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宝训音义
云栖后学比丘 大建 较
●序
篇首也。犹门之庠序也。
禅林
禅者。静虑也。林者。丛林也。盖谓山林之士。湖海之流。云集招提。同堂共命。结伴参学。修习静业。以此言之。故曰禅林。
宝训
宝者。珍爱也。训者。教诫也。盖谓此书所载。皆诸老嘉言善行也。足以开其未悟。训其未成。故使后学重如至宝。由是名之。故曰宝训。
者
者之一字。迭定之辞。盖欲叙一书之来由也。
昔妙喜
昔者。往古也。妙喜者。临安府(今杭州)径山宗杲大慧普觉禅师。江东宣州宁国奚氏子。嗣佛果克勤禅师。南岳下十五世。十三入校。不乐世典。诣东山慧云院。惠济禅师。十七落发披缁。后入云居之西。古云门寺之旧基。诛茅结庵经二十年。辟地湖湘转仰山。邂逅竹庵珪禅师。相与着颂古百余篇。此宝训。是其时集也。详见通载二十卷。
竹庵
温州龙翔竹庵士珪禅师。成都府史氏子。嗣佛眼清远禅师。南岳下十五世也。
诛茅江西云门时共集
诛茅者。斩草也。谓其二师於云门寺旧址。诛斩茅草结庵隐居之时。同鸠集此书也。
予淳熙间。游云居得之老僧祖庵
予者。我也。不称我而称予。乃宾主之谦辞也。淳熙。宋孝宗之年号也。游者。涉历也。谓净善老师。游方。至云居山云门之故址。老僧祖庵。所得此宝训。祖庵未详氏族法嗣也。
惜其年深蠧损。首尾不完
惜者。难之叹惜也。其者。指物之辞。蠧者。食纸鱼虫也。谓叹惜所得宝训。年载深远。被蠧鱼损坏。上下前后首尾不得完全也。
后来或见于语录传记中。积之十年。仅五十篇余
语者。密显真机曰语。总集众事曰录。博载古今曰传。广志贤否曰记。仅方才也。谓自得此书以来。有不完之篇。或全睹见於诸语录传记中。积聚十年。方才五十之余篇也。
仍取黄龙
隆兴府。黄龙惠南禅师。信州张氏子。嗣石霜楚圆。南岳下十一世也。
下至佛照
庆元府。即明州育王寺。德光佛照拙庵禅师。临江郡彭氏子。嗣大慧宗杲禅师。南岳下十六世。依本郡东山华光寺。吉禅师祝发。后来孝宗淳熙三年十一月。诏入选德殿谈禅。淳熙五年赐佛照号。达於天下。宗风大振也。
简堂
台州国清寺简堂行机禅师。本郡杨氏子。嗣护国景元禅师。南岳下十六世也。
诸老遗语。节葺类三百篇
仍者。复也。节。制也。葺。修补也。谓仍复取黄龙以下至佛照简堂诸老。遗留语录。节制补葺。兼前五十余篇类。积聚三百篇也。
其所得有先后。而不以古今为诠次
其助语之辞。谓其所得简篇。有先有后而录之。不依往古为先。来今为后。作诠显次第耳。此序约三分分科。自此已上为序分也。
大槩使学者。削势利人我。趣道德仁义而已
槩者。意也。略也。削。删也势。威势。也。利。财利也。人我者。彼此之称。趣。向也。又行而张足也。道者。事物当然之理。人所共由也。德者。得也。行道而得於心也。仁者。心之德。爱之理。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盖此书大意。使令学者削威势财利之心。人我彼此之念。趣向道德义理而已。而已者。结尽无余之辞。此言宝训之义。
其文理优游平易。无高诞荒邈诡异之迹
此伸宝训之文也。文。谓文字。理。谓条理。优游者。自如之貌。平和简易。高诞者。孤危高大也。诞。又诳妄也。荒。芜也。诡。诈也。谓此书文字。条理。优游自如。平和简易。有如此之善。无孤危妄诞荒芜无稽之言。邈慢诡诈异怪失据之事迹也。
实可以助入道之远猷也
此深言其效也。可。谓近可而有所未尽之辞。猷。法也。道也。谓此书其文平易。实可以与学者。助入道之法则也。以上为正宗分。下乃流通分也且将刊木以广流传。必有同志之士。一见而心许者。
予虽老死丘壑。而志愿足矣
且。权且也。将且然未必之辞。士。谓有行义之称。许。谓允从也。丘者。士阜之高者也。壑者。有水曰泽。无水曰壑也。志者。心之所之也。愿谓情希也。盖谓将此书刊木印造。以广流传而不滞止。如有与予同志之士。一见此书。心若允从者。予纵老死丘壑之中。而心志情愿满足矣。
东吴沙门净善书
东吴。苏州郡名也。沙门。略梵谓也。全谓沙迦门曩。此云勤息。谓勤行善法。息灭诸恶。净善乃序主讳。后学不可双称。当曰上净下善也。是东吴人也。书者。如也。叙事如人之意也。又舒也。刘勰曰。舒布其言。陈於简牍者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