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卷八之下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天台四教仪注汇补辅宏记卷八之下

高丽沙门谛观录

南天竺沙门蒙润集注

清比丘性权汇补辅宏记

清三宝弟子钱[、/(、*、)]庵较订

天台嫡裔比丘谛闲编科参梓

△二十行二。初正明十位。

次明十行者。

【□注】四教义四(六)云。此十通名行者。行以进趣为义。前既发真悟理。从此加修。从空入假。观无量四谛。

【■记】此释名行之所以也。仪文一句。标征。注文引文释义。如四教义引涅盘云。知诸阴苦。名中智。分别诸阴。有无量相。悉苦。非诸声闻缘觉所知。名上智。是名无量苦谛。知诸入者。名为门。名为苦谛。分别诸入有无量相悉苦。即无量苦圣谛也。知十八界名为分。亦名性。即苦谛。分别诸界有无量相悉苦。名无量苦谛也。无量集谛者。知爱因缘能生五阴。名集。一人起爱无量无边。况一切众生所起之爱。如是等爱无量无边。即无量集谛也。无量灭谛者。知灭烦恼。名灭。分别烦恼不可称计。灭亦如是。即无量灭谛也。无量道谛者。能断烦恼名道。分别道相无量无边。所离烦恼亦无量无边。即无量道谛也。如是四谛。大经悉云。非声闻缘觉所知。故属别教所学。

【■补】菩萨住此无量道谛。学十波罗密一切诸道。断尘沙无知中品。十行成就。从空入假。平等观成。

一欢喜。二饶益。三无违逆。四无屈挠。五无痴乱。六善现。七无着。八难得。九善法。十真实(断界外尘沙惑)。

【□注】始入法空。不为邪动。名欢喜行。常化众生。使得法利。名饶益行。常修忍法。谦下恭敬。名无违逆行。行大精进。令一切至究竟涅盘。名无屈挠行。不为无明之所失乱。名无痴乱行。生生常在佛国中生。名善现行。於我我所。一切皆空。名无着行。菩萨成就难得善根。名难得行。说法授人成物轨则。名善法行。二谛非如亦非非相。名真实行。

【■记】此正释别教菩萨十种行门之妙义。依稀俨似十波罗密。况菩萨利物决不[起-巳+俞]斯。故以十义而消释也。言十行者。一施行。谓邪附法兴。若修檀时。未达法空。即为邪动。今初行菩萨。从空入假。始证假有之法本空。虽入俗利生。以布施行。摄诸众生。舍身命财。无畏法施。恣意行檀。不为无常苦等诸邪所动。其心欢喜。故以施而释欢喜也。二戒行。谓以戒法利人。常时化令得益。故云饶益行。三忍行。谓内修忍行。外受捶打辱事。乃至身为大地。任众生之所履。唯自谦卑。恭上敬下。违来依纳。逆来顺受。故名无违逆行。四进行。谓发大勇猛。行大精进。俱令众生得二涅盘。当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不令有人独得灭度。其精进修行若斯。故名无屈挠行。五禅行。谓修定持心。无明伏而不动。则不昏不乱。故名无痴乱行。六慧行。谓心心慧照。念念觉生。常不离佛。无时不现。故云善现行。七方便行。谓以人法二空方便。空诸执着。我及我所。二俱无有。故云无着行。八愿行。谓依四弘誓。运大慈悲。与乐拔苦。所愿如心。成就一切难得善根。故名难得行。九力行。谓具加持力。依三轨式。说法授人。示教利喜。令人信解领受。三轮清净。善成轨则。故名善法行。十智行。谓若身若口若意。三业如智慧行。所言如所行。言行相符。无有虚诳。故名真实行。言二谛非如非非相者。须知如是真谛。非如是俗谛。今十行满足。但中近显。故双非空有。别彰一中真实耳。

△二附释种性。

亦云性种性。用从空入假观。见俗谛。开法眼。成道种智。

【□注】性种性者。假观分别。十界差别种性也。

【■记】谓十行菩萨从空入假。分别十界中种种性。种种欲。悉能分别不谬。名性种性。

【□注】从空入假观者。观经疏三云。若住於空。与二乘何异。不成佛法。不益众生。是故观空。不住於空而入於假。知病识药。应病授药。令得服行。故名从空入假观(文)。

【■记】此释从空入假观。初句。标名。次观经下。引古释义。如妙宗钞云。先斥住空。堕二乘地。若修假观。能成佛法。能益众生。观空作入中方便。故於空智。证而不住。三界惑执。须荡令空。诸法因缘。须究本末。见思重数。如尘若沙。以大悲心徧观徧学。故名知病。诸法诸门。破性破相。一一对治。无不谙练。是名识药。随惑浅深。知机生熟。神通该动。智辨宣扬。四悉当宜。各令获益。如此授药。方肯服行。皆由证空入假。故观名从空入假也。

【□注】道种智者。观音玄下(初)云。能知一切道种差别。则分别假名无谬。故名道种智(文)。

【■记】玄记云。空智总达诸法无生。不能别知诸法缘起。故不能用佛道法发众生善种。假观能尔。名道种智。

【□注】诸文云。十住修空断见思。十行修假破尘沙。十向修中伏无明。此以观对位也。若云初住断见。二住至七住断思。八九十住断界内尘沙。十行断界外尘沙。此断惑分齐也。四念处四云。十住断界外上品尘沙。十行断中品尘沙。十向断下品尘沙。(文)(言三品者。生无生八门为上品。无量四门为中品。无作四门为下品)此以惑从教也。以别是界外教。或纯用假观摄故。

【■备】此料简诸文。说断尘沙参差之故。由以观对位。断惑分齐。以惑从教。三种不同。

【■补】纯用假摄者。三观摄教也。空摄藏通。假摄别。中摄圆。别教虽三具修。而空观无异藏通。证道同於圆教。唯有空假。正属别教也。又十住傍修假。十行正修假。十向虽修中观。犹以假为方便。故纯假观摄也。有师标云。以惑从教者。谓以尘沙惑。从於别教也。然别教先破见思后破无明。何独以对尘沙。故云是界外教。盖界内藏通二教。不论断尘沙。唯别教四门徧学。徧断尘沙。故非不修空中。而纯用假观摄者此也。

【□注】又此十行。明横学四。且无作四门。为圆为但。若圆无作。十行位浅。尚未修中。如何能说以此化他耶。若谓但中。释签五(初)云。各附彼教。而为相状。(文)既附彼圆。岂应是但。杂编五(十四)云。十向圆修。可由实道。(智转行融乃修圆中)十行无作。且顺权方。(只是但中无作)良以修中之位已深。出假之位当浅。位深。故知昔日化他。无非妙行。位浅。故知将来自行。亦是但中。不可以实难权。以他妨自。(文)其说切当。学者知之。附彼圆教。但为明於无作相状。能附岂可全同深位。

【■备】此节料简十行位中。横学四教中所学之无作也。谓圆中无作。非别十行浅位所能说也。若系但中无作。又违释签附圆相状之说。此双难也。杂编下。释难。意谓别教十向修中观位。既已智转圆修。可以说由实道。别教十行修出假位。既是化他无作。自应且顺权方。只此且顺权方四字。二难俱解。一解以实难权。盖无作名同。而义有别。不可以附圆而不应是但也。二解以他妨自。盖十向修在自。十行学为他。不可以化他但中。妨自修圆也。将来自行亦但中者。别行位浅。所学无作。全依但中。故由此时。以望将来。所有自行。智亦但中耳。释签明附圆相状者。节义云。十行中明生灭。依彼藏教为相状。乃至明无作。附彼圆教为相状。既言附圆。则能依但中。岂可全同所依圆中耶。义学杂编六卷。净觉法师所述。

【■补】言但中无作者。如苦不能恼。集不能染。出空有二边之外。天然之理。不假造作也。

【□注】然此出假。若果但中。圆机起时。何以赴之。当知圆机。自感圆应。十行出假。乃教道说。无稽之问。不足评矣。

【■记】此明十行出假。不能应圆机为难。谓十行出假。约教道判。本不应於圆机也。末二句。是斥辞。

△三十向二。初正明十位。

次明十回向者。

【□注】四教义四(七)云。此十通名回向者。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己功德。普施众生。事理和融。顺入法界。故名回向。

【■记】此明回向得名之所以也。仪文一句。释征。注文。引文正释。四教义云。菩萨深观如来藏。破无量取相。破无量尘沙。破无量无明。破无量身相。受相。心相。法相。知无量病。识无量药。作此观时。即入十回向位。回因向果。回事向理。回己济他。名回向也。

【□注】四念处三(十一)云。别向圆修。(文)霅川云。可由实道。(杂编但不合云。只缘被接。方曰圆修)此据得意者。智转行融。及证道说也。若三观次第。唯修但中。据不得意者。及教道说也。

【■补】此节引诸文而证释也。四念处。十住。修性念处观。十行。修共念处观。十回向。回别向圆。修缘念处观。故云别向圆修也。有师标云。得意者。乃得佛意也。净觉谓。被接方能圆修。不知别教得佛意者。十向自能圆修。若定言被接。别教无智转行融得意人耶。故原注以不合点之。若不得意者。十向唯修但中也。

一救护众生离众生相。

【□注】以无相心。常行六道。而入果报。不受而受。名救护众生离众生相。

【■记】此下十段。正释义也。谓以无相心行六道。即不受义。入果报。即受义。到处度生。心常无相。名救护众生离众生相也。

二不坏。

【□注】观一切法。有受有用。念念不住。名为不坏。

【■补】言一切者。不出空有。以凡夫受用於有。二乘受用於空。俱属可坏也。今者念念不住二边可坏之相。而於中道受用。归向中道不可坏之性。故云不坏也。

三等一切诸佛。

【□注】三世佛法。一切时行。名等一切诸佛。

【■记】言一切时行者。谓一切时中。依三世佛法而行。所谓运无缘慈。度有情界是也。

四至一世处。

【□注】以大愿力。入一切佛土。供养一切佛。名至一切处。

【■记】愿。即法门誓学。佛道誓成愿也。欲成佛度生。必须亲近诸佛。广修供养。名至一切处也。

五无尽功德藏。

【□注】以常住法。授与前人。名无尽功德藏。

【■记】言常住法者。即不生不灭无起尽之理。此理含藏一切大乘功德。普应随机。无有穷尽。名无尽藏。

六入一切平等善根。

【□注】行无漏善。善而不二。名入一切平等善根。

【■记】言无漏者。即不漏落于二边之善也。善而不二。即中道之善也。谓菩萨万善齐修。心中了了。而无一丝挂碍。故言无漏不二也。据十向修圆中。修一善。即修无量善。名入一切平等善根。

【■补】据经云。行善无漏。善而不二。何者众生机多。不可独用一实而行化。故兼二边之机相。善。即有边。无漏善。即空边。今菩萨智转行融。即空而有。即有而空。是名入一切平等善根也。

七等随顺一切众生。

【□注】以观善恶无二一相。名等随顺一切众生。

【■记】盖众生所起心念无量。此位菩萨缘修中观。观诸善恶性非有二。即是中道一相。名等随顺一切众生。

【■补】菩萨正修圆中。实相无相。故无凡夫有漏善恶之二相。亦无二乘偏空涅盘之一相。既平等普观。随顺实相。无非佛因。咸皆趋向究竟佛果。故名等随顺一切众生也。

八真如相。

【□注】心得自在。等三世佛。常照有无。名真如相。

【■记】谓菩萨以中观心。随顺实相。出入同佛。即寂即照。照有。即不变随缘。照无。即随缘不变。名真如也。

【■补】不为二边动乱。故得自在。无妄曰真。不异名如。乃三世诸佛安住之处。菩萨常照有无。即真如相。故名真如相也。

九无缚无着解脱。

【□注】以般若照三世诸法。是一合相名无缚无着解脱。

【■记】般若。是即理之智。三世诸法。是即智之理。理智合一。无能照所照。孰为缚着耶。

【■补】般若是智。三世诸法是境。三世约竖。诸法约横。一合相者。即佛大总相法门。若境智不忘。犹为缚着。今以无缘般若。照无相妙境。境智一如。故名无缚无着解脱也。

十入法界无量。

【□注】觉一切法中道无相。名入法界无量。

【■记】谓菩萨觉悟一切。皆中道无相。一法既圆。万法俱寂。名入法界无量。

【■补】前曰一合相。以理为总。今谓一切法中道。以事为总。一切法者。即十法界依正假实色心法也。此诸事法。全理而成。具一切造。一切即中道无相。中道即法界。十向菩萨修圆中观。圆融之理。相似而显。故觉一切法。皆中道无相法界。名入法界无量也。

(伏无明。习中观)。

【□注】伏无明习中观者。集解云。空假之心。既已满足正修中道第一义观。无明不起。忍伏故也。

【■记】此释伏惑修中之力也。此位是解行终心。粗惑已融。似中慧净。断界外下品尘沙。伏无明之忍转强。相似之中道也。

△二附释种性。

亦名道种性。行四百由旬。居方便有余土。(以上三十位。为三贤。亦名内凡。从八住至此。为行不退位)。

【□注】道种性者。始正修中。故名道。能生佛果。故名种。行四百由旬者。约生死处。加方便土。约烦恼。加尘沙。约观智。加假观。以此增前为四百也。方便有余土者。观经疏五云。修方便道。断四住惑。故曰方便。无明未尽。故曰有余。

【■记】妙宗钞云。修方便道者。九种行人。合生彼土。藏二。通三。别住行二。既修空假。皆方便道。别向圆信。所修虽实。犹居似道。判为方便。不生分段。盖除四住。约此修断。名方便。断通余别。为有余也。

【□注】行不退者。化他行满无退转也。前七住还断惑证空。名位不退。后初地去。名念不退。中道正念二边莫动。

【■记】此明行不退也。以此十位之大士。以其正修中观。相似见中道理。了知自他不二。因果一致。理事圆融。所以不着於自。而回向於他。不着於因。而回向於果。不着於事。而回向於理。故能化他行满。而无退转也。前七住下。言不能称为行不退位。后初地下。言其位超胜。亦不称之为行不退位。唯八住至此。共二十三人。俱得称为不退位也。

△二圣二。初明因二。初十地。

次明十地者。

【□注】四教义四(八)云。此十通言地者。一能生佛智。住持不动。二能与无缘大悲。荷负一切。故名为地也(文)。

【■记】此言所以得地之功能也。初仪文一句。标征。注文。是引文发明。言地有二义。一能生。二能持。璎珞经云。地名为持。能持百万阿僧祇功德故。亦名为生。能生一切因果故。论云。生成佛智住持故也。

一欢喜。(从此用中道观。破一分无明。显一分三德。乃至等觉。俱名圣种性)此是见道位。又无功用位。百界作佛。八相成道。利益众生。行五百由旬。初入实报无障碍土。初入实所。

【■补】大经云。菩萨圣行满足。即住无所畏地。即是初地菩萨。离五怖畏。谓无死畏。无不活畏。无恶道畏。无恶名畏。无大众威德畏。若言不畏贪欲恚痴。此内无三毒。外无八风。则无恶名畏。若言不畏地狱等。即无恶道畏。若言不畏沙门。婆罗门。即无大众畏。见中道无二死。即无死畏也。法身常命已显。即无不活畏。得入此地。具二十五三昧。破二十五有。显二十五有之我性。我性即实性。实性即佛性。佛性既显。有感即应。故能百界现生。利益众生也。又此地具足四德。破二十五有烦恼。名净。破二十五有业。名我。不受二十五有报。名乐。无二十五有生死。名常。即佛性显也。

【□注】舍凡入圣。四魔不动。到有无边。平等双照。名欢喜地。

【■记】谓此菩萨。既离凡入圣。能转魔界成佛界。四魔莫能动也。有边万法齐彰。无边。一尘不立。照有不乖无。照无不乖有。有无二边。平等双照。居然中道第一义天。是则前未到而今到。宁不欢喜乎。

【■补】四魔不动者。分破无明。不为烦恼所动。分证法身。不为阴魔所动。分得常住。不为死魔所动。百界作佛。不为天魔所动。

【□注】从此用中道观者。四教义四(七)云。从此见佛性。发中道第一义谛观。双照二谛。心心寂灭。自然流入萨婆若海。证无作四谛。一实平等。法界圆融(文)。

【■记】止观云。阴入皆如。无苦可舍。无明尘劳即菩提。无集可断。边邪皆中正。无道可修。生死即涅盘。无灭可证。此谓无作四谛。一实圆融也。

【□注】破一分无明。显一分三德者。无明。乃是障中道之别惑。无明分破。中道分显。法身般若解脱。是为三。常乐我净。故称德。应知初地所破无明。细分三品。中上虽破。犹在回向后心。至三品尽。方入初地。

【■记】无明翳乎法性。是障中别惑也。三德。如金光明玄义云。法名可轨。诸佛轨之成佛。经云。诸佛所师法也。身者聚也。一法一切法。无有缺减。故名身。经云。我身是一切众生真善知识是也。般若觉了诸法集散。非集非散。即觉了三谛之法也。於诸法无染无住名解脱。此三皆言德者。皆有常乐我净四德也。谓法身无二死为常。不受二边为乐。具八自在为我。身口意三清净为净。般若任运具四德。如智冥真如境。故大品云。色净故般若净。例此即得色常色乐色我。诸义皆成。当知般若具四德明矣。解脱四德者。诸恶永尽。即无常无乐无我无净。皆已尽也。众善溥会。即常乐我净也。大经云。真解脱者。即是如来。如来即法身。当知解脱同如来常乐我净也。应知下。明初地正破下一品。

【□注】俱名圣种性者。据同证论。准经。必须开等觉性。

【■记】言同证者。即无作四谛圆融中道之理。是十一地同所证也。所准之经。即是缨珞。如经云。从初地至等觉。俱名圣种性。

【□注】见道位者。四教义四(七)云。从初地至佛地。皆断无明。但以约位分为三道。初地名见谛道。二地至六地。名修道。从七地已去。名无学道。(文)初地断无明别见。发真中道。故云见道。大经云。自此已前。皆名邪见人也。故知两教三乘。别教地前。未见中道。未断别见。皆名邪见人也。此约证道同圆。初地即同初住故也。

【■记】初地名见道者。谓发真中道。见佛性理。断无明见惑。显真应二身。入佛智地是也。从二地至六地名修道者。断别惑三界爱。智论。迦叶闻甄迦琴声。不能自安。云三界五欲。我已断竟。此是菩萨净妙功德所生五欲。故於是事不能安忍。例色爱无色爱。亦复如是。维摩诃须菩提云。同於烦恼。不别菩提。入於八难。不得无难。意在於此。故从二地至六地。通名修道。断此别惑也。今以义推。二离垢地。即侵断别教欲爱。名斯陀含向。三明地。即别教斯陀含果。四炎地。别教阿那含向。五难胜地。别教阿那含果。断别惑欲爱尽也。六现前地。别教阿罗汉向。断别色无色爱也。七远行地。别教阿罗汉果。断别无色爱尽。从此名无学道也。大经下。证初地可名正见人也。

【□注】又无功用者。既至初地。不加功力。任运流入萨婆若海百界作佛者。四教义四(八)云。初发真中道。见佛性理。断无明见惑。显真应二身。缘感即应百佛世界。现十法界身。入三世佛智地。能自利利他。真实大庆。故名欢喜地也。(文)辅行七下(二十四)引璎珞云。初地百界。二地千界。乃至万亿等界。现身亦尔。(文)行五百由旬者。约生死处。加实报土。约烦恼。加无明。约观智。加中观。实报无障碍土者。观经疏六云。行真实法。感得胜报。色心不相妨。故言无障碍(文)。

【■记】妙宗钞云行真实法等者。圆教从初。别教十向。能於诸法。称实观中也。中理今开。即感妙报。色心不二。毛剎相容。纯是法身菩萨所居。实报无障碍土也。妙玄云。分别言之。此实报土。在方便土外。若即事而真。此亦不远。如云观见娑婆。瑠璃为地。坦然平正。诸楼台观。众宝所成。纯是菩萨咸处其中。即实报土是也。

【■补】色心不相妨者。色周徧。心亦周徧。此色即真常之色。故不相妨。如云因灭是色。获得常色等。此乃胜妙五阴。法法圆融故也。妙玄云。华严明阿僧祇香华云。不可思议充塞法界者。此是菩萨胜妙果报所感五尘。呼此为欲界思惑。菩萨出入无量百千三昧禅定心尘之法。呼此为色无色思惑。签云。此中为消界外同体见思。故须界外更立三界。不然。於二乘所断何别。既分内外见思名同。故须立思分三界。从五尘为名。故例如欲界。从定地为名。故例色无色界。故知违理由见。感报由思。四念处云。登地断别见。二地至七地断别思。此亦偏断之义耳。(云云)至八地已上。犹是无色界不可思议六尘。以地持解等觉无垢地。始得离见清净禅。当知离欲界色无色惑。俱至等觉乃尽方是圆义。故大经云。十地为无我轮惑所转。无我。只是见惑。若见惑不断。不应至无垢地。若见至无垢地者。乃圆义耳。故义推偏断是别义也。所言偏断者。为对圆伏而说也。

【□注】宝所者。喻分证寂光也。

【■记】宝所喻寂光者。以常寂光净土。乃功德丛林。真如库藏。世出世宝。无不具足。假喻发明。犹若宝山。今言喻分证者。以仪文云。初入宝所。既云初入。是故喻之分以证寂也。

二离垢地。

【□注】以正无相。入众生界。同於虚空。名离垢地。

【■记】若除诸相而言无相。是邪无相。即於无相。无相乃正。以正无相。入众生界。终日度生。不见有生可度。生界同处无法当情。名离垢也。

【■补】不为空有二边之垢所染故。

三发光地。

【□注】光慧信忍。习佛之道。净极明生。名发光地。

【■记】仁王五忍。疏以三贤为伏忍。初地至三地。对无漏信忍下中上。今上品信位。中道无漏之慧转着。名光。以习久净明。净极光通。名发光地也。

四焰慧地。

【□注】顺无生忍。观一切法。明焰慧地。

【■记】四五六地。对柔顺忍。以顺无生。故名曰顺。盖约教道。七地方对无生忍。故仁王云。尔焰圣觉达地菩萨。修行顺法忍。逆五见流。集无量功德。住须陀洹。疏以四地对下品顺忍。故今注云。顺无生忍。观一切法。粗得下品忍。观慧发焰。比前极其明盛。名焰慧地也。

五难胜地。

【□注】顺忍修道。三界无明莫不皆空。名难胜地。

【■记】仁王经云。胜进达菩萨。於顺道忍。以四无畏。观那由他谛。内道论。外道论。药方工术。故曰我是一切智人。灭三界疑等烦恼故。集无量功德故。即斯陀含。疏以五地对中品忍。故曰顺无生忍修道。三界无明皆空。下地所不及。名难胜地也。

【■补】三界。乃界外之三界以尘沙是方便土之无明。无明是实报分证寂光之无明。今至五地。顺无生忍而修佛道。方便尘沙已尽。即实报分证寂光无明亦分尽。故曰皆空。

六现前地。

【□注】上顺诸法。观於三世寂灭无二。名现前地。

【■记】仁王云。常观真实。住顺忍中。作中道观。尽三界集因集果。一切烦恼尽故。乃至证阿那含。疏以六地对上品忍。故云上顺诸法。即顺诸法上品无生忍。故观过现未起灭无二。当下寂灭。寂灭境相常时现前。曰现前地也。

七远行地。

【□注】观诸烦恼。不有不无。常向上地。念念寂灭。名远行地。

【■记】仁王云。玄达菩萨。十阿僧祇劫。修无生法乐忍。灭三界集因集果。住后身中。无量功德皆成就。无生智。尽智。五分法身。皆满足故。即阿罗汉梵天位。疏以七地对下品无生忍。故曰观诸烦恼。不有不无。即是以中道观观之。为不有不无第一义谛也。由居下品无生忍。所以常向上地。由观法无生故。所以念念寂灭。是则从功用边造至上地。名远行地也。

八不动地。

【□注】以无生观。舍於三界。名不动地。

【■记】仁王疏八地对中品无生忍。故曰以无生观。舍於三界。当知三界乃有为动作之地。既入无为寂灭。不为动之所动。名不动也。

九善慧地。

【□注】入於上观。光光佛化。无生忍道。名善慧地。

【■记】仁王疏九地对上品无生忍。故曰入於上观。光光佛化。无生忍道。当知此道具足辨才。现身如云。说法如雨。名善慧地也。

【■补】菩萨一一世界。学佛化度。无明将尽。智慧转增。故名曰光。光光者念念也。佛者。觉也。觉无生之理也。即以此道觉悟众生。故名佛化等。能以此利他。此慧之善者。

十法云地。

【□注】入中道观。受佛职位。既同真如。亦等法界。法云普覆。名法云地。

【■记】仁王疏以此得菩萨果。名寂灭忍。故云入中道观。受佛职位。既等不妄不变之真如。亦同交彻融摄之法界。唯以妙法慈云。遍覆涅盘果海。名法云地也。

(已上九地。地地各断一品无明。证一分中道)。

【■备】辨讹云。明十地。将相宗寄位明十地。引来相宜。初二三地。寄同世间。初地布施。二地持戒。三地精进。此三种世间亦修故也。四地寄同初果。与注中无生观相宜。五地寄同四果。与注中三界无明莫不皆空相宜。六地寄同缘觉。与注中观三世寂灭相宜。七地寄同菩萨。八地去方入无功用位。寄显一乘三世寂灭者。正与缘觉还灭三世十二因缘是同。第八地而云舍於三界者。约顿悟菩萨论。而论中明顿悟菩萨。八地始受变易。若是渐悟。初地论舍。

【■补】佛从真如法界生。真如法界。一体异名。即中道寂灭之理。菩萨入此观。故受佛职。

△二等觉。

更断一品无明。入等觉位。亦名金刚心。亦名一生补处。亦名有上士。

【□注】於十地后心用观。更断一品。方入等觉。

【■记】十地皆有初中后三心。今於第十地后心用观。断十一品无明。方入等觉也。

【□注】四教义四(十四)云。即是边际智满。入重玄门。若望法云。名之为佛。望妙觉。名金刚心菩萨。亦名无垢地菩萨。三魔已尽。余有一品死魔在。断无明习也。(文)集解云。解入百千三昧。照一相无相。寂灭无为。望於妙觉。犹有一等。比下名觉。故名等觉。所修观智。纯一坚利。喻若金刚。名金刚心(文)。

【■记】边际智满入重玄门者。璎珞明等觉地。百千万劫入重玄门。报修凡夫事。谓菩萨将前所修之法。重历一番。故曰重玄。法云是种性。等觉是觉性。故等觉为佛。妙觉乃当教极果。等觉是当教极因。故此望之称为菩萨。以其智慧坚利。名金刚心。只有一品生相无明在易断。故称无垢。三魔尽死魔在者。大论问。五阴魔可摄三种魔。何以三魔尽。死魔在。答。实是一魔。义有四种。烦恼魔。人因贪欲嗔恚故。死作夺命因缘。别为一种。天魔。福德力势大邪见力。能夺慧命。亦能作死因缘。别为一种。无常死力大。无能免者。甚可畏厌。别为一种。是为义有四也。又论云。得菩萨道。破烦恼魔。得法性身。破五阴魔。得道得法性身。破死魔。常一心故。一切处心不着故。入不动三昧故。破他化自在天魔。此等觉菩萨尚未得道得法性身。故死魔在也。次引集解释。谓此菩萨发广大智解。造入百千三昧。於三昧中照一实相。无生死相。无涅盘相。寂灭现前。然以望於妙觉。犹有一等。名等。比下十地之未觉。名觉。上下望之。名等觉也。又此菩萨所修观智。纯一坚利。坚故。不为诸物坏。利故。能坏一切物。喻若金刚。故其观智。名金刚心。问。别教何故法云后更有金刚等觉耶。经论止明十地行满。便成佛果。南北诸师静论此义。答。更立等觉。未足为疑。华严经明法云地功德智慧。比佛如爪上土方大地。若尔。虽说一品无明。而实不可说品。何以得知。后心菩萨无功用道。其疾如风。一日间。能破无量品无明障惑。何况璎珞经明等觉地。於百千万劫入重玄门报。修凡夫事。故开法云。更立金刚心等觉。於理无失。

【■补】止观云。三不应前尽。一不应独余。此乃别教方便说耳。辅行云三魔已过者。此璎珞教道说也。若从实说。过则俱过。问。虽曰方便。亦必有说。何以消释经文。答。大集经云。若能观法如幻相者。能破阴魔。若诸法悉是空相。坏烦恼魔。若见诸法不生不灭。能坏死魔。若除憍慢。则坏天魔。又云知苦坏阴魔。离集破烦恼魔。证灭坏死魔。修道坏天魔。等觉既到无功用后边。边际智满。入重玄门。三魔已尽。所证未穷。余死魔在。又十地莫穷其边际。故等觉边际智满。

【□注】一生补处者。犹有一品无明。故有一生。过此一生。即补妙觉之处。观音玄记上(四)云。犹储君之义也。妙宗上(二十三)云。有惑可断。名有上士(文)。

【■记】言一生补处者。以无明未尽。犹有一品生相在也。若能以金刚观。再破一品无明。名过一生。即可补入妙觉佛果之处矣。言犹储君者。如王太子将绍南面。先且暂储东宫。故云储君也。有上士者。以等觉乃因位。非果位也。其上犹有妙觉极果在。不得称为无上。故云为有上士也。

△二明果二。初成等正觉。

更破一品无明。入妙觉位。坐莲华藏世界七宝菩提树下。大宝华王座。现圆满报身。

【□注】四教义四(十五)云。金刚后心朗然大觉。妙智穷源。无明习尽。名真解脱。翛然无累。寂而常照。名妙觉地(文)。

【■记】此明别教极果成佛之相。注是引文释成。初三句。明智德圆。次三句。明断德圆。末二句。谓寂即妙。照即觉也。

【□注】藏者。包含十方法界悉在中也(文)。

【■记】经云。华藏世界海。有十不可说佛剎微尘世界种。一一种各有二十重世界是也。

【□注】七宝菩提树者。七宝众多。表无量故。大宝华王座者。妙玄七(十二)云。或言寂灭道场。七宝华为座。身称华台。千叶上一一菩萨。复有百亿菩萨。如是则有千百亿菩萨。十方放白毫及分身光。白毫。入华台菩萨顶。分身光。入华叶菩萨顶。此名受法王职位。穷得诸佛法底。而得成佛。华台名报佛。华叶上名应佛。报应但是相关而已。不得相即。此是别佛果成相也(文)。

【■记】寂灭场。见初卷注。七宝华为座者。华严经云。其华广大。量等百万三千大千世界。以众宝华。间错庄严。乃至云毗琉璃摩尼宝为茎。栴檀王为台。玛瑙为须。阎浮檀金为叶。其华常有无量光明。众宝为藏。宝网弥覆。十三千大千世界微尘数莲华以为眷属。乃至菩萨坐此华座。身相大小相称。无量菩萨坐余莲华为眷属。十方佛从眉间出清净光明。名增益一切智神通。无数光明以为眷属。普照十方一切世界。右绕十匝。乃至示现种种庄严事。从大菩萨顶上入。其眷属光明。亦各入彼诸菩萨顶。此菩萨得先所未得百万三昧。名为已得受职之位。入佛境界。具足十力。堕在佛数也。末结圆满报身。如云若始坐华台。眷属菩萨悉坐华叶。十方诸佛放眉间光入华台顶。诸佛眷属放眉间光入华叶顶。华台菩萨三昧受职。成於报身佛。华叶菩萨成应身佛。此大缘见胜。故现圆满报身佛也。

△二转大法轮。

为纯根菩萨众。转无量四谛法轮。即此佛也。

【□注】纯根菩萨者。迷中重故。次第修证。迂通宝所。对圆名钝。

【■补】初地能分身百界。具转四教法轮。此中但言无量者。由别人中道之迷重故。因中依无量四谛而修。故果上亦转无量四谛法轮。所谓约说。始终属教者此也。

△三别示随机二。初正明随机三。初点示教道。

有经论说。七地已前。名有功用道。八地已上。名无功用道。妙觉位但破一品无明者。总是约教道说。

【□注】华严云。菩萨未至第八地时。如人乘船。欲渡大海。未至大海。多用功力。若至八地。从大方便。近佛智慧。无功用心。不加工力。

【■记】此下料简经论判位。有通别圆之不同。本节之文属别教也。如华严八地文云。譬如有人。梦中见身堕在大河。为欲渡故。发大勇猛。施大方便。以大勇猛方便力故。即便觉悟。既觉悟已。所作皆息。菩萨亦尔。见众生在泗流中。为救度故。发大勇猛。起大精进。以勇猛精进故。至不动地。既至此已。一切功用靡不皆息。

【□注】妙觉位但破一品无明。未审据何文说。

【■补】此是玉师断说。肇师云。出楞严三昧经。文云。首楞严定。非初地乃至第九地所得。唯十地乃能得之。既十地方得。则转入佛地。但破一品无明也。

【□注】诸文但云断十二品。称为妙觉也。

【■记】别教果头。齐圆二行。进前三行。则不知名。故知约教道说。於等觉断十一品无明外。更破一品。是为但断十二品。称为妙觉也。

△二借别名通。

有处说。初地断见。二地至六地断思。与罗汉齐者。此乃借别教位名。名通教位耳。

【□注】至六地断思与罗汉齐者。取十度义。以第六般若空慧断惑故也。如止观第六借位中(云云)。

【■记】此节正属通教也。初地断见等。前七卷引。言取十度义者。是取释签便也。以十度中第六般若。乃入空之慧。断惑若尽。与罗汉齐。至第七方便般若。出假化用故也。如止观者。文云。旧曰六地思尽齐罗汉是也。

【□注】十度者。六度外加愿智力方便。

△三借别名圆。

有云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此借别教名。明圆教位也。

【□注】三贤者。别住行向。住果报土。义则属圆。此仁王经偈文。

【■记】此节文明属圆教也。仁王疏云。三贤。即地前三十心。十圣即十地菩萨。此四十心同生华藏果报土。非藏通教中果报。若藏教是凡圣同居。若通教唯生有余化城土。今言果报。即别圆教人。得无障碍。生无障碍土。问。此中三贤。是别是圆。答。是圆。问。圆教合生常寂光。何故生华藏。答。华藏之中。别圆共生。以是因非果。不得生寂光土。故华藏土中有别教十地。圆教四十心共生也。妙觉极果毗卢遮那。唯独一人生寂光净土。问。前三土中亦有净土。何故寂光独擅其名。答。凡圣同居。圣少凡多。是秽非净。方便有余。但除见思。未断无明。偏真之净。非是真净。华藏世界。带别方便。未为纯净。寂光无此诸过。独擅净土名也。又义例云。有言此兼两教。圆教三贤。别教十圣。喻曰言果报者。是实报土。既生果报。即是圆教四位人也。此师但见贤圣之名。便分别圆两教。贤圣之称。乃借别明圆。但生实报。即是正明圆位。若言别教贤圣位。不合生彼。而判十地属别者。圆四十位俱破无明。因何乃分十地属别。又约证道。地即是住。何须分别。纵存教道。则十地以含两教。亦无分义。

△二劝审断证。

如此流类甚众。须细知当教断证之位。至何位。断何惑。证何理。往判诸教证位。无不通达。

【□注】此乃观师示人判教之方。能知此者。不但别门可通。於一切教皆无壅矣。

【■记】观师者。即高丽法师也。言观师以此示人。必须细详本教中断惑证理当在何位。何位断几惑。何位证何理。然后往判诸教诸位。无有不昭然矣。

△三结。

略明别教竟。

【□注】此教明纵横者。别论不出性横修纵。因纵果横。通论。因果各具纵横。性但有横。修具纵横。

【■记】此总标别教通别两论。修性因果纵横也。别论者。性修一对。因果一对。通论者。性修因果合论也。

【□注】初性横修纵者。妙句九云。若但性德三如来。是横。修德三如来。是纵。(前后而得)先法次报后应。亦是纵。(一性二修)记九云。性德之名。名通别教。别教虽有性德之语。三皆在性。而不互融。故成别义。若三在修。前后而得。道理成纵。又妙宗云。别人不知本觉之性具染恶德。是故染恶非二佛性。别修缘了。显本法身。(修纵)亦为不知本觉之性具染恶德。不能全性起染恶修。乃成理体横具三法。(性横)。

【■记】此别释性横修纵也。初引文句。正示性横修纵。次引句记。释成。后引外宗。重明性一为横。修二为纵。释签明别教三德云。别教法身为惑所覆。良由不知本觉之性具染恶德。是故染恶非二德也。故别惑通惑。业识事识。烦恼结业。三乘六道。变易分设。此等一切迷中二法。非二佛性。既非佛性。则成定有能覆之惑。应须还用随缘觉性。别缘真谛。及以俗中。次第别修空假缘了。或中边缘了。种种二因。或初缘次了。或初了次缘。次第翻破一切迷法。显於法身本觉之性。是故覆理成於纵义。又云。别人理体具足。而不相收。亦为不知本觉之性具染恶德。不能全性起染恶修。乃成理体横具三法也。

【□注】次因纵果横者。光明记一云。行智理三次第资发。修时纵也。法报应三果中齐显。证时横也。

【■补】光句记云。相资为论。行资智。智资理。理显。故能尽众苦。苦尽故法身显。智圆。故报身显。功德无上。故应身显。

【□注】良田此教本有法身为惑所覆。故须别作缘了之功於资显发。复由此教性具三法而不相收。故使三身横显。此指修纵。只是因纵。性横。成於果横。修性因果相对别论也。

【■记】此别释因纵果横也。光明记云。修时纵证时横者。即今因纵果横论也。良由下。释成。释签云。应知覆义。不同泥土覆彼顽石。既覆但中佛性之理。如善人为恶人逼。令作众恶。故说善人为恶人所覆地。既此本有法身。为染恶覆。成於迷中之法。故须别作缘了之功。於资显发。故论修成纵也。又云。以其三法定俱在性。皆是所发。犹如三人。各称帝三。何能相摄。是故不知性中三法。二是修者。二乃成横也。此指下。结明修纵性横。成因纵果横。

【□注】次因果各有纵横者。文句二云。别家因时三法纵横。果时三法亦纵横。因纵如向。因横即性横也。果纵如妙玄九云。法身本有。般若修成。解脱始满。果横亦如向说。须知此教因果三法。次第即纵。各异即横。妙玄五云。资成在前。观照居次。真性在后。此三竖别。纵非大乘。此三并异。横非大乘。

【■记】此释通论因果各具纵横。初引文句通示因果三法纵横。然是所破。为今所示也。因纵如向者。行智理次第资发。修时纵也。因横即性横者。若但性德三如来是横也。果纵如妙玄者。意明三德次第而成。故成果纵也。果横亦如向者。光明记云。复由此教。性具三法而不相收。故使三身横显也。须知下。劝知别教因果三法纵横义。妙玄五下。证释。末四句。结成圆义与别全然不同。意明圆教因果三法。不纵不横。不并不别。此别教三法。竖别为纵。并异为横也。

【□注】次性但有横。修具纵横者。性横如上性中三法未论起修。无前后故。则无纵义。凡言修者。通因通果。因果既其各有纵横。修任运有也。

【■备】义见九卷广明。今以图示。

修性因果纵横图

△四圆教三。初标。

次明圆教者。

【□注】四教义一(三)云。圆以不偏为义。此教明不思议因缘二谛中道。事理具足不别。但化最上利根之人。故名圆教也(文)。

【■记】此明圆教得名之所以也。仪文一句。标示。注文引释。玄义云。不思议不生不灭十二因缘者。为利根人即事显理是也。

【■补】一念三千。即空假中。不思议二谛者。妙玄云。但点法性为真谛。无明十二因缘为俗谛。签云。无明迷真之始。法性全指无明。无始时来。奚尝非真。未发心前。无真不俗。只点一法。二谛宛然。俗则百界千如。真则全居一念。又三千外无实相。即俗恒真。事造即理具。实相外无三千。即真恒俗。理具即事造。故曰理具事造。两重三千。同居一念。

【□注】又云。圆教诠因缘即中道。不思议佛性涅盘之理。菩萨禀此教门。理虽非浅非深。而证者不无浅深之位。今明入道。亦具四门。而诸大乘经意。多用非空非有门以明位也(文)。

【■记】因缘即中者。大经云。因缘明佛性者。无明爱取。是烦恼道。烦恼即菩提。菩提通达。无烦恼。烦恼既无。即究竟净。了因佛性也。行有。是业道。业即解脱。解脱自在。缘因佛性也。名色老死是苦道。苦即法身。法身无苦无乐。名大乐。不生不死。是常。正因佛性也。故言无明与爱是二中间。即中道。无明是过去。爱是现在。若边若中。无非佛性常乐我净。无明不生。亦复不灭。名不思议不生不灭因缘也。菩萨证理有浅深者。理绝修证。智似阶差也。

【□注】释签五(二十)云。圆教菩萨。以界外灭谛为初门(文)。

△二释二。初名义功用二。初释名义。

圆名。圆妙。圆满。圆足。圆顿。故名圆教也(此释圆明)。

【□注】三谛圆融。不可思议。名圆妙。三一相即。无有缺减。名圆满。圆见事理。一念具足。名圆足。体非渐成。故名圆顿。

【■记】三谛圆融。名圆。不可思议。名妙。三一相即。为圆。无有缺减。故满。圆见事理。名圆。一念具足。为足。教体本周。名圆。非渐次成。故顿。

【■补】通则四名俱通初后。别则满唯局后。妙足顿三。且在初。以色心本妙。万法具足。顿解本成。故后惑尽。德始满也。

△二明功用。

所谓圆伏。圆信。圆断。圆行。圆位。圆自在庄严。圆建立众生(此释圆法)。

【□注】圆伏五住。圆常正信。圆断五住。圆行。一行一切行。圆位。位位相摄。妙用庄严。故云自在。四悉普益。故云建立。如止观一(三)。

【■记】止观云。圆信者。信诸法即空假中。无一二三。而一二三。无一二三是遮。而一二三是照。无遮无照。皆究竟清净自在。闻深不怖。闻广不疑。闻非深非广。意而有勇。名圆信。圆行者。专求无上菩提。即边而中。不余趣向。三谛圆修。不为无边所寂。有边所动。不动不寂。直入中道。名圆行。圆位者。入初住时。一住一切住。一切究竟。一切清净。一切自在。名圆位。圆自在庄严者。或於此根入正受。或於彼根起出说。或於一根双入出。或於一根不入出。余一一根亦如是。或於此尘入正受。或於彼尘起出说。或於一尘双出入。或於一尘不入出。余一一尘亦如是。乃至或於此方入正受。或於彼方起出说。(云云)若委说者。只於一根一尘。即出即入。即双入出。不入出。於正报依报亦如是。辅行云。一心三谛为所严。一心三观为能严。於依正二报无不自在。故正受。空功德。出说。假功德。双入出。不入出。中功德。圆建生众生者。或放一光。能令众生得空假中益。得入出。双入出。不入出益。历行住坐卧。语默作止。亦如是。

【■补】菩萨内自通达即空假中。不动法性而令获种种益。得种种用。名圆力用建立众生。问。庄严建立。有何差别。答。并是不思议一心三智。能庄严法身。名庄严外益。於彼名建立。法华云。定慧力庄严。以此度众生。度生。即建立也。

【■补】圆断者。不断而断。五住惑断。开佛知见。住大涅盘。故名圆断也。

△二按经显位二。初总指。

诸大乘经论。说佛境界。不共三乘位次。总属此教也。

【□注】一代教中。唯除鹿苑。显露无圆。诸大乘经。凡说圆法。皆佛境界也。不共三乘位次者。拣异别教不共二乘。今圆是佛乘。故不共三乘也。

【■记】此教说佛境不共三乘者。如经云。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又云。不令有人独得灭度。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是也。

△二别释二。初正显位次二。初通列诸经二。初正列。

法华中开示悟入四字。对圆教住行向地。此四十位。华严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所有慧身。不由他悟。清净妙法身。湛然应一切。此明圆四十二位。维摩经云。薝卜林中。不齅余香。入此室者。唯闻诸佛功德之香。又云。入不二法门。般若明最上乘。涅盘明一心五行。又经云。有人入大海浴。已用一切诸河之水。又娑伽罗龙。澍车轴雨。唯大海能受。余地不堪。又捣万种香为丸。若烧一尘。具足众气。

【□注】开示悟入。如前释。

【■记】谓十住。破无明。开如来藏。见实相理。名开。十行。惑障既除。知见体显。法界众德。显示分明。名示。十向障除体显。法界分明。事理圆融。更无二趣。名悟。十地。事理既融。自在无碍。流注任运。从阿至荼。入萨婆若海。名入。

【□注】初发心者。三因性开发。即初住位。二住已去。莫不皆然。故结云圆四十二位。

【■记】三因性发即初住者。观经疏云。分证佛者。初发心住。一发一切发。发一切功德。发一切智慧。发一切境界。不前不后。亦不一时。钞云。住名发心。发本觉心也。常寂常照。寂照双融。是本圆觉。即一而三。不发而发。故成三发。皆言一切者。法界无外。摄法不遗。诸佛众生。色心依正。同一觉体。全体为缘。全体为了。全体为正。缘因发故。了正亦发。了因发故。缘正亦发。正因发故。缘了亦发。盖三法圆融。发则俱发。缘发名功德。能资成故。了发名智慧。能观照故。正发名境界。是所显故。当知初住既尔。后四十一位无不皆然。

【□注】薝卜等者。薝卜。翻黄华。观众生品。天女诃身子之文。净名空室。表常寂光。

【■记】薝卜。西域近海岸树。金翅鸟来即栖其上。维摩经云。舍利弗问天女。汝於三乘。为何志求。天曰。以声闻法。化众生故。我为声闻。以因缘法。化众生故。我为辟支佛。以大悲法。化众生故。我为大乘。舍利弗。如人入薝卜林。不齅余香。如是若入此室。但闻诸佛功德之香。不乐声闻辟支佛功德之香也。末句是辅行文。引表经旨。如辅行云。净名空室。表常寂光。是故入者。唯齅佛乘。

【□注】入不二法门者。彼经三十一菩萨。各说入不二法门已。问文殊师利。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文殊云。如我意者。於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於是文殊师利问维摩诘。我等各自说已。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时维摩诘默然无言。文殊叹云。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文)须知三十一菩萨。乃以有言言於无言。文殊乃以无言言於无言。净名乃以无言无言。故文殊叹云。是真入不二法门也。

【■记】华严疏云。然此经意。前后相成。共显经旨。若辨优劣。或三重四重。三重者。一。诸菩萨以无二遣二。以言显说。似有不二可说。对二明不二。非绝待也。二。文殊以言遣言。明无不二可说。令忘言会旨。三。维摩无言显理。谓本自无言。不待更遣。是为三也。言四重者。文殊以言印彼。又明言即无言。若欲合者。前后三段反覆相成。但为一义。初文殊以言显无言。次净名无言印无言。后文殊以言印无言。三段。二人共显绝言之理。前三十一菩萨。以无二遣二。后二大士以无言遣言。但有二节。若更合者。若无诸菩萨以言遣二。空有绝言。何由显理。是则前诸菩萨假言显理。后二大士以无言显理。言与无言双忘。皆真不二矣。故虽三节。一致无违。是则皆成圆教法门也。

【□注】般若明最上乘者。金刚经云。如来为发最上乘者说。涅盘云。复有一行。是如来行。所谓大乘大般涅盘佛性之理。

【■记】言最上乘者。谓四教有十六门。门门有无量行。所谓藏不如通。通不若别。别何似圆。是以圆教法门。为最上乘也。言一心五行者。圣行品文。疏标不次第行。为三。一标行名。谓复有一行。二人。谓如来。以如来因行。即因人也。三法。谓大乘大涅盘经。大乘即圆因。涅盘即圆果。即因而果。具足无缺。是为一行一切行也。

【■补】大论云。从初发心。常观涅盘行道。当知亦不出一心照十法界。即空假中。即空圣行具足。即假梵病婴儿行具足。即中天行具足。是为一心五行。一行一切行也。

【□注】又经云者。大经云。譬如有人。在大海浴。当知是人已用一切诸河之水。辅行一上(二十七)云。理具诸法。如海水。修观行者。如在浴也。行摄一切。名为已用(文)。

【■记】大经云。菩萨亦如是。修习如是金刚三昧。当知已为修习其余一切三昧。辅行下。引释经譬。意明修习即理之圆行。具足一切诸行。犹如浴海。已用诸河水也。

【□注】娑伽罗。此翻咸海。如来龙王。圆顿教雨。为上根性。不雨三教下类之地。

【■记】此释重引华严雨车轴雨等文。法譬俱可知也。

【□注】首楞严云。捣万种香为丸。若烧一尘。具足众气。(文)辅行一上(二十七)云。理性如丸。观行如烧。诸法顿发。名具众气(文)。

【■记】此引经以譬圆教之行门。所谓一行一切行。一修一切修。一成一切成也。辅行下。引法合譬可知。

△二结成。

如是等类。并属圆教。

【■记】此结文之所归属也。言如是者。指确之辞也。等类者。犹言同流也。谓承上法华。华严。净名。涅盘。及首楞严等文义。莫不同归圆教之所摄也。

△二别依二经二。初标名显位。

今且依法华璎珞。略明位次有八。一五品弟子位。(外凡出法华经)二十信位。(内凡)三十住位。(圣初)四十行。五十回向。六十地。七等觉。(是因位末)八妙觉(是果位)。

【□注】法华但有五品六根。璎珞具明五十二位。妙乐三(四)云。若云圆位。六即亦足。何须更列四十二耶。以分真位长。故借别位分其品秩。(文)或者据此。谓圆教本无位次。但借别显圆。然妙乐意以五十二位。在经论中。多被别人。祖师用释圆位。故云借耳。又有云五十二位名虽在别。圆亦同用。以分浅深。岂可圆教全无位次。大品四十二字。华严初住八相。法华五品六根。皆圆义也。故曰显一理。则始终无二。存诸教。则因果历然。既禀教修行。安得无位耶。

【■记】妙玄云。平等法界。尚不论悟与不悟。孰辨浅深。既论悟不悟。何妨辨浅深。签云。约理。则证法无名。约事。则不无诸位。故知悟即初住。未悟即住前。既许有悟不悟。何妨论於浅深。成五十二位耶。是则圆教亦有浅深。何言本无位次。四十二字者。补注颂云。阿啰波遮那逻陀。婆茶沙和多夜咤。迦娑磨伽佗阇簸。驮奢呿叉哆若拖。婆车魔火嗟伽佗。拏颇歌醝遮咤荼。华严初住八相。解见前文。法华五品六根者。分别功德品明如来灭后。五品观行位。法师功德品。明六根清净位。如是等经义。皆明圆位也。

【■补】妙玄云。有言圆教顿悟。一悟即佛。无复位次之殊。说十地者。为钝根耳。如思益云。如此顿悟妙理之学。不从一地至一地。又有云。圆教既是顿悟。初心一悟。即究竟圆极。有四十二位者。为钝根方便立浅深名耳。又引楞伽云。初地即二地。二地即三地。寂灭真如。有何位次耶。已上悉皆偏释。而不知法界平等。尚不论悟与不悟。孰论浅深。既论悟否。焉得而不辨哉。检大乘经明理究竟。无过华严。大集大品。法华涅盘。虽明法界平等。无说无示。而菩萨行位炳然。故还约七位。以明圆教之位也。

【□注】又拣诸文。开合有四。一。开前合后。如大经三十三天。(住行向为三十。地等妙为三)二。合前开后。如仁王十四般若。(合三十心为三。十地为十。等觉为一。总十四忍转入佛心。名之为智)三。前后俱开。如大品四十二字。(对四十二位)四。前后俱合。如法华开示悟入。及游四方。(对。四十位)妙宗上(二十三)。

【■记】一开前合后下。指大经。然大经前后各处称三十三天。疏中并不对位。唯二卷云。如人远行。中路疲极。寄止他舍。卧寐中大火卒起。即时惊窹。作自思惟。我今定死无疑。即便命终生忉利天。疏开六亲义。谓远行譬理观。中路譬名字观。寄止他舍譬观行观。即时惊窹譬相似观。生忉利天譬分真观起。此譬两成就。三十二臣。即分真义。若就一主。即究竟义。今准是义。开前合后对四十二位也。然妙玄云。大经明三十三天不死甘露。将臣共服。此譬诸位开前为三十心。合十地为一。等觉为一。譬三十二臣。喻因位。妙觉为主。喻果位。君臣同服甘露。因果俱证常乐。若不以圆位释之。此文难会也。二合前开后下。仁王经教化品云。是诸佛菩萨本所修行。五忍中十四忍具足。谓信忍。止忍。坚忍。善觉忍。离达忍。明慧忍。炎慧忍。胜慧忍。现忍。远达忍。等觉忍。慧光忍。灌顶忍。圆觉忍。是也。又云。五忍是菩萨法。伏忍上中下。信忍上中下。顺忍上中下。无生忍上中下。寂灭忍上中下。名为诸佛菩萨修般若波罗密。乃至云是诸佛菩萨本所修行。五忍中十四忍。疏云。略即五忍。广即十四。谓三贤是三。十地乃佛地成十四。今合前开后。对圆位四十二也。三前后俱开下。指大品说四十二字。后结云。一字皆入四十二字。四十二字亦入一字。南岳用表四十二位。初阿字表初住。乃至后荼字。表妙觉。故云过荼无字可说。故今前后对圆家四十二位也。四前后俱合下。指法华云。诸佛世尊欲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譬喻品云。诸子是时。欢喜踊跃。乘是宝乘。游於四方。天台於是二文。皆对住行向地。今前后俱合。对四十位也。妙宗下。指证四句。文云。用彼大经月爱喻。十五日月。对四十二圆因果位。皆智光增。惑暗减。初之三日。对住行向三十位。初四至十三日。对十地。十四日。对等觉。十五日对妙觉。合前三十。开后十地也。若三十三天同服甘露。对四十二位皆证常理。开前三十位。对三十三天。合后十地。用对一天。等觉。对一天。妙觉极位。用对一天也。若四十二字。字字互具四十二字。对圆证四十二位。位位相收。前后俱开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对圆真因四十位者。前后俱合也。是则与今大同小异。今举十四般若。明合前开后。举妙宗。亦明合前开后。是为小异也。

【□注】又棱严明位有六十。前加三渐次。(名字即)及立乾慧地。(观行即)向后地前立四加行。并常五十二位。共成六十。

【■记】楞严经云。云何名三渐次。一者修习。除其助因。二者真修。刳其正性。三者增进。违其现业。又云。欲爱乾枯。根境不偶。现前残质。不复续生。执心虚明。纯是智慧。慧性圆明。蓥十方界。乾有其慧。名乾慧地。又云。次成四种妙圆加行。即以佛觉。用为己心。若出未出。犹如钻木。欲然其火。名为暖地。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如登高山。身入虚空。下有微碍。名为顶地。心佛二同。善德中道。如忍事人。非怀非出。名为忍地。数量销灭迷觉中道。二无所目。名世第一地。是为四加行也。并常所明十信。名相似即。住行向地等觉。名分真即。妙觉。名究竟即。为六十位也。略明标名显位竟。

卷八之下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