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红舌者。伏热内蓄于心胃。自里而达于表也。仲景云。冬伤于寒。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热病。故舌红而赤。又有瘟疫疫疠。一方之内。老幼之病皆同者。舌亦正赤而加积苔也。若更多食。则助热内蒸。故舌红面赤。甚者面目俱赤而舌疮也。然病有轻重。舌有微甚。且见于舌之根尖中下左右。疮蚀胀烂。瘪细长短。种种异形。皆瘟毒火热蕴化之所为也。其所治亦不同。当解者内解其毒。当砭者砭去其血。若论汤液。无过大小承气、黄连解毒、三黄石膏等。此类而推可也。
纯红舌(图缺)
舌见纯红色。乃瘟疫之邪热初蓄于内也。宜败毒散加减。或升麻葛根汤等治之。
红中淡黑舌(图缺)
舌红中见淡黑色而有滑者。乃太阳瘟疫也。如恶寒。有表证。双解散合解毒汤微微汗之。汗罢急下。如结胸烦躁直视者。不治。
红中焦黑舌(图缺)
舌见红色。中有黑形如小舌。乃瘟毒内结于胃。火极反兼水化也。宜凉膈散。若黑而干硬。以指甲刮之有声者。急用调胃承气汤下之。
红中黑斑舌(图缺)
见小黑斑星于红舌上者。乃瘟热乘虚入于阳明。胃热则发斑也。或身上亦兼有红赤斑者。宜黑参升麻汤、化斑汤等治之。
红内黑尖舌(图缺)
舌本红而尖黑者。足少阴瘟热乘于手少阴也。竹叶石膏汤。
红色人字纹裂舌(图缺)
舌红甚而又有纹裂者。阳明热毒熏蒸膈上。故现人字纹也。宜服凉膈散。如渴甚转矢气者。大承气下之。
红断纹裂舌(图缺)
相火来乘君位。致令舌红燥而纹裂作痛。宜黄连解毒汤加麦门冬寒润之。
红内红星舌(图缺)
舌见淡红色。又有大红星点如疮瘰者。湿热伤于脾土。罨而欲发黄之候。宜茵陈蒿汤、五苓散选用。
深红虫碎舌(图缺)
舌红更有红点。坑烂如虫蚀之状。乃水火不能既济。热毒炽盛也。不拘日数。宜小承气汤下之。不退、再以大承气下之。
红色紫疮舌(图缺)
瘟疫多有此舌。其证不恶寒。便作渴烦躁。或咳痰者。宜解毒汤加黑参、薄荷。并益元散治之。尺脉无者必死。战栗者亦死。
红中微黄根舌(图缺)
热入阳明胃腑。故舌根微黄。若头汗、身凉、小便难者。茵陈蒿汤加栀子、香豉。
红中微黄滑舌(图缺)
病五七日。舌中有黄苔。是阳明证。如脉沉实谵语。虽苔滑。宜大柴胡汤。若干燥者。此内邪热盛。急用大承气下之。
红长胀退场门外舌(图缺)
舌长大胀退场门外。是热毒乘心。内服泻心汤。外砭去恶血。再用片脑、人中黄掺舌上。即愈。
红 舌(图缺)
舌频退场门为弄舌。 至鼻尖上下或口角左右者。此为恶候。可用解毒汤加生地黄。效则生。不效则死。
红痿舌(图缺)
舌痿软而不能动者。乃是心脏受伤。当参脉证施治。然亦十难救一也。
红硬舌(图缺)
舌根强硬失音。或邪结咽嗌以致不语者。死证也。如脉有神而外证轻者。可用清心降火去风痰药。多有得生者。
红尖出血舌(图缺)
舌上出血如溅者。乃心脏邪热壅盛所致。宜犀角地黄汤加大黄、黄连辈治之。
红中双灰干舌(图缺)
瘟热病而舌见两路灰色。是病后复伤饮食所致。令人身热谵语。循衣撮空。如脉滑者。一下便安。如脉涩下出黑粪者死。
红尖白根舌(图缺)
红尖是本色。白苔为表邪。如恶寒、身热、头痛。宜汗之。不恶寒、身热、烦渴者。此太阳里证也。五苓散两解之。
红战舌(图缺)
舌战者。颤掉不安。蠕蠕 动也。此证因汗多亡阳。或漏风所致。十全大补、大建中汤选用。
红细枯长舌(图缺)
舌色干红而长细者。乃少阴之气绝于内。而不上通于舌也。纵无他证。脉再衰绝。朝夕恐难保矣。
红短白 舌(图缺)
口疮舌短有 。声哑、咽干、烦躁者。乃瘟疫强汗。或伤寒未汗而变此证。宜黄连犀角汤、三黄石膏汤选用。
边红通尖黑干舌(图缺)
瘟病不知调治。或不禁饮食。或不服汤药。而致舌心干黑。急下一二次。少解再下。以平为期。
红尖紫刺舌(图缺)
汗后食复而见红尖紫刺。证甚危急。枳实栀子豉汤加大黄下之。仍刮去芒刺。不复生则安。再生则危。
红尖黑根舌(图缺)
瘟疫二三日。舌根灰黑。急用凉膈、双解微下之。至四五日后。火极似水。渐变深黑。下无济矣。若邪结于咽。目瞑脉绝油汗者。一二日内死。
红嫩无津舌(图缺)
汗下太过。津液耗竭。而舌色鲜红柔嫩如新生。望之似润。而实燥涸者。生脉散合人参三白汤治之。然多不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