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素问悬解

方盛衰论七十二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雷公请问:气之多少,何者为逆?何者为从?黄帝答曰:阳从左,阴从右,老从上,少从下,是以阳归春夏为生,归秋冬为死,反之则归秋冬为生。气有多少,逆皆为厥。

阳从左升,春夏之令也,阴从右降,秋冬之令也。老者如秋冬,则阴从上降,少者如春夏,则阳从下升。是以,阳归春夏为生,归秋冬为死。阳生于春夏而死于秋冬,少者之气候也。若反之,则归秋冬为生。阴生于秋冬而死于春夏,老者之气候也。老者阴气多而阳气少。少者阳气多而阴气少,气有多少,逆皆为厥,厥者,升降倒行而手足寒冷也。

问曰:有余者厥也耶?答曰:一上不下,寒厥到膝,少者秋冬死,老者秋冬生。气上不下,头痛巅疾,求阳不得,求阴不审,五部隔无征,若居旷野,若伏空室,绵绵乎属不满日。三阳绝,三阴微,是为少气。

有余,气多者也。阴气降敛,阳蛰九地则下暖,厥家阳气一上不下,寒厥到膝。少者秋冬则死,年少而阳下衰,是为逆也。老者秋冬则生,年老而阳下衰,是为顺也。方其气上不下,头痛巅疾,巅,顶也。以为阳多而求阳不得,其下无阳也,以为阴多而求阴不审,其上无阴也。五脏之部,悬隔无征,不知是阳是阴,若居旷野之中,若伏空室之内,绵绵乎气息仅属,似不满日,似不终日。此其阴阳离绝,气血纷乱,莫可名言其证状也。若居旷野,若伏空室,言其神魂飞荡,无依着也。夫求阳不得,是三阳绝也,求阴不审,是三阴微也,阳绝阴微,是为少气,何谓有余耶!

是以少气之厥,令人妄梦,其极至迷。肺气虚则使人梦见白物,见人斩血籍籍,得其时则梦见兵战。肾气虚则使人梦见舟船溺人,得其时则梦伏水中,若有畏恐。肝气虚则梦见菌香生草,得其时则梦伏树下不敢起。心气虚则梦救火阳物,得其时则梦燔灼。脾气虚则梦饮食不足,得其时则梦筑垣盖屋。是知阴盛则梦涉大水恐俱,阳盛则梦大火燔灼,阴阳俱盛则梦相杀。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甚饱则梦予,甚饥则梦取。肝盛则梦怒,肺盛则梦哭。短虫多则梦聚众,长虫多则梦相击毁伤。此皆五脏气虚,阳气有余,阴气不足。是知阴盛至相击毁伤一段,旧误在脉要精微论。

少气者,阴阳俱亏,二气不交,最易发厥。少气之厥,微者神魂飞荡,令人妄梦,其极则阴阳逆乱,至于昏迷。厥逆无知者,气乱而神迷也。

盖精魄阴也,其性敛藏,神魂阳也,其性发越,神魂发越则人寤,精魄敛藏则人寐。平人寐后,神魂敛藏于精魄之中,动变为静,是以梦少。少气之家,阴虚不能抱阳,阳弱不能根阴,身虽卧寐而神魂失藏,浮荡无归,是以多梦。人之阴阳水火,虽虚实不同,而醒时不觉,气血动而精神扰也,寐后血气宁静,独能觉之,于是心随气变,想逐心移,境自心生,形从想化,随其脏腑虚实,结为梦幻。喜怒悲惧,生杀予夺,飞沉荣悴,声色饮食,万状纷纭,不可殚述,皆其脏气使之也。

人身有寐,人心常醒,醒则思,思则梦,梦者,身寐而心不寐也。思有繁简,梦有少多,虽缘心君之静躁不一,而实关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原,精神交济之枢也。中气虚败,水火失交,土郁思动,脾主思。多梦所由来也。此皆五脏气虚,阳气有余,阴气不足之故。

五脏气虚者,水虚则不上济,火虚则不下根,金虚则不左交,木虚则不右并,土虚则不能媒合四象攒聚五行也。阳气有余者,阳泄而不归也,阴气不足者,阴弛而不守也。阳有余于上,而下则不足,阴不足于上,而下则有余,总之,阴阳离决,均是虚也。

起所有余,知所不足,度事上下,脉事因格。是以形弱气虚死,形气有余,脉气不足死,脉气有余形气不足生。

起于其所有余,而知其所不足,合其上下而揆度之,脉事乃至。格,至也。盖上有余者,下必不足,下有余者,上必不足,人之常也。上下皆有余,皆不足者,十中之一耳,未可概论也。于其有余之中,而得不足之象,是谓上工。是以形弱气虚死,内外皆不足也。形气有余,脉气不足死,外有余而内不足也。脉气有余,形气不足生,内有余而外不足也。

诊有五度,度人,脉度、脏度、肉度、筋度、腧度。合之五诊,调之阴阳,以在经脉。阴阳气尽,人病自具。至阴虚,天气绝,至阳盛,地气不足。阴阳并交,至人之所行。阴阳并交者,阳气先至,阴气后至。

诊有五度,以度人身。脉度诊其脉象也,藏度候其脏腑也,肉度相其肌肉也,筋度量其筋膜也,腧度测其腧穴也,是为五诊。合之五诊,调之阴阳,则以在经脉,经脉者,脏腑筋肉之所会通,阴阳盛衰悉现于此,则脉度其最要者也。阴阳气尽,人病自具,形影相应,无所逃也。人之阴阳,上下相交,阳降而化浊阴,是为地气,阴升而化清阳,是为天气,至阴虚则阳根下败,天气绝,至阳盛则阴根上亡,地气不足。偏盛偏虚而不交,皆非平气也,惟阴阳并交,则上下调和,乃是至人之所行。阴阳并交者,阳气先至,阴气后至,阳倡阴随,治安之象也。

是以圣人持诊之道,先后阴阳而持之,奇恒之势,乃六十首,诊合微之事,追阴阳之变,章五中之情,取虚实之要,定五度之事,知此其中之论,乃足以诊。是以切阴不得阳,诊消亡,得阳不得阴,守学不湛,知右不知左,知左不知右,知上不知下,知先不知后,故治不久。知病知不病,知丑知善,知高知下,知坐知起,知行知止,用之有纪,诊道乃具,万世不殆。湛,音沉。

阴阳之至,有先有后,是以圣人持诊之道,先后阴阳而持之。奇恒之势,奇,异也,恒,常也,上古诊法。乃六十首,首,篇也。诊合微之事,合于微妙。追阴阳之变,阴阳变化。章五中之情,五脏性情。取虚实之要,虚实节要。定五度之事。五度,度人。五者,六十首中之大纲也,必能知此其中之论,乃足以诊也。是以切阴不得其阳,则诊法消亡,得阳不得乎阴,是守学不湛,湛,深也。知右不知左,知左不知右,知上不知下,知先不知后,得半而止,故治不久。知病知不病,知丑知善,知高知下,知坐知起,知行知止,用之有纪,纪,律。诊道乃具,全备。传之将来,万世不殆。

诊有大方,坐起有常,出入有行,以转神明。诊必上下,度民君卿。脉动无常,散阴颇阳,脉脱不具,诊无常行。受师不卒,使术不明,不察逆从,是为妄行。妄行无征,示畏侯王。持雌失雄,弃阴附阳,不知并合,诊故不明,传之后世,反乱自章。妄行无征,示畏侯王二句,旧误在气交变论。

诊有大法,方,法也。坐起有常,出入有行,节度。动止不乱,所以转运一身之神明,使之察微而通幽也。诊必上下审谛,度其为民为君为卿,居养不同,治疗亦异也。人之脉动无常,有散阴颇阳之殊,散阴,阴气耗散也,颇阳,阳气偏颇也。脉法脱不全具,脱,或也。则无常行也。行,法度也。受业于师,不能卒业,使术不明,不察逆从,是为妄行。妄行而无征验,将示畏于王侯。王侯畏惧不用。缘其持雌而失雄,弃阴而附阳,不知并合而参观,诊故不明,传之后世,反乱自章也。

必清必静,上观下观,司八正邪,别五中部,按脉动静,循尺滑涩寒温之意,视其大小,合之病能,逆从以得,复知病名,诊可十全,不失人情。故诊之或视息视意,不失条理,道甚明察,故能长久。不知此道,失经绝理,此谓失道,妄言无期。

必清必静,上观下观,司察八正之邪,八方虚邪。辨别五中之部,按脉动静,循尺肤滑涩寒温之意,视其脉之大小,合之病之形能,逆从以得,复知病名,诊可十全,不失人情。故诊之或视其息,或视其意,不失条理,道甚明察,故能长久。不知此道,失经而绝理,此谓失道,妄言而无期也。无验期也。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