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二、分述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一)伤寒

伤寒者,乃由冬令寒邪伤于寒水之经而为病。其症:头疼身痛,寒热无汗,脉浮紧。治宜辛散太阳法去前胡、红枣,加紫苏、葱白。如体实邪甚者,麻黄汤亦可用之。若有汗,脉浮而缓,便是伤风之病,若误用之,必变症蜂起矣。尚有传经、两感、合病、并病及误治、变症、坯症等,均须参阅《伤寒论》以明辨之。

尤须注意者,伤寒之病必须是发病于立冬之后,寒水主政之时。一交春令,便不可以伤寒名也。即有是症,可于寒疫中求之。

『歌括』

冬伤于寒伤寒病,寒热无汗头身疼。

浮紧辛散太阳法,去枣前胡加紫葱。

体实邪盛麻黄汤,有汗浮缓为伤风。

误投麻黄变症起,详参伤寒论详明。

若在春令为寒疫,治法详参伤寒门。

(二)中寒

中寒一症,时令过寒,突受寒淫杀厉之气(寒淫:即寒邪。杀厉:即凶猛。寒淫杀厉:指凶猛刚悍的寒邪。)而成。其症:突然腹痛,面青吐泻,四肢逆冷,手足挛蜷,或昏闭身凉,或微热不渴等。但三阴脉症各有不同。太阴中寒则脘中作痛,脉沉缓;少阴则脐腹作痛,脉沉细;厥阴则少腹作痛,脉沉迟。宜细别之。治法:三阴中寒,皆以甘热祛寒法治之。寒中太阴以干姜为君,少阴以附子为君,厥阴以吴萸为君。吐甚加藿香、豆蔻,泻甚加苍术、木香,筋挛加木瓜、橘皮,呃逆加柿蒂、丁香。如脉微欲绝,昏不知人,问之不能答,难辨经络者,可遵丹溪温补之剂,用挽正回阳之法积极救治。

『歌括』

寒邪直中中寒称,突受寒侵杀厉成。

腹痛肢踡吐泻逆,昏闭身凉面色青。

或有微热口不渴,三阴脉症应区分。

太阴脘痛脉沉缓,少阴脐痛脉细沉。

厥阴沉迟少腹痛,甘热祛寒治三阴。

太阴干姜少阴附,厥阴吴萸各有君。

吐加藿香泻苍术,筋挛瓜橘呃柿丁。

(三)冒寒

冒寒之病,由外冒寒邪而致,比之伤寒则轻。比之中寒则缓。其发病系由寒气冒于体表,未传入里。症见:遍体酸疼,头微痛,畏寒发热无汗,脉浮。宜辛温解表法治之。服药后,谨避风寒,覆被而卧,俾得微汗而解,否则传经入里。倘伏而不发,至来年则发为春温,风温等病。

『歌括』

冒寒寒冒体表然,未传入里体痛酸。

头痛畏寒热无汗,脉浮辛温解表参。

药后避风微汗解,否则传经入里盘。

伏而不发来年发,春温风温必纠缠。

(四)冬温

冬应寒而反温,非其时而有其气,人感之而即病者,即为冬温。对劳苦出汗之人,温气多袭于表;对冬不藏精,肾经不足之人,温气多袭于里,冬温之病,虽发于冬时,然用药之法,却与伤寒大异。盖温则气泄,寒则气敛,二气本属相反,如误用辛温必变症迭出。冬温之症,头痛有汗,咳嗽口渴,不恶寒而反恶热,或面浮,咽疼胸痛,阳脉浮滑有力者,乃温邪窜入肺经也,宜用辛凉解表法加连翘、象贝治之。口渴甚者,是温邪入于胃腑,再加芦根、花粉治之。如或下痢,阴脉不浮而滑,是温邪已陷入里,宜清凉透邪法加葛根、黄芩治之。倘热势转甚,神昏谵语,舌苔转黑者为难治。急以清热宣窍法或紫雪丹抢治之。

『歌括』

应寒反温病冬温,温气袭表劳汗身。

肾虚之体温袭里,此因冬不藏精成。

用药之法各有别,冬温伤寒各不同。

温则气泄寒气敛,误用辛温变症生。

头痛有汗咳渴浮,不寒恶热咽胸疼。

浮滑有力温窜肺,辛凉解表贝翘增。

渴甚温邪入胃腑,再加花粉与芦根。

下痢温邪陷入里,清热透邪加葛芩。

热甚昏谵苔转黑,祛热宣窍紫雪斟。

选按

本卷所论冬伤于寒,是指狭义伤寒而言。对其发病季节见解不一。雷氏对诸贤霜降之后,春分以前,有触发者是为伤寒之说,颇有非议。认为霜降以后,犹是燥气主气,春分以前,正是风木主气,感之或为燥,或为风。只有在立冬之后,寒水主气之时,人感其气即病,乃为伤寒。对此,拙意认为雷氏之说,亦非无据。盖季节交替,有其一定之规律,在理论上是极为强调时日的。但另一方面,对其临床运用,拙意认为气候之变化,则是互相渗透,并非固定不移,同时天气有异常,地区在差别,人们的适应性亦各有不同,因此对发病的影响,似未可硬以节令之时日为界。古人有因地、因时、因人制宜,是有其科学根据的。当视其具体情况而推断之,庶乎切合实际。此外,尚有广义伤寒,即《难经·第五十八难》中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此皆外感病之总称,均各有其专论。

卷中还论及冬温一症,系由冬时过暖,冬应寒而反温,温热郁闷而然,属于新感温病。因发病在冬,故雷氏列于冬伤于寒门。前者治宜辛温,此则治宜辛凉,宜详辨之。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