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分别论

第十二品 禅定分别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一 论母

世有比丘,以波罗提木叉防护律仪而住,净行行境具足,见于少量之罪而畏,于学处而受学,于守根门,于啖食而知量,于前夜后夜随警觉而随顺,以常作、总慧而为菩提分法之随修习随顺。彼即于前进、后退而有正知之所作,于前观、左右观而有正知之所作,于背屈、前伸而有正知之所作,于持袈裟、钵、衣而有正知之所作,于食、饮、嚼食、味而有正知之所作,于大小便利而有正知之所作,于行、住、坐、眠、觉醒、话、默而有正知之所作。彼即修于独居坐卧处,修于闲静处、树之根、山、岩窟、山洞、冢、林丛、野天、麦之集积、无声处、无音处、离人烟处、人秘密处、适宴默处。彼或到闲静处、树之根、空闲处而结跏趺坐,且正身端直,住于对面念而终,彼乃舍离世间之贪,以离贪之心而住,令心由贪澄净。舍离瞋而住于无恚害心,一切有命者利益哀愍是令心由瞋澄净。舍离惛沈随眠,以离惛沈随眠而住,明想念正知令心由惛沈随眠澄净。舍离掉举恶作而住于无掉举,内之寂静心令心由掉举恶作澄净。舍离犹豫,以压伏犹豫而住,善法之不疑令心由犹豫澄净。彼舍离此五盖,心之随烦恼于慧之无力,离欲、不善法,以有寻有伺而由离生喜乐具足第一禅定而住。寻伺寂静、内等净、心一趣性故,由无寻无伺之定生喜乐具足第二禅定而住。由于喜离贪故,住于舍,以念正知而正受乐身。此是此圣者所宣说之舍念乐住。具足此之第三禅定而住。由于断乐断苦故,及先既没灭喜忧故,以不苦不乐而舍念清净具足第四禅定而住。超过一切色想、灭没有对想、种种想不作意故,于无边虚空具足虚空无边处而住。超越一切虚空无边处,于识无边具足识无边处而住。超越一切识无边处,于无少所有具足无所有处而住。超越一切无所有处,具足非想非非想处而住。

二 经分别

“世”者,是于此见、忍辱、妙光、执持、法、律、法律、佛语、梵行、大师之教,依此言“世”。

“比丘”者,是众所知之比丘、所认知之比丘。谓乞饮食之比丘,乞求者之比丘,作持缀衣之比丘,破恶不善法之比丘,令恶不善法破之比丘,舍离特殊烦恼之比丘,舍离不特殊烦恼之比丘,有学之比丘,无学之比丘,非有学非无学之比丘,首[座]比丘,善贤比丘,醍醐比丘,坚比丘,具足聚集白四羯磨、不动、住应供之比丘。

“波罗提木叉”者,是戒安立等者,为善法之等至者,修行、禁戒、律仪之戒口、极戒口。“律仪”者,是身之不犯、口之不犯、身口之不犯。“防护”者,是此波罗提木叉律仪之得达、等得达、到达、等到达、生起、等生起、成就,依是言“波罗提木叉律仪之防护”。

“住”者,是动、转、保、令趣、令至、行、住,依是言“住”。

“净行行境具足”者,是有净行、有不净行。

此中,如何为“不净行”耶?是身之犯、口之犯、身口之犯,是言不净行。一切之恶戒亦为不净行。于世一类者,或依竹施、叶施、花施、果施、水浴施、齿杨枝施,或依谄媚性、绿豆计性、溺爱性,或依步宣传者,依其他种种而佛所诽难之邪命为命者,是言“不净行”。

此中,如何为“净行”耶?是身之不犯、口之不犯、身口之不犯,是言净行。一切之持戒亦为净行。于世一类者,或不依竹施、叶施、花施、果施、水浴施、齿杨枝施,或不依谄媚性、绿豆汁性、溺爱性,或不依步宣传者,不依其他种种而佛所诽难之邪命为命者,是言“净行”

“行境”者,是行境、不行境。

此中,如何为“不行境”耶?世之一类者,或以吠奢女为行境[亲近处],或以寡妇、淫女、黄门、比丘尼、饮酒店为行境。或与王、王大臣、外道、外道声闻、不随顺白衣共同俱住而住。更亦以所有之家族,对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之不信、不喜明、不作井池、责骂诽谤者、不福利欲、不利益欲、不快乐欲、不安稳欲,对于如斯之家族习行遵行,是言“不行境”。

此中,如何为“行境”耶?世之一类者,或不以吠奢女为行境,或不以寡妇、淫女、黄门、比丘尼、饮酒店为行境。或不与王、王大臣、外道、外道声闻、不随顺白衣共同俱住而住。更亦以所有之家族,对于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之信、喜明、作井池、[其家具足]黄衣之光辉、仙风转展[其家充满诸多比丘之出入]、福利欲、利益欲、快乐欲、安稳欲,对于如斯之家族习行遵行,是言“行境”。

如斯,此“净行”、“行境”之得达……乃至……成就,依是言“净行行境具足”。

“于少量之罪而见畏”者,此中,如何为少量之罪耶?是所有之彼罪之小量、劣量、轻、轻量,可作制止、防护、心生起、有靠之作意,是等言少量之罪。如斯于少量之罪,或见罪,或见畏,或见过失,或见离脱,依是言“于少量之罪而见畏”。

“于学处而受学”者,此中,如何为学耶?是有四种学,比丘之比丘学、比丘尼之比丘尼学、优婆塞之优婆塞学、优婆夷之优婆夷学,是言为学。如斯,于此学依总为总,依一切时为一切,于不余,于无余受而转,依是言“于学处而受学”。

“于守根门”者,是于守根门、于不守根门。

此中,如何是于“不守根门”耶?于世一类者即依眼见色终取相、取好,由于其眼根住于无防护而贪忧、恶不善法之流入,对于其事,从不防护,不护眼根,于眼根而不防护。依耳闻声终……乃至……依鼻嗅香终……乃至……依舌味味终……乃至……依身触触终……乃至……依意识法终取相、取好,由其意根住于无防护而贪忧、恶不善法之流入,对于其事,从不防护,不护意根,于意根而不防护。所有此等六种根之不守、不藏、不守护、不防护,是言于“不守根门”。

此中,如何为于“守根门”耶?于世一类者,依眼见色终不取相、取好,由于其眼根住于无防护,则贪忧、恶不善法必流入,对于其事,从而防护,护眼根,于眼根而防护。依耳闻声终……乃至……依鼻嗅香终……乃至……依舌味味终……乃至……依身触触终……乃至……依意识法终,不取相、取好,由其意根住于无防护,则贪忧、恶不善法必流入,对于其事,由此而防护,护意根,于意根而防护。所有此等六种根之守、藏、守护、防护,是言于“守根门”。于此守根门之得达……乃至……成就,依是言“于守根门”。

“于啖食而知量”者,是于啖食有知量,于啖食有不知量。

此中,如何为“于啖食有不知量”耶?于世一类者即不省察,不如理,为游戏、酩酊、庄严、飘扬之食而食。此中,所有之于啖食则不知足、不知量、不省察,是言“于啖食之不知量”。

此中,如何为“于啖食之知量”耶?于世一类者即省察而如理,不为游戏、酩酊、庄严、飘扬即为身之住、持、给养、梵行随取食而食。如斯而“我打破旧受,我不令生新受。依我而生活之持续、无过与快乐。”此中,于所有之啖食知足、知量、省察,是言“于啖食之知量”。此知量之得达……乃至……成就,依是言“于啖食而知量”。

又如何有比丘,“于前夜后夜而随警觉随顺”耶?于世有比丘,于昼经行,坐而由障盖之法令心澄净。于夜之初更经行,坐而由障盖之法令心澄净。于夜之中更向右卧如狮子,重足而念正知,作意起立之想;于夜之后更再起床经行,坐而由障盖之法令心澄净。如是比丘“于前夜后夜而随警觉随顺”。

“常作”者,是所有心之发勤……乃至……正精进。“总慧”者,是所有之慧、知……乃至……无痴、择法、正见。

“菩提分法之随修习随顺”者,此中,如何是“菩提分法”耶?乃七觉支,是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是言“菩提分法”。如斯修习、多所作是等之菩提分法,依是言“菩提分法之随修习随顺”。

又如何比丘有“于前进、后退而有正知之所作,于前观、左右观而有正知之所作,于背屈、前伸而有正知之所作,于持袈裟、钵、衣而有正知之所作,于食、饮、嚼食、味而有正知之所作,于大小便利而有正知之所作,于行、住、坐、眠、觉醒、话、默而有正知之所作”耶?于世有比丘,以念正知而前进、后退,以念正知而前观、左右观,以念正知而背屈、前伸,持袈裟、钵、衣而有念正知之所作,于食、饮、嚼食、味而有念正知之所作,于大小便利而有念正知之所作,于行、住、坐、眠、觉醒、话、默而有念正知之作。

“念”者,此中,如何为念耶?是所有之念、随念、专念、忆念、不忘性、不失性、不遗性、不失念性、念之念根、念力、正念,是言为“念”。

“正知”者,此中,如何为正知耶?是所有之慧、知、简择、极简择、择法、等了、近了、近对了、贤能、善巧、能察、观相、思考、近解、总睿、遍导者、观察、正知、锥慧、慧根、慧力、慧刀、慧净色、慧明净、慧光显、慧光明、慧珠宝、无痴、择法、正见,是言“正知”。

如斯,此之念、正知者之得达……乃至……成就。如是,比丘是“以念正知而前进,后退,以念正知而前观、左右观,以念正知而背屈、前伸,持袈裟、钵、衣而有念正知之所作,于食、饮、嚼食、味而有念正知之所作,于大小便利而有念正知之所作,于行、住、坐、眠、觉醒、话、默而有念正知之所作”。

“独居”者,即有近之坐卧处,由其家无多出家、在家之居者,依此为“独居”。又有远之坐卧处,由其家无多出家、在家之居者,依此为“独居”。

“坐卧处”者,床亦是坐卧处,小床亦是坐卧处,筵亦是坐卧处,厚枕亦是坐卧处,精舍亦是坐卧处,金翅鸟家亦是坐卧处,美屋亦是坐卧处,楼房亦是坐卧处,廓亦是坐卧处,住房亦是坐卧处,洞亦是坐卧处,树根亦是坐卧处,籔亦是坐卧处,或又比丘一切之隐退处是坐卧处。

“修”者,是于此独居之坐卧处修、等修、习、从习、等习,依是言“修”。

“闲静处”者,是出于城门帝释台座之外而终,一切之处为“闲静处”。

“树之根”[等]者,乃树之根元,即“树根”。山者“山”也。岩窟者即“岩窟”也。山洞者即“山洞”也。冢者即“冢”也。野天者即“野天”也。麦之集积者即“麦之集积”。

“林丛”者,是远坐卧处之增语。“林丛”者,是密林之增语。“林丛”者,是恐怖坐卧处之增语。“林丛”者,是身毛竖立坐卧处之增语。“林丛”者,是远处坐卧处之增语。“林丛”者,是不令人近行坐卧处之增语。“林丛”者,是难生坐卧处之增语。

“无声处”者,即虽近于坐卧处,由其家无多出家、在家之居者,依此为“无声处”。又,虽远于坐卧处,由其家无多出家、在家之居者,依此为“无声处”。

“无音处”[等]者,彼无声处即是此之“无音处”。彼无音处即是此之“离人烟处”。彼离人烟处即是此之“人秘密处”。彼人秘密处即是此之“适宴默处”。

“或到闲静处,或到树之根,或到空闲处”者,或行于闲静处,或行于树之根,或行于空闲处。

“结跏趺坐”者,是结跏而趺坐。

“端身立直”者,是端身直立。

“对面念而住止”者,此中,如何为念耶?是所有之念、随念……乃至……正念,是言为念。此念者或于鼻端、面相,令安住、乐住,依是言“于对面念而住止”。

“舍离世间之贪”者,此中,如何为“贪”耶?是所有之贪、有贪……乃至……心之有贪,是言“贪”。

此中,如何为“世间”耶?五取蕴是世间,是言“世间”。于此世间有贪之静止、静寂、寂静、没灭、隐没、停止、止定、干枯、枯渴、除灭,依此言“舍离世间之贪”。

“以离贪之心”者,此中,如何为心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为心。此之心是离贪——依此言“以离贪之心”。

“住”者,是动、转、保、令趣、令至、行、住,依此言“住”。

“令心由贪澄净”者,此中,如何为贪耶?是所有之贪、有贪……乃至……心之有贪,是言为贪。

此中,如何为心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为心。

令此心由此贪而净、离净、澄净、解脱、离脱、遍解脱,依此言“令心由贪澄净”。

“舍离瞋”者即有恚、有瞋。

此中,如何为“恚”耶?是所有心之嫌恨、恚逆、愤恚、逆意、怒、极怒、激极怒、瞋、极瞋、激极瞋、心之害恶、意极瞋、忿、忿怒、忿怒性、瞋、败德、败德性、害恶、恚害、恚害性、心之妨害、敌害、狞恶、恶害,是言为“恚”。

此中,如何为“瞋”耶?所有之恚是“瞋”。所有之“瞋”即恚。

如斯,此之恚与此之瞋之静止、静寂、寂静、没灭、隐没、停止、止定、干枯、枯渴、除灭,依此言“舍离瞋”。

“无恚害心”者,此中,如何为“心”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为“心”。此心有无恚害,依此言“无恚害心”。

“住”者,是动……乃至……住——依此言“住”。

“令心由瞋澄净”者,是有恚、有瞋。

此中,如何为“恚”耶?是所有心之嫌恨、恚逆……乃至……心之敌害、狞恶、恶害,是言为“恚”。

此中,如何为“瞋”耶?所有之恚是“瞋”。所有之“瞋”是恚。

此中,如何为“心”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为“心”。

令此心由此瞋而净、离净、澄净、解脱、离脱、遍解脱,依此言“令心自瞋澄净”。

“舍离惛沈随眠”者,是有惛沈、随眠。

此中,如何为“惛沈”耶?是所有心之重性、不调柔性、固者、蠢愚、依附、固执、固执性、心之惛沈、顽鲁、顽鲁性,是言为“惛沈”。

此中,如何为“随眠”耶?是所有身之重性、不调柔性、蔽、遍蔽、阻害、随眠、睡眠、不活泼、梦睡、睡眠性,是言为“随眠”。

如斯此惛沈与此随眠之静止、静寂、寂静、没灭、隐没、停止、止定、干枯、枯渴、除灭,依此言“舍离惛沈随眠”。

“离惛沈随眠”者,此惛沈随眠之拂除性、吐出性、解脱性、舍离性、舍了性、舍离舍了性,依此言“离惛沈随眠”。“住”者……乃至……依此言“住”。

“明想”者,此中,如何为“想”耶?所有之想、正想、正想性,是言为“想”。此有想之明、离覆、澄净、清净,依此言“明想”。

“念正知”者,此中,如何为“念”耶?所有之念、随念……乃至……正念,是言为“念”。

此中,如何为“正知”耶?所有之慧、知……乃至……无痴、择法、正见,是言为“正知”。

如斯,此念与正知之得达……乃至……成就,依此言“念正知”。

“令心自惛沈随眠澄净”者,是有惛沈、随眠。

此中,如何为“惛沈”耶?所有心之重性……乃至……心之顽鲁性,是言“惛沈”。

此中,如何为“随眠”耶?所有身之重性……乃至……睡眠性,是言“随眠”。

此中,如何为“心”耶?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为“心”。

令此心由此惛沈随眠而净、离净、澄净、解脱、离脱、遍解脱,依此言“令心自惛沈随眠澄净”。

“舍离掉举恶作”者,乃有掉举、恶作。

此中,如何为“掉举”耶?是所有心之掉举、不寂静、心散乱、心之骚乱,是言为“掉举”。

此中,如何为“恶作”耶?于不净事之净事想性,于净事之不净事想性,于无罪之罪想性,于罪之无罪想性。所有之如斯等之恶作、变悔、恶作性、心之悔恨、意后悔,是言为“恶作”。

如斯,此掉举与恶作之静止、静寂、寂静、没灭、隐没、停止、止定、干枯、枯渴、除灭,依此言“舍离掉举恶作”。

“无掉举”者,是此掉举恶作之拂除性、吐出性、解脱性、舍离性、舍了性、舍离舍了性,依此言“无掉举”。

“住”者,是动……乃至……住,依此言“住”。

“内”者,是所有之内、各自者。

“寂静心”者,此中,如何为“心”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为“心”。此内为心之静止、静寂、寂静,是言为“内之寂静心”。

“令心由掉举恶作澄净”者,乃有掉举、恶作。

此中,如何为“掉举”耶?是所有心之掉举、不寂静、心散乱、心之骚乱,是言掉举。

此中,如何为“恶作”耶?于不净事之净事想性……乃至……意后悔,是言“恶作”。

此中,如何为“心”耶?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为“心”。

令此心由此掉举恶作而净、离净、澄净、解脱、离脱、遍解脱,依此言“令心由掉举恶作澄净”。

“舍离犹豫”者,此中,如何为“犹豫”耶?是所有之惑、惑疑、已惑、疑、犹豫、二分、二路、疑惑、不一执、暧昧、遍暧昧、不穿入、昏迷、心意之后悔,是言为犹豫。此犹豫之静止、静寂、寂静、没灭、隐没、停止、止定、干枯、枯渴、除灭,依此言“舍离犹豫”。

“压伏犹豫”者,是压伏此犹豫之超出、出过、超越、超脱,依此言“压伏犹豫”。

“住”者,是动……乃至……住,依此言“住”。

“于善法之不疑”者,乃于善法依犹豫而不疑、不犹豫。有不疑、无疑、离疑,依此言“于善法之不疑”。

“令心由犹豫澄净”者,此中,如何为犹豫耶?

是所有之疑、惑疑、已惑……乃至……昏迷、心之意后悔,是言为犹豫。

此中,如何为“心”耶?是所有之心、意、故意……乃至……是等之意识界,是言为“心”。

令此心由此犹豫而净、离净、澄净、解脱、离脱、遍解脱,依此言“令心由犹豫澄净”。

“舍离此之五盖”者,是等五盖之静止、静寂、寂静、没灭、隐没、停止、止定、干枯、枯渴、除灭,依此言“舍离此中之五盖”。

“心之随烦恼”者,是此五盖“心之随烦恼。”

“慧之无力时”者,即依此五盖,未生之慧不生,已生之慧灭,依此言“慧之无力时”。

“离欲、不善法”者,此中,如何为“欲”耶?欲者,是“欲”也。贪者是“欲”。欲贪是“欲”。思惟是“欲”。思惟贪是“欲”。是言为“欲”。

此中,如何“不善法”耶?是欲欲、恚、惛沈随眠、掉举恶作、犹豫,是言“不善法”。

如斯,由此欲、不善法而离者,依此言“离欲、不善法”。

“有寻有伺”者,是有寻、有伺。

此中,如何为“寻”耶?是所有之推度、寻求、思惟、思考、注思、思、现前解、正思惟,是言为“寻”。

此中,如何为“伺”耶?是所有之伺察、伺、随伺、近伺、心之随属、注意伺察,是言为“伺”。

如斯,此寻与此伺者之得达……乃至……成就,依此言“有寻有伺”。

“由离生”者,是寻、伺、喜乐、心之一境性。于此之离此等之生、等生、生起、现起、现前,依此言“由离生”。

“喜乐”者,是有喜、有乐。

此中,如何为喜耶?是所有心之喜、极喜、喜悦、极悦、欣、极欣、旺喜、喜欢、悦,是言为喜。

此中,如何为乐耶?是所有心之快、心之乐,心触所生之快、乐之领纳、心触所生之快、乐之受,是言为乐。

如斯,此乐与此喜之俱行、俱住、相应,依此言喜乐。

“第一”者,是计算顺序之第一。此第一之定是“第一”。

“禅定”者,是寻、伺、喜乐、心一境性。

“具足”者,是所有之第一禅定之得、逮得、至、等至、获得、作证、具足。

“住”者,是动……乃至……住——依此言“住”。

“寻伺寂静故”者,是有寻、有伺。

此中,如何为寻耶?是所有之推度、寻求……乃至……正思惟,是言为寻。

此中,如何为伺耶?是所有之伺察、伺、随伺、近伺、心之随属、注意伺察,是言为伺。如斯,寻与伺之静止、静寂、寂静、没灭、隐没、停止、止定、干枯、枯渴、除灭,依此言“寻伺寂静故”。

“内”者,是所有之内、各自者。

“等净”者,是信、信入、心止定、现信。

“心一趣性”者,所有心之住……乃至……正定。

“无寻无伺”者,乃有寻、有伺。

此中,如何为寻耶?乃所有之推度……乃至……正思惟,是言为寻。

此中,如何为伺耶?乃所有之伺察、伺、随伺、近伺、心之随属、注意伺察,是言为伺。

如斯,此寻与此伺之静止、静寂、寂静、没灭、隐没、停止、止定、干枯、枯渴、除灭,依此言“无寻无伺”。

“由定生”者,是等净之喜乐、心之一境性。于此之定生、等生、生起、现起、现前,依此言“由定生”。

“喜乐”者,乃有喜、有乐。

此中,如何为喜耶?是所有心之喜、极喜……乃至……悦,是言为喜。

此中,如何为乐耶?是所有心之快……乃至……乐之受,是言为乐。

如斯,此乐与此喜之俱行、俱生、俱住、相应,依此言喜乐。

“第二”者,是计算顺序之第二。此第二之定是“第二”。

“禅定”者,是等净喜乐、心一境性。

“具足”者,是所有第二禅定之得、逮得、至、等至、获得、作证、具足。

“住”者,是动……乃至……住,依此言“住”

“由喜离贪”者,此中,如何为喜耶?是所有心之喜、极喜、极悦、喜悦、欣、极欣、旺喜、喜欢、悦,是言为喜。此喜之静止、静寂、寂静、没灭、隐没、停止、止定、干枯、枯渴、除灭,依此言“由喜离贪”。

“舍”者,此中,如何为舍耶?是所有心之舍、舍性、增上舍、中庸性,是言为舍。此舍之得达……乃至……成就,依此言“舍”。

“住”者,是动……乃至……住,依此言“住”。

“念正知”者,此中,如何为念耶?是所有之念、随念……乃至……正念,是言为念。

此中,如何为正知耶?是所有之慧、知……乃至……无痴、择法、正见,是言正知。

如斯,此念与此正知之得达……乃至……成就,依此言“念正知”。

“正受乐身”者,此中,如何为乐耶?是所有心之快、心之乐,心触所生之快,乐之领纳,心触所生之快、乐之受,是言为乐。

此中,如何为身耶?是想蕴、行蕴、识蕴,是言为身。

此乐依此身而正受,依此言“正受乐身”。

“此是圣者之宣说”者,此中,如何为圣者耶?所言圣者是佛与佛之声闻。彼等此宣说、示、令知、确立、开示、分别、明示、明,依此言“此是圣者之宣说”。

“舍念乐住”者,此中,如何为舍耶?是所有心之舍、舍性、增上舍、中庸性,是言为舍。

此中,如何为念耶?是所有之念、随念……乃至……正念,是言为念。

此中,如何为乐耶?是所有心之快……乃至……乐受,是言为乐。

如斯,成就此舍、念、乐而动、转、保、令趣、令至、行、住,依此言“舍念乐住”。

“第三”者,是计算顺序之第三。此第三之定是“第三”。

“禅定”者,是舍、念正知、乐、心一境性。

“具足”者,是所有之第三禅定之得、逮得、至、等至、获得、作证、具足。

“住”者,是动……乃至……住,依此言“住”。

“断乐断苦”者,是有乐、有苦。

此中,如何为乐耶?是所有身之快、身之乐,身触所生之快、乐之领纳,身触所生之快、乐之受,是言为乐。此中,如何为苦耶?是所有身之不快、身之苦,身触所生之不快、苦之领纳,身触所生之不快、苦之受,是言为苦。

如斯,此乐与此苦者,有静止、静寂、寂静、没灭、隐没、停止、止定、干枯、枯渴、除灭,依此言“断乐断苦”。

“先既没灭喜忧故”者,是有喜、有忧。

此中,如何为喜耶?是所有心之快、心之乐,心触所生之快、乐之领纳,心触所生之快、乐之受,是言为喜。

此中,如何为忧耶?是所有心之不快、心之苦,心触所生之不快、苦之领纳,心触所生之不快、苦之受,是言为忧。

如斯,此喜与此忧者,是先既静止、静寂、寂静、没灭、隐没、停止、止定、干枯、枯渴、除灭,依此言“先既没灭喜忧之故”。

“不苦不乐”者,即所有心之非快非不快,心触所生之不苦不乐之领纳,心触所生之不苦不乐之受,依此言“不苦不乐”。

“舍念清净”者,此中,如何为舍耶?是所有心之舍、舍性、增上舍、中庸性,是言为舍。

此中,如何为念耶?是所有之念、随念……乃至……正念,是言为念。

此之念者,由舍而有开放、清净、纯净,依此言“舍念清净”。

“第四”者,是计算顺序之第四。此第四之定是“第四”。

“禅定”者,是舍、念、心一境性。

“具足”者,是所有第四禅定之得、逮得、至、等至、获得、作证、具足。

“住”者,是动……乃至……住——依此言“住”。

“超越一切色想故”者,此中,如何为色想耶?是所有以色缠之等至或成就者、已生者,或现法乐住者之想、等想、现前等想,是等言色想。是等色想之超越、出超、超过,依此言“超越一切色想之故”。

“没灭有对想故”者,此中,如何为有对想耶?是色想、声想、香想、味想、触想,是等言有对想。是等有对想之静止、静寂、寂静、没灭、隐没、停止、止定、干枯、枯渴、除灭,依此言“没灭有对想之故”。

“种种想不作意故”者,此中,如何为种种想耶?是所有非定之意界,或所具之意识界,或所具之想、等想、现前等想,是等言种种想。不作意此之种种想,依此言“种种想不作意之故”。

“无边虚空”者,此中,如何为虚空耶?是所有之虚空、虚空性、无碍、无碍性、间隙、间隙性、无四大种之所触,是言虚空。于此虚空心立、令等立、令遍满于无边,依此言“无边虚空”。

“虚空无边处”者,是以虚空无边处或成就者、已生者、现法乐住者之心心所法。

“具足”者,是所有虚空无边处之得、逮得、至、等至、获得、作证、具足。

“住”者,是动……乃至……住,依此言“住”。

“超越一切虚空无边处”者,是此虚空无边处之超越、出超、超过,依此言“超过一切虚空无边处”。

“入于无边识”者,此即虚空依于识而触、作意,且遍满于无边,依此言“入于无边识”。

“识无边处”者,以识无边处或成就者、已生者、现法乐住者之心心所法。

“具足”者,是所有识无边处之得、逮得、至、等至、获得、作证、具足。

“住”者,是动……乃至……住,依此言“住”。

“超过一切识无边处”者,此识无边处之超越、出超、超过,依此言“超过一切识无边处”。

“无所有”者,是见此识为无在、不在、不见、无少所有,依此言“无所有”。

“无所有处”者,以无所有处或成就者、已生者、现法乐住者之心心所法也。

“具足”者,乃所有无所有处之得、逮得、至、等至、获得。作证、具足。

“住”者,是动……乃至……住,依此言“住”。

“超过一切无所有处”者,乃此无所有处之超越、出超、超过,依此言“超过一切无所有处”。

“入于非想非非想”者,即此无所有处由实作意,修行余等至,依此言“入于非想非非想”。

“非想非非想处”者,以非想非非想处或成就者、已生者、现法乐住者之心心所法。

“具足”者,是所有非想非非想处之得、逮得、至、等至、获得、作证、具足。

“住”者,是动、转、保、令趣、令至、行、住,依此言“住”。

三 对法分别

四种禅定者,是第一禅定、第二禅定、第三禅定、第四禅定。

此中,如何为第一禅定耶?于世有比丘,彼时修色生之道,离欲……乃至……具足地遍之第一禅定而住;其时,有五支禅:是寻、伺、喜、乐、心一境性,是言第一禅定。余之诸法是禅相应。

此中,如何为第二禅定耶?于世有比丘,彼时修色生之道,以寻伺寂静故……乃至……具足地遍之第二禅定而住;其时,有三支禅:是喜、乐、心一境性,是言第二禅定。余之诸法是禅相应。

此中,如何为第三禅定耶?于世有比丘,彼时修色生之道,由喜离贪之故……乃至……具足地遍之第三禅定而住;其时,有二支禅:是乐、心一境性,是言第三禅定。余之诸法是禅相应。

此中,如何为第四禅定耶?于世有比丘,彼时修色生之道,断乐……乃至……具足地遍之第四禅定而住;其时,有二支禅:是舍、心一境性,是言第四禅定。余之诸法是禅相应。

于世有比丘,彼时修色生之道,离欲……乃至……具足地遍之第一禅定而住;其时,有五支禅:即寻、伺、喜、乐、心一境性,是言第一禅定。余之诸法是禅相应。

于世有比丘,彼时修色生之道,以无寻唯伺而由离生喜乐者,具足地遍之第二禅定而住;其时,有四支禅:即伺、喜、乐、心一境性,是言第二禅定。余之诸法是禅相应。

于世有比丘,彼时修色生之道,以寻伺寂静故……乃至……具足地遍之第三禅定而住;其时,有三支禅:即喜、乐、心一境性,是言第三禅定。余之诸法是禅相应。

于世有比丘,彼时修色生之道,由喜离贪之故……乃至……具足地遍之第四禅定而住;其时,有二支禅:即乐、心一境性,是言第四禅定。余之诸法是禅相应。

世有比丘,彼时修色生之道,断乐……乃至……具足地遍之第五禅定而住;其时,有二支禅:即舍、心一境性,是言第五禅定。余之诸法是禅相应。……乃至……

世有比丘,彼时修无色生之道,超过一切无所有处,以非想非非想处想俱行而断乐……乃至……具足第四禅定而住;其时,有二支禅:即舍、心一境性,是言第四禅定。

四种禅定者,是第一禅定、第二禅定、第三禅定、第四禅定。

此中,如何为第一禅定耶?于世有比丘,彼时修出世间禅定,以出离、能趣分散而舍离成见,得初地,离欲……乃至……具足苦迟通行之第一禅定而住;其时,有五支禅:即寻、伺、喜、乐、心一境性,是言第一禅定。余之诸法是禅相应。

此中,如何为第二禅定耶?于世有比丘,彼时修出世间禅定,以出离、能趣分散而舍离成见,得初地,以寻伺寂静之故……乃至……具足苦迟通行之第二禅定而住;其时,有三支禅:即喜、乐、心一境性,是言第二禅定。余之诸法是禅相应。

此中,如何为第三禅定耶?于世有比丘,彼时修出世间禅定,以出离、能趣分散而舍离成见,得初地,由喜离贪故……乃至……具足苦迟通行之第三禅定而住;其时,有二支禅:即乐、心一境性,是言第三禅定。余之诸法是禅相应。

此中,如何为第四禅定耶?于世有比丘,彼时修出世间禅定,以出离、能趣分散而舍离成见,得初地,断乐……乃至……具足苦迟通行之第四禅定而住;其时,有二支禅:即舍、心一境性,是言第四禅定。余之诸法是禅相应。

于世有比丘,彼时修出世间禅定,以出离、能趣分散而舍离成见,得初地,离欲……乃至……具足苦迟通行之第一禅定而住;其时,有五支禅:即寻、伺、喜、乐、心一境性,是言第一禅定。余之诸法是禅相应。

于世有比丘,彼时修出世间禅定,以出离、能趣分散而舍离成见,得初地,以无寻唯伺而由离生喜乐者,具足苦迟通行之第二禅定而住;其时,有四支禅:即伺、喜、乐、心一境性,是言第二禅定。余之诸法是禅相应。

于世有比丘,彼时修出世间禅定,以出离、能趣分散而舍离成见,得初地,以寻伺寂静之故……乃至……具足苦迟通行之第三禅定而住;其时,有三支禅:即喜、乐、心一境性,是言第三禅定。余之诸法是禅相应。

于世有比丘,彼时修出世间禅定,以出离、能趣分散而舍离成见,得初地,自喜离贪之故……乃至……具足苦迟通行之第四禅定而住;其时,有二支禅:即乐、心一境性,是言第四禅定。余之诸法是禅相应。

于世有比丘,彼时修出间禅定,以出离、能趣分散而舍离成见,得初地,断乐……乃至……具足苦迟通行之第五禅定而住;其时,有二支禅:即舍、心一境性,是言第五禅定。余之诸法是禅相应。

四种禅定者,是第一禅定、第二禅定、第三禅定、第四禅定。

此中,如何为第一禅定耶?于世有比丘,彼时修色生之道,离欲……乃至……具足地遍之第一禅定而住;其时,有触……乃至……不散乱,是等之诸法是善。即由此色缠善业之已作,由已积集之异熟,离欲……乃至……具足地遍之第一禅定而住;其时,有五支禅:即寻、伺、喜、乐、心一境性,是言第一禅定。余之诸法是禅相应。

此中,如何为第二禅定耶?于世有比丘,彼时修色生之道,以寻伺寂静之故……乃至……具足地遍之第二禅定而住;其时,有触……乃至……不散乱,是等之诸法是善。即由此色缠善业之已作,由已积集之异熟,以寻伺寂静之故……乃至……具足地遍之第二禅定……乃至……第三禅定……乃至……第四禅定……乃至……第一禅定……乃至……地遍之第五禅定而住;其时,有二支禅:即舍、心一境性,是言第五禅定。余之诸法是禅相应。……乃至……

于世有比丘,彼时修无色生之道……乃至……超过一切无所有处,以非想非非想处俱行而断乐……乃至……具足第四禅定而住;其时,有触……乃至……不散乱,是等之诸法是善。即由此无色缠善业之已作,由已积集之异熟,超过一切无所有处……乃至……以非想非非想处想俱行而断乐……乃至……具足第四禅定而住;其时,有二支禅:即舍、心一境性,是言第四禅定。余之诸法者是相应。

四种禅定者,是第一禅定、第二禅定、第三禅定、第四禅定。

此中,如何为第一禅定耶?于世有比丘,彼时修出世间禅定,以出离、能趣分散而舍离成见,得初地,离欲……乃至……具足苦迟通行之第一禅定而住;其时,有触……乃至……不散乱,是等之诸法是善。即由此出世间善禅定之已作,由已修之异熟,离欲……乃至……具足苦迟通行、空之第一禅定而住;其时,有五支禅:即寻、伺、喜、乐、心一境性,是言第一禅定。余之诸法是禅相应。

此中,如何为第二禅定耶?于世有比丘,彼时修出世间禅定,以出离、能趣分散而舍离成见,得初地,以寻伺寂静之故……乃至……具足苦迟通行之第二禅定而住;其时有触……乃至……不散乱,是等之诸法是善。即由此出世间善禅定之已作,由已修之异熟,以寻伺寂静之故……乃至……具足第二禅定……乃至……第三禅定……乃至……第四禅定……乃至……第一禅定……乃至……苦迟通行、空之第五禅定而住;其时,有二支禅:即舍、心一境性,是言第五禅定。余之诸法是禅相应。四种之禅定者,是第一禅定、第二禅定、第三禅定、第四禅定。

此中,如何为第一禅定耶?于世有比丘,彼时修色缠之禅定,以作无记为非善非不善非业异熟,以现法乐住而离欲……乃至……具足地遍之第一禅定而住;其时,有五支禅:即寻、伺、喜、乐、心一境性,是言第一禅定。余之诸法是禅相应。

此中,如何为第二禅定耶?于世有比丘,彼时修色缠之禅定,以作无记为非善非不善非业异熟,以现法乐住而寻伺寂静之故……乃至……具足第二禅定……乃至……第三禅定……乃至……第四禅定……乃至……第一禅定……乃至……地遍之第五禅定而住;其时,有二支禅:即舍、心一境性,是言第五禅定。余之诸法是禅相应。……乃至……

于世有比丘,彼时修无色缠之禅定,以作无记而非善非不善非业异熟,以现法乐住而超过一切无所有处,以非想非非想处想俱行而断乐……乃至……具足第四禅定而住;其时,有二支禅:即舍、心一境性,是言第四禅定。余之诸法是禅相应。

四 问分

四种之禅定者,于世有比丘,离欲、不善法,以有寻有伺而由离生喜乐具足第一禅定而住。以寻伺寂静、内等净、心一趣性之故,由无寻无伺之定生喜乐具足第二禅定而住。由于由喜离贪之故,于舍住以念正知正受乐身。此是圣者所宣说舍念乐住。具足此第三禅定而住。由断乐断苦之故,及先既没灭喜忧之故,以不苦不乐而舍念清净具足第四禅定而住。四种之禅定是几何为善耶?几何为不善耶?几何为无记耶?……乃至……几何为有诤耶?几何为无诤耶?

有善、无记。三禅定是于此处除已生之乐受而为乐受相应,第四禅定是此处除已生之不苦不乐受为不苦不乐受相应。有异熟、异熟法法、非异熟非异熟法法。有已取顺取、不已取顺取、不已取不顺取。有不有杂染杂染、不有杂染不杂染。第一禅定是于此处除已生之寻伺为有寻有伺,三禅定者是无寻无伺。二禅定者是于此处除已生之喜而为喜俱行,三禅定者是于此处除已生之乐而为乐俱行,第四禅定者是于此处除已生之舍为舍俱行。非见非修所断。非见非修所断因。有能趣积集、能趣分散、非能趣积集非能趣分散。有有学、无学、非有学非无学。有大、无量。三禅定者虽是小所缘不可言大所缘,有无量所缘,不可言无量所缘,第四禅定是小所缘、大所缘、无量所缘,不可言小所缘或大所缘或无量所缘。有中。有胜。有正性决定、不决定。三禅定是非道所缘,有道因、道增上,不可言道因、道增上,第四禅定是道所缘、道因、道增上,不可言道所缘或道因或道增上。有已生、不已生、可生。有过去、未来、现在。三禅定者即不可言过去所缘或未来所缘或现在所缘,第四禅定是过去所缘、未来所缘、现在所缘,不可言过去所缘或未来所缘或现在所缘。为内、外、内外。三禅定者是外所缘,第四禅定是内所缘、外所缘、内外所缘,不可言内所缘或外所缘或内外所缘。无见无对。

非因。有因。因相应。不可言以因为有因。以有因为非因。不可言以因为因相应,以因相应为非因,非因有因。有缘。有为。无见。无对。无色。世间、出世间。少分可识、少分不可识。非漏。有漏、无漏。漏不相应。不可言以漏为有漏,以有漏为非漏,不可言以有漏为非漏。不可言以漏为漏相应或以漏相应为非漏。漏不相应有漏、漏不相应无漏。非结……乃至……非系……非暴流……非轭……非盖……非异取……有所缘。非心。心所。心相应……心俱住。心等起。心俱有。心随转。心俱住等起。心俱住等起俱有。心俱住等起随转。外。能取。已取、不已取。非取。……乃至……非染。

非见所断。非修所断。非见所断因。非修所断因。第一禅定是于此处除已生之寻而为有寻,三禅定是无寻。第一禅定是于此处除已生之伺而为有伺,三禅定是无伺。二禅定是于此处除已生之喜而为有喜,二禅定是无喜。二禅定是于此处除已生之喜而为喜俱行,二禅定乃非喜俱行。三禅定是于此处除已生之乐而为乐俱行,第四禅定乃非乐俱行。第四禅定是于此处除已生之舍而为舍俱行,三禅定乃非舍俱行。非欲缠。色缠、非色缠。三禅定乃非无色缠,第四禅定是无色缠、非无色缠。所属、无所属。出离、不出离。决定、不决定。有上、无上。无诤。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