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论语注释

“名”的情结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原文】

子曰:“君子疾1没世2而名不称焉。”

【注释】

1疾:恨。2没(mo)世:死亡。

【译文】

孔子说:“君子的遗恨是到死而名声不被人称颂。”

【读解】

那岂不是说人不出名,终生遗憾了吗?

所谓人生在世,名利二字。

一个“名”字,白了多少少年头,流了多少英雄泪!

“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

这是三闾大夫屈原的恐慌。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闻。”

这是科举时代读书人的最高理想和精神慰安。

“不能流芳百世,宁可遗臭万年。”

这已把对“名”的追求推向了极端。

至于“功成名就”、“扬名显亲”等,更是铸造着中国读书人的人格心理。就是孔子自己,如我们在前面已多次谈到的那样,虽然反复申说“人不知而不愠”之类的话,但也感叹“没有人知道我啊!”(《宪问》)不被人知道,不被人了解,也仍然是孔子作《春秋》也是为了“自见于后世”。(《孔子世家》)说穿了,正是“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因此,儒学并非不重名,并非不喜欢“令广誉施于身”(孟子语),而只是反对声闻过情,沽名钓誉,欺世盗名罢了。

有道是,追名逐利。世不重名,则人尽趋利。如此说来,追名倒也并不是坏事。至少可以使我们不生活在一条人人争权夺利的单行道上吧!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