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七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七

从此大文第二。明智所成功德。就中二。一明不共法。二明共功德。就明不共法中二。一举数标名。二依名别释。且初举数标名者。论云。如是已辨诸智差别。智所成德。今当显示。于中先辨佛不共德。且初成佛尽智位。修不共佛法。有十八种。何为十八。颂曰。

十八不共法  谓佛十力等

释曰。佛十力。四无畏。三念住。及大悲。如是合名十八不共法。余圣所无故。名不共法。

从此第二。依名别释。就中有五。一明十力。二明四无畏。三明三念住。四明大悲。五明佛同异。就明十力中二。一明佛心力。二明佛身力。且第一明心力者。论云。且佛十力相别云何。颂曰。

力处非处十  业八除灭道

定根解界九  遍趣九或十

宿住死生俗  尽六或十智

宿住死生智  依静虑余通

赡部男佛身  于境无碍故

释曰。初六句出体。次两句依地。次一句依身。后一句释力义也。力处非处十者。总标也。一处非处智力。以十智为体。处谓合道理义也。如说善因能感爱果。造不善业。能招恶果。斯有是处。非处谓不合道理义也。如说善因感恶果。造不善因。感爱果。必无是处。佛智能知处非处故。名处非处智力业八除灭道者。第二业异熟智力。以八智为体。除灭道二智也。知如是类业。感如是异熟。名业异熟智力。除灭道智者。以业异熟非灭道摄故。业异熟智力。除灭道智也。定根解界九者。此有四力。定谓第三静虑解脱(八解脱也)等持(三三摩地)等至智力(八等至也) 根谓第四根上下智力。能知众生信等五根有上下故 解谓第五。种种胜解智力。能知众生种种喜乐。殊胜解故 界谓第六种种界智力。能知众生种种性故。此之四力。九智为体。唯除灭智。以静虑等。非灭谛故 遍趣九或十者。遍趣谓第七遍趣行智力。一切诸行。皆能趣果。名遍趣行。佛智能知。名遍趣行智力。若谓但缘能趣为境。九智为体。除灭智也。灭是所趣果。非能趣行故。故除灭智。若谓亦缘所趣为境。十智为体。宿住死生俗者。一第八宿住随念智力。能知过去宿住事故。二第九宿住死生智力。能知众生死此生彼故。此二智力。缘事法故。俗智为体 尽六或十智者。第十漏尽智力。言漏尽者。谓涅槃择灭也。若谓但缘漏尽为境。名漏尽智力。以六智为体。除苦集道他心四智。以此四智不缘灭故。若漏尽身中所得智故。名漏尽智力。以十智为体 宿住死生智依静虑余通者。宿住死生二力。依四静虑。起所余八智。通依十一地起谓欲界四禅。未至。中间。并四无色也 赡部男佛身者。此之十力。依赡部洲男子佛身。于境无碍故者。释力义也。智于境中。知无碍故。名之为力。由此十力。唯依佛身。唯佛永断诸惑习气。于一切境。随欲能知。余圣不然。故不名力。

从此第二。明身力。论云。如是诸佛遍于所知。心力无边云何身力。颂曰。

身那罗延力  或节节皆然

象等七十增  此触处为性

释曰。身那罗延力者。佛生身力。等那罗延。此云人种神。或节节皆然者。或言表有余师说。佛身支节。一一皆具那罗延力。大德法救说佛如来身力无边。犹如心力。大觉独觉。及转轮王。支节相连。有差别者。诸佛世尊。似龙盘结。独觉似钩锁。轮王似相钩故。三相望。力有胜劣。象等七十增者。明那罗延力量也。象等七力。十十倍增。一十凡象力。当一香象力。二十香象力。当一摩诃诺健那力(此云大露形神)。三十摩诃诺健那力。当一钵罗塞建提力(此云胜蕴神)。四十钵罗塞建提力。当一伐浪伽力(此云妙支神)。五十伐浪伽力。当一遮弩罗力(此云执持神)。六十遮弩罗力。当一那罗延力。故象等七。十十倍增。名那罗延力也。此触处为性者。如是身力。触处为体。谓所触中。大种差别。

从此第二。明四无畏。论云。四无畏相。差别云何。颂曰。

四无畏如次  初十二七力

释曰。四无畏者。一正等觉无畏。十智为体。犹如初力(释初字也)。二漏永尽无畏。或六智或十智。为体。如第十力(释十字也)。三说障法无畏。八智为体。如第二力(释二字也)四说出苦道无畏。或九智或十智为体。如第七力(释七字也)。正等觉无畏者。谓佛自言。我于诸法。正等觉者。若有世间沙门。梵志。天魔。梵等。依法立难。言佛如来于如是法。非正等觉。无有是处。设当有者。我于是事。正见无畏。故得安稳无怖无畏。漏永尽者。谓佛自言。我于诸漏已。得永尽。若沙门等。依法立难。言佛于漏未得永尽。佛为通释。无怖畏故。说障法无畏者。佛说染法必能为障。若外道难。言染非能障。佛为通释。无怖畏故。说出苦道无畏者。佛说修道必能出苦。若外难言道非出苦。佛为通释。无怖畏故。答难无惧。故名无畏。

从此第三。明三念住。论云。佛三念住。相别云何。颂曰。

三念住念慧  缘顺违俱境

释曰。三念住者。以念慧为体 一缘顺境。不生欢喜。念住。谓有弟子。一向敬佛。如来缘之不生欢喜。舍而安住正念正智。名第一念住 第二缘违境。不生忧戚念住。谓有弟子。不恭敬佛。如来缘之。不生忧戚。舍而安住正念正智。名第二念住 第三缘顺违境。不生欢戚念住。谓有弟子。一类敬佛。一类不敬。如来缘之。不生欢戚。舍而安住正念正智。名第三念住。颂言俱者。即顺违俱也。

从此第四。明大悲。论云。诸佛大悲。云何相别。颂曰。

大悲唯俗智  资粮行相境

平等上品故  异悲由八因

释曰。如来大悲。俗智为体。以缘一切有情事境界故。问此大悲名。依何义立。答由五义故。一资粮大。谓大福德智慧资粮。所成辨故。二行相大。谓此力能于三苦境。作行相故。三所缘大(释颂境字)谓是总以三界有情。为所缘故。四平等大。谓普利乐诸有情故。五上品大。更无余悲能齐此故 此与悲异由八种因。一由自性异。大悲以无痴为体。悲以无嗔为体。二由行相异。大悲作三苦行相。悲唯作苦苦行相。三由所缘异。大悲缘三界悲唯缘欲界也。四由依地异。大悲依第四禅。悲依四静虑。五由依身异。大悲依佛身。悲依二乘身。六由证得异。大悲离有顶。证。悲离欲界证。七由救济异。大悲救济事成。悲唯希望救济故。八由哀愍异。大悲哀愍平等。悲哀愍不平等故。

从此第五。明佛同异。论云。已辨佛德异余有情。诸佛相望法等不。颂曰。

由资粮法身  利他佛相似

寿种性量等  诸佛有差别

释曰。谓佛三等。一由资粮等圆满故。二由法身等成辨故。三由利他等究竟故 约寿种性身量等殊。佛有差别。言寿别者。谓佛寿有长短。言种别者。谓佛有生刹帝利种。有生婆罗门种。言姓别者。谓佛有姓乔答摩。有姓迦叶婆等。言量别者。谓佛身有长丈六。有长千尺等。颂言等者。谓显佛法住久近等故。如是别者。所化有情。机宜别故。佛有三德不可思议。一因圆德。二果圆德。三恩圆德 因圆德者。复有四种。一无余修。福德。智慧。修无遗故。二长时修。三阿僧祇耶修。无倦故。三无间修。刹那刹那。时无废故。四尊重修。恭敬所学。修无慢故 次果圆德。复有四种。一智圆德。二断圆德。三威势圆德。四色身圆德。智圆德中。复有四种。一无师智自觉悟故。二一切智照真理故。三一切种智照俗事故。四无功用智任运起故。断圆德中亦有四种一一切烦恼断。二一切定障断。三毕竟断。四并习断 威势圆德。亦有四种。一难化必能化。二答难必决疑。三立教必出离。四恶党必能伏 色身圆德。亦有四种。一具众相。二具随好。三具大力。四内身骨坚。越金刚。外发神光。逾百千日 后恩圆德。亦有四种。一能令永解脱。三恶趣为三也。二令出善趣生死复为一也。故名为四。又解安置善趣为一。安置三乘为三故。名为四。总说如来圆德如是 若别分折。则有无边。唯佛世尊。能知能说。诸有智者。闻说如斯。生信重心。彻于骨髓。彼由一念极重信心。转灭无边。不定恶业。摄受人天。殊胜涅槃。故说如来出兴于世。为诸智者无上福田。如薄伽梵。自说颂曰。

若于佛福田 能殖少分善 初获胜善趣 后必得涅槃。

从此第二。明共功德。就中有二。一总标名。二别解释。且总标者。论云。已说如来不共功德。共功德今当辨。颂曰。

复有余佛法  共余圣异生

谓无诤愿智  无碍解等德

释曰。复有佛法。与余圣者。及异生共。谓无诤。愿智。四无碍解。此三二乘。亦有。五通。静虑。四无色。八等至。三等持。四无量。八解脱。十遍处等。异生亦有。虽佛功德。超过一切。然依类同。故说为共。

从此第二。别解释。就中二。一明共圣德。二明共凡德。就共圣德中四。一明无诤行。二明愿智。三明无碍解。四明依边际定力得。且初无诤者。论云。且辨无诤者。颂曰。

无诤世俗智  后静虑不动

三洲缘未生  欲界有事惑

释曰。无诤世俗智者。烦恼名诤。谓阿罗汉观有情苦。由烦恼生。恐他烦恼复缘己生。故思引发如是相续。此智生时。令他有情不缘己身。生贪嗔等。息烦恼诤。得无诤名。此行但以俗智为体。后静虑不动者。此无诤行。依第四禅。发。乐通行中。此最胜故。言不动者。六无学中。唯不动性有无诤智。退法等五。不能自防。况能息他诸烦恼诤。故唯不动。三洲缘未生者。唯人三洲。有无诤智。缘未生者。缘未来惑。令不起故 欲界有事惑者。谓缘未生迷事烦恼。诸无事惑。不可遮防。内起随应。总缘缘境故。

从此第二明愿智论云辨无诤已次辨愿智颂曰。

愿智能遍缘  余如无诤说

释曰。以愿为先。引妙智起。如愿而了。故名愿智。此智出体。依地种性。及所依身。与无诤同。唯所缘别。愿智遍缘一切法故。

从此第三。明无碍解。论云。已辨愿智。无碍解者。颂曰。

无碍解有四  谓法义词辩

名义言说道  无退智为性

法词唯俗智  五二地为依

义十六辩九  皆依一切地

但得必具四  余如无诤说

释曰。无碍解有四谓法义词辩者。一法无碍解。二义无碍解。三词无碍解。四辩无碍解。名义言说道无退智为性者。出体也。谓无退智。缘能诠名。名法无碍解。名句文三。总说为名。此名句文。持所说义。及生物解故。说名为法 又无退智。缘所诠义。名义无碍解 又无退智。缘方言词。立为词无碍解 又无退智。缘契正理。无滞言说。及缘自在。定慧二道。名辩无碍解。无滞言说。名之为辩。定慧二道。能起辩说。道是辩因。故亦名辩。是利根故。名无退智。智。缘名等。决断无碍。名无碍解。故四无碍。以无退智为体也。法词唯俗智者。此二无碍。缘名身等及世言词事境界故。唯俗智摄。五二地为依者。法无碍解。通依五地。谓欲界四静虑也。无色界中。无名等故。词无碍解。唯依二地。谓欲界初静虑也。二禅已上。以无寻伺故。义十六辩九者。义无碍解。或十智或六智为体。谓若诸法皆名为义。十智为体。若唯涅槃。名为义者。六智为体。如漏尽通说 辩无碍解。九智为体。唯除灭智。谓辩无碍。缘说道故 皆依一切地者。此义及辩。二无碍解。通依一切地起。谓九地也。但得必具四者。随得一时。必皆具四。余如无诤说者。此四无碍。依不动性。依三洲身。如无诤说。

从此第四。明依边际定得。论云。如是所说无诤行等。颂曰。

六依边际得  边际六后定

遍顺至究竟  佛余加行得

释曰。六依边际得者。无诤愿智。四无碍解。此六皆依边际定得。边际六者。此边际定。体有六种。谓四无碍。无诤愿智。此六除词。更加延促寿等边际。故体成六。谓无诤边际。乃至延促等边际也。词无碍解。虽依第四边际定发。体是欲界。初静虑摄故。词无碍解。非边际体 后定者第四定也。此明边际唯依第四禅故 遍顺至究竟者。释边际名也。从一切地。遍所随顺。增至究竟。故名边际。谓从欲界加行善心。入初静虑。次第顺入乃至有顶。复从有顶。入无所有处。次第逆入乃至欲界。复从欲界。次第顺入。展转乃至第四静虑。名一切地遍所随顺。谓专修习第四静虑。从下至中。从中至上。如是三品。复各分三。上上品生。名至究竟。如是静虑。得边际名。此中边言。显无越义。胜无越此。故名为边。际言为显类义极义。如说一颂。有四句故。名为四际。显类义也。如说涅槃名为实际。显极义也。佛余加行得者。此边际定。佛离染得。所余圣者。唯加行得。

从此第二。明共凡德。就中分六。一明六通。二辨三明三明三示导。四别明神境。五别释眼耳。六明通种类。且第一明六通者。论云。已辨前三唯共余圣功德。于中亦共凡德。且应辨通。颂曰。

通六谓神境  天眼耳他心

宿住漏尽通  解脱道慧摄

四俗他心五  漏尽通如力

五依四静虑  自下地为境

声闻麟喻佛  二三千无数

未曾由加行  曾修离染得

念住初三身  他心三余四

天眼耳无记  余四通唯善

释曰。初三句者摽列六通。一神境智证通。神谓等持。境谓行化。智证神境。无拥名通。二天眼智证通。三天耳智证通。天眼天耳。所依根也。智是二识相应慧体。智证于境。无拥名通。四他心智证通。智证他心。无拥名通。五宿住随念智证通。于宿住事。随所忆念。智证宿住。无拥名通。六漏尽智证通。漏尽者择灭也。智证漏尽。无拥名通。或漏尽身中。所有智证。名漏尽智证通 解脱道慧摄者。出体也。此六神通。解脱道摄。慧为其体。四俗他心五者。神境。天眼。天耳。宿住。此之四通。俗智为体。他心智通。五智为体。谓法。类。道。世俗。他心。漏尽通如力者。漏尽智通。如漏尽力。或六智。或十智为体。五依四静虑者。前之五通。依四静虑。问何缘此五。不依无色。答初三种。通缘色为境 他心智通。初修之时。以色为门。谓欲修时。先审观己身心二相变异相随。谓心喜怒。形之于色。后复观他身心二相。由此加行。后得他心。于他心等能如实知 若宿住通。渐次忆念分位差别。谓忆前念。渐复逆观于此生身十位差别。次第而忆。乃至能忆中有已前一念之心。名宿住通。加行成就。根本成时。能忆过去生中。某处某姓。种种事故。依无色地。无如是能。又于无色观减止增。五通必依止观均地。未至等地。观增止减。以增地故。亦无通 自下地为境者。五通唯缘自下地境。如神境通。于初禅发。能于初禅及下欲界。行化自在。于上不然。势力劣故。余四通亦尔。声闻麟喻佛二三千无数者。诸大声闻。能于二千世界。起神通用。麟觉能于三千世界。佛能于无数世界。神通自在 未曾由加行曾修离染得者。此明五通于无始来。若未曾得。由加行得。曾已串习。由离染得。念住初三身他心三余四者。念住分别。初之三通。唯身念住。缘色起故。他心智通。唯三念住。不知色故。无身念住。所余宿住。及漏尽通。四念住摄。谓缘五蕴一切法故。天眼耳无记者。天眼耳二通。无记性摄。以二通体是眼耳识相应慧故。谓眼耳识。生得善者。非异地起。若色界生得。不能生定。今此二通。与定相生。故二通体。唯无记性。四无记中。通果无记。余四通唯善者。除天眼耳。所余四通性皆是善。

从此第二。辨三明。论云。如契经说。无学三明。彼于六通。以何为性。颂曰。

第五二六明  治三际愚故

后真二假说  学有闇非明

释曰。第五二六明者。第五宿住通。是第一宿住智证明。第二天眼通。是第二死生智证明。第六漏尽通。是第三漏尽智证明 治三际愚故者。于六通中。唯三名明。谓能对治三际愚故。宿住智明。治前际愚。死生智明。治后际愚。漏尽智明。治中际愚。后真二假说者。此三明中。后漏尽明。容有是真。通无漏故。前二名明。但是假说。以有漏故。学有闇非明者。有学身中。虽有宿住及死生智。不名明者。以彼身中有闇惑故。

从此第三。明三示导。论云。契经说有三种示导。彼于六通以何为体。颂曰。

第一四六导  教诫导为尊

定由通所成  引利乐果故

释曰。第一四六导者。第一神境通。名第一神变示导。第四他心通。名第二记心示导。第六漏尽通。名第三教诫示导。能示能导。得示导名故 教诫导为尊者。三示导中。教诫示导。最为尊胜。定由通所成者。教诫示导。定由第六漏尽通。成故最为尊 前二示导。咒药亦成。非定由通故。非胜也。如有咒术。名健驮利(此云持地也)持此便能。腾空自在 复有咒术。名伊刹尼(此云观察)持此便能。知他心念。引利乐果故者。教诫示导。以能如实方便说法。故能令他引当利益果(人天果也)。及安乐果(涅槃果也)。前二示导。无此胜能。由是故教诫最为尊胜也。

从此第四。别明神境。就中二。一正明神境。二明能所化。且正明神境者。论云。神境二言。为目何义。颂曰。

神体谓等持  境二谓行化

行三意势佛  运身胜解通

化二谓欲色  四二外处性

此各有二种  谓似自他身

释曰。神体谓等持者。神名所目。唯胜等持。由此能为神变事故。境二谓行化者。神变名境。境有二种。一行二化 行三意势佛运身胜解通者。释行境也。行有三种。一者运身。谓乘空行犹如飞鸟。二者胜解。谓极远方作近思惟便能速至。三者意势。谓极远方举心即至。此势如意。得意势名。意势唯佛。运身胜解。亦通二乘 化二谓欲色四二外处性者。释化境也。化有二种。一欲界化。二色界化。欲界化四。谓四外处。色。香。味。触。名欲界化。色界化。二所谓色触。名色界化。以色界中无香味故。此各有二种谓似自他身者。此二界化。各有二种。一似自身化。二似他身化 身在欲界。化有四种。谓作欲界自他二化。及作色界自他二化。身在色界。化亦有四种。如欲界说。故总成八。

从此第二。明能所化。论云。化作化事。为即是通(问也)不尔(答也)云何(征也)是通之果(答此能化心从神境通。能化生是通果也)此有几种。差别云何。颂曰。

能化心十四  定果二至五

如所依定得  从净自生二

化事由自地  语通由自下

化身与化主  语必俱非佛

先立愿留身  后起余心语

有死留坚体  余说无留义

初多心一化  成满此相违

修得无记摄  余得通三性

释曰。能化心十四定果二至五者。从神境通。生变化心。总有十四。谓初定果有二。二定果有三。三定果有四。第四定果有五。且依初禅。有二化心。一欲界摄。谓初禅。作欲界化也。二初禅摄。谓初禅作初禅化也 第二静虑有三化心。二种如前。加第二禅化也 第三静虑。有四化心。三种如前。加第三禅化 第四静虑。有五化心。四种如前加第四禅化 诸果化心。依自上地。必无依下。如初禅化。依初禅名自。依二禅等。名之为上。二禅等化。不依初禅。故无依下。下地定心。不生上果。者。谓势力劣故。如所依定得者。如得初禅定。必得初禅化。乃至得第四禅定。必得第四定化。以果化心与所依定。俱时得故。从净自生二者。净者善静虑也。自者化心也。此能化心。一从净生。二从自生。又此化心。能生二心。谓生净心。及生化心。谓从静虑。起能化心。此心必无直出观义。且从净定。地起初化心。此后后化心。从自类化心。生最后化心。还生净定。故此化心。从二心生。能生二心。化事由自地者。化前境事。由自地心。如化四境是欲化心。化初禅境。是初禅化心。必无异地化心生起异地化事故。语通由自下者。化所发语。通自下心。谓欲初禅。化所发言。此言必是自地心起。依二禅等化。所发言。此必依下地心发。谓二禅等。无寻伺故。无发语心。起下初禅心。而发语也。化身与化主语必俱非佛者。若一化主。起多化身。要化主语时。诸所化方语。言音诠表。一切皆同故。有伽陀颂曰 一化主语时 诸所化皆语 一化主若默 诸所化亦然。

佛则不尔。与所化语。容不俱时。言音所诠。亦容有别。以佛定力不思议故 问发语心起。化心已无。应无化身。化如何语。答颂言先立愿留身。后起余心语。谓先愿力。留所化身。后起余心。发语表业。故虽化语二心不同。而依化身。亦得发语。有死留坚体者。有说愿力。留所化身。亦得死后。如大迦叶留骨锁身至慈尊世。唯坚实体。可得久留。即骨锁身。名坚实也。谓简肉等。余说无留义者。有余师说。无有留身得至死后。迦叶留者。天神扶持。非愿力也。初多心一化成满此相违者。初起化事。由多化心。方能化作一所化事。后若成满。与此相违。但一化心。即能化作众多化事。修得无记摄者。此前十四。能变化化心。从定修生。无记性摄。四无记中。通果无记也。余得通三性者。余生得等。能变化心。即通三性如鬼神等所有化心。或善或恶。或是无记。

从此第五。别释眼耳。论云。天眼耳言。为目何义。颂曰。

天眼耳谓根  即定地净色

恒同分无缺  取障细远等

释曰。天眼耳者。谓眼耳通。依四静虑。所生净色。眼耳二根。见色闻声。名天眼耳。此名天者。定地摄故。天眼有三。一者生得谓生天中。二者修得即前所说。三者似天谓由业得。如轮王鬼神。及中有等。唯有修得天眼耳根。恒是同分。又无缺坏。能取被障细远等。诸方色声。故有颂曰 肉眼于诸方 被障细远色 无能见功用 天眼见无遗。

从此第六。明五通种类。论云。前说化心修得等异。神境等五亦有异耶(问也)。亦有(答也)。云何(征也)。颂曰。

神境五修生  咒药业成故

他心修生咒  又加占相成

三修生业成  除修皆三性

人唯无生得  地狱初能知

释曰。初五句明通种类。次一句三性分别。后两句约趣通局。神境通类总有五种。一者修得。二者生得。三者咒得。四者药得。五者业得。他心智通类有四种。一者修得。二者生得。三者咒得。四者占相。所余天眼。天耳。宿住。三通唯有三种。谓修。生。业 此五通中。神境等三。若修得者。唯是善性。天眼天耳。是无记性。除修得外。余生得等。皆通三性。人中都无生得通者。余皆容有。于地狱趣。初受生时。有生得他心智及宿住智。知过去等。苦受逼已。更无所知。若修得通。唯人天趣。能入定故。生得除人。通余四趣。皆有生得 咒药二种。通人天鬼趣。占相唯人也。

俱舍论颂疏论本第二十七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