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维摩诘所说经无我疏卷第十一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天台山幽溪沙门 传灯 着

○十释香积品二。初释品题。

维摩诘所说经香积佛品第十

香积因缘。其所显发。道理至大。而舍利弗心念欲食。其事极小。缘㣲机以发巨弩。因小种而成大树。佛法因缘。固不可得而思议也。

○二释经文十五。初乞食香积六。初身子念食。

于是舍利弗心念。日时欲至。此诸菩萨当于何食。

什公曰。舍利弗独发念者。其旨有三。一者结业之体。未能无资。二绝意大方。乐法不深。三推已有待。谓众亦然。处弟子之上。宜为众致供也。

○二知念呵许二。初呵。

时维摩诘知其意。而语言。佛说八解脱。仁者受行。岂杂欲食而闻法乎。

肇公曰。佛说八解脱。乃是无欲之嘉肴。养法身之上膳。仁者亲受。谓无多求。然方杂食想。而欲听法。岂是无举来求之情乎。

○二许。

若欲食者。且待须臾。当令汝得未曾有食。

○三神力示众八。初现其国土。

时维摩诘。即入三昧。以神通力。示诸大众。上方界分。过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国名众香。佛号香积。今现在其国。

三昧。体也。神通。用也。众香国土。体用之中所现色象也。水澄月现。镜净像生。三者相依。大用斯显。

○二显其香气。

香气比于十方诸佛世界人天之香。最为第一。

香臭二气。皆鼻根所对之境。所以不同者。由众生报境差别也。娑婆欲界。惟有秽境。由秽心恶行所感。净土人居。惟有妙境。由净心善行所致。香积又净土中之最净者。故香气最胜。此亦同居净土相耳。

○三显惟菩萨。

彼土无有声闻辟支佛名。唯有清净大菩萨众。佛为说法。

极乐世界。无三恶道名。何况有实。是则犹有二乘。香积国土。无二乘名。同居净中极净土也。

○四土惟香作。

其界一切。皆以香作楼阁。经行香地。苑囿皆香。

娑婆土体。纯以土泥瓦石为之。比之净土。其秽可知。

○五食香周遍。

其食香气。周流十方无量世界。

○六正共坐食。

时彼佛。与诸菩萨。方共坐食。

此间身子念食。适当日午食时。彼方坐食。与此界同。故知土是同居。

○七供自诸天。

有诸天子。皆号香严。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供养彼佛及诸菩萨。

此土精蓝。不自熟食。而乞自檀那。彼国清众。亦不熟食。而供自诸天。土之清净污秽所以分。报之自然勉然所以别也。

○八众皆目见。

此诸大众。莫不目见。

净秽之报既殊。上下之去又远。而此大众。莫不目见。显净名之神通自在。借大众之见量难思也。

○四问谁致食四。初维摩发问。

时维摩诘问众菩萨言。诸仁者。谁能致彼佛饭。

○二文殊威置。

以文殊师利威神力故。咸皆默然。

众会菩萨。具神通者多。苟曰我能。则维摩之功德不显。此经之功德无归。故文殊以神力令众会默然。

○三维摩呵耻。

维摩诘言。仁此大众。无乃可耻。

○四文殊腾诫。

文殊师利曰。如佛所言。勿轻未学。

始维摩不即致饭者。亦示所以谦光也。文殊与众默然者。亦示所以推让也。彼此佯为不然。欲共匠成法器耳。

○五直径显化四。初化作菩萨。

于是维摩诘。不起于座。居众会前。化作菩萨。相好光明。威德殊胜。蔽于众会。

○二告敕当往。

而告之曰。汝往上方界分。度如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国名众香。佛号香积。与诸菩萨。方共坐食。

○三示其致辞。

汝往到彼。如我辞曰。维摩诘。稽首世尊足下。致敬无量。问讯起居。少病少恼。气力安不。

香积净土。大众无病。矧佛身乎。今以此为问者。不过且用娑婆问佛之法。以为修敬之辞耳。

○四当述所愿。

愿得世尊所食之余。当于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令此乐小法者得弘大道。亦使如来名声普闻。

乞其香饭。施作佛事。有此两意。一化小令大。二显佛名声。

○六菩萨承命三。初菩萨去仪。

时化菩萨。即于会前。升于上方。举众皆见其去。到众香界。礼彼佛足。

○二述所致辞。

又闻其言。维摩诘稽首世尊足下。致敬无量。问讯起居。少病少恼。气力安不。

○三述其所愿。

愿得世尊所食之余。欲于娑婆世界。施作佛事。使此乐小法者。得弘大道。亦使如来名声普闻。

○二彼众问佛。

彼诸大士。见化菩萨。叹未曾有。今此上人。从何所来。娑婆世界。为在何许。云何名为乐小法者。即以问佛。

闻其言异寻常。见其迹现不测。故叹未曾有。而其问辞有三。一问人从何来。二问土在何许。三问何名小法。皆香积未有之事也。

○三彼佛答众三。初答第二问。

佛告之曰。下方度如四十二恒河沙佛土。有世界名娑婆。

○二答第三问。

佛号释迦牟尼。今现在于五浊恶世。为乐小法众生。敷演道教。

○三答第一问三。初彼佛正答。

彼有菩萨名维摩诘。住不可思议解脱。为诸菩萨说法。故遣化来称扬我名。并赞此土。令彼菩萨增益功德。

○二彼众更问。

彼菩萨言。其人何如。乃作是化。德力无畏。神足若斯。

○三佛为答之。

佛言甚大。一切十方。皆遣化往施作佛事。饶益众生。

○四彼佛与饭。

于是香积如来。以众香钵。盛满香饭。与化菩萨。

○五菩萨偕来四。初菩萨欲往。

时彼九百万菩萨俱发声言。我欲诣娑婆世界。供养释迦牟尼佛。并欲见维摩诘等诸菩萨众。

○二许可诫饰三。初诫摄身香。

佛言可往。摄汝身香。无令彼诸众生。起惑着心。

○二诫舍本形。

又当舍汝本形。勿使彼国求菩萨者。而自鄙耻。

净土佛身高大。菩萨亦然。如法华经净华宿王智佛。告妙音菩萨。汝身四万二千由旬。我身六百八十万由旬。此之可知。

○三诫弗轻碍。

又汝于彼。莫怀轻贱而作碍想。所以者何。十方国土皆如虚空。又诸佛为欲化诸乐小法者。不尽现其清净土耳。

众生报土。虽因自感。亦由佛现。如来隐净现秽。化道宜然。无以净而贱秽可也。

○三同至丈室。

时化菩萨既受钵饭。与彼九百万菩萨。俱承佛威神。及维摩诘力。于彼世界忽然不现。须臾之间。至维摩诘舍。

○四化座与坐。

时维摩诘。即化作九百万师子之座。严好如前。诸菩萨皆坐其上。

合前共有九百三万二千。举高八万四千由旬师子座。居丈室中也。

○六菩萨授食。

时化菩萨。以满钵香饭。与维摩诘。

○七饭香远闻。

饭香普薰毗耶离城。及三千大千世界。

○八闻香俱来二。初毗耶众集二。初月盖偕众。

时毗耶离婆罗门居士等。闻是香气。身意快然。叹未曾有。于是长者主月盖。从八万四千人。来入维摩诘舍。

○二喜胜敬礼。

见其室中菩萨甚多。诸师子座。高广严好。皆大欢喜。礼众菩萨及大弟子。却住一面。

○二天神皆来。

诸地神虚空神。及欲色界诸天。闻此香气。亦皆来入维摩诘舍。

○九维摩命食二。初命食。

时维摩诘语舍利弗等诸大声闻。仁者。可食如来甘露味饭。

独命声闻。而不命菩萨者。菩萨可以食。可以无食。可以无食故不念食。故不命之。可以食。是以又同食也。声闻可以食。不可以无食。可以食。是故念食。故特命之。且将诫饰无以限意。菩萨非诫饰类故不在其命。如来甘露味饭者。一以味之甘美。喻若甘露。一以获食此食者。必证甘露之果。夫世之五欲。悉能令人生贪着。造恶业。召生死。惟味之为欲。又其甚之。以其能生人须欲之心故也。今也香积之饭。从大悲所薰。五分法身所生。不生欲而又能令人离欲。将食此饭者。必反尝其尝。还尝循元。内合涅槃。故名甘露味饭。今之行人虽䬸分段。若能反尝其尝。还尝循元。即谓之甘露味饭可也。寄语食者。无事泛尝。

○二诫饰。

大悲所熏。无以限意食之使不消也。

什公曰。熏义有三。一大悲果报。二悲心所念。三以慈眼视之。食此饭。应发大心建大业。是名报恩。报恩名为消也。

○十声闻念少。

有异声闻。念是饭少。而此大众。人人当食。

○十一诫其小智二。初正诫。

化菩萨曰。勿以声闻小德小智。称量如来无量福慧。四海有竭。此饭无尽。使一切人食。抟若须弥。乃至一劫。犹不能尽。

○二徴释。

所以者何。无尽戒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功德具足者。所食之余。终不可尽。

世间福德诸天。所受之食。尚不可思议。何况究竟五分法身。功德具足者。可思议哉。

○十二众食不儩。

于是钵饭。悉饱众曾。犹故不儩。

○十三受食获益二。初食已安乐。

其诸菩萨声闻天人食此饭者。身安快乐。譬如一切乐庄严国诸菩萨也。

极乐国土。若至食时。七宝妙钵。各至其前。满中香饭随意而食。而有四益。一者适可其意。消除饥渴。二者四大调和。无有违反。三者食已即消。无有遗滓。四者不生味着。增人道意。

○二毛孔出香。

又诸毛孔。皆出妙香。亦如众香国土诸树之香。

○十四彼此问法六。初此菩萨问法二。初维摩问。

尔时维摩诘问众香菩萨。香积如来。以何说法。

○二菩萨答。

彼菩萨曰。我土如来无文字说。但以众香。令诸天人得入律行。菩萨各各坐香树下。闻斯妙香。即获一切德藏三昧。得是三昧者。菩萨所有功德皆悉具足。

诸佛国土。所作佛事。因倒因起。以六尘为之主。六根六识为之从。又以七大总和融之。楞严以二十五方便。为所入圆通法门者以此。第众生于此诸法。根有利钝。必选利者。可以长修学。可以浅深同说法。以被当机。如佛敕文殊独选耳门。香积国土所作佛事亦然。非无余门可以入道。但彼众生。鼻根最利。故惟以众香。而作佛事。言即入律行者。此指三学之初门也。始入道者。才一闻香。即能止恶防非故也。次云即获一切德藏三昧。此又言闻香即得定之与慧也。此之三昧。乃圆中大定。所谓圆中圆满非但中。此中本具一切法。既称一切功德之藏。则菩萨一切功德。有何一法。而不具足。此如华严破无明惑。登初发心住。发一切境界。此正因理心发也。发一切智慧。此了因智心发也。发一切功德。此缘因行心发也。三心俱发。故谓之一切德藏三昧。

○二彼菩萨问法二。初菩萨问。

彼诸菩萨问维摩诘。今世尊释迦牟尼。以何说法。

○二维摩答三。初总指今佛说法。

维摩诘言。此土众生。刚强难化。故佛为说刚强之语。以调伏之。

○二别示今佛说法。

言是地狱。是畜生。是饿鬼。是诸难处。是愚人生处。是身邪行。是身邪行报。是口邪行。是口邪行报。是意邪行。是意邪行报。是杀生。是杀生报。是不与取。是不与取报。是邪淫。是邪淫报。是妄语。是妄语报。是两舌。是两舌报。是恶口。是恶口报。是无义语。是无义语报。是贪嫉。是贪嫉报。是瞋恼。是瞋恼报。是邪见。是邪见报。是悭吝。是悭吝报。是毁戒。是毁戒报。是瞋恚。是瞋恚报。是懈怠。是懈怠报。是乱意。是乱意报。是愚痴。是愚痴报。是结戒。是持戒。是犯戒。是应作。是不应作。是障碍。是不障碍。是得罪。是离罪。是净。是垢。是有漏。是无漏。是邪道。是正道。是有为。是无为。是世间。是涅槃。

佛所说法常依四种悉檀。一世界悉檀。令人获欢喜益。二为人悉檀。令人获生善益。三对治悉檀。令人获破恶益。四第一义悉檀。令人获入理益。然于其中。又随国土净秽不同。而所用有增减多少。若世界为人二种悉檀。则净秽俱用。如众香国。以香为佛事。即世界悉檀。欢喜义也。令诸天人得入律行。即为人生善义也。闻斯妙香即获一切德藏功德。即入理义也。盖净土根利。不必用刚强之语以说对治之法。故不全用之。若我娑婆。佛所说法。而四悉俱用。独于对治一悉。偏用居多。是以维摩居士历历言之。甚言此土众生刚强浊恶。对治说法。有如此也。

○三总结三。初法。

以难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种法。制御其心。乃可调伏。

○二喻。

譬如象马𢤱悷不调。加诸楚毒。乃至彻骨。然后调伏。

什公曰。马有五种。第一见鞭影。即时调伏。第二得鞭乃伏。第三以利锥刺皮乃伏。第四穿肌乃伏。第五彻骨乃伏。众生利钝。亦有五品。第一但见他无常。其心便悟。第二见知识无常。其心乃悟。第三见兄弟亲戚无常。其心乃悟。第四见父母无常。其心乃悟。第五自身无常。极受苦恼。复加以苦言。然后乃悟也。

○三结。

如是刚强难化众生。故以一切苦切之言。乃可入律。

○三彼菩萨赞美二。初赞如来。

彼诸菩萨闻说是已。皆曰未曾有也。如世尊释迦牟尼佛。隐其无量自在之力。乃以贫所乐法。度脱众生。

什公曰。晦迹潜明。自同贫乞。自同贫乞。则与相接。接则易邻。故为贫所信乐也。

○二赞菩萨。

斯诸菩萨。亦能劳谦。以无量大悲生是佛土。

○四维摩显胜二。初总说此土菩萨功德多。

维摩诘言。此土菩萨。于诸众生大悲坚固。诚如所言。然其一世饶益众生。多于彼国百千劫行。

什公曰。譬如良医遇疫劫中。医术大行。广施众药。所疗者众。致供无量。菩萨大士。处不净国。亦复如是。众恶弥滋。兼济乃弘。十事法药。广济众病。化广利深。一世超于万劫。

○二别释此土菩萨十事胜二。初标。

所以者何。此娑婆世界。有十事善法。诸余净土。之所无有。

○二释。

何等为十。以布施摄贫穷。以净戒摄毁禁。以忍辱摄瞋恚。以精进摄懈怠。以禅定摄乱意。以智慧摄愚痴。说除难法度八难者。以大乘法度乐小乘者。以诸善根济无德者。常以四摄成就众生。是为十。

什公曰。痴有二种。一者一切法中痴。二者于诸佛深法中不能明了。不净国中。有二种痴。净国中乃说唯有佛法中不了痴。

灯曰。准例余度。亦有二种。略如贫穷二种。一者贫于资生。二者贫于功德。不净国中。有二种贫。净国中。唯有功德贫。毁禁二种。一者四重毁禁贪。二者六根侵毁六尘贪。不净国中。有二种毁。净国中。唯有六尘毁耳。嗔恚二种。一恶骂捶打嗔。二六尘侵犯嗔。不净国中。有二种嗔。净国惟有六尘侵犯嗔耳。懈怠二种。一事上懈怠。二理上懈怠。不净国中。有二种懈。净国唯有理懈耳。乱意二种。一世间乱意。二出世间乱意。不净国中。具足二种。净国唯有出世乱意耳。苟不了此。则不净国中。须用六度。净国中无有六度。又何以为菩萨度门哉。

○五彼土菩萨重问。

彼菩萨曰。菩萨成就几法。于此世界行无疮疣。生于净土。

什公曰。深行菩萨。非所疑也。今浅行者。处不净国。恐其行浅功微。未能自拔。譬如少汤投之大水。亦如少力之人入水救溺。未能兼济。则与彼俱沦。故问以何为法。得生净国也。

○六维摩诘为说二。初总示八法。

维摩诘言。菩萨成就八法。于此世界行无疮疣。生于净土。

○二别示八法。

何等为八。饶益众生而不望报。代一切众生受诸苦恼。所作功德尽以施之。等心众生谦下无碍。于诸菩萨视之如佛。所未闻经闻之不疑。不与声闻而相违背。不嫉彼供。不高己利。而于其中调伏其心。常省己过。不讼彼短。恒以一心求诸功德。是为八法。

疮疣者。玉之瑕。身之疵也。菩萨苟有乎此。则行未足净。而净土不得生矣。维摩所说。则示以八行。以去八疵。饶益众生。固菩萨之美行也。苟或望报。则疮疣矣。乃至常省己过。不讼彼短。固菩萨之美行也。苟不恒以一心求诸功德。则疮疣矣。修此八行。去此八病。诚行菩萨行无瑕之美玉。得生净土捷疾之神足也。然而永异渔人之八疵。近乎分别善恶之八诫。一世间诫。一出世间菩萨上上诫。无足同日而语也。

○十五闻品获益。

维摩诘文殊师利。于大众中说是法时。百千天人。皆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十千菩萨得无生法忍。

发心有三。一名字。二相似。三分真。既进让十千菩萨无生法忍。分真之发心。退非名字之始发于僧那。当同仁王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也。

判教圆顿可知。

观解者。食有四种。一明相出时。诸天诸仙受食时也。可表空观。二中食。佛菩萨受食时也。可表中观。三夜食。鬼神受食时也。四未明早食。畜生受食时也。可表假观。今舍利弗心念。日时欲至。此诸菩萨当于何食。正中食时。盖声闻已破见思。一切智成。不乏空食。游戏神通。净佛国土。不生好乐。不念假食明矣。惟受斥小叹大之后。实慕回空向中之观。日时欲至。当于何食。是念中观之食。维摩所乞。香积之食。适彼诸菩萨。方共坐食。中道之食明矣。此之中观。从本性第一义天流出。故曰有诸天子。供养彼佛。但乞来之食。虽是中道。圆中非但。中必空假。故彼菩萨。闻斯妙香。即获一切德藏三昧。正以方丈之室。三根普被。四教并谈。有诸凡夫在会须空食者。有诸声闻菩萨在会须假食者。有诸菩萨在会须中食者。无不禅悦为食法喜充满。如闻品获益。有发道心者。有入无生者。此其证也。然有须此禅悦为食者。舍利弗等是也。有但闻法欢喜即获充满者。诸菩萨与香积俱来之众。闻居士菩萨彼此问法。而获利益是也。是则但能于一心中修三种止观。伏断三惑上昏动之病。即是饱䬸香积。顿获禅悦法喜也。

○十一释菩萨行品二。初释品题。

维摩诘所说经菩萨行品第十一

菩萨行。即香积菩萨请问法要。如来为说有尽不尽二种法门也。第将启斯要。其发有渐。始必俱归佛所。次则如法问慰。乃至说佛事广多。然后菩萨请法还土。是以未说法要。先历事故也如此。

○二释经文三。初先历事故六。初俱归佛所四。初庵园现相三。初园地庄严。

是时佛说法于庵罗树园。其地忽然广博严事。一切众会。皆作金色。

肇公曰。至人无常所。理会是邻。如来净名。虽服殊处异。然妙存有在。所以来往兴化。共弘不思议道也。因遣问疾。所明若上。今将诣如来封印兹典。故先现斯瑞。以启群心者也。

○二庆喜问故。

阿难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有此瑞应。是处忽然广博严事。一切众会皆作金色也。

○三佛答所以。

佛告阿难。是维摩诘文殊师利。与诸大众。恭敬围绕。发意欲来。故先为此瑞应。

○二丈室来仪二。初维摩偕文殊见佛。

于是维摩诘语文殊师利。可共见佛。与诸菩萨礼事供养。

○二文殊答维摩往矣。

文殊师利言。善哉行矣。今正是时。

○三神力擎众。

维摩诘即以神力。持诸大众并师子座。置于右掌。

○四广众俱往三。初维摩威仪。

往诣佛所。到已着地。稽首佛足。右绕七匝。一心合掌。在一面立。

○二菩萨威仪。

其诸菩萨。即皆避座。稽首佛足。亦绕七匝。于一面立。

○三道俗威仪。

诸大弟子。释梵四天王等。亦皆避座。稽首佛足。在一面立。

○二世尊慰问。

于是世尊。如法慰问诸菩萨已。各令复座。即皆受教。众坐已定。

○三佛显难思四。初问身子见不。

佛语舍利弗。汝见菩萨大士。自在神力之所为乎。

○二答唯然已见。

唯然已见。

○三问于意云何。

于汝意云何。

○四答不可思议。

世尊。我睹其为。不可思议。非意所图。非度所测。

肇公曰。向与文殊俱入不思议室。因借宝座。睹其神力。兼食香饭。乘掌而还。莫测其变。故自绝于图度。此经大旨所明。不思议道。故往往多显不思议迹也。

○四园众闻香五。初庆喜问佛。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今所闻香。自昔未有。是为何香。

○二佛答毛孔。

佛告阿难。是彼菩萨毛孔之香。

○三身子复语。

于是舍利弗语阿难言。我等毛孔。亦出是香。

○四问所从来。

阿难言。此所从来。

○五答其所致。

曰。是长者维摩诘。从众香国。取佛余饭。于舍食者。一切毛孔。皆香若此。

○五明香住久如四。初庆喜启问。

阿难问维摩诘。是香气住当久如。

○二维摩答之。

维摩诘言。至此饭消。

○三庆喜复问。

曰。此饭久如当消。

○四维摩复答二。初明分段势力。

曰。此饭势力。至于七日。然后乃消。

什公曰。七日乃消。有二因缘。或有食香饭。饭不时消。心必厌舍。故不令久也。亦云应得道者。饭气时薰。不过七日。必成圣道。如道迹七生七步蛇啮等。势不过七步。事不须久。故不令过七日也。

灯曰。七日者。欲界分段之大数也。生善灭恶之数。亦不过七。如初果道迹。必获灭善生恶数。亦不过七。如人死之亡七。毒蛇啮人之七步。至于佛设道场。期亦必七。密部咒愿亦必至七。以至人无食七日必死。眼无食七日必盲。皆是数也。香饭虽净国而来。犹属分段。故功勋势力。亦必七日乃消也。

○二明入道势力三。初法二。初小乘入道。

又阿难。若声闻人。未入正位。食此饭者。得入正位然后乃消。已入正位。食此饭者。得心解脱然后乃消。

什公曰。正位者。见谛十六心也。问曰。食香饭云何得道。答曰。体安心静。发未曾有意。饭尚如此。何况道耶。有此妙果。必有妙因。极大信乐。深信因果。达因果即解缘起。解缘起即见实法。

○二大乘入道。

若未发大乘意。食此饭者。至发意乃消。已发意食此饭者。得无生忍然后乃消。已得无生忍食此饭者。至一生补处然后乃消。

以此而观。香饭勋力极大。凡夫圣人。小乘大乘。浅位深位。随其体量。奏绩不同。惟一生补处。欲至佛位。未尝言之。可以见方等法力之不可思议也。

○二譬。

譬如有药名曰上味。其有服者。身诸毒灭。然后乃消。

○三合。

此饭如是。灭除一切诸烦恼毒。然后乃消。

○六明佛事广多二。初庆喜略以香饭而为生起。

阿难白佛言。未曾有也。世尊。如此香饭。能作佛事。

○二如来广说诸法而作佛事二。初明诸佛说法不可思议七。初先为印可。

佛言如是如是。

○二广为宣说三。初明有诸指示而作佛事二。初明诸法而作佛事二。初正明。

阿难。或有佛土。以佛光明而作佛事。有以诸菩萨而作佛事。有以佛所化人而作佛事。有以菩提树而作佛事。有以佛衣服卧具而作佛事。有以饭食而作佛事。有以园林台观而作佛事。有以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而作佛事。有以佛身而作佛事。有以虚空而作佛事。

○二结成。

众生应以此缘得入律行。

○二明以诸譬喻而作佛事。

有以梦幻影响。镜中像。水中月。热时𦦨。如是等喻而作佛事。

○二明有诸言说而作佛事。

有以音声语言文字而作佛事。

○三明无诸说示而作佛事。

或有清净佛土。寂寞无言无说。无示无识。无作无为而作佛事。

○三无非佛事。

如是阿难。诸佛威仪进止。诸所施为。无非佛事。

○四明其所以。

阿难。有此四魔八万四千诸烦恼门。而诸众生。为之疲劳。诸佛即以此法而作佛事。

○五结成法门。

是名入一切诸佛法门。

据此结成法门之先。而言无非佛事。明其所以云有四魔八万四千烦恼。而诸众生为之疲劳。即以此法而作佛事。则知诸佛所设度门。不啻如上所说。乃有八万四千之多。然有诸多八万。若曰八万烦恼。此属集谛境摄。若曰八万尘劳。此属苦谛境摄。若曰八万波罗蜜门。此属灭谛境摄。若曰八万陀罗尼门。此属道谛境摄。又复应知。八万虽多。不外三毒等分四分烦恼。而此烦恼。又不外六根。故楞严云。生死烦恼。菩提涅槃。同是六根。更非他物。是则上文所说。其言虽约。义实该博。以其无非六根六尘。如佛光明。诸菩萨化人。菩提树佛相好及身。此以眼所对色尘。而作佛事者也。饭食。此以舌根所对味尘。而作佛事者也。众香。此以鼻根所对香尘。而作佛事者也。园林台观天衣。此以身根所对触尘。而作佛事者也。音声语言。此以耳根所对声尘。而作佛事者也。文字亦眼色类。寂莫无言无说。此以意根所对法尘。而作佛事者也。至于无示无识无作无为。此则六根俱拂。而六尘尽扫。而作佛事者也。虽不关根尘。而是亦教体。故神宝记云。但有一法当情及无当情者。无非教体。自非深见此理。难可以笔舌既也。又于其中。有正傍不同。如娑婆世界。则正以声音而为佛事。故曰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又有香严童子旋鼻香而入道等者。准望诸土。亦不可以一例推也。

○六诫其喜忧。

菩萨入此门者。若见一切净好佛土。不以为喜。不贪不高。若见一切不净佛土。不以为忧。不碍不没。但于诸佛。生清净心。欢喜恭敬未曾有也。诸佛如来功德平等。为教化众生故。而现佛土不同。

肇公曰。佛无定所。应物而现。在净而净。在秽而秽。美恶自彼。于佛无二。曷为自生忧喜于其间哉。是以豫入此门者。见净不贪。己分不高。睹秽不碍。乖情不没。故能生真净心。知佛平等。而应迹不同。此窥𨵦之徒。非平等信也。自不入佛事门者。孰能不以净秽为心哉。

○七显慧平等八。初明慧无若干二。初譬喻。

阿难。汝见诸佛国土地有若干。而虚空无若干也。

○二合法。

如是见诸佛色身有若干耳。其无碍慧无若干也。

诸佛色身。犹如国土。无碍智慧。譬若虚空。身虽多。而慧不应多。土虽诸。而空不应异也。

○二明法皆同等。

阿难。诸佛色身威相种性。戒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力无所畏。不共之法。大慈大悲。威仪所行。及其寿命。说法教化。成就众生。净佛国土。具诸佛法。悉皆同等。

○三明因实建名三。初正遍知。

是故名为三藐三佛陀。

什公曰。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今言三藐三佛陀。言正遍觉也。见法无差。故言正。智无不周。故言遍也。出生死梦。故言觉也。

○二如来。

名为多陀阿伽度。

肇公曰。秦言如来。亦云如去。如法而来。如法而去。古今不改。千圣同辙。

什公曰。如法知。如法说。故名如也。诸佛以安隐来。此佛亦如是来。彼佛以安隐去。此佛亦如是去也。

○三觉。

名为佛陀。

什公曰。佛陀。秦言觉也。凡得道名为觉。觉有二种。一于四谛中觉。二于一切法中觉。觉而不尽。则非真觉。故无觉名也。如佛问舍利弗。三问不答。天女问。默然无言。此未免于睡也。言遍言如言觉。此三名则是体极之称。足以明诸佛同等。异于二乘也。

○四明名称难思。

阿难。若我广说此三句义。汝以劫寿。不能尽受。

○五明多闻难持。

正使三千大千世界满中众生。皆如阿难多闻第一。得念总持。此诸人等。以劫之寿。亦不能受。

○六显辩才难思。

如是阿难。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有限量。智慧辩才。不可思议。

○七庆喜自退多闻。

阿难白佛言。我从今已往。不敢自谓以为多闻。

○八如来诫弗退意。

佛告阿难。勿起退意。所以者何。我说汝于声闻中为最多闻。非谓菩萨。

经明诸佛说法不可思议。而特举三号者。盖言圆极之果。所有名字。一一不虚。究竟成就。盖其所召。悉皆真实。故第一名正遍知。所知法相。既无不正。又无不遍。则所谈法相。无不真实也。第二名为如来。亦名如去。既如法而来。如法而去。古今不改。千圣同辙。则所谈法相。无不明了也。第三名之为觉。于四谛一切法。觉无不尽。则所谈法相。无不审谛也。于此菩提既无限极。是故智慧辩才不可思议。

○二明菩萨神通不可思议二。初诫弗限菩萨。

且止阿难。其有智者。不应限度诸菩萨也。一切海渊。尚可测量。菩萨禅定智慧总持辩才。一切功德。不可量也。

○二显维摩神通。

阿难。汝等舍置菩萨所行。是维摩诘一时所现。神通之力。一切声闻辟支佛。于百千劫。尽力变化。所不能作。

判教圆顿可知。

观解者。观一念心中。具足五阴国土。五阴中。色阴摄得六根。四阴摄得六识。国土摄得六尘。于此实法。了达即空即假即中。即是于一切诸法而作佛事。于其中间。或以说以默。或观诸法寂灭相。不可以言宣。诸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即是观心以文字语言而作佛事。乃至寂无言说等云云。

○二正说行门二。初菩萨赞请二。初悔责赞善。

尔时众香世界菩萨来者。合掌白佛言。世尊。我等初见此土。生下劣想。今自悔责。舍离是心。所以者何。诸佛方便不可思议。为度众生故。随其所应现佛国异。

○二请法还土。

唯然世尊。愿赐少法。还于彼土。当念如来。

什公曰。彼亦不必专以香为佛事。故请言教法也。亦将欲遍至十方化不净国。故请杂法也。亦以远游异刹。不宜虚反。又以彼诸菩萨必问其上要。故禀异闻也。亦欲令彼菩萨知恩故请。云何令知恩。彼诸菩萨。处清净国。但食香饭。自入律行。常乐则忘其乐。忘其乐则忘其所由。所由者佛。而彼昧之。是不知恩也。若闻下二门。若而后得。乃悟自然得者。因妙而功深也。

○二如来说法三。初总告。

佛告诸菩萨。有尽无尽解脱法门。汝等当学。

什公曰。尽有二种。一无为尽。二有为尽。有为尽。无常迁灭尽也。无为尽。智慧断令灭尽。也今言尽门。是有为无常尽也。

○二别释二。初释名二。初释尽不尽名。

何谓为尽。谓有为法。何谓无尽。谓无为法。

○二以为无为释成。

如菩萨者。不尽有为。不住无为。

肇公曰。有为虽伪。舍之则大业不成。无为虽实。住之则慧心不明。是以菩萨不尽有为。故德无不就。不住无为。故道无不覆。至能出生入死遇物斯乘。在净而净。不以为欣。处秽而秽。不以为戚。应彼而动。于我无为。此诸佛平等不思议之道也。夫不思议道。必出于尽不尽门。彼菩萨闻佛事平等不可思议。所以请法。故佛开此二门。示其不思议无碍之道也。言无碍。于二事不碍也。不尽有为。无凡夫碍也。不住无为。无二乘碍也。

○二释义二。初约二法开释二。初释不尽有为三。初标。

何谓不尽有为。

○二释三。初建立根本。

谓不离大慈。不舍大悲。

菩萨以大慈与众生之乐。大悲拔众生之苦。以为根本。故建言有之。

○二发弘誓愿。

深发一切智心。而不忽忘。

前言慈悲。徒有心耳。苟不发以四弘誓愿要制慈悲。则与乐无所至。拔苦无所因。故须依大悲心顺苦集二谛境而发二种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拔众生之苦果。烦恼无数誓愿断。拔烦恼之苦因。依大慈。顺道灭二谛境。而发二种誓愿。法门无量誓愿学。与成佛之乐因。佛道无上誓愿成。与成佛之乐果。总谓之发一切智心。故法华为二乘发迹云。曾于大通智胜佛所。令汝发一切智心。而寻废忘。谓之深者。当依圆教无作四谛而发也。然须坚固不可忽忘。如其忽忘。则能令人堕于二乘及流浪生死。当如庆喜云。舜若多性可销亡。烁迦罗心无动转可也。然香积菩萨。虽求大道。四弘誓愿。未必全具。以其虽行大道求成佛道。终不能如娑婆众生之无边烦恼之无数。是以如来首勉发之。

○三以行填愿十九。初明填初愿行。

教化众生。终不厌倦。

○二明填三愿行。

于四摄法。常念顺行。护持正法。不惜躯命。种诸善根。无有疲厌。

肇公曰。以慈悲为根。发心为心。然后顺四摄化众生。护正法种善根。以此众德。茂其枝条。道树日滋。不尽有为也。下诸行愿。枝叶之流。取其日滋日茂。以成不尽义耳。废舍慈悲。道树不建。众德损耗。自隐涅槃。谓尽有为法也。

什公曰。谓坚固善心深不可动。乃名根也。如有一人。到舍利弗处求出家。舍利弗观其宿命。八万大劫不种善根。弃而不度。往五百弟子所。尽皆不受。于是到祗桓门下。悲泣懊恼。佛从外还。见而问之。其人具以事答。佛即种种责舍利弗。汝智慧不深。不见人根。妄轻贱人耶。佛即受其人。赞言善来比丘。须𩬊自落。法衣着身。便成沙门。佛为说法。即得阿罗汉。舍利弗问佛。此人何时种泥洹善根。佛言。乃往昔过去无央数劫有佛。名人可。时有一人。入林取薪。虎从林出。欲食其人。其人上树。虎在树下。其人极大恐怖。时佛从空中飞过。其人见已称南无佛。心生信乐。极厌生死深心誓愿。愿离此苦。因此善根。今得解脱。时舍利弗。向佛悔过。举身投地。深自悲叹。佛言。譬如石中有金。愚人不知。弃而不取。金师见之。知其中有金。即以两囊鼓而出之。众生无明石中。有智慧金。今汝智慧不深。弃而弗度。如来深见根本。以禅定智慧囊。鼓而出之也。

志常安住。方便回向。

什公曰。万善无常。随意所成。故须方便回向佛道。如瓶沙王被系在狱。狱孔中遥见佛于山上往来。心大欢喜。应生兜率天。在中闻毗沙门天王食香。以饿死故。心甚乐着。我今当往生彼食处。即时于毗沙门楼上化生。小既回向。大亦宜然。

灯曰。譬如小声回入角呗。其声则大。菩萨所修一切善根。若能以方便慧。回向佛道。功德则大也。

求法不懈。说法无吝。勤供诸佛。

○三明填初愿行。

故入生死。而无所畏。

○四明填二愿行。

于诸荣辱。心无忧喜。不轻未学。敬学如佛。堕烦恼者。令发正念。于远离乐。不以为贵。

什公曰。出家离欲。及禅定智慧。离诸妄想。悉名远离乐。假以求道。非所贵也。

不着己乐。庆于彼乐。

什公曰。凡夫见他乐则生嫉。见他苦则心安。自乐则生着。自苦则心动。菩萨则不然。见他乐不嫉。其心随喜。他苦心动。欲令解脱。自乐不着。自苦心安。

○五明填三愿行。

在诸禅定。如地狱想。

什公曰。禅定有三种。一大乘。二小乘。三凡夫。凡夫禅生高慢我心。小乘禅独善求证。能烧众善。坏无上道根。于菩萨则为恶趣。故视之如地狱也。

于生死中。如园观想。

肇公曰。生死虽苦。大道之所由。菩萨好游。故想如园观也。

见来求者。为善师想。

什公曰。本无施意。因彼来求。发我施心。则于我为师。故起师想。如月氏王出行游观。有数千乞人。在路侧。举手唱声。各请所须。王问大臣。此是何人。何所陈说。答言。乞人也。王智慧利根。即解其意。语大臣曰。彼等我大师。非乞人也。汝不解其言耳。彼所须者。为我说法。非为乞也。彼言。我等前世亦作国王。不修布施。故受斯报。王今不施。后亦当尔。以此故当知是我大师。

舍诸所有。具一切智想。

什公曰。舍诸所有。谓身命及国城妻子。悉能弃舍给施众生。给众生时。了知此施必能具足一切智。明见因果。施而无悔也。

○六明填初愿行。

见毁戒人。起救护想。

肇公曰。戒为人护。毁戒则无护。菩萨自己有护。故欲护无护者也。

○七明填三愿行。

诸波罗蜜。为父母想。

什公曰。取其能生法身也。亦云子有所须。则咨之父母。菩萨所须。则求之六度。取其饶益。比之父母也。

道品之法。为眷属想。

生公曰。助成我者。三十七道品。犹人有眷属相助成者也。

○八明填四愿行。

发行善根。无有齐限。以诸净国严饰之事。成己佛土。

什公曰。取彼净国相。然后修行称之。故致净国。与彼无异。是名以彼成己也。

行无限施。具足相好。

肇公曰。开四门恣求者所取。无碍大施法也。此施相好之所因。

○九明填二愿行。

除一切恶。净身口意。

○十明填初愿行。

生死无数劫。意而有勇。

肇公曰。生死长久。苦毒无量。自非智勇。孰能处生死之际焉。

○十一明填四愿行。

闻佛无量德。志而不倦。

○十二明填二愿行。

以智慧剑。破烦恼贼。出阴界入。

○十三明填初愿行。

荷负众生。永使解脱。

○十四明填二愿行。

以大精进。摧伏魔军。

○十五明填三愿行。

常求无念实相智慧。

什公曰。无相取念也。凡夫行有念智慧。则高慢益甚。是故菩萨求无念智也。

行少欲知足。而不舍世法。不坏威仪。而能随俗。

肇公曰。同俗俯仰。不失道仪。天下皆谓我同己。而我独异人。

○十六明填初愿行。

起神通慧。引导众生。得念总持。所闻不忘。善别诸根。断众生疑。以乐说辩。演说无碍。净十善道。受人天福。修四无量。开梵天道。

什公曰。欲使作梵天请转法轮。处尊引物也。亦菩萨自行。自生梵天也。

○十七明填三愿行。

劝请说法。随喜诸善。

天台大师曰。圆顿行人始于五品。终于等觉。常当修行五悔。一忏悔三障。二请转法轮。三请佛住世。四随喜善根。五回向发愿。今文且言三悔。合前后诸文。有回向发愿。悉须具足五悔。故普贤行愿。具四十大愿王。无非菩萨之愿行也。

○十八明填四愿行。

得佛音声。身口意善。得佛威仪。

肇公曰。经云有八种音。亦云有六十种音。密迹经云。佛不思议音应物无量也。

○十九明填三愿行。

深修善法。所行转胜。以大乘教成菩萨僧。心无放逸。不失众善。

○三结。

行如此法。是名菩萨不尽有为。

○二释不住无为三。初徴。

何谓菩萨不住无为。

○二释十。初不住空无相无作无起。

谓修学空。不以空为证。

肇公曰。自此下。皆无为观行也。观无为。必睹恬怕之乐。而能不证涅槃。永处生死。名不住无为也。空无相无作。三乘共行。而造观不同。二乘空观。唯在无我。大乘空观。无法不在。以无法不在故。空法亦空。空法既空。故能不证空。

修学无相无作。不以无相无作为证。

肇公曰。二乘无相。唯在尽谛。大乘无相。在一切法。二乘无作。不造生死。大乘无作。万法不造也。

修学无起。不以无起为证。

肇公曰。诸法缘会而有。缘散而无。何法先有。待缘而起乎。此空观之别门也。

○二不住无常苦无我寂灭。

观于无常。而不厌善本。

什公曰。无常则无法不灭。灭而不断。故修善不厌。亦观无常。是泥洹道。泥洹道。则皆善本。今不住无为。故不厌有也。

观世间苦。而不恶生死。观于无我。而诲人不倦。观于寂灭。而不永寂灭。

肇公曰。二乘以无常为无常。故厌有为善法。以苦为苦。故恶生死苦。以无我为无我。故怠于诲人。以寂为寂。故欲永寂。菩萨不以无常为无常。故能不厌善本。不以苦为苦。故不恶生死。不以无我为无我。故诲人不倦。不以寂为寂。故不永寂也。

○三不住远离。

观于远离。而身心修善。

什公曰。远离有三。一离人间五欲。二离烦恼。三诸法性空远离。今观性空远离。而不离善也。

○四不住无所归。

观无所归。而归趣善法。

肇公曰。诸法始无所来。终无所归。虽知无归。而常归善法也。

○五不住无生。

观于无生。而以生法荷负一切。

肇公曰。虽见无生。而处生荷彼也。

○六不住无漏。

观于无漏。而不断诸漏。

肇公曰。凡诸无漏。与有为同。体自无相。皆无为行也。虽见无漏。而与彼同漏。同漏有二。有为入生死实未断漏者。有已尽漏而现不断者。

○七不住无所行。

观无所行。而以行法教化众生。

肇公曰。法性无业。何所修行。虽知无行。而教必以行者也。

○八不住空无。

观于空无。而不舍大悲。

肇公曰。诸法之相。唯空唯无。然不以空无舍于大悲也。

○九不住正法位。

观正法位。而不随小乘。

肇公曰。正法位者。观无为取证之地也。

什公曰。谓无生灭取证法也。

○十不住观诸法虚妄无牢等。

观诸法虚妄。无牢无人无主无相。本愿未满。而不虚福德禅定智慧。

○三结。

修如此法。是名菩萨不住无为。

此文所说尽不尽解脱法门。谓不尽有为。不住无为之义。亦不异文殊师利菩萨问疾品中维摩所说。慰喻新学菩萨中。有慧方便。有方便慧。即不尽有为。不住无为。以至云虽行于空而殖种德本等。但异其辞。而变其文耳。是则了彼则知此。知此则了彼。更不俟繁释也。

○二约二法合释四。初约福德智慧一双释。

又具福德故。不住无为。具智慧故。不尽有为。

肇公曰。上直明菩萨不尽有为不住无为。未释所以不尽所以不住。夫大士之行。行各有以。妙期有在。故复对而明之。夫德之积也。必涉有津。若住无为。则功德不具也。

什公曰。上一门现一义。今明一门中兼具二义。若不住无。则不尽有。不尽有。则不住无也。

○二约大慈本愿一双释。

大慈悲故。不住无为。满本愿故。不尽有为。

○三约集药授药一双释。

集法药故。不住无为。随授药故。不尽有为。

肇公曰。采良药必在山险。非华堂之所出。集法药必在险有。非无为法之所出也。又曰。若舍有为。则与群生隔绝。何能随而授药。

○四约知病灭病一双释。

知众生病故。不住无为。灭众生病故。不尽有为。

肇公曰。习知众病。必知病所。岂住无为之所能乎。又曰。灭众生病。必造有治。岂尽有为之所能乎。

○三总结。

诸正士。菩萨以修此法。不尽有为。不住无为。是名尽无尽解脱法门。汝等当学。

○三兴供赞叹二。初供赞。

尔时彼诸菩萨。闻说是法。皆大欢喜。以众妙华若干种色若干种香。散遍三千大千世界。供养于佛及此经法并诸菩萨已。稽首佛足。叹未曾有言。释迦牟尼佛。乃能于此善行方便。

○二还国。

言已。忽然不现。还到彼国。

香积菩萨。往来威仪。显隐不同。皆菩萨不思议神通之力。原其化迹。各有其故。来时将有自利兼助兴道法之功。是以显来。俾众会而咸睹。归国既敛迹以还元。是以忽然不现。俾众会而寂默也。

判教者。不尽有为。不住无为。衍同三教。皆得言之。如通人至已办地。证无为之体。即便出假修菩萨行。留习润生。广度众生。岂非不尽有为不住无为乎。别人至七住。破见思已。即修出假之观。登十行十回向。皆菩萨利生边事。岂非不尽有为不住无为乎。然分界内界外行布不融不能。及圆顿教人。观行位中。已有说法兼行正行两种六度。矧八信出假。登住圆证。双照空有。有为无为二边皆不尽。双遮空有。则有为无为俱遣。方为行菩萨究竟之法也。

观解者。观一念心性。即空。即假。即中。即俗故。观有为。行菩萨行也。即空故。观无为。修涅槃道也。即中故。双遮双照二边法。不尽有为。不住无为也。

杂摩诘所说经无我疏卷第十一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