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信论疏笔削记卷第七
释真如相者。前云是心真如相。自此之前已释真如两字。从此向后方释相之一字。初总标论。复次真如者。问此既说真如之相。何不牒云相耶。答以从无相中辨相。相即无相不异离言之法。故又相即义也。今于真体之中开说二义故。云有二种义。义即相也。一味者。前云一心一法界故。然且约理离诸相故。强名为一。而此一相即不可得。法句经云。森罗及万像。一法之所印。一亦不为一。为欲破诸数。浅智之所闻。见一谓为一。幸诸深智者忘怀而体之。有二者。既容言说分别故。有一二之相也。不可随言者。前虽显体离言。不可执为无说。以有二义故。今虽分别二义。不可取为有相。以相即无相不异离言故。故不得随言执取也。但为下必若无言。凭何信解。必若有二法体。全乖证入绝分。引文可知。
二略辨疏无妄染者。以如实体中本不与九相六染相应。故名为空。不是真体是空。如实之空者。如实是真性空。是无妄染。如实之空依主释。如言瓶空。盖为瓶中无物。非谓瓶体是空。涅槃经中具有此喻也。论究竟者。至极义。意明立空之言至极只为显于真实也。遂能等者以妄空为能显。真实为所显。不因彼妄空。焉知此真实异妄无体者。妄揽真有真元自有。故云异也有流者。有谓三有二十五有。流即四流九流。以彼诸有烦恼。能漂溺群物故总名流。即根随等共有二十六使。此论即三细四粗。如是烦恼多不可计。故曰恒沙。若准此论所说。即过河沙数。理实无量。岂止河沙。若有定数。恐非了义。所言异者。彼曰烦恼。此名功德。彼染此净彼空此有故。相离者。妄体本空无可相随故。下文云。一切烦恼染法皆是妄有。性自本无。未曾与如来藏相应故。无上法者。即大智慧光明义等。是佛所证之法。故云无上。此皆即性之德。德皆是性不相舍离。故曰相随。
初略明疏能所分别者。即心境也。染法虽多统。唯此摄故。论云一切。而疏云能所。下即心境别明所取相者。即境界相。于中有色香味触等不同。故云差别。能取见者。即智相相续等。于中分见闻觉知不同。总名能取。即下分离识也。此即约双遣心境释。又以下约唯遣境界释。前二句但说境无。此则出境无所以。谓凡是境界皆从心念所生。心念既无。境从何有。故前文云。一切境界唯依妄念而有差别。若离于念则无一切境界。据此是本识中能见相也。以与智相生境取境功能别故。良以下通释文意。情有理无者。妄情中有。真理中无犹如空华翳病故见。理有已下反前可见。故不相应者。结前妄法。理中既无说何相应。斯则却与情为相应。以从妄念生。故离念则无一切法故。
论当知下二四句。初有无四句。疏离妄有者。谓人执有故言非有。若无所执约何言非妄有之言。摄一切相。惑者下为不了非有之言。是遣情执之有。却认法体是无。今此释云。上但以非非汝执有。不道此法便是于无。故云非无。双非是真法者。将谓真如是非有是非无。故破云。非非有相非非无相。此皆上非字是能治之药。下三字是所治之病。释云下细详可解。此中前后四个谓字。前二个中。上是计谓之谓。下是言谓之谓。后二例之。还立等者。执第一第二句同时有无相。并为真如也。非许双是等者。我若单言非非。则从汝双执有相无相。我以两非和非有相非无相。一时非却。何以迷倒双执有无。故今论云。非有无俱相。俱相者。即有无同时也。今皆非却。
论非一下二一异四句。疏准前等者。但前约有无此约一异。二执不同。余皆无别。但如前疏配释可知。然执下结总摄别谓众生执取无量无边。根本从此二四句起。所以百非只约此说。义见前文。故广下引例。皆非真实者。是妄计着不称实理。同此有无一异二四句也。所执不同者。四人各执一句。有即有句。是此初句所遣也。非有即无句。是此次句所遣也。俱即亦有亦无句。是此第四句所遣。非即非有非无句。是此第三句所遣。一等例此配之。随次配者。如上配为四句。然但一向就彼所配。非与此论相配。皆是妄执。故云非真。四宗外道者。一数论外道执有等性与诸法一。即当有句。故彼破云。此执非真。所以者何。若青等色与色性一。应如色性其体皆同。五乐等声与声性一。应如声性其体皆同。眼等诸根与根性一。应如根性其体皆同。应一一根取一切境。应一一境对一切根。又一切法与有性一。应如有性其体皆同。二胜论外道说有等性与法非一。当非有句。此亦非真。所以者何。若青等色与色性异。应如声等非眼所行。声等亦尔。又一切法异有性者应如兔角。其体本无。乃至广破三。无惭外道执有等性。与彼诸法亦一亦异。当于亦有亦非有句。此亦非真。所以者何。若有性等。与色等一同数论过。与色等异。同胜论矣。一异二种性相相违。而言体同。理不成立。一应非一以即异故如异。异应非异。以即一故如一。乃至广破四邪命外道执有等性与彼诸法非一非异。当非有非非有句。此亦非真。所以者何。汝此所说非一非异者。为但是遮。为偏有表。若偏有表。应不双非。若但是遮。应无所执。有遮有表理互相违。无遮无表言成戏论。乃至广破如是。世间起四种谤。谓有非有双许双非。如次是增益损减相违戏论。是故世间所执非实。今此下拣异此是一人展转。彼乃四宗各殊。又此则为显真如。彼则一向治执。故不同也。后段等者。今但取皆非真实已上文。不取及显外道已下也。
二总结疏妄计尘沙者。显妄执多也。既从念生。岂顺无念真理故不相应。然此文中但约心结而不约境者。以一切境界皆从心生。但说无心则知无境。故略不言。以对下谓如实之体约无妄故。说名为空。非谓真体是无名为空也。亦可下通指此段总结之文。皆是释疑。恐闻前真如自性非有相等。便谓全无自体及功德法。成断灭见。故今释之。云乃至等。闻空谓真无妄相。不空谓自性功德清净本然。
初正释疏牒前者。牒前体空无妄。显下不空之法。举体者。体是所依。下常等诸义皆依此说。故常者。三际四相不能迁故。乐者。三苦八苦不能害故。疏以恒为乐者。以无生老病死故名恒。此生老等正是苦法。故今配此。前约惑业故配四相。今约果报故配老死等。我者。是自在义。为对所系不自在故。以离业行系缚故。论云不变。不变是离行也。行即是业。既非业系则得自在。故云我也。净者。染而不染故。然此注合在净字之下。以满足之言。盖是都结。谓除此四德之外。所有过河沙数功德。悉在其中。故云满足。即如下所说大智慧光明遍照法界等。故本疏以净法为净德。不该满足之言。然法一字犹通上下。又详常恒不变之文。但成一义。纵此各配自是一涂。今助一解则与疏异。常恒不变者。竖显真体三际无穷。斯则释前以有自体也。净法满足者。横显净德十方无尽。斯则显前具足无漏等。自体既常不变。复具无漏功德。法体若然。岂是空耶。故结不空。
二释疑疏情执有者。谓遍计所执色等诸法。是妄情中有故。是则等者。真实法体自性功德。虽无缺少。然无一相可得故不异空。释无相等者。夫有相者是妄念所缘。今既唯以证智相应。故知无相。故唯识偈云。若时于所缘。智都无所得。尔时住唯识。离二取相故。
科释生灭心法者。以立义分中云是心生灭因缘相。能示摩诃衍自体相用故。今此一文正解生灭因缘相也。染净生灭者。以染法净法各有生灭。染以顺流为生。反流为灭。净以反流为生。顺流为灭。又染法生时是净法灭时。净法生时是染法灭时。又染法生是妄生。灭是尽灭。净法生是显生灭是隐灭。虽通云生灭。而义有此异也。初标体论如来藏者。具三种义。谓隐覆含摄出生义。隐覆之中复有二义。一者藏如来故。名如来藏。即烦恼为能藏。如来为所藏。藏于如来。如来之藏依主释也。如柜中有金名为金柜。柜不是金。故理趣般若云。一切众生皆如来藏。胜鬘及如来藏经。具有此说。二者如来自隐不现。名如来藏。法身无相。不可以智知识识况眼见耶。斯如来即藏持业释也。如佛性论说。含摄之中复有三义。一体含用。谓法身中有身土相用等。二圣含凡。谓一切众生皆在如来智内。亦如佛性论说。三因含果。谓因位已摄果位功德。此则以因为藏。藏果佛故。前二持业释。后一依主释。出生者。谓十地证真名藏。能成佛果名如来。亦持业释。今论于六义中。除于四六。余者皆通。
疏二今初正释。标体者。说有通别。别则唯取所依。即如来藏是体。通则兼取能依。即如来藏与生灭心俱为体。以生灭法皆依此故。今通两说。然此下显生灭与不生灭义。说能依所依。实无二体也。但有相依之义理。而无相依之法体。如不动下喻显。当知下法合并如文。言思之者。意令细合。使法如喻。皆无二体也。楞伽下引证。经云。大慧如来藏者。轮转苦乐因也。乱意慧愚痴凡夫所不能觉。胜鬘云。世尊依如来藏。故有生灭。依如来藏。故证涅槃。世尊若无如来藏者。不能厌生死苦求涅槃乐。
此显下二拣滥如说。依水有波。意显所依之水全起。成能依之波不同。依母有子非全母成子。能所别故。斯则举一法。以竖论非。约两法横说。以此下出所以。以是所依之真起成能依之妄故。得有觉不觉二义。以有二义故。遂以不觉妄法。显示觉义之中三大也。如水起成波已而动湿两全。以有动湿故。遂能以动显于湿也。若言依母有子母不在子中。以不在中故。不能以子显母。是故下结成上义所依。即如来藏。
二辨相中疏二。初释和合义三。今初略指。非谓等者。意云。真如家所起生灭还与生灭家真如和合。非谓别有一段生灭。自外而来与真如合。生灭之心者。谓全妄之真也。心之生灭者。全真之妄也。此则本末更互相摄。非谓结成六释。无二相者。心即是体生灭。是相反覆皆一。故无有二。
心之下二备释二。初正释。心之不正灭即真如门。生灭之心即生灭门。从本觉起者。穷妄源也。然是本觉起成生灭。非谓别有生灭从觉而起。如水起波。斯义无别。本觉即如来藏也。无二体者。前云无二相。此云无二体。意明只有一相一体。以心是生灭体生灭是心相。觉成不觉。不觉与觉不相舍离。
故下文下二引证三。初引文。即随染本觉中文。
此中下二释意。可知。
心亦下三法合。神解者。本觉不昧。鉴照灵通也。余文可知。
疏此是下拣滥。不生灭与生灭合者。谓真随妄转流转门也。即背觉合尘义。非是等者。谓息妄归真还灭门也。即灭尘合觉义。然此二中随合则体隐相现。反合则相泯体彰故。前门云。一切法悉皆真故。皆同如故。此反合也。此门即云。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又云。依觉故迷等。此随合也。由是疏中前义即生灭门。后义即真如门。
论非一异中三。初约法略明。疏真如者。即前不生灭也。非少分动。故云全体。既全体动成生灭法。何异之有。虽成生灭而性不变。从本便尔。非适今也。故云而恒生灭。是变与不变义别故云非一。
楞伽下二按经出体。七识是见闻嗅尝觉知末那。余文可知。
非异门下三据义广释三。初离释二。初释非异。三然三段中。皆以真如为本生灭为末。初则以不生灭望生灭说。次则以生灭望不生灭说。后即两门同时同处说。其不异者。义在能成。即唯同俱。六字之中随文详会。问论云。非一非异。疏合顺论以明。何故先释非异。后解非一耶。答论顺依真起妄义便故。先举非一后言非异。文云。依如来藏有生灭心。不生不灭与生灭合。此非一义也。然此生灭既依心体不相离性故。后方可言非异也。疏文约法广释。令人生解。要先知体无二。由无二故。方不成一。此则顺法备明。令悟本无真妄之异。悟此法已任辨义异。则不迷本也。故下疏云。此中非直不乖不异。以明不一。亦乃由不异故。成于不一也。今初以本从末释。经云。即楞伽经善不善因者。杀等十恶为不善。不杀等十为善。一切趣生者。六趣四生。其中兼有善与不善。生灭者。舍阴取阴之义。斯则如来藏是真如。善不善等为生灭。既言如来藏为因能造即不异也。又经涅槃也。文云。譬如雪山有一味药。名曰乐味。其味极甜。在深丛下人无见者。有人闻香。知其地中当有是药。过去往世有转轮王。于雪山中为此药故。在在处处造作木筒。以接是药。是药熟时从地流出。集木筒中。其味正真。其王殁后。是药或醋或碱甜苦辛酸。六味成别。如是一味随其流处。有种种味。喻如佛性以烦恼故。出种种味。所谓六道等。此则佛性是真如。六道为生灭。既言佛性随成。即是无异之义。
二摄末下二。初正释。今义众生即如者。净名经也。如前所引。然众生是生灭。如是真如既言其即。当知不异涅槃等者。文云。善男子。我于诸经说。若人见十二因缘者。即是见法。见法者即是见佛。见佛者即见佛性。何以故。一切诸佛以此为性。善男子。观十二因缘有四种之智。得四种菩提。乃至云。以是义故。十二因缘名为佛性。斯则佛性是真如。十二因缘为生灭。既说十二因缘为佛性。岂曰异乎。十地等者。此是华严经意。彼经文云。佛子。菩萨复作是念。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如来于此分别演说十二有支。皆于一心如是而立。今疏所引。是彼论牒经也。第一义谛者。是论释也。心是中道实相故。云第一义谛。斯乃三界是生灭。一心是真如。唯之一字显不异也。又此下即始觉中文。四相是生灭。一觉即真如。既云平等而同。欲何为异。然此非异之义。深而且隐。难有信解故。此广引经论证之。
又前下二对前重辨。即重对前科。以明非异也。即末之本者。重释前科也。此则以末收本。无本而非末。如以波摄水。无水而非波。更有何水与波为异。故云非异。后即等者。重辨此科。摄末归本义也。此则以本收末无末而非本。如以水摄波无波而非水。更有何波与水为异。前则唯末后则唯本。既无二相故云非异。
三本末平等中经云即楞伽经。文云。大慧。如来藏藏识本性清净。为客尘所染而为不净。我为胜鬘夫人及余深妙净智菩萨。说如来藏名为藏识。与七识俱起。令诸声闻见法无我。我为胜鬘说佛境界。非外道境界。此言如来藏。即是真如。真如是本。七识是生灭。生灭是末。既云其俱。即平等义。又经亦彼经也。与前文小异而意大同。详之可会。又论即十地论。唯真不生者。果佛无生故。单妄不成者。无所依故。然唯真之法则容有。单妄之法则全无。今以相对且作斯说。此则下都结。亦通结三门详之。
不一下释非一文四。今初蹑前正释四。初正释摄末之本。即生灭之真如。摄本之末即真如之生灭。既一生灭一不生灭。岂为一义。是则于心不异中。明不一义。
依是下。二引证可知。
解云下。三释上引文意。不在中者。无中可在也。不同二人同在一室中。即如两木成林。两木既分。乃得云一木不在林中。
此约下四通妨。或问曰。义既不一应不和合。故此释之。谓于二义之中。偏举此义而说。非谓坏彼和合以成不一。即知正说此不一义时。彼法元自和合。何以故者。征意。云何以不坏和合。又能不一耶。此中下释也。如来藏等者。谓不生灭既是即生灭之不生灭。当知此不生灭与自七识生灭。未曾不和合。于和合中而论不一也。七识等者。谓生灭既是即不生灭之生灭。当知此生灭与自如来藏。不生灭未曾不和合。而于此中以论不一也。所言自者。显非别外本不相离。不相离者。即和合也。斯则只于非异处说非一义。谁言破此和合耶。
此中下二反藉非异二。初标可见。
二释。何以故者。征意云不乖非异。其义已明。有何所以能成非一。若如等者。释意云。若如来藏随缘时。失自不生灭体。即兼无生灭相。以无所依故。此文且显二法。若异有如此失。是则不成不异义也。彼义既不成。兼此不一义亦不成。以二义既失。约于何法。以明不一耶。是故下明不异义。今由不异故。生灭起时不失不生灭。由不失故。生灭得存。二义既存故。得不一义成立。岂非由不异故。成得不一耶。又亦由此非一义故得成彼非异义。以真起成妄故。得说有妄不异真妄。若不起说何不异。前段所不言者。以未说后义故。
又此下三举体相摄二。初正辨。真妄下各出其体。如文可知。此以无明为非生灭者。非粗相之生灭故。非不生灭者。以有细相流注之生灭故。例如非想非非想处耳。此四下正辨举体相收。且举如来藏者。必收诸法。以是在缠名故。又举梨耶。由无明动真妄合故。若举七识。亦由无明与藏俱在梨耶中。故若举无明。无明无体。依觉有故。亦在梨耶故。下文说依梨耶有无明。又说无明灭时和合识破。由是举一即蔽诸也。缘起等者。众法和合方成一大缘起之相。
此中下二释疑。或问曰。若然者云何前引经。言如来藏不在梨耶中。故此释通。以义说如此。非事异也。余义准此者。今文举喻。且约湿性对浪而说。以喻藏性唯不生灭对七识。唯生灭一义。以论即离。对余二义理亦准知。故云思之。故前文云。随举一义。即融摄自体也问既下四问答通妨有二问答。初问中怪前所引经文云。如来藏者不在阿梨耶中。答意云。真与妄合方曰梨耶。其如梨耶都无自体。且约义说。则真妄二法悉在其中。由是梨耶为总真妄为别。只合言在总中。不合言在别中。今既分动静。则使梨耶总义不成。无中可在故。云不在梨耶中。
后问意云。今梨耶既通动静。应合亦在真如门。何故独在生灭门耶。答中且说唯在生灭门。意自然例知不在真如门也。以梨耶是起静以成动。体不相离故。静随动在此门中也。非直等者。意云。谓不动尚在动门。何况动静兼者。何以下征释可知。应思准之者。意令准知不在真如门也。以梨耶虽有静义。然不在真如门者。以此静是随动之静。非同真如门是不起之静。静体虽同静义且异。梨耶既动静相带。故不在真如门也。以此门是唯静故。疏略不说此义。乃云应思准之。
又若下二合释二义二。初遮一异。然则相无相宗学人有失意者。于此二中各负一过。离此等者。故前云。依如来藏有生灭心。后云。无明灭故智性不坏。
又若下二显和合三。初正释。无和合等者。例如中论偈云。染法染者一。一法云何合。染法染者异。异法云何合。此则由非一异义。成和合义也。
如经下二引证三。初双标二喻。即楞伽经也。如文。
二若泥下单释尘泥。非彼所成者。非彼微尘成泥团也。应无差者。尘未和水。应名泥团。既成泥团应曰微尘。
如是下。三总以法合。藏识非因者。非无也。因真相也。既若成异则藏识不因真相所成。如前泥团不因微尘。又如何云依如来藏有生灭心。藏识亦应灭者。以无和合义故。故下云。破和合识相。今言灭者。但无一分生灭。是故非真相灭者。下文云。妄心则灭法身显现。又云。心相随灭非心智灭。业相灭者。举细摄粗也。
解云下。三释其所引。文易可知。
今此下三总结成。可知。
立名中疏二。初正释论意。此生等者。再牒前文之义。目此下合彼二义以结此名。
或云下二广辨名相二。初对二师以辨名。楚夏者。谓如此方吴楚华夏言音讹转。西域五天亦尔。故指彼同此。又云。阿梨耶阿陀那等。此但轻重有异也。无没者。即正与梵文敌对。藏识即取名下义。翻藏是下会二名也。由彼我见所摄藏。故遂令无始相续不断。故云不失。是以义上之名虽少不同。名下之义故无异也。如佛性为觉为知。了了分明等。
所摄下二约三藏以释义。于中有执藏所藏能藏之义。如次辨释。谓诸下标。所以下释。似一者。业相初起未分王数及与外境。实非一而似一也。似常者。生灭微细似常而非常也。楞严云。又汝精明湛不摇处。名恒常者。于身不出见闻觉知。若实精真不容习妄。故云似常。诸愚者一切异生无二空智者。以似为实即法执。智相执之确然不改。即六七二识是能执心也。内我即我执。于自身内而生执故。以执他身及诸法各有自性。亦名为我。故此拣云自内也。我见下结为藏义也。摄即执也。既为我见所执故。名为藏。执即藏也。由是下出所以。二种我见即人法也。永不起位。即第八地。准唯识说。此识有三位。一我爱执藏位。通一切异生二乘有学及七地已前菩萨。皆起我执执第八见分为我故。第八识名阿赖耶。此云执藏也。二善恶业果位。即通一切异生。至十地满心二乘无学等位。由善恶因感无记果。果异于因名异熟识。三相续执持位。即通因果一切位。以第八识执持诸法种子等。今不散失故。名阿陀那。阿陀那义翻执持。今云不起位者。即第八地已上也。以离我见所执。不名赖耶。故失斯名。仍拣下位入观之时。有暂不起故云永也。然不亡识体故言失名。又能藏下所藏义。谓此识体藏在根身种子器世间中。以根身等是此识之相分故。如珠在像中。不同身在室中。若觅梨耶识。只在色心中。欲觅摩尼珠。只在青黄内。又能藏诸法下能藏义也。谓根身等法。皆藏在识体之中。如像在珠内。欲觅一切法。总在梨耶中。欲觅一切像。总在摩尼内。然但以前义互为能所也。论云下引唯识证成。可知。
科云释上生灭心者。以立义分中云是心生灭因缘相。今则且释心生灭也。论二种义下疏二。初释开数二。初标举释意。稍难者。以此一识二义之中含有多法。外则包罗万像。内则能所俱成。存之则生死无涯。破之则涅槃有得。若不分别。何以了知。行相幽隐。故名为难。然其深智于此可了故。复言稍稍少也。括检也。谓总检括论之前后。以释此意。然亦但齐生灭一门。
何者下二依义具释中三。初约真妄开合以释义。文有七。一开真妄成四义。然真之与妄。皆依一法界心所说。盖以此心本来有体有用。即用之体则荡然空寂。即体之用则了然觉知。以无始迷之故。于空寂之处。则确然根身尘境。于觉知之处。则纷然分别缘虑。故肇公云。法身隐于形[穀-禾+卵]之中。真智隐于缘虑之内。然其形[穀-禾+卵]缘虑本来体空。空寂觉知元来不变。不变之真本自随缘。体空之妄元来成事。非因造作。法尔如斯。众生身心见今若此。即约此义以明染净缘起之义也。今不别标一心者。含在真字中。以无二体故。不变者未尝不空寂。未尝不觉知故。故论云。所谓心性不生不灭。又云。一切染法不相应故。又云。所言觉者。心体离念等虚空界。随缘者。随染顺流而成九相。故文云。依如来藏。故有生灭心等。随净反末而成四位。故下文云。觉知前念起恶。能止后念。令其不起等。体空者。遍计之法情有理无故。故论云。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等。又依他之法相有性无故。故论云。是故一切法如镜中像。无体可得。成事者。成染事则三界依正。成净事则三乘因果。如下所说九相二身是也。此则随缘如作梦。成事如梦物。体空如梦物元虚。不变如内身宛尔。
此真下。二束四义成二门。初义即真中不变妄中体空。由此二义成真如门。此门摄妄则妄体空。摄真则真不变。染净平等一相无相。故有此门。后义即真中随缘。妄中成事。由此二义成生灭门。此门摄真则真随缘。摄妄则妄成事。即成染净诸法差别等相。故有此门。
此随下。三开生灭成四义。此约生灭门中。真妄相对互论自他。便成四义。然真中违他顺自。即是妄中违自顺他。真中违自顺他。即是妄中违他顺自。但为门不同而义一也。违顺行相即见下文。
无明下。四开四义成八义三。初正示八义。无明下且明妄中四义。示性等者。谓反流对染诠显示现真性功德。如下云。不觉念起见诸境界。故说无明。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义。乃至若心有动。具有过恒沙等妄染之义。心性不动。则有过恒沙等诸佛功德相义示现。又说性本无悭。顺修檀度等。知名义等者。谓分别妄心顺生灭时。属于无明名为染用。若顺真如故名净用。故下文云。以有不觉妄想心故。能知名义。为说真觉。若离不觉之心。则无真觉自相可说。又云。无明染法实无净用。但以真如而熏习故。则有净用。覆真者。真理平等妄心差别。差别之妄现时。平等之真即隐。故下云。染心义者。名烦恼碍。能障真如根本智故。无明义者。名为智碍。能障世间自然业智。故成妄心者。以无明熏习之所起故。故论云。以有无明染法因故。则熏习真如。以熏习。故则有妄心等。又云。无明熏习义有二种。一者根本熏习。以能成就业识义故。二者所起见爱熏习。以能成就分别事识义故。真如下明真中四义。显真德者。反流翻染形对妄法。显此真德。即下随染本觉中智净相文云。谓依法力熏习。如实修行满足方便故。破和合识相。灭相续心相。显现法身。智淳净故。起净用者。无明是妄恒起染用。以真熏有力。令彼反流顺真如性。故名净用。下云。自体相熏习者。从无始世来。具无漏法。备有不思议业。作境界之性。依此二义恒常熏习。能令众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又云。以有真如法故。能熏习无明。乃至得涅槃。成自然业等。隐真者。即前说真如随缘成梨耶识。既成识已隐在识中。以其隐故。名如来藏。已见上文。现妄者。真体既隐妄相即现。谓境界相是也。下云不了真如法。故不觉念起现妄境界。
此上下二合对四觉。然此觉与不觉。但以真妄相对为门不同。各有四义。故开成八。今于真妄各分体用故。两两相从但唯有四。如疏四段。前二段约净分其体用。初段合二。顺体成本觉。次又由下。合二顺用。成始觉。后又由下二段约染分其体用。初段合二顺体。成根本不觉。次又由下合二顺用成枝末不觉。是以二二合论乃成染净各分体用。故合前八成四义也。
此生下。三结指广略。然八门之广则已极。四门之略则未极。以次更有为二为一故。言四义者。即上违顺等四。非取今四觉为四。以此是结指上文也。
若约下。五束八义成四门。言分相者。谓分齐法相也。以一切净缘分齐法相属于二觉。一切染缘分齐法相属二不觉。又于中净法之体属于本觉。净法之用属于始觉。染法之体属根本不觉。染法之相属枝末不觉。故合前八以成四也。
若本下。六束四门成二义。谓始觉是末。不离本觉之本。故下文云。以始觉者。即同本觉。又云。而实无有始觉之异。乃至平等同一觉故。枝末不觉不离根本不觉。故下文云。当知无明能生一切染法。以一切染法皆是不觉相故。然本始二觉。但是体用之异。本末二不觉但是粗细之异。岂得离体有用离细有粗。故唯二也。
若镕融下。七合二义成一门。以本从一生灭门。展转开成八门之义。乃是据本以彰末。今却收束以成生灭门。则是摄末以归本也。
又若下。二约诸识分齐以结成。诸识等者。即本事二识也。然此二识分齐行相各不相是。以本识是体事识属用。今以二本是体。宜在体分以梨耶无始相续具觉不觉。行相相顺。是故二本皆在其中。故下文云。以如来藏无前际故。无明之相亦无有始。余二等者。始觉悟时。方有六粗托境而生。行相粗浮宜在粗分。是故此二在生起识中。此则摄四觉归二识也。若约本下摄事识归本识。以体用不二。如波与水。是故四义俱不离本识也。此即同前一生灭门耳。但前约门说。今约识论也。故云下结由是广之成八。摄之成二。二义皆从一识中出。故今论云。此识有二义。
问此下。三约问答通妨。以辨异二。初辨异二义。问意可知。答中先分别正答。初辨一心二义。即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义。随缘即生灭门。不变即真如门。今此下辨一识二义。即唯约生灭门。不该真如门。此中理净即觉义。染事即不觉义。即前生灭不生灭和合之义。广如前释。无二相即前和合非异义。染净等即非一义。是则下判成宽狭可知。
问此下二辨异二真。问意云。若言同者。应合俱名真如。不然俱名本觉。何以前后立名别耶。若言异者。约何论别。答中约体绝相者。如前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乃至离言说名字心缘等相。本觉等者。是所示相大中文。本者下释所以。谓本性功德即是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