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疡医大全

卷二十三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卷二十三] 后阴部

自尾闾谷道起至臀股止,一切痔漏疮疽,皆汇于此部中,以便检阅参治。

[卷二十三\后阴部] 鹳口疽门主论

《灵枢》曰∶发于尻名曰锐疽。其状赤坚大。急治之,不治,三十日死矣。

《鬼遗方》云∶涌泉疽,肿起发,太阴(太阴,尻尾前是也。)如伏鼠,二十日不穴死,十日可刺,发清脓赤黑者死,白色可治。

陈实功曰∶此乃三阴亏损,督脉之经浊气湿痰流结而成。其患发在尾闾之穴高骨尖上。初起形似鱼胞,久则突如鹳嘴,朝寒暮热,日轻夜重,溃后稀脓出而无禁,又或鲜血出而不停。凡发此者,壮年犹可,老者可危。(《正宗》)汪省之曰∶初起滋阴除湿,已成和气养荣,已溃滋肾保元。久而成漏,宜琥珀蜡矾丸、先天大造丸兼服。(《理例》)澄曰∶鹳口疽老弱难敛,易于成漏。

[卷二十三\后阴部] 尾闾发门主论

\r尾闾发\p04-a41a177.bmp\r王肯堂曰∶尾闾发生于尾闾穴,乃督脉所主,最痛难忍,更难得脓。(《准绳》)又曰∶病ht生尾骨处,结毒如桃李之大,红赤痛,不能行动。

申斗垣曰∶得之奔走劳伤,或久坐血凝气滞者易治。得之酒色过度,忍精强战,督脉亏损者,破必成漏,难以收功。(《启玄》)

[卷二十三\后阴部] 臀痈门主论

\r臀痈\p04-a41a178.bmp\r王肯堂曰∶肿高根浅为臀痈,肿平根深为臀疽,俱属足太阳膀胱经湿热所致。(《准绳》)薛立斋曰∶臀乃膀胱经部分也,居小腹之后,此阴中之阴,其道远,其位僻,虽太阳多血,气运难及,血亦罕到,中年后尤虑此患。治者毋伤脾胃,毋损气血,但当固根本为主。

陈实功曰∶臀痈生于小腹之后,位远僻奥,气亦罕到,血亦少来,凡生此者,湿热流结凝滞而成。此证必须托毒外发,庶不内攻。初起毒从五脏蕴积者,患必有头,红肿坠重如石,内必口干发热。治当通利积热,外以膏贴金黄散,敷四围,拔出瘀脓血,内兼补托自愈;若误用败毒寒剂,外敷凉药,冰凝气血,毒瓦斯不得外泄,反致内攻。如疮头软陷无脓,根脚平散不痛,口干烦躁谵语,痰喘气粗,恍惚不宁者,俱为不治。但此证多从毒积五脏,自内至表者,十有八九;风寒暑热,自外至里者,百中一二;尝既出而复入里者,终为死候。(《正宗》)申斗垣曰∶臀疽乃太阳膀胱经多血少气,生于承扶穴最痛,宜托之。生于实处者易治。近大小便处者,难治。(《启玄》)冯鲁瞻曰∶痈发于臀,乃膀胱之湿毒蒸热,或禀赋阴虚,此地最难高耸溃脓。大宜托里为要。(《锦囊》)朱丹溪曰∶臀痈生于臀上胯下近大腿处,由湿热相侵,气血凝聚郁毒而成。形如大盘,肿阔盈尺,上覆其腰,下遮其胯,此为阴中之阴,务须宣热拔毒,大补气血,培养肾胃,滋补根源。如此庶血易聚而脓易作,毒易出而热可宣,不然经年累月,肿仍如故,疼痛日深。是以中年之后,犹虑患此。一见虚弱便与滋补,可保终吉。若妄以清凉败毒内服外敷,则气血得寒益凝,多致不救。

[卷二十三\后阴部] 臀痈门主方

臀痈五爪龙草连根捣汁,酒冲服,日进四五次,脓从大便出。未成者立消,已成脓者以渣敷上,立消。洗臀痈溃后并治股疮。

苦参金银花白芷当归黑皮硝(各等分)绢包,砂铫内煎浓汁,先熏后洗。

消臀痈。

金银花(四两)甘草节(一两)熬膏,每日空心和酒服。渣留煎汤熏洗。

[卷二十三\后阴部] 痤痱疮门主论

\r坐板疮\p04-a41a179.bmp\r陈实功曰∶痤痱疮者俗名坐板疮。生于两股,密如撒粟,尖如芒刺,痒痛非常,浑身毛刺。此因热体见风,毛窍所闭,或因患疮湿热留结于此。洗用苦参汤,甚者皮损粘衣,治以鹅黄散主之。(《正宗》)蒋示吉曰∶坐板疮或有因久坐卑湿之地,或坐烈日石上,酿成湿热,皆能致之。(《说约》)申斗垣曰∶此乃脾经湿热,湿毒郁久而成,最痛最痒。况股乃至阴之所,血亦罕来,药力少至,当用外治之药治之。(《启玄》)《心法》曰∶坐板疮一名风疳。

[卷二十三\后阴部] 痤痱疮门主方

苦参汤

治坐板疮作痒,抓之又疼,坐如糠稳,难以安睡。

苦参(四两)大菖蒲(二两)河水五瓢,同煎数滚,添水二瓢盖片时,临洗入公猪胆汁四五枚,淋洗患上,不二三次全愈。愈后避风,忌发物。

又方槽坊吊大麦酒底水,洗三四次,效。

鹅黄散

治痤痱疮作痒,抓之皮损,随后又疼,用此扑之。

绿豆粉(一两)黄柏(三钱)轻粉(二钱)滑石(五钱)研细以软绢帛蘸药,扑于患上,止痛收干。

又方姜黄(一钱)当归苦参(各五分)红花(三分)用麻油一盏同药熬枯,滤去渣,入研细松香末五钱,搅成嫩膏,日搽二次。忌口味。

又方麻黄枯矾猪油煎枯滤清,以热油擦之。

又方(岐天师)轻粉(一钱)冰片(半分)杏仁(去皮尖十四粒)萝卜种子(三钱)研细,擦之。

又方鸡蛋一个。凿孔入硫黄、明矾细末各三钱,调匀糊口,灰火内研细,麻油调搽。

又方(《醒斋笔记》)松香(五钱)雄黄(一钱)如湿加苍术(二钱)研末和匀。棉纸条作捻两个,蜡猪油溶化浸透,火烧滴下油,搽疮上立效。

又方明矾煎汤洗。

又方冬青叶、牛舌草煎汤熏洗。

又方松香(五钱)雄黄(一钱)研细。如湿痒加苍术三钱和匀。以棉纸卷成药条,用腊月猪油或麻油浸透,点火烧着,取滴下油搽之。加潮脑治疥。

又方芫花川椒黄柏熬汤温洗,即消。

毒盛痒痛不止油缸青布三指宽一条,香油调雄黄末一钱,摊于布上,卷紧燃着,吹灭焰头向疮薰之,痒痛即止。

坐板疮。

朱砂雄黄(各一钱)轻粉枯矾黄柏(各三钱)研细。先用川椒煎洗,后搽。

坐板疮并阴囊发痒陈荷叶煎汤,入白矾洗一二次坐板疮(陈友。)生白萝卜捣烂擦之,不过三次。或萝卜子研细擦。

又方硫黄一块,放豆腐内煮数滚,加苍术各等分,为末。用腌猪油捣烂搽。

[卷二十三\后阴部] 痔疮门主论

\r痔疮\p04-a41a180.bmp\r陈实功曰∶夫痔者,乃素有湿热,过食炙,或因久坐而血脉不行;又有七情,过伤生冷,以及担轻负重,竭力远行,气血纵横,经络交错;又或酒色过度,肠胃受伤,以致浊气瘀血流注肛门;又有妇人临产用力过甚,血逆肛门,亦能致此。初起为痔,久则成漏。(《正宗》)陈远公曰∶人肛门内外四旁忽生红瘰,先痒后疼,后成为痔。日久不愈,此用湿热所致也。而得之纵饮者为多,江南人常多患此,皆由地之湿热,加之酒热之毒,所以结于肛门不能遽化也。夫肛门通于大肠,凡有湿热应随大便同出,何以积而成痔?盖湿在大汤,不能久留,必尽趋肛门,而肛门为大肠锁钥,有防范之司,不容湿热出于门外,于是蓄积既久,而湿热之毒肛门独受之矣。有毒必然外形,不生肛门之内,必生肛门之外,虽内外少殊,而作楚则一也。治法乌可舍湿热而他求乎!但肛门去脾胃甚远,化湿热之毒,必假道于脾胃,肛门未必受益,而脾胃先损,所以无功耳。故用药必须毋损于脾胃,有益于肛门者,始可奏功。益后汤治之∶白芍、茯苓、山药、薏仁各一两,地榆三钱,穿山甲一片土炒,水煎服,四剂肛门宽快,又四剂内外痔消,再以此方十倍蜜丸,每日开水下五钱,服完一料不再发。(《冰鉴》。

此方利水去湿,既无损于脾胃,又有益于脾与肛门两得也。)又曰∶有肛门边先生小疖,因不戒酒色,以致腐烂变成痔漏,不能收口,长成肉管,每年一管,流脓淌血,甚以为苦。世人治法多用刀针挂线,徒受苦楚而内毒未除,外口难长,经年累月,难以奏功,岂漏疮终不可治乎?抑犯酒色之戒乎?皆治不得法耳。夫肛门之肉,不比他处,肛门之皮,亦不比他处,他处肌肉非横生即直生,惟肛门肌肉有纵有横,最难生合,况大便不时出入,加以刀针挂线是已伤又伤,安能遽长皮肉乎!故刀针挂线,切戒轻试,惟消湿热之毒内治为佳,然漏卮既久,勿论漏不可止,而气血反伤,终难奏效也。当于补中兼消,则何患漏之不痊哉!青龟丸∶乌龟一个,茯苓五两,黄八两,当归三两,人参二两,薏仁六钱,穿山甲五钱土炒,瓦松二条,阴干不可见火,白芷、槐米、干青苔各一两,羊蹄后爪四副,土炒,研末。将龟石臼内捣死,以药末拌之,饭锅内蒸熟,将龟肉与甲火焙干为末,同前药蜜丸,每日服三钱。一月漏痔干,二月漏痔满,服完全愈不复发。但服丸时,必戒酒色三月,倘犯之不能奏功。(此方治漏神效,非俗方可比,有不可思议之炒,去湿而不散气,败毒又不损血,补破于无形,填隙于有孔,愿人敬信此方,坚三月之戒,以去宿疾也。)又曰∶有大便时,先射血几许,始下粪者,人以为便血证,谁知肛门暗生血痔乎!夫痔久必变漏,宜流脓血,殊不知受病不同,见证亦异,此多得过饮火酒,热走直肠而不得遽泄,乃结成小痔,久则皮破血出,此血乃外出直肠之外,非出直肠之中,乃膀胱之血也。夫膀胱化气而不化血,酒毒渗入膀胱,将酒气化水出于阴器,而酒毒烁血不能从阴器而出,不得趋大肠肛门而出矣。无奈门径各别,户口牢闭,无可出路,而酒毒结直肠之外,毒向内攻而直肠之痔生矣。痔生必破,有隙可乘,而膀胱之血注之,久则以血引血,不但膀胱之血尽归之也,乘大便之开关,血先夺门而出耳。治当急填其隙,使血出而无路,然私窦既开,漏卮易泄,不急清上游之源,而但截下流之隙,非计之善也。清源散∶黄连、槐花、地榆、人参各三钱,茯苓、白术各五钱,车前子、葛根各三钱,白芷三分,穿山甲土炒一钱,研末,三七根研末三钱,水煎调末服,三剂血较前更多,减去黄连,又三剂血止痔愈。必须戒酒,终身勿服也。若女色只忌三月,永不再发。倘不能禁,不必徒治渎吾方也。此方炒在多用黄连以解酒热之毒,所谓清源也。上游无病,下流自安,各药又分派得宜,无非去湿化热,堵截有方,故庆平成,何患洪流冲决哉。

蒋示吉曰∶痔类不一,有牛奶痔、鸡心痔、鸡冠痔、菱角痔、莲花痔、珍珠痔、珊瑚痔、蜂窝痔、鸡肝痔、翻花痔、穿肠痔、鼠奶痔、樱桃痔、鼠尾痔、核桃痔、蚬肉痔、内痔、外痔,因形定名,总不外乎醉饱入房,膏粱醇酒,负重致远,以致湿热风燥,浊气瘀血流注肛门,俱能生痔。妇人产后用力太过,瘀血凝滞,亦能致此。毒浅者其形正而平常,毒深者其形异而顽恶。久则崩溃成漏,新则坠重刺疼,甚者粪从孔出,血自窍流。气血日亏,形容日削,治法当以凉血行气为主,其外治法,须分内外,内痔以唤痔、枯痔之法治之,外痔疼甚者清之,头大蒂小者线结之,头小根大者枯之。(《说约》)又曰∶凡疮久不收口,日流脓水,甚而医家任意以纸捻入,日逐磨,渐生脓管,如灯草葱管,遂名曰漏证。此皆气血亏损,热毒郁结,使荣卫营运而失职也。

遍身虚怯处多有之,惟痔疮成漏最易。若用刀针挂线,徒受痛楚,不若以推车客散内消之为妙也。内服十全大补汤、补中益气汤以培助之。

冯鲁瞻曰∶痔漏其名有五∶曰牡,曰牝,曰气,曰血,曰酒。又有肠风痔、脉痔、雌雄痔,皆五痔之别名也。初生具在肛边,状如鼠乳,或结小核,痒痛注闷,甚者身热恶寒,皆由房劳饮酒过度,久嗜甘肥,不慎醉饱,以致阴阳劳挠血脉,肠渗漏,冲注下部而成。治法,始觉便服秦艽、槐角、连翘、土贝之类,外用熏洗以取内消,倘仍姿情嗜欲,则腐溃脓血,逗留日久,傍穿窍穴,即变为漏。必须补气血,慎调摄,方可以渐收功。(《锦囊》)又曰∶痔者,肛门之傍生疮肿痛者是也。亦有生疮有孔,恶水不干,而为漏者。

皆由母食酒面炙,在胎受之,或因后天失调,心经蕴热,热传于肺,注于大肠而成者。治小儿痔疮,宜内服凉血解毒,外用熏洗可也。

又曰∶痔漏之源,受病者,燥气也,为病者,湿热也。皆由酒色过度,湿而生热,充于脏腑,溢于经络,坠乎谷道左右,冲突为痔。虽见证于大肠,实阴虚而火实所致,经所谓开窍于二阴,久则溃而成漏。然痔轻而漏重,痔实而漏虚。治痔不过凉血清热,治漏初则凉血清热燥湿,久则涩窍杀虫,兼乎温散。或曰痔漏,火是根源,何故而用湿涩?殊不知痔只出血,始终是热,漏流脓水,始是湿热,终是湿寒,不用温药,何以去湿而散寒乎!非止痔漏,百病中多有始热而终寒者,即如泻利呕吐,初则肠胃气实而热,久则肠胃虚为寒。丹溪下血条云∶下血久不愈者,后用温剂,正此义也。

朱丹溪曰∶漏疮须先服补药生气血,参、术、、归为主大剂服之,随以附子末唾和作饼如钱浓,以艾炙之,漏大炷大,漏小炷小,灸令微热,不可使痛,干则易饼再灸,如困则止,来日又灸,直至肉平为效。亦有用附子片灸,仍用前补剂膏贴之,尤妙。(治漏法。)李东垣曰∶肠头成块者,湿也;作大痛者,风也;大便燥结者,兼受火热也。是湿热风燥四气合邪,法当泻火润燥,疏风和血止痛,是其治也。(《十书》)冯鲁瞻曰∶痔漏初起,须用芩、连之类,以凉大肠,枳壳以宽大肠。涩窍用赤白石脂、枯矾、黄丹、脑子之类。(《锦囊》)又曰∶痔漏若能味无味之味,正味足矣,事无事之事,百事备矣。若服饵调节谨慎合宜,未有不瘥者也,若不知谨慎,强治无功。

窦汉卿曰∶大法治痔以凉血为主,如肛旁别有一窍出脓血,名曰单漏。治之宜温暖之剂补其内,生肌之药敷其外。

窦梦麟曰∶窍在皮肤者易愈,脏腑有损而致窍者,未易治也。

《养生必效方》载∶干义传,僧觉海少年患痔疾,其行业比冰霜,缘此饱食久坐,知痔疾者,不必酒色过度矣。故《素问》云∶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为痔。三神丸治僧道痔疾,故治有不同也。

岐天师曰∶人有粪门内拖出一条,似蛇非蛇,或进或出,便粪之时,又安然无碍,此乃大肠湿热之极,生此怪物,长于直肠之间,非蛇也乃肉也。但伸缩如意,又似乎蛇,法当用逐邪杀蛇丹服之,外用好木耳一两煎汤洗之,洗后用冰片一分,研末扫上,扫尽即缩进而愈,神验。(《秘录》)澄曰∶治痔漏鹳口等证,患者欲坐不能,须用定铺极浓芦花坐垫,中开一洞,将患处坐向洞中,自无压挤伤疮之患。

[卷二十三\后阴部] 痔疮门主方

诸痔初起煎方槐角子(黑牛胆制)生地当归连翘枳壳升麻荆芥穗陈皮防风地榆(各等分)黄连黄柏黄芩(此三味春秋用七分,夏用一钱五分,冬用五分)水煎空心服。大便秘加蒸大黄、火麻仁。

又方柴胡甘草浓朴独活生地牡丹皮陈皮槐角子黄芩白芍金银花当归黄柏水煎服。

痔疮初起大便下血,未破无脓,皆可内消。

象牙()白僵蚕()地榆()胡黄连(各一两)槐花(火酒拌炒)贯众(火酒拌炒)生地(各二钱)石燕(一对,火醋淬)研细蜜丸。清晨淡盐汤送下二钱。

熊胆散

痔疮坚硬作痛,脱肛肿泛不收。冰片一分,熊胆二分,研细。先将大田螺一个,用尖刀挑起螺靥,入药在内,放片时,待螺化出浆水,用鸡翎扫痔上,频频用之即愈。

又方田螺水养伺其靥开,入冰片少许,螺自化水,鸡翎扫上。

又方槐花研末。灌入雄牛胆内阴干为丸,白汤送下三钱。

又方雄鹅胆汁调冰片搽之。

又方白鹅胆(取汁,三四枚)熊胆(二分)冰片(一分)调匀,涂痔上。

又方橄榄核(灰)熊胆(二钱)冰片(六分)研匀,鹅胆汁调搽。

内痔树上干桃枚,阴阳瓦焙干,再入冰片三分入瓶内,加猪胆汁挤入肛内。

立止痔疼乌梅肉七枚,阴阳瓦焙研细末,冰片三分,儿茶七分,研细末,先以瓦松皮硝汤洗过,再搽。

又方活蚯蚓洗净泥土,捣烂冲热酒服,外用猪胆调杏仁冰片末,鸡翎扫上。

痔内生虫鳗鲡鱼骨烧烟薰肛门,其痔内虫尽死。

药线方诸痔瘿瘤,凡根蒂小而头面大者,用此线系,其患根自落。

芫花(五钱)壁钱(二钱)白色细扣线(三钱)水一碗,同浸小瓷罐内,慢火煮,水干为度,取线阴干,凡遇前患,用线一根,患大者二根,双扣系于根蒂,两头留线,日渐紧之,其患自然冰冷紫黑,枯落后长肉药收口。

又方蜘蛛网四边粗丝合成线,结患根上。

枯痔法

凡痔疮泛出,即用此药涂之,痔自干黑枯落。欲用此方,四边好肉须先用护痔散护住良肉。

明矾(四两)轻粉朱砂(各三钱)白砒(四钱)先将矾入铜杓内滚,次入砒末搅匀,以矾枯为度,去火毒片时,次入轻粉、朱砂,再研极细,瓷罐收贮。每日辰、午、申三时,以温汤洗净痔上,唾津调涂,七八日其痔自然枯尽,方上生肌药。

护痔散

白芨大黄苦参寒水石绿豆粉黄柏(各等分)研细热水调涂四边好肉上,方搽枯痔药。

唤痔散

痔在肛门内肠头上,外面看不见,痛苦不胜,用此药唤出痔来,以葱汤洗净上药。

磁石(一两,活而吸铁者)草乌尖(生用五分)枯矾(五钱)干姜(三分,泡,另研)共研极细。用生姜汁或葱汁调涂肛门上,少顷肛自内脱出,痔疮上下洗净,四边好肉上用前护药,次上枯药,一日三上,洗用新笔蘸药洗之。如此六七日脱尽痔根,即用生肌药收口,后用贴顶升阳散收入其肠,内服槐角丸。

贴顶升阳散

萆麻子(四五粒去壳)麝香(三分)共捣膏。将头心发去钱大一块,贴此药少顷,其肛即收入。如缓再用醋一口喷患人面上,立收。

熏痔法

莲蓬壳一个,五倍子一个,将倍子开一孔纳明雄五分于内,再将倍子有孔一头纳入莲蓬壳内,以线扎紧,入小口砂锅内水煎十数沸,对痔上熏之,冷则又温,频熏自效。

又方苍耳子荆芥黄芩花椒马齿苋瓦松皮硝白矾槐花(各等分)每用五钱加葱白五根,煎汤熏洗。

又方鱼腥草煎汤熏洗,仍以草挹痔上。

又方凤尾草煎汤熏洗。

又方梓桐树枝叶煎汤熏洗。

又方草连根煎汤熏洗。

又方槐花泡汁当茶饮,渣再煎熏洗。

又方新蚕豆花梗叶煎汤熏洗。

又方芒硝、瓦松、陈莲蓬壳煎汤熏洗。

又方苦菜煮烂为度,和汤置器中坐熏,待温下手以菜频频洗之,每日洗三次。

又方陈枳壳、干茄蒂、冬瓜皮、陈槐花各等分,煎汤熏洗。

又方桃树根皮煮汁,每日熏洗三四次。

又方马齿苋煎汤熏洗,内食生熟荸荠。

又方苦参、茵陈各五钱,煎汤熏洗,兼治脱肛。

又方枳壳二两,荔枝草四两,河水煎汤,先熏后洗。

又方无花果叶煎汤熏洗。

洗痔黄硝汤

痔疮肿痛。大黄二两,水十二碗煎至八碗,再入朴硝一两,略滚倾桶内薰洗之。

肛门四边肿硬痒痛不可忍者白矾三分研碎,用童便化开洗痔上,每日二三次。

洗痔膏

此膏能洗痔疮,用刀剪不疼不痛。

槐花明矾(各一斤,或用胆矾)先将槐花用河水熬取浓汁,滤清复入净锅内,投矾于内熬至极稠,瓷罐收贮。每用少许入开水内化开洗之,其痛立止。

外痔瓦花(朝北者)同冰片捣敷。

外痔。

五倍子(五个焙)冰片(五厘)研细,麻油调搽。

痔疮初起。

熊胆(三钱)冰片(四分)研细,猪胆汁调搽痔上。如已溃者不可用猪胆汁,如用在已破之疮便要极疼。

消痔千金散

孩儿茶黄连寒水石(各五分)硼砂赤石脂芦甘石(各三分)熊胆(二分)冰片(一分)研细,清茶调敷患上,肿痛立止。

蜗牛膏

(《集验》)。蜗牛一枚,加麝香、冰片研烂,瓷盒盛,次早取汁涂。

消痔丸

痔疮痔漏初起,人壮便秘,血分壅热者。

生地(四两,水洗)片芩(一两五钱)金银花枳壳(麸炒)秦艽(各一两)防风大黄(九制)当归苍术(米泔浸炒)地龙槐花(炒)赤芍(各二两)研末,炼蜜为丸,空心白汤送下三钱。

又方白鸡胆二三枚取汁,入熊胆二分,冰片五厘共研一处,瓷盒收藏,勿使出气。用时以手指搽之。

神茧散

蚕茧纳入男子指甲,以满为度,外用童发缠裹烧灰存性,研细蜜调搽。

鲫鱼散

鲫鱼一尾刮去肠净,入白矾令满,瓦上存性,研末用鸡毛扫上。

猪甲散

猪悬蹄甲为末,每空心米汤调下二钱。

痔疮虫作痒槐白皮煎浓汁浸洗,冷再换洗;良久大便欲解,当有虫出。

翻花痔荆芥、防风、朴硝煎汤熏洗,再用木鳖子、郁金研末,加冰片、熊胆少许,水调敷。

洗痔槐花、枳壳、荆芥、艾叶水煎,入白矾先熏后洗。

又方木鳖子净仁七个研,加白矾二钱,水煎熏洗。

痔疮灸法

大蒜一片,头垢捻成饼子,先放痔上,再安蒜艾灸。

痔疮头大蒂小芫花根洗净,木臼捣,以少水绞汁于银铜器内,慢火煎成膏,将丝线于膏内度透,系痔疮根上。系时微痛,候心躁痔落时,以纸蘸膏捻入窍内除根。

偷粪鼠牛皮胶一两,好酒一碗,顿化服,一二次自消。

三神丸

(《养生》)治僧道痔疮。

枳壳(炒,去穣)皂角(烧存性)五倍子(各等分)上为细末。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温水食前送下,其效如神。

治痔每日食海螺蛳半升,用苦茶漱口,约食二斗即消矣。痔乃脏火属阳,海蛳性寒味咸属阴,寒能敌火,咸能软坚,茶又苦凉,深得旨矣。

小儿生痔甘草熬膏,空心服之自愈。

痔疮初起痛痒不止旧布鞋底烘热频频熨之,冷则再烘再熨,其痛痒则已。

洗痔奇方夏枯草黄柏枳壳槐花马齿苋五倍子(各二钱)上药装夏布袋内,入瓷罐中,加明矾八两,开水冲洗,立刻止痛。

治痔疮并脱肛。

黄蜡白蜡(各一两)雅连(三钱)研细熔化为丸,每服三钱,白汤送下。

痔疮熊胆涂之。

又方秦椒(即大椒)晒干磨细,取净末一斤,浸麻油十斤封口,每饮食时以椒油或下面或蘸菜吃,神效。

又方大田螺一个,入铜青、麝香、冰片各五厘,入螺内,取水搽之。

又方旱莲草一把连根洗净,捣烂滚酒冲汁服。

又方秦椒同饭捣烂为丸,每服二钱,白汤送下,止痛神效。

清脏补漏丸

(汤阿松道士。)穿山甲(炮,一两)槐花(炒)明矾(各二两)共磨细。以黄蜡二两熔化为丸,每早空心白汤送二钱。一料除根。

又方以绢袋装银硝二两,缝长条,以带系腰中,如坐即将硝袋垫肛门痔上,久久自愈。

偷粪鼠猫屎、井底泥和匀,围之立愈。

痔疮神验方(周鹤仙。)生甘草节大者一百个,为末,炼蜜为丸桐子大,每空心用槐米煎汤送下,轻则三钱,重则五钱,服半料或一料即愈。戒房事百日,永不再发,神验无比,此天下第一奇效方也。若痔肿痛难忍,发而极重者,用地骨皮一两,荆芥、槐角子、枳壳、金银花各三钱,煎汤频洗,午后空心再进一服,自然渐渐消去而愈,不可以平易忽视。

大肠火盛,肛门肿痛难于大便,或生痔并肛门边生疖毒者槐米不拘多少,炒深黄色,放地上去火毒,为末,空心黄酒调服三钱,服三四钱即愈。若生痔并一切疖毒,多服自消,极验。

痔疮丸

黄连苦参乳香(去油)没药(去油)雄黄(各一两)连翘僵蚕蝉蜕防风全蝎槐角(入牛胆汁煮)生地牛膝陈皮穿山甲当归枳壳地龙(去泥晒干,各二两)蜈蚣(焙,去头、足,二十条)象牙末(五钱)人参(二钱五分)蜂房(一个,入玄明粉干眼内,草纸湿透包好,用微火煨之)各制为末,炼蜜为丸,空心开水送下三钱。忌一切火酒、发物、房事,服过六七日,再用后方洗。

洗痔法

荔枝草马鞭草(阴干,各半斤)蒲公英(二两)甘草(三钱)入罐煎好,再入皂矾一两,略煎数沸,(皂矾煎久,升去无功。)先熏后洗。

痔疮初起通州膏子眼药搽之,自消。

痔疮(江仍度。)粉甘草(八两,用青盐四两和水拌,晒干又拌又晒,汁尽为度)粉甘草(八两,生晒)共磨末,炼蜜为丸,每早白汤送下三钱。

又方生桐油频涂。

痔疮痛不可忍羊胆一个,取汁入冰片五分,和匀扫上。

痔疮蜡矾针黄蜡熔化,入枯矾末少许于内,揉成长条如线,看痔漏深浅插入,待脓尽再上生肌药收功。

又方川贝母、五倍子等分,研末搽之。

痔疮突出疼痛坐立不便先用韭菜洗净,煎沸汤于瓦木器中熏之,通手沃洗即愈。如未消用生姜切薄片放于痔上痛甚处,以熟艾作炷于上,灸三炷,黄水即出自消。若肛门上有三二个痔,三五日后如前法逐一灸之,屡验。

肛门起窠作痛野薄荷、明矾各等分,煎汤熏洗自消。

外痔红枣去核,入铜青线扎,炭火存性,研细末,痔潮干渗;痔干以津润湿搽之。

痔痛下血。

川芎当归黄神曲槐花地榆(各一两)阿胶(炒珠)血余荆芥穗(炒黑)木贼草(炒黑各三钱)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米饮送下。

痔疮定痛。

白壳旱螺(七个)杭粉(一钱)共研一处阴干,入冰片三分,研细瓶贮,每以木鳖子、全猪胆汁磨浓调搽。

洗虫痔河堤柳根上须,一把,花椒、白芥子煎汤熏洗,其虫头黑身白,从痔疮孔内出。

洗痔(吴韵清)鱼腥草夏枯草马齿苋(各一两)五倍子枳壳黄柏(各五钱)明矾(四两)共煎浓汁,每用一杯,搀滚汤熏洗。

又方瓦松马齿苋槐花五倍子(去虫)皮硝(各一两)葱白(十个)共装绢袋内煮汤,每日熏七八次。

消痔脱管奇方刺(一个,皮纸湿包烧灰、存性)牛角腮(一枚烧灰存性)猪悬蹄(十个烧灰存性)苦参(二两)木耳石菖蒲陈棕(烧灰存性)枯矾(各一两)地榆槐角子胡麻仁雷丸防风漏芦芜荑麝香(各五钱)共磨细末,炼蜜为丸桐子大,每服一钱,日三服,白汤送下。

洗方喇叭花(即土地黄苗)煎汤,日洗二次。

却毒汤

瓦松马齿苋川椒川文蛤防风生甘草枳壳侧柏叶苍术葱白(各三钱)焰硝(一两)煎汤,日洗三次。

牝痔并一切内外痔,疼痛不可忍新黄栝蒌一枚,以刀旋下顶,不去穣,选不蛀皂角子填满,将顶盖好,外用纸筋泥固济约三指浓,以炭火簇合烧令红,放于地下坑内出火毒,一宿取出,加麝香一钱,每服一钱,研极细,瓷瓶收贮,米饮调服。

新久痔痛海螵蛸去粗皮,研细末,用生麻油调成膏,用鸭翎扫上,每日夜用之,日久自消。

外痔神消散

(杜秘。)红栀子(捣碎)黄柏胡黄连(各一两)水二宫碗煎一碗,二煎、三煎俱煎一碗,共三碗,去渣,入皮硝一斤炖化,撤去泥脚,取上清硝汁,以文火慢炼成硝。大田螺十六个,每个入冰片一厘。(待螺化成水,将水拌入硝内,再加熊胆、儿茶各五钱,研细和入硝内拌匀听用。)每用头一次用苦参一两,水三大碗煎成二碗,去渣,入制硝末一两,煎二三滚,倾盆内,先熏后洗,每日洗三次,第二日仍用洗剩药水,再加苦参一两,加水一大碗煎成,加制硝末五钱,如上熏洗。第三日照第二日洗法。

第四日旧药水俱不用,照第一日换新水煎苦参制硝洗之。以三日又换一次,其痔自消,永不再发。

痔疮线香为丸,每服二钱,白汤送下。

痔漏神方(顾玉书。)抱鸡蛋壳内皮(存性)血余(各三钱)石膏(二钱)冰片儿茶(各五分)血竭(三分)共乳极细搽痔上,脓水自干,管根自落,用真耿饼一斤,粉甘草半斤,捣匀为丸,每早空心白汤送下三钱。此乃秘方,经验多人,用之必效。

内痔冬青树叶煎汤熏洗。

外痔鳖甲、五倍子,煎汤熏洗。

痔疮广元肉一个,包明矾五分。嚼碎滚水吞下,七日后用明矾一钱,十四日后用明矾一钱五分。待痔枯即止。

又方青饼一个入黄蜡一钱于内,置碗中,于饭上蒸熟,清晨开水细嚼一枚,以愈为度。

又方梓桐树皮叶煎汤洗。

又方草连根煎汤洗。

痔疮肿痛冬瓜煎汤洗。

[卷二十三\后阴部] 痔漏门主论

澄曰∶痔疮初起,有奔走过急,瘀凝肠分,流注肛门者;有色欲违度,忍精强固者;有耽于醇酒者;有好嗜辛辣煎炒炙者;有湿热流滞者;有久嗽气虚,群火灼阴而成者;有久坐气血凝聚者;又有妇女血燥,大便秘结,用力努挣而成者;亦有生产用力太过,瘀血流结而成者;更有脾泻肾泄、元气下陷而成者;又有久痢气陷而成者,种种皆能成痔。而痔类甚多,有因其形而名者;有因其部位前后左右内外而名者;既溃之后,每每多成漏管,不能收口者。非内服外洗,纯用苦寒,致令脾元日损,肌肉难生,即系医家妄用刀针,药线系扎,铅丸悬坠,利剪割切,良肉受伤,日施药,插入拔出,日逐将疮内四旁新肉磨成硬管,愈插愈深。此固医家之过,然病家见痔疮溃后,虽流脓血,不疼不痛,嗜饮者依然畅饮,好色者仍复贪欢,善啖者辛辣煎炒全不禁戒,虽无刀剪药线之害,亦断无不成漏者,所以致漏之源又伙。更有等自愚之辈,每言痔漏不可医痊,留此门户为湿热外渗之地,若收功完口,湿热反无门可出矣。殊不知肾开窍于二阴,谷道即肾之门户,若使终年破流血水,则真阴由此而耗,正气从此而亏,安能保其不成痨瘵乎!况湿热若果由大肠而来,自由大肠直出,岂有归大肠而不出,反由漏口徐徐而泄哉!是以痔贵早为培补,益气保元,不可用苦寒内服外涂淋洗,病者谨戒百日醇酒房劳,再无不收口之理。若不遵禁忌,虽有灵丹,亦难奏效。

[卷二十三\后阴部] 痔漏门主方

退管丸

(周鹤仙。)当归(酒洗)露蜂房(槐树上的,微炒)川连(酒炒)象牙(各五钱)槐花(微炒)川芎(炒)滴乳香(包在新鲜箸叶内,去油净,各三钱)共研细末,取黄蜡二两,熔化为丸如桐子大,每空心以漏芦、芦甘石煎汤送下,其管退出,用剪剪去;亦有化为脓血出者。

服此药忌房事、豆腐、火酒。虽愈仍忌四十九日。

捷法

地沥青一两,置有盆中,用大蜈蚣一条,养在盆内,勿令游去,伺蜈蚣将油食尽为度,用竹签将蜈蚣绷住,竹刀剖开取腹内油,搽痔漏上,务将脓血洗净再搽。

琉璃饼

陈芥菜(切碎)陈琉璃(炙各五钱)螳螂壳(水洗阴阳瓦焙,三钱)陈皮(灰六钱)田螺(二个,冰片化水)珍珠(一粒,如无用药珠代)五味同为细末,取田螺水和药,乘潮捏饼,先用天芥菜入砂锅内煎汤,倾入小口瓶内,对患处热熏温洗,如无天芥菜,即用番白草或苦参煎汤熏洗亦可,洗后拭净,将药饼放患顶上膏封。一日一换,痔管内仍用所存药末,鹅毛管吹入。

痔漏丸

大熟地(四两)白茯苓山药山萸肉牡丹皮白芍(各二两)象牙(一两五钱)鳖肉苁蓉何首乌(各三两)炼蜜为丸如桐子大,白汤送下三钱又方象皮(二两)人乳(浸一宿,瓦上焙脆存性)荔枝核(二十八个,焙脆)研细。用猪膈肝四个,白酒洗去油,入砂锅内加酒半斤许,糯米一撮,煮烂为度,捣烂和药为丸,每服二钱白汤下,虚人用人参汤下。

又方雄牛胆汁入铜锅微熬,飞面收为丸,空心白汤送下,管从大便而出。

又方槐花(炒黑)青黛(各半斤)当归(酒洗晒干,一两)打糊为丸,先嚼核桃肉一枚,淡盐汤送下三钱,退管至速。

又方胡黄连(二两)石决明(火)槐花穿山甲(各五钱麻油一斤,瓷瓶内煮黄色)研细饭丸,每早米汤送下一钱。四十日见功。

又方胡连(姜汁拌炒)刺皮(炒各一两)指甲(炙五钱)蜣螂(七个)麝香(二分)研细饭丸,每早淡酒送下一钱。忌火酒、椒、姜等味。

退管如神活獾子一只,杀之退毛净,又将肠内粪去净,入石臼内连骨舂碎,盛坛内封固,埋背阴地下,或背阴房内,过三伏天听用。看管大小,用纸捻蘸坛内浮油插入,其管即出,生肌敛口。

金蝉补漏。

推粪虫(七个)滴乳香(去油)没药(去油各五钱)炙甘草生矾生甘草熟矾(各七钱五分)研细,黄蜡四两熔化,乘热丸桐子大,先服八分,渐加至二钱,酒送下,其管自退。

退管牛皮末晒炒研一斤,槐角子半斤,蜜丸白汤送下。

又方木耳一斤,用扁柏叶煎水洒上,晒干研末每岁一分,日逐加一分,如二十五岁可递加至二钱五分为止。俱用白汤调下,如管未退,到二十六天降序一分,只服二钱四分,日逐减至一分为止。

狗肠丸

象牙屑建青黛陈松萝女贞子(各等分)研细。用黄狗肠一具,洗净蒸烂为丸,每早白汤送下三钱。

混元球

治痔漏如神。

白马屎(七粒)真川椒(三十七粒)蕲艾河蚬(各七钱)槐皮(一斤,切片研末)用蚯蚓屎作球,包众药在内晒干,每日一球,安于马桶内烧取烟熏。

痔漏。(《济生》)血竭象牙末(各二两)乳香(去油,六钱)蝉蜕没药(去油)朱砂(各二钱)白僵蚕蜂房(各三钱)上为细末,黄蜡丸弹子大,每空心温酒下三丸。

狐仙封脏丸

此方并不治痔,而治痔有神效之功。十日见效,服完一料,永不再发。久服可延年益寿。但服此当禁色欲。

枸杞子(去蒂,酒拌蒸)菟丝子白茯苓(乳拌,蒸晒五次)赤茯苓大生地(竹刀切片)大熟地甘菊花女贞子何首乌(同女贞子蒸晒五次)山萸肉远志肉(甘草水浸二日)当归身人参莲须柏子仁天门冬眼肉麦门冬(去心)酸枣仁(各四两)北五味川牛膝粉丹皮石菖蒲泽泻(各二两)炼蜜为丸,每服二钱白汤送下。

痔漏丸

此方退管生肌,屡用屡验。

石莲蓬冬青子(各三两)川黄连真川芎牛膝(酒炒)赤芍当归(酒洗)黄芩黄柏熟大黄(各一两)槐角子象牙末(各二两)蛇蜕(去头尾)全蝎(各五钱)金墨(一锭约重三钱)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早服三钱,至七日后服二钱五分,又七日服二钱,忌火酒,又七日服一钱五分,每早晚用柳须、花椒煎水熏洗一料,服完永不再发。忌羊肉、驴肉、公鸡、鲤鱼、辛辣。

又方蚯蚓(半斤,用竹刀剖开去净腹内泥,砂锅上焙干)象牙(二两)共研极细末。用白糖水和匀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早空心用陈无灰酒送下三钱。三服后即有效验,服至十日,有管者渐渐退出,内自生肌。勿吃一切发物、腥、酒、猪首、公鸡等类,尤忌房事。此方屡用验过多人,万勿轻视。

推车客散

痔漏不论远年近日,最凶者百日收,其管自出。

酸枣仁(炒)远志肉苍术(盐、醋、米泔、童便四制)穿山甲(炙)侧柏叶(白矾水煮)枳壳(醋煮)地骨皮(各一两)槐角子(炒)贯众(酒拌,九蒸九晒)陈棕炭(各三两)皮(存性一两)白花地丁(七八月采生白花者,六两)如法制度为极细末,空心酒调服三钱,或白汤亦可。服一月后,每服加推车客即蜣螂细末三分,管自退出。如出以快剪去之。

柏胶丸

内消痔漏。

雄黄(同蜜煎老去蜜)小茴香(各三钱)川黄连侧柏叶(各一两)广胶(八两切断以牡蛎粉八两炒成珠,去牡蛎)熊胆(一钱)槐角子(一荚四五粒者佳,四两)研细炼白蜜为丸,早晚各服三钱,白汤送下,荤用鸡蛋,素用豆腐过口。如痔痛极者,加乳香去油、没药去油(各二钱),蟾酥(一钱五分。)

追毒丸

痔漏通肠,污从孔出,先用此丸追尽脓毒,后服闭管丸立效。

胡连(切片,姜汁拌炒)皮(炙,切片再炒黄色各一两)麝香(二分)研细,软饮为丸麻子大,每服一钱,食前酒下。服丸后脓水反多,药力到也,莫惧。

闭管丸

胡连(一两)槐花(微炒)穿山甲(麻油内煮黄色)石决明(,各五钱)炼蜜丸麻子大。每服一钱,空心清米汤送下,早晚日进二服,至重四十日而愈。如漏四边有硬肉突起者,加蚕茧二十个炒,研和入药中。并治遍身诸漏皆效。

痔漏不拘蜂窠翻花通肠三十二孔者,不用刀针挂线,立建神功。

黑丑(连皮炒)大黄(酒拌,蒸极烂)白莲蕊(各三两)红矾(醋煮)五倍子(炒)五味子(炒)川当归(各一两)黄连(七钱)乳香(去油)没药(去油各一钱)山豆根(五钱)研细,酒叠丸,每服一钱五分,肉汤送下。

退管。

童血余()槐角子(炒,各一两)白蒺藜(炒,去刺,二两)直僵蚕(炒)皮硝(炒)儿茶没药(去油各五钱)蝉蜕(酒洗,焙,三钱)蜂房(焙,四钱)犀角(瓦上炙)鹿茸(各五钱)肥皂子(四十九粒,取肉瓦焙)研细。用黄蜡四钱,狗油一两,化匀和丸如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早晚酒送下。半月其管自退。

加味槐角丸

痔漏通用,并治肠风下血。

川芎真阿胶白芷(各五钱)槐角子生地当归身(各二两)黄连条芩枳壳连翘防风秦艽地榆升麻(各一两)黄(二两)研末蜜丸。或酒糊丸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渐加至七八十丸、百丸,空心温酒或米汤送下。

钓肠丸

久漏虚漏,肛门肿痛生疮,时有脓血及肠风下血,虚寒久不愈者。

生附子(去皮、脐)枯绿矾(各一两)诃子(煨)枳壳(去穣麸炒)天南星(生用)白附子半夏枯白矾(各二两)鸡冠花(微炒五两)栝蒌(烧后存性)皮(烧存性,各二个)胡桃仁(十五两,不去油,罐内存性)研末醋糊丸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临卧时,俱用温酒送下。

痔漏出血不止。(孙真人。)熟附子(焙)明矾(各一两)研细蜜丸桐子大,每服二丸酒下,一日三服。数日血止,百日除根。

痔漏神方柿饼放炭火上烧灰存性,每一两入嫩滴乳石一钱,共研细末。每服一匙,一日服四五次,或茶或米饮,或糕或饭,俱可服。俱在食前服。初服五七日,必流血水,管渐化出,或痛,或不痛,次流黄水,结疤全愈,永不再发。远年者用半斤,近者数两。(滴乳石要极嫩的,指甲刮得下者为佳,生用不必。)治痔油药(灵秘丹药。)苏合油熊胆各五分鸡蛋头生者二个,取蛋清将鸡蛋清熬油,三味和匀敷之。(有一赵姓患痔垂死,用之即愈。)治痔药水片脑(一分)朴硝(五分)熊胆(三分)蜗牛田螺肉(各十两)橄榄核(烧灰五分)将蜗牛、田螺肉捣烂,入药浸一夜,取水并药敷疮,无不断根。

痔漏。(洪武帝亲验。)犀角象牙乳香没药(各一两)明矾黄蜡(各五钱)铜器熔化蜡入药,丸梧子大。用连翘、金银花入好酒煎半日,去渣,酒服二十一丸,自愈。

槐角丸

槐角子槐花(各八两)槟榔(四两)黄芩(三两)刺皮(两个,酒浸焙)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桐子大,空心白汤送下,每服一百丸。

又方(《外科秘书》)青苔,青石上者焙末,加生矾少许,再研听用,先将瓦花一把水煎滚,加盐卤一碗,坐上浴洗,其痔渐渐缩小,揩干将药抹上,但要痛三四次即愈,永不再发。

痔漏(周鹤仙。)金银花(拣净梗叶)粉甘草(各一斤)上二味,以一斤为末,炼蜜为丸如桐子大。以一斤浸黄酒,每用一杯,送丸药二钱,一日三服,一料即愈。一切痔俱枯落,漏管渐退出,神效无比。

海州州尊李公方治痔漏血痔如箭,肠风下血,并效。

橡斗子壳(四两)黄(蜜炙)枳壳(麸炒)黄连(酒炒)地榆(去下半截,只用上头半截,取净末,各二两)共为细末。老米打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清晨用槐花米三钱煎汤送下一钱,重者二钱,半月全愈。至重者兼用小灵丹必效。

小灵丹

番木鳖不拘多少,用麻油煎枯存性,取起为末,面糊为丸,如萝卜子大。临卧时用清茶调服一分六厘,盖暖出汗,切忌不可说话。其油用熊胆为末,冰片少许和匀,留搽外痔。如外痔先以荆芥、防风、瓦松煎汤熏洗涂药;如内痔则只服二方丹药自愈。此丹兼治中风,口眼斜,如神。此油搽梅花(瘌痢),三日即好。

痔漏。

活磁石(六两,打如豆大,用硫黄一两研细,以白芨水浸磁石,将硫黄为衣,晒干)入阳城罐内,铁盏盖定,盐泥固济,升七炷香,冷定开看,其灵药只有三钱,听用。又用朱砂、明矾、火硝、青盐(各四两)。

入阳城罐内,照前升七炷香,刮取灵药。又用纹银(一两),硫黄(三钱),白砒(三分)。

入倾银罐内,炼化搅成粉,将三项药各称等一分,米饭为丸,空心白芷煎汤送下一分,半日许下部作胀痛时,要人手拍左右,其管退出;外用好生肌药收口,其功甚速,如疮口小,可另用好烂药烂开疮口,其管更易退出。如欲速于退管,可用萆麻子一两煎水熏洗,其退更速。

治痔良方夫痔何由而生,乃心经之积热,流于大肠经,为害于谷道,古人名之曰痔、曰漏,此证男女皆患。盖缘美味多飧,醇醪过饮,醉饱贪欲,喜怒交加,渐积而成。其患初起结累如牛乳鸡心,不破为痔,破流脓水为漏,变为莲花通肠鸡冠,其祸不小,不医则患重于一切。世人不审痔源,不解漏根,动辄药线穿蚀,致受痛苦,男子强求一时之功,而妇人岂能穿线乎!譬夫瓦破则漏水下流,不补其瓦,漏安能免,予得此方,男妇并治,不理其疮,惟补其气血为主,使其上不漏则下无害矣。且无号痛之惨,溃烂之险,服此药者,不惟能愈痔漏,抑且以保寿延年耳。

人参甘枸杞生地当归身(各一两五钱)茯苓麦门冬(去心)枣仁(炒)远志肉白芍(酒炒,各八钱)粉甘草(去皮,五钱)白术(土炒,一两)上为细末,用猪心血略加炼蜜,为丸如桐子大。每临卧时,无灰酒送下七八十丸。先看疮之轻重。轻者煎五六剂,重者十剂,候疮痛止水收。再照方合丸药服。服时仰卧一二时,勿令心乱妄想,宜少房欲,忌火酒、葱、蒜、生酒、小鸡,宜永断羊肉。

痔漏方(方君达)。若久漏倍人参二三两,鸡冠、石榴等痔,先宜止痛为主,再搽枯痔药、冰螺散,或用熊胆磨搽,或番木鳖磨搽。

阿魏(一两)人参(五钱)生地(三两)熟地全蝎(米泔浸洗)槐花(去梗灰炒)阿胶(蛤粉炒,各二两)象皮(土炒)红花川连(各五钱)柿饼(八两,陈茶浸,同生熟地捣膏)槐角子(连子炒,二两)上为末,以柿饼膏和杵为丸如绿豆大。每早晚空心开水送下二钱,戒气恼房事,生冷发物,如痔流水时,不可行走,内外痔漏,并下部有漏,久服神效。

痔漏混元丹

(郭朗仙。)青礞石(八两,黑色打碎有金星者佳)黑铅(三两,同硫黄四两炒成青金色)陈明瓦(三两二钱)明雄水银雌黄(各二两)白砒(八钱)皂矾(四两)牙硝(六两,同青礞石金色)各研粗末,用升量有多少,好做混元球大小,先以灰如药数成球,庶不致药多球小也。球成将药装入混元球内,以泥盖盖之封固,入灰缸内,用金粟火煨一日至夜,又翻转四面俱煨到。取起去盖看时,如药茶褐色、黄色俱好;如白色、黑白色可再封口煨之。养火一日,取出配后药,每灵药一两,加凤头贯众去心,净二两,以湿纸包盐泥固济晒干,入炭红取出,闷息存性,研细末一两,黑枣肉一两二钱,同入石臼内杵为丸如黄豆大,每空心酒下三四丸,或五丸。服后倘喉痛破损,止药一二日,待喉中不痛,照前又服,以愈为度。

做紫土混元球法

用紫土槌熟,加旧草鞋或旧棉絮和入土内,多杵为妙,再以旧绢一小方,药多少即用灰多少于内,包裹成球,要圆些,上扎之,入泥内包裹成球,以木板打之,入灰内,过一二日换灰,取起又打之。待干,若有缝以泥涂之,以无缝为度。俟极干透,解去绳,取去灰,入药内,其口先做有子口小盖,现成装药入内,以盖盖之,再以熟泥封固,要紧,再下缸煨之。

丑午丹

治痔疮痔漏,能止脓水,不用退管,自然敛口,诚乃痔中之圣药也。

马蔺子(三钱,炒研细)牛黄(三厘)梨一个去皮,上剜一孔去心,将药装入梨内,仍以盖盖之,竹签扦好,饭锅内炖熟,不可入水,服时入白蜜七八钱,槌烂食之。一日吃一个,奏功最捷。内外痔均效。

凡痔漏发背,疔毒疮,破流黄水,到处起疮。杭粉一两,入银罐内化开,成老金色,冷定研末,加冰片三分,搽之其水自止,其痛亦定,即不成疮矣。

痔漏退管。

猫耳朵刺(即十大功劳,五钱)槐花(一两)煎汤,先熏后洗,如打喷嚏,其管即脱下。

治痔漏二三十孔出粪者。

犬肉青黛(福建者,各八两)共捣千杵为丸,每空心白酒或白汤送下二钱;至重者一斤,全好。

熏洗痔漏瓦松、皮硝、川椒、地骨皮、槐条,用鳖一个,煨汤煎药,倾净桶内,先熏后洗。

又方花椒、艾叶、葱白、白茄根、马齿苋、皮硝、五倍子,煎汤,先熏后洗。

皮丸

刺皮(三四个,酒浸焙)经霜槐角子(一斤)当归(三两)共为末,炼蜜丸,桐子大,每服一二百丸,温酒送下。

痔漏。(汤道士。)穿山甲(炙一两)槐花明矾(各二两)共研细,黄蜡二两熔化为丸,每服一钱五分。

痔漏丸

金银花(一斤)甘草节连翘(去心各三两)共研细末,用夏枯草八两熬膏,加炼蜜少许,和杵为丸如弹子大,约重三钱。每早晚用开水或酒调服一丸。戒色欲、烧酒,余者不忌。一料全愈。

痔漏象牙屑二斤,研极细末,每早用熟鸡蛋三个蘸屑吃。或入稀粥内,服完一料全愈。

三十年痔漏三料除根。

白莲须黑牵牛(各一两五钱)当归(五钱)研末,每服二钱空心酒下。忌热物。五日见效。

[卷二十三\后阴部] 脏毒门主论

\r脏毒\p04-a41a181.bmp\r陈实功曰∶脏毒生于肛门之两旁,乃湿热相火内灼肺金而成也。或醇酒膏粱,勤劳辛苦,蕴毒流注肛门,结成肿块。发于外者,多实多热,脉数有力,肛门突肿,大便秘结,肚腹不宽,小水不利,甚则肛门肉泛如箍,孔头紧闭,此为外发,属易治,宜通利大小二便,珍珠散、人中白散搽之,脓熟针之。发于内者属阴虚,湿热渗入肛门,五内结肿,刺痛如锥,小便淋漓,大便虚秘,咳嗽生痰,脉数虚细,寒热往来,遇夜尤甚,此为内发,属阴难治。当用四物汤加知母、黄柏、花粉、甘草,兼以六味地黄丸调治。候内藏脓出则安。又有生平性情暴急,纵食膏粱,或兼补术,蕴毒结于脏腑,火热流注肛门,结而为肿,其患痛连小腹,肛门坠重,二便乖违,或泻或秘,肛门内蚀,串烂经络,污水流通,大孔无禁,饮食不飧,作渴尤甚,凡犯此候,未得见其有生。又有虚劳久嗽,痰火结肿,肛门如粟,破必成漏,此名痨疰,乃内伤坏证,不可勉治。(《正宗》)《心法》曰∶脏毒有内外阴阳之别。发于外者,由醇酒浓味,勤劳辛苦,蕴注于肛门两旁,肿突形如桃李,大便秘结,小水短赤,甚者肛门重坠紧闭,下气不通,刺痛如锥,脉数有力,多实多热,属阳易治。发于内者兼阴虚,湿热下注,肛门内结壅肿,刺痛如锥,大便虚闭,小水淋漓,寒热往来,遇夜尤甚,脉微细,为虚为湿,属阴难治。

冯鲁瞻曰∶内证中有谓脏毒者,乃肠风日久,气血俱虚,下陷日甚,大肠湿热蕴积,遂生窠穴,为积血之器,从便之前后而来,其腹则痛,血浊而色黯者,名曰脏毒。内伤蕴积久而始发者也,谓之挟热下血。虽有毒名,实非毒也。肠风者,风邪淫乎肠胃也;脏毒者,湿邪淫乎肠胃也。若血射如线者,虫痔也。肠风脏毒之血,自肠脏而来;五痔之血,自肛门蚀孔处出也。

[卷二十三\后阴部] 脏毒门主方

脏毒下血。(《三吴医案》)槐花木耳(各三钱)大黄(酒浸,九蒸九晒,二两)郁李仁皂角子象牙屑条芩升麻血余炭荆芥穗(各五钱)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赤豆大,外以四物汤加黑蒲黄各一两为衣,米汤送下,空心及下午各二钱,服完立愈。

又方干柿饼烧灰,米饮调下二钱。

加味脏连丸

治脏毒。

黄连(八两)枳壳(六两)大麦馅子(一升)甘草(四两)先为粗末,装入犍猪大肠内,不拘几段,用线扎紧,酒水同煮极烂,捣成饼,晒干,为细末,水叠为丸,白汤送下二钱。

洗脏毒痔疮。(叶台山。)五倍子当归黄柏槐花木鳖子(各一两)瓦松(十根)红花(五钱)煎汤熏洗。

消毒百应丸

治脏毒痔漏。

苍术猪牙皂槐花(或槐角子)金银花黄柏当归(各四两)上六味用河井水各四碗,煎取浓汁滤清,入锦纹大黄一斤,石槌打碎,浸透取起晒干,又浸又晒,汁尽为度,研细末,用陈荞麦面和杵为丸,如绿豆大,如血多加地榆四两煎汤,寻常用二十丸;沉重用六十四丸;体浓者用八十一丸,白汤送下。并治内外诸证。汤引开后∶心痛艾醋煎汤下,追虫下积槟榔汤下,肚痛干姜汤下,咳嗽姜汤下,伤食酒下,夜多小便山茱萸汤下,疝气茴香汤下,风火时眼黄连汤下,白痢姜汤下,赤痢甘草汤下,浑身痛乳香汤下,五劳七伤盐汤下,肠风下血、吐血当归汤下,难产童便下,五淋、大小便秘大黄汤下,痔疮漏疮、头痛眼胀、伤寒发热紫苏汤或大黄汤下,经水不通红花汤或当归汤下,肚大青筋膨胀石榴汤下,黄肿陈皮汤下,四肢无力熟地汤下,疔疮磨刀水下。

脏毒下血。(丹溪)车前草连根一握,生姜一小块,和新水捣烂,去渣取汁,候血欲下时,腰间必觉重,即服此一盏,少倾渐觉冷下腹中,登厕便不见血矣。

脏毒下血(《锦囊》)黄连四两,酒浸,春秋五日,夏三日,冬十日,晒干为末,乌梅肉六两,捣烂丸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空心白汤下。

[卷二十三\后阴部] 肠风门主论

林氏曰∶或问风邪何由入于大肠,毒瓦斯何因聚于脏腑,此风与毒有所分别否?答曰∶此风非外感风寒之风,此毒非痈疽脓血之毒,总当以气字看。而肠风亦如春伤于风之义,本足阳明清气不能升发透达于四肢腠理之间,而反下陷于大肠,大肠之血脉亦随此气而虚陷,陷久则气血郁结而化为湿热,因此血随气滞,凡登圊气陷火迫之时,其血先粪而至,至则清散不多。初起谓之肠风,盖因方中多用荆芥、防风、升麻诸风药升举清阳之气,遂疑为外感之风也。即使是风,亦血热所化之风,岂外风能入于大肠也哉!至于脏毒者,因肠风日久,气血两虚,虚陷之气日甚,而大肠之湿热蕴积日深,手阳明大肠为积血之处,其势必随气下陷,从粪之前后而来,来虽不痛,而其色多黑黯成块,故有毒之名,而实无痔漏、肠痈、脓血疼痛之毒也。若其病久远,气血愈亏,则脾胃之元气谅必先亏,不能统运周身血脉,使之流行无碍,亦随陷于大肠而成结阴便血之证,在下清气不举,便血而兼飧泄之病,在上浊气凝结,中满而兼喘嗽之恙,甚至肢体浮肿,胸腹胀闷而死。是证应分为三∶轻曰肠风,甚至脏毒,重则结阴也,(《活人录汇编》)又曰∶初起之脉,或沉数有力,或弦数不清,久则芤数无力,或沉涩而弱,或结阴脾虚之脉,非芤涩则虚传。初则宜于升阳清热;次则清补相兼,和血解毒;结阴则当升清利浊,兼于温补其血可也。又曰∶近世患痔者多,而痔中出血者亦不少,多有误认肠风脏毒,而用寒剂者不止,复用升提者再不应,而亦用温补者,总与痔血无干,而补泻尽属妄投。及余细审脉证,方知此血实从痔疮中出,痔愈则血不治而自止,于是病者大悟,求治于专门者,痔果全愈而血从此止,医者亦当细心体察,特详赘以诏后学。

《医论选要》曰∶肠者,大便下血也。经云∶风客淫气,其精乃亡,邪伤肝也。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为痔,盖缘风气通于肝,肝生风,风生热,风客则淫气伤精,精亡则邪热伤肝,因饱行房,则筋脉横解而肠痔漏之证生焉。人之不避风毒,恣饮醇酒炙之物,纵欲,喜怒无常,脏腑郁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阴阳不和关格壅滞,热毒下注,血渗大肠,而成肠痔漏之疾矣。俗谓之肠风、脏毒是也。其病身寒脉沉者生,身热脉浮者死。治法宜祛风消毒,解热凉脏,和血润燥为主。

钱青抡曰∶肠风下血贵在节欲戒酒,方可除根。

朱丹溪曰∶肠风独在胃与大肠,出血兼风者宜苍术、秦艽、香附、芍药之类。

冯鲁瞻曰∶肠风者,邪气外入,随感随见,所以色清脏毒者,蕴积毒久而始见,所以色浊。治肠风以散风行湿,治脏毒以清热凉血,又要看其虚实新久,新者实者,降之泻之;虚者久者,升之补之。夫血之在身有阴有阳,阳者顺气而行,循流脉中,调和五脏,洒陈六腑,谓之营血。阴者居于络脉,专守脏腑,滋养神气,濡润筋骨,若感内外之邪而受伤,则或循经之阳,血至其伤处为邪气所沮,漏泄经外,或居络之阴,血因留着之邪溃裂而出。则皆渗入肠胃而泄矣。世俗率以肠风名之,不知风乃六淫之一耳。若肠胃受火热二淫,与寒燥湿怫郁其气,及饮食劳力,伤其阴络之血者,亦可谓之肠风乎?《针经》曰∶阳络伤则血外溢而吐衄;阴络伤则血内溢而便溺是也。不可纯用寒凉药,必加辛散为佐,久之不愈,宜理胃气兼升举药。盖精气、血气,皆生于谷气,大便下血,多以胃药收功,徒用苦寒,而不理脾胃,是绝气危生之下工也。

又曰∶肠胃本无血,而有下血者,大肠之病也,大肠何以病下血,邪以感之也。

盖阴络不伤,肠胃不虚,虽有外邪,亦不能患。惟醉饱房劳,坐卧风湿,恣啖生冷,以致湿热阴络受伤,外邪得以乘之。经云∶阴络伤则血内溢而便血。又云∶结阴者便血一升,再结二升,三结三升。此言阴气内结,不得外行,渗入肠间,乃寒湿生灾而阴邪之胜也。外邪者何?风、寒、暑、湿、热是也。风喜伤肝,肝伤则不能藏血而下者;醉后饮冷,寒饮内伤,血为寒凝,渗入大肠而下者;内外伤湿,湿伤凝胃,随气下流而致者;膏粱人浓味、酒色,藜藿人劳役过度,以致热积下焦而致者。然湿毒下血者,腹中不痛;热毒下血者,腹中多痛。更有内伤阳气不足,下焦之阴无元阳以维之而下血者,书所谓病患面无色,脉浮弱,平按之绝者,下血是也。有脾虚阳气下陷,不能统血,以致血随气降而下者。盖阴必从阳,血必从气,脾为气血生化之源,故必赖补中升阳,以胃药收功。有以先便后血者为远血,由足阳明随经入胃。先血后便者为近血,由手阳明大肠随经下渗。有以心肺为远血而属阳,肝肾为近血而属阴。以论者名为肠风脏毒,实非外感之风,肿热之毒之谓,盖阳明之气不能上越,下陷大肠,肠胃之脉随气虚陷,陷久则湿热蕴毒,随气陷而先至,其腹不痛,血清而色鲜者,名曰肠风。邪气外入,随感而见者也,谓之挟寒下血。后人因古方多用荆防升散而窒之,为风寒,非风也。

又曰∶凡下血身凉血寒者生,身热血温者死。

[卷二十三\后阴部] 肠风门主方

通治肠风主方(《活人录》)防风(三钱)生黄山药(各一钱五分)茜根槐米秦艽(各一钱)黄连(五分)甘草(三分)水煎空心午后服。(防风佐黄,达清升之气以透表,山药、甘草和中益脾,使血无虚渗之虞。秦艽、茜根清风热以和血。黄连、槐米消蕴积之热毒。初起加炒黑荆芥、黄芩各一钱,去黄之骤补。日久加黑荆芥一钱,乌梅肉、升麻各五分。再久则加生地三钱,白芍二钱,升麻五分。已上气血未亏,火盛便燥,可服剪红丸,或犀角地榆丸。如脏毒加生地三钱,茜根、升麻、陈皮各五分,减防风一半,去槐米。日久气血两虚,加人参,白芍各一钱五分,当归头一钱,升麻、陈皮各五分,减防风二钱,去槐米、秦艽,服犀角解毒丸。如结阴便血,浮肿气喘者,加茯苓二钱,人参、桑皮各一钱五分,炮姜、车前各一钱,陈皮五分,减防风二钱,去槐米、秦艽、黄连、甘草,兼服结阴丸。)

犀角地榆丸

犀角黄芩黄连地榆枳壳槐米当归防风(各等分)生地黄乌梅肉木耳(各加倍)蜜丸。早空心滚汤吞服三钱。

犀角解毒丸

犀角升麻羌活防风甘草荆芥牛蒡子连翘土枸杞(各等分)金银花当归身生地黄白芍药(各加倍)蜜丸。早空心滚汤吞服三钱。

肠风便血。(壮实者宜。)槐角子(五钱)黄连陈枳壳地榆贯众(各三钱)水煎服。(昔潘大司马患此,孙文垣用此方治之,一服即止,书其方于壁间,遇有便血者,治之无不立愈。)大肠泻血。(《普济方》)发灰(五钱)鸡冠花扁柏叶(各一两)研细末。卧时酒调下二钱。来早以温酒投之,一服见效。

肠风下血秘方豆腐末入袋滤出浆者,带渣取出,锅内炒燥研末,每用三钱,如下紫血块者,白糖汤下,红血块者,砂糖汤下。虽远年便血垂危者,每日用三次神效。

又方(唐云峰)。陈荞麦面和犍猪胆汁,为丸桐子大,每早空心开水送下三钱。

又方(昭隐寺浣尘和尚传)。刀豆阴干,阴阳瓦焙,三钱,臭梧桐白根(切片,三钱)。煎汤调服。

又方(吴韵清)。柿饼七个,用好醋一斤同煮,醋将干,取起晒干。每早用开水细嚼一个,服至三四个即止。血痢亦效。

又方(怀德堂自验。)黄芩(炒黑,四两研细)黑枣头(半斤,煮烂去皮、核)和捣为丸桐子大,每早晚各服二钱,终剂即愈。

便血。(江仍度。)黄(蜜炙)白术(土炒黄色)茯苓神(各二两)枣仁(炒三两)当归身(酒炒,一两五钱)莲鼻(酒炒,二十四个)粉甘草(蜜炙七钱)山栀(酒炒,六钱)远志肉(一两,去心,甘草水炒)地榆(酒炒,五钱)姜灰(四钱)元眼肉(六两,煨烂,捣膏)共磨细末,用龙眼膏略加炼白蜜,和丸如桐子大,每早白汤送下四钱。(冬月白蜜不妨多用,夏月白蜜宜少用)便血(方配京)。茶馆内地下瓜子壳一撮煎汤,空心服,数次即愈。

肠风下血,久不愈者,兼面黄浮肿者。

蒲公英(连根采来,洗净槌烂,青盐腌一宿,晒干收一斤)木耳(炒黄存性)槐角子(炒黑,各一两)柿饼(炒焦存性)鹿角胶(各二两)陈棕(灰五钱)川连(一钱五分)共为末。神曲糊丸,每服二钱,空心白汤下。

肠风下血,妇人血崩,男子血痔。

扁柏叶明矾(各一两)月月红(炒黑)陈棕()广三七(各三钱)共研细,炼蜜为丸,白汤送下一钱,或二钱。忌大荤。

肠风下血。

青羊粪秋后茄蒂(各等分,俱焙黑)上研末。用荷叶汤打老米糊为丸,白汤送下二钱

[卷二十三\后阴部] 寒火疮门主论

王肯堂曰∶寒火疮生肛门外,溃烂如破,时流脂水,每晚发寒,继如火燎,多痒少痛是也。(《准绳》)澄曰∶曾见江西班粮艘周姓患此,每晚必用矾末掺之,方能定痒安睡,想风湿相乘,湿邪化虫使然也。

[卷二十三\后阴部] 脱肛门主论

林氏曰∶或问方书云∶脱肛有气虚者,有血虚者,有血热或火盛者,人患此四者甚多,何遂至于脱肛也?答曰∶肛乃大肠之尽处,凡有形之糟粕从此而出,为人一身之门户,虚滑则滞下不收,枯燥则坚涩而难于转出,皆足以致病,而必责之于一气。盖凡有形之物,全赖无形之元气以转运出入,且肺与大肠为表里,而肺正统一身之元气,故人之登圊,亦由元气为之传导,使大肠有形之糟粕,得以传导而出,出已则清升之气复自下而上达于脏腑腠理四肢,是为常度。若脾肺久虚,气血亏损,则统运转输之机不利,全藉勉力努送而出。久久气滞,则肛门因之脱下矣。其次有病久气虚,气陷而自脱者;亦有气虚不能传导,而血随因之枯涩,于是努力挣脱者;有阳明燥火亢极而热结便燥难出,因用力强挣,火性下迫肛门脱出者;有老年血燥,或产后血虚,液燥结滞难下,气弱无力以送,勉强挣脱者。有久泻或久痢,气血两虚,湿热下陷于大肠,因而滑脱者;有小儿亦因泻痢气虚,湿火下迫而脱者,总由气血不和,失其转输传导出入升降之常度,则有是证。自在医者参其脉证,体其虚实以治之。(《活人录汇编》)又曰∶久病虚陷自脱者,脉必虚微无力,以补气升提为主;气虚血竭,努力挣脱者,脉必涩弱而虚数,当以益气之中,加补血润燥升清之剂;大肠实火燥结,肛门肿痛而下迫者,其脉洪大而数,或沉实有力,以清火解毒之中,佐以升提;老年产后,总由气虚血少,脉必涩数无力,当以滋补升提;久泻久痢,无论大小脉,必虚微沉弱,虽主补益升提;倘余病未清,则清补相兼。(《活人录汇编》)《医论选要》曰∶脱肛治法,内宜温胃浓肠,收敛解毒之剂,外宜温汤频洗令和软,然后摩挲而入,则自愈矣。

冯鲁瞻曰∶夫肺与大肠为表里,肛者大肠之门也,肺实则温,温则内气充而有所蓄。虚则寒,寒则内气馁而不能收。是以肠头出露矣。多得于久痢不止,里急后重,努力肛开,外风所吹而致者;或伏暑暴注洞泻,肠头不禁者;或禀赋怯弱,易于感冷,啼叫努气,大肠虚脱者。盖泻痢未有不因风、暑、湿、热伤脾,脾虚则肺气即弱,大肠亦虚,土为金母,母虚不能生金,是以少被风冷,则肠头即为虚脱。治宜补脾温胃,使金受母之益而上升,次投固肠之剂。外用熏掺等方,若久出而坚者,先以温暖药汤浇软,渐渐纳入。

又曰∶肛门为大肠之使,大肠受热受寒,皆能脱肛。且大肠者传导之官,肾者作强之官,酒色过度,则肾虚而盗泄母气,肺因以虚,大肠气无所主,故令脱肛。小儿血气未壮,老人血气已衰,皆有此证。

按丹溪所论,脱肛因气虚血虚者固多,亦有因气热血热者,宜兼脉候详察。气虚者补气,参、、术、草、制升麻之类;血虚者四物汤;血热者凉血,四物汤加炒柏;气热者条芩、升麻之类,并宜升提。

[卷二十三\后阴部] 脱肛门主方

验方(李常山)梧桐叶煎汤熏洗。

提肛散久痔气虚,肛门下坠及脱肛便血,脾胃虚弱。

人参白术川芎黄陈皮当归甘草(各一钱)柴胡升麻条芩黄连白芷(各五分)水煎,食远服,渣再煎。

通治脱肛主方(《活人录》)生黄(三钱)人参当归(各一钱五分)白术川芎陈皮(各一钱)柴胡防风(各七分)升麻(五分)甘草(二分)水煎,空心午前服。(补中益气汤,加防风、川芎于至阴之中,升提清阳之气,达于腠理,不外地气上腾之义。若地气上腾,则天气自然下降矣。真气虚寒而自脱者,加附子五分,血枯液竭燥结下坠,及老年产后血燥者,加松子泥五钱,生地三钱,减黄一钱五分,去白术、川芎、防风,服益血润肠丸,或滋燥养血润肠丸。阳明燥火自亢,实热下坠者,加黄连一钱五分,生地三钱,白芍二钱,去参、、术、芎、防。服搜风顺气丸,或润下丸。脾胃气虚,泄痢而脱者,加茯苓一钱五分,白术、肉果各一钱,去芎、归,服培元固本启脾丸,或香连固本丸。小儿久痢久泻,湿热下迫而虚脱者,加白芍一钱,黄连三分,减黄一钱五分,人参五分,去芎归,服香连健脾丸,或香连固本丸。)脱肛人参、黄、当归身、升麻、川芎,水二碗,煎八分,食前服。血虚加芍药、熟地,血热加炒黄柏,虚寒加炒黑干姜。外以五倍子末托而上之。

又方剃头店荡刀旧青布灰,托之即上。

又方以手托上,用烘热旧鞋底熨之即上。

又方番木鳖子去壳取仁,用冰麝油磨汁扫上,即缩入。

因久痢脱肛蜗牛烧灰,猪油和敷立缩。

脱肛因久患泻痢所致者葱汤熏洗令软送上。或以五倍子末敷之,频频托入。或煎汤洗亦可又方生鳖头烧存性研细,香油调敷托上。

小儿脱肛黄狗一只,将绳捆狗四足后,将狗倒挂,候其口中流出粘涎搽上,其肛即收矣。

脱肛白矾三分,童便二盏,炖热洗之即上。

龙骨散

小儿大肠虚肛门脱出。

龙骨(二钱五分)诃子(煨,去核)没石子(各二个)赤石脂罂粟壳(去盖带穣醋炒,各二钱)为极细末,米饮调化,食前服。

伏龙肝散

治小儿阴证脱肛。

伏龙肝(一两)鳖头骨(五钱)百药煎(二钱五分)为细末。用紫苏煎浓候温和,清油同敷。

又方五倍子(二钱,研)白矾(一钱)同煎汤洗。

又方木贼草烧灰存性为末,掺肛门上,按入即愈。

又方浮萍为末干贴。

又方陈壁土泡汤,先熏后洗。

[卷二十三\后阴部] 脏头风门主论

粪门生虫,奇痒万状,以人之势进出而后快者,此乃幼时为人戏耍,乘风而入之,故见此怪证也。(《石室秘录》)

[卷二十三\后阴部] 脏头风门主方

蜜煎止痒丹

(《石室秘录》)蛇床子楝树根(各三钱)生甘草(一钱)共为细末。同蜜煎成,做如人势,导入粪门,听其自化,一条即止痒而愈。

[卷二十三\后阴部] 风疳门主论

《心法》曰∶风疳者,乃风湿客于谷道,形如风癣作痒,破流黄水浸淫,遍体微痛,宜用如圣散治之。

冯鲁瞻曰∶谷道痒痛,多因湿热生虫,欲成痔,宜以雄黄和艾烧烟熏之,或用桃叶一斤,蒸之极热,纳小口瓶中,坐熏立死。

[卷二十三\后阴部] 风疳门主方

如圣膏

当归(五钱)巴豆仁(三钱)麻油八两熬枯,入黄蜡三两化尽,绢滤,入轻粉二钱,搅匀搽之。

[卷二十三\后阴部] 股阳疽门主论

《心法》曰∶股阳疽生于股之外侧,胯尖之后,其毒内搏骨节,脓深至骨,故漫肿不变色也。

[卷二十三\后阴部] 股阴疽门主论

《心法》曰∶股阴疽,一名赤施,发生于股内合缝下,近阴囊之侧,因偏在厥阴经,故名股阴也。

[卷二十三\后阴部] 骑马痈门主论

骑马痈,皆由少年人不保重,或串花街柳巷,或贪倚翠偎红,忍精而战,耐饥而守,或将泄而提其气,或已走而再返其阳,或人方泄精,未经洗净,重与交合,皆足以生此恶毒也。治以七味圣神汤主之。盖此毒乃乘虚而入,必大补其血,而佐以逐邪之品,则病去如失,否则婉转留连,祸不旋踵,与其毒势弥漫,到后来发散,何不乘其初起正气未衰,一剂而大加祛逐之为快哉!方中妙在用金银花,而以当归补血为君,人参为佐,大黄为使,重轻多寡之得宜也。(《秘录》)王肯堂曰∶骑马痈,乃手足三阴经所司,毒在肾经,湿热流于大小肠分,热血积而为毒,缓治则成漏证,大小便俱从此出矣。此处不可用刀针,如用只可针一二分,慎之慎之。

《心法》曰∶骑马痈,亦名骗马坠,生于肾囊之旁,大腿根里侧股缝夹空中,由肝肾湿火结滞而成,此处乃至阴之下,医治不可过用寒凉药。

[卷二十三\后阴部] 骑马痈门主方

七味圣神汤

(岐天师)金银花(四两)蒲公英(二两)人参当归甘草(各一两)大黄(五钱)天花粉(二钱)水煎服。一剂即消,二剂全愈,溃者三剂愈。

骑马痈已成脓者。(《新都治验》)黄(三钱)人参(二钱)川芎当归(各一钱)白芷防风肉桂甘草(各五分)白水煎,一贴痛止,再服自溃,十贴肉生。

[卷二十三\后阴部] 坐马痈门主论

《心法》曰∶坐马痈生于尻骨略上,属督经,由湿热凝结而成,虚人患此,易于成漏。

[卷二十三\后阴部] 上马痈门主论

《心法》曰∶上马痈生于左臀之下折纹中。

[卷二十三\后阴部] 下马痈门主论

《心法》曰∶下马痈生于右臀之下折纹中。

[卷二十三\后阴部] 涌泉疽门主论

《心法》曰∶涌泉疽生于尻骨之前,肛门之后长强穴,属督经首穴,由湿热凝结而成。老弱患此,多成冷漏,难痊。

[卷二十三\后阴部] 穿裆疽门主论

王肯堂曰∶穿裆宜,生背之下极,属督脉及太阳经,由劳伤忧思积郁所致。宜速治,稍缓则溃烂难收敛。欲成漏者,多麻木黑陷。泄泻呕哕,疲倦者不治。(《准绳》)《心法》曰∶穿裆疽生于会阴穴,在谷道之前,肾囊之后,此系皮囊空处,如痛连睾丸及腰背肛门。根深迟溃,腐伤尿管,漏溺不能收敛者,至险。

[卷二十三\后阴部] 悬痈门主论

\r悬痈\p04-a41a182.bmp\r《鬼遗方》云∶胯下两臀尖下,大道前(谷道)。小道后,水道成悬痈,皆是虚极人患此。近谷道左右,乃名痔痈,宜急补脾脏,及发处贴药,即用发穴药。破后用抽脓膏,脓尽用合疮口药合之。慎勿过冬,即成冷漏,难治。

王肯堂曰∶悬痈生于篡间,谓前阴之后,后阴之前,屏翳处也,即会阴穴。属任脉别络,侠督脉波脉之会,痈生其间,人起立则若悬然,故名悬痈,属足三阴亏损之证。轻则为漏,沥尽气血而亡;重则内溃而即殒。原属肝肾二经,阴虚虽一,于补犹恐不治,若又加克伐,不死何待。(《准绳》)又曰∶悬痈与骑马痈,惟制甘草内服外洗。

又曰∶交ht一处近棱在线名骗马坠,俗名跨马痈,防漏。

陈实功曰∶悬痈生于肾囊之后,肛门之前,又名海底漏,最难收功。初起肿痛继即溃脓,总由湿热相火内灼肺金而然也。

宜服国老散、加减地黄丸,此一定之治法也。(《正宗》)蒋示吉曰∶悬痈生于谷道之前,阴器之后,又谓海底穴也。乃三阴亏损。湿热结聚而成。初生状如莲子,少痒多痛,日久渐如桃李,赤肿痛,溃而流脓,破后轻则成漏,重则气血沥尽,变为痨瘵不起之候者多矣。初起壮实者,泻其病根;稍虚者,利其湿热;已成者,托里排脓;已溃者,温补滋阴。切忌寒凉损胃,冰凝气血,致生变证。(《说约》)冯鲁瞻曰∶悬痈者,谷道前后生疮是也。初发形如松子,渐如莲子,数十日后甚,赤肿如桃即破,破最难收。其治每用粉草一两,无灰酒煎服以解毒,此证多属阴虚,故不足人患之。大禁寒凉克削,肝肾虚极之证也。重为滋阴峻补,并为绝欲,急令收功,否则成漏痨瘵之根矣。(《锦囊》)汪省之曰∶悬痈即骑马痈也。此证多因酒色不慎,湿热壅滞而作,况谷道之前,乃任脉会阴发源之地,又乃肝经宗筋所会之处,患此多属肝肾二经阴虚。今人每以败毒流气等攻伐之剂治之,殊不知阴既虚矣,须一于补,尚恐不能成脓敛口,反加克伐,不死何待。(《理例》)

[卷二十三\后阴部] 悬痈门主方

生熟地黄丸

大熟地(九蒸九晒)大生地(酒洗,各三两)柏子仁(去壳隔纸炒)当归(酒蒸)白芍(酒炒各二两)牡丹皮(酒蒸)山药(乳蒸)白茯苓(乳蒸,各一两五钱)泽泻(水蒸,一两)败龟版(童便浸,去墙酥炙,研为极细末)远志肉(甘草水泡透,各四两)共为细末。用金钗石斛四两,金银花十二两,熬膏和炼蜜捣丸,每早淡盐汤送下四钱。

国老散

甘草七段,用急流水一碗浸之炙干,又浸又炙,以水尽为度,研细末,每日空心白汤调服二钱,忌煎炒、烟酒、炙、辛辣、发物。

天粉草膏

悬痈已成,服药不得内消者服此,未成者即消,已成者即溃,已溃者即敛,此治斯证之良方。

大粉草(用长流水浸透,炭火上炙干,再浸再炙,如此三度,切片)当归身(各三两)水三碗,慢火煎至稠膏,去渣再煎稠浓为度,每日三钱,无灰酒一大杯化开,空心服之。

四神汤

专治悬痈一切肿毒,不红不肿,气血虚者。

当归(八钱)嫩黄金银花(各五钱)甘草节(二钱)水酒各一碗煎服,仍以酒助药力。

又方甘草梢四两,水煎服。

敷法大黄(一两)熟石膏(三钱)紫金锭(一锭)同捣碎,水调敷。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