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妙法莲华经知音卷第三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姚秦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 译

明护国金刚寺住持 如愚 着

妙法莲华经药草喻品第五

品中有三草二木。通喻声闻缘觉菩萨三等人。独以药草名者。重声闻也。以声闻即菩萨故。后文云。今为汝等说最实事。诸声闻众皆非灭度。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是也。四大弟子。闻譬品先以三乘引导。后以一乘度脱。遂说信解品。信得今获一乘是实。昔获三乘是虚。而未达夫三一皆无虚妄之义。故偈云。我等长夜。持佛净戒。始于今日。得某果报。意谓。若非今日得大乘果报。则昔所持净戒所得小果。皆劳而无功。虚而不实矣。殊未知上中下三乘众生如草木。佛所说法如云雨。众生草木虽从小以至大。佛法云雨无权实先后。直一味也。岂可以草木昔小而今大。遂谓云雨先虚而后实耶。故知云雨无今昔之殊。而草木自有先小后大之别。此佛所以重为四大弟子等。述成其信解所未尽者。故云药草喻品。

尔时世尊告摩诃迦叶(至)无量亿劫说不能尽。

尔时下。善其所已言者。信解品是也。以信解品。叙事有条。叙理按时。如叙其子始而舍父。继而向父。疑父。惧豪贵而去父。甘客作而就父。及终得父之家业。非异人。非异财也。然经许多之勤苦。叙其父始而失子。继而求子。见子知下劣而放子。设方便而得子。及终付子之家业。无异心。无异地也。然费许多之慈悲。斯皆以喻明法。按五时之教理。为迦叶等善说如来真实功德处。故云诚汝所言。如来复有下。述其所未能言者。此品至嘱累。一十八品。是也。何哉。如化城品。以王子为沙弥。提婆品。以国王事仙人。此犹佛因中为菩萨时。无量无边无数之功德。说不能尽者。至于果上。三变净土。集十方分身诸佛于顷刻。半坐宝塔。置五十小劫听众于虚空。地狱道五逆之调达。远记天王。畜生道八岁之龙女。速成正觉。安乐四行。从地出六万恒沙等之菩萨。医师一喻。据实谈那由他劫等之寿命。常不轻之因缘。著于威音那畔广长舌之神力。现于此界他方皆果上无量无边无数之功德。说不能尽者。故说寿量品讫。即说分别随喜法师三品之功德也。彼三品功德之言。正应于此。据此一经一时尚尔。况四十年前所说诸经。其智力神力。无量无边之功德。岂惟迦叶等。于无量亿劫说不能尽。即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以广长舌。尘说刹说。亦不能尽。偈云。佛以此喻。方便开示。于佛智慧。如海一渧。大经云。虚空可量风可系。无能尽说佛功德。故此品为略述成。化城品去。为广述成佛功德也。

迦叶当知如来是诸法之王(至)示诸众生一切智慧。

此正略为当机。述成亿劫说不尽之功德。为下喻文三节立本。迦叶当知下。标起说不尽之义。为方便品汝等当信佛之所说言不虚妄。及譬品法喻两处无有虚妄咎等之结案。由此火宅法喻长行文各五节。而颂文止得四节。及穷子法喻。亦各四节者。以先三后一皆无虚妄之义。非佛自说。莫能尽其肯綮。故佛以此为四大弟子。述成其信解所未及。为此一品之大意。及为后十八品之正案也。于一切下。释成如来是诸法之王等文。一切法者。三乘九部法也。智方便者。智即佛自证一乘之实智。方便即佛持此一乘实智用方法。而便于人演说。为三乘九部之权智也。此句。为下第一节喻文立本。明始则以实开权也。其所说法者。蹑上权智为言也。皆悉到于一切智地者。应上实智而言也。谓虽说小果。皆有大益。此句为下。第二节喻文立本。明终则会权成实也。如来观知等者。申明上二句义。谓佛所以必欲终则会权为实者。以佛元观知虽有三乘九部一切诸法。无非以成佛为归趣。如后文所谓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者。是也。亦知一切等者。谓佛既知法一。又知机异。所以始则必欲以实开权也。如后文所谓唯有如来知此众生种相体性念何事思何事等文。是也。通达无碍者。束上知法知机二句。结明如来所以为诸法之王。谓佛若但知诸法归趣。则通于一。而碍于三。若但知众生深心所行。则达于权。而碍于实。皆不得称佛为诸法之王。惟其三一通达。权实无碍而自在。此佛所以称为诸法之王也。又于诸法等者。结尽若有所说皆不虚也之义。谓佛以法自处。固三一小大通达而无碍。以法与人。则又皆究尽明了。而略无紊乱。必使各得其一切种智。以为究竟。如小机不妨以实通权。而权有究尽。大机不妨即权达实。而实有明了。大小既皆究尽明了。四大弟子。安可谓今之所得者为实。而昔之所证者为虚哉。此法王所以为若有所说皆不虚也。而迦叶等。所以于无量亿劫。说不能尽矣。此数句为下。第三节喻文立本。

迦叶譬如三千大千世界(至)一时等澍其泽普洽。

迦叶下。大千世界土地。以况一切众生心地。卉木丛林况菩萨。及诸药草况声闻种类。况三乘人各有种族形类名色。谓由种类多。而三乘人名字形色亦不同也。草木名色。种类不同。由山川溪谷土地高早沃瘠所致。三乘人名色不同。由众生心地善恶业缘所致。密云。况佛身云。无刹不现。故云弥布。一时等澍。况佛法雨。一音圆注。无物不沾慧泽。故云普洽。此譬于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说之一句。以佛真智法身。犹若虚空。随三乘人草木时节因缘所感。而现方便报化身云。说权实一味之法雨也。

卉木丛林及诸药草(至)而得生长华果敷实。

此节譬其所说法皆悉到于一切智地一句。卉木下。牒定上节所生卉木丛林及诸药草。而释成种类若干名色各异也。诸树下。束成草木虽有小中大。皆各随器量。以受云雨。喻大小乘人根器受法亦然。一云下。牒定上节密云等二句。释成一时等澍其泽普洽。喻佛法雨虽一身云所致。而称其三乘草木种性。使各得其根叶生长华果敷实也。大意谓。三乘草木。不以佛身云法雨一。而华果皆同。佛身云法雨。不因三乘草木异。而润泽有殊耳。

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

此结上文两节之义。而譬如来观知一切诸法之所归趣等数句。一地。譬归趣。一雨。譬示诸众生一切智慧。而诸下。譬众生深心所行。以上法喻各单明。此下法喻合明也。

迦叶当知如来亦复如是(至)来至佛所而听法。

迦叶当知下。法喻合标。以大音声下。法喻合释。谓佛以大音声。普遍天人阿修罗。即如天以大云遍覆大千国土也。于大众下。以佛十号。释成有大之名。未度者令度下。以三德释成有大之实。十号解见譬喻品。三德者。未度等四句。解脱德也。未度令度。约教其发心言。未解令解。约教其见道言。未安令安。约教其安于苦行修道言。未涅槃令得涅槃。约教以证果言。然发心辖乎见修证。见修证总为得佛涅槃。涅槃即解脱异名。故训四句。为解脱德也。今世等者。法身德也。法身遍乎三世。三世总一真如实知。我是一切等者。般若德也。一切知。非分知。一切见。非遍邪见。又一切知。现量知非比知。一切见。佛眼见非天肉眼见。知道。知无上菩提道及世间出世间道开道。谓开一乘及三乘道。又创始曰开。疏通曰开。说道。谓说其道之通塞险夷苦乐去就。非般若奚能哉。汝等天人下。谓佛既名称其实。以大音而招众。一切众生合当听命而求法也。此法喻合明佛现身若云。而申明于一切法以智方便而演说之一句。

如来于时观是众生(至)具足蒙润各得生长。

此法喻合明说法如雨。而申明其所说法皆悉到于一切智地一句。如来于时下。举法。承上文言。谓佛于出大音声之时。以佛眼。观其闻命而来云集之众。有根之利钝。性之进怠。皆随其根性所堪。量材授职。计工与价。而说种种三一小大之法。俾无量亿众。皆得法喜及善利也。是诸众生下。正明得利。利有渐顿。三世因果圣凡之分。谓诸众生。一往由不闻法。造五逆十恶。人得而诛之。现世不安隐矣。死堕三途。鬼得而诛之。后不生善处矣。今一闻佛法。因果不昧。生不作恶。现世安隐矣。死生人天。则后生善处矣。此小根茎枝叶众生闻法。得人天福报之善利。有如此者。以道受乐等者。谓有等中根茎枝叶众生。在人天中。以四谛十二缘之道。而受三明八解寂灭之乐果。不昧因。又值诸佛。亦得闻菩萨六度万行之妙法。树大乘之因也。此二乘众生闻法得善利。有如此者。既闻法己等者。谓二乘人既得闻大乘法已。即远离事障。不续诸生死。及远离理障。不碍正知见。应身于无量诸法之中。任己自在力之所能。而得渐入佛无余涅槃之大道也。此大根茎枝叶众生闻法得其善利。有如此者。虽有人天小果大道之不同。然同得佛法云雨之力。故能盈科而进。成章而达。岂非其所说法皆悉到于一切智地耶。如是则安可谓昔得小果为虚。今得一乘始为实耶。如彼大云下。合喻。初二句。喻随其所堪等文。卉木丛林下。喻皆令欢喜等文。

如来说法一相一味(至)随宜说法难解难知。

如来下。法喻合明第三节承上文言。谓上文虽云昔者随其所堪而为说三一小大之法。不妨即是今日如来所说一相一味之法也。一相者。生佛共有一涅槃妙心真如实相也。此中一相。合前法。如来观知一切诸法之所归趣。合前喻。虽一地所生。以大千世界。虽有山川溪谷形色不同。同一地相。故论云。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是也。一味者。谓佛所说三乘九部之言教。同一甘露法味也。此中一味。合前法。又于诸法究尽明了。示诸众生一切智慧。合前喻。一雨所润。如大千世界草木。虽有辛酸碱苦之味不同。而所受灵雨。初直一甘味也。故论云。本来平等同一觉故。所谓下。以昔所说大小乘三解脱门。释今最上一乘之一相。谓今云如来说法一相者。乃即昔所谓解脱等之三相。非除昔之三相外。别更有一相也。此由信解品四大弟子云。但念空无相无作。于菩萨法心不喜乐。今明空无相无作。即是菩萨游戏神通等法。故此为言。良由解脱即离。离即寂灭。名则有三。义实一相。究竟下。以一切种智。释成一味究竟最后义。对始初言。谓始初佛因机小不堪大法故。以一乘实相。随宜权说。为三相三味。今机缘既增长成大。佛亦究竟涅槃最后时至。不得不称佛之本怀。故会始初四十年前所说解脱等三相三味之法。都成今究竟一切种智之一味也。前经云。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大般若第五百七十五云。曼殊室利。如我所说种种法门。皆同一味。谓远离味。解脱味。寂灭味。无所乖违。此也。华严疏云。一切众生。同有佛性。皆同一乘一解脱。一因一果。同一甘露。一切当得常乐我净。是名一味。胜鬘经谓。二乘人于无明住地。不断不究竟故。不得一味。今经欲二乘人于无明住地。断至究竟。得一味也。其有下。谓佛之法虽是一相一味。奈其有众生闻佛法者。若心持口诵。若如说而行。三业所得功德。皆不自觉知为一相一味。此佛法在机所以为一而异也。所以下。徴明。谓所以佛法一。而众生得闻思修三慧之功德。不自知其一而异者。何也。以惟有如来最初成道。三七日中。用妙观察智思惟。知此众生法惟虽一。而所薰习种相体性不一。致念思修等所得功德各有异也。种谓种子。相谓相状。体谓体制。性谓性情。瑜伽论可详。念为五十一心所中别境之一法。思为五十一心所中遍行之一法。约三业明之。且属乎意业。其实通乎八识也。修字则通属三业。此机心所以在佛为异而一也。以佛一人。既转八识成四智。证得八识证自证分惟一故。众生皆同有此证自证分之一乘性故。何事者。小大五乘谛缘等事也。如小根众生念思修人天之事。中根众生念思修声闻缘觉之事。大根众生念思修菩萨之事。是也。云何念等者。云何更深进推详义。谓佛于初七日中。既知众生所念思修之事。于第二七日中。又用妙智思惟。此等众生有云何因缘。而念思修如是之不同哉。如念思修人天乘事者。有福报之因缘也。念思修二乘事者。有惧苦求乐之因缘也。念思修菩萨乘事者。有自利利他之因缘也。以何法念等者。谓佛于第三七日中。又用妙智思惟。此等众生既有如是念思修之因缘。我当以何等之法。与此众生。念而思。思而修。修而得其何等之法。以为果也。众生住于下。正明修而得果。如念思修福报之因缘者。佛即以一乘实相。随宜究尽明了。示作五戒十善。与其念思修众生。得遂其深心所行究竟。住于转轮圣王释梵诸王之果地也。如有念思修离苦得乐之因缘者。佛即以一乘实相。随宜究尽明了。示作四谛十二缘。与其念思修众生。遂其深心所行究竟。住于声闻辟支佛之果地也。如有念思修自利利他之因缘者。佛即以一乘实相。随宜究尽明了。示作六度四摄等法。与其念思修众生。遂其深心所行究竟。住于三贤十圣一乘佛果之地也。唯有如来下。谓众生虽得佛与其法念思修。住在五乘种种之地。然各不自知皆是佛以一乘实相所分出。而各自执以为异故。惟有佛真如实智。知见各地众生所得功德。元真是一而三。三而一。明了无碍之法也。此中如实见。简非凡夫天肉眼见。及非二乘慧眼见。以诸眼虽分得明了。皆有碍故。如彼卉木下。举喻结其有众生闻如来法等文。谓五乘众生。住在各地。各不自知佛一乘功德。即如卉木等。各不自知受天一味云雨。而各自居其上中下性也。此合前法亦知一切众生深心所行。通达无碍。合前喻而诸草木各有差别也。如来知是下。举法结其惟有如来知此众生种相体性等文。谓众生虽如草木各不自知其所得功德。为上中下性。而佛则知其初无上中下五等之别。惟直一乘实相一味甘露之法也。所谓下。前以三相释一相者。是明菩提果觉也。故以究竟至于一切种智为言。以种智即菩提故。此复以三相释一相者。是明涅槃断德也。故以究竟涅槃常寂灭相终归于空为言。以涅槃即断德故。然始末皆以究竟言者。显非二乘菩提有余涅槃皆非究竟也。九法界众生。不成佛则已。若成佛则不过成菩提涅槃而已。故前后互言之。问。初小乘岂不证空乎。何至今明大乘。才言终归于空耶。答。佛初因机小。故以一相。演为三相。云空无相无作。为解脱相离相灭相。是但以人空言也。今佛说法。到四十年后。二乘人授记时至。佛涅槃时又至。是谓究竟之终时也。故即三相归于一相乃明法空也。虽人法无我初终有异。而所证空理。则一耳。故以终归于空常寂灭相为言也。此可见会三归一会权为实之的旨矣。佛知是己等者。是字指上空寂相言。谓佛知初后人法总是一空寂相。固得其归趣已。但彼时不说。只待到四十年后而说者。以佛虽知诸法归趣。又知一切众生深心之所行故。观其众生心王心所欲乐不同。而将之护之。是故起初。不即为二乘人说应得佛一切种智也。将谓将法就机。护谓护法。即所以护机。非佛有初吝而终与之。成虚妄咎也。汝等迦叶下。结完初节。汝即迦叶等。则等其余三大弟子希鲜少也。谓我称赞汝四人。为人中鲜少人者。以汝等能知我释迦如来四十年前。随宜所说三一小大之法。即今四十年后所说惟一无三之法。而又能信能受也。所以下。徴明。谓所以前说汝等于佛功德。亿劫说不能尽。今复称赞汝等为人中希有者。何也。以十方诸佛及我释迦世尊。始终随宜说法。难解难知故也。应知通品一往以佛言。以如来言。指释尊一佛也。徴后以诸佛世尊言者。是指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也。随宜说法难解难知者。如初以一乘。随小机所宜。说作三乘。众生但解为三。不知是一。此随小之宜。难解难知也。今终则会三乘。随大机所宜。说作一乘。众生但解今一是实。昔三为虚。此随大之宜。又难解难知也。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破有法王出现世间(至)以种种缘令得正见。

破有下。颂如来是诸法之王至而演说之。有。谓无明爱取有世间之因。世间。谓生老病死三有之果。佛既破有。不应受生。今复出现者。为随顺众生心欲。以种种因缘譬喻。说三乘法也。应知破有是根本实智。出现是方便权智。有实智故。为一乘法王之不虚。有权智故。为三乘法王之不虚也。如来尊重下。颂其所说法。皆悉到于一切智地。谓虽以实为权。说种种法。然其所说法。皆能到于如来尊重实智深远之地。非小乘浅智之人所知也。久默斯要下。颂如来观知一切诸法之所归趣。谓既所说法。皆悉能到深远智地。何不蚤说以斯要妙。是诸法之所归趣。诸佛所尊重故。久默以俟时至。不图速成也。有智若闻下。颂亦知一切众生深心之所行。而通达无碍义。在其中矣。谓佛既不惜说法。是急于救人。反不务速说者。以众生深心所行。智信者少。而愚疑者多。一速说非惟不达。而且永失。致受苦无穷焉。是务速则利众生也少。而害众生也多。故曰无智疑悔等。是故迦叶下。谓有是畏。速说害众生之故。法王所以将教从人。随众生力之所堪。用种种因缘。说作小大三一之乘也。虽曰用权。其实皆令得到究竟一切种智也。故云令得正见。此又颂于诸法究尽明了等文。长行云究尽明了。此云随力为说。惟其随力。众生方得究了。长行云一切智慧。此云种种正见。种种即一切。正见即智慧也。

迦叶当知譬如大云(至)干地普洽药木并茂。

此颂单喻第一节。长行先世界草木。而后云雨。颂中反是。其云雨景象。文字损益。足长行所未尽。

其云所出一味之水(至)根茎枝叶华果光色。

此颂长行单喻第二节。

一雨所及皆得鲜泽(至)所润是一而各滋茂。

此颂长文单喻第三节。

佛亦如是出现于世(至)皆应到此觐无上尊。

此颂法喻合明第一节。佛亦下。先颂有大之实。大圣下。后颂有大之名。我为如来者。十号第一也。两足之尊者。十号之第二三四也。以福慧为两足故。福足则应供。慧足则正遍知。又慧足是明。福足是行故。又摄明行足也。出于世间下。颂善逝世间解。十号之第五也。犹如大云下。颂无上士调御丈夫之二称。十号之第六七也。诸天人众下。颂天人师佛世尊之三称。为十号之第八九十也。长行先名。后以实释。颂中先标其实。后以名释。

我为世尊无能及者(至)如彼草木所禀各异。

此节七十四句。颂长文法喻合明第二节。初三十六句。颂如来于时起至快得善利止之文。我为等者。佛本无我。顺世而称为我。谓九法界三世间主。皆称佛为尊。曰无能及者。无他也。为能安隐众生。不当出世。而现于世。为大众说不生不灭甘露净法也。其法一味下。谓甘露净法。止得一味。乃解脱涅槃之味也。以一妙音下。谓虽是一味之音。不妨随类而各解也。故曰妙音。斯义指解脱涅槃言。应知妙音为能演。解脱为所演也。常为大乘下。申明。谓佛非惟一时演畅斯义而已。乃于四十年中。虽说三乘九部之法。无非时常为大乘解脱涅槃而作因缘。不为小乘解脱涅槃而作因缘也。我观一切下。谓佛所以直为大乘作因缘者。以佛观九法界一切众生。普皆平等具足。有此一乘法体。所以不存彼此爱憎之心也。我无贪著者。谓佛不贪爱执着大乘而自居也。亦无限碍者。谓佛不限此大机为之广说。碍彼小机为之略说。以故四十年中。恒为一切众生。平等而说一乘法也。如为一人下。验明平等。谓如佛凡为当机者一人尽义而说。其实何尝众多之人不闻哉。故曰众多亦然。以上。明佛为众之心普也。常演说法下。又明佛为众之心。与时无间也。谓佛出世。常以说法为事。曾无他余之事也。去来下。谓佛既但以说法为事。故去来坐立四威仪中。无往不是说法。曾不见有疲厌也。充足下。谓所以无疲厌者。无非欲以一乘之法。充足三世间众生。如天之云雨。普润于三草二木也。此佛无贪着无限碍之意见矣。贵贱下。申明法平等中。机自有不平等者。于人则有贵贱。于位则有上下。于戒则有持毁。于威仪则有具否。于见谛则有邪正。于根行则有利钝。佛则无有彼此爱憎。但等雨法雨。心无懈而身无倦也。是机虽有不平等。而佛心则一向未尝不平等也。此由信解品四大弟子言。一切诸佛秘藏之法。但为菩萨演其实事。而不为我说斯真要等文。故此谆谆以解其疑也。然此中有五平等。其法一味下。法体平等。我观一切下。佛心平等。恒为一切下。佛说平等。如为一人下。一多平等。常演说法下。久近平等。末以贵贱上下诸不平等者。一反照之。愈见佛无往而不平等矣。次三十二句。颂长行是诸众生起至渐得入道止之文。一切众生下。承上文言。谓由佛法如云雨之无倦。故令一切众生闻佛法者。随力所受。得各住于种种诸地也。地分五等。故曰诸。或处人天下。初人天福报地。转轮圣王人中至贵。释梵诸王天上极尊。此释成贵贱上下等四句。以释天为欲界主。在轮王上。在梵王下。梵王色界主。在释天上。在空天下故。凡在上者贵。在下者贱故。其因皆由持五戒十善具足威仪而致也。诸王。则下该四天王天。上该色究竟天等。及人间诸粟散小王等也。是小药草者。合前喻小根小茎小枝小叶之文。以人王天王。虽三界中尊贵。犹属生死有漏故。然皆可以救人苦。与人乐。故称为药。非佛法栋梁故。比之为草也。知无漏法者。知苦断集之法也。简别天人释梵有所不知也。能得涅槃者。谓小乘人既知苦断集故。能得有余涅槃也。此句含其慕灭修道。简别人天释梵。犹属轮回生死。不得涅槃也。起六神通下。六通。即天眼天耳他心宿命神境漏尽也。三明。即六通中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也。问曰。三明既即六通之半。奚用重开。答曰。通约自证。明约利人。广如法数详之。以上颂声闻乘地也。下辟支佛乘地。辟支有二种。一独觉。二缘觉。独处山林。为独觉自了之地。常行禅定。为独觉自悟之工。此中标以独处。结以缘觉。故知兼二种人也。问。经奚不明言出声闻耶。答。声闻有回心向大分。缘觉出无佛世。多不回心故。言知无漏法。则知是声闻乘也。以无漏法。该尽大小乘故。以上总明中下机。皆属小乘之数。皆具三明六通耳。是中药草者。合前喻中根中茎等文。求世尊下。谓有等回心向大声闻。欲求补佛处。云我虽现世不作佛。当当来世毕竟作佛。故虽同二乘入定。乃行菩萨六度中精进之定。非灭尽定。此等之机。为药草中之上等药草也。又诸佛子下。佛子即菩萨也。菩提萨埵为佛所钟爱故。称之为子。有三贤四加行之别。故曰诸位。虽涉乎地前。而心则专乎佛道。佛道虽多。四无量心为本。故曰常行慈悲。佛虽未记作佛。而自知作佛。决定不为魔外小乘所疑惑也。尚居地前。校二乘人虽大。校地上及等觉地尚小。非药草可喻。故曰是名小树也。安住神通下。地上及等觉地之菩萨也。云安住神通。则知愈于常行慈悲矣。云转不退轮度无量亿众。则知超乎自知作佛决定无疑者而已。应知校前药草。则名为树。校上小树。则名为大树矣。此合前喻大根大茎等文。问。神通与慈悲何分。答。慈但与乐。悲但拔苦。神通则不止慈悲。即杀盗淫五逆十恶。可以度众生处。菩萨亦安心住于其中。此非地上等觉菩萨不能。净名云。十方大力魔王。皆是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是也。前喻文。缺上药草及小树二种。此颂有者。显药草及树木各具上中下三种也。佛平等下六句。颂长文如彼大云雨于一切等文。结完法喻。明平等在佛。不平等在机。故佛法如云雨。直一味。机禀根茎受用。则各异也。

佛以此喻方便开示(至)渐渐修学悉当成佛。

此颂长文法喻合明第三节。初十四句。颂如来说法一相一味起至以何法得何法止之文。直明释迦一佛以实为权之义。佛以此喻下。此喻。药草喻也。方便开示。权智也。演说。属上权智。一法。即一乘实智。谓佛以此品。喻明四十年前方便开示。种种三乘九部言辞诸权智之法虽多。无非演说实相一乘法也。于佛智慧下。谓自昔至今。佛所说法。在汝等二乘人分上。若曰甚多。然在于佛自证实智海中。才一滴耳。此恐四大弟子。以此一品。遂当如来无量无边功德。故此为言。我雨法雨下。谓佛前云如来功德说不能尽。今止说一滴者。以佛法云雨。虽曰一渧。然不妨即此一滴能充满于三世间也。以一为无量故。一味之法下。谓虽充满三世间。却真是一味之法。但随众生力所修行。众生力大。如彼丛林药草大者。其所沾润亦大。众生力小。如彼丛林草木小者。其所受泽亦小。虽有小大。皆得法雨。而渐增茂好也。岂可谓昔之法雨。异乎今之法雨。今之大树为实。昔之小树为虚耶。次三十二句。颂众生住于种种之地起至终归于空止之文。乃详明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会权归实之义。诸佛之法下。谓释迦一佛。所以直以一味法雨。充满世间。随其大小。渐增茂好者。非特意故为。乃遵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之常规也。诸佛既常以一味之法。令诸世间普得具足。渐次修行。皆得道果。释迦岂不然乎。声闻缘觉下。约法。则以常规。释成渐次修行皆得道果二句。约喻。则申明随其大小渐增茂好之义。应知上节列三种药草。一小喻人天乘。二中喻声闻缘觉乘。三上喻声闻中有发大心者之大乘。然有声闻义。无声闻名。此节合前小中上三种药草。总为一种。兼有声闻名也。处于山林者显二乘人元不在庙堂也。住最后身者。果缚未断。曰住。子缚已灭。不续后有。对无始受身。此生则为最后身也。闻法得果者。谓转王释梵。先在人天道中。闻佛谛缘之法。居于庙堂。牵于世乐。虽知其苦。不获处于山林而断其集。今既得为声闻缘觉。处于山林。知苦。并断其集。不受后有之苦。得证涅槃之乐。则昔之闻法。今获其果矣。是昔之名轮王释梵等。诸小药草。今各得增长。为中上之药草也。若诸菩萨下。明前小树今增长为中树义。云智慧坚固。则知不止如上文但云专心佛道常行慈悲而已。云了达三界求最上乘。则知不止如上文但云自知作佛决定无疑而已。以今之了达三界之广大。校昔之自知作佛。为狭小故。所以此中。法则云求最上乘。喻则合为小树而得增长为中树也。准仁王经。此由习忍前十善菩萨。增长入三贤位也。复有住禅者。谓由智慧坚固。复住于禅定也。得神通力者。谓校前安住神通者。更得其力也。以安住。约才入其手言。得力约久成其用言。闻诸法空心大欢喜。则知异乎闻人空之喜矣。放无数先度诸众生。则知异乎转不退轮之度生也。以转尚费言说。光则照而知之。不容声故也。所以此中。校上节喻名中树而得增长。为其大树。异乎求最上乘之求者也。以彼才求。此已增长究竟得故。应知此由三贤位。增长至十地位也。以上喻机之小大增长。各有阶渐也。如是迦叶下。喻佛身云法雨。元无小大先后。只一味也。润于人华者。人是法。华是喻。各得成实者。实果也。通法喻言。谓佛法云雨。虽曰不异。而小大三乘之机。末不由之开心华。结道果。各自成其小大也。迦叶当知下六句。颂佛知是已起至一切种智止之文。而两结上文佛与诸佛皆用权显实之义。以诸因缘者。照前应一大事因缘。照后为化城伏案。照诸经。该乎四十年前所说也。种种譬喻者。如优昙钵火宅药草等。皆权智也。开示佛道。由权而入实也。是我方便者。胜鬘经云。阿罗汉辟支佛得功德。断五住烦恼。脱二种生死。皆不及佛。言得涅槃者。皆佛方便也。此结上佛以此喻下十四句也。诸佛亦然者。结诸佛之法下三十二句也。今为汝等下八句。颂汝等迦叶甚为希有等文。而结前起后。谓因迦叶等甚为希有。能信佛随宜说法故。佛今为迦叶等。说其最后实事。明诸声闻众先所证有余涅槃。皆非佛之无余涅槃。故曰皆非灭度。汝等下。谓既非佛之灭度。是何法也。乃汝等所行涅槃小果。是菩萨道之大因也。依此大因。渐渐修学。尽得成佛之大果。不止成阿罗汉小果而已也。胜鬘经云。得少分涅槃者。名向涅槃界。又云。声闻缘觉乘皆入大乘。大乘者。即是佛乘。是故三乘即是一乘。一乘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菩提即是涅槃。涅槃即是佛之法身等。如下品授记者。是矣。问。此节法喻文字重叠。何异上节。答。约文而言。上节重随力所受所禀各异。此节重渐增茂好。各得成实。此文不同也。约义而言。上节明虽一而异。昔权未实。三乘虽各有所得。皆适己分小。不得滥大。此节明虽异而一。今实即权。三乘乃一乘之阶。小可增长而为大故。法喻三叠。皆以增长言。此义不同也。

妙法莲华经授记品第六

梵语和伽罗。此云授记。圣言说与曰授。果与心期曰记。初身子请说因缘。佛演以譬喻。无非总为千二百人得解与记。然直四人得解。故今独先记四大弟子。以四大弟子俱已开悟佛知见故。余俟因缘说周。始与其记也。四大弟子先记迦叶者。佛法门中。不出智之与行。身子智慧第一。饮光头陀。此云抖擞。为行第一。而僧腊又最长也。然此授记。正是为诸声闻。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获念义也。应知。

尔时世尊说是偈已(至)虽有魔及魔民皆护佛法。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告诸比丘我以佛眼(至)光明世尊其事如是。

尔时下。结前也。告诸下。正授饮光之记。上颂言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此奉敬三百万亿诸佛植福。广宣大法植慧。正是渐渐修学菩萨道。第一之因行记也。上颂言悉当成佛。此云当得成佛名光明佛。授第二之果记。上正等于诸佛也。如来等十号。为诸佛所护念。未发大心者不与。已发心者。有此必为佛所护念也。国名下。授第三第四依报记。依报不出两仪。国属地理。劫属天时。云光德者。常寂光净土也。云大庄严者。实报庄严土也。佛寿下。授第五正报记也。正法下。授第六正像法住世久近记。下正觉于众生也。国界下。释成国劫之名。无诸下。明严。琉璃下。明饰其国。菩萨下。授第七法眷记。无有魔下。授第八护法记。谓魔天臣民。为三界必有之数。但在光明佛法中。不为害佛法之魔事。以光明佛因行抖擞故。果上不惹魔。魔亦护法也。身子记中。有转授坚满记。无魔护佛法记。各随愿行。彼此互摄也。饮光未来成佛一大事因缘。佛则一一授之。饮光则一一记之矣。声闻得佛果记。诚如优昙钵大宝青莲华。又时一现耳。下三段记文。准是不另训也。颂校长行。缺国名光德。劫名大庄严。三四两科。余照可知。

尔时大目犍连须菩提(至)即共同声而说偈言。

大雄猛世尊诸释之法王(至)如饥须教食。

尔时下。目犍连等。皆悉悚栗者。叙信解。空生居首。迦叶第三。迨述药草与记。皆独先迦叶。三人恐佛。举一隅。而欲己以三隅反。所以心不自安。而惶悚战栗。故同声说偈。欲佛亲唱其名。而各亲与其记也。大雄下。谓佛一大英雄勇猛。为三世间所尊。而于诸释种中。破有为诸法中王。故能哀愍我等。于方便品。云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乃至于上品。云渐渐修学悉当成佛。如此则是赐其我等作佛之音声也。若知下。谓我等虽得闻此作佛之声。而尚未得如身子饮光。亲唱其名。亲与其记。若佛知我等。要佛亲与其记之深心。能见愍而授其记者。则如洒以甘露。除其热恼。而得其清凉也。甘露。照上品甘露净法而言。热。即悚栗之心。良以二乘人不同三界火宅之所烧煮故。但以除热言。如从下。复以喻申求其记。饥国来。饿殍极矣。喻小乘也。遇王膳。喜乐甚矣。喻作佛音声也。心疑惧未敢便食者。喻虽赐佛音未敢自信也。得王教乃敢食者。喻须佛记然后乃敢承当也。已上喻文也。我等下。法合。以小乘人。合饥国也。不知下。申明小乘人有过。过在不知云何当得佛也。虽闻下。以小乘人得佛。合饥人遇王膳心疑惧未敢食也。若蒙下。以得佛记。合王教而后敢食快且乐也。小乘人不信自心作佛。信佛语故如此。吁。

尔时世尊知诸大弟子(至)度脱无量菩萨及声闻众。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诸比丘众今告汝等(至)像法亦住二十小劫。

尔时世尊复告诸比丘众(至)像法亦住二十小劫。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诸比丘众皆一心听(至)无量无数庄严其国。

尔时世尊复告大众(至)像法亦住四十小劫。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此弟子大目犍连(至)吾今当说汝等善听。

凡诸大弟子得记。虽劫国庄严。各有不同。无非因行授名。因名记果。如迦叶因中。然灯续明。以紫金光。涂佛形像。为罗汉则名饮光。成佛则号光明。须菩提因中心得无碍。忆受生如恒沙。在母胎知空寂。为罗汉则名善见。又名空生。由善见故。成佛则号名相。由空生故。说法常处虚空。旃延因中勤扫佛地。为罗汉则名文饰。成佛则号阎浮金光。目连因中闻因缘而出家。为罗汉则得神通第一。成佛则号多摩旃香。香不离此。而已至彼。通不舍因。而已成缘。皆果不违因。名称其实。虽是声闻所行。皆是菩萨。但不自知耳。故前偈中。佛先与说。破其因行。则曰汝等所行是菩萨道。后将与其果记。则曰渐渐修学悉当成佛。若其国之大小。劫之修短。法住之久近。眷属之多寡。皆各随其本愿。功德则无增减也。我诸弟子下六句。为五百弟子受记品伏案。我及下四句。为下因缘说周张本。而广说如来复有无量无边阿僧祇之功德也。谓五百弟子。佛皆欲记成佛者。以佛曾与五百人。宿世有成佛之因缘故也。

妙法莲华经化城喻品第七

化城对宝所而言。化谓变化。城谓城府。初佛说火宅喻。本欲千二百人同开悟佛知见然唯四大弟子信解。其余如不闻见。故佛又说药草喻。虽是为四大弟子。述成其说不能尽之功德。其意实欲千二百人同开悟佛知见。同与其记耳。而千二百人不开悟者。以闻如来是诸法之王。若有所说三一权实之法。皆实不虚。意谓三一权实。既皆不虚。则我等昔之所证小果。未尝不为今之大乘。故安于化城。以当宝所。而不肯前进。以希授记。所以上品授过迦叶记。余三大弟子。必求佛记者。亦为千二百人。有所引发也。今既引发不动。故佛不得已。而说宿世因缘。以明佛昔于尘点劫前。为沙弥时。曾化千二百人作佛。如导师所将众人。过五百险恶由旬。至宝所也。沙弥各各既已成佛。而反度千二百人以小果者。如因所将众人。畏难求息。乃不得已。而过三百由旬外。置化城也。今千二百人。既得阿罗汉果。仍欲度脱以大乘者。如灭化城。而引过二百由旬至宝所。以完其佛为沙弥时之本愿也。是知昔之三乘不虚者。如由化城止息。可以为进宝所之地。名不虚。非谓化城即是一乘实相宝所之不虚也。如是则昔之教以一乘为因。今由二乘而得受成佛之记为缘。昔因今缘。事不容己。讵可执二乘城府之不化生灭度想安隐想。而不往前进哉。故曰化城喻品。此宿世因缘。所以当说。而佛之功德。所以说不能尽也。经文通品。分为二大章。初自品首佛告诸比丘乃往过去起。至第十六我释迦牟尼佛于娑婆国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止。明佛为千二百人曾植宿世大乘之因。显如来实智功德无量无边。次自诸比丘我等为沙弥时各各教化无量百千万亿恒河沙等众生起。至此城非实我化作耳止。明佛为千二百人。以声闻法为化城。成今世大乘之缘。显如来权智功德无量无边也。

佛告诸比丘乃往过去(至)观彼久远犹若今日。

佛告下。标起过去之劫。总明宿世之多不可思议。尔时下。标起智佛为释迦宿世严亲。具十号。劫国庄严之实迹。约现在言。诸比丘彼佛下。约涅槃后言。以起譬。别明宿世之多不可思议。故曰甚大久远。譬如下。以非喻为喻。释成彼佛灭度甚大久远之文。以大千世界之地种。尽磨为墨。则其墨之数无量也。过于下。谓其墨又不随地便下。乃过于东方千国土。才下一点。其点又不甚大。但大如微尘也。又过下。谓如上再过千国土。复下地种墨之第二点也。如是下。谓如是第二仍过千国土。复下第三点地种墨。展转以至千万点等。直下尽地种墨。用计其国土之数。则墨所点之国土无边也。于汝下。问辞。明无数也。谓将上地种墨点所计国土。俾能算数之师。及算师之弟子共算之。可得其边而知其数否。答不也世尊者。谓诚哉。不得其边而莫知其数也。诸比丘是人下。谓将是人所经点墨。及不点墨之国土。尽以手指捻抹为尘。以尘校劫。复过上数。则其劫数之多。不啻倍屣之。无量无边百千万亿阿僧祇不可思议矣。我以如来下。结完标。释成如来实智功德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之无数也。而佛以如来知见实智之力。视兹久远。宛若一日。信乎迦叶等于无量亿劫。说不能尽也。过去多劫佛。既明见若此。益显授诸大弟子未来果记。劫长果远。为不虚矣。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念过去世无量无边劫(至)通达无量劫。

我念下。颂总标。如人下。颂明别释无量。过于下。释无边。如是下。颂以尘校劫。释无数。如来无碍下。颂结以显德。譬品所谓舍于方便。赞如来知见者也。

佛告诸比丘大通智胜佛(至)一心合掌瞻仰世尊。

佛告诸比丘下。通叙智佛始成佛终灭度寿命之数也。其佛本坐下。别叙其始。谓以大通一佛自证一乘实相而言。则威音那畔。业已成讫佛矣。故云本云已。垂得下。谓以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开实为权而言。则今时门头。尚思惟未得其方便在。故云而诸佛法等。云诸佛法。显非一佛之法也。此即如我释尊。始成正觉。最初七日之思惟也。如是一小劫下。谓通佛初以一小劫思惟。与诸众生。说已坐道场所得之法。恐机之不达。乃至思惟十小劫。亦未得其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开实为权之方便也。故再曰而诸佛法等。此即如我释尊第二七日之思惟也。良以释尊住寿八十岁。故思惟时。但以三七日为言。智佛既住寿五百四十万亿那由他劫。故思惟时。以一小劫至十小劫为言也。尔时忉利下。申释本坐道场之仪制。谓智佛本生道场。其道场是何人所置办也。乃忉利诸天。于未坐道场前。敷其师子座于菩提树下。高一由旬也。故曰先为等。佛于此座下。谓忉利诸天。既敷座已。而咒愿曰。佛当坐于我所敷之座而成道。以凡一切诸佛成道之场。必皆忉利诸天预设。此常例也。适坐此座下。谓智佛正坐其座之时。而色界诸梵天王。于坐道场之始。及灭度之终。惟以雨华为供职。四王诸天。惟以击天鼓为供职。其余夜摩等六天。惟以作天伎乐为供职也。以上叙智佛本坐道场之仪式如此。诸比丘大通下。谓智佛思惟。过十小劫已后。始得十方三世一切诸佛。以法就机。开实为权之方便也。故得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现身其前。而慰喻之。此即如我释尊第三七日思惟。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力。我今所得道。亦应说三乘。作是思惟时。十方佛皆现。梵音慰喻我之文。故曰诸佛之法乃现在前等。此虽叙过去大通智佛之事。其实申明方便品偈中。释尊自己最初三七日思惟之义。可见我释尊寻念过去佛。正寻念此大通智胜佛也。以智佛既为释尊宿世严亲。则三七思惟。亦世传之家法也。以上叙智佛成佛之始。灭度之终义。其佛未出家下。追叙智佛未下家时之事。明我释尊宿世为千二百人。求大法植大因之源本也。十六子唯名其第一者。举一以该众也。父曰智胜。子曰智积。因地觉与果位。名目相应也。智积。即后文东方欢喜国作佛。名阿閦者。是也。方便品谓。释迦曾亲近过百千万亿无数诸佛。此正是佛之所亲近处也。诸子舍所珍而诣佛者。所谓善继其志。善述其事。达孝者也。诸母泣送者。爱子而兼得觐夫君。以成道也。曰诸母者。明十六王子非一母所生也。其祖转轮圣王。及大小臣工。皆诣佛者。见举国无尊卑贵贱。其重道一也。此即如我释尊耶输皇后净饭圣王。同送罗睺太子出家之仪式也。到已头面下。正明恭敬之仪。其赞叹之言。备乎偈中。

以偈颂曰。

大威德世尊(至)是故咸稽首归命无上尊。

大威德下六句。颂本坐道场等文。初七日思惟也。世尊甚希有下八句。颂如是一小劫等文。第二七日思惟也。今者见世尊下四句。颂过十小劫等文。最后第三七日思惟也。众生常苦下十四句。颂其佛未出家时等文。不识苦尽道等者。释成盲暝无导师之义。长夜增恶趣等者。释成众生常苦恼之义。今佛得最上等文。申明我等得善利称庆大欢喜之义。

尔时十六王子偈赞佛已(至)诸天人民重说偈言。

世雄无等伦百福自庄严(至)当转无上轮。

尔时下。上舍所珍而诣佛者。意在于兹。世雄下八句。明佛具两足二利三觉也。若我下二句。明己之所以求法。亦欲同佛得两足二利也。世尊下八句。释成世雄无等伦之文。而申明为分别显示令得是智慧之义。知众生所念所行。则心事有不等也。即如药草喻中。亦知众生深心所行。知智力福业。则因果有不同也。即如药草喻中。又于诸法究尽明了。示诸众生一切智慧。世尊悉知已者。结足得是无上慧也。当转无上轮者。结足愿为世间说也。

佛告诸比丘大通智胜佛(至)遍满世界胜诸天光。

尔时东方五百万亿诸国土中(至)而说偈言。

我等诸宫殿(至)而此大光明遍照于十方。

尔时五百万亿国土(至)一心同声以偈颂曰。

世尊甚希有难可得值遇(至)惟愿哀纳受。

尔时诸梵天王偈赞佛已(至)一心同声而说偈言。

世雄两足尊惟愿演说法以大慈悲力度苦恼众生。

尔时大通智胜如来默然许之。

佛告等者。总明智佛初成道时地动十方。其国中间下。光照下方幽冥之处。铁围山间也。日月光不能照。恶孽所障蔽也。而皆大明者。因佛光而明也。其中众生相见咸云忽生者。地狱众生受极苦。如长夜。虽同在一处。各不相知。一旦蒙佛慈光。停其酸楚。方得眼开。彼此相见。疑众生为鼎新生也。又其国界下。光照上方。梵天虽不用日月光。而身光亦各有分限。为佛光大而且遍。故云胜诸天光。尔时东方等者。别明瑞动东方。佛光胜而诸天疑也。是时诸梵天下。会而议之。偈中为大德天生等者。正出其疑。与宫殿俱者。诸天行止。各有随身宫殿也。各以衣裓等者。将欲循光见相。先备其供仪也。共诣西方等者。东方梵天故。向西方寻相也。见大通智胜等者。解其先疑。知是佛出世间。非大德天生也。即以天华散如须弥者。应上五百万亿国土而言。见梵天之多也。并以供养菩提树者。不唯供佛。且供其树。所谓爱其人。而及其物也。华供养已奉上宫殿者。舍其轻。更舍其重。见敬心无已也。偈中世尊甚希有下。赞其悲心。故云能救等。天人之大师下。赞其慈心。故云普皆等。我等所从来等者。明来意之诚。不耽其定乐也。我等先世福等者。求鉴其诚。以内其供也。尔时诸梵天王偈赞佛已。而求转法轮者。申明所以远来供养之意。成两足二利也。尔时智佛默许之者。合佛所以放光说法时至之心。口不言而心允其请也。世说云。世尊以默然为许可。初佛本坐道场。已成佛矣。但由一乘实相。杷住太紧。不唯诸佛不现。即亲生十六王子。亦不亲近。况十方各五百万亿国土诸梵天王而皆来乎。所以谓之垂得菩提也。及思惟过十小劫已。放开一线。以实开权。得其诸佛度生方便。则王子来。而梵天亦来。始谓之得成菩提。可见得成菩提之言。亦只使众生见相作佛耳。方便权智。有如此之妙。故诸佛成道。必欲先说三乘也。以娑婆世界教体如是。众生利于耳根。从闻思修入故。是以下文。智佛受十方梵天请讫。初亦先转四谛十二缘法轮。然后乃为十六王子。说一乘实相也。此虽叙智佛成道来十方梵天之事。其实发明方便品。我释迦始坐道场。观树经行。诸梵天王请转法转之仪。下九方文。虽有增损。然不外于此。可以例通。

又诸比丘东南方五百万亿国土(至)而说偈言。

是事何因缘(至)多是佛出世度脱苦众生。

尔时五百万亿诸梵天王(至)所献宫殿愿垂纳受。

尔时诸梵天王即于佛前一心同声以偈颂曰。

圣主天中王(至)我等宿福庆今得值世尊。

迦陵频伽。妙音鸟也。其鸟未出㲉时。即发声微妙。以压众鸟。一切天人声皆不及。唯佛音愈之。故以取况。

尔时诸梵天王偈赞佛已(至)一心同声而说偈言。

大圣转法轮显示诸法相(至)忍善者增益。

尔时大通智胜如来默然许之。

又诸比丘南方五百万亿国土(至)而说偈言。

我等诸宫殿(至)为大德天生为佛出世间。

尔时五百万亿诸梵天王(至)一心同声以偈颂曰。

世尊甚难见(至)世尊大慈愍惟愿垂纳受。

尔时诸梵天王偈赞佛已(至)一心同声以偈颂曰。

惟愿天人尊转无上法轮(至)当演深远音。

尔时大通智胜如来默然许之西南方乃至下方亦复如是。

乃至等者。超略之辞。谓超过其西南方西方西北方北方东北方等六方。而略其来仪之文也。

尔时上方五百万亿国土(至)为诸梵众而说偈言。

今以何因缘(至)为大德天生为佛出世间。

尔时五百万亿诸梵天王(至)一心同声以偈颂曰。

善哉见诸佛救世之圣尊(至)皆共成佛道。

尔时五百万亿诸梵天王(至)时诸梵天王而说偈言。

世尊转法轮击甘露法鼓(至)无量劫习法。

十方来仪文式皆同。惟叙天龙八部。俱缺夜叉阿修罗迦楼罗三部。偈中。善哉下。颂喜得见佛之大悲也。普智下。颂喜得闻佛之大慈也。于昔下。前东南方。谓一百八十劫空过无有佛。南方谓过百三十劫今乃得一见。至此乃云于昔无量劫。则各随十方国土。善根深浅。而见佛之劫数。有多少迟速之不等也。世尊未出下。申明由不见佛。有如此之恶果也。不从佛闻下。申明由不闻法。有如此之恶因。所以善灭而恶增也。佛为世间下。结回善哉见诸佛之文。而喜反邪归正。改恶从善。诸天增而恶道减也。我等诸宫殿下。求纳其敬仪。而回向自利利他。不愿人天小果。皆愿成佛道也。以上颂见佛致供之喜庆。尔时五百下。亦效十六王子请转法轮。世尊转法轮下。结回普智天人尊之文。以明须慧以资福成两足也。惟愿受我请下。求俯顺机宜。说佛多劫习学之法。使效修者得果。逮起下文也。

尔时大通智胜如来(至)无量无边不可称数。

尔时下。叙牒所请之佛。受十方下。叙牒能请之机。即时下。正叙应机说法。三转者。示相劝修作证之三转也。十二行者。由示相转。得知四谛有世间出世门之因果。名见道行。由劝修转。得苦集应断道灭应修之行法。名修道行。由作证转。得有学研真断惑为贤。无学真穷惑尽为圣之阶级。名证果行。故四谛每三转。成一十二行也。法轮者。佛法如车轮。运入众生心中。转生死。成涅槃也。若沙门下。谓此四谛。虽是小果。乃智佛以十小劫思惟。始得诸佛现前就实开权之法。故沙门等。皆所不能转也。以沙门虽出家佛子。非佛说且不知故。婆罗门乃在家凡夫。苟不信佛。尚不闻名故。诸天正乐。魔破法。梵嗜禅寂故。虽各少有福慧。通属有漏故。及余世间者。余谓阿罗汉辟支佛菩萨。名智正觉世间也。此等虽皆属无漏。但奉佛命行持。俱不敢以转为言。如云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诸候不敢专也。此可见唯佛与佛乃能究尽之义矣。谓是苦者。苦逼迫性。此指身言。示有身则有生老病死等苦逼迫身心。非乐也。是苦集者。集招感性。示苦果因贪嗔痴慢等见思惑所招感也。此所谓知苦则应断集也。以上世间因果。是苦灭者。灭谓法性寂灭。可证性也。亦连苦言者。示此逼迫苦恼身心中。即具诸佛菩萨不生不灭等之性也。是苦灭道者。道谓八忍八智三十七品。可修性也。连苦灭二谛言者。示此逼迫苦恼身心中。虽具有诸佛菩萨寂灭正性。须修道品而得也。此所谓慕灭修道。为出世间之因果也。此三转中。最初示相转。业已具劝修作证二转。故四谛皆以是苦为言。以集灭道后三谛。皆先由知苦而得故。及广说下。谓广其小乘声闻之法。为中乘辟支佛。说为十二因缘也。以广苦集。为流转门。无明缘行至生缘老死等。是也。广灭道为还灭门。无明灭至忧悲苦恼灭。是也。无明缘行者。过去二支因也。无。不也。明。智慧也。行。妄动也。谓一切众生。因无智慧。于一真如性海中。不知不觉。随六尘境界风所击。而一念妄动也。识。了别义。缘妄动故。而了别也。此所谓无明不觉。生三细也。名。即受想行识四法。宝无形质。但有名目。色即父母赤白二滴。会成四大。有其色相。缘识为主。四大为依。则名色者。固是最初托胎凝滑之相。而胎中细五阴具矣。名色缘六入者。谓五阴既具眼等六根分界。而识心藉以出入其间也。六入缘触者。谓根成出胎。与六尘相角触也。触缘受者。谓根触境。领纳臧否。而生苦乐平等三受也。自识至受。为现在五支果。所谓境界为缘。长六粗也。受缘爱者。谓根心领受前境。起贪爱也。爱缘取者。谓心既爱乐。必欲取着也。取缘有者。谓既生取着。惑业重结。善恶因果必受后有也。此三复为现在三支因。有缘生者。谓现在有此善恶因果。未来必定三界受生身也。生缘老死等者。谓有生必有老死等苦也。此二复为未来二支果。如是十二有支。于一念顷。三世因果互相缘起。彼此由藉。引发而生。流转三途。故谓之缘。然略则不出苦与集也。谓之中乘者。以声闻人智浅。要先知生死等之苦果。然后方断见思惑之集因。乃从迹而言至本也。辟支佛机。智慧校深。故追广集因中最细之无明。乃从本说至末。所以人为中乘法。为十二因缘也。无明灭则行灭等者。谓既相缘引而生。还缘相引而灭。因亡果丧。如皮不存而毛无所附也。以上叙智佛受请说三乘小果之法。佛于天人下。明得法之机有如此之多。诚不负十六王子及梵天之请也。以不受一切下。谓不受色等六根尘所迷惑。成苦集流转法也。而于诸漏下。谓得道灭常寂之果。其果具三明八解脱等也。以上叙第一会说法之益。第二第三下。叙多会说法之益。明说法既久。而所化之人甚多。不可称数也。故云从是已后等。此虽叙智佛说法之事。其实申明方便品偈中。我释迦趣波罗柰。为五比丘说。是名转法轮等文也。

尔时十六王子(至)三藐三菩提如来之慧。

尔时十六下。谓十六王子。一闻谛缘之法。即幼年舍宝位而为僧也。准前请转法轮偈云。度脱于我等。及诸众生类。为分别显示。令得是智慧之文。则知上节是度脱诸众生。为分别显示谛缘之法。令得二乘智慧已。此节是申请度脱于我等。为分别显示阿耨菩提之法。令得大乘智慧也(童子未冠婚之称。沙弥简非比丘。名义云。沙弥云息慈。谓息世染。慈群生也。又云勤䇿男。寄归传云。受十戒已。名室罗末尼。云求寂也。七岁至十三。为驱乌沙弥。十四至十九。为应法沙弥。二十已上为名字沙弥。今准下文。当是应法沙弥)。诸根下。叙夙植慧因也。已曾下。叙夙植福因也。求阿耨下。叙由夙植福慧。故才出家。即求大果也。以上经家叙置。俱白佛下。正王子求大果之言。谓彼无量声闻。志愿小果既遂。亦当遂我志愿大乘者。说阿耨菩提法也。我等闻已者。希闻慧也。皆共修学者。冀修慧也。学字含其思慧。我等志愿下。谓我等闻谛缘之法不求。而求阿耨菩提者。以我等立志发愿。皆欲开示悟入佛如来之知见也。深心所念者。论云。一者直心。正念真如法故。即所求阿耨菩提。是也。以菩提即真如故。二者深心。乐集一切诸善行故。此句是也。以集一切善行。即深心所念六度四摄等法故。三者大悲心。愿度一切众生苦故。即摄在我等志愿之愿字。以四弘誓愿。有众生无边誓愿度故。佛自证知者。谓我等上求下化之深心。佛以五眼六通。现量证知。非比量知。所谓知子莫若父也。此为下文伏案。尔时转轮下。谓王子至贵。尚舍出家。不留以绍宝位。八万亿人。乃侍从之流。既高尚其志。宁不遂所求乎。故王皆听许出家也。尔时彼佛下。佛既受请。务过二万劫已而说者。亦如释迦久默斯要。以待机熟。不务速说义也。释迦减劫。故待止四十年。智佛增劫。故待以二万劫言。说是经已下。照上我等闻已皆共修学之文。见行顾其言也。说是经时下。谓闻机生熟。有三等差别。一沙弥悉信。二声闻亦信。上根也。熟机也。三其余不信生疑者。下根也。机未熟也。坐是智佛受熟上根机者。请说八千劫。而不休废。废。置义。止也。庄子云。废一于堂。废一于室。彼注训废置也。为下根机生者。须过二万劫而说。说已即入静室禅定也。此见智佛说法时少。而入定时多。由不信所致也。是十六下。谓沙弥知不信者机缘在己。而不在佛。故代佛扬化。各升法座覆讲。各化多众。令发大心。使昔之生机。疑而不信者皆信。下根成上根矣。十六沙弥。可谓善继其志。善述其事。上求下化。不负其所学矣。大通下。照上深心所念佛自证知之文。故从定起诣座普告众也。诸根下。证知夙植慧因。已曾下。证知夙植福因。于诸下。证知学大法以自利。开示下。证知行大法以利他。此数句。六度四摄具矣。善学者审之。汝等皆当下。勉其听众亦当学沙弥植福因也。所以下。虽是徴辞。其实勉其听众学沙弥植慧因也。是人皆当下。为其听众授广记。亦当如沙弥成两足尊之果也。此众初不信。佛即入定。如医师见子不服药。前往他国。以示寂也。今一信即与其记。亦如医师见子肯服药。仍旧还归也。此虽述智佛证知十六沙弥深心本愿。其实申明方便品。我释迦从三昧安详而起。因身子为诸声闻说妙法授广记义也。是知智佛前受请说妙法。如释迦说华严般若方等之时也。以华严般若方等。皆妙法故。十六沙弥。为众广说。如须菩提等四大弟子。转教付财之时也。智佛过于多劫后从定起。证沙弥授众记。亦如释迦末后说此经之时也。故此品讫。富那亦有唯佛能知我等深心本愿之说。然后法师品首。即受其广记。宛相符也。思之。问。此授广记讫。便即唱灭。奚智佛不然。答。前叙坐道场时。已两出乃至灭度之言。故不用复赘也。

佛告诸比丘(至)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告等者。谓十六沙弥。因智佛对众证赞其德。得其法喜。故常乐说妙法也。一一下。谓其听众亦因智佛劝勉故。常随沙弥。学植二因也。从其下。学植慧因。以此下。学植福因。于今不尽者。谓其多众尚有学植二因之未尽者。下节所谓有住声闻地者是也。此结完释迦宿世曾为千二百人植大乘之因。为下节成大乘缘牒文之伏案。诸比丘我今下。谓十六沙弥。由昔因中。同求大乘。同说大法。故今同于十方。成大果也。上方缺上下。以上下是八方之上下故。此虽述十六菩萨果不昧因有愿必成之义。其实申明方便品十方佛皆现。正是此中十方佛也。而结完前请转法轮偈若我等作佛一句。故云其二沙弥东方作佛等。下节诸比丘我等为沙弥时起。至长行之终。是结完众生亦复然一句。故此品后千二百无学阿罗汉。及有学声闻。亲如罗睺。宛如提婆。乃至闻一字一句。皆得与记。乃是完我释尊为沙弥时之本愿也。方便品偈云。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如我昔所愿。今者已满足。化一切众生。皆令入佛道。是也。如其十方佛之名号国土。皆各随愿力因行所成。旧解既有配属。依违可也。方便品三世十方一切诸佛法亦如是。至此益明矣。

诸比丘我等为沙弥时(至)如来智慧难信难解。

诸比丘下。牒上节。宿植大因之伏案。谓佛与十方诸佛。为沙弥时。尚能教化多众。从己闻妙法。植成佛阿耨菩提之大因也。此为后喻譬如五百由旬至欲过此难之文张本。此诸众生下。谓此诸植阿耨菩提大因之众生。于今不尽成佛。尚有住于声闻地者。佛仍常教化阿耨菩提者。以是诸人等。应以是声闻之法。为渐入阿耨菩提成佛道之缘也。上品偈云。诸声闻众。皆非灭度。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渐渐修学。悉当成佛。至此益解矣。此为后喻所将众人中路懈退至生安隐想之文张本。所以下。徴明。谓所以昔既顿植大因。今复以渐入大果者。何也。以一切众生。自心本有如来智慧。实难信难解故也。此为后喻尔时导师知此人众至为止息耳之文张本。此佛权智功德。亦无量无边。说不能尽者。见矣。

尔时所化无量恒河沙等(至)是人若闻则便信受。

上节明由过去植大因成现在之大缘。此节明由现在植大因又成未来之大缘也。尔时所化下。指出过去所化之人。即是佛前已得记诸比丘。及佛灭度后未得记之声闻也。此以现在。照明过去。应上节诸比丘我等为沙弥时至为阿耨菩提之文。我灭度后下。又以未来例现在。证上节此诸众生于今不尽。有住声闻地者。我常教化阿耨菩提之常义。使见现在不尽得记成佛者。佛又于未来世。度脱成佛也。不闻是经者。乏佛知见之开示也。不觉不知菩萨所行者。乏佛知见之悟入也。自于所得等者。执于小果。迷其大因也。我于余国等者。谓佛为迷大因者。不惜再现身余国。更易名姓。以教化之。务使即小而成大也。更有异名者。如法华经。佛有三阿僧祇百千名号。是也。是人虽生下。牒上执小迷大之文。而于彼土下。释上余国作佛。更以异名。即小成大之义。上云不闻是经。此云得闻是经。上云自于小乘所得功德生灭度想。此云唯以佛之大乘而得灭度。皆小大相翻也。除诸下。谓既无余乘。而复有时说余乘者。以除诸如来为一乘作方便。则说有余乘也。诸比丘若如下。申明唯以佛乘得灭度义。重以未来。结完现在。照上节是诸人等应以是法渐入佛道等文。自知涅槃时到者。开示之缘至也。众又清净者。语入之因成也。信解下。发挥众清净义。以众清净。是戒具足。信解坚固了达空法。是慧具足。深入禅定。是定具足。三学既具足。所以为说一乘之时至也。以故便集大小乘人说此经。明无二乘得度。唯一佛乘得灭度耳。应知上文余国作佛。约世界言。此中涅槃时至。约时节言。照方便品时乃说之之时。既知佛于未来时。更方易名。亦以时至。用小成大。尤当知佛现在时。即权成实也。以上申明更无余乘义。比丘当知下。申明除为一乘作方便说有余乘义。谓佛所以说余乘。与一乘作方便者。以佛证得方便权智之妙。深入众生之性。出世则智乐声闻辟支佛之小果。处世则深着财色名食睡等之五欲。故佛为此辈。以二乘之小果。易彼五欲之志乐。说其化城有余涅槃也。是人若闻下。谓此乐五欲之人。一闻佛说出世有余乘之乐。甚于世乐。如渴鹿奔泉。饿夫望食。则易于信受也。此佛所以于更无余乘中。而以方便。说余乘也。此节虽叙三世因缘。为后合譬之文张本。然实结完方便品十方国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之义。

譬如五百由旬(至)向者大城我所化作为止息耳。

譬如五百由旬起。至欲过此难止。喻前节诸比丘我等为沙弥时至从我闻法为阿耨菩提之文。所将众人起。至生安隐想止。喻前节此诸众生于今有住声闻地者我常教化阿耨菩提之文。尔时导师起。至为止息耳止。喻前节是诸人等应以是法至难信难解之文。五百由旬等者。五百。喻三界及二乘也。旷绝无人。所以为险。二乘偏空是也。怖畏之处。所以为恶。三界生死是也。若有多众等者。喻千二百人。先于大通佛时发心。欲出三界及二乘道。至成佛菩提之珍宝处也。有一导师等者。聪慧明达。所以为师。善知通塞。所以能导。通喻释迦为沙弥。至成佛时。皆为千二百人之导师也。所将人众等者。喻千二百人。于三界中。不能精进度生。欲退其大心也。白导师下。正述退义。疲极故身不能复进。怖畏故见路犹远。导师多诸下。喻佛见千二百人畏大。于三界外。示以小乘涅槃也。此等可愍下。释成作念。于险道下。释成多诸方便。以上喻佛以神通力为方便。告众人下。喻佛以智慧力为方便。有余涅槃我空之理。三界无对。故名为大。防非止邪。不受后有。故喻为城。为二乘人所当止之地。故曰可于中止等。若入下。正明随意所作。谓一涅槃。小可快得安隐。大可前至宝所也。是时疲极下。喻千二百人不知权为实地。小是大缘。便得少为足。故喜叹末有生安隐想也。以上完若入是城快得安隐案。尔时导师下。完若能前至宝所亦可得去案。知众得息无疲者。喻佛知二乘人。不被见思惑所苦也。即灭化城者。喻今为汝等说最实事。诸声闻众皆非灭度也。语众人下。喻汝等所行是菩萨道。渐渐修学。悉当成佛也。汝等去来者。谓去化城来宝所也。亦时人方语也。小果即是大缘。故曰宝处在近。

诸比丘如来亦复如是(至)此城非实我化作耳。

诸比丘下。合上喻譬如五百由旬起至欲过此难止之文。结完前节尔时所化无量恒河沙等众生起至未来世中声闻弟子是也止之伏案。谓喻中导师善知险恶通塞。法中诸佛亦然也。故曰亦复如是等。生死。有分段变易。故曰诸。乃苦果也。烦恼有见思无明之别。乃苦因也。恶道地狱等三途。受苦因果之处也。险难。二乘所证空理。一得而不回心。于无上菩提。为险难故。然未来根境休息。不同分段生死有其限齐。故曰长远。应去应度者。谓佛知此生死烦恼等。有应当去者去之。应当度者度之也。若众生但闻下。正明应去应度义。合上喻所将人众起至生安隐想之文。结完前节我灭度后起至除诸如来方便说法止之伏案。众生但闻一佛乘。即不欲见佛近佛者。以畏道长苦久乃成也。佛知下。谓佛因此怯劣之机。于一乘佛相中。说知苦断集之法。应去其苦也。为止息下。谓佛为此求止息其苦者。又说修道证灭第二有余依涅槃。应度之以乐也。以上明为凡夫人。说应去三界之苦。应度二乘之乐。若众生住于二地下。说应去二乘之苦。应度一乘之乐。合上喻尔时导师起至为止息耳之文。结完前节诸比丘如来自知涅槃时到起至则便信受之伏案也。承上文言。谓若声闻辟支佛众生。依佛教住于有余依。第二地中。佛即为说汝所作未办等。是应去其无明及变生死之苦也。汝所住下。是应度以一乘之乐也。未办。谓未办六度四摄等因。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等果也。汝所住下。谓有余依地。但近于佛慧。不可便执同佛慧也。故教其观察筹量所得涅槃非实。乃佛方便。于一乘中。分别为三之说也。如彼下。引上喻为况。以结之。于一佛乘等二句。三周法讫。皆用为结。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大通智胜佛十劫坐道场(至)震动于一切。

此颂长文佛告诸比丘乃往过去起至世尊悉知已当转无上轮止五节之文。五节各有长文偈颂。此中亦然。二十二句颂长文。六句颂偈文也。长行叙八部。无阿修罗迦楼那二部。今颂补之。

东方诸世界五百万亿国(至)转无上法轮。

此颂佛告诸比丘大通智胜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起。至哀悯而敷演无量劫习法止。四节之文。十二句颂东方。四句颂余九方。四句颂诸节之偈文也。

无量慧世尊受彼众人请(至)不能得其边。

此颂尔时大通智胜如来受十方诸梵天王及十六王子请起。至不可称数止。第十节长文。风俗通云。十万曰亿。十亿曰兆。十兆曰京。十京曰秭。十秭曰咳。咳大数也。八句颂受请说小乘法。十二句颂闻法多众之得果。

时十六王子出家作沙弥(至)各得成正觉。

此颂尔时十六王子皆以童子出家起。至第十六我释迦牟尼佛于娑婆国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止。第十一第十二两节之文。通计四十二句。初四句。颂才出家小僧即求大乘法。次四句。颂发大愿愿人己同得作佛似本师。次十句。颂智佛顺请说大。知心行。则法器应受大乘。以因缘譬喻说度通。各有区别。为能分别。总不出分别一真实心相。为所分别。能所虽分。菩萨道一。故曰菩萨所行道。准今佛一大时教。以上八句。是说华严方等般若。为大乘也。说是下二句。是会昔华严方等般若。为今之妙法。偈有沙数多也。次四句。颂智佛入定。知不信者。缘有在也。次十二句。颂释尊为千二百人说妙法华经之文。次四句。颂大机常与大师同生之文。次四句。颂说大乘者各于十方俱成大果以完本愿之文。以上四节颂文。总颂一十二节长文。明释迦为千二百人植宿世大乘之因也(问前判通品。总为二大节。此复一节。又分为十二节。何也。答通品大义。直重宿世因缘四字。故大段判为二大节。一大节叙因。一大节叙缘。经文昭然也。然文势攸长。人难细解。故以一大节。复判数段。使易解也)。

尔时闻法者各在诸佛所(至)慎勿怀惊惧。

此颂长行诸比丘我等为沙弥时起。至是人若闻则便信受止。第十三第十四两节之文。尔时下。自过去颂至现在果不昧因也。其有下。自现在颂至未来由权入实也。我在下。勉勿忘其本因。是故下。勉及现在入实。勿更俟未来由权也。以是下。谓既有本昔因缘。非无知而妄作也。今汝下。谓有心者皆当作佛。非分外事也。

譬如险恶道迥绝多毒兽(至)当共至宝所。

此颂长行譬如五百由旬起。至我所化作止之文。长文一节。义分三段。初师资同希宝所。以度险恶。二因众畏师设化城。三师知众安。灭化劝归于宝颂计四十二句。颂彼三段。初十二句。颂初段。譬如下。谓道之险恶。在毒兽多水草无。喻三界内惑苦多。二乘人功德智慧乏也。无数下。谓能度险恶之人众。及所度险恶之途远也。时有下。谓导师具定慧。能拔济众之险难也。次二十四句。颂第二段。众人下。谓众因顿乏思退。导师下。谓导师愍众退失珍宝。寻时下。谓导师有方便。神通化作城郭。庄严依正。宛然逼真。即作下。谓化作城已。劝众入城。息苦得乐。喻三界外我空之理。具三明六通禅定解脱。可游戏也。诸人下。谓众不知非真。安于化城。作已度生死想也。后十句。颂第三段。导师下。谓导师知众少安。劝其前进。勿株守化城也。我见下。申明化为众疲欲退故权设也。汝今下。谓既得粗安。当顺精诣。以完初至宝所之念也。

我亦复如是为一切导师(至)引入于佛慧。

此颂长行诸比丘如来亦复如是今为汝等作大导师等。最后合譬结法一节。我亦下。合时有一导师四句。佛为世出世间导师。故云一切。见诸下。合无数千万众四句。中路下。合众人皆疲倦四句。不能下。申明。谓佛见诸求菩提道者。半途而废。云佛道长远。久受勤苦乃可得成。故不能于劫海中度生成佛。甘懈怠而废堕其初心也。故以下。合导师作是念十二句。言汝下。合即作是化已四句。既知下。合诸人既入城四句。尔乃下。合导师知息已四句。诸佛下。合我见汝疲极四句。今为下。合汝今勤精进二句。此节颂计三十句。初云我。我即释迦佛。后云诸佛。指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见先三后一。即权为实。释迦与诸佛皆然。非创式也。问曰。佛与诸佛。奚为众生。心则都证一切种智。身则都具三十二相。始为真实灭哉。答曰。为一切众生具有。故不可少故。

妙法莲华经知音卷第三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