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卷第八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卷第八(之上)

终南山草堂寺沙门 宗密撰

十力章 四无畏章 四无碍辨章 佛十八不共法章 三十七品章 众生成佛章。

疏五出世诸法中。文二。先且通难。难意可知。然云亦言空者。经云清净是空义也。已如此大段之初引智论释。空及清净。是一义说。疏一镜等者。谓镜中之物。但以见之实有即名垢染。见之一一全空。但是明体。即为清净。故以之喻。世出世法。皆悉清净而无异也。佛界如空华等者。等于生死涅槃。犹如昨梦。及已后诸文。

十力章 开章具释此者。诸经屡明十力。是佛佛不共之德。佛等有。菩萨缘此发心。梵行品云。复应修习。一一力中有无量义。悉应咨问故。不可不知故。智论二十七。意云。显佛大人有真实力。令外道心伏二乘希向。菩萨仿之。能成办大事。终获其果。故须辨之。然大般若五十三。显扬四。对法十四。智度二十七八。皆广辨。瑜伽中七门分别。一自性。二分别。三不共。四平等。五作业。六次第。七差别。今疏文用智论释之。然亦以义会瑜伽七门也。阙者即补之于补阙中。以讲人须捡之。文中有三。疏如来唯下。初总显体用。能知诸法实相。是十力体。此力于十境。皆委悉正知是用。

▲疏总名力下。二释总名。在在文可见。又瑜伽四十九云。与一切种饶益一切有情功能具相应故。毕竟胜伏一切魔怨大威力故。说名为力。对法云。善降众魔。善记问论。故十名力。十者是数带数释也。

▲疏一总知一切下。三释别名来辨义用。辨义用。即瑜伽第五作业门也。十力即为十段。

今第一处非处智力也。文二。一释名。即是辨相。诸经诸论。皆先举所知之境。然始以能知智力达之立名。或便云智。或但云力。或具云智力。如今标名是也。今疏中。便以能知知于所以为次第者。一即文显易会。二即文略削繁。智者详之。文中言总智者。此一力是余之总故。云总知一切等也。论又云。后次是处不是处力。定知从是因缘。出是果报。是中总摄九力。为欲度众生故。于初力中。分别有九种。何以故。是世间众生。现前见谷从种出。而不能知。何况心心数法因缘果报而能知耶。佛于内外因缘果报。了了遍知。故名为力。言处者。建立义。依义。起义。能建立果。与果为依。能起果法。故立处名。论云。是处不是处如实知一力也。注女轮王等者。此是私记也。皆证非处之义也。论云。女身作转轮圣王。无有是处。何以故。一切女人。皆属男子。不得自在故。女人尚不得作转轮圣王。何况作佛。若女人得解脱涅槃。亦因男子得。无有自然得道法。二王者。论云。二轮圣王一时出世。无是处。何以故。无怨业成就故。二转轮圣王。尚不同世。何况二佛。注恶业乐报者。论云。恶业得受乐报。无是处。恶业尚不能得世间乐。何况出世间乐。若恶行生天。无是处。恶行尚不能得生天。何况涅槃。注五盖修七觉者。五盖。覆心散乱。离修七觉。而得涅槃。无是处。五盖覆心。离修七觉。尚不能得声闻道。何况佛道。心无覆盖。佛道可得。何况声闻道。如是等。是处不是处义。性宗经中。佛口自说。诸论议师辈。依是佛语。更广说是处不是处。注佛过云云者。此从佛过已下。离说众多非处之事故。结言云云也。论云。若言佛有闻其罪过。若诸贤圣。求外道所。若诸贤圣。自言我是佛。若诸贤圣堕恶道。若见谛所断。结使更生。若诸贤圣覆藏罪。若须陀洹二十有五。皆无是处。此下更有十事。已上皆要知。具在补阙中。

▲疏则降伏下。二作业也。疏可度等者论云。既遍知已可度者度。不可度者为作因缘。如医知病可治不可治。佛无是事。无能坏。无能胜。悉遍知故。是名初力。

疏二知过现下。三世业报智力也。文三。一释名。二作业。三拣前。亦是通妨。下亦多有此三。在文可辨。不能更一一科之。论次前云。佛知是众生业恼烦因缘故缚(指此门)净禅定三昧解脱因缘故解。(指第三门)是一一切众生。三世三种诸业诸烦恼。轻重深浅粗细。佛悉遍知。故名力。(却指此门)知过现等者。论云。知众生过去未来现在诸业。知造业处。知因缘。知报。二力也。经过去业报等者。论云。业报智力者。知身口所作业及此生无作业所受戒业。亦知恶业日夜随生业用。生罪福业。是业佛略说三处摄。是名一切业用。佛知一切众生有业过去报亦过去。有业过去报在现在。有业过去报在未来。(上皆单也)有业过去报在过去现在。有业过去报在过去未来。有业过去报现在未来。有业过去报在过去未来现在。(上皆复也或二或三)现在业亦如是。(以现在为头二例上作之亦然故云单复也)疏善等者。等于不善及不动业。注三性心等者。论次云。复次善心中。受善不善无记业报。不善心无记心亦如是。(应云不善心中受善不善无记报。无记心中受善不善无记报)复次。乐业因缘。故受乐报。云云(苦及不苦不乐一一等流受报准此)疏顺现等者。论云。现报业因缘。故受现报。生报业因缘。故受生报。后报业因缘。故受后报。不净业因缘。故受恼报。净业因缘。故受无恼报。杂业因缘。故受杂报。注报与等者。论云。复次二种业。必受报业。不必受报业。必受报业。不可得离。或待时。待人。待处。受报。如人应共转轮圣王受福。待转轮王好世出。是时乃受。是为待时。人者。人即是转轮圣王。待处者。转轮圣王所出处。复次。是必受报业。不待彼伎能功勋。若好若丑。不求自来。如天上生人。福乐自至。地狱中人。罪苦自追。不待因缘。此业深重故。复次必受报业。如毗琉璃军杀七万二千诸得道人及无量五戒优婆塞。如目连等大神通人。所不能救。如薄拘罗。后母掷火中汤中水中。而不死。如佛游诸国。虽出家行乞。不须膳供。而五百乘车。载王所食生粳米。随饭百味羹。如是等。善恶业必受。余者不必受。欲界受三种业报处。乐受业苦受业。不苦不乐受业。色界受二种业报处。乐受业。不苦不乐受业。无色界受一种业报处。不苦不乐受业。或待事者。依是事。得受业报。如弗婆迦罗王。池中生千华。金色莲华。大如车轮。因是大会。快乐多人。出家得道。佛知一切众生造诸业处。或欲界色界无色界。欲界在何道中。若天道在何天中。若人中在何天下。若阎浮提在何国。若是国在何城何聚落何精舍何土地。若是城在何里何巷何舍。在何处。知是业何等时作。过去一世二世。乃至百千万世。是业果报。几已受。几未受。几必受。几不必受。知善不善所用事物。所谓刀杖杀。敕杀等。自杀。遣人杀。诸余恶业。亦如是知。善业亦如是知。如布施持戒修善。施中所施。何等土地房舍衣服饮食医药卧具七宝财物。(或是诸善及诸恶业。乃至诸业众多因缘甚要具在补阙中)复次。如分别业经中。佛告阿难。行恶人好处生。行善人恶处生。阿难言。是事云何。佛言恶人今世罪业未熟。宿世善业已熟。以是因缘故。今虽为恶。而生好处。或临死时。善心心数法生。是因缘故亦生好处。行善人生恶处者。今世善未熟。过世恶已熟。以是因缘故。今虽为善。而生恶处。或临死时。不善心心数法生。是因缘故。亦生恶处。问曰。熟不熟义可尔。临死时。少许时心。云何能胜终身行力。答曰。是心虽时顷少。而心力猛利。如火。如毒。虽少。能成大事。是乘死时心。决定勇健故。胜百岁行力。最后心名为大心。以舍身及诸根事急故。如人入阵。不惜身命。名为勇猛。如阿罗汉。舍是身著故。得阿罗汉道。如是等种种罪福业报转报。亦应如是知声闻人。但知恶业罪报善业福报。不能如是细分别。佛悉遍知是业及业报。智慧势力。无碍无尽。无能坏故。是名第二力。

▲疏知所度下。二业用也。

▲注前明等者。三拣前智力也。(应先设难云云)谓前泛论。已造之业。必随善恶。受苦乐报。必无恶因善报之理故。云所造处对非处。今直辨业。已杀等竟。此业必招于果。名为所造。此人若行于杀等。必堕地狱。或必现受生受后受等。故名能造。及云唯明是处各随善恶而感果故。注又前总此别者。论云。初力为总。余九皆别总业知一切因缘。示唯善恶业报故。通于九力。

疏三知诸禅下。诸禅解脱三昧智力也。论云。知诸禅定解脱三昧净垢分别相如实知。三力也。言诸禅等者。论云。禅名四禅。佛知是禅。佐助道法。名相义分。次第熏修。有漏无漏。学无学。净垢三昧。深浅分别等。八解脱。如禅中分别相。说禅。摄一切色界定。说解脱。摄一切定。禅波罗蜜。即是诸解脱禅定解脱三昧。皆名为定。定名为止。不散乱也。注爱见等者。论次云。垢名爱见慢等诸烦恼。净名真禅定。不杂爱见慢等烦恼。如真金分别。诸定中。有一心行不一心行。常行不常行。难入易入。难出易出。别取相总取相。转治不转治。转治如淫欲中慈心嗔人不净观愚痴人思惟边无边掉戏心中用智慧分别诸法。沉没心中欲摄心。若不尔者。名不转治。是定中。应分别时及住处。若身羸瘦。是非行定时。如是菩萨。苦行时作是念。我今不能生禅定者。若多人处。亦非行定处。复次佛知是禅定为失故。是禅为住故。是禅为智增益故。是禅为达到涅槃故。复次佛知是人。难入定。难出定。易入易出。易入难出。难入易出。佛知是人应得如是禅。知是人共禅定五欲。知是人受五欲已还得禅。依是诸禅。得阿罗汉。如是等一切诸禅定解脱。即是三昧。是禅定。佛以甚深智慧尽知。无能坏。无能胜。是名第三力。

▲疏及知依下。生色无色界果及出世三乘圣果。

▲注前通等者。拣前也。问前明善恶不动业报。不动即诸禅。此何重说。故此答以拣之。谓前通定散故。虽说定。唯论业报。今虽知垢净。唯明净之体用。文相照然。故论拣云。知众生业烦恼因缘故缚。(第二门也)净禅定三昧解脱因缘故解。(此门也)诸家拣此二门。悉不如此论分明也。谓初门处对非处。第二舍非处之邪见。唯论是处善恶定散业报之正见。第三又舍散。唯说禅定垢净。唯明净之体用。现神通等。四就无漏净法中。复有信等五根上中下品。五随欲乐为说法令增此根力。六须宿生种性等。度生方便。岂不显然。

疏四智信等下。诸根胜劣智力也。论云(引论兼注通解之)佛用是上下根智力者。佛知众生是利根钝根中根。利智名为上。钝智名为下。佛用是上下根智力。分别一切众生是利根是中根是钝根。是人如是根。今世但能得初果。更不能得余二三四果。是人但能得初禅。是人但能得二三四禅。乃至灭尽定。亦如是。是人能于声闻中第一。于辟支佛中第一。是人具足六波罗蜜。能得阿耨菩提。注为略广下。业用也。论次云。如是知已。或为略说得度。或为广说得度。或为略广说得度。或以善软语教。或以苦语教。或以软苦语教。佛亦分别。是人有余相应。令增生信根。是人应令生精进念定慧根是人用信根入正位。是人用慧根入正位。是人利根为结使所遮。如鸯群梨摩罗等。是人利根不为结使所遮。如舍利弗目揵连等。知根。虽钝而无遮。如祝利般陀伽。有根钝而遮者。知是人见谛所断根钝。思惟所断根利。思惟所断钝。见谛所断利。是人一切根同钝同利。是人一切根不同钝不同利。是人先因力大。是人今缘力大。是人欲缚而得解。是人欲解而得缚。譬如鸯群梨摩罗。欲杀母害佛。而得解脱。如一比丘得四禅。增上慢故。还入地狱。知是人必堕恶道。是人难出。是人易出。是人疾出。是人久久乃出。如是等。一切众生。上下根相。皆悉遍知。无能坏。无能胜。是名第四力。

疏五知种种欲乐者。即名此智力也。论云。知他众生种种欲。五力也。知众生二种欲作上下根因缘二种欲善恶种种别异欲名信喜好乐。佛悉遍知。故名力。注难陀等者。论云。好五欲。如孙陀罗难陀等。好名闻。如提婆达多等。好世间财利。如须弥刹多罗等。好出家。如耶舍等。好头陀。如迦业等。好多闻。如阿难等。云云。(诸弟子等)如是佛弟子。各各有所好。凡夫人。亦各各有所好。或喜淫欲。或嗔恚等。佛悉知之。

▲疏令舍下。业用也。

▲注云前知下。拣前。

疏六知一三下。种种界智力也。界则是性。论云。(亦粗注释之)知世间种种无数性。六力也。

▲注性即下。二注拣也。此门先拣。于后始明业用者。随文便也。文二。一拣第五门。论云。性名积习。从性生欲。随性作行。或时从欲为性。习欲成性。性名染心为事。欲名随缘起。注性通下。对第四门拣也。谓恐难。第四门知根性利钝。亦是宿习。何异此门。故为拣之。谓一向说入道人信等五根利钝。今通明善恶染净三性三重种性。不说信进等。拣故不同也。

▲疏知即时下。三业用也。论云。知众生如是性如是欲。从是处来。可度不可度。定不定。必不必。行何行。生何处。在何地。云云今世可度。后世可度。即时可度。异时可度。是人佛能度。是人声闻能度。是人必可度。是人必不可度。注略广等者。略说可度。广说可度。赞叹可度。折伏可度。将迎可度。弃舍可度。注云云者。次云。细法粗法苦切语可度。软语可度。

疏七知下一切至处道智力也。论云。一切善道。一切恶道。一切圣道。各各知诸道。(即注云。善恶无漏行是也)至处。(即注云五道涅槃是也。有漏行至五道处无漏行至涅槃处也)佛悉遍知。名第七力。

疏八知下。宿命无碍。智力也。注过去等者。释宿住名。凡但等者。论云。宿命有三。有通。有明。有力。凡夫人但有通。声闻人亦通亦明。佛亦通亦明亦力。所以者何。凡夫人。(得五通者)但知宿命所经。不知业因缘相续。以是故。凡夫人但有通。无有明。声闻人。知集谛故。了了知业因缘相续生。以是故。声闻人亦有通。亦有明。若佛弟子。先凡夫人时。得宿命智。入见谛道中。知集因缘。第八无漏心。得断见故。通变为明。所以者何。明名见根本。若佛弟子。先得圣道。后宿命智生。亦知集因缘力故。通变为明。佛用是明。知己身及众生无量无边世中宿命因缘。所更种种。悉遍知。是为力。

▲注前知下。拣滥也。论云。知乃至百千世劫初劫尽。我在彼众生中。如是姓名。饮食苦乐。寿命长短。彼中死。是间生。(是者此也)是间死。还生是间。此间名姓饮食苦乐寿命长短。名八力也。

疏九知下。天眼无碍智力也。佛天眼净过诸天人眼。见众生死时生时。端正丑陋。若大若小。若随善道。若随恶道。如是随业因缘受报云云。论云。佛用天眼。见众生死处。凡夫人。用是天眼。极多见四天下。声闻人。极多傍见小千世界。上下亦遍见。问曰。大梵王。亦能见千世界。有等异。答曰。大梵王。自于千世界中。立则遍见。若在边立。则不见余处。声闻人则不尔。在所住处。常见千世界。辟支佛见百千世界。诸佛见无量无边诸世界。凡夫人天眼智。是通而非明。亦如是。但见所有事。不能见随业因缘受生。如宿命中说。复次。声闻人。用所住三昧心中。入余三昧。天眼则灭。佛则不尔。心虽入余三昧。天眼不灭。复次。得天眼人中。最第一者。阿泥虑豆。色界四大造色平头清净。是天眼。佛天眼。四大造色遍头清净。是为差别。疏独此等者。谓依天眼能知生死故。名天眼智力。余则皆依所知得名。注通明等者。已如上引。

疏十知下。永断习气智力也。论云。佛诸漏尽故。无漏心及智慧解脱。现在中自识知。我生已尽等。又云。佛知三世中二种因缘。分别筹量。众生根欲。为尽漏故说法。是漏尽力。复次。佛以智慧。断一切众生烦恼。其智亦不钝。不减。譬如热铁丸著少绵上。虽烧此绵。而火热势不。减佛智慧亦如是。烧一切烦恼。智力亦不灭。复次。声闻但知自尽漏。诸佛自知尽漏。亦知尽他人漏。如净经中说。论最后结云。是十力皆以无碍解脱为增上。问曰。若是十力。独是佛事。弟子今世无人能得佛。何以故说。答断人十力中疑故。无智人令心决定坚固故。令四众欢喜言我等大师独有如是力。问佛何自赞。答。譬如好贾客导师见诸恶贼诳诸贾客示以非道。导师愍念故。语众贾客。我是实语人。汝莫信诳惑者。又如诸弊医等诳诸病人。良医愍之。语众病人。我有良药。能除汝病。莫信欺诳以自苦用。复次佛功德深远。若佛不自说。无有知者。为众生少说。所益甚多。以是故。佛不自说是十力。

疏然佛下。四总相料简。文二。一隐无量而说十。二于一中而说十。初者如华严说。佛所知之境。不可说不可说尘数。列于经文者数亦百千。如书一微尘中一念所见之法。不可说刹尘劫中说不能尽。十力智中。何处收之。且十地菩萨所知之法。此十力中。已不可述。况十地菩萨。却比佛智。大地一块之土。故知且对三乘圣人。及为对所度众生之机。而说十也。故论云。问云。佛有无量力。何以故。但说十力。答云云(依疏)此中注者。即是论次足辨其事别释之文也。但广略之异。具云。以是处不是处智力。分别筹量众生。是可度。是不可度。以业报智力。分别筹量。是人业障。是人报障。是人无障。余皆例如此也。最后结云。佛用十力。度脱众生。审谛不错。皆得具足。

▲疏又初力下。二于一中而说十也。论云。是处不是处力。总摄九力。为欲度众生故。于初力中。分别说九种。评曰。前则舍多境。但从十境。此则展一数而为十数。故知诸佛智力。唯有一多两义。欲向人说。唯有总别二门。其两义者。一者唯一实相智。理智不分。体用无二。二者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智力。总者。但云一切是不是世出世。无有不知。即了故。名一切种智。别者。即须依华严。上本中本经。十佛世界微尘数偈。四天下微尘数品。乃至四大海水。为墨书写。百千万亿分中。不得其一。将如是经。方说得佛所知法。今标初力。是其总意。至于别者。即舍无量。唯应机说十也。约智论说。十力已终。余又广辨。十力次第。诸教先后。及从第三力后。再以瑜伽论及华严疏意。次释一遍。以被上根。久学之人。寻之以广知解。并在补阙卷中。

疏四无畏者。成实论云。一切智一切漏尽。能说障道及尽苦道。若有人来。如法问难。我无所畏。初一是前九智力。第二是漏尽智力。复答他具足文中四。一正辨二辨益。三辨次第。四拣十力。初中。即为四段。一正知无畏。二漏尽无畏。三说障道无畏。四说出离无畏。初中。正是萨婆若也。(此云一切种智)即无上菩提。(二则涅槃三四则利他)由知一切法故。名一切智。佛心岂有他正觉世间。疏谓佛诚下。论中。先显其相。后方结云一无畏也等。论初便云。佛作诚言。我是一切正智人。若有沙门婆罗云云。下当具引。若论文。则每一无畏之初。皆有此言。注诚实下。论指五义故。所言无畏。论具云。佛说二谛。故不可坏。凡夫无智。亦不与诤。又佛不与世诤。世间谓有。佛亦说有。世间谓无。佛亦说无。以其无诤故不可坏。又真实论故不可坏。又不但随语。皆自知故。疏中。唯四者不与世诤之中。含于不与无智诤也。释曰。五者。一不住真俗故。若住著即可破。二善巧随机应之言。无违诤故不可坏。三不与世诤等者。世间言有。佛以即真之俗而应之。世间谓无。佛以即俗之真。而应之。然离真之俗。是妄心所执故。推征其理。必亏于即真之俗。故佛所说不可破也。四但据实理。非胜负心。只由心无所得故。发言不失。五世人言论。皆是强作道理。佛所说者。如人见青黄说青黄。见长短说长短故。决定不谬。如何可坏。论次结云。故佛告比丘。汝等莫但信我语。当自知见自身证行。又言。汝求诸无谄曲者。若我晨说夕得说最得。(此言极要必须别示)疏二尽诸漏及习者。论云。佛作诚言。我一切漏尽。若有沙门等云云。

疏一切下。文势唯上。注诚实言下。文相可知。然障道有其二种。谓若执相。不求真理。则善与不善俱障。若于教理。信解真正。依解修行之人。则一切善法。悉为助道。恶不善法。方为障道。若就小乘圣道。则唯欲为障。说欲障道。方为无畏。疏四说出下。论云。诚哉我所说圣道。能出世间。随是道。能尽诸苦。若有沙门。云云。

疏佛作诚言等者。四段之文。皆云。佛作诚言。我是一切正智人。若有(注释此者。皆是论于后文自二疏释之)沙门(出家人)婆罗门。(在家有智人)若天(地天空天)若魔。(六欲)若梵。(梵王及一切色界)若复余众。(余此所余)如实言。(若以现事若以因缘难)是法不知。乃至不见是微畏相。(相名因缘。我不见小小因缘如法能来破我者。以不见故至诚言安立等。)以是故。我得安稳。得无所畏。安住圣主处。如牛王。在大众中。师子吼。转梵轮。诸沙门婆罗门。若天若魔若梵。若复余众。实不能转一无畏也等。(以此备文补于注中所引即昭然矣。然从佛作诚言下至此。讲者须记。有每说一无畏。必须备引之。此正是无畏之相)今且说此四法。决定无畏者。是疏家摄略大意而引也。问曰。以何事故。说四无所畏。答曰。有人言。佛自称一切智一切见。世间一切经书伎术智巧。方便甚多无量。若一切众生。共知一切事。犹尚难。况佛一人。而有一切智。或有是事。有是难。佛时无有畏。而欲断是疑妄。断是难故。说四无所畏。余如补阙所说。问云。何等名无所畏。答云。得无所疑。无所忘难。智慧不却不没。衣毛不竖。在在法中。如法即作。是无所畏。

▲注初二显下。二辨益也。论云。初二无畏为自功德具足故。后二无畏为具足利益众生故。复次。第一第三说智。第二第四说断。智断具足故。所为事毕。

▲注文初示下。三辨次第。论中问云。(此文却在拣十力后)是四无所畏中。有何次第。答曰。初无畏中示人知一切法。知一切法故。我漏尽。尽故知障漏尽法。断是障法故说道。次初无畏。如示药师一切药草。第二示一切病灭。第三知禁忌。第四示所应食。复次初无畏中。说一切种智。第二无畏中。说无一切烦恼习。第三无畏中。说法无谬失。第四无畏中。所说事辨得至涅槃。(三重中。疏唯中间喻说)。

▲疏此望十力下。四拣十力也。此有四对八对。以拣二别。如注所配。今疏中略出四对。谓第一第二第五第六也。余三四七八。略不明之。今具列之。论具云。问曰。十力皆名四无所畏。亦是智。有何等异。答曰。广说佛诸功德是力。略说是无畏。复次。能有所作是力。无所疑难是无畏。(上二无疏)智慧集故名力。散诸无明故名无畏。集诸善法故名力。灭诸不善法故名无畏。(上二疏无)自有智慧故名力。无能坏者故名无畏。智慧猛利是力。堪受问难是无畏。(上二在疏)集诸智慧是力。智慧外用是无畏。譬如转轮王七宝成就是力。得是七宝已周四天下无不降伏。是名无畏。(上二疏无)后更数番问答甚要。然恐初心难记。已抽入补阙中。有智力者。寻而说之。

疏四无碍智下。文二。初依智度略释。后约华严广释。今初。唯全依论。而法义二智。名有先后。论云。义无碍智。法无碍智。词无碍智。乐说无碍智。义无碍智者。用名字言语所说事。名诸法相。所谓地坚相。此中地坚相是义。地名字是法。以言语说地是词。于三种智中。乐说自在是乐说。于此四事中。通达无滞。是名无碍智。湿相水。热相火。动相风。心思相。五阴无常相。五受阴无常苦空相。一切法无我相。如是等总相别相。分别诸法。亦如是。是名义无碍智。法无碍智者。知是义名字坚相名为地。如是等一切名字分别中无滞。是名为法无碍智。所以者何。离名字。义不可得。知义必由于名。以是故。次义有法。问云。义之与名。为合耶。为离耶。若合。各说火时应烧口。若离。说火时应得水。答曰。亦不合亦不离。古人假为立名。以名诸法。后人因是名字。识是事。如是各各有名字。是为法。是名字及义。云何令众生得解。当以言词分别庄严。能令人解。进达无滞。是无辞无碍智。说有道理。开演无尽。亦于诸禅定中。得自在无滞。是名乐说无碍智。释曰。论以义为体相。以法为名字故。先义后法。又以彼论释破相经。(大品般若)故但约一切名相法数。推寻观察。皆不可得。以为实义。义是所宗。故先标也。今疏意。则顺诸论及华严经。法是标举。义是显示。夫欲解义。先须识名。名如前陈。义当后说。又显宗。法是真实之体。义是法体上差别。道理如下引华严中说。故法先义后。余义则全依论。论次又云。第一第四无碍智在九地中。(见实义及能乐说非彼九地菩萨。则不堪任故也)第二第三无碍智。在欲界及梵天上。(能知名字及以言语说之亦通凡夫故)。

▲疏然华严下。二约华严广释也。彼经云。佛子。菩萨住此善慧地。作大法师。具法师行。善能守护如来法藏。以无量善巧智。起四无碍辨。用菩萨言词。而演说法。此菩萨。常随四无碍智转。无暂舍离。(由此。注云初地分得此地任运。任运即是无暂离也。分得者。时有遗忘也。佛地即自然而应故云究竟)何等为四。所谓法无碍智。义无碍智。词无碍智。乐说无碍智。疏说有十种者。具在经文。世亲论。判此十段经为十相。前五。是三乘教理。通于染净。(前四所知。第五能知。前中初三所诠义。第四说相。即是能诠教也)后五。是三乘行果唯净。(初二通辨诸乘行果。后三别约一乘行果。于中。第八因行。后二果德。于中。第九体。第十因也)今便引经随释。(依清凉疏)疏前二境别者。十相差别。殊唯在法义。后二但是说此二故。

△注一自身相者。(能知事法体各殊故。此约总别以分法义也)经云。此菩萨。以法无碍智。知诸法自相。(色是变碍相受是领纳相等)义无碍智。知诸法别相。(色相有十一。乃至识有八种等。后二辨同体义分)词无碍智。无错谬说。(论云。想坚固。想者起言所依谓随自所觉诸法相随彼彼所化言词所宣。而说说无错谬。名为坚固也)乐说无碍智。无断尽说。(以多异名。次第不息坚固彼义。令他受乐故)此一门是总故。论总释中。亦依此解。诸家疏论。亦多依此。故此具录。自下。则但释初二。初二别故。不释后二。后二多同故。(故下云词则说于法义。乐说乃词中别义也)既不释义。亦略经文。但引前二而释也。

△注二同相者。(此以性相而分法义。性相各有因义。故云同想。前显性之宗。以真实性体为法。以差别为义。意在此也。故与智论不同)经云。复次。以法无碍智。知诸法自性。(诸法同以法无我性为自性)义无碍智。知诸法生灭。(诸法有为法。同以生灭为相。谓观无常门得入初句法义通名同相者。同无性同生灭故)。

△注三行相者。(三世迁流故。此约现及过未。以分法义。上三皆所诠)此下文略法义字。但自记。上句是法。下句是义。以对经文。自然明解矣。经云。复次。以法无碍智。知现在差别。(现法缘生也。设知过未。亦名现在以三世皆是当世现在故。论云过去未来。彼云世间摄故)义无碍智。知过去未来法差别。(设知现在。亦名过未。以现是过家未来。未来家过。是则当世知名法。达见过未。能知现在名义)。

△注四说相者。(此名数法对前三所证也此约本释以分法义)经云。复次。法无碍智。知法差别。(修多罗相故但云法)义无碍智。知义差别。(解释相故所以云义)。

△注五智相者。(前四所知此约能知也约法类以分法义)经云。复次。法无碍智。以法智。知别不异。(现见智也观如故云现见。谓观差别同如。故不异)义无碍智。以此智。知差别如实。(比知也此即类也。观前能观之智。亦如实故云。类也然所知境。即二谛能知法法此即无碍体从体立名不同前后余义在别卷中)。

△注六无我相者。(约所离明净也。此以真俗以分法义)经云。复次法无碍智。知诸法一相不坏。(第一义谛无我故云一相不坏无我故若言我证无我则坏无我以有能所二相故也)义无碍智。知蕴界处谛缘起善巧。(世谛见我。故云蕴等。迷蕴者积聚我迷界者异目我。迷处者欲我计为生门能受入故迷谛缘起者作我。皆明因异有造作故。多是法我今世谛无实。以为对治得入第一义。法无我故名善巧是则蕴等。是菩萨智境所治之)。

△注七乘相者。(此约权实以分法义也。上二通辨诸乘行。后三别约一乘)经云。复次。法无碍智。知一乘平等性。(观不异也。唯此可事实故)义无碍智。知诸乘差别性。(就被根性有三乘五乘故)。

△注八地相者。(约十地体。以分法义也)经云。复次。法无碍智。知一切菩萨行。(总[标]也何者是耶)智行法行。(能证智行。所证法行。是也何以此二行。名菩萨行)智随证(以智与如故。此即观知相即十地智体)义无碍智。知十地分位义差别。(说相也。谓体虽一智。相有十地分位故此分位由心差别故。论云。十地差别谓心而名说相者约口言也)。

△注九佛地相者。(此约真应。以分法义此下二皆果也。此约果体。彼约果用)经云。复次。法无碍智。知一切如来一念成正觉。(法身也。即始本无二之法。故云一念成矣)义无碍智。知种种时种种处等各差别。(色身也。随何劫中。随何国土。故云时处。随何等佛身名号。故云差别也)。

△注十住持相者。(果用也。此初能说所说。以分法义)经云。复次。法无碍智。知一切如来语。(随自意他意自他意语)力。(十力破磨)无所畏(伏外道)不共佛法(异二乘)大慈悲(故常说)辨才(故能说)方便(随物机)转法轮(正说)一切智智随证。(通上语力乃至法轮也。此即觉相)义无碍智。知如来随八万四千众生心行根解差别音声。(差别相也。知佛随心种性故。有差别声教)。

▲疏二则同下。二判词乐二辨也。皆词则说于等者。谓词者。但以言词说法义二种也。乐说者。但是说法义二种时。安立种种道理。喜乐演说。无断无尽。注如云词无错谬说无断尽者。此是十相之中。第一自相中文也。如前于引经大文下释了。以为余九相之例故。九中更不引经释也。

十八不共法 注力等二乘有分此无分者。论云。问曰。是三十六法。皆是佛法。何以故。独以十八为不共。答曰。前十八中。二乘有分。后十八中无分。如舍利弗善通诸法。阿泥卢豆天眼第一。又佛说弟子中师子吼等。

疏一二三等者。谓一身无失。二口无失。三念无失也。今意在文略故。都以无失。结之。故侧注无失云业。注多劫等者。论具云。佛于无量阿僧祇劫来。持戒清净故。身口业无失。余诸阿罗汉。如舍利弗等。多六十劫。又不久习戒故有失。佛无量阿僧祇劫。集诸法清净戒成就故。常行甚深禅定故。得一切微妙智慧故。善修大悲心故。无有失。注诸罪等者。论云。复次。佛拔诸罪根因缘故无有失。罪根本因缘。有四种。谓贪嗔痴怖畏(及习气)阿罗汉辟支佛。虽拔罪因缘。习不尽故。或时有失。佛于一切法中。遍满智慧。常成就故。若不知故有失。如舍利弗与五百比丘游行。至一空等宿。是时说戒曰。不知内界外界事。白佛言。住处乃至一宿弃舍则无界。又异时。舍利弗。目揵连。将五百比丘还。时高声大声故。佛驱遣令出。是为口失。复次。佛一切身口业。随智慧行。故身无失。口无失。注四念等者。四念处心。长夜善修故。善修甚深禅定。断欲爱及法爱处故。注心无得失者。论云。若心据匆匆念有忘失。佛心无得失。以是故无失。

疏四无异下。(兼注释之)佛于一切众生。无分别。无远近异想是贵可为说。是贱不可为说。如日出普照万物。大悲光明。一切怜愍。等度恭敬者不恭敬者。怨亲贵贱一切悉等。如客除粪人名尼陀。佛化度之。得大阿罗汉。亦如德护居士火坑无有异想。复次。佛于舍利弗弥勒菩萨等顺佛法行不爱。提婆达多富罗那外道六师邪见等亦不憎。是为佛于无量阿僧祇劫修熏心故。是众生中宝。如真金不可令异。注常观下。论云。复次。佛眼。一日一夜。各三观一切众生。谁可度者。无令告时。等观众生故。无有异想。注观彼下。论云。复次。佛观一切众生及诸法。从本已来。至不生不灭。常清净如涅槃。是名无异想。注入不二者。论云。复次。不二入法门。是诸法实相门。异想即是二法。常行不二入法门。注法即是异相。如是等名无异想。

疏五无不下。(兼注)定名一心不乱。乱心中不能得见实事。如水波荡不得见面。如风中灯不得好照。佛心如澄停水。如无风灯。故无不定心。注问佛若下。论问曰。定名从来未到地乃至灭尽定。入此定中。不能起身业口业。佛若常定。无不定心者。云何得游行诸国。具四威仪。为大众。种种因缘譬喻说法。如是事。欲界系心。及梵世不入定。可有是事。答云。无不定心者。有种种义。定名常摄心。善法中住。佛于诸法实相中。定不退不失。具名无不定心。注欲界下。论云。复次。欲界中有定。入是定中。可说法。以是故。阿毗昙中说。欲界系。四圣种。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无诤三昧。愿智。四无碍智。有如是妙功德。佛入欲界中定故。名无不定心。

疏六无界下。(兼注也。下皆准知)众生有三种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苦受生嗔。乐受生爱。不苦不乐受中生愚痴。是三种受。苦受生苦住苦灭乐。乐受生乐住乐灭苦。不苦不乐受。不知为苦不知为乐。余人钝根故。多觉苦受乐受。于不苦不乐受中。不觉不知。而有舍心。是为痴使所使。佛于不苦不乐受中。知觉生时觉住时觉灭时。以是故。言佛无不知已舍心。问曰。此中何等为舍。不苦不乐即是舍耶。为七觉中舍。四无量心中舍。名为舍。答云。不苦不乐即是舍。二处舍亦是舍。注或舍众下。论云。复次佛或时舍众生。入甚深禅定。一月二月。有人疑。佛为度众生故出世。何以故常入定。佛言。我种种因缘。知故舍。非是无知已舍。问云。何等是知已舍因缘。答云。于大众中疲厌故小息。复次。佛世世常爱远离行。若菩萨。在母胎。母亦乐远离行。乃至入涅槃时。在娑罗林双树下。长夜乐行远离。以是故。佛入寂定一心。复次。佛说法已。常教诸比丘。常坐禅。无令后悔。口之所说。身亦自行。故入禅定。复次。厌恶供养故。知众生应得度者。入禅定。作化人往度。余如补阙。

疏七欲下。乃至十二解脱知见。总有六门。一一云无减。注佛知善法等者。论具云。佛知善法恩故。常欲集诸善法故。故欲无减。修习诸善法。心无厌足。故欲无减。譬如一长老比丘。目闇。自缝僧伽梨。针纴脱。语诸人言。谁乐欲福德者。为我纴针。尔时佛现其前。语言。我是乐欲福德无厌足人。汝持针来。是比丘非文文宜见佛光明文识佛音声。白佛言。佛无量功德海。尽其边底。云何无厌足。佛告比丘。功德果报甚深。无有如我知恩分者。我虽复尽其边底。我本以欲心无厌足故得佛。是故今犹不息。虽更无功德可得。我欲心亦不休。诸天世人惊悟。佛于功德。尚无厌足。何况余人。佛为比丘说法。是时肉眼即明。慧眼成就。后有问答。在补阙卷中。

疏八中。注如欲中等者。论云。精进无减者。如欲中说义。即是精进。问曰。若尔者。无有十八不共法。复次。欲以精进。心数法中各别。云何言欲即是精进。答曰。欲为初行。欲增长精进。如佛说一切法欲为根本。欲如人渴欲得饮。精进如因缘方便求饮食。欲为心欲得。精进为成其事。欲属意业。精进属三业。欲为内。精进为外。如是等差别。复次。是精进。诸佛所乐。如释迦牟尼佛。精进力故。超越九劫。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次。如所说。佛告阿难。汝为诸比丘说法。我背痛小息。尔时世尊。四壁郁多罗僧。敷下。以僧伽梨。枕头而卧。是时阿难。说七觉义。至精进觉。佛惊起坐。告阿难。汝赞精进义。阿难言赞。如是至三。佛言。善哉善哉。善修精进。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何况余道。以是义故。佛精进无减。

疏九注失名错等者。论云。问云。先已说念无失。今复说念无减。无减无失。有何差别。答曰。失念名错误。减名不及。失念名威仪俯仰去来法中。失念无减。名住禅定神通。念过去现在世。通达无碍。问曰。何以故。念无减独是佛法。答曰。声闻辟支佛。善修四念处故念牢固。念虽牢固。犹亦减少。碍不通达。如宿命智力中说。声闻辟支佛。念宿命。极多八万劫。于广有减。亦于见谛道中。不能念念分别。佛于念念中。皆分别三相。佛心无有一法过而者。以是故。独佛有念无减。

疏十中。注三世一切下。论云佛得一切智慧故。慧无减。三世智慧无减故。慧无减。复次。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成就故。慧无减。复次。譬如苏油丰饶灯炷清净光明亦盛。佛亦如是。三昧王等。诸三昧禅定油无减清净炷。是因缘故。慧光明无量无减。

疏十一中注者。论云。解脱有二种。有为解脱。无为解脱。有为解脱。名无漏智慧相应解脱。无为解脱。名一切烦恼都尽无余。佛于二解脱无减。何以故。声闻辟支佛智慧不大利故。烦恼不悉尽故。智慧有减。佛智慧第一利故。烦恼习永尽无余故。解脱无减。复次。如漏尽力中说。佛与声闻。解脱有差别。佛得漏尽力故。解脱无减。二乘无力故有减。

疏十二中。注云言知见者下。论云。问曰。知见者。但言知。何以复言见。答曰。言知。言见。事得牢固。譬如绳二合为一则牢固。复次如从人读诵分别筹量是名知。自身得证是名见。譬如耳闻其事犹尚有疑是名知。亲自目睹了了无碍是名见。解脱中知见。亦如是差别。余如补阙疏无减者。(兼注)论曰。问云。佛一切法中无减。何以故。但六事中无减答曰。一切自利他利中。四事能具足。欲求一切善法之根本。精进能行。念能守护。如守门人。善者听入恶者遮。慧照一切法。断一切烦恼用是四法。事得成办。是四法果报。有二种。一者解脱。二者解脱知见。解脱义如先说。解脱知见者用是解脱知见。知是二种解脱相有为无为解脱。知诸解脱相。所谓时解脱。不时解脱。慧解脱。俱解脱。坏解脱。不坏解脱。八解脱。不可思议解脱。无碍解脱等。

疏十三四五中(兼注)论云。佛一切身口意业先知然后随智慧行。诸佛身口意业。一切行。无不利益众生。故名先知然后随智慧行。如经中说。诸佛乃至出息入息。利益众生。何况身口意业。故作而不利益。诸怨恶众生。闻佛出入息气香。皆得信心清净。爱乐于佛。诸天闻佛气息香。亦皆舍五欲。发心修善。以是故。身口意业随智慧行。声闻辟支佛无是事。心故作善。然后身口业善。意业或时无记。不随智慧而自生。何况余人。如憍梵波提比丘。虽得阿罗汉。自食吐而更食。是业不随智慧。又如摩头波斯吒比丘。得阿罗汉。跳上梁抨。或壁上树上。又如毕陵伽婆嗟。骂恒河神。言小婢。如是等身口业。先无智慧。亦不随智慧行。佛无是事。问曰。若尔者。佛或时身口业。亦似不随智慧行。何以故。入外道众生中说法。都无信受者。又复一时在大众中说法。现胸臆末尼揵子。又复为人疑不见二相故。在大众中。现舌相阴藏相。又复诸弟子狂愚人。骂提婆达。汝是狂人。死人。餐唾人。佛结戒。八种钵不应畜。听比丘用二种钵。若瓦若铁。而自用石钵。有时外道难问。佛默然不答。又佛处处说有我。处处说无我。处处说诸法有。处处说诸法无。如是等身口等。似不随智慧行。身口业不离意业。意业亦应有不随智慧行。云何言常随智慧行。答曰。是事不然。于是诸事。皆先有智慧。然后诸业随智慧行。何以故。佛入外道众中。虽知今世不信不受。以种种后世大因缘故。又复为止外道谤言佛自高慢。以是故。自往入其众中。又外道言。佛自言有大悲。普济一切。而但自为四众说法。我等亦是出家求道。而不为说。又如此经。佛性外道众中说法。不言不信受。佛遥见外道大会高声论议。欲至余处。回往趣之。论议师辈。遥见佛来。自语其众。汝等皆默。佛是乐寂静人。见汝等静默或能来。众即默然。佛入其众。说婆罗门三谛。外道众皆默然。佛作是念。狂人辈。皆为恶魔所覆。是法微妙。乃至无有一人受诫作弟子者。作是念已。从座而去。是人魔蔽得离。便自念。我等得闻妙法。云何不以自利。即皆往诣佛所。为佛弟子。得道离苦。复次。外道弟子。难其师故。不敢到佛所。是故。佛自入其众中。众得闻法。信受坚固。不复难师。得为弟子。或得道迹。如是等有种种智慧因缘。是故往入外道众。复次。萨遮只尼揵子。铜鐷络腹。自誓言。无有人得我难而不流汗破坏者。大象乃至树木瓦石。闻我难声。亦皆流汗。作是誓已。来至佛所。与佛论议。佛质问之。皆不得答。流行淹地。举体如渍。佛告尼揵。汝先誓言。无有有闻我难者而不流汗。汝今流汗淹地。汝诚观佛见有汗相不。佛时脱郁多罗僧。示之言。汗在何处。复次。有人。或有头汗身不汗者。佛头虽不汗。身必有汗。以是故。佛脱郁多罗僧。示其身。因是外道大得信向。皆入佛法中。是智慧因缘。身业随行。佛现舌相阴藏相者。有人疑佛身二相。而是人应得道。疑故不得。以是故现二相。出舌覆面。舌虽大。还入口中。而亦无妨。见者疑断。有人见出舌相。若生轻慢心。出舌如小儿相。见还入口说法无妨。便起恭敬。叹未曾有。有人疑佛阴藏不现。尔时世尊化作宝象宝马。指示之言。阴藏相不现正如是。有人言。佛出阴藏相。但示一人。断其疑故。论议师辈言。佛大慈悲心。若有人见佛阴藏相。能集善根。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及能大欢喜信敬心生者。皆令得见断其疑心。除是皆不得见。佛以大悲。为度众生故。从三种覆生。暂现如电光。是众生妄见已。信佛有大悲心。实于我法。不取不著。如是等因缘故现二相。非戏。非无羞。佛苦切语诸比丘汝狂愚人者。苦切语有二种。一者垢心嗔骂。二者怜愍众生。欲教化故。离欲人。无有垢心嗔骂。何况佛。佛怜愍教化故。有苦切语。有众生软语善教不入道捡。要须苦切粗教乃得入法。如良马见鞭影便去。钝驴得痛手乃行。亦如有疮得软药唾吮便差。有疮刀破出其恶害涂以恶药乃愈者。复次。佛若言狂愚人。是软语实语。所以者何。三毒发故。名为狂愚。云云。有人得苦切语。便欢喜言亲爱我。云云。注前三下。论云。问初说身无失口无失念无失。今复说身口意业随智慧行。义有何差别。答曰。先三种无失不说因缘。今说因缘随智慧行故不失。若先不筹量。而起身口意业。则有失。佛先以智慧起身口意业。故无失。复次。成就三种净业三种寂静业三不护业。有人疑言。佛何因缘。成就如是业。以是故。佛言。我一切身口意业。先以智慧。然后随智慧行。

疏十六七八中。(兼注)论云。此三种智慧。于三世通达无碍故。三业随智慧行。(将此义释前文)问曰。过去诸法。已灭已尽。无所复有。未来世诸法。今不来不生。未和合。现在乃至一念中。无住时。云何能知三世通达无碍。答曰。佛说过去未来现在通达无碍。此言岂虚。复次。若无过去未来。但有现在一念顷佛亦不得成就无量功德如十种智具十力。是故亦不得一心有十智。若尔者。佛亦不得具足十方。以是因缘故。知有过去未来。问云。若过去未来现在皆有者。何等是无。佛说四谛。苦谛观无常等相。无常名生灭败坏不可得。若过去法今实有。不名为无败坏不可得。注问若三下。论云。复次。若过去未来现在皆有者。便堕常。何以故。是法在未来世中。定有转来现在。从现在转入过去。如人从一房入一房。不名失人。答曰。若不失有何咎。问曰。若无无常。无罪。无福。无生。无死。无缚。无解。罪名杀等十不善道。若无无常。无杀等罪。如分别邪见中说。力在身七分中过。无所恼害。福名不杀等十善道。无常名分别生死。若无无常。亦无生死。亦无缚亦无解。如是等无量过咎。答曰。诸法三世。各各有相。过去法有过去相。未来法有未来相。现在法有现在相。若过去未来有现在相者。应有是难。而今过去未来现在。各自在相。注又若无过下。论云。复次。若实无过去来。亦无出家律仪。所以者何。若现在恶心中住。过去复无我。是为非比丘。又贤圣人。心在世俗中。是时应当是凡夫。无过去未来现在道故。如是亦无五逆等诸罪。是凡夫无过去业诸罪。所以者何。是五逆罪业已过去。及死时入地狱。是五逆罪未来。无业故无报。现在身不为逆罪。若无过去则无逆罪。若无逆罪。何有余罪。福亦如是。若无罪福。是为邪见。与禽兽无异。注又我不下。论云。复次。我不说过去未来如现在相有。我说。过去虽灭。可生忆想。能生心心数法。如昨日火灭今日可生想忆念。不可以忆想念故火便有。若见积薪。知当然火。众生心想念明日火。如过去火。不可以今心念火火便有。未来世事亦如是。现在心虽一念时不住。相续生故。能知诸法。内以现在意为因。外以诸法为缘。是因缘中。生意识。用意识自在。知过去未来现在法。但不自知现在心心数法。余者悉知。问曰般若波罗蜜如相品中。三世一相。所谓无相。云何言佛智慧知三世。通达无碍。答曰。诸佛有二种说法。先分别诸法。后说毕竟空。若说三世诸法通达无碍。是分别说。若说三世一相无相。是说毕竟空。复次非一切智人。于一切智人。于三世中。智慧有碍。乃至观世音文殊师利弥勒舍利弗等诸贤圣。于三世中。智慧皆有碍。以是因缘故。说佛智慧于三世中通达无碍。不为空事故说。

疏问无见顶下。此是以义用论。非论本文。论中因破小乘宗。别说十八不共法。云无见顶相。足下柔软。众生遇即时得乐。又说得神通。转众生心。如入城时。现神变力等故。论中破云。如是十八不共。非三藏中说。(三藏即小乘教也。意云佛说小乘时。不作是说也)亦诸余经所不说。以有人求索是法故。诸声闻论议师辈。处处撰集。赞佛功德。如言无失慧无减念不失。皆于摩诃衍十八不共法中。所以作论议。虽有无见顶足下柔软。如是甚多。不应在十八不共法中。不共法皆以智慧为义。佛身力如十万白香象力。及神通力等皆不说。以是故。当知十八不共法中。但说智慧功德等。不说自然果报法。复次。是十八不共法。阿毗昙。分别五阴摄。身口无失身口随智慧行。是色阴摄。无量异想。是想阴摄。无不定心。是识阴摄。余者行阴摄。皆在四禅中。佛四禅中。得道能涅槃故。有人言。四色不共法。色界欲界中摄。余九地中摄。皆是善。皆是无漏法。四色法二缘生。因缘增上缘。余残四缘生。四无缘。十四有缘。四随心行不与心相应。十三与心相应亦随心行。一不与相应亦不随心行。如是等种种。阿毗昙分别说。初如是分别。入般若波罗蜜诸法实相中。尽皆一相。所谓无相。入佛心中。皆一寂灭相。

圆觉经大疏释义钞卷第八(之下)

终南山草堂寺沙门 宗密撰

三十七助道章。

一释名中。云正因类者。谓此助道因。是正道因之派类也。又亦因为果类。则菩提之流类也。故次云。亦云菩提分。菩提分亦因义。谓通是三乘因故。俱舍云。觉谓尽无生。顺此故名分。释曰。觉者无明睡眠皆永断故。尽无生智。为此觉体。此三十七修趣菩提。名菩提分。故云分亦因义。

疏总谓下。文二。一明大小通局有异。言大乘道品无量者。不唯三十七也。故涅槃云。三十七品为涅槃因。非大涅槃因。无量阿僧祇道品。为大涅槃因。华严五地中。亦说无量道品。又离世间品。亦说道及助道。皆各无量。

▲疏若准智论但三十七下。二明法一心异。言三十七无所不摄者。则前说无量道品。亦在其中。但心行大小不同耳。故净名云。道品是道场。舍有为法故。又净名示病。大众来问。因以身疾病。广为说身无常等。结云。此可患厌。当乐佛身。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乃至从三十七道品生。则道品是法身因。又大集经中。若菩萨宝炬陀罗尼(宝具诸德故炬能破闇摄一切法名陀罗尼。岂是小也)涅槃经云。诸佛平等。犹如虚空。一切众生同共有之。若能修八圣道者。则得明见。据上诸文。则三十七摄无量道品也。注如四谛有无量相者。又暗引涅槃经为例也。谓迦叶白佛言。世尊。佛昔一时。在恒河岸尸首林中。尔时。如来取少树叶。告诸比丘。我今手中叶多。一切大地一切草木叶多。诸比丘言。世尊。一切大地草木叶多。不可称计。如来所捉少不足言。诸比丘。我所觉了一切诸法。如因大地生草木等。为诸众生所宣说者。如手中叶。世尊。尔时说如是所了无量诸法。若入四谛。则为已说。若不入者应有五谛。佛赞迦叶。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今所问。则能利益安隐快乐无量众生。善男子。如是诸法。悉已摄在四圣谛中。下云。智有二种。一者中智。二者上智。善男子。知诸阴苦。是名中智。分别诸阴无量相。悉皆是苦。非是声闻缘觉所知。是名上智。广说云云。

疏七类者。一对治颠倒道。(四念)二断诸懈怠道。(四勤)三引发神通道。(四神足)四现观方便道。(五根)五亲近现观道。(五力)六现观自体道。(七觉)七现观后起道。(八正道)故俱舍云。七觉八道支。一向是无漏。三四五根力。皆通于二种。则非见道之前别有修也。此七次者。若闻法已。先当念持。次即勤修。勤修故摄心调柔。故信等成根增为力。次七觉分别八正正行。有时八正。有前则未辨名道觉。

三出体中云。但以十法为体者。俱舍贤圣品云。此实事唯十。谓慧勤定信念喜舍轻安及戒寻为体。释曰。寻即此中思惟。言信二者。一信根。二信力也。言进八者。即四正勤为四。五进根。六进力。七精进觉支。八正精进也。言念四者。一念根。二念力。三念觉支。四正念也。言戒三者。即八正中。正语正业正命也。言定慧各八者。定谓四神足为四。五定根。六定力。七定觉支。八正定也。慧谓四念处为四。四念以慧为体。邻近名念故。五慧根。六慧力。七择法觉支。八正见。见即慧故。轻安喜舍思惟各一者。即是四也。怗前总成三十七菩提。若更速束此十。以三为蕴体。谓戒是无畏表色。喜支是受。余皆行蕴。若就五类法中。但二为体谓色及心所。若取助伴。则通五蕴。若取所缘。通一切法。广如智论二十一二及五十三。瑜伽二十八九及四十五。杂集第十等辨。

四明行相中七。今当第一四念处也。文中又二。一权教。二实教。前中二。初总释。后别释。今初也。杂集论云。一切并分法。皆由五门而建立。一所缘。二自体。三助并。四修习。五修果。疏初中四念者。七门之初也。身受心法者即是所缘也。念慧者即身体也。下引华严修身观等。即是修习观。四颠倒趣入四谛身等。离系即为其果。助伴可知。疏由念得住者。瑜伽云。若于此位。即是身等。若由此住。即是念慧。然此身等四。前即三蕴。而合想行为法。念者为用。明我所依事。(计我依止有限身故)我受用事。(受用苦乐)我自体事。(所了境相)我染净事。(由贪等染净由信等清净)是故。最初为正观察真实事相故。建立此四种事。为所缘境。疏从粗至细者。色身最粗。受领外境。望身次粗。心复为次。不约境故。法最为细。摄涅槃故。粗者易治。故云从粗至细教对治故。如下引智论明其次第。是也。注先重后轻者。谓常倒最重。由计心王而为常故。生邪见故。无因无果无善无恶故。最为重。乐次轻前。但妄计苦乐。不必邪见。执乐常等。生过浅故。次于想行。(法也)计有主宰。主宰不碍有修行故。此复次轻。计身为净。但生妄贪。无大过故。故为最轻。

▲疏初观身者下。二别释也。文三。一唯小。二唯大。三双显。今初也。言种子等。序分已释。疏苦苦等者。苦受苦苦。乐受坏苦。舍受行苦。故注云此配三受。疏五蕴法皆不自在者。五是计义处也。亦但属想行二蕴。不自在也。破此四倒。行四正行。开实相门。然此四处皆容各起四倒。从多计说。各语其一。

△疏又如实下。二唯约大乘也。治倒及引证。文皆可知。

△疏然观下。三双显也。注智论者。彼云乃至不念身受心法。(略世谛文。故云乃至)瑜伽者。彼论四十五云。菩萨于声闻道品。如实了知。如声闻地。云何大乘。如实了知。谓胜义修及世俗修。世俗修者。即观不净等。多同小乘。但知缘假。不许其实。即为异耳。胜义修者。谓离相性。大集般若。皆性相双观。恐繁不引。但以法性。唯破四倒。多约性相双修而说。故中论云。诸佛或说我。或说于非我。诸法实相中。无我无非我。亦应云。诸佛或说常。或说于无常。诸法实相中。无常无无常。(乐净亦尔)疏唯是菩萨者。如上唯约大乘中所引经也。

疏既除下。第二约实教也。文六。一蹑前总标。二别别释身念。三例余三念。四结释总名。五指实中权。六总结圆了。今初也。疏成八行者。然有三意。一谓取著生死无常涅槃常等。亦是八倒。无念而知生死无常涅槃常等。即是八行。二谓计于生死若常无常等。皆成颠倒。故为八倒。则非常非无常等。而为八行。三谓生死常等佛无常等。即成八倒。若谓生死无常等佛法常等。即成八行。依第三意。即双照常无常故。经引二意。常与无常。不舍离。依前二意。双遮常等。云云(亦如四地说)疏涅槃双树下。引事证成。谓如来涅槃之处。四面各有一双娑罗之树。亦名沙罗林。此云坚固。法瑶云。风霜不能改。四时莫能还。以况法身金刚之质。老死不能变。念念不能易。常乐之相也。言四双者。第三十云。善男子。东方双者。破于无常。以成于常。乃至北方双者。破于不净。以得于净。释曰。既云乃至者。应言。南方双者。破苦得乐。西方双者。破于无我。以得于我。又阇维经云。东方一双。在于佛后。西方一双在于佛前。南方一双在于佛足。北方一双在于佛首。入涅槃已。东西二双。合为一树。南北二双。亦合为一。二合皆悉垂覆如来。其树惨然。皆悉变白。第一经云。尔时。娑罗双树林。忽然变白。犹如白鹤。(阿含第四云云)然经文说树。无枯荣之言。表法之中。则有常无常等。案天台之释云。有枯荣。既表常等。或以义求。或别有据。案僧亳云。树高五丈许。上合下离。其华甚白。其实如瓶。香果具足。今以二树鲜荣二树枯悴。明法不偏。释曰。然未知所据。理甚昭彰。故以一枯表世间无常。一荣表涅槃常等。人不究之。但见于事。不知如来辨此征祥以表八行遣于八倒。

▲疏谓法性之色下。二别释身念也。谓大品。明以一切种修四念处。云何一切种修。应观此身之色法性缘生故。一色一切色。(大品云。一切诸趣色。即一切皆色)缘生即空故。一切色一色。(但一性空之色)法性中故。非一非一切。双照一及一切。亦非色非不色。双照色不色。身念既尔。余三亦然。(别卷具释)云何枯荣表此念处。谓法性之色等。具如疏说。于中有二。一举所治之病。二今观色下。明能治法药。言假智常净者。由假之观中。分别名相。知凡之净。虽计为净。二乘谓实。妄谓不净。今依佛慧。如螺髻见。故云常净。

▲疏余三类此者。三倒余三念也。

▲疏是则法药下。四结释总名也。今是法性之四。四皆破八倒。故云法药。称性观智。方称为念。四念处皆具三谛。一一圆融。

▲疏然华严下。五引实中权也。言皆有三者。瑜伽云。内自有情色为内身。外非情色为外身。他有情数为内外身。初即自身我受受故。

次即资具等。我所受故。后即眷属妻子彼我我受我所爱故。智论亦云。破三种邪行故。有人著内情多舍妻财。以全身命。有人著外情多贪财。丧躯为妻舍命。有人二俱著。破此三邪。成三正行。此约三人。对治各别。若约一人起观始终。谓先观自身。求净等不可得。或当外有。次便观外。复不可得。便生疑云。我观内时。于外惑错次内外俱观。亦不可得。疏观内身循身观者。智论云。寻随观察。然循有二义。一寻义。五种不净偏寻求故。二随义。谓虽瞑目了见身之影像。随顺本质相似性故。前标内身。即是本质。今云循身。即是影像。故杂集云。云何循身观。由随观分别影像身与本质身。平等随观于身境随身相似性故。名于身循身观。疏勤勇念知者。显修之仪。以贪等世事无始恶习离之甚难。过于世间慈父离于孝子。故须精进方能除遣。念即明记不忘。知则决断无疑。疏除世间贪忧者。即观之果。有所离故。观身不净。本为治贪。行者既离五欲世乐。未得定乐。或时生爱。如鱼乐水。常求乐事。还念本欲。多生此二。故偏遣之。又贪为五盖之首。贪除则五盖尽去。如破竹于初节。忧即五受之中。偏能障定。如灭恶贼。先除己害。故偏说之。疏等者。等于受心法。义如观身。但故改身字。为受字也。

▲疏然深观下。六总结圆了。

疏四正勤下。疏文有四。一来意。二出体。三释名。四行相。今初。蹑前法喻双辨。若瑜伽。但云如是于四念住串习行故。已能除遣粗重颠倒。已能了达不善法。从此无间。于未生善法为不生故等。

▲疏精进为体故总名勤者。蹑前出体之势。便释名也。即善十一中勤也。唯识云。勤谓精进。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悍为性。对治懈怠满善为业。勇表精进。简诸染法。悍表精纯。简净无记。即显精进唯善性摄。释曰。勇明念念高胜。非如染法设虽增长望诸善品皆名为退不得名进。悍表精纯。不同无覆无记之净也。疏异外道下。释正字也。疏虽是下。精四字也。

▲疏前二勤下。行相也。于中三。初束四为二。不出恶止善行。二二恶二善下。明所缘境。三前中未生下。简四别相。言未生之恶遏令不生者。遏者止也。故瑜伽云。若未和合未现前。名未生。为令不生发起希愿故。当令彼一切皆不复生。疏已生之恶者。瑜伽云。已和合已现前。名已生。先已和合。为令断故。发起希愿。我当于彼一切皆不忍受。断灭除遣。释曰。只令不续。即断灭除遣故。远公云。已起谢往。云何可除。此乃断于已生种类。在未来者。令不相续。非谓断于起已灭者。疏后二未生善令生者。瑜伽云。谓于未得未现前所有善。为法欲令得。令现在前。发心希愿。发起猛利。求获得欲。求现在前。疏已生令广者。瑜伽云。谓已获得已现在前所有善法。于此善法。已得不共。已得不退。依是说言为欲令住。于此善法。明了现前。无暗钝性。依是说言令不忘失。于此善法。已得现前。数数修习。成满究竟。依是说言令修圆满。远公亦云。已生谢往。云何可崇。此亦崇彼已生种类。在未来者。令其续起。上云圆满。即是种类。亦名四正断。后三是修。而言断者。善是断处。正修断处者。断懈怠故。故瑜伽云。一律仪断。二者断断。意明断也。绝不生色。三修习断。四防护断。断懈怠故。由修习为能断也。然其善恶。有通。有别。别正取前念处观中懈怠五盖等。以为不善。其能对治。为所生善。约大乘说。勤观法性。除实相之外皆名为恶。此则实教修正断意。亦应云。若有可断。不名真断。无断之断则无所不断。无勤之勤方名正勤。故法句经云。若起诸断精进。是妄非精进。若能无有妄。精进无有涯。

疏四神足者。文六。一释别名。二来意。三释总名。四所缘。五出体。六助伴。今初。疏欲者。瑜伽云。谓纯生乐欲。于诸不善自性因缘。过患对治。正审思察。住一境念。即由如是多修习故。触一境性。能害现行。故名欲定。(瑜伽意云。欲于不善因缘对治。审正思察。起心一境住念。于诸善法因缘。以能出离。正审思察。住一境念。即由如是。云云如上引)疏勤者。谓自策自励。发勤精进。以断二恶修二善故。疏心者。谓专心守护即名为心。此是加行。得心一境性。故名为定。杂集云。心三摩地者。谓由先修定力触心一境性。所以者何。由于前数修定力。令彼种子功能增长。由种子力。令心任运。于三摩地。随顺转变。由此束心。至一境性。(此明由道种子。其心任运趣定。即为加行)疏观者。如注所释。谓先闻正法。故于定时。能正简择。不同凡夫外道定也。

▲疏以勤过下。二来意也。

▲疏神即下。三释总名也。瑜伽云。如有足者。能往能还。腾跃勇健。能得能证世间胜法。说名为神。彼能到此。故名神足。(此举喻也。法合之文即疏中由出世法等是也。以世胜法喻出世胜法矣)。

▲疏神足所下。四所缘也。

▲疏神足自体即三摩地者。五出体也。

▲疏欲勤下。六助伴也。即是辨相。文四。一标指。但标四者。此四观能助故。若通明助伴也。已见念处之文。(引杂集三十七五门是也)。

△疏由欲增上力者。二结成定名。言皆从加行受名者。受别名也。即以因名果。若四皆名定。则因从果称。

△疏此四加行下。三彰其所因。因前正勤生故。华严前云欲生。此名欲定。前云勤精进。此为勤定。发心正断下。彼论于前发心中。开出策心持心故。成此心观二定故。故此云以发心中持心等也。

△疏是以随下。四总结。上来三四展转相摄。

疏五根者。四现观方便道也。既属忍位。忍可谛理。修印顺定。故为方便。亦即所缘故。论云。五根所缘境者。谓四圣谛理观方便所作此行故。文中三。一正。然杂集论。皆相摄。释云信为上首。能起余四。精进根者。既于谛。生忍可也。为觉悟故。起精进行修习。念根。于谛教精进已起不忘失行修习。定根。于诸谛既系念已起心一境性行修习。慧根者。已于诸谛。心既得定。起简择行修习。

▲疏然始入下。二通妨难。妨难云。始入佛法。即有信心。云何互此方明信也。次云未有定慧下。通也。三科者。即前三四也。故瑜伽云。由如是增上心学增上慧学所有瑜伽故。于大师弟子所证。深生胜解。能生净信增上义故。说名信根。复应问言。信由三科。信不可拔。余四云何复不可拔。答余四前修。至此成根。于理何失。

▲疏若依位者下。三明其果也。杂集云。五根修果者。谓能速发谛现观。由此增上力。不久能生见道故。又能修治燸顶。引发忍世第一法。即现此身已入顺决择分位故。

疏五力者。一不为他动。二能伏于他。二义名力。瑜伽二十九云。若复了知前后所证。而有差别。随此能于后后所证。出世间法。深胜解力。难伏制故。说名为力。谁不能伏。答此清净信。若天若魔若诸沙门婆罗门。若余世间。无有如法能引夺者。诸烦恼缚亦不能伏。故名难伏。此为上首。此为上首此为前行。余精进等亦名为力。疏又能损减者。暗引杂集论云。所说果者。谓能损减不信等障故。胜过于前。虽与五根所缘境果自体等相似。然不可屈伏等。义有差别。故云力也。今疏即此论文也。疏智度论下。以果释力。然依杂集。即现观亲近。义通大小。今约菩萨故。得无生忍。若初地见道。摄无生者。亦是现观也。

疏七觉者。文七。一释名。注释之文皆依杂集。今图易见故。便于列名下注之。

▲疏若依位说者。二出总体。释成觉义。是释通名故。瑜伽云。诸已证入正性离生补持伽罗。如实觉慧。用此为支。故名觉支。即释名意也。亦即所缘故。杂集云。七觉所缘者。谓四圣谛如实性。如实性者。即胜义清净所缘故。疏云觉自性。觉自性者。即四谛如实性觉。即上如实觉慧之用。以所观境。成能觉义。亦如能观。显所观境。二义相成。

▲疏然七皆自体下。三出别体。然上约如实总体。今辨随相别体。谓七于心所。各别有体。以觉统余故。择法一支。以为觉体。余六皆分顺成觉义。谓七各一法为性。念定择法。即别境中三。择即慧故。精进轻安舍。即善十一中三。喜即受蕴。受即遍行五摄。

▲疏总收七觉下。四会通相摄。念通定慧者。别境定慧故。四念是慧。须得念故。神足是定。心定须念。方守境故。疏虽是前三下。通妨。谓有问言。既是前三。此何重说。故通云。增故名觉。

▲疏依位所明下。五辨果故。杂集云。觉支修果者。谓见道所断。烦恼永断。由七觉支是见道自体故。瑜伽云。最初获得七觉支故名初。有觉见道谛迹。已永断灭见道所断一切烦恼。唯余修道所断烦恼。

▲疏又虽一刹那下。六分位。谓虽见道迅速。有十五心义。则一刹那。七法俱起。七虽俱起。功能不同。不可言一。如七味香。捣筛和合。焚如麻子。七香齐发。念除妄下。别示异相。

▲疏大乘七觉下。七理观释也。即华严四地。疏约顿门禅意也。不念诸法。即是念觉故。昔人云。真如无念。非念法能阶。实相无生。岂生心能到。无念念者则念真如。无生生者。生乎实相。故起信论云。若知离念。无有能念可念。是名随顺。若离于念。名为得入。又般若云。不念一切法。则念般若波罗蜜等。余可虚求。

疏八正道者。即现观后起道也。为断修道诸烦恼故。即杂集五门中。所缘境也。故彼论云。八正所缘者。谓即后时四圣谛如实性。由见道后所缘境界。即前所见诸谛如实性为体。文四。一释名体。瑜伽云。问何因缘故。名八支圣道。摄行疏正道。答能无余断一切烦恼。能于解脱究竟作证。是故名为八支圣道。八支自体即正见等。故不别出。今所注释者。全是杂集论文。瑜伽文广。意亦不殊。其正字下。注云。通八者。谓正思正语正业等。疏正见者。瑜伽云。当知此中若觉支时。所得真觉。若觉若得。彼已以慧安立。如证而觉。总略此二。合名正见。(所得是一。安立是二。即二见道。合名正见)疏正精进者。瑜伽云。依止正见及正思惟正语业命。勤修行者。所有一切欲勤精进出离勇猛势力发起。策励其心。相续无间。今据杂集意。但显功能。不显其相。疏正念者。瑜伽云。由四念住增上力故。得无颠倒所摄正念及与正定。

▲疏若能如上下。二辨果。言分别诲示等者。杂集云。道支修果者。谓分别诲示他。令他信。烦恼障随烦恼障随烦恼障净。最胜功能障净故。

▲疏然其八中下。三类摄。即瑜伽意。以戒定慧三流类摄之。先摄为三学。后定慧大同下。对简同异。异唯在戒故。瑜伽云。问何故此名圣所受戒。答以诸圣者圣善正子。长时爱乐欣慕悦意。我于何时。当正获得诸语恶行。诸身恶行。诸邪命事不作律仪。由彼长时。于此尸罗。深心爱乐。欣慕悦意。故获得时名圣所受戒。既获得已。终不正知。而说妄语等。

▲疏上之七类下。四法喻总显三十七也。初法后喻。在文可知。婆沙智论皆有此文。并以树况道品。故名道树。疏三身等者。身谓法报化。智谓大圆等。眼谓肉天慧法佛。通谓如意天眼天耳他心宿住漏尽。地谓十地。度谓十度六度。果向谓须陀洹等各四。缘谓十二缘。谛谓四谛。处即十遍处。定即八定九次第定。等者等于余所不说无漏一切功德也。

疏八万下。三总结。文五。一标结数。二释总持。三配科段。四彰染净。五通伏难。今初又四。初云然法门下。标意也。

△疏然其所下。二释所治也。言古来释云者。华严疏中及诸疏中及诸疏论。皆作此说。计算合数。付在说人。今但略指法体。言根本十者。贪等五钝使。身见等五利使也。一惑力者。如贪好女时。厌贱其恶。厌即嗔义。贱则慢义。必由痴故。余疑及见等皆类此知。分为九品等者。烦恼有轻重也。于内外境起者。将此多惑。触境现行。迷四谛者。不识世间集因苦果出世道因灭果也。依三毒等分者。一切众生。有贪偏多。余二少者。嗔痴亦尔。有三毒皆等者。此四类人。皆各具前二万一千。故成八万四千也。问初指根本烦恼。已说贪等。今云何重说。答前通指一切有情。无始已来。以无明为本故。皆具此惑。今则论一期一世现起轻重。故非重也。注更有二说者。在别卷中叙之。然讲时亦不用引说。

△疏一一对翻下。三释成能治。谓本由迷净故染。今悟染本净。故无加减。故清凉云。遇三毒而三德圆。入一尘而一心净。又有云六贼变为六神通等。余如疏引起信论证。上来释第一大段竟。

▲疏陀罗下。二释总持也。

▲疏然上从下。三配科段也。

▲疏五段相由下。四彰染净也。由不觉者对上觉圆明。故名赖耶者。对上显心清净也。乃至处界诸有一一翻对本经也。言对治此等者。演说诸教对染修净证果等行相。今既觉了等者。正判此经称性真实翻染行相。

▲疏然无漏下。五通伏难。伏难云。经中先说诸佛力无畏等后说道品因等。文岂非倒。故答云。若约人等也。疏据法本末者。据真实法理本来是佛。(此是常性之果。故名本也果也)然多劫迷之。故成垢染。须修习万行翻于漏染。(渐修也。故云末也。因也)疏亦如下。引证中。言根本等者。论云。若因灭(论以根本无明为因。故生业相转相境界相)则缘灭。(缘则境界相也。与后六粗为生起之缘故彼疏云。无明为因。生三细。境界为缘生六粗。今言因灭则缘灭者。彼疏释云。得对治无明灭时无明所起现识境界亦随灭也)因灭故不相应心(三细也。细故无四心所相应粗显之相)灭。(亲依无明因生故。无明灭时。亦随灭也)缘灭故相应心(六粗前四也。其相粗显是心心所相应之相也)灭。(次四粗亲依境界缘生。故境界灭时。亦随灭也)今引此以证果先因后者。以根本无明灭时。佛果则显。今既先由无明灭。方得境界等枝末不觉展转而灭。则果先因后。对治展转枝末。是万行因法故。

疏一切实相者。既历法已尽故。但是通相摄之。义如疏释。思之可见。疏皆由自心者。净名云。随其心净则佛土净。疏众生劫等者。法华云。众生见劫尽大火所烧时。(火灾坏器时也。事在贤劫章中)我此土安稳。天人常充满。疏螺髻等者。净名经中。螺髻梵王云。我见释迦牟尼佛土清净。譬如自在天宫。(随天业识所见故)舍利弗言。(即鹙子也)我见此土。丘陵坑坎。荆棘沙砾。土石诸山。秽恶充满。(随人业识所见)于是。佛以足指案地。即时三千世界。若百千珍宝严饰。譬如宝庄严土。一切大众叹未曾有。而皆自见坐宝莲华。

△疏况乃下。道理转谛的也。且如上说。心随染净之缘。尚能于染见净。况心冥真性。染净俱清净耶。疏身土依真者。如前引华严云。普贤身相如虚空。依真而住非国土。上来正释此段经文说。疏然上七段已下。总相。翻对未觉之时妄法生起次第。释成觉了还相摄为次第也。

疏第二空色下。文三。一正解所言。此当泯绝等者。即真空观中有四句。前七段。即诸法即空。不待除却诸法故。当第三句空色无碍观也。今空色俱如。同于觉性。称性不动故。当第四泯绝无寄观也。

▲疏然诸法下。二释疑。疑云。诸法即事。觉性即理。今既二法平等。便当理事无碍。何得科判在真空观中。故此牒疑词。类释云夫理事等。

▲疏乃至下。三释结例之文。

疏第二理事中。疏言先示观门者。前已总科判说故。此但牒之。然观门须亲从口决听受。难可以文字释之。释之即甚繁矣。难为节略故。但与连续本文而已。下亦准之。注此二门等者。本文云。如全一大海水在一波中。而海非小。如一小波币于大海。而波非大。同时全遍于诸波。而海非异。俱时各币于大海而波非一。又大海全遍一波时。不妨举体全遍诸波。一波全币大海时。诸波亦各全遍。互不相碍。思之。问理既全遍一尘。何故非小。既不同尘而小。何得说为全体遍一尘。一尘全币于理性。何故非大。若不同理而广大。何得全遍于理性。既成矛楯。义极相违。答理事相望。各非一异。故得全收。而不坏本源。谓先以理望事。有其四句。一真理与事非异故。真理全体在一尘中。二真理与事非一故。理性体常无边际。三以非一即是非异故。无边理性全在一尘。四以非异即是非一故。一尘性无有分限。次以事望理。亦有四句。一事法与理非异故。一尘全币于理性。二与理非一故。不坏于尘相。三以非一即是非异故。一小尘币于无边真性。四以非异即是非一故。币无边理。而尘不大。思之。问无边理性。全遍一尘时。外诸事法处。为有理性。为无理性。若尘外有理。则非全体遍一尘。若尘外无理。则非全遍一切事。义其相违。答以一理性融故。多事无碍故。故得全在内而全在外。无障无碍。各有四句。先就理四句者。一以理全体在一切事中时。不碍全体在一尘处。是故在外即在内。二全体在一尘中时。不碍全在余事处。是故在内即在外。三以无二之性。各全体在一切中。是故亦在内亦在外。四以无二之性非一切故。是故非内非外。前三句。明与一切法非异。此之一句。明非一。良为非一非异故。内外无碍。次就事四句者。一一尘全遍于理时。不碍一切事法亦全币。是故在内即在外。二一切法各币理时。不碍一尘亦全币。是故在外即在内。三以诸法同时各币故。是故全内亦全外。无有障碍。四以诸事各不坏故。彼此相望。非内非外。思之。疏三依理成事等者。文云。谓事无别体。要因真理。而得成立。以诸缘起皆无自立故。由无性理。事方成故。四事能显理者。谓由事揽理故。则事虚而理实。以事虚故。全事中之理挺然露现。五以理夺事者。谓事既揽理。遂令事相皆尽。唯一真理。平等显现。以离真理外无片事可得故。六事能隐理者。谓真理随缘。成诸事法。然此事法既违于理。遂令事隐理不现也。经云。法身流转五道。名曰众生。故令众生现时法身不现。七真理即事者。谓凡是真理必非事外。以是法无我真理故。事必依理虚无体故。是故。此理举体皆事。方为真理。八事法即理者。谓缘起事法。必无自性。无自性故举即真。故说众生即如。不待灭也。九真理非事者。谓即事之理。而非是事。以真妄异故。实非虚故。所依非能依故。十事法非理者。谓全理之事。事恒非理。性相异故。能依非所依故。是故举体全理。而事相宛然。注同一缘等者。前前必具后后。后后亦具前前。方成无碍义也。理望事者。三成五坏七即九离。事望理者。六隐四显八一十异。谓现事必尽。事本虚故。事现理唯隐。理是真实。不可坏故。余仿此详之。其初二门。是总是本。故不配之。逆顺者。三四七八相成相显相即是顺。五六九十相夺相隐相非是逆。自在等者。即成夺即显即隐。深思者。超情难见而思也。令观明现者。成就也。销经文处。但约观门义。而详之即见矣。

疏第三周遍中。文三。一示观门。二销经文。三释所以。初中。云一理如事者。谓全体为事故。如事之多。如事差别。如事显现。如事变异等也。疏体无不现等者。理体现出。于耳目之境。百千万种。历历炳然齐现。如彼芥瓶。亦如真金。举体全现。为百千万种之器。智人见之。全无分毫之隐。亦无分毫不器。如理无分毫之隐。亦无分毫不事故。次云此则事无别事等也。若言此现但是一理。以智证之。名为现者。何异前理夺事门乎。此是事事无碍门。必非但说一理。请详之而勿惊疑。疏二事如理者。如理普遍。如理广大。如理彻于三世。如理本有。如理常住不变等也。法华云。世间相常住。是佛于彼密意。指此门之法义。疏与理非异者。对下第三非一也。然此一门。对前对后。望初门即理如事。如事如理为对。望第三门。即事与理。非异非一。为对。故总此三门之义。方成周遍含容。谓初门都是法义所依。次门是周遍。第三是含容。以下六门。但展转释于二三两门。第十门但普收摄。故知后七更无别法。疏三事含理事者。谓此事事无碍观中。未有一事不全含真理不全含诸事故也。非一者。对前非异。谓由非异故遍。由非一故存。以为能容之者故。次云存本一事而能广容。一事者。随举一事。即如此也。乃至一尘一毛等。不大者。由与理非一故。若但不异。唯成广大无边。何有一微尘等。为能容之主矣。言能容摄者。复由与理不异也。虽以门当于不一。然必有非异之义。故下结为四句也。由刹等诸法者。所念佛刹及诸佛众生等也。既不离下。释彼一事含之所以。疏此理事融通下。句数料简也。此门为句者。谓若一尘周遍。即但说与理非异。其义即成。若一尘含容。即必具非一非异。其义方显。谓须非一方存得此尘为能容之主。复须非异方有含容之能故。以非一异义。一多交络。便成四句也。一中一者。上一是能含。(由不一故有体。由不异故能含)下一为所含。(但由不异故随所依理在一尘不假不一之义)余三例此。皆上为能含。下为所含。结云。各有所由者。即如上释非一异等也。疏四通局无碍下。本文云。谓诸事与理非一即非异故。令此事法不离一处。即全遍十方一切尘内。由非异即非一故。全遍十方。而不动一位。即远即近。即遍即住。无障无碍。五广狭无碍者。谓事与理。非一即非异故。不坏一尘。而能广容十方刹海。由非异即非一故。广容十方法界。而微尘不大。是则一尘之事。即广即狭。即大即小。无障无碍。六遍容无碍者。谓此一尘望于一切。由普遍。即是广容故。遍在一切中时。即复还摄彼一切。全在自中。又由广容即是普遍故。令此一尘还即遍在自内一切差别法中。是故。此尘此自遍他时。即他遍自。能容能入。同时遍摄无碍。七摄入无碍者。谓彼一切望于一法。以入他即是摄他故。一切全入一中之时。即令彼一还复在自一切之内。同时无碍。又由摄他。即是入他故。一法全在一切中时。还全一切。恒在一内。同时无碍。八交涉无碍者。(一望多亦有摄入不同第六。但第六但有广容)谓一法望一切。有摄有入。通其四句。一。一摄一切。一入一切。二。一切摄一。一切入一。三一摄一。一入一。四一切摄一切。一切入一切。同时交参无碍。九相在无碍者。谓一切望一。亦有摄有入。亦有四句。(在者自在无碍法。入他法中。他又摄法。在己中故)谓摄一入一。摄一切入一。摄一入一切。摄一切入一切。同时交参。无障无碍。十普融无碍者。谓一切及一普皆同时。更互相望。一一具前两重四句普融无碍。

▲疏所以然者下。三释所以。问有所以得令诸法如是融通无碍。前虽已说由非一异略领其义。未即于心更精明示。故此答云。唯是真心等也。然法相宗。唯心之义。但唯有为生灭八识。此宗究竟实。唯是真如之心。如起信论说。此亦前后显明。就中普贤章。约五教说唯心。是最广。今此意者。谓事与真理。既但是一真心源。(即此一心。毕竟无生灭变异离一切相。即名真理。即此一心。如明珠能现诸相。即名为事。故论开一心二门)真理周遍时。含容时。事岂独不遍不容耶。疏皆如幻梦者。犹如幻师。能幻一物以为种种。幻种种物以为一物等。华严云。或现须臾作百年等一切诸法业幻所作故。所以一异无碍。言如梦现者。如梦中。所见广大。未移枕上。历时久远。未经斯须故。论云。处梦谓经年。觉乃须臾顷。故时虽无量。摄在一刹那。疏如影像者。一切万法略有二义。一皆如明镜。含明了性。一心所成故。二分别所现故。一切法互为镜像。如镜互照而不坏本相。华严又云。远物近物。虽皆影现。影不随物而有远近。疏与所依性非一异者。即如上第二第三门释。然亦是法性融通之义。谓事与理。若但非一。便唯成理外之事即互相碍。不可相遍容。若但非异。便成唯理。又无事法可说。说何遍与不遍。理唯一味。亦无可遍可容。今则理事融通故。得具斯无碍。今且偏约不异义言之。(其中常含不一义也)谓不异理之一事。具摄理性时。令彼不异理之多事随所依理皆于一中现。(此一是与理不一之一也)若一中摄理不尽。则真理有分限失。若一中摄理尽。多事不随理现。则事在理外失。今既一事之中。全摄理。多事岂不于中现。故华严序云。理随事变。一多缘起之无边。事得理融。千差涉入而无碍。故此次云。故得遍多等也。遍多容多是第六门。合前四五。成前二三。入一摄一。是第七门。翻前第六。皆如注说。等者等余门也。然准华严疏。述事事融通所因。具有十义。一唯心所现故。二法无定性故。三缘起相由故。四法性融通故。五如幻梦故。六如影像故。七因无限故。八佛证穷故。九深定用故。十神通解脱故。十中随举一义。即令诸法融通无碍。十中前六。通约法性。为德相因。法尔如是。七约修因。八约果德。九十通于因果。今用四门。即第一第四及五六也。

疏总指圆彰等者。经文从证得诸幻灭影像故已来。终于无坏无杂。皆是觉成之相也。疏三念境者。诸大乘说。佛于三种人边。心无有三。一恶心以刀割佛左膊。二敬心以香涂于右肩。三无敬无恶不割不涂。佛于割者不以为恨。涂者不以为恩。不涂不割者亦无分别。今观行成就之人。只于观行中时。用心全同佛也。佛说三境。今说八境。但文广略。无别义类。若约能对之心。行人即出观时。未除分别。佛则究竟如。然言不与者。不许可也。故孔子数云。吾不与也。意是不许。余不求不厌等皆可知。疏举八下。乃至注文引证。皆释成此科。的是用心同之义。意未说境。恐见八境。谓是通论。故简之也。注所引文。即其次两唱经文便是注但有自等者。杂集论云。分别有三。一自性分别。二随念分别。三计度分别。今恐疑云。识是了别之义。何得言眼识无分别。故注释之云。但有自性也。八识分别。第八识及前五识。皆唯现量。现量所得。(自然于境显也)即自性分别也。任运自然分别。不待起心筹量比度故。

疏如法华者。前二十五有文中已说。梵王计众生为子。众生计梵王为父。诸经论皆判为邪见。西域一切众生。从古来相传有此妄计。佛于法华中。乃自云譬如梵王是众生父。岂佛亦邪见耶。但且随俗易信易领之处而为喻也。今举目瞳。为能见之眼光。非佛不解。但随俗可见之边。喻之令解。问此经净土所说。何有凡俗。答经文每段。皆云为末世众生。岂只为诸菩萨耶。若只为诸菩萨。诸菩萨皆是极位。岂不解此中诸法。而要佛说耶。故知但以被于群情。故说经也。

疏二见境同中。文二。初总销经文。后别释众生成佛。初中。言尚见持毁者。前但云不敬持戒不增毁禁。不言亦不分别是持是毁。若见持毁等八境差别。岂同佛境。故先泯之云无修无成等也。疏冥一如下二句。是华严序文。谓冥与本源。而无能与。于事于理。无分别心。亦非无记。但不计有为不有空与不空。故千万纷动之法。自然寂而不动。不动即无二相。故云寂灭无二。疏十大数者。彼经僧祇品说。一阿僧祇。二无量。三无边。四无等。五不可数。六不可称。七不可思。八不可量。九不可说。十不可说不可说。疏一百三十七重者。从一至十。为十数。加百千及万等三。成十三数。从此已去。便是华严中。数法之始。如华严疏云。洛叉者梵语也。此云万。彼初起云。百洛叉为一俱胝(此云亿)乃至不可说不可说。转倍倍变之。复有一百二十四重。添前十三故。成一百三十七也。且如此方黄帝算法。始从一二。终至正载。但有二十三数。已说天地不容。小乘六十已至无数。(彼以阿僧祇为极。阿僧祇。此云无数)若非华严圆教。何有穷斯数法哉。故彼经唯此品是佛自说。疏亦如善财等者。善财南游。历诸善友。总五十五人。古德摄为五相。第一有四十一人。寄位修行相。(初见文殊一人寄十信余四十人。如次寄三贤十圣也)二见摩耶夫人等十一人。会缘入实相。三见弥勒。摄德成因相。四再见文殊。智照无二相。五见普贤。显圆广大相。今即第二相也。摩耶是佛母。能生化身之佛。表此等觉之位。会前差别地位事相因缘。入于一实。同于妙觉诸佛。故名等觉。等觉之智。亲生妙觉法报真佛故。以佛母寄于此位也。得愿智幻等者。经云。摩耶。告善财言。我以成就菩萨大愿(愿为一切佛母故)智(权实二智也。权智能起大愿。能成幻事。实智即般若。生佛真身也)幻(幻有二义。一愿智体虚当相名幻。二即智所作生佛等事皆是幻也)解脱门。是故。常为诸菩萨母。(托胎生时。未名佛也)如我于净饭王家右胁而生悉达太子。现不思议神变。乃至尽此世界海。所有毗卢如来。皆入我身。示现诞生。疏见一切世界等者。此位有十一善友中。今是最后德生童子有德童女。得菩萨幻住解脱故。见一切世界皆如幻住境界自性(即所入之实也)不可思议。(上皆经文)评曰。既于此位中。始终皆幻。由观诸法如幻故。得入于一实。等于诸佛。名等觉位。正与此一科经同。今科此云同佛同即等也。佛即觉也。今经云诸佛世界如空华者。幻与空华。义无异也。疏十种起具等者。十者如来神力故。(偈云。遮那悉严净。无边刹海故。华藏中含净秽。故云一切刹。皆云佛土故)法应如是故。(法尔本识。如来藏身。为所依持。恒顿变起外诸器界)众生行业故。(业有善恶染净。国有苦乐净秽)菩萨诸智故。(镜智成自受用土)同集善根故。(众生菩萨。共摄一缘。各随行业来生其国。凡圣同居。即变化土)菩萨愿力故。(十大愿中。修净立愿是)菩萨成行故。(八地经文。有净土分。由行不退故。上二皆他受用)菩萨胜解故。(胜解印持。随心变故)佛成道力故。(身[满]十方尘刹一时成故。一则因地善根所流。二则果用势力)普贤愿故。(无间成与不成。常能融摄。然法性土。通为其体。以法尔为正因。以一切智。及总以诸因而为缘因故。后三亦融前土。非别有体)疏染行众生等者。彼经云。有世界海微尘数劫转变差别。所谓法如是故。世界海无量成坏劫转变。(世界海下。下皆例有)染污众生住故成染污。(法界品云。大王未出时众池皆[打-丁+古]涸等)大福众生住故成染净。(人天福命多染少净故先云染净。法界品又云。大王今出世粳米自然生等)信解菩萨住故成净染。(地前未断障。故非纯净。多净少染。故先云净)等者。等余六句。(经有十缘。疏中用四)谓众生发菩提心住故世界纯净乃至十也。疏三成坏相者。然世界成住坏空。皆二十增减。住满二十劫。即到坏也。劫欲坏时。十九劫中坏有情类。唯后一劫中坏器世间。坏有情者。初阿鼻狱等。次鬼畜四洲六欲。皆怖大灾。不造欲界善恶等业。皆习二禅。死即上生天。更不生鬼狱人天等。十九劫中有情已尽。次坏器界。初日光四倍热。次生二三日乃至四五。后七日并现。大洞然起。气冲初禅。一时火起。其中有情。先已上生去。世界既空。又经二十劫。后又劫成。初大风持界。从二禅天。云布三千界。雨如车轴。风遏不流。结水金轮。次水轮先成。梵王界次下渐成。风鼓清水。成须弥七金等山。随等成有情。住滓浊。为四洲乃至地狱。醎海外围。方名器界立。二禅福尽。下生阎浮。初有身光及地饼林藤自然粳米。后因渐恶。光及地饼等灭。即有日月及耕种等。以渐恶故。生三涂等。怖罪修善。生四洲六欲乃至梵世。乃名成劫。

疏增减者。人寿上从八万岁。百年减一年。乃至十岁。又劫寿增。每生男女。寿即倍之。如是渐增。还至八万。故名增减也。缤纷者。纷纭撩乱之状也。

疏然说生佛下。第二别释众生成佛也。文四。一标意二别释。三料简。四指经。一中。云庄严契经者。义如归敬偈中已释。亦使下文等者。下金刚藏。蹑此文中众生成佛之义。三门征难。如来分明示之。即至下摄此易解。

▲疏一者下。别释也。一中云者。有部者。萨婆多宗也。经部。即不为此计唯悉达者余诸有情皆无佛性终无成佛之分。三十四心者。八忍八智。总十六心。入见道。至修道位。最后非想一地。断九品细惑。每品一无间一解脱。复成十八。参前十六。为三十四心矣。其八忍八智及修所断下八地各九品惑等义。皆在下金刚藏章备释。五分法身者。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也。翻五蕴即成矣。

△疏唯具大乘等者。法相五性宗。说众生五分中。唯一分半。有大乘性。即发菩提心。修六度。三祇成佛。余三分半。本无佛性。修亦不成。但有二乘及无性故。(悬谈已说)五位伏断等。皆在下清净慧章明地位中释。

△疏本觉真心下。乃至不离本觉者。起信中义前已频述。内外熏者。本觉为内熏。闻善友大乘实教为外熏。亦如论疏释也。始断灭相等者。论云。如凡夫人。觉知前念起恶故。能止后念。令其不起。虽后名觉。即是不觉等。具如清净慧章地位处说。令且略显大意者。谓论有三细六粗。摄为四相。生相即初业相也。住相即后二细初二粗也。异相即三四粗也。灭相即第五粗起业相也。(因业为灭者。始从一念业相。展转至于起业。起业已了。此心即灭结成业种也。第六粗。是苦报之身。非可断法。故不明也)断一相。成一位。以成四位。即文中四种觉也。(一觉业。二相似觉。三随分觉。四究竟觉)余对下疏文。详之自解。注延促无定者。问论中说无定者。是方便言。定三祇者。是实义。云何今云此则延促无定。答梵语。劫波。此云时分。大劫小劫。长时短时。下至刹那。皆名时分。阿僧祇。此云无数。意云多也。世人欲说时节久者。皆云无数量时无限时之类。通目年月日或一日中。待人嫌久。便云无数时待不见到等。今但云三无量时方得成佛。于中。不妨或说延或说促。论中云定。但说定三意。不指无数。既云无数。云何能定。能定三者。从具足凡夫硕发菩提心闻熏修习。法尔无量时分。得亲证真如。名为见道。是一无数时。见道已后。仍余俱生二障。任运数起。以圣道力。渐断渐修。法尔经无量时。方得不假功用自然念念趣寂灭念念入法流。名二无数时。从任运进趣之后。法尔无量时。始得舍劣善弃无记。是佛威仪化行。离修离证。入于究竟。而无所入。廓通法界。法界为身。超因果量。尽未来际无有间断。名三无数时。但定其三。不定无数。无数之中。延促各由利钝之根。又时无自体。唯心见故。故法华论。释经劫数之言。或言年岁或月日等。但相宗定久。性宗唯心。(处梦谓经年。觉乃须臾顷等)故说彼定。此不定也。故注明言此则唯依自心延促。

△疏四初住成下。文二。以经显示。二彼疏下。以疏解释。离情思之可见。

△疏五一念下。文四。一正示。二始梦下。喻显。三故论下。引证。(引一论四经。证于悟即是佛之义)亦无始觉异者。冥同本觉。便是究竟觉也。论具云。若得无念者。即知心相生住异灭。(由无念故。方[如]众生四相一念动转)以无念等故。(为众生之念本来见无。无念与佛等。故能知之)而实无有始觉之异。(始觉者。觉四相。四相离本觉无。是空无待。何言始。故次云皆无自立等)以四相俱时而有皆无自立。本来平等同一觉故。若离妄想等者。正是前一念悟时也。证本有觉知离念即现。非新得也。疏广博严净经者。彼经云。尔时虚空中。有三善男子。求菩萨乘。自然而现。渐渐而来。各执十大莲华云云。尔时阿难及诸时会。皆共遥见三善男子渐渐而来。见已生希有心。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此善男子。为从何来。佛告阿难。东方过恒河沙佛土。有世界。名华高须弥山。此善男子。于彼世界。闻说此法及上因缘。以是来。彼佛名华有高须弥山王如来等正觉。今现在说法。尔时。三善男子。前诣释迦牟尼佛。头面礼足。右绕三币。右膝著地。一心合掌。以所执华而散佛上。作如是言。世尊。我等。今于此法能信能解。不生疑惑。所以者何。我等于此法中。无有疑惑。犹如如来。尔时。第一善男子。白佛言。世尊。若作是说。我是如来。此言便是正说。所以者何。我于此法。不生疑惑故。尔时。第二善男子言。若作是说。我是世尊。此言便是正说。所以者何。我于此法。不生疑惑故。尔时。第三善男子。求菩萨乘者。白佛言。世尊。若作是说。我是佛。此言便是正说。说所以者何。我于此法。不生疑惑故。故尔时会中百千众生。心皆扰动。不安本座。作是念。无有二佛并出世间。今此善男子。以何等故。发如是言。作是念已。展转相语。且共嘿然。世尊在座。自当解说此诸菩萨如是语义。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此诸菩萨。名字何等。乃能作是大师子吼。佛告阿难。其第一菩萨。名乐求如来音声。第二菩萨。名乐求世尊音声。第三菩萨。名乐求佛音声。阿难当知。以是缘故。彼菩萨摩诃萨。作如是说。阿难白佛言。世尊。今此会中。有百千众生。心皆扰动。作是念。无有二佛并出世间。以何缘故彼作是说。唯愿如来敷演其义。令此大众心不扰动。所种善根增益明净。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皆共一心听  我说是语义  何故名如来  世尊及佛耶  能知过去如  亦知未来如  见一心法如  是故名如来  不畏于生死  正住生死中  化度诸众生  是故名世尊  生死无有法  而可破坏者  不牢不破坏  以此度众生  恒为诸众生  说如虚空法  不曾生怖畏  是名为世尊  觉知一切法  此法无所有  已觉无有法  是故名为佛  觉了诸烦恼  不名得自在  以智离烦恼  是故名为佛  能觉此身空  此身无所属  彼如实觉知  是故名为佛  觉无明无知  自性无所有  已得于明智  是故名为佛  知行及与身  犹如芭蕉树  如实能觉知  是故名为佛

(取要引之。非次第写)。

第四言达摩下。例禅也。

疏六本来下。文五。一以论示。引二论文。起信文义前已引之。证一念成佛义也。对详可解。涅槃论者。是世亲菩萨作。今此引者。如释迦叶四十二问中。云何得长寿。乃至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等问也。论云。迦叶。为众生非一问。可了法相不尽故。问愿佛开微密广为众生说者。云何微密。身外有佛不密。身内有佛亦非密。非有非无亦非密。众生是佛故微密。云何众生是佛。众生非有。非无。非非有。非非无。是故众生是佛。

△疏故华严下。二以经示。

△三彼疏下。以疏释经。言若于人天教等者。由佛弟子说。众生不同。或云众生现是具足弊恶凡夫。云何是佛。或言亦无众生。谁言是佛。或云即佛。种种诤论。故彼疏中。务欲息诤。意云。我与汝等。亦不相信。今诸捡佛语。看佛所说。即今一切众生。定是何等为有。为凡为圣。以佛语为定量故。累述浅深次第。初权方便诱引。乃至渐渐真实说。众生之类。果有所归。理合展转。信后后之深。舍前前之浅。乃至华严。本来是佛。为次。了究竟义也。二我等者。人天教中。且顺众生迷意。云有数取趣者。从此阴灭。乘业。于彼人天三途等阴中生等。皆是且存人法。未破之也。至小乘中。渐始破我。犹在存法。至法相教。且破心外之境。至无相教。且总破为空。犹未说有如来藏心真实之性。至终极法性之教。且说在缠名性。至顿教。方真显清净觉性本无缠染。惟性为真。犹未说一切一一本来全具无边德相业用相好圆满。故唯华严。理无不尽耳。

△疏难曰下。四通达现量之难。

△若尔下。五通达比量之难。故净名经观众生品。见众生皆如幻化阳焰之水。佛烦恼等。空无所有。文殊难。若如是者。菩萨。云何行慈。净名云。为一切众生。说如是法。名为真实慈也。义亦同此。

疏然上六门下。大文第三料简也。文三。一初门下。辨通局。二又中间下。明延促。三又前下。显理事。

疏今经下。大文第四。指经也。疏能依之梦者。喻取相之心见生死涅槃可厌可求。释经生死涅槃如梦之言。必有所依人者。喻圆觉妙心也。即此所称之实平等不坏之性故。科云称实同也。神游者。汉武帝故事中说。武帝欲验占梦者真虚。乃召之。假为问曰。朕梦见殿上二瓦化为一双鸳鸯飞去。是何祥也。占者对云。王宫中有暴死。语讫。监司奏。宫人相杀。帝惊异。谓占者曰。朕之戏言何以成验。对曰。梦见神游。陛下欲言即是梦也。亦见闻气分者。智论说有五梦。一热气多。二冷气多。三风气多。四见闻多。五天神与。广如彼说。今说第四耳。昼未睡时。见闻事境多种故。睡时虽六识体略无所分辨。而见闻气分。任运所缘。由带睡故。虚妄颠倒。名为梦也。注涅槃罗刹者。彼经第九。如来性品。迦叶菩萨。白佛言。世尊。云何未发菩提者。得菩提因。佛告迦叶。若有闻是大涅槃经。言我不用发菩提心。诽谤正法。是人即于梦中。见罗刹像。心中怖懅。罗刹语言。咄善男子。汝今若不发菩提心。当断汝命。是人惶怖。觉已即发菩提之心。是人命终。若在三恶。及在人天。续复忆念菩提之心。当知。是人是大菩萨摩诃萨也。以是义故。大涅槃威神力故。能令未发菩提心者作菩提因。注迦旃延弟子者。庄严论中说。尊者迦旃延。有一弟子。舍王位出家。随师在山林中。遇邻国之王。游猎入山。劳困而寝。宫女闲游。至比丘所。国王窹来。见已心生嫉害。鞭打痛切。此比丘恨甚。辞师归国。却拟为王。以兵伐邻国王。以报其冤。尊者既劝不得。且留一宿。任明日去。此比丘夜梦见。己归为王。领兵伐邻国。乃自大败。被邻王生擒。临时斩杀。惊怖不觉呼本师。大叫声云大师放命。因失声便寤。反覆思惟。世间过悉如此。得失何常。成败何准。遂却伏心。却事大师。修行不久。得阿罗汉果。

▲疏华严说下。二引证也。谓华严说。一切众生。皆本来成了便佛。言说之迹。真同实性。离于说相。今经说众生本佛已了。亦拂能说所证。结归平等不坏。令知佛佛道同说说无异矣。

经渐次思惟等者。略经文私注起也。但一一上安。如是而读之。即是经本文。注略于起行者释长行四段偈颂唯三之义也。上来释普眼章竟。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