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变症
伤寒有本病。有变病。本病者。如太阳有头痛、项强。阳明有潮热、谵语是也。治法不外本经。故即附于本经之下。变病者。本不应有此病。只因治不中 。或迁延日久。
而变生诸症。如蓄血、结胸等症是也。治法不得不随症用药。因病施治。用列于左。以尽伤寒之变。
卷三 伤寒变症
衄血(新法)
衄血者。血从鼻中来也。伤寒衄血。其因有三。太阳失表。热瘀于经而衄者。有头疼、目瞑之征。宜清解之。羚羊角、黑栀子、连翘、赤芍、丹皮、元参、薄荷、黑荆芥、鲜生地、牛膝、泽泻、茅根之属。降之清之。不可再汗也。阳明失下。热瘀于里而衄者。有漱水不欲咽之征。宜下解之。生地、赤芍、丹皮、牛膝、楂肉、桃仁、大黄之属。下之清之。此釜底抽薪。大黄不妨重用也。更有温热之症。药宜凉解。误用辛温而动经血。亦能致衄。
宜清血分。犀角、连翘、赤芍、丹皮、元参、生地、牛膝、茜根、茅根之属。清之解之。如衄后身凉脉静。邪从红汗而解也。若衄后病势反剧者。更伤其阴也。大为危候。其衄势必重。须大剂六味饮。加麦冬、五味主之。衄止则生。有衄势太甚。阳随阴走。四肢厥冷者。六味加牛膝、肉桂以镇之。
仲景论云。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此桂枝汤补在上文当须发汗下。又云。剧者必衄。衄乃解。麻黄汤主之。此麻黄汤补在上文当发其汗下。乃古人倒笔法。是申明致衄之由于失表。非谓衄后服麻黄桂枝也。观下文衄家不可发汗之戒。义可知矣。
卷三 伤寒变症
吐血(新法)
伤寒吐血。每因失治所致。有因太阳感寒。无汗恶寒。头痛发热。寒邪外束。法当发汗。若失于表散。阳气不得外泄。则逆走阳络。络血妄行。则致吐血。或由其人素有血症。寒邪犯肺而咳。震伤血络。亦致咳血。均当以清疏营卫。表散寒邪为治。古人皆以麻黄桂枝等汤治血症是也。然未免太峻。当小其制。用羌活、苏叶、荆防、薄荷等。以去风散寒。橘红、杏仁以降气。芍药、甘草以安营。微兼渴者。少佐黄芩以清热。
则营卫之邪解散。自然嗽止身凉。血不治自止矣。
邵评:此二方是风寒初起。邪在于表。用为表散之剂。至见吐血衄血。其邪已化热入里。岂有再用辛温表散之理。麻桂二方。断非治血之方。古人所言风寒在表之时。不用麻桂发表。以致邪郁成热。热入伤营分而吐血衄血。非见血之后。
再用麻桂止血也。学人切勿以麻桂二汤治血症。致误大事。此方实治寒邪不从表达。郁而成热。热入于里。营络伤而吐血之正法。
若内有伏火。外感寒邪。热被寒束。火逼络血。而致衄血咳血者。外症亦恶寒发热。
但兼口渴舌干为异。治宜辛凉。清解营卫。须用川羌、桂枝、石膏、羚羊角、黑栀、丹皮、黄芩、桑杏之属。散之清之。次用和血清络之品调之。
邵评:此与上条合。是伤寒而成吐血。上条寒邪在表。失于表散。寒郁化热。入里伤络而吐血。此条内有伏火。寒束于外。火逼伤络而吐血。学人最宜甄别。
有因风温之邪。误汗动血。有因三阳热盛。沸腾经血。皆致吐衄。凡见眼闭目红。神昏语乱。烦躁漱水。皆热伤血络之症也。宜犀角、生地、丹皮、山楂、川郁金、净银花、赤芍、连翘、川连之属。以清络中之瘀热。大便秘者。加制大黄尤妙。
邵评:此风温症误用辛温发汗。热盛伤营而吐衄之正法。与前二条伤寒吐衄不同。
若兼胸满而痛者。血瘀于络也。当攻之。犀角、生地、归尾、桃仁、赤芍、楂肉、青皮、降香、大黄之属。行之清之。
邵评:此治瘀血阻于络中之正法。
有误发少阴之汗。动其经血。从口鼻耳目中出者。名下厥上竭。不治。有暴吐臭腐之血。名内溃。不治。
卷三 伤寒变症
蓄血(述古)
凡太阳病不解。其邪由经入腑。热结膀胱。则血凝蓄。血瘀则心气结。其人故如狂。
血自下者愈。邪从血下而解也。其外不解者。当先解其外。宜桂枝汤。外已解。但少腹急痛者。是蓄血也。桃仁承气汤下之。
邵评:太阳邪热。不从表出。随经入腑。腑者膀胱也。腑有余热。则经中之血。与热相搏。蓄于下焦。名曰蓄血。热邪上熏于心。故其人如狂。若血不结而下出。则热随血下而愈。如不愈。而少腹急结者。必用攻法以去之。欲用攻法。须先审其外症。如外不解而攻之。血虽去。而外邪复入于里也。故必先解外邪。外邪已。而但少腹急痛者。是蓄血也。用桃仁承气汤。以下血散热。乃先表后里之治法也。然此治蓄血之轻症。
太阳病六七日。表症仍在。脉微而沉者。病邪向里也。反不结胸者。热结下焦也。其人发狂。少腹硬满。小便自利者。以太阳随经瘀血蓄于里也。抵当汤下之。则愈。
同一蓄血。桃仁承气治瘀血将结之时。抵当治瘀血已结之后。
邵评:太阳六七日。表症仍在。而脉微沉。是经邪陷入太阳之府也。反不结胸而发狂。其邪不在上。而热瘀下焦血分也。夫蓄血而致发狂。热势攻心。非用单刀直入之将。必不能斩关取胜。是舍抵当逐血一法。更有何药破其坚垒哉。然此蓄血之重症。故用抵当汤直攻其血。而罔顾表症。与上条先表后里不同。
又评:此条经文表症仍在下。当有而反下之之句。误下。热邪自经入腑。结于膀胱而下焦蓄血。不成血结胸病。则知觉昏昧。故发狂。此经病传腑。表病传里。气病传血。上焦病而传下焦也。少腹居下焦。为膀胱之室。瘀血留结。故硬满。小便自利者。病不在气。而在血也。下其血而气自舒。攻其里而表自解矣。
太阳病身黄。脉沉结。少腹硬。小便不利者。为无血也。此湿热不行之故。小便自利。
其人如狂者。血症谛也。
邵评:身黄脉沉结。少腹硬。水病血病皆有之。小便不利。知水与热结。为无血而有水。五苓散症也。若小便自利。其人如狂。乃热与血蓄于下焦。为有血无水。抵当汤症也。故太阳热入膀胱。有水结血结之分也。
阳明病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盖心主血。血凝。则心气结。而失其官矣。故喜忘。此素有瘀血。非伤寒所得者。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以浮血随便而下故也。俱宜抵当汤下之。
邵评:此借发黄小便不利。以辨蓄血之小便自利。瘀血是病根。喜忘是病情。此阳明未病前症。夫心为血之主。瘀血与热蓄积既久。上干于心。故令喜忘。屎硬者大盒饭难。今大便反易而黑色。是宿血瘀蓄之故。以此大便反易之机。因究其色之黑。乃得其病之根。因知前此喜忘之病情耳。当用抵当汤入血破结之剂。下其瘀血。
血去。热亦不留矣。
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峻药。宜抵当丸。
缓下其血。(以上述仲景论兼参来苏集类方注释之)
邵评:有热。身热而表症仍在也。少腹满。热入下焦也。但满而不硬。其人未发狂。
何以知其有血。但热入下焦而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小便利。预知其有蓄血也。盖少腹之满。比硬稍轻。当小其制。故用丸以缓之。
又评:此预蓄血。亦以小便之利与不利验之。上条以便易而黑。定其为蓄血。此条以小便反利。辨其为蓄血。审症之精。极当细玩。
蓄血一症。虽病在血分。亦须分别阴阳治之。如血瘀上焦为阳。血蓄下焦为阴。太阳失表。热瘀于里。血蓄下焦为阳。太阳误下。阳气下陷。血蓄下焦为阴。
邵评:蓄血有阴阳之分。在上焦者为阳。在下焦者为阴。上焦由太阳失表。热与血瘀。下焦由太阳误下。阳气下陷。
上焦蓄血。因不得汗。不能发斑。而蓄血也。其脉人迎必紧。紧者。数而有力之象也。
外症面红舌燥。发躁欲狂。或头摇目瞪。大便下血水。两手除食指之外。其余各指皆抽掣是也。宜犀角、桃仁、生地、赤芍、归尾、丹皮、丹参、郁金之类。清之行之。
邵评:蓄血上焦。有阳症而无阴症。治以清热破血之法。蓄血下焦。有阴症阳症之不同。非比上焦蓄血。有阳症而无阴症也。下焦阳症。由邪热内入下焦。热邪与瘀血蓄结膀胱。用攻血攻下治之。
下焦阳症蓄血即仲景所称热结膀胱之症。桃仁、大黄之属。下之是也。若下焦阴症蓄血。乃因误下。阳气下陷。阴血受伤。血因寒而凝也。其见症面白目青。眉皱目瞪。寒战口噤。舌苔白滑。大便下血水。两手除食指之外。其余各指皆抽掣是也。宜温补之。如人参、附子、白术、当归、肉桂、桃仁、升麻、炙草之类。温补以升阳气。如服药后。寒噤稍止。一二时复作者。此药力不及。再进之。以续阳气。寒噤得止者生。不已则死。(参伤寒第一书)
凡蓄血症。大便下血水。见粪者生。不见者死。
邵评:下焦阴症蓄血。由于误下。正气受伤。阳虚气陷。阴血凝蓄。此阴寒症也。与阳邪内结而蓄血者。大为不同。医者极当留心。
卷三 伤寒变症
热入血室(附)
妇人伤寒。当经水适来适断之时。热邪乘虚而入血室。其证昼日明了。夜则谵语。
如见鬼状。若发热恶寒。日轻夜重。小腹胀满者。血为热瘀也。当用柴芩、紫苏、荆芥、当归、川芎、益母、香附、楂肉、丹参、丹皮等。和血散邪药。下咽即得汗而解。有汗者为表虚。前方去紫苏。加桂枝和解之。寒热如疟者。前方亦加桂枝和解之。若厥而下利者。此非热邪。乃为寒邪所袭也。前方去黄芩。加桂枝、干姜温散之。烦渴者。属里热。去紫苏、香附。加黑栀子清之。若小腹硬满作痛。当以逐瘀为急。前方去紫苏。加桃仁、红花、延胡、牛膝等。攻以行之。(合参金鉴第一书)
邵评:血室者。营血停留之所。经脉集会之处。即冲脉所谓血海是也。其脉起于气街。并少阴之经。挟脐上行。至胸中而散。妇人经水来。则血下行。血下则经脉空虚。热邪乘虚而入血室也。昼属阳而主气。暮阴而主血。热邪入血室而为病。
故昼轻而暮重。夫血室虽冲脉所属。而心君属血室之主。热入其室。其主必昏。
故有谵语。肝藏血而藏魂。血去热入则肝虚。魂不安而妄见。故如见鬼状。少腹是冲之部分。邪入于卫。冲血室。血与热邪积蓄于中。故小腹胀满也。用散邪行血之剂。邪去经调。其病自解。
又评:热入血室而谵语。其病由肝。故仲圣有刺期门穴法。以泻肝之募。恐人见谵语。误认阳明胃腑之症。故又戒曰。无犯胃气及上焦。必自愈。
卷三 伤寒变症
痞(述古注释参来苏集)
痞与结胸。同为硬满之症。当以痛为辨。满而硬痛为结胸。为实热。宜陷胸法治之。满而不痛为痞满。为虚热。宜用泻心法治之。然结胸未甚。亦以泻心法治之足矣。盖实者为结胸。虚者为痞满。两症兼参可也。
邵评:痛者为结胸。不痛者为痞。痞属虚而无形。结胸为实而有形也。
论曰。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柴胡症具。而以他药下之。但满而不痛。此为痞。宜半夏泻心汤。
邵评:此少阳病误下而成痞结之症也。呕而发热。小柴胡症也。设有下症。亦宜大柴胡。而以他药下之。误矣。
此因误下。寒反入里。阻君火之热化。而结无形气痞。故用干姜散寒。芩连泄热。
半夏散结止呕。参草补胃气。以助半夏开寒结。而痞自解。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热结。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邵评:邪盛于表。医误下之。而下利腹鸣。完谷不化。肠胃之里虚可知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而心烦不得安。是表间邪热。因误下而内陷于心间。上攻而复下注。非中气之空虚。何致致邪气之淫溢若此。则痞为虚痞。硬为虚硬。满为虚满也。明矣。医者不识是虚。以为结热未尽。而复误下之。是已虚而益虚也。虚则胃不化而邪上逆。痞满更加矣。故复申明。上文之症曰。此非结热。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
此痞因胃虚水气上逆。火气不得下降。结而为痞。故以甘枣和胃之阴。半夏启胃之阳。坐镇中州。不使下焦客气上逆。仍用芩连以泻已逆痞气。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
邵评:大下复汗。正虚邪入而心下痞。似宜治痞。然外有恶寒之症。邪虽入里。而表犹未解。内外俱病。不可轻攻其痞。当先以桂枝汤解其表。后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攻其痞。不然。恐痞不解。而表邪复入于里。病益增重耳。此先表而后里之治法。至大黄泻心汤。治君火亢甚。不得下交于阴。而成痞也。
此君火亢甚。不得下交于阴而成痞。故药不煎而泡。欲其轻扬清淡以涤之。用其气。不用其味也。
心下痞。大便硬。心烦不得眠。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邵评:痞而便硬。心烦不眠。里之邪热有余也。而复恶寒汗出者。表阳虚而正不足也。故用三黄以泻热。加附子以复其阳气也。虽然。此邪热有余。而正阳不足。
设治邪而遗正。则恶寒益甚。或补阳而遗热。则痞满愈增。不得已。用寒热并投。
补泻互治之法。三黄寒而生用。附子热而煮汁。生熟异性。寒热异气。合和与服。
各奏其功。亦一片苦心也。
此热在三焦。故用三黄泄热。恶寒汗出。又虑亡阳。故即用附子彻上下以温经。
附子别煮取汁者。取三黄之气轻。取附子之力重也。
伤寒汗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生姜泻心汤。
邵评:汗解之后。胃中不和。既不能营运真气。又不能消化饮食。症见心下痞硬。
干呕食臭。是中焦不和。不能消谷。故令人噫嗳。胁下有水气。腹鸣下利。是土虚不制水。而水邪为患。实则胃气不和。是太阳之余热。挟阴寒之水气。内侵而处其中也。故以泻心开痞。主生姜散水。
胃藏津液。发汗则津液亡。故胃不和而成痞。生姜能生发胃中升腾之气。故名汤。佐以人参、甘枣。则益胃气以生津液。干姜、半夏破阴以导阳。芩连泻阳以交阴。通方破滞宣阳。亦泻心之义。
邵评:观此条。可见痞症不皆由误下而成。有汗后津液干。脾胃气虚。阴阳不得升降而成痞者。用生姜泻心汤。以开痞清湿热。兼助脾胃之气也。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花代赭石汤主之。
邵评:发汗吐下。火邪已去。而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心气大虚。表寒乘虚结于心下。心气不降而上出于口也。乃中虚胃弱而不和。痰气上逆之症。用此汤补中和胃而止虚逆。方中旋复花味咸。咸以软坚。行水下气。代赭味苦质重而降逆气。半夏、生姜辛温而消痰行水。参、甘、大枣甘温补中而和胃气也。
此因三法后。心气虚。不可复用泻心。故制此汤以散结消痞。
卷三 伤寒变症
痞满(新法叶案)
按胃居心下。心下痞。即胃痞也。不曰泻胃。而曰泻心。恐人误认为传入阳明。而以治阳明法治之也。伤寒误治成痞。五泻心法已尽。但此外尚有暑、湿、痰、食、痧秽、凝结成痞者。亦宜兼参。
如膈闷心烦。痞满而喘急者。热痰内闭也。宜栀豉汤。加川郁金、栝蒌仁、枳实、杏仁之类。开之宣之。
邵评:此痰热内结于肺之正法。
如脘中痞闷。而兼头胀目黄。脉象濡涩者。此暑湿伏邪凝滞胸中也。宜清疏中宫。
川连、枳实、半夏、浓朴、郁金、草蔻、滑石粉、茯苓皮之类。
邵评:此暑邪挟湿凝滞肺胃之正法。
如脘中痞闷。身热口渴。舌苔白燥者。此暑邪阻于气分也。宜滑石粉、川郁金、枳实、橘红、黄芩、知母、桔梗、竹茹之类。以清气分之热。痞自开矣。
邵评:此暑热入于肺卫之正法。
如脘痞满闷。舌苔白腻。脉濡缓。口不渴者。此湿邪阻于气分也。法宜开泄。用二陈汤去甘草。加茅术、白蔻、郁金、枳实、浓朴、杏仁、通草之属。以开湿结。痞满自除。
若触秽暑。兼挟食滞。脘中痞满。饱闷呕恶。腹中板痛。亦宜清疏中宫。如广藿梗、川郁金、川连、枳实、白蔻、浓朴、木香汁、生楂肉、莱菔子之类。
邵评:此暑湿挟食。滞伏中宫。中上二焦。又吸秽浊。阻滞气机之正法。
若秽暑挟食。结于下焦。二便不通。胸腹胀满。痛楚难忍者。非枳实、大黄、承气辈不除。
邵评:此暑秽食滞。结于下焦之正法。
若怒动肝火。或怒后加餐。而成痞满。或结于左胁之下。舌黄口渴。脉弦数。或兼胁痛吞酸。左金、加川郁金、枳实之类主之。
邵评:此肝火挟食。阻滞气机而成痞满之正法。
若暑湿之邪未清。误投补剂。以致胸膈胀满。脘中痞闷硬痛。几成结胸者。亦宜泻心法治之。如二陈、枳实、浓朴、川连、楂肉、郁金、莱菔子、木香汁之类。
邵评:此暑湿未清。误用补药。与邪相结。几成重病之正法。
卷三 伤寒变症
结胸(述古)
伤寒病发于阴。下之太早。则成痞硬。病发于阳。下之太早。则成结胸。均为表邪。乘虚入里而成。硬满。按之不痛者为痞满。属虚邪。硬满。按之大痛者为结胸。实邪也。
因热入有浅深。故结胸分大小。从心下至小腹。硬满而痛不可按者。为大结胸。其脉沉紧。其症但头汗出。项强如痉。此由太阳失表而误下。邪入胃中。与不得化汗之水气相结而成也。夫太阳寒水之气。结于阳明。当以大陷胸汤猛烈之剂。竟从阳明攻陷。大黄陷热结。甘遂攻水结。佐以芒硝之咸。制二者之苦。不令直行而下。
使其引入硬满之处。软坚破积。导去热邪。
邵评:此推原结胸与痞之故。下之太早一句。是此二症之关键。病发于阴。误下而热不得散。则为痞硬。病发于阳。误下而热邪内陷。则为结胸。所以然者。病邪在经。本当发散。而反下之。里气则虚。邪气因入。而与饮相搏为病也。但痞满而按之不痛者。乃无形热结。故曰虚邪。硬满而按之大痛者。乃有形之邪热。结于胸中。故曰实邪。若大结胸邪入深。故硬痛从心下至小腹。小结胸邪入浅。故痛只在心下。此明所以成结胸与痞之因。结胸有大小之分。痞与结胸。有虚实之别。误下而邪内入。水邪结于胸胁。热邪入于肠胃。
为热实结胸。以致心下小腹痛不可按。脉沉为邪入里。紧为水气内结。但头汗出。是水热内结而气上蒸也。
热与水结。胸膈紧实。上连于项。但仰而不能俯。如痉状也。如此脉症。由于太阳经病失表而误下。热入内实。与水相结。水结于内。则热不能散。热实于内。则水不能行。故用大陷胸汤。甘遂以直攻其水。硝黄以大下其热也。
又评:此脉症不异于寒实结胸。故审其为病发于阳。误下热入者。方可用大陷胸汤。若不误下。则热不入。热不入。则水不结。若胸胁无水气。则邪入阳明而成胃实之症。不作结胸矣。此因误下热入。太阳之邪随热陷入。与水相结。而成热实结胸。心下至小腹。痛满而不可按。其脉又沉紧。似是大承气症。然满痛虽至小腹。而尚未离心下。是水热互结。与阳明之燥屎不同。故用甘遂破饮。而不宜枳朴之散气也。若误用承气。
水结不散。其变不可胜言矣。且大结胸着重在热实。外虽无热。内有大热也。太阳误下。成热实结胸。太阴误下。成寒实结胸。所谓病发于阳。误下热入而成结胸也。
如止在心下。不及胸腹。按之知痛。不甚硬者。为小结胸。其脉浮滑。是水与热邪。凝结痰饮。留于胸膈脉络间也。故用小陷胸汤。以陷中焦脉络之邪。使从无形之气而散。栝蒌生于蔓草。故能入络。以陷膈上之痰。半夏成于阴月。故能通阴。以散结气。黄连以陷胸中之热。热解痰开。其结自散。
邵评:小结胸症。其痛止在心下。不及胁腹。按之不硬者。是痰热搏结于心下。不因妄下而成也。视大陷胸轻。故立方分大小。其脉浮滑。浮为热而滑为痰也。痰热结于中上二焦。用小陷胸汤。黄连之清热。轻于大黄之攻下。半夏之涤痰。轻于甘遂之破水。栝蒌之润利。轻于芒硝之软坚。而其开除胸中之结邪之意。无不同也。且小结胸痰热阻于上中二焦。乃无形之气结。水热结于中下二焦。是有形之实结。结胸有轻重。故立方分大小。
若结胸。身有微热。头自汗出。胸中漉漉有声者。水结胸也。大陷胸丸主之。
邵评:水结胸。身有微热。头自汗出。是水气热结于胸胁之间而上蒸也。漉漉有声者。水与气结而气滞不利也。用硝黄以下微热。葶杏以开气。甘遂以泄水也。
且水结胸。水结因于气结。气结因于热结。以大陷胸丸破结泄水。荡涤邪热。此病在上膈。故加葶杏以开气闭。
若结胸硬满而痛。漱水不欲咽者。血结胸也。由于血瘀不能衄解。或已衄未尽。或妇人经水适来适断。皆能成之。内实者。桃仁承气攻之。未实者。和血散结治之。(合参来苏集选注金鉴)
邵评:此条血结胸。由瘀血邪热凝结而成。有已实未实之分。宜辨别施治。
太阴腹满时痛。误下之。成寒实结胸。无热症者。湿气与寒邪所结之痰饮也。三物白散主之。(参来苏集)
邵评:太阴寒邪在里而误下之。寒邪与寒药相结。成寒实结胸。与结胸实热者不同。无热症者。不四肢烦疼也。此非阳邪。无口燥烦渴等见症。故用三物白散温下之剂。以散寒而除实也。
若饮食在胃。未当下而早下之。胸膈高起。手不可近。此食因寒凝。而成结胸。宜理中加枳实、浓朴之类。温胃和中。不可进寒凉。(参奥旨)
邵评:食停胃中。在中上二焦。未化糟粕。切不可下。必待其食化成屎。而滞于肠胃之间者。方可下之。若早下之。寒药与食凝结中宫。而成食滞结胸之症。是必用温运中阳化滞散结之剂。使中阳健运。食化而寒结自开矣。
结胸又有不因误下而成者。如论云。伤寒六七日。结胸热实。脉沉而紧。心下痛。按之石硬者。大陷胸汤主之是也。此不云下早。但云热实。乃伤寒实邪传里。不因误下而自结聚于胸者也。治法总当以痞满门诸法。酌其轻重。从乎缓治为当。再用外罨法。以解散胸中实邪。取效尤捷。(参景岳)
邵评:此热实二字。最宜着眼。热邪传里。填实胸中。而内结既热且实。脉复沉紧。似是大承气症。然结在心下。而不在腹中。虽按之石硬而痛。亦是水食互结于胸膈。与肠胃之燥粪迥别。故用大陷胸汤硝黄以下其结热。甘遂以破其水饮也。然此为大结胸而设。若不因误下而邪入于里。或但痞结而不石硬。或按之不痛者。此结而未实。故不用陷胸。而以痞满门泻心诸法治之。因病未甚。治亦从缓。
又评:此结胸不由误下而成。是邪热自入于里。与内蓄水饮。及痰食互结于胸中也。
结胸与脏结。皆因下早。邪气入里而成。邪与阳结为结胸。邪与阴结为脏结。结胸在心之分。脏结在肾之分。结胸可治。阳主生也。脏结不治。阴主杀也。(参来苏集)
卷三 伤寒变症
下利(述古)
三阳合病下利。有热无寒。三阴下利。自利属寒。阳邪属热。太阳阳明合病。自下利者。此风邪入胃也。脉浮而长。所见皆太阳症。以下利故。知与阳明合病也。用葛根汤表提风邪。利自止矣。
邵评:下利有寒热之不同。三阳合病下利。邪化热而入里。无寒症也。三阴下利。
有直中传经二因。直中下利为寒。从阳经传入者。为热利也。太阳之邪。并入阳明而自下利。为太阳阳明合病。合病下利者。里气得热而下行也。脉浮为太阳。长为阳明脉。见太阳症者。太阳之邪。初入阳明之里。
两阳合明。邪气火盛。表实里虚。故外见太阳症。而里则下利也。用葛根汤辛甘发散。以从阳解。两阳相合之邪。下者举之之法也。且太阳阳明合病下利。是太阳症内陷阳明。故用表剂中加葛根。以清里热。
若桂枝症。误下而利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汗出而喘。当用葛根黄芩黄连汤。外解表邪。内清里热。
邵评:阳陷于内者十之七。留于表者十之三。故曰表未解也。邪束于表。阳扰于内。故喘而汗出。
表里俱病。用葛根之辛凉以解表。用芩连之苦寒以清里也。
太阳少阳合病自下利者。黄芩汤。此热邪已入少阳之里。胆火大炽。移热于脾。故自下利。脉浮而弦。外症必头痛胸满。口苦咽干目眩。或往来寒热。热邪不在半表而在半里。故不用柴胡而主黄芩。呕加半夏、生姜。治痰饮也。
邵评:少阳半表半里。比阳明为尤深。邪热更易内侵太少。两阳合病。阳盛阴虚。
阳气下陷入阴中。故自下利。而治法与阳明不同矣。太阳阳明合病。其邪初入阳明之表。邪近于外。
故用葛根驱邪。使从外出为顺。太阳少阳合病。是邪已入少阳之里。邪入于内。故用黄芩治之。使从内出为易。夫热淫于内。黄芩之苦以清之。肠胃得热而不固。芍药之酸。甘草之甘。以收固之。酸苦涌泄为阴。亦通因通用之法也。若呕者。热邪上逆也。故加半夏、生姜以散逆气。而黄芩之清里。亦法之所不易矣。且黄芩汤。小柴胡加减方也。热不在半表。已入半里。故以黄芩清里。虽非胃实。亦非胃虚。故不须人参补中也。
或云。此少阳指三焦。不指胆。
少阳阳明合病。自下利者。其脉不负者顺也。负者失也。滑而数者。有宿食也。当下之。如发热呕恶。
心下痞硬。或往来寒热。大柴胡汤主之。(阳明脉胜则洪缓为不负而顺少阳脉胜则弦紧为负而逆)
按三阳合病下利。惟少阳阳明为重。土受木克也。故阳明脉胜为顺。阳明脉负为失。失者死也。
(注释参来苏集)
三阴下利。俱详见本病下。如腹满而痛。吐利交作。或下利清谷。吐利四逆。或下利身重。小便不利等症。皆属三阴本脏虚寒。当以理中、四逆、真武辈治之。
邵评:此三阴自受寒邪而下利之正法。
三阴热邪下利。太阴有暴烦下利。腹满大痛。咽干而渴之症。少阴有自利清水。色纯青。心下痛口干燥之症。俱是转属阳明。宜承气辈主之。少阴又有四逆。泄利下重。小便不利。腹中痛之症。
亦属热邪。宜四逆散。厥阴热利下重。渴欲饮水。脉弦而数。此风木热邪乘脾。白头翁汤主之。
邵评:阳经热邪。传入太阴。热灼津伤。转属阳明。而成胃实见症。皆热实之象。故可用下法。若少阴热并阳明之症。少阴经中热极。则迫其水下流。而肾水燥。燥则肠中之物更坚。故利清水。色纯青者。肾弱而肝反侮之也。心下痛为实。口干燥为热。用大承气急下燥屎以存津也。至于四逆。四肢逆冷也。阳气不达于四肢。故逆冷。泄利下重。是阳邪下陷入阴。阳内而阴反外。阴阳脉气不顺接也。小便不利腹痛。水气为患也。用四逆散和解表里之邪。惟热邪传入厥阴。为协热下利。热利下重。乃湿热秽气郁遏于下焦广肠。故魄门重滞。虽利而难出也。渴欲饮水者。以里有热。传经之邪。
厥阴受之也。弦为肝脉。数则里热也。用白头翁辛淡以除邪气。连柏苦寒以清热。秦皮苦凉性涩。入厥阴而止利也。
又评:少阴四逆者。四肢厥冷也。此非热厥。乃太阳初受寒邪。便入少阴之症。少阴为阴枢。邪气居之。可进可退。故其病每多或然之症。因取四味以散四逆之邪。此少阴气分之下剂也。
凡厥阴病。先发厥。后发热。不退者。必便脓血也。脉数有力。从阳治。脉沉无力。从阴治。
邵评:热不退者。阳邪盛也。阳盛则伤阴络。故知必便脓血也。便血而脉数有力者。宜滋阴清热。从阳治之。脉沉无力者。当温中和营。从阴治之。
卷三 伤寒变症
下利(新法)
凡伤寒热邪正盛之时。必在阳明胃经。阳明以胃实为病。故大便不通。然火症往往下黄黑稠粘之物。
此热邪下逼大肠。非痢也。虽通仍作不通论。只用清火解毒以治阳明。其利自止。
邵评:热结肠胃。下迫大肠而下注。治宜清化火热。
如伤寒热症。下痢纯清水或黄沫。潮热腹硬。脉沉滑有力者。此名旁流。因肠中有燥矢阻塞。水浆从旁渗出。病在阳明。非关脾也。导去燥矢。其痢自止。
邵评:所下皆是水沫。吃下之汤水。随热下注。肠中有燥屎内结。水从旁流也。下其燥矢。热退则愈。盖燥矢在肠。水从旁流。非下不可。
有阳明火症。邪火不杀谷。吃汤下汤。吃水下水。此有阳明实症可据。非若脾肾俱败者比。亦只清其火邪。其痢自止。
邵评:胃中火盛。水谷消化不及。则谷不化。火性急速。不能停留。故一吃即利。此火迫下注。必有实热见症。实火脉象形于外。与脾肾阳虚火衰。不能消化。下利清谷者。大相天渊。清化胃中邪火。利可自止。
有一种外感风寒。内伤饮食。其症头疼恶寒发热。恶心饱闷。肠胃窘迫。而泄痢者。此表里俱病。法当外散表邪。内消积滞。不在伤寒变病之例。
邵评:表里交病。外邪内迫而下利。宜疏表和里。两解治之。如枳、桔、栀、豉加葛根、焦鸡金。最妙。
有一种表热里寒之症。初起头痛恶寒发热。继即下痢清谷。脉浮而迟。口不渴饮。
俗名漏底伤寒是也。良由其人脾胃本虚。一感外邪。即得直入肠胃。不在太少留连。速当温中散寒。加紫苏、桂枝、羌活、浓朴、广皮、木香、茯苓、甘草之类。甚者加冬术、干姜。
邵评:此与上条有轻重虚实之不同。上条表有风邪。而内伤饮食。是表里俱实。此条表有热邪。而里则虚寒。是表实里虚。中阳亏乏。表邪乘虚内入。直走肠胃而下利也。治宜温运中阳。外散表寒。与上条治法不同。此方治脾胃中虚有寒。表邪入里而下利。的是正法。
若阳邪传里。热邪攻于肠胃。而变下利脓血者。重症也。然亦有寒热之分。盖邪至三阴。为日已久。实者则从阳化热。虚者则从阴化寒矣。如少阴下利。用猪苓汤者。
从阳化热也。用桃花汤者。从阴化寒也。辨症之法。以脉数有力为热。脉缓无力为寒。舌燥口渴属热。舌润不渴属寒。小便赤涩属热。清白属寒。下利肠垢属热。鸭溏属寒。热利脐下必热。寒利脐下必寒。热利当清其肠。寒利当温其下。
邵评:阳经热邪传于里。有化寒化热之不同。辨别精明。须熟记之。
凡伤寒疫疠。热邪传里。下利肠垢。或下鲜血。小溺赤涩。舌苔黄燥如刺。或红刺如杨梅状。身热口渴。六脉洪数。脐腹大痛者。此热毒内攻肠胃也。不治则烂矣。急用大黄、芩连、银花、丹皮、芍药、甘草之类。下之清之。继用鲜生地数两。代大黄与之。以养阴解毒。若下利肠垢。其势稍缓者。宜黄芩汤加川连、银花、丹皮之属清之。血利加丹参、槐米、川断。
邵评:火热疫毒。盛于肠胃。急用苦寒清下治之。
如遇伤寒疫症。下利如豆汁鱼脑之色。脉象沉濡。舌白如粉。小便不利。而口不渴者。湿毒聚于肠胃也。宜茅术、浓朴、广皮、二苓、滑石、泽泻、晚蚕砂、 本之类。渗之和之。
邵评:此湿温症而兼疫毒也。宜清渗湿邪治之。此方颇合。
如下利杂色。六脉沉迟。舌润无苔。或紫色而光。口不渴饮。肠胃并连。直出无关闭者。此脾肾虚寒。
关闸不阖。元气下泄之证也。急投胃关煎。合桃花汤。兼从手阳明以堵截之。或桃花汤重加人参以截之。
邵评:肾阳亏乏。虚寒下利。滑脱无度。温涩下焦为治。
如见外热内烦。舌燥口渴。脘中痞闷。或痛或呕。而利不止者。中焦湿热也。当用泻心法。芩连、半夏、干姜、枳实、木香、赤苓、泽泻之类。
邵评:湿热痞结中焦。脘闷呕痛。不食下利。似是噤口痢症。防其闭结。用开痞泄邪之法。却是正治。
凡下利。舌苔遍地白浓。如雪花者。脏结也。不治。
邵评:阳虚体湿。浊阴凝结于中。苔浓如雪花者。邪结已深也。纯阴无阳。故不治。
凡三阴下利。小便不利者。津液竭也。不可妄利小便。
邵评:阴经下利。而小便不利。阴津亏乏也。如妄利之。阴气竭绝而津涸矣。
卷三 伤寒变症
小便(附)
凡伤寒小便清白者。病不在里而在表也。下焦病。小便利者。病不在气分而在血分也。(参治法汇)
邵评:热未入里。小便清白。以此可验邪之在表在里。若邪入下焦。小盒饭不利。
今反利者。病在血分。而不在于气。故下焦蓄血症。小便自利也。
太阳病。脉浮数。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五苓散。阳明病。脉浮。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猪苓汤。(述古)
邵评:太阳经邪。传入膀胱之腑。为传本病也。用五苓导水泄热极是。若热结膀胱。宜参用八正散加减。
又评:阳明渴饮。小便不利。是津亏热伏。邪在胃中也。用猪苓汤利水泄热。兼滋阴气。此古法也。若时方。可用导赤散。
凡伤寒表症未解。病在阳分。尚宜发汗者。不可先利小便。恐走其津液。取汗难也。(参奥旨)
邵评、邪在表。当发汗。若先利其小便。则津液从下走泄。非但不能得汗。必致津伤邪入。而病增变也。
故邪在表。禁利小便。
阳明病。潮热。汗出多者。必小便少。不可利小便。恐胃汁愈干也。若利之。必喘渴而死。(述古)
邵评:阳明潮热。汗出多者。其津液已经外泄。恐其津亡胃燥。故禁利小便。汗与小便。同是津液气化所由出。汗多伤阳。利小便则伤阴。阴液阳气并竭。故喘渴而死。是以汗多津亏。禁利小便。盖阳明一经。以存津液。为第一义也。
小便不利。有可利者二。热结膀胱宜利。湿热发黄宜利。若大病后。汗下后。律液内竭。故不利。若强利之。则水愈涸。必纯用养阴生津之品。则津液复而水道行矣。痢亦然。(参奥旨)
邵评:病后汗下。后。小便不利。因津液内伤所致。即有余邪湿热。亦不可妄利。再竭其阴液也。当用滋阴养液之剂。久久服之。俟其津液充复。小便自利矣。若有湿热瘀邪内蓄者。可利小便。若无邪而津液亏乏者。切不可妄利也。
卷三 伤寒变症
疹
(痧 附合参金鉴治法汇叶案第一书)
者。有触目之形。而无碍手之质。即稠如锦纹。稀如蚊迹之象也。或布于胸腹。或见于四肢。总以鲜红起发者为吉。紫色成片者为重。色黑色青者。不治。
邵评: 之形状。平而贴于肌肉之间。并无点粒高起。以手摸之。平而不碍手。或红色成片。稠如锦纹者。此属阳邪胃热。有稀如蚊迹。而色淡不解者。此是正虚邪伏。此症有阴阳寒热虚实之不同。当看其外症。参其脉象。而施温凉补泻之治法。
疹者。有颗粒之象。肿而易痒。即痧瘾之属。须知出要周匀。没宜徐缓。春夏多此。 疹二者。不外手太阴与足阳明之治。又 为胃家毒火。疹属脾家湿热。须互参之。
邵评:发疹于皮肤之上。起有颗粒。如粟如粒。以手摸之。有尖刺而触手者也。与之平而在肌肉者不同。 由阳明胃热而发。疹因肺受风温而出。 有虚寒阴症。可用温补。疹无不由邪火而作。阴寒之症罕有。故治疹之法。不外辛凉清透。宣肺化邪。温补之药。每禁用也。盖因疹子即痧 一类。即天行时毒。入于肺中而发。邪盛者。点子稠密。肌肤微肿而稍痒。有红白二种。邪入营者红疹。邪入卫者白点。大忌冒风凉遏。犯则肺闭内陷。发喘而死矣。
疹之发。伤寒由于失表失清。其邪不得外达。蕴于胃腑。走入营中而发也。温热之症。外邪与内热相搏。湿热凝滞。自然发 发疹。有发热一二日便见者。有发热三四日始见者。非因失治而然。
邵评: 与疹必当分别。 发于胃。疹出于肺。伤寒失表失清。邪遏于胃而热蒸成。故伤寒症发 者多。而发疹则仅见也。其虚 阴 。由于中虚寒伏。逼其浮阳外越。无根之火内动。见 隐隐而微。色白不鲜者是也。治须温补。至于疹。悉是外邪致病。天行痧疹。
时毒。袭入肺卫而发者。或温暑时邪。从肺吸受。由卫入营之症。其邪从肺外达而发疹者。此邪在上焦。
非由失表失清之故。当辨其在气在营。而用宣肺清透之法。若遇寒凉。防其抑闭。与 之治法。判然不同。二症岂可不分辨哉。故约言之。 属胃。疹属肺。二症须分别论治。
大抵发汗不出。或虽汗不解。胸膈烦闷。呕恶不纳。足冷耳聋。脉沉而伏。或寸关脉躁动。便是 疹欲出之候。须细诊之。
邵评:邪热郁伏于中。蒸热为 。故汗不出。而烦闷呕恶。足冷耳聋。此是 疹将发之见象。犹天将雨而闷热郁蒸也。脉沉伏。由于邪伏于内。脉道不利所致。寸关躁动者。伏邪勃发之兆也。
凡 疹欲出之际。若得上吐下泻者吉。毒瓦斯上下俱出故也。
邵评: 疹将出之际。上吐下泻。其热毒从吐泻而外出。分消其势。大忌止涩。若出齐后。及将回之时。忌见吐泻。恐其邪陷也。故 疹吐泻。须辨其先后缓急之势。庶免误治之弊。
凡 红赤者。为胃热。紫色为热甚。紫黑为胃烂。赤 五死五生。黑 九死一生。鲜红起发稀朗者。虽大不妨。如针头稠密。紫黑成片者。难治。杂蓝 黑烂者死也。
邵评:此辨 色。以验病之吉凶生死。学人最宜着眼。
凡 既出。须得脉洪滑有力。手足温者。易治。脉微足冷。元气虚弱。难治。 疹透后。
神识宜清。反加昏沉者。难治。
邵评: 出之后。辨其脉象。及症之顺逆。语皆精实。
凡温热 疹。已见阳明少阳新法中。伤寒失表发 。已见太阴新法中。此更详天时寒暄燥湿。邪在足经手经。气分营分。外感内伤为治。当以温热疫疠兼参之。
邵评:伤寒自表入里。从足经施治。邪入阳明。热甚发 。由先时失表失清所致。
所谓 发于胃。非比疹之从肺而出。故伤寒症阳明极热。每多发 。而发疹者稀有也。若温邪暑热自肺吸入。宗三焦立法。从手经论治。其邪之入里。或自肺卫而入营。则发疹而外达。即天行痧疹时毒之邪。亦从肺经吸入而发疹也。所谓疹出于肺。或由肺卫而入阳明胃者。胃火盛亦有发 也。其治与伤寒发同。至治疹当宣肺清营。提透疹邪为主。至于 与疹之所发。其源各异。而治法亦须分别。详列于后。
胃热 发 舌苔黄燥者。胃中热极也。从阳明治。犀角、连翘、黄芩、黄连、银花、牛蒡、葛根、薄荷之类。不可过用风药。
邵评:此阳明胃热发 之正法。
营热 赤 舌苔鲜红者。营分血热也。神昏谵语。邪干膻中。病在手经。不可妄用风药。以劫胃津。亦不可纯用苦寒。直入中焦。法当清疏营分。轻透。 毒。如犀角尖、连翘心、元参、丹皮、牛蒡、银花、薄荷、人中黄之类。神昏加菖蒲数分。西黄二三分。以开心窍。
邵评:膻中。心包络也。邪在手经。自肺卫而入心营。逆传包络。危险之症。急当清心达邪。芳香开秘。
忌用风药升散。劫耗阴津。且邪在上焦。并宜轻清。若用苦寒重浊之剂。直走肠胃。与包络结邪无干涉矣。此方是营热发 。邪入心包之正法。
如 已透。当清火解毒以化之。如连翘、赤芍、元参、丹皮、花粉、知母、黄芩、净银花、人中黄之类。脉洪大。加石膏。舌绛色。加鲜生地。
邵评: 透之后。余热未净。治宜清化余邪。此方是 透后。余邪未净之良法。
表寒 春应温而反寒。夏应热而反凉。有病恶寒发热咽痛。身上有淡红白 。舌苔白而薄嫩者。此寒邪在表也。当以荆防败毒散温散之。
邵评:此表寒抑遏而发 之良法。
温毒 秋应凉而反热。冬应寒而反温。或天时亢旱久燥。温疫流行。发为赤 丹疹。其毒弥满三焦。目赤舌绛。汗出津津。切忌风药升散。宜凉膈散。去芒硝、大黄。加石膏、牛蒡、赤芍、人中黄。大便秘者。去硝留黄。
邵评:应寒凉而反温热。又或天时燥旱。阳热亢极。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不正之邪气而成瘟疫也。疫邪火毒。酿成 疹。热毒蕴伏阳明。三焦俱病。是名温毒发 。症多肺胃火盛。此方极合。
阳毒 温疫阳毒发 。面如涂朱。眼如喷火。六脉洪大。燥渴欲死。此阳明血热已极。毒邪传遍三焦。经络闭塞。荣卫不通。非三黄石膏汤不能解救。
邵评:三焦表里。俱被阳邪热毒蒸灼。气血经络凝塞不通。邪郁不宣之候。必须两解其表里之热邪。则 疹方能外达。此方治邪遍表里三焦。阳毒发 。的是良剂。
伏 凡伤寒邪入太阴。脉静神呆。舌心灰黑。防有伏 。或时感之症。过经不解。
舌苔灰黑。或中心黑晕。肌表不甚发热。脉象亦似沉缓。但神识不清。或郑声作笑。
此阳邪陷入太阴。防有伏 内发。其脉静身凉。非邪退正复也。乃阳邪陷于阴分也。法宜宣通气血。透提毒。以实症治之。如连翘、赤芍、银花、紫草、生楂肉、槟榔、天虫、刺蒺藜、犀角尖、角刺之类。
透之提之。 疹外达。自然毒透神清。(参第一书)
邵评:阳经之邪入于太阴。太阴为湿土之脏。脾与胃相联。阳邪故易传入于阴。
入于阴则脉反静。邪气内伏。故神呆。舌灰黑。太阴舌苔也。如此形症。防有伏 。
不但伤寒邪入太阴。实时感迁延。亦有陷入太阴之症。舌灰黑者。太阴湿与热相蒸也。邪热陷入。抑遏不宣。故肌表不甚热。而脉见沉缓也。 毒内伏。则神不清。而糊言妄笑矣。此阳邪实热陷入太阴。 毒内伏之候。不可误认为邪退正虚。而进滋补。仍宜宣通伏邪。提透 毒。必使 从外达。陷入之邪自化耳。此方治阳邪陷入太阴。 毒内伏之良法。
内伤 凡劳倦内伤。虚火游行于外。亦有淡红 点。其身痛心烦。恶寒发热。与外感同。第脉虚大。或气口独大。倦怠懒于言动。自汗为异。投补中益气。熟睡汗止身凉而愈。
邵评:此劳倦中虚。稍挟微邪。虚火外浮而发 。用补正略佐化邪一法。为治劳倦伤脾。中虚发 。名曰虚 之良剂。
伏阴 阴 者。因内有伏寒。或误进寒凉。逼其虚阳浮散于外。其 点隐隐而微。
脉虽洪大。按之无力。或六脉沉微。手足逆冷。舌苔白滑。或黑苔胖滑。此阴 无疑也。先用炮姜理中汤。以复其阳。次随症治。若内伤生冷。外感寒邪。而发阴 。调中汤最捷。
邵评:禀体阳虚。其人内有伏寒。又有误用凉药寒物。阴寒极盛。阳火衰微。逼其无根之火外浮而发 。阴伏不达。名曰阴 。大虚大寒之症。虚阳浮越。其脉浮取洪大。重按无力。阳微欲脱之脉也。若脉沉微。阳微之正脉。均宜用温中扶阳之法。此方治阴寒内盛。阳火衰微而发阴 之正法。
少阴 凡肾虚挟感。 疹无力透达。肌肤中微现淡红隐隐之点。脉象沉细无力。
舌苔淡红或紫色。舌形胖嫩圆大。似寐非寐。神识乍清乍昧。此少阴精不化气。
不得透也。当以左归饮加人参进之。精气充溢。 自外达矣。若兼右尺迟微。手足逆冷。渴不欲饮。此少阴水火俱亏也。当以人参八味投之。肾气一充。其 自透。
邵评:肾水亏。以六味地黄壮水。肾火衰。用附桂以补火。人参以扶元气。乃阴阳两虚之正法。
内 凡温疫时感。每有内 。其 发于肠胃嗌膈之间。肌肤间不得而见。其脉短滑。似躁非躁。外证口干目赤。手足指冷。烦躁气急。不欲见火。恶闻人声。耳热面红。或作寒噤。或作喷嚏。昏不知人。郑声作笑。种种形证。皆内 之验。治法。亦宜宣通气血。解毒化 。如连翘、地丁、赤芍、紫草、楂肉、槟榔、净银花、人中黄、白僵蚕、钩藤钩之类主之。俾得脉和神清。方为毒化 解。(此条参伤寒第一书)
邵评:时毒瘟疫。口鼻吸受。直行中道。邪伏膜原。毒凝气滞。发为内 。内 者。发于躯壳里面。肠胃膈膜之处。外之肌肉皮肤。不见 点。毫无形迹。犹内痈之类也。此症罕见。时症瘟疫症中。或有此症。其所见外症。俱是阳明热毒。火邪壅遏于中。气不宣通之候。 发于内。提透非宜。治法当宣通邪滞。解毒消 。清营化热之剂。症虽少见。
医者不可不知。盖内 外无形迹可见。全在察脉辨症。庶无贻误。以上俱论 症。
疹子悉属风热。浮小有颗粒。随出随没。而又出一翻者是。与小儿痧子同。宜疏风解热为先。不可骤用寒凉。必兼辛散。吴地曰痧子。浙江曰 子。同一病也。恒发于小儿。若疹子。不拘大小皆有。三疾主治略同。总不出乎肺家风热。身热一二日即发者轻。三五日发者重。亦当辨其天时寒暄燥湿。邪在气分营分分治。
外寒内热 痧疹发于暴寒之时。肌表头面不透。是外袭寒邪。内蕴伏热。宜两解肺卫之邪。麻杏石甘汤。加桔梗、薄荷、射干、牛蒡主之。
邵评:痧疹将发。值天寒暴冷之时。寒邪抑遏于表。痧疹热毒蕴伏于肺。不能外达。疹不透而气急烦闷。故用麻黄开肺散寒。石膏、杏仁清热下气。余药提透疹邪也。
若秋候凉风外袭。伏热内蒸。以致咳嗽或喘者。亦宜麻杏石甘汤。加桑皮、象贝、枯芩、苏子之类。麻黄须蜜炙或水炒。
邵评:发疹在秋令。被凉风抑遏肌表。疹不透而肺火内灼。咳嗽喘急者。亦用麻杏石甘汤开肺散风之法。此与上条是肺有热邪。欲发疹子。外受寒风。郁于肌表。疹不透达。肺火燔灼。最易闭闷发喘而成危症。故用麻杏石甘开肺清热。加味散表邪而发疹。
风温 若值天时晴燥已久。而患咳嗽、咽哑、喉痛之症。兼痧疹者。此风温客于太阴手经也。治宜辛凉清润之品。大忌升、葛、防风、蝉蜕等药。当以羚羊角、连翘、薄荷、牛蒡、元参、射干、杏仁、桔梗、象贝、净银花、芦根之类选用。继以粉参、川斛、麦冬、花粉、知母、梨浆之品。以养肺胃之阴。
邵评:风温之邪袭肺。火燥伤金。故见咽哑喉痛而发痧疹。肺之火毒极盛。若内湿火上蒸。咽喉作腐者。是烂喉疫痧。治法亦宜辛凉清透。大忌辛温升散之品。
寒凉苦降。亦在禁忌。防其郁遏内邪也。治宜辛凉宣泄。清肺达邪。为风温发疹邪在肺卫者正治之法。
即烂喉疫痧。亦不外此方。此条风温热邪在于肺卫。欲发疹子。用宣肺达邪清透为治。是正法也。
血热 痧疹初起。舌绛如朱。疹色如丹。环口燥裂。大渴引饮。脉象洪数。乃阳明血热也。宜犀角、连翘、鲜生地、丹皮、赤芍、元参、花粉、净银花、人中黄之类选用。继以大小甘露出入。以救胃阴。
邵评:此条营分邪盛。血热而发疹。用清营宣透凉血解毒之治。亦正法也。此与上条俱即养阴药继之。可见温热病以阴为重也。
肺郁 痧透后。痰多气急咳嗽者。余热郁于肺也。宜宣之开之。如栀豉、桑杏、桔梗、枯芩、薄荷、象贝、蒌皮、通草、芦根之类。
邵评:此为痧邪余热挟内之痰火。郁于肺中。气不下降所致。宜宣肺化痰清火治之。为痧疹之后痰热郁肺之正法。
如痧疹虽透。而咳嗽声哑喉痛者。此痧毒不能尽发。郁于气分也。亦宜宣通肺气。
如羚羊角、前胡、桑杏、连翘、牛蒡、射干、薄荷、银花、甘桔、通草、黄芩、芦根之类选用。
邵评:痧疹透而声哑。咽喉痛而咳嗽者。乃火邪痧毒郁伏肺中。气火上升为患也。治以宣气泄肺清火解毒之法。乃痧毒火邪郁于气分。上灼肺金之正治。
发喘 凡痧 透发不尽。毒邪干肺。喘急昏闷者。危症也。宜急透之。
焦麻黄(八分) 石膏(四钱) 杏仁(二钱) 牛蒡子(一钱五分)
连翘(一钱五分) 枯芩(一钱五分) 象贝母(一钱五分) 薄荷(八分)
桔梗(八分) 犀角尖(八分) 生甘草(四分) 通草(一钱) 芦根(一握)
邵评:此痧毒内伏郁闭之症。或着寒冒风。皆能致此。寻常疹子则无此症。盖痧出而不尽透。毒伏于内。郁闷肺闭。而昏喘气急者。大危之症。非麻黄大开肺气。
则不能救。再用石膏以清火。杏仁以下气。甘草以缓急而泻火毒。加犀角、桔梗等味。提透清化为治。
咳嗽 痧后咳嗽。余热在肺也。宜泻白散。加贝母、橘红、杏仁、枯芩、知母、花粉、甘桔、梨浆之类清之。
邵评:此痧疹余邪蕴肺而咳嗽之良法。
伤阴 凡痧 伏邪未清。致伤阴分。而发热不止者。宜甘凉养阴。如沙参、骨皮、麦冬、玉竹、云苓、金斛、生地、白芍、丹皮、甘草之类。
邵评:此痧后伏邪伤肺胃之阴液。因而发热之正法。
伏邪 凡痧 等症。外虽透达。易隐易回。而身热不除。渐加喘咳。腹胀咽痛。喉哑龈烂。神昏欲寐。或兼赤利等症者。此系失潮。伏邪在内。危症也。急宜散邪解毒。如犀角、连翘、牛蒡、射干、元参、杏仁、楂肉、人中黄、净银花、西黄、通草之类。
邵评:痧毒内伏。上中下三焦均受其戕也。盖痧子出没有潮数。见点三日方齐。
每日三潮。三日九潮。潮后渐渐退没。则痧毒尽透。若未潮足而早回。则邪伏于内。咳喘龈烂。喉哑咽痛。毒火上扰也。腹胀赤利。邪火下注也。身热神昏欲寐。痧毒闭伏于中也。上中下三焦俱受邪侵。必正不胜邪而败矣。急急提透疹邪。清热解毒为治。必使痧毒外散。方有生机。
如痧 隐没太早。以致发热咳喘者。此伏邪在肺也。速宜开宣肺气。迟则不治。如栀豉、桑杏、羚羊、牛蒡、连翘、前胡、薄荷、桔梗、芦根之类主之。
邵评:按此等药。虽是开宣肺气为主。然初起即用。或有灵效。若喘热势盛。似乎嫌轻。当以麻杏汤治之为是。然此条痧隐太早。邪遏于肺。病在上焦。较前条稍轻。故以轻宣法治之。
阴虚 凡少阴水亏之人。感挟时邪。而发 疹。不可过用柴葛升散。缘此症。虽表不得汗解。或虽得汗。而 疹未透。热仍不解。惟清解中兼养阴液。庶能得汗。而疹亦易透达。如遇时感。诊得脉象细数。或沉细。外症。欲寐不寐。舌形微白兼红。或紫色而干。即是少阴虚症。或已经表散不应者。急宜用生地、骨皮、沙参、茯苓、麦冬、金斛、花粉、牛蒡、连翘、甘草之品。以养阴液。自然疹随汗达。身凉而解。如兼舌燥口渴而便秘者。加犀角数分。合阳明治之。或加豆豉。
邵评:此肾水素虚之人。外受湿热暑湿时邪而发 疹。非天行时痧之症。当从三焦立法。用手经药清透。各随其所受之邪而施治。非足经药之柴葛升散发表者所宜。即使发表得汗。此非风寒表症。其邪不能从汗而解。 疹何能外达。况本属水亏之人。病是温热。而非风寒。尤忌发汗伤阴。故必清解温暑热邪。
甘凉滋液之法。俾得营卫之邪。从肺达而出疹。阳明之邪。由胃而发 。温热暑邪。随 疹而化解矣。
至脉细数而沉细。温热入少阴之脉象也。欲寐。少阴本症也。复不得寐。烦热也。微白而红。温热初起之舌也。少阴舌本紫干者。热而津亏也。此少阴温热而阴液素虚之症。急急滋液达邪。阴液充复。则邪气达。
自然得汗。非用药强发而汗出也。
又评:此阴虚而受温暑时邪之症。当救液达邪。辨明营卫而治。邪从 疹而解。
如见阳明症象。可合阳明法治之。
凡痧 瘾疹。最宜通泄。虽下利五色。亦不妨。惟二便不利。最为凶候。如遇此症。勿实脾止泻。
邵评:痧疹因受外邪而病。或见吐泻。则内邪由吐下而外泄。此是顺症。若二便不利。则邪毒壅遏。最多闭结。故为凶候。凡痧疹吐泻。大忌止涩。
卷三 伤寒变症
发黄(述古)
湿热俱甚。则发黄。阳明热胜。如橘黄而明。太阴湿胜。如熏黄而晦。
邵评:发黄有因热因湿之不同。热属阳明而色明亮者。阳黄也。湿属太阴而色晦暗者。
阴黄也。故治发黄。当辨其湿热阴阳之不同。
太阳蓄血亦发黄。但以小便不利。为湿热发黄。小便自利。为蓄血发黄也。
邵评:蓄血有身黄一症。非蓄血必发黄也。此以发黄之小便不利。借证蓄血之小便自利。非以蓄血发黄二症对勘也。其实以湿热之小便不利。借证蓄血之小便自利耳。
又评:蓄血有身黄者。非发黄因于蓄血也。不可以湿热发黄与蓄血发黄对列。
盖发黄因外则汗不得泄。内则小便不利。以致湿邪瘀热。郁而成黄。故湿热发黄。小便不利。蓄血不在气分。且小便自利。则内之湿邪瘀热已得外泄。何能发黄。要知蓄血与发黄。无并见之理。热于膀胱。
则为发黄。血结膀胱。则为蓄血。病之在气在血。有形无形。截然相反。若果太阳发黄。用治蓄血之峻剂抵当汤。服之。则前阴下血如泉而立毙。蓄血而亦言发黄。其误非小。故特辨之。
蓄血发黄。脉沉细而结。湿热发黄。脉浮滑而数。
邵评:此辨蓄血湿热发黄脉象之不同。
蓄血发黄。则便利而清。湿热发黄。则便黄而浊。
邵评:此以便之黄浊清利。辨发黄蓄血。
太阳失表。瘀热在里。表实无汗。小便不利。身体发黄者。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主之。使黄从汗解也。
邵评:太阳失于发表。外无汗出。而内则小便不利。热入于里而不外越。谓之瘀热。热蒸发黄。此热瘀而未实之症也。因其有表里症。故用麻黄、杏仁、生姜之发汗散表。赤豆、梓白皮、连翘根之苦寒清热而利水也。盖发黄热瘀而未实。故以发汗清利。双解表里为治。
阳明病。遍身无汗。但头汗出。小便不利。渴欲饮水者。是热不得越。瘀于里而发黄也。茵陈蒿汤主之。使黄从下解。
邵评:此阳明湿热发黄之症。但头汗而身无汗。郁热上熏而邪不外达也。小便不利。其热又不得下泄。
而又渴欲饮水。则热之蓄于内者方炽。而湿之引于外者无已。湿与热合。瘀郁不解。未能表达里通。
势必蒸发为黄矣。用茵陈蒿汤苦寒通泄。使内瘀之湿热下趋。则黄从便出而下解也。此条伤寒论原文有腹满一症。因邪不得外泄下通。郁热为黄。邪深入里而腹满。为阳明热实之症。故方中用大黄清湿而下里实也。
太阴病小便不利。湿土为热所蒸而发黄者。茵陈五苓散主之。使黄从小便而解。
邵评:太阴湿伏。不从小便而下泄。遏于内而蒸热为黄。此太阴湿热症也。用五苓散宣化膀胱之气而利小便。加茵陈以清渗湿热也。盖太阴湿郁蒸热为黄。热而未实。当宣其气化。使邪从小便而解。
瘟疫论云。疫邪传里。遗热下焦。小便不利。邪无输泄。经气郁滞。其传为疸。身目如金。宜茵陈蒿汤。若用茵陈五苓散。不但不能退黄。即小便亦难利。此乃胃家移热。是以大黄有专功也。
邵评:瘟疫湿浊之邪传入阳明。热在中下二焦。结而成实。气不宣通。郁而为黄。
此阳黄实热。用茵陈蒿汤。下其热实也。盖疫邪热入于里。阳明胃家热而成实。故用茵陈蒿汤下其热实。
与上条湿热发黄。热而未实者不同也。
伤寒身热发黄。无表里症者。栀子柏皮汤主之。
邵评:此阳明之经症。表无邪郁。里未成实。故曰无表里症。乃身热发黄热瘀阳明经也。故但治以清热。
凡发黄。热多脉必数。一身不痛。解毒为主。湿多脉必缓。一身尽痛。渗湿为主。
邵评:热盛阳明。蒸郁为黄。脉数而身不痛者。阳黄也。清热解毒治之。太阴湿胜。
滞气为黄。脉缓身痛。湿入经络。而为阴黄。渗湿行气主之。惟热黄脉数属阳明。湿黄脉缓属太阴。
阳明发黄。热多。二便俱秘。茵陈蒿汤。
邵评:此阳明热实发黄之正法。
太阴发黄。湿多。小便不利。茵陈五苓散。
邵评:此太阴湿郁发黄之正法。
身热发黄。无表里症。栀子柏皮汤。
邵评:此阳明经瘀热发黄之治法。方中宜再加泽兰、红曲以消瘀。以上论阳黄症。
发黄汗出身冷。脉沉迟。小便不利。口不渴者。阴黄症也。五苓散加干姜、茵陈。二便俱利者。
理中汤加茵陈。
伤寒遇辰戌丑未年。太阳太阴司天。医用寒凉太过。往往有阴黄之症。脉沉迟。肢体冷。而发黄者。宜理中汤加茵陈主之。小水不利。理中加二苓官桂。呕者理中合二陈生姜。若天久霪雨。湿令大行。又当理中合平胃为当。甚者加附子。
邵评:寒水湿土当令之年。如其人阳气本虚。偶受湿邪。医者过用寒凉。伤其中阳。而成阴黄之症。所见脉症。俱是阴寒之象。与阳黄之热实者大相迳庭。用理中汤加茵陈。温运中阳而化湿也。
阴寒甚者。当加附子以扶阳泄浊为治。若中阳虚弱。寒湿内伏。阳气不得宣化。而小水不利。加苓、桂以通阳利水。呕者。胃虚有寒痰也。合二陈生姜。以和其胃气而化痰饮。惟久雨湿盛。阴浊之气太甚。脾胃中土受戕。故用理中温运中宫。合平胃除湿化邪。此脾阳虚弱。寒湿内伏而成阴黄。治以温中化湿为主。
脾绝似黄症。一身尽黄。寸口无脉。鼻中冷气。摇头直视。环口黧黑。形如烟煤。此脾家真气绝。非发黄也。第一书云。胆气绝。则面黄。脾气绝。则身黄。此皆黄如土色。干枯无神气者也。
邵评:脾为阴土。黄者。土之本色也。脾阳衰乏。阳气不运。故寸口无脉。阳微欲绝。
则气冷不温。所见各症。纯是一派阴浊用事。微阳将欲埋没。脾之真气告绝。土之本色。发露无余而外现。
故一身尽见黄色。此脏绝之症。与发黄之有外邪者各殊也。
金鉴云。环口黧黑冷汗者。阴黄死证也。身体枯燥如烟熏者。阳黄死证也。
邵评:阴黄阳绝则死。阳黄阴竭亦死。
卷三 伤寒变症
痉(合参)
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
邵评:痉病风邪在表。则身热恶寒。痉为风强。筋脉受之。则口噤项强。反张强直也。头热足寒。面目赤。头动摇者。风为阳邪。挟湿上行。风湿化热而上淫也。此痉病之形症也。盖因风湿热邪。乘虚而入于筋之故也。
又评:诸暴强直。皆属于风。但阳主动。阴主静。是当以强直而安静者主湿。强直而搐搦者主风。千金方谓湿热入于肾中亦为痉。小儿痫热盛亦为痉。王海藏谓反张太阳痉也。低头视。
手足牵引。肘膝相构。阳明痉也。一目或左或右斜视。
一手一足搐搦。少阳痉也。太阳固属风寒。阳明少阳。亦风火热之内作。皆当以存阴驱热为治。
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
邵评:痉脉按之紧如弦。邪气坚实也。直上下行。阳邪盛也。上条揭痉之主症。此条揭痉之主脉。
痉脉沉而细者。为难治。
邵评:脉细则易亡阴。痉病见之则难治。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
邵评:无汗为表实。反恶寒者。风邪挟寒也。以其表实有寒。故曰刚痉。若汗出为表虚。不恶寒者。风变而外伤筋脉也。以其表虚自汗。故曰柔痉。
太阳病无汗。而小便反少。气上冲胸。口噤不得语。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此刚痉无汗反恶寒主方)
邵评:邪在太阳阳明之界。热并胸中。津不布而无汗。肺不行水而小便少。热气上冲于胸。则口噤不得语。驯至面赤头摇。项背强直之症。此欲作刚痉。用葛根汤治。表实无汗之痉也。因葛根汤。即桂枝汤加麻葛。风邪挟寒而表实。此汤为治刚痉无汗者之正法。
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kt kt 然。脉反沉迟。此为柔痉。栝蒌桂枝汤主之。(此柔痉汗出不恶寒主方 kt kt 即颈项强之貌)
邵评:太阳病者。太阳一经之症悉具也。脉沉迟。乃津液少而营卫之行不利也。
风淫于外。汗出而消伤于内。用桂枝去风。加栝蒌根。兼滋其内也。
痉为病胸满口噤。卧不着席。脚挛急。必介齿。可与大承气汤。(初病在太阳仅背项强直若不早治则转入阳明而病更剧脚挛齿介者以阳明之脉起于脚而络于齿也承气是下其热非下其食也)
邵评:此痉病之属阳明瘀热者。阳明之筋起于足。结于跗。阳明之脉入齿中。挟口环唇。循喉下膈。阳明热极。故见是诸症。用大承气涤其热以救其阴。亦急下存阴之治也。乃治阳明热盛之痉。用大承气汤。然可与二字甚活。临症酌而用之。初非定法也。
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夫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
邵评:发汗太多。津液伤而不涵养筋脉。故致痉。此为液亏致痉。病由内虚所致。
邵评:风病应肝而主筋。妄下伤胃液。液不养筋而痉。复汗以耗其阴。阴液燥则拘急也。此条因妄下而伤阴致痉。亦内虚也。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以上述金匮法)
邵评:疮家身痛。是营虚筋脉失养。故戒发汗。汗之则津液越出。筋虚燥。亦挛急而为痉矣。此疮家发痉。亦由液耗而内虚使然。
经云。诸暴强直。皆属于风。其势勇猛。故曰刚痉。又云。诸痉项强。皆属于湿。其势弱软。故名柔痉。柯韵伯以痉之属风者。不因风而因热。属湿者。不因湿而因燥。虽似太凿。然戒人不可以劫液之品治痉。实属良工苦心。
邵评:一由火热内盛。热极化风而成痉。一由湿热挟风内灼。伤阴化燥而成痉。
痉虽因于风湿外邪。其伤阴劫液之药。总当慎用。
愚按 症。即痉症也。其因有二。一属风湿之邪。合而为痉。即内经所云属风属湿是也。一属过表汗多。耗其津液而成痉。即仲景所云发汗太多。因致 是也。分属之。则治法庶无悖谬。
邵评:痉症有外邪内伤虚实二因。若外着风湿之邪。入于筋脉而成痉者。此实症也。可用金匮诸方治之。若汗下误施。产后亡血。津液伤耗。筋脉失养而痉者。
此内伤虚症也。宜滋液熄风和络治之。
如太阳未曾表汗而发痉。明系风湿之邪混扰于太阳。风湿相持而不解。则湿热交并。留滞经络。
营卫不和。津液不行。筋脉失所养而作也。此是伤寒类症。非伤寒变症也。其证背反张。头摇。口噤。
项强。拘急。转侧艰难。身热足冷。当审其风湿甚者。
则有汗而为柔痉。风寒甚者。则无汗而为刚痉。金匮法以栝蒌桂枝汤治太阳柔痉。以葛根汤治太阳刚痉。以大承气汤治阳明刚痉。金鉴法。均以小续命汤为主治。刚痉去附子。柔痉去麻黄。表实去参附。加二活。里实去参附。加硝黄。
邵评:风寒湿邪。留滞经络。未经表汗而发痉。此是外邪实症。可用金匮诸方治。若伤寒过表。
汗多而成痉。乃是伤寒变症。治分两途。盖汗多则血液干枯。筋无所养。而痉作也。非湿非风。不得妄施前药。故凡伤寒汗下后。痈疽溃脓后。妇人新产后。而见身体角弓反张。手足挛搐者。都是气血大亏。
液不荣筋所致。治法汇。均以八珍汤加枸杞、川断、钩藤、桂枝主之。以养筋脉。不可纯作风治。
柯韵伯以复脉汤治痉。救阴液也。
邵评:过表汗多。阴液伤耗。筋脉失养而成痉。此是误治后变症。并无风湿外邪。
与上条之内因邪致痉者。有虚实之不同。故宜分途施治。上条邪实发痉。故用驱风散邪之方。此因误治伤津血枯。而筋脉拘急。非风非湿。是为虚痉。治当滋液养营。熄风和络为主。切忌驱风散邪之剂也。
若汗下后。溃疡。及新产后。三者皆伤耗血。血虚生风。筋失滋养。以致反张挛搐等症。是虚痉也。
治用气血两调。和络化风之法。乃阴虚致痉之正治也。至于复脉救阴。阴回则虚风自熄。痉亦止矣。此阴液亏乏。血不营筋而痉。是内伤虚痉。与上条外感实痉不同。滋液养正治法最合。
按过汗表虚成痉。汗出不止者。桂枝汤加归、 、人参。产后血虚成痉。归 建中汤。溃疡去脓血过多。为风所袭成痉者。八珍汤加黄 、桂枝、川羌、防风。
邵评:此承上条汗后溃疡新产三症而言。过汗不止。则表虚液脱。阳不附阴而痉。养营固卫治之。产后血虚。血不营筋而痉。调营补气治之。溃疡之后。气血两伤。外风乘虚而入于经脉。则成痉。宜气血两补。略佐化风治之。此与上条。均误治后变症而成虚痉。
又评:金匮论痉病十二条。曰风曰寒曰热曰湿。皆是正伤寒之痉。及小儿痫热盛之痉。相去霄壤。其所用之药。皆麻、桂、葛根。若温热暑疫之痉。亦误以此等方治之。其害甚于操刃矣。
卷三 伤寒变症
发狂(合参准绳金鉴)
经曰。邪入于阳则狂。又曰。重阳则狂。狂为阳盛也。伤寒热毒在胃。并于心。至于发狂。邪热极矣。
邵评:阳邪入于阳经。故曰重阳。阳盛则狂也。若邪热内伏胃中。火毒上熏。蒙扰心包灵气。则神不自知而发狂。
狂之发。少卧。不饥。妄言笑。妄起止。弃衣而走。登高而歌。甚则逾垣上屋。皆独阳亢极使然。非吐下不能已。
邵评:此是阳明实火上升。神蒙不清。吐之下之。其热外泄。则狂自止。
凡胃中热极乘心。则神昏发狂。经云。重阳则狂者。谓热入于阳。则狂乱也。表实无汗。三黄石膏汤。里实不便。大承气汤。无表里症。白虎合解毒汤。
邵评:太阳表热不得外泄。郁而发狂。当清解表里热邪。阳明胃热不得下泄。燥屎内蒸而狂者。
治宜下之。阳明经热。胃火内燔而狂者。治以清解胃热。
病患烦躁狂走。妄言叫骂。面赤咽痛。鼻如烟煤。或身斑如锦。或下利赤黄。此阳毒也。三黄汤、大黄散主之。
阳毒发狂。逾垣上屋者。霹雳汤。调下鹊石散二钱。或用人中黄三钱。开水下。或水调瓜蒂末吐痰。(以上皆实症治法)
邵评:火毒内燔。挟痰上灼。蒙蔽清灵。如醉如痴。宜大清其毒火。或吐其痰热。
以上皆实症治法。
卷三 伤寒变症
霹雳汤
取粪坑中青砖。用火中烧红取出。投入水中。水沸毕。取水饮之。治狂乱有劳心过度。曲运神思。以致神昏狂乱。语言谬妄。外无表里实症见者。当治其心与包络之火。如川连、辰砂、菖蒲、钩藤、茯神、小草、天竺黄、琥珀、金箔、半夏、竹茹之类酌用。
邵评:劳伤心营。则心血耗散。神思不能收敛。心火亢甚。或挟痰浊上升。蔽其清灵之气。以致昏妄似狂。此非外邪致病。无表里实症见象。由于内伤神明。当清心与心包之火。佐以涤痰安神为治。与上之实热发狂不同也。
有阴虚挟感。微见躁烦。医误认为阳明。用犀角、葛根等升提药。以致虚火上冒。目赤颧红。唇燥口渴。反发躁狂。有似阳症。但两足厥冷。舌形紫色。六脉洪大而空。或细而数。当以左归饮或六味参麦之类主之。
邵评:少阴水亏。感受温热。外邪入于阴经。乃水亏火盛之症。医者误用升散。提之透之。阴愈伤而火愈盛。虚火上冒而无制。现此假热之象。而反躁狂。此是水亏不能制火。虚火上浮。故脉沉细数。或见洪大。重按则空而似无。虚阳上扰。用壮水制火之法治之。阴旺则浮火自平。
有少阴症。阴极似阳。发躁发狂。赤身裸体。扬手掷足。欲坐卧水中。此为阴狂。外症与阳狂相似。当以脉为辨。其脉必洪大而空。或细数而躁。或手足厥冷。六脉沉微。
其舌必淡红而胖嫩。或微白而圆浓。当以人参八味饮冷服之。凡阴狂。外貌似热。扪之肌肉。则冷逼手。
邵评:此与上条对勘。上条水亏火旺。此条阴盛阳微。少阴寒邪。阴多阳少。阳不恋阴而外浮上越。阴寒格拒于中。见此躁扰虚狂之象。外假热而内真寒。故必以脉辨之。脉见洪大。按之则空。或细数且躁。此是假热之征据。手足厥冷。脉微欲绝。此是阳脱之候。舌色淡红微白。舌本胖嫩圆浓。
症属阴寒格拒。虚阳浮越。顷刻欲散之兆。灯将绝而复明之义也。用六味以滋阴。桂附以回阳。其妙在冷服。上焦之假热。以假冷之药制之。内伏之真寒。以真热之性除之。阳回寒化。其病自愈。此与上条之水亏火旺。用纯阴壮水之品。两相合参。其阴阳虚实之不同。有如此者。
又有病发于少阴。不当正汗。医见恶寒发热。误以太阳法强汗之。汗遂漏不止。其人亡阳。故狂。与阴极发狂相同。当兴建中汤。去饴糖、生姜加人参、黄 、熟附、龙骨收之。(以上虚症治法)
邵评:病在少阴。邪已入里。法不当汗。医者误用太阳发汗之药。汗漏不止。阳随汗脱。而躁扰似狂。此虚阳外散。阳不恋阴而欲脱。故用建中汤。加参附以回阳。龙骨、黄 以敛摄之。
又评:误发少阴之汗。阳随汗脱。而发躁狂。盖此数条。虚症发躁似狂。非狂之症也。
太阳蓄血发狂。则小腹硬痛。小便自利为辨。阳明蓄血发狂。则喜忘。大便黑为辨。(此如狂症)
邵评:蓄血如狂之症。有太阳阳明两经之分。以见症辨之。此如狂症。蓄血如狂。分别太阳阳明。
狂言。目反。直视。肾绝也。不治。
卷三 伤寒变症
烦躁
(合参准绳金鉴来苏集)
金鉴云。身为热动而不安。谓之躁。心为热扰而不宁。谓之烦。烦扰于内。躁动于外也。
邵评:躁则身体扰动。有形可见。旁人知之。烦则心中懊 。外无见象。惟病患自知。故烦扰于内而病轻。躁动于外而病重。
独烦不躁者。属热。独躁不烦者。属寒。烦躁同见。在太阳属热。在少阴属寒。
邵评:烦为阳而出于心。躁属阴而出于肾。
烦主心。躁主肾。烦属阳。躁属阴。
烦者心中烦乱不宁。欲起不安。欲睡不稳之状。即反复颠倒。心中懊 之证也。
邵评:邪火内扰则烦。脘中愦愦无奈。懊恼难过。欲吐不得吐。欲眠不得眠。心烦意乱。不能自主。病患自知其苦。外无形象可见也。
如火踞心包。上焦不清而烦者。左寸脉必躁动。舌燥尖红。当以栀子豉汤。加川连、翘心、淡竹叶、钩藤钩之类主之。
邵评:火热从肺卫而传心包。邪在上焦清虚之部。故烦乱不安。左寸主心包脉位。邪盛则躁动。舌燥尖红。邪火伏于膈间。逼近心包。而津液受灼也。用栀子豉汤以除膈间之邪。加味以清心包之火。此治邪伏膈中。火逼心包而烦之正法。
大汗后虚烦者。竹叶石膏汤主之。兼痰者。温胆汤加减。
邵评:汗后正虚。邪火留伏。故心虚烦。用此汤养正生津。而化邪热。若兼有痰者。
涤痰化邪。此治汗后正虚。邪伏而烦之正法。
虚烦不得眠。脉虚细。宜养心。十味温胆汤及酸枣仁汤之类。
邵评:病后心虚气弱。痰热留伏胆经。故虚烦不得眠。治以养正清心。宣泄肝胆痰热伏邪。此方治心虚气弱。痰火留伏肝胆而烦之正法。
有表证。不得汗而烦者。取汗即愈。若不得汗。心中烦闷不安。恐有痧疹。须细察之。以上五条论烦。
邵评:表有邪而不得汗。气郁而烦闷。汗出则气通。邪达而烦愈。如发汗而不得汗。
心中烦闷转增者。此邪伏不宣。欲发痧疹之兆。当留心细察之。
躁者。身体手足躁扰。或裸体不欲近衣。或欲坐卧水中。此阴极发躁。为外热内寒。
病属少阴。其舌不拘何色。必胖大娇嫩。其脉必细数躁动。或洪大而空。或手足厥冷。六脉沉微。古人用四逆理中等汤冷服。不若八味饮或参附熟地浓煎冷服。
邵评:阴火上浮则躁。其症倏起倏卧。一刻不安。扬手掷足。揭去衣被。躁扰不宁。
烦乱如狂。此等形症。旁人皆得见之。非比心烦之不外显也。此阴寒极盛。阳不附阴而上越。阴火外浮。真元欲脱之兆。病在少阴。故躁属于肾也。此阴盛格阳。
阳浮欲散。故古人用四逆理中等方以回阳。冷服以开其拒格。令人阴亦不充。
故宜六味滋阴。桂附回阳。此治阴盛格阳。虚阳浮越而发躁之正法。
若少阴烦躁同见。口渴唇燥。舌紫而干。脉细而数。手足微厥。躁扰不宁者。又当滋少阴之阴。左归固本之类主之。
邵评:此水亏火旺。水不得制火而烦躁。较上条阴盛格阳阴极发躁之症似轻。
上条滋阴回阳。此是壮水制火。
凡心烦懊 不得眠。不与躁同见者。均非虚寒。当作热治。大便不秘者。只以栀子豉汤、竹叶石膏汤、温胆汤主治。无论三法前。三法后。皆可用也。
邵评:但烦而不躁。懊 不眠。此是阳经热邪。而非虚寒症也。若大便不秘。其邪热在于膈间。未入胃腑。宜清上中二焦无形之热。邪清则烦自止矣。此治阳经热邪但烦不躁之正法。
若烦躁同见。太阳有不得汗出而烦躁。大青龙症是也。少阴有吐利手足厥冷之烦躁。四逆辈症是也。又有误下复汗之烦躁。昼不得眠。夜则安静。干姜附子汤主之是也。
邵评:太阳风寒。表间无汗。阳热内扰而烦躁。此阳盛也。大青龙、麻桂以发汗。石膏以清热除烦也。若少阴病。上吐下利。手足厥冷而烦躁。此阴虚阳浮。不相交恋。欲外亡也。四逆以回阳。参苓以滋阴。下后复汗。汗出而里阳将脱。故烦躁也。昼不得眠。阳虚而邪据也。夜则安静、阴不虚也。独任干姜、附子二味。以急回其阳。可知烦躁同见。有阳经阴经之各殊。虚实表里之不同。
若独躁不烦。而同三阴症见。便是阴寒之躁。宜四逆理中等汤主治。然烦躁见于三阳者多生。见于三阴者多死。
邵评:躁本属阴。独躁不烦。且同三阴症见。是纯阴无阳之候。非大剂温中扶阳不可。若烦躁见于三阳。阳经热实。邪退自安。故多生。见于三阴。阴竭阳浮散脱之象。故多死。
卷三 伤寒变症
停饮(述古)
饮。即水也。伤寒停饮症最多。每见于太阳少阴。临症者都忽此。因备述之以便查阅。
如太阳中风。渴欲饮水。水入即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此水停于胸中。故水入不能容也。
邵评:太阳中风。表未解也。渴则风热而传里。渴欲饮水。水气不行。而反上逆。则吐。是为水逆。必其人素有水气。邪水内结。用五苓散导水泄热。的是正法。
又评:水逆者。其人必素有水气。中宫之阳气不宣。邪水凝结于内。水饮拒绝于外。既不外输元府而为汗。又不上输于口舌而渴饮。亦不下输膀胱而小便不利。此水逆所由名也。
如误下之。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此治痞而痞不解。反渴。亦水停心下之故。非痞也。水停心下。则津液不得上升。故渴。
邵评:下后成痞。与泻心汤而痞不解。心下有水气。饮邪内蓄。热结膀胱。气不输化。因反上逆。故见渴而躁烦。小便不利等症。与五苓散利水泄热。使小便利。则痞与消渴俱止矣。
如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与五苓散主之。此小便不利。渴而能消水者。水蓄膀胱也。脉浮身热。病在太阳也。故用五苓微汗以利水则愈。
邵评:脉浮微热。表未尽除也。渴而消水。小便反不利。是水气与热邪内结膀胱而未散也。与五苓散导水泄热。内有桂枝。兼治其表。而微汗之。盖此小便不利。
渴而能消水者。水蓄膀胱也。脉浮身热。病在太阳也。故用五苓微汗以利水。则愈。
凡服五苓。多饮暖水取汗者。欲其散达营卫。表里俱解也。
邵评:暖水可多服。则水逆者是冷水。水能制火而润土。水土合和。则气化流通。
同五苓散解表泄热。而病自愈也。然水亦不可恣饮。少少与之。胃和则愈。如多饮。必致水气为患。而有悸喘等病矣。
太阳中风。其人 汗出。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恶寒者。此表解。内有蓄水也。十枣汤攻之。(以上诸条皆太阳热邪停水)
邵评:此外中风邪。内有悬饮之症。其人汗出头痛。似乎表症。然不恶寒发热。心下痞硬而满。牵引胁下而痛。干呕短气等症。是表邪已解。心下之水气湿热泛溢。上攻于脑。而头痛汗出也。既知其表之风邪已解。而里之水气淫溢。用十枣汤攻其饮而下其气。此治悬饮内踞。水荡三焦之正法。然必审其表邪已解。然后可攻其饮。
太阳伤寒。表不解。发热无汗。干呕而咳。或渴。或利。或喘。或小便不利者。此心下有水气也。宜小青龙汤。外散寒邪。内散寒饮。
邵评:发热无汗。是表不解。干呕而咳。是水气为患。饮寒相抟。逆于肺胃之间也。
饮之为病。随气升降。水气下而不上。则或渴或利。上而不下。则或喘或噎。留而不行。则小便不利。表寒与水饮。内外合邪。用小青龙汤。以两解表里之邪。立加减法。以治或然之症也。
如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小青龙汤已。反渴者。此寒饮去也。
邵评:内饮外寒。相得不解。水气射肺。为咳而微喘。水气上升。是以不渴。服小青龙已。而反渴者。水气内散。寒邪亦外散也。
解肌或下之后。仍头项强痛。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此有水气在心下也。宜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小便利则愈。
邵评:头项强痛。发热无汗。表未解也。心下满。微痛。饮在里也。此表邪与水饮凝结不解。病根在心下。而病机在膀胱。当察其小便。若小便利。病为在表。仍当发汗。若小便不利。病为在里。是太阳之本病。非桂枝未罢也。故去桂枝而加苓术。不欲散邪于表。故但饮逐于里。饮去。则表邪亦解矣。因此水结中焦。只可利而不可散。病不在表。而去桂枝。加苓术者。所以利小便而燥停水也。
此症头痛发热。表症仍在。若小便利。须发汗。今小便不利。病在太阳之里。法当利水。去桂枝者。因无汗也。不用峻药利水者。因汗下之后也。(以上皆太阳寒邪停水)
邵评:此着眼小便不利。虽有表症。但利水而不兼散。与小青龙五苓散不同法。
但得膀胱水去。而太阳之表里症悉除。所谓治病必求其本也。
如少阴病。当欲寐。至七八日。反心烦不得眠。是少阴热邪上扰也。下利而渴。咳呕。
小便不利者。是水饮停蓄也。宜猪苓汤以利水去热。此少阴阳邪停水。
邵评:少阴病本欲寐。至七八日心烦不得眠。是邪热耗阴。挟心火而上扰也。且下利而热渴。是下焦虚不能制水之故。咳呕烦渴者。是肾水不升。而心火不降也。小便不利者。水饮邪热蓄于下焦也。故用猪苓汤。利水滋阴。而升津液。斯上焦如雾而咳渴除。中焦如呕而烦呕静。下焦如渎而利自止矣。此治少阴阳邪停水之正法。
如少阴病。至四五日。四肢沉重疼痛。腹痛。小便不利。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也。真武汤主之。温中以消阴水。必少阴阴邪停水。
邵评:此少阴寒邪。阳微而气不化。水积下焦。小便不利。是病根。腹痛下利。四肢重痛。皆水气为患。因小便不利所致。用真武汤。壮肾阳而消阴水也。
王晋三先生曰。小青龙。治动而逆上之水。五苓散治静而不行之水。十枣汤。大陷胸丸。治中焦之水。泻之于内也。桂枝去桂加苓术汤。治下焦之水。引而竭之也。十枣汤治弥漫之水。大陷胸治痞满之水。真武汤。治沉着之水。小青龙。入太阳治阳水。功兼外散。真武汤入少阴治阴水。功专下渗。小青龙。治寒邪未解之水。故温以汗之。十枣汤治阳邪未解之水。故引而竭之。
邵评:治水之方。有寒热表里利散之不同。医者必须辨明。
卷三 伤寒变症
心下悸(述古)
心下悸者。心下筑筑惕惕。怔忡不宁之状也。
邵评:悸者。心中跳动也。有虚实之分。心虚血少。则悸。水饮凌心亦悸。肝胆痰火上逆亦悸。
务须辨清用药。
伤寒厥而心下悸者。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其厥。不尔。水渍在胃。必作利也。
邵评:伤寒寒胜则厥。心下有水则悸。厥而心悸者。寒中于阴。而水聚于心下也。
宜以茯苓甘草汤先治其水。水去然后治厥。否恐水渍入胃而作利。利作。则厥不回矣。盖心下悸。是有水气。乘其未渍胃时先治之。不致厥利相连。此治法之次第也。
如饮水多而小便少。心下悸。乃水停心下。水气犯心也。茯苓甘草汤以治其水。
邵评:饮水多而小便少。水无出路而停于心下。水气上逆作悸。亦用茯苓甘草汤。甘淡利水。而益中气。水去则心悸自止。
若心下悸而厥冷。身 动者。因虚而肾水上犯也。宜真武汤。以镇肾水。
邵评:心下悸。是水气之征。此肾阳外亡。肾水凌心。故厥冷而身 动。心属火而水乘之则悸。肾虚火炎。水邪因得上侵。用真武汤降火利水而镇逆。此治少阴阳虚。肾水凌心而悸之正法。以上数条。水气凌心作悸。
若汗后。心中悸而烦者。虚也。宜小建中汤。以补心气。
邵评:阳气内虚则心悸。阴气内虚则心烦。悸而烦者。正不足而欲入内也。不可攻其邪。当用小建中汤。温养中气之虚。中气立。则邪自解。即不解。而攻取之法。亦可因之而施矣。
又评:小建中汤。治虚悸虚烦。若水气冲心而悸。热邪壅膈而烦者。此汤不宜轻用。
若伤寒邪入厥阴。已成败症。脉结代。心动悸者。阴液涸也。炙甘草汤主之。
邵评:脉结代者。邪气阻滞。营卫之气涩少也。心动悸者。神气不振。都城震惊也。
此邪气深入厥阴。阴液几涸。故用复脉汤阴阳并调之。然此邪入深沉。阴阳并耗。脉失常度而见结代。
是阴脉也。伤寒有此。是阳症见阴脉。故多死。不得已。用此方以背城借一耳。
若病后心气虚。而怔忡不宁。闻声即惊者。宜镇心神以补心气。如茯神、远志、枣仁、丹参、当归、龙齿、辰砂、金箔之类。
邵评:病后阴伤营弱。血少不能养心。心气大虚。虚火上扰而怔忡惊悸也。治以养营补心安神一法。此病后心虚营弱而怔忡心悸之正法。
如因惊而得怔忡者。亦由心虚有痰也。宜茯神、枣仁、川贝、天竺黄、钩藤、丹参、竹茹、半夏、辰砂、金箔之类。镇心神以去惊痰。
邵评:惊则气乱、扰动。肝火上逆。其人心气素虚。内有伏痰。肝胆木火乘虚凌心。
而怔忡心悸也。宜以清心涤痰降火之剂。此治心虚有痰。因惊而怔忡者。的是良法。以上四条。由虚而心悸。
卷三 伤寒变症
呕吐(新法兼参叶案)
按灵枢经脉篇云。足厥阴肝所生病者。胸满呕逆。夫木动必犯土。呕吐出于胃。而致病之由在肝。胃病治肝。不拘伤寒杂症皆然。不可专以胃火胃寒为治。
邵评:呕吐为胃气上逆。其胃气之所以上逆。因肝木犯胃所致。夫呕吐之因不一。有胃阴亏者。有胃阳虚者。有胃火盛而热邪内结者。有胃中寒而浊阴干犯者。有胃中有痰饮而气不下降者。虽有多因。总因肝火上升。乘虚犯胃。以木土相仇。肝木克土。而顺乘阳明也。治呕吐者。当两和肝胃为法。
肝火犯胃 凡痞胀。食入即吐。并呕酸水。口渴舌黄。此肝火犯胃。恒因恼怒而得。
宜吴萸、川连、半夏、茯苓、浓朴、枳实、姜汁、竹茹之类主之。
邵评:此方平肝火而和胃。最效。
胃火冲逆 凡阳明热病。舌苔燥黄。烦渴呕恶。脉来洪滑。米饮入口即呕。惟凉水可纳者。宜白虎汤。重加活水芦根主之。
邵评:此方清胃经火热。极效。
肝火冲逆 凡伤寒热盛之时。自觉气自左升。呕吐。勺水不纳。脉弦数。舌燥刺。或呕吐酸苦黄水。此肝火上乘于胃。宜左金、半夏、陈皮、黑栀、(姜汁炒)茯苓、椒梅等。降之泄之。或用姜汁炒川连。或用吴萸汤炒川连。治呕最验。
胃脘阳虚 凡食入呕吐。或纳少不变。脉细小而弦。或右脉弦大。脘中满痛。大便欲解未通。此胃脘阳虚。肝木未亢。治宜专益胃阳。人参、半夏、茯苓、陈皮、干姜、吴萸主之。
胃气不降 夫脾主升。胃主降。若因怫怒动肝。肝木犯胃。胃阳受伤。不能传及小肠。变化失司。
大便不解。纳谷不饥。吞噫酸水。甚至胃底酿积之物。上涌为吐。此胃气不主下行故也。法当温胃阳制肝逆为治。宜熟附、干姜、白芍、吴萸、枳实、炒白粳米主之。
邵评:脾以上升为宜。胃以下行为顺。因怒动肝。肝逆乘胃。胃气不得下行。食不变化。挟肝火上升而呕吐也。此与上条不同。上条只胃脘阳虚。无肝木乘侮。专理胃阳为治。此则胃阳受伤。因怒而肝火上升犯胃。故吞噫酸水。酸为肝味也。
胃升不降。甚至胃底上泛。涌逆吐出。其胃阳之衰弱已极。肝木之亢逆莫制。几有胃阳虚脱之变。急当温胃通阳。制肝降逆为治。
肝逆犯肺 凡病气自左升。腹中膨胀。呕吐涎沫酸苦黄水。则咳呛不已。此肝气逆乘。过胃犯肺。法宜制肝和胃。须陈皮、半夏、茯苓、川椒、乌梅、萸汤炒川连。姜汁炙枇杷叶主之。
邵评:气自左升者。肝气也。肝气升则为腹胀。犯胃上逆。则吐涎沫酸苦黄水。肝挟相火。木火刑金。乘肺而作咳呛。已过胃而上升莫制矣。宜平肝和胃治之。
阴浊犯胃 有气从小腹上冲。为呕为胀。所吐皆黑绿苦水。此属下焦阴浊。冲逆犯胃。厥阴秽气上逆也。宜川椒、乌梅、连制茱萸、茯苓、川楝子、(醋炒)小茴香、(盐水炒)黑栀子(姜汁炒)等。以制肝逆。胃气虚者加人参。
邵评:少腹为肝之部分。肝居下焦。其气上冲。则浊阴随之上逆。故呕而且胀。吐出黑绿苦水。是胃底之浊水。被下焦之阴浊冲逆而上泛也。急当镇胃平肝。通阳泄浊治之。
肝络伏饮 凡气冲偏左。厥逆欲呕。呕尽方适。此伏饮在于肝络也。宜辛以通之。
淡吴萸、(盐水炒)半夏、茯苓、姜汁、旋复花、代赭石主之。
邵评:肝主一身脉络。从左上冲者。肝气也。肝挟饮邪上逆。入于络中。则厥而呕吐。宜和肝宣络涤饮治之。
热邪内结 痞闷呕浊。不寐不饥。舌黄口渴。治宜苦辛泻心法。黄芩、川连、半夏、枳实、姜汁。
邵评:热邪痞结阳明。治以苦辛开泄。
暑秽内结 吸入暑秽。先走募原。募原是胃络分布。故上逆而为呕吐。脘闷而痛。
寒热不解。舌黄而渴。宜泻心法。姜制川连、黄芩、半夏、枳实、藿梗、滑石、通草、郁金。
邵评:暑秽自口鼻吸受。从上直行中道而走膜原。膜原者。脾与胃以膜相联。为半表半里之界。暑热秽邪。结于膜原。而呕吐寒热。宜苦辛开泄治之。然惟舌黄可用泻心法。
又评:舌白苔者。不宜陷胸、泻心。宜杏、蔻、桔、橘。苦辛开肺。如邪入膜原。舌苔粉白。
当用吴又可达原饮。舌黄腻浓者。非泻心不可。
湿热相蒸 胃中有火。脾家有湿。湿热相蒸。以致呕吐不纳。时饱时饥。渴不多饮。
舌苔微黄粘腻。此胃热蒸脾湿之验也。治宜寒热兼施。川连、干姜、茯苓、半夏、广皮、黄芩、泽泻、枳实、姜汁。
邵评:脾湿胃热。蕴结中宫。格拒不开而作呕吐。治以和中开痞。清渗湿热为主。
痰饮兼寒 呕吐不渴。舌苔白滑。或兼咳嗽者。此痰饮兼寒邪也。二陈汤加桂枝、干姜、姜汁。
邵评:寒饮内伏于胃。上升射肺。故呕吐咳嗽。寒邪有饮。则口不渴。白滑苔者。寒痰也。故用涤痰温散之法。
痰饮兼火 呕吐微渴。兼见咳嗽。舌苔淡红而鲜。或带微白者。此痰饮兼胃火也。
温胆汤加枇杷叶、(姜汁炙)黑栀子。(姜汁炒)
邵评:和胃化痰。宣肺清热。此方极效。
胃中虚寒 纳谷不受。时呕涎沫。舌润不渴。右关濡软。六君子、加砂仁、干姜、呕涎沫者。加益智仁摄之。吐痰饮者。加桂枝、姜皮和之。
邵评:寒邪格拒不纳。有寒饮则呕涎沫。无热则舌润不渴。脉濡软。胃虚也。故用补中化痰而温散。
热伤胃津 暑热之邪不解。灼干胃中津液。舌红鲜泽。口渴。食入即呕。当戒腥油腻物。二陈汤去甘草。加钗斛、姜汁炒竹茹。或温胆汤去枳实、甘草。加栀豉、金斛。
邵评:湿热暑疫之邪。入于阳明。胃中津液受伤。而呕吐津亏。胃热则舌鲜红而口渴。故以和胃生津化痰为治。
胃阴虚馁 如大汗后。胃中津液大虚。呕吐不纳。口渴。舌苔白嫩者。宜金水六君煎。加麦冬、沙参。以和胃阴。
呕吐不已 此有升无降。宜镇逆法。 旋复花、代赭石、半夏、茯苓、会皮。虚者加人参。
邵评:胃不下行而上逆。气升呕吐。用镇逆降胃之法。极是。
卷三 伤寒变症
吐蛔
胃气虚寒 素有内寒之人。复感寒邪。当温中散寒。若大发其汗。胃中谷气化汗外达。则胃气转馁。蛔失谷气以养。则不安而上逆。仲景云。病患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蛔。是也。故凡伤寒吐蛔。虽有大热。忌用寒凉。乃大凶之兆。急用理中汤去甘草。加椒梅主之。
盖蛔闻甘而起。遇酸而伏。见苦则安也。蛔吐不止者死。吐蛔不能食者亦死。(以上述古)
邵评:中阳虚而受寒。宜温中散寒为治。反大汗之。则胃阳益伤。不能化谷气以养蛔。则蛔上逆。而从口出也。盖阳虚而有寒邪。复发汗以伤其阳。则胃阳虚而胃中冷。故用椒梅理中汤法温之。
肝邪犯胃 按吐蛔。仲景列于厥阴篇内。则为肝邪犯胃可知。凡伤寒如见寒热。
干呕。心胸格拒。或吐痰涎浊沫。或吐酸苦黄绿之水。或吐蛔下蛔。皆属厥阴乘犯阳明。治宜泄肝和胃。如川连、桂枝、乌梅、川椒、(炒黑)生白芍、淡吴萸、(盐水炒)黄芩、茯苓之类。如泄肝和胃不效。乃胃中虚空若谷。客气逆犯上冲。须镇逆安胃。宜人参、茯苓、半夏、代赭石、炒川椒、乌梅肉、川楝子之类。
邵评:厥阴属肝木。为至阴之经。阴极则阳生。木中有相火。凡病邪传入厥阴。深沉之至邪。每挟木火内燔。势必顺阳明而犯胃。伤耗阴津胃液。而见症如此。治宜泄厥阴以安阳明为法。
邪陷厥阴 伤寒暑湿温热之邪。上阻气分。则身热耳聋。入于营分。则舌绛神昏。
治法当清解心营肺卫。如连翘、淡竹叶、滑石粉、川贝母、天竺黄、鲜菖蒲、炒竹茹、绿豆皮之类。以清上焦。若身热不解。口渴胸痞。耳聋干呕。吐蛔拒纳。此暑湿内蒸。其邪渐结厥阴之界。乃险症也。宜川连、半夏、枳实、菖蒲、茯苓、黄芩、干姜。苦辛以开内结。
邵评:温热暑湿之邪。从口鼻吸受。始在上焦气分。或渐入营。与伤寒见症不同。
治法亦异。当宗河间三焦立法。分心营肺卫论治。上焦之邪不解。蔓延中下而入里。可以治同伤寒。故治温暑与伤寒。始异而终同也。惟药味宜轻清。宣泄上焦。涤痰化热。
邪结气分 如吐蛔与饮。脘闷口渴。舌苔白中带黄。此湿热结于气分。胃中不和而蛔逆也。宜二陈加干姜、川连。(以上参叶案)
邵评:此痰饮挟湿热。结于阳明气分。胃热气逆。而蛔上出。胃有痰热。则舌苔白中带黄。邪内结。则脘闷。用二陈以化痰。姜连以开痞达邪。
卷三 伤寒变症
噫嗳(述古)
经云。寒气客于胃。厥逆从下上散。复出于胃。故为噫。大抵此症。伤寒汗吐下后。或大病后多有。盖汗下后。邪气虽解。胃气弱而不和。三焦失职。清不能升。浊不能降。
是以余邪留连于胃。嗳酸作饱。胸脘不爽。仲景所谓心下痞硬。噫气不除是也。治以旋复代赭汤。所以宣阳气而镇阴逆。阳气宣达。则阴邪不得阻格。升降顺。痞硬散。而噫气自除矣。
邵评:中阳虚弱。寒气入胃。寒挟胃气上逆。升而不降。气从喉出有声。为噫气也。
嗳气者。因气抑遏不宣。上逆作声而嗳气。每有饱食之后而作者。可知其因于胃气郁滞也。二症不同。噫气为虚。嗳气为实。当分别施治。惟噫气每于汗下或大病后见者。是中虚胃弱。气机不和。余邪留伏。清浊升降。不得自如。气逆为噫也。若胃有停滞。而挟肝火。则嗳酸饱闷。浊凝气滞。则心气痞硬而噫气。此方补中通阳。软坚开痞。而镇浊逆。的是良法。
若湿饮内伤。阴浊聚胃。以致胃阳受伤。浊阴上犯。噫气嗳酸。中焦格拒。治宜安益胃阳。以镇阴逆。人参、半夏、茯苓、干姜、旋复花、代赭石主之。(此条参叶案)
邵评:湿饮阴浊内聚。胃阳虚弱失运。气逆不降。中脘格拒而噫气。乃阳虚浊逆之症也。
当以开痞镇逆。通补阳明为治。
卷三 伤寒变症
呃逆(新法兼参叶案)
呃逆者。声自下逆上。俗名呃忒是也。不拘伤寒杂症皆有。所因不一。治法各宜随症施治。
邵评:呃逆一症。有虚实寒热之因。中焦下焦之别。是气升上逆之病。外感内伤。
均有此症。当辨因分症施治。
阳虚阴逆 有因寒凉太过。胃中虚冷。浊阴上逆。以致呃逆呕吐。或腹痛下利。两脉微弱。治宜理阳驱阴。人参、附子、丁香、柿蒂、茯苓、干姜、吴萸主之。若兼吐黄绿苦水。胃虚阴浊上干也。去附子。加代赭、椒梅。
邵评:寒凉伤中。胃阳虚弱。浊阴上逆。气不下降。而呃逆呕吐也。当用温胃通阳。以泄浊阴。
肝木犯胃 气逆呃忒。脉小舌白。厥逆寒战。此肝气犯胃。用镇肝安胃法。人参、半夏、茯苓、干姜、丁香、柿蒂、代赭石、炒川椒、炒粳米。
邵评:中虚胃弱。肝木乘虚上逆。胃气不降而呃忒。胃阳虚而有寒。故舌白寒战。
肝气上升则厥也。宜以温胃泄肝镇逆为治。
肺郁气逆 面冷频呃。咽中不爽。此肺气 郁。病在上焦。宜开气分之痹。俾清阳得舒。胸次方能开达。姜汁炙枇杷叶、川贝母、川郁金、香豉、桔梗、通草、竹茹之类主之。
邵评:气郁于肺。不得下降。清阳痹阻而频呃。治以宣肺开气。肺气宣行。则诸气流通而下降。呃自止矣。宜以轻清开提肺气。宣泄上焦为治。
阴饮上逆 攻伐太过。胃中阳虚。饮浊上逆为呃。舌苔白润。治宜温通。半夏、茯苓、丁香、柿蒂、吴萸、姜汁之类。如生姜半夏汤、丁香柿蒂汤、茱萸理中汤。皆可选用。
邵评:攻伐多是寒凉。以伤中阳。阳虚。则伏饮上逆。而作呃忒也。舌白润。寒饮苔也。宜温胃阳以散寒饮为治。
胃虚有热 如呃逆而渴。舌苔微黄。此胃虚有火。虚火上逆而呃也。宜橘皮竹茹汤。或温胆汤。去枳实。加姜汁炙枇杷叶。如胃中有痰饮。脉沉而弦。宜橘皮半夏生姜汤。
邵评:胃虚。内有伏火。故口渴而舌苔微黄。虚火上逆。胃气不得下降而作呃也。
治以清降胃火一法。此与上条同是胃病。有寒热之不同。用药有温清之别。上条阳虚欲逆。故用温通。此条胃虚有火。故宜清降。当合参之。如痰饮脉沉而弦。弦为饮而沉为在里也。用涤饮和胃之法。
肝火上逆 如呃逆。舌黄而渴。左脉弦数。此肝火上逆为呃也。宜川连、吴萸、黑栀、代赭、枇杷叶、半夏、茯苓之类降之。
邵评:肝火上升。胃逆不降而呃。舌黄而渴。肝火灼胃也。左脉弦。肝之本象。数则肝火乘胃而逆也。治以平肝清火。和胃降逆之法。
中焦虚冷 如脾胃虚寒。寒气格逆而呃者。脉来濡缓。右关软大。舌嫩不渴。宜理中汤。加丁香温之。
邵评:中虚寒气上逆。格拒于中。胃气不降而呃逆也。故用温中扶阳之法。
下焦阳虚 凡呃逆起自下焦。浑身振动者。乃属下焦虚寒。阳气竭而呃也。宜理阴煎。加丁香、五味、胡桃肉以纳之。或都气饮。加熟附、胡桃、丁香以纳之。不已则死。
邵评:呃逆自下焦而来。肝肾大虚。气不摄纳。由丹田而冲逆。故浑身振动。此元海无根。虚脱之候。宜摄纳下焦肝肾治之。
阴火冲逆 如六脉细数。面赤颧红而呃者。阴火上逆也。都气饮。加胡桃肉、柿蒂以纳之。
邵评:阴火升逆。当用滋肾丸或大补阴丸壮肾水而滋阴火。
格阳呃逆 若高年命门火衰。虚阳上逆而呃者。必面赤戴阳。足冷下利。六脉微弱。宜熟附都气饮。加人参、丁香、胡桃肉、紫石英之类。纳以镇之。(以上三症五味须重用)
邵评:命火衰微。阴寒内伏。阻格虚阳。上逆而作呃。阴盛格阳也。宜用回阳镇纳之法。
胃阴虚馁 有发汗太过。胃中津液枯涸。以致呃逆呕吐。宜金水六君煎。加北参、麦冬、丁香、柿蒂。和中以生津液。汗出不已。加五味。
邵评:汗多而胃阴受伤。津液亏耗。胃气上逆而呃者。宜养阴生津以和胃。若汗多。则津液益虚。用五味以敛之。
中脘食滞 凡呃逆脘痛。胸中胀满者。食滞为呃也。宜二陈加楂肉、浓朴、枳实、麦芽、木香汁、莱菔子之类。疏之和之。
邵评:食滞脘中。气机阻遏。升不得降而为呃者。此胃实也。故用运中消滞开气之剂。
幽门浊逆 伤寒表解之后。大小便不通。呃逆作呕。此糟粕未化。与邪结于幽门。
幽门之气不化。则州都闭。传道失。二便不行。恶气上冲于胃。故作呃逆也。宜利幽门。利幽汤主之。若大便秘结。少腹硬痛而作呃逆者。承气汤主之。(此条出伤寒第一书)
邵评:表解后津液受劫。邪浊内结肠腑。二便不通。气上冲至胃。则呃逆作呕。所谓下既不通。必反于上也。幽门在下焦。邪结于此则便闭。故必通其幽门。大便通行。则浊热下出。而呃逆自止矣。此亦实呃也。若便闭硬痛。此肠胃有燥屎而呃逆也。用承气汤攻下之。
卷三 伤寒变症
喘(新法合参景岳金鉴叶案)
喘症之因。大抵三法前多实喘。三法后多虚喘。在肺为实。在肾为虚。实喘宜开太阴。虚喘宜固少阴。外感之喘治肺。内伤之喘治肾。
邵评:喘有风寒、火邪、水气、痰饮、寒包火郁等因。由于外邪在肺。是为实喘。下焦元海无根。肾虚气逆而发喘者。为虚喘。实喘宜开肺。虚喘宜固肾。至三法者。汗吐下也。虽云三法前多实。三法后多虚。然亦不可执。总之。外邪为实。宜治肺。内伤为虚。宜治肾。
虚实之辨。实喘。气急、张口、抬肩、欠肚、虚喘、气短、似喘非喘、而不张口、抬肩、欠肚也。
实喘。肺气不得宣畅。满闷只在膈间。虚喘。肾气不能接续。阻塞在于气道。
邵评:实喘由肺有外邪。气不宣畅。而气急发喘。病在上焦。故满闷只在膈间也。
虚喘由肾气不纳。虚气上逆。短气发喘。病属下元亏乏也。
太阳病不解。用小青龙汤治喘者。治水气干肺也。用桂枝汤加浓朴杏子治喘者。
治寒邪在肺也。用麻杏石甘汤治喘者。治寒包肺火也。(述古)
邵评:表有风寒。内挟水饮。犯肺而喘。用小青龙散邪涤饮。若寒邪在表。气郁于肺而作喘。用桂枝加朴杏散寒下气。但寒无汗而喘者。用麻黄汤。此则肺有火邪。外寒包住内火。故以麻黄汤去桂枝。而加石膏。
阳明病。发热。汗出。不恶寒。胸满而喘。用栀子豉汤者。此阳明内热出表。非治外感也。又阳明病。直视微喘。用承气者。此阳明坏病也。(述古)
邵评:胸中为阳明之表。满而喘者。热上扰而气不下降也。邪在膈间。用栀豉汤以泄膈间热邪。
此阳明经病之表症。若阳明腑病。直视微喘者。由于误治。而阴伤邪实。用承气者。去邪以救正也。
伤寒有暴感寒邪。恶寒无汗。头疼身痛。寸脉沉伏。而喘急者。此寒邪郁于太阳。痰气交阻于肺也。法当开太阳之邪。用麻黄、川桂枝、半夏、杏仁、旋复花、紫苏叶、橘红、生姜、白芥子之类。辛温汗之。
邵评:肺与太阳。均为主表。太阳表邪不解。每每上侵于肺。故开太阳表邪。即是开肺。治法本相通也。此开肺疏表。涤痰降气之法。
如外感寒邪。内束伏火。咳喘烦渴。气口脉沉而数者。宜外散寒邪。内清肺火。麻杏石甘汤加桑皮、枯芩、桔梗主之。
邵评:此肺热火盛。轻寒抑遏于表。只用麻黄一味散表。余俱开肺清火之剂。此条寒包肺火。与上条表寒侵肺不同。上条辛温散表为治。此条辛凉开肺为主。病情不同。治法亦异。最当详辨。
若咳嗽口干。气逆而喘。而不头痛恶寒者。火邪在肺也。当以泻白散加二母、枯芩、羚羊角之类。以泻肺火。
邵评:此肺火发喘。外无表寒。与上二条不同。只清肺火为治。
若气逆咳喘。胸膈凝闷。气口脉闭。喘咳有痰声者。痰喘也。治痰为主。如前胡、苏子、杏仁、葶苈子、橘红、象贝、蒌霜、半夏、桑皮、枳壳、薄荷、桔梗、竹沥、姜汁之类。选用。
邵评:痰随气而上升。肺气逆而不降。则咽中痰声而气喘也。治以清痰降气为主。
伤寒有表解之后。而胸闷喘急者。亦痰也。急当治其痰。盖外感表邪虽去。而内痰复发。故喘。必寸脉沉闭。胸膈闷塞可证。不可因表解后。作虚治也。(以上皆实喘治肺)
邵评:表寒已解。而内伏之痰上升。其气阻于胸膈。故闷而喘急也。治以涤痰开化一法。盖此是痰喘。
无外邪夹杂。与前数条因外邪发喘者不同。且痰阻脉道。故脉沉闭。痰滞上焦。肺气不宣。故胸膈闷塞。是实喘而非虚喘也。
若因汗下之后发喘者。乃真气不能接续。气短似喘也。病源在下。其症呼吸喘促。
自丹田以上。气道阻塞不通。提不能升。咽不能降。呼吸不能接续。主治在肾。以肾主纳气也。当以景岳贞元饮主之。气虚脉微。汗大出者。合参、麦、五味。收之纳之。或生脉合左归亦可。足冷脉微者。熟附都气饮。加胡桃肉以纳之。(以上是虚喘治肾)
邵评:汗下之后。邪退正虚而发喘者。乃元海无根。真气不纳。短气不能接续。似喘非喘。由于下焦肾气大亏。此是虚喘。与前列之实喘大异。盖丹田在下焦。升逆直冲而上。肺气不得下行。阻塞升降之机。呼吸短促。不能接续而似喘。由于肾真失纳。根蒂不固所致。治以摄肾固真纳气为主。
若饮邪犯肺作喘。当以温药和之。二陈汤加桂枝、姜汁。
邵评:寒饮射肺。肺逆作喘。当理肺涤饮治之。古人云。治痰饮者。宜温药和之也。
卷三 伤寒变症
奔豚述古
(注释参古方选注)
奔豚者。病从腹中有气攻上。一如江豕以臀愤起而攻也。阅伤寒论。凡伤寒发奔豚者二。一曰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
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一曰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邵评:针处被寒。寒从针孔而入也。核起而赤者。针处红肿如核。寒气所郁也。心气因寒而内虚。肾虚因寒而上逆。发为奔豚。气从少腹冲心。寒邪挟水气凌心也。灸其核上。以杜再入之邪。与加桂汤以泄上逆之气。若脐下悸者。心气不足。肾水乘火而上克也。肾气上冲。名曰奔豚。
盖肾为水脏。豚为水畜也。茯苓以泄水。桂枝伐肾邪。以保心气。甘枣培土以制水也。因奔豚者。豚为水畜。奔则昂首疾驰。酷肖水势上干之象。然悸在脐下。其水尚在下焦。欲作奔豚。尚未发也。当先其时而治之。
按此二症。一属少阴寒气凌心。故用桂枝加桂。温肾散寒。病由外召寒邪。仍从太阳表治。惟加桂枝两数。便可以温少阴。而泄阴邪矣。一属水邪上逆。故重用茯苓以制水邪。
桂枝保心气以御水凌。甘草大枣补脾土以制水泛。取甘烂水者。不欲其助水性也。伤寒奔豚。惟此二方为主治。而汗后脐下悸。作奔豚之症尤多。定当以苓桂甘枣汤为治。
若夫金匮要略中所载奔豚汤。方用半夏、生姜、(散结)芍药、甘草、(安中气)芎归、(和心气)
黄芩、(泻火)生葛、(欲降先升)甘李根皮。(大寒折冲逆之气)此治因惊恐而得奔豚者。
其为病也。聚散靡常。作止无定。腹痛冲逆。发则为热。退则为寒。乃心中热邪凝结而成。与伤寒水气寒邪作奔豚者迥异。不可混治。
邵评:此言杂病亦有奔豚者。与上伤寒之奔豚不同。由于肝邪内发。上犯于心。
肝胆相火内郁。是奔豚之属于热者。较寒水上凌逆心而作奔豚者。大相迳庭矣。盖伤寒之奔豚因于寒。以桂枝为主药。杂病之奔豚由火热。当宗金匮方为主。
王晋三先生曰。奔豚气有三。犯肺之奔豚属心火。犯心之奔豚属肾寒。脐下悸。欲作奔豚。属水邪。证自分途。治亦各异。
邵评:心火克肺金。由于火热。宜金匮方治之。肾寒克心火。由于寒。用桂枝加桂法。肾水上逆凌心。由于水气。用苓桂甘枣方。
卷三 伤寒变症
动气(新法参景岳全书)
动气者。筑筑然动于脐旁上下左右。甚者连及虚里心胁。而浑身振动也。此病由于妄汗妄下。气血大亏。以致肾气不纳。鼓动于下而作也。或由其人少阴素亏。因病而发。恒见于瘦薄虚弱之人。方书都以理中汤去白术、加肉桂、倍茯苓治之。以伐肾邪。恐未切当。盖奔豚属水邪。而动气属肾虚。不若八味饮加五味、胡桃。直培根本。以收纳肾气。多服自效。
邵评:动气由于土虚不能制水。水气凝结而成。肾中虚气。逆乘土位也。若虚里穴。在乳下。其动应衣。宗气泄也。大虚之症。治当大补。盖由妄汗妄下。伤其正气。
其人肾气本虚。素有动气在于上焦。因之而发。肾真不纳。治以补肾纳气为主。
理中汤补脾土。去白术。嫌滞气也。加桂、苓。泄水以伐肾邪。然动气一症。是肾气亏乏。气少收纳。非肾中水邪上逆。与奔豚不同。宜补肾气。不宜伐肾邪。故用八味饮以补肾真。加五味子、胡桃。敛纳肾气为治。
又评:奔豚与动气。其因各异。辨治极当。
凡伤寒至发动气。必肾气大亏。水火并衰。其见证。六脉迟软。舌润不渴。脐腹冷如冰。暖炉昼夜不舍。饱则动缓。饥则动甚。于此可知其虚。非大剂八味多服不除。寒甚。加炮姜。若止少阴水亏。动气亦不甚。必有舌干口渴脉数可凭。宜都气饮。加胡桃肉以纳之。左归饮加减亦可。
邵评:阴亏虚热见症。脉象与阳虚者。自是不同。都气饮、六味丸加五味子。以补阴纳气壮水之剂。此言伤寒之发动气者。
杂症虚。亦发动气。宜照本病施治。如怯弱痢疾之类。
邵评:杂症之有动气。总由脾肾两虚。参合其所患之本病。而辨别治之。
卷三 伤寒变症
战振栗(合参准绳金鉴)
战。身抖耸动也。振、亦耸动。比战稍轻也。栗心内发抖也。振轻而战重。战外而栗内也。
邵评:战者。身体抖摇不定。如交战之象。有形外见也。振则一身振摇。比战似轻。
亦有形可见也。栗则无形外见。但心内凛凛。似痉抖。比战振轻。为邪重耳。
战为正气胜。故正与邪争。争则股栗而战矣。振为正气衰。衰则不能争。故止于振耸耳。栗亦正衰邪胜。不能外战而内栗也。总之。战为正气胜。而栗为邪气胜。振为正气衰。而战为邪气衰也。三者皆邪正相交。故争也。
邵评:正气未虚。而能胜邪。邪正交争则为战。战则邪从汗而解矣。振为正气虚弱。不能与邪相争。故不作战而但振摇耳。栗为正气虚弱。邪气正盛。正虚不能胜邪。故不能外战而内栗也。总之。正胜邪衰。则战而邪达。振则正气虚。而邪气亦不盛。故不作战。而但振摇。邪不能外解耳。栗为正衰邪旺。正不胜邪。邪气内扰。正不与邪争。但心内凛凛而发抖也。
此症若生于三法之前。乃邪衰正复之兆。欲作战栗。汗出而解也。当静候其战汗。
不可遽投汤药。若生于三法之后。则为气血两虚。不能荣养筋骨。故为之振摇。不能主持也。当大补气血。人参养荣汤主之。身摇不得眠。十味温胆汤倍人参。
邵评:三法者。汗吐下也。三法之前。正气未伤。与邪争胜。邪不胜正。则周身发战。
战则汗出。邪气从汗而外解也。发战之时。宜安舒静卧。不可扰乱投药。以阻其邪出之机。若汗吐下之后。正气已虚。不能送邪外出。营血衰耗。不能滋养筋脉。
故但振振动摇。无以自主。而不能作战也。宜补气养营治之。
卷三 伤寒变症
筋惕肉(参准绳)
此症皆因发汗太过。邪热未解。血气已伤。筋肉失养所致。宜大补气血。人参养荣汤之类。
邵评:惕、抽掣也。 、跳动也。筋惕肉 。因血液亏少。热邪内伏。筋肉无液滋养。热入阴中而燔灼。致筋抽而肉跳。乃虚候也。故治以大补气血之法。
若未经过表。由其人素禀血少。邪热传于血脉之中。火性动惕而然。当作血虚火燥生风治。宜加味逍遥散。去白术。加生地、钩藤。(此条参西塘感症)
邵评:未经表汗而筋抽肉跳。由其人素禀血虚。不待汗而阴液已伤。邪热入于阴分。阴亏火旺。血热生风。故见此症。治以清营化邪。滋液熄风之法。与上条之汗后纯虚不同。
若伤寒未经过汗。六七日经脉动惕。其肉不 。潮热谵语。大便闭结。小便赤涩。以手按脐旁硬痛。此有燥矢也。加味大柴胡汤。
邵评:此是实热。与上之虚症大异。当合参之。
如伤寒十余日。曾三四次发汗过多。遂变肉 身振。筋脉动惕。此因汗多伤其气血。加味人参养荣汤主之。
邵评:伤寒日久不解。正气已虚。又复发汗过多。阴血亦耗。气血两虚。筋肉失于滋养。而见 振动惕之症。宜大补气血为治。
如汗后虚烦不得眠。筋惕肉 。此血虚兼火也。十味温胆汤。去五味。加柴、芍、川连。
邵评:汗后虚烦。肝胆有火。阴亏挟痰。故见不眠惕 等症。宜用补气化痰两和胆胃之法。
卷三 伤寒变症
循衣摸床撮空
三者皆大虚之候。乃精神耗散。不能主持也。当以独参汤、左归饮、大剂与之。每有获生者。(参西塘感症)
邵评:循衣、摸床、撮空、三症。多相因而见。由于阴亏热盛。元神耗散。不能自主。虚则喜实之象。用独参以补元神。左归以壮肾水救之。
阳明热极失治。致循衣摸床。微喘直视。脉弦者生。脉涩者死。此属阳明坏病。脉弦则超超而长。胃气尚存。故可下以承气。然亦危极矣。要知生者未必尽生。而脉涩断无不死。下亦死。不下亦死也。(述古)
邵评:阳明热极。邪实于中。阴气几将涸竭。而见循衣摸床微喘直视之症。元神亦耗散无主矣。故必诊其脉。如见弦象。尚有胃气。用承气下其实热。以存一线之阴气。希冀生机。若脉涩者。阴竭血耗。必死无疑。
太阳火劫取汗。阳盛伤阴。而致循衣摸床。阴若未竭。则小便利。可生。阴若已竭。则小便不利。多死。(参金鉴)
邵评:火劫阴伤。阳热盛极。神被火迫而不守。致循衣摸床。以小便之利不利。验其阴气之存亡。阴存则生。阴竭则死。
卷三 伤寒变症
不便不食不便能食
伤寒有不便而不食者。必须滋养胃阴。胃阴充溢。自然邪去便通。而思食矣。如养未足。邪不即去。不食不妨也。
邵评:不便不食。胃液亏而有邪滞也。阴亏故不便。胃有邪滞也。阴亏故不食。胃有邪故不食。治须滋养胃阴。阴液恢复。则邪自退矣。
伤寒有不便而能食者。致新推陈。仓廪滋益。自能通利。不便无忧也。(二条出西塘感症)
邵评:不便能食。阴亏而胃无邪滞也。液亏则不便。胃无邪故能食。一味滋阴养液。阴液充足。大便自通。
卷三 伤寒变症
百合狐惑阳毒阴毒
按百合狐惑阴阳毒四症。其病脉证治。并详于金匮要略三卷内。百合症。仲景论之最详。治法亦备。贞尝留心于此。而遇斯症甚罕。故不敢述。狐惑。虫病也。状似伤寒。或伤寒后变症。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面目乍白乍赤乍黑。默默欲眠。恶闻食气。蚀其喉则声嗄。甘草泻心汤。蚀其肛则咽干。苦参汤洗之。或雄黄熏之。又狐惑。即近时之疳症也。牙疳即惑。下疳即狐。说详金鉴。
邵评:金匮注曰。看其上唇内有疮如粟。唾血。心内懊 痛。此虫在上。食其五脏。
下唇内生疮者。其人不寤。此虫食下部是也。
阴阳毒。考诸金匮。阳毒。面赤斑斑如锦纹。咽喉痛。唾脓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主之。阴毒。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鳖甲汤去雄黄蜀椒主之。
邵评:毒者。邪蕴不解也。阴阳非指脏腑气血。以面赤。喉痛。吐脓血。其邪着而在表者。谓之阳。言此邪适中人之阳。而非极热之谓也。面目青。身疼咽痛。不吐脓血。其邪隐而在表之里者。谓之阴。言此邪适中人之阴。而非极寒之谓也。故俱用辛温升散以发其邪。甘润咸以安其阴。阴毒去雄黄蜀椒二物者。恐阴不可劫。而阴气反受损也。五日邪气尚浅。发之犹易。故可治。七日邪气已深。发之则难。故不可治。
按仲景所称阴阳毒。乃感其异气。入阳经为阳毒。入阴经为阴毒。故于阳毒。用蜀椒雄黄之温且猛者。以驱阳经之邪。而于阴毒。反去蜀椒雄黄。止用鳖甲、当归、升麻、甘草等。入阴以散邪。不取其温烈也。若后人所述阴毒阳毒。乃是极热极寒之证。自应以极热极寒方药为治。不得执定仲景之方。
邵评:二症俱咽喉痛。以此症邪从口鼻而下入咽喉。故痛。甚至有心腹绞痛。大满大胀。通身脉络。青紫暴出。手足指甲。色如靛叶。口噤牙闭。心中烦闷而乱。死在旦夕。不必问其阴阳。但刺尺泽、委中二穴。及手中十指。脉络暴出之处出血。如症轻者。用刮痧法。随服紫金锭。或吐或下或汗出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