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第十章 寺院组织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前章已叙述拉卜楞的地方和外部关系,现在介绍寺院内部组织较为紧密的六个学院以及学院里的僧侣及僧官的分类。

(一) 六学院

每一学院都叫作札仓(grwa-tshaṅ),六个学院根据修习内容各有不同名称。每一札仓的详细内容,在以后三章中再详谈,这里只是略谈梗概,以作将来详述的纲要。

第一,显宗学院以闻思堂(thos-bsam-gliṅ)见称。是嘉样一世于1710年建立的。那里有三千名僧侣学生,是六个学院中最大的一个。用大经堂作为开会地点,学五部经典,分十三级,给不同的学位,这只有在大寺院才可能进行。当全课程都已学毕以后,学员或继续深造,或转入其他学院,如密宗学院。自然,有些人读了数年以后,也可以停止,如果他们要到旁的学院,任何时候都行;假若继续读下去,最少也必须十五年,才能读完全部学程,但很少有人能够在此时间内读完。很多人终身停留在低级阶段。虽然拉卜楞的僧人,同旁处的一样,可至西藏进修,但此处标准与西藏最好的一样高,这要感谢嘉样历代转世和他们的同事。

这一学院的主要佛像与任何汉地佛像或旁处的非密宗寺院的佛像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大经堂的墙上有很多密宗佛像,因为此处也是全寺各学院的僧众聚会的地方。

第二,神学下院,即居没巴札仓(rgyud-smad-pa-grwa-tshaṅ),为最早建立的密宗学院,1716年由嘉样一世建立。此学院中,有一百五十名僧人,分三级。最初名小解级(Ṭi-ka-chuṅ-ẖdzin-grwa),中级名大解级(Ṭi-ks-chen-ẖdzin-grwa),最高级名生起级(bskyed-rim-ẖdzin-grwa)。僧徒均以不同程度授以解说,诵读仪式以及下述神佛的心理生起和静观圆满,即所修之佛的本尊(yi-dam),如胜乐金刚(bde-mchog或Śaṁvara)、密聚金刚(gsaṅ-ẖdus或guhyasamȧja)、怖畏金刚(hjigs-byed或bhairava),实际的修持,不是形式的知识,而是生徒的晋级标准。为这类佛本尊举行的仪式,胜乐金刚在三月,密聚金刚在九月,怖畏金刚在十月。

第三,时轮学院(dus-ẖkhor-grwa-tshaṅ),是1763年嘉样二世为了传授藏历修建的。它有一百名僧徒,他们也分作三个等级,最低级叫作解释级(Ṭi-ka),要求僧徒学习梵文字母,学习读和记以及关于各种神佛的典籍。当他们考试及格以后,即可升人中级,心理生起的过程(bskyed-rim)。在这一级,他们学习诵,学习勾画,观察太阳系统,作神秘图解,跳神祇舞蹈,演奏宗教音乐等,再经过进一步考试,即可升入最高级(bkah-rams),每一级没有必要时间限制,全是根据个人收获才升级。虽然每个生徒必须从头开始,一旦到了这个学院,一般说来都不转入显教学院,这是常规。但先在显教学院学习,后来进入这个学院的最高级,则是有的;也有先在这个学院,由于哲学和文学特别好,后来转入显教学院的。

每一佛前均有七天的供仪;由九月十五起为时轮金刚,八月十八起为大日如来(rnam-par-snaṅ-mdzad或vairocana),九月十八起为遍知佛(kun-rig)。

第四,医学院(sman-pa-grwa-tshaṅ),于1784年为嘉样二世所建,有一百名僧徒,它分三个等级,最低级叫作经典分类级,中级叫作经典解释级,最高级叫作道路分程级。最低级由最高级教,二月十七起读字,念书。这些书有关于诊脉的书,分解小便的书,以及泻便、外科等书。关于解剖、病理、饮食、行为、药物、医学器材等,也都作详尽的指导。这样学下去,直到四月十八,教授和旁的职司,对僧徒测验一周,及格者发奖,不及格者受惩罚。

然后自五月十八开始,有七天的宗教仪式,仪式完了,教学仍旧继续到五月底。六月初一起,全院旅行,离开寺院一二日程,在山坡上搭起帐篷,早晨进修与寺内同,但在每天下午,要外出采药,包括植物的根、枝、花和果以及矿物、油料等。然后聚到一起,由年长的人给没有经验的人讲述采集药物的名称、形状、味道、作用、生长史等。并将采集到的药物晒干、包好,记好它们的味道、作用、用法、治什么病,每天如此。最后旅行集体于六月十四转回寺院。

由六月十五开始,有一个退休期间,将最好的药品呈献给大活佛,以后依次送教务长和不同学院的院长。

然后由八月十七开始有三天假期,因为八月是一切植物生长的最好时节。僧人学生在天然条件下,接受现场指导,将药物研成粉末配成丸子,制成膏药,合成油膏。同样,宗教音乐、神舞的步法,都在这时练习。最末一日,给徒众分发药物。

在冬季仪式的时候,低级毕业生,被提升至中级。中级的僧徒也是考试同一内容,不过水平较高而已。考试及格,便升至最高级。在最高级中,没有年限的规定,学多久都可以。

纯为宗教目的的仪式有:

八月二十三起为嘉样的福利举行四天仪式;

这以后三天的仪式,为马头明王(rta-mgrin或hayagriva)的息怒;到了最后一天,即二十九日,献上大麦面和酥油做的花供;

由三月十八起七天,祈祷五十一位药师佛;

由八月初九起七天祈祷九位马头明王。

与旁的学院共有的仪节有:

由正月初三起十五天,祈祷大会;

由二月初三起五天,综合供奉祭仪,纪念嘉样一世逝世;

由七月初一起十五天,纪念弥拉瑞巴(mi-la-ras-pa);

由十月二十五起七天,纪念宗喀巴圆寂。

本学院特有的主要神佛是马头明王、药师佛(sman-lha)、不动佛(mi-bskyod-pa或mi-ẖkhrugs-pa或akṣobhya),怖畏金刚、护法(mgon-po或mahākāla)、法王、藏龙(aṅ-blon)。

第五,喜金刚学院(kye-rdor-grwa-tshaṅ),嘉样四世于1881年修建的,专为汉历,分三级:初级,收三十五名学生;中级,收二十五名;最高级,收六十名。初级学关于诸佛神的简论,即怖畏金刚、护法、四面观音(avalokiteśvara)、解怨母(dpal-ldan-lha-mo或Śrimati-devi)、北天王、欢喜金刚、权王等。中级学关于以上诸佛神的较长论述,兼学唪经艺术、绘制图解、梵文字母的各种写法,等等。最后,举行考试,僧徒升入最高级,试作心理生起和完成的认真企图。在三月、八月和九月有三个大典礼。他们所出的日历,与内地农历大致相同。

除了与其他学院共有的佛神外,这个学院特别崇拜喜金刚、大轮金刚和摇噶姆巴拉(yogāmbara)。

第六,神学上院(rgyud-stod-pa-grwa-tshaṅ),是嘉样五世于1939年建立的。它与神学下院同一内容,只有某些细节不同,我们不在这里赘述。这里,有一点必须搞清楚,即“上”与“下”两字并不表示内容有上下之分,好像在下院学过才可升入上院。两个字来源于西藏,是根据两院分别所处地方的方位来定的,不是所学内容有高低。如屡次指明的那样,佛教密宗,全靠师傅口传,经典是一样的,但解释的传统各有不同,所以在西藏有两个学院。拉卜楞有野心,西藏的格鲁巴有什么,拉卜楞也要有,所以在西藏的格鲁巴教诲中有的东西,拉卜楞这一教学中心,也非要有它的特点不可。当上院在此地初建时,原有的一些下院的学生,划归了上院。

(二)僧侣的分类

分类的根据不同,将僧侣们混在一起,常引起误解。以下是僧侣自己分类:

第一,与俗家文盲相比,任何在寺院学习的人,都被叫作“乍巴”(grwa-pa),即“学生”的意思。乍巴可以是“转世的人”(sprul-sku),普通叫作“活佛”;也可是普通的人,不知自己的前生。一个“转世的人”有自己的特长,据说不是由此生学来的,而是由前生带来的。人们相信这是超自然的,即超凡的,但这些特点并不给这位“转世的人”什么学术地位或行政义务。学术地位,是自己挣来的,除非他被认为是寺院的主人。寺院中的任何地位都是由较高的权威任命的,所以“转世的人”只有在自己的寺院,才能享有行政权力。如果不在自己的寺院内,他在学术上和行政上都与其他人一样,就是在自己的寺院,他也必须经过正规的学术训练。

第二,一切乍巴,不管是“转世的”,还是普通的,都是以下述标准进行分类:是否有公职,受戒程度如何,在闻思堂进修情况如何,得了什么学位,是否有名誉头衔。“转世者”只有在自己的寺院,才有行政权力,即公职,其他均作无公职论。

论到受戒,最初级叫作居士或“格念”(dge-bsñen),即不许杀生、偷盗、强奸、说谎、醉酒等五戒必须遵守。实际只守五戒并不算出家,很多俗家人,不管是藏族社会,还是汉族社会,都在结婚生活中能够遵守,但藏族进入寺院甚早,常在六七岁,当然不能严格要求寺院只有一般纪律,所以他们需由这最简单的五戒开始。

其次是“饶迥”(rab-byuṅ)。独身生活和某种程度的苦行生活就开始了,除了“格念”的五戒外,加上另外五种戒律:不睡悬高的床,不带刀,中午以后不进食,脸上不涂香料,不存私财。其次是“格促”(dge-tshul),必须遵守十三法,那是可以分析为三十六条戒律的。“格促”亦称修士。受圆满戒的和尚,就作“格龙”(dge-sloṅ),他有二百五十三条戒律。

谈到在闻思堂进修的情况,最低级叫作“木楚”(mug-phrug),那是岁数太小,不能参加任何仪式的、但仍留在寺院里受些教育、念些书的孩子。“木楚”意思是“孩子”,也叫“钟格”(croṅ-dge).即“来自村庄的好孩子”。一旦在闻思堂参加祈祷,他就叫作“尕格”(sgar-dge),意即“在寺院的好孩子”。与参加学院的正规生徒相比,一切在闻思堂的不加分类的生徒,都叫作“错尺巴”(tshogs-ẖbrims-pa),即“聚会的人”。

根据所学的书,生徒称为“堆札巴”(bsdus-grwa-pa),意为“专学简编者”,即为首四年学逻辑者;“达瑞巴”(rtags-rigs-pa),意为“专门学辩论者”,或“学逻辑第五年”;“帕勤巴”(phar-phyin-pa)意为专学般若者,即“读逻辑以后第四年”;“乌马巴”(dbu-ma-pa)意为“专学中论者”,即“读智慧以后第二年”;“作巴”(mdzod-pa),意为“学俱舍(abhidharmakoṣa)者”或“中论以后第四年”;“噶饶巴”(bkaẖ-rams-pa),即“专学戒律或任何学院的最后一级”。在密宗学院,噶饶巴等于作巴(中论或俱舍)当年或以后。寺院的典籍早已专门化,所有学术过程都有特殊名称,这里所举的六种是最重要的。

论及学位,首先是“饶将巴”(rab-ẖbyams-pa),相当于学士,在每年六月通过口试后可以获得的头衔。待位生来自学习中论以上的年级。如果考试在正月进行,则同一学位名为“尕举”(bkaẖ-bcu)。其次是“多仁巴”(rdo-ram-pa),相当于硕士。待位生来自学习俱舍以上水平的任何年级。“多”(rdo)的意思为“石”,即考试及格是在殿前的石砰上进行的。而“饶巴”(rams-pa)是“饶将巴”的缩写,即“渊博之士”。拉萨这一名称的学位是较低的,在这里由于要经过二三十年的待位阶段,而且每年只取一名,其难得的程度不亚于拉萨每年正月大祈祷法会上考取的16名拉仁巴(lha-ram-pa)学位。再次,“额仁巴”(snags-ram-pa),即“熟习密宗者”,是显教学院毕业后继续学习密宗。在密宗任何学院获得此学位者,即等于哲学博士或神学博士。未进过显教学院,即由任何密宗学院得到此学位时,那只是神学学士的地位。

最常用的高贵头衔,是“克巴”(mkhas-pa)和“格喜”(善知识dge-bçes),两者一般都作“好学问”解,但分开来说,前者是“有学问”,后者是“格威谢念”(dge-baẖi-bçes-gñen或kalyāna-mitra)的缩写,指“清静生活、好品质、好学问”。在拉萨,“多仁巴”、“灵西巴”(gliṅ-bi-pa)、“错仁巴”(tshogs-ram-pa)、“拉仁巴”,都被称为“格喜”,作为学位尊称,在拉卜楞,“格喜”则只是客气的尊称。没有学位的意思。

(三) 职员

关于职务,可分为由中央政府得的头衔和由寺院本身分派的职务。

在清朝,所有喇嘛都按地域划分:居住北京者,居住西藏者,居住安多和西康者,均称“番”。居住内外蒙古者,均称“游牧民族”。

在北京有:掌印札萨克大喇嘛一个;副掌印札萨克大喇嘛一个;札萨克喇嘛四个;大喇嘛十七个;副大喇嘛四个;苏拉喇嘛(不管职)十九个;教学苏拉喇嘛六个;额外苏拉喇嘛四个;德木齐(skyi-pa)三十一个和格归(sde-bskos)五十个。这些僧官,或是“转世者”,或是普通僧人,作为一个等级,他们都叫“赛开”(sekai),以区别于随从者。随从者较高地位的叫“格龙”(dge-sloṅ),较低者叫“班得”(bande即btsun-pa)。

在西藏,喇嘛头衔在达赖与班禅以外,有十八名呼图克图,十二名夏卜龙(Ṣha-bu-long或abs-drun),这些都是“转世喇嘛”;噶伦(bkah-blon)或部长;作笨(mdzod-dpon)或司库;聂耳仓巴(gñer-tshaṅ-pa)或司税;兰则厦(lam-mdzad-gçags)或司路,等。

在安多有四十名“转世活佛”,在蒙古有七十名。可是,我们已经说过,拉卜楞一个寺院就有五百名活佛,还不说旁处寺院官方承认的与社会上承认的。两者之间,差距很大,因为转世喇嘛制度是有利可图的。同时也不要忘记,在拉卜楞,嘉样一世就曾受过清朝封给的呼图克图的头衔,他的十八位出名的徒弟之一的贡塘(guṅ-thaṅ)活佛,在北京也是呼图克图。

我们可以从拉卜楞寺的僧官来分析一下清廷作为喇嘛分类的背景。僧官可分三个等级:一是作为管理学院的,二是作为大活佛的侍从包括管理俗家的僧官在内,三是作为一般活佛的侍从。

关于管理学院的僧官.第一,管理全寺,即将整个寺院作为大学来看,有少数僧官。我们已经提过嘉样活佛和香佐作为校长和副校长,受他们任命的有:

(1)教务长或大经堂法台(tshogs-chen-khri-pa),是一切重要的学术聚会和宗教仪式的主席,任期由一年到三年。一般地说,他必须有钱,是个“转世活佛”,既有学问,也要受人尊敬。

(2)训导长或详峨(al-ṅo),对整个寺院纪律负责,由每年十月二十五日开始,任期一年。他身材魁梧,表情严肃,有长者风范。所穿服装特别讲究,需要花很多钱,那是一种宽肩膀的,好像日本古装战士似的服装。他行路缓慢,由自己或侍从拿着四边形的手杖,为每人所畏惧,俗称铁棒喇嘛。

(3)领经人(dbu-mdzad),他的职务是在大经堂引领僧众唪经。任期三年,于二月十一日开始。

(4)司库(spyi-ba),职责是将寺院财务放债取利,并在重要仪式中负责僧众的饭食。每个人的任期为一年半,一组的人共三年。由十一月初一开始任职。

以上(2)至(4)卸任后终身享有某些特殊待遇,并参加全寺的大会议。

(5)经堂司役(dkon-gñer),专管打扫经堂,为佛像上供,并管理经堂内的一切事务。任期三年,由二月初开始,亦于三年后同期卸职。

(6)其次的等级是训导长助理(ghab-ltag-ma),也穿着宽肩膀的制服。任期六个月,由四月二十五日至十月二十五日。

(7)两名纪律助理(dge-gyog),在正月和二月的祈祷大会中,临时帮助训导长及其助理维持秩序。

(8)两名持水瓶者(chab-ril),其一服侍训导长,任期同训导长;另一服侍训导长的助理,即恰达玛,任期亦相同。恰达玛(chab-ltag-ma)的意思是“在持水瓶者之上”。

(9)第二名持水瓶者的助理(chab-gyog),只在正月大会上任职。

至于不同学院的职员,显教学院有许多职员既为显教学院服务,也给多种学院交互服务。譬如学院院长,习惯上是由整个寺院的教务长兼任,可是也有职员纯为学院服务的,如:

二名监督(dge-bskos):任期六个月,由十一月十七至次年五月十六;另一名由五月十七至十一月十六。

一名经头(dbu-mdzad):任期三年,由三月半至三年后的三月半;

四名年长代表(rgan-pa):任期一年半,没有固定就职或满期的日期;

两名学院司食(spyi-ba);虽与大经堂司库同名,但在这里只能译为司食,因其职务是供给伙食,任期如上;

两名学院司库(thog-gñer):职责是管理学院的财务,并负责在“集中讲经期”(chos-thog,四期三十天的、两期二十天的、三期十五天的)供给小麦粥。

在喜金刚学院(kye-rdor-grwa-tshaṅ),与旁的密宗学院相同,学院院长或札仓尺巴(grwa-tshaṅ-khri-pa).是从显教学院中有学问并受尊敬的喇嘛中选拔的。在学院院长以下。有如下职员:

一名持金刚者(rdo-rje-ẖdsin-pa):即学院的总监,任期三年,没有固定就职或离职日期;

一名监督(dge-bskyos):任期一年,由正月十七开始任职;

一名经头(dbu-mdzad);

四名主要的和次要的司库(spyi-ba);

四名年长代表(rgan-pa);

一名厨师(ja-ma);

一名持水瓶者(hab-ril);

上述职务,除前两种外,都是任职一年,由每年五月十七开始。

在密宗下院(除学院院长以外)有学院总监(bla-ma-dbu-mdzad);学院唪经师(byiṅ-hdren);两名学院司库(一名叫rab-gnas-spyi-ba,一名叫dṅul-gñer),前者负责饮食和供其他用途的大麦,在六月初二至初五为了供怖畏金刚、密聚金刚、胜乐金刚等举行的仪式而食用的,后者管理学院的财务。其他僧官,则与喜金刚学院的相同。

神学上院的职员与神学下院同。

时轮学院的职员,与喜金刚学院同。只是两名司库(spyi-ba),一名叫乌拈(dṅul-gñer),和神学下院一样;一名叫衮将吉瓦(kun-byuṅ-spyi-ba),在为大日如来(kun-rig-mams-snaṅ-mṅon-byaṅ)念经时,负责伙食。另外还有一名托拈(thog-gñer),同显教学院一样。

在医学院,没有持金刚者(rdo-rje-ẖdzin-pa),而且除了两名司库(spyi-ba)外,医学院的职员与喜金刚学院的没有什么不同;一名司库,叫玛尼司库(ma-ṇi-spyi-ba),专管八月的七天素食;一名叫衮满司库(mgon-sman-spyi-ba),保管药物。

在整个学院作为大学和各学院的职务,还有下列特殊职务:

两名司库(spyi-ba):专管印经院(par-khaṅ);

两名司食(dbyar-gnas-spyi-ba):专管六月十五至七月末的伙食;

两名特殊司食(spyi-ba):专管神祇和圣徒的纪念日;

一名卡盘或卡载司食(kha-phan或kha-bzas-spyi-ba);专管九个时期的集中演讲(chos-thog)期间分配酥油。

另外,还有宗教节日的职司,如主要舞蹈者(cham-dpon),主要乐师(rol-dpon)等。因为他们只是偶尔服务,所以不在这里赘述。

学院的各种职业和旁的活动,已如上述。至于侍候活佛的职司,可以简述如下:

(1)直接或间接侍候嘉样活佛的,据说约二百人以上。按其重要次序是:

高等:第一,在所有人之上的香佐(phyag-mdzod);第二,大司迥(srid-skyoṅs-chen-mo),即嘉样佛的个人代表,原为阿莽仓(a-maih-tshaṅ)担任。而由嘉样佛之兄黄正本任香佐;第三,嘉样个人的司神(sku-bcar-mkhan-po);第四,大司食(gsol-dpon-chen-mo);第五。大司寝(gzims-dpon-chen-mo);第六,个人供佛总监(mchod-dpon-chen-mo);第七,大秘书(druṅ-yig-chen-mo);第八,大招待员(mgron-gñer-chen-mo);第九,副司食(gsol-dpon-chen-ba);第十,副司寝(gzims-dpon-chuṅ-ba);第十一,两名官邸代表(bla-braṅ-sku-tshab);第十二,私第管理(pho-braṅ-sde-ba);第十三,私庙总管(mchod-khaṅ-sde-ba);第十四,次招待员(mgron-gñer-gon-pa);第十五,总厨师(ma-chen);第十六,四名招待员(sde-ẖchaṅ-ba);第十七,帐篷管理员(gur-dpon);第十八,两名秩序管理员(gzims-ẖgag-pa),即管理敬拜嘉样的香客的秩序;第十九,两名管理群众的僧官(cñer-ba)。

中等:第一,持伞者(gdugs-ẖdzin-mkhan-po);第二,四名念经者(bkaẖ-ram-pa),为了他的福利;第三,两名个人侍从(sku-mdun-pa);第四,两名助理厨师(gsol-thab-pa);第五。助理招待员(phyag-sde);第六,秘书(druṅ-yig);第七,两名乐师(be-ri-cim);第八,医师(bla-sman);第九,经常为他念经者(a-mchod);第十,两名助理僧官管理俗人群众(rdzug-pa)。

低等:第一,一名持像者(rñiṅ-ma-pa),嘉样出行时,在前列;第二,六名俗家持旗民,在这行列中;第三,两名僧人牵马带着帐篷;第四,四名抬轿的俗家;第五,管理上述服务者的僧人;第六,八十名普通僧人供派遣(zabs-phyi);第七,八十名左右的代表到分寺或社区以管理群众,或称代表(sku-ẖtshab),或称头人(go-ba,cñer-ba)等。

(2)在嘉样以外,还有旁的活佛,也须为他们服务,这类职员,就数量和等级说来,与活佛本身的重要程度有关。

在嘉样以下,最高的活佛官邸(naṅ-chen),如贡塘(guṅ-thaṅ)和色赤(gser-khri),注67各有十五名职司:第一,官邸的监护(dbon-po),常是那个转世者的亲属;第二,招待员;第三,司厨;第四,个人侍从(sku-mdun-pa);第五,厨师(gsol-thab-pa);第六,副招待员(gñer-gyod);第七,个人唪经者(a-mchod);第八,个人经堂的看管(don-gñer);第九,监护人的听差(on-gyod);第十,俗家助理厨师(gsol-thab-byi-lu);第十一,厨师助理(ja-ma);第十二,两名小使(naṅ-zan)。

二等活佛官邸,如加仓(rgyal-tshaṅ)和堪布仓(mkhan-po-tshaṅ)等,有约十名职员:监护、招待员、司厨、个人随从、助理招待员、厨师助理、个人唪经者、小使等。

小活佛官邸,如将江瑞仓(gyanṅ-ri-tshaṅ),错勤赤居仓(tshogs-chen-khri-jur-tshaṅ)等,一个官邸只有五六名职员:监护、招待员、司厨、助理招待员等,也有转世者根本没有从属职员。

另外,整个寺院处理公共事务,有两种会议,处理个别职员不易处理的事务:一种是行政会议,一种是大会议。

参加行政会议(tshogs-chen-tshogs-ẖdus)的人有:训导长、经头、两名司库(spyi-so-sde-pa)、两名嘉样官邸的代表、河南亲王府一名代表、六名六学院的代表、主要秘书,持水瓶者。

大会议(tshogs-chen-spyi-pa)参加者包括:教务长、六学院的院长、大经堂的管理人、二十名学院代表、五名嘉样官邸的招待员、两名管理群众的僧官、他们的两名助手、十八名转世活佛官邸的代表、训导长、旁的退休僧官,总数在八十以上。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