予病脾胃久衰,视听半失,此阴盛乘阳,加之气短,精神不足,此由弦脉令虚,多言之过,皆阳气衰弱,不得舒伸,伏匿于阴中耳。癸卯岁六七月间,淫雨阴寒,逾月不止,时人多病泄利,湿多成五泄故也。一日,予体重、肢节疼痛,大便泄并下者三,而小便闭塞。思其治法,按:《内经·标本论》:大小便不利,无问标本,先利大小便。又云:在下者,引而竭之,亦是先利小便也。又云:诸泄利,小便不利,先分别之。又云: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皆当利其小便,必用淡味渗泄之剂以利之,是其法也。噫!圣人之法,虽布在方册,其不尽者,可以求责耳。今客邪寒湿之淫,从外而入里,以暴加之,若从以上法度,用淡渗之剂以除之,病虽即已,是降之又降,是复益其阴,而重竭其阳气矣,是阳气愈削,而精神愈短矣,是阴重强而阳重衰矣,反助其邪之谓也。故必用升阳风药即瘥,以羌活、独活、柴胡、升麻各一钱,防风根截半钱,炙甘草根截半钱,同咀,水四中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大法云:湿寒之胜,助风以平之。又曰:下者举之,得阳气升腾而去矣。又法云:客者除之,是因曲而为之直也。夫圣人之法,可以类推,举一而知百病者,若不达升降浮沉之理,而一概施治,其愈者幸也。
戊申六月初,枢判白文举年六十二,素有脾胃虚损病,目疾时作,身面目睛俱黄,小便或黄或白,大便不调,饮食减少,气短上气,怠惰嗜卧,四肢不收。至六月中,目疾复作,医以泻肝散下数行,而前疾增剧。予谓大黄、牵牛,虽除湿热,而不能走经络。下咽,不入肝经,先入胃中。大黄苦寒,重虚其胃;牵牛其味至辛,能泻气,重虚肺本,嗽大作,盖标实不去,本虚愈甚。加之适当暑雨之际,素有黄证之人,所以增剧也。此当于脾胃肺之本脏,泻外经中之湿热,制清神益气汤主之而愈。
清神益气汤
茯苓 升麻(以上各二分) 泽泻 苍术 防风(以上各三分) 生姜(五分)
此药能走经,除湿热而不守,故不泻本脏,补肺与脾胃本中气之虚弱。
青皮(一分) 橘皮 生甘草 白芍药 白术(以上各二分) 人参(五分)
此药皆能守本而不走经。不走经者,不滋经络中邪;守者,能补脏之元气。
黄柏(一分) 麦门冬 人参(以上各二分) 五味子(三分)
此药去时令浮热湿蒸
上件如麻豆大。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空心服。
火炽之极,金伏之际,而寒水绝体,于此时也。故急救之以生脉散,除其湿热,以恶其太甚。肺欲收,心苦缓,皆酸以收之。心火盛则甘以泻之,故人参之甘,佐以五味子之酸。孙思邈云:夏月常服五味子,以补五脏气是也。麦门冬之微苦寒,能滋水之源于金之位,而清肃肺气,又能除火刑金之嗽,而敛其痰邪。复微加黄柏之苦寒,以为守位,滋水之流,以镇坠其浮气,而除两足之痿弱也。
范天駷之内,素有脾胃之证,时显烦躁,胸中不利,大便不通。初冬出外而晚归,为寒气怫郁,闷乱大作,火不得升故也。医疑有热,治以疏风丸,大便行而病不减。又疑药力小,复加七八十丸,下两行,前证仍不减,复添吐逆,食不能停,痰唾稠粘,涌出不止,眼黑头旋,恶心烦闷,气短促上喘无力,不欲言。心神颠倒,兀兀不止,目不敢开,如在风云中。头苦痛如裂,身重如山,四肢厥冷,不得安卧。余谓前证乃胃气已损,复下两次,则重虚其胃,而痰厥头痛作矣。制半夏白术天麻汤主之而愈。
半夏白术天麻汤
黄柏(二分) 干姜(三分) 天麻 苍术 白茯苓 黄芪 泽泻 人参(以上各五分) 白术 炒曲(以上各一钱) 半夏(汤洗七次) 大麦面 橘皮(以上各一钱五分)
上件咀。每服半两,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带热服,食前。此头痛苦甚,谓之足太阴痰厥头痛,非半夏不能疗。眼黑头旋,风虚内作,非天麻不能除;其苗为定风草,独不为风所动也。黄芪甘温,泻火补元气;人参甘温,泻火补中益气;二术俱苦甘温,除湿补中益气;泽、苓利小便导湿;橘皮苦温,益气调中升阳;曲消食,荡胃中滞气;大麦面宽中助胃气;干姜辛热,以涤中寒;黄柏苦大寒,酒洗以主冬天少火在泉发躁也。
戊申有一贫士,七月中病脾胃虚弱,气促憔悴,因与人参芍药汤。
人参芍药汤
麦门冬(二分) 当归身 人参(以上各三分) 炙甘草 白芍药 黄芪(以上各一钱) 五味子(五个)
上件咀。分作二服,每服用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既愈。继而冬居旷室,卧热炕,而吐血数次。予谓此人久虚弱,附脐有形,而有大热在内,上气不足,阳气外虚,当补表之阳气,泻里之虚热。
冬居旷室,衣服复单薄,是重虚其阳。表有大寒,壅遏里热,火邪不得舒伸,故血出于口。因思仲景太阳伤寒一证,当以麻黄汤发汗,而不与之,遂成衄血,却与之立愈,与此甚同,因与麻黄人参芍药汤。
麻黄人参芍药汤
人参(益三焦元气不足而实其表也) 麦门冬(以上各三分) 桂枝(以补表虚) 当归身(和血养血,各五分) 麻黄(去其外寒) 炙甘草(补其脾) 白芍药 黄芪(以上各一钱) 五味子(二个,安其肺气)
上件咀。都作一服,水三盏,煮麻黄一味,令沸,去沫,至二盏,入余药,同煎至一盏,去渣,热服,临卧。
升阳散火汤
治男子妇人四肢发热,肌热,筋痹热,骨髓中热,发困,热如燎,扪之烙手,此病多因血虚而得之。或胃虚过食冷物,抑遏阳气于脾土,火郁则发之。
生甘草(二钱) 防风(二钱五分) 炙甘草(三钱) 升麻 葛根 独活 白芍药 羌活 人参(以上各五钱) 柴胡(八钱)
上件咀。每服秤半两,水三大盏,煎至一盏,去渣,稍热服。忌寒凉之物,及冷水月余。
安胃汤
治因饮食汗出,日久心中虚,风虚邪令人半身不遂,见偏风痿痹之证,当先除其汗,慓悍之气,按而收之。
黄连(拣净,去须) 五味子(去子) 乌梅(去核) 生甘草(以上各五分) 熟甘草(三分) 升麻梢(二分)
上咀。分作二服,每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温服,食远。忌湿面、酒、五辛、大料物之类。
清胃散
治因服补胃热药,而致上下牙痛不可忍,牵引头脑满热,发大痛,此足阳明别络入脑也。喜寒恶热,此阳明经中热盛而作也。
真生地黄 当归身(以上各三分) 牡丹皮(半钱) 黄连(拣净,六分,如黄连不好,更加二分;如夏月倍之。大抵黄连临时,增减无定) 升麻(一钱)
上为细末。都作一服,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渣,放冷服之。
清阳汤
治口,颊腮急紧,胃中火盛,必汗不止而小便数也。
红花 酒黄柏 桂枝(以上各一分) 生甘草 苏木(以上各五分) 炙甘草(一钱) 葛根(一钱五分) 当归身 升麻 黄芪(以上各二钱)
上件咀。都作一服,酒三大盏,煎至一盏二分,去渣,稍热服,食前。服讫,以火熨摩紧结处而愈。夫口筋急者,是筋脉血络中大寒,此药以代燔针劫刺破血以去其凝结,内则泄冲脉之火炽。
胃风汤
治虚风证,能食,麻木,牙关急搐,目内蠕,胃中有风,独面肿。
蔓荆子(一分) 干生姜(二分) 草豆蔻 黄柏 羌活 柴胡 藁本(以上各三分) 麻黄(五分,不去节) 当归身 苍术 葛根(以上各一钱) 香白芷(一钱二分) 炙甘草(一钱五分) 升麻(二钱) 枣(四枚)
上件锉如麻豆大。分二服,每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渣,热服,食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