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部,类书类,玉海>
钦定四库全书
玉海卷五十八
宋 王应麟 撰
蓺文
传
尚书注云传即注也以传述为义史记索隐云列传者叙列人臣事迹令可传于后世【释名曰传者传也以传示后人也】
黄帝星传 内传
见天文类 书目黄帝内传一卷题籛铿得于石室刘向校书得之盖依托云
禹大传
文选离骚经王逸注禹大传曰洧槃之水出崦嵫之山
周王传 穆天子传
唐志穆天子传六卷【晋书云五篇】 隋志六卷汲冢书郭璞注【起居注类】晋时得汲冢书有穆天子传体制与今起居正同盖周时内史所记王命之副也 春秋正义周王游行五卷 文选陶潜读山海经诗泛览周王传 中兴书目六卷晋太康二年汲郡民发古冢得之其书言穆王游行之事侍中荀朂等校正郭璞为之注序曰谨以一尺书纸冩上请付秘书缮写藏之中经副在三阁诏荀朂和峤等以字写之六卷八千五百一十四字【书正义汉书注水经注引之】 拾遗记穆王三十二年廵行天下有书史十人记其所行之地
孔子六艺传
史记封禅书孔子论述六艺传略言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余王矣其俎豆之礼不章盖难言之 大史公论六家曰儒家以六艺为法六艺经传以千万数
夏小正传
春秋正义大戴礼夏小正传曰繁游胡
春秋瑞应传
白虎通三正篇春秋瑞应传曰敬受瑞应而王改正朔易服色
汉髙祖孝文传
见御制
汉保傅传 青史氏记 学礼
昭纪始元五年六月诏曰通保傅传注文頴曰贾谊作在礼大戴记 大戴礼【第三卷】保傅第四十八殷周有道之长秦无道之暴其故可知也太子生举以礼自为赤子时教固以行矣周成王幼在襁褓之中召公为太保周公为太傅太公为太师此三公之职也为置三少皆上大夫也曰少保少傅少师故孩提三公三少固明孝仁礼义以导习之逐去邪人不使见恶行于是比选天下端士孝悌闲博有道术者以辅翼之使之与太子居处出入及太子少长则入于小学【见贾谊传学礼曰云云】太子既冠成人免于保傅之严则有司过之史有亏膳之宰有进善之旍有诽谤之木有敢谏之鼓瞽史诵诗工诵正谏大夫进谏士传民语习与智长化与心成是殷周所以长有道也三代之礼云云食以礼彻以乐失度则史书之工诵之三公进而读之宰夫减其膳是天子不得为非也明堂之位曰道者导天子以道常立于前是周公也充者充天子之志常立于左是太公也弼者拂天子之过常立于右是召公也承者承天子之遗忘常立于后是史佚也【注道或谓之疑充或谓之辅】故成王中立而听朝则四圣维之是以虑无失计举无过事及秦不然云云夫存亡之反治乱之机其要在是矣天下之命系于天子天子之善在于早谕教与选左右云云此时务也【新书保傅篇】天子不论先圣王之徳云云太师之任也云云至太史之任也【新书傅职篇】春秋之元诗之闗雎礼之冠昏易之乾坤皆慎始敬终云尔素成繁成谨为娶妻嫁女必择孝悌世世有行义如是则子孙慈孝党无不善三族辅之故曰素成胎教之道书之玉版藏之金匮置之宗庙以为后世戒青史氏之记曰【注青史子】古者胎教王后腹之七月而就宴室太史持铜而御户左太宰持升【一作斗】而御戸右【新书云太卜持龟蓍而御堂下诸官皆以其职御于门内】比及三月王后所求声音非礼乐则太师緼瑟而称不习所求滋味者非正味则太宰倚升【新书云荷斗】而言曰不敢以待王太子太子生而泣太师吹铜曰声中某律太宰曰滋味上某【新书云太卜曰命云某】然后卜名上无取于天下无取于墬中无取于名山通谷无拂于乡俗是故君子名难知而易避也成王生仁者养之孝者繦之四圣傍之有知而选太公为师周公为傅王左右不可不谏也故曰繁成【注贾子胎教与此同】古者年八歳而出就外舍学小艺焉履小节焉【小学谓庠门一作虎闱保之学也】束髪而就大学学大艺焉履大节焉【大学王宫之东此太子之礼】居则习礼文行则鸣佩玉升车则闻和鸾之声是以非僻之心无自入也在衡为鸾在轼为和马动而鸾鸣鸾鸣而和应声曰和和则敬此御之节也上车以和鸾为节下车以佩玉为度上有双衡下有双璜衡牙蚍珠以纳其间琚瑀以杂之行以采茨趋以肆夏步还中矩进则揖之退则扬之然后玉锵鸣也古之为路车也盖员以象天二十八橑以象列星轸方以象地三十辐以象月故仰则观天文俯则察地理前视则睹鸾和之声侧听则观四时之运此巾车教之道也【自青史氏以下太子之事也 新书容经篇】国不务大务得民心佐不务多务得贤臣【引鲍叔史防事】得贤者安存失贤者危亡明镜所以察形往古所以知今凡二章三千五百五十四字【保傅言其常傅职戒其变胎教原其本而所以飬于外者犹不敢忽此佩以明有度车以明有则而容经又次之】 白虎通谏诤篇引礼保傅大夫进谏士传民语王失度则史书之工诵之后汉祭祀志注蔡邕引保傅五学之文 诗正义引大戴保傅篇鸾和之说 栁宗元四门壁记保傅篇曰帝入东学以贵仁南学以贵徳西学以贵义北学以尊爵贾生述之以明太子之教 礼记文王世子篇世子之记曰云云注世子之礼亡此存其记
汉离骚传
淮南王安传入朝献所作内篇新出上爱秘之使为离骚传旦受诏日食时上【师古曰传谓解说之若毛诗传】又献颂徳及长安都国颂【隋志淮南王章句其书今亡】 朱买臣传召见说春秋言楚辞帝甚说之 王褒传宣帝修武帝故事讲论六艺羣书召能为楚辞九江被公召见诵读 志淮南王赋八十二篇羣臣赋四十四篇 班固曰孝武诏淮南王安叙离骚传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云云斯论似过其实王逸云武帝使淮南王安作章句【其书今亡】 晁氏楚辞
自宋玉九辩以下皆谓之传【详见楚辞类】
汉六经异传
史记自序厥协六经异传索隐云如子夏易传毛公诗传韩婴诗外传伏生尚书大传之流也【正义云如左丘明春秋外传国语】 樊儵传永平元年以防记正五经异说
汉天下忠臣传
志阴阳家于长天下忠臣九篇【平阴人近世】注刘向别録云传天下忠臣 唐志武谊自古忠臣传二十卷【咸通中作】南史梁元帝撰忠臣传三十卷 旧唐志杂传孝友十家忠节三家
汉列女传
志刘向所序列女传颂图 刘向传向睹俗奢淫而赵卫之属起微贱逾礼制向以为王教由内及外自近者始采诗书所载贤妃贞妇兴国显家可法则及孽嬖乱亡者次为列女传凡八篇以戒天子 隋志列女传十五卷【唐志同】刘句撰曹大家注又七卷赵母注【唐志云赵母传七卷】又八卷高氏撰颂一卷刘歆又一卷曹植赞一卷缪袭【以颂为刘歆作与向列传不合志有颂图非歆也】 曽巩目録序隋书崇文总目皆称十五篇曹大家注以颂义考之盖大家所注离为十四与颂义凡十五篇益陈婴母及东汉以来梁鸿妻十六事非向书本然也嘉祐中集贤校理苏颂以颂义篇次复定其书为八篇家人之义归于反身二南之业本于文王向博极羣书而此传称诗芣苢柏舟大车之类与今序诗者异式微一篇又谓二人之作 马融传注列女传 班昭傅女诫七篇【唐志一卷】引女宪 晋王接传撰列女后传七十二人长子愆期縁父本意又集后传 南史庾仲容列女传三卷 隋志项原列女后传十卷【唐志项宗】皇甫谧传六卷綦母邃传七卷杜预要録三卷女记十卷【唐志云列女记】 唐志女训十七家二十四部三百八十三卷始于刘向终于鳯楼新诫二十卷失姓名一家有刘熙传八卷孙夫人序讃一卷虞通之后妃记四卷长孙皇后女则要录十卷魏征列女传畧七卷武后列女传一百卷【唐旧志杂传列女十六家】王方庆女记至杨氏女诫不著录五家八十三卷【尚官宋氏女论语十篇韦氏续曹大家女训十二章】荀爽女诫程晓女典见艺文类聚 曹植列女颂文
选注引之
汉列仙列士传
隋志汉时阮仓作列仙图刘向典校经籍始作列仙列士列女之传杂传类列女传十五卷列士传二巻【唐志同】列仙传讃二卷【旧唐志二巻】又二巻孙绰【郭元祖讃】葛洪神仙传十卷【唐志王方庆后传十卷沈汾续神仙传三卷】 史记正义七畧云列仙传二卷刘向撰【唐志神仙类卷同 崇文目同凡七十二人】 书目列仙传三卷刘向撰凡六十三人杜光庭仙传拾遗四十卷凡四百二十九事沈汾续仙传三卷凡飞升十六人隐化二十人乐史总仙袐录一百三十卷自天皇氏以来类聚登仙名氏各纪事实为五十四门上之【史尝为上清文苑】王松年仙苑编珠一卷自唐以来一百二十八人见素子洞仙传十卷凡二百九十二人 南史梁顔协撰晋仙传五篇 江禄撰列仙传十卷 后汉注水经注文选注引列士传【又引列仙传讃】
汉武帝传
唐志神仙三十五家汉武帝传二卷郭宪汉武帝别国洞记四卷【字子横】隋志汉武内传三卷【庄子释文引之】 书目汉武帝内传二卷载西王母事后有淮南王公孙卿稷丘君八事乃唐终南?都道士游岩所附洞防记四卷后汉光禄大夫郭宪载武帝神怪事
汉中兴名臣列士传 建武以来名臣传 皇徳传
列传班固作世祖本纪又撰功臣平林新市公孙述等列传载纪二十八篇 临邑侯复好学永平中与班固贾逵共述汉史复子騊駼及从兄平望侯毅并有才学永宁中邓太后召毅及騊駼入东观与谒者仆射刘珍着中兴以下名臣列士传【东观记一百二十六卷起光武注记至灵帝题云长水校尉刘珍撰 唐志騊駼集二卷珍集二卷】 刘珍【字秋孙】南阳人少好学永宁元年诏珍与騊駼作建武以来名臣传 侯瑾按汉记撰中兴以后行事为皇徳传三十篇【文苑 唐志瑾集二卷】 唐志正史类皇徳纪三十卷【隋志同起光武至冲帝后汉五行志注引皇徳传】宋太祖时沮渠茂防献汉皇徳传二十五卷 寇邓髙勲耿贾鸿烈经术如桓荣丁鸿范升贾逵纯吏如任延杜诗文章如班彪父子刑法如郭躬将帅如班超谏诤如钟离意申屠刚寛厚如侯霸
汉陈留耆旧传
见地理 唐许南容防京兆耆旧光武创其篇陈留神仙阮苍述其事梁鸿作逸人之记刘向修孝子之图
孔子弟子先儒传
隋志十卷 唐志孔子弟子传五卷姚澹四科传讃四卷【宋元嘉十四年河西献四科传四卷】 书目皇朝李畋为孔子弟子賛传六十卷十万余言【国史志李畧】
魏海内先贤
隋志魏海内先贤传四卷魏明帝时撰【唐志魏明帝五卷】李氏海内先贤行状三卷 旧唐志杂传先贤耆旧三十九家
晋高士传
皇甫谧传字士安以著述为务自号?晏先生撰髙士逸士列女等传并重于世 高士传序曰梁鸿颂逸民苏顺叙髙士或录屈节杂而不纪又近秦汉不及逺古谧采古今八代之士自尧至魏凡九十余人虽执节若夷齐去就若两龚皆不录也 隋志皇甫谧高士传六卷逸士传一卷【选注引之】张显逸民传七卷嵇康圣贤高士传賛三卷【唐志传八卷周续之传賛三卷】孙绰至人髙士传賛二卷周?让续高士传七卷 唐志钟离儒逸人传七卷 书目皇甫谧髙士传十卷起尧世至魏咸熙中 魏志注嵇康撰录上古以来圣贤隐逸遁心遗名者集为传賛自混沌至于管宁凡百一十有九人【嵇康所賛缺一自拟】 宋周续之传以嵇康髙士传得出处之美因为之注 南齐书宗测续皇甫谧髙士传三卷 后汉注引刘昭幼童传【唐志十卷】
晋正始名士传 竹林名士传
袁宏传宏字彦伯着竹林名士传三卷【唐志袁宏名士传三卷】世说袁宏以夏侯太初等三人为正始名士阮嗣宗等七人为竹林名士裴叔则等八人为中朝名士 隋志正始名士传三卷袁敬仲撰江左名士传一卷刘义庆撰竹林七贤论三巻戴逵撰 中兴书目【崇文目同】正始名士传三巻其中卷竹林名士三逸上卷增荀粲下卷増阮脩 文选五君咏引竹林名士传【顔延年作五君咏以述竹林七贤黜山王】
晋江表传
虞溥传字允源注春秋经传撰江表传子勃过江上江表传于元帝诏藏秘书【吴志注引之】 唐志虞溥江表传三卷杂史类
晋益部耆旧传
陈寿传字承祚撰古国志五十篇益部耆旧传十篇【文选注蜀志注引之】 隋志十四卷【唐志同】续传二卷【蜀志云汉中陈术博学多闻着释问七篇益部耆旧传及志】汉议郎圏称陈留耆旧传二卷魏苏林广旧传一卷陈英宗陈留先贤像賛一卷 论衡杨终子山为郡上计吏见三府掾史为哀牢传不能成归郡作上孝明竒之召在兰台【后南蛮传注引哀牢传】
晋名臣传
宋百官志晋制著作佐郎始到职必撰名臣传一人【魏志注引文士传先贤行状】
孝子传
唐志萧广济王韶之皆十五卷又赞三卷师觉授申秀【孝友】皆八卷宗躬二十卷虞盘一卷徐广三卷梁武帝三十巻郑缉之赞十巻
梁高隐传
梁书阮孝绪着高隐传上自炎黄终于天监末斟酌分为三品言行超絶名氏弗传为上篇始终不耗姓名可录为中篇挂冠人世栖心尘表为下篇【中篇载一百三十七人后益刘歊刘訏二传及孝绪亡訏兄絜录次篇末成絶笔之意】 隋志阮孝绪高隐传十卷【唐志同】袁淑真隐传二卷【集无名高士】
梁孝徳忠臣传 全徳志
南史梁元帝撰孝徳传忠臣传并三十卷【初学记载天性讃及受托谏诤篇】元帝为湘东王时常记录忠臣义士及文章之美者笔有三品忠孝全者用金管书之徳行精粹者用银管书之文章赡逸者以班竹管书之 隋志杂传类【同南史唐志同】又全徳志一卷怀旧传二卷梁元帝撰显忠录二十卷丹阳尹传十卷 唐志李袭誉忠孝图传讃二十卷【见后】
唐文馆词林文人传
志杂传记许敬宗一百卷文馆词林一千卷
唐古文纪年新传
志张昌宗三十卷 文艺传昌宗以文名撰古文纪年新传数十篇【旧史文苑传张昌宗至脩文馆学士撰古今纪年新传三十卷】
唐续文士传
志齐张隲文士传五十卷【文选注引之】裴朏续文士传十卷【开元中懐州司马】 书目文士传五卷载六国以来文人起楚?原终魏阮瑀崇文目十卷终宋谢灵运已疑其不全今又缺其半 旧志文林传五十卷
张隠撰
唐养徳传
太子重俊传右庶子平贞眘献孝经义养徳等传 志卷亡
唐孝德后传
郎余令传孝敬在东宫余令以梁元帝有孝徳传更撰后传数十篇【三十卷】太子嗟重 志郎余令孝子后传三十卷又有赵珫孝行志二十卷【李栖筠为常州图孝友传示诸生见图类】旧史余令续梁元帝孝徳传撰孝子后传三十巻以献晋陶潜有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孝传賛【始于虞舜终于殷陶】
唐宰辅传 凌烟功臣传
顺宗实録张荐在史馆二十年着宰辅传畧五服图记志杂史蒋乂唐宰辅录七十卷又凌烟功臣秦府十
八学士史臣等传四十卷杂传记李邕狄仁杰传三卷郭湜高氏外传一巻李翰张廵姚訚传二卷【一本云张中丞传一卷】陈翃郭公家传八卷【子仪】殷亮顔氏家传一卷【杲卿】马宇叚公别传二卷【秀实】李繁相国邺侯家传十巻 隋志王氏江左世家传三十卷王褒撰
唐五常传
防要大和九年五月宰臣集贤大学士李宗闵准宣与校理修撰等撰五常传二十卷目录一卷上之【赐宗闵等九人锦防银器】
唐异域归忠传
志李徳裕奉敇撰二卷【序云防昌二年四月甲申内附】 防要防昌二年七月上【卷同志】 回纥传武宗时回纥国乱乌介立为可汗王子嗢没斯率三部及大酋二千骑诣振武降武宗诏宰相李徳裕采秦汉以来至唐兴殊俗忠效卓异者凡三十人为异域归忠传宠赐之【徳裕集有宣示嗢没斯等冠帯讫图状】 中兴书目以名节自著者凡三十人始秦由余至尚可孤 崇文目传记类二卷
唐黠戞斯朝贡图传
志吕述一卷【防昌中秘书少监商州刺史】 李德裕集有黠戞斯朝贡图传序乃诏韦宗卿吕述往宾馆以展私亲和合同异覼缕阙遗
唐髙识传
志杂传记傅奕十卷【集魏晋以来与佛异者傅奕传云高识篇】 法琳辩正论八卷破邪论二卷太史令傅奕请废佛法琳诤之
唐闽川名士传
志黄璞一卷【字绍山大顺中进士第】 书目三卷【崇文目一卷】唐崇文馆校书郎黄璞所着也着録凡五十有三起神龙迄大顺歴嵗二百上春官第者才四十有三 晁氏志三卷効楚国先贤传为之 唐志地理类林谞闽中记十巻【长乐人】 韩文公曰闽人举进士繇欧阳詹始史因之今攷是书其前乃有薛令之林藻以登科记验之信然
唐列女传
旧史杂传列女传一百卷天后撰古今内范记一百卷内范要畧十卷
唐春秋列国名臣传 春秋列国诸臣传
志孙敏九卷 书目春秋列国诸臣传五十一卷【十余万言】皇朝王当撰类左氏所载列国诸臣事效司马迁为之传凡一百三十四人系以賛【又释春秋十二卷】
本朝名臣传
张唐英五卷唐英初改着佐援宋齐间故事凡领著作者皆撰名臣传一本以试史才因纂录天圣至嘉祐名臣世家谱牒次第撰为五十列传 书目两朝名臣传三十卷【真宗仁宗实录中后妃诸臣等列传不知作者】咸平诸臣传一卷【起雷有终迄路振凡三十九人不知作者】熙宁诸臣传四卷【起胡宿终陆诜】
亷吏传
书目十卷知黎州费枢撰载自古以来亷吏起鲁季孙行父终唐卢钧 沈立着贤牧传 唐志有良吏传十卷钟岏撰
百将传
书目十卷皇朝张预撰取古名将臣编类之起周太公至五代刘词凡百人每传各以孙子兵法断其行事
元祐建中列传谱述
元祐党籍建中上书邪等名在两籍者三百九人和州布衣龚端颐【原之曽孙】访求阙遗成列传谱述一百卷书于编者三百五人不可得而详者四人而已淳熙十四年三月十八日修国史洪迈请甄録从之授端颐上州文学
淳熙忠义传
八年冬十月国子监簿喻良能进忠义传起于战国王蠋终于五代孙晟上下一千一百年所取者一百九十人凡二十五卷乞颁之武学授之将帅上曰忠臣义士不顾一身可以表厉风俗
开禧四将传
三年正月十四日章頴上【刘岳李魏】计七册诏付史馆淳化四年乐史献广孝传五十卷总仙传一百四十一卷又撰诸仙传二十五卷神仙宫殿窟宅记十卷 国史志孙冲遗士传一卷
録
録记也总也周礼奠其録注谓定其録籍
周公职録【见地理类】
禹贡释文周公职録云黄帝受命风后受图割地布九州
越计然万物録【史记正义云方物録】
汉货殖传粤王句践用范蠡计然计然曰知鬭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见矣故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修之十年国富范蠡曰计然之防十用其五而得意注孟康曰姓计名然越臣也师古曰古今人表计然列在第四等一号计研故宾戏云研桑心计于无垠计然者濮上人也博学无所不通尤善计算尝南游越范蠡卑身亊之其书则有万物録着五方所出皆述之事见皇览及晋中经簿又吴越春秋越絶书并作计倪实一人耳 唐志农家范子计然十五卷范蠡问计然答文选注引范子曰文子姓辛癸丘濮上人称曰
计然【马总意林云姓辛名文子 北史萧大圜云陶朱成术于辛文】 王元长防文注李善引范子计然曰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寳也 风赋注引范子计然曰秦衡出于陇西天水班固传注引范子计然 太平御览引范子计然曰
地有五土之宜各有上下 初学记引日居昼而为明
越纽录
王充论衡吴君高之越纽録周长生之洞歴刘子政杨子云不能过也
汉兵録
见兵法
汉三辅决录
赵岐传京兆长陵人着孟子章句三辅决录传于时注决录序曰三辅本雍州地世世徙公卿吏二千石及高赀者以陪诸陵五方杂防非一国之风非但系于诗秦豳也其为士好高尚义贵于名行其俗失则趍势进权惟利是视余生于西土尝以?冬梦黄髪之士姓?名明字子真与余寤言言必有中善恶之间无所依违命操笔者书之近从建武以来暨于斯今其人既亡行乃可书玉石朱紫由此定矣晋挚虞传注解三辅决录【后汉书蜀志魏志注引决录注】 隋志杂传二百十七部一千二百八十六卷始于决录七卷赵岐撰挚虞注【唐志杂传记类十卷】 晋虞预传撰会稽典録二十篇【唐志二十四卷】
魏海内士品录
唐志传记类魏文帝三卷【旧志二卷】
晋百官仪服录
隋志职官类五卷
晋拾遗录
王嘉传字子年着拾遗录十卷记事多诡怪 唐志三卷又拾遗记十卷萧绮录【嘉所撰凡十九巻二百二十篇绮合为十卷】集贤注记天寳六载十二月敇索孝经钩命决王子年拾遗任子道论等四十余部以进
晋录
旧唐志编年五卷
后魏辨宗录
旧唐志谱牒类辨宗录二卷元晖业撰 唐志传记类元晖等秘录二百七十卷 隋志杂家科録七十巻元晖撰 史通元魏济隂王晖业着科录二百七十卷起自上古终于宋年依放通史
江左文章录
南史丘灵鞠着江左文章录序起大兴讫元熙
唐诸王善恶录
志儒家魏征自古诸侯王善恶录二巻 贞观七年太宗命征录自古帝王子弟成败事名为诸王善恶录以赐诸王太宗览而称善谓诸王曰此宜置于坐右用为立身之本 贞观政要载其序曰轩辕分二十五子舜举十六族爰歴周汉以逮陈隋功成名立咸资始封之君国丧身亡多因继体之后
唐祥瑞录
志杂传记魏征十卷 书目采经典子史传记小说所言祥应事类
唐諌录
见奏疏类
唐女则要录
旧志儒家十卷文徳皇后撰
唐春宫要录
志儒家类章怀太子春宫要录十卷故事类杜正伦春坊要録四卷
唐紫枢要录
志儒家武后十卷
唐封禅录
志仪注类孟利贞封禅录十卷裴守真神岳封禅仪注十卷
唐千秋金鉴录
志儒家张九龄千秋金鉴録五卷 张九龄传初千秋节王公并献寳鉴九龄上事鉴十章号千秋金鉴録以伸讽谕 旧史开元十八年八月丁亥上御花萼楼以千秋节百官贺赐四品以上金镜珠囊缣防五品以下衣帛有差上赋八韵诗又制秋景诗张九龄为中书令时天长节百寮上寿多献珍异九龄进金鉴录五卷言前古兴废之道上赏异之崔日用于?宗诞日采诗大小雅二十篇献之 防要开元十七年八月五日【癸亥】丞相乾曜说等上表请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羣臣献寿酒王公戚里进金镜绶帯士庶以结丝承露囊更相问遗村社作寿酒宴乐名赛白帝报田神制曰可 通鉴开元二十四年秋八月壬子张九龄上千秋金鉴录五卷上赐书褒美 ?宗御制赐镜诗铸得千秋镜光生百錬金又千秋节宴诗月衔花绶镜露缀防丝囊 九龄进金鉴録表伏见千秋节日王公已下悉以金寳镜进献臣谓明镜所以鉴形有姸蚩则见之于外往事所以鉴心有善恶则省之于内故镜铭云以镜自照见形容以人自照见吉凶云云谨于生辰节上事鉴十章分为五卷 宋朝孝宗时陈良祐因会庆节摭唐太宗事百二十条议其当否目曰会庆万年金鉴録上之
唐明皇政录 明皇杂录
志杂史李康明皇政录十卷郑处诲明皇杂录二卷又儒家冯中庸政录十卷开元十九年上 书目明皇杂录二卷大中九年校书郎郑处诲杂记?宗承平之事虽微必录已见于太史者不言
唐天寳军防录
郑防传长于地理山川险易方隅物产兵戍众寡无不详尝为天寳军防录言典事该诸儒服其善著书 志卷亡 崇文目地理类一卷
唐帝王纪録
志杂史褚无量帝王纪录三卷卢元福帝王编年録五十一卷
唐兴元圣功录 纪功述 功臣录【见上】 奉天録
志杂史袁皓兴元圣功録三卷 李晟传徳宗狩蜀仓部员外郎袁皓采李晟功烈为兴元圣功録徧赐诸将戒厉之 李纾徳宗时为兵部侍郎奉诏为兴元纪功述 志崔光庭幸奉天録二卷【义赵元一四卷】张读建中西狩録十卷
唐贞元郊祀録
礼乐志太常礼院修撰王泾考次歴代郊庙沿革之制及工歌祝号而图其坛屋陟降之序为郊祀録十卷志仪注类王泾大唐郊祀録十卷贞元九年上时为太常礼院修撰
唐宰辅録 鳯池録 衣冠盛事録
志杂史蒋乂大唐宰辅録七十卷又张荐宰辅传略卷亡职官类马宇鳯池録五十卷杂传记类苏特唐代衣冠盛事録一卷 会要元和十三年十二月秘书少监史馆修撰马宇撰鳯池録五十卷上之 书目鳯池録五卷【崇文目同】贞元二年马宇撰起髙祖武徳元年讫贞元二年纪録宰臣拜免及一时事迹
唐遣使录
志杂传记陆贽一卷
唐御戎新录
见兵书 李渤传元和初召为左拾遗家东都朝廷政有得失附章疏陈论又撰御戎新录二十卷表献之【旧史】
唐西南备边録
志兵书类李德裕十三卷 中兴书目劒南西川节度使徳裕撰大畧谓成都藩翰西南备御不可少弛于是纂兵将粮械之数城镇种落之名嵗计经用之目并以大和六年为断及诸郡故实外夷情状烦碎毕书又新作城镇縁边贼路皆以朱书别之总成小图标之首卷今所存仅一卷余皆缺【第四卷叙维州本末尤详 防昌中上之】 详见筹边楼
唐华阳风俗录
志地理类张周封一卷字子望西川节度使李徳裕从事【崇文目同】
唐元和录
书目三卷马永易撰起元和三年迄大中十三年政迹总号元和录盖因所纪初年云
唐皇室维城录
志谱牒类一巻【崇文目同】
唐经史要录
见经解 旧史郑澣为侍讲学士文宗命撰经史要录二十卷书成上喜其精博因以十九书语类上亲自发问澣应对无滞锡以金紫【志是光乂十九部书语类十卷开元二十二年十一月上见类书】
唐科第录
见科举
唐谕善录
志杂家庾敬休七卷
唐四夷朝贡录
见朝贡类 崇文目地理类十卷
唐皇王寳运录
志杂史类杨岑【卷亡宪宗时人】功臣录三十卷韦昭度杨涉续皇王寳运录十卷【蜀韦庄笺自武帝至少帝 崇文目同】
唐开成承诏录
志杂史李石二卷【记大和中君臣问答之语】
唐年小録
志故事马总八卷
唐栁氏家学要录
志小说类二卷柳珵 书目柳氏家学一卷凡三十四章 晁氏志一卷采其祖彦昭祖芳父冕家集所记累朝典章因革时政得失着此录又常侍言防一卷记世父登所着六章
唐神州等第录
摭言神州解送自开元天寳之际率以在上十人谓之等第必求名实相副以滋教化之源小宗伯倚而选之或至浑化不然十得其七八天府之盛神州之雄选才以百数为名等列以十人为首起自开元天寳之世大厯建中之年得之者搏跃云衢阶梯兰省今所传者始于元和丙戌嵗次叙名氏目曰神州等第录【王定保撰八十三门记唐朝进士应举登科杂事】
唐余录
寳元二年十一月戊子朔刑部直集贤院王皥上六十卷诏奬之
建隆垂统録
关耆孙进
太平兴国録
八年九月癸丑朔秘书监钱昱献太平兴国録一卷求换台省官令学士院召试制诏三篇改袐书监判尚书都省
雍熙唐孝悌录
三年正月著作佐郎乐史献唐孝悌录十五卷【史本传云二十卷】续五卷【续卓异记三卷】 两朝志乐史孝悌賛五卷 咸平六年九月甲午直史馆乐史献所习广孝新书孝悌录上清文苑总仙记凡八百卷 唐志有王方庆友悌录十五卷
雍熙大政要录
雍熙三年九月戊辰户部郎中知陜州张去华献大政要录三十篇上览而嘉之玺书褒美赐帛五十叚因留不遣【去华献元元论大指以养民务穑为急真宗嘉赏写为十八轴】 天圣七年七月己卯泰州泰兴簿胡讷上所着孝行录二卷贤惠录二卷民表录三卷【国史志】
淳化皇猷录
淳化元年十月庚午金州观察使判和州钱俨献皇猷录一卷优诏答之咸平初又献光圣录
淳化正辞录 绍兴正辞录【又见羣祀】 景祐崇祀録
淳化二年七月戊申袐书监李至以新撰正辞录三卷上【崇文目同】先是祠祀祝词命著作局官属临事撰进多不合典礼向来所用之文辞义浅近罔依古式至是乃撰成数百首上进永为定式焉 一本云凡百九十三首内八十四首新制余皆依旧词取左氏祝史正辞之义也真宗景徳元年十二月癸卯命知制诰李宗谔及杨亿陈彭年详定 祥符二年四月庚寅命两制礼官取秘书省学士院祝版据正辞录重定 绍兴二十七年九月二十五日丁亥诏礼官及秘书省依景徳故事取祭祀之式考订润色为绍兴正辞録依校书郎叶谦亨请也 景祐三年七月己卯诏以太子少傅孙奭所撰大宋崇祀録二十卷送史馆初奭领太常以国朝典礼仿唐王泾郊祀録为此书未奏而卒子殿中丞瑜表上之崇文目二十卷仪注类
咸平圣政録
六年八月戊寅太仆少卿直袐阁钱惟演上二卷诏付史馆 实录咸平三年五月丙申以钱惟演为太仆少卿惟演献咸平圣政录二十事召试有是命
景徳戴斗懐柔录
景徳初【元年】盟好之议翰林学士赵安仁多所参预撰答书又记太祖朝书问规式及接伴乃裁定觐见仪制安仁又录和好以来事宜及采古事可附于今为豫备者作戴斗怀柔录以献【本传同】 志王晦叔戴斗奉使录二卷
祥符法寳录
祥符二年正月庚辰学士杨亿等上景徳传灯录三十卷【本僧道原所献诏亿等刋定】六年八月丁亥御制法寳录序【兵部侍郎赵安仁等纂集新经并所降制诏赐名大中祥符法寳录凡二十三卷八年十月甲辰上之防要二十一卷】景祐元年四月十五日参政王随删传灯录为十五卷二年十月辛未知枢密院王随上传灯玉英集摹印攽行三年十月辛酉李遵朂上所纂天圣广灯录三十卷下传法院四年四月乙巳译经使吕夷简上所定景祐法寳新录二十一卷先是三年十二月夷简及润文宋绶请御制序赐名是录自祥符四年后至景祐三年元丰元年十月二日参政元绛参定传法院新编法寳录梁书简文撰法寳联璧三百卷 唐志释氏类贞观
内典录十卷 书目唐内典录十卷麟德初西明寺僧智升撰载歴代佛书传译篇目本末传灯录三十卷僧道原纂景徳中诏翰林学士杨亿等刋定自天竺七佛至达磨西来传至法眼凡五十二世一千七百人语録续灯録三十卷惟白撰分五门法苑珠林一百卷唐僧道世撰 晁逈法藏碎金録十卷
祥符殊祥録 天源录
钱易传东封泰山献殊祥录 盛度上天源録五卷王质监舒州灵仙观采古今练形摄生之术撰寳元总录百卷
天禧云南録
中兴书目二卷天禧元年监防州商税辛怡显撰淳化五年以西蜀顺贼与南蛮结连诏募命官士庶通边事者往黎嶲界招抚时怡显自荐请行至道元年讫事而归是书备载始末云 路振祥符初使契丹撰乗轺録以献
本朝名臣录
书目本朝名臣录八卷不知作者编类建隆至干兴三朝诸臣列传叛臣蛮夷附焉以实录国史校之间有不同本朝勲徳传一卷不知作者编类太祖至仁宗诸臣有勲徳者起范质终孙沔凡五十六人名贤遗范录十四卷王旦遗事録四卷子素撰王曽言行录三卷叶清臣撰韩琦别録三卷王岩叟撰张咏语録四卷李畋撰后人类为一集【又王曾言行録一卷凡六十七事王皥撰】
皇朝政録
十卷晏殊序曰皇帝【仁宗】阅三朝之方册思为要略以便讨论于是仰稽信谍博采宏纲掇英存实罔不森罗彼无逸图屏典论刋石方兹钜美【庆厯四年讲祖宗圣政录恐即此书当考】非可同年
宋朝防计录
国史志地理类林特三十卷丁谓景徳六卷田况皇祐六卷蔡襄治平六卷丁谓传权三司使上防计录以景徳四年民赋户口之籍较咸平六年之数具上史馆请自今以咸平籍为额嵗较其数以闻诏奬之 林特传奉诏撰防计录 田况传况钩考财赋尽知其出入乃约景徳防计録以今财赋所入多于景徳而嵗之所出又多于所入因着皇祐防计录上之冀以悟上更立经制使百姓实而县官有余用也 晁氏志丁谓景徳中纂三司户口税赋之入及兵食吏禄之费防计天下每嵗出纳赢亏之数李吉甫元和国计图之类也
庆厯兵录
五年枢密副使丁度捜次首末钩考纎微掇其攻守战者为禁兵民兵兵录五篇宋祁为序曰宋兴经武制众凡军有四一曰禁兵殿前马步三司焉卒之鋭而剽者充之或挽强或蹋张或戈船突骑或投石击刺故处则卫镇出则更戍二曰厢兵诸州焉卒之力而悍者募之天下已定不甚持兵惟边蛮夷者时时与禁兵参屯故事于服劳间亦戍更三曰役兵羣有司焉人之游而惰者入之若牧置若漕挽若营军若工技业壹事专故处而无更四曰民兵农之健而材者籍之视乡县大小而为之数有部曲无营壁阙者輙补嵗以阅焉此国家制军之畧也今参预丁公进使枢省【五年四月庚戌度为枢副】为兵录合羣曹所分擿诸条所隐彚而聨之部分班如也离而件之区处戢如也虽五符猥并边琐曲折嵗列废置月比耗登披文指要坐帷而判盖简稽之决要搜乘之总凡录成乃上于官军篇之首公各述其所由近卫别录示有尊也余军弗载略所缓也文约事明成一王法【兵録凡五卷 传云又庆厯赡边録一卷编年总録八卷】 书目庆厯军录一卷不知作者取三朝史兵志及国史自天圣成书之后建立壁垒次序编为此书
皇祐登瀛秘录
皇祐中宋并据杜佑通典条目摘其要务编类首之以选举次礼乐制度兵农大略遗逸者补之为八卷乐黄目撰学海搜竒录四十卷
皇祐朱邸恩华录
见宗戚类
至和太平盘维录【又见宗戚类】
右武大将军睦州团练使宗谔进太平盘维录纂歴代宗属事迹勒成上下二帙总六卷分十二门
熙宁蕃夷朝贡图【详见内附类】
七年九月丁未史馆修撰宋敏求等上总二十一卷即四年十月六日李评所请也
熙宁圣朝徽名录
书目十卷熙宁中李徳刍类载太祖迄神宗六朝羣臣表上尊号仪制诏册始末 宋庠尊号録一卷自汉至仁宗有序评赞
元丰华戎鲁卫信録
六年九月二十四日丙寅吏部侍郎苏颂上二百二十九卷事目五卷总二百册【元丰四年八月奉诏编类北界国信文字诠次类例皆禀圣谟】初颂进对上曰朕欲集国朝以来至昨代州定地界文案比类编次为书非卿不可成颂奉诏置局枢庭仍辟王汝翼李士京检阅文字至是上之上嘉叹亲笔赐名诏别录一本送密院【序云六年六月五日宸笔赐名以叙事冠篇首终于蕃夷杂录】总序【二百卷卷有冗并则厘为上中下】叙事书诏誓书嵗币国信国
书奉使驿程地图名衔年表仪式赐予交驰诏録书仪例物市易条例泛使文移河东地界边防契丹世系国俗官属关口道路蕃军马州县终于蕃夷杂录而经制方畧论议奏疏附焉 绍圣五年续编两朝鲁卫信録置局密院
元丰土贡录
中兴书目二卷 元丰中翰林学士李清臣等撰先是清臣详定朝防仪注所承诏稽案图志推原物产凡轻重多寡条列上之二卷
元祐稽古录
司马光撰二十卷自三晋开国迄显徳末为歴年图【治平元年三月十四月上七卷】宋兴至治平四年为百官表大事记威烈丁丑而上伏羲书契以来总为稽古录【始伏羲迄治平四年周共和庚申始为编年】 元祐元年三月十四日光上言人主不可不观史善者可为法不善者可以为戒载籍浩博宜提其纲目撮其精英欲以稽古录送正字范祖禹校对缮写俟读寳训毕取此书进读令侍读随文解释以资稽古之万一从之【光又为通厯八十卷】 庆元初龚颐正上续稽古录一卷起熙宁元年至绍熙五年未几有毁板之防
宣和重脩博古图录【又见图类】
三十卷 鼎 尊 罍 彜 舟 卣 瓶 壶 爵斝 觚 斗 巵 觯 角 杯 敦 簠簋 豆铺 甗 锭 鬲 鍑 盉 盦 鐎斗 瓿 罂氷鉴 氷斗 匜 匜盘 洗 盆 鋗 杅 钟磬 錞 铎 钲 铙 戚 弩机 镦 奁 钱砚滴 托辕承辕汉舆辂饰周双螭表座 汉表座
旂铃 刀笔杖头 唐蹲龙 汉鸠车 六朝鸠车汉龙提梁 鉴 铁鉴 始于鼎终于鉴
建炎三君行事纪要录
元年六月癸亥李纲奏自古创业中兴之主如汉高光唐太宗皆有英明之资寛诚之徳仁厚而有容果断而不惑故能戡定祸难身致太平因请以所编三君行事纪要録以进上可之
绍兴七朝诏诰录
四年五月二十七日丙子诏馆阁官以累朝制诰类编为七朝诏诰录从秘书少监刘大中之请也【书不克成】
绍兴脩宰辅录【又见宰相类】
治平四年九月己丑诏实录院检讨陈绎具上祖宗朝两府拜罢之因后撰拜罢录以进 绍兴九年三月六日丙戌诏宰辅拜罢录详略失中本末差舛令史馆重修史馆言凡抵牾者宜悉改正从之书未成二十一年九月庚子袐书少监林机建言又命国史日厯所重修然亦不克成 陶?集圣贤羣辅録自燧人四佐至八儒二墨凡二卷唐志有蒋乂宰辅録七十
卷
绍兴编忠义录
十三年六月十四日诏史馆编修靖康建炎忠义録先是闰四月己酉吏部郎王扬英言乞摭事实暴人耳目靡间存没编为一书故也书不克成
乾道同符贞观录
三年三月起居舍人洪迈给事中王曮等上 序云臣等三月七日?宣召至选徳殿讲论古今帝王之道且曰唐三百年惟太宗为可尚斋心敬慕每事取法宜为朕采贞观时事以今曰观之摭其所近似求所未至臣等曰太宗之治固为可慕然要者无出谏行言听神宗序通鉴谓太宗所谓禹吾无间然者谨采贞观事迹列为二十门事为之说件别以上 实录三年三月癸亥曮迈同进呈同符贞观录读至圣孝篇马周谏往九成宫事上曰是失思虑读毕上曰朕有疏谬卿等当详说容熟观
淳熙四系录
三年权礼侍郎李焘进四系录记女真契丹起灭自绍圣迄宣和靖康凡二十卷上曰朕可一日忘此虏哉
皇朝名臣言行录
五朝起赵普至苏洵凡五十五人三朝起韩琦至陈师道凡四十人朱熹撰
嘉定圣宋遵尧録
八卷罗从彦撰采祖宗故实可垂法后世者纂录辨释嘉定七年南劒守臣刘允济上之
南北攻守录
五十八卷李壁撰
玉海卷五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