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利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胀满。
此段见《伤寒•太阴》。下利清谷,脾阳陷败,虽有太阳表证,不可攻之。攻之汗出阳亡,清阳愈陷,浊阴愈逆,必生胀满。
下利气者,当利其小便。
下利而失气者,湿盛而气滞也。当利其小便,以渗湿邪。
夫六腑气绝于外者,手足寒,上气,脚缩。五脏气绝于内者,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
六腑为阳,其位在外,六腑气绝于外者,手足寒冷,喘促而上气,蜷卧而脚缩也。五脏为阴,其位在内,五脏气绝于内者,下利不禁。下甚者,神气败泄,而手足不仁。六腑以胃为主,五脏以脾为主,脾胃同主四肢,故病皆见于手足也。
下利后脉绝,手足厥冷,晬时脉还,手足温者生,脉不还者死。
此段见《伤寒•厥阴》。利后脉绝,手足厥冷,阳气败泄,危亡在目。若晬时脉还,手足温者,阳气来复,可以回生,脉不还者,阳气不复,死无望矣。
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炙之不温,若脉不还,反微喘者,死。
此段见《伤寒•厥阴》。下利,厥冷,无脉,炙之不温,与脉不还,是纯阴无阳。而反微喘者,则气不归根,必死无疑也。
少阴负趺阳者,为顺也。
少阴,肾脉,趺阳,胃脉,胃土本克肾水,而水盛反得侮土,以土生于火而火克于水,火胜则土能克水而少阴负,火败则水反侮土而趺阳负。凡病皆水胜而土负,土胜而水负者,甚少也。水胜则死,土胜则生,故少阴以负趺阳为顺。
仲景医脉,唐后无传,庸工下士,开滋阴补水之门,误世殃民,祸流千载。今海内医书,连床累架,皆徐世勣作无赖贼时,逢人辄杀者也。俗子诵之,以害生灵,医如猛虎,人如孤豚,诚足悲伤不可说也。
下利,脉沉弦者,下重,脉大者,为未止,脉微弱数者,为欲自止,虽发热,不死。
此段见《伤寒•厥阴》。下利,脉沉弦者,水寒木陷,必主下重。设脉大者,是利亡肝脾之阳,木贼土败,利为未止。若脉微弱数者,是脾阳欲复,肝邪将退,为欲自止,虽外见发热,然续将内敛,不至死也。
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此段见《伤寒•厥阴》。下利而脉沉迟,脏阴盛而腑阳虚也,乃其人面色少赤,身有微热者,是微阳欲复,为阴邪所遏,郁于皮腠而不能透发也。然阳郁欲发,必不终陷,顷当冲透群阴,汗出而解。但微阳孤弱,未能遽出重围,难免郁冒昏迷,而后外达皮毛耳。方其郁冒之时,病人必当微厥,所以然者,其面之少赤,是谓戴阳,戴阳者,阳根徽弱而下虚故也。
下利,有微热而渴,脉弱者,令自愈。
此段见《伤寒•厥阴》。下利,有微热而渴,是阳复矣。脉弱则木邪欲退,故令自愈。
下利,脉反弦,发热身汗者,愈。
下利,脉沉而弦者,水寒而木陷也。今弦而不沉,是乙木有升达之意,再见发热
身汗,则下陷之阳,已升于上,故愈。
下利,脉数,有微热,汗出,令自愈。设脉紧,为未解。
此段见《伤寒•厥阴》。下利,脉数而有微热,阳欲复也,汗出则阳气外达,故令自愈。设脉复紧,则阴邪闭束,阳陷而不升,为未解也。
下利,脉数而渴者,令自愈。设不差,必圊脓血,以有热故也。
此段见《伤寒•厥阴》。下利脉数而渴者,阳已复矣,故令自愈。设利不差,必圊脓血,以其阳复之过,而有余热以伤阴也。
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圊脓血。
此段见《伤寒•厥阴》。下利而寸脉反见浮数,是阳复而上盛,尺中自涩者,是阴退而下虚也。阳盛必俯侵阴位,郁蒸营分而圊脓血也。
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
此段见《伤寒•太阴》。下利而腹胀满,是太阴腹满自利之证也,其身体疼痛,则是太阳表证,是当先温其里,后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以驱其寒,攻表宜桂枝汤,以驱其风。里温而攻表,则汗出,不虑其阳亡也。
桂枝汤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三两
上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吸稀粥一升,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淋漓。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汗出而厥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是少阴通脉四逆证。厥阴风木疏泄,故有汗出之证,亦宜通脉四逆,温脏寒而通经脉也。
此段见《伤寒•厥阴》。详阅《伤寒》少阴、厥阴二篇,此段之义乃明。
此即四逆汤,而分两不同。
通脉四逆汤
甘草二两,炙干姜三两,强人可四两附子大者一枚,生用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气利,诃黎勒散主之。
气利,即前所谓下利气也。以肝脾湿陷,二气郁塞,木遏风动,疏泄不藏,而为下利。利而隧道梗涩,气块喧鸣而不调畅,是谓气利。诃黎勒散,行滞气而收滑陷也。
诃黎勒散
诃黎勒十枚
上一味,为散,粥饮和,顿服。
下利,肺痛,紫参汤主之。
肺与大肠为表里,肠陷而利作,则肺逆而痛生。而肺肠之失位,缘中气之不治,脾土不升,而后肠陷,胃土不降,而后肺逆。紫参汤,甘草补中而缓急,紫参清金而破瘀,瘀开而气调,各复肺肠升降之旧,则痛定而利止矣。
紫参汤
紫参半斤甘草三两
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紫参。取二升,内甘草,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下利后更烦,按之心下濡者,为虚烦也,栀子豉汤主之。
此段见《伤寒•厥阴》。利后阳泄,不应生烦,乃更烦者,是阳复而有内热也。承气证之烦,心下硬满,是谓实烦,若按之心下濡者,是谓虚烦。缘阳复热升,熏蒸肺津,而化涎沫,心气郁阻,是以生烦。宜栀子豉汤,吐其瘀浊,以清烦热也。
栀子豉汤
栀子十四枚,劈香豉四合,绵裹
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栀子,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进一服得吐,则止。
下利谵语者,有燥屎也,小承气汤主之。
此段见《伤寒•厥阴》。下利谵语者,是胆火传于胃土,胃热而有燥屎也。宜小承气汤,下其燥屎,以泻胃热。
此下大承气证四章,皆少阴之负阳明,下利之顺证也。
小承气汤
大黄四两枳实三枚,炙厚朴二两,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得利则止。
下利,三部脉皆平,按之心下坚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方见痉病。
此段见《伤寒•可下》中。在“汗下宜忌篇”内。寸大于关,关大于尺,人之常也,具以三部不平,三部皆平,是乙木郁于尺中,不能上达,故尺与关平,甲木郁于关上,不能下达,故关与寸平。乙木陷则脐下胀,甲木逆则心下坚,若按之心下坚者,是甲木之逆也。戊土被迫,腑不能容,故见下利。宜大承气急下之,以清胃腑之郁热也。
下利,脉迟而滑者,实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此段见《伤寒•可下》中。宿食在中,不能阻其表气,而郁其里气,故外滑而内迟。里气郁阻,肝脾不升,故利未欲止。
下利,脉反滑者,当有所去,下之乃愈,宜大承气汤。
此段见《伤寒•可下》中。宿食在中,郁格阳气,不得内济,无复阴气之翕聚,是以脉滑。
下利己瘥,至其年月日时复发者,以病不尽故也,当下之,宜大承气汤。
此段见《伤寒•可下》中。下利瘥后,至其从前病起之期而又发,以病根不尽故也。当下之,以绝其根。
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此段见《伤寒•厥阴》。肝气遏陷,郁生下热,魄门重坠者,宜白头翁汤。白头翁清少阳之相火,黄连清少阴之君火,黄柏、秦皮,泻厥阴之湿热也。
白头翁汤
白头翁三两黄连三两黄柏二两秦皮三两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
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此段见《伤寒,少阴》。久利不止,木郁血陷,寒湿腐败,风木摧剥,故便脓血。桃花汤,粳米补土而泻湿,干姜温中而驱寒,石脂敛肠而固脱也。
桃花汤
干姜一两粳米一升赤石脂一斤,一半生用,一半筛末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熟,去滓,内石脂末方寸匕,温服七合,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