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悬示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神京外栴檀寺沙门 来舟述

将释经义总启十门。一教起因缘二藏教所摄三义理分齐四教所被机五能诠教体六宗趣通别七品目次第八传译时年九总释名题十别解文义

夫十门通判者。始于贤首。富于清凉。然随经定义。各有广略。如华严悬谈。弥陀疏钞。概可知也。今则列名遵古。开章从省焉。

夫十门生起者。谓圣人设教。必有由致。故受之以教起因缘。教理既陈。属何藏乘。故受之以藏教所摄。既知归属。义理如何。故受之以义理分齐。义理既明。未委何被。故受之以教所被机。己知所利。犹迷能诠。故受之以能诠教体。能诠既悟。尚昧宗归。故受之以宗趣通别。虽识趣向。未审品目。故受之以品目次第。既知品目。未明传译。故受之以传译时年。教义既知。未明纲要。故受之以总释名题。虽明题意。临文难辨。故受之以别解文义。前八义门。后二解经。与天台五重玄义。少有详略。义如贯索。用释。众经。皆同意也。

第一教起因缘者。言圣人设教之所为也。然有总别。总则通于一大时教。酬因酬请。显理度生诸经皆是也。法华云。诸佛世尊。为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即诸经之总缘。此经以心地观门。入佛知见。别局当经。略示十种。一警策凡迷。自知因果故。二直示法界不离心地故。三引诸凡小修习佛智故。四显四恩应报引发菩提故。五挽回邪逆令信正法故。六示菩萨行较量难易故。七十度兼修自他两利故。八降伏妄心薰修正观故。九正明兰若断疑生信故。十显密并陈疾成佛果故。

第一警策凡迷自知因果者。夫源清流洁。形端影直。善恶之报。果因不异。现前易见者。如形影源派。虽愚亦信而不疑。隔世难通者。如善恶因果。在智犹疑而难信。故我世尊将说此经。以同体智光。圆照法界。现生佛之始终。明善恶之趣向。使在会者。见相而警心。自信而不疑也。

二直示法界不离心地者。三界唯心。众生迷而不识。万法唯识。诸佛证而自知。故佛放光明洞然法界。将示情器之万殊。不离生佛之方寸。此世尊万德吉祥纹。放光表法之正意也。

三引诸凡小修习佛智者。凡为六道生灵。小谓二乘权教。通迷一等之心地。终缠二种之生死。故我世尊直指妙心。开通真观。欲令凡外权小。齐证菩提涅槃。经云。我今演说心地法门。引导众生。令入佛智是也。

四显四恩应报。引发菩提者。大道悠弘。小机闻而河汉其言。曲成易见。常士受而苟就其事。故我世尊。先陈四恩应报。为投机之谈。引劝菩提应发。为究竟之说。经文。即度五百长者。始终因缘是也。

五挽回邪逆。令信正法者。背正道之谓邪。忤父母之谓逆。此实造业之机堕苦之缘也。故我世尊。示正见以转邪。开孝道以回逆。此则去祸因之恶积。启善以之缘升。经文。即智光长者子因缘是也。

六示菩萨行较量难易者。发两利之心者。曰菩萨。即佛果因地之名也。然心无不同。操修或异。故我世尊。明示曲直。言在家出家之不同。故指兰若清净静修则易。居家烦冗入道则难。经文即阿兰若。离世间等品。皆此意也。

七十度兼修自他两利者。鹏程海运。则九万可图。道假行门。则三祗易越。自利利他。菩萨之道。六度十度。菩萨之乘。必也。去在家而居兰若。方为真实。去尘劳而就清净。便易初心经文。即波罗蜜品。弥勒所问是也。

八降伏妄心。薰修正观者。妄心为生死之机。正观为入道之门。背正观而逐妄心者。即六道之凡夫。伏妄心而入正观者。即三乘之圣贤。良由观有权实故乘分小大之别。今则直指心地。标名正观。妄心歇处即菩提。观慧明时同法界。经云。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等是也。

九正明兰若断疑生信者。佛虽明示兰若。为修行菩提道者。所当依止。惟恐信受不笃。故引证诸佛菩萨。从此修证而得道果。所以尽大众之余疑。而增明乐欲之心也。经云。十方诸佛所依故。三世诸佛得道故皆是意也。

十显密并陈疾成佛果者。上根利智之人。直一蹴而臻圣城。慧浅业重之机。必双修而祛惑障。故我世尊。显密并陈。正助齐举。欲使利钝之流。皆入心地之观。经文。明手印真言处。皆此意也。以上教起因缘竟。

二藏教所摄者。先明藏摄。次明教摄。今初明藏有二。一三藏。二二藏。藏者。以含摄故。谓摄一切所应知义。三藏者。一修多罗藏。二毗奈耶藏。三阿毗达磨藏。今初修多罗亦名修妒路。亦名素呾缆。皆梵音楚夏。义无异也。古德译为契经。谓上合诸佛之心。下孚众生之性。故曰契理合机之经也。经有多义。会之不出贯摄常法。贯。谓贯穿义理。摄谓摄持根机。常谓诸佛不易之道。法谓天下共遵之规。此略存两方。省取四义。余繁。不能遍及。

二毗奈耶藏者。亦名毗尼。梵语之具略耳。此翻为调伏。调谓练三业而欲净。即作持也。伏谓制诸恶而不行。即止持也。就所诠之行彰名。故云调伏之藏。或翻毗尼为灭。言灭业非灭烦恼得灭果。梵语又名尸罗。或云翅呾罗。此翻清凉。谓离生死之热恼。证寂灭之清凉。或亦名波罗提木叉。此云别解脱。此皆律藏之异名也。

三阿毗达磨藏者。阿毗译对。达磨译法。法有二种。一名胜义法。即涅槃常住之理也。二名法相法。即四圣谛之相也。然所对之法既二。能对之慧亦二。一者。对向。向前涅槃。二者对观。观前四谛。由对果对境。故名对法。盖即论之通称。以所诠而立名。旧译为无比法。以诠胜慧立名。亦名优钵提舍。此云论议。以佛法至理。假论议而详明。慧悟所由生也。以能诠之体立名。以上三藏者。摄尽一大时教该通大小诸乘。考其所诠。各有通局。就局而言。经诠定学。律诠戒学。论诠慧学。以通言之各相交摄。今此经者。正属修多罗藏摄也。傍亦兼属二藏。若以经摄藏。三藏具含。以三卷颂中说戒故。弥勒难问有论议故。

二二藏者。一声闻藏。二菩萨藏。由前三藏。开为二乘。诠小乘者。名声闻藏。诠大乘者。名菩萨藏。庄严论云。此三藏。由上下乘别故。复为声闻藏。及菩萨藏。若约乘分藏。理宜为三。由辟支不借教故。出有佛世。声闻摄故。所以分二。今此经者。为菩萨藏摄。以此摄彼。二皆具含。亦有声闻名行故。

二教摄者。夫教海冲深。法云弥漫。智光无际。妙辩叵穷。以无言之言。诠绝言之理。以无说之说。酬无尽之机。极位所承。凡情难挹。今乘理教之力。略明开合之端。如西域东夏弘阐之者。于一代圣言。或开宗分教。或直释经文。各随所见。咸有据焉。其不分之义有五。一理本一味。殊途同归故。二一音普应。一雨普滋故。三原圣本意。为一大事故。四随一一文众解不同故。五多种说法成枝流故。以斯五义。故不可分。窃恐情构异端。是非竞作。故以不分为得也。

其分教者。亦有多义。一理虽一味。诠有浅深。故须分之。使知权实故。二约佛虽是一音。就机差而教别故。三本意未申。随他意语而有异故。四言有通别。就显说故。五虽分权实。须知佛意有开显故。以斯多义。开则得多而失少。合则得少而失多。但能虚己求宗。不可分而分之。亦何伤于大旨。故今分之。西天东土。分判诸师。略举数家。以备观觉。先明此方。勒为五门。

第一立一音教者。有二师。一后魏菩提流支。言如来一音。同时报万。大小并陈。二姚秦罗什法师。言佛一圆音。无思普应。机闻自殊。上之二师。前则佛音具异。后则异自在机。各得圆音之一义。俱是不分之意也。

第二立二教者。一西秦昙牟谶三藏。立半满教。以半字教。谓声闻藏。说理未圆。若字之有半故。二满字教。谓菩萨藏。谈理满足。若字之圆满故。此依涅槃经半满之义。兼幼子学书之喻。故有是判。又隋朝远法师。亦同此立。二隋朝延法师。立渐顿教。一渐教。约渐悟机。大由小起。所设具有三乘之教。二顿教。约顿悟机。直入于大。不由于小。顿令得道也。然此虽约机。说有渐顿。而所说法。不出半满。三唐初海印法师。亦立二教。一屈曲教。二平道教。屈曲者谓释迦如来所说之经。逐其机性。随计破着。方便委曲。令物生解。如涅槃经。虽说圆通一极之理。或对权显实。或会异归同。故名屈曲教。平道者。谓卢舍那所说之经。随其法性。平等而说。如华严经。虽有随机。各别调伏。皆是称性善巧。一时顿演。故名平道教。四齐朝隐士刘虬。亦判二教。一渐教。始自鹿苑。终至双林。从小至大。故名渐教。二顿教。谓佛最初说华严。如日初出。先照高山。故名顿教。

第三判三种教者。亦有三家。一南中三教。谓齐朝已后。江南诸师。立此三教。判如来一代所说之法也。一渐教。二顿教。此全同刘虬。但加不定教。由渐中先小后大。而央崛经。六年之内即说。为遮此难。故立不定。谓别有一经。虽非顿摄。而明佛性常住。即胜鬘金光明等。是为偏方不定教也。

渐中开合。诸师不同。或但为二。即是半满。或分为三。即武丘山岌法师。谓十二年前。见有得道。名有相教。十二年后。齐至法华。见空得道。名无相教。最后双照一切众生佛性。阐提作佛。名常住教。此与唐三藏。三时之教大同。真谛三藏。西印土人。依金光明经。立转照持。三轮之教。亦大同此。而时节小异。谓七年前说四谛。名转法轮教。七年后说般若。具转照二轮教。以空照有故。三十年后。具转照持三轮教。以双照空有。持前二故。或分为四。即宋朝岌法师。谓于前三时。无相之后。常住之前。指法华为同归教。以会三归一。万善悉向菩提故。或开为五。然有二家。一道场慧观法师等。于无相之后。同归之前。指净名思益等。为抑扬教。二者即前刘公。不开抑扬。而有教之初。取提胃经。为人天教。

二后魏光统律师。承习佛陀三藏。亦立三教。谓渐顿圆。初为根未熟者。先说无常。后方说常。先空后不空等。如是渐次。故名为渐。二为根熟之辈。于一法门。具足演说。常无常。空不空等。一切具说。更无由渐。故名为顿。三为于上达。分阶佛境之者。说于如来无碍解脱。究竟果德。圆极秘密。自在法门。故名为圆。此亦约化仪。说有前后耳。意明今时堪受顿者。必昔曾受化。故云根熟。上达之言。义兼地前。分阶佛境。即谓地上。

三隋末唐初。吉藏法师。依法华第五。立三种法轮教。一始见我身。闻我所说。即皆信受。入如来慧。即根本法轮教。二除先修习。学小乘者。即枝末法轮教。三我今亦令得闻是经。入于佛慧。即摄末归本法轮教。

第四立四教者。略有四家。一梁朝光宅法师。依法华第二。立四乘教。谓临门三车。即是权教三乘。四衢等赐。即实教大乘。以临门牛车。亦同羊鹿。俱不得故。并无体故。诸子皆索故。是知三皆虚指。以为方便。此则前三是三乘。后一是一乘。

二陈隋二代。天台智者。承南岳思大师。立四教。云一三藏教。此教明因缘生灭四真谛理。正教小乘。傍化菩萨。二通教。通者。同也。三乘同禀故。此教明因缘即空。无生四真谛理。是摩诃衍之初门。正化菩萨。傍通二乘。大品云。欲得声闻乘。当学般若波罗蜜等。然教理智断。行位因果。皆通浅深。不同于共般若。唯共于浅。三别教。别即不共。不共二乘人说故。此教正明因缘假名。无量四真谛理。的化菩萨。不涉二乘。故声闻在座。如聋如盲。不名不共。而云别者。兼欲拣非圆故。以一因迥出。一果不融。历别而修。不得因果圆融故。四圆教。圆以不偏为义。此教正明不思议因缘。二谛中道。事理具足。不偏不别。但化最上利根之人。故名为圆。华严经云。显现自在力。为说圆满经。无量诸众生。悉受菩提记等。别则教理等皆别。圆则教理等皆圆。又此四教。由三观起。从假入空。析体异故。有初二教起。从空入假。从假入中。有别教起。三观一心中得。有圆教起。又此四教。不局定一部。一部之中。容有多故。又更以四种化仪收之。谓顿。渐。不定。秘密。顿渐同前岌公。后二谓一音异解。若互相知。名为不定。互不相知。即名秘密。

三唐初海东元晓法师。亦立四教。一二乘别教。如四谛缘起经等。二三乘通教。如般若深密经等。三一乘分教。如梵网经等。四一乘满教。如华严经等。然三乘共学。名三乘教。于中未明法空。名别相教。说诸法空。是为通教。不共二乘。名一乘教。于中未显普法。名随分教。具明普法。名圆满教。然此大师。大同天台。但合别圆。加一乘分耳。

四贤首弟子苑公。依宝性论。立四种教。论云。四种众生。不识如来藏。如生盲人一者凡夫。二者声闻。三者辟支佛。四者初心菩萨。言四教者。一迷真异执教。当彼凡夫。二真一分半教。当彼二乘。三真一分满教。当彼初心菩萨。四真具分满教。即当彼识如来藏者。初教谓诸外道。迷于真理。广起异执。二谓小乘。于真如理。随缘不变二分义中。唯说生空所显之理。故名为半。如涅槃半字。三谓但得不变。不得随缘。故名一分。而双辩二空。故名为满。四由具随缘不变二义具分。广如彼说。

第五判五教。略有二家。一波颇三藏。判一四谛教。谓四阿含等。二无相教。谓诸般若。三观行教。谓华严经。四安乐教。谓涅槃经。说常乐故。五守护教。谓大集经。说守护正法事故。

二贤首大师。所立五教。至下当知。

第二明西域者。即今性相二宗。元出彼方。故名西域。谓那烂陀寺。同时二大德。一名戒贤。二名智光。戒贤远承弥勒无著。近踵护法难陀。依深密等经。瑜伽等论。立三种教。以法相大乘而为了义。即唐三藏之所师宗。谓佛初于鹿苑。转四谛小乘法轮。说诸有为法。皆从缘生。以破外道自性因等。又缘生无我。翻外有我。然犹未说法无我理。即四阿含等是。第二时中。虽依遍计所执。而诸法自性皆空。翻彼小乘。然依他圆成。犹未说有。即诸部般若等经。第三时中。就大乘正理。具说三性。三无性等。方为尽理。即解深密经等。是故于彼三时。初堕有边。次堕空边。俱非了义。后时具说。遍计性空。余二为有。契会中道。方为了义。

二智光论师。远承文殊龙树。近禀青目清辩。依般若等经。中观等论。亦立三时教。以无相大乘为真了义。谓佛初鹿苑说小。明心境俱有。次于中时。于彼中根。说法相大乘。境空心有。唯识道理。以根犹劣。未能全入平等真空故。后第三时。为上根说无相大乘。辩心境俱空。平等一味。为真了义。

贤首大师立五教。一小乘教。二大乘始教。三终教。四顿教。五圆教。初即天台藏教。若约所说法相者。但说七十五法。但说人空。不说法空。纵少说法空。亦不明显。但依六识三毒。建立染净根本。故阿含云。贪恚愚痴。是世间根本等。未尽法源。故多诤论。部执不同。

二大乘始教。亦名分教。以深密第二第三时。同许定性二乘。及诸阐提。俱不成佛。故今合之。总为一教。未尽大乘法理。故立为初。有不成佛。故名为分。广说法相。少说法性。所说法性。即法相数。所说法数。择广成略。犹有百法。决择分明。故少诤论。说有八识。唯是生灭。依生灭识。建立生死。及涅槃因。法尔种子。有无永别。既所立识。唯业惑生。故所立真如。常恒不变。不许随缘。

三终教者。亦名实教。定性二乘。无性阐提。悉当成佛。方尽大乘至极之说。故立为终。以称实理。故名为实。少说法相。多说法性。所说法相。亦会归于性。所立八识。通如来藏。随缘成立。生灭与不生灭和合。而成非一非异。一切众生。平等一性。但是真如。随缘成立。依他无性。即是圆成。一理齐平。故说生界佛界。不增不减。如是义类。亦有众多。广如华严悬谈说。

四顿教者。但一念不生。即名为佛。不依地位渐次而说。故立为顿。如思益云。得诸法正性者。不从一地至于一地。楞伽云。初地即为八。乃至无所有何次等。不同前渐次位修成。不同于后圆融具德。故立名顿。顿诠此理。故名顿教。总不说法相。唯辩真性。亦无八识差别之相。一切所有。唯是妄想。一切法界。唯是绝言。五法三自性皆空。八识二无我双遣。诃教劝离。毁相泯心。生心即妄。不生即佛。亦无佛。无不佛。无生。无不生。如净名默然。显不二等。是其意也。

五圆教者。明一位即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是故十信满心。即摄五位。成等正觉。依普贤法界。帝网重重。主伴具足。故名圆教。即华严经所说。唯是无尽法界。性海圆融。缘起无碍。相即相入。如因陀罗网。重重无际。微细相容。主伴无尽。十十法门。各摄法界故。

已知五教收尽诸经。不知此经。何教所摄。若以教摄经。正属顿教。分属终圆。若以经摄教。全收五教。更带人天。以经中具足五教人天义理故。

三义理分齐者。已知此经。正属顿教。傍兼终圆。未委三教。分齐如何。先明正属顿教者。经中顿彰一心。直入无念。而成正观。即此离念一心。是顿教分齐。起信论云。离念相者。等虚空界。即四法界之一真法界也。次明傍兼者。先明终教。终实大乘。即同教一乘。理事无碍法界。始终十门。即其分齐。今此经中。纯显真如一心。不碍万行修证。虽诸行历然。不杂一心平等。是终实分齐义。次明圆教者。即别教一乘。备十玄门。圆融具德。惟华严经。今此经中。略具少分。故言分属。经云妙高山王纳芥子。山王芥子不坏相。即十玄门中。广狭自在一门也。人天小乘。无不具摄。分齐较浅。故不详明。以上义理分齐竟。

四教所被机者。已知此经。义理深广。未识被何等人。欲辨机宜。略分二门。第一料拣。第二普收。且初料拣者。复分为二。一明非机。有四。一无信非机。不信自心。不能成观故。二凡愚非机。谓任运一生。不识道理故。三邪见非机。谓执着断常。不达正理故。四定性非机。谓灰断缠空。不发大心故。二明正机。亦四。一正信是机。肯信自心。能成正观故。二智者是机。知因识果。乐欲修证故。三正见是机。了明心地。不沦断常故。四发心是机。发菩提心。超出偏小故。二普收者。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性者。皆得作佛。虽发心有早晚。修证有前后。但有心地。俱是此经所被之机也。以上教所被机竟。

五能诠教体者。已知此经。被机广博。未委能诠。何为教体。今欲略明。启为四门。一随相门。二唯识门。三归性门。四无碍门。先明随相。一明能诠。二兼收所诠。以徒文无义。非教故。初明能诠者。即声名句文。以音声为主。名则次第行列。诠法自性。句则次第安布。诠法差别。文则次第联合。为上二所依。此名句文三。为声上诠表。以唯声则不能诠义。唯名句文则无自体。兼收此四。方成教体。二所诠义者。此声名句文。若无所诠之义。如海篇字汇。非是圣教。若独义无文。则理无可凭。必也。义随于文。文依于义。文义相资。乃成教体。今经从如是我闻至终。是声名句文体。修证心地观门等。是所诠义体。二者相随。教体备矣。以文义皆属相。故曰随相门也。二唯识门者。以文义皆从识变。有本影四句。一唯本无影。即小乘教。不知教从识现。谓佛实说法故。二亦本亦影。即始教。谓佛说文义。从妙观察净识所现。名本质教。闻者识上。所变文义。名影像教。诸佛众生。互为增上缘故。三唯影无本。即终教。以离众生自心。更无有佛。唯大悲大智。为增上缘。令彼根熟众生。心中现佛说法。是故佛教。全是众生心中影像。四非本非影。即顿教。非唯心外无佛。众生心中影像亦空。以性本绝言。即不教之教。无说无闻。是名真说真闻。今经约终顿二教。以众生二乘。初心菩萨等。感自心中见佛。为说心地观法。说即无说。听亦无听。是唯识体。三归性门者。前以影本摄归八识。今以八识摄归一心。则性为教体。一心者。即真如自体也。从此真如。流出教法。故会相归性。所谓重颂如。授记如。十二分一切皆如。以上展转推原。譬如物不离梦。梦不离人。圆觉疏云。生法本无。一切惟识。识如梦幻。惟是一心。则以自心为教体。此经佛说三界以心为主。即观此心。是自性教体。四无碍门者有二。即理事无碍。事事无碍。如说即无说。无说即说。皆理事无碍义。如言一即是多。多不碍一。皆事事无碍义。心境理事。皆交彻故。故名无碍。今此经以真如心地。不碍种种修证。即心境理事不碍为教体也。

六宗趣通局者。已知此经能诠之体。未识所宗。其义云何。语之所尚曰宗。宗之所归曰趣。欲明宗趣。有通有局。通论佛教。以因缘为宗。因缘者。拣异无因邪因。一代时教。因缘摄尽。故云通也。局就当经。略为四说。一正宗之初。佛说心地薰修。为言之所宗。得成菩提。为归趣。二佛令报恩。为言之所宗。引发菩提心。为归趣。三智光长者。重请说四恩为请法之宗。次父子求佛出家。为请法之趣。四如来说兰若。令依止为宗。修观顿悟。究竟菩提为趣。此略取大章。指明归趣。以上宗趣通局竟。

七品类次第者。如来说法。必借缘兴。放光现瑞。腾疑请法。佛未出定。菩萨旁通。为发起因缘。故曰序品。二佛既出定。说心地法门。五百长者。不欲闻大。权说四恩。故有报恩品。次智光长者。请重说四恩。故有四恩之重颂。三佛赞出家。令离缠缚。故有厌舍品。四佛令安住四法。远离贪求。是无垢性。故说无垢性品。五广说兰若。劝教修证。故有阿兰若品。六世尊复说兰若功德。开导修证。故有离世间品。七弥勒请观。佛令厌身修道。故有厌身品。八佛答弥勒难问。发明诸度。故有波罗蜜品。九由住兰若。修胜功德。故有功德庄严品。十由佛谈心地薰修。未及详明。故有观心品。十一心地已说。观法已明。复劝发心。助修神咒。故有发心品。十二广明印咒。佐助观功。护持行人。疾至菩提。故有成佛品。十三心地始终。因果理行。具备详明。付嘱当机。流通后世。故有嘱累品。以上品目次第竟。

八传译朝代者。既知此经品目如此。未知译自何时。此经梵本。来自唐高宗朝。师子国人所献。秘于中禁。未及翻译。历十主。至宪宗嗣位。始出其梵本。诏罽宾三藏般若主译。京都义学。共八人证译。谏议孟简等。四人润文。勒成一部。八卷一十三品。夫佛生天竺。经皆梵言。不假翻译。孰能通意。翻译由人。故出之以重元勋也。虽人能弘道。非嘉会之良时。佛法之妙应不成。信乎法不虚应。应必有时矣。名翻译朝代者。重时也。以上八义门竟。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悬示终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