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取士,即选取人才。黄宗羲分上下两部分,主要论述士人的选拔。
在中国传统社会,最重要的人才选拔制度就是科举制度,前后延续了一千三百余年。科举制之前,人才的选拔制度主要有汉代的察举制和三国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这两种制度都是由地方官向中央推荐人才,其公平、公正性难以保证。尤其是九品中正制,由于负责推荐人才的中正官都是由门阀世族担任,他们重视门第,寒门子弟即使有才能也难以获得被推荐出仕的机会,逐渐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其选拔人才的功能几乎名存实亡;而且士家大族也由此垄断了官员选拔,形成势力集团,甚至对皇权产生了一定的威胁。
隋朝统一后,为选拔人才,也为将选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遂废除九品中正制,采用考试的方法来选取人才。隋文帝时,以有德和有才两科选拔人才。隋炀帝时,开设了进士科,主考时务,即有关国家政治的议论文,为试策。此种分科取士的方法虽属于草创,但已经开了科举制度的序幕。唐朝,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考试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类。常科,每年分期举行,包括进士、明经、秀才、明法等,进士科最为重要,明经、进士科是常科的主要考试科目。制科,专指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主要是朝廷特选人才的一种方式。唐代武则天时期,还开创了武举,由兵部主考。到宋代时,科举制度发展得更为完备,分为常科、制科,武举。相比唐代,宋代常科的科目减少了很多,但仍然以进士科最为重要。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的范围,进士分为三等,录取名额相比唐代增加了很多。在考试时间上,确立了三年一次,每逢辰、未、戌、丑年举行。同时,确立了三级考试制度,即解试(州县级考试)、礼部试(省试)、殿试(由皇帝在殿廷主持的复试)。为了确保考试的公平性,宋代实行了锁院、糊名、誊录制度,以防止徇私舞弊。在考试内容上,宋代沿袭唐代,但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明经则注重强记博诵。因此从考试内容来看,弊病很多。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曾对科举考试的内容进行过改革,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元代,也是以科举制度取士,期间几次废止。明朝建立后,科举制度发展到鼎盛阶段。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将科举制度确定下来,并颁布了考试细则。明代的科举考试主要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乡试,属于地方考试,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举行,每三年即逢子、卯、午、酉年举行一次,又叫乡闱。因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考中的名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由礼部举行,在乡试的第二年即逢丑、辰、未、戌年举行。因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考中的名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殿试在会试的当年举行,贡士在殿试中都不会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录取者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明代的科举考试虽然较前代完善,但在内容上却有一项为世人所诟病,那就是以八股文取士。明朝规定了考试答卷的形式,在答卷内容上以四书五经为题,答题范式死板,严格按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个段落,篇末用大结,不允许考生突破这个程式。八股文的形式极其严重地束缚了考生的思想,也将科举制度引向了末路。清代,科举制度基本与明代相同,对科场舞弊的管理更为严格。但因科举弊端越来越明显,最终走向衰落,清末被取消。
黄宗羲着重分析了明代科举取士的弊端。他认为取士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选拔,二是任用。在《取士上》中,黄宗羲主要论述关于选拔的问题。他回顾了科举制度的发展历史,指出明代科举取士的弊端,一是考核内容过于程式化,对考生产生严重束缚,影响了他们才能的发挥。二是“考试必由学校”,也就是说参加考试的各类考生都必须是出自各种学校的学生,以此将学校与科举制度结合在一起,学校教育丧失了独立性,成为科举考试的附庸。三是以八股文取士。此种文体写作易为转相模拟因袭,又不专义理,造成当世学风浮薄,所选之人也多是志大才疏之辈。黄宗羲分析科考的弊端后,认为解决的方法是“当复墨义古法,使为经义者全写注疏、大全、汉宋诸儒之说,一一条具于前,而后申之以己意,亦不必墨守一先生之言。由前则空疏者绌,由后则愚蔽者绌,亦变浮薄之一术也”。如此可以有利于国家发掘真正的有用之才,杜绝滥竽充数之人,并使得社会风气日趋朴实。
取士之弊,至今日制科而极矣1。故毅宗尝患之也2,为拔贡、保举、准贡、特授、积分、换授,思以得度外之士3。乃拔贡之试4,犹然经义也,考官不遣词臣5,属之提学,既已轻于解试矣6。保举之法7,虽曰以名取人,不知今之所谓名者何凭也,势不得不杂以贿赂请托。及其捧檄而至8,吏部以一义一论试之9,视解试为尤轻矣。准贡者用解试之副榜10,特授者用会试之副榜。夫副榜,黜落之余也。其黜落者如此之重,将何以待中式者乎⑪?积分不去赀郎⑫,其源不能清也;换授以优宗室⑬,其教可不豫乎⑭?凡此六者,皆不离经义,欲得胜于科目之人⑮,其法反不如科目之详,所以徒为纷乱而无益于时也。
【注释】
1制科:又称制举,区别于正常举行的科举,指为了选拔特殊人才由皇帝临时设置的考试科目。
2毅宗:明崇祯帝朱由检,庙号毅宗,又号思宗。
3度外之士:指科举制度之外的优秀人才。
4拔贡:明代又称选贡,是一种由地方学校选拔出来贡入国子监的生员。
5词臣:旧指文学侍从之臣,如翰林之类。
6解试:明清时,科举考试中的乡试,每三年在省城举行一次,考中者称举人。
7保举:指官员向朝廷举荐有才之人的制度。明朝在洪武十七年(1384)开始实行保举法,其后虽有沿革,但弊端日显。《明史·选举志三》:“保举者,所以佐铨法之不及,而分吏部之权……行之既久,不能无弊,所举或乡里亲旧、僚属门下,素相私比者。”
8捧檄:接到被任用的通知。
9一义一论:一道经义、一道策论。
10副榜:科举时代会试或乡试取士,除正榜外另取若干名,列为副榜。始于元至正八年(1348)。明永乐中会试有副榜,给下第举人以做官的机会。嘉靖中有乡试副榜,名在副榜者准作贡生,称为副贡。《元史·百官志八》:“(至正八年)四月,中书省奏准……三年应贡会试者,凡一百二十人,除例取十八人外,今后再取副榜二十人。”《明史·选举志一》:“是时,会试有副榜,大抵署教官,故令入监者亦食其禄也。”
⑪中式:合格,指科举考试通过被录取。
⑫积分:《明史·选举志一》:“六堂诸生,有积分之法,司业二员分为左右,各提调三堂。凡通四书未通经者,居正义、崇志、广业。一年半以上,文理条畅者,升修道、诚心。又一年半,经史兼通、文理俱优者,乃升率性。升至率性,乃积分。其法,孟月试本经义一道,仲月试论一道,诏、诰、表、内科一道,季月试经史策一道,判语二条。每试,文理俱优者与一分,理优文劣者与半分,纰缪者无分。岁内积八分者为及格,与出身。不及者仍坐堂肄业。如有才学超异者,奏请上裁。”赀郎:汉代以家资而做官的,被称为郎官。后世用来称呼捐纳资财以获取官职或者功名的人。明代国子监中,由生员捐纳而入者称纳贡,以平民捐纳而入者称例贡,《明史·选举志一》:“例监始于景泰元年(1450),以边事孔棘,令天下纳粟纳马者入监读书,限千人止,行四年而罢……其后或遇岁荒,或因边警,或大兴工作,率援往例行之,讫不能止。”
⑬换授:崇祯年间实行的一种选人制度,指斟酌才能而调任官职。
⑭豫:预备,先事准备。
⑮科目:实行科举制度取士时正常举行的各级考试,相较拔贡、保举、准贡、特授、积分、换授这六种特殊的取士形式而言。
【译文】
取士的弊端,在当下的科举制度中已经达到了极点。所以以前崇祯皇帝常常为此而感到忧虑,并采取了如拔贡、保举、准贡、特授、积分、换授等一系列措施,希望能得到由科举以外的方式选拔出的人才。拔贡的考试,仍然考的是经义,考官不再派翰林担任,而是由提学担任,这已经不如解试受重视了。保举之法,虽说是根据声誉选用人才,但如今所谓的声誉依据什么确定,这其中势必会有贿赂、请托。甚至等到其拿着委任通知去吏部时,吏部仅以一道经义、一道策论对他进行考试,这就比解试更加简单了。准贡从解试的副榜之中选出,特授从会试的副榜之中确定。副榜,就是落榜之人。对于落榜者如此重视,那又该怎样对待考中之人呢?国子监实行积分,如果不能取消捐钱就可以入监的制度,就无法正本清源;换授法是为了优待宗室,但应对他们提前进行教育。总之,以上六种选拔人才的方式都离不开解释经义的八股文,想要选拔出比科考出身优秀的人才,使用的方法却不如科举之法详备,因此只不过使得取士方式更加纷乱,对实际毫无益处。
唐进士试诗赋1,明经试墨义2。所谓墨义者,每经问义十道,五道全写疏3,五道全写注4。宋初试士,诗、赋、论各一首,策五道,帖《论语》十帖5,对《春秋》或《礼记》墨义十条,其九经、五经、三礼、三传、学究等6,设科虽异,其墨义同也。王安石改法7,罢诗赋、帖经、墨义,中书撰大义式颁行,须通经有文采,乃为中格,不但如明经、墨义粗解章句而已。然非创自安石也,唐柳冕即有明六经之义,合先王之道者以为上等,其精于传注与下等之议8。权德舆驳曰9:“注疏犹可以质验10,不者,有司率情⑪,上下其手⑫,既失其末,又不得其本,则荡然矣。”其后宋祁、王珪累有“止问大义,不责记诵”之奏⑬,而不果行,至安石始决之。
【注释】
1唐进士试诗赋:唐代进士考试,主要考诗、赋及时务策五道,明经策三道,到唐文宗时改为考诗、赋。《新唐书·选举志上》:“建中二年(781),中书舍人赵赞权知贡举,乃以箴、论、表、赞代诗、赋,而皆试策三道,大和八年(834),礼部复罢进士议论,而试诗、赋。”
2明经试墨义:明经是科举考试的一种,主要考察考生对经典的记诵和理解。汉代已使用此方法选举官员,“以明经为博士,公卿荐当论议通明,给事中”(《汉书·平当传》)。唐代时的明经考试情况,参见《新唐书·选举志上》:“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究一经,有三礼,有三传,有史科……凡明经,先帖文,然后口试,经问大义十条,答时务策三道。”墨义,科举考试时令士子笔答经义,谓之墨义。
3疏:对经典语句注解的解释。
4注:对经典语句的注解。
5帖:即帖经。唐代,据《通典·选举三》载:“帖经者,以所习经掩其两端,中间开唯一行,裁纸为帖。凡帖三字,随时增损,可否不一,或得四、得五、得六者为通。”
6九经、五经、三礼、三传、学究:宋代进士考试的科目,都要考试墨义。九经,指《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孝经》《论语》。五经,指《周易》《尚书》《诗经》《礼记》《春秋》。三礼,指《周礼》《仪礼》《礼记》。三传,指《春秋左氏传》《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学究,指专门研究某种经典。《宋史·选举志一》:“凡九经,帖书一百二帖,对墨义六十条。凡五经,帖书八十帖,对墨义五十条。凡三礼,对墨义九十条。凡三传,一百一十条……凡学究,《毛诗》对墨义五十条,《论语》十条,《尔雅》《孝经》共十条,《周易》《尚书》各二十五条。”
7王安石改法: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对北宋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进行了一场社会改革运动,称为王安石变法。其对当时科举考试的改革也是变法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是行贡举法,废除明经科,进士科的考试以经义、策论为主。见《宋史·选举志一》:“于是改法,罢诗赋、帖经、墨义,士各占治《易》《诗》《书》《周礼》《礼记》一经,兼《论语》《孟子》。每试四场,初大经,次兼经,大义凡十道(后改《论语》《孟子》义各三道),次论一首,次策三道,礼部试即增二道。中书撰大义式颁行。试义者须通经、有文采,乃为中格,不但如明经、墨义,粗解章句而已。”
8“唐柳冕即有明六经之义”几句:柳冕所论见其《与权侍郎书》:“其有明圣人之道,尽六经之义,而不能诵疏与注,一切弃之,恐清识之士,无由而进,腐儒之生,比肩登第,不亦失乎?阁下因从容启明主,稍革其弊,奏为二等,其有明六经之义,合先王之道者,以为第一等;其有精于诵注者,与精于诵疏者,以为次等;不登此二科者,以为下等,不亦善乎?且明六经之义,合先王之道,君子之儒,教之本也;明六经之注,与六经之疏,小人之儒,教之末也。今者先章句之儒,后君子之儒,以求清识之士。不亦难乎?是以天下至大,任人之众,而人物殄瘁,廉耻不兴者,亦在取士之道未尽其术也。”柳冕(?—804),字敬叔,蒲州河东(今山西永济)人。唐德宗初,召为太常博士,久之,以论议劲切,出为婺州刺史。贞元中,官至御史中丞、福建观察使,后因无政绩而归家,去世。其文擅长说理,主张文以载道,为韩柳古文运动先驱之一。
9权德舆(759—818):字载之,甘肃天水略阳人,唐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其少有才气,被唐德宗招为太常博士。贞元十八年(802)任礼部侍郎,其后三掌贡举,执掌文柄,号为得人,名重一时。唐宪宗时,至礼部尚书。其文博雅,温润周详。元和十三年(818)去世,享年六十。
10质验:可以验证,勘验。
⑪率情:徇情,曲从私情。
⑫上下其手:谓玩弄手法,通同作弊。典出《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楚攻郑,穿封戌虏郑将皇颉,公子围与之争功,请伯州犁裁处。伯州犁曰:“请问于囚。”囚出作证,伯州犁有意偏袒公子围,故意上其手,曰:“夫子为王子围,寡君之贵介弟也。”下其手,曰:“此子为穿封戌,方城外之县尹也。谁获子。”囚曰:“颉遇王子,弱焉。”
⑬宋祁、王珪累有“止问大义,不责记诵”之奏:《宋史·选举志一》记载宋祁、王珪对于科举的意见。宋祁认为:“教不本于学校,士不察于乡里,则不能核名实。有司束以声病,学者专于记诵,则不足尽人材。参考众说,择其便于今者,莫若使士皆土著,而教之于学校,然后州县察其履行,则学者修饬矣。”于是“乃诏州县立学,士须在学三百日,……试于州者,令相保任,……三场:先策,次论,次诗赋,通考为去取,而罢帖经、墨义,士通经术愿对大义者,试十道”。王珪认为:“且进士、明经先经义而后试策,三试皆通为中第,大略与进士等,而诸科既不问经义,又无策试,止以诵数精粗为中否,则其专固不达于理,安足以长民治事哉?”二人都对于科举单重记诵经义不满。宋祁(998—1061),字子京,祖籍安州安陆(今属河北)。天圣元年(1023)进士。宋代史学家,文学家,曾参与修撰《新唐书》,书成而为工部尚书。其文兼有散体和骈体,好冷僻字,但也有典雅的作品。王珪(1019—1085),字禹玉,成都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庆历二年(1042)进士,宋神宗熙宁年间任宰相,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历翰林学士、开封知府等。其文通达瑰丽,自成一家。
【译文】
唐代的进士科考试诗赋,明经科考试墨义。所谓墨义,指的是每一经提出十道题,考生解释经典文句的意思,其中五道要全写出疏,五道要全写出注。宋初科举考试,进士的考试,考诗、赋、论各一首,策五道,《论语》十道帖经,对《春秋》或《礼记》墨义十条;其他九经、五经、三礼、三传、学究等考试科目,虽然科目各不同,但都要考墨义。王安石变法对科举制度改革后,废除了诗赋、帖经、墨义,由中书编纂了大义的格式而颁行,考生须通晓经典,且具有文采,这样才算为合格,并不像明经、墨义那样只是大致了解章句意思而已。然而,这也不是王安石的首创,唐代柳冕就曾提出了解六经大义,合乎先王之道的为上等,仅精于六经的传注为下等的建议。权德舆对此驳斥说:“考注疏还可以有标准进行检验,不这样,考官曲从私情,玩弄手法,与考生通同作弊,既失去了‘明先王之义’的根本,又得不到‘粗解章句’的末流,那就什么都得不到了。”其后,宋代宋祁、王珪曾多次上奏,建议科举考试“只问考生是否理解经典大义,而不强调记诵注疏”,但都没有实行,直至王安石变法时才决定实行。
故时文者帖书、墨义之流也1。今日之弊2,在当时权德舆已尽之。向若因循不改,则转相模勒3,日趋浮薄,人才终无振起之时。若罢经义,遂恐有弃经不学之士,而先王之道益视为迂阔无用之具。余谓当复墨义古法,使为经义者全写注疏、大全、汉宋诸儒之说4,一一条具于前,而后申之以己意,亦不必墨守一先生之言。由前则空疏者绌5,由后则愚蔽者绌6,亦变浮薄之一术也。
【注释】
1时文:此处指明清时期的八股文。
2今日之弊:此指当时的考生为了应付科举考试,只一味读语录、讲章和八股文选,而不记诵经典注疏。
3模勒:原指照原样雕刻,此指模仿、沿袭。
4大全:指明代官方纂修的《五经大全》《四书大全》及《性理大全》,主要以宋代程朱理学为主,汇集了历代关于儒家经典的相关注疏。
5空疏:空虚浅薄。此指经典本义都不清楚,只会空发议论的人。
6愚蔽:愚钝,不通事理。此指不能学以致用,只会死背书本教条的人。
【译文】
所以,现在的八股文也就是以前的帖经、墨义一类。今日八股文的弊端,权德舆当时就已经说得很明确了。如果因循不改变,就会互相模仿沿袭,风气就会日趋浮薄,人才最终也没有被选拔出来而一展手脚的时候。如果废除经义,恐怕就会有人舍弃经典不学,而先王之道也会更被视为迂腐无用的东西了。所以我认为应当恢复过去的考试墨义的方法,让参加经义考试的考生把注疏、大全及汉、宋诸家儒师的注疏解说逐条写出,罗列于前,再阐述自己的观点写在后面,也不必墨守某一先儒的学说。从前面的罗列各家解说,可以黜落学术浅薄、乱发议论的人,从后面的申发己见可以黜落愚钝无能、死背教条的人,这也是改变浮薄风气的一种方法。
或曰:以诵数精粗为中否1,唐之所以贱明经也,宁复贵其所贱乎?曰:今日之时文,有非诵数时文所得者乎?同一诵数也,先儒之义学2,其愈于饾饤之剿说亦可知矣3。非谓守此足以得天下之士也,趋天下之士于平实,而通经学古之人出焉。昔之诗赋亦何足以得士?然必费考索,推声病4,未有若时文,空疏不学之人皆可为之也。
【注释】
1诵数:反复诵读。引申为记诵、背诵。中:考取,录取。
2义学:讲求经义之学。
3饾饤(dòu dìng):食物混杂,随意堆垒,比喻文辞的琐碎、罗列。剿(chāo)说:抄袭别人的言论为己说。
4声病:指诗赋声律上的毛病,也称“四声八病”。四声指平、上、去、入四种声调,八病指创作诗赋时的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八种声律上应避免的弊病。《资治通鉴·唐纪三十八》:“考文者以声病为是非。”胡三省注:“声病,谓以平、上、去、入四声缉而成文,音从声顺谓之声,反是则谓之病。”
【译文】
有人说:以背诵的精细还是粗疏作为能否考中的标准,这就是唐代之所以轻视明经科的原因,难道我们又要重视他们所鄙视的东西吗?我的回答是:如今的八股时文,有不是通过背诵便已有具备八股时文写作技能的吗?同样是背诵,那么背诵先儒讲求的经义之学,比背诵琐碎堆砌或抄袭别人的言辞强得多也就可以明白了。这并不是说用此方法就可以选出天下贤士,而是因此可以使天下士子的习气日趋平实,于是通晓经典、效法古人的贤士就逐渐出现了。以前的诗赋考试就一定能选拔出贤才吗?但因诗赋之作考生要花费一番心思考虑、思索,要推敲四声八病,而不像八股时文,志空才疏、不学无术的人都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