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医方考

斑疹门第九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叙曰:无热不斑,无湿不疹,此二言者,斑疹之大观也。其致疾之由,则有风、寒、暑、湿之殊;辨证之法,则有表、里、虚、实之异。此在人之自悟,非可以纸上尽也。

防风通圣散

防风 川芎 当归 大黄 芒硝 白芍药 连翘 薄荷 麻黄 石膏 桔梗 黄芩 白术 栀子 荆芥 滑石 甘草

失下发斑者,此方主之。

失下者,肠胃燥实,当下而失于下也。失下则热无所泄而结于胃,胃主肌肉,故肌肉之间见红斑也。红者,火之色,热之炽也。方中有大黄、芒硝、甘草,乃伤寒门调胃承气汤也,所以泻肠胃之实热;加连翘、栀子、黄芩、薄荷,乃火门之凉膈散也,所以散胸膈之热邪。全方除芒硝、大黄,各曰双解散;解表有防风、麻黄、薄荷、荆芥、川芎;解里有石膏、滑石、黄芩、栀子、连翘;复有当归、芍药以和血;桔梗、白术、甘草以调气。营卫皆和,表里俱畅,故曰双解。本方名曰通圣散,极言其用之妙也。正考见中风门。

葛根橘皮汤

葛根 橘皮 杏仁 知母 麻黄 黄芩 甘草

冬月肌中斑烂,咳而心闷者,此方主之。

冬月腠理闭密,故用麻黄以发表;肌属阳明,故用葛根以解肌;咳为肺气不利,故用橘皮、杏仁以利气;闷为心膈有热,故用黄芩、知母以清热;辛甘发散为阳,故佐以甘草,且调诸药而和中也。

阳毒升麻汤

升麻(半两) 生犀角(镑) 麝香 黄芩(炒) 人参 甘草(各二钱五分)

伤寒吐、下后,狂言面赤,阳毒发斑者,此方主之。

吐、下后中气必虚,故用人参、甘草以补中;升麻、犀角寒而不滞,故为散斑之要药。

佐以麝香,利气窍也。佐以黄芩,清阳毒也。

玄参升麻汤

玄参 升麻 甘草(各等分)

发斑咽痛者,此方主之。

升麻能散斑,甘草、玄参能清咽。散斑者取其辛温,谓辛能散而温不滞也。清咽者,取其甘苦,谓甘能缓可苦能降也。

消毒犀角饮子

牛蒡子(六钱) 荆芥(二钱) 防风(三钱) 甘草(一钱)

皮肤有斑疹,无里证者,此方主之。

辛甘发散为阳,故用防风、甘草;斑之为患,热药治之则血溢而益盛,寒药治之则血凝而不散,惟辛凉之药为宜,故用牛蒡、荆芥。无犀角而名犀角者,谓其功用同乎犀角也。

升麻葛根汤

升麻 葛根 白芍药 甘草

麻疹已出、未出,此方皆主之。

诸疹未出,升麻、葛根能出之;诸疹已出,升麻、葛根能散之;芍药和营,甘草和卫。

消风散

荆芥穗 炙甘草 陈皮 浓朴(姜汤炒) 藿香 蝉蜕 人参 白僵蚕(炒) 茯苓 防风

风热丹疹,此方主之。

风热则表实,实者宜散之,荆芥、芎 、防风、羌活皆辛散也。表实则里虚,虚者宜补之,人参、甘草、茯苓皆甘补也。风盛则气壅,浓朴所以下气,陈、藿所以泄气。风热生痰,治

化斑汤

石膏 人参 知母 甘草

胃热发斑,脉虚者,此方主之。

胃热者,口燥烦渴也。胃主肌肉,故胃热则肌肉斑烂;脉虚者,壮火食气,而脉无力以充实也。惟其胃热,故用石膏之寒;惟其脉虚,故用人参之补;知母养其营,甘草养其卫。此方即人参白虎汤尔。

调中汤

苍术(一钱半) 陈皮 砂仁 藿香 甘草 芍药(炒) 桔梗 半夏 白芷 枳壳(炒)羌活(各一钱) 川芎 麻黄 桂枝(各五分)

内外、外感热而成斑者。此方主之。

内伤则里热,外感则表热,两热而无泄,故令斑烂。外伤者调其中,苍、陈、砂、藿、半、芍、枳、桔,皆调中药也;外感者疏其表,麻、桂、羌、芎、芷、草,皆疏表药也。表里治而斑自愈矣。

大建中汤

人参 黄 (炙) 当归 芍药(酒炒) 桂心 甘草(炙) 半夏(制) 黑附子(制)

中气不足,无根失守之火,出于肌表而成斑者,此方主之。

此是汗、吐、下后之证。中气虚乏,则余邪无所归附,隐隐然见于肌表,其色淡红而不甚显为辨也。人参、黄 所以补中,半夏、甘草所以调中,此皆健脾药也;复有当归、芍药之活血,则外溢之斑流而不滞;有桂心、附子之温中,则失位之火引而归原,此中营之帜一端,而失伍之师各就其列也。是方也,以附、桂、参、 而治斑,法之变者也。医而未至于可以权,则不足以语此。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