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圆觉菩萨章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圆觉菩萨章。通前纶贯于此一部经文大意血脉者。盖第一文殊一章经文。通上中下三根之人开解。第二普贤经文。通为上中下三根之人开行。为文殊是能证之智。普贤是所起之行。遍周法界。若唯有解而无行者。一似沙井而无润。若有行而无解者。似空有云而无雨。唯是解行相应。方可进修入道。譬如结网而终是取鱼。褁粮而必须前进。故有普贤开行。其次第三普眼一章经文。依文殊之解及普贤之行。修我法二空观。兼仿修华严三重法界观。既入观门。恐有疑情。故有第四刚藏菩萨。起三疑请问。第一疑云。众生本来成佛。何故复有一切无明。莫是从真起妄否。第二疑云。众生无明本有。何因缘故复说本来成佛。莫是说妄为真否。第三疑云。十方异生本成佛道后起无明。一切如来何时复生一切烦恼。莫是先真后妄否。故牒而纵之。责无穷过也。既刚藏有此三疑。而世尊遂将空华一喻。通答三疑。以金矿一喻别答第三疑。然刚藏有此疑情者。皆由无始轮回根本未曾断也。故有第五弥勒菩萨请问。云何当断轮回根本。未审如何是轮回根本。世尊遂告云。轮回根本。莫不皆由贪爱二字。使令断去贪爱。贪爱既断。即便有证入。既证入必有差别不同。故有第六清净慧菩萨请问。一切众生及诸菩萨如来世尊。所证所得云何差别。世尊遂告之。以凡贤圣果四位阶降。当时会中有一类上根之人。闻佛如是广开方便种种法门。便能如是信。如是解。如是行。如是证。一时超梦幻。出轮回。直趣无上佛果菩提。所谓良马见鞭影而行。其次在座更有一类中根之人。虽于前六章经文中。闻佛如是开解了。但以根劣故。不能证入二空之观。于是有第七威德菩萨请问于佛。譬如大城外有四门。随方来者。非止一路。且如上根之人。已证入二空及法身观。而中根之人。未审有何方便而得证入。世尊遂示之。以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静幻寂三观行相。既知此三观行相之后。而尚未知一人具修三观。三人各修三观。为复有次第。故有第八辨音菩萨请问。云此诸方便。于圆觉门云何修习。世尊遂告之以单修复修圆修。共有二十五轮。被二十五种机。行人既入三观诸轮。必有所悟。既有所悟。便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故有第九净诸业障菩萨一章经文。特为行人。除去四相。四相既除。方可用心修习。而用心之处。觉由未普。复有是非。若不依相指教。即堕四病。故有第十普觉一章经文。为行人除去作止任灭四。病四相既除。四病亦遣。其觉方普。当时于佛会中在座。有一类中根之人。闻佛开示如是四章经文。便能依如是信。如是解。如是行。如是证入圆觉。其次在座。更有一类下根之人。虽已于初六章经文中。闻佛说二空等观。并其次四章经文中三观诸轮。于观中断障遣惑除病破疑。种种法门悉皆开解。但障重习深。不能证入。由此经者。若只接得上根之人。接中根之人不得时。不得谓之圆觉。若接得上根及中根之人。不能接得下根之人。亦不谓之圆觉。唯是上中下三根之人。一时普被。是觉方圆。故曰圆觉。故有第十一圆觉菩萨。为下根之人。请问佛云。我等今者已得开悟。若佛灭后末世众生未得悟者。云何安居修此圆觉。世尊遂告之。以上中下三期道场。于道场中。加功练行䇿发进修。不过亦是修前静幻寂三观也。当时在座有一类下根之人。闻佛宣示道场加行法门。依如是信。如是解。如是行。如是证入。所以云一法巧被三根。经云。譬如大海不让小流。乃至蚊䗈及阿修罗。饮其水者。皆得充满。方谓之圆觉也。然大科云。初四问答。通明观行上根修证。次四问答。别明观行中根修证。后一问答。道场加行下根修证也。

四明聪讲禅师曰。诸佛出世为度生故。度生须说法。法即教。谓之修多罗教。教法诠理。诠理以辨性。见性以成佛。所以种种经论。开人眼目。教眼开即解心通。解心虽通。无行则孤。故须依解以立行。解行相资。如膏助明。目足并进。清凉到已。今圆觉菩萨。闻前开士一一立义。各伸其问。各陈其说。故吾佛拈华摘叶。开明觉性。圆觉大士。择所未闻。假设权宜。请问建立道场。安居处所。若用三观。何种为首。末世众生。进道仪式。一经旨趣。总括于斯。

于是圆觉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当后一问答道场加行下根修证。疏云。然此正宗中。诸菩萨等。与佛问答。发扬本意。欲显圆觉。但缘节节过患未尽。义意未圆。收机未普。故表法菩萨。未标圆觉之名。今此有其三意。得名圆觉。一前虽病尽理圆。仍恐下根难入。此又曲开方便三期道场。即上中下根普得圆觉。二由前节级行解已圆。至此名为证极。证极之境更无别体。唯是圆觉。三最初标指圆觉。为陀罗尼门者。此乃是从本起末也。今显法义已圆。还标圆觉者。此乃摄末归本也。表此三意。故当此菩萨请问也。

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净觉种种方便。令末世众生。有大增益。

此指前二空观。及三观诸轮种种方便法门也。

世尊。我等今者已得开悟。

此赞佛善说修证圆觉之法。令彼开悟也。

若佛灭后。末世众生未得悟者。云何安居修此圆觉清净境界。

请说将来众生。如何安住修证此法。

此圆觉中。三种净观。以何为首。

请说初修奢摩他之静观。三摩钵提之幻观。禅那之寂观。云何起行。

惟愿大悲。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施大饶益。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有二问。初问道场。经云未得悟者云何安居修此圆觉。次问加行。经云此圆觉中三种净观以何为首是也。

四明聪讲师曰。一问安居习大乘修圆觉行。先选住处。或阿兰若阒寂处。或处伽蓝。避喧求寂。远离阓闹。今云安居。且就伽蓝内。有三种安居。前安居。中安居。后安居。佛在世九旬安居。亦云禁足。亦云护生。盖西竺分三际以辨寒暑。(三际已释文殊章)故佛以热际护生。热际蜎飞蠕动咸出于穴。佛意慈念。诸比丘出入。蹂践物命。结业增冤。是以制禁九旬不出。九旬安居。始于四月十五日十六日结夏。终乎七月十五日十六日夏休为自恣。毗尼母云。比丘安居。若无缘事出界不宿则犯制。僧家以结夏为岁腊。不序年齿。腊者接也。交接之义。今通涂问修圆觉行安居。未必问僧家九旬安居也。二问三种净观以何为首。奢摩他三摩钵提禅那。此三即空假中之三也。此三种者。为先用空。为先用假。为先用中。于空利者。已达法性。不须修假中。于假利者。不须修空中。于中利者。不须修空假。若此三中。各于一观不利者。则兼修。如二十五定轮互修是也。兹为具学大乘圆行者。故问之也。

尔时世尊。告圆觉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问于如来如是方便。以大饶益。施诸众生。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圆觉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乘。默然而听。善男子。一切众生。若佛住世。若佛灭后。若法末时。有诸众生。具大乘性。信佛秘密大圆觉心。欲修行者。若在伽蓝。安处徒众。

具大乘性者。具足佛之根性也。伽蓝者。藏经曰。此云众园。盖今之僧舍也。

有缘事故。随分思察如我已说。

既为缘事所拘。当随己分量。修习可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先答道场也。若法末世者。即末法一万年。具大乘性者。即宿有闻熏种也。缘事者。即利他之事也。随分思察如我已说者。此指前普眼法门。及三观诸轮所说。谓圆机菩萨。不滞空闲。种种施为。作诸利益。广度群品。备学法门。随其闲暇无事时分之中。则便思察三观。故云随分。非是见解未圆为随分也。

若复无有他事因缘。即建道场。当立期限。若立长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

佛谓日久则凡心易厌。日促则妙行未圆。故立三期以为中制。

安置净居。

安置道场。当于清净之地。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即道场期限也。无有他事因缘。谓菩萨之人。但是逢著有益于人之事。即便为之。遇着善缘即赴之也。今无此二事。故曰无有他事。既无利他之事。当入三期。克志加功。以期圣果。为自行边事。此三期者。若太过则行人情生疲倦。若少则行人功行未圆。所谓敏则伤于太过。钝则愧乎不及。故量克三期。亦无别义。然约三根配之。其有二意。一约障尽难易者。长期乃下根。中期乃中根。下期乃上根。二约精进解怠者。即反于此。盖根有利钝。期有远近。对病设药斯所谓欤。安置净居者。此欲内外清净。身心洁白。事理称可也。

四明聪讲师曰。尔时世尊至默然而听者。安居修观即是方便。应属言教。悉是如来善权方便。善男子至安置净居者。若立期限。必制日辰。制期者。役意修真。克时破障。一大藏教立种三昧皆有期限。如法华三七日为期。光明弥陀一七日为期。不先立期。则如猿猴心散。野马奔逸。道业难成。故修圆觉须依伽蓝。此翻众园。园是种殖之所。种殖道芽增长。或云梵刹。或云招提。或云浮屠。隋时改天下寺院为道场。或云灵庙。为寺为院。为莲社。为精舍。有多种名。皆修心练行之所也。经制修行。有常坐。有常行。有半行半坐。有非行非坐。唯非行非坐。此云随自意。此三昧行坐俱修得。若上三种三昧。具身开遮。口说默。意止观。第四三昧。于四威仪中。意起即觉。永嘉云行亦禅坐亦禅。或有缘事故。随分思察。亦是随自意。三昧中诸经行法。且不局限。念起即觉。意起时思惟观察。亦与修多罗合。如我已说者。如上已说二十五轮三种观法。如无他事因缘。即立期限。建并道场。天台云。道场者清净境界。治五住糠。显实相米。据此虽立三期。不专常行常坐。半行半坐。细观经意。乃随自意中。诸经行法中收。此三昧中。有善性恶性无记性。第四诸经行法。非善恶无记。即是诸经所修行法。此收一切经。亦以身开遮口说默意止观。但为根有利钝。故分三期。亦不专定满日数。若利根者。一七日中发明。若钝根者。百二十日。中下亦然。不以期限为制也。如昔六祖闻诵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忽然开悟。圭峰读圆觉。至既无我人谁受轮转而悟。大抵不入规矩。不成方圆。况楞严有云。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岂新学舍范模。而能入道哉。进学解云。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是以道若未成。必藉思修而入。今云随分思察者。则成于思毁于随之谓也。

若佛现在。当正思惟。

若佛住世之时。当正心思惟。绝诸妄想可也。般若经中。亦谓断除妄想。为正思惟。

若佛灭后。施设形像。心存目想。生正忆念。还同如来常住之日。

生正忆念者。无念之谓也。盖谓虽对佛像。亦当如佛现在。不可起妄念也。

悬诸幡华。经三七日。

幡华供养经二十一日也。

稽首十方诸佛名字。求哀忏悔。

至心稽首。称扬佛号。求佛哀悯。忏悔三业。

遇善境界。得心轻安。

念佛忏悔之后。或见佛像。或见光明。及一切善境。即得自心轻安畅适。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明道场行相。然行相之中。又有二意。一随相用心。二离相用心。今乃是随相用心。若佛现在当正思惟者。只如此经十万之人。皆是佛现在之时。当机之者。既有此机。又遇在世。亲闻佛所说法。即正念思惟。一切诸法不离一心。当知唯心之内则无境界。若佛灭后施设形像者。此明如来世尊已入涅槃。不睹真仪。但设以形像谛观。引心入法。相即无相。即见如来。亦可想佛真身常住不灭也。此是约事说。若约理说者。行人若观行无间断。名为佛现在。若观行间断之时。名为佛灭后也。断后复作观者。名为施设形像也。所以大珠和尚云。身口意悉清净。是名佛出世。身口意不清净。是名佛灭度。今既为下根之人设教。且从初事相释也。悬诸幡华者。即礼忏之仪式也。经三七日者。此但是云其久近。无别所表。方等经说极少七日矣。稽首者。谓以头稽留于地。少时方起。故曰稽首。忏即梵语忏摩。悔即唐言悔过。忏则陈露先罪。悔则改往修来。若离垢慧菩萨所问礼佛法僧中说。总有八重。一供养。二赞佛。三礼佛。四忏悔。五劝请。六随喜。七回向。八发愿。今略唯有其二者。即礼佛忏悔也。然文虽略。法中亦具也。遇善境界得心轻安者。此感应也。若见佛像。或睹光明。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故下文云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也。若天台之意。只许与信解行证相应。名善境界。如楞严云。又以此心成就清净。净心初极。忽见大地十方山河。皆成佛国。具足七宝。光明遍满。又有恒沙诸佛如来。遍满空界。楼殿华丽。下见地狱。上观天宫。得无障碍。此名忻厌凝想日深想久化成。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四明聪讲师曰。若佛见在至诸佛名字者。此明行三昧时入道场设心用意。若佛在世。丈六金身。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紫金刚体。当正思惟。未必止思佛容貌相好。且如十六观经。韦提希问佛教我思惟。佛教修三种净业。孝养父母。行世仁慈。受持三归。具足众戒。此是答思惟。后以十六妙观答正受。(即三昧。)今之思惟。又须身口意三业清净。(三业清净有二种。一身三口四意三三业清净。二身沐浴意绝攀缘三口齐疏)更慈悲行方便。摄心静虑。并是入道正方便。故曰当正思惟。若佛灭后。施设形像。心在目想。生正忆念。还同如来常住之日。悬诸幡华者。楞严云。欲坐道场。先持比丘清净禁戒。要当选择戒清净者。结界建立道场。或道或俗。心灭贫淫。持佛净戒。合佛清净轨则。四外遍悬幡华。于坛室中。四壁敷设十方如来及诸菩萨所有形相。又于当阳。张卢舍那诸大变化佛菩萨等。初七日中。顶礼十六如来。六时诵咒行道。第二七中。一向专心发愿。第三七中。一向持咒。至七七日。十方如来一时出现镜交光处。此乃楞严建立道场仪法如是。此云悬诸幡华。意同于彼。唯庄严之仪略尔。若依现行修忏法修之。经三七日邀期。稽首诸佛名字。如楞严三七日中顶礼发愿也。又如世人服药。言三七日中。已能感应。稽首者。只礼忏法。礼佛时想念云。能礼所礼性空寂。感应道交难思议。我今道场如帝珠。释迦牟尼影现中。我身影现如来前。头面接足归命礼。礼佛礼法。亦应如是想念。求哀忏悔。遇善境界得心轻安者。求哀忏悔者。如行法经云。我今云何但见释迦牟尼佛。不见多宝佛塔恒在不灭。我浊恶眼。是故不见。作是语已。复更忏悔。过七日已。多宝佛塔从地涌出。以是知道业未成。必有三障之阻碍。应须发露己身先所作恶业忏悔。以自己忏悔之力。更众佛加被之力。魔障不起。获善境界。得心轻安。梵语忏摩。此翻悔过。西国人云忍义大似恼人他人怒意云请恕愿勿嗔。天台云。忏者首也。悔者伏也。如人得罪于王。伏款求恕。又忏名白法。悔名黑法。黑法悔而不作。白法企而尚之。取舍合论。又忏名改往。悔名修来。又忏名惭。悔名愧。惭是惭天。愧是愧人。人见显。天见冥。天台立三种忏。一者作法忏。二者取相忏。三者无生忏。作法忏成。灭身口意三业罪。此依戒门。取相忏成。灭性罪。此依定门。无生忏成。妄想罪灭。此依慧门。作法忏如建道场十科行仪。精进一一不失。余罪虽灭。大论云。如比丘斩草害命。二罪不灭。取相忏如梵网经。见光见花。手中有罪灭字。闻空中声。或感梦。无生忏如行法经。一切业障海。皆从妄想生。端坐念实相。众罪如霜露。此三种忏。随修一种灭罪。虽然得少轻安。亦如楞严云。皆是方便。暂得如是。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若无生忏成。便登初住。分身百世界作佛。何止轻安而已。三忏悉是善境界。皆可显圆觉也。

过三七日。一向摄念。

越二十一日之后。更不念佛忏悔。一向收摄正念。不令放逸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明离相用心。摄念者。起信云。若修止者。住于静处。端坐正意。乃至心若驰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正念者。当知唯心无外境界也。

四明聪讲师曰。三七日中。烧香礼佛。求哀忏悔。皆属造作。动而未静。如浊水挠之愈浊。今言摄念。澄心归一。或专观空。或专观假。或专观中。或专念实相。或数息气出入。或一念法界境观如如。摄心既久。忽不见身。不见心。如云如影。如琉璃舍于宝月。无明妄心自消。圆觉妙心自显。

若经夏首。三月安居。当为清净菩萨止住。

若遇夏初即当结夏安居。观室三月不出。是名清净菩萨止住之观。

心离声闻。不假徒众。

传心法要曰。因声教而悟者。名声闻。今既安居净观。何待声教也。故曰心离声闻。既是心离声闻。何假徒众之助。

至安居日。即于佛前。作如是言。

安居净观之日。即对佛作此誓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为清净菩萨止住者。此指大乘菩萨也。声闻即小乘也。徒众即六和之众也。六和众者。一身和。二口和。三意和。四戒和。五利和。六见和。身和共住。非所勿去。诸上善人。同会一处。口和无诤。非礼勿听。同气相求。同声相应。意和同知。勿爱便宜。不善厌作心不可欺。戒和同修。慎勿贪求。防非止恶。莫结冤仇。利和同均。平等最亲。你分八两。我得半斤。见和同作。莫生轻薄。不恃己长。大家安乐。今则依大乘而修。不假须此徒众也。

我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比丘者。圆觉疏曰。一名怖魔。二名乞士。三名净戒。比丘尼者。女比丘也。优婆塞者。行者也。优婆夷者尼童也。

某甲踞菩萨乘。修寂灭行。

自谓。按菩萨大乘之法。修习妙行也。

同入清净实相住持。

悉皆悟入无相之相。住持无失。

以大圆觉。为我伽蓝。

伽蓝者。众园也。今曰以圆觉为伽蓝者。尽明我众不依倚别法也。

身心安居。平等性智。

身心安处于大圆觉中。性与智慧泯然一等。

涅槃自性。无系属故。

寂灭本性。廓然自在。无所系缚。亦无所统属故也。

今我敬请。不依声闻。当与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三月安居。为修菩萨无上妙觉大因缘故。不系徒众。

不依倚声闻小乘之法。至心敬请诸佛菩萨。三月安居。修此广大圆觉法门。又岂在乎徒众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梵语比丘。此含三义。谓一怖魔。二乞士。三净戒。比丘尼。即尼师也。尼者女也。优婆塞。此云近事男。即行者学法之人也。优婆夷。此云近事女。即学法女人。然小乘局于二众。大乘道俗俱沾也。某甲则各称其名。踞者居也。菩萨乘者。拣羊鹿车也。修寂灭行者。拣四谛也。实相住持者。非事相住持也。伽蓝此云众园。园是众所居之处。故圆觉为万德之所依。此一段文。据圭峰疏。意云。乃转八识为四智也。问。何谓之八识耶。答。眼耳鼻舌身。即前五识也。第六意识。第七末那识。第八阿赖耶识也。然前五识属外。即用也。后三识属内。即体也。又前五识属后得智。后三识属根本智也。何谓四智。答。一成所作智。二妙观察智。三平等性智。四大圆镜智也。今转者。谓菩萨之人。才登初地。方转得第六意识。成妙观察智。此智善达诸法也。然此第六识中。具善性不善性无记性。为三性。乃分别一切法也。其次入二地至十地。方转得第七末那识。成平等性智。此智乃是番因得名。盖因执我不平等故。须番之也。然末那此云染污根。谓此识。内执我痴我慢我爱我见。外执有凡有圣有高有下有彼有此。不能平等也。然上二识。乃是菩萨之人。因地于十地之中转也。其次于等妙二觉果位上。方转得第八阿赖耶识。成大圆镜智。此智乃是从喻得名。然此第八识。执内身外境山河大地根身器界种子也。今则譬如大圆镜光明圆满也。如第十七祖。一日遇一童子。手持一鉴。祖问曰。汝手中以何所表。童子曰。诸佛大圆镜。内外无瑕翳。两人同得见。心眼皆相似。此是果上转也。第八识成大圆镜智。而前五识只就果上一道。转成成所作智。此智作诸佛事也。所以祖师云。大圆镜智性清净。平等性智心无病。妙观察智见非功。成所作智同圆镜。五八六七果因转。但用名言无实性。若非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虽云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但转其名。不转其体也。今经身安即成所作智也。心安即妙观智也。此以四惑相应妄计阿赖耶为自内我。于平等理中。起不平等见。今既所缘性寂。能缘七识自如如。性皆同故。成平等性智也。以大圆觉者。此即大圆镜智也。岂不见乎。普融示众云。德山入门便棒。此岂不是成所作智。玄沙与天龙游山见虎。此岂不是平等性智。临济示众云。有一无位真人。在汝等面门出入。未证据者看看。此岂不是妙观智。雪峰示众云。我这里似一面古镜相似。胡来胡现。汉来汉现。此岂不是大圆镜智。意谓用一圆觉。为我一个住处。既以圆觉为所住之处。则一切识性。尽成圆觉之智。即是十方诸佛不死本涅槃自性。此之涅槃自性。以顺理故。六通四辟。大小精粗。其运无乎不在。更无方所可系者。不似小乘系着方所也。大菩萨者。地上大乘菩萨也。大因缘者。不拘小节之谓也。

四明聪讲师曰。若经夏首三月安居者。上问安居。则是修圆觉人。别卜阒寂。置道场处所。今言安居。是佛方便。修圆觉之人。如遇夏首。僧家禁足。九旬不出入。檀越送供。各自修真。修圆觉。或别安道场用归。众结夏有结期。不归恐妨结夏。归又妨忏期。入观遇此境界。或恐疑虑其进修。佛别出其圣制。使不妨正修。故云若经夏首三月安居。当为清净菩萨止住。至不假徒众者。此明大乘修圆顿行。不比小乘。声闻缘觉用心不同。菩萨以法界为心。绝待为念。观法界众生是我父母眷属。梵网云。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彼受生。一切地水是我先身。一切火风是我本体。地水尚犹自身观之。何况草木江河大地。皆我自身境界。何况有情蠢动含灵而不度脱。菩萨如此用心。与二乘顿别。声闻自调自度。匆匆取证。怕怖生死。如鬼虎蛇。只要出离。不顾众生。若望大乘。霄壤悬殊。今云菩萨止住修圆觉者。专用寂照。用观深切。尽虚空遍法界含褁十方。无一众生不在圆觉心内。依正二报。皆是常寂光。若身若心。皆是毗卢。如此身心。安可以时限制之。不限制结。一念中度尽众生。一念中要取正觉。岂局九十制夏。制结夏者。依律小乘制。身心自行。非存大忘心离声闻不假徒象者。大有意哉。宜自详悉。至安居日即于佛前作如是言我比丘至不系徒众者。此意别于静处。立圆觉道场。不入小乘千二百五十人祇园结制之限。自于圆觉修心。或经夏首。只就道场。自结制期。所以云不系徒众。若小乘声闻结制之日。仍于佛前。对首作法曰。我某甲今依甚处僧伽蓝大界内。前三月夏安居。房舍破修治故。是今时僧与佛世结夏。言词一般。今立大乘菩萨道场。既无徒众。对佛自制身心。自立言词。不与小乘语同故。至安居日。即于佛前。作如是言。比丘男僧。比丘尼女僧。西竺以男称那。以女称尼。比丘翻乞士。以乞为活。不求邪食。不立常住。优婆塞清信男。亦云邬婆斯迦。优婆夷清信女。亦云邬婆索迦。亦云族姓男族姓女。亦云谛信男谛信女。则今时受三归五戒善男善女也。此谓之四众。凡道俗依制结夏。修圆觉者。对佛白云。我某甲踞菩萨乘。修寂灭行。菩萨云大道心成就众生。寂灭不生不灭为寂灭。不是小乘生灭之灭。同入清净觉相者。是诸法实相。不生死相。不涅槃相。不生死非凡夫也。不涅槃非二乘也。今云实相是佛性。见常住真心。是性净明体。是空如来藏。是佛知。是佛见。是圆觉性海。是第一义谛。是实相理地。依此安住。是住毗卢藏。是住戒藏。是住因果藏。是我等见前一念虚妄心。不须佗觅。空尽妄心。即空如来藏。若色若心。依正因果。凡一切诸法。皆是实相。依此住持。以法界为心地。安住一切众生。于此即成佛道。不依实相为住持。如何度生。如何得显圆觉。故云以大圆觉为我伽蓝。为我二字。指我自身心。伽蓝即道场。是我练心修圆觉处所。圆觉即法界。法界绝待为义。包色心依正十法界。天堂地狱无不在乎其间。菩萨为若此也。此之身心。即平等性。无有一法不称性。智是大圆觉智。一切种智。无一法不现其中。若小乘涅槃。则系属有限量今是大乘涅槃无系属故。不局一法界。故云我今敬请。不依声闻当与十方如来及大菩萨三月安居。(安居护生之意。如上释竟)若大乘菩萨安居。一切众生。随所住处安乐。一切不局制内制外。所以放生施食乃长生符不死药。故立戒以不杀为首。

善男子。此名菩萨示现安居。

前说三月安居者。乃菩萨示现安居之相。

过三期日。随往无碍。

长期百二十日。中期百日。下期八十日。安居修行者。过此三期日数。欲往他处。亦无妨碍。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道明三期已满。小乘夏限未终。以本非小乘安居故。不妨随往无碍也。

四明聪讲师曰。明大乘结夏满足。谓之自恣。小乘作法。立二五德对首。出罪忏悔云。众僧今日自恣。我比丘某甲亦自恣。若有见闻疑罪。大德长老。哀悯故语我。我若见罪。当如法忏悔。为之解夏自恣。此后出界游山无妨。今顿教圆修。亦满三月安居。期满随往无碍。此非对五德之人。出罪忏悔。为自恣忏罪辞。但云随往无碍。

善男子。若彼末世修行众生。求菩萨道。入三期者。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正在禅定中。忽然别有他念起时。当以智慧观察。非上所闻三期正行之外。若善若恶。一切境界。皆名邪见。并不可取着。后皆仿此。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总标于加行境所证境中诫劝不得取着邪谬境界。故般若经云。魔能入一切众生心。令归依魔党如漆。断手截臂不以为难。魔力之故。人皆信伏。又法华云。深着虚妄法。坚受不可舍。此皆非是观中所闻所见。若夫信解行证。虽然阶级不同。而所信所解所行所证之法。始终无别。若不是最初根本了悟觉性三重因地之法。不应取着也。谓解则解其所信。修则修其所解。证则证其所修也。下文方列三观。谓静幻寂也。

四明聪讲师曰。此圣人要制。欲一念遍含法界三世如来。十方菩萨法界众生。一念中度脱众生。一念安乐众生。一念心中修菩萨乘者。未成就使即成就。一念心中。观十方如来在我心中成就正觉。在我心中安置诸子。在我心中住秘密藏。法华云。安置诸子秘密藏中。吾亦不久自住其中。其斯谓欤。若非如此境界者。善用其心。非此心地。终不可取。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奢摩他。先取至静。不起思念。静极便觉。

修奢摩他之静观。则先断思念。静力既极。自然开悟。

如是初静。从于一身。至一世界。

初习静观。始则一身内外了无动念。渐觉静性遍满于一世界中矣。

觉亦如是。

静极而觉。则亦先悟身相不空。渐觉法身遍满于一世界中矣。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静观也。不见有身曰静。便觉者此即慧也。以静是体是定。觉是慧是用。行人入此观初成之时。不见自身之相。名一身静。以我身静时当体是觉。名一身觉。若不见有山河大地世界之时。即此慧亦遍一世界中。故云如是。

善男子。若觉遍满一世界者。一世界中。有一众生起一念者皆悉能知。百千世界。亦复如是。

我觉性。与虚空同体。而众生者。皆在我觉性中。故所起念。无不知者。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众生念者。世界既全成觉。而众生全在觉中。故所起之念。无不了达。如影入镜。镜照无遗。如像入壶。壶应无惑。

四明聪讲师曰。此三观明文。圆觉未到此土时。涅槃亦出三观。奢摩他者是也。又出璎珞经。明次第三观。谓之空假中。至下卷云。佛顶发放一切光。复集十方百亿佛土诸菩萨众。即于众中。告文殊。普贤。法慧。功德林。金刚幢。金刚藏。善财童子。汝见是众中敬首菩萨。问三观法界。诸佛自性清净道。一切菩萨所修三观法门否。汝等各领百万大众。皆应修学。又大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此皆一心三观所出之明文。今云奢摩他。曰空观也。空者以至静为义。静则如浊水澄之则静。静则清净。净则何处不清。何物不净。楞严云。净极光通达。寂照含虚空。却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若取空义。即破一切法。无法不破。破者荡也。荡坏烦恼结使爱缠色心幻化假立虚伪。若无空破之。则执之为有。受于轮回。若空治则四大五蕴我人众生寿者。皆不著相。况众生无明业识颠倒。非空药治之。则生死不了。先取至静不起思念者。此用三止中体真止只谓我心含一切法。具一切法。一切法皆我心。我今以此虚空。复息虚妄止即息攀缘止散心即为寂心。心寂即静极。静极处万法清净一心念如明月临于万象。故云从于一身至一世界。无非圆觉。如此净心。遍满法界。一世界中。有一众生。起一念心。以圆觉心了之。以大圆镜智照之。尽百千世界众生。皆悉能知之。先用空观。此观先锋。将逢山开路。遇水叠桥。破一切恶。莫若于空。散即用体真止之。昏则用空朗之。空一切法。先用空观。即奢摩他也。

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诫取邪境也。天台教云。凡在定中。若见善相者。当以三法验之。一以定研磨。二依本修治。三以智慧观察。譬如世上之人欲知真金。以三法试之。一烧。二打三磨也。如楞严钞中说。昔有禅师。在山中坐禅。忽见一孝子擎一死尸来。向师前着便哭云。如何杀我阿母。师知是魔。思之此是魔境。我将斧斫却。可不解脱。便于柱上取斧。遂斫一斧。孝子走去。后觉股上湿。便看之。乃见血出。不期自斫也。又有一禅师。坐禅时。见有一猪来在面前。师谓是魔。则捉擎猪鼻。唱叫把火来。小师来看。乃见和尚自把其鼻唱叫。斯乃皆是正坐禅时。心中起见。遂感外魔来入也。所以楞严经中。于五阴说有五十种魔者。良由此也。

四明聪讲师曰。此言邪党教人说邪空。偏小妄心偏指清净真如。及顽空。析空。幻化空。凡夫不识。学此邪方。要治心病。其病转深。邪师过谬。又有一种。为衣食故。忍受诸苦。学于邪术。心劳力疲。纵学成就。身心俱苦。又有一种附法外学。以自胸中狂解邪见。附佛法所说。妄引经论。证自己恶知恶觉。以淫怒痴无妨般若。以烦恼不碍菩提。行禅坐禅不须习定。错认名言。疑该后昆。原始迫以口给。滥窃佛法。贪图施利。岂知殃及来报。致此宁不寒心。诸佛设教。非此境界。终不可取。我师哀愍。其何以行之哉。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三摩钵提。先当忆想十方如来。十方世界一切菩萨。依种种门。渐次修行。勤苦三昧。

修三摩钵提之幻观。则先须思想诸佛菩萨。使心不乱。然后依诸法门。渐修正定。

广发大愿。自薰成种。

广发至大之愿。以自熏习成佛之种性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幻观也。前至静观。不假外缘。今于幻观门中。须凭圣境。前威德章幻观。即约大悲化生。今道场之内。且自克修。故约大智求佛也。发愿者。谓䇿励运意为发。希求乐欲为愿。谓众生无始以来。念念希求乐欲悲智六度等境。熏心成习也。

四明聪讲师曰。此观以幻化为相。取观义。假观立一切法莫过乎假。此假从本性空中。具一切法。十界百界千如。森罗万象。天堂地狱。皆本来性具。谓之假。此性具法。不损一法。法法宛然。假也者。立于一切法。不造作立之。本来具也。以止言之。如上一切诸法。即是实相遍相。一切随缘历境。安心不动故。名随缘方便止。智度论云。一切禅定摄心。皆名三摩钵提。秦言正心行处。若菩萨以度生。出假化物。众生种种诸病。如尘若沙。菩萨法药。治尘沙病。慈悲忍劳。出没合变。种种现形。如观音马郎妇弥勒傅大士之俦。然肯綮修证。为法忘劳。分身散影。本瓶和尚花瓶浴。懒瓒粪火黄独。文殊普贤。寒山拾得。皆是出假化人。故云一切菩萨依种种门渐次修行勤苦三昧。若自凡至圣。则可以自熏成种。若也忆念在怀。十方如来。未尝不度生而成佛。发四弘誓愿。利益有情。当修三观。

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已解在前。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诫取邪境也。

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于禅那。先取数门。

修禅那之寂观。先须自知种种妄念之分剂头数。故曰数门。圆觉疏亦曰。所知生灭心念。便是数门。

心中。了知生住灭念。分剂头数。

妙明心中。了然自知生住异灭四种念头也。生者初起之念。住者现在之念。异者差别之念。灭者寂灭之念。经中无异字者。取其成句。故略之尔。圆觉疏中。亦如是说。

如是周遍四威仪中分别念数。无不了知。

行住坐卧四威仪中。种种念数。无不了知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寂观也。数门者。数字上声呼。此即数息观也。谓调和气息。令不涩不滑。若数则从一至十。想心在数。不令驰散也。良由数息之故。息调心净。遂乃了达知觉心中生住异灭四相粗细妄念本末分剂头绪数量无有不知者何也。为心静则觉动也。今经无异字者。即脱略也。以论中所说十信凡夫觉灭相。三贤觉异相。十地觉住相。位满觉生相也。生相者。动念都尽。唯是一心也。上文则坐时觉知。非唯坐时觉知是妄。抑乃于行住坐卧四威仪中。四相之念。粗细本末。头绪数量。一时知之。知则无患。譬如妖魅所欲着人。若知其名。自然消灭。所谓知贼是贼。贼无能为。此数门者。乃五停心中之门也。何谓五。一多贪众生。佛令入不净观。二多瞋众生。佛令入慈悲观。三多散乱众生。佛令入数息观。四多痴众生。佛令入因缘观。五多障众生。佛令入念佛观。

渐次增进。乃至得知百千世界一滴之雨。犹如目睹所受用物。

行住坐卧念念是觉。则觉力渐进。体无不周。故诸世界中有一滴雨。亦如亲见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谓净心是圆觉自体。而世界本在其中。观行成就。全合根源。知雨滴数。固宜本分。非唯雨滴。万物皆然。举一例诸。且标雨滴也。然凡夫之类。迷此真心。随念所知。故失其用也。荀子尚云。君子养一之微。处一之危。危微之机。君子能知之。尚书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𠃔执厥中。华严经说。龙王行雨。摩醯首罗尚知滴数。况行人观乎。若究竟者。直到佛位方知之。今约观中妙慧发生故。许所见同佛耳。

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

已解在前。

是名三观初首方便。

奢摩他之取静。三摩钵提之忆念。禅那之数门。及三观。最初起首之法。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是名三观初首方便者。前圆觉菩萨问云。三种净观以何为首。故此结答云。单修静幻寂。为初首方便也。

四明聪讲师曰。非彼所闻一切境界终不可取者。出假化物。涉世最难。虽分身百亿。内心不动。如妙庄严王。多逢声色。终被声色所动。又佛世有贫人。双生二男。一名双福。一名双德。方生四五十日间。因父去犁田。母出采薪。二子在卧内语话。父忽先归。见闻彼云。生在贫贱之家。父母勤苦。情何可堪。父惊异之。以告其妻。妻未之信也。后夫妻又出。妻先归密伺之。二子如先说无异。妻云。恐是精灵鬼魅。欲积薪活烧。夫妇各抱一子。至田野处。佛眼遥观。急来救之。佛问其夫妻云。二子抱去欲何为。夫妻说如上事。今欲活烧。佛云。是迦叶佛时。两位菩萨。将入圣阶。忽邪心起。退堕至此。不可烧也。佛为摩顶说法。二子皆证圣果父母亦证须陀洹果。古人为见寸心难降。诫云非彼境界。谓非真三摩钵提。随缘方便止。皆不可取。若取邪证。自生疮疣。为害非浅。善男子。若诸众生修于禅那至终不可取者。此中道观。亦名息二边分别止。即不一不异。为之中也。即俱离寂静幻化二相。既离二相。故名中妙一切法也。今先取数门者。此云六妙门。门即涅槃为妙门。为能六法次第相通。能至真妙泥洹。故云妙门也。一数息门。二随息门。三止门。四观门。五还门。六净门。修禅者。先摄心在息。从一至十为数。行者为修无漏真法。先须调心入定。欲界粗散难摄。非数不能治之。故须善调身息。从一至十。则粗乱静息。心神停住。是为入定之要术。故云先取数门。二随息门。细心依息。知出知入。故名为随。三止门。息心静虑名为止。修禅者。若凝心寂虑。心无波动则诸禅定自然开发。四观门。分别推析之心为观。五还门。转心返照名为还。六净门。妄波不兴名为净。今用数息为门者。是为定。定即止。智者云。息二边分别止。定寂慧察。能发真明。出离生死。以此止通后五门。其心清净。则万邪灭矣。纵不灭邪。亦了知生住灭念分剂头数。断三界结使。不了知结使种种诸法头数。亦能行住坐卧四威仪中。分别自己出息入息念数。无不了知。亦自己身中。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户虫。四大六根众毛孔中息出息入。无不观察分明。亦能知百千世界一雨滴数。有如目击。故云犹如目睹所受用物。非止定之功。孰能如是。今中观是名息二边。以止为体。只由心净极。如轩辕镜则森罗万象难逃影迹。凡夫修此观成理显造境即中。如驾大白牛车直到清凉。岂小因缘哉。非此境界断不可取。是名三观初首方便者。方便者。如舟抵岸始名到家。未渡迷津。须假智楫。今云三观初首方便者。随根量利于何种宜于先修。如宜空则先修空假中亦然。是佛第一方便。宜善思之。

若诸众生。遍修三种勤行精进。即名如来出现于世。

圆觉三观精进无怠。如此众生。无异出世之佛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即遍修也。何谓遍修。乃圆修静幻寂三种观也。良由三观既备。万行已圆。故就此行人分上。便是诸佛出世也。又即此人本觉离念名为佛出。佛即觉义。圭峰云。我心元与佛心齐。旷劫沉沦只为迷。菩提乃梵语也。唐言觉。觉心寂照。即菩提也。

四明聪讲师曰。三种遍修者。即总修三观也。中即空假。空即假中。假即空中。三法一体。不一不异。破一切法。用总空观。立一切法。用总假观。妙一切法用总中观。此三观如水与波。水者空也。波者假也。波即是水。冰即是波中观也。波水同体。假空亦然。又如用刀断物。用钻透窍。虽利用不同铁则一也。法亦如是。以此三观。破一切惑。证一切智。如来出世亦只如然。

若后末世钝根众生。心欲求道。不得成就。由昔业障。

根性顽钝。学道不成者。皆由宿业所障故也。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下互修也。互修即复修也。今初明钝根之人修观未成也。

当勤忏悔。常起希望。

勤忏已往之业。常起成佛之心。

先断憎爱嫉妒谄曲。求胜上心。

断诸恶念。发无上心。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重发誓愿。决心欲证。加功励志。忏业断惑也。

三种净观。随学一事。此观不得。复习彼观。心不放舍。渐次求证。

三种净观者。即奢摩他之静睹。三摩钵提之幻观。禅那之寂观也。随学者。心精习一观。不可兼学他观也。此精习心若不放逸。渐渐增进。可证圆觉。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此正明互修也。序云。别遍互习也。指此及上文也。疏云。有人被色相所碍空静之观难成。先观色幻。幻即全空。静观方成。复有执定实色。碍于心识。难修幻观。先知其体本无。而不妨睹相。方成假幻。复有修中难成绝待。先知假全空而无假。空全假而无空。空假俱无。绝于对待。方成寂灭。其中又有人。直见心源。方知诸法即性故空。不坏相故假。或但从性现故假。无别所现故。今意若修静观不得者。却许修幻观。若修幻观不得者。却许修静靓。二观皆修不提者。却许修寂观也。只如天台教云。破一切惑莫甚乎。空建一切法莫甚乎。假究竟一切性莫甚乎。中故一空一切空。无假无中无不空。一假一切假。无空无中无不假。一中一切中。无假无空无不中。反意可类。

四明聪讲师曰。若后末世钝根众生。心欲求道不得成就者。此言障重不得成就。加磨镜加药加功。道心坚固亦可得之。古云。人一次学能之。己百次学之。人十次学能之。己千次学之。果怀此志也。虽愚者必明。虽柔者必强故下明力不遂心。令忏除惑业。而起希慕也。由昔业障当勤忏悔。至求胜上心者。有障重如增上心。勇猛精进深加观力。更助五悔。五悔如灰皂用清水浣濯障自去。五悔者。见行修法华等忏。皆有五悔。嫉妒謟曲不得不先除也。三种净观随学一事。至渐次求证者。如世医师治病。此药不痊。复投别药。病若变。药亦转。岂可以一药理百病耶。众生习业非止一种。诸佛以一方便门。设百千种药。方医之。服者皆得病除。故楞伽云。如医疗众疾无有若干论。以病差别故。故说种种法。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圆觉汝当知  一切诸众生  欲求无上道

先当结三期  忏悔无始业  经于三七日

然后正思惟  非彼所闻境  毕竟不可取

奢摩他至静  三摩正忆持  禅那明数门

是名三净观  若能勤修习  是名佛出世

钝根未成者  常当勤心忏  无始一切罪

诸障若消灭  佛境便现前

西蜀复庵晖禅师曰。于此十一章经文。并属正宗分竟。其顿渐悟修者。盖此经文殊一章。是顿解悟。普眼观成。是顿证悟。三观诸轮。是渐证悟。圆觉一章。道场加行。是渐修悟也。

尝考禅家有二句义。一者最初句。二者末后句。初句即初发明之谓也。须得末后句。始到牢关。今经亦然。初文殊章。顿解悟。即最初句也。普眼观成。顿证悟。即末后句也。如善财初见文殊与末再见。文殊其意一同。第二流通分。谓正宗分中。法义已周。欲使广益他方。远沾来世。流传通泰。展转无穷。故有此分而来。若都无人传是不流。流则不住不滞。或传之遇其障难是不通。通则不壅不塞。如水之流无碍也。梁朝傅大士。三观颂曰。独自精其实离声名。三观一心融万品。荆棘丛中何处生。独自作问我心中。何所著推检四运并无生。千思万虑何能缚。

唐圭峰定慧禅师宗密颂圆觉菩萨章曰。

圆觉道场圆证悟  下根于是开真路

三期限量可随宜  四众安居绝缘故

以大圆觉为伽蓝  踞菩萨乘行愿度

曾知证入总该前  诸佛共依如是住

圆觉菩萨章终十一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