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云: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又云:肾附于脊之十四椎下,是经常少血多气,其合骨也,其荣发也,开窍于三阴。
「难经」曰:肾有两枚,重一斤二两,主脏精与志。
「中藏经」曰:肾者精神之舍,性命之根。
张介宾云:肾有两枚,形如豇豆,相共而曲,附于脊之两旁,相去各一寸五分,外有黄脂包裹,各有带二条,上条系于心,下条趋脊下大骨,在脊骨之端,如半手许,中有两穴,是肾带经过处,上行脊髓至脑中,连于髓海(图六十二)。
注:●足少阴肾经之脉,起自足太阳小趾之下至阴穴,斜趋足心涌泉穴,出然谷穴之下,循内踝后太溪穴,从太溪别入跟中大钟穴,从大钟循行水泉、照海、复溜、交信穴,上腓内筑宾穴也。
●从筑宾出腘内廉阴谷穴,从阴谷上股内后廉横骨穴,从横骨内贯行脊属肾络膀胱也。
●其直者,从肾外行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通谷等穴,入内贯肝与膈,外循幽开、步廊、神封、灵垆、神藏、彧中、俞府等穴,入肺中循喉咙,侠舌本而终。
●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以交于手厥阴经也。
筑宝内踝上□分,阴谷膝下曲膝间。横骨大赫并气穴,四满中注亦相连,五穴上行皆一寸,中行旁开五分边,肓俞上行亦一寸,但在脐旁半寸间,商曲石关阴都穴,通谷幽门五穴联,五穴上下一寸取,各开中行五分前,步廊神封灵墟穴,神脏或中俞府安。上行寸六旁二寸,俞府璇玑二寸观。
注:●涌泉穴,在足心陷中,伸腿屈足,卷指宛宛中,是其穴也。
●从涌泉上行足内踝,前起大骨下陷中,然谷穴也。
●从然谷行足内踝后五分,跟骨上动脉陷中,太溪穴也。
●从太溪行足跟后,跟中大骨上两筋间,大钟穴也。
●从大钟行太溪下一寸,内踝下,水泉穴也。
●从水泉行足内踝下四分,前后有筋,上有踝骨,下有软骨之中陷中,照海穴也。
●从照海行足内踝后,除踝上二寸许,前傍骨陷中,复溜穴也。
●从复溜斜外,上行复溜穴之后,二寸许后傍筋,交信穴也。
●从交信斜外,上行过三阴交穴,上□分中,筑赏穴也,□者俗名腿肚也。
[10]从筑宾上行,膝下内辅骨后,大筋小筋上,按之应手,屈膝得之,阴谷穴也。
[11]从阴谷上行,入腹,阴上横骨中,宛曲如仰月中央,去任脉之中行旁开五分,横骨穴也。
[12]从横骨上行一寸,大赫穴也,亦去中行旁开五分。
[13]从大赫上行一寸,气穴穴也,亦去中行旁开五分。
[14]从气穴穴上行一寸,四满穴也,亦去中行旁开五分。
[15]从四满上行一寸,中注穴也,亦去中行旁开五分。
[16]从中注上行一寸,肓俞穴也直脐旁去脐中五分。
[17]从肓俞上行二寸,商曲穴也,亦去中行旁开五分。
[18]从商曲上行一寸,石关十也,亦去中行旁开五分。
[19]从石关上行一寸,阴都穴也,亦去中行旁开五分。
[20]从阴都上行一寸陷中,通谷穴也,亦去中行旁开五分。
[21]从通谷上行一寸陷中、幽门穴也,亦去中行旁开五分。
[22]从幽门上行一寸六分陷中,去中行旁开二寸,仰而取之,步廊穴也。
[23]从步廊上行一寸六分,亦去中行旁开二寸,仰而取之,神封穴也。
[24]从神封上行一寸六分,亦去中行旁开二寸陷中,仰而取之,灵墟穴也。
[25]从灵墟上行一寸六分,亦去中行旁开二寸陷中,仰而取之,神藏穴也。
[26]从神藏上行一寸六分,亦去中行旁开二寸陷中,仰而取之,彧中穴也。
[27]从或中上行巨骨,下侠任脉之璇玑,中行旁开二寸陷中,仰而取之,是其穴也(见图六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