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名医类案

蛇虫兽咬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临川有人以弄蛇货药为业,一日为蝮所啮,即时殒绝。一臂忽大如股,少顷,遍身皮胀作黑黄色,遂死。有道人方旁观,言曰:此人死矣,我有一药能疗,但恐毒气益深,或不可治,诸召能相与证明,方敢为出力。众咸竦踊观之,乃求钱二十文以往,才食顷,奔而至,命新汲水,解裹中调一升,以杖抉伤者口灌之,药尽,觉腑中搰搰然,黄水自其口出,臭秽逆人,四肢应手消缩,良久复如故,其人已能起,与未伤时无异。遍拜见者,且郑重谢道人。道人曰:此药甚易办,吾不惜传诸人,乃香白芷一物也。法当以麦冬汤调服,适事急不暇,姑以水代之。吾今活一人,可行矣,拂袖而去。郭邵州得其方,尝有鄱阳一卒,夜直更台,为蛇齿腹,明旦赤肿欲裂,以此饮之,即愈。《夷坚志》

一人被毒蛇伤,良久巳昏困,有老僧以酒调药二钱灌之,遂苏,及以药滓涂咬处,良久,复灌二钱,其苦皆去。问之,乃五灵脂一两,雄黄半两,为末尔。有中毒者,用之皆验。《本草衍义》

径山寺僧,为蛇伤足,久之,毒气蔓延,游僧教以汲净水洗病脚,挹以软帛,糁以白芷末,入鸭嘴、胆矾、麝香少许,良久,恶水涌出,痛乃止。明日净洗如初,日日皆然,一月平复。《谈薮》

赵延禧云:遭恶蛇所螫处,贴蛇皮,便于其上灸之,引去毒气,痛即止。《太平广记》

南海地多蛇,而广府治尤甚。某侍郎为帅,闻雄黄能制此毒,乃买数百两,分贮绢袋囊,挂于寝室四隅。经月余,日卧榻外常有黑汁从上滴下,臭且臊,使人窥之,则巨蟒横其上,死腐矣。于是尽令撤去障蔽,死者长丈许,如柱大,旁又得十数条约,皆蟠纠成窠,他屋内所驱放者合数百,自是官舍为清。《类编》

浙西将军张韶,为蚯蚓所咬,其形如大风,眉须皆落,每夕蚯蚓鸣于体,有僧教以浓作盐汤浸身,数遍瘥。《朝野佥载》

有人被壁镜毒,几死。一医用桑柴灰汁三度沸,取调白矾为膏,涂疮口,即瘥,兼治蛇毒。《太平广记》

张收尝为狾犬所伤,医云:宜食蛤蟆鲙。收甚难之,医含笑先尝,收因此乃食,疮即愈。《沈约宋书》

彭城夫人夜之厕,虿螫其手,呻吟无赖。华佗今温汤渍手,数易汤,常令暖,其旦则愈。《太平御览》

蛇入人窍中,急以手捻定,以刀刮破尾,以椒或辛辣物置尾,以绵系之,即自出,不可拨。

一室女近窗作女工,忽头疼痛甚,诸药不效。一医徐察之,窗外畜鹅,知为鹅虱飞入耳中,咬而痛也。以稻杆煎浓汁灌之,虱死而出,遂不痛。

晋州吴权府佃客,五月间收麦,用骡车搬载,一小厮引头,被一骡跑倒,又咬破三两处,痛楚不可忍,五七日脓水臭恶难近,又兼蛆蚊攒攻不能禁,无奈卧门外车房中。一道人见之,曰:我有一方可救,传汝。修合如法制服,蛆皆化为水而出,蝇亦不敢近。又以寒水石为末傅之,旬日良愈,佥以为神。其方以蝉退、青黛各五钱,华阴细辛二钱半,蛇退皮一两,烧存性,右为末,和匀,每服三钱,酒调下。如骡马牛畜成疮,用酒调灌之皆效。如夏月犬伤,及诸般损伤,生蛆虫极盛,臭恶不可近,皆可用之。

江应宿夜被蜈蚣螫其手,立肿毒甚,偶记一方,取生白矾,火化滴上,痛止肿消。

峤岭多蜈蚣,动长二三尺,螫人求死不得,然独畏托胎虫。(托胎虫即蜗牛之脱壳者,俗名蜒蚰是也。)多延井于墙壁上,蜈蚣虽大,偶从下过,托胎虫必自落于地,蜈蚣为局缩不得行,托胎虫乃徐徐围绕周匝,蜈蚣愈益缩,然后登其首,陷脑而食之,以故人遭蜈蚣害,必取托胎虫涎,辄生捣涂焉,痛立止。《铁围山丛谈》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