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释迦谱

卷第一并序

(快捷键←)[没有了]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释迦谱卷第一并序

梁沙门释僧佑撰

盖闻。菩提之为极也。神妙寂通。圆智湛照。道绝于形识之封。理毕于生灭之境。形识久绝。岂实诞于王宫。生灭已毕。宁真谢于坚固哉。但群萌长寝同归大觉。缘来斯化感至必应。若应而不生谁与悟俗。化而无名何以导世。是以。标号释迦擅种剎利。体域中之尊。冠人天之秀。然后脱屣储宫真观道树。舍金轮而驭大千。明玉毫而制法界。此其所以垂迹也。爰自降胎至于分塔。玮化千条灵瑞万变。并义炳经典事盈记傅。而群言参差首尾散出。事绪舛驳同异莫齐。散出首尾。宜有贯一之区。莫齐同异。必资会通之契。故知。博谇难该而总集易览也。佑以不敏业谢多闻。时因疾隙颇存寻翫。遂乃披经案记。原始要终。敬述释迦谱。记列为五卷。若夫胤裔托生之源。得道度人之要。泥洹塔像之微。遗法将灭之相。总众经以正本。缀世记以附末。使圣言与俗说分条。古闻共今迹相证。万里虽邈有若躬践。千载诚隐无隔面对。今抄集众经述而不作。庶脱寻访力半功倍。敬率丹心略敷誓愿。

僧佑前礼最胜尊稽首清净无比法

次归离垢应真僧三宝慈护永住世

像末少信信不纯邪见迷没陷众苦

三藏遐旷难究寻懈怠障碍令法没

故集本师源缘记经律傅证增信根

仰承大士誓愿心敢厝弘意于后世

愿同见闻随喜福法灯延照尽来际

释迦始祖劫初剎利相承姓缘谱第一

释迦始祖劫初姓瞿昙缘谱第二

释迦六世祖始姓释迦氏缘谱第三

释迦降生释种成佛缘谱第四

释迦在七佛末种姓众数同异谱第五

释迦同三千佛缘谱第六

释迦内外族姓名谱第七

释迦弟子姓释缘谱第八

释迦四部名闻弟子谱第九

释迦始祖劫初剎利相承姓谱第一(出长阿含经)

劫初天地欲成。大水弥满。风吹结构。以成世界。此世欲成。光音天上福行命尽来生为人。皆悉化生欢喜为食。身光自在神足飞行。无有男女尊卑。众共生世故名曰众生。有自然地味。犹如醍醐。色如生酥味甜如蜜。其后众生以手试尝。遂生味着渐成揣食。光明转灭无复神通。食地味多者。颜色粗悴。其食少者。颜色光泽。遂生胜负。因胜负故。便相是非。地味消歇。咸皆懊恼。咄哉为祸。无复地味。又生地皮。状如薄□。色味香美。后复食之。转相轻慢地皮又灭。又生地肤。因食多少生诸恶法。地肤复灭。增一阿含经云。自然地肥味如甜婆桃酒。楼炭经云。地肥不生。更生两枝葡萄其味亦甘。久久食多共相形笑。两枝葡萄不生。更生粳米。

后有自然粳米。无有糠□。不加调和。备众美味。众生食之生男女形。

增一阿含经云。时天子欲情意。多者便成女人。遂行情欲共相娱乐。互相瞻视遂生欲想。共在屏处为不净行。余众生见咄哉非法。云何众生有如是事。男子见他呵责。即自悔过自身投地。其彼女人即送食与之。扶之令起。因此世间便有不善夫主之名。以送饮与夫名之为妻。其后众生遂为淫侄。为自障蔽遂造屋舍。以此因缘世中立家。其后众生淫侄转增。遂夫妻共住。其余众生寿福行尽。从光音天来生此间。在母胎中。因此世间有处胎生。

楼炭经云。后稍有所著。便持童女与夫。歌舞戏笑称愿为夫妇当使安隐。尔时先造瞻婆城。乃至一切城郭。自然粳米朝刈暮熟。暮刈朝熟。刈后随生(中阿含云长时)未有茎干。时有众生并取日粮。如是相教乃至并取五日。粳米渐生糠□。刈已不生有枯株。

楼炭经云。后有懒人。取四五日粮。所刈有处粳米便不复生。佑以为机心。一动则物离其真。精灵所感速于风电。尝闻两汉之时。东菜加租而海鱼不出。合浦贪珠而玑蚌远移。以近代方古。若合符契。粳米不生未足异也。

尔时众生懊恼悲泣。各封田宅以分疆畔。其后众生自藏己米。盗他田谷。无能决者。议立一平等主。善护人民。赏善罚恶。各共瓶割以供给之。时彼众中有一人。形质长大容貌端正。甚有威德请以为主。于是始有民主之名。昙无德律云。古昔有王。最初出世名大人。众之所举。楼炭经云。时彼众中有一人。最尊端正威神巍巍。众人便白当为我典主。作君长。号之曰王。以法取租。是故名为剎利。时阎浮利天下富乐炽盛安隐。生青草色如孔雀尾。有八万郡国。人民聚落鸡鸣相闻。天下无病无大热大寒。大王以法治国。奉行十善哀念人民。如父母爱子。人民敬王如子敬父。人寿大久。后有他王。不如先王。寿遂减。至寿十万岁。稍减至万岁。至今裁寿百岁。

初民主有子名珍宝(昙无德律名善王楼炭经云大王有子名真王)

珍宝有子名好味(律云名楼夷王楼炭经阙此王名)

好味有子名静衰(律名齐王楼炭云真王有子名齐王)

静衰有子名顶生(律同名顶生王楼炭云齐王有子名顶生王)

顶生有子名善行(律名遮罗王楼炭云顶生王有子名遮留)

善行有子名宅行(律名遮罗王楼炭云遮留有子名和行)

宅行有子名妙味(律名微王楼炭无此王名)

妙味有子名味帝(律名微驎陀罗王楼炭无)

味帝有子名外仙(律名鞞酰梨驈王楼炭无)

外仙有子名百智(律名舍迦陀王楼炭无)

百智有子名嗜欲(律名楼脂王楼炭云和行王有子名留至)

嗜欲有子名善欲(律名修楼王楼炭云留至有子名曰王)

善欲有子名断结(律名波罗那王楼炭云曰王有子名波那)

断结有子名大断结(律名摩呵婆那王楼炭云波那有子名大波那)

大断结有子名宝藏(律名贵舍王楼炭云大波那王有子名沙竭)

宝藏有子名大宝藏(律名摩诃舍王楼炭无)

大宝藏有子名善见(律同名善见王楼炭无)

善见有子名大善见(律名大善见王楼炭云沙竭王有子名大善见)

大善见有子名无忧(律同名无忧王楼炭无)

无忧有子名洲渚(律名光明王楼炭云大善见有子名提炎)

洲渚有子名殖生(律名梨那王楼炭云提炎王有子名染)

殖生有子名山岳(律名弥罗王楼炭云染王有子名迷留)

山岳有子名神天(律名末罗王楼炭云迷留王有子名摩留)

神天有子名进力(律名精进力楼炭云摩留王有子名精进力)

进力有子名牢车(律名牢车王楼炭云精进力王有子名坚贱)

牢车有子名十车(律名十车王楼炭云坚贱有子名十车)

十车有子名百车(律名百车王楼炭云十车有子名舍罗)

百车有子名牢弓(律名坚弓王楼炭无)

牢弓有子名十弓(律同名十弓王楼炭云舍罗王有子名十才)

十弓有子名百弓(律同名百弓王楼炭云十才王有子名百才)

百弓有子名养枝(律名能师王楼炭云百才王有子名耶和檀)

养枝有子名善思(律名真阇王楼炭云耶和檀王有子名真阇)

从善思以来有十族转轮圣王相续不绝(律云从真阇王以来有十转论圣王种族楼炭经云。真阇王有子名波延。后诸王甚众多。转轮王有十种)一名箭(律云一名伽□支。楼炭经云一者姓迦奴车)伽□遮王。有五转轮圣王(律云□支次第相承五王。楼炭数同)二名多罗业(律云二名多楼毘帝楼炭云二者姓多卢提)多罗业王有五转轮圣王(律云多楼毘帝次第五王。楼炭数同)三名马(律云三名阿湿卑楼炭云三者阿波)阿叶摩王有七转轮圣王(律云阿湿卑七王。楼炭数同)四名持地(律云四名干陀罗楼炭云四者揵陀利)持地王有七转轮圣王(律云干陀罗七王楼炭数同)五名伎术(律云伽陵迦楼炭云五者迦陵)迦陵伽王有九转轮圣王(律云迦陵伽九王楼炭数同)六名赡婆(律云六名赡鞞楼炭云六者遮波)赡婆王有十四转轮圣王(律云赡鞞十四王楼炭数同)七名拘罗婆(律同云七名拘罗婆。楼炭云七者拘猎)拘罗婆王有三十一转轮圣王(律云拘罗婆三十一王楼炭数同)八名般阇罗(律同云八名般罗楼炭云八者般阇)般阇罗王有三十二转轮圣王(律云般阇罗三十二王。楼炭云有三十)九名弥私罗(律云九名弥悉梨楼炭云九者弥尸梨)弥私罗王有八万四千转轮圣王(律云弥悉梨次第八万四千王楼炭数同)十名鼓摩(律云十名懿师摩楼炭云十者摩弥)鼓摩王有百转轮圣王(律云懿师摩次第百王楼炭云有一百)最后有王名大善生(律云从懿师摩后有王名大善生楼炭云然后有王名大善生)从懿摩王有子名乌婆罗(律云大善生王子名懿师摩楼炭云人呼为伊摩)乌婆罗有子名泪婆罗(律云懿师摩王有子名优罗他楼炭云伊摩王有子摩乌猎)泪婆罗有子名尼求罗(律云优罗他有子名瞿罗楼炭无)尼求罗有子名师子颊(律云瞿罗有子名尼浮罗楼炭云乌猎有子字泥不生)师子颊有子名净饭王(律云尼浮罗有子名师子颊。楼炭云泥不生有子名师子)净饭王有子名菩萨(律云。师子颊有子名悦头檀楼炭云师子有子名悦头檀)萨菩有子名罗□罗(律云悦头檀有子名菩萨楼炭云悦头檀有子名私达菩萨私达菩萨有子名罗云)

由此本缘名剎利种(楼炭云以是因缘从昔至今。起剎利种。中阿含经云。地主者谓剎利。)

佑案。劫初草昧。肇建皇极。发源民主。迄于善思。父子继业三十三王。自善思以后云有十族转轮王。第一伽□至第十懿摩。或是兄弟支胤。圣贤递兴。容可异族别起。应天受命。长源遥绪。难以意量也。总其世数。凡八万四千二百一十圣王。仰寻白净所承。出自懿摩。转轮相纂。亿叶重辉。所以释迦权应。示现降生。托迹既显。苗裔遂彰。然经举大数。似亦未周。昔牺农轩辉犹莫详厥岁。况飞行圣帝寿踰大椿。其年世邈绝。岂凡识所揆哉。

释迦贤劫初姓瞿昙缘谱等二(出十二游经)

昔阿僧祇劫时。有菩萨为国王。其父母早丧。让国与弟。舍行求道。遥见一婆罗门。姓曰瞿昙因从学道。婆罗门言。当解王衣。如吾所服。受瞿昙姓。于是菩萨。体瞿昙姓入于深山食果饮水。坐禅念道。菩萨乞食还其国界。举国吏民无能识者。谓为小瞿昙菩萨。于城外甘蔗园中。以为精舍。

佛所行赞经云。甘蔗之苗裔。释迦无胜王净财德纯备。故名曰净饭。案净饭远祖乃是瞿昙之后身。以其前世居甘蔗园。故经称甘蔗之苗裔也。

于中独坐时。五百大贼劫取官物。路由菩萨庐边。明日捕贼踪迹在菩萨舍下。因收菩萨前后劫盗法。以木贯身。立为大标。血流于地。是大瞿昙以天眼见之。便以神足飞问曰。子有何罪酷乃尔乎。卿无子当何系嗣。菩萨答言。命在须臾何陈子孙。王使左右弩射杀之。大瞿昙悲哀涕泣下棺殓之。取土中余血以泥团之。持着山中还其精舍。左血着左器中。其右亦然。大瞿昙言。是道士若其至诚。天神当使血化为人。却后十月左即成男。右即成女。于是便姓瞿昙氏。一名舍夷(舍夷。外国贵姓之号也)仁贤劫来始为宝如来释迦越。

案小瞿昙血化。为人乃宿世之事也。至贤劫中当宝如来出世时。瞿昙神识始生此世界为王耳。释迦越此王号也。窃谓宝如来即是贤劫七佛之一名。但译胡为宝。故与七佛名异耳。寿五百万岁。

长阿含云。拘楼孙佛时人寿四万岁。拘那含佛时。人寿三万岁。迦叶佛时。人寿二万岁。今称释迦越王寿五百万岁。设使在拘楼孙世。比于民寿则过百倍也。准例而求如似为殊。然一切业报。未易思议也。至释迦文佛出世。阎浮提人寿百岁。唯郁单曰寿千岁耳。

自下二十五王。其寿二三百万岁。文陀竭王寿百万岁。顶生王遮迦越左脾右脾王。皆寿十万岁。从欢喜王。皆寿八万四千岁。从恶念遮迦越。杀一牛祠祀。害命失金轮。得银轮主三天下。寿万岁。坚念王作铠。寿五千岁。得铜轮主二天下。主西南。喜杀王寿二千五百岁。得铁轮王主南天下。其王有太子行五百岁得恶杀一减寿千岁。古人有九病寒热饥渴生老病死。婆罗门杀生祠祀。从是生四百四病。从师子念王人寿转减。寿百二十岁。从师子念王后。师子意王有八十四王。人寿转减。或寿八十七十五十三十二十十岁者。于后师子合车王(师子合车王即师子颊王也)子名白净。是菩萨父。计菩萨身终始并前后。八万四千遮迦越王。

遮迦越齐言飞行皇帝。即转轮王也长阿含及昙无德律。序转轮世数甚明。已显于前。此记抄撮难寻。若依全经。宜以阿含为正。大瞿昙氏纯淑之姓。大方便经云。白净劫初以来。嫡嫡相承作转轮王。近来三世不作转轮。而作阎浮提王。

佑观。十二游经。不称我闻。复无佛言。盖是罗汉注记之说也。寻瞿昙氏族。乃缘起宿世。越至贤劫。还即本姓业因。深远不可思议也。其所述转轮。略而不同世数之绪。难得推挍。然瞿昙姓源。颇为详悉。故撰之云。

释迦近世祖始姓释缘谱第三(出长阿含经)

乃往过去有王。名懿摩(楼炭经云一摩)。

昙无德律云。鼓师摩。弥沙塞律云。郁摩一懿郁。此三音相近。以音而推。窃谓懿摩是正。但鼓懿字相似。故传写谬为鼓耳。

王有四子。一名面光。二名象食。三名路指。四名庄严(案弥沙塞四子名。与此各异。庄严是白净王所承也)其王四子少有所犯。王摈出国。到雪山边。住直树林中。其四子母。及诸家属皆追念之。即共集议。诣懿摩王所白言。大王当知。我与四子别久。欲往看视。王即告曰。欲往随意。时母眷属闻王教已。即诣雪山。至直树林。到四子所。时诸母等各为其婚。后懿摩王闻四子生子端正。王即欢喜而发此言。此真释子。能自存立。因此名释。

释义齐言能。瑞应本起亦云。释迦为能其解。是同此四子。并因能命氏也。在直树林故名释。胡语呼直亦云释。天竺一音兼数义。类多如此。懿摩王即释种先也。

弥沙塞云。过去有王。名曰郁摩王。有庶子四人。一名照目。二名聪目。三名调伏象。四名尼楼。聪明神武。有大威德。第一夫人有子。名曰长生。顽薄丑陋。众人所贱。夫人念言。我子虽长。才不及物。而彼四子并有威德。国祚所归必锺此等。当设何计固子基业。王见爱念当设方便。便自严饰承敬备礼。伺王喜悦意欲附近。即便白言。因爱致情本由欢对。我今忧深无复世意。微愿若遂或有余欢。若不见许于是尽矣。王言。汝欲何愿。理茍可从誓不相负。便白王言。王四子者。聪明仁智并有威德。我子虽长顽薄丑陋。承嗣大统必竞凌夺。若王摈斥四子我情乃安。王言。四子仁孝于国无愆。云何摈黜。夫人言。我心劬劳夏兼家国。四子神武民各怀归。树党已立一旦竞逐。必相殄灭。大国之祚翻为他有。愿王图之。不私一子。王言。汝言是矣。吾自知时。即呼四子而告之曰。汝有过于吾。吾不忍见汝死。各速出国。克己图生。勿复窥□自贻后悔。四子奉命即便庄严。时四子母。及同生姊妹。并知无过而被摈黜。不胜拄酷咸索同去。又诸力士。一切人民。多乐随从。王悉听之。于是便去至雪山北。东西遐迥南北旷大。多诸名花甚好居处。遂便顿止。数年之中归德如巿。遂大炽盛郁为强国。数年之后王思见子。具报召之。皆辞过不还。王便三叹我子有能。因名释种。别传云。此国有释迦树甚茂盛。相师云。此处必出国王。因移四子立国。故号释种。虽非经说。聊附异闻。案此律说四子事缘。与阿含经大同小异。窃谓经变华戎译人斟酌。出经之人。各有所受。故往往不同也。夫以史汉近书犹分糅相反。况于万里之外。千岁之表哉。明者固宜择善而从。悬领文外则可与。言正矣。尼楼有子名乌头罗。乌头罗有子。名瞿头罗。瞿头罗有子。名尸休罗。尸休罗有四子一。名净饭。

大智论云。昔日种王名师子颊。有四子长名净饭。长阿含与昙无德律并同。而弥沙塞独云。尸休罗子净饭。傥或传写脱略也。若断疑从多。则宜以阿含等经为正。

净饭子名菩萨。

佑仰惟。锭光授记表号释迦。玄符冥契故托化释种。名兆于未形之前。迹孚于既生之后。照灼人天。联绵旷劫。其为源也邃矣乎。

释迦降生释种成佛缘谱第四(出普耀经一名方等本起)

菩萨住兜率天。其诸天子各六十六亿。咸共讲议。当使菩萨现生何种。或有说言。维提种摩竭国。其母真正。其父不真。拘萨大国父母宗族皆不真正。和沙大国王无威神受他节度。维耶离国歖诤不和无清净行。此鏺树国举动虚妄志性粗□。不应生彼。有一天子。名曰幢英。诣菩萨所而前谘问。究竟菩萨一生补处。所可降神种姓云何。菩萨报曰。其国种姓有六十德。一生补处乃应降神(六十德文多不载)。

今此释种炽盛。五谷丰熟快乐无极。人民滋茂殖众德本。迦维罗卫。众人和穆上下相承。一切诸释渴仰一乘。其白净王性行仁贤。夫人妙姿性温贞良。犹天玉女。护身口意。强如金刚。前五百世为菩萨母。应往降神受彼胞胎。于时菩萨问诸天子。以何形貌降神母胎。或言儒童形。或曰释梵形。或言日月王形。或日金翅鸟形。彼有梵天名曰强威。从仙道来。报诸天言。象形第一。六牙白象威神巍巍。梵典所载。所以者何。世有三兽。一兔二马三白象。兔之渡水趣自渡耳。马虽善猛。犹不知水之深浅。白象之渡尽其源底。声闻缘觉其犹兔马。虽渡生死不达法本。菩萨大乘譬如白象。解畅三界十二缘起。了之本无。救护一切莫不蒙济。菩萨过冬盛寒春末。夏初树始花茂。不寒不暑适在时宜。沸宿应下。菩萨从兜率天化作白象。口有六牙。诸根寂定光色巍巍。现从日光降神母胎趣于右胁。所以处右。所行不左。王后洁妙晏寐忽觉。白象王来处于胎。身心安稳犹如逮禅。

瑞应本起云。菩萨初下化乘白象。冠日之精。修行本起云。夫人梦空中有乘白象光明照天下。诣无忧树。

大花严经云。菩萨从兜率陀天降神下时。此林中有十种瑞相。一者忽然广博。二者土石变为金刚。三者宝树行列。四者沈水末香种种庄严。五者花鬘允满。六者宝水流出。七者池出芙蓉。八者天龙夜叉合掌而住。九者天女合掌恭敬。十者十方一切佛脐中放光。普照此林现佛受生。

即遣侍女启白净王。王闻踊曜。到无忧树王心念言。何所屋宅安于妙后。时天帝释及化自在天。各上天宫。花香妓乐琦异之馔供养妙后。身轻柔软不想三毒。若有诸病身心之疾。请菩萨母手摩其头。病皆除愈。菩萨在胎十月。开化训诲三十六载诸天人民。使立声闻及诸大乘。菩萨临产先现瑞应三十有二。一者后园树木自然生果。二者陆地生青莲花大如车轮。三者枯树生花叶。四者天神牵七宝交露车至。五者地中宝藏自出。六者名香好熏遍布远近。七者雪山五百师子罗住城门。八者白象子罗住殿前。九者天为四面细雨泽香。十者宫中自然百味饭食济诸饥渴。凡三十二瑞(文多不载瑞应及修行并同)疆场左右叹未曾有。王后临产思入园观。严云母宝车。婇女围绕出游怜鞞树下。王后坐师子床。六反震动三千国土四天王挽王后车。梵天前导。适至树下。树即屈枝自归王后。诸天百千咸共散花。尔时菩萨从右胁生。

佛所行赞云。优留王股生。卑偷王手生。曼陀王顶生。伽叉王腋生。菩萨亦如是从右胁而生。大善权经云。菩萨发意。能从兜率不由胞胎。一时之顷成最正觉。防人有疑此所从来变化所为乎。若怀狐疑不听受法。故现处胎。众人当谓后生菩萨必有恼患。欲现安隐。母适攀树枝菩萨诞生。是为菩萨善权方便。忽然现身住宝莲花。随地行七步。显扬梵音。天上天下为人天尊。

大善权经云。菩萨行地七步亦不八步。是为正士应七觉意觉不觉也。举手而言。吾于世间设不现斯。各当自尊。外道梵志必坠恶趣。为善权方便。天帝释梵雨杂名香。九龙在上而下香水洗浴菩萨。

瑞应本起云。梵释下侍。四天王接置金机上。修行本起云。龙王兄弟左雨温水右雨冷泉。释梵天衣裹之。五百伏藏一时发出。海行兴利一时集至。梵志相师普称万岁。即名太子为悉达。汉言财吉。五千青衣各生力士。白马生驹形色如雪。黄羊生羔。五千玉女皆来侍卫。

修行本起云。国中八万四千长者生子悉男。八万四千厩马生驹。其一特异毛色纯白。髦鬃贯珠。故名为蹇特。奴名阐特。瑞应本起云。奴名车匿。马名健陟。

菩萨七日后其母命终。所以者何。应然。菩萨察之。临母命终因来下生。怀菩萨时诸天供养。已服天食不甘世养。本福应然。去来今佛皆亦如是。母七日终。应受忉利天上功祚。适升彼天。五万梵天各执宝瓶。二万魔妻手执宝缕侍菩萨母。

瑞应本起云。菩萨本知母人之德不堪受其礼。故因其将终而从之生。长阿含经云。毘婆尸佛降神母胎。专念不乱安乐无畏。身坏命终生忉利天。此是常法。大善权经云。生后七日其母便薨。福应升天。非菩萨咎。前处兜率观后摩耶。大命将终。余有十月七日之期。故神变来下。是菩萨善权方便。或有说言。太子年幼谁能养育。唯大爱道能使长大耳。大爱道者。太子姨母清净无夫。时白净王诣大爱道乳哺令长。时大爱道即可之。众释启曰。闻雪山有仙梵志。名阿夷头耆旧多识明晓相法。王大欢喜。严驾白象往诣阿夷头。道人披□相太子。见三十二相。躯体金色。顶有肉髻。其发绀青。眉间白毫。项出日光。目睒绀色。上下俱眴。口四十齿。白齐平方。颊车广长。舌七合满。师子膺。身方正。修臂指长。足跟满安平。指内外握。合缦掌手。足轮千辐理。阴马藏。鹿□肠。钩锁骨。毛右旋。一一孔一毛生。皮毛细软。不受麈水。胸有万定(瑞应本起悉同)阿夷见此乃增叹。流涕悲不能言。王惶惧而问。有不祥乎。愿告其意。举手答曰。吉无不利。敢贺大王生此神人。昨天地大动其正为此。我相法中王者生子。有三十二相者。处国当为转轮圣王七宝自至。若舍国出家为自然佛。伤我年已晚暮。当就后世不睹佛兴。故自悲耳。王深知其能相。为作三时殿。选五百妓女。择取端正才能巧妙。迭代宿卫。王告大爱道。拥护太子将诣天祠。太子在坐实时咳笑面目喜悦。适入天寺。诸天形像各舍本位礼菩萨足。太子年七岁。众释道从。乘羊车将诣书师。师名选友。菩萨手执金笔栴檀书隶明珠书床。问师选友。今师何书而相教乎。其师答曰。以梵佉留而相教耳。菩萨答曰。其异书者有六十四。今师何言正有二种。师问。皆何所名。答曰。梵书。佉留书。护众书。疾坚书。龙鬼书。揵杳和书。阿须伦书。鹿伦书。天腹书。转数书。转眼书。观空书。摄取书(文多不悉载)此六十四欲以何书而相教乎。时师欢悦说偈赞叹菩萨。为诸童子一一分别诸字本末。劝发无上正真道意。

瑞应本起云。时去圣久书缺二字。以问于师。师不能达。反启其志。

时诸力士释种长者启白净王。若太子作佛断圣王种。王曰。何所王女宜太子妃。菩萨心念。吾不贪欲弃兜率来。以权方便今当试之。使上工立妙金像。以书文字。女人德义如吾所疏。能应娉耳。时白净王告右梵志入迦夷卫国遍赡察。梵志周行睹一玉女。净犹莲花。类玉女宝。王问女。梵志报曰。执杖释种。王言。傥不可意使自择之。召罗卫好女会彼讲堂。时释女俱夷到菩萨所。谛视菩萨目未曾眴。菩萨欣笑。执持宝英以遗俱夷。俱夷报曰。吾不贪宝。当以功德庄严。王遣梵志往媒此女。执杖释言。我等本姓有艺术者乃嫁与之。王问菩萨。能现术乎。菩萨曰能。王遍敕国中。撞锺击鼓。却后七日太子现术。诸有艺术皆来集会。胜者以释女与之。于是调达右手牵象左手扑杀。难陀出城门。即牵移路侧。菩萨出城曰。是象身大臭熏城内。即右掌接擿置城外。时大臣炎光算术第一。言谈算术亦不能及。树木药草众水滴数一一可知。樗蒱六博天文地理。八万异术一切谙会。不及菩萨。调达及难陀故欲手搏。菩萨愍之。举调达身在于空中三反跳旋使身不痛。王及释种更欲试射。调达竖四十里鼓。难陀六十里。菩萨百里。调达射中四十里鼓。不能得过。难陀六十里亦不得越。菩萨引弓。弓即折破。问有异弓任吾用不。王曰。吾祖父所执用弓奇异无双。无能用者。着于天寺便可持来。一切诸释无能张者。菩萨以手捺张。拼弓之声悉闻城内。注箭放拨中百里鼓。箭没地中涌泉自出。中铁围山。三千剎土六反震动。一切诸释怪未曾有。于时执杖释种以女俱夷为菩萨妃。随世习俗现相娱乐。

修行本起云。太子年至十七。王为采择名女无可意者。有小国王。名须波弗。汉言善觉。女名裘夷。端正少双。八国皆求悉不与之。白净王召而告之。吾为太子娉取卿女。善觉忧愁。若不许者恐见诛伐。与者诸国结怨。女言表白净王。国中勇武技术最胜者。我乃为之。王敕群臣并出戏场。太子举象。射中铁围山。善觉送女诣太子宫。

瑞应本起云。太子年十七。王为纳妃简选数千。最后一女名曰裘夷。端正第一礼义备举。是则宿命卖花女也。太子虽纳久而不接。妇人之情欲有附近。太子曰。常得好花置我中间。共视之宁不好乎。裘夷即具好花。又欲近之。太子曰却。此花汁污于床席。久后复曰。得好白□置我中间。两人观之不亦好乎。妇即具□又有近意。太子曰却。人有污垢必洿此□。妇不敢近。侍女咸疑谓不能男。太子以手指妃腹曰。却后六年尔当生男。遂以有身。大善权经云。何故菩萨而有室娶菩萨无欲。所以示现妻息。防人怀疑。菩萨非男斯黄门耳。故纳瞿夷释氏之女。罗云于天变没化生。不由父母合会而育。又是菩萨本愿所致。

时白净王念言。太子将无欲游观。敕严治道路。莫令不净见不可意。于时太子出东城门。菩萨威神之所建立。诸天化作老人。发白齿落。目冥耳聋。执杖偻步。菩萨知而发问。此为何人。御者曰。是名老人。菩萨曰。人命速驶。犹山水流难可再过。不独此人天下皆尔。便回还入宫愍念十方。菩萨后复出南城门。路见病人。水腹身羸卧于道侧。御者曰。此名病人。命在须臾余寿如发。菩萨曰。万物无常有身有苦。吾亦当然。即还入宫。后复游观出西城门。见一人死。室家围遶抆泪悲哭。菩萨问曰。此为何人。御者曰。此为死人。人生有死。犹春有冬。人物一统无生不终。菩萨曰。夫死痛矣。精神据矣。吾见死者。形坏体化而神不灭。吾不能复以死受生往来五道劳我精神。便回车还。复于异日出北城门。见一沙门。衣服整齐手执法器。菩萨问曰。此为何人。御者答。此名比丘。以弃情欲难污如空。慈心一切欲度十方。菩萨言。善哉唯是为快。是吾所乐。菩萨念言。我不辞王而出家者。便为不应。实时静夜入王宫殿。光明照远近。其父觉起。启父王言。诸天劝助今应出家。父王悲泣。何所志愿。何时当还。菩萨言。欲得四愿。一者不老。二者无病。三者不死。四者不别。假使父王与此四愿。不复出家。王闻重悲。此四愿者古今无获。明旦即敕五百释勇多力者宿卫菩萨。四门城开闭声闻四十里(端应本起云。裘夷心疑其欲去。坐起不解其侧)

于时菩萨夜观妓女。百节空中譬如芭蕉。鼻涕目泪。乐器纵横。顾视其妻具见形体。脑髓髑髅心肺肠胃。外是革囊中有臭处。假借当还亦不得久。三界无怙唯道可恃。欲界诸天住于空中。法行天子遥白菩萨。时已到矣。沸星适现。即敕车匿起被揵陟。适宣此言。四天王与无数阅叉龙等。皆被铠甲从四方来。稽首菩萨。城中男女皆疲极寐孔雀众鸟亦疲极寐。

修行本起云。诸天言。太子当去恐作稽留。召乌苏慢。汉名^9□神。适来宫围内人^9□寐。

车匿重悲。门闭下钥谁当开者。诸鬼神阿须伦等自然开门。四神捧马足。天帝前导。放大净光将诣佛树。俱夷明日从寐起已。自投于地。今舍我去为至何所。

瑞应本起云。王自到田上。遥见太子树为曲枝随阴其躯。王悚然寐寤惊。不识下马作礼。太子拜曰。今一适此。大王何宜拄来。得道当还不忘此誓。菩萨脱宝衣以付车匿。还启白父王及以舍夷。若成正觉当复来还。车匿泪下如雨。白马跪地舐菩萨足。王睹宝衣车匿白马来还。不见太子。自投堕地。我子今为所至。具夷悲哀抱白马颈。太子乘汝何以独来。王念菩萨不舍心怀。普召大臣。卿等长子抱孙共相娱乐。吾有一子。离别入山。择取卿等子弟五人追而侍之。若中来者还灭汝族。五人追之不能及逮。心自念言。是为逸人。行不择路。何道之有。归去灭种不如住此。甘果美泉悉无所乏。菩萨自念欲。作沙门至山水边。定止天王知心持刀来。帝释受发。则成沙门。肉髻在处。大善权经云。菩萨自剃头发。诸天龙神无能见顶。况能除发。菩萨念白净王。当起恨意。谁剃子首。闻自剃之王乃默然。是为方便。菩萨往至尼连水边。闲居寂然。思惟六年示大勤苦。日服一麻一米。结跏趺坐亦不倾侧。大雨雷电冬夏默坐。未曾举手以自障蔽。众人怪之。取草木投耳鼻中。亦不弃去。

瑞应本起云。菩萨取^8□草布地。叉手闭目一心誓言。使吾于此肌骨枯腐。不得佛终不起。天神进食不受。天令左右自然生麻米。日食一麻一米。以续精气端坐六年。观佛三昧经云。坐道树下形体羸瘠。唯有金色光明益显。是骨节相跓失盘龙文。竟六年已。心自念言。今以羸瘦之体。往诣佛树。后世有讥谓饿得道。吾宁可服柔软食平复。其体然后成佛。时有长者女。出嫁生男心中欢喜。^2□千头牛展转相饮。取其淳乳作糜欲祠树神。遣婢见佛坐不识何神。还启。大家。树下有神端正殊好。女闻欢喜欲往取糜。糜跳出釜丈余。不可得取。女甚怪之。天于虚空而出声曰。有大菩萨。已从座起。汝本有愿。当先饭之乃成正觉。女闻天言。即取乳糜盛满金钵。往尼连水边。菩萨以神通力入水流浴。兜率天子取天衣袈裟奉上。菩萨即取着之。住尼连水。长者女奉乳糜稽首足下。菩萨受食知气力充。往诣佛树路右一人名曰吉祥。又生青草柔滑不乱。菩萨诣吉祥所吾欲得草。适施草坐。地则大动。诸天化作八万佛树师子之座。或有佛树高八千里。或四千里。一一天子念言。菩萨坐我座上不在余座。其下劣众生本薄福者。见于菩萨身坐草蓐。菩萨坐已。计魔波旬。最为豪尊。今吾当成无上正觉。当感令到降伏摄化。尔乃发起三界众生。于时菩萨坐佛树下。

受胎经云。坐阎浮树下。三十八日观树思惟。感动天地六反震动。演大光明覆蔽魔宫。时魔波旬卧寐梦中见三十二变。宫殿闇冥。宫殿污泥。入于邪径。池水枯竭。乐器破坏。阅叉^9□鬼头皆堕地。诸天舍去不从其教(凡三十二梦文多不载)从梦而起恐怖毛竖。召会大臣及诸兵众。说梦所见。以何方便而往伏之。并召千子。其五百子导师等信乐菩萨。其五百子恶目等随魔所教。魔王愦乱告其四女。一名欲妃。二名悦彼。三名快观。四名见从。汝往诣彼惑乱其行。女诣菩萨绮语作姿。三十有二姿。卞唇口嫈嫇细视。现其髀脚露其手臂。作凫雁鸳鸯哀鸾之声(凡四十二态文多不载)魔女善学女幻迷惑之业。而自言曰。我等年在盛时。天女端正莫踰我者。愿得晨起夜寐供事左右。菩萨答曰。汝有宿福受得天身。形体虽好而心不端。革囊盛臭而来何为。去吾不用。其魔王女化成老母不能自复即。还魔所。

观佛三昧经云。魔有三女。长名悦彼。中名喜心。小名多媚。白父言。我能往乱。愿父莫愁。即自庄饰。过踰魔后百千万倍。眄目作姿。现诸妖冶。礼敬菩萨旋绕七匝。白菩萨言。太子生时万神侍御。何弃天位来此树下。我是天女六天无双。今以微身奉上太子。我等善能调身按摩。今欲亲近。坐树体疲宜须偃息。服食甘露。即以宝器献天百味太子寂然身心不动。以白毫拟令天三女自见身肉脓囊涕唾九孔。根本生藏熟藏回伏婉转。踊生诸虫有八千户。走入小肠张口上向。唼食诸藏。髓脉生虫细于秋毫。数甚众多。其女见此即便呕吐。即自见身左生蛇头。左生狐头。中首狗头。背负老母。抱死小儿。诸女惊号却行而去。低头视脐。自见女形丑状鄙秽。复有诸虫如手钏形。团栾相持。而有众口口生五毒唼食女根。诸女见已心极酸苦。如箭入心匍匐而去。呼嗟叹息至魔王前。魔毒益盛。召四部十八亿众。变为师子熊罴猿猴之形。或虫头人躯虺蛇之身。担山吐火。雷电四绕获持戈矛。菩萨慈心一毛不动。光颜益好鬼兵不能得近。

观佛三昧经云。魔王大怒遍敕六天。并诸八部。往瞿昙所是时诸鬼。犹如云赴。或有诸鬼。首如牛头。头四十耳。耳生铁箭。末烂上起。复有诸鬼。首如狐头有十千眼声如霹雳。旷野鬼神大将军等。一颈六头。胸有六面。膝头两面。体毛如箭。奋身射人。张眼烂赤。血出流下。疾走而到。魔告诸鬼。瞿昙善人或能知咒。当兴四兵。化作四兵列状如林甚可怖畏。直从空下至道树边。魔复更念。此众或不能降伏瞿昙。复脱宝冠拟地。当阎罗王宫上。告敕诸鬼。汝等狱卒及阎罗王。阿鼻地狱刀轮剑戟火车炉炭。一切都举向阎浮提。魔王振吼敕诸兵众。速害瞿昙。上震火雷雨热铁丸。刀轮武器交横空中。然其火箭不近菩萨。是时菩萨。徐举眉间毫拟阿鼻地狱。令罪人见白毛流水澍如车轴。大火暂灭。自忆前世所作诸罪。心得清凉称南无佛。以是因缘受罪毕讫。直生人中。魔见是相憔悴懊恼。忽然还宫。白毫直至六天。见白毛孔诸宝莲花过去七佛在其花上。如是白毛上至无色。遍照一切如颇梨镜。八万四千天女视波旬身。状如燋木。但赡菩萨白毫相光。无数天子天女皆发无生菩提道意。

魔王自前与佛相难。菩萨以智慧力伸手按地。应时地动。魔与官属颠倒而堕。已降魔怨成正真觉。

佑寻。法身无形。群有已灭觉智不起。万动永寂。而循现托生降神胎化者何耶。乘大缘以应俗。本誓力以弘慈也。故能运般若之权。任首楞之势。回灵兜率耀化赤泽。陶钧非我利见由物。岂言象思议而能语其极哉。是以摄受群萌故居轮皇。摧制刚夸故才穷艺术。断拔爱网故去国入山。显明法尊故降魔道树。凡斯妙迹罔非振俗。应体圆通。随方变现。法身凝湛未尝起灭。然世识习滞据迹为真。欲观如来失道愈远。故涅盘经云。若言菩萨在白净王宫依因父母生育是身。是魔所说。盖谓证迹而迷本也。若本迹双照权实俱明。则披经无碍。法身可睹。

释迦在七佛末种姓众数同异谱第五(出长阿含经)

佛告诸比丘。过去九十一劫时。世有佛名毘婆尸如来至真。出现于世。复次过去三十一劫。有佛名尸弃如来至真。出现于世。复于彼三十一劫中。有佛名毘舍婆如来至真。出现于世。复次此贤劫中。有佛名拘楼孙。又名拘那含。又名迦叶。我今亦于贤劫中。成最正觉。

毘婆尸佛时人寿八万岁。尸弃佛时人寿七万岁。毘舍婆佛时人寿六万岁。拘楼孙佛时人寿四万岁。

拘那含佛时人寿三万岁。迦叶佛时人寿二万岁。我今出世人寿百岁。少出多减。

毘婆尸佛出剎利种。姓拘利若。尸弃佛毘舍婆佛种姓亦尔。拘楼孙佛出婆罗门种姓迦叶(增一阿含云姓婆罗堕)拘那含佛迦叶佛种姓亦尔。我今如来至真出剎利种。姓曰瞿昙。

毘婆尸佛。坐娑罗树下成最正觉。尸弃佛坐分陀利树下成最正觉。毘舍婆佛坐婆罗树下成最正觉。拘楼孙佛坐尸利沙树下成最正觉。拘那含佛坐乌暂婆罗门树下成最正觉。迦叶佛坐尼拘律树下成最正觉。我今如来至真。坐钵多树下成最正觉。

毘婆尸如来三会说法。初会弟子有十六万八千人。二会弟子有十万人。三会弟子有八万人。尸弃如来亦三会说法。初会弟子有十万人。二会弟子有八万人。三会弟子有七万人。毘舍婆如来二会说法。初会弟子有七万人。次会弟子有六万人。拘楼孙如来一会说法。弟子四万人。拘那含如来一会说法。弟子三万人。迦叶如来一会说法。弟子二万人。我今一会说法。弟子千二百五十人。

毘婆尸佛有二弟子。一名骞荼。二名提舍。诸弟子中最为第一。尸弃佛有二弟子。一名阿毘浮。二名三婆婆。诸弟子中最为第一。毘舍婆佛有二弟子。一名扶游。二名郁多摩。诸弟子中最为第一。拘楼孙佛有二弟子。一名萨尼。二名毘楼。诸弟子中最为第一。拘那含佛有二弟子。一名舒盘那。二名郁多楼。诸弟子中最为第一。迦叶佛有二弟子。一名提舍。二名婆罗婆。诸弟子中最为第一。今我二弟子。一名舍利弗。二名目犍连。诸弟子中最为第一。

毘婆尸佛有执事弟子。名曰无忧。尸弃佛执事弟子。名曰忍行。毘舍婆佛有执事弟子。名曰寂灭。拘楼孙佛有执事弟子。名曰善觉。拘那含佛有执事弟子。名曰安和。迦叶佛有执事弟子。名曰善友。我执事弟子名曰阿难。毘婆尸佛有子。名曰方膺。尸弃佛有子。名曰无量。比舍婆佛有子。名曰妙觉。拘楼孙佛有子。名曰上胜。拘那含佛有子。名曰导师。迦叶佛有子。名曰进军。今我有子。名曰罗□罗。

毘婆尸佛父名盘头。剎利王种。母名盘头婆提。王所治城名盘头波提。尸弃佛父名明相。剎利王种。母名光曜。王所治城名曰光相。毘舍婆佛父名善澄剎利王种。母名称戒所治城名曰无喻。拘楼孙佛父名礼得。婆罗门种。母名善枝。王名安和。随王名故城名安和。拘那含佛父名内德。婆罗门种。母名善胜。是时土名清净。随土名故城名清净。迦叶佛父名曰梵德。婆罗门种。母名曰财主。是时王名波毘。王所治城名波罗捺。释迦文佛父名净饭剎利王种。母名大清净妙。王所治城名迦毘罗卫。

观佛三昧经云。毘婆尸佛身长六十由旬。圆光百二十由旬。尸弃佛身长四十二由旬。圆光四十五由旬。通身光一百由旬。毘舍佛身长三十二由旬。圆光四十二由旬。通身光六十二由旬。拘留孙佛身长二十五由旬。圆光三十二由旬。通身光五十由旬。拘那含牟尼佛身长二十由旬。圆光三十由旬。通身光长四十由旬。迦叶佛身长十六丈。释迦牟尼佛身长丈六。圆光七尺佛身并紫金色。

佑寻。七佛相次化迹各殊。夫法身平等非有优劣。众生业异故现应不同耳。是以释迦出世身相紫金。而一千比丘咸见赭容。十六信士偏睹灰色。色自彼异佛恒壹也。类此而言。可无惑矣。

释迦同三千佛缘谱第六(出药王药上观经)

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出家学道闻五十三佛名。闻已合掌心生欢喜。复教他人令得闻持。他人闻已展转相教乃至三千人。此三千人异口同音。称诸佛名一心敬礼。以是因缘功德力故。即得超越无数亿劫生死之罪。其千人者花光佛为首。下至毘舍。于庄严劫得成佛道。过去千佛是也。此中千佛者拘留孙佛为首。下至楼至如来。于贤劫中次第成佛。后千佛者日光如来为首。下至须弥相。于星宿劫中当得成佛。现在十方诸佛善德如来等。亦得闻是五十三佛名故。于十方世界各得成佛。过去五十三佛名。在药王药上观经。三千佛名在诸佛集功德花经。千佛名号国土种姓。父母弟子眷属众会年岁在贤劫经。释迦在贤劫中千佛第四成佛。

佑仰惟。大觉之缘感也。至矣极矣。夫闻名致敬则胜业肇于须臾。凭心相化。则妙果成于旷劫。故五十三圣声暧微尘之前。三千至真光铄恒沙之后。虽合掌之因似赊。而树王之报渐及。礼拜称赞。岂虚弃哉。

释迦内外族姓名谱第七(出长阿含经)。

释种尸休罗王有四子(此出弥沙塞律。案阿含经昙无德律。大智论。并云师子颊生净饭王)。

一名净饭(大智论同。十二游经云。菩萨父名白净王)。

二名白饭(大智论同。十二游经云。菩萨叔父。名甘露净王)。

三名斛饭(大智论同。十二游经云。菩萨中叔名榖净王)。

四名甘露饭(大智论同。十二游经云。菩萨小叔名设净王)。

净饭有二子。一名菩萨(大智论同。十二游经云。白净王有二子。其太子名悉达)。

二名难陀(大智论同。十二游经云。其小子名难陀)。

白饭有二子。一名阿难。二名调达(大智论云。白饭二子跋提提沙。十二游经云。甘露净王二子。长子名调达。小子名阿难)。

斛饭有二子。一名摩诃男。二名阿那律(大智论云。斛饭二子。提婆达多。阿难十二游经云。谷净王有二子。大子名释摩纳。小子名阿难律)

甘露饭有二子。一名婆婆。二名拔提(大智论云。甘露饭二子。摩诃男阿泥卢豆。有一女。名甘露味。杂阿含云。低沙比丘是佛姑子兄弟。十二游经云。设净王有二子。大子名释迦王。小子名释少王。寻此四王名号次序及生子名字互有同异。正其然否寄之来哲。其净饭王白净真净悦头檀输头檀众经名各不同。盖是译出致异。即是一人耳。阿泥卢豆。即阿那律。推例而求。类多如此)

调达。四月七日食时生。身长一丈五尺四寸(出十二游经)

菩萨四月八日夜半明星出时生。身长丈六(出十二游经)

佛弟难陀以四月九日生。身长一丈五尺四寸(出十二游经)

阿难以四月十日生。身长一丈五尺三寸(出十二游经)

菩萨外家去迦维罗阅城(晋言妙德)八百里。姓瞿昙氏作小王主百万户。名一亿王(出十二游经。释迦托生王宫谱称一亿王。次释少王下。又云菩萨母名摩耶。难陀母名憍昙弥。即大爱道也)。

菩萨妇家姓瞿昙氏。舍夷长者名水光。其妇名月女。有一城居近其边。生女之时日将欲没。余明照其家室内皆明。因字之为瞿夷(瞿夷晋言明女)瞿夷是太子第一夫人(出十二游经)。

太子第二夫人。生罗云者名耶惟檀。其父名移施长者。

佑案。瑞应本起善权众经。及大智论并云。罗□罗是裘夷所生而十二游独云。是第二夫人子。从多而断则。宜以瑞应为正。

第三夫人名鹿野。其父名释长者。以有三妇故。父王为立三时殿。殿有二万婇女。以太子当作遮迦王(晋译飞行皇帝)故三殿置六万婇女(出十二游经)。

佑观大觉俯应迹均俗典。所以胤裔继哲姻亚重明。并缘发旷。劫故能翼赞灵化耳。

释迦弟子姓释缘谱第八(出增一阿含经)

佛告诸比丘。有四大河水。从阿耨达泉出。云何为四。所谓恒伽。新头。婆叉。私陀波。恒伽水东流牛头口出。新头南流师子口出。私陀西流象口中出。婆叉北流从马口出。是时四大河水。绕阿耨达泉。已恒伽入东海。新头入南海。婆叉入西海。私陀入北海。尔时四大河入海已。无复本名字同名为海。此亦如是有四姓。云何为四。剎利婆罗门长者居士种。于如来所剃除须发。着三法衣出家学道。无复本姓。但言沙门释迦子。所以然者。如来众者其犹大海。四谛其如四大河。除去结使入于无畏涅盘城。是故诸比丘诸有四姓。剃除须发以信坚固。出家学道者。彼当灭本名字。自称释种中出家学道比丘。当欲论生子之义者。当名沙门释种子是。所以然者。生由我生成从法而成。是故比丘当求方便得作释种子。如是诸比丘当作是学。

弥沙塞律云。汝等比丘杂类出家。皆舍本姓称释子沙门。长阿含经云。弥勒出世。诸比丘弟子。皆称慈子。如我今弟子称为释子。

佑寻。四河入溟。俱名为海。四族归道。并号曰释。可谓总彼殊源。同乎一味者矣。

释迦四部名闻弟子谱第九(比丘一百人出增一阿含经)。

佛言。我声闻弟子中。第一初受法味思惟四谛。宽仁博识善能劝化。将养圣众不失威仪。即阿若拘邻比丘。

善能劝导福度人民。即优陀夷比丘。

速成神通中不有悔。即摩呵男比丘。

恒飞虚空足不蹈地。即善肘比丘。

乘虚教化意无荣冀。即婆破比丘。

居乐天上不处人中。即牛迹比丘。

恒观恶露不净之想。即善胜比丘。

将护圣众四事供养。即优留毘迦叶比丘。

心意寂然降伏诸结。即江迦叶比丘。

观了诸法都无所著。即象迦叶比丘。

威容端正行步庠序。即马师比丘。

智慧无穷决了诸疑。即舍利弗比丘。

神足轻举飞到十方。即大目干连比丘。

勇猛精勤堪任苦行。即二十亿耳比丘。

十二头陀难得之行。即大迦叶比丘。

天眼第一见十方域。即阿那律比丘。

坐禅入定心不错乱。即离曰比丘。

能广劝率施立斋讲。即陀罗婆摩罗比丘。

安造房室与招提僧。即小陀罗婆摩罗比丘。

是贵豪种族出家学道。即罗咤婆罗比丘。

善分别义敷演道教。即大迦旃延比丘。堪任受筹不违禁法。即军头婆叹比丘。

降伏外道履行正法。即宾头卢比丘。

四事供养衣被饭食。又瞻视疾病供给医药。即谶比丘。

言论辩了而无疑滞。又能造偈诵叹如来德。即谓鹏耆舍比丘。

得四辩才触难答对。即摩诃拘絺罗比丘。

清净闲居不乐人中。即坚牢比丘。

乞食耐辱不避寒暑。即难提比丘。

独处静坐专意念道。即金毘罗比丘。

一坐一食不移于处。即施罗比丘。

守持三衣不离食息。即浮弥比丘。

树下坐禅意不移转。即狐疑离曰比丘。

苦身露坐不避风雨。即婆蹉比丘。

独乐空闲专意思惟。即陀素比丘。

着五纳衣不着荣饰。即尼婆比丘。

常乐冢间不处人中。即优多罗比丘。

恒坐草蓐曰福度人即卢酰□比丘。

不与人语视地而行。即优钳摩居汦比丘。

坐起行步常入三昧。即那提比丘。

好游远国教授人民。即昙摩留支比丘。

歖集圣众论说法味。即伽杰比丘。

寿命极长终不中夭。常乐闲居不处众中。即婆拘罗比丘。

能广说法分别义理。即满愿子比丘。

奉持戒律无所触犯。即优波离比丘。

得信解脱意无犹豫。即婆迦利比丘。

天体端正与世殊异。诸根寂静心不变易。即难陀比丘。

辩才卒起解人凝滞。即婆陀比丘。

能广说义理不有违。即斯尼比丘。

喜着好衣行本清净。即天须菩提比丘。

常好教授诸后学。即难陀迦比丘。

善诲禁戒比丘尼僧。即须摩那比丘。

功德盛满所适无短。即尸婆罗比丘。

具足众行道品之法。即优波先迦兰陀子比丘。

所说和悦不伤人意。即婆陀先比丘。

修行安般思惟恶露。即摩诃延那比丘。

计我无常心无有想。即优头盘比丘。

能杂种论畅悦心识。即拘摩罗迦叶比丘。

着弊恶衣无所羞耻。即面王比丘。

不毁禁戒诵读不懈。即罗云比丘。

以神足力能自隐曀。即般兔比丘。

能化形体作若干变。即利般兔比丘。

豪族富贵天性柔和。即释王比丘。

乞食无厌足教化无穷。气力强盛无所畏难。即婆提婆罗比丘。

音响清彻声至梵天。即罗婆那婆提比丘。

身体香洁熏于四方。即鸯迦阇比丘。

知时明物所至无疑。所忆不忘多闻广远。堪任奉上即阿难比丘。

庄严服饰行步顾影。即迦持利比丘。

诸王敬待群臣所宗。即月光比丘。

天人所奉恒朝侍省。以舍人形像天之貌。即轮提比丘。

诸天师导旨受正法。即天比丘。

自忆宿命无数劫事。即果衣比丘。

体性利根智慧深远。即央掘魔比丘。

能降伏魔外道邪业。即僧迦魔比丘。

入水三昧不以为难。广有所识人所敬念。即质多舍利弗比丘。

入火三昧普照十方。即善来比丘。

能降伏龙使奉三尊。即那罗陀比丘。

降伏鬼神改恶修善。即鬼地比丘。

降伏沓和勤行善行。即卢遮比丘。

恒乐空定分别空义。志在空寂微妙德业。即须菩提比丘。

行无想定除去诸念。即耆利魔比丘。

入无愿定意不起乱。即炎盛比丘。

入慈三昧心无恚怒。即梵摩达比丘。

入悲三昧成就本业。即须深比丘。

得喜行德无若干相。即娑弥陀比丘。

常守护心意不舍离。即曜波迦比丘。

行炎盛三昧终不解脱。即昙弥比丘。

言语粗犷不避尊贵。入金光三昧。即比利陀陀婆遮比丘。

入金刚三昧不可沮坏。即无畏比丘。

所说决了不怀怯弱。即须泥多比丘。

恒乐静寂意不处乱。即陀摩比丘。

义不可胜终不可伏。即须罗陀比丘。

晓了星宿豫知吉凶。即那伽波罗比丘。

恒喜三昧禅悦为食。即婆私咤比丘。

常以法喜为食。即谓须夜奢比丘。

恒行忍辱对至不起。即满愿盛明比丘。

修习日光三昧。即弥奚比丘。

明算术法无有差错。即尼拘留比丘。

分别等智恒不忘失。即鹿头比丘。

得雷电三昧不怀恐怖。即地比丘。

观了身本。即那比丘。

最后取证得漏尽。即须拔比丘。

名闻比丘尼五十人。

久出家学国王所敬。即大爱道瞿昙弥尼。

智慧聪明。即谶摩尼。

神足第一感致诸神。即优钵花色尼。

行头陀法无一限碍。即机梨舍瞿昙弥尼。

天眼第一所照无碍。即奢拘利尼。

坐禅入定意不分散。即奢摩尼。

分别义趣广演道教。即波头兰阇那尼。

奉持律教无所加犯。即波罗遮那尼。

得信解脱不复退还。即迦旃延尼。

得四辩才不怀怯弱。即最胜尼。

自识宿命无数劫事。即拔陀毘离尼。

颜色端正人所爱敬。即酰摩阇尼。

降伏外道立以正教。即输那尼。

分别义趣广说分部。即昙摩提那尼。

着粗敝衣不以为愧。即优多罗尼。

诸根寂静恒若一心。即光明尼。

衣服齐整常如法教。即单头尼。

能杂种论亦无疑滞。即檀多尼。

堪任造偈赞如来德。即天与尼。

多闻广博恩惠接下。即瞿卑尼。

恒处闲静不居人间。即无畏尼。

苦体乞食不择贵贱。即毘舍佉尼。

一处一坐终不移易。即拔陀婆罗尼。

遍行乞求广度人民。即摩怒呵利尼。

速成道果中间不滞。即陀摩尼。

执持三衣终不舍离。即须陀摩尼。

恒坐树下意不改易。即^3□那尼。

恒居露地不念覆盖。即奢陀尼。

乐空闲处不在人间。即优迦罗尼。

长坐草蓐不着纹饰。即离那尼。

着五纳衣以次分卫。即阿奴波摩尼。

乐空冢间。即优伽摩尼。

多游于慈愍念生类。即清明尼。

悲泣众生不及道者。即素摩尼。

喜得道者愿及一切。即摩陀利尼。

护守诸行意不远离。即迦罗伽尼。

守空执虚了之无有。即提婆修尼。

心乐无想除去诸着。即日光尼。

修习无愿。心恒广济。即末那婆尼。

诸法无疑度人无限。即毘摩达尼。

能广说义分别深法。即普照尼。

心怀忍辱如地容受。即昙摩提尼。

能教化人使立檀会办具床座。即须夜摩尼。

心以永息不兴乱想。即因提阇尼。

观了诸法而无厌足。即龙尼。

意强勇猛无所染着。即拘那罗尼。

入水三昧普润一切。即婆须尼。

入火光三昧。悉照萌类。即降提尼。

观恶露不净分别缘起。即遮波罗尼。

育养众人施与所王。即守迦尼。

最后取证。即拔陀军陀罗拘夷国尼。

名闻优婆塞四十人。

初闻法药成贤圣证。即三果商客。

第一智慧。即质多长者。

神德第一。即干提阿蓝。

降伏外道。即掘多长者。

能说深法。即优波掘长者。

恒坐禅思。即呵侈阿罗婆。

降伏魔官。即勇健长者。

福德盛满。即阇利长者。

大檀越主。即须达长者。

门族成就。即泯逸长者。

好问义趣。即生漏婆罗门。

利根通明。即梵摩俞。

诸佛信使。即御马摩纳。

计身无我。即喜闻琴婆罗门。

论不可胜。即毘裘婆罗门。

言语速疾能造偈颂。即优波离长者。

喜施好宝不有吝心。即殊提长者。

建立善本。即优迦毘舍离。

能说妙法。即最上无畏优婆塞。

所说无畏即头摩大将。领毘舍离。

好喜惠施。即毘沙王。

所施侠少。即光明王。

建立善本。即王波斯匿。

得无根善信。起欢喜心。即王阿阇世。

至心向佛意不变易。即优填王。

承事正法。即月光王子。

供奉圣众意恒平等。即造祇桓王子。常喜济彼不自为己。即师子王子。

善恭奉人无有高下。即无畏王子。

颜貌端正与人殊胜。即鸡头王子。

恒行慈心即不尼长者。

心恒悲念一切之类即摩诃纳释种。

常行喜心即拔陀释种。

恒行护心不失善行。即毘阇先优婆塞。堪任行忍。即师子大将。

能杂种论。即毘舍御优婆塞。

贤圣默然。即难提波罗优婆塞。

勤修善行无有休息。即优多罗优婆塞。

诸根寂静。即天优婆塞。

最后受证。即拘夷那竭摩罗。

名闻优婆夷三十人。

初受道证。即难陀难陀婆罗优婆夷。智慧第一。即久寿多罗优婆夷。

恒喜坐禅。即须毘耶女优婆夷。

慧根了了。即毘浮优婆夷。

堪能说法。即央竭阇优婆夷。

善演经义。即跋陀娑罗优婆夷。

降伏外道。即婆修陀优婆夷。

音响清彻。即无忧优婆夷。

能种种论。即婆罗陀优婆夷。

勇猛精勤。即须优婆夷。

第一供养如来。即摩利夫人。

承事正法。即须赖婆夫人。

供养圣众。即舍弥夫人。

瞻视当来过去贤士。即月光夫人。檀越第一。即雷电夫人。

恒行慈三昧。即摩诃先优婆夷。

行悲哀愍。即毘提优婆夷。

喜心不绝。即拔陀优婆夷。

行守护业。即难陀母优婆夷。

得信解脱。即照曜优婆夷。

恒行忍辱。即无忧优婆夷。

行空三昧。即毘雠先优婆夷。

行无相三昧。即优那陀优婆夷。

行无愿三昧。即无垢优婆夷。

好教受彼。即尸利夫人优婆夷。

善能持戒即央竭摩优婆夷。

形貌端正。即雷炎优婆夷。

诸根寂静即最胜优婆夷。

多闻博智即泥罗优婆夷。

能造颂偈。修摩迦提无所怯弱。即须达女优婆夷。

最后取证优婆夷者。即蓝优婆夷。

佑历观学者。业盛则声流。其在悠悠未足算也。故十大第子以第一为标。四部之众以名闻自显。所谓众所知识出乎其类者也。嗟夫后进。思自勖焉(比丘尼优婆夷数各长一人)。

释迦谱卷第一

释迦降生释种成佛缘谱第四之一(出因果经)

尔时善慧菩萨功德行满足。位登十地在一生补处。近一切种智。生兜率天。名圣善白。为诸天主说于一生补处之行。亦于十方国土。现种种身。为诸众生随宜说法。期运将至当下作佛。即观五事。一者观诸众生熟与未熟。二者观时至与未至。三者观诸国土何国处中。四者观诸种族何族贵盛。五者观过去因缘。谁最真正应为父母。观五事已。即自思惟。今诸众生皆是我初发心已来所成熟者。堪能受于清净妙法。于此三千大千世界。此阎浮提迦毘罗施兜国。最为处中。瑞应本起云。迦维卫者。三千日月。万二千天地之处中也。佛之威神至尊至重。不可生边地。地为倾邪。故处其中。周化十方。往古诸佛出兴于世。皆生于此。诸族种姓释迦第一。甘蔗苗裔圣王之后。观白净王过去因缘。夫妻真正堪为父母。又见摩耶夫人寿命修短。怀抱太子。满足十月太子便生。生七日已其母命终。既作此观又自思惟。我今若便即下生者。不能广利诸天人众。仍于天宫现五种相。令诸天子。皆悉觉知菩萨期运应下作佛。一者菩萨眼见瞬动。二者头上华萎。三者衣受尘垢。四者腋下汗出。五者不乐本座。时诸天众。忽见菩萨有此异相。心大惊怖。身诸毛孔血流如雨。自相谓言。菩萨不久舍于我等。尔时菩萨又现五瑞。一者放大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二者大地十八相动。须弥海水诸天宫殿。皆悉震摇。三者诸魔宫宅隐蔽不见。四者日月星辰无复光明。五者天下八部皆悉震动。不能自禁。是兜率诸天。见菩萨身已有五相。又复睹外五希有事。皆悉聚集到菩萨所。头面礼足白言。尊者我等今日见此诸相。举身震动不能自安。唯愿为我释此因缘。菩萨即便答诸天言。善男子当知。诸行皆悉无常。我今不久舍此天宫。生阎浮提。于时诸天闻此语已。悲号涕泣心大忧恼举体血现如波罗奢华。或有不复乐于本座。或有弃其庄严之具。或有宛转迷闷于地。或有深叹无常苦者。尔时有一天子即说偈言。

菩萨在于此开我等法眼

今者远我去如盲离导师

又如欲渡水忽然失桥船

亦似婴孤儿丧亡其慈母

我等亦如是失所归依处

方漂生死流了无有出缘

我等于长夜为痴箭所射

既失大医王谁当救我者

滞卧无明林长没爱欲海

永绝尊者训未见超出期

尔时菩萨见诸天子悲泣懊恼。又复闻说恋慕之偈。即以慈音而告之曰。善男子凡人受生无不死者。恩爱合会必有别离。上至阿迦腻咤天。下至阿鼻地狱。其中一切诸众生等。无有不为无常大火之所煎炙。是故汝等不应于我独生恋慕。我今与汝皆悉未离生死炽火。乃至一切贫富贵贱。皆不免脱。于是菩萨即说偈言。

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尔时菩萨语天子言。此偈乃是过去诸佛之所宣说。诸行性相法皆如是。汝等今日勿生忧恼。我于生死无量劫来。今日唯有此一生在。不久当得离于诸行。汝等当知今是度脱众生之时。我应下生阎浮提中。迦毘罗施兜国。甘蔗苗裔释姓种族白净王家。我生彼已。远离父母弃舍妻子。及转轮王位。出家学道勤修苦行。降伏魔怨。成一切种智。转于法轮。一切世间天人魔梵所不能转。亦依过去诸佛所行法式。广利一切诸天人众。建大法幢倾倒魔幢。竭烦恼海净八正路。以诸法印印众生心。设大法会请诸天人。汝等尔时亦当皆同在于此会。餐受法食。以是因缘不应忧恼。尔时菩萨以偈颂曰。

我于此不久当下阎浮提

迦毘罗施兜白净王宫生

辞父母亲属舍转轮王位

出家行学道成一切种智

建立正法幢能竭烦恼海

闭塞恶趣门永开八正路

广利诸天人其数不可量

以是因缘故不应生忧恼

尔时菩萨举身毛孔皆放光明。诸天子等闻菩萨言。又复见身出大光明。欢喜踊跃离诸忧苦。各心念言。菩萨不久当成正觉。

普耀经云(一名方等本起)菩萨住兜率天其诸天子各六十六亿。咸共讲议。当使菩萨。现生何种或有说言。维提种。摩竭国其母真正。其父不真。拘萨大国。父母宗族皆不真正。和沙大国。王无威神受他节度。维耶离国。喜诤不和无清净行。此鏺树国。举动虚妄志性粗犷不应生彼。有一天子。名曰幢英。诣菩萨所。而前谘问。究竟菩萨一生补处。所可降神种姓云何。菩萨报曰。其国种姓有六十德。一生补处乃应降神(六十德以文多不载)今此释种炽盛。五谷丰熟快乐无极。人民滋茂植众德本。迦维罗卫众人和睦上下相承。一切诸释渴仰一乘。其白净王性行仁贤。夫人妙姿性温贞良。犹天玉女。护身口意强如金刚。前五百世为菩萨母。应往降神受彼胞胎。于时菩萨问诸天子。以何形貌降神母胎。或言儒童形。或曰释梵形。或言日月王形。或曰金翅鸟形彼有梵天名曰强威。从仙道来。报诸天言。象形第一。六牙白象威神巍巍。梵典所载。所以者何。世有三兽。一兔二马三白象。兔之渡水趣自渡耳。马虽差猛。犹故不知水之深浅。白象之渡尽其源底。声闻缘觉其犹兔马。虽渡生死不达法本。菩萨大乘譬如白象。解畅三界十二缘起。了之本无。救护一切。莫不蒙济。菩萨过冬盛寒。春末夏初。树始华茂。不寒不暑。适在时宜。沸宿应下。菩萨从兜率天。化作白象。口有六牙。诸根寂定。光色巍巍。现从日光降神母胎。趣于右胁。所以处右。所行不左。王后洁妙晏寐忽觉。白象王来处于胞胎。身心安隐犹如逮禅(瑞应本起修行本起皆云。菩萨初下。化乘白象。冠日之精)尔时菩萨观降胎时至。即乘六牙白象。发兜率宫。无量诸天作诸妓乐。烧众名香散天妙华。随从菩萨满虚空中。放大光明普照十方。以四月八日明星出时。降神母胎。于时摩耶夫人于眠寤之际。见菩萨乘六牙白象。腾虚而来从右胁入。身现于外如处琉璃。夫人体安快乐如服甘露。顾见自身如日月照。心大欢喜踊跃无量。见此相已。廓然而觉。生希有心。即便往至白净王所。而白王言。我于向者眠寤之际。其状如梦见诸瑞相。极为奇特。王即答言。我向亦见有大光明。又复觉汝。颜貌异常。汝可为说所见瑞相。夫人即便具说上事。以偈颂曰。

见有乘白象 皎净如日月

释梵诸天众 皆悉执宝幢

烧香散天华 并作众妓乐

充满虚空中 围绕而来下

来入我右胁 犹如处琉璃

今以现大王 此为何瑞相

尔时白净王。见摩耶夫人诸瑞相已。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即便遣请善相婆罗门。以妙香华种种饮食而供养之。供养毕已。示夫人右胁并说瑞相。白婆罗门言。愿为占之有何等异。时婆罗门即占之曰。大王夫人所怀太子。诸善妙相不可具说。今当为王略言之耳。大王当知。今此夫人胎中之子。必能光显释迦种族。降胎之时放大光明。诸天释梵执侍围绕。此相必是正觉之瑞。若不出家为转轮圣王。王四天下七宝自至。千子具足。时王闻此婆罗门言。深自庆幸踊跃无量。即以金银杂宝。象马车乘及以村邑。而用供给此婆罗门。时摩耶夫人。以其婇女并及珍宝。亦以奉施。瑞应本起经云。王即占问太卜。占其所梦。卦曰。道德所归。世蒙其福。必怀圣子。自从菩萨处胎已来。摩耶夫人日更修行六波罗蜜。天献饮食自然而至。不复乐于人间之味。三千大千世界常皆大明。其界中间幽冥之处。日月威光所不能照。亦皆朗然。其中众生各得相见。共相谓言。此中云何忽生众生。菩萨降胎之时。三千大千世界十八相动。清凉香风起于四方。诸抱病者皆悉除愈。贪欲瞋痴亦皆休息。

尔时兜率天宫。有一天子作是念言。菩萨已生白净王宫。我亦当复下生人间。菩萨成佛我得在先。为其眷属供养听法。作此念已。即便下生王舍城中。明月种姓。旃陀罗及多王家。复有天子。生舍卫国王家。复有天子。生偷罗厥叉国王家。复有天子。生犊子国王家。复有天子。生跋罗国王家。复有天子。生卢罗国王家。复有天子。生德叉尸罗国王家。复有天子。生拘婆国王家。复有天子。生婆罗门家。复有天子。生长者居士。毘舍首陀罗家。复有五百天子。生释种姓家。有如是等诸天子众。其数凡有九十九亿。下生人间。又从他化自在天。乃至四天王所。下生者。不可称计。复有色界天王。与其眷属。亦皆下生而作仙人。菩萨在胎。行住坐卧无所妨碍。又不令母有诸苦患。菩萨晨朝于母胎中。为色界诸天说种种法。至日中时。为欲界诸天亦说诸法。于日晡时。又复为诸鬼神说法。于夜三时。亦复如是。成熟利益无量众生(普耀经云菩萨在胎十月。开化训诲三十六载诸天人民使立声闻及诸大乘也)菩萨在胎。夫人婇女。有来礼拜而供养者。或复有来作是愿言。当令得成转轮圣王。菩萨闻已心不喜乐。或复有来作是愿言。当令得成一切种智。菩萨闻已心大欢喜。菩萨处胎垂满十月。身诸肢节。及以相好。皆悉具足。亦使其母诸根寂定。乐处园林。不喜愦闹。时白净王心自思惟。夫人怀妊日月将满。而不见其有生产相。作此念时。会遇夫人遣信白王。我今欲出园林游观。时王闻此益怀欢喜。即敕于外。令净扫洒蓝毘尼园更使栽植诸妙华果。流泉浴池悉令清洁。栏楯阶陛皆以七宝。而为庄严翡翠鸳鸯。鸾凤枭鹥异类众鸟鸣集其中。悬缯幡盖散华烧香。作众妓乐。犹如帝释欢喜之园。又敕中间所经行处。皆令严净。种种庄饰。又敕严办十万七宝车辇。一一车辇雕玩殊绝。又复敕。外严办四军。象兵马兵车兵步兵。又复选取后宫婇女。颜容端正不老不少。气性和调聪慧明了。其数凡有八万四千。以用给侍摩耶夫人。又复择取。八万四千端正童女着妙璎珞严身之具。赍持香华。先往住彼蓝毘尼园。王又敕诸群臣百官。夫人去者皆悉侍从。于是夫人即升宝舆。与诸官属并及婇女。前后导从。往蓝毘尼园。尔时复有天龙八部。亦皆随从充满虚空。

大华严经云。菩萨从兜率陀天降神下时。此林中有十种瑞相。一者忽然广博。二者土石变为金刚。三者宝树行列。四者沈水末香种种庄严。五者华鬘充满。六者诸宝流出。七者池出芙蓉。八者天龙夜叉。合掌而住。九者天女合掌恭敬。十者十方一切佛脐中。放光普照此林。现佛受生。尔时夫人既入园已。诸根寂静即遣侍女。启白净王。王闻踊跃到无忧树。王心念曰。何所屋宅。安于妙后。时天帝释及化自在天。各上天宫香华妓乐。奇异之类供养妙后。身轻柔软。不想三毒。若有诸病身心之疾。请菩萨母。手摩其头。病皆除愈。十月满足。于四月八日日初出时。夫人见彼园中有一大树。名曰无忧。华色香鲜。枝叶分布。极为茂盛(普耀经云。王后临产思入园观。严云母宝车。婇女围绕。出游怜鞞树下。王后坐师子床。六反震动。三千国土。时四天王挽王后车。梵天前导适至树下。树即屈枝。自归王后。诸天百千。咸共散华)即举右手欲牵摘之。菩萨渐渐从右胁出(佛所行赞经云。优留王股生。卑偷王手生漫陀王顶生。伽叉王腋生。菩萨亦如是。从右胁而生。大善权经云。菩萨发意。能从兜率。不由胞胎。一时之顷成最正觉。防人有疑。此所从来变化所为。若怀狐疑不听受法。故现受胎。众人当谓。后生菩萨必有恼患。欲现安隐。母适攀树枝。菩萨诞育。是为菩萨善权方便也。)于时树下亦生七宝七茎莲华。大如车轮。菩萨即便堕莲华上。无扶侍者自行七步(大善权经云。菩萨行地七步亦不八步。是为正志。应七觉意耶)举其右胁而师子吼。我于一切天人之中。最尊最胜。无量生死于今尽矣。此生利益一切天人(大善权经云。举手而言。吾于世尊。设不现斯。各当自尊外道梵志必堕恶趣。是为菩萨善权方便)说是言已时。四天王即以天缯。接太子身。置宝几上。释提桓因手执宝盖。大梵天王又持白拂。侍立左右。难陀龙王。优波难陀龙王。于空虚中。吐清净水。一温一凉。灌太子身(普耀经云。天帝释梵。雨杂名香。九龙在上而下香水。洗浴菩萨。瑞应本起云。梵释下侍。四天大王接菩萨身。置金几上。修行本起云。龙王兄弟。左雨温水右雨冷泉。释梵天衣。裹菩萨身)身黄金色。三十二相。放大光明。普照三千大千世界。天龙八部亦于虚空。作天妓乐。歌呗赞颂。烧众名香。散诸妙华。又雨天衣及以璎珞。缤纷乱坠不可称数。尔时摩耶夫人生太子已。身安快乐无所苦患。欢喜踊跃止于树下。前后自然忽生四井。其水香洁具八功德。尔时摩耶夫人。与其眷属随所欲须。自恣洗漱。复有诸天夜叉。皆悉围绕。守护太子及摩耶夫人。当尔之时。阎浮提人。乃至阿迦腻咤天。虽离喜乐。皆亦于此。欢喜赞叹。一切种智。今出于世。无量众生。皆得利益。惟愿速成正觉之道。转于法轮。广度众生。唯有魔王。独怀愁恼。不安本坐。当尔之时。所感瑞应。三十有四(普曜经云。三十有二)一者十方世界。皆悉大明。二者三千大千世界。十八相动。丘墟平坦。三者一切枯木悉更敷荣。国界自然生奇特树。四者围苑生异甘果。五者陆地生宝莲华。大如车轮。六者地中伏藏。悉皆发出。七者诸藏珍宝放大光明。八者诸天妙服自然来降。九者众川万流恬静澄清。十者风止云降空中明净。十一者香风芬芳从四方来。细雨润泽以敛飞尘。十二者国中疾病皆悉除愈。十三者国内宫舍无不明耀。灯烛之光不复为用。十四者日月星辰停住不行。十五者毘舍佉星下现人间(汉名沸星)侍太子生。十六者诸梵天王。执素宝盖。列覆宫上。十七者八方诸仙人师。奉宝来献。十八者天百味食自然在前。十九者无数宝瓶盛诸甘露。二十者诸天妙车载宝而至。二十一者无数白象子。首载莲华列住殿前。二十二者天绀宝马自然而来。二十三者五百白师子王。从雪山出息其恶情。心怀欢喜罗住城门。二十四者诸天妓女。于虚空中作妙音乐。二十五者诸天玉女。执孔雀拂现宫墙上。二十六者诸天玉女。各持金瓶盛满香汁。列住空中。二十七者诸天歌颂赞太子德。二十八者地狱休息毒痛不行。二十九者毒虫隐伏恶鬼善心。三十者诸恶律仪一时慈悲。三十一者国内孕妇产者悉男。其有百疾自然除愈。三十二者一切树神化作人形悉来礼侍。三十三者诸余国王。各赍名宝同来臣服。三十四者一切人天无非时语。尔时诸婇女众见此瑞相。极大欢喜自相谓言。太子今生有如此等吉祥之事。惟愿长寿无诸病苦。勿令我等生大忧恼。作此言已。以天缯□裹抱太子。至夫人所。时四天王在虚空中。恭敬随从。释提桓因执盖来覆。有二十八大鬼神王在园四角守卫奉护。

尔时有一青衣。聪慧明了。从蓝毘尼园。还入宫中。到白净王所白王言。大王威德转更增进。摩耶夫人已生太子。颜貌端正。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堕莲华上自行七步。举其右手。而师子吼。我于一切天人之中。最尊最胜。无量生死于今尽矣。此生利益一切人天。有如是等诸奇特事。非可具说。时白净王闻彼青衣说此语已。欢喜踊跃不能自胜。即脱身璎珞而以赐之。

尔时白净王即严四兵。眷属围绕。并与一亿释迦种姓。前后导从。入蓝毘尼园。见彼园中。天龙八部皆悉充满。到夫人所。见太子身相好殊异。欢喜踊跃。犹如江海诸大波浪。虑其短寿又怀悚惕。譬如须弥山王难可动摇。大地动时此乃一动。彼白净王素性恬静常无欢戚。今见太子一喜一惧。亦复如是。摩耶夫人为性调和既生太子。见诸奇端倍增柔软。尔时白净王叉手合掌礼诸天神。前抱太子。置于七宝象舆之上。与诸群臣后宫婇女。虚空诸天。作天妓乐。随从入城。时白净王及诸释子。未识三宝。即将太子往诣天寺。太子既入梵天形像皆从座起礼太子足。而语王言。大王当知。今此太子天人中尊。虚空天神皆悉敬礼。大王岂不见如此耶。云何而今来此礼我。时白净王及诸释子。群臣内外。闻见是已叹未曾有。即将太子出于天寺。还入后宫。当尔之时。诸释种姓。亦同一日生五百男。修行本起云。国中八万四千长者生子悉男。八万四千。厩马生驹其一特异。毛色纯白鬃鬓贯珠故名为蹇。特奴名阐特。瑞应本起云。奴名车匿。马名犍陟。时王厩中象生白子。马生白驹。牛羊亦生五色羔犊。如是等类。数各五百。王子青衣。亦生五百苍头。普耀经云。五千青衣各生力士。

尔时宫中。五百伏藏自然发出。一一伏藏有七宝藏。而围绕之。又有诸大商人。从海采宝还迦毘施兜国彼诸商人各赍奇彩诸珍宝奉贡。王慰诸人。汝等入海。悉皆吉利。无苦恼不。及诸伴侣。无遗落耶。彼诸商人答言。大王所经道路。极自安隐。王闻此言。甚大欢喜。即遣请诸婆罗门等。婆罗门众皆悉集已。设诸供养。或与象马及以七宝。田宅僮仆。供养毕已。抱太子出。即便白诸婆罗门言。当为太子作何等名。诸婆罗门即共论议而答王言。太子生时一切宝藏皆悉发出。所有诸瑞莫非吉祥。以此义故。当名太子为萨婆悉达。瑞应本起云。五百伏藏一时发出。海行兴利一时集至。梵志相师普称万岁。即名太子为悉达多。汉言顿吉。说此语。时虚空天神即击天鼓。烧香散华唱言善哉。诸天人民即便称曰萨婆悉达。

尔时八王亦于是日。与白净王同生太子。彼诸国王各怀欢喜。我今生子有诸奇异。而不知是萨婆悉达之瑞相也。皆集婆罗门。各为太子制好名字。王舍城太子。名曰频毘婆罗。舍卫国太子。名波斯匿。偷罗拘咤国太子。名拘腊婆。犊子国太子名优陀延。跋罗国太子。名曰郁陀罗延。卢罗国太子名曰疾光。德叉尸罗国太子名弗迦罗。婆罗拘罗婆国太子。名拘罗婆。尔时白净王普敕群臣。令访聪明多闻智慧善知占相。为诸世人所知识者。群臣闻已四方推觅。时王即便于后园中。乃起一大殿。窗牖栏楯七宝庄饰。尔时群臣得五百婆罗门。聪明知相。见诸奇瑞欲来诣王。会王遣信。疾速而至。诸臣白王。知相婆罗门今者已到。王闻欢喜即敕令前。请入殿坐设诸供养。彼婆罗门即白王言。我闻大王新生太子。有诸相好奇特之瑞。愿令我等悉得见之。时王即敕抱太子出。诸婆罗门既见太子相好严盛。叹未曾有。王即问言。今占太子其相云何。婆罗门言。一切众生皆欲好子。大王今者所生太子。是大珍异勿生忧怖。即又白言。所生太子。大王虽言是王之子。乃是世间之眼。王复问言。云何得知。婆罗门言。我观太子。身色光烂犹如真金。有诸相好极为明净。若当出家成一切种智。若在家者为转轮圣王领四天子。譬如江河海为第一。众山之中须弥最胜。凡诸光晖日为无上。一切清凉唯有明月。天人世间太子为尊。王闻此语心大欢喜离诸悚惕。彼婆罗门又白王言。有一梵仙名阿私陀。具足五通在于香山。彼能为王断诸疑惑。诸婆罗门说此语已。辞别而去。

尔时白净王心自思惟。阿私陀仙人居在香山。涂径险绝非人能到。当以何方请求至此。时白净王作此念时。阿私陀仙遥知其意。又复先见诸寄瑞相。深解菩萨为破生死故现受生。以神通力腾虚而来。到王宫门。时守门者入白王言。阿私陀仙人乘虚空来。今在门外。王闻欢喜。即敕令前。王至门上自奉迎之。既见仙人。恭敬礼拜而即问言。尊者既来住门不进。为守门者不听前耶仙人答言。无见止者。既来相诣宜须先白王。便随从入于后宫。敬请令坐而问讯言。尊者四大常安和不。仙人答言。蒙大王恩幸得安乐。时白净王白仙人言。尊者今日能来下降。我等种族方大炽盛。从今已去日就吉祥。为是经过故来此耶。仙人答言。我在香山。见大光明诸奇特相。又知大王心之所念。以是因缘故来到此。我以神力乘虚而至。闻上诸天说。王太子必当得成一切种智。度脱天人。又王太子从右胁生堕于七宝莲华之上。而行七步举其右手而师子吼。我于天人之中。最尊最胜无量生死于今尽矣。此生利益一切天人。又复诸天围绕恭敬。闻有如此大奇特事。快哉大王宜应欣庆。太子今者可得见不。即将仙人至太子所。王及夫人抱太子出欲礼仙人。时彼仙人寻止王曰。此是天人三界中尊。云何而令礼于我耶。时彼仙人即起合掌礼太子足。王及夫人白仙人言。唯愿尊者为相太子。仙人言善。即便占相。具见相已。忽然悲泣不能自胜。王及夫人。见彼仙人悲泣流泪。举身战怖生大忧恼。如大波浪动于小船。问仙人言。我子初生具诸瑞相。有何不祥而悲泣耶。尔时仙人歔欷答言。大王太子相好具足。无有不祥。王又问言。愿更为我占视。太子有长寿相不。得转轮王位。王四天下不。我年既暮。欲以国土皆悉付之。当隐山林出家学道。所可志愿唯在于此。尊者为观必定果耶。尔时仙人又答王言。大王太子具三十二相。一者足下安平。立如奁底。二者足下千辐辋转轮相具足。三者手足相指长胜于余人。四者手足柔软胜余身分。五者足跟广具足满好。六者足指合缦网。胜于余人。七者足趺高平。好与跟相称。八者脚□纤好。如伊泥延鹿王。九者平住两手摩膝。十者阴藏相如象王马王。十一者身纵广等。如泥俱卢树。十二者一一孔一毛生青色。柔软右旋。十三者毛上向靡。青色柔软右旋。十四者金色相其色微妙。胜阎浮檀金。十五者身光一丈。十六者皮薄细滑。不受尘垢。不停蚊蚋。十七者七处满。两足下。两腋中。两肩上。项中。皆满宇相分明。十八者两腋下满。如摩尼珠。十九者身如师子。二十者身广端直。二十一者肩圆好。二十二者口四十齿。二十三者齿白齐密而根深。二十四者四牙最白而大。二十五者方颊车如师子。二十六者味中得上味。咽中二处津液流出。二十七者舌大软薄。能覆面至耳发际。二十八者梵音深远。如迦陵频伽声。二十九者眼色如金精。三十者眼□如牛王。三十一者眉间白毫相。软白如兜罗绵。三十二者顶髻肉成。具有如此相好之身。若在家者。年一十九为转轮圣王。若出家者。成一切种智。广济天人。然王太子必当学道。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久当转清净法轮。利益天人开世间眼。我今年寿已百二十。不久命终生无想天。不睹佛兴。不闻经法。故自悲耳。又问仙人。尊者向占言。有二种。一当作王。二成正觉。而今云何言。决定成一切种智。时仙人言。我相之法。若有众生具三十二相。或生非处。文不明显。此人必为转轮圣王。若三十二相皆得其处。文复明显。此人必成一切种智。我观大王太子。诸相皆得其所。又极明显。是以决定知成正觉。仙人为王说此语已。辞别而退。

释迦谱卷第一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