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经》上品)
【释名】伏灵(《纲目》)、伏菟(《本经》)、松腴、不死面(《记事珠》),抱根者名伏神(《别录》)。
宗 曰∶多年樵斫之松根之气味,抑郁未绝,精英未沦。其精气盛者,发泄于外,结为茯苓,故不抱根,离其本体,有零之义也。津气不盛,只能附结本根,既不离本,故曰伏神。
时珍曰∶茯苓,《史记·龟策传》作伏灵。盖松之神灵之气,伏结而成,故谓之伏灵、伏神也。《仙经》言∶伏灵大如拳者,佩之令百鬼消灭,则神灵之气,亦可征矣。俗作苓者,传 下有伏灵,上有菟丝,故又名伏兔。或云“其形如兔,故名”,亦通。
【集解】《别录》曰∶茯苓、茯神生太山山谷大松下。二月、八月弘景曰∶今出郁州。大者如三、四升器,外皮黑而细皱,内坚白,形如鸟、兽、龟、鳖者良。
虚赤者不佳。性无朽蛀,埋地中三十年,犹色理无异也。
恭曰∶今泰山亦有茯苓,白实而块小,不复采用。第一出华山,形极粗大。雍州南山亦有,不如华山。
保升曰∶所在大松处皆有,惟华山最多。生枯松树下,形块无定,以似龟、鸟形者为佳禹锡曰∶《范子计然》言∶茯苓出嵩山及三辅。《淮南子》言∶千年之松,下有茯苓,上有菟丝。《典术》言∶松脂入地千岁为茯苓,望松树赤者下有之。《广志》言∶茯神乃松汁所作,胜于茯颂曰∶今太、华、嵩山皆有之。出大松下,附根而生,无苗、叶、花、实,作块如拳在土底,大者至数斤,有赤、白二种。或云松脂变成,或云假松气而生。今东人见山中古松久为人斩伐,其枯折槎 ,枝叶不复上生者,谓之茯苓拨。即于四面丈余地内,以铁头锥刺地。
如有茯苓,则锥固不可拔,乃掘取之。其拨大者,茯苓亦大。皆自作块,不附着根。其包根而轻虚者为茯神。则假气生者,其说胜矣。《龟策传》云∶茯苓在菟丝之下,状如飞鸟之形。
新雨已霁,天静无风,以火夜烧菟丝去之,即篝烛此地罩之,火灭即记其处。明乃掘取,入地四尺或七尺得矣。此类今不闻有之。宗 曰∶上有菟丝之说,甚为轻信。时珍曰∶下有茯苓,则上有灵气如丝之状,山人亦时见之,非菟丝子之菟丝也。注《淮南子》者,以菟丝子及女萝为说,误矣。茯苓有大如斗者,有坚如石者,绝胜。其轻虚者不佳,盖年浅未坚故尔。
刘宋·王微《茯苓赞》云∶皓苓下居,彤丝上荟。中状鸡凫,其容龟蔡。神侔少司,保延幼艾。终志不移,柔红可佩。观此彤丝,即菟丝之证矣。寇氏未解此义。
【修治】 曰∶凡用,去皮、心,捣细,于水盆中搅浊,浮者滤去之。此是茯苓赤筋,若误服饵,令人瞳子并黑睛点小,兼盲目。
弘景曰∶作丸散者,先煮二、三沸乃切,曝干用。
【气味】甘,平,无毒。
元素曰∶性温,味甘而淡,气味俱薄,浮而升,阳也。
之才曰∶马间为之使。得甘草、防风、芍药、紫石英、麦门冬,共疗五脏。恶白蔹,畏牡蒙、地榆、雄黄、秦艽、龟甲,忌米醋及酸物。
弘景曰∶药无马间,或者马茎也。
恭曰∶李氏《本草》∶马刀为茯苓使。间字草书似刀字,传讹尔。
志曰∶二注恐皆非也。当是马蔺字。
【主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本经》)。止消渴好睡,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腑,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别开胃止呕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壅,心腹胀满,小儿惊痫,女人热淋(甄权)。补五劳七伤,开心益志,止健忘,暖腰膝,安胎(大明)。止渴,利小便,除湿益燥,和中益气,利腰脐间血(元素)。逐水缓脾,生津导气,平火止泄,除虚热,开腠理(李杲)。泻膀胱,益脾胃,治肾积奔豚(好古)。
赤茯苓 【主治】破结气(甄权)。泻心、小肠、膀胱茯苓皮 【主治】水肿肤胀,开水道,开腠理(时珍)。
【发明】弘景曰∶茯苓白色者补,赤色者利。俗用甚多,仙方服食亦为至要。云其通神而致灵,和魂而炼魄,利窍而益肌,浓肠而开心,调营而理卫,上品仙药也。善能断谷不饥。
宗曰∶茯苓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缺也。元素曰∶茯苓赤泻白补,上古无此说。气味俱薄,性浮而升。其用有五∶利小便也;开腠理也,生津液也,除虚热也,止泻也。如小便利或数者,多服则损人目。汗多人服之,亦损元气,夭人寿,为其淡而渗也。又云∶淡为天之阳,阳当上行,何以利水而泻下?气薄者阳中之阴,所以茯苓利水泻下。不离阳之体,故入手太阳。杲曰∶白者入壬癸,赤者入丙丁。味甘而淡,降也,阳中阴也。其用有六∶利窍而除湿,益气而和中,治惊悸,生津液,小便多者能止,小便结者能通。又云∶湿淫所胜,小便不利。淡以利窍,甘以助阳。甘平能益脾逐水,乃除湿之圣药也。好古曰∶白者入手太阴、足太阳、少阳经气分,赤者入足太阴、手少阴、太阳气分。伐肾邪。小便多,能止之;小便涩,能利之。与车前子相似,虽利小便而不走气。酒浸与光明朱砂同用,能秘真元。味甘而平,如何是利小便耶?震亨曰∶茯苓,得松之余气而成,属金,仲景利小便多用之,此暴新病之要药也。若阴虚者,恐未为宜。此物有行水之功,久服损人。八味丸用之者,亦不过接引他药归就肾经,去胞中久陈积垢,为搬运之功尔。时珍曰∶茯苓本草又言利小便,伐肾邪。
至李东垣、王海藏乃言小便多者能止,涩者能通,同朱砂能秘真元。而朱丹溪又言阴虚者不宜用,义似相反,何哉?茯苓气味淡而渗,其性上行,生津液,开腠理,滋水之源而下降,利小便。故张洁古谓其属阳,浮而升,言其性也;东垣谓其为阳中之阴,降而下,言其功也。
《素问》云∶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观此,则知淡渗之药,俱皆上行而后下降,非直下行也。小便多,其源亦异。《素问》云∶肺气盛则小便数而欠;虚则欠kt 、小便遗数。心虚则少气遗溺。下焦虚则遗溺。胞移热于膀胱则遗溺。膀胱不利为癃,不约为遗溺。厥阴病则遗溺闭癃。所谓肺气盛者,实热也。其人必气壮脉强,宜用茯苓甘淡以渗其热,故曰∶小便多者能止也。若夫肺虚、心虚、胞热、厥阴病者,皆虚热也。
其人必上热下寒,脉虚而弱。法当用升阳之药,以升水降火。膀胱不约、下焦虚者,乃火投于水,水泉不藏,脱阳之症。其人必肢冷脉迟。法当用温热之药,峻补其下,交济坎离。二症皆非茯苓辈淡渗之药所可治,故曰∶阴虚者不宜用也。仙家虽有服食之法,亦当因人而用焉。
茯神 【气味】甘,平,无毒。
【主治】辟不祥,疗风眩风虚,五劳口干,止惊悸、多恚怒、善忘,开心益智,安魂魄,养精神(《别录》)。
补劳乏,主心下急痛坚满。人虚而小肠不利者,加而用之(甄权)。
神木 (即伏神心内木也。又名黄松节)
【主治】偏 痛,诸筋牵缩(时珍)。
【发明】弘景曰∶仙方只云茯苓而无茯神,为疗既同,用应无嫌。
时珍曰∶《神农本草》只言茯苓,《名医别录》始添茯神,而主治皆同。后人治心病必用茯神。故洁古张氏云∶风眩心虚,非茯神不能除。然茯苓亦未尝不治心病也。陶弘景始言茯苓赤泻白补。
李杲复分赤入丙丁、白入壬癸。此其发前人之秘者。时珍则谓茯苓、茯神,只当云赤入血 分,则白茯神不能治心病,赤茯苓不能入膀胱矣。张元素不分赤白之说,于理欠通。《圣济录》 松节散∶用茯神心中木一两,乳香一钱,石器炒,研为末。每服二钱,木瓜酒下。治风寒冷湿搏于筋骨,足筋挛痛,行步艰难,但是诸筋挛缩疼痛并主之。
【附方】旧六,新二十。
服茯苓法∶颂曰∶《集仙方》多单饵茯苓。其法∶取白茯苓五斤,去黑皮,捣筛,以熟绢囊盛,于二斗米下蒸之,米熟即止,曝干又蒸,如此三遍。乃取牛乳二斗和合,着铜器中,微火煮如膏,收之。每食,以竹刀割,随性饱食,辟谷不饥也如欲食谷,先煮葵汁饮之。又茯苓酥法∶白茯苓三十斤(山之阳者甘美,山之阴者味苦),去皮薄切,曝干蒸之。以汤淋去苦味,淋之不止,其汁当甜。乃曝干筛末,用酒三石、蜜三升相和,置大瓮中,搅之百匝,密封勿泄气。冬五十日,夏二十五日,酥自浮出酒上。掠取,其味极甘美。作掌大块,空室中阴干,色赤如枣。饥时食一枚,酒送之,终日不食,名神仙度世之法。又服食法∶以茯苓合白菊花(或合桂心,或合术)为散、丸自任。皆可常服,补益 殊胜。《儒门事亲》方∶用茯苓四两,头白面二两,水调作饼,以黄蜡三两煎熟。饱食一顿,便绝食辟谷。至三日觉难受,以后气力渐生也。《经验后方》服法∶用华山挺子茯苓,削如枣大方块,安新瓮内,好酒浸之,纸封三重,百日乃开,其色当如饧糖。可日食一块,至百日肌体润泽,一年可夜视物,久久肠化为筋,延年耐老,面若童颜。《嵩高记》∶用茯苓、松脂各二斤,淳酒浸之,和以白蜜。日三服之,久久通灵。又法∶白茯苓去皮,酒浸十五日,漉出为散。每服三钱,水调下,日三服。孙真人《枕中记》云∶茯苓久服,百日病除,二百日昼夜不眠,二年役使鬼神,四年后玉女来侍。葛洪《抱朴子》云∶任子季服茯苓十八年,玉女从之,能隐能彰,不食谷,灸瘢灭,面体玉泽。又黄初起服茯苓五万日,能坐在立亡,日中无影。交感丸∶方见草部莎根下。吴仙丹∶方见果部吴茱萸下。胸胁气逆胀满∶茯苓一两,人参半两。每服三钱,水煎服,日三。(《圣济总录》)
养心安神∶朱雀丸∶治心神不定,恍惚健忘不乐,火不下降,水不上升,时复振跳。常服,消阴养火,全心气。茯神二两(去皮),沉香半两,为末,炼蜜丸小豆大。每服三十丸,食后人参汤下。(《百一选方》)。
血虚心汗∶别处无汗,独心孔有汗,思虑多则汗亦多,宜养心血。以艾汤调茯苓末,日服一钱。(《证治要诀》)。
心虚梦泄或白浊∶白茯苓末二钱,米汤调下,日二服。苏东坡方也。(《直指方》)。
虚滑遗精∶白茯苓二两,缩砂仁一两,为末,入盐二钱。精羊肉批片,掺药炙食,以酒送下。(《普济方》)。
漏精白浊∶方见菜部薯蓣下。浊遗带下∶威喜丸∶治丈夫元阳虚惫,精气不固,小便下浊,余沥常流,梦寐多惊,猪苓四钱半,入内煮二十余沸,取出晒干,择去猪苓,为末,化黄蜡搜和,丸弹子大。每嚼一丸,空心津下,以小便清为度。忌米醋。李时珍曰∶《抱朴子》言∶茯苓千万岁,其上生小木,状似莲花,名曰木威喜芝。夜视有光,烧之不焦,带之辟兵,服之长生。《和剂局方》威喜丸之名,盖取诸此。小便频多∶白茯苓(去皮)、干山药(去皮,以白矾水瀹过,焙)等分,为末。每米饮服二钱。(《儒门事亲》方)。
小便不禁∶茯苓丸∶治心肾俱虚,神志不守,小便不禁。用白茯苓、赤茯苓等分,为末。
以新汲水 洗去筋,控干,以酒煮地黄汁捣膏搜和,丸弹子大。每嚼一丸,空心盐酒下。(《三因方》)。
小便淋浊∶由心肾气虚,神志不守,小便淋沥或梦遗白浊。赤、白茯苓等分。为末。新汲水飞去沫,控干。以地黄汁同捣,酒熬作膏,和丸弹子大。空心盐汤嚼下一丸。(《三因方》)
下虚消渴∶上盛下虚,心火炎烁,肾水枯涸,不能交济而成渴症。白茯苓一斤,黄连一斤,为末,熬天花粉作糊,丸梧桐子大。每温汤下五十丸。(《德生堂经验方》)。
下部诸疾∶龙液膏∶用坚实白茯苓去皮焙研,取清溪流水浸去筋膜,复焙,入瓷罐内,以好蜜和匀,入铜釜内,重汤桑柴灰煮一日,取出收之。每空心白汤下二、三匙,解烦郁燥渴。一切下部疾,皆可除。(《积善堂方》)
飧泄滑痢不止∶白茯苓一两,木香(煨)半两,为末。紫苏木瓜汤下二钱。(《百一选方》)。
妊娠水肿,小便不利,恶寒∶赤茯苓(去皮)、葵子各半两,为末。每服二钱,新汲水下。
(《禹讲师方》)。
面 雀斑∶白茯苓末,蜜和,夜夜敷之,二七日愈。(姚僧坦《集验方》)。
猪鸡骨哽∶五月五日,取楮子(晒干)、白茯苓等分,为末,每服二钱,乳香汤下。一方不用楮子,以所哽骨煎汤下。(《经验良方》)。
痔漏神方∶赤、白茯苓(去皮)、没药各二两,破故纸四两,石臼捣成一块。春、秋酒浸三日,夏二日,冬五日;取出木笼蒸熟,晒干为末,酒糊丸梧桐子大。每酒服二十丸,渐加至五十丸。(董炳《集验方》)。
血余怪病∶手十指节断坏,惟有筋连,无节肉,虫出如灯心,长数尺,遍身绿毛卷,名曰血余。以茯苓、胡黄连煎汤,饮之愈。(夏子益《奇疾方》)。
水肿尿涩∶茯苓皮、椒目等分,煎汤,日饮取效。(《普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