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八十二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史部,政书类,通制之属,皇朝文献通考>

钦定四库全书

皇朝文献通考卷八十二

职官考【六】

理藩院

理藩院掌蒙古及番部封授朝觐贡献黜陟徵发之政控驭抚绥以固邦翰焉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俱不分满洲蒙古补授】额外侍郎一人【以蒙古贝勒贝子之贤者任之】

其属有六清吏司曰典属曰王会曰旗籍曰柔远曰理刑曰徕远

【臣】等谨按顺治十八年七月先设立四司録勲宾客柔远理刑後於乾隆二十二年增定五司二十六年增设徕远司

典属清吏司郎中满洲蒙古各一人员外郎满洲五人蒙古四人主事满洲蒙古各一人掌游牧察哈尔除授官校喀尔喀及西徼蒙古厄鲁特诸部落封爵会盟喇嘛番僧承袭之事

王会清吏司郎中满洲蒙古各一人员外郎满洲三人蒙古二人主事满洲蒙古各一人掌科尔沁等部落朝贡禄赐之事

旗籍清吏司郎中满洲二人蒙古一人员外郎满洲三人蒙古四人主事蒙古一人掌蒙古科尔沁等部落封爵会盟及归化城索伦除授官校之事柔远清吏司郎中满洲一人员外郎满洲二人蒙古三人主事满洲蒙古各一人掌喀尔喀等部落及喇嘛番僧朝贡禄赐之事

理刑清吏司郎中满洲蒙古各一人员外郎满洲蒙古各三人主事满洲一人掌蒙古及番部刑罚之事

徕远清吏司郎中蒙古一人员外郎满洲蒙古各二人主事满洲蒙古各一人掌哈密吐鲁番及囘部爵禄贡赋并移驻回民耕牧之事

【臣】等谨按旧设四司每司有汉主事一人俱於康熙三十八年裁满洲蒙古司官增减不一俱不分满洲蒙古补授

堂主事满洲二人蒙古三人汉军一人译书汉文堂主事满洲汉军各一人校正汉文官二人【於内阁翰林院侍读学士侍读内奏委每三年更代】

司务满洲蒙古各一人笔帖式满洲三十六人蒙古五十五人汉军六人分隶各司视事之烦简以为额

银库司官二人【於本院司官内奏委】职掌出纳司库满洲一人笔帖式满洲二人库使满洲二人

蒙古繙译房员外郎主事各一人【司官内简委】

唐古忒学司业助教各一人笔帖式四人【俱蒙古缺】稽察内馆外馆监督二人【由科道各部司官内奏委】

游牧处员外郎蒙古十六人

张家口喜峯口独石口杀虎口古北口管理驿站官各一人【由本院司官内奏委】

【臣】等谨按初制有承政参政理事官副理事官主事凡五等後改为尚书侍郎及郎中员外郎主事与六部同顺治十六年以礼部尚书衔掌理藩院事以礼部侍郎衔协理理藩院事十八年仍改为尚书侍郎又初有院判知事副使各一人康熙三十八年裁

都察院

都察院专掌风宪以整纲饬纪为职凡政事得失官方邪正有关於

国计民生之大利害者皆得言之大狱重囚偕刑部大理寺谳平之左都御史满洲汉人各一人左副都御史满洲汉人各二人右都御史右副都御史【俱外省督抚加衔无专职】

【臣】等谨按初设有佥都御史乾隆十三年裁监察御史掌察纠内外百司之官邪在内刷卷巡视京营监文武乡会试稽察部院诸司在外巡盐巡漕巡仓等及提督学政各以其事专纠察朝会纠仪祭祀监礼有大事集

阙廷预议焉分道十有五曰京畿曰河南曰江南曰浙江曰山西曰山东曰陕西曰湖广曰江西曰福建曰四川曰广东曰广西曰云南曰贵州

京畿道监察御史满洲汉人各二人分理院事及直隶

盛京刑名稽察内阁顺天府大兴宛平事务【每道掌印满汉各一人】

河南道监察御史满洲汉人各二人【初设汉六人顺治十年裁一人十八年裁一人康熙七年裁二人】分理河南刑名照刷诸司卷宗稽察吏部詹事府步军统领五城事务

江南道监察御史满洲汉人各四人【初设汉五人顺治十八年裁一人康熙七年裁二人雍正四年增一人乾隆十四年增定满汉各四人】分理江南刑名稽察户部宝泉局宣课司左右翼监督在京十有二仓总理漕运磨勘三库奏销

浙江道监察御史满洲汉人各二人【初设汉六人顺治九年裁一人十六年裁二人康熙七年裁一人雍正四年增一人乾隆十四年定满汉各二人】分理浙江刑名稽察礼部都察院事务

山西道监察御史满洲汉人各二人【初设汉五人顺治十年裁一人十八年裁二人】分理山西刑名稽察兵部翰林院六科中书科总督仓场坐粮厅大通桥监督通州二仓事务

山东道监察御史满洲汉人各三人【初设汉五人顺治十八年裁二人康熙七年裁一人乾隆十四年定满汉各三人】分理山东刑名稽察刑部太医院总理河道催五城命盗案牍缉捕之事

陕西道监察御史满洲汉人各二人【初设汉四人顺治十八年裁三人雍正四年增一人】分理陕西刑名稽察工部宝源局核勘在京工程事务

湖广道监察御史满洲汉人各二人【初设汉六人顺治八年裁一人九年裁一人十五年裁一人康熙七年裁一人】分理湖广刑名稽察通政司国子监事务

江西道监察御史满洲汉人各二人【初设汉六人顺治十年裁一人十六年裁一人十八年裁二人】分理江西刑名稽察光禄寺事务

福建道监察御史满洲汉人各二人【初设汉五人顺治十年裁一人十五年裁一人康熙七年裁一人】分理福建刑名稽察太常寺事务

四川道监察御史满洲汉人各一人【初设汉四人顺治十八年裁二人康熙七年裁一人雍正四年增一人乾隆十四年裁一人】分理四川刑名稽察銮仪卫事务

广东道监察御史满洲汉人各一人【初设汉五人顺治十八年裁二人康熙七年裁二人雍正四年增一人乾隆十四年裁一人】分理广东刑名稽察大理寺事务

广西道监察御史满洲汉人各一人【初设汉四人顺治十八年裁一人康熙元年裁一人乾隆十四年裁一人】分理广西刑名稽察太仆寺事务

云南道监察御史满洲汉人各一人分理云南刑名稽察理藩院钦天监事务

贵州道监察御史满洲汉人各一人【初设汉四人顺治十八年裁二人康熙七年裁一人雍正四年增一人乾隆十四年裁一人】分理贵州刑名稽察鸿胪寺事务

【臣】等谨按初满洲蒙古御史自为定数不分道今遵乾隆十四年所定满汉御史分道之数考其沿革如右

其属经历满洲汉人各一人【初设司务後改经历】都事满洲汉人各一人【初设汉军都事一人康熙三十九年裁】笔帖式满洲三十五人蒙古二人汉军五人

稽察旗务每旗遣满洲御史二人调旗派遣岁一更代【雍正元年定】

稽察宗室於宗室之给事中或御史派二人岁一更代

巡视京师通州十有四仓或御史或给事中各仓一人岁一更代以满洲汉人参半用【雍正五年设】巡视盐课御史长芦河东两淮各一人均给勅书岁一更代或奉

特简用内务府司员【详见征榷考又凡巡盐及巡视盛京台湾互见於後直省官】巡视漕运淮安济宁天津通州或御史或给事中各一人岁以次奏请各给关防满洲汉人参半用济宁巡漕兼理疏濬运河之事

巡视

盛京吉林黑龙江满洲御史或给事中各一人【三年更代】巡视归化城察哈尔游牧各一人【三年更代】

巡视台湾或御史或给事中满洲汉人各一人【三年更代】汉御史兼提督台湾学政

巡视五城分中东南西北或御史或给事中满洲汉人各一人三年差满巡视地方厘剔奸弊以资弹压凡出差者则题请署事所属兵马司正指挥汉人各一人掌巡捕盗贼疏理街道及囚徒火禁之事副指挥汉人各一人【初设二人康熙十一年裁一人】吏目汉人各一人凡京城内外咸画境分领之

【臣】等谨按崇德元年设都察院承政左右参政及理事官顺治元年改从今名又有启心郎满洲一人汉军二人顺治十五年裁蒙古章京二人康熙元年裁蒙古御史二人康熙五十七年裁汉军御史八人康熙三十九年裁三人寻俱裁内务府御史四人雍正四年改隶山东道贵州道满御史兼管巡按御史每省各一人顺治元年设十七年裁巡视上下两江御史二人顺治二年设六年裁巡视屯田御史一人顺治二年设四年裁督理陵西甘肃洮宁等处茶马御史一人顺治二年设康熙七年裁三十四年复设四十二年复裁巡视山东湖河工务御史一人雍正元年设三年裁雍正三年分遣满汉御史及部员巡察各省专司稽察盗贼巡查驿站烟炖不干预地方事後亦裁

又谨按巡视五城初设满洲汉军汉人御史每城各一人六月更换一次雍正元年始定每城或派给事中或御史满洲汉人各一人

六科

吏科户科礼科兵科刑科工科掌稽察六部百司之事凡

制勅宣行大事覆奏小事署而颁之如有失封还执奏内外章疏分类抄集参署付部驳正其违悞焉【臣】等谨按六科於雍正元年始隶都察院职掌如旧制凡出差则题请署事

吏科掌印给事中满洲汉人各一人给事中满洲汉人各一人分稽铨衡注销吏部顺天府文卷户科掌印给事中满洲汉人各一人给事中满洲汉人各一人分稽财赋注销户部文卷

礼科掌印给事中满洲汉人各一人给事中满洲汉人各一人分稽典礼注销礼部宗人府理藩院太常寺光禄寺鸿胪寺国子监钦天监文卷兵科掌印给事中满洲汉人各一人给事中满洲汉人各一人分稽军政注销兵部銮仪卫太仆寺文卷

刑科掌印给事中满洲汉人各一人给事中满洲汉人各一人分稽刑名注销刑部文卷

工科掌印给事中满洲汉人各一人给事中满洲汉人各一人分稽工程注销工部文卷

笔帖式八十人分隶各科视其事之繁简为额【臣】等谨按初设六科增减不一顺治十八年设满汉都给事中各一人满汉左右给事中各一人汉给事中二人其都给事中由左给事中转左给事中由右给事中转康熙四年满汉各留给事中一人余悉裁五年增定满汉掌印给事中各一人通政使司

通政使司掌受内外章疏臣民密封申欣之事凡在外之题本奏本在京之奏本并受而进之於朝核其不如式及程途稽限者凡大政大狱咸得偕部院预议焉通政使满洲汉人各一人副使满洲汉人各一人参议满洲汉人各一人

【臣】等谨按顺治元年初设有满汉左通政各一人汉右通政二人乾隆十年裁右通政一人十三年复裁右通政一人以左通政改为副使初设满左参议二人汉左右参议各二人康熙三十八年裁汉右参议一人五十二年裁汉右参议一人乾隆十年定满汉参议各一人去左右衔

其属经历满洲汉人各一人【初称司务後改经历】掌出纳文移知事满洲汉人各一人笔帖式满洲六人汉军二人掌繙译

登闻鼓厅笔帖式满洲一人汉军一人

【臣】等谨按旧例派给事中或御史一人更替管理康熙六十一年归并通政使司兼管

又谨按设署以专掌书牍表疏章奏其制实昉於宋之通进使与进奏院而明通政使承其制则法更详官更备焉洪武初置察言司既改置通政使司建文中改司为寺改使为卿至永乐仍复旧制推明代立法之初意原未尝不善审命令达幽隐凡执奏者毋忌避驳正者毋阿随敷陈者毋匿蔽引见者毋留难上谕所司谆谆训饬故曾秉正刘仁之徒犹能循谨守法然其规太密其权太重内外章疏四方陈情或告不法等事总先由司启视然後奏闻甚至事关机密重大亦必用本司印记乃入奏若径自封奏则参驳随之大政大狱会推文武大臣使司必皆参预若是乎规条之密事权之重通政一司且中外庶政之扼其要矣嘉靖後通政日不得人甚至赵文华与严嵩相结嵩恐劾疏至无私人为之计遂专任文华俾得上下其手於是擅操章奏之权五军六部莫之敢发而政府大坏未尝非综要太重之故而司厥事者得乘间行私也我

国朝规制尽善深鉴有明一代稗政而独定万年无弊之法凡内外臣工封事许其自达其陈事之疏在京径送内阁在外邮递至司移送内阁则皆进

御览无执奏之专无封驳之重无中蔽之隐无参预之私於庶事为大公於羣情为直达所谓维政犹水长得通流者欤此通政司一官名虽沿而实则异谨考顺治以来逮

圣上所定规制如右云

大理寺

大理寺掌审谳平反刑狱之政与刑部都察院为三法司凡会勘之案先经刑部审明送都察院参核既?送大理寺平允会稿具题议同者合其看语异则另为一议具奏凡有应议大政大狱与六部都察院通政使称九卿会议焉卿满洲汉人各一人少卿满洲汉人各一人【初设汉少卿二人乾隆十三年裁一人】其属左右寺丞满洲汉军汉人左右各一人左右评事汉人二人堂评事满洲一人分掌在京及各省刑名与刑部司官同御史称小三法司会谳之【初设有左右寺副二人汉军评事一人康熙三十八年裁】司务满洲汉人各一人笔帖式满洲四人汉军二人

【臣】等谨按顺治十一年直省有恤刑一差五年一次差官同巡按御史审録罪囚御史执法防其失出恤刑原情防其失入刑部差郎中员外郎十三人本寺差寺正寺副二人取谙练刑名科深任久者充选寻俱省

皇朝文献通考卷八十二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