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法"受阻,王安石罢相,神宗失去精神寄托,转而去搞官制方面的"改革",即后世所谓"元丰改制",此举收效不是很大,无非是例常的裁冗减员而已,但对军兵保甲制度的改革"深化"了许多,对不从者施以重法. 王安石变法之初,王韶向朝廷呈《平戎策》,表示"欲取西夏,当先复河(今甘肃临夏)湟(今青海乐都)"如此,则可使西夏腹背受敌.同时,河湟地区吐蕃诸部不相统属,如果宋朝不攻,日后为西夏所得,更会成为大患.王安石当然赞成此计,于是,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宋廷派王韶招抚吐蕃诸部,又打又拉,竟也能在熙河地区拓地一千多里,招抚吐蕃各部三十余万,这就是所谓的"熙河开边".当时,吐蕃大头领唃厮啰已经病死(公元1065年死),其子董毡继位(后世称这一血系的吐蕃政权皆为唃厮啰政权).董毡继位后,仍旧保持与宋朝的友好关系,联宋抗夏,并曾在熙宁三年助宋攻夏,解了宋朝的环庆之围.王韶到任后,接连把熙(今甘肃临洮)、河(今甘肃东乡)、洮(今甘肃临潭)等地占领,实际上是侵蚀了唃厮啰政权原来控制的地盘和部落.国际关系一向以利益为先,董毡就倒向西夏一边,与西夏结姻,并在河州杀宋将景思.董毡的侄子木征也率其部落犯攻河州,不过,王韶出奇兵,大败吐蕃军,并生俘木征送入汴京.毕竟宋与吐蕃昔日是老朋友,宋神宗招降木征,赐名赵思忠,并委任为官.熙宁十年,董毡又派人与宋朝恢复关系,但是,相较从前,双方都内心不大舒服.所以,熙河开边,从长远角度看,失大于得,北宋削弱了吐蕃的唃厮啰政权,自已又不能在当地实行长期稳固的统治,实际上倒是帮了西夏(后来是金朝)的大忙.
西夏方面,元昊死后,其幼子谅诈(夏毅宗)继位,实际统治权在其舅没藏讹庞手中.后来,没藏太后淫荡无度,为其面首李宗贵所杀.没藏讹庞为巩固权力,又把女儿嫁给谅诈为皇后,既是国舅、国丈又是国相,"诛杀由已,臣民咸畏之".谅祚成人后,对老丈人很不满.往来之间,谅祚又和没藏讹庞的儿媳梁氏暗渡陈仓,这位国相很恼怒儿婿(外甥)给自己亲儿子戴绿帽,杀心顿起.梁氏慌忙通知谅祚,这位少年皇帝抢先一步,杀掉没藏讹庞一家(连同他自己的没藏皇后),终于亲政,立梁氏为皇后.谅祚执政后,一面大力推行汉化(改用李唐赐姓"李"),一面整顿军务,对宋朝和吐蕃进行军事侵扰,但两方面他都没得大便宜,还失去绥州(今陕西绥德)之地.于是,小伙子又与吐蕃盟好,向宋朝"谢罪".公元1067年(北宋治平四年),谅祚病死,时年仅二十一,庙号毅宗.这小伙一岁即位,亲政也没几年,但对西夏国内的文治建树甚多.
谅祚死后,其子秉常继位,年方七岁,自然又是其生母梁太后掌权.梁太后的弟弟梁乙埋为国相,梁氏宗族气焰熏天.梁太后虽为汉人,但她却废汉仪,开历史倒车,改回元昊时的蕃仪.为建树威权,梁太后又亲自发动对宋战争,攻打秦州、环州、庆州等地.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宋将种谔率宋军深入横山要冲啰兀,大败夏兵,并筑起啰兀城(在无定河边).见宋人如此深入国境,梁太后与其弟梁乙埋倾尽全国之力,经过血战,夺回了啰兀城.虽然取胜,西夏国内经济凋敝,梁太后只得又与宋廷议和.
公元1076年,小皇帝秉常已十六岁,理应亲政,但其母梁太后仍不放权.秉常喜欢汉文化,一度下令取消蕃礼改汉仪,却因梁氏的反对而作罢.公元1081年,梁太后又幽禁了想向宋朝归河南地的儿子秉常.皇帝被困,西夏内部一时纷扰,不少部落拥兵自固.正是在此情况下,宋神宗五路伐夏,准备收复灵武.
元丰四年(公元1081年)七月,宋神宗以秉常被幽囚为借口,兴师问罪,发五路大军伐夏,其中,熙河经制李宪任主师,他统领熙秦七军加上吐蕃的雇佣兵共三万出熙河;王中正领兵六万出麟州(陕西神木);种谔率九万多军队出绥德;高太后的叔父高遵裕带近九万兵出环庆;刘昌祚率五万出泾原.但是,只要知道主师李宪与另一方面大将王中正二人皆是太监,是人就能够知道此仗不可能打赢.而且,"熙河开边"的主要人物王韶闻知朝廷兴兵,力劝不要无事生非,神宗恼怒,该帮忙的人不帮,把王韶降职,不久,这位功臣即病死.
宋朝打西夏,总逃不出历史的怪圈,即开始时肯定是捷报频传,往后就会有一巨坑在那里等着.李宪公公也不孬,带大军攻克兰州;王中正公公龚取宥州;种谔克米脂;高遵裕攻取清远军;刘昌祚在磨齐隘大败梁乙埋主力夏军.至此,宋军五路捷报飞奏入京,宋神宗大喜,要诸路兵马即刻向兴州、灵州发起总攻.
刘昌祚一部宋军很能战,率先杀入西夏国境,一路斩将夺旗,首先杀至灵州城下,但是,高遵裕暗急刘昌祚得灵州首功,严命他不要攻城,待双方合军再一起进攻.由此,黄金机会丧失,灵州夏军做足了防御准备,又掘黄河七级渠水猛灌宋军,切断宋军补给线.水淹、缺粮、冻饿交加,攻城又死伤惨重,十万宋军,狼狈撤退时只剩一万出头.宋将种谔的九万多人马,也因夏人的坚壁清野战术减员严重,最后只剩三万多.王中正部宋军死亡两万多.只有李宪公公所部军很小心,全军而还.至此,宋军五路攻夏以大败告终.
此次大败,如果宋朝君臣静心思过,休养生息,还可以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但是,宋神宗急火攻心,第二年又发动了大规模攻夏战争,结果,永乐大败,宋朝再次损兵折将,铩羽而归.
这次对夏战争的败事之人总共有三人,徐僖、种谔以及沈括(《梦溪笔谈》作者.) 本来,种谔和沈括(当时任延州知州)都主张在横山地区经营,种谔建议在银州筑城,然后依次规划夏州、盐州、会州、兰州.沈括建议在夏州以西八十里筑城,此议得到宋神宗同意,派给事中徐禧等人前往指挥.
徐禧到西北,与沈括相谈甚欢,二人最终决定先筑永乐城.这两个文人无军谋,永乐距银州故城不远,三面绝崖而无水泉,地虽险却欠缺最致命的水源.种谔表示反对,徐禧官大,不听.并把种谔调往延州.元丰五年(公元14082年)九月,徐禧发兵民二十多万人,用十四天就筑好了永乐城,宋神宗赐名"银川寨".然后,徐禧、沈括等人还米脂,只留800多人守卫.
西夏闻报,深知永乐城乃咽喉要地,即刻集结二十多万步骑前来争夺.
徐禧闻讯,留沈括守米脂,自领万余大军前往永乐城,并于城前列阵.徐禧此人,"少有气度,博览周游",熙宁初年作《治策》二十四篇呈王安石,得以跻身朝廷.其实,徐禧是个志大才疏之人.闻夏人倾国而来,他还不信,大言道:"如敌寇多来,正是我立功名取富贵的大好机会."飞蛾扑火一般,徐禧猪颠风一样直奔永乐城.
夏军渡永定河,大将高永能建议乘其半渡发起进攻,徐禧竟有宋襄公之仁,回答道:"你知道什么,王师不鼓不成列."说着话,徐学士竟然"执刀自率士卒拒战",亲临最前线.想当年元昊病死,宋朝边将就曾建议要趁其国内动荡兴兵征讨,宋臣程琳也是食古不化的书生,表示"幸人之丧,非所以怀柔远人",丧失了攻败西夏的绝好机会.
不久,后继的夏兵越来越多,无边无沿,"将士皆有惧色".宋将曲珍建议收兵入城以避兵锋,徐禧不听.很快,双方接战,宋军的先头部队"最为骁锐,皆一当百,锦枪锦袄,光彩耀日",但是,遇见这么多似狼一样的夏军,心中又怯,接战不久就失败,"奔入城,蹂(宋军自己)后阵".混乱之下,"夏人乘之,(宋)师大溃,死及弃甲南奔者几半."徐禧这才慌忙入城,被夏兵团团包围.
众多宋兵,困守愁城,食水很快用尽,"掘井不及泉",此城险是很险,平地凸起,但要钻出水来比登天还难,"士卒渴死者大半".宋军确实英勇,仍旧"扶剑拒斗".曲珍劝徐禧趁还有些实力突围,徐禧不听;高永能劝他尽出金帛招募敢死队血拼,又不听.
结果,一夜大雨,多处城溃,永乐城失陷,徐禧、高永能皆死于乱兵,宋军只有四将逃免.
"(徐)禧疏旷有胆略,好谈兵,每云西北可唾手取,恨将师怯耳……素以边事自任,狂谋轻敌,猝与强虏遇,至于覆没."此次大败,宋朝损失将校二百三十人,精兵万余,最可怜的是十多万筑城后未及回去的役夫,也皆成夏兵刀下之鬼.
永乐之围,种谔观望不及救,"帝(神宗)冀其后效,置不问,且虞(忧)贼至,就命知延州",不久,种谔疽发背而卒,时年五十七.他是名将种士衡之子,勇敢善谋,永乐城之败,他早已有所预见.但是,此人也是急功近利之辈,为人"诈诞",去岁宋朝五路攻夏,正是他窜掇神宗皇帝,表示"夏国无人,秉常孺子,臣往持其臂以来!"神宗因此"壮之,决意西讨".所以,两年两大败,种谔不得辞其疚."自熙宁首开绥州,后再举西征,皆其兆谋,卒致永乐之祸.议者论(种)谔不死,边事不已."
坐镇守卫米脂的沈括,本应率军救永乐,但听闻夏军数万奔龚绥德,危及关中,他便"先往救之,不能援永乐."加之他先前附和徐禧筑永乐城,战后,他被贬为均州团练副使.元佑年间起复,沈括只做过光禄少卿分司这样的虚官,政治生命全然完蛋.当然,他闲居润州八年,才有时间写出《梦溪笔谈》这部巨著.虽然现在中小学课常常见他的画像,在史传上他并不是知名之人,仅列于《宋史》列传第九十一堆文臣中沈遘的附传.
此外,沈括人品很差.王安石在位时,沈括为访察使,回京后必盛赞良法大为便民.王安石罢归,沈括为三司使,马上向宰相吴充呈上新法的种种弊端,宋神宗"始恶(沈)括之为人".沈括与苏轼一直是老同事,苏轼外放杭州,沈括作为两浙访察使,临行,宋神宗嘱咐他"善遇苏轼".苏轼见老朋友,非常高兴,两人亲切话旧.沈括请苏轼把到杭州后所作诗文给自己一份"拜读",苏轼马上答应.结果,沈括在苏轼诗文中一一用朱笔评点,密呈御史台与苏轼有过节的李定,表示苏轼诗文"多讪谤"朝廷.所以,差点要苏轼一命的"乌台诗案",实由沈括而起.永乐之役后,沈括闲废润州,又同没事人一样,对苏轼"迎谒甚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位今古无两的大科学家沈括,畏妻如虎,常常被其妻张氏打得一脸血肉模糊,"儿女号泣".张氏病死后,大家都为沈括庆幸,殊不料,沈括受虐惯了,母老虎一死,他天天精神恍惚,还要跳水自杀,不久,老头也郁郁而亡.可以想见,撰写《梦溪笔谈》的沈括几乎是天天捂着血脸在艰难"创作".
宋神宗闻败讯,"涕泣悲愤,为之不食."早朝时,他又"对辅臣痛哭,莫敢仰视."确实,自熙宁开边以来,只得夏国葭芦、米脂等六个堡寨,但灵州、永乐两次大败,宋军兵民役夫以及边境归附熟羌竟有六十万人死于争战,至于花费更是个天文数字,算也算不过来,绝对吐血赔本大买卖.
"帝(神宗)知边臣不足任,深悔用兵,无意西伐矣."其实,宋神宗是过份有"大略 ","每愤辽人倔强,慷慨有恢复幽燕之志",假使打败西夏,他肯定还会用兵河北同辽朝开战.所以,王安石变法,实则是神宗皇帝想积累财帛与西夏打仗而导致.变法以后,国家实力稍有积累,但天下元气已伤,又接连两次大败,实际上是陷入更加困弊的局面.不久,西夏又来讲和,宋朝只得按数"赐"岁币,大把大把的银帛仍旧每年交给西夏以"买"和平.忧愤之下,不到三年,宋神宗即撒手人寰,年仅三十八岁.史臣对神宗很惋惜,评价还是不错:
帝天性孝友,其入事两宫,必侍立终日,虽寒暑不变.尝与岐、嘉二王读书东宫,侍讲王陶讲谕经史,辄相率拜之,由是中外翕然称贤.其即位也,小心谦抑,敬畏辅相,求直言,察民隐,恤孤独,养耆老,振匮乏.不治宫室,不事游幸,历精图治,将大有为.未几,王安石入相.安石为人,悻悻自信,知祖宗志吞幽蓟、灵武,而数败兵,帝奋然将雪数世之耻,未有所当,遂以偏见曲学起而乘之.青苗、保甲、均输、市易、水利之法既立,而天下汹汹骚动,恸哭流涕者接踵而至.帝终不觉悟,方断然废逐元老,摈斥谏士,行之不疑.卒致祖宗之良法美意,变坏几尽.自是邪佞日进,人心日离,祸乱日起.惜哉!
最后,再总结一下王安石为人.在个人操守方面,老王勤俭无奢欲,天天日理万机,百分百是宋朝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好干部典型.但是,"以大狱以报睚眦之怨也,辱老成而奖游士也,喜谄谀而委腹心也,置逻卒以察诽谤也,毁先圣之遗书而崇佛老也,怨及同产兄弟(王安国,与王安石政见完全相反),子死魄丧(其子王雱先死)而舍家为寺以丐福于浮屠也"——所有这些,均成为当时后世为正直士大夫所不齿的大把柄.
王安石变法的悲剧,其实也是时代的悲剧.宋仁宗在位达四十二年,"解散天下而休息之",与民休息是好事,坏就坏在"解散以休息之",天下人心的松驰,对西夏、辽国以"岁币"买和平,大输锦帛以买苟安,全国上下沉浸于一种虚假的宁静氛围中,没有让人激愤励志的精神氛围,这才是最为可怕的事情.而且,宋朝上下就怕言兵,成为忌讳.假如钓鱼岛哪天和宋朝一样也成为讳言之事,天下事已经可知.
宋神宗继位,天天为国贫而忧心忡忡,"故以召(王)安石聚敛之谋,而敝天下",弄得天下骚然,富国的目的也没有真正达到.
宋神宗、王安石君臣的富国强国之计,说白了只是"聚财"二字,以为有钱有粮就可以无敌于天下,完全忽视了精神层面上的作用.美国最有钱,越南、格林纳达以至于现在的伊拉克,老美皆灰头灰脸.五十年代的中国很穷,朝鲜战争,也能凭气凌势用简单的武器把美国与西方联军打得心服口服.至于中国历史上的"经验",更是不胜枚举:汉高祖刘邦小亭长出身,身无余粮,一变而帝万邦.秦朝有六国积储,敛九州赋财于关中,一宵瓦解;南宋朝的开国者刘裕,内忧外患,只以三吴一地财力,破后秦,杀慕容超,吓得北魏也屏息蹑足;安禄山得势,拥长安,据险关,金银山积,唐肃宗地处僻远灵武,仍旧最终复国——由引观之,宋朝之患,"实不在贫也".宋神宗之时,如果守先朝之小康,增强国民的忧患意识,不急于求成,不贪图小利,不打肿脸充胖子,积累二十年,西进北讨,大可以一举成功.
西夏方面,夏惠宗秉常虽象征性地得以复位,梁乙埋又把自己女儿给这位倒霉皇帝当皇后.梁乙埋不久病死,其子梁乙俌又袭封国相.同年,梁太后也病死,但朝权仍在梁氏宗族手里.转年,夏惠宗秉常郁郁而亡,其子乾顺被扶上帝座,又是一个三岁的娃娃,是为夏崇宗,又是一个新出炉的梁太后主政(梁乙埋之女).
王安石晚年落寞,但诗词雅丽,清新脱俗.仔细读之,总有森然幽冷之气,现摘其小诗小词各一首,以展示其当时心境.
其一(诗):
荒凉烟雨助人悲,染湿衣襟不自知.除却春风沙际绿,一如送女过江时.
其二(词):
留春不住,费尽莺儿语.满地残红宫锦污,昨夜南园风雨.小怜初上瑟琶,晓来思绕天涯,不管通堂朱户,春风自在杨家.
余生也晚,智也愚,行也鲁,读书趣味也"形而下".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中学时代,我就是个"思想复杂"的不良青少年,时不时不留痕迹、以高手艺匠人手段偷偷撬开我哲学教授老爸一只锁扃密实的大书箱,十二万分沉迷地一本又一本偷看全套的缮本《绣像金瓶梅》,自此,幼小的心灵中,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灰之又灰之余,再看别人推荐的四大名著———-《红楼梦》不过是一本铺陈华丽的爱情科普读物,《三国演义》不过是评书艺人羡慕帝王将相的瞎编集成,《水浒传》也就是造反贼寇的漫画文字版,《 西游记》吗,更不过是一本宣扬因果报应的佛经故事摘编——它们在《金瓶梅》这本细腻入微刻画"吾国吾民"社会、人生、心理、生活的巨著面是那么渺小和幼稚.
万分钦服之余,在下渐渐衍生出一种对"淫词艳书"的嗜好,不仅能对李渔的《肉薄团》那样夸夸其谈的"注水猪肉"持有公正、深刻的批判态度,也可以因某些类似"软玉温香抱满怀"的高妙描写而情不自抑.特别是看到诸如元好问大诗人"何日重解香罗带,细看春风玉一围"的神来之笔,常常浮想联翩,夜不能寐,拍案叫绝.大学四年,研究生三年,虽然专业一直是英美语言文学什么的,但在下总是对我天朝数千年来的精绝风月作品独加青睐,套用当时女朋友的一句话,是"满脑子龌龊的《风流锦阵》,一肚子下流的《玉台新咏》"——无论如何,青春时代荷尔蒙的小火苗子一直嗖嗖乱窜,几乎都化作"研读"风月的动力,虽无"行万里花路",却也读"万卷黄书",按图索骥,按求人,钻图书馆找收藏家,良莠不分,文白不弃,几乎把唐、宋、元、明、清以来的"禁毁文学"读个遍,当时如果有这一科目的博士后招生,本人肯定能弄个博导当当(青年才俊啊,呵呵).
由于当时花特多时间专注于明、清以来的禁毁小说和如《玉台新咏》等主要的艳诗集,对于什么辽、金等等这些马上民族的"思想糟粕"就不大留意,以为那些哥们姐们只知道黄金白银杯盏罗列,饮羊羔儿美酒,跳草原大转圈舞什么的.记得曾经匆匆浏览过一首《十香词》,写女人身上各个部位的十种香气,言语简约、素净,暗蕴淫靡,仓促印象中是哪位晚明的无聊文人逛完青楼后的感怀,当时殊不为意.
一日,忽然翻开辽朝文人王鼎撰写的《焚椒录》,才知《十香词》的作者乃辽朝鼎鼎大名的懿德皇后萧观音,不禁好奇之余大惊失色:竟然有契丹女人在一千多年前能用如此流利、婉约而又深富文学寓意的汉语词汇写出这样的好诗,不能不让人击节叹赏!
青丝七尺长,挽作内家装.不知眠枕上,倍觉绿云香.
红绡一幅强,轻阑白玉光.试开胸探取,尤比颤酥香.
芙蓉失新艳,莲花落故妆.两般总堪比,可似粉腮香.
蝤蛴哪足并,长须学凤凰.昨夜欢臂上,应惹领边香.
和羹好滋味,送语出宫商.定知郎口内,含有暧甘香.
非关兼酒气,不是口脂芳.却疑花解语,风送过来香.
既摘上林蕊,还亲御苑桑.归来便携手,纤纤春笋香.
风靴抛含缝,罗袜卸轻霜.谁将暧白玉,雕出软钩香.
解带色已战,触手心愈忙.那识罗裙内,消魂别有香.
咳唾千花酿,肌肤百和装.无非瞰沉水,生得满身香.
细细咀嚼,婉约风流,无雕砌,多逸思,虽为艳歌,不减雅致.如隔翠玉琉璃观冰玉美人,寒暑流易,遥睹朱颜,令人愁然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