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维摩诘所说经无我疏卷第二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天台山幽溪沙门 传灯 着

○四列众名三十四。初列从观得名三菩萨。

其名曰等观菩萨。不等观菩萨。等不等观菩萨。

什公曰。等观。四等众生也。不等。智慧分别诸法也。等不等者。兼此二也。

灯曰。等观者。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也。不等观者。虽有佛性。不妨十界差别也。等不等观者。兼舍而兼用也。又等观者。空也。不等者。假也。等不等者。中也。又空者。一空一切空。无假无中而不空等。故三菩萨虽分三人。而共一体。各有三用。

观解可知。

○次列从自在得名二菩萨。

定自在王菩萨。法自在王菩萨。

若相从而说。由初等观。次入不等。由次等与不等。而入俱等。由此三观。而得自在王定。复由此定。得法自在。盖梵语三昧。此云正定。自在王定者。即二十五有王三昧也。菩萨观二十五有。一一等观。一一不等观。一一等不等观。于一切法而得三昧。故自在称王。即观地狱得离垢三昧。畜生得不退三昧。具在法数。是以菩萨名从实得。称定自在王也。观此法自已得定。则于此一一法中。莫不自在称王。故称法自在王菩萨也。故法华云。破有法王。盖如来先破其有。而后于有自在。今菩萨亦分得之也。

观解者。观一念心具足十界。成界内界外二种二十五有。以三观等观。不等观。等不等观。即修恶而是性恶。于十法界自在称王。得定得法。是为二大菩萨也。

○三列从相得名二菩萨。

法相菩萨。光相菩萨。

法相则以诸法而为相。诸法有真相俗相中相。此之三相。以无相为相。是名实相。悟此实相。以入圆位。邻于如来。究竟实相。故名法相菩萨。于此实相。生权实智光。是故复名光相菩萨。

观解者。观一念心具足诸法。而此诸法。即空假中。约所观即法相。约能观即光相也。

○四列从严得名二菩萨。

光严菩萨大严菩萨。

光严者。以三智光明。以严三德法性也。大严者。以大多胜三智。以严三谛理体也。

观解可知。

○五列二菩萨从积得名。

宝积菩萨辨积菩萨。

宝积者。以三法宝。积之于内。以待群生之所须也。辨积者。三法宝有之于内。而施之于外。以益群生也。盖菩萨自行。必兼化他。化他必兼自利。但各彰一德。以互受其名耳。

观解者。观三如来藏。具足一切诸法。名为宝积。以三止观。破其能覆之惑。以大辨才开诸宝藏以施人。

○六列四菩萨从手得名。

宝手菩萨。宝印手菩萨。常举手菩萨。常下手菩萨。

夫手有提拔之用。所以提拔人。出于火坑。出于淤泥。出于陷阱。复有授受之用。所以授受人衣食。授受人珍宝。授受人经书。均一手也。而有二用。菩萨之宝手。印手。举手。下手。莫非其事。是以或说空法。所以拔众生。出见爱之火坑也。或说假法。所以拔众生。出于空着之淤泥也。或说中道圆融之法。所以拔众生。出无明之陷阱也。既以大悲而拔其苦。复以大慈而与其乐。故既拔其见爱矣。而必与其涅槃之乐。既拔其空着矣。而必与妙用无方之乐。既拔其无明。而必与秘藏之乐。

观解者。圆观真空。是拔其三惑之苦。圆观妙假。是与其三德之乐。圆观中道。是即拔而即与。即与而即拔也。

○七列三菩萨从心得名。

常惨菩萨。喜根菩萨。喜王菩萨。

常惨者。从菩萨大悲心。悲愍众生。有九界烦恼生死之苦。欲提拔之。无时而不在。未尝有一念舍离。故名常惨。喜根。喜王。从菩萨大慈心。慈爱众生。具佛果智断之乐。而欲与之。喜其得乐。久已成根。而深固难拔。故名喜根。苟常惨常喜不得其正。则成乎爱见。此则虽惨虽喜。而以定持之。自在称王。故名喜王。然此三人之名。虽受称有异。而菩萨之体。义必相兼。盖常惨以悲心而拔苦。必与其乐。喜根以慈心而与乐。必拔其苦。皆等觉至人。与性乐而拔性苦。金刚云。我灭度一切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是则虽惨不惨。虽喜不喜。是故于此慈悲。无不称王。而得自在也。

观解者。观一念心性具十界。九界为苦。常惨欲拔之。佛界为乐。常喜欲与之。性之苦乐。何须与拔。即拔无拔。即与无与。故常与常拔。常拔常与。一心三观。自在称王。

○八列一菩萨从辨得名。

辨音菩萨。

菩萨度脱众生。常以八音四辨。随众生具四教机。而为说顿渐偏圆之法。其诸功德。无不具足。惟此菩萨。志在辨才音声。以作佛事。故偏受此名。

○九列一菩萨从藏得名。

虚空藏菩萨。

此菩萨之名。既与楞严经同。应约彼经菩萨自陈圆通得名之所自释之。经云。虚空藏菩萨白佛言。我于如来定光佛所。得无边身。尔时手执四大宝珠。照明十方微尘佛刹。化成虚空。又于自心。现大圆镜。内放十种微妙宝光。流灌十方。尽虚空际诸幢王刹。来入镜内。涉入我身。身同虚空。不相妨碍。身能善入微尘国土。广行佛事。得大随顺。此大神力。由我谛观四大无依。妄想生灭。虚空无二。佛国本同。于同发明。得无生忍。佛问圆通。我以观察虚空无边。入三摩地。妙力圆明。斯为第一。不相妨碍已上之文。叙所证之体也。身能善入下四句。叙所起之用也。其大体大用如此。非等觉至人近无等等佛自在慧。安能臻此。

观解者。观心十界具三世间五阴国土。所有四大。全体照明。即四大宝珠等。一心十界。彼彼互融。即又于自心现大圆镜等。其间依正二报。重重无尽。即诸幢王刹。来入镜内等。一一会而观之可知。

○十列三菩萨从宝得名。

执宝炬菩萨。宝勇菩萨。宝见菩萨。

炬能照明。所以破自他无明之幽暗也。勇以自利兼人。精进勇猛而无懈怠也。见以自见佛性。亦以之见人之性。俾自他皆离苦而得乐也。皆名宝者。莫不妙证一体三宝。世出世间。为无有上也。

观解者。一心三止观。明如宝炬。能破自他无明之暗也。照明三惑即三佛性。直往而无懈也。三种止观。见自心性即佛性也。

○十一列二菩萨从网得名。

帝网菩萨。明网菩萨。

帝网者。天帝释因陀罗网也。网以如意摩尼宝珠为之。表光明普照重重无尽。梵网云。佛教门亦复如是。今明菩萨所悟所证心地法门。性之所具三千之法。一一照明。如因陀网。彼彼互遍。重重无尽也。明网菩萨。亦复如是。

观解准义可知。

○十二列一菩萨从无缘得名。

无缘观菩萨。

无缘观者。中道妙观。观己界佛界皆具中实法性。绝待对。非有无。即以之而发无缘四弘。即以之而修无缘三观。即以之而化度众生。皆归之无缘而已。

观解准义可知。

○十三列一菩萨从慧得名。

慧积菩萨。

慧积。犹法华之智积也。积。聚也。三智三慧恒积恒聚。而能照明三德。照破三惑。照聚三身。正以三身皆有积聚之义故也。

观解者。以三观而观三谛。照明三种惑结。故名慧积。

○十四列一菩萨从胜得名。

宝胜菩萨。

以出世法宝。胜一切世间使其先获世宝。而后获出世间大宝。即大宝法王也。

观解者。所观理境。如如意珠。无能胜者。复能胜一切世出世间。能如是观。即成佛道。

○十五列一菩萨从天得名。

天王菩萨。

天已为尊。天中之王。尊之更尊。天已自在。天中之王。复更自在。菩萨悟第一义天。已为诸法之尊。今为法王之子。可谓世间尊。于一切诸法。大得自在者也。

观解者。观三谛一心具足。已悟第一义谛中天。然而又能观性具二十五有之众。一一称性微妙。了无惑染生死之相。可谓于法得自在者也。

○十六列一菩萨从坏得名。

坏魔菩萨。

菩萨坏魔而有四义。有坏有不坏。有不坏而坏。坏而不坏。坏如释迦成道。降坏魔怨。不坏如首楞三昧经。知魔界如佛界如。若魔界如即佛界如。一如无二如。则佛界无所取。魔界无所舍。此观魔即佛。不必坏魔也。不坏而坏者。亦如首楞三昧。如来说此法时。天魔皆被五缚是也。坏而不坏。如此经所说。持世菩萨为天魔所惑。维摩降之为乞天女。为其说以法乐自娱。复以无尽灯化之。后悉皆受化。竟还其女。使之自便。此即坏而不坏也。今称坏魔。是亦坏而不坏也。

观解者。观一念九法界即空假中。则坏也。修恶即是性恶。不坏也。无修恶可论。不坏而坏也。坏而不坏。亦在其中。

○十七列一菩萨从电得名。

电得菩萨。

金刚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电喻诸法无所得。明矣。又云。得者。盖此菩萨。已证入无所得法中。于无可得中。吾故得之。故名电得菩萨也。金刚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也。

观解者。观一念诸法。四性推之。了无所得。虽无所得。本有佛界之乐。吾欲得之。本有九界之苦。吾欲拔之。是为观心电得也。

○十八列一菩萨从王得名。

自在王菩萨。

义。观。俱准法自在王菩萨说。

○十九列一菩萨从功用得名。

德相严菩萨。

圆教初住菩萨。已分证清净法身。第是素法身。未有庄严。故须修种种而庄严相好以成报身。报智契法。而后可以垂应。此菩萨勤于功德严身。故偏受其称也。准佛果庄严。皆有相因相业。法华云。如其所得法。定慧力庄严是也。盖功言其力。德言其用。谓菩萨功德。皆有破恶生善之力用故也。

观解者。所观之境。即法身德。能观之观。即般若德。观成破惑。即解脱德。勤修观智。即功德相严也。

○二十列一菩萨从说法无畏得名。

师子吼菩萨。

义。观。俱准叹德演法无畏犹师子吼中说。

○二十一列二菩萨从音得名。

雷音菩萨。山相击音菩萨。

雷音者。菩萨说法音声。如娑竭龙王之将降大雨。必先震雷音于大千世界。俾一切众生预知严戒。然后降以大雨。俾三草二木百谷苗稼有所增长。菩萨亦然。将欲降大法雨。必先震以法音。俾三草二木之机。百谷苗稼之众。各遂生长也。山相击音者。夫山体常静。静则不击。不击则无音。故经云。毁誉不动如须弥。论语云。仁者乐山。又曰仁者静。山之不动不击明矣。然而有三因缘。故使山能动。曷为三。一者劫坏之时。有毗岚风。能击须弥。令如微尘。二者大树紧那罗王奏乐之时。大海波涛汹涌。须弥七金。为之坪壒。动则必击。击则有音。三者成道之人。并佛神力。能令大千地皆震动。而有六种。则须弥亦为涌没。菩萨破惑说法。亦复如是。初喻破见思。说真谛法。二喻破尘沙惑。说俗谛法。三喻破无明惑。说中道法。

观解者。修三种观。于一心中破三种惑。显三谛理。即山相击音也。又前雷音观解者。观一念心具十法界。惑破界显。即雷音霈雨。三草二木等。各得增长也。

○二十二列二菩萨从象得名。

香象菩萨。白香象菩萨。

涅槃明三兽渡河。谓象马兔。兔浮水面。马得其中。象直到底。喻三乘人证法而有浅深。惟菩萨证穷源彻底。于诸象中而香象为胜。若白香象。又其胜也。喻菩萨中此为最大。而白香象。又菩萨中之摩诃萨也。

观解者。圆人观三谛理。如香象之穷源到底。而又观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乃观中大之又大者也。

○二十三列二菩萨从勇于二利得名。

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

菩萨勇于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常勤精进而无休息。至于虽成佛道。犹带果以行因。众生不成佛。誓不取泥洹。此二大菩萨之填无作四弘誓愿海之无尽也。

观解者。圆观性具。观本有佛界有乐之可与。上求佛道也。本有九界苦之可拔。下化众生也。念念进趣而不杂不退。无有已时。即常精进不休息也。

○二十四列一菩萨从生得名。

妙生菩萨。

六道于生而有生。则不得其妙也。二乘于生而不生。亦不得其妙也。惟菩萨于六道之生而无生。于二乘不生而有生。生而无生。无生而生。生化两冥。是故称为妙生焉。

观解者。空观伏破见思。于生而无生也。假观伏破尘沙。于不生而炽然生也。中观伏破无明。生而无生。无生而生。生化两冥也。

○二十五列一菩萨从严得名。

华严菩萨。

菩萨以万行因华。庄严报身。以合法身。然后从法报之本而垂应迹。是则华严者。一切等觉菩萨之要事。今此菩萨独得受称。可谓得其纲领者也。

观解。万行因华者。入假观也。报智者。空观也。二观合而庄严中观。即华严菩萨也。

○二十六列一菩萨从观音得名。

观世音菩萨。

天台大师观音玄义。释观世音菩萨名云。观者。能观之观也。能所圆融。有无兼畅。照穷正性。察其本末。故称观也。世音者。所观境也。境万像流动。隔绝不同。类音殊唱。俱蒙离苦。菩萨弘慈。一时普救。皆能解脱。故曰观世音。此即境智双举。能所合标也。

观解。应引楞严经菩萨自陈圆通。初于闻中。入流忘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即观世音也。

○二十七列一菩萨从得大势得名。

得大势菩萨。

思益云。我投足之处。震动三千大千世界及魔宫殿。故名大势至。

观释者。三止为足。投之谛地。动十法界。一切见爱所住之处。皆悉倾动(文句)。

○二十八列一菩萨从梵网得名。

梵网菩萨。

梵网犹帝释殿因陀罗网也。以喻所悟性具法门。犹梵网之珠。体圆莹彻互具。重重无尽也。

观解。观一念性具三千。体量体德。不可思议也。

○二十九列一菩萨从宝杖得名。

宝杖菩萨。

世杖三用。可以扶老。古礼。老则朝廷赐之以杖。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是也。可以荷担。可以策励。论语云。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扣其胫是也。锡杖亦然。为老病故。所荷衣钵故。蒲鞭示耻故。扶老可喻修中。荷负可喻出假。䇿励可喻入空。杖而称宝。正以出世三宝可尊可贵。而名之也。

观解者。修一心三观而为柱杖。以之出苦。以之兼人。以之觉行圆满。正此谓也。

○三十列一菩萨从无胜得名。

无胜菩萨。

己不能胜人。人能胜于己。下位也。己能胜于下。而未能胜于上。中位也。己能胜于下。而上亦无能胜于己。上位也。今此菩萨。虽示居等觉称有上士。而实证妙觉。称无上士。故名无胜也。

观解。修空观虽胜凡夫。而不能胜出假。出假虽胜声闻。而不能胜于佛。中观既能胜下。而上亦无有胜也。又一空一切空等。则三观皆可称无胜也。

○三十一列一菩萨从严土得名。

严土菩萨。

严土者。下文宝积所请。愿闻得佛国土清净。如来之所开示。莫非严土之义。比说可知。

观解者。性具三千中。有国土一千。六凡国土。同居土也。二乘国土。方便土也。菩萨国土。实报土也。佛国土。寂光土也。迷则俱迷。为三惑所覆。四土皆秽也。悟则俱悟。三观所显。四土皆净也。

○三十二列二菩萨从髻得名。

金髻菩萨。珠髻菩萨。

准璎珞经有六种璎珞。以为菩萨庄严。所谓铁宝璎珞。以严十信位菩萨。铜宝璎珞。以严十住位菩萨。皆习种性也。银宝璎珞。以严十行位菩萨。此性种性也。金宝璎珞。以严十向位菩萨。此道种性也。琉璃宝璎珞。以严十地位菩萨。此圣种性也。摩尼宝璎珞。以严等觉位菩萨。此等觉性也。水晶宝璎珞。以严妙觉位佛。此妙觉性也。身中璎珞。既以六种。头上首饰亦然。是则经言金髻者。位居十回向也。珠髻者。位居等觉也。权虽各严。实则互庄。以诸菩萨皆近无等等佛自在慧故也。

○三十三列一菩萨从慈得名。

弥勒菩萨。

弥勒。此翻慈氏。盖此菩萨。常以三慈普覆众生故也。慈义下当委释。

观解者。法缘慈当空观。生缘慈当假观。无缘慈当中观。以此三观。等观性具十界。即三慈普被众生。

○三十四列一菩萨从德得名。

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

文殊师利。此称妙德。久证微妙三德故。又称大智。具大智慧故。

观解者。观一心三谛。即微妙三德。能观即三大智慧也。依经所列。共四十九人。前四十八。则各依一德而受称。若文殊菩萨。则能以一人而敌之。复以一德以总之。以诸德中惟三德为胜。而一切众德。莫不皆以三德而为之总故也。又四十八人。一一亦皆可以一人而敌众人。亦皆可以一德而总诸德。今独以文殊居末。而冠诸众人。称法王子者。盖自舍如来之外。其所宗者在于净名其寂光方丈之室。微三德而莫居。微大智而莫启。且也宾主盘桓之间。惟文殊可以酬对。以故读是经者。当顾名思义。而后有得焉。

○五结大数。

如是等三万二千人。

○三列杂众分九。法华文句云。旧云凡夫众。此中有圣。旧云俗众。此中有道。旧云天众。此中有龙鬼。皆不便。今呼杂众。意则兼矣。初天众三。初梵王。

复有万梵天王尸弃等。从余四天下。来诣佛所而为听法。

肇公曰。尸弃。梵王名。秦言顶髻也。

○次帝释。

复有万二千天帝。亦从余四天下来在会坐。

什公曰。举其从四天下来者。据此四天下以明梵耳。复次天有二种。一者地天。二者虚空天。帝释处须弥顶。即是地天。又为地主。举释则地天斯摄。举梵王则虚空天尽摄。复次帝释得道迹。梵王得不还果。常来听法。众所共知。故序经众所知识。以为会证也。复次一切众生宗事梵天。所宗尚来。则知余人必至矣。

肇曰。一佛土有百亿四天下。一四天下各有释梵。故言余亦。或从他方佛土来。

○三余天。

并余大威力诸天。

肇曰除上梵释余天也。

灯曰。法华文句云。阿含中帝释。是阿那含。般若明十方难问般若者皆名释提因。别圆中明释提桓因得首楞严三昧。内证不同。过贤劫二千二十四劫作佛。号无著世尊。又下文螺髻梵王语舍利弗。弗作是念。谓此佛土不净。所以者何。我见此土清净。譬如自在天宫。以此而观。又不啻秪证小乘初二三果也。

观解者。观一念心性具天界。即空即释天。即假即余天。即中即梵天也。

○次龙众。

龙。

什公曰。龙有二种。一蛇龙。二虚空龙也。

灯曰。法华所列有八龙王。一切诸龙。皆有三患。一热风热沙着身。烧皮肉及骨髓。以为苦恼。二恶风暴起吹其宫殿。失宝饰衣等。龙身自现。以为苦恼。三诸龙娱乐时。金翅鸟入宫抟撮始生龙子食之。或啖一切诸龙。怖惧热恼。惟西天雪山顶上阿耨达池之龙。无此三患。是则除无热恼之外。龙皆有难。世人独知龙之威力并其享用寿永。而羡慕之。不知龙之业报受苦盛于人也。然而又有天中之龙。海中之龙。山中之龙。此皆龙中之龙也。又有人中之龙。如赵太祖匡胤。始生甲马营。有圣尼抚养。一日婢子襁褓。忽变为龙。婢惊失手堕地。圣尼咤曰。惊吾儿致晚得天下。人中有龙验矣。然其中间有实报者。有权现者。种种不同。又有即龙身闻法而得道者。如法华文句云。有本住常乐我净。迹居无热恼池者。有本住普现色身三昧。迹现多头者。不一而足。若佛称人中大龙。盖取喻于神变不测耳。菩萨称龙象蹴踏者。盖取喻于堪任大事耳。

观解者。观真如不变而能随缘。随为佛为九。随缘不变无异真如。此吾心之大龙也。

○三神众。

神。

什公曰。神受善恶杂报。似人天而非人天也。

灯曰。神以六道收之。摄入鬼趣。盖神者。鬼之长也。能长其鬼。安得不以鬼趣摄之。但古今之论神天。理多混肴。今以阴阳饮食判之。昼隐夜显。畏阳而喜阴者。鬼也。日出夜息。怖阴而喜阳者。人也。阴阳无间。隐显而不恒者。天也。䬸分段食。素腥杂用者。人也。歆触其气。腥血杂受者。鬼也。饮食天然。畏恶荤腥者。天也。因知世之郊天者。必用牺牲。天如不格。用是奚为。天如有格。要知非天。不过山川岳渎诸鬼神尔。故知古之用牺牲郊天者。亵之甚也。即以三牲而祀乎祖先。实以鬼而亵之也。今之诸神既来法会。莫非乘佛力而增诸威灵。藉法因而长诸功德。矧有示迹神明而位菩萨者。固不可得而思议也。

观解者。观一念心即生而佛。即佛而生。即空即假即中。神妙不可测量。心神之妙得矣。

○四夜叉众。

夜叉。

什公曰。秦言贵人。亦言轻捷。有三种。一在地。二在虚空。三天夜叉也。地夜叉但以财施。故不能升空。天夜叉以车马施。故能飞行。佛转法轮。地夜叉唱。空夜叉闻。空夜叉唱。四天王闻。如是乃至梵天也。

灯曰。此三夜叉。不独佛转法轮时递递唱报。即世间人初出家时。亦必传唱。此有两意。一吉报。大威德诸天。生欢喜故。二凶报。欲界魔天。生恐怖故。然而吉凶在他。非夜叉也。是则其中亦有权实二道。今云唱报。皆菩萨人之示现者也。

观解者。修假观即地夜叉。空观即空夜叉。中观即天夜叉。三观观之。义当唱报。三惑波旬皆生恐怖。三德诸天皆住欢喜也。

五乾闼婆众。

乾闼婆。

什公曰。天乐神也。处地上宝山中。天欲作乐时。此神体上有相出。然后上天也。

灯曰。乾闼婆。此云嗅香。以香为食。亦云香阴。其身出香。此是天帝俗乐之神。法华具出四种。荆溪云。俗乐者。以俗表真。四干可对四教释出。

观解者。观一念心具常乐我净。即四乾闼婆王也。

○六阿修罗众。

阿修罗。

什公曰。秦言不饮酒。因缘出杂宝藏。此是六趣。男丑女端正。有大势力。常与天共斗也。

灯曰。法华文句云。此云无酒。四天下采华。酝于大海。鱼龙业力其味不变。瞋妒誓断。故言无酒神。亦云不端。弥天安师云质谅。质谅。直信也。此神谄曲。不与名相称。楞严经云。有四种阿修罗类。一卵生。鬼趣摄。二胎生。人趣摄。三化生。天趣摄。四湿生。畜趣摄。是中修罗亦有权实不同。权则示现化其同类。实则由善恶杂糅。謟忌所感。

观解者。观修恶即性恶。性恶融通。无修恶可论。即是无酒。又观天趣修恶即性恶。不见天趣可得。即是无天。全佛为九即权化。全九为佛即实道。

○七迦楼罗众。

迦楼罗。

什公曰。金翅鸟神。

灯曰。法华文句云。迦楼罗。此云金翅。翮金色。居四天下大树上。两翅相去三百六十万里。有人言。庄子呼为鹏。鹏行众鸟翼之。亦称为凤皇。今谓凤不践生草。啖竹实。栖乳桐。金翅啖龙。云何是类。迦楼鸟有神力。雄化为天子。雌变为天女。化己住处有宝宫。亦有百味饮食。而报须食龙。胎能啖胎。不能啖三。卵能啖二。湿能啖三。化能啖四。观佛三昧经云。一日山东啖一龙王五百小龙。三方亦尔。周而复始。寿八千岁。临终失势。欲啖龙子。龙母𭋣嘇之不得食。即嗔。从金刚山透海穿地轮过。不能过风轮。风弹之。从故孔涌到金刚山。如是七返。还山顶命终。肉裂火起。将烧宝山。难陀雨雨灭之。肉烂。心冲风轮亦七返。堕山上。成如意珠。龙得之即为王。

观解者。观真如不变。随染缘造九界修恶。即金翅鸟能造业啖龙。观真如不变随净缘。翻修恶为性恶。其体融通。即佛界性善。是为鸟死得如意宝珠。致大富饶。登法王宝位也。

○八紧那罗众。

紧那罗。

什公曰。秦言人非人。而头上有角。人见之言人耶非人耶。故因以名之。亦天伎神也。小不及乾闼婆。

灯曰。法华文句云。天帝法乐神也。居十宝山。身有异相。即往奏乐。佛时说法。诸天弦歌。般遮于瑟而颂法门。旧云。法紧奏四谛。妙紧奏十二因缘。大紧奏六度。持紧奏前三。今言奏四教法门。

观解者。观音声因缘所生法。即奏三藏法门也。我说即是空。奏通教法门也。亦名为假名。奏别教法门也。亦名中道义。奏圆教法门也。

○九摩睺罗伽众。

摩睺罗伽等悉来会座。

肇公曰。摩睺罗伽。大蟒蛇也。此上八部。皆有大神力。能自变形在坐听法也。

灯曰。或问八部能自变形者。何形乎。曰。人形也。盖十界皆以人形以为之本。惟所庄严。胜劣不同耳。正以心为受道之器。形为盛心之皿。而人道正居于清浊升沉之中。受道者易。得道者多。故佛应迹尘寰。惟于人界。而八部参预。皆现人形。虽诸天胜身亦隐而不现。矧其他乎。若天人则以上而就下。余部者仰胜而隐劣。人能受道。厥胜若兹。得参其类。可不庆诸。可不修诸。

观解者。观畜道修恶。即人道修恶。修恶即性与佛界通。观于非道通达佛道。此之谓也。

○四修因声闻众二初。出家二众。

诸比丘比丘尼。

肇公曰。尼者。女名也。已上八千比丘。别称得道者也。

灯曰。此出家二众。非全不得道。或是前之三果。或是内外凡位。故别作一番后列耳。

观解者。修三种止。惑但伏而未断。如不得道。若修三种观。即破而即断。如前八千。悉已得道也。

○二在家二众。

优婆塞优婆夷俱来会座。

肇公曰。义名信士男信士女。

灯曰。又翻近事男近事女。谓在家男众。受持三归五戒。堪任近事出家比丘。在家女众。受持三归五戒。堪任近事出家比丘尼也。然而亦有实行权现二种不同。即大菩萨人。以同事化同类。夫何而不可。

观解者。观一体二宝。防一切非。止一切恶。即善心诚实男。慈悲心为女也。

初通序竟。

○次别序。亦名发起序。二。初现端。二赞叹。初有六。初大众围绕。二为众说法。三佛现胜身。四长者献盖。五佛示神变。六众叹希有。初大众围绕。

彼时佛与无量百千之众恭敬围绕。

庵园会众。有常随同居者。八千比丘是也。有一时云集者。八部与长者子等是也。有居两间乍住而乍来者。诸菩萨众是也。是诸大众。无分圣凡。罔间黑白。同居一变现土。同为一圆顿机。同感一尊特佛。同闻一圆顿法。同获一圆顿益。此一经之大旨也。

观解者。观一心性具佛界。居于性具九界之中。各各互具。重重无尽。即佛与百千之众恭敬围绕也。

○二为众说法。

而为说法。

而为说法者。如灵山之将说法华。先说无量义经以为发起。盖法华明会无量以为一。故无量明开一以为无量。天台大师云。开为合序。如世算法。先乘而后除也。此经亦然。将说圆顿宗旨。故先说法以为发起。经必有之。特译人略尔。以圆顿而发起圆顿。不卜可知。

观解者。一心三观。观于性具法门。即佛为大众而说妙法也。

○三佛现胜身。

譬如须弥山王显于大海。安处众宝师子之座。蔽于一切诸来大众。

肇公曰。须弥山。天帝释所住金刚山也。秦言妙高。处大海之中。水上方高三百三十六万里。如来处四部之中。威相超绝。光蔽大众。犹金山之显溟海者也。

灯曰。佛有三身。曰法报应。法报二身。佛自受用。置而未论。惟论应身。有胜劣不同。胜应如华严千丈。劣应如阿含丈六。此之二应。既全法报而起。乃全应而为法报。如全水以为波。乃全波而即水。不二而二。二而不二者也。又于二应。分常不常。劣应则常。胜应则不常。如华严三七。应则不常。鹿苑八十。厥应则常。故常则不现。不常则现。此理数之必然。无足以语言诤也。又于劣应睹乎胜身。有须现不须现。如华严及与此经等。乃须现者也。若于法华及与金光。如龙女所睹。龙尊所见。以机圆故即劣睹胜。故于言中示妙。而云微妙法身。具相四八。诸佛清净微妙寂灭。今经相好。乃属须现。故曰譬如须弥山王显于大海。安处众宝师子之座。蔽于大众。此与华严须弥山王之身。胡以异乎。惟其身宜须现。是以依报亦宜须现。下文云。于是佛以足指按地。即时三千大千世界。若干百千珍宝严饰。譬如宝庄严佛无量宝庄严土。一切大众叹未曾有。而皆自见坐宝莲华。正以舍利弗小乘之机。不能即劣睹胜。故疑此土以为不净。若螺髻梵王。所谓我见释迦牟尼佛土清净。譬如自在天宫。此以机圆。不须现而能即劣睹胜故也。

观解者。观心即中是法身。观心即空是报身。观心即假是应身。观假即中是现胜应身。观假即空是现劣应身。观假双即空中。即现丈六合身。

○四长者献盖。

尔时毗耶离城有长者子。名曰宝积。与五百长者子。俱持七宝盖来诣佛所。头面礼足。各以其盖共供养佛。

肇公曰。宝积亦法身大士。常与净名俱诣如来共弘道教。而今独与五百人诣佛者。将生问疾之由。启兹典之门也。天竺贵胜行法。各别持七宝盖。即以供养佛。

○五佛示神变二。初所变盖体。

佛之威神。令诸宝盖合成一盖。遍覆三千大千世界。

什公曰。现其神变。其旨有二。一者现神变无量。显智慧必深。二者宝积献其所珍。必获可珍之果。来世之所成。必若如此之妙。明因小而果大也。

○二盖中所现四。初现世界。

而此世界广长之相。悉于中现。

肇公曰。盖以不广而弥八极。土亦不狭而现盖中。

○次现诸山。

又此三千大千世界诸须弥山。云山。目真邻陀山。摩诃目真邻陀山。香山。宝山。金山。黑山。铁围山。大铁围山。大海江河川流泉源。

什公曰。须弥山。秦言妙高山也。凡有十宝山。须弥处其中。余九围之也。别本云。显于大海。山金色。海水清净。相映发也。缘相显发金光。亦复如是。已上现此佛世界。

○三现诸宫。

及日月星辰天宫龙宫诸尊神宫。悉现于宝盖中。

○四现佛及说法。

又十方诸佛诸佛说法。亦现于宝盖中。

肇公曰。将显佛土殊好不同。故遍现十方也。诸长者子皆久发道心。而未修净土。欲以来供之情。启发净土之志。故于其盖而现之。

○六众叹希有。

尔时一切大众。睹佛神力。叹未曾有。合掌礼佛。瞻仰尊颜。目不暂舍。

什公曰。信乐发中。相现于外。

灯曰。已上六科。名为别序。亦名发起序。发起一经之由致也。如法华正宗之前。以五事而为发起。一众集。二现瑞。三疑念。四发问。五答问。引事印证。不必全同。发起近由。其义一也。初大众围绕。表此会能扣之机所具者圆也。次为众说法。表此会应机说法所益者大也。三佛现胜身。表此会赴缘之应所示者奇也。四长者献盖。表此会发心之因所寓者广也。五佛示神变。表此会成就之果所感者极也。六众叹希有。表此会闻法之众所获之益深也。余不暇言。惟长者献盖。如来神变。此二因缘。其所表示寓意者远。苟不约圆顿至理而表示之。则使造修者无路。岂不长者献盖。徒劳企仰之情。善逝现通。空示鉴机之用。一经大旨。几乎昧矣。如来宣说云乎哉。庆喜结集云乎哉。流通此土云乎哉。约理表事。释经之不可废明矣。今约二意以伸明之。一约宝盖染用。表自行。二约宝盖净用。表化他。自行二意。一弃盖以供佛。二即惑以成智。化他亦二。一回因以向果。二从体以起用。初染用表自行者。五百长者。表五道众生也。五百宝盖。表五道众生具有五盖也。五盖者。一贪欲盖。二嗔恚盖。三愚痴盖。四睡眠盖。五掉悔盖。五盖既为五道之因。而五道又为五盖之果。而此五法。世所珍尚。以故名宝。五道而言五百者。道道具五。成二十五。约因果合论。成五十。而此因果。其体性融。一复具十。成五百盖。初弃五盖以供佛者。论五百长者。皆菩萨人。本无五盖。即使有之。又何必弃。第现化道。摄其同类。苟不示以弃除。则一切众生。五道轮回。何由止息。是以舍其玩好。以供养佛。回悲由之所重。以表福田之所轻。冀佛施以大智慧神通力。有以变之化之。俾即事以成理。即轻以为重。成无上大菩提也。故下偈云。今奉世尊此微盖。于中现我三千界。诸天龙神所居宫。乾闼婆等及夜叉。悉见世间诸所有。十力哀现是化变。众睹希有皆叹佛。今我稽首三界尊。二即惑以成智者。五盖属烦恼道摄。五百长者。久证烦恼即菩提之道。为度众生。故现身为毗耶离长者之子。具此五盖。始既悟烦恼即菩提。以成菩萨道。今则从菩萨道以现五盖相。人独知菩萨之为盖。不知长者盖即非盖而盖即菩提。是以用此宝盖以供养佛。冀佛以大智慧神通力。有以变之化之。庶即此烦恼以成无上菩提。故下偈(云云)。故经云。一切众生即菩提相。一切众生毕竟寂灭。即涅槃相。不复更灭。又云不断烦恼。而入涅槃。是为宴坐。又云贪恚痴四颠倒五盖为如来种。化他二意中。初回因以向果者。菩萨化他。修三慈之因也。此以盖有覆被之用。法华张设幰盖。大师用表慈悲。今长者献盖。亦复如是。所以表此经三十慈也。观众生品云。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云何观于众生。维摩诘语言。譬如幻师等(云云)。文殊师利言。若菩萨作是观者。云何行慈。维摩诘言。菩萨作是观已。自念我当为众生说如斯法。是即真实慈也。又云行寂灭慈无所生故。凡列三十种慈。慈虽三十。束之惟三。中道无缘之慈十四。一真实慈(云云)真谛法缘之慈七。一不热慈。(云云)俗谛生缘之慈九。一菩萨慈(云云)是则开之虽有三十。合之惟有三慈。是以长者献盖。与佛神变。合而言之。义惟三种。一五百长者各献一盖。共为五百。此表生缘慈悲境在于五道。故释论云。慈有三种。众生缘慈。无心攀缘一切众生。而于众生自然现益。如涅槃经云。我实不往。慈善根力。能令众生见如斯事。次以盖供佛。佛座既高。盖必散之于空。如散华供佛。然盖停于空。空无所依。表法缘慈悲。故释论云。法缘慈者。无心观法。而于诸法自然普照。如日照物。无所分别。次佛之威神。令诸宝盖合成一盖。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初既奉盖。次乃依空。今则合盖空而为一。遍覆世界。正表中道无缘慈悲。既双照而双遮。复双遮而双照。此慈体遍。普该普覆。故合而为一。遍照三千。释论云。无缘慈者。无心观理。而于平等第一义中。自然安住。即此以为回因向果。即此以为从体起用。何也。盖五百长者之盖。而位在生缘。所谓无心攀缘一切众生。而于众生自然现益。苟不回之以向法缘无缘。不了之者。多堕三藏菩萨。行事六度。涉于爱见。今以之供佛。散之于空。则即此生缘。以为法缘。所谓无心观法。而于诸法自然普照。如日照物。无所分别。如来复现威力。令诸宝盖合成一盖。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即此生法二缘慈悲。以为无缘慈悲。所谓无心观理。而于平等第一义中。自然安住。即回因向果义也。从体起用者。即此合三为一之宝盖。为诸佛果证之大体。无缘慈体。法身德也。法缘慈体。般若德也。生缘慈体。解脱德也。合成一盖。正言其体。遍覆三千。正言其用。又云。而此世界广长之相。悉于中现。乃至十方诸佛说法。亦现于宝盖之中。岂非依正重重而互现。生佛彼此而交参。即此而为大体。即此而为大用。妙证性具。可不言而信矣。何为即此而为大用。夫盖以覆被为义。而十界群生。杂居于三界之中。其患热恼而慕清凉。翘伫于炎炎火宅。不啻如三草二木百谷苗稼之望慈云遍覆法雨均沾。若不分而分。则生缘慈盖。其所覆者在于五道。(界内众生而有六道。今言五道者。合修罗于四生故也)法缘慈盖。其所覆者在于声闻缘觉两界。无缘慈盖。其所覆者在于菩萨与佛两界。又此十界所被之机。虽皆寓于五道。实寓于人法界者多。故佛示生。常在于人道也。第此三慈。本是一体。用之虽有专门。实乃举一而即三。言三而即一。以是而言。则献盖一序。所关非细。其中义意。诚为经纬全章。组织始末。释者应提其纲领。撮其纲目。攒聚于此。庶闻是经而思其义。未修其慈者。有所适从焉。今约此开章为八。一明悲田五盖。二明敬田三身。三明惑性相即。四明理性融通。五明慈因三智。六明果德三慈。七明慈体三德。八明慈用三脱。此之八义。体顺四弘。盖菩萨四弘誓愿。依四谛境立。一依苦谛境。立一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今五百长者子。表五道众生。即苦谛境。欲除苦果。莫先断因。五盖即苦因也。能表用盖复顺慈义。故是初愿。二依集谛境。发一誓愿。烦恼无数誓愿断。今五百长者子。知五盖等烦恼其性本空即是菩提。故即以五盖散之于空。供养于佛。佛知其意。即以威神。令诸宝盖合成一盖遍覆大千。能表用盖复顺慈义。故是次愿。三依道谛境。立一誓愿。法门无量誓愿学。四依灭谛境。立一誓愿。佛道无上誓愿成。今回生缘法缘之慈。以向无缘之慈。因地三慈。即道谛也。果德三慈。即灭谛也。能表用盖复顺慈义。故是三四两愿。此之四弘。方是发僧那于始心。下从体起用。正是终大悲于赴难。今顺此义释之为八。初明悲境五盖。(具如摩诃止观二十五方便中。有辨盖相弃盖法。圆修行人。须者往检)夫五道众生。不了之徒。沉湎于五盖之乐。既因之以造业。复因之而轮回。不觉不知。以苦为乐。诸佛菩萨。誓欲拔之。正当悲境。而于其中。有觉悟厌苦者。乃悲苦而仰乐。第乐之至大。莫过于佛。仰而求之。非诚感而不可。诚感之徴。非财施而弗通。今五百长者。代苦众生。以五百宝盖而奉佛。故其所捐财施虽复有赀。而财能通法。则法施无穷。如经所谓若能于食等者。诸法亦等。诸法等者。于食亦等。惟其以此妙感。而仰格于佛。故佛之威神。令诸宝盖合成一盖。遍覆三千大千世界。夫财施固有限也。而法施则无限也。而于其性又本来融通。无所而不遍。如来称其性。以融之通之。周之遍之。故令诸宝盖合成一盖而遍覆大千。自非性体本妙。而如来曷能作意变之耶。夫宝盖迹也。其性融通本也。迷者忘本以执迹。悟者即迹以达本。本迹虽殊。不思议一也。又五百宝盖迹也。合成一盖遍覆大千本也。始则从本以为迹。故为五百。今者循迹以返本。故合为一盖。亦本迹虽殊。不思议一也。次明敬田三身者。敬田体通。今以佛为敬田。乃田之上上者也。夫佛垂应迹。身与凡同。虽胜轮王。倍之而已。若以长者之一盖。用覆如来之一身。亦以足矣。今奉以五百宝盖。即各现一身。以当一盖。夫谁曰不可。如来则令诸宝盖合成一盖。以此一盖。而用覆一身。岂非循迹以归本。合五百应五道之身。以为一报身乎。夫报智般若也。应迹解脱也。今既合此二修以为一体。即此而谓之法身一性可也。昔也从本以垂迹。今也循迹以归本。迷者忘本以执迹。悟者即迹而达本。本迹虽殊不思议一也。然而非此悲由。而莫能感佛。非此敬田。而莫能应生。悲敬之田玄合。感应之道圆彰。此维摩诘不思议解脱经之所由说也。三明惑性相即者。夫五盖为三惑总体。竖以分之。则此五盖为界内界外二种见思。刀背钝使。而钝必兼利。矧掉悔一盖。足当二种见思。刀面利使。故此五盖。即见思尘沙无明三惑之异名也。横以言之。则此五盖。为界内界外昏动生死之大患。盖贪嗔掉悔三盖。体属于动。愚痴及睡眠二盖。体属于昏。夫阻乎空寂者见思也。障乎化导者尘沙也。翳乎法性者无明也。扰此三法者。动为之患也。蔽此三法者。昏为之病也。五道众生迷之。故为之情。五百长者悟之。故为之智。故维摩诘云。行于非道通达佛道。文殊师利云。六十二见为如来种。所谓若见无为入正位者。不能发三菩提心。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华。卑湿淤泥乃生此华。(云云)惟其长者。达此五盖。即惑成智。故以五百宝盖供养于佛。冀如来有以明之鉴之。然则三谛之明本也。三惑之暗迹也。迷者执迹以忘本。悟者即迹以达本。本迹虽殊。不思议一也。四明理性融通者。如来明察此意。示其理性融通。是故令诸宝盖合成一盖。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五百宝盖。表尘沙即是化导。合成一盖。表见思即是空寂。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表无明即是法性。又遍满三千。表即动而静之体。显现一切。表即昏而明之用。夫五盖三惑。真如不变之体也。能随五道。染缘之用也。始既不变以随缘。末则随缘而不变。不变之体本也。随缘五盖迹也。迷者忘本以执迹。悟者即迹而达本。本迹虽殊。不思议一也。又五百宝盖。随净缘之迹也。合成一盖遍覆大千。不变之本也。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本迹虽殊。不思议一也。然而自非五百长者。无以悟五迹之惑性相即。非如来。无以现理体之融通。感应之道交。惑性之理一。此维摩诘不思议解脱经之所由说也。五明慈因三智者。三种慈悲属果。果由因克。而因为三智。盖生缘慈悲。体属俗谛。尘沙障乎化导。非假智而不开。法缘慈悲。体属真谛。见思阻乎空寂。非空智不彰。无缘慈悲。体属中谛。无明翳乎法性。非中智而不显。故菩萨欲显三慈。须修三智。是故先修从假入空之智。而破去见思。成法缘慈悲。次修从空入假之智。而破去尘沙。成生缘慈悲。后修从空假入中道之智。破去无明。成无缘慈悲。此犹约历别次第言之也。若圆融三智。则一空一切空。无假无中而不空。则空智不惟破见思显法缘慈悲。亦破尘沙无明。显生缘无缘二种慈悲。(云云)故维摩诘云。如我此病。非真非有。众生之病。亦非真非有。作是观时。于诸众生若起爱见。即应舍离。所以者何。菩萨断除客尘烦恼。而起大悲。爱见悲者。则于生死有疲厌心。若能离此。无有疲厌。在在所生。不为爱见之所覆也。所生无缚。能为说法解缚。如佛所说。若自有缚。能解彼缚。无有是处。若自无缚。能解彼缚。斯有是处。是故菩萨不应起缚。以此而言。则菩萨欲成三慈。必修观智。以破缚着明矣。又曰。是故菩萨不应起缚。何谓缚。何谓解。贪着禅味。是菩萨缚。以方便生。是菩萨解。又无方便慧缚。有方便慧解。无慧方便缚。有慧方便解。自释云。何谓无方便慧缚。谓菩萨以爱见心庄严佛土。成就众生。于空无相无作法中。而自调伏。是名无方便慧缚。今复释其所释曰。此文虽然离为四句。合之但成二义。谓方便与慧。秪由庄严佛土。成就众生。与殖众德本。离之故为四耳。初义缚则俱缚。盖以爱见庄严佛土成就众生。则缚于有也。于空无相无作法中而自调伏。则缚于空也。次义解则俱解。谓不以爱见庄严佛土。则解于有也。于空无相无作法以自调伏。而不疲厌。则解于空也。下义亦然。是则慧即空智法缘慈也。方便即假智生缘慈也。于空于假。二俱无著。而双轮并驰。即中智无缘慈也。乃至云。若住不调伏心。是愚人法。若住调伏心。是声闻法。是故菩萨不当住于调伏不调伏心。离此二法。是菩萨行。凡二十八种菩萨之行。皆明离二边法。以显中道。无非三种慈悲之观智也。又如菩萨行品。佛告诸菩萨。有尽无尽解脱法门。汝等当学。何谓为尽。谓有为法。何谓无尽。谓无为法。如菩萨者。不尽有为。不住无为。何谓不尽有为。谓不离大慈。不舍大悲。深发一切智心。而不忽忘。教化众生。终不厌倦。于四摄法。常念顺行。护持正法。不惜躯命。(云云)云何不住无为。谓修学空。不以空为证。修学无相无作。不以无相无作为证。(云云)夫不尽有为。谓不离大慈。不舍大悲。深发一切智心而不忽忘。此则即不尽有为而恒尽之。乃出假而恒入于空也。不住无为。修学空无相无作。不以空无相无作为证。乃入空而恒出于假也。如是则双遮而恒照。双照而恒遮。莫非修三种慈悲之观智也。即三十二菩萨。各说入不二法门。不二即诸佛所证之果理也。门即所观三谛之理境也。入即三种慈悲之观智也。或有从空而入。或有从假而入。或有从中而入。或有以言遣言而入。或有以无言遣言而入。此即教门。明四门入道。四句之外。各有无言句同。略如法自在菩萨云。生灭为二。法本不生。今则无灭。得此无生忍法。是为入不二法门。则以中道而为入不二法门。即中智也。不眴菩萨曰。受不受为二。若法不受。则不可得。以不可得。故无取无舍。无作无行。是为入不二法门。即以真谛而为入不二法门。即空智也。宝印手菩萨曰。乐涅槃不乐世间为二。若不乐涅槃。不厌世间。则无有二。是为入不二法门。即以真俗二谛而为不二法门。即空假并行之智也。是故会而归之。无非观智。回而向之。罔匪慈因。今五百长者子。示迹五道。慈属生缘。既是圆修。假即空中。是故以五百宝盖。散之于空。以供养佛。散之于空。则生缘之假。即法缘之空。以供养佛。则即生法二缘之假空。即无缘之中。乃即事而为理。回因以向果也。夫中空二慈之盖本也。生缘五百之盖迹也。非中空二慈之本。无以垂生缘假盖五百之迹。非假盖生缘五百之迹。无以显中空二慈之本。迷者执迹以忘本。悟者达本而即迹。本迹虽殊。不思议一也。六明果德三慈者。前明慈因三智因也。今明果德三慈果也。夫果德三慈。理本具足为因。三惑覆而不显。是故菩萨先修假慈。破去尘沙。而生缘之慈显。次修空慈。破去见思。而法缘之慈显。次修中慈。破去无明。而无缘之慈显。此三慈名出智论。而义。备今经。但与之开合有异耳。智论则合三十慈而为三。此经则开三慈而为三十。一开无缘为十四。一真实慈。如寔观众生故。二寂灭慈。无所生故。三等慈。等三世故。四不二慈。内外不合故。五不坏慈。毕竟尽故。六坚固慈。心无毁故。七清净慈。诸法性净故。八无边慈。如虚空故。九如来慈。得如相故。十佛慈。觉众生故。十一自然慈。无因得故。十二菩提慈。等一味故。十三大悲慈。导以大乘故。十四安乐慈。令得佛乐故。开法缘慈为七。一不热慈。无烦恼故。二无诤慈。无所起故。三阿罗汉慈。破结贼故。四无等慈。断诸爱故。五无厌慈。空无我故。六深心慈。无杂行故。七无诳慈。不虚假故。开生缘慈为九。一菩萨慈。安众生故。二法施慈。无遗惜故。三持戒慈。化毁禁故。四忍辱慈。护彼我故。五精进慈。荷负众生故。六禅定慈。不受味故。七智慧慈。无不知时故。八方便慈。一切示现故。九无隐慈。直心清净故。今如来以神变之力。令诸宝盖合成一盖。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五百宝盖。表生缘慈也。合成一盖。表法缘慈也。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表无缘慈也。非无缘法缘二慈之本。无以垂生缘五百之迹。非五百生缘之迹。无以彰无缘法缘之本。迷者忘本以执迹。悟者即迹而达本。本迹虽殊。不思议一也。合而同之。则非五百长者三智之因。莫回释迦如来三慈之果。非释迦如来三慈之果。莫摄五百长者三智之因。因与果而交涉。感与应而道交。此维摩诘不思议解脱经之所由说也。七明慈体三德者。夫无缘慈体即法身德。亦以遍覆三千大千世界表之。法缘慈体即般若德。以合成一盖表之。生缘慈体即解脱德。以五百宝盖表之。而此三德。有正报依报。约正报。则佛之三身。约依报。则佛之寂光妙土。亦兼得报土应土。如来正报三身者。观经疏云。法身者(云云)报身者(云云)应身者(云云)。如见阿閦佛品。尔时世尊问维摩诘。汝欲见如来。为以何等观如来乎。夫阿閦如来应身也。而维摩了达此应即法即报。故对之曰。如自观身实相。观佛亦然。观身。观自己色身即实相法身。如来岂不然乎。故曰观佛亦然。由是推广其义云。我观如来。前际不来。后际不去。今则不住。不观色。不观色如。不观色性。不观受想行识。不观识如。不观识性。夫色。应色也。色如。报智也。色性。法身之性也。此又不惟三身而等观。亦乃三身而俱遣。又曰非四大起。同于虚空。乃至云。不可以一切言说分别显示。无非即应身以明法报。至若中间而曰不此岸。不彼岸。不中流。而化众生。则又显言即法报以垂应身。观阿閦鞞佛既然。则观释迦如来与十方诸佛亦然。然而非法报之本。无以垂应身之迹。非应身之迹。无以显法报之本。迷者忘本以执迹。悟者即迹而达本。本迹虽殊。不思议一也。依报三德者。诸佛菩萨所居常寂光净土也。常即法身。光即般若。寂即解脱。是三点伊。不纵不横。若并别纵横。即乖法体。如维摩诘所居方丈之室。约义而言。则三德具足。如方丈一室。即表法身常德。念今文殊大众当来。即以神力空其室内除去所有。表般若光德。能容三万二千人。及三万二千师子座。表解脱寂德。故此寂光丈室。如人入薝卜林。唯闻薝卜。不嗅余香。若入此室。但闻诸佛功德之香。不乐声闻辟支佛香也。又此室常现八未曾有法。正以方丈之室即常寂光土故也。又约释迦现居国土明之。舍利弗与大众所见秽邦。应土也。螺髻梵王所见。并如来按足指之所示。现报土也。二土所依之体。及以能现之理。常寂光土也。是以宝盖之中。所现三千大千世界并十方诸佛说法。皆于中现。正以依正交参生佛不二圆融无碍俱不思议。然而非法身般若之本。无以垂解脱应身之迹。非解脱应身之迹。无以彰法身般若之本。迷者忘本以执迹。悟者达迹以得本。本迹虽殊。不思议一也。八明慈用三脱者。夫慈果之体。在乎三德。而慈体之用。在乎三脱。如经明不思议解脱。毛容大海。芥纳须弥。如斯大用。而题为不思议解脱。果体之用。在乎解脱明矣。但解脱有三。曰性净解脱。为法身之用。曰圆净解脱。为般若之用。曰方便净解脱。为解脱之用。若以当体明体用者。则性净为体。余二为用。故释题五重。以真性为体。今约三德。既以法身为体。则般若解脱皆为其用。若以宝盖表之。盖有帡幪义。表性净解脱。盖有除烦热义。表方便净解脱。盖有致清凉义。表圆净解脱。此正表也。若余义者。五百长者。各献宝盖。感之之道也。世尊受之。合成一盖。遍覆大千。应之之道也。此可表感应不思议。令诸宝盖合成一盖遍覆大千。悬处于空。不上不下。此可表神通不思议。四面悬铃。出和雅音。此可表说法不思议。合为一盖。而为之主。本是五百。以为之宾。此可表眷属不思议。大千众生蒙帡幪。除热恼。获清凉益。此可表利益不思议。一期表报。佛化周足矣。问曰。此与法华迹门十妙如何同异。答曰。不同而同。同而不同。不同者。彼明十妙。此明八不思议。故不同也。同者。立名虽则有异。约义略亦相齐。如此中第三明惑性相即。第四明理性融通。可当玄文第一境妙。此中第五明慈因三智。可当玄文第二智妙。此中第一明悲境五盖。第二明敬田三身。可当玄文第三行妙。此中第五明慈因三智。第六明果体三慈。可当玄文第四位妙。此中第七明慈体三德。可当玄文第五三法妙。此中第八明慈体三用。可当玄文第六感应妙。第七神通妙。第八说法妙。第九眷属妙。第十利益妙。同而不同者。彼明法华开权显实。故立十门。以该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各各具足相待绝待二妙。此经方是方等。为实施权。弹偏斥小。叹大褒圆。为法华作弄引之时。不惟法相分满不同。亦乃义理显密小别。然而妙即不思议。不思议即妙。亦不同而同也。今先明感应不可思议者。夫用者应也。应非感不赴。感者机也。机非应不关。如五百长者。各献宝盖。感也。佛以神力。令诸宝盖合成一盖。遍覆大千。应也。非五百宝盖之感而不关。非如来神力令诸宝盖合成一盖而不应。感应道交。故得一期化法圆彰。若约当文。则以五百长者子以为感。然五百长者。不过为之发起。通而言之。则庵摩罗园众。菩萨三万二千。比丘八千人俱。与夫他方所来菩萨得益而去。并三千大千世界。宝盖中现天龙八部。皆为能感之机。虽其中间不无十界差别。观其或种或熟或脱。莫非佛界以为缘起。若论其应。则有乎二。一释迦。二维摩。以释迦现通。维摩亦现通。释迦说法。维摩亦说法。然而始则庵摩遣人而问疾。末则毗耶匡众以归园。虽其间砧椎互扣。宾主盘桓。既归宗而有在。则惟以释迦而为之主。为之应也。玄文所谓如一月不降。百水不升。而随河长短。任器规矩。无前无后。一时普现。此是不思议妙感妙应也。若约差别说者。则十界之身普应。而法华普门品。开为三十二种应身。若曰应以佛身。则今释迦牟尼佛是也。应以菩萨身。则今文殊等诸大菩萨是也。应以声闻缘觉身。则今须菩提等尊者是也。应以天龙八部等身。则今螺髻梵王与室中天女是也。应以天魔身。则如经说十方无量阿僧祗世界中作魔王者。多是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方便力。教化众生。现作魔王是也。应以婆罗门等身。则如经说或有人从乞手足耳鼻等。如此乞者。多是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以方便力。而往试之。令其坚固是也。应以长者居士等身。则今维摩居士与五百长者子是也。如是应现。不一而足。然而非佛菩萨法报之本。无以示五道等众机之迹。非五道等众机之迹。无以显佛菩萨法报之本。迷者忘本以执迹。悟者即迹以达本。本迹虽殊。不思议一也。又非佛菩萨界法报之本。无以垂十界应身之迹。非十界应身之迹。无以显佛菩萨法报之本。迷者忘本以执迹。悟者即迹而达本。本迹虽殊。不思议一也。第二明神通不可思议者。玄文云。上辨机感。而妙理难显。应须神通骇动。现于瑞相。密表乎理。世人以蜘蛛挂则喜事来。鳱鹊鸣则行人至。小尚有徴。大岂无瑞。以近表远。亦应如是。缨珞云。神名天心。通名慧性。天心者。天然之性也。慧性者。通达无碍也。地持云。神谓难测知。通谓无壅碍。言异而义同也。然有六种。谓天眼。天耳。他心。宿命。身如意。无漏。如是六种。犹为统总。若约法相差别为言。则又有一为无量。无量为一。小中现大。大中现小。依中现正。正中现依等。如五百长者子献五百宝盖。无量也。合成一盖。一也。令诸宝盖合成一盖。无量以为一也。虽合为一盖而不坏五百之数。一为无量也。五百宝盖各有现量。小也。遍覆大千。大也。合成一盖。小中现大也。虽是一盖而不妨五百差别。大中现小也。宝盖。依报也。现诸如来说法之相。正报也。诸佛说法于盖中现。依中现正也。佛身清净。盖现身中。正中现依也。此为一经神通根本。下文所说不思议解脱种种神通。皆从此中流出。今别出其相。凡有多种。如方丈一室。能容三万二千师子之座。其座高八万四千由旬。而三万二千菩萨。声闻。天龙。八部。各坐其座。即自变形为四万二千由旬。舍利弗言。居士。未曾有也。如是小室。乃能容受此高广之座。于毗耶离城。无所妨碍。又于阎浮提聚落城邑。及四天下诸天龙王鬼神宫殿。亦不迫迮。维摩诘言。唯舍利弗。诸佛菩萨有解脱名不思议。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须弥山王本相如故。而四天王忉利诸天。不觉不知己之所入。唯应度者乃见须弥入芥子中。是名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并前方丈容座。皆是小中现大。又以四大海水。入一毛孔。不娆鱼鳖鼋鼍水性之属。而彼大海。本相如故。此为正中现依。亦为依中现正。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断取三千大千世界。如陶家轮。着右掌上。掷过恒沙世界之外。其中众生不觉不知己之所往。又复还置本处。都不使人有往来想。而此世界。本相如故。此为去取自在。又舍利弗。或有众生乐久住世而可度者。菩萨即演七日以为一劫。令彼众生谓之一劫。或有不乐久住而可度者。菩萨即促一劫以为七日。令彼众生谓之七日。此为能延能促。又舍利弗。住不思议解脱菩萨。以一切佛土严饰之事。集在一国。示于众生。此为能聚能集。又菩萨以一佛土众生。置之右掌。飞到十方。遍示一切。而不动本处。此为动而不动。不动而动。又舍利弗。十方众生。供养诸佛之具。菩萨于一毛孔皆令得见。此为能具能现。又舍利弗。十方世界所有诸风。菩萨悉能吸着口中。而无所损坏。诸树木亦不推折。此为即动而安。又十方世界劫尽烧时。以一切火。内于腹中。火事如故。而不为害。此为即危而安。又于下方过恒河沙等诸佛世界。取一佛土。举着上方过恒河沙无数世界。如持针锋举一枣叶。而无所娆。此为去取称性。而施设无迹。又舍利弗。住不可思议解脱菩萨。能以神通现作佛身。乃至转轮王身。此正应十界等身也。十方世界所有众生声。上中下音。皆能变之令作佛声。演出无常苦空无我之音。及十方诸佛。所说种种之法。皆于其中。普令得闻。前之种种。皆形之神通。此为声之神通。种种变化不可思议也。又如欲致香饭以饭大众。于是维摩诘。不起于座。居众会前。化作菩萨。相好光明。威德殊胜。蔽于众会。而告之曰。汝往上方世界分。度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国名众香。佛号香积。与诸菩萨方共坐食。汝往到彼。如我辞曰。维摩诘稽首世尊足下。致敬无量。问讯起居。少病少恼。气力安不。愿得世尊所食之余。当于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令此乐小法者得弘大道。亦使如来名声普闻。时化菩萨。即于会前。升于上方。礼彼佛足。具述致敬借饭之辞。彼化菩萨。既受钵饭。与彼九百万菩萨。至维摩舍。维摩诘即化作九百万师子之座。诸菩萨皆坐其上。与诸大众同食香饭。(云云)此为即远而近。即小而大。即少而多。即粗而妙之神变也。又欲与文殊同往佛所。即以神力持诸大众。并师子座。置于右掌。往诣佛所。又以右手断取妙喜世界。置于此土等。皆不思议之神变也。或问曰。此经神变。所说何多。答曰。此经说在方等。正弹偏斥小叹大褒圆之时。而声闻于昔阿含已得道果。但念空无相无作。而于菩萨游戏神通净佛国土。不生一念好乐之心。是以此经发起即以宝盖现通为事。开章即以净佛国土为请。正欲违其宿心。斥其小行。令其耻小慕大。得生酥益。以作法华开权显实之弄引。故神通净土。偏其多也。是以是时大迦叶。闻菩萨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叹未曾有。谓舍利弗。譬如有人。于盲者前。现众色像。非彼所见。一切声闻。闻是不可思议解脱法门。其谁不发阿耨多罗三菩提心。我等何为永绝其根。于此大乘。已如败种。一切声闻闻是不可思议解脱法门。皆应号泣。声震三千大千世界。此正方等弹偏斥小。叹大褒圆。令声闻得耻小慕大之益也。然而非不可思议解脱之本。莫能施种种不思议神通之迹。非不思议神通之迹。无以彰不可思议解脱之本。迷者忘本以执迹。悟者即迹而达本。本迹虽殊。不思议一也。三说法不思议者。此门与前神通。有离合两意。离而言之。自有众生因神通形益而得度者。如经明芥子内须弥山。乃云唯应得度者。乃能见之。即其义也。又如现相辟支。不能说法。惟现神通。令人得益。亦其类也。自有众生必因闻法获声闻益而得度者。此如常途。今则合以明之。先既以神通骇动。发其欣乐。今则次以智辩宣敡。逗其所宜。犹如龙王降雨。必先霭以慈云。震以戒雷。俾三草二木。先获苏息。而翘然颙耸。然后雨以法雨。率土充洽。上中下根。各得增长。佛法亦然。故次神通。而明说法也。余时说法。固无暇论。此经说在方等。得对半说满。弹呵褒叹之正。虽曰说满。而圆顿居多。虽专圆顿。而亦不妨兼通兼别。如三十二菩萨。各说入不二法门。文殊维摩固是圆顿。其余菩萨岂不亦兼通别。又如宝积偈云。说法不有亦不无。以因缘故诸法生。无我无造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忘。此追赞圆顿之法也。始在佛树力降魔等。此追赞阿含时所说小乘之法也。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等。此则正赞方等时。四教并谈。顿渐秘密不定同举也。大师演华严日譬云。次照平地。影临万水。逐器方圆。随波动静。示一佛土。令净秽不同。示现一身。巨细各异。一音说法。随类各解。恐畏欢喜。厌离断疑。神力不共。故见有净秽闻有褒贬。嗅有薝卜不薝卜。华有着身不着身。慧有若干不若干。此喻正譬方等示土现身神通说法种种不同也。又如佛为宝积说佛国净土之行。总说则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别开则有三心二十行。三心者。一者直心。二者深心。三者大乘心。二十行者。则六度。四无量心。四摄法。方便。三十七品。回向。说除八难。自守戒行。十善。乃至云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论净佛国土之行。四教菩萨皆能修之。三藏菩萨。事六度行。修在阿含。既未破惑。犹落爱见。今在方等正对半说满。则三心二十行。通通别圆。三教菩萨皆能修之。惟此心行。能解即空。则判入通教。能解但中。则判入别教。能解圆中。则判入圆教。又如方便品。维摩诘因以身疾。广为说法。初说身之过患。此亦四教通观之境。至云诸仁者。此可厌患。当乐佛身。所以者何。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生等。所列种种功德。会而归之。亦通四教。今在方等。既对斥事度。则修通后三。亦可知也。又如诸弟子品。呵舍利弗云。夫宴坐者。不于三界现身意。是为宴坐。以至心不住内外。是为宴坐。此虽以圆呵小。义亦通于通别。若曰于诸见不动。而修道品。不断烦恼。而入涅槃。此则的以圆顿而对呵于小乘也。如是种种。不能枚举。至于呵弥勒云。二十五法是菩提。为光严童子说三十二道场。虽是圆顿。义亦兼乎通别。至于呵持世。而降伏天魔。为诸魔女说无尽灯法门。此则以圆呵偏。以成圆顿。化魔为佛。举此为例。余不繁列也。夫圆法本也。余教迹也。始则为实以施权。终则会权以归实。迷者忘本以执迹。悟者即迹以达本。本迹虽殊。不思议一也。四明眷属不可思议者。法华玄义明六种眷属。此经亦具有之。今出其相。一理性眷属。经云一切众生皆如。乃至弥勒亦如。是也。二业生眷属。如来先世曾为结佛性缘种。世世成之熟之度之脱之。直于此世。或闻说得道。如常随之众。为法亲内眷属。或未得道。预会俗众。为外眷属。三愿生眷属者。先世结缘虽未断苦。愿生内眷属中。或怨家等因之受道。若得道者。成内眷属。不得者。成外眷属。如余经所说。有调达等缘是也。四神通眷属者。若先世值佛。发真见谛。生犹未尽。或在上界。或在他方。今佛分段作佛。或以愿力。或以通力。来生下界。与他方菩萨来此毗耶离。闻法获益而去。如香积佛国诸来菩萨等是也。五应身眷属者。或同佛究竟法报二身。而起应身。如文殊是龙尊王佛。维摩是金粟如来是也。或等觉菩萨等。从分真法报二身。以起应身。如弥勒等是也。或为熟他。或为自熟。或为本缘。皆名应身眷属。六明法门眷属者。此如普现菩萨。问净名居士。父母妻子。亲戚眷属。吏民知识。悉为是谁。奴婢僮仆。象马车乘。皆在何所。净名答云。智度菩萨母。方便以为父。一切众导师。无不由是生。法喜以为妻。慈悲心为女。善心诚实男。毕竟空为舍。弟子众尘劳。随意之所转。道品善知识。由是成正觉。此法门眷属也。诸经流类至多。学者可以意得也。此中若论本迹者。应身眷属。则以法报为本。应身为迹。然非本无以垂迹。非迹无以显本。迷者忘本以执迹。悟者即迹以达本。本迹虽殊。不思议一也。余三则以宿种为本。现行为迹。亦本迹虽殊。不思议一。第五明利益不可思议者。诸佛所为。未尝空过。释论云。佛入王三昧。前放光度前者。后放光度后者。譬如网鱼前获后获。见光闻法。皆不唐捐。今经云。法宝普照。而雨法雨。即身口两益也。宝积长者云。大圣法王众所归。净心观佛靡不欣。各见世尊在其前。斯则神力不共法。此言各随宿根以见佛身有不同也。又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皆谓世尊同其语。斯则神力不共法。此言众生各随宿根闻法不同也。又云。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普得受行获其利。斯则神力不共法。此言见身闻法各随根器而获利益不同也。又云。佛以一音演说法。或有恐畏或欢喜。或生厌离或断疑。此则神力不共法。此言所获之益种种差别也。或有欢喜。即世界悉檀。得欢喜益。或有恐畏。即为人悉檀。拳拳秪畏。力行其善。得生善益。或生厌离。即对治悉檀。得对治法。厌离烦恼。获破恶益。或断疑者。断去惑疑。得入第一义谛理益。此之四悉。义关四教。此经对半说满。对藏说通别圆三教。又有于方等时新入藏者。应得小益。须知此经论益。有显密两意。显意者。如说佛国品竟。求声闻三万二千诸天及人。知有为法皆悉无常。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八千比丘。不受诸法漏尽意解。此闻大悟小。得藏通两教之益也。如方便品。维摩诘为诸问疾。如应说法。令无数人。皆发无上道意。此得圆顿发心之益。亦兼前二教之益。又如维摩诘为目犍连说法时。八百居士皆发无上道意。又维摩诘为须菩提说法时。二百天子得法眼净。又维摩诘为罗睺罗说法时。三十二长者子皆发无上道意。又为弥勒菩萨说法时。二百天子得无生忍。又为光严童子说法时。五百天人皆发无上道意。又为魔女说法时。令万二千天女发无上道意。又为善德长者说法时。令城中一最下乞人发无上道意。又文殊将众入净名室闻法睹变时。其中八千天子。皆发无上道意。又说是入不二法门品时。五千菩萨。皆入不二法门。得无生忍。又香积品。说娑婆十事善法等时。百千天人。皆发无上道意。十千菩萨。得无生法忍。乃至佛说此经已。一切大众皆大欢喜。总得欢喜益也。密意者。傍为弹偏斥小。令诸小乘闻大不谤。闻斥不嗔。得耻小慕大益。为法华以作开权显实方便。得转酪以为生酥益。若以宝盖三用。会通三益者。发无上道心。入无生忍。此获帡幪益也。菩萨得净佛国土。游戏神通。此获能致清凉益也。得法眼净。不受诸法。漏尽意解。此获除烦热益也。然为欲令众生获开佛知见大益之本。故权令获三乘七方便利益之迹。迷者忘本以执迹。悟者即迹而达本。本迹虽殊。不思议一也。然则非三德不可思议之大体。莫能致三脱不可思议之大用。非三脱不可思议之大用。莫能彰三德不可思议之大体。体与用而俱大。理与事而皆圆。此维摩诘不可思议解脱经之所由说也。

观解者。观一心性具五道。为五道悲境。誓愿拔之。即生缘慈悲。如五百长者子献以宝盖也。次观之使空。与性具二乘相契。即法缘慈悲。如五百宝盖投之于空也。观此五道与佛性无异。众生如。同弥勒如。即无缘慈悲。如令诸宝盖合成一盖也。此总观也。若别观者。观五道因果本自无性。即是佛性。而佛界因果。亦未尝异乎五道之性。但五道之性。无苦而有苦。此苦可悲。佛界之性。无乐而有乐。此乐可敬。即悲敬一双也。观五道五盖。烦恼生死即是菩提涅槃。即惑性即理性一双也。观一心十界即空假中。修之谓之三因。成之谓之三慈。即因果一双也。观一心即空假中。即是三德。而此三德具足无方大用。即体用一双也。其中感应神通。说法眷属利益。观之可知。又观解者。观一念性具五道。而此五道为生缘慈境。即五百宝盖也。观之即空。即法缘慈境。即以宝盖散之于空也。了此九界即是佛界。性具百界千如。遍历假名实法与夫国土。即令此宝盖合成一盖。遍覆三千大千世界也。

维摩诘所说经无我疏卷第二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