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保婴撮要

卷十三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喉痹

(附五脏虚羸传变喉间内溃,或鼻中垂出息肉,或鼻外患疮)一小儿喉痹,因膏粱积热,或禀赋有热,或乳母七情之火,饮食之毒,当分其邪蓄表里,与症之轻重,经之所主而治之。若左腮色青赤者,肝胆经风热也,用柴胡栀子散。右腮色赤者,肺经有热也,用泻白散。额间色赤者,心与小肠经热也,用导赤散。若兼青色,风热相搏也,用加味逍遥散。鼻间色黄,脾胃经有热也,用泻黄散。若兼青色,木乘土位也,用加味逍遥散。兼赤色心传土位也,用柴胡栀子散。颏间色赤,肾经有热也,用地黄丸。凡此积热内蕴,二便不通者,当疏利之;风邪外客而发寒热者,当发散之;外感风邪,大便闭结,烦渴痰盛者,当内疏外解。若因乳母膏粱积热者,母服东垣清胃散。若因乳母恚怒肝火者,母服加味逍遥散。禀赋阴虚者,儿服地黄丸。大概当用轻和之剂,以治其本。切不可用峻利之药,以伤真气也。

一小儿喉间肿痛,惊悸饮水,服惊风降火之药益甚,仍欲攻风痰。余曰:惊悸饮水,心经虚症也。盖胃为五脏之本,先用五味异功散以补胃,加桔梗、甘草以消毒,诸症顿退,后用牛蒡子汤加柴胡而愈。

一小儿喉间肿痛,左腮色青赤,此心肝二经之热也,用柴胡清肝散而愈。后因惊,服至宝丹,吐痰发搐,手足指冷,此肝木虚而肺金乘之,用补中益气汤以补脾肺,六味地黄丸以滋肝肾而愈。

一小儿发热饮冷,大便黄色,手足并热,不能吮乳,视口内无患,扪其喉间则哭,此喉内作痛,乃脾胃实热也,用泻黄、清胃二散各一剂,母子并服而愈。后因乳母饮酒,儿躁不安,口内流涎,仍用前二散而愈。

一小儿喉间肿痛,口角流涎,手足并热,用泻黄、清胃二散,母子服之而愈。后因母大怒,儿憎寒发热,仍复流涎,用柴胡清肝散加漏芦,母子服之而愈。

一小儿喉间肿痛,发热咳嗽,大便秘结,此肺与大肠有热也,先用牛蒡子汤加硝黄一服,大便随通,乃去硝黄,再剂顿愈。审其母有肝火发热,用柴胡清肝散,母子并服而愈。

一小儿嗜膏粱之味,喉间肿痛,痰涎壅盛,服巴豆丸,前症益甚,口鼻出血,唇舌生疮,大便不实,余用犀角地黄汤,解膏粱之热,用东垣安胃散,解巴豆之毒,又用甘桔汤而愈。

一小儿喉肿作渴,大便干实,右腮赤色,此肺与大肠经实热也,用柴胡饮子,一服而愈。后因饮食停滞,服峻厉之药,喉间仍肿,腹中胀痛,此脾气复伤也,用异功散加升麻、当归而痊。

一小儿因母忿怒患前症,兼切牙呵欠,余谓肝经虚热之症,子用桔梗汤加柴胡、山栀、牛蒡子,母服加味逍遥散而愈。

一小儿肌体瘦弱,嗜土炭煤灰,后鼻间不利,恪服清热之剂,肌体愈瘦,食少热甚,善惊善怒,小便良久变白,鼻中出息肉二寸许,耳下颈间结小核隐于筋肉之间,余谓肝脾虚羸之变症,不信,乃内清肺火,外用腐蚀,喉间亦腐,余先用五味异功散加升麻、柴胡、芜荑为主;更用四味肥儿丸为佐,脾气渐健,夕用九味芦荟丸为主,以五味异功散为佐而愈。

一女子六岁,喉间肿痛,鼻中息肉,寒热往来,小便频数,良久变白,此肝疳之症,先用加味逍遥散加炒黑焦龙胆草,热痒渐退,乃去龙胆草,佐以四味肥儿丸而愈。

一女子七岁,鼻生息肉,搽攻毒之药,成疮肿痛,外用黄连、甘草、黄柏末敷之,以解热毒,更以加味逍遥散清肝火,佐以四味肥儿丸而愈。

一女子鼻中及下部,常出息肉,屡用毒药蚀之,各挺出一条三寸许,先与龙胆草汤为主,以加味逍遥散为佐而愈。

一小儿额间赤,足心热,喉中常痛,服清胃败毒之药,余谓禀肾水不足,而心火炽甚也,当用地黄丸,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不悟。口舌赤烈,小便如淋而殁。

一女子十四岁,患前症,杂用清热败毒等药,前症益甚,患阴挺。详见下疳疮。

牛蒡子汤

治风热上壅,咽喉肿痛,或生乳蛾。

牛蒡子(炒杵) 玄参 升麻 桔梗(炒) 犀角(镑) 黄芩 木通 甘草(各等分)上每服一二钱,水煎服。

拔萃桔梗汤

治热肿喉痹。

桔梗(炒) 甘草(炒) 连翘 栀子(炒) 薄荷 黄芩(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一二钱,水煎服。

柴胡饮

解肌热、积热,或汗后余热,脉洪实弦数,大便坚实者。

黄芩(七分) 甘草(四分) 大黄(八分) 芍药(炒七分) 柴胡 人参(各五分) 当归(一钱)上每服一钱,姜水煎。

东垣人参安胃散

治脾胃虚热,口舌生疮,或伤热乳食,呕吐泻痢。

人参(一钱) 黄 (炒,二钱) 生甘草 炙甘草(各五分) 白芍药(酒炒,七分) 白茯苓(四分)陈皮(三分) 黄连(炒,二分)上为末,每服二钱,水煎。

三因玉钥匙

治风热喉闭,及缠喉风。

焰硝(一两半) 鹏硝(半两) 片脑(一字) 白僵蚕(一钱)上研匀,用半钱吹入喉中,立愈。

九味芦荟丸

治肝经积热,咽喉口舌生疮;或牙龈蚀烂,两目生翳,耳中出水;或肝积瘰 ,下疳阴肿;或茎出白津,拗中结核;或小水良久变白,大便不调,肢体消瘦等症。

胡黄连 宣黄连 芦荟 木香 白芜荑(炒) 青皮 白雷丸 鹤虱草(各一两) 麝香(三钱)上各另为末,米糊丸,麻子大。每服半钱,空心米汤下,仍量儿大小用。

甘桔汤

治风热上攻,咽喉疼痛,及喉痹妨闷。

苦梗(一两) 甘草(炒,二两)上每服二钱,水煎。

济生犀角地黄汤

治膏粱积毒,脾胃有热,咽喉肿痛,或口舌生疮。

犀角 牡丹皮(各一两) 生地黄(八钱) 赤芍药(七钱)上每服一二钱,水煎。

五味异功散

(方见败毒之药)

六味地黄丸

(方见作渴不止)

柴胡清肝散

(方见胁痈,即柴胡栀子散)

补中益气汤

(方见肌肉不生)

泻黄散

(方见头面疮)

腮痈(附耳症)

腮属足阳明胃经,其生痈者,多因儿食甘甜浓味,脾胃积热所致。亦有乳母郁怒,儿受其患者。若因热积于内,二便不通者,用凉膈散。风邪相搏,二便如常者,用漏芦汤。胃经风热,或兼咽喉肿痛,用升麻防风汤。若禀赋阴虚火动,颏间或两耳内生疮,或出脓不止者,宜用地黄丸。若因乳母肝火乘脾,用加味逍遥散。脾经郁热,用加味归脾汤。膏粱积热,用东垣清胃散。脾胃风热,用清咽利膈汤。仍参口疮治之。

一小儿腮肿,肉色不变,大便不实,属胃经虚热,用五味异功散加升麻、柴胡而愈。又乳母饮酒兼怒,两腮赤肿,憎寒发热,用加味清胃散二剂、加味逍遥散一剂治其母,儿亦饮数滴而愈。

一小儿嗜炙 ,腮肿发热,作渴饮冷,用加味清胃散而消。后仍不戒浓味,腮肿赤痛, 连舌本。先用泻黄散而退,次用加味清胃散而消。

一小儿腮患疮,作渴饮汤,饮食少思,服败毒散益甚,余谓此胃经虚热,先用七味白术散;次用五味异功散而渴止。

后因母怒,两腮赤肿,作渴发热,用加味逍遥散治其母,儿患亦愈。

一小儿十六岁,腮患此,三年不愈,色黯下陷,此胃经症也,宜滋化源,以生肾水,外散寒邪,以接阳气。不信,妄用杂方,元气益虚,七恶蜂起,始信余言,后用前药果验。

一小儿颊肿,敷寒凉之药,色白肿硬,久而不愈,此胃气虚而寒邪凝滞也,用葱熨法,以散寒邪,异功散以助元气遂愈,若用攻毒之剂则误矣。

一小儿酷嗜甘味,药饵惟甘者乃服,后患腮肿,余知其胃症也。经曰:酸能胜甘。当用酸味之药,遂以乌梅肉作丸,甘草末为衣,服至二两许,始恶甘味,腮肿渐消。

一小儿腮肿痛,外敷铁箍散,内服寒凉药,日久坚硬,其色不变。夫药之寒凉者,外敷则气色凝滞,内服则脾胃有伤,故气血有亏,而肉不溃色不赤也。用四君加柴胡、升麻、白芷、当归,外散寒邪,内补脾气,更用葱熨法,不数日脓溃而愈。

一小儿腮颏常 肿,服清热败毒之药,更口渴足热,面色微黑,余谓肾肝症,用六味地黄丸与子服;母服加味逍遥散而愈。后因别服伐肝之药,前症复作,寒热面青,小便频数,此肝火血燥耳,用柴胡栀子散以清肝;六味地黄丸以滋肾,遂痊。

一小儿腮颏肿痛,后耳内出脓,久而不愈,视其母两脸青黄,属郁怒所致,朝用加味归脾汤,夕用加味逍遥散,母子皆愈。

一小儿腮间发热,手足并热,用清胃、泻黄二散而愈。后颏间肿痛, 连耳内,余谓此肾经所属之地。不信,杂用降火之药,耳出脓水,或痒或痛,稍加用心,即发热倦怠,两腿乏力,用补中益气汤,及六味地黄丸稍愈。毕姻后,朝寒暮热,形气倦怠,足心发热,气喘唾痰,仍用前二药,佐以六君子汤而愈。后不守禁,恶寒发热,头晕唾痰。余谓肾虚不能摄水而为痰,清气不能上升而头晕,阳气不能护守肌肤而寒热。遂用补中益气汤各加蔓荆子、附子各一钱,不应,乃用人参一两、附子二钱,二剂而应,乃用十全大补汤百余剂而痊。

一小儿先颏间肿痛,用败毒之药,耳中流脓,项间结核,两目或连札,或赤痛,小便或作痒,或赤涩,皆肝胆二经风热,用四味肥儿丸悉愈。

一小儿腮颏肿痛,服败毒药后,耳出秽水,余谓肝肾之症,先用九味芦荟丸而痊。毕姻后,面黄发热,用黄柏、知母等药。更胸膈痞满,食少痰壅,乃利气化痰,加噫气下气,用六君子,补中益气二汤加干姜、木香,寻愈。

一小儿腮肿,搽锻石末,久而不散,余用四君子加升麻、白芷,及葱熨之法渐消;又用仙方活命,一剂而瘥。夫石灰乃辛热燥血之药,小儿气血虚者搽之,反致难治。慎之!一小儿腮间肿痛,用铁箍散、败毒散之类,出脓久不愈,面色黧,足心热,口舌干。余谓:此禀肾水不足之虚症,当补肺金,滋肾水为主。不信,仍服前剂,脾土益虚,绝生气而殁。

升麻防风汤

治胃经实热,咽痛口燥腮痈等症。

升麻 防风 黄柏(炒) 茯苓 芍药(炒) 陈皮(各五分) 连翘 当归(各七分)上每服二钱,水煎,仍量大小用之。

清咽利膈汤

治心脾蕴热,或咽喉腮舌肿痛。

玄参 升麻 桔梗(炒) 甘草(炒) 茯苓 防风 黄芩(炒) 黄连(炒) 牛蒡子(炒杵) 芍药(炒。各等分)上每服一二钱,水煎。

东垣清胃散

(方见腹痈)

异功散

(方见用败毒之药)

地黄丸

(方见作渴不止)

神效葱熨法

(方见流注)

仙方活命饮

(方见疮疡热毒)

臂痈

臂痈之症,当分经络所属受症之因而治之。上廉属手阳明经;下廉属手太阳经;外廉属手少阳经;内廉属手厥阴经;内之上廉属手太阴经;内之下廉属手少阴经。或经络热郁,风邪外干,气血有乘,即生痈毒。若因心经有热者,导赤散加黄连。心胞络有热者,柴胡栀子散。肺经有热者,泻白散。大肠经有热者,大连翘饮。 肿作痛者,血气凝结也,用仙方活命饮。肿痛不消者,欲作脓也,用托里消毒散。脓熟不出者,气血虚也,用托里消毒散。脓出反痛者,气血虚甚也;肌肉不生者,脾胃气虚也,用五味异功散。不可外敷生肌散,恐反助其邪,而肌肉难长也。

一小儿臂上生痈,肿连肘间,此属手少阴三焦二经,先用仙方活命饮,杀其大势;次用柴胡清肝散,以清心肝之热,诸症顿退。又用托里消毒散,出脓而愈。

一小儿臂外侧患毒,此属肺经部分,先用神效解毒散加桔梗二剂,肿痛顿减;次用托里消毒散,而脓溃将愈。因母食炙 之味,患处复肿,兼发热咳嗽,子服泻白散,母服清胃散而痊。

一小儿臂腕漫肿,敷寒凉药,又常以冷水润之,肿热以上至肩,两月余而溃,四月余不敛,脓出清稀,面色痿黄。

余曰:此气血虚不能充荣于肌肉也。先用异功散、加升麻、柴胡,脾胃渐健,又用托里散而愈。

一小儿臂患痈,久不愈,手足时冷,用异功散加木香,佐以八珍汤。手足温和,乃用托里散,将敛,因饮食停滞伤脾,患处肿硬,用六君、木香及托里散而愈。

一小儿臀痈,久不愈,溃出碎骨,饮食少思,不时寒热,脓水清稀,此气血俱虚也,用八珍散加肉桂、桔梗渐消,又用托里散加肉桂及豆豉而愈。

一小儿臂膊赤肿,发热作渴饮冷。症属胃火,先用加味清胃散而愈。后因母食浓味,复肿痛,先用泻黄散二服,再用清胃散,母子服之并愈。

一女子臂疮,肿 作痛,用仙方活命饮,痛止成脓;用加味八珍汤,而脓溃渐敛;用加味逍遥散与母服而痊。

一小儿因母食膏粱,臂疮溃而作痛,脉洪数有力,用清胃散与母服,子服泻黄散渐愈;又用加味逍遥散,母子俱服而愈。

一小儿臂疮,服败毒散呕吐腹胀作痛,手足并冷,用六君、姜、桂,诸症渐退,饮食渐进;次用五味异功散而愈。

一小儿臂痈,肿硬色白,寒热倦怠,此血气虚弱而不能溃散,先用五味异功散加干姜,其肿渐退,饮食渐进;又用托里散、如圣饼,脓溃而愈。

一小儿臂患痈,肿硬不消,食少自汗,此脾肺气虚而不能溃,先用六君子汤而汗止,乃佐以葱熨法而脓成,又用八珍汤而脓溃,用托里散而疮敛。

一小儿臂患疮,敷寒凉之药,肿硬不消,用补中益气汤加木香、薄、桂、及如圣饼,助其阳气而消。

一小儿臂患疮,肿硬作呕,面色痿黄,饮食少思,此脾气虚也,用六君子汤呕止食进,又用五味异功散、如圣饼而消。

一小儿臂疮,作痛不止,肌肉不生,先用托里消毒散而痛止,用五味异功散、托里散而肉生。

一小儿臂患疮,久而不敛,肌肉消瘦,日晡体热,此脾气虚而不能生肌肉也,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五味异功散,诸症渐愈;又用托里散、如圣饼而愈。

一小儿臂疮肿痛 赤,右腮赤色,敷服皆败毒之药,余谓此肺胃二经之症也,当用泻黄、泻白二散主之。不信,恪用前药泛扰诸经,虚症蜂起而殁。

神效解毒散

治一切疮疡初起,肿者即消,已溃仍肿者即散,已溃毒不解者即愈。

金银花(一两) 甘草节(五钱) 黄 皂角刺(炒) 当归(各三钱) 乳香 没药(各二钱)上为散,每服二钱,酒煎。温酒调服亦可。婴儿病,乳母亦服。如疮已溃,肿痛已止者,去乳、没、金银花,倍加黄、甘草。

白芷升麻汤

治手阳明经分臂上生疮。

白芷 升麻 桔梗(各一钱) 黄 (炒) 黄芩(酒炒。各二钱) 生黄芩(五分) 红花 甘草(炙。各五分)上水酒半钟煎,食后温服。

泻白散

治肺经有热生疮,又化痰止嗽,治气进食。

地骨皮 桑白皮(炒。各一两) 甘草(炙,五钱)上为末,每服一二钱,入粳米百粒,水煎。

泻心散

治心经实热,生疮作渴,发热饮冷,手足并热者。(详见心脏泻心汤)

导赤散

治小肠实热生疮,作渴发热,小便秘赤。

生地黄 木通 甘草(等分)上为末,每服一钱,入淡竹叶水煎。

大连翘饮

即大连翘汤,治肺热生疮。

连翘 瞿麦 荆芥 木通 赤芍药 当归 防风 柴胡 滑石 蝉壳 甘草(炒) 山栀子 黄芩(各等分)上为末,每服二钱,加紫草水煎服之。大便不通,量加大黄。

补中益气汤

(方见肌肉不生)

加味逍遥散

六味地黄丸

(二方见发热不止)

十全大补汤

(方见便痈)

四味肥儿丸

(方见贴骨痈)

九味芦荟丸

(方见喉痹)

柴胡栀子散

(方见腹痈)

东垣清胃散

(方见腹痈)

五味异功散

(方见败毒之药)

托里消毒散

托里散

(二方见热毒疮疡)

腋痈

(谓痈生于胁之前肤之傍白者五下皆是也)腋痈属足少阳、手少阴、手厥阴三经。小儿患之,多禀赋肝火所致,初起先用活命饮,次用柴胡栀子散,五七日间作脓, 肿作痛者,亦用活命饮杀其大势,虽溃亦轻而易敛。若脓已成,用托里消毒散。已出,用托里散。如有变症,当随症治之。

一小儿患前症,肿痛,用仙方活命饮而痛止,用托里消毒散而溃。因母饮酒,后加肿痛,母服清胃散,儿服活命饮、托里散而愈。

一小儿患之,因乳母恚怒所致,子用仙方活命饮,母用柴胡栀子散、加味逍遥散并愈。后复患,令母仍服前药,子服托里消毒散而脓溃,用托里散而敛。

一小儿腋下常患一枚,此禀肝胆怒火也,用牛黄解毒丸,母服柴胡栀子散、逍遥散而愈。后每发即服前药而愈,或用荆防败毒散,外敷铁箍散,以杜后患,几至不救。

一小儿十四岁患之,内外皆用寒凉败毒之药,肿硬作痛,上连肩胛,脓成不溃,或用针之,脓仍不出。余曰:此气血虚甚,当峻补之。不信,半载后,肩骨溃解,惟皮相连,沥尽气血而殁。

一小儿患之,恪服败毒之药,久不溃,色不变,肿硬如石,余用葱熨之法,及托里散二十余剂,患处微赤作痛,又数剂,肿起,针出秽脓,气息奄奄,用人参一两、干姜一钱、枣子十枚四剂,仍用前散寻愈。

一小儿患之,脓内溃,久不出,色不变,亦不痛,余谓气血虚甚,当先大补而用火针。不信,或用冷针,脓果不出;更气喘自汗,余用独参汤二剂,喘汗少止,脓仍未出,又二剂,脓出甚多,喘汗大作,又用前汤四剂,诸症悉退,乃用八珍汤渐愈。后因伤风咳嗽,误用表散之药,烦躁自汗,面目赤色,脉洪大无伦,按之如无,此血脱发躁也,先用当归补血汤,诸症顿愈,再用八珍汤而安。又饮食过多发厥,手足并冷,用五味异功散加升麻、柴胡、生姜,一剂而愈。

一小儿患之,色黯不敛,三年不愈,用十全大补汤及豆豉饼,三月余将愈;后劳倦怒气,腋下肿痛,以加味逍遥散、十全大补汤,相间服之,月余而愈。

豆豉饼

治疮疡肿痛,硬而不溃,及溃而不敛,并一切顽疮恶疮。用江西豆豉为末,唾津和成饼,大如铜钱,浓如三四钱,置患处,以艾壮于饼上灸之,灸干则再易。如疮大,作大饼覆患处,以艾铺饼上灸之。疮未成者即消,已成者祛毒。间有不效者,乃气血虚败之症也,参疔疮类灸法用之。(方见腋痈)

四物汤

治疮疡血虚,发热,日晡益甚,或烦躁不寐。

当归 熟地黄(各二钱) 芍药(炒) 川芎(各一钱)上水煎服。

参术柴苓汤

治疮疡脾气虚弱,肝气内动,肢体chou动者。

人参 白术 茯苓 陈皮(各一钱) 山栀(炒) 钩藤钩子(各七分) 甘草(炒五分) 柴胡 升麻(各三分)上每服一二钱,姜、枣水煎,婴儿用,大剂与母服,子少服之。

黄连安神丸

治心经血热发热,惊悸不安。

黄连(五分) 生甘草(二钱五分) 生地黄(五钱) 当归 朱砂(三钱)上为末,饭糊丸,小豆大。每服十五丸,滚汤下。如二三服不应,当服归脾汤,婴儿乳母并服。

柴胡栀子散

(方见胁痈,一名柴胡清肝散)

托里消毒散

托里散

(二方见热毒疮疡)

清胃散

(方见腹痈)

加味逍遥散

(方见发热不止)

牛黄解毒散

(方见胎毒疮疥)

十全大补汤

(方见便痈)

胁痈

胁肋者,足厥阴少阳之经,相火之司也,乃木之主。肝胆之气不平,则风火内搏,荣逆血郁,热聚为脓,而痈肿之所由生也。亦有禀赋母气肝胆之热,恚怒之火而致。然初患 肿作痛者,宜用柴胡栀子散。未消者,用仙方活命饮。其热既杀而肿不消者,则必成脓也,乃用托里消毒散。其脓既成,以代针膏决之,仍用托里散,自愈。若脓出,而痛止肿消,则不必用药也。

一小儿四岁,胁间漫肿一块甚痛,色如故,服流气败毒等药,加寒热作呕,食少作泻,此禀肝脾气滞之症,元气复伤而甚耳,乃择乳母气血壮盛者,与加味归脾汤、加味逍遥散服之,儿饮其乳半载而消。

一小儿左胁生疮,寒热作呕,右关脉弦数,此肝症传于脾也,先用柴胡清肝散,次用五味异功散,又用托里散,疮敛而愈。其时同患是症,专用败毒者,俱致不起。

一小儿左胁下生疮,漫肿色赤,此肝胆经形伤气也,先用托里散、消毒散、加味小柴胡汤间服,肿渐减;又用托里消毒散、加味小柴胡汤,疮溃而愈。

一小儿四岁,患胁痈,色赤肿痛,肝脉弦而迟。此肝胆经血虚有热,先用加味逍遥散数剂,大势已消,中间成脓,又用托里消毒散加柴胡、山栀,脓溃而敛。

一小儿肩患痈,痛甚肿至背,乃膀胱经部分,血瘀滞也,先用仙方活命饮,毒解痛止。又用加味小柴胡汤加连翘、山栀、金银花,其势渐退,乃用加味逍遥散加金银花、黄 ,漫肿悉消,但中间不退,此欲作脓也,用托里消毒散,脓成而溃;又用托里散、地黄丸,补气血,滋肾水而痊。

一小儿患之,久不愈,左关脉弦数,右尺脉按之而弱。此禀肾虚而然也,用地黄丸为主,佐以八珍汤、托里散而愈。

一小儿未期,胁间赤肿。此禀肝火所致,用加味逍遥散数剂,与母服,子日服数匙,漫肿悉退,佐以托里消毒散加山栀、柴胡,疮溃而愈。后因母恚怒劳役,子胁复肿赤,用加味逍遥散、加味归脾汤,母子服之并愈。

一小儿胁痈,服伐脾之药,脓清不敛,呵欠呀咬,饮食少思,仍用伐脾。余曰:此脾虚之症也,胃为五脏之主,当补脾胃,则肝不侮而肌肉自生矣。不信,乃伐肝木,遂致不救。

加味归脾汤

治小儿因乳母忧思郁怒,胸胁作痛;或肝脾经分患疮疡之症;或寒热惊悸无寐;或便血盗汗,疮口不敛等症。

人参 黄 (炒) 茯神(去木。各二两) 甘草(炒) 白术(炒,一两) 木香(五分) 远志(去心) 酸枣仁 龙眼肉 当归 牡丹皮 山栀(炒。各一钱)上水煎,乳母服,儿亦服之。

小柴胡汤

治肝胆经分一切疮疡,发热潮热;或饮食少思,加山栀、牡丹皮,名加味小柴胡汤。

柴胡(一钱五分) 人参(五分) 黄芩(七分) 半夏(五分) 甘草(炒,三分)上作二三服,姜枣水煎。

柴胡清肝散

治肝经风热,或乳母怒火,患一切疮疡。

柴胡 黄芩(炒) 人参 川芎(各一钱) 山栀(炒,一钱五分) 连翘 甘草(各五分) 桔梗(炒八分)上水煎,母子服之。

栀子清肝散

(一名栀子柴胡散) 治三焦及足少阳经风热生疮,或发热,耳内生疮作痒,或出水疼痛。

柴胡 栀子(炒) 牡丹皮 茯苓 川芎 芍药(炒) 当归 牛蒡子(炒。各七分) 甘草(二分)上水煎,母子并服。

龙胆泻肝汤

治肝胆经有热,小腹胁间患疮疡;或玉jing便毒,悬痈、囊痈肿痛;或溃烂作痛,小便涩滞,或睾丸悬挂。(方见下疳阴痿)

加味逍遥散

治小儿肝脾血虚内热,胁腹作痛,头目昏黑,怔忡颊赤,口燥咽干;或发热盗汗,食少不寐;或口舌生疮,胸乳膨胀,小便不利;或女子患前症,经候不调,发热咳嗽,寒热往来等症。(方见发热不止)

六味地黄丸

治肝经血虚发热,或风客氵㸒气瘰 结核;或四肢发搐,眼目chou动,痰涎上涌;或伤损出血,发热抽搐等症。(方见作渴不止)

仙方活命饮

托里消毒散

托里散

(三方见热毒疮疡)

八珍汤

(方见发热不止)

腹痈

腹痈者,患于脐下或傍二寸许属脾经,近胁属胆经。盖因脾经阴虚,气滞血凝,或因脾虚,饮食积热所患。若 肿作痛者,泻黄散。坚硬肿痛者,清胃散。肿痛便秘者,清凉饮。如此而仍痛者,瘀血凝滞也,活命饮。既用此药而不消,则内欲作脓也,用托里消毒散。若脓出而痛不减者,毒未解也,亦用前药。若脓出而反加痛,及脓水清稀者,气血虚也,用参 托里散。若食少体倦者,脾气虚也,用五味异功散加当归、柴胡、升麻。哺热内热者,脾血虚也,用四君、当归、丹皮。如有他症,当随症治之。

一小儿患此,漫肿微痛,肉色不变,面色痿黄,饮食少思,此脾气虚而食积内热也。用五味异功散加升麻、当归,及如圣饼,其肿渐消;又用托里散而愈。

一小儿患此,肿痛寒热,活命饮未二服肿痛顿止,用托里散、如圣饼,而肿渐消,又用神效散及托里消毒散,数剂而痊。

一小儿患之,内溃作渴,饮食少思,属元气虚弱,先用托里消毒散,四剂脓溃,而发热恶寒,肢体倦怠,此邪气去而真气虚也。用八珍、升麻补之稍愈,又用托里散、异功散,间服而痊。

一小儿腹疮,大便秘结,发热饮冷,此热蓄于里也,用内疏黄连汤一剂,大便通而痛止;又用清热消毒散,内热退而疮愈。

一小儿腹患疮,敷寒凉之药,其肿益甚,腹中阴痛,手足并冷,此阳气虚寒之症也,余用回阳汤、抑阴散,而肿渐消,毒渐散;又用托里散而敛。

一小儿患此,脓成不溃,面色黄白,恶心少食,发热恶寒,大便不实,此脾胃虚弱也,先用六君、升麻、柴胡,诸症渐退,饮食渐进;又朝用益气汤,夕用异功散而溃,又用八珍汤而愈。

一小儿腹中作痛,肉色不变三月矣,诊其脉滑数而有力,此腹痈内溃也,用托里散,大便出脓甚多,乃用薏苡仁汤及托里散而愈。

一小儿小腹赤肿,服流气败毒等药,肉色如故,食少体倦,余谓此肝脾气血虚而药伤之也,用六君、肉桂,及葱熨之法,饮食渐进,其肿渐消,又佐以八珍汤而愈。

一小儿患此而溃,肿不消,恪服败毒之药,饮食少思,脓清发热,余谓脾胃之气复伤,不信,仍行气清热,肿痛益甚,服消导化痰之药,腹胀作泻,余先用异功散加升麻、柴胡、木香,佐以二神丸,二十余剂,诸症渐愈;乃用异功散加当归、黄 ,元气渐复;却用八珍汤,内芍药炒黄数剂,改用托里散而愈。次年,因劳心发热作渴,用当归补血汤而安。毕姻后,寒热往来,患处作痒,用十全大补汤、六味地黄丸而愈。

四君子汤

(加陈皮、半夏,即六君子汤) 治脾胃虚弱,或因寒凉伤胃,致肿不能消,或溃而不能敛者,但以此药温补脾胃,诸症自退。如误用攻伐,则七恶随至矣。若脾胃气虚,疮口出血,或吐血便血,则加当归,脾胃充健,则血自归经。若脾虚血弱不生肌,或晡热内热者,更加熟地黄,不可投四物沉阴之剂,能伤脾胃也。若胃气虚弱,克伐伤脾,饮食少思,或食而难化,若作呕作泄者,尤宜用之。如兼痰嗽气逆,肢体倦怠,面目浮肿者,亦因脾虚不能生肺而然也,最宜用之。

人参 白术(炒) 茯苓 甘草(各等分)上每服二钱,姜枣水煎

清胃散

治脾胃有热生疮,或胃火牙痛,或连头面。

升麻(五分) 生地黄 牡丹皮 黄连(炒) 当归(各三分)上水煎服,加柴胡、山栀即加味清胃散。

六君子汤

治疮疡,脾胃虚弱,肿痛不消,或不溃敛,宜用此药,以壮营气,诸症自愈。即四君加半夏、陈皮。

清凉饮

治疮疡,脾胃实热,烦躁饮食, 痛脉实,大便秘结,小便赤涩。

赤芍药 当归 甘草 大黄(各等分)上每服一钱,水煎。

当归补血汤

治疮疡,肌热面赤烦渴,脉洪大而虚,重按全无,此血虚脉也。误服白虎汤必死。(方见发热不止)

益气养荣汤

治气血损伤,四肢颈项等处患肿,不问坚软赤白痛否,日晡发热,或溃而不敛者。(方见鹤膝风)

十全大补汤

治诸疮,血气虚不能溃腐收敛;或脓出,发热恶寒,汗出烦眩,口眼歪斜;或肌瘦少食,发热口干等症,须多服之为善。(方见便痈)

参 托里散

(方见痘痈)

补中益气汤

(方见肌肉不止)

托里消毒散

托里散

(二方见热毒疮疡)

五味异功散

(方见用败毒之药)

如圣饼

(方见流注)

神效散

(方见胎毒发丹)

八珍汤

(方见发热不止)

臀痈

臀痈,属膀胱经湿热,或禀赋阴虚。若肿硬作痛,用内托羌活汤。微肿微痛,用托里消毒散。若初起大痛,或五日之间,似消不消,似溃不溃者,先用仙方活命饮,后用托里消毒散。若已溃,食少体倦,疮不生肌,脾胃虚弱者,用五味异功散加柴胡、升麻。禀赋阴虚,小便数而不敛者,加减八味丸。气虚,久不生肌收口,用豆豉饼及补中益气汤,培养元气。若用解热攻毒,及敷围寒冷之剂,则气血受伤,必成败症矣。

一小儿患此,肿硬不赤旬余矣,面赤痿黄,饮食少进,此脾气虚弱也,先用异功散,饮食渐进,漫肿渐消,乃用托里散,少加肉桂而溃,又用八珍汤而敛。

一小儿患此,久不收敛,四围微黯,疮口黑色,脓水清稀,寒热晡热,脉浮而数,两寸按之如无,此阳气虚而阴血弱也,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异功散,半载而愈。

一小儿臀疮溃而不敛,面色时赤,此禀肝肾阴虚,朝用八珍汤加五味子,夕用加减八味丸,诸症渐退。又用托里散,间服而愈。

一小儿臀疮,久不收敛,肢体倦怠,晡热作渴,此禀足三阴虚也,用五味异功散、加减八味丸渐愈,又用托里散而敛。

一小儿臀痈,久不生肌,面色痿黄,仍欲败毒以收敛。余曰:脾主肌肉,腱健则肉生。遂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五味异功散及葱熨法,脾气壮肌肉生而愈。

一小儿肿硬不消,肉色不变,此脾胃之气虚怯,不能运及患处耳,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五味异功散,以接虚怯之气,月余而消。其时同患是症,外敷寒凉之药,内服犀角丸者,无不受害。

一小儿十五岁,久不愈,发热体瘦,面白嗳气,恪服消食清热药等,余谓心火虚而脾气弱也,先用八味丸为主,佐以六君子汤、补中益气汤寻愈。毕姻后,臀间患疽,漫肿坚硬,肉色不变,手足时冷,脉浮大,按之微细,两尺为甚,先用八味丸料四剂,又用十全大补汤,患处色正而消。

内托羌活汤

治尻肾生痈,坚硬肿痛。

羌活 黄柏(酒制。各一钱) 防风 本 当归尾(各五分) 肉桂 连翘 甘草(炙) 苍术 陈皮(各三分)黄 (八分)上作二剂,水一杯煎,空心服。

仙方活命饮

托里消毒散

托里散

(三方见热毒疮疡)

神效解毒散

(方见臂痈)

加味八味丸

(方见作渴)

八珍汤

(方见发热不止)

葱熨法

(方见流注)

腿痈

腿痈之症,所主之经不同,而所治之法亦异。发于内侧者,属肝脾二经;发于外侧者,属胆胃二经;漫肿坚硬者,元气虚弱也,用内补黄 汤。肿势高 者,元气未虚也,用内托柴胡黄 汤,外并用隔蒜熨法。若瘀血凝结而不消,或不作脓者,用活命饮。血气虚弱而不能溃,及不生肌肉者,用托里散。此其梗概云尔。

一小儿内 肿痛,恶寒发热,此属肝胆经分,乃用神效解毒散加柴胡、白芷二剂,漫肿顿消,惟中央一块尚肿,又二剂而成脓,以托里消毒散,溃脓而愈。

一小儿腿内侧前 患毒,溃后肿硬,色黯脓清不敛,面色青黄,此脾虚肝旺,兼寒邪袭于患处也,当壮元气为主,先用异功散加柴胡、升麻及葱熨法,脾气渐复,患处渐愈,佐以八珍汤、豆豉饼而愈。

一小儿腿内 赤,大肿发热,此血热内郁,而欲为脓耳,当先杀其大势,用隔蒜灸法,灼艾试蒜热移患处二十余炷,痛始减,再三十余炷,肿渐消;又用仙方活命饮,疮头出水而愈。

一小儿腿内侧患此,脓内溃,恶心倦怠,面色萎黄,右关脉弦大,按之微细,此脾胃虚弱,肝木所乘也,先用六君、升麻、柴胡,四剂元气渐复,乃佐以托里散而愈。

一小儿腿外侧痛肿,肉色如故。用托里消毒散,二剂而肿始赤,又四剂而肿赤亦退,又六剂溃而脓出清稀,食少体倦;用异功散加芎、归,仍用托里散,补其元气而愈。

一小儿漫肿坚硬,肉色不变,此阳气虚而不能成脓也,用托里散、如圣饼,肿起色赤;用托里消毒散,而脓成针之;用八珍汤加肉桂渐愈。因伤食吐泻,患处夭白,饮食少思,先用六君、干姜,次用八珍汤及葱熨法而愈。

一小儿患此,久不愈,脓水清稀,面色痿黄,腹大青筋,此脾气虚而肝所侮也,朝用补中益气汤,夕用五味异功散,元气稍复,乃佐以四味肥儿丸,及葱熨之法,两月余而愈。

一小儿腿外 肿一块,服消毒之药,其肿益甚,肢体羸瘦,饮食少思,更加作痛。余曰:先肿而后痛者,形伤气也,先痛而后肿者,气伤形也,当补接阳气。不信,仍投疏泄之药,后果殁。《机要》云:荣卫之气充满,抑遏不能行,故闭塞气血,腐而为痈者,当泄之,以夺盛热之气。若人饮食疏,精神衰,气血弱,肌肉消薄,故荣卫之气短促而涩滞,故寒搏腠理,闭郁而为痈者,当补之以接虚怯之气。信矣!

四味肥儿丸

治肝脾不和,患疮疡久不愈,或兼疳症,腹胀作泻;或食积脾疳,发热瘦怯,遍身生疮。

黄连(炒) 芜荑 神曲 麦芽(炒。各等分)上为末,水糊丸,桐子大。每服一二十丸,空心白滚汤送下。

附子饼

治溃疡,气虚不能收敛,或风邪所袭,气血不能运于疮口,以致不能收敛者。用炮附子去皮脐,研末,以唾津和为饼,置疮口上,将艾壮于饼上灸之,每日灸数壮,但令微热,勿至热痛,如饼炙干,用唾津再和灸之,以疮口活润为度。

六君子汤

治疮疡,因脾气虚弱,不能生肌,以致疮口不敛。若脾气既充,而疮口不能生肌肉者,此寒邪所袭也,更用豆豉饼或附子饼熨之。

仙方活命饮

托里消毒散

(二方见热毒疮疡)

葱熨法

如圣饼

(二方见流注)

内托羌活汤

(方见臀痈)

五味异功散

(方见用败毒之药)

附子饼

(方见腹痈)

十全大补汤

(方见便痈)

补中益气汤

(方见肌肉不生)

八珍汤

(即四君、四物)

豆豉饼

(方见腋痈)

鹤膝风

鹤膝风者,其腿渐细,其膝愈粗,状如鹤膝,是以名之。此因禀肾经不足,外邪所乘而患之,初则膝内作痛,外色不变,伸屈艰难。若一二月间, 肿色赤而作脓者,可治;肿硬色白而不作脓者,难治。初起者,用大防风汤为主,佐以益气养荣汤。脓成者,用补中益气汤为主,佐以大防风汤,切勿用十宣、流气等药。若不溃不敛,或发热等症者,须调补脾胃为善,否则必变败症矣。

一小儿九岁,患此作痛,用葱熨法及大防风汤,肿起色赤,用仙方活命饮、补中益气汤间服,肿渐消;又以独活寄生汤与补中益气汤间服;二三日,用葱熨一次,至两月余而消。

一小儿患此,大溃不敛,体倦食少,口干发热,日晡尤甚,此脾气虚甚也,用补中益气汤五剂,以补元气,乃用大防风汤一剂,以治其疮,如是月余,诸症悉退,遂用十全大补汤,佐以大防风汤而敛。

一小儿患此,溃而不敛,不时寒热,小便赤涩,此血气虚也,用十全大补汤加麦门冬、五味,诸症顿退,乃去桂,令常服;佐以和血定痛丸而愈。

一女子左腿作痛,服流气饮之类,左膝肿硬,头晕吐痰,余谓此鹤膝风也,其脉弦数而无力,乃禀赋肝脾肾三经之症,此形气病气俱虚者,当先调脾胃为主。不信,仍攻邪气,诸症蜂起,余先用五味异功散加升麻、干姜、肉桂,脾气稍健,又用异功散、八珍汤而溃;却间服大防风汤、地黄丸而痊。

一小儿两膝渐肿,敷服皆消毒之药,足颈赤肿,此禀父肾气不足,用地黄丸、八珍汤而消。若用流气、败毒等药,必致不起。

大防风汤

治鹤膝风,肿痛不消,或溃而不敛。

附子(炮) 牛膝(酒炒。各一钱) 白术 羌活 人参 防风(各二钱) 杜仲(去皮姜制) 川芎 肉桂(去皮) 黄 (炒) 熟地黄(自制) 芍药(炒。各一钱五分) 甘草(一钱)上每服三五钱,水煎,仍量儿大小用之。

益气养荣汤

治气血虚弱,四肢颈项等处患肿,不问肿溃,日久不敛,俱宜服之。

人参 茯苓 陈皮 贝母 香附(炒) 当归(酒洗) 川芎 黄(炒) 熟地黄(自制) 芍药(炒。各一钱) 甘草(炙) 桔梗(各五分) 白术(炒) 柴胡(六分)上每服二三钱,姜水煎。

独活寄生汤

独活 桑寄生 杜仲(炒) 细辛 牛膝(酒炒去土) 秦艽 茯苓 白芍药 桂心 川芎 防风 甘草人参 熟地黄 当归(各等分)上每服二三钱,水煎,空心,乳母同服。

八珍汤

(方见发热不止)

十全大补汤

(方见便痈)

补中益气汤

(方见肌肉不生)

和血定痛丸

葱熨法

(二方见流注)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