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缘集尺牍
嘉禾楞严讲寺灵耀全彰着
与等庵法师
前遣龙宾。数名供役。原从贾人。售得梁极。诧为真清烟也。弟案无袭固随。即试之色香。俱赝。因知举世间无往而非赝也。一日卖得三担。诚然哉。比闻天寿大兴土木。欢喜无量。前日龙宾。正可付梓人弹线。亦一助也。委检书箧。得朱提三星。寄充圬者一菜。师必笑我倾家施也。笑笑。
又
中秋前。一扎奉讯。托友人邮。致省来书。知为殷仲堪浮沉矣。没痛痒汉。不可托些小事业。有如是夫闻轶凡师。回首甚好。然赖余生为善知识。劝导净业。今吾师又余生之善知识也。入室时。当严加督率。母令鞭策少缓。犯人苗稼总之。渠能做得一日好人。吾与师甚有功德。若造一日业。则使之生者。皆有罪退。不啻如黄鲁直活庸人之惜而已也。
复彻公
尊稿出尘手笔也。而六即颂句尤超脱。锺竟陵谓。僧诗句似生。意似脱。正非文士所能。凑泊处者是也。而猥命删润。岂多欲漆断纹琴。削方竹杖耶。胡乱点窜几首。聊博南屏社中笑我有点。金成铁手耳。
又
承以。誵讹数端。下问正问。道於盲也。即於明窗展读。对之经论悉皆明显浅近。初非誵讹隐深事也。良由近人不读古教。古教翻为新奇。亦可慨矣。随问答去。聊以塞问。未能思七得五。庶几思七得三。脱有未惬尊意处。不妨书来再商。
与王晋侯
足下妙年天纵。志学名成。才离竹马。便列贤书。抑广额屠儿耶。吾知九烈君已染兄外服。李揆之头。头第一非独步矣。如弟寒微仄劣。寡学无才。岂能与诸兄。并驱中原哉。亦雄飞雌伏。各自适耳。管城子十名。遣供指挥。是虽眇小丈夫。然吾兄吐万言。以徼君相之知。渠亦有记述不忘之助。勿嫌其秃。而退之冢也。
与四弟
汝不能力耕。勉事舌耕。苦守青毡。虽似下策。然古之宁越。今皆可为礼。不云乎。教学之相长也。则不可端。靠课几句。子曰。过生世当。潜心坟典。志希上进。则我虽失之东隅。汝可收之桑榆。浑以上人企予望之。佯喑假盲。不汝劳也。
与学人
比闻。尔辈率以絜较后先。为参学事。此锢疾也。大抵学人。要以学力虚实为忻戚。不当以位次前后为荣辱。忆先师门下。象龙蹴踏。余相从一十八年。求一悦众都讲不可得。今虽无似。然於教观门头。实亦当仁不让。而彼时头首龙象。亦有瞢瞢无闻者。崔烈身居相位。人皆嫌其铜臭。辱莫大焉。庾君每处下位。诸生执经。就问者麇集。由是以下位为贵荣。可知矣。职位先后。何足凭哉。倘有此疾。急先治之。然后参学。
复学人
省问。玄签序中。三事俱属法门。不决之疑。略为示明。其一问。天王越在陕郛之明年甲辰岁者。或指禄山称乱玄宗播迁事。则非也。此是唐代宗。广德元年。吐蕃寇乱。上避入陕。郭子仪为元帅。平乱复辟。乃癸卯岁也。次年甲辰。普门师作序。故云越在陕郛之明年甲辰岁也。即辅行序末。永泰首元。亦代宗年号。代宗立四年。改元永泰。故云永泰首元。又云兴唐八叶之四载也。其二问。十子既往者。或指关中十子。或指十大弟子。或指菩萨子。所谓一国三公。吾谁适从耶。独天溪老人指定章安大师名灌顶。乃第十灌顶王子位。故曰十子。则於序文。起伏脉络。贯通千古特识也。不必更有疑议。其三问。普门子三字者。或言普是其名。据序中。普早岁在尘句也。门子二字。即门人之谓。儒礼以嫡子当门者。为门子。据束晳补亡诗内粲粲门子句也。或云门是其名。据统记中列门师二字也。然皆模象。射覆法耳。须知普门二字皆是其名。子字即弟子之谓。字曰元浩。义兴人。初业儒。与梁肃友。后为荆溪入室弟子。文苑英华第七百二十六卷内。梁肃送沙门鉴虚归越序云。东南高僧有普门元浩。予甚深之友也。相遇之际。幸说鄙夫。扰扰俗状。且当澡灌心垢。再期於无何之乡。明文宛在。非胸臆谈也。他日统纪中亦当注清。以除后疑。因属法门关系。不惜委示。古人问一得三。子亦问三得四矣。
又
阅汝辈来问若于条。强半浅易典故。或法门名相。异日留心教部。染指书史。当自瞭然。不必琐答。姑择稍隐深可疑。互出不同者。数条书去。其一问。乃今台贤济洞。各有法派。故一稽名。而祖孙父子尊卑不滥。何六朝唐床之际。字派混滥。如天台大师名智顗。而弟子亦名智越智朗等耶。答古人重在德业道行。不屑屑於名字行派之间。较絜等级。故四明慈云同出宝云门下。而一名智礼。一名遵式之不同也。推其行派。昉於明太祖分封二十五王。於洪武十八年。天书庙授之时。各籓俱赐二十字系派。如燕籓则曰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静。迪先献正。玉牒分光。天潢衍派也。夫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自君作古。法门亦皆仿之。以立字派。则台贤济洞法派。皆始於明初。不可贵之於上古也。其二问。日观二字。此问不清。为复问。人乎。地乎。法门乎日观有三出不同。今俱为书出一。是地名。太山东南之地。名日观。昔秦始王封禅至此。刻石铭之。后汉武帝亦至其地。探得玉策。出文苑英华八百七十八卷。崔融少室山少姨庙记。二是人名。南宋既没。有温日观者。隐於西湖之玛瑙寺侧。善画葡萄博酒。夜常大哭。元丞相脱脱欲一见之。不可得出遗史。三是法门。佛令韦提希夫人。修十六妙观。往生西方。第一日观。第二水地。乃至十六上品上生观。佛言。欲生西方。先观落日。状如悬鼓。心想不乱。开目闭目。常见红日。名为日观。出方等时。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此可谓问一得三虚往实归也。其三问。予诗中。四月桃花嫩三春桂子红者。四月桃花。白乐天游庐山大林寺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每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是也。出白乐天长庆全集。及文苑英华第七百一十一卷。三春桂子者。桂有三种。有菌桂牡桂。出宾宜韶钦等州。三四月开花。今南方八月开花者。但名桂而已。出胡赤坡癸签。其四问。三多二字。此有两出。若缘觉人能侵习气者。由百千万世观因缘。及见佛闻法。作福多故。云深观缘起。久种三多。福慧既隆。预侵二习。是也。此三多属小乘。出四教仪集注第六卷末。若华严云。无边福聚。极善清净。(句)虚空法界。靡不观察。(句)十方世界。一切国土。所有佛兴。咸勤供养。(句)清凉疏云。一净福清净。二智观法界。三近胜缘。是为三多。出华严经世主妙严品卷五之一。赞如来师子座中。光流菩萨之德也。此属大乘三多。如详解中所云。三多之妙行遽阶者是也。其五问。囝字音义者。此是闽中。乡语。音蹇。蹇即子也。闽中子呼父为郎罢。(音摆)父呼子为囝。出胡孝辕癸签。彼有郎罢别囝囝别郎罢诗。而月泉诗社中。有郎罢归来呼囝。食阿婆睡。起问姑蚕。即此也。其六问。客秋素先来书。内有百病作楚。竟为精卫矣。句不知精卫是何物者。盘古以后。轩辕时。王生一女。甚美丽。名精卫公主。及长雅好神仙之道。遂诀父母。至海求仙。至中途。遇一男子。亦甚美丽。遂起欲念。我至海求得仙道。回来当与此人为夫妇。海仙知之。即作诸魔众病。以惩其心。精卫不堪。即退求道之心。而返出开辟异迹。今素先书谓。不甚众病。竟如精卫公主。退参学求道之心也。其七问。三花者。汉世有道士。自外国来。将贝多子。於嵩山东太室四麓下。之有四树。一年三花。白色香美。李诗云。二室凌青天。三花含紫烟者。是也。其他所云。三种花三色花者。皆无稽之谈老庄所谓子姑妄言之。吾姑妄听之者也。况此出屠赤水。瑜伽召请道士类中。三花九炼天曹。未许标名之句。则赤水博学之人。言必据古。自当用外国道士典故。方为亲切。然李诗云。二室凌青天者。嵩山东名太室。西名少室。相去十七里耳。总在嵩山。故李诗以二室三花为嵩山。写照对也。其八问。天生来书中有瓶碎可喜句。不知何意者。夫世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不失声於堕甑。故堕甑不顾者。即为世间旷远之夫也。不顾已奇矣。而复云瓶碎而善者。当知属譬喻也。昔有二女。各持一瓶出城。二皆打碎。而一喜一忧。忧者酪瓶以未[谷-禾+牛]酪出。故碎则忧。此喻破戒未得道命终则失道故忧。喜者浆瓶已[谷-禾+牛]出酪。喻已持戒。命在固善。命终亦闲。如死法思法两种罗汉。以死为喜。盖命终即得无余涅盘。必无退转。故云瓶碎而喜也。出大经会疏十六卷梵行品。其九问。三平两满文义者。此是寻常方言。从来官仓收米。皆用斛一斛。秪容五斗。而旗军求多之法。斛斛必皆踢实过益。所谓踢斛淋尖。斗斗过满之法也。今言三平两满。则五斗中。但取两斗满盈三斗平口。方是适中知足之道。如念庵诗云。与其十事九如意。不若三平两满休。盖以人道忌盈。鬼神恶盈。高明之家。鬼瞰其室。故凡功名富贵者。皆当自知止足。急流勇退。如三平两满。适可而止。不当十事九快贪禄妄求也。然检念庵集内。元无此诗。想后人托重念庵。而为之者耳。又张素臣珊瑚钩诗话内。载刘仲原得二铜斛。於左冯翊。皆容十斗者。此偶然之物。非官仓收米常斛也。其十问。人言夫子斥鲁非礼。及云婿之父母死。乃辞女令别嫁他人。有诸否乎。何所出也。答有之。一出礼记第三卷。礼运篇中云。鲁用郊禘非礼也。一出礼记二卷曾子问篇内云。昏礼既定。吉期婿之父母死。乃辞女令别嫁他人。恐误女之吉期。此其所出也。然孔子生於鲁。居於鲁。虽知非礼。必不如此明斥。况令女别嫁则婿家如何出诸口哉。正左氏所谓非君子之言有谓言之也。况此经既由门人记录。於中不无纰缪。此纰缪之尤甚者也。不可执此数语。便谓夫子有斥鲁之非可耳。其十一问。诗中梦众维鱼矣。何故实维丰年者。盖春三月间。鲤鱼生子於岸。不及出生。明年春水复至此岸。则子皆遇湿而生。所谓鱼子不经盐渍。三年犹可复活。故鱼多则雨水调均。丰年兆也。若次年之春。水少不能及岸。则鱼子悉化生成蝗。子书所谓鱼子化为蝗。是也。故鱼少则蝗多。岁祲矣。雨水不调。年谷又焉得而丰哉。是以有国有家者。梦鱼多即丰稔兆也。出陆师农。埤雅推此。即知鱼一类耳。乃具三生凡鱼生子后。母鱼不想其子。子即烂坏。子生由於母想。此想生也。化蝗化生也。逢水湿生也。引申类长。天下之能事毕矣。其十二问。恶口车匿。梵王法治。此何说也。答此无说也。昔梵王尝以四十二字。教化天下。嗣后人多蔽恶。不受教化。梵王即收四十二字入口。总不语言。佛临涅盘。庆喜问。恶口车匿。何法治之。佛意谓。恶口之人。多诸恶辩。若与言论。转增恶见。当如梵王。总不与言。默而摈之。足以治之矣。是为梵王法治。即律中之默摈也。昔孔子三缄金人之口。而铭之谓。之磨兜坚者。亦无说之意也。已上随问择答。计十二条。皆经书中稍隐赜。义异者略为书出。倘能挹流寻源。即可博通儒释矣。书倦且止。
复可中师
承谕云云。弟谓不然。覆讲一道。虽从正座。语气大贵。各出神襟。非但咫步绳趋。效鹦鹉学语。为得也。故每轮次及弟。必稍出经意。翊赞师门。而众口狺狺吠。弟狂妄国狂。矣予焉得而不狂哉。无足恤也。至云当回避头首。职事稍损。辩才为明哲保身之诫。敢不拜嘉。但尝及讲时。意之所至。信口而出。如箭之在弦。不得不发。不惟都忘尊谕。又犯头首之忌。此温庭筠多。读南华第二篇。不免遭黜下第之同罪也。鲍照累句。参军垂首。竟不能学。柰何柰何。
与龙媒护法
门下以不世出之才。宰烦剧之县。而事皆迎刃异。日者地以人滋重矣。有人自维扬来。即问新江都治态。莫不岐舌。交口以颂骆清天廉能政绩。夫读书数十年。而用在今日。如此铮铮卓卓。真足与圣贤心事。颉顽照映矣。百练刚而为柔指绕者。谓夫易始而难终也。能不以他日穷窭为念。则盛德大业。自然炳耀千古矣。眼镜寄上。亦知比来有十倍佳於此者矣。第不敢侵畴昔然诺。聊以塞责余无所云。
与沈辉东
秋窗牢落。每忆此君。清荫分来。惄如顿解。但圃久就荒。尚多余地。更欲请益。成林竟忘。一之为甚矣。想药栏中。列前后左右。无非君子不靳。再遣数名。慰我相思。他日猗猗满径。仍可遣归杏林奉侍孝子也。
与戚朗园护法
门下美才天授。年少登庸。此於天地间。无少缺陷事。独庭虚谢玉掌失韦珠。为不豫耳。今幸举子。气便食牛。万事足矣。睟期伊迩。提戈夺印。时大宜戒杀放生。以广生生之道。法名驰上。聊当五色丝系。郎君臂助间。且祝步武天衢也。不一。
又
贲临遽别。不胜歉恧。知留亦无以永客欢也。稽康入座左右生光门下。惠然可与匹休千古矣。比遇诸同人。皆承惠爱。殷殷知门下为我先容。或为缓颊福田利益间也。谢谢荣授。既定中元后。祈嗣忏集。订朔日宜矣。领知年复。
复曹石闾护法
西郊别业。在不肖原属无可无不可者耳。过承门下。与诸公鼎力赞成。且尔应允。今已复渠自住。即沛老数金。亦已酬彼口颊之劳矣。身外物耳。不足言也。但际此可笑人境。令人益千峰万峰之想耳。
又
忆去岁中秋。弟於府中。商酌尊那忏法竟。则海上翱翔而归。一大快也。今岁中秋。驾来荒院。修礼忏法。三日清心。两夜话月。亦一大快也。即奉和八日拙诗明日黄花蕊正肥之句。不意又为门下燃黎佳谶。谓之不快。得乎承招河鱼之疾未瘳。而四肢辄复。不佳勿克奔命。因知快事不可多得。非敢援政黄牛国土筵中甚不宜之语自高也。宥之。
又
小品之说。从密迩众信之请也。门下白香山苏端明侪辈。故以一柬相招。毋靳朱履破苔痕。且屈惠文为操杵将军耳。张陆诸公拉之偕来。天龙八部不可少也。一噱。
与汪天真
余自落[髟/采]以来。满意十亩之间。衡门泌乐。了此生矣。不意。天溪道中。荳麦糜烂。家老人门下学子归投。嗷嗷待哺。余为饥驱出门。此项又不得不为众人屈矣。足下向有此志。当不靳倾筐输。我论其数。要如韩信将兵。问其予愿。如枚皋作文。
又
损米多斛。殊觉有待之为烦。果饵见诒。复愧口腹之微累故人也。谢谢。承谕作书。通某某寄去。久无报章。亦无用报章也。昔王修龄饥。向谢仁祖乞食。不从陶胡奴索米者。盖以小丈夫不必勉与作缘耳。天真知我。当不罪我气傲也。
与门人
冯巨区与达观大师书云。俗人爱钱。甚於骨髓。檀信善根。大须将护。缘簿不可轻发。化主不可轻遣。予住院以来。拳拳奉教。故虽两处兴建。断不出一梆一板。取憎世人。汝辈继席守成。决不可起意外希须之念。盖比丘闭户修行。自有天龙呵护。即天龙恭敬。不以为喜。何必仆仆阛阓。玷辱法门耶。
又
若辈守成院子立身行事。皆贵乎正。行事苟正不惟无恭於佛□。抑且不忤於常人。余屡更庵院。至则同袍必侧目交憎。如冯巨区。所谓乡学究乍遇衣冠伟人。辄生惊惧。不暇与之施揖让。通姓氏而避之。惟恐不远绝之。惟恐不深意。谓其必夺吾子弟而去也。吾子弟或俱舍吾就彼也。及住之年日。则送礼庆喜。吾不闲也。盘盒扳援。吾不能也。岁时贡献。吾不行也。然亦有一二本色道友。稍稍慰藉。不致饿死。而有为善举。亦往往以成善举。虽成而众人交结之檀信犹在也。然后知吾不与鸡骛争食者。故比比相容。而不肆怨谤矣。正之一字。能顺上安。下有如是夫。其终身行诸。
与学人
学道人断。不可大言。不惭轻议一切。每见学地中。轻短上人佛法。及至自己临座。语多纰缪。平日议论上人世谛。及至自己下流尤甚。平日憎恶。常住淡薄。及至自住把茆并粥饭。亦不欲人吃。所谓鲍老当筵。笑郭郎。笑他舞袖大郎。当若散鲍老。当筵舞转。更郎当舞袖。长静言思之。岂不惭惶欲死耶。此皆学人薄福通病。不可养也。试自做到十分田地。然后批评一切。未迟。然做到十分无玷者。断不轻议一切也。
与僧幢
汝师虽一时执见。得罪法门。然在汝师徒也。天下无不是之。师长可善事之。昔大舜祇载见瞽叟。夔夔齐栗。克尽事亲之道。虽瞽叟亦允若矣。慎勿仍前视为冤家结孽也。即是冤家亦当解结散场岂可重打结乎。至於死生。去就自有定数。不必沾沾在念也。
与晋扬茂才
向知晋扬为天下士读佳文。又知晋扬之有妹矣。读书解义。曹大家流亚也。知识孔明桓少君颉颃也。班昭踵成兄书。以完兄名。足下表扬妹德。使妹不死。皆千古美传。然静媛所以能千古不死者。得附乃兄青云之士耳。亦幸矣。佳文稍加珠墨。无任唐突。西子不日。市中纸价躁矣。
又
弟僻处海陬。不闻市语。久矣。行僧归言。足下今年政三十。忆总丱竹马。昨日事耳。不图彼此皆际中年。惊诧久之。然又不知何日月生也。忘年之友。日月不知。宜矣。破衲之外。无长物。磁壶一握。聊将壶天日月之识。拙诗一章。未可污目。俟把晤时。口号以当华人三祝。
复冷关老师
会城讲席。随缘而应。虽云量而后入。然未来美恶。孰能逆料。其何如哉。人生出处。要如流行坎止。行於其所当行。止於其所不得不止。不失其正足矣。又何可以成否。论是非耶。家老人慈爱门人。正如鸤鸠七子。其心一兮者也。而萋菲謟忌。属垣贝锦。苟非吾师。谠言正色。以销群小谗嫉。则几伤老人之心矣。先朝成祖。嘱胡濴。书仁庙事。奏濴以慈孝七事上闻。上疑氷释。倘遇詹徽。文皇子即高皇子矣。正人君子。不翅调和鼎鼐。虽家人父子之间。亦赖籹宁为德。何如哉。
复引岩子
颁来文集篇。连月露句挟风云。才一展读。光芒陆离。莫测端倪。水神乍觏。海若方存乎。见少之知。而论欲玄宴我乎。愧甚愧甚。夫陈师锡之叙五代史。不足以重欧阳修业。已取讥当时矣。而使着屑佛头。岂不殆有甚焉者乎。倘难方命。姑宽假之。俟不见贾。生久自谓。过之而后。可学吴蚕作茧。绪其尾也。
又
手札至。奖借过实。益深愧恧。承问随缘集内。诗篇太少者。昔人谓。诗能起淫。我出家儿。尤不宜耽咏也。故往往戒笔。至疑弟阅历。交游不滞一隅。何赠答寥廖者。锺竟陵督学闽中。先见陈白云。今体七百首。欲物色之。而己物故矣。入境梦陈白云。晋接锺曰。诗外更有交乎。曰朱百朋。曰何交乎。对曰。亦寄食耳。然则何以不赠之诗。俛首不答。竟陵曰。先生之不得已与。不苟兴。槩可知矣。谨复。
复朱茂才
昨日讲期不来知爱我也。倘游云惊龙。自天而下。则小巫见大巫。而气尽夺。虽欲措辞。不可得矣。翰教领知。谢谢。至云有所疑问。世无知者。不知。其何也。正东鲁一孺。孰能与夫子中分者乎。可知矣。
复范黾公
讲期极承弘护。并损多仪。感愧无任。南涧近咏。清明正大。文质彬彬。晋魏妙手也。见诒诗箑。气侔文正。书逼允临。而温厚自然。溢於言表。司成不死矣。尚容作巴人下里之号。以当报琼也。谢谢。
与神山和尚
家山说教。亦迦文观树经行。智者旋荆答地之意耳。元欲先至宝所。借三椽为平原。十日留畅谈今古。而后赴普明之约。不图好事多难。时不我与仓卒。先起小品之说矣。遣下职事。先一问讯期毕。即翱翔而至。借道场为东道主。细探苕霅碧浪之奇。远眺苍弁诸峰之秀。昔人谓。华山呼吸。可通帝座。恨不带谢眺惊人句来搔首门青天。弟则无所恨矣。何者。自有老兄惊人句子在也。
与死心禅师
不慧髫年失恃。即志披缁。以报罔极。今且颠毛种种矣。尚未酬劬劳之万一。而座下一庵深处。乞食供母。真与编蒲担母者。并辙而争光者也。顾不慧抱终天於没后。而座下供甘旨於生前。其为人子之忻戚贤否。为何如哉。白米五斗。聊充北堂一粥之需。母以供人匪克孝。而麾诸三门之外也。
兴莲居法师
不晤久如中心若渴。顷闻。法从复主莲居。喜而不寐。在事则轻车熟路。於人则风虎云龙。法道昭明。於斯为盛。不腆远将。聊志栢悦。
复南屏和尚
承遣云云指日。即东范文翁极口颂和上佛法道德天下第一。且於秣陵理内。得觏神情。超脱拈颂。清新甘露。灭至贬所。而识见大进。信不诬也。所委领知。但以和上年高德劭。身外琐事。可不留心。如国手棋。不必段段用意而了局。终必是赢可也。未遑走晤先此。遣复不宣。
复雪渠张护法
捐资施食。普赈幽魂。感刻之秋。不独贫道一人而也。谢谢。至谕顿觉。师事深见门下欲流通佛乘。不昧果因。普心惓惓。溢於言表。真现宰官身。而为说法者也。今而后。岭表得瞻全藏。皆先大人弘愿。克始吾护法正论。克终之盛德矣。即先大人作赋。白玉楼中不藉此。以增无量智慧才情哉。谨当依教趣渠东辕也。不儩。
与指开法侄
座下以强仕之年。屡建法幢。讲声远着。剎竿高出。真是吾家千里驹也。不慧恭居眷末。与有荣施。楞严初住。凡百猬集。未遑炉茗畅晤。先遣子侄辈。过聆法音。菜资不多。将我推重之忱而已。亦二簋可用享。不在享多仪意也。
复杜吏部
王烈登山。林泉增色。门下枉我。蓬壁生光矣。苐不能解玉带镇山门。有愧机锋钝置耳。匆匆别去。伫想方劳。书米颁来。调饥顿慰。门下氷心启沃受知。宸内孤风高节。孚及方州。何物山僧。能消清官玉粒哉。姑率比丘辈。稽首慈云。以祝麟祥。早着为报也。
与文可
智觉禅堂等兄伊始。余寔克终。堂殿斋厨。率自创有。居远城嚣。无刁斗之患。民多纯朴。有太古之风。於以养道。躁竞不堪。夫骨人宜骨山肉人宜肉地。在汝孱朴。常住攸宜头陀之选。不外吾识。书至就道。余惟不疑无卜也。
随缘双尺牍(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