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诸葛亮

第三章 武侯之出处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侯躬耕南阳之时,天下之大乱作矣。莽莽群雄并延访英俊,如恐不及。侯深自晦匿,不求闻达。昭烈在荆州,访士于襄阳司马徽,徽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昭烈问为谁,曰:“诸葛孔明、庞士元也。”

徐庶见昭烈于新野,昭烈器之。庶曰:“诸葛孔明,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昭烈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昭烈遂诣侯,凡三次乃见,时建安十二年也。宋朱子作纲目,大书刘备见诸葛亮于隆中,其郑重至此。

昭烈见侯,因屏从者,郑重致词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同伸)大义于天下,而智术短浅,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侯曰:“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达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冑,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以出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批评】

裴氏《三国志注》引《魏略》曰:“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眊(读若致),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因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眊而已耶?’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眊而言曰:‘是何言欤?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耶?’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著籍者寡,平居发调,则人心不悦。可语镇南,令国中凡有游户,皆使自实因录,以益众可也。’备从其计,故众遂强。备由此知亮有英略,乃以上客礼之。”蒙以为侯自表谓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则非侯先诣昭烈。可知宋儒论人最苛,而于侯之出处,则无间然。知《魏略》云云,皆好事者为之也。

武侯交游中,蒙谓徐庶最有才识。庶先名福,本姓单氏,少落拓无行,好任侠击剑。中平末(中平,灵帝年号),尝为友报仇杀人,白垩突面,披发而走。为吏所得,问其姓名,闭口不肯言。吏乃于车上立柱维磔之,击鼓以令于市。乡邻莫敢相识者。会其党伍共篡解之,始得免。由是感激,弃其刀戟,更疏巾单衣,折节向学。始诣精舍,诸生闻其前作贼,不肯与共栖止。福乃卑躬自下,蚤起恒自扫除,听习经业,义理精熟。遂与同郡石韬相亲爱,因韬以获交武侯。后出事昭烈,当阳之败,徐庶母被获,乃辞去之,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地耳。今念母在彼,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辞。”遂北去诣操。武侯北伐时,庶犹在也。观其少年意气,颇有燕赵间悲歌慷慨,先民任侠之风。忽能折节读书,服役同舍,惩忿窒欲,尤非常人所能办到。因老母被拘,决然弃其功名之热心,惟愿依依膝下,奉母家居,以尽人子之职。诚血性男儿哉!诚血性男儿哉!愿我少年人以徐庶为法也。

有一国之才,有天下之才;有一世之才,有百世之才。武侯语石广元辈“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三人问其所至,但笑而不答,一若大言欺人者。及草庐坐对,澈始澈终,谈天下事,津津然若有余味,则侯为天下才,百世才,而非一国才,一世才,不必至秋风五丈原后而知之矣。读史至此,足引起无限向上之心,不待闻鸡而后起舞也已。时侯年止二十七耳,固知大器晚成之说,非定评也。

武侯隐居南阳时,已经是天下大乱。各路英雄都四处寻访才智卓越的贤能人才,就怕来不及被别人抢了。武侯自己隐蔽不露,不求显达。刘备当时在荆州,寻访到襄阳名士司马徽,司马徽说:“庸俗的书生,哪里认得清什么时局形势?真正能认清时局形势,是聪明能干的人,这里有隐伏的龙和凤雏。”刘备问是谁,司马徽说:“诸葛亮、庞统。”

当时刘备驻军在新野,徐庶来拜见,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卧龙啊,将军可愿意见他吗?”刘备说:“您和他一起来吧。”徐庶说:“这个人只能到他那里去拜访,不能委屈他,召他上门来,您应当屈身去拜访他。”于是刘备到武侯那里去,去了三次才见到,那时是建安十二年。宋代朱子作《通鉴纲目》,花了大量笔墨记录刘备到隆中与诸葛亮相见的细节,非常郑重。

刘备拜访武侯,让旁边的人退下,郑重地说道:“汉室的统治崩溃,董卓、曹操先后专权,皇上蒙受风尘遭难出奔。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和力量能否安人,想要为天下人伸张大义,然而智慧与谋略浅薄不足,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但是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停止,先生认为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武侯回答道:“自董卓独掌大权以来,各地豪杰纷纷起兵,占据州郡的人数不胜数。曹操与袁绍相比,声望小,人又少,然而之所以能打败袁绍,以弱胜强,不仅依靠天时,更有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强。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三世了,地势险要,民心归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孙权这方面只可以把他作为外援,但是不可谋取他。荆州北靠汉水、沔水,一直到南海的物资都能得到,东面和吴郡、会稽郡相连,西边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大家都要争夺的地方,但是它的主人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上天拿它用来资助将军的,将军你是否有占领它的意思呢?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自然条件优越,物产丰富,高祖凭借它建立了帝业。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在北面占据汉中,那里人民殷实富裕,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既是皇室的后代,而且声望很高,闻名天下,广泛地收揽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益两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直指宛、洛等中原一带。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到秦川出击,老百姓谁敢不用竹篮盛着饭食、用壶装着酒来欢迎将军您呢?如果真能这样做,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室天下就可以复兴了。”

刘备说:“好!”从此与诸葛亮的关系一天天深厚起来。关羽、张飞等人不高兴了,刘备劝解他们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一样,希望你们不要再说什么了。”关羽、张飞才不再说什么了。

【评论】

裴松之注的《三国志》引用《魏略》中说:“刘备屯军于樊城,当时曹操刚刚在河北平定袁绍,诸葛亮预测荆州会是第二个遭攻击的地方,但刘表性格和缓,不通晓军事,于是他往北去见刘备。刘备跟他没有旧交情,又因为诸葛亮年纪较小,所以以一般接待门客之礼接待了他。军内升帐完毕,其他的宾客都走了,只有诸葛亮留了下来,刘备也不问他想说什么。刘备喜好编织,当时正好有人送了髦牛尾给他,他便亲自动手编织。诸葛亮于是进言说:“贤英的将军应当有远大志向,怎么只是会编织?”刘备因此看出诸葛亮不是一般之人,于是扔下髦牛尾回答说:“这说的是什么话呢?这只是我无聊时打发时间罢了。”诸葛亮于是献言说:“将军认为刘表和曹操谁厉害?”刘备回答说:“刘表不如曹操。”诸葛亮又说:“将军自己呢?”说:“我也不如曹操。”诸葛亮说:“现在都不如曹操,但将军的军队不过数千人,凭这个来迎敌,难道没有别的办法?”刘备说:“我也心烦这个,应该怎么办呢?”诸葛亮说:“现在荆州不是人口少,而是登记在户的少。一般住户都有苛刻的赋税,所以人们心中不高兴。您可以和刘表说,让国内没有登记的住户自己登记,这样的话国内人口就多了。”刘备听从了诸葛亮的计谋,军队因此强大了。刘备由此深知诸葛亮的谋略,于是以上等宾客之礼对待诸葛亮。裴松之认为,武侯自己说“先帝三次到草庐之中来拜访我”,那么就不是武侯先拜访刘备了。宋代的儒者谈论他人最为苛刻,而对于诸葛亮的出处,却无可挑剔。像《魏略》中的那些说法,都是那些瞎掺合的人做的。

诸葛亮交往的人中,应该属徐庶最有才华见识了。他以前名叫福,原姓单,少年时放浪不羁,喜欢剑术,常年行侠仗义。中平末年(中平,灵帝年号),曾经为了帮朋友报仇而杀了人,以白色垩泥涂抹面孔,披头散发逃了。后来被官差抓住,官府问他姓名,他始终不开口。官差派人将徐庶绑在刑车立柱上,击鼓游街,要老百姓来辩认他的身份。老百姓感于徐庶行侠仗义,所以无人出面指认。后来经党羽营救,终于脱险。徐庶心中感激,自此以后,徐庶放下刀枪剑戟,换了衣服,潜心读书求学。刚开始他去精舍求学时,许多人听说他以武犯禁,都不肯与他往来。但他为人谦逊诚恳,早起扫除,孜孜不倦地投入学习中,对于书中的义理掌握得精炼纯熟。于是与同郡的石韬(字广元)志趣相投,成为亲密无间的好友,通过石广元的关系认识了武侯。后来他追随刘备,当阳战败后,徐庶母亲被曹操俘获,于是不得不辞别刘备,用手指着自己的胸口说:“我本打算与将军共图王霸大业,耿耿此心,唯天可表。现在不幸老母被掳,已方寸大乱,即使我留在将军身边也无济于事,请将军允许我辞别。”于是北上归顺曹操。当诸葛亮北伐时,徐庶还在曹操军中。看徐庶年轻时的侠义之气,很有几分燕、赵时期的壮烈气慨,和先民遗留下来的侠士风范。他能突然之间改变想法读书,为一起学习的人干活,克制心中的愤怒,这尤其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只因为母亲被敌人掳去,就义无反顾地放弃功名和心中所向往的事业,只为了回到母亲的身边,在家侍奉母亲,以尽到为人儿子的职责。真是有血性的男子汉啊!真是有血性的男子汉啊!希望现在的少年都能以徐庶为学习的榜样啊。

有能治理一个国家的人才,有能治理天下的人才;有影响一个时代的人才,也有影响百代的人才。武侯对石广元等人说过“你们三人入仕为官,最高可以做到刺史、郡守的位置”,三个人都问他,他却只是笑而不答,因为他若说出来就像是说大话欺骗别人的人。当他们在草庐相对而坐,从头至尾谈论的都是当时的天下大事,充满了喜悦而兴致高昂,那么武侯就是可以治理天下的人才、百世难求的人才,而不仅仅是只治理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人才,不必再等到他死后才能判断了。史书读到这里,就足够能引起人们努力进取之心,不用等听到鸡鸣后才开始刻苦用功了。当时武侯只有二十七岁,因此关于大器晚成的说法,也不是定论的。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