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消渴(第二十九)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消渴之证,乃三焦受病也,东垣有法,分上、中、下治。上消者,肺也,多饮水而少食,大小便如常,或云小便清利,其燥在上焦也,治宜流湿润燥;中消者,胃也,渴多饮水,而小便赤黄,宜下至不饮而愈;下消者,肾也,小便浊淋如膏之状,宜养血而整肃,分其清浊而自愈。大法养肺降火生血为主。消渴泄泻,先用白术、白芍药炒为末,调服后,隙服白莲藕汁膏。内伤病,退后燥渴不解,此有余热在肺家,以人参、黄芩、甘草少许同煎,加姜汁冷服。或以茶匙挑药,渐渐服之。虚者,亦可服独参汤。消渴而小便频数,宜生津甘露饮,琼玉膏亦妙。口干舌干,小便赤数,舌上赤裂,地黄饮子。一孕妇当盛夏渴思水,与四物汤加黄芩、陈皮、生甘草、木通数帖愈。白藕汁膏:黄连末 生地汁 牛乳汁 白莲藕汁(各一斤) 上将诸汁,慢火熬膏,入连末和丸,每服二三十丸,温水下,日服数次。缫丝汤:天花粉、芦根汁、淡竹茹、麦门冬、知母、牛乳,皆消渴之要药也。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