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七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七

清凉山大华严寺沙门澄观撰述

▲第四法性融通门者谓若唯约事则互相碍不可即入若唯约理则唯一味无可即入。

第四法性融通门者谓真如既具过恒沙德如所起事亦具德无尽以真法性融通诸事故无碍也文中二先总后别总中亦二一拣非谓理事抗行不得事事无碍故是知有言须弥本不有芥子旧来空将空纳不有何物不相容者斯言未当耳。

▲今则理事融通具斯无碍。

今则理事下第二显正於中亦二先标举。

▲谓不异理之一事具摄理性时令彼不异理之多事随所依理皆於一中现。

后谓不异理之一事下别示其相於中四一顺明以一切诸法皆依於理无离理者今一事全摄於理故带一切事入一事中。

▲若一中摄理不尽则真理有分限失若一中摄理尽多事不随理现则事在理外失。

二若一中下反立谓若摄理不尽则真理可分有一理二理乃至多理之失今真理湛然故不可分一味平等故无二理若遮此过云摄理尽而其多事不入一事者则不入之事在於理外便令理离於事而自入一事之中事离於理不来一事之内然离理有事事成定性离事有理理同断故过尤深矣。

▲今既一事之中全摄理尽多事岂不一中现。

三今既下结成正义既离可分之过故全摄理尽又无事理相离之过故事随理而顿现一事之中。

▲华藏品云华藏世界所有尘一一尘中见法界法界即事法界矣。

四华藏下引证可知。

▲斯即总意别亦具十玄门。

斯即等者第二别明也於中二先结前生后。

▲一既真理与一切法而共相应摄理无违即是诸门诸法同时具足。

后一既真理下正显别相十门之义皆依真如别德而立下第八回向明真如具百门之德今略举十四种德成十玄门一譬如真如与一切法而共相应及不相舍离二德成第一同时具足相应门。

▲二事既如理能包亦如理应遍而不坏狭相故有广狭纯杂无碍门又性常平等故纯普摄诸法故杂。

二譬如真如性常平等及譬如真如普摄诸法二德成广狭门。

▲三理既遍在一切多事故令一事随理遍一切中遍理全在一事则一切随理在一事中故有一多相容门。

三无所不在德成相入门。

▲四真理既不离诸法则一事即是真理真理即是一切事故是故此一即彼一切事一切即一反上可知故有相即自在门。

四不离诸法及与一切法同其体性二德成相即门。

▲五由真理在事各全非分故正在此时彼说为隐正在彼时此即为隐故有隐显门。

五无有分限及恒守本性二德成隐显门。

▲六真理既普摄诸法带彼能依之事顿在一中故有微细门。

六普摄诸法德成微细门。

▲七此全摄理故能现一切彼全摄理同此顿现此现彼时彼能现所现俱现此中彼现此时此能现所现亦现彼中如是重重无尽故有帝网门以真如毕竟无尽故。

七毕竟无尽德成帝网门。

▲八即事即理故随举一事即真法门故有托事门。

八与一切法同其体性德成托事门。

▲九以真如遍在昼夜日月年劫皆全在故在日之时不异在劫故有十世异成门况时因法有法融时不融耶。

九遍在昼夜及遍在年劫二德成十世门。

▲十此事即理时不碍与余一切恒相应灭有主伴门。

十性常随顺及与一切法恒共相应二德成主伴门疏中密用经文以经对疏一无差失设有不具经文意亦有之文中先别明十门。

▲故一理融通十门具矣。

后故一理下结也文并可知。

▲五如幻梦者犹如幻师能幻一物以为种种幻种种物以为一物等。

五如幻梦中二先幻后梦前中先喻后合前中正释。

▲经云或现须臾作百年等。

后经云下引证此即晋经贤首品文等取下句云幻力自在悦世间若唐经云譬如幻师知幻法能现种种无量事须臾示作日月岁城邑丰饶大安乐等普贤行品云譬如工幻师示现种种事其来无所从去亦无所至幻性非有量亦复非无量於彼大众中示现量无量等四十二经云佛子譬如幻师持咒得成能现种种差别形相咒与幻别而能作幻咒唯是声而能幻作眼识所知种种诸色等十忍品云譬如幻非象非马非车非步非男非女非童男非童女乃至云非一非异非广非狭非多非少非量非无量非粗非细非是一切种种众物种种非幻幻非种种然由幻故示现种种差别之事如是等文其处非一。

▲一切诸法业幻所作故一异无碍。

一切诸法等者合也华藏品云如幻师咒彼能现种种事众生业力故国土不思议明知业即幻师又如中论偈云譬如幻化人复作幻化人如初幻化人是则名为业幻化人所作是名为业果等又十忍品云佛子此菩萨摩诃萨知一切法皆悉如幻从因缘起於一法中解多法於多法中解一法等偈中云众生及国土种种业所造入於如幻际於彼无依着又偈云诸业从心生故说心如幻若离此分别普灭诸有趣斯则显业自如幻矣又云度脱诸众生令知法如幻众生不异幻了幻无众生等其文非一。

▲言如梦者如梦中所见广大未离枕上历时久远未经斯须。

言如梦等者疏文分二先喻后引论证便当於合初中言所见广大未离枕上者第六十经梦游天宫喻云譬如有人於大会中昏睡安寝忽然梦见须弥山顶帝释所住善见大城乃至云其人自见着天衣服普於其处住止周旋其大会中一切诸人虽同一处不知不见何以故梦中所见非彼大众所能见故释曰天宫广大岂离枕上余类此知昔人云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江南数千里等亦时非离须臾也普贤行品云了达诸世间假名无有实众生及世界如梦如光影於诸世间法不生分别见善离分别者亦不见分别无量无数劫解之即一念知念亦无念如是见世间无量诸国土一念悉超越经於无量劫不动於本处等如是自在皆由如梦故十忍品云譬如梦中见种种诸异相世间亦如是与梦无差别又云譬如梦所见长短等诸色如是等文其处非一皆以如梦长短即无长短故不碍长短也。

▲故论云处梦谓经年觉乃须臾项故时虽无量摄在一剎那。

故论云处梦谓经年等者二引证便合即无性摄论第六所引但言如有颂云斯即引经耳案西域传云昔有隐士结庐屏迹博习伎术究极神理能使瓦砾为宝人畜易形但未能驭风云陪仙驾阅图考古更求仙术其方曰夫神仙者长生之术也将欲求学先定其志筑建坛场命一烈士执长刀立坛隅屏息绝言自昏达曙求仙者中坛而坐手按长刀口诵神咒收视返听达明登仙是人既得仙方而访列士营求旷岁未谐心愿后得烈士先与人佣力难辛五年一旦违失遂被笞辱又无所得悲号巡路隐士既见命以同游来至茅庐以术力故化具肴馔已而令入池浴服以新衣又以五百金钱遗之曰尽当来求幸勿外也自时厥后数加重赂潜行阴德感激其心烈士嘱求效命以报知己隐士曰我求烈士弥历岁时幸而会遇奇貌应图非有他故愿一夕不声耳烈士曰死尚不辞岂徒屏息於是设坛场受仙法依方行事坐待日曛曛暮之后各司其务隐士诵神咒烈士按铦刀殆将晓矣忽发声叫是时空中火下烟焰云蒸隐士疾引此人入池避难已而问曰诫子无声何以惊叫烈士曰受命后至夜分惛然若梦变异更起见昔事主躬来慰谢感荷厚恩忍不报语彼人震怒遂见煞害受中阴身顾尸叹惜犹愿历世不言以报厚德遂见托生南印土大婆罗门家乃至受胎出胎备经苦厄荷恩负德忍而不言暨乎受业冠婚丧亲生子每念前恩忍而不语宗亲戚属咸见怪异年过六十而有一子妻谓曰汝可言矣若不语者当煞汝子我时惟念已隔生世自顾衰老唯此稚子因止其妻令无煞害遂发此声耳隐士曰我之过也此魔娆耳烈士感恩悲事不成愤恚而死此即未经半宵已历二生况年月耶此类甚多故知时处等皆如梦自在。

▲六如影像者一切万法略有二义一皆如明镜含明了性一心所成故二分别所现如影像故由初义故为能现由后义故为所现故一切法互为镜像如镜互照而不坏本相。

▲下经云远物近物虽皆影现影不随物而有远近等。

六如影像等者文亦有二先正释后引证前中然约镜像喻镜不是像像不是镜故无镜之能此但取像以况性空虚无之义今取即入自在故明一切具於镜像二义故疏结云如镜互照则一一法上有镜有像也。

●下经云下即十忍品彼云然诸众生知於此处有是影现亦知彼处无如是影远物近物虽皆影现影不随物而有远近菩萨摩诃萨亦复如是能知自身及以他身一切皆是智之境界不作二解谓自他别而於自国土於他国土各各差别一时普现释曰若不如影何得诸处一时顿现故引远近之言意取自在偈中云譬如水中影非内亦非外菩萨求菩提了世非世间不於世住出如影现世间入此甚深义离垢悉明彻不舍本誓心普照智慧灯世间无边际智入悉齐等普化诸群生令其舍众着释曰不了如影安能普入无边之世。

▲七因无限者谓诸佛菩萨昔在因中常修缘起无性等观大愿回向等称法界修及余无量殊胜因故今如所起果具斯无碍。

七因无限者谓因多德远因果相称故但修一缘起之因则果中尚如缘起无碍况有无限之因无边行海皆备修耶况一一行自复无尽如一慈门即有佛剎尘数况於余门而云无性等观者近等上四谓唯心所现观法性融通观如幻梦观如影像观兼缘起无性观故总收前六因中皆为此观观法唯心乃至观法如影像故用此六观该一切法谓若染若净若依若正若因若果同类异类是法所摄皆用六观贯之故今成果如於六观自在无碍二者等余诸因齐佛所知普贤所行十方三世无尽无尽所有因门皆此门摄故云及余无量殊胜因耳其大愿回向称法界修亦该通法界诸因言如所起果者如於昔因所得果故。

▲八证穷者由冥真性得如性用。

▲故经云无比功德故能尔。

八佛证穷者文中二先正释但得成佛法尔能尔。

●经云下引证无比功德即佛德也普贤行品云世界及如来种种诸名号经於无量劫说之不可尽何况最胜智三世诸佛法从於法界生充满如来地明佛地德用不可说也又下偈云其中人师子修佛种种行成於等正觉示现诸自在此亦明因圆果满故有大用耳前即德相此即业用。

▲九深定用故者谓海印定等诸三时力故。

▲贤首品云入微尘数诸三昧一一出生尘等定而彼微尘亦不增等。

九深定用中先正释言海印定等者如下第六十一经略说一百门三昧及智论五百三昧等。

●贤首品下引证而云等者有二义一只等此偈余文文云於一普现难思剎彼一尘内众多剎或有有佛或无佛或有杂染或清净或有广大或狭小等即是三昧现自在也二等余经即彼次前偈云众生形相各不同行业音声亦无量如是一切皆能现海印三昧威神力如是等文其处非一。

▲十神通解脱故者谓由十通及不思议等解脱故。

▲不思议法品十种解脱中云於一尘中建立三世一切佛法等。

▲由上十因令前教义等十对具上同时等十门以为别教一乘义之分齐。

由上十因下第三总结所属正结周遍含容以事事无碍故该取前三故皆别教分齐。

▲第四教所被机者夫教因机显离机无言上说义深弘深未委被何根器。

▲若明能应者十身圆音今直彰所被。

第四教所被机中二先总后别前中初蹑前起后。

●后若明下约法拣定。

▲通有十类前五拣非器后五彰所为。

通有十类下第二别也於中先标二门后前中下别释其相。

▲前中一无信非器以闻生诽谤堕恶道故二违真非器依谤此经以求名利不净说法集邪善故下经云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三乖实非器谓如言取文超情至理不入心故论云随声取义有五过失。

随声取义有五过失者即十地论释示说分齐中文论云一不正信二退勇猛三者诳他四者谤佛五者轻法下文具释。

▲上三皆是凡愚故下文云此经不入余众生手。

▲四狭劣非器谓一切二乘出现品云一切二乘不闻此经何况受持故虽在坐如聋如瞽五守权非器谓三乘共教诸菩萨等随宗所修行布行位不信圆融具德之法故。

●下经云设有菩萨无量亿那由他劫行六波罗蜜不闻此经或时闻已不信不解不顺不入不得名为真实菩萨故。

下经云设有菩萨等者即出现品如前已引。

▲后五显所为中一正为谓是一乘圆机故出现品云此经不为余众生说即通指前五唯为大乘不思议乘菩萨说即正为之机谓一运一切运圆融行位即深不思议又能遍达诸教即广不思议故文云非余境界之所知普贤行人方得入等。

▲二兼为谓即时虽未悟入而能信向成种如出现品食金刚喻故地狱天子十地顿超大海劫火不能为障。

▲约未悟入故名为兼。

地狱天子即随好品大海劫火即十地品故彼偈云虽在海水劫火中堪受此法必得闻是也言约未悟入故名为兼者通外难也恐有难云既有顿超之益即是当机何名为兼通意可知。

▲三引为即前权教菩萨不受圆融之法故十地之中寄位显胜借其三乘行布之名彼谓同於我法后因熏习方信入圆融以离此普法无所归故权教极果无实事故。

权教极果无实事故者如有五教唯圆教因果俱有实事前四因中则有至果皆无由修权因若入地后即入实故犹如百川浩荡千里亦无究竟归处究竟归处即是海故。

▲四者权为即是二乘谓既不闻况於受持故诸菩萨权示声闻或在法会而聋盲彰其绝分或示在道而启悟知可回心。

或在法会而聋盲等者释其示相略有二类上即五百在本会中或示在道下即末会初六千比丘也。

▲五远为谓诸凡夫外道阐提悉有佛性今虽不信后必当入。

五远为中疏文有四一立理正明二出现品下引证三前三非器下会释四又彼品下明恶是所为初一可知。

▲故出现品云如来智慧大药王树唯除二处不能为作生长利益所谓二乘堕无为坑及坏善根非器众生溺大邪见贪爱之水然亦於彼曾无厌舍。

二即彼品见闻利益中文。

▲前三非器是溺邪见第四非器是随深坑故皆拣之今四及五明佛无厌舍故示而诱之熏其成种。

前三非器下三会释也一不信二违真三乖实然初一正是邪见二三非是邪见而皆配入邪见者然邪见有二一轻二重初一深重邪见二三即轻浅邪见谓但违真乖实皆邪见故又以经中但拣二处欲配前非器令尽故合入邪见之中第四非器即前狭劣二乘今四及五者即所为中四权为五远为此二即曾无厌舍。

▲又彼品中明不信毁谤亦种善根谓谤虽堕恶由闻历耳终省悟故又云如日亦与生盲作利益故。

又彼品中下第四明恶是所为於中二初正明为恶后况出圆融前中亦二先引二经明其为恶后引二经明等有性前中初云彼品亦即第十见闻利益中经云佛子我今告汝设有众生见闻於佛业障缠覆不生信乐亦种善根无空过者乃至究竟入於涅盘谓谤虽堕恶下释成上义谤既有益应可谤耶释云为远益故非无罪也故地狱天子或由谤故堕於地狱法华谤常不轻菩萨千劫於阿鼻地狱受大苦恼毕是罪已方受不轻教化故勿见谤有益便生诽谤又大般若中广说谤法之罪谓此方堕阿鼻地狱此土劫坏罪犹未毕移置他方阿鼻地狱中他方复经劫坏罪亦未尽复移他方如是巡历十方十方各经劫尽还生此土阿鼻地狱中千佛出世救之犹难若欲说其所受之身闻者当吐血而死故善现请说所受之身佛竟不说是知谤方等经非可轻也又入大乘论第一偈云诽谤大乘法决定趣恶道此人受业报实智之所说生堕地狱中大火炽然身焚烧甚苦痛业报罪信尔炽然大铁犂具满五百数而耕其舌上遍碎身苦恼故疏云谤虽堕恶言由闻历耳者谓恶道罪毕由音谤时经目历耳熏其成种故得益耳言终醒悟者即五十八经云但以曾发菩提心故终自醒悟言又云如日亦与等者出现身业中长行文广今当引偈偈云譬如生盲不见日日光亦为作饶益令知时节受饮食永离众患身安稳无信众生不见佛而佛亦为兴义利闻名及以触光明因此乃至得菩提是也。

▲又如大海潜流喻中明无不具有如来智慧故又破尘出经卷喻中若除妄想皆见佛智故。

又如大海潜流下引二经明性等有初明具有后明皆见二经皆是出现意业之中前亦已引。

▲此皆明有自性住性即是所为况法性圆融感应交彻无有一法非所被。

此皆明有等者二正立理显被圆融即举况以释然有二意一举前况后明法普被谓但依生等有佛性尚皆普为况事事无碍何有非所被耶二者举后况前谓约圆融一即一切则无情之境亦是所被况前等有佛性而拣之耶言被非情者以所被情即非情故一即一切无情岂非情耶况色性智性本无二体无有情外之非情故思之。

▲第五教体浅深者无尽教海体性难思从浅至深略明十体。

第五教体浅深中疏文分三初总次别后结总中亦三初标举言浅深者十体之中前前浅后后深故下释云从浅至深虽有浅深融通并为无尽教体。

▲一音声言语体二名句文身体三通取四法体上三皆能诠体四通摄所诠体五诸法显义体六摄境唯心体七会缘入实体八理事无碍体九事事无碍体十海印炳现体。

一一音声下列名至文自显。

▲十中前五唯体后五亦体亦性。

十中前五下三料拣总有四重一体性料拣相举於外性主於内体者性相之通称故若言体者通事通理若云性者唯约於理由后五中摄境唯心若约真心即通性故七所入实体即是性故八中理是性故九中必有理融事故十中无不具故是则约性亦体亦性约事但可称体。

▲又前四通小后六唯大。

二又前四下大小乘料拣可知。

▲前七通三乘后三唯一乘。

三前七下三乘一乘料拣以会缘入实归一实理即一乘故下三皆是一乘於义可知。

▲前八约同教后二唯别教。

四前八约同教下同教别教料拣谓七八虽一乘七多顿教中义八是终教中义故属同教前八皆同於义可知同教皆有故事事无碍海印炳现若非别教一乘无此义也於后三重料拣则前前无后后后后兼前前可知。

▲就前三中大小乘中通用四法一声二名三句四文取舍不同各有三说。

就前三中下第二别释於中二先合释前三后别释后七今初以大小共同故合释之於中三初双标次双释后然大小诸宗下双会。

▲小乘三者婆沙一百二十六云如是佛教以何为体。

小乘三者下第二双释先释小乘中二先总征。

▲一云应作是说语业为体谓佛语言词唱评论语音语路语业语表是谓佛教。

一云下后别释三释即为三别今初语业为体者是标语即声也谓佛语言下别显其相谓言词唱号评量论说言语音者谓如宫商角征羽等亦如西方十四音即阿(上)阿(长)等言语路者言所行处瑜伽九十三云有情增语即是语路然瑜伽释增语有二义一云增语是名名能诠表增胜於语二云有说意识名为增语今小乘不取於名正用意识是语行处亦是唇舌等言语业者即有业用如恶言既为恶业用佛之善言即善业用故梵行品云若语是梵行者梵行则是音声风息唇舌喉吻吐纳抑纵高低清浊此即语音语路又云若语业是梵行者梵行则是起居问讯略说广说喻说直说赞说毁说安立说随俗说显了说斯即语业言语表者表亦是业然业有表无表别今但云表者婆沙一百二十六云但是语表而非无表者令他生正解故耳识所取故又二识所取无表唯一取故又三无数劫求此表故是谓佛教者结也正出今之教体而云佛教者一依根本故二依相似故三依随顺故佛依如是名句文身而说今亦随之故。

▲其名句文但显佛教作用不欲开示佛教自体发智论中亦同此说。

其名句下拣法亦通妨难故彼论自有难云若尔次后所说当云何通谓如说佛教名为何法答谓名句文身次第行列次第安布次第连合等为答此难故论有此通此难但牒后段之文故疏略耳。

▲二云名等为体谓名身句身文身次第行列次第安布次第连合故。

二名等为体等者此句标谓名身下列名次第下释相次第释上三名谓行列於名安布成句文为二依故云连合名等别相次下当释。

▲声但依於展转因故谓语起名名能显义。

声但下拣法亦通妨难谓论有问言若尔此文所说当云何通如说佛教云何答谓佛语言词唱评论语音语路语业语表是谓佛教为答此难故论有此通亦以此难但牒前文故疏略耳声但依於展转因故下论有喻云如世子孙展转生法意云从父生子子言是其父之子虽语父名意在子体又子生孙孙是某孙虽举其翁意在於孙孙如於义子如於名声如於父则有三重中是教体故下合云谓语起名名能诠义即名展转因也。

▲评家意取语业为体。

评家意取等者论评家释云如是说者语业为体佛音所说他所闻故言评家者婆沙是诸罗汉同集而有四大罗汉为评家正义一世友二妙音三法救四觉天。

▲杂心论同俱舍论云牟尼说法蕴数有八十千彼体语或名此色行蕴摄谓若语为教体即色蕴摄名为教体即行蕴摄此乃双存前二情无去取故致或言。

杂心论同俱舍者以彼论第一亦有此偈而文小异耳论偈云广说诸法蕴其数有八万戒等及余法悉是五蕴摄长行释云八万法阴皆色阴摄以佛语语业性故有说名性者行阴摄又戒阴色阴摄定慧等行阴摄故与俱舍同也论云下引俱舍文阿以当於名等教中而引以其情无去取二义随用故於此引双证前二既许俱通故下第三为取四法之体在文易了。

▲正理论中意符名等故彼第三释前颂竟又云诠义如实故名佛教名能诠义故教是名由是佛教定名为体举名为首以摄句文显宗即第三亦同此说。

正理论中意符名等者正成第二义也故彼论第三释前颂意者以正理论总释俱舍六百行颂俱义顺婆沙正理故立顺正理名然正释上颂无异俱舍俱舍则情无去取正理则断属於名此中疏略彼有问曰语教异名教容是语名教别体教何是名此问意云教是言教语为教体则异汝名别有其体若以名为体名是不相应行非言教体何得以名等为教体耶论自答云彼作是释要由有名乃说为教是故佛教体即是名所以者何诠义如实故名佛教下与疏全同此答意云虽名声教若无名等诠其自性差别独用於声岂成於教故定用名等疏家存略但申正意足显论旨。

▲三者然俱舍意情无去取若取其双存即合四法以为教体若经部意亦唯取声故正理十四破彼师云汝不应立名句文身即声为体。

故正理十四破彼师云等者引此为成上来经部立声为体论文繁广今当略引令知其源论云此中经主作如是言岂不此三语为性故用声为体色自性摄如何乃说为心不相应行此责非理所以者何由教及理知别有故教谓经言语身文身若文即语别说何为又说应持正法文句又言依义不依於文释曰下广引教证大意则同故论结云由此等教证知别有能诠诸义名句文身犹如语声实而非假理谓现见有时得声而不得字有时得字而不得声故知体别有时得声不得字者谓虽闻声而不了义现见有人粗闻他语而复审问汝何所言此闻语声不了义者都由未达所发文故如何乃执文不异声有时得字不得声者谓不闻声而得了义现见有人不闻他语睹唇等动知其所说此不闻声得了义者都由己达所发文故由斯理证文必异声(不更广说大意同也)论下又云随思发语因语发字字复发名名方显义由依如是展转理门说语发名多能显义如斯安立其理必然又次下云或如树等大造合成非不缘斯别生於影影由假发而体非假如是诸文亦应总集别生名句而彼名句虽由假发而体非假此为善说理极成故又下结云故知离声别有名等又下云故不应立名句文身即声为体是故於我所说离声有名等三能现义理今疏但引后结已显正义耳。

▲大乘有三大意同前。

大乘有三下疏文分三初标次释后以余下料拣。

▲一云摄假从实以声为体离声无别名句等故深密第五云如来言音略有三种一契经等既云言音有三明以声为教体杂集论云成所引声谓诸圣说。

一云摄假下第二释也大乘通意以声为实名句文三声上假立经部师义参大乘故亦谓名等依声假立言一契经等者此引稍略具云佛告曼殊室利菩萨曰善男子如来言音略有三种一者契经二者调伏三者本母下广释其相今疏所引但意在言音两字耳杂集论云成所引声谓诸圣所说者亦证唯声为教体也既言圣说是声明非名等为教体也即彼论第一释外六界声尘界云声者四大种所造耳根所取义若可意若不可意若俱相违若因受大种若因不受大种若因俱大种若世所共成若成所引若遍计所执若圣言所摄若非圣言所摄如是十一种声由五种因之所建立谓相故损益故因差别故说差别故言差别故相者谓耳根所取义说差别者谓世所共成等余三如其所应因受大种者谓语等声因不受大种者谓树等声因俱者谓手鼓等声世所共成者谓世俗语所摄成所引者谓诸圣所说遍计所执者谓外道所说圣言非圣言所摄者谓依见等八种言说今疏但引成所引声以证声为教体耳然上五因摄十一者初一是总余四是别损益立初三可意是益不可意是损俱相违通二因差别摄次三说差别摄次三言差别摄后二思之可知言八种言说者即八种圣语一见言见二不见言不见三闻言闻四不闻言不闻五觉言觉六不觉言不觉七知言知八不知言不知斯即为圣言所摄若见言不见等则非圣言。

▲二云以体从用名等为体能诠诸法自性差别二所依故故无性论破经部云诸契经句语为自性不应理故成唯识第二亦破彼云若名句文不异声者法词无碍境应无别唯识云此三离声虽无别体而假实异亦不即声。

二云以体等者义引论文然唯识第二破於小乘名等实有故彼论云复如何知异色心等有实诠表名句文身(论主问也)契经说故如契经说佛得希有名句文身(外人答也)此经不说异色心等有实名等为证不成(论主总非)下广破竟论主结云语不异能诠人天共了执能诠异语天爱非余下申正义云然依语声分位差别而假建立名句文身名诠自性句诠差别文即是字为二所依此三离声虽无别体而假实异亦不即声由此法词二无碍解境有差别声与名等蕴界处摄亦各有异上即论文准彼论疏萨婆多虽有名由声显生二义论主取生破显正理师救云声上屈曲是名句文体异於声而定实有故上论文广破异声实有名等故彼疏破竟结云故知但由无始惯习前语之声分位力故后生解时谓闻名等其实耳等但能取得声之自性剎那便谢意识於中诠解究竟名为名等非别实有是故汝等宁知异语别有能诠次假外问云既声体即能诠如何有名等三种差别故论下申正义云然依语声分位差别等於中有四一从初至假建立名句文身显假差别此论主解依声假立名句文身如梵音斫刍但言斫唯言刍未有所目说为字分位若二连合能诠法体诠於眼体说为名分位然未有句位更添言阿萨利缚名为眼有漏说为句位故依分位以立名等依一切立非自在故外又问曰虽言分位差别何者是也论云从名诠自性至为二所依述曰二显二用殊名诠法自性句诠法差别文体是字为名句之所依不能诠自性及差别故文者彰义与二为依彰表二故又曰为显与二为依能显义故而体非显字者无改转义是其字体文是功能功能即体故言文即是字等或字为初首即多剎那声集成一字集多字为所依次能成名诠诸法体集多名已复成句身诠法差别即杂集云自性差别及此二言如是三法总摄一切彼二言者即是字也字即语故说之为言名句二种所依止之言也瑜伽言名於自性施设句於差别施设名句所依止性说之为字又显扬言句必有名名不必有句名必有字字不必有名如枢要说此下广论自共相略不录之论此三离声至亦不即声述曰三明不即不离论主答难谓先有问言上来虽言名等即声若名等是不相应行者色上曲屈非不相应声何故尔故此答曰此三离声虽无别体名等是假声是实有假实异故故名等三非即是声非声处摄但是差别之声义说名等以诠义故是不相应无别种子生故言即声论由此法词至亦各有异述曰外人问言若名等即声法词二无碍解境有何别答曰即此缘故二境有异法无碍解缘假名等词无碍解缘实声等故说境差别非二俱缘实虽二自性互不相离法对所诠故但取名词多对机故但说声耳闻声已意了义故以所对不同说二有异非体有异也又此二境及名等三与声别者蕴处界摄亦有异故色蕴行蕴声处法处声界法界如其次第摄声名等问曰声上屈曲假即言不相应色上屈曲假应非色处摄答声上有教名等不相应色上无教故是色处摄问曰声上屈曲即以为教色上有屈曲亦应得为教故论曰且依此土说名句文依声假立非谓一切诸余佛土亦依光明妙香味等假立三故述曰四会相违释义可知所引即净名经而言等者等取触思数等上皆得假立名等三种亦是不相应摄此三法故以众生机欲对待故假又梵云便善那此有四义一者扇二相好三根形四味此即是盐能显诸物中味故味即是文如言文义巧妙等目之为便善那此中四义总是一显义故古德说名为味对法云此文名显能显彼义故为名句所依能显义故恶察那是字是无改转义如对法说钵陀是迹如寻象迹以觅象等此名为句理应名迹义之迹故寻此知义也顺古所翻称之为句今疏总略以疏对论於义分明。

▲三云声名句文合为其体由前二说皆有教理为定量故深密第四云不可舍於言说文字而能宣说故净名云有以音声语言文字而作佛事故十地论云说者以二事说听者以二事闻谓善声善字故。

深密第四至而能宣说等者彼无故字其说字下云是故我依般若波罗蜜多能取诸法无自性性意云由文字般若能显实相般若既双牒言说文字明通用四法下引净名准之亦是第三香积品文十地论中善声即声善字即名句文故下引风画二喻风喻音声画喻名句文并如下释。

▲以余之意亦应双取。

以余之意下第三料拣於中分二初直出正意意在双取。

▲若就前二有去取者宁依名等。

二若就下会通前二於中五一正明去取。

▲良以音声一种正就佛说容为教体流传后代书之竹帛曾何有声岂无教体。

二良以下出所以。

▲书虽是色亦与名等为所依故亦色蕴摄。

三书虽是色下遮妨难恐有难云疏不善法相书之以竹帛非名句文名句文身是不相应翰墨简牍但是色法何得为体故此救云色与名等亦为所依何异声为名等所依声是色蕴所摄书字之色岂非色摄耶故前唯识之中例於余方亦依色等有名句文亦同诸法显义之体显无方理故不取常规。

▲前净名十地通取四者但言所用非正显体。

四前净名下会通前文但言所用者用此四法何必要四问曰若四中随取但取名等岂不违於唯识离声别有非正义耶答彼不离声者假实合说今不离色假实亦存未爽通理。

▲仁王云是名句味诸佛所说故。

仁王云下五引证成立既但言名句味不云声音明唯取名等此即仁王观空品而文少略具云大王是经名句味百佛千佛百千亿佛说名句味於恒河沙三千大千国中成无量七宝施三千大千国土中众生皆得七贤四果不如於此经起一念信何况解一句者句非句非非句故今但意在有名句味无声之言故不全引。

▲然大小诸宗虽通用四法而理不同谓萨婆多宗四法皆有实体经部声有实体名等是假若大乘中或有四皆非实或有四皆如空俱不立故净名云文字性离无有文字是则解脱十地论释空中风相等云风喻音声画喻名字皆不可取佛藏经云诸法如毫厘不空者则诸佛不出世有说四皆事理无碍或说四皆圆融故宗不同也。

然大小诸宗下第三双会谓会通四法大小不同或有四皆非实者即初教义名等假有声是心变故或有四皆如空者然有二意一空为初门即属初教二顿寂诸相即属顿教今正当顿而引三经皆成顿义初引净名即弟子品须菩提章以其被呵置钵欲出维摩诘言唯须菩提取钵勿惧於意云何如来所作化人若以是事诘宁有惧不我言不也维摩诘言一切诸法如幻化相汝今不应有所惧也所以者何一切言说不离是相至於智者不着文字故无所惧何以故文字性离无有文字是则解脱解脱相者即诸法也此明即言忘言通圆顿意二引十地经论以风画合空皆不可取以此言教皆与证智而相应故不同风在树叶画在於壁但就教道则可见闻三引佛藏经亦证顿义即彼经第一念佛品中取意引耳经云舍利弗诸法若有决定体性如折毛发百分一分者是则诸佛不出於世亦终不说诸法性空舍利弗诸法实空无性一相所谓无相如来悉知悉见如来以是说有念处舍利弗念处名为无处无非处无念无念业无想无分别无意无意业无思无思业无法无法相皆无合散是故贤圣名为无分别者是名念处上显无念承便故来耳又下经云何等名为诸法实相所谓诸法毕竟空无所有以是毕竟空无所有法念佛复次如是法中乃至小念尚不可得是名念佛即其义也有说四皆事理无碍即终教意下即圆教意。

▲第四通摄所诠体者。

▲瑜伽八十一云谓契经体略有二种一文二义文是所依义是能依如是二种总名一切所知境界即依於六文显於十义。

依於六文显於十义者瑜伽云六文者谓一名二句三字四语五行相六机请十义者一地义二相三作意四依处五过患六胜利七所对八能治九略十广可知上正辨通所诠。

▲此明教义相成若不诠义教文何用故通取所诠成契经体又十住品云文随於义义随於文文义相随理无舛谬方为真教。

此明下出通所诠所以。

▲又瑜伽云佛菩萨等是能说者相语是能说相名句文身是所说相故皆通取不同前义克取所说。

又瑜伽下又通收能所则有三重能所一以佛为能说人则声等皆所说二唯语为能说则名等为所说以依语言显屈曲故三四法皆能诠则前义为所诠故皆通取下对前拣别此中有二义第一通所诠则向下取第二通说者则向上取故说皆通不同前义克取名等故云所说。

▲第五诸法显义体者谓但能显义理一切诸法皆为教体。

第五诸法显义体中三初标举次引证三结释今初标举略释声能显义声名为教六尘显义六尘皆教。

▲净名第三云有以光明而作佛事有以诸菩萨而作佛事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有以佛菩提树衣服卧具乃至八万四千诸尘劳门众生为之疲劳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

净名第三下二引证略引二经净名即第三卷菩萨行品因阿难闻香自昔未有便问世尊世尊为说是净名取於香积佛饭因问久如当消净名为广说乃至灭除一切诸烦恼毒然后乃消阿难白佛言未曾有也世尊如此香饭能作佛事佛言如是阿难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有以诸菩萨而作佛事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有以菩提树而作佛事有以佛衣服卧具而作佛事有以饭食而作佛事有以园林台观而作佛事有以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而作佛事有以佛身而作佛事有以虚空而作佛事众生应以此缘得入律行有以梦幻影响镜中像水中月热时焰如是等喻而作佛事有以音声语言文字而作佛事或有清净佛土寂寞无言无说无示无识无作无为而作佛事如是阿难诸佛威仪进止诸所施为无非佛事阿难有此四魔八万四千诸烦恼门而诸众生为之疲劳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是名入一切诸佛法门菩萨入此门者若见一切净好佛土不以为喜不贪不高若见一切不净佛土不以为忧不碍不没今疏但撮略引耳然生公云若投药失所则药反为毒矣苟日得会毒为药也是以大圣之为心病医王触事皆是法之良药也苟达其会众事皆毕矣菩萨既入此门便知佛土本是就应之义好恶者在彼於我岂有异哉所贵唯应但叹应生之奇耳。

▲又十卷楞伽第四云大慧非一切佛土言语说法故有佛国土直视不瞬口无言说名为说法乃至云有佛国土动身名说。

又十卷楞伽者文言稍博大旨无殊四卷若四卷经当其第二大慧白佛言世尊非言说有性有一切性耶世尊若无性者言说不生世尊是故言说有性有一切性佛告大慧无性而作言说谓兔角龟毛等世间现言说又云大慧非一切剎土有言说言说者是作相耳或有佛剎瞻视显法或有作相或有扬眉或有动睛或叹或欠或謦咳或念剎土或动摇大慧如瞻视及香积世界普贤如来国土但以瞻视令诸菩萨得无生法忍及殊胜三昧是故非言说有性有一切性大慧见此世界蚊蚋虫蚁是等众生无有言说而各辨事释曰以上所引证知皆教然楞伽意兼欲遣言反遣诸法思之可知十卷经中大同於此。

▲又香积世界餐香饭而三昧显极乐佛国听风柯而正念成丝竹可以传心目击以之存道。

又香积下第二结释大意於中三初引例总收次结成说听后况出一乘今初含有内外言香积世界餐香饭而三昧显者亦是净名经意而是香积品中又与前文影略前说色触等今辨香之与味欲今六尘皆作佛事故经云尔时维摩诘问众香菩萨香积如来以何说法彼菩萨曰我土如来无文字说但以众香令诸天人得入律行菩萨各各坐香树下闻斯妙香即获一切德藏三昧得是三昧者菩萨所有功德皆悉具足释曰此即以香显三昧也又前文云与诸菩萨方共坐食有诸天子皆号香严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食味之益也又下菩萨品中明饭久如当消云未入正位食此饭者得入正位然后乃消又云已发大乘意食此饭者得无生忍然后乃消释曰此即味为佛事故疏统收经意合二处经文也言极乐国土听风柯而正念成者即阿弥陀经经云舍利弗极乐国土微风吹动诸宝行树及宝罗网出微妙音譬如百千种乐同时俱作闻是音者皆自然生念佛念法念僧之心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以经对疏文义可知言丝竹可以传心者即史记中事含其多事谓漏月传意於秦王脱荆轲之手相如调文君之女终获随车况帝释有法乐之臣马鸣有和罗之伎皆丝竹传心也言目击以之存道者即庄子中事夫子欲见温伯雪子久而不见及见寂无一言及出子路怪而问曰吾子欲见温伯雪子久矣何以寂无一言子曰若斯人者目击而道存亦不可以容声者矣。

▲既语默视瞬皆说则见闻觉知尽听苟能得法契神何必要因言说。

既语默下第二结成说听语默视瞬皆说结前也见闻觉知尽听显后义也觉收鼻舌身之三根上既六尘皆说今则六根皆听苟能下释其听义上则但能显法为说此则但能得法为听也。

▲况华严性海云台宝网同演妙音毛孔光明皆能说法。

况华严下第三况出一乘上通三乘内外皆有此理况复华严一乘圆宗何法非教於中四节一明事物说法言云台宝网者即十地经尔时世尊从眉间出清净光明乃至云又亦照此娑婆世界佛及大众并金刚藏菩萨身师子座已於上虚空中成大光明云网台时光台中以诸佛威神力故而说颂言佛无等等如虚空十方无量胜功德人间最胜世中上释师子法加於彼等即其文也又宝网者第一经云其师子座摩尼为台莲华为网下云复以诸佛威神所持演说如来广大境界亦其文也又言云者第六经初於一切供养具云中自然出声说等言毛孔光明皆能说法者即上十地经亦光明说又第九地云或时心欲放大光明演说法门或时心欲於其身上一一毛孔皆演法音又现相品云尔时诸菩萨光明中同时发声说此颂言诸光明中出妙音普遍十方一切国演说佛子诸功德能入菩提之妙道等又法界品初诸来菩萨下方菩萨名破一切障勇猛智王与世界海微尘数菩萨俱来向佛所於一切毛孔中出说一切众生语言海音声云出说一切三世菩萨修行方便海音声云等其文非一。

▲华香云树即法界之法门。

华香云树等者第二明即事是法更何论说以有托事显法生解门故。

▲剎土众生本十身之正体于何非教耶。

剎土众生者第三明即事是能说人何但显法剎土即国土身众生即众生身十身略举其二以二是劣尚即十身况余胜者於何非教者结成尚即能说况非教体。

▲下云剎说众生说三世一切说又云一切世间诸境界皆悉能令转法轮等其文非一。

下云下第四引证初引普贤行品如前教缘中释。

▲第六摄境唯心体者总收前五并不离识。

第六摄境唯心体等者疏文分二先总明后然有下开章别释前中亦二先正明后引证今初前之五体皆心所变心外无法如声是色即二所现影况依声上假立名等其教所诠及诸法显义并离心无体。

▲唯识等云一切所有唯心现故起信亦云依一心法有二种门一心真如门二心生灭门然此二门皆各总摄一切法以此二门不相离故梵行品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故唯心现。

唯识等云下第二引证此引三文含於四教初引唯识即是初教故彼论名成唯识者唯遮外境识表内心离识之外更无别法彼引多教成立唯识亦引华严广如彼论而言等者等有二意一等余论二等余经今初谓瑜伽杂集摄大乘等故无性摄论第四云论曰其有未得真智觉者於唯识中云何比知由教及理应可比知此中教者如十地经薄伽梵说如是三界皆唯有心又薄伽梵解深密经亦如是说释论中云十地经者於彼经中宣说菩萨十种地义此即安立十地行相名句文身识所变现聚集为体谓彼圣者金刚藏识所变影像为增上缘闻者身中识上影现似彼法门如是展转传来于今说名为教故诸论皆引华严成立唯识即是第六地中一心所摄门经云佛子三界所有唯是一心如来於此分别演说十二有支皆依一心如是而立今由诸论皆已引之故疏下引但引梵行二又此等者等取楞伽等经顿教中义八识虽空而说唯识起信亦云下即终教中证此即彼论解释分中显示正义之文然其立义分中云摩诃衍者总说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法二者义所言法者谓众生心是心即摄一切世间出世间法依於此心显示摩诃衍义此即已明唯心义讫今取解释分显心性相真妄交彻知是终教按彼论贤首疏云一心者即如来藏心含於二义一约体绝相即真如门二随缘起灭即生灭门此义至问明品当广分别今但略证教体是心耳梵行品下即引当经以证圆教唯心知一切法即心自性非但心变而已。

▲然有二门一本影相对二说听全收。

然有下开章别释中先开章后别释。

▲前中通就诸教以成四句。

▲一唯本无影谓即小乘不知唯识故。

释中初释本影中四句为四。

▲二亦本亦影谓大乘初教谓佛自宣说若文若义皆是如来妙观察智相应净识之所显现名本质教。

第二句中分二先正明俱有后明聚集显现前中亦二先引佛地论各别成立后引二十唯识双证前义前中初即如来实有说法故名本质文通六文义通十义皆是已下显文义本因位说听由於意识故果位中亦唯意识故云妙观察智相应净识以果位中智强识劣故说此识与智相应此智能於大众会中雨大法雨故能说法智所依王即是第六故云净识之所显现而言净者纯无漏故唯识疏云既无漏心现即真无漏文义为体是故世尊实有说法言不说者是密意说。

▲故佛地论第一云有义闻者善根本愿增上缘力如来识上文义相生此文义相是佛利他善根所起名为佛说。

故佛地论第一云有义下引证可知。

▲若闻者识上所变文义名为影像。

▲佛地论云如来慈悲本愿增上缘力闻者识上文义相生。

▲此文义相虽亲依自善根力起而就强缘名为佛说。

若闻者识上下明影像教托佛本质自心变故有漏心变则名等有漏佛地论下引证有影亦是前卷以佛为缘自心影像文义为果此文义相下释妨若尔是自心变何名佛说故彼释云自善为因佛力为缘影像为果今从於缘名佛说耳。

▲故二十唯识论云展转增上力二识成决定。

▲护法论师等皆立此义。

故二十唯识下第二引二十唯识论双证前二则本质影像二教齐有谓若闻者为增上缘则佛心相生若像为增上缘则闻者相生故云展转增上力如来之识及闻者识名为二识决定成立本影之教言护法论师等者唯识诸师皆同此立故大乘疏云然此论主无不说法故取此解。

▲然云文义相生复说五心集现谓如说诸行无常即有四声四字四名一句及所诠义此十四相於闻者识上聚集显现。

▲然西方多释今略举其一谓如说诸字有率尔寻求二心然未定知诸事所属无决定心次说行字由先熏习连带解生有三心起谓率尔寻求决定以决定知诸字所属一切行故闻诸行字虽知自性然未知义为令知义复说无字但有二心谓率尔寻求未有决定以未定知无字所属后说常字由前字力展转熏习连后字生具起五心谓率尔寻求决定染净等流於最后时四字周圆方能解义总十二心初二次三次二后五故有十四相义如前说余如别章。

然云文义等者第二明聚集显现於中二先总明聚集之相后然西方下别释五心多少言然西方多释者相传略有四解今疏即是第一唯识疏中亦唯此解斯乃总意故疏存之别有三师一云说诸字时率尔耳识同时意识但缘其声是现量故寻求心中唯寻耳识所缘境故亦但缘声不缘字名此之一心所变声上虽有字名如生等相而不缘之至决定心缘声字名有三相现说行字时率尔耳识同时意识及寻求心亦但缘声至决定心缘声字名有六相现谓前二字各有三故说无字时率尔耳识同时意识及寻求心亦但缘声至决定心缘声字名有九相现前之三字皆有声字名故说常字时率尔耳识同时意识及寻求心亦但缘声至决定心缘声字名经十二心有十四相谓四声四字四名并句及义名为聚集若不散乱起染净心及等流心若散乱时生心不定一云率尔耳识同时意识但缘於声是现量故寻求心中缘声字名非现量故由此极少经十二心有三六九十四相现名为聚集若不散乱决定心生若散乱时心生不定一云率尔耳识但缘於声同时意识缘声字名若尔者寻求意识寻何等名此中曲有二解一云四率尔耳识先缘其声四同时意识缘声字名是其现量以缘常声时不缘诸等声及字名故五识同时意识随声等皆现量故四寻求心方得圆满经十二心有三六九十四相现名为聚集一云同时意识容非现量得缘过去经於八心四率尔耳识四同时意识有三六九十四相现名为聚集问同时意识既是现量何得缘字名耶答现量亦缘名等自相如理门论说不缘者不缘名义相系属故上约诸行无常说若法华中约诸恶者莫作然五字一句则具一百五相谓诸字有二相谓字及名恶字时七相者字时十六相莫字时三十相作字时五十相故成一百五相百法疏亦说此义言其五心初后通六识中三唯意识又前三是无记后二通善恶又率尔五识后必有寻求寻求心后或散或不散散即复起率尔识不散即起第三决定乃至等流又意识率尔自有二种一五识同时率尔意识缘现在境二独头率尔意识唯缘过去此中且说同时余义广如别章然此皆约未自在位以显五心聚集显现若自在位於一念中具足显现如理思之言次说行字时由先熏习字时无常二字亦在未来其诸一字虽流过去现无本质由熏习力唯识变力仍於此念说行字时心上显现下言连带准此可思。

▲三唯影无本谓大乘实教离众生心佛果无有色声功德唯有如如及如如智独存大悲大智为增上缘令彼所化根熟众生心中现佛色声说法是故圣教唯是众生心中影像夜摩偈云诸佛无有法佛於何有说但随其自心谓说如是法龙军坚慧诸论师等并立此义。

三唯影无本者唯识论疏指无性论作如是说不取为正。

▲四非本非影如顿教说非直心外无佛色声众生心内影像亦空性本离故亡言绝虑即无教之教耳须弥偈云法性本空寂无取亦无见性空即是佛不可得思量净名云夫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龙树等宗多立此义。

龙树等宗多立此义者等取顿教般若言多立者不必全尔有三观故此但明空之一义故。

▲此前四说总合为一圆融无碍自浅至深摄众生故。

此前四说下融为一味方顺圆宗若约摄生则浅深有异。

▲第二说听全收中成二四句。

第二说听全收等者文中有三初标次释后结融通今初标中所以成二四句者以真心融三则似事理无碍故须分之。

▲一约同教以成四句谓一佛真心外无别众生以众生真心即佛真心故则唯说无听故所说教唯佛所现二众生心外更无别佛以佛真心即众生真心故则唯听无说故所说教即众生自现梵行品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等三佛真心现时不碍众生真心现故说听双存二教齐立四佛即众生故非佛众生即佛故非众生互夺双亡则听说斯寂故净名云夫说法者无说无示其听法者无闻无得。

初同教中初二句但以生佛同一真心故互相收三即互不相碍故得双存四乃互相即故所以相泯并易可知。

▲二约别教以明四句谓由不坏相生佛互在故。

二约别教等者别教四句则唯约事事无碍由生佛两相宛然互相在故亦可前是相即门后是相入门以前相即门中含事理无碍故且名同教耳。

▲一众生全在佛中故则果门摄法无遗生尚在佛心中况所说教不唯佛现。

一众生等者第一句有二先正立后引证今初此以佛果称性故摄法无遗无有一法出法性故全性为佛故无法不摄。

▲故出现品云如来成正觉时於其身中普见一切众生成正觉乃至普见一切众生入涅盘。

故出现下后引证也初引当经如前已解至下本文重明。

▲又佛性论第二如来藏品云一切众生悉在如来智内故名为藏以如如智称如如境故一切众生决定无有出如如境者并为如来之所摄持故名所藏众生为如来藏。

次又佛性下引论然此品中说如来藏乃有三义今是其一言三义者论云复次如来藏义有三种应知何者为三一所摄藏二隐覆藏三能摄藏此即第一所摄藏也以为如来之所摄故名如来藏故彼论云一所摄名藏者佛说约住自性如如一切众生是如来藏言如如者有二义一如如智二如如境并不倒故名如如言如来者约从自性来至至得是名如来故如来性虽因名应得果名至得其体不二但由清浊有异在因时为违二空故起无明而为烦恼所杂故名为染浊虽未即显必当可现故名应得若至果时与二空合无复惑累烦恼不染说名为清果已显现故名至得譬如水性体非清浊但由秽不秽故有清浊名应得至得二种亦尔云云所言藏者一切众生等与疏全同次下论即云复次藏有三种一显正境无比离如如境无别一境出此境故二显正行无比离此智外无别胜智过此智故三为现正果无比无别一果过此果故故曰无此由此果能摄藏一切众生故说众生为如来藏疏中所引但取佛含众生之义故略引其中间耳下略引二藏二隐覆为藏者道前为烦恼覆众生不见故三能摄为藏者果地一切功德应得性时摄之已尽故今取果摄故亦不引后之二藏。

▲又下出现品中明三世劫剎众生所有心念根欲尚皆一身顿现。

▲况佛智广大同虚空耶。

又下出现下三又引当经况出摄听诸法皆摄何独听法众生於中又二重举况一明一身顿摄况於众生二明智广同空一切本居智内何用摄耶然第一文即出现偈云如三世劫剎众生所有心念及根欲如是数等身皆现是故正觉名无量今疏上二句但略如及二字耳言尚皆一身顿现者即长行中意经云如来成正觉时以一相方便入善觉智三昧入已於一成正觉广大身现一切众生数等身住於身中如一成正觉广大身一切成正觉广大身悉亦如是然彼经长行以身摄身偈颂明其总摄今取长行之一身对偈中之广摄以显难思耳故言尚皆一身顿现此一尚字即是举况一身总摄况听法人况佛智下复举况更彰广大即第八十经普贤赞佛偈初经云佛智广大同虚空普遍一切众生心悉了世间诸妄想不起种种异分别今疏引者意通前半正取大智以况一身故但引初一句而已。

▲二佛在众生心中故则因门摄法无遗佛尚在於心中况所说教非众生心现。

二佛在众生等者众生即因因称法界法界摄法无遗故众生亦摄无遗矣。

▲故出现品云菩萨摩诃萨应智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觉何以故诸佛如来不离此心成正觉故如自心一切众生心亦复如是悉有佛正觉。

次故出现下引证。

▲此明佛证众生心中真如成佛故本觉无异以始同本总在众生心中从体起用应化身时即是众生心中真如用大更无别佛如起信中多明此义而是自心体用今以此经心佛众生无差别故佛证众生之体用众生之用。

后此明佛证下解释谓如来何以不离生心释云众生心真如是佛所证故若尔但是平等之理何足为玄故复次云本觉无异故谓佛本觉与众生本觉无有二体同一觉故本觉即法身故法身同故若尔法身体同众生未证佛证法身复何相预故次云以始同本总在众生心中谓起信既言始觉同本觉无复始本之异生佛本觉既同今佛始同本时全同众生本觉故全在众生心中矣复有问云约体虽同相明自别岂得全同故次云从体起用用不异体体既众生之体用岂离於众生故依体起用即是众生心中真如用大更无别佛若尔起信论中已有此义何以独名华严为别教耶故次释言起信虽明始本不二三大攸同而是自心各各修证不言生佛二互全收是则用起信之文成华严之义妙之至也疏文可知。

▲三由前生佛互相在时各实非虚则因果交彻随一圣教全在二心。

三由前生佛互相在下但合前二并实非虚成此句耳谓初佛摄时生即全摄无前无后故实非虚生摄非虚教在生心佛摄非虚教在佛心耳。

▲故众生心中佛为佛心中众生说法佛心中众生听众生心中佛说法。

故众生心中佛下显双存相谓虽双互相摄不妨说听宛然在文似隐义极分明请以喻况略举二喻一者如一明镜师弟同对说听以师取之即是师镜弟子取之是弟子镜镜喻一心师弟喻生佛是谓弟子镜中和尚为和尚镜中弟子说法和尚镜中弟子听弟子镜中和尚说法诸有智识请详斯喻此喻犹恐未晓又如水乳和同一处而互为能和所和且顺说听以能和为说所和为听且将水喻於佛乳喻众生应言乳中之水和水中之乳水中之乳受乳中之水虽同一味能所宛然虽能所宛然而互相在相遍相摄思以准之更消疏文众生心中佛者此明众生称性普周而佛不坏相在众生心内言为佛心中众生说法者此明佛心称性普周而众生不坏相在佛心内也但明能说之佛即是众生心中佛但语听法众生即是佛心中众生下对反上更无别理但说听之异耳。

▲四由生全在佛则同佛非生佛全在生则同生非佛两相形夺二位齐融则随一圣教俱非二心则佛心中众生生无听众生心中佛无说。

▲是以贤首品云因缘所生无有生诸佛法身非是身又偈赞品云如来不说法亦不度众生大般若四百二十五云我从得道来不说一字汝亦不闻等。

四由生全在等者此句双泯义更易了於中先正明是以贤首下引证即第十五经但证第四双非之义因缘所生无有生生泯也诸佛法身非是身佛泯也下半云法性常住如虚空以说其义光如是正要前二句故不引此耳又偈赞品亦证双非大般若文前已释竟。

▲是故此四於一圣教圆融无碍方为究竟甚深唯识道理。

是故此四下总结融通随举一句即须具四故随一文一句若大若小必具此四摄理周圆。

▲第七会缘入实体者前来六门同入一实故。

第七会缘入实体等者疏文分二初总明后亦有下开释。

▲亦有二义一以本收末二会相显性前中以诸圣教从真流故不异於真。

▲故摄论中名为真如所流十二分教唯识第十释胜流真如云谓此真如所流教法於余教法最为胜故。

摄论中下引证此引无性摄论第七梁摄论第十次引唯识第十彼论释十真如中第三地如彼疏释云由此地中得於三慧照大乘法观此法教根本真如名胜流真如或证此如说法胜故。

▲彼宗虽不立真如随缘而说佛正体智证最清净法界而於后得安立教法名为如流以本收末亦名如为教体。

彼宗虽不立下释妨谓有问言彼宗真如凝然何有流义故疏通云而说佛正体等此中逆顺总有四法展转相依若逆推者此之教法从何而立答从佛后得智立此后得智复依何生由根本智故论云了俗由证真故说为后得此根本智从何而立由冥真如故名真如最为根本若顺说者梁论第十释云真如於一切法中最胜由缘真如起无分别智无分别智是真如所流此智於诸智中最胜由此智流出后得智后得智所生大悲此大悲於一切定中最胜因此大悲如来欲安立正法教济众生说大乘十二部经此法是大悲所流此法於一切法中最胜菩萨为得此法一切难行能行难忍能忍由观此法得入三地在文可知。

▲二会相显性者谓彼一切差别教法从缘无性即是真如是故虚相本尽真性本现。

二会相显性者上说如为教本而教非即如今说教即是如则摄十二分教之相归即如之性也。

▲如来言说皆顺於如故金刚三昧经云如我说者义语非文众生说者文语非义。

▲仁王二谛品云大王法轮者法本如应颂如乃至论议如等。

如来言说下重释教即如义上明教从缘生无有自性故教即如今明说主称如故言教皆如金刚三昧经证成此义言义语者皆契如故下引仁王证成前义言乃至者文中略故若具经云波斯匿王白佛言云何十方诸如来一切菩萨不离文字而行诸法相大王法轮者法本如重颂如授记如不颂偈如无问而自说如戒经如譬喻如法界如本事如方广如未曾有如论议如是名句味音声果文字记句一切如若取文字者不行空也大王如如文字修诸佛智母上即经文其中云戒经者即因缘经因事制戒故乃因缘经中一义又言法界如者即本生经界即因义故余文可知十二分名义十藏品说。

▲此经明教即是如不说如皆是教若取说法显义皆为教体一切法皆如也则无如非教。

此经明教即是如下复辨通局谓但言十二分教即如此局在十二若云如即佛教则一切法皆如也则一切皆佛教斯义则通故次疏云若取诸法显义体即明一切皆教既一切皆如如皆佛教也。

▲第八理事无碍体者谓一切教法虽举体即真不碍十二分等事相宛然显现虽真如举体为一切不碍一味湛然平等由如无碍佛之音声亦顺如无碍皆与如智而相应故如前义分齐中广明。

第八理事无碍体等者在文可见。

▲第九事事无碍体者文义皆圆。

第九事事下疏文分三初双标次正显文后例释义今初双标文义拣义取文耳。

▲文即圆音此中亦具十种玄门现相品云佛演一妙音周闻十方国众音悉具足法雨皆充遍即同时具足相应体十住品云欲具演说一句法阿僧祇劫无有尽而令文义各不同菩萨以此初发必即广狭无碍体亦名纯离教一句不坏狭也纯也文义不同广也杂也又云於一法中解众多众多法中解了一等皆一多相容教也出现品云如来音声普入一切譬如书字等此亦相入即相容也十住又云一即是多多即一文随於义义随文即相即教体出现品云道场皆闻不出众外各各随解即隐显教体也又云如来言音唯是一味随诸众生心器异故无量差别亦隐显教体亦纯杂教也又云如来於一语言中演说无边契经海如善口女等即微细教也阿僧祇品云於彼一一修多罗分别诸法不可说於彼一一诸法中又说诸法不可说等一法既尔余法亦然交映重重无尽无尽即帝网教也触事即法即托事生解教也一念顿演即十世教也如诸会中此方所说十住等十方亦尔即主伴教也若随说一法门皆有无量修多罗为眷属等即眷属教虽不得为主亦是伴类。

次文即下正显文圆文即名句文而言圆音者有二义故一例上名等离声无体今圆音体文亦依之二者既言圆音则文句皆足方称圆耳若一直声音义非正下引诸经成斯教体具十玄门言佛演一妙音等者经文略有三节初则一音周闻但彰其遍次云众音悉具者即前一音顿具多音理万类殊音如善口天女三法雨皆遍者则随一一音具说一切大小权实无尽法门又一一门皆充法界三节已含四义一则展一普周二则一收一切展卷无碍皆悉同时何音何法而不具足彼经次下云一切言词海一切随类音一切国土中恒转无上轮等则重数更多今但引其一偈足显同时具足言譬如书字等者即如来转法轮中取意略引故有等言若具引者经云佛子如来法轮悉入一切语言文字而无所住譬如书字普入一切事一切语一切等数一切世间出世间处而无所住如来音声亦复如是普入一切处一切众生一切法一切业一切报中而无所住一切众生种种语言皆悉不离如来法轮何以故言音实相即法轮故佛子菩萨摩诃萨於如来转法轮应如是知即此经文法喻之中亦自影略故疏取意略引耳言此亦相入即相容也者据所引文即相入义即此相入是一多相容不同门能入名入所入名容能容即所入所容即能入随义名异容入一义耳言道场皆闻不出众外者即出现音声中梵王及众喻若具引者复次佛子譬如大梵天王住於梵宫出梵音声一切梵众靡不皆闻而彼音声不出众外诸梵天众咸生是念大梵天王独与我语如来妙音亦复如是道场众会靡不皆闻而其音声不出众外何以故根未熟者不应闻故其闻音者皆作是念如来世尊独为我说佛子如来音声无出无住而能成就一切事业是为如来音声第五相释曰众会闻者即以根熟为众内未熟为众外耳余则可知应者得闻此即显也不应不闻斯即隐也各各随解者闻中复有差别若闻大乘大乘则显不闻二乘二乘即隐小显大隐等可知又云如来言音等者即彼次下第六相也经云佛子譬如众水皆同一味随器异故水有差别水无念虑亦无分别如来言音亦复如是唯是一味谓解脱味随诸众生心器异故无量差别而无念虑亦无分别然此一文证其两义若取诸器各受互不相知即是隐显若取一味随器即是纯杂善口天女亦即彼品经云复次佛子譬如自在天王有天婇女名曰善口於其口中出一音声其声则与百千种乐而共相应一一乐中复有百千差别音声佛子彼善口女从口一声出於如是无量音声当知如来亦复如是於一音中出无量声随诸众生心乐差别皆悉遍至悉令得解即第四相一中顿具即微细也言阿僧祇品至不可说等者等余经文经云一一佛法不可说种种清净不可说出妙音声不可说转正法轮不可说於彼一一法轮中演修多罗不可说於彼一一修多罗分别法门不可说於彼一一法门中又说诸法不可说於彼一一诸法中调伏众生不可说此上经文已有数重而但说一法法法皆尔互入重重故成无尽又彼中云清净实相不可说说修多罗不可说於彼一一修多罗演说法门不可说於彼一一法门中又说诸法不可说於彼一一诸法中所有决定不可说於彼一一决定中调伏众生不可说不可言说同类法不可言说同类心不可言说异类法不可言说异类心不可言说异类根不可言说异类语念念於诸所行处调伏众生不可说等亦是其类也言一念顿演者一念顿演无量劫法何有十世不互相融第五经云树下诸神剎尘数悉共依於此道场各各如来道树前念念宣扬解脱门等。

▲此且约言说若类通诸法皆为教体即所论义义即普法具十玄门如义分齐。

此且约下例文释义初句结前余皆释后。

▲第十海印炳现体者如前差别无尽教法皆是如来海印定中同时炳现设所化机亦同缘起炳现定中是故唯以三昧为斯教体如出现品云此约果位若约因位圆信亦得印现贤首品云如是一切皆能现海印三昧威神力。

▲以上十门该罗收摄未有一法而非教体然后二门正是经宗融取前八无所遗矣。

以上十门下第二总结可知教体门竟。

大方广佛华严经疏演义钞卷第七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