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耳子为菊科植物苍耳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野生。全国各地均产,以山东、江苏、湖北产量最大。原植物喜生于平原、丘陵、低山、荒坡、路边、田边。喜温暖稍湿润气候,以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最宜生长。味辛、苦,性温,有毒。归肺经。功效发汗散风祛湿、通鼻窍、止痛。临床用名有生苍耳子、炒苍耳子。
【本草汇言】
《神农本草经》:味甘,温。主治风头寒痛,风湿周痹,四肢拘挛痛,恶肉死肌。久服益气,耳目聪明,强志轻身。
《名医别录》:味苦。主治膝痛,溪毒。
《本草拾遗》:叶妥,安舌下,令涎出,去目黄好睡。子炒令香,捣去刺,使腹破,浸酒,去风,补益。又烧作灰,和腊月猎脂,封丁肿,出根。又毡中子七枚,烧作灰,投酒中饮之,勿令知,主嗜酒。
《药性论》:亦可单用,味甘,无毒。主肝家热,明目。
《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气,填髓,暖腰脚,治瘰疬疥癣,及瘙痒,入药炒用。
《开宝本草》:味苦、甘,温。膝痛,溪毒。
《本草纲目》:炒香浸酒服,去风补益。尤治皮肤风,令人肤革清净。善通顶门连脑,盖即苍耳也。
《本草经疏》:苍耳,得土之冲气,兼禀天之春气,故味甘温,而《别录》益之以苦。当是无毒。叶味苦辛,微寒有小毒。苦以燥湿,甘以和血,温则通畅。春气发生而升,故主风寒头痛,风湿周痹,四肢拘挛,恶肉死肌,膝痛,溪毒也。祛风疗湿之药。
《本草蒙筌》:味苦、甘,气温。味苦、辛,微寒。有小毒。最忌猪肉、米泔。散疥癣细疮遍身瘙痒者立效,驱风湿周痹四肢挛急者殊功。止头痛善通顶门,追风毒任在骨髓。杀疳虫湿蛪,主恶肉死肌。益气开聪明,强志暖腰膝。亦堪久服,明目轻身。
《本草乘雅》:盖耳者听之官,肾之窍,肺之司,故苍形似耳,实中两仁似肾,壳皮坚韧,丛毛刚劲,从革作金之肺象也。固入肺肾,以肾为主,肾藏志,志者肾之神也。志强窍斯开,窍开耳斯聪,耳聪声斯入。若以肺为主,设肾不司窍,虽有其声,不与耳接,非耳外声,声无所尔。益气者,窍开气斯益,设有气无窍,亦填塞不输,何由宣布,亦可入肝,色苍故也。入肝则肝得其用,肝以金为用耳。肝固开窍于目,而目之能视,肾所司也。即转拔瞳人,需以利金,又可入脾,味甘故也。设土实不灵,遂致肌死,以及肢挛,敦土德用,自然反活回鲜,又可入心,气温故也。心用为水,水司液,心司血,血液充满,乃得筋转脉摇,故不独五藏咸入,即筋内肌肉,头目脑髓,靡不周到。但致疾之因,风湿使然,风淫偏胜,刚以济之,如痹于头,则风头寒痛;痹于百骸,则周痹;痹于四肢,则四肢拘挛痛;痹于肌肉,则肌肉死恶;痹于膝,则膝痛;痹于气,则气损;痹于耳,则耳聋;痹于目,则目盲;痹于志,则志颓;痹于身,则身重身木,罔觉有触,种种变证,皆藉以濡润宣达,交互承制者也。世但知治疗疮疡,殊失灵异。
《药性解》:苍耳子,味甘,性温,有小毒,入肺经。主风寒湿痹、头风脑漏、疔肿困重、疥癣瘙痒、血崩、大风癫痫,善能发汗。反猪肉,解狗毒。
按:苍耳甘温,故能走表;肺主皮毛,所以入之;肺主风邪,故治如上。
《景岳全书》:味苦微甘。治头风寒痛,风湿周痹,四肢拘挛;去风明目,养血,暖腰膝,及瘰疬疮疥,亦治鼻渊。宜炒熟为末,白汤点眼一二钱,久之乃效。
《本草备要》:一名葈耳,即《诗》「卷耳」。轻发汗,散风湿。
甘苦性温。善发汗,散风湿,上通脑顶,下行足膝,外达皮肤。治头痛目暗,齿痛鼻渊,肢挛痹痛,瘰疬疮疥,采根叶熬,名万应膏。遍身瘙痒。作浴汤佳。《圣惠方》云:叶捣汁,治产后痢。
《本经逢原》:苍耳治头风脑痛,风湿周痹,四肢拘挛,恶肉死肌,皮肤瘙痒,脚膝寒痛,久服亦能益气。其叶久服,去风湿有效。服苍耳人最忌猪肉及风邪,触犯则遍身发出赤丹也。妇人血风攻脑,头旋闷绝忽倒,不知人事者,用苍耳草嫩心,阴干为末,酒服甚效。此味善通顶门连脑,能走督脉也。
《本草崇原》:苍耳《本经》名葈耳,该茎叶而言也。今时用实,名苍耳子,子内仁肉,气味甘温,外多毛刺,故有小毒,花白实黄,禀阳明燥金之气。金能制风,故主治风头寒痛,谓头受风邪,为寒为痛也。燥能胜湿,故主治风湿周痹,四肢拘挛痛,谓风湿之邪,伤周身血脉而为痹,淫于四肢而为拘挛疼痛也。夫周痹,则周身血脉不和,周痹可治,则恶肉死肌,亦可治也。四肢拘挛痛可治,则膝痛亦可治也。久服则风湿外散,经脉流通,故益气。
《本草求真》:﹝批﹞祛肝风、除脾湿,活血通气。
苍耳子专入肝、脾。味苦而甘,气温无毒。凡人风湿内淫,气血阻滞,肝受风则血阻,脾受湿则气滞。则上而脑顶,下而足膝,内而骨髓,外而皮肤,靡不病症悉形。而致症见疥癣,通身周痹,四肢拘挛,骨节痈肿,顶巅风痛,疳蛊湿蛪,恶肉死肌,疔肿痔漏,腰重膝屈,按此苦能燥湿,温能通活,为祛风疗湿之圣药。或作膏,如采根叶,根名万应膏。或作汤浴,自然风除湿祛,血活气行,而病即愈。但此通顶连脑,下达督脉,服此最忌猪肉,猪肉动风助湿。及风邪触犯,则遍身发出赤丹,而致病益增甚耳。
《得配本草》:甘、苦,温。有小毒。治风湿周痹,四肢挛痛,能善通顶脑,疗头风目暗,鼻渊息肉,瘰疬疮疥。解溪毒,杀疳虫。
配葶苈子为末,治小便不利。
《本经疏证》:苍耳枝节繁茂,离奇屈曲,末盛于本,纵横四布,似蔓非蔓,实结于巅,剖而出之,宛如人肾。肾所主者液也,液之所至,上出于脑为髓,旁行于肢体为骨节屈伸,泄泽外行于肌腠为汗出溱溱,无非肾气所届。乃苍耳子之象肾形者,偏在其末,故能随液之所致,布气以驱风寒湿也。虽然,其味甘,其气温,谓之益液,亦何不可?仅谓能布气而驱风寒湿,视之无乃太隘耶?则补精益液之物必滋柔,而兹则强梗也,必味胜,而兹则气胜也,且其茎枝色青,则有合于发生之木气,青中间黑色斑点,则有合于杂风寒湿,在发生中,仍不碍其荣茂,故谓行精液中气以资发生则可,谓竟补益精液则不可。矧青者应风,黑者应寒是其茎,白者应燥是其花,举青黑之精英,尽宣布于色白之花而成实,故曰能驱风寒湿,目之以补精益液,乌乎可!是故风头寒痛者,脑间固有风复因寒激也。风湿周痹,四肢拘挛痛者,风寒湿着其液,窒碍其滑泽也。恶肉死肌者,风湿着其津,腠理遂不通也。使脑髓津液中气行而不滞去而不留,则诸患又何能不除耶?即后人所扩充,亦可以此意会悟而无不合矣。
《本草新编》:苍耳子,味苦、甘,气温,叶苦、辛、微寒,俱有小毒。善解大麻风之毒,余病禁用。各《本草》称其效,皆不足信也。盖此物最利关节,凡邪物在肝腑者,服之无不外出。大麻风之毒,正苦其留于脏中,必借此引出于皮毛。他病原非脏毒,何必借重。况苍耳子与叶,散尽真气,乌可轻服哉。若大麻风,亦畏散其气,然受毒甚炽,有病则病受之,尚不至十分尽耗,故用之无妨。然亦必入之活血、凉血之药中始得,非单用一味可恃之而取效也。或问苍耳子,他病亦有用处,如治汗斑之去风,脚膝之去湿,未尝无效,而子止言其治大麻风,毋乃太过乎?非过也。苍耳子实止可治大麻风,而不可治他病。如汗斑,细病也,何必用此以耗元气。脚膝,下病也,何必用此升散。舍可用之药,而求之不可用之草,此世用药之好奇,非吾论之太过也。
《本草分经》:甘、苦,温。发汗,散风湿,上通脑顶,下行足膝,外达皮肤。治头面诸疾、遍身瘙痒。去刺用。
采根煎熬名万应膏,功用略同。
【现代药理研究】
·苍耳子有抗菌消炎作用。
·苍耳子对心血管系统有作用,其注射液能使麻醉兔及狗的血压下降,对清醒状态的家兔也有降压作用。对离体豚鼠心脏出现短暂的抑制作用。
·苍耳子对呼吸系统有作用,其注射液静注能明显增加麻醉兔及狗的呼吸幅度及频率,亦能兴奋清醒状态下兔的呼吸。苍耳子酊剂能增强蛙的呼吸运动,大量应用即抑制呼吸。苍耳子煎剂灌胃,对小鼠二氧化碳及氨水所引起的咳嗽有止咳作用。
·苍耳子有降血糖作用,其能使正常动物的血糖下降,但不能降低四氧嘧啶引起的大鼠高血糖。
·苍耳子有免疫抑制作用。
·苍耳子有抗氧化作用。
·苍耳子有细胞毒作用。
·苍耳子对血液系统有影响,其提取成分aa2有短时明显降白细胞作用,停药6小时后恢复正常。提取物在体外能显著延长牛凝血酶人体纤维蛋白原时间。对禁食而血脂降低的家兔,苍耳子甲醇提取物可使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很快恢复正常。
·苍耳子还有抗癌、抗病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