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四教仪注汇补辅宏记卷五之下
高丽沙门谛观录
南天竺沙门蒙润集注
清比丘性权汇补辅宏记
清三宝弟子钱[、/(、*、)]庵较订
天台嫡裔比丘谛闲编科参梓
△四治痴观法。
四愚痴众生因缘观。
【□注】迷倒不了。拨无因果。故曰愚痴。须知着我。及计断常。并执性实。三皆迷倒。
【■记】三种迷倒。禅门谓之三痴。一计有无。谓我及阴等。有耶无耶。如是乃至非有非无耶。此着我也。二计断常。谓过去诸法为灭而有耶。现在诸法。不灭而有耶。推寻三世。若灭即断。不断取常。此计断常也。三计世性。谓由有微尘。乃有实法及四大。由有四大。乃有假名众生世间因兹思念而行邪道。此执性实也。
【□注】因缘者。法界次第中(十七)云。展转感果为因。互相由藉为缘。(文)如无明为因。能与行支为缘。乃至生支为因。能与老死为缘。
【■记】法界言。是中略说烦恼业苦三事。更互为因缘。是烦恼业因缘。业苦因缘。苦苦因缘。苦烦恼因缘。烦恼业因缘。业苦因缘。苦苦因缘。是为展转更互为因缘。如无明下举例。则知因缘有二法。如言因亲缘疎。因如种子缘如雨露。故以亲能感果为因。疎而助发为缘。今就一支法上。论因缘也。
【□注】四教义二(十八)云。十二因缘有三种不同。一者。三世十二因缘。过去二支因。现在五支果。现在三支因。未来二支果。二者。二世十二因缘。现在有十。未来有二。三者。一念十二因缘。此约现在。随一念心起。即具十二因缘。三世破断常。二世破着我。一念破性实也(文)。
【■记】四教义言。过去二因。谓无明。行。现在五果。谓识。名色。六入。触。受。现在三因谓爱。取。有。未来二果。谓生。老死忧悲苦恼。是为三世合明十二因缘。从无始来。生死不绝。不修观智。未来流转。无有边际。若修观智。则无明灭。乃至老死忧恼皆灭。名因缘觉也。二世因缘者。备具大集经。佛为求辟支人说。现在十。未来二。有解现在九。未来三。现在十者一无明。大集言。何谓观於无明。先观中阴入父母所。先贪爱心。爱因缘故。四大和合。精血二滴。合成一滴。名歌罗逻。是有三事。一命。二识。三暖。过去世中。业缘感果。无有作者。及以受者。初息出入。是名无明。有三种道。谓随母气息上下。七日一变。息入出。名寿命。是名风道。不臭不烂。名暖。是中心意。名识。二行者。复观三受因缘。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云何为观。随於念心。观息出入。观於内身皮肤肌肉。筯骨髓脑。如空中云。是身内风亦如是。有风能上。有风能下。有风能满。有风能燋。有风增长。故息之出入。名身行。以出入息。从觉观生。名意行。和合出声。名口行也。三者识。三行因缘。则有识生。名识。四名色者。着识因缘。则有四阴。及色阴。名名色。五六入者。五阴因缘。识行六处。名六入。六触者。眼色相对。名触。乃至意法亦如是。七受者。触因缘故。念色至法。名受。八爱者。贪色。乃至於法。名爱。九取者。爱因缘故。四方求觅。名取。十有者。取因缘故。受於后身。名有。此下二因缘。属未来也。十一生者。有因缘故。有生名生。十二老死。生因缘故。则有老死种种诸苦。是名阴。入。界。十二因缘之大树。若闻此发真无漏亦名因缘觉也。一念因缘者。约现在。一念起。即具十二因缘。亦出大集。为辟支人说。经云。眼见色生爱名无明。为爱造业。名行。至心专念。名识。识色共行。名名色。六处生贪。名六入。因入求爱。名触。念色至法。名受。若心贪着。名爱。求是等法。名取。此等法生。名有。次第不断。名生。次第断故。名死。生死因缘。众苦逼迫。名恼。乃至意法生贪亦如是。若闻此心意开解。发无漏慧。亦名因缘觉也。
【□注】辅行七上(末)云。三世破断常者。三世相续。故不断。三世迭谢。故不常。又过去破常。未来破断。现在双破断常。二世破我者现未二世。具十二因缘。於父生爱。於母生嗔。名为无明。父遗体时。谓是己有。名之为行。从识支去至老死支。与三世同。(文)辅行八上(十一)云言一念者。非谓极促一剎那时。谓善恶业成。名为一念。异於三世。二世。连缚等相。故名一念。皆是无常。故无性实。(文)如妙玄二(十六)禅门三(九)。
【■记】三世破断常者。谓过引现在。现引未来。相续不断。又过去已灭。未来未生。现在念念迁谢。事不恒常。此三世总破断常。又以三世别治者。谓前前灭故。破计常。或曰过去已往。不至现在。故破常。后后相续。故破断。或言未至。虽未至。犹待接续。故破计断。现在则非过去。故破断计。非未来。故破常计。是为现在双破断常也。二世破我者。以二世十二支推之。俱非实有我体。是为二世摧着我也。言一念者。谓善恶业成。此正示具足十二因缘之一念。如言善心才举。天宫宝殿生成。恶念始萌。地狱火轮已具是也。连缚等相者。等乎分位远续也。如辅行言。俱舍婆沙委论。具有四种十二因缘。一剎那。二连缚。三分位。即对岁而论是也。四远续。如支佛观百千万世等。如今生造恶。来生未必受报。直待后后世。方受故名也。后三只是三世因缘。以约能顺生后等受。故开三耳。又论云。连缚者如品类足论。谓遍有十二支位。所有五蕴。皆分位摄。即此悬远相续无始。说为连缚。华严钞言。连缚要因果无间。相连起也。若情非情。皆有生灭念念相续。故剎那连缚。遍一切有为也。分位缘者。要约顺生受业。及不定业。三世十二支。五蕴分位。若远续者即前分位远相续耳。顺正理论言。远续缘者。谓前后际。有顺后受业。及不定业。无始流转。如说无明有爱本际不可知等。连缚缘者。取相连接。相系不断。彼疏释言。远续。唯隔越。连缚。唯无间也。皆是无常。此结一念破性实也。
【■备】天溪备简补遗引妙玄二者文言。十二因缘支。二是过去。则止常。二是未来。则止断。现在。则显中道。推现在三因。则说未来二果。推现在五果。则说过去二因。三世皆有十二支。为推因果。故作如是说。又言。一剎那。十二缘者。若以贪心杀生。彼相应愚。是无明。相应思。是行。相应心。是识。起有作业。是名色。起有作业。必有六入。彼相应触。为触。彼相应受。为受。贪。即是爱。彼相应缠为取。彼身口作业。是有。如此诸法生。是生。此诸法变是老。此诸法坏。是死也。禅门三者文言。一明三世十二因缘善根发者。欲界未到定心中。忽然觉悟心生。推寻三世。过去无明以来。不见我人无明等法。不断不常。能破六十二种诸邪见网。二明果报十二因缘善根发者。亦欲界未到定心中。忽觉识心明利。寻思我初生时。揽父母身分以为己有。名歌逻罗。名曰无明。歌逻罗时。但有三事和合。无人无我。三事不实。今无明等十二因缘诸法。竟何所依。若不见无明等诸法是有者。岂是无耶。如是念时。破有无二见。慧解开发。三明一念十二因缘善根发者。亦欲界未到定心中。忽觉剎那之心无人无我。性本无实。以一念起时。必藉因缘。言因缘者。即具十二因缘。缘无自性。一念起定有实。若不得一念之实。即破世性邪执。心与正定相应。智慧开发也。
【□注】然此三种因缘破愚痴者。着我在内。准大集禅经说。若毗昙大经。乃以界方便破着我。此皆随机宜乐也。
【■补】大集云。十二因缘。能破愚痴。禅经云。佛所说缘起。令诸修行功德增益。灭除愚痴。观察缘起。远离断常二边诸想。辅行释止观曰。今准禅经因缘破我。大集亦以二世破我。
【■记】毗昙以界方便者。杂阿毗昙云。以愚惑故。於缘起所作中计我作等诸邪见缚。或时修行。近善知识。得闻正法。起正思惟已。能於此身界方便。观此身种种自性。种种业。种种相。谓地等六界。彼地界为水界润。故不相离。水界为地界持。故不流散。火界成熟。故不淤坏。风界动摇。故得增长。空界空故。食等入出。识界合故。有所造作。又观此身。从足至顶。种种不净。秽恶充满。观察此色。如猛风飘散积沙。於无色法。先后相续。异分观察。如是观者。得空解脱门种子。於彼生死。厌离不乐。得无愿解脱种子。於生死不乐已。正向涅盘。得无相解脱门种子。若於此得不作想觉已。观一切有为皆悉散坏。是名界方便满。是即破着我文也。大经以界方便破着我者。经云。着我多者。则为分别十八界法是也。
【□注】若束十二为三道。轮转相生者。俱舍云。三烦恼二业。七事亦名果(虽有十二而二三为性三为惑业事二谓因果)。
【■记】性。类也。论云。无明爱取。烦恼为性。行及有支。以业为性。余识等七以事为性。如是七事。即亦名果。义准余五。即亦名因。以烦恼业为自性故。
【□注】略果及略因。由中可比二(后际略果。前际略因。中间广说。可比知也。此准俱舍缺略义。若准婆沙。前际略果。后际略因。乃全略义。补注十二引论具释)。
【■记】俱舍缺略义者。论言。由中际广。可以比度前后二际。广义已成。故不别说。意明现在既望过未成十二。当知过未。亦自相望。各有未过。故玄文云。推现三因。则说未来二果。推现五果。则说过去二因。三世推之。皆有十二支因果也。补注失详。
【■补】前际但说无明行因。则略去果。后际但说生死果。则略去因。此是婆沙全略之义。
【□注】又云。从惑生惑业。从业生於事。从事事惑生。有支理惟此。
【■记】此颂是论释难。论先难言。若缘起支唯十二者。不说老死果。生死应有终。不说无明因。生死应有始。或应更立余缘起支余后更有余支成无穷失。不应更立。然无前过。此中世尊由义已显。云何已显。故举此颂明之。
(十二因缘通名有支。道理惟若此也。此名束十二轮为三道。以能通义与轮转义同。广如辅行三下(十四)释)。
【■记】论释颂言。从惑生惑。谓爱生取。从惑生业。谓取生有。及无明生行。从业生事。谓行生识。及有生生。从事生事。谓从识生名色。触生受。及生支生死。从事生惑。谓受生爱。由立有支。其理唯此。已显老死。为事惑果。及显无明。为事惑因。无明老死。事惑性故。岂假更立。余缘起支。故经言。如是纯大苦蕴集。若不尔者。此言何用。如辅行释者。文云。束十二缘。以为三道。十二因缘。轮转相生。是故三道。亦轮转相生。大论十二因缘论。婆沙十地经等并同。余俱舍及论释。与此记录是同。故不重记。
【■记】束为三道者。从三烦恼。生於二业。谓从一无明。出行业。从爱取二。出有业。又从二业生七苦。谓从一行。出识等五。从一有。出生老死二也。七复生三者。识等五。出爱取二。生死二。出无明。净意菩萨偈云。烦恼初八九。业二与十支。余七说为苦。三摄十二法。从三故生二。从二故生七。从七复生三。是故如轮转。一切世间法。惟因果无人。但从诸法空。还生於空法。名重城者。取困厄义。棘园。取难脱义。牵连。取系缚义。十二苦事。取逼迫意。十二轮取流转义也。三世十二因缘。详释六卷。
(释签云若俱舍中因缘五因性成论以所作因即是增上故不别立但立报因即生因是自分因即习因是共因即依因是)。
【■记】三因四缘。出成实论二。释签中。但会通俱舍大论。以明成论三因四缘。此图依释签立。
【■备】生因者。善恶报法生时。能与其善恶因。如业相应。故为报因。
【■补】习因者即自种因。如前念习善恶。后念善恶得相续起。依因者。如眼识必依九缘得生等。谓依第八识。依第七意根。六意识。五眼识。眼根。空。明。色。作意。解出唯识论此中不明九缘。但依色香等。因缘者。具足生习依三因。若准唯识。彼局此宽。唯识但约亲义。取种生种。种子生现。现行熏种。乃是因缘。今小乘因亲缘疎。亲疎合论。故三因皆名因缘。次第缘者。前心心所。开导於后。后心心所。即闻处起。成论言。如以前心法灭。故后心法得次第生也。缘缘者。新译为所缘缘。以能缘之心。缘所缘之境。境引心生。心因境有。成论言。若从缘生法。如色能生眼识。大论言。心心数法。缘尘故生。是以境为所缘。此缘有为生识之缘。故名缘缘。增上缘者。有四。谓逆。顺。亲。疎。泥水。为草木顺增上。霜雪。为草木违增上。观自己根尘而生眼识。为亲。观他人之根尘。为疎。诸余缘者。谓三缘之外。其余皆属增上摄。若俱舍中因缘五因性等。乃明成论三因四缘。即同毗昙六因四缘。但立下会通毗昙之名。有言报因等。此非会通。大论所立。记中悞也。以妙玄中。全无大论之语。签内岂舍毗昙。而反会大论之名。然集注中具明因缘者。以因缘义佛法根本。故广示会通。自分因。毗昙所立。即大论自种因。存参。
【■备】辨讹问言。大论俱舍俱六。何以成论立三。答。宗旨不同耳。当知成论不别立心数。但约前念起为心。后念起为数。故无相应。及徧行。徧行。乃染心所摄。所作即增上缘。故只立三因。存考。
【■记】辅行言。新译次第缘。名等无间缘。缘缘。名所缘缘。余二名同。然龙树立名。什公翻译。虽少不同。应非全失。以大论是一家承用。名字稍同。故且依之。然以四缘摄六因者。如俱舍颂曰。说有四种缘。因缘五因性。等无间非后。心心数已生。所缘一切法。增上即能作。所以辅行明之者。谓今明於事度事蔽。善恶相发。是六因中。四因所摄。四缘之中。多少不同。故略明四缘。及以六因也。而六因四缘名义。详释如论。今图但会通俱舍成论义耳。
【■补】大论六因四缘者。所作因。谓能为一切所生法作因。不遮碍於他法。亦云能作因者。谓能为一切诸法作生起之因。即法生时。诸法於他不为障碍。且与其力。如眼根於识。饮食於身。佛於众生等。皆是能作也。二相应因者。解言。心心数法。同相同缘。以心心数法。共相应故。如眼识心王。与受想等同一能缘行相。同一所缘尘境。以心王与心数法相应而起。王。即以数为相应因。若心数法与心相因而起。数即以王为相应因。眼识既尔。余耳识等亦然。此因惟属心。心数法。不通余法。如亲友知识和合成事者。若依唯识。如眼识缘色。心王生起。定有五种徧行心所。五种别境心所。或善则有善十一种心所。或恶则有根随二十六种烦恼心所。如此心心数法。同一能缘行相。同一所缘之境。善则同善。恶则同恶。必相应起。故如亲友等和合成事也。三共因者。如眼识生起。必藉多缘。谓空。明。根。境。作意。分别依等。更相佐助而得生起。名共生因。俱舍亦名俱有因者。注言。一切有为法。名共生因。如四大种。更互相望。为俱有因。地大。待水火风等为因。乃至风大。待地水火等为因。此四大种。要异类和集。方有功能而造色故。有如受想等。与心王。决定同时而起。亦是更互为俱有因。又色心相依。亦是更互为俱有因。又生住异灭能相。与色心等所相。亦是更互为俱有因。故此俱有因。通一切法也。大论云。一切有为法。各有共生因。辅行云。一切有为法。各各共生因。是也。四自种因者。以一切法。皆从自种生故。如眼识生时。或善或恶。定从恶去善恶亲种子生起。善种。自生善心心所现行。恶种。自生恶心心所现行。至未来生起亦然。亦即习因者。谓过去所习善种。与现在善法为因。现在所习善种。与未来善法为因。不善无记亦如是。五徧行者。谓邪见所起身语意业。能招不可爱果。则此邪见。徧为染污业果之因。无明等亦尔。又如迷苦谛所起身见。徧为邪见等惑之因。又能引起余谛下惑。则此身见。徧为五部烦恼之因。无明等亦尔。此是徧因也。六报因者。行善恶因。得善恶报名报因。俱舍名异熟因者。以因通善恶。果惟无记。异性而熟。名异熟也。四缘前解。
【■备】节义云。图中二相应因下。心心数法以心相应为因句。第一心字。多赘。此句心数法作主。反去率彼心王同已作事。成相应因。凡成一事。决无不相应而能成就者。理之必然。故成论不立不对耳。注中善法恶无记法。法字。作种字解。徧因。乃利钝使。亦遍诸法之中。故成论不立不对。
【□注】辅行引俱舍云。能作及俱有。同类与相应。徧行并异熟。许因为六种。今且依大论。略出六因相。以大论是一家承用。名字稍同。故且依之。
【■记】不依俱舍六因者。古有斥为异计故也。如无着菩萨显扬论云。有一异计。立六种因。谓同类。遍行。俱有。相应。异熟。能作。如是六种。除异熟因。余五因性。有三种过失。如同类因。有三过。若言同类之因。名同类因。有已成过。何以故。若善等法。善等体性。先已成就。彼何用因。若言同类即因。名同类因。是即无果。有不定过。何以故。不示其果。是谁因耶。又非决定因体同类。不相似法。亦为因故。若言非同类即因。亦非同类之因。是即名言。有虚设过。同类因言。无有所主。浪施设故。如是於余四因。三种过失。亦应如理广说。是则俱舍六因。虽可会通大论既为菩萨所斥。故今且依大论。略出六种因相。况大论是一家承用。又与俱舍立名稍同也。
【■备】辨讹曰。许因为六种。为字准论应唯字。私谓。今依大论。亦不因记中无着斥俱舍之故也。
【□注】乃至云。复次心。心数法。从四缘生。无想灭定从三缘生。除於缘缘。
【■补】二定除缘缘。非能缘故。由因缘者。谓由二因。一俱有因。谓生等相。二同类因。谓前已生同地善法。等无间缘。谓入定心及相应法。如是二定心等。引生碍心等起。故与心等。但为等无间。非等无间缘也。唯识以二定属不相应。故不属因缘。而此大论释从三缘生。以知大论宽。唯识狭也。
【□注】诸余心数不相应行。及色。从二缘生。
【■补】大论无数字。对前无想灭尽定。二不相应而论。
【■备】此中添数字亦无妨。意谓二定尚可许与心相应。其余心心数不相应之诸行。及色等。但从二缘生也。心数下。不可逗断读。
【□注】除次第缘。及缘缘。余有为法劣。故无有从於一缘生者。
【■补】如名句文等。依语音分位立。即以语音为因缘。以无障碍故。得成名句文。即增上缘。既非心之分位。则无渐次引起之力。除次第缘。以次第必约心法论故。又无缘境之能。除缘缘。色。可知。
【□注】报生心心数法。从五因生。除於徧因。
【■补】指一分无记异熟乃酬往业生。故曰报生。无记非善恶。故除染污之徧因。
【□注】无漏心心数法。从三因生。谓相应共。及无障碍。
【■补】无漏智起时。必王所相应而起。故从相应因。又无漏王所。生则共生。故从共因。又以无障碍故得生。故从无障碍之所作因。除自种因者。以未见道前所熏习者。但有漏善根。初见道时。所发无漏心心数。不可谓从自种因生。若修道中。亦有自种因也。此中三学是无漏。是净。故除有漏之报因。染污之徧因。
【■记】此引大论明四缘六因。具减生法。以论三十二言。一切有为法。皆从四缘生。因缘者。相应共生。自种。徧。报。五因明因缘。又一切有为法。亦明因缘。次第缘者。除阿罗汉。过去现在末后心心数法。诸余过去现在心心数法。能与次第。名次第缘。缘缘。增上缘者。一切法。乃至是心。共生心数法。所谓受想思等。是心数法。同相同缘。故名为相应。心以心所法相应为因。心数法。以心相应为因。是名相应因。相应者。如亲友知识和合成事。共生因者。一切有为法。各有共生因。以共生故。更相佐助。如兄弟共生。故互相成济。自种因者。过去善种。为现未善法因。过现善种。为未来善法因。不善无记。亦如是徧因者。苦谛集谛所断结使。一切垢法因。是名徧因。报因者。行业因缘。故得善恶果报。是五名因缘。心心数法。次第相续无间。故名次第缘。心心数法。缘尘故生。名缘缘。诸法生时。不相障碍。是增上缘。已上四缘六因名义。图中已略点示。此中引论料简。系与图中一连之论。故此中於一切法下。以乃至二字接之。而具记之也。复次下。正示四缘具减生法。毗昙心论谓。心心数法四缘生者。谓心心数法。从自种子生。为因缘。前念开导力故生。是次第缘。境界。是彼缘缘。除其自己。余一切法。是彼增上缘。无想。灭定。从三缘生者。於中入定心。是次第缘。於中自地前生功德。是因缘。及彼俱生。生住异灭。亦彼因缘。增上缘。如前。所谓二正受从三。离彼余心所。诸余心数不相应行。及色。从二缘生者。因缘。及增上缘。余有为法劣。故无从一缘生者。次明六因从减生法。报生心心所法从五因生。除徧因者。大论言。以其不隐没。无记。非垢法。故除徧因。论又明。诸烦恼。亦从五因生。除报因。何以故。诸烦恼是隐没。报是不隐没。故除报因。报生色及心不相应诸行。从四因生。非心心数。故除相应因。不隐没无记。故除徧因染污色及心不相应诸行。从四因生。非心心数法。故开相应因。垢故。除报因。诸余心心数法。除初无漏心。皆从四因生。开报因。徧因。所以者何。非无记。故除报因非垢故开徧因。诸余不相应法。谓色心不相应诸行。若有自种因则从三因生。除相应因。报因徧因。若无自种因。则从二因生。共生因。无障因。今注并略之。无漏心心数法。从三因生者。相应因。共生因。无障因。又大论云。是初无漏心中。色及心不相应诸行。从二因生。共生因。无障因。无有法从一因生。若六因生。是名四缘生也。
【□注】净名记云。十二秖是四六而已。故知但是离合说也。且如无明。秖是行家之能通也。即同类因。行必四相。即俱有也。行中五部。亦同类也。(见历四谛思历一谛)无明行中心心数法。共行共感。所作必同。行有必招识等异熟。此行心有徧行五部之惑。若四缘中。论云增上即能作因缘五因性。比六因说。可知。
【■记】荆溪净名记云。十二因缘。秪是四缘六因。离之名十二因缘。合之名六因四缘。又离之名六因。合之名四缘也。且如下。会十二缘。只是俱舍六因。谓无明。既能通行。是同类。而行既有生住异灭四相。是俱有。又行中既有历苦集灭道见惑。及历真谛一部思惑。亦同类因。又此无明及行二支中。心心数法。既皆共行共感则其所作必同。是能作因。而行有支既属业道。则业牵识走。故行有必招识等异熟。是异熟因。又此行中。既有徧行五部惑。即徧因也。若四缘下。会大论四缘。即俱舍六因。谓大论既以诸法生时。不生障碍。名增上缘。即是能作。以能作因缘。不碍於他也。又大论以五因性。名为因缘。则因缘一种。即相应等五因。以上图中示大论六因。会通俱舍六因。故言比说可知。
【■补】盖以无明为因。而起染分思数。及诸边邪等惑。而造於业。无明既能通行。是同类也。行与四相俱生。则以四相为因。而有於行。以行为因。而有四相。既同时有。即俱有也。行中所起五部惑同。染污为性。亦是同类。五部谓见历四谛。思历真谛。或随立一谛。为一部也。共行即同类因。共感。即俱有因。所作必同。即能作因。又无明心数起时。与染分心王相应而起。是相应因。行中心心数法作业之时无有障碍。即所作因。异熟见前。
【■备】此节乃会四缘六因。合十二因缘也。辨讹曰。此节六行文未妥。今更释之。且如无明起时。必有王所并起。是相应。无明与行。和合而起。即俱有。无明中思种引起行。即同类。起染污行。即徧行。行缘识等。即异熟。识缘名色。且属能作。名色缘六入。亦同类。入缘触。是所缘。触缘受。是等无间。取缘有。亦同类。有缘生等。亦异熟。生缘老死。亦同类。增上。能作。支支皆具。略论如此。问。旧引论言。增上即能作。因缘五因性。二缘已会。余二若何。答。如无明灭。引起行支。即等无间。行能反缘无明。是所缘缘也。余例知。然十二支。但是有情相续。六因四缘。通一切法。私谓。辨讹意。以注未畅发。而更释之。若果全未妥。应一一指出。至无明灭句。此中约三世果报言。无明属痴。行是造作。当以心心不住。为等无间。无明托所行境为所缘。此行境又为生无明之缘。是缘缘义。辨讹又曰。此行必有徧行惑句。与论有碍。前言报生心心数法。从五因生。唯除徧因。此中明招异熟之行。而言必有徧行。又异熟。即是报生。翻译不同耳。又凡言行者。必须具善恶无记三种。若论恶行。容有徧因。於中含有善与无记。岂可槩言徧因耶。私谓。心境法。於四因六缘。有增减不同。四六合十二。未可支支全合。似不当以行招后识异熟。难行当分徧因也。至徧因。至见疑痴等。凡染污善法。凡外皆具足也。并存以俟后定。
【□注】辅行八上(十一)云。大论问。佛说因缘。甚为难解。云何令於痴人观耶。答。非如牛马等。禅门但云聪明利根。分别筹量。不得正慧。邪心取理。名为愚痴(文)。
【■记】大论云。愚痴者。非如牛马等愚痴。是人欲求实道。邪心观故。生种种邪见。是愚痴人。当观因缘。名善治法。禅门下。重证。
【□注】此因缘观。与支佛何异。今是助道破障。略论三世。支佛正观破惑。必须逆顺两缘。百千万世因缘等。
【■记】支佛逆顺两缘。至百千万世因缘等者。四教义云。一观属爱十二因缘。二观属见十二因缘。初者即为二义。一推寻。二观破。一推寻者。若闻正因缘生灭法。信解分别。觉一切属爱烦恼。皆十二因缘。观因缘入定。欲息心达本源。求自然慧。乐独善寂。修习定心。得诸禅定。住此定中。知属爱烦恼。即是无明。逆顺推寻。即见十二因缘。云何逆推。此爱因何生。即知因受。受。因触。触。因六入。六入。因名色。名色。因识。识。因行。行。因无明。过去一切烦恼也。复顺推此爱。爱能生取。因取。则有业。因有业。则有生。因生。有老死忧悲苦聚。轮转无际。若因停心观。入深禅定。如是逆推寻。或时见歌罗逻初受生。乃至见过去身起业烦恼。乃至二生。百生。千生也。顺寻取有。若因禅定力。或见未来一生。二生。乃至百千生。若见过未事。其心悲感。道心转增也。二观破者。即性念处。历别观十二因缘也。性念处观。略如前说。所以者何。若观爱。即污秽五阴性念处。若观爱。触。六入。名色识。即观果报无记五阴性四念处。若观行。即善不善五阴性四念处。若观无明。即过去污秽烦恼五阴性四念处。若观取。即现在污秽五阴性四念处。若观有。即善不善五阴性四念处。若观未来生老死。即报生无记性四念处。是则用念处逆顺观察。破四颠倒。颠倒若灭。即无明一切烦恼灭。以无明灭。故行灭。乃至老死灭。是名性四念处。历别观属爱烦恼因缘观也。次者亦二意。一推寻。二观破。一推寻者。若见神我及世间。常。无常。亦常亦无常。非常非无常。是则现在生身边四见。因此身边四见。生十四难。六十二见。此身边四见。即四取。逆顺推寻。此取。因四爱。爱。因四受。乃至四行。因四无明。复顺寻四取。能生四有。此有。即受一切二十五有。生老死忧悲苦恼。若因停心观。得深禅定。或见过去未来生事。具如前说。观二破。因性念处观。观四取身边四见。如是次第。乃至无明。破过去。如去。不如去。亦如去。亦不如去。非如去。非不如去。身边二见。污秽五阴也。复顺观四取有。乃至生死。破未来。有边。无边。亦有边。亦无边。非有边。非无边。身边二见。污秽五阴也。若能如是用性念处。破三世身边二见之四见。即破十四难。六十二见。一切属见烦恼。一时皆灭。是名无明灭。即行灭。乃至老死灭。若属见烦恼灭。即还用前观爱十二因缘性念处观。破欲色无色爱皆灭。是则三界烦恼业道灭者。名为有余涅盘。若苦道灭者。即是无余涅盘。是名因性念处智慧。观十二因缘入涅盘也。乃至言共念处。缘念处。助观十二因缘。类前可知。
△五治障观法。
五多障众生念佛观。
【□注】止观云。睡障念处。乃云逼迫障。禅门第四明三种障。念三身治。(彼通大乘。今且明小乘助道)障。即恶业。三种者。一。昏沉暗塞障。(昏睡无记)念应身三十二相治。二。恶念思惟障。(欲作五逆十恶等事)念报身力无畏等治。三。境界逼迫障。(身忽卒痛。或见无手足火焚水溺等也)念法身空寂无为治(文)今明小乘助道。
【■记】睡障云。逼迫者。相宗明睡眠以昧略为性。障观为业。念以明记不忘为性。定依为业。睡与念。体用相反。故念则睡破。睡强。则念障。应知昏睡强胜。如山粗重。压逼身心。受逼难过。故曰逼迫障。今以念佛观治之。禅门用三身治三障法。今具记之云。念应佛者。於三十二相中。随取一相。或先取毫相。闭目而观。若悬作不成。当对一端严形像。一心取相。缘之入定。若不明了。开眼更观。复更闭目。如是取一相明了。次第徧观众相。使心眼开明。即破沉暗。念报佛者。以正念缘佛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一切种智圆照法界。常寂不动。普现色身。利益一切。功德无量。如是念时。即是对治。念法佛者。即观法性平等。不生不灭。无有形色。空寂无为。无为之中。既无境界。何者是逼相。知境界空。即是对治。若念三十二相。即非对治。何以故。是人未缘相时。已为境界恼乱。而更取相者。多因此着魔狂乱。此乃通大乘观。今是小乘助观。唯念应身佛也。
【□注】据四教义云。破境界逼迫障。合念真空法身。
【■记】此出四教义念佛破逼迫障。然意与禅门较异也。
【■补】真空法身者。小乘所证真空五分法身也。阿含言。佛法身者即空。故约小乘当分言之。即以丈六相为应。从因感果为报。五分为法身也。
【□注】若以身对教。如辅行一下(七)云。前之三教。各念一身。谓生。应。报。圆念法身。诸身具足(文)。
【■记】藏。念劣应生身。通。念胜应应身。别。念报身。圆。念法身。以法佛体圆。具足诸身。故念法身。即具足生应报也。
△二立观定境法二。初别。
二别相念处(如前四念处是)。
【□注】妙玄四(二十三)云。五障既除。观慧谛当。能观四谛。而正以苦谛为初门。作四念处观。破四颠倒(文)。
【■记】声闻根钝。正以苦谛为初门。观不净苦无常无我也。
【□注】析玄上(二十)云。别。谓各别。身受心法不同故。相。谓行相。观此四法作不净等行相故。言念观者。然观体非念。观是其慧。推求观察。知不净等故。乃至处。谓处所。谓身受心法。是念所缘住止处故(文)。
【■记】身。聚集义。受。领纳义。心。了别义。法。有二。想。以取相为义。行以迁流为义。今名念者。四念处言。为初学用念持慧。不妄受异缘。念为增上。故从念受名也。
【□注】於五阴境。修四念处。为破四倒。合五为四。受则六根对六尘。义兼内外。故独为一。想行一向居内。故合为一。
【■记】四念处云。人於色。起净倒。受。起乐倒。想行。起我倒。心。起常倒。破四倒故。合五为四也。若意根对法尘受。名内受。眼等五根对色等。名外受。然境虽内外。而领纳非二。故受独为一。而想则取相在心。行则念念不住。一向居内。合为一也。
【□注】又此念处。别名属慧。通亦有定辅行三下(十七)云。四境止心。故名为定(文)。
△二总。
三总相念处。一观身不净。受心法皆不净。乃至观法无我。身受心亦无我。中间例知(已上三科名外凡。亦名资粮位)。
【□注】此有四句。四念处(一)云。一境别观别。正是别相念处。二境别观总。三境总观别。此二是总相之方便。四境观俱总。是总相念处。(文)初则一药对一倒。中间二句。观心渐熟。或别於一境。总用四观。或别用一观。总观四境。第四境观纯熟。举一俱得也。
【■记】以不净治身倒。乃至以无我破我倒。如上别念。是为境别观别。或别於一境。总用四观者。如观身不净。乃至以是苦。无常。无我。是为第二境别观总也。或别用一观总观四境者。如举一不净观。非但观身。亦复观受。观心。观法。皆是不净。是为第三境总观别也。第四举一俱得者。如举身念处一境。而受心法俱在其中。若举不净一观。而苦无常无我皆在其中。是为第四境观俱总也。
【□注】若析玄准俱舍疏。前三皆别相摄。第四句方是总相位。
【■记】陈译俱舍疏言。四中三种。唯不杂缘。第四所缘通杂不杂。若唯观法。名不杂缘。若於身等二三。或四。总缘而观察。名为杂缘。今此指之者。意在所拣也。
【□注】今依妙玄四念处。初句是别。后三皆总。今此正当境总观别。谓别用一观。总观四境。
【■记】今依妙玄。判初为别。后三皆总。今此下。正判仪文是第三句。如言观身不净。受心法皆不净。是也。
【□注】又上停心破障。四念处。惟观苦谛。至内凡位。方观四谛。妙玄四(三十三)云。七贤位人。明识四谛。此约解说。
【■记】惟观苦谛。谓总别念处所观身受心法。惟约苦谛也。如言正以苦谛为初门也。至妙玄云。天魔外道。爱见流转。不识四谛。七位明识四谛者。此约解说。如大经言。我昔与汝等。不见四真谛。见四谛者。识属爱四谛。识属见四谛。皆能明了。若解四谛。则所见真正。无有邪曲。则知七贤但约解也。辨讹云。唯观苦谛句太局。若言苦谛为初门。则可以念处所观身受心法。即苦。所对破常乐我净即集。念处观即道。所灭。即灭谛。不可局言唯观苦也。私谓唯观者。乃专注在苦。非谓只观苦谛。余三谛便不观也。详论。见下图中。
【□注】心行理外。名外凡。资粮者。从喻也。欲越三有。此为资粮。
【■记】庄子言。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资粮不充。罔克前进。欲越三有。非此不能发足前进。故名资粮。
【■补】妙玄言。前已别相念。破四倒。今深细观慧总破。能生正勤。如意觉道。疾入后法也。
△二明内凡。
二明内凡者有四。谓暖。顶。忍。世第一(此四位为内凡。亦名加行位。又名四善根位)。
【□注】渐见法性。心游理内。身居有漏。圣道未生。故名内凡。以定资慧。加功用行。故名加行。
【■备】法性指偏空理也。
【■记】定慧缺一。不可前进。外凡有观少定。今内凡勇猛增进。加以禅定资乎观慧。名加行。
【□注】圣道根本。亦曰善根。
【■记】根有出生之义。此四能发觉支之华。圣道之果。四果善法。由此而生。又名善根。
【□注】暖从喻。妙玄四(二十四)云。以别总念处观。缘四谛境。能发似解。伏烦恼惑。得佛法气分。如钻燧先烟。春阳暖发。以慧钻境。发相似解。解。即喻暖。(此喻慧行)又如春夏积集花草。自有暖生。以四谛慧。习众善法。善法熏积。慧解得起。故名暖也(此喻行行)。
【■记】大经疏迦叶品。亦有此文义。释名暖。
【□注】顶。妙玄四(二十四)云。似解转增。得四如意定。十六谛观。转更分明。在暖之上。如登山顶。观瞩四方。悉皆明了。故名顶法(文)。
【■记】解慧增长。复加定持。处暖之极。所以喻登山顶。觉慧了了分明也。妙玄又言。如山顶之道。人不久住。若无难。必过此到彼。行者住顶不久。若无难。必到忍。若有难。退还於暖也。
【□注】忍。妙玄四(二十四)云。亦是似解增长。五种善法增进成根。於四谛中。堪忍乐欲。(文)亦忍可义。
【■记】忍位复有似解根增。故所有暖位积集信进念定慧五种善法。增进成根。便能於四谛境中。堪忍乐欲。以是得名忍也。又忍者。以四谛境。忍可於心。心中了了。吐露不出。名忍。
【□注】世第一。释签(五)四云。此是有漏。故名世间。於中最胜。故云第一(文)。
【■记】玄文云。此心心所法。於余法为最。为胜。为尊。为上。亦分胜。亦都胜。谓分胜彼暖顶忍法。分胜暖顶忍一切凡夫所得禅。无量。解脱。除入也。除入。即胜处。又都胜者。非谓都胜一切事业。但以能开圣道门故。彼见谛等。不能开圣道门。以世第一法。开圣道门。彼见谛等法得修。见谛等法得修者。皆世第一法功用。是知从功能立名也。是第一法名义者。最胜义。是第一义。得妙果。是第一义。如高幢顶。更无有上。是第一义也。
【□注】此四位观行者。俱舍颂云。从此生暖法(从总相后生暖善根)。
【■记】论解云。修习总缘共相法念住。渐次成熟。乃至上上品。从此念住后。有顺决择分初善根生。此法如暖。立暖法名。是能烧惑薪。圣道火前相。如火前相。故名曰暖。
【□注】具观四圣谛。修十六行观(四谛为所缘。十六行为能缘。释签谓暖八谛十六行相。有解八字字恐误。或约上二界四谛体同。通解云八耳。其实只观欲界四谛。此位有三品)。
【■记】论具释云。此暖善根分位长。故能具观察四圣谛境。及能具修十六行相。十六行。如后解。三品者。妙玄云。暖有三。谓下下。下中。下上也。
【■备】辨讹云。遍观上下四谛。故言具观。及签云八谛耳。非外凡唯观苦。至暖位方具观也。故荆溪特曰八谛。详论见下。
【□注】次生顶亦然(用观同前亦有三品)。
【■记】论曰。此暖善根。下中上品。渐次增长。至成满时。有善根生。名顶。此转胜故。更立异名。动善根中。顶为最胜。如人顶故。或由此是进退两际。如山顶故。说名为顶。此亦如暖。具观四谛及能具修十六行相。妙玄云。顶有三种。谓中下。中中。中上。是也。
【□注】下中忍同顶(下忍徧观八谛。中忍缩观明灭缘行。今皆云同顶者。下忍虽上下徧观。不出四谛。中忍难灭缘行。约初观说)。
【■记】论具云。此顶善根。下中上品。渐次增长。至成满时。有善根生。名忍。於谛理。能忍可中。此最胜故。又此位忍无退堕。故名忍。此忍善根。安足增进。皆法念住。与前有别。然此有上下。上中。上上。下中二忍与顶同。谓具观四谛。及具修十六行相。上品有异。唯观欲苦。与世第一相邻接。故有此义。准暖等善根。皆能具缘三界苦等。义已成立。无简别故。谓瑜伽师。於色无色。对治道等一一圣谛行相。所缘渐减。渐减。乃至但有二念。作意思惟。欲界苦圣谛境齐此。以前名中忍位。
【■补】签云。此中忍位。未减道时。虽减行相。未减道故。故得具观四种谛也。颂云。下中忍同顶。约此而说。若此中忍减道谛时。但修十二行。既减彼道。心无欣慕。故彼道下四行。亦不得起。由此道理。减灭谛时。但修八行。除道灭下。各修四行故。减集谛时。但修四行。故中忍具修十六。十二。八。四行相。是也。
【□注】上惟观欲苦。一行一剎那(此上忍合有一行二剎那心。言一剎那。此据满说)。
【■记】论释云。从此位无间。起胜善根。一行一剎那。名上品忍。此善根起。不相续故。
【■补】签谓上忍惟观欲苦。及一行一剎那。名上忍。又云於上忍中亦修四行。虽起一行一剎那心。以观苦故起。能得修彼苦下四行相故。问於上忍位减彼三行。何故修彼所减行耶。答。虽减彼行。不减谛故。欣慕心故。故得修彼所减行相。於中忍位。修所减行。准望可知。留苦下一行者。拟入见道。故须留也。
【□注】世第一亦然(上忍位中有二剎那。一剎那尽。余一剎那在。名上心满。即入世第一。今一剎那引入无漏。故云亦然也)。
【■记】释论云。上品忍无间。生世第一法。如上品忍。缘欲界苦谛。修一行相。唯一剎那。此有漏故。名为世间。是最胜故。名为第一。有士用力。离同类因。引圣道生。故名最胜。
【■备】辨讹曰。图中唯观(欲界)苦句似局。如修六妙发色定。即以色定为所观。岂局在欲界。且俱舍二十六明四念具摄十智。岂但观苦耶。又复但观欲界四谛句。亦似局。加新婆沙七明暖加行位中。即具观上下八谛。俱舍二十三云。暖等善根。皆能具缘三界苦等之文。且暖善根。多从色定发。下惑已伏。上方生。上定既生。上惑随起。岂可有病无药乎。释签四云。从暖善根去至世第一成。或遍观上下。或舍上缘下。非但观欲界也。私谓。俱舍论云。缘总杂法念住中。总观所缘身等四境。修四行相。所谓非常。苦。空。非我。修此观已。生暖善根。又言。故唯有四。不增不减。集注据此。故判外凡。唯观苦谛。论又云。传说在定。以极微剎那。各别观身。名身念住满。虽不指定欲界。然外凡尚不暇观欲界集等。似不及。於色苦。集注之说。非无因也。辨讹所引念摄十智。似不必引。立意不同。至暖顶能缘三界。玉师非不知之。而判观欲界想。从多分言之。存俟后定。
【■记】妙玄问。世第一有三品否。答。一人无。多人有。身子上。目连中。余皆下。就佛。支佛。声闻。为三品也。
【□注】中忍减缘行者。若遍观八谛。修三十二行。名下忍位。若初依欲界苦。修四行。次例观上二界苦。亦四行。又观欲集四行。次上二界集四行。乃至上二界道下。不用最后乘之一行。名为一周减一行也。
【■记】此明一周。减上界道谛下乘之一行。
【□注】复从前观。从后减。至第四番。减上二界道谛下道之一行。到此能缘之行既无。所缘之谛亦减。此道行与道缘同名。亦与缘同减。故云减缘必减行。(据初一行)减行未必减缘(据后三行)。
【■记】此明至四周缘行同减也。释签云。一一谛下。各有一行。与缘名同。亦与缘同减。是也。所言缘行同减。据初一行者。即指道减行。据后三行者。即指正迹乘也。
【□注】第五番减欲界道谛下乘行。乃至最初欲界苦下空行。总有三十一周减缘减行。皆名中忍。唯留一行。并所缘苦境。入上忍位。
【■记】释签云。缘之与行。皆从后减。故使欲界最后留苦行。都有三十一周。减缘减行。后但有一行二剎那心。观於欲苦。名中忍满。唯有一行一剎那心。观於欲苦。名上忍成就。是则能缘所缘。同一苦名。故同留之。入上忍位也(此位所留一行。随行者所宜。如释签第四云云)。
【■记】释签言。随缘一行一剎那不住。故似见道。所以者何。行人有二种。一爱行。二见行。爱有二。一我慢。二懈怠。见亦有二。谓我。及我所。着我慢者。修无常入世第一法。懈怠增者。修苦入。着我者。修无我入。着我所者。修空入。故知所留一行。不必定之一种。但随行人所宜一种。即当留之。以入世第一也。
【□注】是则上四下三七缘。与初行同名。行与缘同减。故释签四(四)云。七周减缘。二十四周减行。
【■记】故释签下。示分周减缘行。谓上下八谛名缘。是所缘故。各十六行故。三十二名行。能缘行故。应知七周减缘。二十四周减行。谓一一谛下。各有三行。与缘名异。亦不与缘同减。从行为名。故三八二十四周减行。又一一谛下。各有一行与缘名同。亦与缘同减。但从缘为名。故名七周减缘。是则上界四谛。下界留苦。唯减三缘。上四下三。名七周也。
【■备】辨讹曰。图列空下不净。准婆沙。俱舍。瑜伽。皆同列空。无不净名。故知非新译之不同。辅行中。荆溪一时便写耳。准大论不净观。是初入门。净颠倒故。生淫欲。为破净故。言不净。是得解脱。非实观。故不净。不入十六行数。存考。
【■记】恐人不解从上例下。自前至后。顺观四谛。复自上还下。从后至前。逆次渐减缘行。故以图示令易晓也。
【■补】俱舍言。如荷重担。故苦。内离士夫。故空。非究竟。故非常。不自在。故非我。又等现理。故集。如种理。故因。成办理。故缘。相续理。故生。如泥团轮绳木等众缘和合。成办瓶等。又牵引义。故因。出现义。故集。滋产义。故生。为依义。故缘。又不续相续断。故灭。离三有为相。故静。胜善义。故妙。极安稳。故离。又言通行义。故道。契正理。故如。正趣向。故行。能永超。故出。
【□注】十六行义。如辅行三下(十七)及析玄上具释。
【■记】此释十六行之义。如辅行云。苦下四行。无常苦空无我。观因缘生。念念生灭。故无常。为无常所逼。故苦。一相异相不可得。故空。我我所不可得。故无我。集下四行。集因缘生。有漏和合能招苦果。名集。观於六因能生苦果。名因。观於四缘能生苦果。名缘。还受后有苦。名生。灭下四行。灭尽妙离。诸烦恼灭。名灭。一切苦尽。名尽。一切第一。名妙。超过生死。名离。道下四行。道正迹乘。能至涅盘。名道。非颠倒法。名正。圣人行处。名迹。运至三脱。名乘。
【□注】又上二界合一四谛者。同一定地故。以欲界现前。比上而观故。析玄五义备释。(云云)此则伏三界四谛下惑至发真时。故上二界同名比法忍智等。
【■补】析玄云。上二界四谛有五义同。故得合观。一者同一天趣。二者。同一定地。三者。同一化生。四者。同一烦恼性。五者。同能引生无漏。
【□注】又十六行。只是观门。涅盘疏名十六谛者。取谛审观察义故。
【■记】涅盘迦叶品云。十六行者。即十六谛。亦是苦法忍。苦法智。苦比忍。苦比智。等。此中既未断惑。故知仍取谛审观审之义。
【□注】又此减缘行。妙玄三(八)合作八番者。以行从缘。但约八谛为八周也。四教义二(十二)云。中忍作十番缩观者。约后七谛。以行从缘为七周。开欲界苦下所减三行。为三周。总为十番。妙玄八(八)云。三番缩观。进成上忍者。以三界不出四谛。亦以行从缘。减后三谛。故曰三番。诸文详略不同。盖赴机异耳。
【■记】妙玄八番者。文言。忍法观者。正观欲界苦。色无色苦。欲界行集。色无色行集。欲界行灭。色无色行灭。断欲界行道。断色无色行道。如是三十二心。名为下忍。行者后时。渐渐减损行及缘。复更正观欲色无色苦。乃至观断欲界行道。除观断色无色行道。从是中。名中忍。复更正观欲界苦。观色无色苦。乃至观色无色行灭。除道一切道。复正观欲苦。色无色苦。乃至观欲界行灭。除色无色行灭。复正观欲界苦。乃至观色无色行集。除灭一切灭。并除欲界灭。复正观欲苦。乃至观欲界行集。除色无色行集。复正观欲界色无色界苦。除一切集。复正观欲界苦。除色无色苦。复正观欲界苦。常。相续不断。不远离。如是观时。深生厌患。复更减损。但作二心观於一行。如是苦法忍。苦法智。如是中观。名中忍。复以一心。观欲界苦。名上忍。复次生世第一法后。次生苦法忍。今此以行从缘释之。合作八番意也。四教义十番缩观者。文云。下忍於十六行。作法谛观中忍十番缩观。上忍但观欲界苦下四行。今但明中忍也。又妙玄明中忍三番缩观。今此亦以行从缘释。明三番意也。
【□注】四善根胜利者。俱舍颂云。暖必至涅盘。顶终不断善(释签四云。忍位是进。暖位是退。顶位是进退两际。犹如山顶。(文)四教义二云。暖顶退者。何云性地。答此人虽造恶堕地狱。一入受罪。不复重入。有性地善根故。能得圣果。(文)且必至涅盘。与终不断善。有何异耶。盖暖虽造恶入狱。终不久留。后必生人天。证涅盘果。若到顶位。虽退。入恶。必不起大邪见。断善根故。但有明昧浅深之殊。其善根一也)。
【■记】四教义言。若通论四善根。亦名四忍。但忍法不退。别受忍名。若暖法。遇恶因缘退。能造五逆。谤方等经。作一阐提。堕无间狱。若顶法。遇恶因缘退。虽不断善。犹作五逆等。故复有此问也。答意明虽造恶堕苦。后罪毕脱苦。不但不复造恶。又能承善证圣。且下。辨暖顶善根异相。答明二位虽同造恶堕苦。而有起见不起见。断善不断善异。论释言。四善根中。若得暖法。虽有退。断善根。造无间业。堕恶趣等。而无久流转。必至涅盘故。若尔。何须顺解脱分。若无障碍。去见谛近。此与见道行相同故。若得顶法。虽有退等恶增。毕竟不断善根。
【■备】暖顶。是藏内凡。性地。是通内凡。以内凡位同。故暖顶判性地。性地。解见七卷。
【□注】忍不堕恶道。(四教义二十二云。下中二忍。虽起烦恼恶业。而不受三途。犹生人天。百千万生。若上忍成。但有人天七生业在)。
【■记】四教义云。於四谛堪忍欲乐。名忍位。於顶法位。用正方便。勤修增进顶法善根。依六地定。若顶法善根增进。即生柔顺忍。亦缘四谛十六行。尔时信等五种善法。并得成根。以慧根故。於四圣谛堪忍乐欲。名忍法。今此智强惑弱。诸恶所不能动。以忍力大故。一切恶心。非数缘灭。如狮子王。余兽远避。故不堕恶道也。论释云。若得忍时。虽命终舍住异生位。而进无退。不造无间。不堕恶趣。然颂但说不堕趣。准义已知不造无间业。无间业者。必堕恶趣故。忍位无退。如前辨。此位不堕诸恶趣者。已远趣彼业烦恼故。若至忍位。於少处生身。有惑中得不生法故。趣。谓诸恶趣。生。谓卵湿生。处。谓无想北俱卢大梵处。身。谓扇搋半择迦二形身。有。谓第八等有。惑。谓见所断惑。此於上下忍随所应而得。谓下忍。得恶趣不生。所余不生。至上忍方得。
【■补】扇搋者。生而男根不满。半择迦。翻变。今生变作。出法数。
【□注】第一入离生(此一剎那即入见道故同见道离四趣生)。
【■记】论释言。世第一法。虽住异生位。而能趣入正性离生。颂虽不言离命终舍。既无间入正性离生。准义已成无命终舍。何缘唯此能入离生。已得异生。非择灭故。能知无间道。舍异生性。故此四善根。各有三品。由声闻等种性别故。
【■补】婆沙云。世第一法。与苦法智忍作等无间缘。无有一法速疾回转过於心者。可与尔时能作障碍。令不得入圣谛现观。是知此法决定不退。入於正性离四趣生。
【□注】问。前中忍中玄文云。但作二心。观於一行。释签何云彼四心同一行一缘耶。答。中忍二心。似於忍智二心也。以由忍智二心。虽在世第一后心发真而得。今中忍位有此似解。故云如似。约一行说。但有二心。故云但作二心。观於一行。若释签云四心者。缘行各二。故云彼四心同一行一缘也。
【■记】此料拣中忍位中观心也。问以玄文二心观一行。而问释签四心同一缘行。答中先明玄文所言。如似苦法忍苦法智。如是正观。是名中忍之意。故直以似於世第一法忍智二心。标答妙玄。此节全文。见本卷六十纸。以由下。出其如似之由。此问中未叙明。答中补出也。约一行说下。方示玄文言二心之意。若释签下。约缘行各二。以等四心同一行一缘意也。
【■补】四心同一行一缘者。婆沙云。减至苦法忍后心。得正决定。彼四心同一行一缘。所谓增上忍。如似世第一法中。苦法忍苦法智二心同缘。是也。又忍智二心。虽於世第一后心。引生无漏发真方得。今中忍位中。有此忍智二心相似之解。故玄文云。如似苦法忍苦法智也。
【■备】辨讹曰。缘行各二句。似不可能所分开。当知签中云四心者是指中忍位中相似忍智二心。上忍位一剎那心。世第一一剎那心也。存考。
【□注】释签四引论明修暖法。从欲界至无所有八地各九品并一具缚。总七十三人。是则暖法通於三界。涅盘经何云如是暖法。是色界法非欲界有。(文)须知能修之人通於三界。所发暖法依色界定发也。释签引评家云。尽是色界法住定地法。(文)涅盘疏作三义释云。一多用定发暖法观。从多为言。二据中间。三界皆能发於暖法。而色界居中。故言色有。三据处为语。色发暖法易。欲界则难(文)。
【■记】此明料拣暖法七十三人。涅盘疏明三解。一庄严云。欲界十善相应心。名电光定。时得时失。故此人名具烦恼性。不开品数。若论方法。定有九品。惑亦九品。以九定。断九惑。足电光一人。成十。色界四禅。无色三空。皆九品惑。九品定。七九六十三。足前十人。合七十三。二开善云。无别电光异方法。亦无方法异电光。只电光定。对九品惑成九定。初一品定。只是实法。未赖於假。犹是惑抗行。未能伏惑。第二品定。与初品作相续假共为力用。方伏初品惑。第三品惑。伏第二品惑。乃至九品定。伏第八品惑。余有欲界第九一品惑在。牵於初禅一品定起。共伏之。并四禅三空。一一皆九惑九定。乃至不用处九品定。伏八品惑。余第九品惑在。更将非想定。伏不用处第九品惑。八九七十二。复将非想定足之。合七十三。三数人解者。二不同。一事障未来者。分九品解。一品解。对断一品惑。复有十善相应心。即具烦恼性人。足前成十也。具烦恼人与初品定。共断一品惑。后去一品解。对断一品惑。四禅三空一一九定九惑。成七十三。二性障根本者。未来禅。九品定。断欲界九品惑。取欲界具烦恼性一人。足此九品成十。如是十人。皆有未来禅。二禅未来定。断初禅九品惑。三禅未来九品定。断二禅九品惑。乃至非想未来定。断不用处九品惑。亦七十三。故疏问云。前明暖是色界法。何得通於三界。作七十三人。答。初学之人。须依四禅。据后利时。则通三界。又昔在凡外。曾得七十三定。今入佛法。作暖法观。是也。涅盘经迦叶言。佛说寿暖识三法。和合名众生。若从是义。众生应先有暖。云何说暖法因善友生。佛言。如我今说暖法。要因方便乃得。本无今有。如是暖法。是色界法。非欲界有。因善友者。依善友教示修行始得也。今注为别明暖法。所通界地。故引签文中之问为问。答中谓据能修暖法之人。故言暖通三界。而所修暖法。必依色界定发也。引评家。下。以玄文云。顶法者。色界善根。有动不动。住不住。难不难。断不断。退不退。就动至退有二。下是暖。上是顶。彼不动至不退为二。下是忍。上是世第一。签云。此文同论。以论云。有说欲界善根有二。下者暖。上者顶。色界善根有二。下是忍。上是世第一。评家曰。不应作是说。应曰。尽是色界法。住定地法。圣行法好。今依评家。故言色界。此等只是判四善根。以有动等之异。对四不同故也。动乃至退分二。不动至不退分二。虽同在色界。由善根深浅异故。致使差降不同。动。谓犹为外缘所动。住。谓久住暖顶。难。谓暖顶有难。断。谓断於善根。退。谓退为五逆等。不动等。反是。已上签文。涅盘疏。作三义释。如文可知。
【■补】毗婆沙言。欲界十种。谓一具缚凡夫。二除一品结。乃至九品尽者。初禅有九。或有除一品结乃至九品。初禅无具缚人。即欲界说故。如是乃至无所有处九。虽顶忍世第一。亦如是。总七十三人。有言以非非想。着禅定最深。不能修暖法。故除非想一地。评家。清凉疏钞云。婆沙是诸罗汉集。而有四大罗汉。为评家正义。一世友。二妙音。三法数。四觉天。圣行法。即暖顶等。非凡夫行故。
【■备】辨讹曰。能修通三界等。大约发暖法。多分在欲界得上地定而发。注引涅盘是色界法。当知是佛破迦叶难问寿暖识三。众生有暖之辞。故佛答如是暖法等也。后言色发暖法易。欲界则难。正显修欲界定。发暖法难。须修色界定。发暖法方易也。存考。
△三结显异名。
上来内凡外凡。总名凡位。亦名七方便位。
【□注】以此七位。为入圣道之方便。诸文或云五方便者。盖停心破障。故不论。总别念处。但合为一(文)。
【■备】以停心非正观故。
天台四教仪注汇补辅宏记卷五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