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七十七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湖广三

◇承天府东至德安府三百二十九里,东南至汉阳府五百六十里,南至岳州府六百七十里,西南至荆州府三百二十里,北至襄阳府三百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五百七十里,至南京二千六百八十里,至京师六千一百七十五里。

《禹贡》荆州之域。春秋、战国时属楚。秦属南郡。汉为南郡、江夏二郡地。后汉因之。晋初,亦属江夏郡。惠帝元康九年,分置竟陵郡。宋、齐因之。梁置北新州。西魏改曰温州见京山县。后周改置石城郡,兼置郢州治长寿县。隋初,郡废州存。炀帝改州曰竟陵郡。唐武德四年,复置郢州及温州治京山县。贞观初,废郢州以长寿县隶若阝州,若阝州见襄阳府宜城县。十七年,复置刘句曰:是年,废温州,以郢州治京山,后又移治长寿。天宝初,曰富水郡。乾元初,亦曰郢州。五代因之。宋仍曰郢州亦曰富水郡。元改为安陆府。明洪武九年,降为州以附郭长寿县省入。嘉靖十年,以潜邸在州,升为承天府,领州二、县五。今复为安陆府。

府肘腋荆、襄,噤喉江、沔,舟车辐集,水陆要冲。春秋时,为楚之郊郢。斗廉谓屈瑕,君次于郊郢以御四邑,是也。其在三国时,实为重地。晋初,羊祜都督荆州,吴石城守去襄阳七百余里。祜设诡计,令吴罢守。祜以孟献营虎牢而郑人惧,晏弱城东阳而莱子服,乃进据险要,开建五城五城,大约是缘境戍守处,收膏腴之地,垦田八百余顷,石城以西,尽为晋有。吴于是日蹙矣。杜预继之,分据要害之地,通零、桂之漕,而南服底定预开扬口,见景陵县。大兴五年,王敦作乱,自武昌东下,声言讨刘隗之罪,时甘卓镇襄阳时卓为梁州刺史,镇襄阳。湘州刺史谯王承使主簿邓骞说卓曰:使敦克刘隗,还武昌,增石城之戍,绝荆、湘之粟,襄阳将安归乎?盖石城者,南北运道所必经也。成帝时,庾亮欲经营河洛,请移镇石城。蔡谟议曰:自沔以西,水急岸高,鱼贯溯流,水陆异势。沔水之险,不及大江,非庙胜之算。亮不果移镇。识者谓终晋之世,卒于宴安江沱,而不能混一中原者,重在江南而轻在江北也。逮萧梁之季,西魏将杨忠来攻,自随郡安陆、竟陵乘胜至石头即石城,欲进逼江陵。梁湘东王绎惧而请和,盟曰:魏以石城为封,梁以安陆为界。夫石城入魏,而荆州殆矣。唐《元和志》:郢州子城,三面墉基皆天造,正西绝壁,下临汉江。石城之名,盖始于此。宋嘉熙中,孟珙受诏收复荆襄。珙谓必得郢,然后可以通馈饷,得荆门,然后可以出奇兵。乃指授方略,复郢州、荆门,而襄、樊在掌握矣。及蒙古陷襄、樊,宋人以沿江精锐,萃于二郢,伯颜出奇袭取,而汉江以东,皆为糜烂。石城所系,顾不重欤?

钟祥县附郭。汉竟陵县地,属江夏郡。晋置石城戍,寻为竟陵郡治。刘宋泰始六年,置苌寿县。齐因之。西魏改曰长寿。周改置石城郡,仍治此。隋为郢州治。唐初因之。贞观初,废郢州,县属若阝州。八年,又属温州。十七年,仍属郢州,后又为州治。宋以后因之。明初省。嘉靖十年,复置今县,编户二十一里。

○石城在府城西北。《水经注》:沔水南经石城西。城因山为固,晋羊祜镇荆州时立。《元和志》:长寿城,本古之石城,背山临汉水,吴于此置牙门戍。晋羊祜亦置戍焉。惠帝元康九年,分江夏西部都尉置竟陵郡,治石城。建兴三年,陶侃围杜曾于石城,为曾所败。咸康五年,庾亮欲移镇石城,不果。既而石虎将夔安南寇,围石城,竟陵太守李阳拒破之。义熙十一年,刘裕攻司马休之于江陵,雍州刺史鲁宗之与其子竟陵太守鲁轨,皆举兵应休之。既而休之等北走,轨留屯石城,裕遣兵攻破之。梁大宝初,西魏将杨忠南侵,取安陆竟陵,乘胜至石头,欲进逼江陵。梁湘东王绎惧,遣使求和,忠乃还。西魏因置石城郡。后周于长寿县置石头郡,是也。自隋唐以来,皆为长寿县治。胡氏曰:竟陵,即古石城戍,以隋尝为竟陵郡也。明初,筑城,浚池,因为城垣。《城邑考》:今郡城上据崇丘,旁控石城,下临汉水,夹城为濠,南注于汉。子城,宋乾道、淳熙间筑,元末毁于兵燹。明初,因石城故址拓之。弘治中,复展筑北城,后屡经修筑。今城周五里有奇,门五:南阳春,东威武,东南阅武,西石城,北拱辰,制皆巍焕云。

蓝水城在府西南。本编县之蓝口聚。东汉初,下江兵尝据此。刘宋元嘉六年,以三辅流民侨立莲勺县,属冯翊郡。齐、梁因之。西魏置汉东郡,改县为蓝水县。隋初郡废,县属郢州。大业末废。唐武德四年复置,仍属郢州。贞观初,并入长寿县。又汉东城,在府南七十里。《隋志》:后齐侨置上蔡县及齐兴郡,后周郡废。隋开皇十八年,改县曰汉东。大业末废。今名汉城。《志》云:以城滨汉水而名。相传为关羽屯兵处。

管城府西北百里,故戍守处也。晋太元六年,苻秦荆州刺史都贵,自襄阳进兵寇竟陵。荆州刺史桓冲,使桓石虔等击却之,拔其管城。《载记》:时石虔破秦将阎振、吴仲于氵敖水。振、仲退保管城。《水经注》:氵敖水出新市东北,西南流注于沔。沔水经都县故城南,又东,氵敖水注之,实曰氵敖口。管城盖在氵敖水北,接襄阳府宜城县界。○氵敖水城,在府西。刘宋元嘉中,侨置高陆县,亦属冯翊郡。齐、梁因之。西魏改为氵敖水县。隋开皇初,郡废,县属郢州。大业初,省入蓝水。又沔东郡城,在府西北,萧梁初所置荒郡也。天监四年,雍州蛮沔东太守田青喜叛降魏。胡氏曰:郡盖在襄阳东、竟陵西。

新郢城在府西南汉江南岸。宋末,筑此为戍守重地。故郢在汉北,以石为城。新郢在汉南,横铁ㄌ锁战舰,夹岸为守。蒙古兵围襄樊,断粮援之道,将帅悉驻新郢及均州河口,以守津要。襄樊既陷,伯颜遂引军趣郢,二郢之备方急。军不能前,乃由间道攻郢,克之,进薄新郢,遂拔之。

○纯德山城东北四十里。旧名松林山,兴献陵寝在焉。嘉靖十年,诏改今名。《志》曰:纯德山西南十里曰天子冈,又北三里曰九龙冈,横亘而西,即石城山也。《志》云:石城山,在府西十里。又府南半里有章山,或以为即内方山。○木山,在府治东一里,一名武陵。《春秋》庄四年,楚武王卒于木之下,即此。上有青泥池,一名青泥山。《三国志》:魏乐进与关羽相拒于青泥。祝穆曰:即此山也。考《乐进传》,进与羽相距于襄阳,或是襄阳之青泥河。

子母山府北百里。有二十二峰,大小相接,环列如屏。其相近者曰窄山,山势褊窄。又有仙潭山,高数百仞,上有仙潭洞。山口复有二山对峙,曰狮子山、象山,雄踞水口,为郡城之胜。○聊屈山,在府东五十里,接京山县界。山势突起,绵亘数十里。上有白鹿池,一名卢屈山。又有界山,在府东北八十里,接随州界,其相近者曰温峡山。两山对峙如峡,温峡河出焉,流入汉江。

关门山府西北百里。高耸岩,有石如屏,障塞山口,俨若关门。其上又有石凤洞,列石攒峙,如凤昂首,中容数十人。○城子山,在府东南百四十里。上有土城,亦昔时保聚处。《郡志》:今山在京山县东二十里。又盘石岭,在府东四十里,有上盘、中盘、下盘三岭,以石路盘曲而名。又桐木岭,在府东北七十里。

○汉江在府城西。上至襄阳七百里,下至沔阳七百里。自北而来,径石城西南,至沔阳、汉阳,流入大江。《水利考》:汉江旧道,逼近石城。嘉靖初,西徙沿山湾一带,去城渐远,水患日甚。其故在丰乐一带,旧有九龙滩、龙爬港、桐木岭、金花、熨斗等湖之分泄;至石城,则旧有城北湖、池河、殷家等河之注蓄。今皆淀淤,军民官庄,争垦为业也。又自石城而下,由蔡家桥、板桥湾、上下流涟、马公洲、小河口,以达于南河,迂回三百余里,土人总名之曰红庙堤,最为要害。考蔡家桥,旧有口通二圣套入湖,又有流涟、金港二口通枝河,达赤马、野猪等湖,由青树湾入军台港,分泄汉流,以故堤得无虞。今半堙塞,不可复疏。此嘉靖二十八年以来,有诸堤尽决之患也。详见大川及川渎异同。

直河在府北十五里。其水直入汉江,故名。俗讹为池河。府北三十里又有瓦埠河,流入直河。《志》云:池河,即《水经》所载枝水也。源出大洪山,西南流,经襄阳宜城县界。又有氵敖水,在府北六十里,合流而西南,注于沔水。

丰乐水府北九十里。源出大洪山,流经盘石岭,南入汉江。溉田甚广,岁赖以丰,因名。《志》云:丰乐河,为郡城津渡要口,常议设兵巡戍。嘉靖十八年,车驾南巡以及回銮,皆驻于此。又有穴河,在府南百三十里,有穴口镇。其水自汉江分流而东南,凡百余里,又东流至汉阳界,仍合汉水,入大江。又有蒿河,在府东六十里,府北六十里之洋子河流合焉。又寨子河,在府东五十里。又府东八十里有芹菜河,东北六十里有长河,俱流入汉江。又有殷家河,在府西北十五里,今堙。

臼水府东三十里。郦道元曰:出聊屈山,西南流入于汉水。臼口驿,以臼水而名也。《左传》定四年,楚昭王奔随,将涉成臼,即此。《志》云:臼水旧流入汉川县,入沌水。意臼水不一处也。今故道已堙。○溧水,在府西北。《宋史》:咸淳十年,蒙古陷襄樊,伯颜以大兵趣郢,至溧水,麾军径渡,溧水盖汉旁支川也。今堙。

城北湖府北五里。流通汉江。又卢洑长河湖,在府西南百二十里,其相近者曰赤马野猪湖。皆汉水回合处也。今俱掌于河泊所。又龙母湖,在府南三十里,相传有龙驰骛于此,本名龙骛河,水溢则通汉江。

藤湖在府东南。汉北诸水所溢也。蒙古伯颜袭郢,不克,获俘民,言沿江九郡精锐,皆萃于二郢,若舟师出其间,骑兵不得护岸,此危道也。不若取黄家湾堡,东有河口,由中拖船入藤湖,转而下江,仅三里。伯颜从之,郢州遂危。○泉子湖,在府东。伯颜由藤湖入汉江,趣郢城。郢州将赵文义来追,战于泉子湖。文义败绩,伯颜进至城南之沙阳,而郢城之师溃。

金港府南一里。源出木山,流里许,入汉江。宋尝于此采金。今塞。又龙凤港,在府南四十里。汉江之支流也。○龙池泉,在府东三十里。溉田百顷,其相近者又有猪龙池泉。又府东九十里有双泉,俱有灌溉之利。《志》云:府南二十里有五龙堰,府北三十里有莲花堰,俱堰水灌田,各数百顷。又有洗罗陂,亦在府北三十里。府南四十里又有竹陂。

○塘港关府南三十五里。府西北十五里有直河关,今亦名池河关。又府南有南津关。皆有官兵戍守。《志》云:南津关,旧有富水递运所,万历中废。

贾堑镇在府西南。唐乾符四年,王仙芝寇荆南,时汉水浅狭,贼自贾堑渡,径至城下,攻陷罗城,焚掠而去。又黄家湾堡,在府南三十里。伯颜攻郢不克,从俘卒言,遣军袭黄家湾堡,拔之。诸军破竹席地,荡舟由藤湖入汉,是也。○郢东马驿,在府东七十里。又府北六十里有丰乐驿,在丰乐河滨。城南又有石城水驿。又南百二十里有臼口水驿。《志》云:长寿县东三里旧有田城驿,北六十里有马安驿,明初,与县俱废。又石城驿,嘉靖十年,改石城水马驿。鱼料驿,嘉靖十八年,改丰乐河水马驿。

京山县府东百十里。东至德安府应城县百里,南至景陵县百里。汉为竟陵县地。后汉为竟陵、南新市二县地。晋因之。皆属江夏郡。惠帝时,析置新阳县,属竟陵郡。宋、齐因之。梁置北新州治焉,并置梁宁郡。西魏改州曰温州,县曰角陵。隋初,郡废。大业初,州废,改县曰京山,属安陆郡。唐初,复置温州。贞观中,改为郢州治,寻还属郢州。宋因之。宋末,移治汉滨。元复旧,属安陆府。明初,属安陆州。今县城周四里有奇,编户三十一里。

○南新市城县东北百里。楚新市邑。《秦纪》:昭襄八年,使将军芊戎攻楚,取新市。王莽时,王匡兄弟举兵于此,刘伯升收新市、平林兵讨莽,是也。光武即位,置南新市县,属江夏郡,以常山郡有新市县也。晋因之,仍属江夏郡。宋改曰新市,属竟陵郡。齐、梁因之。西魏改新市曰富水,又置富人郡治焉。隋初,废郡,县属温州。大业初,属安陆郡。唐初,仍属温州。贞观中,属郢州。宋省入京山。《志》云:唐富水县,在今县北七十里。其地平坦,可容千家,盖唐移县治此。《水经注》新市治杜城。杜佑曰在今富水县东北,是也。《寰宇记》南新市在京山县南三十里,误。《承天志》:富水废县,在京山县城北九十里,宋乾德二年废。

盘陂城在县西。西魏置盘陂县,属梁宁郡。隋初,属温州。大业初,废入京山县。或云:县盖置于钟祥县盘石岭下。○三王城,《寰宇记》:在县北九十里大阳山之麓。王莽时,王匡、王凤、王常屯兵于此而名。

○张良山县北八里。峰峦高峻,草木秀美,峭壁间有一横径,多马迹,俗传子房曾息兵于此。山阴有马跑泉,相传关壮缪驻兵处。山无水,士卒患渴,马跑地而得泉,至今民资灌溉之利。又胜境山,在县北三十里,峭特为境内之胜。又火门山,在县北八十里,相传光武夜举火度兵于此,因名。

大洪山县北百二十里,与随州接界。《志》云:山周百余里,上多奇胜。东瞩安、鄂,西眺襄、邓,南望江汉,一览可尽。山半有龙斗崖,其北有黑龙池,山南有白龙池,、漳诸水皆源于此。今详见随州。○天门山,在县南八十里。二石相对,中一径通明,若天门然。又中盘山,在县东百五十里,石径盘绕,道经其中。

关王岭县北百里。上平如掌,有球场及故城垒。○观音岩,在县东二十里。顶有飞泉瀑布,流分四派,溉田数百顷。又仙女洞,在县西南三十里,岩谷竞秀,泉脉交通,峭壁插天,水纡如篆,洞有石门,中多奇胜。

○县河在县治南。县境西北诸水皆汇于此,下流至景陵县蒿台湖入汉江,夏秋涨溢有淹田啮城之患。嘉靖中,因筑堤障之。《水利考》:县去汉江差远,水患少,惟上接钟祥一带,下有小河、南河、紫金潭、拖船埠等处,直抵景陵界,地势卑下。嘉靖三十年来,钟祥官庄及荆州右卫之堤决,遂冲入拖船埠等六十余处,连岁屡筑屡决,此唇齿之患也。今有汉江堤,在县南,长百余里。○撞河,在县东北八十里,源出大洪山白龙池。俗传有白龙撞石开此河,因名。下流至汉阳府汉川县,入汉江。或曰:即富水也。《寰宇记》:富水亦出大洪山,下流入应城县界,有大小富水,亦曰大泌水。又有杨家河,亦在县东北百二十里。《志》云:源出大洪山黑龙池,下流入应城县界。

澨水县西南八十里。源出县西七十里之磨石山,下流合县前河,通于汉江。或以为即春秋时之雍澨。《左传》定四年,吴败楚师于雍澨,三战及郢,即此水也。又县境有汊澨、漳澨、澨,说者以为即《禹贡》之三澨,皆与景陵接界云。今亦湮。○温汤水,在县南十五里,灌溉稻田,其收数倍。西魏因以名州。流合县河入汉江。又泗水,在县西南百八十里,南去汉江十里,水溢而汇曰泗水,亦名泗汊湖。隆庆六年,议开泗港以杀汉水,即此。又县南七十里有土墙湖,下流通于泗水。

五泉县西五十里。泉有五穴,涌如鼎沸,灌田甚溥。《寰宇记》:五泉发源于县西北百里之横岭。又氵敖水亦源于此云。○新罗泉,在县北七十里,旧有新罗国僧居此,因名。泉流溉田,民甚便之。《寰宇记》:县北九十里之石人山,新罗泉发源处也。又师古泉,亦在县北七十里,泉自山顶飞流,声闻四五里,灌田甚多。又珍珠泉,出县南七十里大迹山,水沸如珠,流为青水,居民筑堤潴水溉田。

○曹武市县东四十五里。曹操侵孙吴时过此。又县北五十里有武台,枕山临水,相传亦操屯兵处。○办顿市,在县西北九十里,亦名办顿村。相传汉光武曾顿宿于此,又关壮缪亦尝驻焉。一名卓刀市。

皂角镇县东南七十里,接景陵县界。《寰宇记》:地多丘陵及皂角树。西魏因以角陵名县。《志》云:县旧有东廊驿,万历八年革。

潜江县府东南八十里。西南至荆州府二百七十里,南至荆州府监利县百五十里。汉竟陵县地。唐大中间,置征科巡院于白洑镇。宋初,亦曰安远镇。乾德二年,升为潜江县,属江陵府。后因之。明嘉靖十年,改今属。县城周五里有奇,编户二十三里。

○潜江旧城县西四十里豆子湖南。宋初,置县于此,寻移今治。《志》云:县本治道隆乡,以水患,迁于斗堤。是也。又余潭城,在县西七十里棠林冈,相传关壮缪守南郡时筑。

○潜水县东一里。所谓汉出为潜也。又县东二里有洛江河,流入沔阳州。县东三十里有芦洑河,即汉水分流处。《志》云:汉水自石城北三十里,分流为芦洑河,经县东南,复入于汉,故名潜江。潜水复入汉处,曰上新口、下新口。又东南自排沙渡东流,为深江。又南流为恩江。皆弘治及嘉靖中所浚以分泄汉水者也。后或通或塞,下流入沔阳州界。

太平湖县北六十里。相近者曰郑家湖。又县西北百里曰青阳湖。又后子湖,在县东三十里,其相近者曰东白湖、西白湖。又枝江湖,在县西南十五里。其在县西南五里者曰陆家院湖,皆汉江支水汇流处也。○沱埠渊,亦在县西南五里。又县南三里曰马市潭。《志》云:江水溢出为沱。今江水自郝穴口溢入东北,径三湖、芝江湖,至县南为马市潭。潭北有沱埠渊,县东有池曰南池、北池。县北有湖曰太平,西有湖曰青阳,南有湖曰东白、西白,及陆家渊,俱沱水所注。今县治在斗堤,周广七百二十八里,皆重湖也。

高氏堤县西北五里,五代时高氏所筑。起自荆门州绿麻山,至县南沱埠渊,延亘一百三十里,以障襄、汉二水。后屡经增筑,今县境凡有八堤,高氏堤而外,曰莫家潭,曰夜汊口,曰白洑垸,曰江汊垸,曰班家湾,曰车老垸,曰太平垸,多至六百余丈,少亦百余丈,皆冲决要口也。《水利考》:县背重湖,民往往各自为垸,南则陶湖、牛埠,北则太平、马猖,西则白洑、咸林,东则荷湖、黄汉等,凡百余垸,俱环堤而居。明初,修筑各垸堤塍。又有潭子湖、四港、甘心口各枝河分杀水势。嘉靖三十九年,诸堤半决,枝河更多湮塞。夏秋涨溢,大为民害。隆庆二年,兴工修筑,患始杀。其马家垸决口,在景陵境,而害在潜江,备尤不可不预者也。○里社堤,在县南,有里社穴,西南通江陵之漕河。宋乾道七年,湖北漕臣李焘修潜江里社堤,是也。

○白洑驿在县北。明初置驿于此。万历九年,革。《志》云:县境要险,有班家湾、浩子口,防御最切。其拖船埠,近沔阳州界,哨守犹易。而蚌湖、芦洑头,亦为巡警处。盖其地皆接通江汉,盗贼易于出没云。

附见:

兴都留守司在府治东。嘉靖十八年置,辖显陵,承天、沔阳三卫。○承天卫在府治西北。洪武初,置安陆卫。嘉靖三年,改为显陵卫,以护陵寝。十六年,置于城东北十里,环列十营,巡守护卫,而改显陵卫为承天卫。

荆门州府西南九十里。东南至沔阳州二百九十里,南至荆州府一百八十里,北至襄阳府二百七十里。

春秋时楚地。汉为南郡地。后汉因之。晋仍为南郡地。隆安五年,析置长宁、武宁二郡长宁郡治长宁县,武宁郡治乐乡县。宋泰始中,改长宁郡曰永宁。齐、梁因之。西魏改置基州及章山郡。隋废属荆州。唐武德四年,复置基州治章山县。七年,州废,属荆州。贞元中,属江陵府始置荆门县。五代时,高氏置荆门军治当阳县,寻废。宋开宝五年,复置军治长林县。熙宁六年,军废。元三年,复置。端平三年,移治当阳县。元至元十四年,升为荆门府十五年,复治长林。天历初,降为州。明初,以州治长林县省入编户六十三里,属荆州府。嘉靖十一年,改属承天府,领县一。今属安陆府。

州环列重山,萦绕大泽,西控巴峡,扼其咽喉;东连鄢、郢,为之襟带,信荆楚之门户,实襄、汉之藩垣。唐之中叶,而荆门始建荆门县置于贞元二十一年。迄乾符五年,王仙芝寇乱荆南,襄邓帅李福驰救,败贼于荆门。明年,黄巢自江陵趣襄阳,襄阳将刘巨容等扼之于荆门,伏兵于林中,大破之。当是时,巨容无养寇之心,贼党且歼矣。然则荆门者,诚铃束之要地也。宋嘉熙之际,以荆门为次边,而城垣未备。陆九渊知军事,谓军居江、汉之间,为四集之路,南捍江陵,北援襄阳,东护随、郢之胁,西当光、化、夷陵之冲。荆门固,则四邻有所恃,否则有背胁腹心之虞。由唐之湖阳湖阳,见河南南阳府唐县以趣山,则其涉汉之处,已在荆门之胁。由邓之邓城以涉汉邓城,见襄阳府,则其趣山之处,已在刑门之腹。自此之外,间道之可驰,汉津之可涉,陂陀不能以限马,滩濑不能以濡轨者,所在尚多。自我出奇制胜,徼敌兵之腹胁者,亦正在此。虽四山环合,易于备御,而城池缺然,将谁与守?因请于朝而城之。嘉熙中,孟珙图复襄阳,谓必得荆门,然后可以出奇兵。盖九渊实先发之矣。

○长林废县今州治。汉编县地,属南郡。东晋隆安五年,置长宁县,为长宁郡治。宋泰始中,以长宁郡名与文帝陵同,改为永宁郡,而县如故。齐、梁因之。隋郡废。开皇十八年,改长宁曰长林,属荆州。唐因之。宋为荆门军治。元为州治。明初省。今州城,因宋嘉熙中故址修筑。弘治末,圮于水,寻复增修。周六里有奇,有门四。

荆门城州东北六十里。本长林县地。唐贞元二十一年,析置县,属江陵府。乾符五年,贼王仙芝寇荆南,山南东道帅李福驰救,至荆门,遇贼,奋击败之。时仙芝已陷江陵、罗城,焚掠而去。六年,黄巢自江陵焚掠而北,襄阳将刘巨容、曹全等扼之于荆门,大破之,即此。唐末废。《志》云五代高季昌更荆门县为军,非也。盖因荆门旧名耳。又云荆门故城在州东南一里东山下,误。又长林城,在州西三十里。晋隆安中,分编县地,置长林县,属武宁郡。齐、梁因之。隋开皇十一年,省入长宁。十八年,遂改长宁为长林。《元和志》:晋置长林县,以其地有栎林长坂云。又绥安城,在州北。晋末,桓玄置绥安郡,寻省为县。宋初,省入长宁。

乐乡城州北八十里。汉若阝县地。晋隆安五年,桓玄以沮漳降蛮置武宁郡,又立乐乡县为治。宋以后因之。梁大宝二年,侯景攻巴陵,岳阳王与湘东王绎为难,闻之,遣军据武宁,声言赴援江陵,寻引去。承圣三年,王琳为广州刺史,琳意欲为雍州,镇武宁,为国御捍。盖自武宁以北,即为襄阳界。时荆雍之隙方深也。未几,引魏军袭江陵,魏军济汉,袭武宁,克之。遂长驱向江陵,江陵下,置若阝州于此。隋初,郡废。大业初,州废,县属竟陵郡。唐武德四年,仍置若阝州。八年,州废,县属襄州。天三年,朱温将杨师厚击江陵,至乐乡,荆南牙将王建武迎降。五代周并入宜城县。宋为乐乡镇,属长林县。今有乐乡镇巡司。

章山城在州东北。本长林县地。西魏置绿麻县,兼置上黄郡。隋开皇初,郡废,县属基州。大业初,改县曰章山。又西魏置丰乡县,并置基州及章山郡。开皇七年,郡废。大业初,州废,皆属竟陵郡,后废。唐武德四年,于长林东北百二十里置基州及章山县。七年,州废,以章山属郢州。州复废,改属荆州。八年,省入长林。《一统志》:基州城,在内方山东北马良口,按嘉靖十八年,以马良望乡益钟祥县,今盖在钟祥界内。

编县城在州东。汉县,属南郡。后汉因之。晋、宋以后,仍属南郡。萧梁末,废。亦谓之编都城。《都邑考》:州治东东山,顶平旷,号太平顶,上有楚望亭,汉编县所理也。恐误。○荆台城,在州东六十里。梁置安居县。隋开皇十八年,改曰昭立,属荆州。大业初,改曰荆台,寻废入当阳。《志》云:州南六十里有宛城,盖南北朝时侨置县也。又有李家市城,在州东南百七十里,五代时高氏筑。

那口城在州东南。《春秋》庄十八年传,楚武王克权,权叛,迁权于那处。及文王即位,与巴人伐申而惊其师,巴人叛楚而伐那处,取之。杜预曰:编县东南那口城,是也。《史记》:周公辅成王,封其弟季于冉。孔氏曰:冉,亦作,或作那,皆读曰然,今那口也。《志》亦谓之权国城。

○东山在州治东南一里。一名东堡山。州西三里有西山,亦名西堡山。又蒙山,在州西一里,两山对峙,如峨嵋然。麓有蒙惠二泉,旧名泉子山,一名象山。又屏风山,在州西北四里,绝顶平衍,中有二泉。宋绍兴中,州民结庐其上,为拒敌计。开禧初,郡守李直炳徙居焉。○荆门山,在州南五里,其西又有虎牙山,相去五里。二山本在宜都县,因州名传讹也。又灵鹫山,在州北三十里,有龙洞,深五里,泉石甚胜。

内方山州东南百八十里汉江之上。《禹贡》所云内方至于大别者也。一名章山,又名马仰山。《志》云:马仰山有二,一在州北三十五里。又有鸡头山,在州北六十里,最高。谚云:鸡头、马仰,去天一丈。鸡头相接者曰大明山,皆有泉石之胜。或以鸡头山即《括地志》所云之章山也。○象河山,在州北七十里。上有城垒,势极险峻。下有泉,是为象河。又中城山,在废乐乡县西南。上亦有城,极险峻。又绿麻山,在州东南百三十里。宋末,吕文焕遣都统边居谊筑绿麻城,城盖在山下,俗亦名桃李山。

长坂在州西北。李巡曰:高峰山坡曰坂。后汉建安十三年,曹操入荆州,先主将南保江陵,操以江陵有军实,恐先主据之,乃轻军到襄阳,一日夜行三百余里,追及于当阳之长坂,先主弃妻子走,使张飞将二十骑拒后。胡氏曰:长坂,在当阳县东南百二十里长林城北。《城邑考》:长林城北有栎林长坂,即曹操追先主处。盖长坂起于当阳之北,而接长林之境矣。○太子冈,以州北五十里。元文宗自潜邸归即位,尝驻此,因名。

○汉水州东九十里。自钟祥县流入境,又东南流,入潜江县界,谓之沔水。先主败于当阳长坂,济沔,与刘琦俱到夏口,即此处也。《水利考》:汉水入州境,不至冲泛者,东赖王家堤,东南赖绿麻堤以障之也。其堤防要害,全在沙洋镇一带。此镇控荆门、江陵、监利、潜江、沔阳五州县之上流。汉水自绿麻口直冲沙洋,北岸旧有堤,接连青泥湖新城镇,由沈家湾诸处至潜江界,凡二十余里,惟沙洋堤势独宽厚,军民廛居其上。嘉靖二十六年,堤决,汉水直趣江陵龙湾寺而下,分为支流者九,于是下流州县,俱被氵没。二十八年,有司修筑失宜,未几,复决。旧江身渐狭,南北相对止二十余丈。决口东西相对约三百余丈,反为正派,几不可复障而东矣。隆庆初,改筑高厚,水患始少。但此堤与红庙堤相对,虑红庙水涨,居民每欲盗决以泄水,备不可弛也。

直河州东南百二十里。又东南三十里有平塘湖河流合焉。又南流入于三湖,东合沔,一名直渠。溉田百顷,长而且直,因名。又权水,在州北。《志》云:权水出西蒙诸山,东北流经太子冈,会流为曹将军港。唐曹全、刘巨容败黄巢于此,因名。下流径内方山西,又东南径古权国城,又东入于沔。又官堰河,在州北百里,其地有台山,河源出焉,东入汉江。

建水州北百三十里。一名氵建水。梁太清末,萧自襄阳攻江陵,会其将杜等叛袭襄阳,弃粮食铠仗于氵建水而还。明年,西魏将杨忠救,乘胜至石头,将趣江陵,湘东王绎遣使说忠,忠遂停氵建北。大宝二年,岳阳王以侯景攻巴陵,遣其将蔡大宝军武宁以规江陵。湘东王绎遣使谓曰:君忽顿武宁,即当遣劲甲顿氵建水,待时进军也。氵建水,盖襄阳江陵之襟要矣。亦名建阳河,又名杨水,亦名大漕河。流入江陵县界。

云梦泽在州东北。旧盖与德安府之云梦相连。《汉志》注:编县有云梦官。又今州西北四十里有云梦山,或以为云梦之浸旧至于此。今湮。○藻湖,在州东北百十里,州东北百三十里有后港,合诸陂泽水,东流入焉。又有长湖,在州北百六十里。屯湖,在州东九十里。又州东马良村有马良湖,东南百里有藤湖,百七十里有乔母湖,百八十里有蒿台湖,皆流汇于汉江。

蒙惠二泉州西二里。源出蒙山之麓,分二派,北曰蒙,南曰惠。蒙泉常寒,惠泉常温。宋知州彭乘引为三沼,合流至竹陂河入汉江。居民分引溉田,甚赖其利。《志》云:州东九十里有百顷山,有温冷二泉,溉田百顷。又州北二十里有南泉,源出灵鹫山,溉田数百顷。○盐井,在州北九十里,产盐,味苦。

○东关州北一里。宋末,设以御敌。又西堡寨,在蒙山上。元末,乡人筑以御寇。又有东寨,《志》云:在州南二百里,亦元末御寇处。

沙洋镇州东南百四十里。亦曰新城镇。宋末,吕文焕将边居谊筑新城于此,因名。今有巡司戍守。又建阳镇,在州南九十里,有巡司,并置建阳驿于此。州西北百二十里有仙居镇,以近仙居山而名。峰岩险峻,为往来要道,置巡司纠察。丽阳驿亦置于此。其相近者又有鱼料水驿,《舆程志》云:两驿皆在州北百二十里。由襄阳而南,此其孔道也。又有石桥驿,在州北六十里。州城北曰荆山驿。

当阳县州西百二十里。南至荆州府枝江县百八十里,西至夷陵州百五十里。汉县,属南郡。后汉因之。建安十三年,曹操下荆州,先主将其众过襄阳,南至当阳,为操所追处也。晋仍属南郡。宋齐因之。后周置平州及漳川郡治此。后属梁。隋开皇七年,改州为玉州。九年,州郡并废,县属荆州。唐武德四年,又置平州。六年,改为玉州。八年,州废,仍属荆州。五代时,高氏置荆门军治此。宋属荆门军。绍兴十四年,废入长林县。十六年,复置。洪武初,属荆州府,寻改今属。九年,省入州。十三年,复置。今城周三里有奇,编户五里。

○麦城县东南五十里,在沮、漳二水间。《水经注》:漳水南径当阳县,又南径麦城东。相传楚昭王所筑。三国初,关羽为吕蒙所袭,自知孤穷,乃走麦城,是也。又有磨城,在县东四十里。《荆州记》:麦城东有驴城,沮水西有磨城,伍子胥造此二城以攻麦城。谚云:东驴西磨,麦城自破。

麋城县东南六十里,地名八渠。宋白曰:春秋楚伐麋。颖容《释例》曰:麋,当阳也。或云三国时麋芳所筑。又有权城,在县东南。春秋时权国,楚武王克权,使斗缗尹之。斗缗以权叛,是也。又方城,在县东南百六十里沱江东浒。《志》云:方城旁有秣马山,原隰宽衍,今方城见江陵。

○玉泉山县西北三十里。山有泉,色白而莹,本名覆船山。三国时易今名。隋置玉州以此。宋末,蒙古陷襄阳,张梦发请城当阳之玉泉山,是也。又有玉阳山,在县西二里沮水之阳。○方山,在县东四十里漳水上,层峦环列。又县东十里有许由山,山顶平旷,沮水与玉泉山水会于其前,有泉曰洗耳溪。

紫盖山县西南五十里。《道书》以为第三十三洞天也。《寰宇记》:紫盖有南北二山,顶四垂若伞,林石皆绀色,下出彩水。又铁山,在县北八十里,接远安县界,旧产铁,湘府曾于此山采矿。

绿林山县东南百二十里。山深阻。王莽天凤四年,新市人王匡、王凤等聚亡命,藏于绿林山中,数月间,至七八千人,是也。近《志》云:山在县北六十里。○当阳坂,在县北六十里,相传曹操追先主于此。《志》曰:县西北六十里有倒流桥,沮、漳二水合流其下,即张飞据水断桥处。恐误。

○沱江县南百二十里。大江分流处也。旁有金沙滩,地多流沙,烨烨如金。《志》云:金沙滩在县东南百二十里。《水利考》:县境之沱江,即沮、漳下流,盖水合势盛,南连大江,因有沱江之名。

沮水在县北一里。自南漳县经远安县,东流入界,绕流县西,折而东,又南经麦城西,又南流合于漳水。○漳水,在县北四十里,自南漳县流入境,东南流,经麦城东,又南合于沮水。《志》云:沮、漳二水合处,在县东南五十里,名合溶渡。又南流注于沱江,至枝江县界,而入大江。余详大川沮水。

熨斗陂县东南八十里。《志》云:绿林山之水,与县东六十里圆台山之水,会为熨斗陂。又县北八十里亦有熨斗陂。宋绍兴中,郡守吴猎尝遏走马湖、熨斗陂之水,于县西北置李公匮,以限戎马。

○漳河口镇县北百里,有巡司。《志》云:县北有章乡。《水经注》:漳水经临沮县之章乡南,吴将潘璋擒关羽于此。

附见:

荆门所州南九十里。又州北百二十里有宜门所。二所旧隶荆州卫。嘉靖中,改属承天卫。

沔阳州府南三百二十五里。东北至汉阳府四百里,南至岳州府三百五十里,西至荆州府四百四十里。

春秋、战国时楚地。秦为南郡地。汉属江夏郡。后汉因之。晋惠帝时,分属竟陵郡。梁又置沔阳郡治沌阳县,见汉阳府。后周兼置复州治建兴县。隋初,郡废州存徙州治竟陵,寻复旧治。大业初,改州曰沔州,寻又改曰沔阳郡治沔阳县。唐武德五年,又为复州治竟陵县。贞观七年,移治沔阳。天宝初,改为竟陵郡。乾元初,复故仍治竟陵。五代因之《寰宇记》:晋改景陵郡。宋仍曰复州亦曰景陵郡。熙宁六年,废属安州。元初,复故治景陵县。端平中,移治沔阳镇,即今治所。元为复州路,又改为沔阳府。明洪武九年,降为州,以州治玉沙县省入编户四十二里,直隶湖广布政司。嘉靖十年,改属承天府,领县一。今属安陆府。

州襟带襄、随,腹背郢、鄂,当重湖之右,介江汉之中,地洼而卑,水漾而潴,实川泽之区也宋朱昂曰:州环城皆水,因河为濠。然其地在汉阳以西,规度上游,此为资本。明太祖既定武昌,曰:安陆、襄阳,南北噤喉,英雄必争之地。然今日当以沔阳为干,而安陆、襄阳为枝,固守沔阳,乃图进取,庶得其宜耳。此非辨于先后之数者哉。

○玉沙废县今州治。汉云杜县地。西魏为建兴县地。隋、唐为沔阳县地。宋初,析南境置玉沙县,属江陵府。至道二年,改隶复州。宝元二年,省沔阳县入焉。熙宁六年,州废,还隶江陵府。元初,复故。端平初,移州治沔阳镇。元改曰玉沙,而废旧玉沙县。明初省。《城邑考》:宋玉沙旧县,在今州西南五十里。今州城,明初因旧址修筑,周九里有奇,有门五。

建兴城州北二里。亦曰复州城。西魏所置建兴县也。《隋志》:梁置沔阳、营阳、州城三郡。西魏省州陵、惠怀二县,改置建兴县。后周置复州治此,又省营阳、州城二郡入沔阳郡。开皇初,郡废,移复州治竟陵。仁寿三年,州还治建兴。大业初,改县曰沔阳,寻又改复州为沔阳郡。唐初,州治竟陵,寻还治此。乾元以后,仍属复州。宋因之。宝元中,省为沔阳镇,今州治在其南。《图经》谓之楚王城,俗亦名七里城。○青林城,在州东十里。又州西十里有石楼城,州东五十里,有鱼复城,建置未详。

○黄蓬山州南二百里大江之旁。其山延绵环结,上有城,亦曰却月城。城外有台,相传鲁肃曾屯兵于此。山下有湖,为黄蓬湖。元末,徐寿辉陷沔阳,陈友谅起兵于黄蓬以应之。友谅,沔阳人,其父黄蓬渔子也。又黄蓬山之支曰香山,俗名望乡山。其相近者又有石灵、松林、乌林诸小山。

○江水州南二百里。《志》云:自监利县白螺山南,又经乌林南,过茅埠口,又东过竹林湾,又东过新滩、水洪二口,又东北接汉阳府之沌口,皆府境也。旧有长官堤,起监利县境,东接汉阳,长百数十里。明渐圮。嘉靖初,复筑滨江堤,西南起龙渊,东止玉沙,万有余丈。数年,复决西流窝一带,直抵玉沙。嗣后屡筑屡决,而东南皆为水区矣。

汉水州西北百里。自潜江县流入州境,纵横散滥,往往为害。《志》云:汉水自钟祥东播为芦洑河,入潜江东南,至上新口,径鲇鱼套诸处,达城西三里之三江口,所谓城西一里有襄河也。又自上新播于下新口,流至柳口,复东播于蒌蒿汀,至直步,夏水从西来注之。径螺子渎,又径渣潭,东北趣大阳,入于襄河。又自渣潭东南,径小阳,过张家池坝港,入阳明湖,俱会于白湖,出沌口入江。汉水又自芦洑播于排沙,径豆刂河、范溉关、栗林、麻港、南湾诸处,至黄荆口,入下帐湖,东汇于白湖。又自范溉南播于刘家渡,入三江口。又自栗林口播于蒋家湾,径莲台,趣大湖口,合黄荆水流入江。今汉江支港,在州东北六十里者,亦曰中下襄河。嘉靖初,濒汉为堤,自大小朱家冈至沧浪南池,几万余丈。九年,汉水自拖船埠西,决入州境,湖水皆溢,西北一带,皆为巨浸。后屡塞屡圮,未为乐土也。《水利考》:州境向以富饶称,盖地介江、汉间,多湖渠,民便渔鲜;又因湖渚,环堤为垸,易于耕佃也。明成化以来,上流堤防渐溃,汉水不时涨溢,城市崩坏,陷溺甚众。正德以后,潜沔湖渚,又渐淤为平陆,下流既壅,水无所容,安得无决圯之患?故曰:江溢则没东南,汉溢则没西北,江汉并溢,则茫然大壑矣。岂堤防所能御哉?余见大川汉水及川渎异同。

长夏河州南四十里。《志》云:襄水为汉之潜,而长夏河即夏水,江之沱也。自监利县流入境,东为大马长川,过沙口,又东北过柴林河,至直埠,与汉水合。《禹贡大传》:夏水首出于江,尾入沔,亦谓之沱。郑玄、刘澄之皆以为沧浪水也。《水经注》:夏水东至云杜入沔,其处谓之者口。《广记》亦云:夏水入沔之口为者口。今者口在阳明、太白诸湖间,盖为水所堙也。亦曰堵口,亦曰潴口。晋元帝永昌元年,王敦反,逼建康,甘卓自襄阳将袭武昌,军于潴口,即此。夏水合沔入江,故沔口又名夏口也。又《周地图记》:夏水合诸水同入汉,自汉入潴,名七里沔,州名取此。《胜览》云:七里沔,在复州,江、汉、夏三水所汇处,故沔阳城亦曰七里城。《州志》:七里沔在州东一里。又云:夏水泛则合诸水于州之东北度口,下流六十里,地名沧浪,古有沧浪驿。汉水自襄河而入,江水、夏水自西南而入,并汇于此,或以为七里沔也。一说竟陵南三十里湖东有七里泛,即七里沔。○漕河,在州西南一里,江水、潜水所入也。《志》云:漕河自州西三里之三江口,东流合沧浪水,过侯埠关,入于白湖。又州治北有汊河,流入汉阳府界。又有白沙水,《志》云:在州东北一里。《水经》云:江水过下隽东,得白沙口。程以为即是水也,今堙。

太白湖州东北二百里,接汉阳府界。一名九真湖,一名土湖。潜水自西北来注之,沱自南来注之,其上游西湖、李老、泗港、沙湖及直步、黄蓬、阳明诸水悉汇焉,周二百余里,为沔境之巨浸。达沌口入江。《水经注》沌水通沔阳太白湖,是也。《水利考》:环沔皆湖也。大者凡数百里,小者亦不啻数十里,长波巨浸,诚浩渺之区矣!然其北多属景陵,而李老为大;其西多属监利,而西湖为大;其南则黄蓬为大,其东则太白为大。诸湖皆逶迤入太白湖,故沔,众水之汇也,太白,又沔水之汇也。沔之水,潴于太白,泄于沌口,地势使然也。不然,沔其鱼矣乎。

白鹭湖州东十五里。其东相接者曰鼍湖。又官港湖,在州南四十里。又南十里曰赛港湖,又南五十里曰白螺湖。○千金湖,在州南二百里,其相接者曰乌流湖,曰黄蓬湖。《志》云:黄蓬湖纳茅埠口、许家池及白螺、莲子潭诸水,达新滩而入于白湖,江溢则逆洄入汉。

三阳湖州西三里。东曰朝阳,南曰南阳,北曰水阳,故曰三阳。又州北有复池湖。周武帝置复州,以湖名也。又白石湖,在州西八十里。湖中筑长堤为驿道,亘十里。○直步湖,在州东南四十里,其湖受柳口大马河及螺子渎、渣潭、李二河等水,入阳明湖。《志》云:螺子渎在州东七十里,李二河在州东南百五十里。又西湖在州东南百里,西港湖在州东南百五十里,下五湖在州东南二百八十里。

沙湖州东百二十里,与太白湖相连。今有沙湖驿。又司马小阳湖在州东九十里,阳明湖在州东百七十里,皆流接大白湖。○马骨泛,在州北八十里。夏秋泛涨,渺漫若海,春冬涸,为平田。《一统志》云:马骨湖,在州东南百六十里。似误。《志》云:州之四境,湖池泛港之属凡四十有四,而太白湖最著。今皆有河泊所司之。

许家池州东南百五十里。又张家池,在州东南百四十里。杨孟池,在州东北百二十里。皆江汉支流所汇,联络灌注以入于白湖,亦皆掌于河泊所。○豆刂河口,在州西北六十里。豆刂,与穴同。盖水流分泄处。亦曰豆刂河新掘口,汉水别流所经也。有河泊所,并置豆刂河驿于此。又拖船渡在州西九十里汉江滨,刘家渡在州北二十里。

○范溉关州西北四十里。《志》云:沔阳之关四:〔一〕曰荆江口关,在城西;一曰襄江口关,在城西一里;一曰侯埠关,在州东六十里,与范溉关为四也。今有侯埠驿,置于侯埠关侧。

沙镇在州东百五十里沙湖口。有沙湖驿,并置巡司于此。《志》云:沙镇之东有邵洲脑,其地连接太白诸湖,支浦环聚,劫寇潜匿。万历中,增设官兵戍守。又茅镇,在州南百二十里茅埠口,亦设巡司于此。《志》云:州东百六十里地名尖刀嘴,北接汉川县界,有鸡公洲。嘉靖中,大盗哨聚于此,因增置官兵戍守。

汉津驿州城东北一里。驿前有江北渡,东接汉阳,西接潜江景陵,为一州之津要。《志》云:州有深江、豆刂河两驿,今俱革。

景陵县州北二百十里。北至京山县百里,东至汉阳府汉川县百五十里。楚竟陵邑。汉置县,属江夏郡。后汉因之,又光武封刘隆为侯邑。晋亦曰竟陵县,仍属江夏郡。晋末,分置霄城县,属竟陵郡。宋、齐因之。梁封范云为霄城侯,是也。西魏废竟陵入霄城,为竟陵郡治。后周改县曰竟陵。隋初,尝为复州治。唐时,复州治此。五代晋改县曰景陵。宋亦为复州治。端平中,还隶复州。元属沔阳府。今城周三里有奇,编户二十五里。

○竟陵故城在县西南,即楚故邑。《史记·越世家》:竟陵泽,楚之材也。孔氏曰:楚有七泽,竟陵其一。秦白起攻楚,拔郢,东至竟陵。汉置县于此。晋宋因之。惠帝以后,属竟陵郡。太安二年,荆州刺史刘弘遣陶侃攻贼张昌于竟陵,败之。宋、齐为竟陵郡治。齐永元二年,萧衍起兵襄阳,前至竟陵,命张法安守之。梁太清中,湘东王绎以王僧辨为竟陵太守,既而与雍州刺史岳阳王为敌,使司州刺史柳仲礼镇竟陵以图。大惧,遂请于西魏以覆江陵。西魏移郡于霄城,县废。《括地志》曰:竟陵故城在长寿县南百五十里。孙宗鉴曰:自蔡州南至信阳军,始有山路,迤逦至安陆,可两驿。至复州皆平地。南至大江,并无丘陵之阻。渡江至石首,始有浅山。谓之竟陵者,陵至此而竟;谓之石首者,石自此而首也。《汉志》:竟陵县东北有章山,古文以为内方,盖以为荆门之内方也。

云杜城在县东南。汉县,属江夏郡。王莽地皇二年,绿林将王匡等败莽兵于云杜,遂攻拔竟陵。后汉亦属江夏郡。东晋以后,属竟陵郡,后周废。《水经注》:沔水自竟陵,又东南经云杜县东,夏水注之。《寰宇记》:萧梁置沔阳郡,盖治云杜县。又郧城,杜预曰:在云杜东南。《汉志》郧公邑在竟陵,是也。今见安陆县。○京山城,在县北,齐梁置京山县,后齐置建安郡治焉。西魏改郡曰光川,后周郡废。隋大业初,废京山县入竟陵,因改角陵为京山县。又云梦城,《志》云:在县西,即古云梦泽地。又县东六十里有笑城,相传宋将毕再遇与金兵对垒,夜遁,惟系羊击鼓,金兵既觉,欲追之,知已无及,一笑而已。因名。《通志》:县东九十里有直阳市城,相传为旧县治。

○五华山县东七十里。山岭连属,北接钟祥县界,上有古风城,相传伏羲之后封于此。又巾戍山,在县北七十里。《水经注》:晋时于此置巾水戍。又有龙穴山,在县东北五十里,山旁有龙穴陂,一名龙尾山。○天门山,在县西六十里。亦名火门山,相传光武行兵,举火夜度处也。俗忌火,故曰天门,盖即京山县之天门山。好事者为之说也。又青山,在县西北六十里青山湖北岸,亦与京山县接境。《志》云:湖在今县西二十五里。又诸葛岭,在县西二十里,俗传孔明屯兵处。

○沔水在县南百里。自潜江县流入境,与沔阳州接界。梁太清二年,侯景据台城,荆州刺史湘东王绎遣兵入援,又遣竟陵太守王僧辨将舟师出自汉川,载粮东下,是也。《志》云:县南今有西江水,乃襄江之一派。《水利考》:汉水入境,经诸陂泽,至县东分流,一由黑流渡,经张池、竹筒二河,分入汉川刘家隔者为正流。一由小河口,经渔新河、巾台河、牛角湾,出汉川县风门,合竹筒河者为支流,二流会合,经口蔡店,并出汉口,此故道也。嘉靖二十五年已后,湖泽大半淤平,而竹筒河、牛角湾二处又复中湮。于是县多水患。大抵由青山经林里泽、急走湾、上下洲河,直冲县治,抵杨林垸灌海堰,则邑皆为壑矣。又有塔儿湾决口,虽在潜江,而景陵实当其患,皆可虑也。

回河县东北七十五里。自府北池河分流经此,又东南入于沔水。○便河,在县南三十里。元时,郡守白景谅以自县至郡,水道迂远,乃开此河,民以为便。时掘土得石,有文曰白公沟,亦名白河。又义河,在县东一里。《志》云:县有城南河,经城南入汉,下流为义水,汉水泛溢,时有冲啮之害。

扬水在县西南。旧自荆州府监利县流入境。《水经注》:扬水东入华容县,又东北径竟陵故城西,又北注于沔,谓之扬口。亦谓之中夏口。先主当阳之败,张飞按矛于长坂,先主以数十骑斜趣汉津,遂渡夏口。是矣。《晋书·杜预传》:旧水道惟沔汉达江陵千数百里,北无通路,预乃开扬口,起夏水达巴陵千余里,内泻长江之险,外通零、桂之漕。建兴四年,王廙将赴荆州,留长史刘浚镇扬口垒,为贼杜曾所破。隆安二年,荆州刺史殷仲堪贼杀故雍州刺史郗恢于扬口。齐永元二年,萧衍起兵襄阳,攻郢城,次于扬口,是也。今亦为扬林口。或曰:岳州府北有杨林浦,亦扬水通江之故道。○巾水,在县北。《志》云:县东一里之义河,即巾水所经也。《水经注》:巾水出竟陵县东百九十里,西经巾城下,又西经竟陵县北,又西注扬水,谓之巾口。是也。又巾水,旧经扬林口,亦曰扬水,今自便河复入于汉。

三澨水县南三十里。出京山县西七十里之磨石山,流入县界,东注于蒿台湖。或以为即《禹贡》之三澨也。亦名三口。《志》云:县河西自南河口入,南自黑流渡入,北自石家河入,故名。,读曰差。一名三参水。参,去声。《县志》云:县有白云三水,在县东南九十里。有河泊所,东南去州一百里。

东湖在县东。地脉迤逦为洲坻,盘旋于湖中,凡数层。又西湖,在县西里许,中有汀。又南湖,在县南十里。○上帐湖,在县南七十里。《志》云:东南去州百八十里,有河泊所。又下帐湖,在县南百七十里。又蒿台湖,在县东七十里。《水利考》:县境有四汊、蒿台等湖,即《禹贡》三澨故地也,最为低洼。嘉靖中,四汊等湖淤浅,下流复壅,沈溺不免矣。

氵壹马潭县西三十五里,钟水之区也。又有葫芦三湾,在县西南五十里,皆掌于河泊所。《舆程记》:县西南六十里为渔泛洪泽口,又四十里为湖口,即监利以北诸湖泽也。渡湖三十里,登陆五十里,而至荆州府。

○甘鱼陂在县西北。《左传》昭十三年,楚公子比次于鱼陂。《战国策》:冷向曰:楚南有符离之塞,北有甘鱼之口。杜预曰:竟陵城西北有甘鱼陂。王氏曰:战国多用水攻,故楚守甘鱼之口。符离,见江南宿州。横桑口,在县东南。东晋初,荆州将吏郑攀等作乱,拒刺史王廙,众心不一,散还横桑口。《水经》:沔水受夏水,东南径云杜县,又东径左桑。昔周昭王南征不复处,庾仲雍谓本是佐丧也。又东谓之横桑,言得昭王丧处。

石渠堰在县西北三里。其流自五华山下通巾水。唐咸通中,刺史邓元素开。又县东北有永丰堤,堤长四里。又有周公堤,自县东至县南,横长三十里。弘治中,县令周端因旧堤增筑,因名。又有便堤,在县南车箱渡,护七十余垸之田。

乾镇县东八十里。潜、沔之间,大半汇为湖渚,复合流至乾镇,分为二流:一由张家池口,出汉川县;一由竹筒河,出刘家隔,往来之要道也。今为乾镇驿,《会典》作乾滩驿,并置巡司于此。○皂角市,在县东北七十里,有皂角渡。地据高阜,当三府四县之交,居民错杂,商贾辐聚,防御最切。其相近者曰鱼泛洚,亦戍守处也。又县东二十里有板港渡,县西青山湖口有鼓角渡,县西九十里有黑流渡,县南三十里有车箱渡,皆水陆津要也。又有柳家渡,在县东北四十里。弘治十二年,改建柳家桥,公私便利。

八十冢县东北七十里。有疑冢凡八十,地名长河,接德安府应城县界。

附见:

沔阳卫在州治东北。洪武六年置。嘉靖十八年,改属兴部留守司。今亦设沔阳卫。

◇德安府东至黄州府三百里,南至汉阳府三百二十里,西至安陆府三百二十九里,西南至安陆府沔阳州三百四十里,西北至襄阳府四百九十里,北至河南信阳州二百五十一里,东北至河南光州四百三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三百二十里,至江南江宁府二千二百里,至京师五千六百十里。

《禹贡》荆州之域。春秋时云阝子国云阝,一作郧,又作,俱读曰云,后属楚。秦属南郡,汉属江夏郡。后汉因之。晋亦属江夏郡。宋置安陆郡沈约志:孝建初立。齐因之。梁置南司州。西魏改置安州。后周末,改郧州,而安陆郡如故。隋初,废郡,炀帝改郧州为安陆郡。唐武德四年,复曰安州初置总管府,寻为大都督府。天宝初曰安陆郡。乾元初复曰安州贞元中,置安黄节度观察使,治安州。五代梁置宣威军,后唐改安远军。晋复为州。后汉仍为安远军。周显德初,复为州。宋仍曰安州亦曰安陆郡安远军。熙宁初,升为德安府以旧为潜邸也。元因之《志》云:宋端平初,徙治汉阳,元复旧治。明吴元年,改德安州。洪武九年,隶黄州府。十三年,复为德安府,领州一、县五。今仍旧。

府北控三关谓信阳三关,南通江汉,居襄、樊之左腋,为黄、鄂之上游,水陆流通,山川环峙。春秋时,楚人用此以得志于中原者也。三国时,为吴、魏争逐之地。吴嘉禾三年,陆逊自襄阳引退,潜遣别将击江夏新市、安陆石阳,斩获而还。时安陆已属魏,吴人遂不能得志于襄阳。晋庾翼图北伐,议移荆州镇安陆,盖顾瞻河、洛,指臂淮、汝,进可战,退可守,安陆形胜,实为利便矣!自是南北分强,未尝不以安陆为棋劫之地。梁、陈不竞,周、隋屡出师于安陆,而东南不能支也。唐之中叶,淮西多事,安、黄每为形要。宋南渡以后,西北用兵,识者每欲于襄、邓、安、随,为北瞰京洛之计。岳飞发鄂州,道安州,进破金人于蔡州,而中原震动。陈亮谓:安、随诸处,镇抚得人,可以出奇制变。是也。胡氏曰:欲固中流,必以重兵镇安陆。薛氏云:安陆北接随、唐,东黄、南鄂,西接荆、郢,呼吸可通。明初,兵下汝宁,捷指安陆。时全楚州郡,悉为贼锋所糜烂。王师一至,无不欣欣望者。盖不待摧枯之力,而有风靡之势矣。此岂非古今之仅事哉?

安陆县附郭。汉县,属江夏郡。王莽地皇二年,绿林帅王匡等拔竟陵,转击云杜、安陆,是也。后汉亦属江夏郡。晋为江夏郡治。刘宋以后,为安陆郡治。梁为南司州治。自是州郡皆治此。明初,省入德安州,寻复置。今编户七里。

○郧城今府城。春秋时郧子国也。楚灭郧,封斗辛为郧公,邑于此。定十年,吴入郢,楚子奔郧。《史记》:楚昭王十年,吴入郢,昭王亡至云梦,走郧。是也。《水经注》:郧水经安陆城西,故郧国也。盖亦因水为名矣。晋太元八年,苻坚大举入寇,慕容垂进拔郧城。义熙初,桓振据江陵为刘毅等所败,逃于郧川。既又自郧城袭江陵。郧城在郧川,故有二名也。梁武帝攻鲁山,谓郧城、竟陵之粟,方舟而下,郧城,即安陆之别名矣。今郡城,明初因故址修筑,嘉靖中增修,周六里有奇。

永阳城在府北六十里。萧齐置永阳县,属随郡。梁因之。西魏改曰吉阳,属安陆郡。隋初废。又桓温城,在府东十八里紫石村,相传温尝屯兵于此。《志》云:县西三十里有郝甑山,后周甑山县在其下。恐误。今见前汉川县。

○章山府东四十里。《左传》定四年,蔡侯、吴子、唐侯伐楚,舍舟于淮,自豫章与楚夹汉。《图经》云:豫章即章山也。一名障山。晋太安二年,华宏讨义阳贼张昌于江夏,败于障山,即此。一名立章山。或以为即内方山,误。○陪尾山,在府东北五十里,小丘也。或以为《禹贡》之陪尾,误。俗呼横山,一名横尾山,祝穆以为郧水所出。

石岩山府西八十里。山有石岩耸立。晋太安二年,时义阳蛮张昌作乱,聚众于安陆石岩山,织竹为凤,衣以五彩,聚肉其旁,以集百鸟,诈云凤降,因伪建元神凤,镇南将军刘弘讨平之。《水经注》:水过江夏安陆县西,又南径石岩山北。是也。又寿山,在府西北六十里,北接应山县界。○白兆山,在府西三十里,西去大洪山一百里,皆峦嶂联络,有岩洞泉涧之胜。其东相峙者曰石梁山,亦高耸,有石如梁。

蔽山县北四十里。山如屏嶂,遮蔽南北,其阴即应山县界。又铁城山,在县北五里,以山石如铁而名。○黄花谷,在府南。石晋天福五年,安州帅李金全以州附南唐,南唐将李承裕据其城。晋将马全节奉命讨金全,与唐兵战于城南,败之,承裕南走。别将安审晖追败承裕于黄花谷,又败之于云梦泽中,遂获承裕而还。

○水在城西北。《元和志》:安州,其城三重,西枕水。水源出大洪山黑龙池,东南流过随州界,又东经应山县界,合诸溪水东南流入境。又南流至此绕城西隅,南经云梦泽,历云梦县及应城县境而入汉阳府界。其在城西者,俗称府河,亦名石潼。《水经注》:水,亦名清发水。《左传》定四年,吴败楚于柏举,从之及于清发,是也。又晋太安二年,镇南将军刘弘遣牙门将皮初与张昌战于清水,斩之。亦即水矣。又水,在府西北五十里,源出应山,会于水。

漳水府西南五十里,亦出大洪山,经京山应城县界,流入境。下流合水。沈括曰:清浊相揉者曰漳。漳,文也。别有云梦之漳,与水合流,色理如蝃蝀,数十里方混,其处谓之漳口。陈大建十二年,后周将元景山等败陈将樊毅于漳口,毅退保甑山镇是也。又有氵霍水,在府西南九十里,亦出大洪山,东流会于漳。一云源出白兆山,达云梦县北二十里蒿子口,入于水。

云梦泽府南五十里,《禹贡》曰:云土梦作。《周礼·职方》:荆州薮曰云梦。《尔雅·十薮》:楚有云梦。《左传》昭二年,楚王以郑伯田江南之梦。又云阝夫人弃子文于梦中。定四年,楚子避吴,入于云中。《战国策》:庄辛谓楚襄王驰骋于云梦之中。《史记》:秦始皇三十七年,出游,行至云梦,望祀虞舜于九疑。又自云梦浮江,下观籍柯。汉六年,高祖伪游云梦。《河渠书》:西方则通渠汉水、云梦之野。司马相如曰:楚有七泽,其小者名云梦,方九百里。后汉和帝永元十五年,幸云梦。桓帝延熹七年,幸云梦,临汉水。祝穆曰:左氏言梦则不言云,言云则不言梦。然则云梦实二泽也。《汉阳志》云:云在江之北,梦在江之南,今巴陵、枝江、荆门、安陆之境,皆云有云梦。盖云梦本跨江南北,为泽甚广,而后世悉为邑居聚落,故地之以云梦名者非一处。而安陆之云梦,尤最著云。石晋天福五年,马全节入安州,唐兵南遁。全节遣将安审晖追之及于云梦泽中,唐将张承业据云梦桥拒战。晋兵乃还。《一统志》:府南一里有云梦桥,今泽已堙。又府河湖,在府南八十里,有河泊所。

○氵崇头镇城西北二十里。亦曰潼头,水之别名也。杜佑曰:水所冲曰氵崇。梁大宝初,西魏将杨忠攻安陆,柳仲礼方进军襄阳,驰归救之。忠遣军袭败仲礼于氵崇头,安陆、竟陵俱降于魏。今名石淙村。○大化镇,在府北九十里,与应山县接界。石晋天福五年,安远帅李金全叛附唐,唐将李承裕入安州。梁马全节自应山进军大化镇,与唐兵战于安州城南,是也。又高窍镇,在县南三十里,向有巡司,今革。

三连戍在府西。晋义熙十一年,雍州刺史鲁宗之以襄阳应司马休之于江陵,裕遣檀道济等将步骑出襄阳,江夏太守刘虔之将兵屯三连,立桥聚粮,以待道济。积日不至,宗之子竟陵太守鲁轨袭击虔之,杀之。即此。又诸葛寨,在城东罗陂村,旧传诸葛武侯所立。○胡亭,在府西北。晋咸康五年,石勒将夔安陷沔南,进据胡亭,寇江夏,围石城,即此。石城,见安陆府。

云梦县府南四十六里。南至汉阳府汉川县九十里,西南至应城县四十里。汉安陆县地,属江夏郡。西魏大统十六年,于云梦古城置县,因以为名。隋属郧州。唐属安州。宋因之。熙宁二年,省入安陆。元初,复置。绍兴中,移县于许落市,寻还故治。今编户三里。

○江夏城县北十四里。晋江夏郡初治安陆,后移夏口。此盖晋故郡治也。杜佑曰:汉江夏郡治在县东南。恐误。○楚王城,在县东。《左传》定四年,吴入郢,楚昭王奔郧城,因以名。

○神山县东北四十里。云覆其上则雨,故名。其相近者曰葛藤山。

○水县西二里。自安陆县流入境,一名西河,又南入汉川县界。《志》云:县南三十里有隔浦潭,水下流也。○云梦泽,旧《志》:在县治南六十步,今湮。

台湖县南六十里。《志》云:水出县东三汊口,及后湖,会流至口入于汉。又紫云湖,在县南四十五里。杨林湖,在县南五十里。○石羊湖,在县东南三十里。又孟家湖,在县东南十里。

○兴安镇县东十五里,旧有巡司。又许落市,在县北十四里,宋时县尝移此。县西北又有於菟乡,相传即楚令尹子文所生处。

应城县府西南八十里。东南至汉阳府汉川县百十里,西至安陆府京山县百里。汉安陆县地。宋置应城县,属安陆郡。齐因之。西魏置城阳郡。隋初郡废,县属郧州。大业初,改县曰应阳,属安陆郡。唐武德四年,复曰应城县,仍属安州。元和二年,省入云梦。太和二年,复置。天二年,又改曰应阳。五代唐复旧。宋、元因之。明洪武十年,并入云梦县。十三年,复置。今编户九里。

○蒲骚城县北三十里。《左传》桓十一年,楚屈瑕将盟贰、轸,郧人军于蒲骚,即此。《志》云:后魏尝于此置浮城县,隋废。

○崎山县西北二十五里,蜿蜒迤逦,来自京山县界。又京山,在县西北六十里,有温泉,东南流注于水。○高楼山,在县东北二十里,水滨,以峰峦层叠而名。

○河在县东北三十里,与云梦县接界,县境诸水,多汇入焉。○杨家河,在县北三十五里。上流自京山县流入境,又东入安陆县境,即漳水上源也。

西河在县西北三十里。一名氵河。源亦出大洪山,经京山县流入界。南流经城西,合诸溪水,经县南四十五里,为梅家港。又南五里为八埠口,入汉川县界,会于汉水。《志》云:县北三十里有省港水,自京山县境流入,南流至县南五里,合菱湖注于西河。又龙石汀,在县西十五里,一名毛家河。亦自京山县流入县西北境,南流至县南四十里,入龙骨湖。又石子河,在县西南二十五里,一名李家河。亦自京山县流入境,至县西四十里合义河,又流经县南三十五里,合龙石河。

五龙港县西南四十里。源出京山县界林泉山,流入境,分为二港,俱注于县西南五十里之三台湖。湖中有三土台,故名也。下流入汉川县界,入汉水。又汤池港,在县西南六十五里,源出玉女泉,入景陵县界,注汉水。《志》云:玉女泉,在县西南六十里。又县东南三十里有东港,流经县南四十里之清水湖,亦入汉水。

○崎山镇县北二十五里,以在崎山下而名。今置巡司于此。又栎林市,在县南八里。又南二里有沙陂冈。《志》云:县有沙湖驿,嘉靖中,改城北马驿。

孝感县府南百二十里。东至黄州府黄陂县百里,南至汉阳府汉川县百里。汉安陆县地。刘宋置孝昌县,以孝子董永名也,属江夏郡。齐置南义阳郡,治孝昌。梁初,以南义阳置司州,寻徙安陆。西魏于县置岳州及岳山郡。后周州郡俱废,县属郧州。隋大业初,属安陆郡。唐武德四年,置氵州。七年,州废,县属安州。五代唐改县曰孝感。宋仍属安州。明洪武九年,省入德安州,寻复置。今编户二十九里。

○氵岳城在县东。《志》云:西魏置氵岳郡于此。隋初废。唐武德四年,置氵阳县,属氵州。州废,属安州。贞观初,省入孝昌县。或曰氵阳即西魏所置郡治云。《寰宇记》:县北百里,又有义阳城。《隋志》:梁置义阳郡,西魏改为南司州,寻废。即此城云。

○九山县东北八十五里。一名九宗。环阜叠嶂,林麓深杳,溪涧盘曲,拟于长安九。其东曰黄草山,险峻孤峭。《志》云:上有镇阳城,垒石为固,周围数里,四面陡绝,一径仅通,亦昔时守御处。又有双峰山,在县东北九十里,两峰挺峙,飞瀑悬流,登之可尽江汉之胜。○凤凰山,在县东四十里。相传晋永和初,凤产九子于此,一名乳凤冈,四面皆水。

大悟山县东北百三十里,高二百余丈,广六里,上有平畴,可耕种。其下为狮子岩,一名上界山。《方舆记》:县东北二十里,有大伍、小伍山,以重山叠嶂,遥望若行伍而名。疑即大悟之讹矣。○三山,在县西北百三十里,三峰联峙,一名大洪山。又县北二百二十里有五峰山,以五峰并峙而名。

黄茅岭在县北二百五十里,为县境之险阻。其相近者又有白杨岭。《险要说》:孝感之黄茅岭,与应山之高贵山、随州之栲栳山,皆与信阳三关形势联络,上接襄、邓,下连光、黄,《图经》所谓天下之中络,楚北之要害也。

○氵河县北五十里。自河南信阳州界,流经应山县北境鸡头山,为天磨河。入县境,经县北二百五十里之新店,汇清风涧水,为双河口。又南经县北二百里之太公潭,至县北百六十里为小河溪,至百二十里,有黄沙水流合焉,为两河口。又南为晏家河,经县北九十里之氵河镇,至县北五十里,分流环注。县境诸小水,皆流合焉。其下流一自县西南白龙潭入汉,一自八埠口会云梦县河之水,至县西南,注泉湖入汉。一合东山沦河,经线河至口入汉。一会县东南三十里之马溪河,及川、陡山河、蒲湖水,至黄陂县之沙口,入于江。

沦河在县南四十里,水支流也。经云梦县八埠口,又东汇为沦河湖,经汉阳黄陂之境,下流入于大江。《志》云:东山沦河湖,在县东南四十里,有河泊所。○西河,在县东十里,自县北小河溪一带,汇流至此,为龙宫潭,下流入于汉水,即氵水支流矣。又川,在县东北七十里,下流入于氵水。

后湖在县西北隅,溉田甚溥。又注泉湖,在县西南三十里,有河泊所。《志》云:县西十里有七里湖,有朱思湖,县西北三十五里又有白水湖。○董家湖,在县东五里。又东为天门陂,皆以董永名也。又白陂湖,亦在县东。县东南二十里又有羊马湖。又磨陂泉,在县东北三十里,其泉涌出,灌田千顷,皆流汇于氵河。

○九里关县东北三百里,接河南信阳州界。《志》以为一名黄岘关,即古之直辕也。《通志》误以为古大隧关。又小河溪镇,在县北百二十里,地险僻。《志》云:即王莽时王常起兵处,北出新店,即应山及信阳界也。嘉靖初,鞠为盗区,因设官兵戍守于此,有巡司。又马溪河镇,在县东四十里,亦有巡司。又白云寨,在县东北百八十里白云山上。

附见:

德安守卫千户所在府治东。洪武初建,旧属行都司。嘉靖中,改属兴都留守司。今亦置德安所。

随州府西北百八十里。西南至安陆府四百六十里,西至襄阳府三百五十里,北至河南唐县四百里,东北至河南信阳州二百四十四里。

《禹贡》:荆、豫二州境。春秋随侯国,后属楚。秦属南阳郡。两汉因之。三国魏属义阳郡。晋初因之。太康中,分置随国。刘宋泰始五年,改为随阳郡,寻曰随郡沈约《志》:晋置随国,初属荆州。宋孝建元年,属郢州。永光元年,度属雍州。泰始五年,还属郢。元徽五年,度属司州。自此改随阳为随郡。齐梁因之。西魏置并州于此,寻改曰随州,而随郡如故。隋初,郡废,州曰隋州。大业初,改置汉东郡。唐武德三年,复为隋州。天宝初,亦曰汉东郡。乾元初,复旧。宋仍曰随州亦曰汉东郡。又乾德五年,升州为崇义军。太平兴国初,讳义,改曰崇信军。元因之,属德安府。明洪武初,以州治随县省入,又改州为县。十三年,复置随州编户十八里,领县一。今因之。

州北接黾厄,东蔽汉沔,介襄、郢、申、安之间,实为重地。《左传》曰:汉东之国,随为大。楚武王经略中原,先服随、唐,而汉阳诸姬尽灭之矣。盖楚服随、唐而蔡、郑始惧焉。自是南北多故,往往置戍守于此。说者谓:出义阳可以兼颍、汝,出南阳可以规伊、洛,而义阳、南阳之锁钥,随实司之。又其地山溪四周,关隘旁列,几于鸟道羊肠之险,洵用武者所必资也。宋失中原,长淮以外,即为敌境。议战议守,未尝不切切于随州。马氏贵与曰:随州因山为郡,岩石隘狭,道路交错,自枣阳至厉山九十九冈,有括囊之势,易入而难出云。

○废随县今州治。秦置随县,属南阳郡。汉因之。王莽地皇三年,新市将王匡等攻随,平林人陈牧等聚众应之,是也。更始初,封胡阴为随王,国于此。后汉仍属南阳郡。晋属义阳郡,寻为随国治。刘宋改县曰随阳,寻复曰随县。自是州郡皆治此。隋、唐因之。宋绍兴以后,徙治无常。元至元十三年,即黄仙洞为州县治。明初,废县入州。《城邑考》:随故城在今州南,元徙今治。今州城,明初所筑,周三里有奇。弘治十三年,增修,寻又筑堤凿濠,环城为固。嘉靖三十七年,又于郭外作砖城以防水灾,且御盗贼,高丈余,周十里。

唐城州西北八十五里。春秋时唐侯国,后为楚昭王所灭,其地属楚。秦为随县地。汉为上唐乡,属舂陵县。莽地皇三年,下江兵王常等破荆州兵于此。晋置厥西县,属义阳郡。宋、齐因之,置下溠戍于此。后魏正光中,侵梁,破下溠戍,亦置西县,并置义阳郡治焉。寻复入。梁太清末,湘东王绎与岳阳王相攻,西魏将杨忠自穰城救于襄阳,至义阳,太守马伯符以下溠城降,即西也。西魏因改西为下溠县,并置肆州于此。寻改州曰唐州。后周又以均、款、郧、归四州省入,仍曰唐州,而义阳郡如故。隋开皇初,郡废。十六年,改下溠县曰唐城,属随州。大业末废。唐开元二十六年,分枣阳县地复置唐城县,属随州。宋因之。元废。今为唐城镇。

平林城州东北八十里。汉随县地。王莽地皇三年,关东人陈牧、廖堪起兵,号平林兵。《水经注》:漳水南经随郡平林故城西,俗谓之将陂城。晋置平林县,属义阳郡,后废。宋末,改置西平林县,属随郡。齐属东新安郡。梁置上明郡。隋初,郡废,县属隋州。唐武德八年,县废。

土山城在州东北五十里。《梁纪》:中大同二年,遣土州刺史桓和会军趋悬瓠。《隋志》云:梁置龙巢县,土州治焉,领东西二永宁及真阳三郡。后周废三郡为齐郡,改龙巢曰左阳。隋开皇初,郡废,县属随州。十八年,改县曰真阳。大业初,改为土山县。唐初,省入随县。又土山东有石武废县,亦梁置,属真阳郡。后周属齐郡,隋属隋州。开皇十八年,改为宜城县。大业初,废入土山县。其东南又有阜陵废县,亦梁置。后周改为漳川县。隋属隋州。大业初,亦废入土山。○阙西废县,在州东二十里。宋析随县地置阙西县,属随郡。齐因之。梁置曲陵郡,西魏改西为下溠,因移置西县,兼置西郡于此。隋初,郡废。大业初,并废西县,入隋县。

顺义城州北八十里。萧齐置北随安左郡。梁改北随郡。西魏改为南阳郡,又析置淮南郡,领厉城、顺义二县,兼置翼州,寻改为顺州。隋初,郡并废。大业初,州废,改厉城县为顺义县,以旧顺义县并入焉,属汉东郡。唐废。又安化废县,在顺义县西北,西魏置,属淮南郡。隋开皇初,属顺州。十八年,改为宁化县。大业初,亦废入顺义县。○安贵废县,在州西三十里,梁置定阳县及北郢州于此。西魏改县曰安贵,又改州为款州,寻废州为水郡,别置戟城郡及戟城县,郡复废,改戟城县曰横山。隋开皇初,并废水郡,县属随州。大业初,又以横山县并入安贵县。唐废。今为安贵镇。又有洛平废县,在州东北百五十里,西魏置。隋开皇十八年,改曰上明县。大业末废。《隋志》:上明县有鹦鹉山。今山在州东北百五十里。

光化城在州东南三十里,本楚子城也。《左传》桓八年,楚子伐随,军于汉、淮之间。盖筑城于此,以逼随也。萧齐置安化县。西魏改新化县。后周改光化县。隋因之,属隋州。唐光化县亦治此。宋熙宁中,始改置光化县于襄阳,而随州之光化县遂废。今为光化镇。○平昌城,在州西。齐建元二年,魏人入寇,司州蛮引魏兵寇平昌,平昌戍主荀元宾击破之,是也。又清腾废县,在州西南。梁置梁安县,又置崇义郡治焉。后周废郡,寻改置遂安郡。隋开皇初,郡废。七年,改县曰清腾,属郢州。大业末,县废。近《志》云:州境有崇业郡城,当即崇义矣。又云:州北百二十里有鲁王城。不知所据。

○大洪山州西百二十里。山高险,四面陡绝,上有田畴,中襟大湖,一名大湖山。湖旁有龙斗崖及泉石诸胜。《水经注》:大洪山,在随郡西南、竟陵东北,盘基所跨,广圆一百余里。水出于其阴,亦谓之山。刘宋元嘉二十一年,诸蛮作乱,山之蛮最强,沈庆之讨平之。宋靖康间,避寇者尝依此山立寨栅自保,贼竟不能破。又端平二年,蒙古攻洪山,宋将张顺等击破之。今亦见安陆府京山县,盖境相接也。又《州志》:山,在州西南七十里,以水经其下而名。

厉山州北四十里。相传神农起于此。神农号厉山氏,故以名山。山下有厉乡,即春秋时厉国也。《左传》僖十五年,楚人伐徐,齐师、曹师伐厉以救之,即此。唐兴元初,江西节度曹王皋遣将伊慎等围安州,李希烈遣其甥刘戒虚等赴救,皋别将李伯潜逆击之于应山,擒之。又击走希烈将康叔夜于厉乡,是也。《荆州记》:山有二穴,神农所生,谓之神农洞。其支山曰仙人山,旁有鸡头垛。又有棋盘山、塔儿山之属,环列山旁。《九域志》:自枣阳至厉乡,道路交错,号九十九冈。今冈在州西北百八十里。《寰宇记》:厉乡西有堑两重,堑中有神农宅,宅中有九井。旧《志》:厉山在州西北百八十里。○大义山,在州北百五十里,周百里。相传魏晋置义阳郡,以山名也。其北五十里又有太平山,山最峻,为东北诸山之宗。或以为胎簪山,即淮水所出,北流至桐柏云。

青林山州东南七十里。茂林远望,蔚然而青,亦名青山。元末,徐寿辉倡乱于蕲水,随州人明玉珍集乡兵屯于青山,结栅自固,既而降于寿辉。今山北有古寨。○随城山,在州南七里。山势横亘,如城郭然。州因以名。山南有三阜,形如爪,一名三爪山。州西南又有独宗山,山高峻,为川众山之宗。又大猿山,在州西南四十里,亦名大狐山。《志》以为即张衡《南都赋》所云天封大狐者。又十九里山,在州南百二十里,山有寨,本名石臼山,以长亘十九里而名。

三钟山州东北五十里。山有三堆,状若覆钟,俗名团山。王莽地皇三年,严尤、陈茂破下江兵,王常等收散卒入蒌溪,略钟、龙间,众复振,破莽荆州兵于上唐。钟,即三钟山;龙,石龙山也。盛弘之曰:永阳北有石龙山,今在应山县蒌溪。或曰亦在州北,今湮。○栲栳山,在州西北二百里。《水经注》谓之黄山,州境之大山也。跨河南唐县界,其相接者曰广山,一名晃山。又蓬甑山,亦在州北。正德中,官军败贼赵风子于此。或曰山在州东。

○水在州西。《水经注》:水出大洪山,东北流,折而东南,经随县西,又经随县南而东南注,下流入安陆县界。是也。又有均水,在州西四十里,出大洪山至州东南四十里,入水,后周有均州,盖以水名。

溠水在州西三十里。《周礼·职方·豫州》:其浸波溠。《左传》庄四年,楚人除道梁溠,营军临随。《水经注》:溠水出随县西北黄山,南经西县西,又东南水入焉。水出桐柏山之阳,东南经西县,又东南流,入于溠。溠水又东南入于水。李吉甫曰:溠水,在随城西四十里。今溠水出栲栳山,东南流,至州北百十里,有鲁城河流合焉。南流至唐城镇,又东南流至安贵镇,入。○水,《志》云:出太平山,南流至唐城镇东,故西县因以名。流经州西,名扶恭河,一名浮缨河。又东南至州西北三里,为两河口,入。

浪水州南四十里。出大猿山,东流至废光化县,入水。又石鱼河,在州城南五十里,亦出大洪山。○圣水河,在州西八十三里。武水,在州西南六十里。皆环绕州境,合于河。

○五水关州东北百八十三里。在五水山下,亦作仵水关。○出山店,在州西北百八十里。又州西北九十里有梅丘镇,又西北有合河店,与唐县镇俱有巡司戍守。《志》云:州北二百余里有李家坝,接壤河南,每为寇盗出没之所。隆庆中增设官兵于此,与出山店等处相为应援。万历初,议者以出山、小林、界牌三处俱离州二百余里,当河南、桐柏、信阳等州县连界之冲,为流寇必由之地,先年议委官兵戍守,而权轻力弱,请添设州佐于界牌镇,庶几可专事防捍。因移李家坝戍守于界牌镇。其地南去州二百二十里。

铁岭寨州西八十里。又州西北二十里有青林寨,北八十里有天王险寨。正德中,刘丙擒贼于此。○麻张新寨,在州东北。明初,邓愈克随州,讨平麻张新寨及信阳珍珑寨、光州石脑山寨。盖其地皆相接也。

沔阴戍在州西南百里。晋时置戍于此。咸康五年,庾亮议遣诸军罗布江沔,以为伐赵之规。既而石虎将夔安等南寇,败晋军于沔阴,陷沔南。盖其地皆近沔水,因名也。胡氏曰:沔阴在沔水南。或曰:非也,在沔水东耳。○汪家店,在州西北栲栳山下,其相近者又有道人林诸处,皆有径道,可达河南唐县,为寇贼突犯之所。

应山县州东百三十里。南至府城百八十里,北至河南信阳州二百有五里。汉为随县地。梁置永阳县及应州。隋大业初,废州改为应山县,属安陆郡。唐武德四年,复置应州。七年,州废,县属安州。宋初因之。嘉定中,改属随州。元因之。明洪武九年,省入随县。十三年,复置,属随州。今编户十里。

○吉阳城县东南九十里。萧、梁置平阳县,侨置汝南郡治焉。西魏改郡为董城,改县曰京池。后周武成初,置氵州治此。寻州郡俱废,县属郧州。隋大业初,改县曰吉阳,属安陆郡。唐仍属安州。宋开宝中,省入应山县。○平靖城,在县北五十里,西魏置平靖县,又置平靖郡。隋开皇初,郡废,县属应州。大业初,废入应山县。《志》云:县东七里有云公城,又县东百里大城山下有古城,亦曰大城。建置未详。

宋安城在县东北。刘宋分义阳郡立东随左郡。大明八年,省为宋安县。齐亦置宋安左郡,属司州。后魏南司州有宋安郡,治乐宁县。武阳关在其境,兼领东随县。隋开皇九年,改东随曰礼山,寻以乐宁县省入,仍属义阳郡。唐武德四年,析应山县置礼山县,属应州。八年,废州,以礼山县仍并入应山。

○应台山在县治东南。亦曰应山县,因以名。其形方平,一名印台。又石龙山,在县北三十里,蜿蜒如龙。又北十里曰兴安山,有古寨,一名兜鍪山,旁接百雁山。又高贵山,在县北六十里,一名大龟山,西接平靖关。《志》云:山与随州之栲栳山、孝感之黄茅岭,险峻相埒,为郡境之要害。

吉山县东南五十里。有南吉、北吉二山,亦名吉阳山,故吉阳县盖在其南。又孔山,在县东三十里,上有风洞,一名洞山,下有孔山坡。正德中,贼赵燧走死于此。又东三十里曰覆手山,一峰五涧,状如覆手。○礼山,在县东八十里。梁礼山县盖置于山下。又东二十里为大城山。

四望山县西北百里。山高耸,登望则四远皆见,因名。唐建中二年,山南东道梁崇义拒命,发兵攻江陵,至四望山,大败而还,即此。又县西北四十里有铁城山,四望如铁,山北有寨。○花山,在县北百里,与信阳州接界。其北二十里曰仰天洼,四高中坦,中有平田二百亩。又县东北七十五里有龙爬山,其相接者为牛心山,上皆有寨。又县东北八十里有松子山,地名新店,与孝感县接界,亦戍守处也。

寿山县西南五十里。山之南接安陆县界。又蔽山,在县南五十五里,亦与安陆县接界。《志》云:县西六十里有将军山,在马坪港北。又西南有峰子山,上有古寨,水经其下,合水。○塔儿冈,在县北三里。又有望城冈,在县东五里。嘉靖中,县令王朝遂议云:城外四山环绕,塔儿冈、杨通冈、应台山等处尤高平近县,登之可窥城中虚实。是也。

○白泉河在县东三十里。自孔山悬流而下,流入于氵水。又汶水,在县城西北,源出高贵山,南流经此,又绕城南而东。县东三里又有东河,一名方家河,流合焉。又东南合于白泉河。○汉东河,在县西四十里。又有大洪河,在县西南三十里。县西南六十里有马坪港,其上流皆汇诸山溪之水,下流合为水,入安陆县界,注于水。《志》云:县有竹港,水出寿山下,经县西南七十里仓头渡,合水入安陆县界。

天井涧县东二十里。深一丈,广八尺,两山夹峙,泉流其中,冬夏不涸,流合汶水。涧北旧有平康寨,宋人避兵于此,贼不能犯。

○平靖关县北六十里,即古黾厄也。西北去信阳州九十里。又百雁关,在县北九十里,即古直辕也,亦曰黄岘关,亦曰九里关,北去信阳州九十里。又武阳关,在县东北百三十里,即古大隧也,亦曰礼山关,西北至信阳州百五十里。即所谓义阳三关也。明正德中,流寇入境,三关皆为要地。嘉靖中,增设官兵,置镇于平靖关南,与信阳官兵协守,为保障之计。《志》云:武阳关,一名行者坡,亦谓之行者关。嘉靖中,县令王朝遂言:县东崇山峻岭,武胜关、黄土关、土门冲、草市冲、九女岩等处隘口,皆盗贼出没之处,行者关尤为要害。比年流贼劫略,皆由行者关入。假令贼先据此,下瞰邑城,势若建瓴矣。请增设官兵巡司于此控御,庶为得策云。盖诸关寨皆险固,而行者尤要也。详见河南重险黾厄三关。

黄土关县北百里,东北至信阳州六十里。又武胜关,在县东百二十里。○凤见关,在县东北二十里。《志》云:常有凤见此,因名。又恨这关,在县北九十里,亦与信阳接界,有巡司。

黄陵寨县东二十五里,其相近者曰平康寨。又锅底寨,在县北四十里,其相接者曰兴安寨,于诸寨中最为险峻。又牛心寨,在县东北四十里,其相接者曰鸦狐寨。又县东北八十里,有婆婆寨,相传昔时女人聚众避兵处。又有铁城、龙爬等寨,俱见上。○广水店,在县东三十里,其相近者又有二郎畋。又井子镇,在县西五十五里,皆正德中官兵败贼处。又有太平镇,在县东二十五里。

附见:

随州守卫千所在州治东,隶安陆卫。洪武初,分守于此。

◇岳州府东北至武昌府五百六十里,东南至江西袁州府六百五十里,南至长沙府三百八十五里,西南至常德府四百五十里,西至辰州府八百七十里,西北至荆州府四百七十里,北至安陆府沔阳州三百五十里。自府治至布政司见上,至江南江宁府二千二百二十五里,至京师五千六百七十里。

《禹贡》荆州地杜佑曰:今长沙、衡阳皆古三苗国地。春秋战国时属楚春秋时,亦为糜、罗二国地。秦为长沙郡地。汉属长沙国。后汉属长沙郡。三国吴为重镇。晋仍属长沙郡《宋志》:晋元康末,分置建昌郡。咸康初,并入长沙。东晋时巴陵亦为重镇。宋元嘉十六年,分长沙置巴陵郡,属湘州。齐因之。梁兼置巴州。隋平陈,郡废,改州曰岳州治巴陵县。炀帝初,改为罗州,旋复为巴陵郡。唐初,萧铣置巴州。武德四年,平萧铣,仍为巴州。六年,改为岳州。天宝初,又为巴陵郡。乾元初,复曰岳州。五代时,马殷有其地,后属于周行逢。宋仍为岳州亦曰巴陵郡。宣和初,又赐军号岳阳军节度。绍兴二十五年,改曰纯州秦桧以州名与岳飞姓同,奏改。又改军额曰华容。三十年,复旧。元置岳州路。明洪武初,改为岳州府。九年,降为州。十四年,复为府,领州一、县七。今仍旧。

府囊山带江,处百粤、巴蜀、荆襄之会,全楚之要膂也。三国初,曹公下荆州,以舟师追先主至巴丘,既而败还。先主与周瑜俱自巴丘追蹑之。后鲁肃戍守于此,以为重镇《水经注》:巴陵,吴之巴丘邸阁也。《城冢记》:巴陵城,鲁肃所立。孙皓时,万屯兵于此,以拒晋师。杜预曰:巴丘,沔、湘之会,表里山川,实为险固。晋室不竞,东南多故,陶侃镇荆州,以江陵偏远,移治巴陵。及上游发难,兵锋东指,亦以巴陵为喉嗌隆安初,殷仲堪举兵江陵,讨王国宝,遣南郡相杨期屯巴陵。宋、齐以后,巴陵绾荆、湘、郢三州之冲,谈形胜者,未尝不首及巴陵。梁侯景之乱,湘东王绎遣王僧辨进讨,至巴陵,闻郢州已陷,因留戍之。绎令僧辨曰:贼既乘胜,必将西上,但守巴丘,以逸待劳,无虑不克。又谓将佐曰:贼若水步两道直指江陵,此上策也。据夏首,积兵粮,中策也。悉力攻巴陵,下策也。巴陵城小而固,僧辨足可委任。景攻城不拔,野无所掠,暑疫时起,食尽兵疲,破之必矣。景悉力攻巴陵,果败遁。陈初,后梁引周人掠取巴陵、长沙诸郡,侯等悉力争之,首得巴陵,诸郡相次降下。隋将取陈,崔仲方谓水陆冲要必争之所,巴陵亦其一也。唐人以岳、鄂二州控扼江沔,并称冲要。五代时,荆襄多事,往往争胜于巴陵。盖湖南得之,足以规取荆、鄂;淮南得之,足以包举湖南,故争之急也。宋末,蒙古据岳州,而湖南、两粤次第倾陷。盖自江而东西,自湖而南北,巴陵皆居其要会。巴陵未下,不可以图进取也。吕氏祉曰:巴陵与武昌,盖辅车之势。《岳阳志》曰:四渎长江为长,五湖洞庭为宗,江湖之胜,巴陵兼有之,故其形势亦最重云。

巴陵县附郭。本汉长沙郡下隽县地。孙吴初为巴丘邸阁。晋初,置巴陵县。仍属长沙。宋属巴陵郡。自是以后,州郡皆治此。明洪武九年,省入岳州。十四年,复置。编户五十七里。

○巴丘城今郡治。相传孙吴所筑故城也。明洪武中,因旧址增筑。周九里有奇,门五:东朝阳,西岳阳,西之左下水,南南薰,北拱极。其县治旧在府城外。弘治中,始筑城环之,周一里有奇。

下隽城汉县,属长沙国。后汉属长沙郡。晋因之。太安二年,陶侃等屡破江沔贼张昌,昌逃于下隽山,盖县境山中也。宋、齐俱属巴陵郡。梁、陈间,省入巴陵县。《水经注》:江水东至长沙下隽县北,澧水、资水、沅水合东流注之。盖巴陵江左所设,本下隽地也。后汉建武二十五年,马援讨五溪蛮,军次下隽时,未设巴陵,则下隽为顿宿要地矣。太子贤曰:下隽城,在辰州沅陵县。误也。

糜城府东三十里。相传古糜子国,有东西二城。《春秋》定五年,秦救楚,败吴师。吴师居糜。楚人焚之。又战,吴师败还。既而楚昭王使王孙由于城糜,即此。○刘备城,在府西九十里。相传昭烈与吴争荆州时所筑。又陶侃城,在府东八里,侃镇巴陵时所筑也。又有竹城,亦在府东。《志》云:宋建炎绍兴之扰,州尝寄治仙明洲东岸,以竹为城,至今犹称竹城。

○巴丘山在府城西南。后汉建安十五年,吴周瑜卒于巴丘。既而孙权使鲁肃以万人屯巴丘。蜀汉建兴三年,吴主闻武侯卒,增巴丘守万人。汉人闻之,亦增永安之守。宗预使吴,所谓东益巴丘之戍,西增白帝之守者也。陈天嘉初,周将贺若敦等军湘川,侯等屯巴丘以逼之。亦名天岳山,一名幕阜山。前有培,谓之巴蛇冢。相传羿屠巴蛇于洞庭,其骨若陵,因亦谓之巴陵山。后临大江。《水经注》:湘水至巴丘入江,山在右岸,有巴陵故城,是也。又有白鹤山,在城南二里,与巴丘相峙。又有九龟山,在城南五里,水际有九山相连。

君山在府西南十五里洞庭湖中。一名湘山。《史记》:黄帝南至于江,登熊、湘。湘,即湘山也。秦始皇二十八年,南游,浮江至湘山祠,遇大风,因问湘君何神。博士对曰:尧女舜妃。始皇怒,命赭其山。唐天复二年,淮南将李神福败荆南帅成于君山。后唐天成三年,吴将苗攻楚岳州,至君山,及还,为楚将许德勋所擒。宋绍兴五年,岳飞伐君山木为巨筏,塞洞庭诸汊港,擒斩杨么,是也。《志》云:山方六十里,状如十二螺髻,亦名洞庭山。《山海经》: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盖尧女湘君尝居此。又名酒香山,山有仙酒。汉武使栾巴求得之,为东方朔所窃饮。今春时山中往往闻酒香也。《道书》以君山为第一福地。○縆山,在府南五里君山东,洞庭之涯,状如浮舟。《水经注》谓之编山。《括地志》以为即山。

城陵山府西北十五里。蜀江西来,洞庭南注,合流于此,乃一郡水口。山下有城陵矶,长江奔流于矶下。东则有白石、翟家二湖汇焉。每舟行多阻风涛,陆行则寻山历涧,纡回三十余里。旧尝于二湖口构木为梁,颇利涉。明弘治中,筑永济堤于矶南,长四千丈。于旧置梁处为桥二,以便行者。岳州有事,城陵矶其必争之地也。《水经注》:江之右岸有城陵山,山有故城,东接微落山,亦曰晖落矶。○七里山,在府北七里。宋岳飞讨杨么,屯兵于此。

黄茅山府东三十里。盘亘数里,壁立干霄。相近为集云峰,有叠嶂层峦之胜。又千聚山,在府东百里。盘亘数十里,众山拱揖其旁。其相近者曰雷分台山,秀丽高耸,一名仙人台。又福圣山,在府东百十里,多松柏。相传宋末蒙古兵过此,伐其树,斧斤不能入,时以为神。亦名福圣台。又相思山,在府东百三十里。高耸盘踞,岩石甚胜。○九峰山,在府东北百里。山高耸,有九峰并峙。其相接者曰黄龙山,亦峻拔。又大云山,在府东北五十里,连接七十余峰,高数百丈,与九峰山连麓。山之北属临湘。《县志》云:府东北百五十里又有渭洞,广袤百里,周围如城。

石城山府南六十里,上有杨么寨。又鹿角山,在府南五十里洞庭湖东,旧为戍守之所。又九马觜山,在府西南四十里。岸有九觜,舟过甚险。又西南十里有五龙山,以五山对峙而名。○大发岭,在府东北三十里,两山夹峙,形胜崇绝。

隐矶在府东北。矶南对彭城矶。二矶之间,大江之中也。宋元嘉三年,到彦之等讨谢晦,为晦前锋所败,退保隐矶。梁大宝三年,侯景破江夏,引军西上,缘江戍逻,望风请服。景遂自隐矶济江,攻巴陵,为王僧辨所败。又彭城、隐矶之间,有巨石孤立大江中东江浦,世谓之白马口,亦谓之白马矶。

○大江在府城西北十五里。自荆州府石首县境东流,经城陵矶下,合洞庭诸水入临湘县,又东北入武昌府界。其流清者为洞庭,浊者为大江,其回合之处,曰荆江口,亦曰西江口,亦曰三江口。三江者,岷江为西江,澧江为中江,湘江为南江也。《志》曰:三江俱在府城下。宋吴表臣谓大江上流最急者,岳之北津,即三江口也。余见重险荆江口。

洞庭湖在府西南。其南曰青草湖,其西曰赤沙湖,凡七八百里,亦谓之三湖。详见大川洞庭。○白石湖,在府北七里。其相接者曰翟家湖。又鱼苗洋湖,在府北十五里。又府东三里有枫桥湖,府东六十里有乾沙湖。又縆山湖,在府南五里。又南有鹿角湖,在鹿角山下。《志》云:虾须池在府北二十里,大城池在府西北八十里,与鹿角、縆山等湖皆有河泊所。

氵邕湖在府东南五里。亦名氵翁湖。相传古雍澨也。《左传》定四年,吴人败楚师于雍澨。《尔雅》:水返入为。唐张说云:湖者,沅、湘、澧、汨之余波,夏潦奔注,则为此湖。冬霜既降,则涸为平野。亦曰角子湖,以在洞庭之角也。后唐天成三年,吴将苗将水军攻楚岳州,至军山,楚将许德勋潜军角子湖,使别将绝吴归路,遂擒。或谓之阁子湖,以湖地卑,岁苦水患,民多重屋而居,故名也。今有阁子镇。

新墙河府南六十里。发源相思山,自灌口注于洞庭湖。又府东南有隽水,或曰出大云山,流入武昌府通城县。○大江港,在府西门,下为荆、湘、常、澧之通道。又南津港,在府南五里,油港在府东四十里,柏港在府东北十五里,龙湾港在府东南五十里,皆北出大江,西通湖渚。

杨林浦在府北,或曰即杨叶洲也。姚思廉云:洲近西江口,以形似名。陈天嘉初,侯等军于巴丘,袭破周将独孤盛于杨叶洲,盛收兵登岸,筑城自保。既而周将尉迟宪以巴陵降,盛将余众自杨叶洲遁还。后唐天成中,楚将许德勋击苗,使别将帅战舰二百屯杨林浦,绝吴归路,还至江口,为德勋所擒。王氏曰:浦盖在三江口北岸。

彭城洲在府城东北。宋元嘉三年,谢晦自江陵举兵东下,至江口,到彦之已至彭城洲,晦前锋庾登之据巴陵,畏懦不进。久之,使孔延秀攻破将军萧欣于彭城洲,又攻破洲口栅,彦之退保隐矶。《水经注》:江水过长沙下隽县北,东径彭城口,水东有彭城矶,自彭城矶东径如山北,山北对隐矶。是也。又忌置洲,在府北。《水经注》:江水自西江口东径忌置山南,又东过彭城口。宋檀道济等讨谢晦至忌置洲尾,列船过江是也。

曹公洲在府城南四十里。《括地志》巴丘湖中有曹公洲,即孟德为孙权所败烧船处。又金沙洲,亦在洞庭湖中,一名龙堆,延袤数里,亦名金沙堆。○堰虹堤,在府治西北,城下瞰洞庭,每至夏秋,风涛昼夜氵敕啮。宋郡守滕宗谅因筑此堤捍之。嘉靖三十九年,江湖俱溢,堤圮。隆庆初,郡守李时渐缮城筑堤,民赖其利。又李公堤,在府城东北,直接城陵矶,长十五里。旧本湖地,水涨病涉。弘治中,郡守李镜筑堤建桥,人以为便。又白荆堤,在府东南十里,与湖相近。

○白田镇在府北。五代梁开平四年,荆南帅高季昌败楚马殷兵于公安之油口,逐北至白田而还。唐天成三年,荆南高季兴复败楚兵于白田,执楚岳州刺史李廷规。《九域志》:巴陵县有白田镇。○鹿角镇,在府南五十里,以山为名。朱梁开平初,淮南将冷业引水军救雷彦恭于朗州,自平江进屯朗口。楚将许德勋败之,追至鹿角镇,擒之,是也。今为鹿角水驿,并置巡司于此。又岳阳马驿,在府北三里。府西九十里又有临江马驿。

临湘县府东北九十五里,东至武昌府蒲圻县百七十里,西北至安陆府沔阳州二百五十里。本巴陵县地。五代唐清泰中,湖南置王朝场于此。宋淳化三年,升为王朝县,属岳州。至道初,改临湘县。今城周四里有奇,编户八里。

○望城山县南三十五里。下有泉,溉田千顷,山高峻,登之可望郡城。又鱼梁山,在县南一里,山下有湖,渔者取鱼于此。又方山,在县南百里,山势方正,接巴陵县界。○黄冈山,在县东三十里,峰峦耸拔,林木葱。又金鸡山,在县东三十五里,盘礴峻丽,洞穴深邃。又凤凰山,在县东六十里,山峦高秀。其相接者曰楼阁山,群峰叠出,状如楼阁。又大云山,在县东南九十里,山之阳接巴陵县界。

龙窖山县东百里,跨临湘、通城、崇阳、蒲圻四县界。上有龙湫,因名。又有龙洞,洞有石门,山犭所居。又寡姑山,在县东南八十里,高峻侵云。又东南十里为旋风山,一峰高峻,林木阴翳,风至此多旋转。○马鞍山,在县西南二里,滨江,以形名。又象骨山,在县西南四十里。《山海经》:巴蛇吞象,暴骨于此。下有港,亦以象骨名。又崖岭,在县西南五十里,崖石壁立,联络数峰。

道人矶在县南十五里大江滨。有石高十余丈,如道人面北而立。矶中有二洲,南为黄金濑,北为黄金浦,上又有白石,高丈余,其光如镜,亦名鸡冠石。后唐天成三年,吴兵至荆江口,将会荆南兵攻岳州。进至道人矶,楚将许德勋以奇兵出其后,夹击之,擒其将。○鸭阑矶,在县东北十五里。相传吴建昌侯孙虑作斗鸭栏于此,陆逊谏止之。今有鸭阑水,并置巡司于此。又城陵矶,在县西南四十五里,亦有水驿及置巡司于此,盖与巴陵县相接也。《志》云:县东北七十五里,又有白马矶。

○大江县西北五里。自巴陵县流入界,经县北三里,又东北流入武昌府嘉鱼县境。

云溪水县西南四十里。源出崖岭,流经县南三十五里,汇为松阳湖。又象骨港,亦自县西南东出松阳湖流合焉,注于大江。昔有松阳河泊所,今革。○港头水,在县南十五里,源出巴陵县东北九十里之石佛岭,流入县南五里之白泥湖,又东北接县东五里之连家湖,引流为清江口,达于江。今有连家湖河泊所。《志》云:县西南十五里有枫桥湖。又西南五里有鲁家湖,通大江,产莲,一名莲湖。又县东五里有{艹}湖。春夏水涨,皆流入大江。

黄荆港县南五十五里。源出县南百里之浆山,北流经县东聂家市,会清江口入大江。又县东六十里有爬儿港,出巴陵县东百里之石狮尖山,亦流经聂家市,会清江口。又南港,在县东四十里,源出县南三十里之金竹山,东北流,经楠木港,亦汇于清江口,注于大江。○双港,在县西南六十里,源出方山,二流并导,出桃林,逾西井,过罐子口,入洞庭湖。《志》云:县东三十五里又有青菱氵套,东连荷叶氵套,水涨则合为一,水消则隔为二,有鱼利,产野菱,因名。

南阳洲在县西南五里江中,广饶可耕。又有潦浒洲,在县西南三十里,大江夹流,一洲中峙,地可耕。

断山泉县南八十里。泉泻断崖之间,灌田百余顷。○赵公堤,在县治东。旧有堤,倾圮。元泰定间,县尹赵宪筑成之,水患遂平。

○土门镇在县东南,有巡司戍守。又长安马驿,在县东北十五里。又云溪马驿,在县东四十里。《志》云:县西北有杨林渡,路出嘉鱼县。又县西五里有沙锅渡,路通荆州府监利县。

华容县府西一百八十里。北至荆州府石首县八十里,南至常德府沅江县二百四十里。本汉武陵郡孱陵县地。晋初,分置安南县,属南平郡。刘句曰:安南县,刘表所置也。宋、齐因之。梁封肖骏为安南侯。又置南安郡于此。郡寻废。隋初,县属岳州。开皇十八年,改曰华容县。唐初,因之。垂拱二年,改曰容城县。神龙初,复曰华容,仍属岳州。宋因之。旧治在县东南安港,寻以水患移今治。元仍旧。今城周四里,编户十八里。

○赤亭城县南五十里。三面临水,极为阻隘。梁大宝二年,湘东王绎遣胡僧援巴陵,与侯景将任约遇于芊口。僧潜引兵至赤沙亭,约至,僧击擒之。城近赤亭湖,因以为名。○刘备城,在县北七十里,俗传是先主中军寨,又谓之金门刘备城。又岳城,在县西南三十里。宋岳飞征杨么,筑此屯兵。

○东山在县东十里。峰峦秀丽,连亘百里,古松夹道,驿路经其中。其相接者曰龙峰山,四山回抱,洞庭在望,称为奇胜。○南山,在县南三十里,隔湖对峙,苍翠如屏。又南十里有禹山,相传禹浚川时尝登其巅,今有禹庙。

石门山县东三十里,一名仙庐山。山有七峰,其相连者曰墨山。墨山北有玄石山。《楚辞》驰余车于玄石,是也。《志》曰:墨山,在县东四十里。又鼓楼山,在县东南五十里,上有石室,下瞰洞庭,中可容千人。

○澧水在县西南,九江之一也。自安乡县废作塘县,东流入县境,合赤沙湖而注于洞庭。《志》云:县治北有华容河,晋杜预所开,以通零、桂之漕。北接大江,南达洞庭,今湮。○县河,在县城南。《志》云:县东北一里曰北河,县东南一里曰南河,流经县南三十里,曰县港口。又东为紫港,流经青草湖,委曲百折,达于洞庭湖,俗亦谓之华容湖。又县东二十里有板桥港,又东五里有沙港,皆委曲入于洞庭。

赤沙湖在县西南,亦谓之赤湖,接巴陵、安乡县及常德府龙阳、沅江二县界。《水经注》:澧水与赤沙湖会,湖水北通江,南达澧。《巴陵志》:洞庭湖西吞赤沙。是也。亦谓之赤亭湖。又青草湖,在县东南,亦曰青湖,与洞庭湖相连。○褚塘湖,在县西南二十五里。又苏池湖在县西六十里,杜家潭湖在县东南四十五里,延湖在县东南三十里,皆掌于河泊所。又县东南七十里曰澌城湖,相接者曰须臾湖,又县西一里有城西湖,又西有斗子湖。县北二里有张家湖,又北二里有黄湖。《志》云:县境底洼,湖泽环绕,凡数十处。洞庭涨溢,辄有氵溺之患,故绕境为堤,亦以数十计。又金山台池,在县北九十里,亦掌于河泊所。

杨子洲在县东北三十里,相传荆飞刺蛟处。

○安津堤在县西北三十里。内有十台九堰,皆利灌溉。正德中,堤坏,复修筑之。《水利考》:县境陂堰堤塘之属凡九十有余,而安津尤为低洼,修防最切。

白脊亭在县东南。梁大宝二年,侯景围巴陵,湘东王绎遣将胡僧自江陵帅水军赴援。至湘浦,景遣其将任约据白脊以待之。僧由他路西上,约追之,及于芊口,是也。○芊口镇,在县南。任约追胡僧及于芊口,僧潜引兵至赤沙亭,禽约,是也。

古楼寨县南六十里。宋时防戍处,今为明山鼓楼巡司,并置水驿于此。成化初,洞庭贼出没为患,因增设官兵哨守,以明山、鼓楼二山名也。明山,在县南百里。又黄家穴镇,在县东北百二十里,亦有巡司,并置水驿于此。又城北一里,有北河渡巡司,今与明山鼓楼驿俱革。○华容马驿,在县东北二百五十里。《志》云:县北十五里有五田渡,东通巴陵,西通石首。又县西二十五里有碾溪渡。又西四十里有游仙渡,皆路出安乡。

平江县府南二百四十里,东至江西宁州二百五十里,西至长沙府湘阴县二百里。本春秋罗国地。秦为罗县。汉因之,属长沙国。后汉属长沙郡。建安十五年,孙吴析置汉昌县,并置汉昌郡,以鲁肃领汉昌太守。郡寻废,改县曰吴昌。晋属长沙郡。宋、齐因之。梁属岳阳郡。隋属岳州。开皇九年,省入罗县。唐又省罗县入湘阴。神龙三年,复分置昌江县,仍属岳州。五代唐讳昌,马氏因改曰平江。宋因之。元元贞初,升为平江州。明洪武二年,复为县。今仅有城址,未筑城。编户五十里。

○罗城县南三十里。古罗子国也。罗,本国于宜城之西山,楚迁之于枝江,后又徙之于此。又有故罗县,在今湘阴县境内。《志》云:县南境与长沙府之浏阳县接境。朱梁初,荆南高季兴、楚马殷共攻朗州帅雷彦恭,彦恭乞降于淮南,淮南遣水军屯平江、步骑屯浏阳救之,是也。

○幕阜山在县北九十里。一名天岳山。高一千八百丈,周回五百里,石崖壁立,上有篆文云:夏禹治水,尝至此山。顶有田数亩,东有温泉三穴,又有系舟峰、芙蓉池、列仙坛诸胜。《道书》以为第二十五洞天也。《志》曰:山亦名天柱,亦名雷台,亦名幕府,又即昌江之别名云。○籁山,亦在县北九十里,石壁削立,四围悬绝,有小石径可通。多竹,故名。又黄蘖山,在县北二十里。又南五里曰梧桐山,峰峦秀拔,岩麓相接,各以所产名。

永宁山县北六十里。四壁削成,履云梯飞栈而后可跻其端,沃衍可耕,断戈朽镞,时出于土壤中。又五角山,在县北五十里,五峰耸峙,高二百丈。上有赵家寨,三面险绝,惟一径仅通,亦幕阜之支山也。○道章山,在县东北三十里,四峰高耸,秀出群山,周围磊石如城,人多避盗于此。又九峰山,在县东北四十里,亦高险可避兵,一名黄沙尖。又道岩山,在县东北七十里,上有天池,池前两峰,南曰席帽,北曰云盖。又有岩曰香炉岩。又县东北百里有土龙山,汨水经其下,其旁曰龙门山。

昌江山县东南二里。一名鲁德山。山多奇胜,鲁肃尝屯兵于此。后人德之,因名。又连云山,在县南五十里,旧名纯山,峭拔千仞,云气尝覆其上。其相接者曰明山,周围三十余里,三面峭绝,惟一路可通,旧名奉国山。○石牛山,在县东百里。山多岑石,其状类牛。又有大寨石,大者可容万人,小者容千人,井泉饶给,可以避寇。

姜源岭县北三十里。驿道接通城县界。又北三十里有长岭,其北十里曰新开岭。又县东北六十里有桃花洞,上亦有新开岭,皆官道所经也。○回谢岭,在县北七十五里。岩峻拔,路出巴陵,行者病其险隘。正德中开凿,遂为通道。又龙影洞,在县西北。《志》云:深三千余丈,周三十里,石壁莹然,上有龙影。

○汨水县东北百二十里。源出江西宁州境内之柏山,流经龙门山,又西南流至县东,合纯、卢二水,经县南复折而西北,会昌水,下流入湘阴县界。

昌水县北八十里。出幕阜山,西南流山涧中,有巨石,水绕其旁,形类昌字,因名。又南合于汨水。○卢水,出县东五十里之卢山,西北流合汨水。又纯水,出纯山,今连云山也。流经县东南五十里,又西北合于汨水。

○长寿镇在县东北,有巡司。又有密岩寨及黄阳寨,皆近石牛山旁。又大荆马驿,在县北百二十里。

附见:

岳州卫在府治东南。洪武初置,领千户所五,属湖广都司,今亦设岳州卫。

澧州府西二百七十里。南至常德府一百八十里,西至永顺卫四百里,北至荆州府三百里。

春秋时楚地。秦属黔中郡。汉属武陵郡。吴分置天门郡治零阳。晋又析置南义阳郡。宋、齐至梁陈皆因之。隋平陈,郡俱废,改置松州,寻又改为澧州治澧阳县。炀帝大业初,复改州为澧阳郡。唐武德四年,复为澧州。天宝初,曰澧阳郡。乾元初,又为澧州。宋因之亦曰澧阳郡。又建炎四年,徙治陶家市山寨,寻复旧。元为澧州路。明初,曰澧州府。洪武二十九年,降为州,属常德府,以州治澧阳县省入编户三十一里。明年,改隶岳州府,领县三。今仍旧。

州北控长江,南带洞庭,屏蔽江陵,咽喉潭、朗,亦形胜处也。五代汉末,马希萼以朗州兵攻其弟希广于潭州,希广上言荆南、岭南、江南连谋欲分湖南地,乞发兵屯澧州,以扼江南、荆南援朗州之路。盖州据荆州、岳州、常德三郡间,道里适中,形援相及故也。

○澧阳废县今州治。汉零阳县地。晋太康四年,析置澧阳县,属天门郡。宋、齐因之。陈属石门郡。隋初郡废,以县置松州,寻改澧州。大业初,为澧阳郡治。唐亦为澧州治。宋因之。明初省州城。洪武初改筑。本土垒,永乐中,以砖。成化、正德间,屡经修治。今城周九里有奇,有门五。

临澧城在州西南。汉充县地。晋太康四年,置临澧县,属天门郡。宋、齐以后因之。隋废。《志》云:州南六十里有申鸣城,楚大夫申鸣邑也。又宋玉城,亦在州南六十里之长乐乡。有铜昏堰,以铜冶为之,亩收三十钟。又马援城,在州东五十里,援征蛮时所筑。

○关山在州东十五里。山形盘据十余里,高八十余丈。兰江东奔,是山崛立水口,如关锁然,故名。相连为观山,《道书》谓之四十四福地。○彭山,在州西十里。唐高祖子元则封彭王,常宰是州,有惠政,因名。旧《图经》云:彭阜耸其西,关山列其东。是也。与彭山相接者曰钦山,在州西二十里。

大浮山在州西南百三十五里。亦名独浮山。跨石门、武陵、桃源三县界,中多石室、石坛及诸溪洞之胜。又铜山,在州西南四十里。相传山产铜,永乐间置冶于此。又将军山,在州南六十里。《志》云:高百余丈,周三十里。相传汉纪将军信曾寓于此。

○澧水州南三里。源出慈利县西之历山,东流会水,又东经石门县,会渫水,又东至州城下。州北七十里之涔水,州东二十五里之澹水,俱流合焉。下流入于洞庭。《楚辞》:濯余于醴浦。虞喜云:即澧水。亦曰兰江,以多兰蕙而名。亦曰绣水。《志》云:澧水经州东二里,水流旋折如绣云。

涔水在州东北。《水经注》:涔水出作唐西北天门郡界,南流经涔坪屯,屯曷涔水,溉田数千顷。又东南流注于澧水。又茹溪,在州西北百六十里,源出龙茹山。昔楚庄辛说楚王饮茹溪之流,即此。○盐井,在州北八十里,水咸苦。明初,立场煎盐,不成而废。

○三江口关州西北二十里。又州西北七十五里为古城关,皆昔时置戍屯兵之所。今古城关旁有营门遗址。又州北七十里有粮仓哨,其地本名泗水口,东接安乡湖口,北连荆江,每值水溢,荻芦蔽岸,支港四通,为盗贼渊薮。隆庆三年,设哨于此,增置官兵,为防御之计。

新城镇州东三十里。晋车胤尝寓此。唐李泌为州刺史,更筑新城。元因置新城镇。又有陶家市山寨,在州西。北宋尝徙州寓治此。○嘉山镇,在州东三十里,有巡司。又州东二里有兰江水马驿,州南六十里有清化马驿,北六十里有顺林马驿。又有水东递运所,在州东三十里。

安乡县州东南一百二十五里。东北至华容县九十里。汉孱陵县地,属武陵郡。后汉分置作唐县。东晋侨置南义阳郡。梁又置安乡县,为义阳郡治。隋平陈,郡废,县属澧州。唐、宋因之。县无城,今编户十里。

○作唐城在县东北。后汉建武二十六年,分孱陵县置作唐县,属武陵郡。晋属南平郡。永嘉末,杜作乱,荆州刺史王澄击之,军于作唐,是也。宋、齐因之。隋平陈,郡废,改县曰孱陵,属澧州。唐贞观初,省入安乡。《志》云:县南二十五里有杨城,宋绍兴中,贼杨么所筑也。

○黄山县北六十里。土石皆黄,一名金峰。又北有小黄山,昔人保障其上,城址犹存。

○澧江在县城西。南流而东折至华容县,入于洞庭湖。一名长河。《志》云:县西七十里澧江上有马波渡,相传马援征五溪蛮,渡兵于此。又涔水在县北,流经澧州界,入于澧水。涔水之北曰涔阳,有涔阳镇,入公安县界。

大鲸湖在县西北二十里。延袤数十里,下流入澧江,而达于洞庭。又大通湖,在县南二百里,接沅江县界。《志》云:县境湖池溪港之属,凡数十计,皆汇流注于洞庭。○景港在县东北四十里,上通荆江,下达洞庭湖。一名景源港。又夹港,在县北六十里,与荆州府石门县接界。

○石龟市县西四十里澧水上。旧为商民环聚处。又县南三十里有顾市,元时置驿于此。今废。今有南平水驿在县南。

石门县州西九十里。南至常德府桃源县百二十里,北至荆州府夷陵州长阳县三百七十里。汉置零阳县,属武陵郡。后汉因之。三国吴永安六年,分置天门郡治此。晋以后因之。陈改石门郡,仍为治。隋罢郡,改县曰石门,属澧州。今土城周四里有奇,编户二十五里。

○石门山县西二十五里。岩石壁立如门,县以此名。或以为即孙吴永安中山石自开处,误也。又县东一里有天门台山,顶方正如台,二小溪合流,台下为天门桥。又县西北一里有方顶山,山顶方平。○层步山,在县东北三里。《水经注》所谓澧水东历层步山者也。外望如一,内有三重,亦谓之层山。

夹山县东南三十里。周回三十里,高二百余丈,两峰并峙,故名。○仙客山,在县北十五里,高岩陡峻,一径萦纡。又黄石山,在县西北二百十里,有溪出雄黄。

○澧水在县西。自慈利县流入,又东经澧州境。○渫水,在县西百七十里,流经水南山、鲤鱼山,合阳泉南溪之水,至县西四十里入于澧水。《志》云:县西北四十里,又有道水,下流亦入于澧水。

○台宜寨在县西北。宋置。或云即今添平所也。又县西十五里有将军渡,渡口有石如将军状,因名。路通九溪、添平、麻寮诸处。洪武中,九溪卫拨军把守于此。

慈利县州西一百六十里。东至石门县八十里,南至常德府桃源县二百十里。本汉零阳、兖二县地。隋开皇九年,置零陵县,属崇州。十八年,改曰慈利县。大业初州废,县属澧阳郡。唐属澧州。宋因之。元元贞初,升为慈利州。明初复为县。城周二里有奇,编户六十一里。

○兖城县西二百四十里。汉兖县,属武陵郡。后汉因之。永和二年,武陵蛮叛,围兖城,是也。晋仍属天门郡,后废。宇文周时,后梁尝置衡州于此。隋开皇中,又于故城西南一里置崇义县。十八年,改衡州曰崇州。大业初,州废,县属澧州。唐初因之。麟德元年,以崇义并入慈利。○中城,在县西。后汉建初三年,武陵中蛮反。五年,荆豫诸郡兵讨平之。三国吴置中县。晋因之,属天门郡。刘宋元嘉十八年,天门蛮田向求等反,破中,荆州刺史衡阳王义季遣军讨平之。齐、梁属天门郡。隋废。

白抵城在县西北。高千仞,四面绝壁,上广十余里。宋建炎中,土寇廖辛据此为城,一名廖城。又有石柱城,山崖有石,壁立如柱。《志》云:县东五里有白公城,四面有门,相传楚白公胜所筑。又有蛮王城,在县东三十里茶林山顶。《郡志》:县南二百里有旧县治,洪武初废,迁县于今治。

○崇山县西三十里。相传即舜放兜处。《国语》:内史过曰: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隋置崇州,盖以山名。又九度山,亦在县西三十里,上有石形似楼,名仙人石楼。下有九度水,蛮居其侧,曰九度蛮。明初,九度蛮作乱,谓此。○骑龙山,在县南四十里,以形似名。有黑龙泉,下流溉田。又铜盘山,在县东四十里,铜盘水出焉,下注为滩。《元和志》:铜盘、连钱、石马,澧阳之险滩也。又琼云山,在县东五十里,高耸干云,根蟠四十里。

天门山县西南百八十里。旧名松梁山。有十六峰环列,最高者为天门。沈约云:松梁山顶有石开处数十丈,其高以弩仰射不至,谓之天门。孙吴因以名郡。又有赤松山,在县西百六十五里,与天门山对峙。《郡志》云:山在县东百十里。

茅花岭县南三十里。高峻为群峰之冠。又百丈岩,在县西北六十里,一名百丈峡。东北至九溪卫七十里。石崖两面对峙,高逾百丈,中有小峡,长三十里,流泉峻急,古木槎牙。峡畔有路,通永定卫,最险。

燕子洞县东南三里。岩洞深广,可藏数千人。岩后有穴,秉炬可入。又县西有马涡洞,县南二十里有雷公洞,县西北又有水沉洞,皆深广。或曰:《汉志》酉水出兖县酉源山,即水沉洞也。○桃花洞,在县西三百里。宋熙宁中,蛮彭仕义反,澧州守郭逵破之于桃花洞,即此。又宾郎洞,在县西北二百里茅冈寨南,群蛮往来之径,一窦而入,后有大门,过此即为犭界。昔犭人侵扰,邀击而后屈伏,与之盟,画此为界。

○澧水发源县西三百里之历山。始出甚微,东过武口,又东流径茹溪县境,诸水俱注之。又东会于水,东南流入石门县境,水涨则溪涧合流,每多湮溺之患。

水在县西二里。源出永顺宣慰司界,东流至索溪,通四十八涧水为一,南至观嘉渚,汇于澧水,谓之后江。《志》曰:县有双溪,乃前后江合流之口。有芙蓉洲,至菱花渡而合,为一邑之胜。

○温阳关在县西。明洪武三年,蛮酋覃连构诸洞为乱,命周德兴讨之,至慈利,守险以拒,德兴出奇兵,破其数栅,直捣温阳关,拔之,贼遂溃。既而为伪夏所据。六年,命汤和等伐蜀,周德兴分兵取蜀之龙伏隘,进夺覃温阳关,和克归州,遣赵雄等取桑植容美洞,会德兴兵攻茅冈覃寨,克之。容美,见施州卫,盖与桑植接界也。又安福寨,在县西北。其在县境者,又有索口、西牛、武口、澧川凡数寨,俱宋置,为戍守要地。今分见下九溪、永定诸卫所。

覃寨在县西。明初,覃作乱,命杨讨之,进抵覃寨。贼下山迎敌,败之,乘胜追至半山。山势险峻,其寨三面岩险,下俯江水,一面仅有一路,才通一人,乃回驻山下,攻围久之,贼遁入溪洞。引还,既而大兵取蜀,周德兴克其覃寨,即此。○羌口镇,在县东九十里。成化初,洞贼出没于此,分设官兵戍守。《志》云:县西北七十里,有废宜冲驿,旧通辰沅云贵之路。明洪武中,以路险废之,迁驿于常德府。

附见:

澧州守御千户所在州治西,洪武二十五年建。

永定卫在慈利县西北百八十里。西南至永顺宣抚司百二十里。明初,置戍于夷徼羊峰地,隶永顺宣慰司。洪武三年,编栅为城,简沔阳、安陆、黄州、襄阳诸军充戍,曰羊山卫。后以屯饷艰阻,改置今卫,临庸水之阳,名曰大庸。建文初,更名曰永定,隶湖广都司,城周九里。今亦设永定卫。

○龙伏关卫西北百二十里,亦曰龙伏隘。明初伐蜀,别将周德兴取其龙伏隘,是也。又有后坪关,在卫东南四十里,皆永顺夷出没处,旧置兵戍守。又有黑崇关,在卫东南百三十里,亦有兵戍守,所谓永定三关也。今废。

茅冈寨在卫东北。《志》云:东南去慈利县二百里,亦曰茅冈隘。明初伐蜀,周德兴引兵道此,克其隘。正统中,招抚蛮户,立其酋为峒长。其附近又有金藏、桑汉二隘,太平、百丈、新政三关,旧俱设兵戍守。

守御大庸千户所卫西南三十里。东至县二百十五里。明建文初,改大庸卫曰永定,而别建大庸所于卫城西桑溪关。永乐初,始迁今所。城周二里有奇,今亦置大庸所。

○那平关在所境。《志》云:所有那平、边岩下、青鱼滩三关,旧皆为戍守处。又有罗城峒,在所西,本蛮峒。宋嘉二年,罗城峒蛮寇澧州,州兵击却之。

九溪卫在慈利县北九十里。西南至永定卫二百八十里。本宋之索口寨,后废为市。有九溪会流,故名。洪武初,编栅为城,授土酋戍守。二十二年,叛,寻讨平之。始城其地,为九溪卫,隶湖广都司。城周八里有奇,属所三,安抚司一。今亦设九溪卫。

○天马山卫东五里。远望屹立,锁断江流,形如天马。卫东三十里又有尖山,山峰尖耸,绝顶有泉。又南山,在卫南,绵亘数十里,或起或伏,军民杂处,耕植其间。又麻山,在卫西南十五里,屹然屏立,峰峦起伏,平坦处可以种植。

马鬃岭卫北三十里。壁立万仞,险不可测,岭路窄小如马鬃然。《志》云:卫北有紫驼峰,西北有马颈峰,两峰对峙,夹索口溪,高险卓绝。草木之利,军民所资。又茅花岭,在卫西八十里,高耸接天。其西北又有汆洞,洞下有石壁如门,中深远,溪水穿门南出,名鲁阳溪,经卫南合索口溪。又白马洞,在卫东三里,下有溪,自鲁阳溪分流合水,亦曰白马溪。

○水在卫西。自永顺界流入卫境,环城西南东三面,其形如带。又东会于澧水。○秀水,在卫西南,源出麻山,绕流至小渚,合于水。《志》云:卫东有守野潭,即水、秀水合流处也。又大庸水,在卫西南,出永定卫界,经卫南又东至慈利县西,合于澧水。

索口溪在卫治南。《志》云:卫东北有喝堡溪、斗溪、王富溪,卫东有龙馆溪、书院溪、大富溪、大河溪,卫南又有下阑溪,合索口溪为九溪。今索口已湮。

○油罗关在卫境。《志》云:慈利有油罗、大泉、于制、野鸡等关,俱永定卫军戍守。

守御添平千户所在慈利县北百五十里。本宋台宜寨地。明初,土酋归附,洪武二年置。今所无城。初属常德府,后改今属。

○马头山在所东。所西有马鞭崖,与此对峙。又有颇河山,在所北。

○南河在所西,东流南注,下流亦入于水。

○鹞儿隘在所境。《志》云:添平所属十隘,曰鹞儿、龙溪、长梯、磨冈、遥望、渔洋、石磊、忠靖、走避、细沙是也。

守御麻寮千户所在慈利县北三百里,本夷寨。洪武四年建所,无城。初隶常德卫,后改今属。

○鼓城山所南十五里。又所东有野九山,西有狮子崖,溪涧出焉,东南流入卫境,合于喝堡诸溪。

○临羊寨在所北。《志》云:麻寮所属十隘,曰黄家、九女、靖女、栏刁、青山、山羊、樱桃、曲溪、梅梓、宋所等隘是也。与添平十隘俱设官兵,以防御贼寇。

守御安福千户所在慈利县西北二百九十里。所扼诸洞之口。洪武四年设于酉水北,隶大庸卫。二十三年,移建于酉水之西,地名瓦窑冈,改隶九溪卫。城周五里有奇。今亦置安福所。

○前山在所治南,登山可以望。又有竹寨山,在所北。

○八斗溪在所北。绕城而西,合永定诸溪水入卫境,合喝堡诸溪,亦名酉水。

桑植安抚司在九溪卫西北四百里。元置,以羁十八洞蛮。洪武二十三年归附,永乐四年,复置安抚司,治上下二峒,属九溪卫。

○当打崖在司西南。其崖崩裂,世传雷所击也。往来者缘梯而过,称为险绝。又司西有山曰军马战,以高险难越也。司南为杨公坡,亦险峻,登陟甚艰。

○小涧在城西南。有两涧合流,盘旋司南,不通舟楫。

○桑植峒在司境。《志》云:司自上下峒以外,所辖凡十八洞:桑植、美坪、朝南、那步、人士、黄河、鱼龙、夹石、若南、捍坪、蚕辽、金藏、柘山、烂岩、黄家、板山、龙潭、书洛,是也。皆苗獠出没处。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