿切碎,水煮汁呷。(《产宝》)

妇人蒜发∶干柿五枚,以茅香(煮熟)、枸杞子(酒浸,焙研)各等分。捣丸梧桐子大。

每服五十丸,茅香汤下,日三。(《普济》)

面生 ∶干柿,日日食之。(《普济方》)

鼻窒不通∶干柿同粳米煮粥,日食。(《圣济》)

耳聋鼻塞∶干柿三枚细切,以粳米三合,豆豉少许煮粥,日日空心食之。(《圣惠》)

痘疮入目∶白柿,日日食之,良。

胫烂疮∶用柿霜、柿蒂等分烧研,敷之甚效。(笔峰《杂兴》)

解桐油毒∶干柿饼食之。(《普济》)

乌柿 (火熏干者)

【气味】甘,温,无毒。

【主治】杀虫,疗金疮、火疮,生肉止痛(《别录》)。治狗啮疮,断下痢(弘景)。服药口苦及呕逆者,食少许即止(藏器)。

柿 (音览)

【修治】瑞曰∶水藏者性冷,盐藏者有毒。

时珍曰∶ ,藏柿也。水收、盐浸之外,又有以熟柿用灰汁澡三、四度,令汁尽着器中,经十余日即可食,治病非宜。

【主治】涩下焦,健脾胃,消宿血(诜)。

柿糕 【修治】时珍曰∶案∶李氏《食经》云∶用糯米(洗净)一斗,大干柿五十个,同捣粉蒸食,如干,入煮枣泥和拌之。

【主治】作饼及糕与小儿食,治秋痢(诜)。黄柿和米粉作糗蒸,与小儿食,止下痢、下血有效(《藏器》)。

柿蒂 【气味】涩,平,无毒。

【主治】咳逆哕气,煮汁服(诜)。

【发明】震亨曰∶人之阴气,依胃为养。土伤则木挟相火,直冲清道而上作咳逆。古人以 时珍曰∶咳逆者,气自脐下冲脉直上至咽膈,作呃忒蹇逆之声也。朱肱《南阳书》以哕为咳逆,王履《溯洄集》以咳嗽为咳逆,皆误矣。哕者,干呕有声也。咳逆有伤寒吐下后,及久病产后,老人虚人,阴气大亏,阳气暴逆,自下焦逆至上焦而不能出者;有伤寒失下,及平人痰气抑遏而然者。当视其虚实阴阳,或温或补,或泄热,或降气,或吐或下可也。古方单用柿蒂煮汁饮之,取其苦温能降逆气也。《济生》柿蒂散,加以丁香、生姜之辛热,以开痰散郁,盖从治之法,而昔人亦常用之收效矣。至易水张氏又益以人参,治病后虚人咳逆,亦有功绩。丹溪朱氏但执以寒治热之理,而不及从治之法,矫枉之过矣。若陈氏《三因》又加以良姜之类,是真以为胃寒而助其邪火者也。

【附方】新一。

咳逆不止∶《济生》柿蒂散∶治咳逆胸满。用柿蒂、丁香各二钱,生姜五片。水煎服。

或 》加青皮、陈皮。王氏《易简》加半夏、生姜。

木皮 【主治】下血。晒焙研末,米饮服二钱,两服可止(颂)。汤火疮,烧灰,油调敷(时珍)。

根 【主治】血崩,血痢,下血(时珍)。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