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第四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大乘止观法门释要卷第四

明 古吴沙门智旭 述

△三明止观体状三。初总标。二别解。三总结。今初。

次明第三止观体状。就中复有二番明义。一就染浊三性以明止观体状。二就清净三性以明止观体状。

体状犹言相貌。乃正示下手功夫之方法也。

△二别解二。初约染浊三性。二约清净三性。初中三。初分科。二各释。三通简。今初。

初就染浊三性中复作三门分别。一依分别性以明。二约依他性以显。三对真实性以示。

△二各释三。初约分别性。二约依他性。三约真实性。初中二。初从观入止。二从止复观。初又二。初明观。二明止。今初。

对分别性以明止观体状者。先从观入止。所言观者。当观五阴及外六尘。随一一法悉作是念。我今所见此法谓为实有。形质坚碍本来如是者。但是意识有果时无明故。不知此法是虚。以不知法是虚故。即起妄想执以为实。是故今时意里确然将作实事。后当念言。无始已来由执实故。於一切境界起贪瞋痴。造种种业。招生感死莫能自出。作此解者即名观门。

五阴六尘本是依他起性似有非实。妄想执实乃是分别性也。繇分别故起惑造业招生死苦。知其过患即名观门。以是出世初方便故。

△二明止。

作此观已复作此念。我今既知由无明妄想非实谓实故流转生死。今复云何仍欲信此痴妄之心。是故违之。强观诸法唯是心相虚状无实。犹如小儿爱镜中像谓是实人。然此镜像体性无实。但由小儿心自谓实。谓实之时即无实也。我今亦尔。以迷妄故非实谓实。设使意里确然执为实时。即是无实。犹如想心所见境界无有实事也。复当观此能观之心亦无实念。但以痴妄谓有实念。道理即无实也。如是次第以后念破前念。犹如梦中所有忆念思量之心无有实念也。作此解故执心止息。即名从观入止也。

此中具有两重观察。先强观诸法惟是心相。以破实有境执。次复观此能观之心亦无实念。以破实有心执。二种实执既破。即名从观入止也。毗舍浮佛偈云。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正是此意。盖众生无始以来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妄认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傥不以四大观身四蕴观心。则实执何繇可破。实执不破生死浩然。故大小两乘通以此观此止为下手之处。但达依止一心而修即名大乘止观。不达依止一心而修乃成小乘止观耳。夫强观诸法无实。复观能观无念。一往似属从假入空。然了达色心本空非灭故空。亦是即随缘而观不变。如观波即水。波无波相。则非但空明矣。言次第以后念破前念者。先以能观破诸法。后复以观破能观。重重推破。不令一念稍执实故。然不可计前念为所观。后念为能观也。以后念起时前念已灭。不得成所观境。但借前念之本虚以知后念之非有。仍是前念为能观后念为所观。繇能观故令於所观不起实执。四运推简正旨如此。若执重者。一一运中仍须四性简责。知其无生无灭方成唯心识观之门。

△二从止复观。

复有知诸法无实故。反观本自谓为实时。但是无明妄想。即名从止起观。若从此止径入依他性观者。即名从止入观。

复局照俗名为从止起观。以即分别性为境故。转入依他性观名为从止入观。以境智俱增进故。

△二约依他性二。初从观入止。二从止复观。初中二。初明观。二明止。今初。

次明依他性中止观体状者。亦先从观入止。所言观者。谓因前分别性中止行知法无实故。此中即解一切五阴六尘随一一法悉皆心作。但有虚相。犹如想心所见似有境界。其体是虚。作此解者即名为观。

一切五阴六尘皆属因缘所生。正是依他性也。解其悉皆心作。所谓本如来藏言。但有虚相等。一往似属从空入假。然了达似有非有。全体作相。所谓不变随缘。则非偏假明矣。

△二明止。

作此观已复作是念。此等虚法但以无明妄想妄业熏心故。心似所熏之法显现。犹如热病因缘。眼中自现空华。然此华体相有即非有。不生不灭。我今所见虚法亦复如是。唯一心所现有即非有。本自无生今即无灭。如是缘心遣心知相本无。故虚相之执即灭。即名从观入止。

缘心遣心。谓缘唯心之旨以遣执虚相之心也。前分别性中明止。但灭执实之心。今并止其谓有虚相之心。故得为真如观作方便也。

△二从止复观。

既知诸法有即非有。而复知不妨非有而有。似有显现。即名从止起观。若从此止行径入真实性观者。此即名从止入观也。

有即非有。幻有不碍真空。非有而有。真空不碍幻有。然皆以依他性为所观境。但是复局照俗。故名从止起观。若转入真实性观。则境智又俱进矣。

△三约真实性有四重。初一重从观入止明无性性。第二重从观入止明无真性。第三重止观明根本真如三昧。第四重止观明双现前。今初。

次明第三真实性中止观体状者。亦先从观入止。所言观者。因前依他性中止行知一切法有即非有故。所以此中即知一切法本来唯心心外无法。复作是念。既言心外无法唯有一心。此心之相何者是也。为无前二性故。即将此无以为心耶。为异彼无外别有净心耶。作此念时即名为观。即复念言。无是无法。对有而生。有尚本来不有。何有无法以为净心。又复无法为四句摄。净心即离四句。何得以此无法为净心也。作此念时。执无之心即灭。则名为止。

文中先明观。次明止。先明观中既知法本唯心。则离分别.依他二相。然不得将此二相之无以为心相。譬如不将无免以为手巾。以净心本性自有故也。次明止中双遮有无圆离四句。以灭执无之心。所谓止息根本无明。停止中道实谛。以其除妄空故名无性性。当知非但中也。

△第二重从观入止明无真性。

又从此止更入观门。观於净心。作如是念。二性之无既非是心者。更有何法以为净心。又复此心为可见耶。为不可见耶。为可念耶。为不可念耶。作此分别时即名为观。即复念言。心外无法。何有能见此心者。何有能念此心者。若更缘念此心。即成境界。即有能缘所缘。即是心外有智能观此心。何名为如。又复我觅心之心体唯是净心。何有异法可缘可念也。但以妄想习气故自生分别分别之相。有即非有。体唯净心。又复设使分别即知。正是净心分别也。喻如眼见空华。闻言华是眼作有即非有。唯有自眼。闻此语已。知华本无不着於华。反更开眼自觅己眼竟不能见。复谓种种眼根是己家眼。何以故。以不知能觅之眼即是所觅眼故。若能知华本无。眼外无法。唯有自眼不须更觅於眼者。即不以眼觅眼。行者亦尔。闻言心外无法唯有一心故。即使不念外法。但以妄想习气故。更生分别觅於净心。是故当知能觅净心者即是净心。设使应生分别。亦即是净心。而净心之体常无分别。作此解者名为随顺真如。亦得名为止门。

文中亦先明观。次明止。先明观中秪是简责以破异执。次明止中有法有喻有合。法中能觅即是所觅。举所成能。全能既所。所既即能。何可缘念。喻中以眼喻真实性。华喻依他及分别性。即知华是眼作。何可更觅於眼。合中以不更觅心即是安心已竟。名为随顺真如。以其异执永息了知本寂。名无真性。不於二性之外别觅真也。

△第三重止观明根本真如三昧。

久久修习。无明妄想习气尽故。念即自息。名证真如。亦无异法来证。但如息波入水。即名此真如为大寂静止门。复以发心已来观门方便。及以悲愿熏习力故。即於定中兴起大用。或从定起。若念若见若心若境种种差别。即是真如用义也。此名从止起观。

从圆初住名为随顺真如。历尽四十一位名为久久熏习。初成妙觉所证根本实智名为大寂静止门。所起后得智尽未来际常然大用之门名为从止起观也。又圆十信亦得名为随顺真如。初住已上亦得名为分证真如分成就此止观二门。具如下文断得中辨。

△第四重止观明双现前。

又复炽然分别而常体寂。虽常体寂而即缘起分别。此名止观双行。

此摄上真如大寂静止门及真如用义。而明其非异时也。此双行平等止观。局惟佛果。通约性修。何以言之。二乘之人定多慧少不见佛性。菩萨之人慧多定少虽见佛性而不了了。乃至等觉菩萨见於佛性犹如隔罗望月。故知局惟佛果也。然诸众生虽繇迷理迷事二种无明炽然分别。而体本常寂。即於常寂体中具足一切缘起分别。是谓理即双行。若从知识及经卷闻此心性寂用之理。能解能知。是谓名字双行。从此念念体其本寂。善能分别缘起。是谓观行双行。能体寂故随顺奢摩他道。能分别故随顺毗婆舍那。是谓相似双行。止行现前名首楞严三昧。观行现前名摩诃般若。是谓分证双行。习气尽故法界一相。大用显故徧示三轮。是谓究竟双行。妙明明妙。寂照照寂。从始至终罔非性德。理即位中名为逆修。名字已去悉名顺修。顺逆虽殊在性则一。故悟性者方成妙修。得此第四止观双行意已。方知前约二性所修止观。及真实性中前三番止观。法尔亦是一一双行。但明昧有殊。致使浅深差别耳。约染浊三性中分科并各释竟。

△三通简三。初正简示。二约幻喻。三约梦喻。初中四。初简止观功能。二简四重深义。三简修有次第。四简妄执须除。今初。

上来三番明止观二门。当知观门即能成立三性缘起为有。止门即能除灭三性得入三无性。入三无性者。谓除分别性入无相性。除依他性入无生性。除真实性入无性性。

观门成立三性缘起者。谓观五阴六尘等法本虚。但是妄想执实。即能成立分别性缘起。以知诸法惟分别性。无实法故。次观五阴六尘等法悉皆心作。其体是虚。即能成立依他性缘起。以知诸法悉依他起。但虚相故。次观一切诸法本来惟心。心外无法。不将二无以为心相。即能成立真实性缘起。以知诸法有即非有。唯净心故。止门除灭三性入三无性者。谓强观诸法唯是心相虚状无实。复观能观之心亦无实念。繇此执心止息。故名除分别性入无相性。次观虚法唯心所现。有即非有无生无灭。繇此虚相执灭。故名除依他性入无生性。次观净心圆离四句。不属有无亦非可缘可念。故名除真实性入无性性也。

△二简四重深义。

就真实性中所以有四番明止观者。但此穷深之处微妙难知。是故前示妄空非实。除妄空以明止即是无性性。次一显即伪是真。息异执以辨寂即是无真性。是故无性性或名无无性或云无真性也。第三一重止观者。即是根本真如三昧。最后第四一重止观者。即是双现也。

何有无法以为净心。故云示妄空非实。执无之心即灭。故云除妄空以明止。设使分别。正是净心分别。故云显即伪是真。何有异法可缘可念。故云息异执以辨寂。余如上释可知。

△二简修有次第。

又复行者若利机深识。则不须从第一分别性修。但径依第二依他性修。此依他性亦得名分别性。以具有二性义也。若不能如是者。即须次第从第一性修。然后依第二性修。依次而进也。终不得越前二性径依第三性修也。又复虽是初行。不妨念念之中三番并学。资成第二番也。

利机谓智慧敏利。深识谓识见深远。利则触着便知。深则不泥情执。盖已先知一切唯心。诸法无实。故可径观本虚之法。以此本虚之法。不执便是依他。执乃妄成分别。元非二体二相。又虚妄果报亦即名为分别性法故也。若不能了达境虚。即须如前次第修习。此易可知。然纵令极利根机。亦不得径观真实性法。以众生无始以来全堕依他性中。离依他性无真实性。如离流无水。设使径观真实。真实反是分别。譬如舍流觅水非真水。故圆觉经云。未证无为而辨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此之谓也。但能谛观分别及依他性。任运自得证真实性。如触波流全触於水。智者大师的指现前一念。识心为所观境。识心岂非依他性耶。观此即是不思议境。既不思议岂非真实性耶。若不立事境单言理观极得意者。秪是清净真如。其在初心多属恶取邪执。可不慎哉。又复应知所以观分别者。欲了分别无性以入依他。观依他者欲了依他无性而证真实。是则前二以为方便。正欲资成第三番耳。若约大途。则分别性中止观一往从假入空。依他性中止观一往从空入假。真实性中止观正显中道妙定妙慧。然圆人初行三止三观具在一心中修。故不妨於念念中三番并学。从观行三番入相似三番。从相似三番入分证三番。从分证三番入究竟三番。至於究竟虽不妨仍说三性及三无性。而究竟统惟真实性矣。

△四简妄执须除。

问曰。既言真实性法。有何可除。若可除者即非真实。答曰。执二无以为真实性者即须除之。故曰无无性。妄智分别净心谓为可观者。亦须息此分别异相。示其无别真性可得分别。故言无真性。但除此等於真性上横执之真。非谓除灭真如之体。

正简示竟。

△二约幻喻三。初标章。二正说。三例结。今初。

复更有譬喻能显三性止观二门。今当说之。

△二正说三。初喻观门。二喻止门。三止观合辨。今初。

譬如手巾。本来无免。真实性法亦复如是。唯一净心自性离相也。加以幻力。巾似免现。依他性法亦复如是。妄熏真性现六道相也。愚小无知谓免为实。分别性法亦复如是。意识迷妄执虚为实。是故经言。一切法如幻。此喻三性观门也。

此喻即同前文约一心辨三性之义也。文并可知。

△二喻三无性止门。

若知此免依巾似有。唯虚无实。无相性智亦复如是(除分别性)。能知诸法依心似有。唯是虚状无实相性也。若知虚免之相唯是手巾。巾上之免有即非有。本来不生。无性性智亦复如是(除依他性)。能知虚相唯是真心。心所现相有即非有。自性无生也。若知手巾本来是有。不将无免以为手巾。无性性智亦复如是(除真实性)。能知净心本性自有。不以二性之无为真实性。此即喻三无性止门也。

△三止观合辨。

是故若欲舍离世谛。当修止门入三无性。若欲不坏缘起建立世谛。当修观门解知三性。若不修观门即不知世谛所以缘起。若不修止门即不知真谛所以常寂。若不修观门便不知真即是俗。若不修止门即不知俗即是真。以是义故。须依幻喻通达三性三无性。

世谛谓十界假名差别建立。事造三千也。真谛谓因缘生法空假即中。理具三千也。真则三谛俱真。俗则三谛俱俗。真即是俗俗即是真。良繇非真非俗所以双照真俗。则三谛俱中。幻喻若此余皆可知。二正说幻喻竟。

△三例结。

如幻喻能通达三性三无性。其余梦化影像水月阳焰乾城饿鬼等喻。但是依实起虚。执虚为实者悉喻三性。类以可知。若直以此等诸喻依实起虚故偏喻依他性亦得也。但虚体是实即可喻真实性。虚随执转即可喻分别性。是故此等诸喻通譬三性。解此喻法次第无相。即可喻三无性也。

文中先例结。次若直以此等下。又将诸喻喻前文。约依他辨三性之义也。例结中所依之实喻真实性。所起之虚喻依他性。执虚为实喻分别性。三性既尔。三无性义例此可知。次文中虚体是实以喻在染之真。所谓净分。虚随执转以喻习气种子及虚相果报。所谓染分也。

△三约梦喻。

又更分别梦喻以显三性三无性。譬如凡夫惯习诸法故。即於梦中心现诸法。依他性法亦复如是。由无始已来果时无明及以妄想熏习真实性故。真心依熏现於虚相果报也。彼梦里人为睡盖所覆故。不能自知己身他身皆是梦心所作。即便执为实事。是故梦里自他种种受用得成。分别性法亦复如是。意识为果时无明所迷故。不知自他咸是真心依熏所作。便即妄执为实。是故自他种种受用得成也。是以经言。是身如梦。为虚妄见。虚者即是依他性。妄者即是分别性。此即缘起三性为观门也。然此梦中所执为实者。但是梦心之相。本无有实。分别性法亦复如是。但是虚想从心所起。本来无实。即是无相性也。又彼梦中虚相。有即非有。唯是梦心更无余法。依他性法亦复如是。自他虚相有即非有。唯是本识更无余法。即是无生性也。又彼梦心即是本时觉心。但由睡眠因缘故名为梦心。梦心之外无别觉心可得。真实性法亦复如是平等无二。但以无明染法熏习因缘故。与染和合。名为本识。然实本识之外无别真心可得。即是无性性法。此即除灭三性为止门也。以是喻故。三性三无性即可显了。此明止观体状中约染浊三性以明止观体状竟。

上已通举梦等八喻。例如幻喻可知。今更分别。欲令止观转明故也。先喻三性中不言真实性者。即指能梦之心为真实性也。依此起於梦中所见诸法。名依他性。梦中妄执为实。名分别性。三界无别法。惟是一心作。不了惟心。妄计我法。深观此喻宁不冷然者哉。三止门喻在文可知。

△二约清净三性三。初分科。二各释。三通简。今初。

次明清净三性中止观体状。就中亦有三番。一明分别性中止观体状。二明依他性中止观体状。三明真实性中止观体状。

△二各释三。初约分别性。二约依他性。三约真实性。今初。

第一分别性中止观体状者。谓知一切诸佛菩萨所有色身。及以音声大悲大愿。依报众具殊形。六道变化施设。乃至金躯现灭舍利分颁。泥水雕图表彰处所。及以经教威仪住持等法。但能利益众生者。当知皆由大悲大愿之熏。及以众生机感之力。因缘具足熏净心故。心性依熏显现斯事。是故唯是真性缘起之能。道理即无实也。但诸众生有无明妄想。故曲见不虚。行者但能观察。知此曲见执心是无明妄想者。即名为观。以知此见是迷妄故。强作心意观知无实。唯是自心所作。如是知故。实执止息即名为止。此是分别性中从观入止也。

先观后止文并可知。住持三宝一切佛事。本皆真性缘起之能。真性即清净真实性。缘起即清净依他性也。但繇众生不了妄计为实。故名为分别性耳。既是无明妄想分别。复名为清净者。以所缘境是从大悲大愿出生。能与众生作增上缘。纵令不了唯心。亦不增长结业故也。然欲入大乘门。必须强作心意观知无实。否则心外计法。永违出要矣。

△二约依他性。

第二依他性中止观门者。谓因前止门故。此中即知诸佛净德唯心所作。虚权之相也。以不无虚相缘起故。故得净用圆显。示酬旷劫之熏因。即复对缘摄化故。故得泽沾细草。表起无边之感力。斯乃净心缘起寂而常用者哉。作此解者名为观门。依此观门作方便故。能知净心所起自利利他之德。有即非有用而常寂。如此解者名为止门。此止及观应当双行。前后行之亦得。

利根者可以双行。钝根者前后亦得。义并可知。

△三约真实性。

次明真实性中止观门者。谓因前止行故。即知诸佛净德唯是一心。即名为观。复知诸佛净心是众生净心。众生净心是诸佛净心。无二无别。以无别故。即不心外观佛净心。以不心外觅佛心故。分别自灭。妄心既息。复知我心佛心本来一如。故名为止。此名真实性中止观门也。

义亦可知。或问。此与上文染浊三性止观为先后修耶。俱时修耶。有次第耶。不次第耶。须具修耶。不须具修耶。答曰。亦有先后亦可俱时。亦次第亦不次第。亦具修亦不具修。何以言之。前约染浊三性修止观。是观身实相念自佛三昧也。后约清净三性修止观。是观佛实相念他佛三昧也。若惟念自佛。则不须具修后三止观。以染浊真实性中止行若成。习气既尽。体证真如。自於清净三性三无性法能通达故。若惟念他佛。则不须更修前三止观。以清净真实性中止行若成。我心佛心平等一如。不於染浊三性三无性法更生迷故。复次清净分别性中止观。即是约唯心念应化佛。清净依他性中止观。即是约唯心念法门佛。清净真实性中止观。即是约唯心念实相佛。亦可名自他俱念。不惟念他佛也。若泛论双念自他佛者。则须具修二种三性止观法门。於中复有先后俱时次及不次四义。言先后者。先约染浊分别性修。次约清净分别性修。然后染依他净依他。染真实净真实。一一次第修之。不得越次也。言俱时者。具约十界分别性修。次约十界依他性修。次约十界真实性修。则染净俱时无先后也。言次第者。如下断得中辨。言不次者。上云念念之中三番并学。亦可例云染净齐观。又如下文所云位位俱行三止也。故知圆融行布横竖包罗。顿渐俱收利钝悉被。法门之妙无以加矣。

△三通简六。初简寂用之相。二简生佛之名。三简同异之义。四简自他修益。五简佛德实虚。六简常住生灭。初中二。初约以修显性。二约称性起修。今初。

上来清净三性中。初第一性中从观入止。复从此止行入第二性中观。复从此观入止。复从此止入第三性中观。复从此观入止。故得我心佛心平等一如。即是一辙入修满足。复以大悲方便。发心已来熏习心故。即於定中起用繁兴。无事而不作。无相而不为。法界大用无障无碍。即名出修也。用时寂。寂时用。即是双现前也。

一辙入修满足。谓念佛三昧。始从应化。终至法身。托外义成唯心观。立是心作佛。是心是佛。自性究竟圆显也。此为根本智大寂静止门。复以大悲方便熏习力故大用繁兴。即是差别智。法界常然。大用之门用寂寂用。说有先后体无先后。故名双现前也。

△二约称性起修。

乃至即时凡夫亦得作如是寂用双修。此义云何。谓知一切法有即非有。即是用时常寂。非有而有不无似法。即名寂时常用。是故色即是空非色灭空也。

色即是空。有即非有。法界法尔本性寂义也。非色灭空。不无似法。法界法尔本性用义也。繇此性具寂用。本自不前不后。故照性成修。始从名字。终於究竟。无时不双现前。何俟成佛之后方名双现前哉。

△二简生佛之名。

问曰。既言佛心众生心无二无别。云何说有佛与众生之异名。答曰。心体是同。复有无障碍别性。以有别性故。得受无始已来我执熏习。以有熏力别故。心性依熏现有别相。以约此我执之相故。说佛与众生二名之异也。

同不障别。别不碍同。故名无障碍别性。余可知。

△三简同异之义。

问曰。诸佛既离我执。云何得有十方三世佛别也。答曰。若离我执证得心体平等之时。实无十方三世之异。但本在因地未离执时。各别发愿。各修净土。各化众生。如是等业差别不同熏於净心。心性依别熏之力故。现此十方三世诸佛依正二报相别。非谓真如之体有此差别之相。以是义故。一切诸佛常同常别。古今法尔。是故经言。文殊法常尔。法王唯一法。一切无碍人。一道出生死。一切诸佛身。唯是一法身。此即同异双论。若一向唯同无别者。何故经言。一切诸佛身。一切无碍人。若一向唯别不同者。何故经言。唯是一法身。一道出生死。以是义故。真心虽复平等而复具有差别之性。若解明镜一质即具众像之性者。则不迷法界法门。

△四简自他修益又二。初明益。二释疑。今初。

问曰。真心有差别性故。佛及众生各异不同。真心体无二故。一切凡圣唯一法身者。亦应有别性故。他修我不修。体是一故。他修我得道。答曰。有别义故。他修非我修。体是一故。修不修平等。虽然。若解此体同之义者。他所修德亦有益己之能。是故经言。菩萨若知诸佛所有功德即是己功德者。是为奇特之法。又复经言。与一切菩萨同一善根藏。是故行者当知。诸佛菩萨二乘圣人凡夫天人等所作功德。皆是己之功德。是故应当随喜。

答中先以修不修平等明体是一。所以破其他修我得之执。次复劝修随喜功德。若能於凡圣功德深生随喜。则他修我得之义亦成。盖能解体同即是妙慧。念念随喜破嫉妒障即是妙行。慧行两具即非一向倚他觅道者矣。

△二释疑。

问曰。若尔。一切凡夫皆应自然得道。答曰。若此真心唯有同义者。可不须修行藉他得道。又亦即无自他身相之别。真如既复有异性义故。得有自他之殊者。宁须一向倚他觅道。但可自修功德。复知他之所修即是己德故。迭相助成。乃能殊胜速疾得道。何得全倚他也。又复须知。若但自修。不知他之所修即是己有者。复不得他益。即如穷子不知父是己父财是己财故。二十余年受贫穷苦止宿草庵。则其义也。是故藉因托缘速得成辨。若但独求不假他者。止可但得除粪之价。

答中先明不得全倚他修。次明必须知他即己。文义可知。然此自他修益须约四句。一者惟求於自不假於他则成二乘。以不达自他同体故。二者惟倚於他不求於自则成人天。亦不知自他同体故。三者自既不修亦不求他则常在三涂。以因缘俱没故。四者知他即自深生随喜则速成佛道。以藉因托缘故。

△五简佛德实虚又二。初示德相。二简实虚。今初。

问曰。上言诸佛净德者有几种。答曰。略言有其二种。一者自利。二者利他。自利之中复有三种。一者法身。二者报身。三者净土。利他之中复有二种。一者顺化。二者违化。顺化之中有其二种。一者应身及摩[少/兔]摩化身。二者净土及杂染土。此是诸佛净德。

法报二身约能依言。净土约所依言。理实能所不二。为令众生得四益故分别言之。法身者所显自性清净理体也。报身者所成一心三智四智及常乐我净无量功德法聚也。净土者所依理智功德之性即是三德秘藏也。顺化现佛身。违化现杂趣身。应身有胜有劣。胜依净土。劣依杂染。摩[少/兔]摩亦云摩奴末那。此翻意生身。又翻意成身也。

△二简实虚又二。初约修正简。二约性例简。今初。

问曰。利他之德对缘施设。权现巧便可言无实。唯是虚相有即非有。自利之德即是法报二身圆觉大智。显理而成常乐我净。云何说言有即非有。答曰。自利之德实是常乐我净不迁不变。正以显理而成故。故得如是。复正以显理而成故。即是心性缘起之用。然用无别用。用全是心。心无别心。心全是用。是故以体体用有即非有。唯是一心而不废常用。以用用体非有即有。炽然法界而不妨常寂。寂即是用名为观门。用即是寂名为止行。此即一体双行。但为令学者泯相入寂故。所以先后别说止观之异。非谓佛德有其迁变。

显理而成则全体是理。故得名有。复以显理而成则成无别成元只是理。故即非有也。但众生无始以来执有情重。今欲令学者泯相入寂。故先说止后说观耳。本自一体双行。何尝有迁变哉。

△二约性例简。

又复色即是空名之为止。空非灭色目之为观。世法尚尔。何况佛德而不得常用常寂者哉。

世间色法尚自即止即观。法尔性具寂用之理。何况佛德乃称性成修全修显性者。岂令寂用有异体哉。约寂则有而非有。约用则非有而有。夫复何疑。

△六简常住生灭。

问曰。佛德有即非有。不妨常住者。众生亦有即非有。应不妨不灭。答曰。佛德即理显以成顺用故。所以常住。众生即理隐以成违用故。所以生灭。常住之德虽有即非有。而复非有而有。故不妨常住。生灭之用亦虽有即非有。而复非有而有。故不妨生灭也。此约清净三性以明止观体状竟。

止观体状中总标及别释竟。

△三总结。

第三番体状竟也。

或问。此止观体状与十乘观法为同为异。答曰。十乘观法兼被三根。今此法门为上根说。故云上根惟用一。中根二之七。下根具用十。夫即分别性而入依他。即依他性而入真实。即三性而入三无性。即三无性而不坏三性缘起。正所谓第一观不思议境也。虽不具明余之九法。而一法中即具十法。何以言之。最初文云。善哉佛子乃能发是无上之心。岂非真正发菩提心。番番止观。岂非善巧安心。三性无性。岂非破法皆徧。止能知俗即真。观能知真即俗。岂非善识通塞。又三性止观即是无作四念处慧。从此灭二世恶生二世善。出生神足根力觉道。岂非道品调适。下文历事止观。岂非对治助开。除障得益差别不同。岂非次位。强心修之。岂非安忍。佛果为期。岂非离似道爱也。

△四明止观断得三。初标科。二各释。三总辨。今初。

次明第四止观除障得益。就中复有三门分别。一约分别性以明除障得益。二约依他性以明除障得益。三约真实性以明除障得益。

△二各释三。初约分别性(至)三约真实性。初中二。初明观行断得。二明止行断得。初又三。初正明。二喻显。三法合。今初。

初明分别性中所除障者。谓能解不知境虚执实之心是无明妄想故。即是观行成。以观成故。能除无明妄想上迷妄。何谓迷妄之上迷妄。谓不知迷妄是迷妄。即是迷也。以迷故。即执为非迷。复是妄想。此一重迷妄。因前一重上起。故名迷妄之上迷妄也。是故行者虽未能除不了境虚执实之心。但能识知此心是痴妄者。即是能除痴妄之上迷妄也。此是除障。以除障故堪能进修止行。即是得益。

除迷妄之上迷妄即是断。堪修止行即是得。此从名字初起观行也。文并可知。

△二喻显。

又此迷妄之上迷妄。更以喻显。如人迷东为西。即是妄执。此是一重迷妄也。他人语言。汝今迷妄谓东为西。此人犹作是念。我所见者非是迷妄。以不知故。执为非迷者。复为妄想。此即迷妄之上重生迷妄。此人有何过失。谓有背家浪走之过。若此人虽未醒悟。但用他语。信知此心是迷妄者。即无迷妄之上迷妄。此人得何利益。谓虽复迷妄未醒。而得有向家之益。

△三法合。

虽未证知诸法是虚。但能知境虚是无明。执实是妄想者。即常不信己之所执。堪能进修止行。渐趣涅盘。若都不知此者。即当随流苦海。增长三毒。背失涅盘寂静之舍也。此明分别性中观行断得之义。

能知境虚是无明。应云能知不了境虚是无明。文缺不了二字。义须补也。渐趣涅盘。合上向家之益。增长三毒。追合上浪走之过。余可知。

△二明止行断得。

所言分别性中止行除障得益者。谓依彼观行作方便故。能知诸法本来无实。实执止故。即是能除果时迷事无明及以妄想也。复於贪瞋渐已微薄。虽有罪垢不为业系。设受苦痛。解苦无苦即是除障。复依此止即能成就依他性中观行故。无尘智用随心行故。即是得益。此明分别性中止行除障得益。

除果时迷事无明。即断缘生中痴。及除妄想。即总断三界见惑也。贪瞋渐已微薄。谓但有润生惑。无发业惑。虽未永断生缘。已与执实者逈然不同。堪起无尘智用矣。

△二约依他性二。初明观行断得。二明止行断得。今初。

次明依他性中止观断得者。初明观门。此观门者与分别性中止门不异而少有别义。此云何也。谓彼中止门者必缘一切法是虚。故能遣无明。无明灭故。执实妄心即止。然此缘虚之遣。即此依他性中观门更无异法。是故彼止若成。此观亦就。但彼由缘虚故能灭实执。故名为止。此即由知无实故。便解诸法是虚。因缘集起不无心相。故名为观。彼以灭实破执为宗。此以立虚缘起为旨。故有别也。以是义故。除障义同。得益稍别。别者是何。谓依此观方便进修。堪入依他性止门。又复分成如幻化等三昧。故言得益。此是依他性中观行断得也。

灭实破执是从假入空。立虚缘起是从空入假。故得分成如幻化等三昧也。余可知。

△二明止行断得二。初正明。二料简。今初。

所言依他性中止门除障得益者。谓依有观行作方便故。能知一切虚相唯是一心为体。是故虚相有即非有。如此解故。能灭虚相之执。故名为止。以此止故。能除果时迷理无明及以虚相。又复无明住地渐已损薄。即名除障。又得成就如幻化等三昧。又无生智用现前。复即成就真实性中观行。即名得益。

果时迷理无明及以虚相。谓见思习气及界内尘沙也。无生智用谓道种智。余可知。

△二料简。

问曰。观门之中亦成就如幻化等三昧。此止门中亦成就如幻化等三昧。有何别也。答曰。观中分得。此中成就。又复观中知法缘起如幻化。此中知法缘起即寂亦如幻化。故有别也。此明依他性中止行除障得益。

知法缘起如幻。但是从空入假。知法缘起即寂如幻。则双遮二边亦得双照矣。

△三约真实性二。初明观行断得。二明止行断得。初中二。初正明。二料简。今初。

次明真实性中止观除障得益者。初明观门。此观门者。初与依他性中止门无异而少有别义故。云何也。谓彼止门必缘一切法唯心所作。有即非有体是一心。是故得灭虚相之执。然此能知诸法唯一心之体。即是此中观门更无异法。是以彼止若成。此观即就。不相离也。然彼虽缘一心。但以灭相为宗。此中虽知虚相非有。但以立心为旨。故有别也。是故除障义同。得益稍别。别义是何。谓依此观作方便故。堪能胜进入止门也。

灭相为宗是遮二边。立心为旨正显中道也。

△二料简。

问曰。唯心所作与唯是一心。为一为异。答曰。唯心所作者。谓依心起於诸法非有而有。即是从体起相证也。唯是一心者。谓知彼所起之相有即非有体是一心。即是灭相入实证也。此明真实性中观行断得也。

从体起相仍是幻有。灭相入实乃归中道矣。

△二明止行断得。

所言止行除障得益者。谓依前观行作方便故。知彼一心之体不可分别。从本已来常自寂静。作此解故念动息灭。即名为止。以此止行能灭无明住地及妄想习气。即名除障。大觉现前具足佛力。即名得益。此明真实性中止行除障得益也。

止观断得中标科及各释竟。

△三总辨四。初辨除障之义。二辨熏心之由。三辨位地之相。四结略总明。今初。

问曰。除障之时为歒对除。为智解熏除。答曰。不得敌对相除。所以者何。以惑心在时未有其解。解若起时惑先已灭。前后不相见故。不得歒对相除。如是。虽由一念解心起故惑用不起。然其本识之中惑染种子仍在未灭故。解心一念灭时还起惑用。如是解惑念念迭兴之时。解用渐渐熏心。增益解性之力。以成解用种子。即彼解用熏成种子之时。即能熏彼惑染种子分分损减。如似以香熏於臭衣。香气分分着衣之时。臭气分分而灭。惑种亦尔。解种分成。惑即分灭也。以惑种分分灭故。惑用渐弱。解种分分增故。解用转强。如是除也。非如小乘说敌对除。但有语无义。然彼小乘亦还熏除而不知此道理也。

答中文分为四。初直明不得敌对相除。以解惑不同时故。次恐难云。既说解时无惑。何故解者仍未断惑尽耶。今释之曰。以其惑种仍在故。解灭时还起惑用也。三恐疑云。既解惑迭兴。如何得以解除惑。今释之曰。解用渐渐熏心令成解种。故能损灭惑种。喻如香熏臭衣也。四恐疑云。既是分分熏除。何故小乘说敌对除彼亦能断惑耶。今释之曰。小乘亦是熏除。彼自不达。故妄计为敌对除耳。解惑无敌对理。故但有语无义也。

△二辨熏心之由。

问曰。解熏心时。为见净心故得熏心。为更有所由得熏心。答曰。一切解惑之用。皆依一心而起。以是义故。解惑之用悉不离心。以不离心故。起用之时即自熏心。更无所由。如似波浪之用不离水故。波动之时即动水体。是以前波之动动於水故。更起后波也。解惑之熏亦复如是。类此可知。

解熏心时亦非见於净心。亦非更有所由。以净心非可见相故。以心外更无他法可由故。但解惑皆依心起。还熏於心。譬如依水起波还动於水耳。

△三辨位地之相。

问曰。此三性止观为有位地。为无位地。答曰。不定。若就一相而言。十解分别性中止行成。十回向依他性中止行成。佛果满足真实性中止行成。若更一解。地前分别性中止行成。地上依他性中止行成。佛果真实性中止行成。又复地前随分具三性止行。地上亦具三性止行。佛地三性止行究竟满足。又复位位行行俱行三止。即时凡夫始发心者亦俱行三性止行。但明昧有殊。托法无别也。

以三性止观对菩萨位地。有竖有横有收有简。故不定也。初就一相而言。即约竖论。十解谓别十住。以永断见思惑故。十回向谓别十向。亦圆十信。以永断尘沙兼伏无明惑故。佛果谓别地圆住皆名分证。佛果至究竟位名为满足。以永断无明惑故。次更一解者。竖而兼横。地前为缘修故。染净二种分别性止行成。地上为真修故。染净二种依他性止行成。佛果为满证故。染净二种真实性止行成。次又复地前等。横而兼竖。盖只依他一性便具三性。所以修止观者亦必通修。但地前名随分具。以无明伏而未断故。地上名具。以三惑俱断三德现前故。佛地名究竟满足。以分别止行究竟满足成应身解脱德。依他止行究竟满足成报身般若德。真实止行究竟满足成如如法身德故。次又复位位等。非竖非横亦横亦竖。初从名字位中了知现前一念介尔之心。及十界十如权实诸法。随见有一法当情。悉是分别性法。此法当体无实。即是依他性法。依他亦复无性。但是法界实相。即为真实性法。故始发心时便得俱行三止。但观行位中尚昧。相似位中则明。相似位中尚昧。分证位中愈明。分证位中犹带昧相。究竟位中方为极明。然从始至终无不以三性法为所观境。故言托法无别也。

△四结略总明。

又复总明三性止观除障得益。谓三性止行成故离凡夫行。三性观行成故离声闻行。此名除障。三性止行成故得寂灭乐为自利。三性观行成故缘起作用为利他。此为得益。斯辨第四止观断得竟。

或问。止成离凡夫行。秪是入空意耳。观成离声闻行。秪是出假意耳。盖在通别之间。而释为圆顿。不太甚乎。答曰。若但约染浊分别性论止观者。可得但是通教。若但约分别依他二性论止观者。可得是别接通。若但约染浊三性次第论止观者。可得但是别教。今既具约染净二种三性。又具论次与不次二种修法。又一一性中皆是先观后止。不是先止后观。又即时凡夫亦得双修止观。安得非圆顿耶。须知凡夫声闻皆有界内界外之殊。分段生死界内凡夫行也。变易生死界外凡夫行也。滞於但空界内声闻行也。滞於但中界外声闻行也。是故经云。有声闻乘声闻。有声闻乘缘觉。有声闻乘菩萨。有缘觉乘声闻。有缘觉乘缘觉。有缘觉乘菩萨。有菩萨乘声闻。有菩萨乘缘觉。有菩萨乘菩萨。智者大师释之谓。初三即藏教三乘。次三即通教三乘。次三即别教地前及地上也。今之行人。初心便行三止三观。便离凡夫及声闻行。所谓圆五品位。圆伏五住烦恼。虽是肉眼即名佛眼。已超别教十回向矣。须知上文四番约位。正意秪在第四非横非竖论横竖耳。

△五明止观作用三。初正明。二偈颂。三结。初中三。初备显作用。二重明所依。三再示方便。初又四。初克证全体大用作用。二明双遮双照作用。三明离过具德作用。四明融即离微作用。今初。

次明第五止观作用者。谓止行成故。体证净心。理融无二之性。与诸众生圆同一相之身。三宝於是混尔无三。二谛自斯莽然不二。怕兮凝湛。渊渟恬然。澄明内寂。用无用相。动无动相。盖以一切法本来平等故。心性法尔故。此则甚深法性之体也。谓观行成故。净心体显法界无碍之用。自然出生一切染净之能。兴大供具满无边剎。奉献三宝惠施四生。及以吸风藏火放光动地。引短促长合多离一。殊形六道分响十方。五通示现三轮显化。乃至上生色界之顶。下居兜率之天。托影於智幻之门。通灵於方便之道。挥二手以表独尊。蹈七步而彰唯极。端坐琼台。思惟宝树。高耀普眼於六天之宫。徧转圆音於十方之国。莲华藏海帝网以开张。娑婆杂土星罗而布列。乃使同形异见一唱殊闻。外色众彰殊光乱彩。故有五山永耀八树潜辉。玉质常存权形取灭。斯尽大悲大愿熏习力故。一切法法尔。一心作故。即是甚深缘起之用也。

繇止行成克证全体。繇观行成能兴大用。此总明作用之大端也。能证三谛之智名为佛宝。所证三性之理名为法宝。理外无智智外无理名为僧宝。故混尔无三也。分别依他二性名俗谛。真实之性名真谛。又三性俱名俗谛。三性无性名真谛。又三性三无性名言建立俱名俗谛。三性三无性本惟一心名真谛。故莽然不二也。余可知。

△二明双遮双照作用。

又止行成故。其心平等不住生死。观行成故。德用缘起不入涅盘。又止行成故住大涅盘。观行成故处於生死。

不住不入是双遮。能住能处是双照也。

△三明离过具德作用。

又止行成故不为世染。观行成故不为寂滞。又止行成故即用而常寂。观行成故即寂而常用。

不染不滞是离过。用寂寂用是具德也。

△四明融即离微作用。

又止行成故知生死即是涅盘。观行成故知涅盘即是生死。又止行成故知生死及涅盘二俱不可得。观行成故知流转即生死不转是涅盘。

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不复更灭故。生死即是涅盘。二乘所证涅盘仍是真常流注故。即是变易生死。此对待论融即也。二种生死元无生死之相。如举波即水。故生死即是涅盘三德。涅盘亦无涅盘之相。如全水在波。故涅盘即是生死。此绝待论融即也。随缘常不变。故生死涅盘二俱平等。无有一相可得。所谓其入离也。不变常随缘故。随流转缘名为生死。随不转缘名为涅盘。所谓其出微也。初备显作用竟。

△二重明所依。

问曰。菩萨即寂兴用之时。三性之中依於何性而得成立。答曰。菩萨依依他性道理故。能得即寂兴用。兼以余性助成化道。此义云何。谓虽知诸法有即非有。而复即知不妨非有而有。不无似法显现。何以故。以缘起之法法尔故。是故菩萨常在三昧而得起心悯念众生。然复依分别性观门故。知一切众生受大苦恼。依依他性观门故。从心出生摄化之用。依真实性观门故。知一切众生与己同体。依分别性止门故。知一切众生可除染得净。依依他性止门故。不见能度所度之相。依真实性止门故。自身他身本来常住大般涅盘。

答中先标二义。次别释成。谓虽知诸法下。释依依他性道理也。然后依分别下。释余性助成化道也。

△三再示方便。

又若初行菩萨欲有所作。先须发愿。次入止门。即从止起观。然后随心所作即成。何故须先发愿。谓指克所求请胜力加故。复何须入止。谓欲知诸法悉非有故。是故於一切有碍之法随念即通。何故。即从止起观。谓欲知一切法皆从心作故。是故於一切法有所建立随念即成也。若久行菩萨即不如是。但发意欲作随念即成也。诸佛如来复不如是。但不缘而照。不虑而知。随机感所应见闻。不发意而事自成也。譬如摩尼无心欲益於世。而随前感雨宝差别。如来亦尔。随所施为不作心意。而与所益相应。此盖由三大阿僧祇劫熏习淳熟故得如是。更无异法也。

先明初行方便。次明久行及佛之不同。然非因初行安有久行。非有久行安得成佛。故知欲成佛者须学初行之方便矣。

△二偈颂三。初颂理谛。二颂观法。三颂劝修。今初。

心性自清净。诸法唯一心。此心即众生。此心菩萨佛。生死亦是心。涅盘亦是心。一心而作二。二还无二相。一心如大海。其性恒一味。而具种种义。是无穷法藏。

初一句总颂真体。次一句摄事归理。无一法而非全心也。次四句全理成事。无一法之全理不还具众生佛菩萨生死涅盘种种法也。一心作二即不变常随缘义。二无二相即随缘常不变义。海喻可知。

△二颂观法三。初法说。二喻说。三合结。今初。

是故诸行者。应当一切时。观察自身心。知悉由染业。熏藏心故起。既知如来藏。依熏作世法。应解众生体。悉是如来藏。复念真藏心。随熏作世法。若以净业熏。藏必作佛果。

观察自身心。谓约染浊分别性修止观也。知悉由染业熏藏心故起。是约染浊依他性修止观也。应解众生体悉是如来藏。是约染浊真实性修止观也。复念真藏性等四句。是以染例净。即约清净三性修止观也。又如来藏依熏作世法。是知不变常随缘也。众生体悉是如来藏。是解随缘常不变也。世法既尔佛果例然。约性则一真平等。约修则因满果圆。所以必须依止一心勤行妙止观也。

△二喻说。

譬如见金蛇。知是打金作。即解於蛇体。纯是调柔金。复念金随匠。得作蛇虫形。即知蛇体金。随匠成佛像。

蛇喻染浊分别性。打喻染浊依他性。蛇体纯是调柔金。即喻染浊真实性。又打金作蛇喻不变随缘。蛇体纯金喻随缘不变也。蛇体金喻现前一念心性。匠喻止观法门。成佛像喻成出障净法身也。

△三合结。

藏心如真金。具足违顺性。能随染净业。显现凡圣果。

金可为蛇为像。即是具足蛇像二性。故能随匠打作蛇像。藏心亦尔。本具违顺二性。故能随染净二业显现凡圣二果。然正为蛇时像性仍在。故可转蛇作像。则知正在染时净性仍在。故可转凡成圣也。蛇像非佛像。故须修证。佛金即蛇金。故常平等。彼执性废修。执修昧性者。安知常同常别法界法门哉。二颂观法竟。

△三颂劝修。

以是因缘故。速习无漏业。熏於清净心。疾成平等德。是故於即时。莫轻御自身。亦勿贱於他。终俱成佛故。

净心为因。净业为缘。因必藉缘。故须速习无漏业缘。熏於清净心之真因。令成本来平等之妙德也。我心既即佛性。安可轻御。御者用也。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安可贱他。既不自轻亦不贱他。是名平等佛德。

△三结。

此明止观作用竟。上来总明五番建立止观道理讫。

已上第二大科广作分别竟。

△三历事指点三。初明礼佛时止观。二明食时止观。三明便利时止观。初中三。初观门。二止门。三双行。初又二。初实事观。二假想观。初又三。初法。二喻。三合。今初。

凡礼佛之法亦有止观二门。所言观门礼佛者。当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悉与我身同一净心为体。但以诸佛修习净业熏心故。得成净果。差别显现。徧满十方三世。然一一佛皆具一切种智。是正徧知海。是大慈悲海。念念之中尽知一切众生心心数法。尽欲救度一切众生。一佛既尔。一切诸佛皆悉如是。是故行者若供养时。若礼拜时。若赞叹时。若忏悔时。若劝请时。若随喜时。若回向时。若发愿时。常作是念。一切诸佛悉知我供养。悉受我供养。乃至知我发愿。

此依法性及与佛德称实而观。行愿品所谓起深信解如对目前者也。

△二喻。

犹如生盲之人於大众中行种种惠施。虽不见大众诸人。而知诸人皆悉见己所作。受己所施。与有目者行施无异。

无始无明未破。喻如生盲。然能作此信解。则功德与菩萨等矣。

△三合。

行者亦尔。虽不见诸佛。而知诸佛皆悉见己所作。受我忏悔。受我供养。如此解时。即时现前供养。与实见诸佛供养者等无有异也。何以故。以观见佛心故。佛心者大慈悲是也。

虽不见诸佛而见诸佛大慈悲心。所谓虽是肉眼名为佛眼也。

△二假想观二。初佛身观。二供具观。初中二。初直示。二释疑。今初。

又若能想作一佛身相严好。乃至能得想作无量诸佛。一一佛前皆见己身供养礼拜者。亦是现前供养。何以故。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故。

是心作佛者。能作他方应佛。能作自己果佛也。是心是佛者。心即他方应佛。心即自己果佛也。又是心作佛故非自然。是心是佛故非因缘。即中之空假名佛。能破三惑。能立三法。故能感他佛。三身圆应能成我心。三身当果即空假之中名是。则全惑即智。全障即德。故心是应佛。心是果佛也。又始学名作。终成即是佛。又诸佛法身与己同体。现观佛时。心中现者即是诸佛法身之体。名心是佛。望己当果繇观而成。名心作佛。若欲悉知。具如妙宗钞。

△二释疑二。初明假想非妄。二明感应俱成。初中三。初直明非妄。二远胜二乘。三径齐菩萨。今初。

问曰。前之一番供养。实有道理可与现前供养无异。此后一番想作佛身者则无道理。何以故。以实不见佛身。假想作见即是妄想相故。答曰。佛在世时。所有众生现前所见佛者。亦是众生自心作也。是故经言。心造诸如来。以是义故。即时心想作佛。则与彼现前见佛一也。

△二远胜二乘。

又复乃胜二乘现见佛者。何以故。以彼二乘所见之佛实从心作。由无明故。妄想曲见谓从外来。非是心作。故即是颠倒。不称心性缘起之义。是故经言。声闻曲见。又复经言。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所言如来者。即是真如净心依熏缘起果报显现。故名如来。彼谓心外异来。故言不能见也。我今所见诸佛。虽是想心所作。但即能知由我想念熏真心故。心中现此诸佛。是故所见之佛不在心外。唯是真心之相。有即非有非有即有。不坏真寂不坏缘起。是故胜彼二乘现前见也。

二乘不达唯心。此达唯心。一胜也。二乘入寂便坏缘起。此则不坏缘起。二胜也。

△三径齐菩萨。

又若我以想心熏真心故。真心性起显现诸佛。而言是妄想者。道场会众皆以见佛之业熏真心故。卢舍那佛在於真心中现。彼诸菩萨亦是妄想。若彼菩萨所见之佛实从心起。见时即知不从外来。非是妄想者。我今所见诸佛亦从心起。亦知不从外来。何为言是妄想。又复彼诸菩萨所修见佛之业。悉是心作。还熏於心。我今念佛之想。亦是心作。还熏於心。彼此即齐。是故彼若非妄。我即真实。

初明假想非妄竟。

△二明感应俱成四。初重明同体心性。二明依想得见真佛。三生佛互论熏心。四结成感应不二。今初。

问曰。若一切诸佛唯由众生自心所作者。即无有实佛出世。答曰。不妨一切诸佛出世而即是众生自心所作。何以故。谓由一切诸佛一切众生同一净心为体故。然此净心全体唯作一众生。而即不妨全体复作一切凡圣。如一众生是净心全体所作。其余一一凡圣悉皆如是。一时一体不相妨碍。是故若偏据一人以论心者。此人之体即能作一切凡圣。如藏体一异中释此义也。由此义故。一切诸佛唯是我心所作。但由共相不共相识义故。虽是我心能作诸佛。而有见不见之理。如共相不共相识中具明。

众生自心所作即是实佛。实佛即是众生自心所作。以一切诸佛一切众生同一净心为体故。若达前文藏体一异之义。则不计实佛在我心外。若达共相不共相识之义。则不疑众生有见有不见矣。

△二明依想得见真佛。

以是义故。若能方便假想者。此想即熏真心。与诸佛悲智之熏相应故。於真心中显现诸佛。自得见之。此所现之佛。以我假想见佛之业与佛利他之业相应。熏心起故。此佛即是我共相识也。是共相识故。即是真实出世之佛为我所见。若无见佛之业与佛利他之德相应熏心者。一切诸佛虽是我净心所作。而我常不得见佛。

假想为能感。悲智为能应。感於众生心内诸佛。故心外无佛。应於诸佛心内众生。故佛出是真也。

△三生佛互论熏心。

是故。若偏据诸佛以论净心。即诸佛净心作一切众生。但佛有慈悲智力熏心。故得见一切众生。若偏据众生以论净心。即众生净心作一切诸佛。但众生有见佛之业熏心。故得见一切诸佛。

佛为法界。故无佛心外之众生。生为法界。故无众生心外之佛。自熏自见。复何疑哉。

△四结成感应不二。

是故假想熏心者。即心中诸佛显现。可见所见之佛。则是真实出世之佛。若不解此义故。谓释迦如来是心外实佛。心想作者是妄想作佛。如是执者。虽见释迦如来亦不识也。

假想为能感。实佛为能应。所感实佛既不在众生心外。所应众生又岂在释迦心外。是谓感应不二也。若曲计释迦实在心外。所想不是真佛者。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矣。已上佛身观竟。

△二供具观。

又复行者既如是知一切诸佛是心所作故。当知身及供具亦从定心出生。以是义故。当想自身心。犹如香藏王。身诸毛孔内。流出香烟云。其云难思议。充满十方剎。各於诸佛前。成大香楼阁。其香楼阁内。无量香天子。手执殊妙香。供养诸最胜。或复想自身。徧满十方国。身数等诸佛。亲侍於如来。彼诸一一身。犹如大梵王。色相最殊妙。五体礼尊足。知身及供具。悉是一心为。不生妄想执。谓为心外有。复知诸菩萨。所有诸供具。悉施诸众生。令供养诸佛。是故彼供具。即是我己有。知是己有故。持供诸如来。以己心作物。及施他己者。复回施众生。供献诸最胜。深入缘起观。乃能为此事。此观门礼佛。

文有八段。初又复行者下。既知是心作佛。便可从心作身及供具也。二当想自身心下三偈。是想所供周徧。三或复想自身下二偈。是想能供周徧。四知身及供具一偈。是止观双行。五复知诸菩萨下二偈。是自他不二。六以己心作物一偈。是善巧回向。七深入缘起观二句。是结叹功能。八此观门礼佛句。乃总结前文也。

△二止门。

止门礼佛者。当知一切诸佛及以己身一切供具。皆从心作。有即非有。唯是一心。亦不得取於一心之相。何以故。以心外无法能取此心相故。若有能取所取者即是虚妄。自体非有。如是礼者即名止门。

皆从心作即无相性。有即非有即无生性。唯是一心即无性性。亦不取於一心之相即无真性也。

△三双行。

复不得以此止行故便废息观行。应当止观双行。所谓虽知佛身我身及诸供具体唯一心。而即从心出生缘起之用炽然供养。虽复炽然供养。而复即知有即非有唯是一心平等无念。是故经言。供养於十方。无量亿如来。诸佛及己身。无有分别相。此是止观双行也。

初明礼佛时止观竟。

△二明食时止观二。初观门。二止门。初中二。初普供观。二除贪观。初又二。初转粗作妙观。二转少为多观。今初。

凡食时亦有止观两门。所言观者。初得食时。为供养佛故。即当念於此食是我心作。我今应当变此疎食之相以为上味。何以故。以知诸法本从心生。还从心转故。作是念已。即想所持之器以为七宝之钵。其中饮食想为天上上味。或作甘露。或为粳粮。或作石蜜。或为酥酪。种种胜膳等。作此想已。然后持此所想之食施与一切众生。共供养三宝四生等食之。当念一切诸佛及贤圣。悉知我等作此供养。悉受我等如是供养。作此供养已然后食之。是故经言。以一食施一切。供养诸佛及诸贤圣。然后可食。问曰。既施与三宝竟。何为得自食。答曰。当施一切众生共供养三宝时。即兼共施众生食之。我此身中八万户虫即是众生之数故。是故得自食之。令虫安乐。不自为己。

△二转少为多观。

又复想一钵之食。一一米粒复成一钵上味饮食。於彼一切钵中。一一粒米复成一钵上味饮食。如是展转出生满十方世界。悉是宝钵成满上味饮食。作此想已。持此所想之食施与一切众生。令供养三宝四生等。作此想已然后自食。令己身中诸虫饱满。

普供观竟。

△二除贪观。

若为除贪味之时。虽得好食。当想作种种不净之物食之。而当知此好恶之食悉是心作。虚相无实。何故得知。以向者钵中好食我作不净之想。看之即唯见不净。即都不见净故。将知本时净食亦复如是。是心所作。此是观门。

△二止门。

止门吃食者。当观所食之味。及行食之人。能食之口。别味之舌等。一一观之。各知从心作故。唯是心相。有即非有。体唯一心。亦不得取於一心之相。何以故。以心外无法能取此心相故。若有能取所取者。即是虚妄。自体非有。此名止门。

配上三性止门。如文可知。二明食时止观竟。

△三明便利时止观二。初正明。二释疑。初中二。初观门。二止门。今初。

凡大小便利亦有止观。所言观者。当於秽处作是念言。此等不净悉是心作。有即非有。我今应当变此不净令作清净。即想此秽处作宝池宝渠。满中清净香水。或满酥酪。自想己身作七宝身。所弃便利即香乳酥蜜等。作此想已持施一切众生。即复知此净相唯是心作。虚相无实。是名观门。

此等不净悉是心作。分别本空也。有即非有。依他无性也。变作清净。清净分别性观也。净相唯心。清净依他性观也。虚相无实。清净真实性观也。

△二止门。

所言止门者。知此不净之处。及身所弃不净之物。唯是过去恶业熏心。故现此不净之相可见。然此心相有即非有。唯是一心。平等无念。即名止门。

观则转染浊性为清净性。止则但除染浊三性入三无性也。恶业熏心故现不净。然此心相有即非有。除分别性入无相性也。唯是一心。除依他性入无生性也。平等无念。除真实性入无性性也。

△二释疑二。初正释所疑。二例通诸法。今初。

问曰。上来所有净不净法。虽是心作。皆由过去业熏所起。何得现世假想变之即从心转。答曰。心体具足一切法性而非缘不起。是故溷中秽相由过业而得现。宝池酥酪无往缘而不发。若能加心净想。即是宝池酥酪之业熏心。故净相得生。厌恶之心。空观之心。即是除灭不净之缘。净熏心故。秽相随灭。此盖过去之业定能熏心起相。现世之功亦得熏心显妙用也。

加心净想。指上观门。厌恶之心。指上止门。空观之心。双指二门。真实性中止观。所谓虚相无实。平等无念也。

△二例通诸法三。初正释成方便。二释见不见之由。三释神通差别之故。今初。

如此於大小便处。假想熏心而改变之。其余一切净秽境界。须如是假想熏心。以改其旧相。故得现在除去憎爱。亦能远与五通为方便也。然初学行者未得事从心转。但可闭目假想为之。久久纯熟。即诸法随念改转。是故诸大菩萨乃至二乘小圣五通仙人等。能得即事改变。无而现有。

秽作净想则能除憎。净作秽想则能除爱。憎爱悉除便成漏尽。假想纯熟法随念转便成五通。出世方便孰过於此。

△二释见不见之由。

问曰。诸圣人等种种变现之时。何故众生有见不见。答曰。由共相识故得见。由不共相识故不见。

△三释神通差别之故。

问曰。菩萨神通与二乘神通有何差别。答曰。二乘神通但由假想而成。以心外见法。故有限有量。菩萨神通由知诸法悉是心作。唯有心相。心外无法。故无限无量也。又菩萨初学通时。亦从假想而修。但即知诸法皆一心作。二乘唯由假想习通。但言定力不言心作。道理论之一等心作。但彼二乘不知。故有差别也。

菩萨习通亦从假想。二乘定力亦惟心作。秪由知与不知。遂令力量逈别。然则修止观者可不先悟一心为依止乎。

佛祖心要妙难知  我今随力释少分  回此功德施群生  同生安养成觉道

大乘止观法门释要卷第四(终)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