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红楼真梦

第五十五回 使重洋父授定风珠 伤末路妾泣投泥玉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话说王太医随同贾蕙走进新房,王夫人、宝钗、邢岫烟都在兰香炕前说话,王太医忙即上前见礼。他一向久在门下,并且年齿已高,内眷们自无须回避,只兰香躲在红罗帐内。帐前设了紫檀螺钿几杌,掌珠将小绣枕放在几上,引兰香玉腕从帐中伸出。王太医斜欠着身子坐在杌子上,屏息静心,仔细诊脉。

诊了好一会工夫,先诊右脉,又换左脉。诊毕,含笑站起,向王夫人道:“老太太大喜。晚生看少太太的脉,六脉皆洪,一定是喜兆,不用多吃药。晚生下去开个安胎补中的方子,吃一两贴也就好了。”王夫人笑道:“一定是喜啊?别看错了,叫我这小孙子揪你的胡须。”王太医陪笑道:“不敢,不敢,决定不会错的。”说着,便同贾蕙出来,仍至外书房就坐,蘸笔沉思,开出一个方剂。贾蕙接过,看是:少太太方。症现胃纳减少、动即呕吐、行动头晕,据述月事两月未至,按脉左右六脉洪大。确系喜征。理宜安胎补中为主,拟方仍候酌裁。

北沙参一钱五西洋参一钱酒当归一钱五川芎一钱五兔丝子一钱酒泡於潜术八分杭白芍一钱川贝一钱去心为末生黄芪八分炒枳壳五分厚朴花一钱甘草五分末后还写着“各包各号,清水煎服”。贾蕙看了,道:“他这两天还有些口渴恶饮,用什么代茶相宜?”王太医道:“只用西洋参尾,略煎代茶好了。”一面起立道:“晚生告假。”

贾蕙送他出去,然后拿药方回了王夫人,王夫人看过,交给宝钗,打发小厮们去抓药。那晚上兰香服下,果然见轻,服了两贴,渐渐平复,王夫人宝钗皆甚欢喜。

过几天,贾蕙得到翰林院的知会,因他馆课屡次考列第一,由掌院保送武英殿,派充纂修。武英殿也算内廷差使,专管纂辑官书。总裁中也有吴尚书、江阁学,此时正在编辑历朝会要。

贾蕙从那天起,也须间日进内赶编功课,有时将功课带回修订。

一日,刚从武英殿回来,林之孝拿着贾兰家信呈上,回道:“这是小兰大爷从海淀专人飞马送回来的。”贾蕙不知是何要事,忙即展开一看,那信上写道:本日请简册封越裳,吾弟蒙简正使,仲楫为副。启节甚促,亟望筹备,并禀祖庭。密之。

兄兰手草

贾蕙接了此信,顿觉彷徨无措,连忙持至内书房,呈与贾政阅看。贾政阅毕,瞅着贾蕙道:“这也是难得碰到的机会,上头有意造就人才,所以叫你们出去历练,你别当做苦差。要知道少年新进先得从吃苦做起,‘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岂是容易的事吗?”贾蕙要说什么,也不敢说,只答应几声“是“,随后又进去回王夫人。王夫人宝钗正在新房里坐着,一听这话都吓呆了。王夫人道:“这么大的孩子家门口还没有离过,如何走这么远路?旨意一下来,又不能推辞,这可怎么好呢?”

宝钗道:“从前听琴妹妹说过,海船上碰着飓风就没了命了。凡是册封天使,都要带寿材出去,万一船坏了,只可躺在棺材里听他飘去。我们孩子怎么往那里送呢?这不是坑人么?”大家正在焦思无策,到底兰香是天女转世,聪慧过人,说道:“这是大喜的事,太太奶奶何必那么发愁?历来派过多少回天使,轻易也没出过事。如今国运正在中兴,依我看,此行必定平安顺利,太太奶奶尽管放心罢。”王夫人宝钗听他所说确有至理,倒也宽解了几分。

次日,贾蕙赶到海淀见着贾兰,方知此中原委。原来,越裳国王薨逝,新君嗣位,照例由礼部题请册封。那正副使向来俱由翰林科道及部曹中选派,皇上要选新科人才出去历练,当时下了旨意,派贾蕙充册封正使,那副使汪船,便是新科榜眼,俱赏给一品麒麟章服。这旨意下来,贾蕙、汪船忙即入朝谢恩,皇上召见训勉一番。随向礼部领取封册赉品,好在贾蕙本是礼部人员,部中都是熟识的,自有照应。一面又要向各师门、亲友辞行,又有许多亲友替他设饯。

忙中易过,渐近行期。宝钗因贾蕙从未离过膝下,海程风险,始终放心不下。那天晚上倚枕筹思,翻来覆去睡不安贴。

陡然转了一念,元神出窍,直到太虚幻境来寻宝玉黛玉。

进了赤霞宫,不暇去见贾母,便径向留春院而来。晴雯迎面遇见,不免诧异,道:“宝二奶奶有什么要紧事?慌慌张张的赶了来,也不先给我们一个信儿。”宝钗道:“二爷和林奶奶在屋里么?”晴雯道:“林奶奶在家,就请里屋坐罢。”宝钗进屋,见黛玉一个人在那里填琴谱,忙叫道:“妹妹,你想得到我这会儿赶了来么?”黛玉道:“这真是想不到的,姐姐有什么事么?”宝钗就在琴桌旁坐下,咳了一声道:“在世上一天就有一天的烦恼,蕙儿好好的当个翰林,偏又派他去册封越裳。这么远的路,又隔着海,怎么能放心呢?听人说有个天妃也姓林,只要得他的保佑,海船上就不怕了。你可认得他?有什么路子才托得到?”黛玉道:“我不但没见过天妃,也没听人说过,咱们问问他罢,他的道道儿多着呢。”宝钗道:“他在那里?”黛玉道:“此刻多半在老太太上头,我打发人就找他去。”说罢,便叫紫鹃去请二爷,紫鹃答应了出去。

等一会儿,便听见宝玉和紫鹃一路说话进来,向宝钗道:“我就知道姐姐要来了。”黛玉笑道:“你既知道,我们就不用说了,到底姐姐是为什么来的?”宝玉从怀中掏出一个锦匣放在桌上道:“就为的这件东西。”黛玉抢过去要打开先看,宝玉连忙拦住,道:“你忙什么?且让宝姐姐把他的来意说了,看我猜的对不对。”宝钗道:“就是为蕙儿去册封越裳,海路上不大放心。他们都说有个天妃专保佑海船行旅,你可以托托他么?”宝玉笑道:“放着家堂佛,倒去远烧香。你只求求我就得了。”黛玉笑道:“你有什么本领吹这们大气?别吹瘪了。”

宝玉道:“你先看看我的法宝。”说着,便把锦匣打开,内有金托子,托着一颗杏子大的明珠,光耀夺目。钗黛二人知是珍品,却不知何用,宝玉随手递与宝钗道:“这叫做‘定风珠姐姐带回去交与蕙儿,叫他紧紧随身带着,管保风平浪静、一无惊恐,比天妃还靠得祝等他事竣回朝,可记着把珠子送回来,别忘了。”宝钗答应了,忙即接过锦匣揣在身上。黛玉道:“姐姐,你此刻可以放心了,刚才我见你神魂不定,什么话都听不进去,如今有了‘定心丸’,且消停一会,咱们说说话儿。”宝钗道:“妹妹,你不知道,我疚心了多少天啦。眼看着行期一天一天的近了,上头还只管催,简直是要我的命。索性这条命不要了,到了这里倒舒服,又没有那福气。”黛玉道:“这点大的孩子,穿了一品服色,你瞧着还不乐么?”宝钗道:“那也是一时的虚荣,当得什么?”

正说着话,麝月、金钏儿、芳官、藕官、四儿都来给宝钗请安,一个个花枝招展,围成个肉屏风似的。宝钗看着他们,笑道:“若是那五个也来了,这屋里还站不下呢。”麝月道:“那天晚上,秋纹到了潇湘馆,我没空和他说话,他别又背地里骂我罢?”宝钗道:“他倒没骂你,只纳闷分明瞧见你们,怎么一进屋子便都不见了。”芳官道:“我听说春燕五儿都拨到怡红院,他们几时才能来?我怪想他们的。”宝钗道:“你要想他们,回了二爷,把他们接来就得啦,那有什么难处?”

麝月等退下。

宝钗问黛玉道:“妹妹填什么谱儿?”黛玉道:“我想另谱个‘猗兰操’,还没有填完,改天再给你看。你们近来有什么好玩的?”宝钗道:“上月三妹妹回来,玩了两天,还在凸碧山庄登高联句,也没有什么好句子。”宝玉便要那诗看,宝钗道:“原稿在云儿那里呢。一首长古风,谁能记得?只记了几句,什么‘遥天一雁澹无影,近水万芦寒有声’,还有‘园林如梦酒人在,天地一笑斜阳明’,这几句还算好的。”黛玉道:“这句‘天地一笑斜阳明’倒觉得新奇可喜,只怕又是蘅芜君的。”宝钗笑道:“你猜错了,是琴妹妹做的。”黛玉道:“不是大薛,也是小薛。你们都在得意的时候,怎也有这种伤感?”宝钗道:“咱们从前起社做诗,多么热闹,如今只剩那几个人,又轻易不到一块儿,怎能没有伤感呢?”又谈了一会,宝钗便要回去,宝玉道:“人家出这么大力,你一拿到手就要赶回去,也不怕人寒心?”宝钗道:“那是我一个人的事么?你做老子的还不该出点力?”黛玉道:“姐姐还没见老太太呢,怎好就回去?”宝钗道:“只顾说话,倒忘了给老太太请安,咱们就上去罢。”黛玉笑道:“咱们说了这半天的话,老太太早已歇着了,还等着你么?”宝钗没法,只可住下。

次日起来梳洗完了,同宝黛上去见贾母。贾母问些家事,闻知贾蕙奉使册封,尚不甚在意,倒是听说蕙哥儿媳妇有了身子,不觉笑逐颜开道:“你也要做奶奶了!我的元孙都还没见着,那兰哥儿的小子如今有多大了?又添了没有?”宝钗道:“大的今年十五岁,也定了亲,在学里学着做文章呢。大前年又添了一个小子,算是四岁了。”贾母问道:“定的是那一家?”宝钗道:“就是杨学士的姑娘。因为和兰儿同年,又是至好,当面说定的。”贾母笑道:“我说你和珠儿媳妇都是有造化的,到底不错。”宝钗道:“这都是靠着老太太的福庇,谁有老太太福气大呢!”一时凤姐从廊外进来,一见宝钗,笑道:“昨儿晚上,紫鹃那丫头鬼鬼祟祟的把宝兄弟捉了回去,就猜定是你来了,这卦又叫我算着。”宝钗道:“夜里就要上来的,打听老太太歇着,没敢惊动。要知道凤姐姐还没睡,我就闹你去了。”凤姐道:“那可担不起。你就去了,我也把你关在门外头,省得人家怨我。”说着,又瞅宝玉道:“你说对不对?”

黛玉因宝钗再三切托,向贾母说早些放他回去,便说道:“宝姐姐因为蕙哥儿这两天动身,他就要家去呢。”贾母道:“刚来了怎么就走?陪我玩一天,晚上再回去罢。”宝钗只得答应。

贾母高兴,叫凤姐吩咐大厨房预备些吃食,又把迎春、香菱、尤氏姐妹都请来,在园中延青阁聚了一天。那里眼界最宽,连园子外的山色溪光都看到了。宝钗初次到此,和香菱靠着七字短墙,看看远景,笑道:“这是天然的一幅仙山楼阁。我若在这里住长了,搬到这阁里来住,比蘅香苑强多了。”香菱道:“姑娘若来,我就搬来陪你。”凤姐笑道:“人家有人陪,要你硬贴上算那棵葱呢?”黛玉笑道:“姐姐若住在这里,一天上下几次就够你累的了。”鸳鸯道:“饭摆齐了,老太太等着呢。”这才一同入席。贾母也喜欢那里豁亮,吃了饭,即在阁内歇了一觉,又斗了一回纸牌,说道:“这里斗牌真好,没那些树枝儿晃眼。”凤姐笑道:“老太太喜欢这里,我陪你老人家搬来住,他们都是白说说。”贾母笑道:“搬到这里来我倒愿意,只是累他们娇滴滴的身子一天跑几趟山路,再带上你这猴儿,北风一起来,把猴毛都吹掉了呢。”说得众人都笑了。

晚上大家陪贾母回至上房,又闲谈了一会,宝钗便向贾母告辞,黛玉打发麝月送他回去。宝钗道:“我走熟了的,还用送么?”

宝玉道:“他要去看秋纹碧痕,说说他们的梯己话,让他走一趟罢。”

次日宝钗在怡红院醒来,摸着怀里果有一个锦匣,将那定风珠取出,与莺儿同看,迎着日光,更显得宝光璀璨。等一会,至王夫人处请安,趁便将此事回明,并将那珠子也给王夫人看了。王夫人不由得念了一声佛,道:“我这颗心悬了好些日子,此刻才落在腔子里了。”李纨也在王夫人处,说道:“这么大的珠子,我还没见过呢。若在世上,真是无价之宝。”又道:“前几天兰儿说起,乌斯藏番僧进贡的有一种右旋白螺,专能镇压风浪,他正托人去寻问,如果尚在内府,可以奏请给天使带去。如今有了这珠子,比那白螺又强了。”等贾蕙请训下来,宝钗便将此珠交给他,并说明来历,切嘱其紧紧随身,不可失落。贾蕙想起父亲如此爱护,却不曾一日尽孝,不禁泪流满面。

第二天便是启行吉期。贾蕙拜别宗祠并家中尊长,王夫人、宝钗看他远涉重洋,自是难分难舍,含泪叮嘱了好些话。贾正只勉励他努力报国,勿以家事为念。贾蓉贾蓝诸人都送至皇华驿,看着贾蕙和江副使带同文武随员等由此登程,水陆长行而去。那随带武弁中另有两个人,一个是焦大的次子焦义,在贾珍标下也保了守备,宝钗因他忠勇可靠,特命贾蕙带在身边,以防不虞。那一个更是想不到的,便是那醉金刚倪二,此时也得了五品军功。他自己求长兴向探春回道:“沐恩一向没得报效贾府,万分抱疚。如今听说贾状元要出远差,情愿保他前去,尽力报效,好将功折罪。”探春见他出于至诚,便和宝钗说了,也将倪二带去。这本来都是闲文,却不料贾蕙此行倒真个得到他们之力,后文再表。

却说贾蕙起身之后,宝钗不免时常悬念,又因兰香初次怀妊,也要留心调护。那天往新房去看兰香,见他胎气充足,身子平安,当此新婚远别,尚无世俗儿女之态,心中暗自欣慰。

回至园中,见天上阴云密布,渐有雪花飘舞,霎时间怡红院山子石上,已糁了一层浅白。拥炉独坐,意绪无聊,便打发婆子们分头去请李纨湘云,来此作暖寒之饮;一面叫五儿传话给柳嫂子,预备十二个碟子、一个火锅,另开了一坛竹叶青陈酒;又看着碧痕春燕将那两盆朱砂梅、一盆大蜡梅都浇了水,挪在向阳之处。

此时深冬天气,日短夜长。将近上灯,李纨湘云先后来了。

李纨披的是玫瑰紫哆呢斗篷,湘云穿的是墨金色海虎绒氅衣,都戴着观音兜。宝钗迎出去,和他们在抱厦上看了一回雪景。

那雪片堆在海棠树上,正似朵朵瑶花,回廊边两棵老芭蕉尚有两三叶残绿,也一半被雪掩了。湘云看着那芭蕉,说道:“人家说雪里芭蕉是不会有的,这不是真正雪蕉么?咱们北方的芭蕉尚且经冬,在南方更不希罕了。”李纨道:“我前两年在九江,衙门里就有好些老芭蕉,冬天还是碧绿的,只可惜南方不大见雪。”宝钗道:“古人的话不尽可信,即如‘薄柳早衰’是寻常成语,可是杨柳的叶子倒落得最后。你看西边那棵柳树,这时候还带着绿叶呢。”湘云道:“这园子得了雪,显着幽静得多。若在那小琼华涵万阁上,凭栏赏雪,那才真是琼楼玉宇哪。”宝钗道:“我前几天为蕙儿的事,别提有多么心烦了,到那里见着颦儿,正在一勾一抹的填琴谱呢。心里想,彼此一样的人,只为世上的事拨不开,就有许多烦恼,倒是他们一脚走开的舒服了。”李纨道:“在世上就没个清净,越是得意越多烦恼。那几年遇着下雪,大家起社做诗,多么有趣!如今看着小子们功名成了,在别人总估量着咱们怎么乐呢,那知道咱们的苦处?要想寻头几年那点乐趣也没有了。”湘云道:“我每次到了太虚幻境就不想回来,偏又把他寻着了,若赖在那里,未免惹人讪笑。又想人生在世,该吃多少粥饭都有定数的,索性吃完了再走。我若真不回来,你们更要冷清了。”

一时秋纹回道:“酒菜摆齐。”宝钗便让李纨湘云进屋,随意就坐,虽没有几个人在席上,把盏谈笑,也觉一室春融。

湘云想起探春来,笑道:“三丫头常说要大家聚聚,这一向又没空回来。我就不信,他在家里看家、抱孩子,难道会比这里舒服么?”宝钗道:“他也有他的苦处,我比方他就像一个外衙门的老夫子,件件事都得拿主意,又没个帮忙代馆的,怎么走得开呢?”李纨道:“你们也别笑他,近来京城里盗风除净,差不多夜不闭户,不是他;那办得到?”宝钗道:“大家有空多聚聚,没空少聚聚,这也没什么关系。倒是明年三月里,太太的七旬整寿,总要想法子热闹热闹。依老爷的意思,一点也不要举动,太违俗了,人家也要议论呢。”湘云道:“前年你们老爷七旬大庆,也不设席,也不收礼。外头议论不说是谦德,倒说是矫情。人生七十古来稀,怎么不该举动?不是我批评你们老爷,也太迂执了。”李纨道:“蕙哥儿那时候赶得回来么?”宝钗道:“只怕赶不及。这里去还有一半旱路,至快来回也得半年。能够赶上四月里散馆考差,就算顺当的了。”那晚上三个人谈谈说说,饮至二鼓方罢。李纨冒雪回去,湘云便在宝钗处住下,直谈了一夜。

次日起来,雪已晴了,檐瓦树梢积白未化,映着朝阳,分外晶洁。湘云道:“咱们收拾完了,往凸碧山庄去看雪罢。那里不但看全园的景,远看还望见西山,到下午只怕就化尽了。”

宝钗道:“那里又高又敞,看是得看,只是太冷。”湘云道:“多穿点怕什么呢?”少时妆罢添衣,便带了莺儿翠缕,走过沁芳闸,取路向土山上去。那路旁墁的石子全被积雪遮了,只剩中间方砖窄路却还好走。

正走着,翠缕见山石窟窿里拖出一根红绳,指给莺儿看道:“莺儿姐姐,你瞧那是什么?”莺儿向前捡起,原来是朱红子线打的锁练,拴着一块美玉,宛然就和宝玉落草时带来的那一块分亳无异,不禁“嗳哟”一声,道:“这不是二爷那块玉么?怎么会丢在这里?”湘云接过一看,不但形式大小相同,那上头镌的八个字也是一样的!笑向宝钗道:“那年先丢了玉,二哥哥随后就走了,如今找着玉,他还要回来呢。”宝钗道:“那有这种事?我在太虚幻境亲眼见他还好好的带着,如何会丢在家里?”说着,忙从湘云手中取过。乍一看,果然就是那块,不觉呆了。又反复细看了一番,才看出是假的,笑道:“别的都对,就是宝光没有那么透明,颜色也比那个浅,是谁仿造的呢?”莺儿道:“那回老太太出赏格找玉,有个人造假的来骗钱,还是二爷自己看出来的,许就是那块假玉罢?”宝钗道:“那块玉当时就还给他,并没留下,谁把他又送进来呢?”

湘云记起北静王曾经仿造一块,给宝玉带回来玩的,便告与宝钗。宝钗道:“这倒像的,就看这玉质和刻工,平常人家也做不出来,多半是北静王府才肯这么细做。”湘云道:“就算是那块,怎么隔这些年忽然出现?那回重修这园子,各处都翻腾过,何以留到如今?这里头也有可疑。”宝钗道:“管他那些呢,咱们带回去做个玩意也好。”湘云笑道:“你眼看就要抱孙,留着给小哥儿带罢,也算是祖传之宝。”莺儿笑道:“姑娘见过真的,拿那个仔细比较,自然分出真假。如今真的不在世上,就这个假的传了下去,传得久了,假的也当成真的了。”翠缕道:“我们姑娘说的,是个东西,都有阴阳,阴阳就是公母。那一块算公的,这一块算母的罢。”说得众人都笑了。宝钗见那玉上沾了许多泥垢,叫莺儿用绸手绢蘸着雪水都擦干净了,然后自己揣在身上,又吩咐莺儿翠缕不要张扬出去,省得外人误会,又生出种种谣言。

究竟这块玉是从那里来的,宝钗也断不透,说起来却有一段故事在内。原来,那年宝玉从北静王府领宴回来,将北静王仿造的玉呈贾母看过,因贾母说道“别把真的混了”,所以当时带回园中,便交袭人提另收起。宝玉向来疏阔,无论什么贵重东西都不在心上,只凭袭人放在闲箱子里,也从未查问。直至袭人遣嫁,此玉也随他出去,到了蒋玉函家中。有时袭人检箱子,无意中看见,拿出来把玩一番。想起宝玉平时相待的好处,不免对玉落泪,却瞒住了蒋玉函。那几年家境贫困,几至断炊,始终没把此玉卖掉。这回重进怡红院,又将玉带回。有一天,受了秋纹碧痕的闲气,又见春燕五儿进来地位都在自己之上,心中万分难过。思前想后,总为自己错走一步,对不住宝玉,才受这个罪,更觉又惭又悔。因此拿着这块假玉,到山背后僻静地方,数说一回又啼哭一回,哭到伤心,一时晕倒,到醒来丢了此玉,遍寻不见。随后又几次来寻,总没有寻着,心头胡想:别是宝玉怪着我,把玉收了去了?却不料只丢在山坳石罅,倒被宝钗检了回去。后来影影绰绰的听丫头们说起此事,袭人正在倒霉的时候,怕人指他偷玉,那里还敢答碴?所以,这块假宝玉出了荣国府又进了荣国府,此中原委始终没人知道。这也不在话下。

如今且说宝钗湘云带同莺儿翠缕,从那条砖路曲折上去,残雪未化,尚不觉沾滑。一时到了凸碧山庄,同在敞厅下坐憩。

大家也走得乏了,喘息微微,良久方定。此时北风吹面,肌粟生寒,看下去却是奇景。只见园中万树以及楼台殿阁,都似雕琼斫玉的一般,朝阳闪光,微带金色。山上翠柏苍松,更堆着一团一团的白玉,连蜂腰桥的朱栏,也被雪遮了一半,那一半还是红的。湘云道:“这就是神仙世界。可惜世人不会领略,偏要从热闹场中讨生活,真是神仙不做做罪人。”宝钗道:“‘苦乐’二字没有定观,全是从各人心上分的。他们见得那么着才乐,看着我们到这冷地方来挨冻,瞧那不相干的雪,倒是苦境了。”湘云道:“你看那西山都变成了玉山了,想来群玉山头也不过如此。”宝钗回过头,看那一带远山含着烟霭,果然是濛濛一白,上浮天际,都似粉玉装成,笑道:‘西山晴雪‘是京师八景之一,这‘晴’字真下得恰当!咱们那回来,正在雪中,都被云彩遮了,那看得到他的好处?”湘云道:“那回在这里联句,姐妹们也还热闹,如今只剩咱们两个人了,那有第三个闲人肯冒冷来这里寻乐?”宝钗道:“两个人也一样玩,必定有多少人才乐么?就把他们都邀了来,也像那回大家联句,又要想起从前芦雪亭如何赏梅花,如何吃鹿肉,添了许多伤感。人心那有个知足呢?”

正说着,只见左边山径里,一个披猩猩毡斗篷的缓步上来,后面跟着一个丫头。正在背阴处,又被斗篷遮住脸,瞧不出是谁。宝钗笑道:“你说没有第三个人肯来,那不是一个人么?”

湘云道:“是谁呢?我倒要看看。”便拉宝钗一路迎过去,及至走近,方看出是惜春和入画。惜春一见湘云,便笑道:“你们真高兴,赏了一晚上的雪还不够,一大早又赶到这里来了。”

宝钗道:“四妹妹正是做功课的时候,怎么倒有空出来?”

惜春道:“他一晚上没回来,我不大放心,打发人到怡红院去打听,说你们一早就出来赏雪。我想这里还有些清气,借着寻你们也来散散。”湘云道:“那上头才看得远,咱们还到敞厅里坐罢。”说着,便又从原路上去。走到敞厅,大家倚阑眺望,湘云指那远山给惜春看,道:“四妹妹,你是会画的,若把这雪山上烟光日色都烘染出来,一定在李营邱、郭河阳之上。”

惜春道:“看着容易,那能画得这样玲珑?”宝钗道:“你们别只看山景,那边又有人来了。”湘云惜春回身一看,果有一人披着氅衣,从松树下小径往上走着。不知那人是谁,且听下回分解。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