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佛说盂兰盆经疏孝衡钞卷下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没有了](快捷键→)

【疏】四正解经文。于中复二。初释题目。

【钞】疏科分二。初翻译时主又二。初通叙三译。

【疏】述曰。此经总有三译。一晋武帝时。刹法师翻云盂兰盆经。

【钞】旧本云刹法师。盖传写之误。藏本云西晋三藏竺法护译。梵语昙摩罗刹。此云法护。今略云刹也。

【疏】二惠帝时。法炬法师译云灌腊经。应此文云。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等故。三旧本别录。又有一师翻为报恩经。约所行之行而立名故。

△二正指此本。

【疏】今所释者即初译也。

△二正释经题二。初能说之佛。

【疏】义净三藏云。颁自我口。畅之彼心。以教合机。故称佛说。

△二所说之法二。初释所诠三字复二。初别明三字。

【疏】盂兰是西域之语。此云倒悬。盆乃东夏之音。仍为救器。若随方俗应曰救倒悬盆。

【钞】盆乃东夏之音。即今大宋翻经者言。旧云盆佐那。略言盆也。新云门佐罗。亦云门佐曩。华言救器。如前已释。若言骨拏迦翻为盆。非经之本意也。

△二总显行相。

【疏】斯由尊者之亲。魂沈闇道。载饥且渴。命似倒悬。纵圣子之威灵。无以拯其涂炭。

【钞】闇道之言虽通于三涂。今明鬼趣。载。则也。且。兼也。皆语词。涂炭者。鬼趣危苦。如陷泥坠火。无救之者。

【疏】佛令盆罗百味。式贡三尊。仰大众之恩光。救倒悬之窘急。即从此义以立经名。

△二释能诠经字二。初随文释义。

【疏】经者。正明为线。义曰契经。线能贯华。经能持纬。谓所诠之义。似纬似华。能持之文能持能贯。今顺此方典诰是以目之为经。借义助名仍加契字。

【钞】经者。法苑云。西域呼汲索。衣线。席经。圣教。皆名素怛缆。此有六义。藏教摄三。谓线。经。圣教。圣教谓律与论。以是经中一分义故。皆名素怛缆。天亲慈恩各四义释。如前已录。佛地二义。杂心五义。由此多义故但言经。不言线等。疏弃通经而取局线。违自引论寐之胡甚。

△二指同余论。

【疏】此释符佛地论二义中贯穿之义。(如上已释)杂心论五义中结鬘之义也。(余四者。涌泉。出生。绳墨。显示也)。

【钞】五义者。一出生义。令生出苦故。二涌泉义。义味无尽故。三显示义。明因果相故。四绳墨义。去邪取直故。五结鬘义。如线贯花集诸义故。

△二释经本文二。初科判经文复二。初总科一经二。初科经三分。

【疏】次解本文分三。一序分。二正宗分。三流通分。

△二指古规模。

【疏】以三分之兴。弥天高判。冥符西域。今古同遵。

△二别科序分二。初信起科复二。初释证信意。

【疏】初序分中诸经多有二序。一证信序。谓如是之法我从佛闻。标记说时说处分明。大众同闻非谬。以为证据令总信受。经无丰约非信不传。由是经初必须证信。故智度论云。说时方人令生信故。

△二释发起意。

【疏】二发起序。发明生起正宗之法。如净名宝盖。法华毫光之类。

【钞】说维摩经时。宝积等五百长者各献一盖。佛受得已。合成一盖。略有四义。一由佛神力合多为一。欲令施者生不思议想故。二合盖现土。发起施者修净土业无上心故。三明诸法无定。或多为一。多不定多。或一为多。一不定一。悟实相者未曾一多。四表诸长者。现在同悟无生。未来同成佛故。广如彼疏。说法华时。佛于眉间放白毫相光。疏云眉者。面首之媚。表所说胜一乘宗媚。间谓两中。表说中道。白为众色之本。显此法是三乘之源。放光破闇。警觉群机也。

△二通别科。

【疏】然证信亦云通叙。诸经皆同故。亦云经后序。佛说法时而未有故。发起亦云别序。诸经各别故。亦云经前序。佛先自发起方说正宗故。

△二随科解释。

【疏】初证信序者。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钞】疏科二。初说佛因由复二。初总叙问答。

【疏】述曰。则佛临灭度时。阿难请问四事。佛令置此言也。

【钞】大术经说。佛受波旬请已。将入涅槃。阿难悲咽。优波离等。教示阿难请问佛灭度后所为之事。谓问四事(云云)。

△二别叙四事。

【疏】所问四事。佛一一答。谓一依四念处(谓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二以戒为师。三默摈恶性比丘。

【钞】戒为师者。训匠轨范名师。师有二种。谓人与法。如来在日以佛为师。佛灭度后以法为师。轨则仪范依戒法故。别解脱戒为汝等师。恶性比丘梵坛治之。梵。净也。坛。法也。以清净法默摈治之。作一羯磨。七众不得共语。故云梵坛治之。

【疏】四一切经初。皆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某处。与某众若干人俱。

△二释经文义二。初显经阙异复二。初显经所阙又二。初叙述余经。

【疏】诸经多具六种成就。文或阙略义必具之。谓一信。二闻。三时。四主。五处。六众。六缘不具。教则不兴。必须具六。故云成就。

【钞】依佛地论通叙有五。一如是我闻为信成就。总显已闻令生信故。二一时之言为时成就。三佛为教主成就。四在舍卫国等为处所成就。五与某等众若干人俱为众成就。此略第五。文具应云。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目犍连四辈弟子俱等也。然今疏主。依般若灯论作六种成就。故云如是者信成就也。文窄旨隐。行相难知。指陈何法令生信乎。所宗既殊。可从佛地。

△二指此经阙。

【疏】今经阙于列众也。

△二显经所异二。初指陈标异。

【疏】又闻成就为初。异余经者。各是译人之意。

△二释其所以三。初余经四字正倒。

【疏】谓或云。如是之法我从佛闻。或云我于佛边闻如是法。皆是指法之词也。

【钞】或云如是我闻。或云我闻如是。佛地论云。应知说此如是我闻。意避增减异分过失。谓如是法我从佛闻。皆离增减异分过失。乃至云。是故闻者应正闻已。如理思惟当勤修学。真谛三藏依微细律。明阿难升座集法藏时。身如真佛具诸相好。下座之时还复本形。集法藏传亦云。众生三疑。一疑佛大悲从涅槃起更说妙法。二疑更有佛。从他方来住此说法。三疑阿难转身成佛为众说法。为除彼疑。指如是法。我昔侍佛亲所曾闻故云如是我闻。

△二此经不言我意。

【疏】不云我者。意彰圣人皆证无我理故。

△三余经言我之意。

【疏】余经有者。即阿难自指五蕴假者。不同情计之我。亦无过也。

△二随文正释五。初释闻如是又二。初释闻字。

【疏】闻谓耳根发识。听彼外声。

【钞】佛地论云。闻谓耳根发识。听受所说佛教音声若但闻声可唯在耳。若缘名句便在意中。瑜伽亦云。闻。谓比量。废别耳意。总言闻也。

△二释如是。

【疏】次云。如是者。信成就也。夫信者言是事如是。不信者言是事不如是。故肇公云。信顺之词也。

【钞】法华疏云。如是者感应之端。如以顺机受名。是以无非立称。众生以无非为感。如来以顺机为应。传法圣者。欲显名教出于感应。故建言如是。

△二显一时言二。初正释一时复二。初二义正释。

【疏】一时者。师资合会说听究竟总名一时。简异余时也。

【钞】一时者。佛地论中二义释之。一说者听者。刹那相续。说听究竟。法席事毕。总名一时。二说者听者。共相会遇。无前无后。说听同时。故名一时。配疏应云。说听究竟。总名一时。师资合会。名一时也。

△二以义释成。

【疏】谓如来说经时有无量。不能别举。一言略周。故但云一。诸方时分延促不定。故总言一时。

【钞】即以疏云。年月春秋等无量时也。若一一别举则成繁杂。若止定一时。则不能普应诸方凡圣利钝机宜。为欲普应一切机故。总言一时。意取说听事讫。名一时也。其中具含长短等义。利根时短。悟解速故。钝根时长。悟解迟故。若举年月等。不应利根。若举须臾等。不应钝根。若举四时十二时等。不应四洲诸天机故。由此但总言一时也。诸方下。释成次上无量时义。意说四洲诸方时分不定。凡圣利钝延促不定也。

△二会释例难二。初牒前例难。

【疏】然诸经中不指定时。指定处者。

△二会释文意二。初指慈恩解。

【疏】有解招难故不用之。

【钞】有解招难。如玄赞疏云。问。处中有净秽。随机定说处。时中凡圣殊。何容不定说。答。说处标净秽。净秽可定知。(标舍卫等。十地菩萨谓是净土。声闻等众谓是秽土。一处见异。净秽双彰也)说时有短长。凡圣不可准。一会机宜。有利有钝。长时短时。如何定准。(一时之言具含长短。利根谓短。悟解速故。钝根谓长。悟解迟故)故处可定说。而时但总言一时也。

△二疏主自解。

【疏】今详其意。以处则不过十六国中。游化住止之处。而有其数。易为标指。

【钞】十六国者。仁王经云。毗舍离国。憍萨罗国。乃至瞻波国。今疏云。以处则不过十六国中者。虽依智度论。彼约游化境界而言。其义局也。然法王自在。天上说法。龙宫集会。于一切处普化六趣。非唯十六国中。招难之言。复归疏主耳。

【疏】时则年月春秋寒热昼夜寅卯须臾等时变异迅速。积数无量。不可说录难为标指故。

△三彰说教主。

【疏】佛者。梵语佛陀。此云觉者。谓觉了真妄性相之者也。觉有三义。一自觉我空。简异凡夫。二觉他法空。简异二乘。三觉满俱空。合于本觉名究竟觉。或名大觉妙觉。简异菩萨。

【钞】佛陀。翻为觉者。无漏五蕴假者。有主宰义。故名者也。觉体是慧。觉察断障。觉了二谛。谓本智觉了胜义真性。后得觉了世俗妄相。此有三觉简诸凡圣。一者自觉。由证我空无为理故。自觉断障。简异凡夫。二者觉他。由证法空无为理故。觉他利物。简异二乘。三者觉满。由证人法俱空理故。至究竟位。名为觉满。依起信论。以无为理。名为本觉。以有为智。名为始觉。由以始觉圆合本觉。名究竟觉。方广无际。亦名大觉。胜无比等。亦名妙觉。简异菩萨。彼虽二觉。然在因位。未圆满故。唯有如来具足三觉。独名为佛。

△四辨所化处二。初释二处意复二。初真谛记释。

【疏】在舍卫等者。处成就也。

【钞】上生疏云。梵语室利罗筏悉底。旧云舍卫国。讹略也。此云丰德城。在中印度。憍萨罗国之都城名也。为简南憍萨罗。故以都城为国之称。言丰德者。一足财物。二妙欲境。三饶多闻。四丰解脱。国丰四德。故以为名。所言在者。游化居止之义。游化国中。居止园林。故名为在。

【疏】真谛记云。住处有二。一境界处。(游历之境)谓化在俗之流。二依止处。谓统出家之众。初即舍卫。后即祇园。

△二婆沙释论。

【疏】婆沙论云。举舍卫者。令远人知。(国是总名)举祇园者。令近人知(园是别故)。

△二释二处文二。初释游化处。

【疏】舍卫此云闻物。谓具足财宝之物。多闻解脱之人。远闻诸国。故义净三藏译金刚经云。名称大城。

△二释居止处二。初别释园树名义分三。初园树名义又二。初释园树名。

【疏】祇树等者。即祇陀太子所施之树。给孤长者所买之园。

△二释施主名。

【疏】祇陀。此云战胜。波斯匿王太子也。生时王与外国战胜。因以为名。

【钞】言祇陀者。讹也。正云誓多。此翻为胜。是钵剌犀那恃特王。旧云波斯匿王讹也。此云胜军王。彼王之太子也。太子生时邻国怨至。战而得胜。故为名也。

【疏】给孤独者。是臣之号。本名须达多。此云善施。谓给孤独即是善施。又常行施故名善施。乡人美之号给孤独(孤者少而无父也。独者老而无子也)。

【钞】梵语苏达多。旧言须达。讹略也。此云善施。是胜军王之大臣也。

△二园树先后。

【疏】然园是须达所买。树是祇陀所施。园总树别先合标园。今以礼别尊卑。故树先园后。

△三因显伽蓝此方名寺。

【疏】西国呼寺为僧伽蓝摩。此云众园。以佛教东流初至中国止鸿胪寺宾异域僧。僧既渐多散置别馆。存其本号皆曰寺焉。

【钞】众园者。是出家众所住园故。后汉第二主孝明皇帝时。摩腾竺法兰初到洛阳。权住鸿胪寺。别创堂殿安之。二僧移入新居。不忘其本故标寺号。又以白马䭾经至此而死。建塔葬于寺中。因名白马寺。僧史略云。至后魏太武帝始光元年。创立伽蓝名为招提。隋炀帝大业年中。改为道场。至唐复为寺也。

△二买园施树因由二。初叙致因由。

【疏】其买园施树者。涅槃经说。须达长者为儿娉妇。诣王舍城。因见佛发心请入舍卫说法。佛令舍利弗随归先拣住处。择得祇陀太子之园。长者问买。太子戏云。侧布黄金满即卖之。长者便欲交付。太子云是戏言。共请断事之人断之。被断令依先语。长者载金侧布唯少一隅。太子见其不惜财宝。知佛殊胜。遂施所余之地置立门屋。施园中树以为林荫。

【钞】被断等者。涅槃等说。净居天子化作断事之者。断与须达。于是布金满地。高敷五寸。壁方十里。少五百步。未满十里。一库金尽。更欲取金。太子知意。自思念言。彼尚倾库修诸福慧。我何所乏而无修建。语须达言。地虽汝主。林树属我。共助成功。具陈供佛。余未遍者五百步地。不须复金。请以见与。我自为佛建立门楼。常使如来经游出入。须达许之。是时须达七日。成立大房足三百口。禅坊净处六十三所。冬屋夏房厨坊浴室洗脚之处。大小圊厕。无不具足。所设已讫。即执香炉遥请如来。佛时悬知是长者心。即与大众至舍卫城。祇陀园林须达精舍。即住其中。佛告阿难。园地须达所买。林树祇陀所施。二人同心共崇胜福。自今已后。应谓此地为祇树给孤独园。如佛世尊。住王舍城耆阇崛山说法华经。慈恩释云。城胜余城。无丽物而不出。法胜余法。无嘉德而不具。山胜余山。为好鸟之所栖止。法胜余法。为上人之所游心。故知玄妙喻通教理。或教妙如城。含妙理故。理高如山。出二乘故。有所表矣。此在舍卫国。国丰四德。表此经中。孝顺设供。拔苦报恩。四义胜故。树胜余树。为释子之林荫。经胜余经。为孝子之依禀。园胜余园。布金买而施佛利生。法胜余法。设胜会而奉僧拔苦。祇陀太子依父王命。修仁蕴德。表佛弟子依法王教。修慈行孝。须达长者济近远之孤贫。行孝顺者救父母之幽苦。佛所施为。事不虚设。皆有表矣。

△二结归名号。

【疏】二人共成精舍请佛居之。故云祇树等也。

△五议所化众。

【疏】阙众成就者。但文略也。如无常经等。然有其时必具徒众。故经末云。四辈弟子欢喜奉行。

△二发起序二。初释其定趣。

【疏】二发起序者。此经既以孝顺拔苦为宗。故托救母之缘而为发起。

△二科经解释。

【疏】文分为六。第一目连道满。第二知恩欲酬。第三攀慕遍寻。第四得见所在。第五恸哭往救。第六恶习现前。今初。

大目犍连。始得六通。

【钞】疏科二。初目连名氏又二。初显姓释名。

【疏】述曰。此人姓大目犍连。唐言采菽氏。彼国上古有仙常食菉豆。尊者。是彼之种族也。名尼拘律陀即树名也。尊者二亲。因祭此树神而生尊者。故名此也。

【钞】法华疏云。梵语摩诃没特伽罗。大目犍连讹也。此云大采菽氏。上古有仙居山寂处。常采菉豆而食。因以为姓。尊者之母是彼种族。取母氏姓而合其名。得大神通。简余卑姓。故名大采菽氏。从父本名俱利迦。亦云拘丽多。旧名俱律陀讹也。

△二呼姓所以。

【疏】是王舍城中辅相之子。时人贵其种所以称其氏。

【钞】上生疏云。目连是婆罗门种。与舍利弗少为亲友。同厌俗尘各求出离。互相谓言。若先尝甘露必同其味。后舍利弗。王舍城中逢于马胜为说偈言。诸法从缘生。缘谢法还灭。我师释迦文。常作如是说。舍利弗闻已。即证初果。复为目连说所闻偈。目连闻已。复证初果。遂与徒众二百五十人俱来到佛所。世尊遥见。指告众曰。彼来之者。我弟子中神足第一。佛呼善来苾刍。净修梵行。得离苦际。闻是语已。须发自落。俗裳自变。戒品清净。经七日已。证阿罗汉果。神通第一。按十二由经云。佛成道后五年度目犍连也。

△二始得六通二。初总释经意复二。初正释。

【疏】始得六通者。始即是初。初得圣道便度二亲。本因亲而修道故也。

△二释妨。

【疏】道虽无异本愿各殊。故诸圣者不必皆尔。

△二别释六通二初释别名分六。初神境通。

【疏】六通者。一神境通。智证神境故。亦名如意通。身如其意欲往即到故。

【钞】神谓神变。灵妙之德。境谓境界。雨花等事。神所变境。名为神境。境体即神。名为神境。通者。无拥滞义。变现神境之通。名神境通。

△二天眼通。三天耳通。二科合。

【疏】二天眼通。三天耳通。谓能见能闻。若近若远。障内障外。色声等故。

【钞】天眼通者。清净色根照境发识。名之为眼。依天修得。名为天眼。有人趣身。引得天眼。眼属色界。亦名天眼。谓由天眼引发通故。名天眼通。天耳通准此。

△四宿命通。

【疏】四宿命通。能知宿世本生本事故。

【钞】宿命通。亦名宿住通。宿世所住寿命。本生族望。本所造作。善恶事业。如是一切皆能知故。

△五他心通。

【疏】五他心通。谓于定散漏无漏心。一切能知故。

【钞】他心通者。他人心品。若定若散。有漏无漏。善恶无记。皆能知故。

△六漏尽通。

【疏】六漏尽通。谓身中漏尽而能知故。

【钞】漏尽通者。漏尽身中。得此通故。又知自他漏染尽故。又无为理漏尽显故。得漏尽名。漏尽之通名漏尽通。六通克性皆智为体。三乘圣人所得神通。胜劣有异如别处说。

△二释通义。

【疏】六皆无拥。故总名通。

第二知恩欲酬。

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

【钞】疏科二。初子行孝顺报恩之相分三。初正显报恩孝顺之相又二。初总释经文。

【疏】述曰。度谓度脱。然报恩两字。但是通标虚位度脱正是其报。乳谓母乳。哺是嚼哺(乳哺如济食。是恩之实事。度脱如扶轮。是报之实事)。

△二别释三事二。初列三事。

【疏】然父母有远近。恩有轻重。报有分全。

△二随列释三。初父母远近分二。初略指远近。

【疏】远者七世乃至多世。近者即生此身。

△二广明远世二。初七世父母复二。初依外典说。

【疏】七世者。外教所宗。人以形质为本传体相续。以父祖已上为七世。故偏尊于父。

【钞】偏尊于父者。以说此身是父遗体。皆从父姓矣。

△二依内教说二。初约理正陈。

【疏】佛教所宗。人以灵识为本四大形质为灵识所依。世世生生皆有父母生养。此身已去。乃至七生所生父母。为七世也。

△二会经文意。

【疏】然寄托之处唯在母胎。生来乳哺怀抱。亦多是母。故偏重母。是以经中但云报乳哺之恩也。

△二多世父母。

【疏】乃至多世者。于中偏取归依佛已来。所有生身父母。能生我身修道器故。诸佛成道之时。多生父母。皆相会遇闻法获益。

【钞】此指其时分以分轻重。故说已前已后。若无其身不归依佛。由其父母生于身器。方归依佛。故恩重也。

△二恩有轻重。

【疏】恩有轻重者。此生父母最重。余渐轻也。

△三报有分全二。初双标分全。

【疏】报有分全者。侍养一生为分。度脱多生为全。

△二别释分全。

【疏】故经云。左肩担父。右肩担母。遍行大地。亦不能报恩。故知此生所报为分。设同孟宗董黯董永之类。亦为分也。今经云。欲度父母者。意令得道明其全也。

△二古圣恩深难报之相二。初直显负恩。

【疏】若总不报。便是不孝罪人。况加逆事。

△二举轻况重。

【疏】且泛论一切人恩。华严经云。不知恩者。多遭横死。观佛相海经云。有恩不报是阿鼻因。诸恩尚然况于父母。父母之恩。无可校量。

△三父母恩深难报之相二。初引诗显示。

【疏】故诗云。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乃至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第十三周幽王好征伐。人民劳苦。孝子不得终养耳)。

【钞】蓼。音六。蓼蓼者。长大貌也。匪。非也。伊。唯也。劳苦所役心昧目昏。见长大者莪草。谓非莪草而唯蒿草也。哀哀者。苦恨之貌也。哀嗟苦恨。恨己不得终养于父母也。父母生我勤劬劳苦。不得终于侍养。所以自恨。衔者。含也。恤。忧也。靡。无也。无父依怙。无母倚恃。我出含忧。我入无至。父兮生我。母兮鞠养。拊拍怜我。畜起悦我。长我知见。覆育我身。顾者。旋视也。而旋视我。反复(音覆)视我。父母出入腹厚于我。我今欲报如是之德。恩如昊天。罔无穷极。而难报之。

△二三藏指陈。

【疏】故三藏云。父母义高天地。恩深巨海。是以系仰顾腹之恩。思答劬劳之德。

【钞】系仰者。系心仰念顾视腹厚之恩也。

△二父母恩重子逆之相二。初引经显示分三。初父母恩重复二。初略示恩深又二。初养育劬劳。

【疏】父母恩重经云。父母怀抱。含笑未语。和和弄声。饥时须食。非母不哺。渴时须饮。非母不乳。云云。十指甲中食子不净。云云。

【钞】恩重经云。佛告大众。人生在世。父母为亲。非父不生。非母不育。是以寄托母胎。十月怀身。岁满月充。子母俱险。生堕草上。父母养育。卧在栏车。父母怀抱。含笑未语。和和弄声。饥时须食。非母不哺。渴时须饮。非母不乳。子若饥时。咽苦吐甘。推干就湿。非父不亲。非母不养。慈母养儿。去离栏车。十指甲中。食子不净。子饮母乳。八斛四斗。故言云云。

△二恩深难报。

【疏】计论母恩。昊天罔极。呜呼慈母。云何可报。云云。

【钞】次云。阿难白佛言。世尊。父母之恩如何可报。唯愿说之。佛告阿难。若有慈孝之子。能为父母于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造盂兰盆。献佛及僧。得福无量。能报父母之恩。若复有人。书写是经。流布世间。受持读诵。为他人说。当知是人。能报父母之恩。故言云云。

△二广明恩重二。初母暂离儿心惊乳溢复二。初引经显示。

【疏】至于行来东西邻里。井灶碓磨。不时还家。母忽心惊。两乳流出。即知我儿。家中忆我。即便还家(反如啮指心痛)。

【钞】啮指者。先贤传云。蔡顺。字君仲。汝南人也。侍母至孝。曾略出。有客来急须见之。母遂啮指。顺乃心痛走归。后汉时人。彼以母思于子。其子心痛。此以子思于母。其母乳流。故云反如。

△二问答释疑二。初指经伸问。

【疏】问。详此经文浅朴。偏诫贫贱之流。何也。

△二三义释之。

【疏】答。君子自孝。故偏诫小人。又君子有箪瓢之贫。何妨碓磨等事。

【钞】论语云。子曰。贤哉回也。一箪(笥也)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孔曰。颜渊乐道。虽箪食在陋巷。不改其所乐也)颜回君子尚有箪瓢之贫。何妨富者而有碓磨之事。

【疏】又偏叙艰勤之语。始彰鞠养之劳耳。

△二子欢母喜养育忘疲。

【疏】又云。其儿遥见母来。或在栏车摇头弄脑。或复曳腹随行。呜呼向母。母为其子曲身下就。长舒两手摩拭尘土。呜和其口。开怀出乳。以乳乳之。母见儿欢。儿见母喜。二情相交。恩爱爱重。莫复过是。云云。

【钞】次下云。二岁三岁。弄意欲行。至于食时。非母不知。父母行来。值他坐席。或得饼果。不敢啖啜。怀归与子。十来九得。恒常欢喜。一回不得。娇啼佯哭。娇子不孝。必有五摘。孝子不娇。必有慈顺。

△二子长不孝四。初子长忘恩父母系念。

【疏】既生长大。朋友相随。梳头摩发。欲得好衣。服盖其身。弊衣故破。父母自着。新好绵帛。先与其子。至于行来官私急疾。倾心南北。逐子东西。

△二夫妻娱乐疏弃二亲。

【疏】横簪头上子渐长大。为与索妻。得他女子。父母转疏。私房室内。共相语乐。

△三亲老无依日夜嗟叹。

【疏】父母年老。气力衰微。终朝至暮。不来借问。或复父孤母寡。独守空房。犹如客人。寄止他舍。常无恩爱。或无襦被。寒冻苦辛。厄难遭之太甚。年老色衰。多饶蚤虱。夙夜不卧。长吟叹息。何罪宿愆。生此不孝之子。

△四违骂父母喜顺妻儿。

【疏】或时呼唤。瞋目惊怒。尽不从顺。妇儿骂詈。低头含笑。乃至云云。

【钞】乃至云云者。彼云。妇复不孝子复五摘。夫妻和合同作五逆。彼时呼唤急疾走使。父母之语十唤九违。尽不从顺。骂詈瞋目何不早死。强在地上。父母闻之悲哭懊恼。流泪双下啼哭目肿。汝初小时非吾不长。但吾生汝不如本无。佛告阿难。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为父母受持读诵书写。父母恩重大乘摩诃般若波罗密经。一句一偈一经于耳。所有四重五逆十恶等罪。皆悉消灭。永尽无余。常得见佛闻法。速得解脱。

△三闻者悲伤。

【疏】帝释梵王诸天人民一切众会。闻经欢喜发菩提心。号哭动地泪下如雨。

【钞】发菩提心修行作佛。誓报多生父母之恩皆得道果。

△二释彼经意三。初母慈子逆。

【疏】评曰。细思其事。诚哉是言。或有母不如此。儿不如彼者。百中无一也。

【钞】或有母不如此初慈后叹。儿不如彼初娇后逆。而能自幼至长。母慈子孝。儿妇养亲者。百中无一也。若百中有一。千中有十。万中有百。亿中有千。孝者甚多也。目观时事。行孝顺者。万中有一也。

△二不孝所以。

【疏】良由众生无始无明。迷真执妄。既根本颠倒。故枝末一一皆然。

△三念彼沉沦。

【疏】祸哉凡愚。云何可度。

【钞】祸哉者。惊叹之词。

【疏】三攀慕遍寻。

即以道眼观视世间。

【钞】疏科二。初别释经文。

【疏】述曰。观求生处是天眼通。由证道而得。故云道眼。世间有二。谓三界是器世间。六道是有情世间。

△二总释经意。

【疏】然尊者丧亲之日犹是凡夫。不知父母生于何道。今成圣果力可追求。故以天眼上下观视。于三界处寻六道身。得通便观。故云即也。

四得见所在。

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

【钞】疏科二。初会不言父。

【疏】述曰。本观世间。俱寻父母。父生乐处。不假施劳。既非经宗。故此不述。

△二正释见母三。初总释经意。

【疏】母生鬼道已属三涂。复在饿中是鬼之极苦。拔济苦者唯盂兰盆。发起正宗意在斯也。

△二别明因果。

【疏】生饿鬼中是异熟果。酬引业故。不见饮食是等流果。酬满业故。是悭贪业之果也。皮骨连立是增上果。

【钞】此况论五果。一者异熟果。谓有漏善不善法。所招隔世自相续身。异熟无记。谓前世造业今世受果。或今世造业来世受果。异时而熟名为异熟。或因通善恶。果唯无记。异类而熟名为异熟。此上二解异通因果。或善恶业未得果时。兴取果用。至得果时。兴与果用。取果与果功用有殊。名之为异。复是能熟。变令熟故。异即是熟。异熟之果名异熟果。二者等流果。此有二类。一真等流。善等三性自类相望。种子引种子。种子生现行。现行熏种子。同等流类名等流果。二假等流。果似先业假名等流。实增上果。如由杀生招短命报。不杀招长命报等。故唯识云。谓习善等所引同类。或似先业后果随转名等流果。三者离系果。圣道离系证无为果。四者士用果。谓诸作者。假诸作具所办事业。得成就故。此有二师解。一云。谓如农夫假诸作具办稼穑果。士用之果也。二云。非唯外色。通于色心。如俱舍说但有因。得俱生。无间。隔越。不生。士用果。如心心所。同聚多法。更互为俱有因。更互为俱生士用果。前念一聚。齐等有力。引次后念。为无间士用果。今世造业来世受异熟果。亦名隔越士用果。无漏心聚断障证灭。亦名不生士用果。无为不生故。五者增上果。因有胜力名为增上。果从彼生。增上之果也。然善恶业。总有三种。一唯感总报。二唯感别报。三通感总别二报。由贪瞋痴发不善业招感地狱鬼畜之果。间断十善感人趣果。纯十善业。感天趣果。总别报业。亦名引业满业。旧钞云。问。如何是引满二业。答。善不善业皆有三品。此复有三。一约境。善则于劣不杀为上。谓蚊蚋等。于胜不杀为下。谓父母等。余者为中。不善翻此。思之。二约心。于善不善。但猛利心作为上。泛尔心作为下。余者为中。三约时。亦通善不善业。三时无悔为上。二时无悔为中。一时无悔为下。此善不善业虽通三类。然取有力引生诸趣果者。而为引业。若无胜力引总报果。但于总报之上别别庄严者。而为满业。又凡作业。有加行根本后起三心。亦取强胜有力。名为引业。除别力劣。名为满业。此中所明悭贪发业。能得四果。除离系果。感总报业。能引鬼趣。总异熟故。感别报业。悭思吝食。能满鬼趣饥饿事故。果似先业是假等流。此能感业有增上力。感鬼形状皮骨连立。是增上果。业有士夫力用之功。招感鬼趣色及心品。是士用果。

△三重广鬼趣二。初正明鬼趣复二。初引文广示又二。初正理论说亦二。初鬼类差别复分三。初鬼住处。

【疏】准正理论。鬼本住在此洲之下五百由旬。纵广亦尔。有琰魔罗界(一云在此赡部四边直下等)从此展转。散取余方。

【钞】由旬。正云瑜缮那。限量义。十六里也。南北曰纵。东西曰广。梵语琰魔罗王。旧名阎罗王。讹略也。此云静息王。能善说法。令受苦者息瞋等故。亦名饶益王。众生受苦不忆旧事。王诲示之令忆旧事。知诸众生各自作业。各自受苦。不生怨恨。新业不作。故业已尽。便得离苦。由此益物。名饶益王。婆沙七十二云。鬼世界主。名琰魔王。鬼趣摄也。瑜伽云。由杂染业。生地狱中。作静息王。按纂疏云。静息王者。琰魔王也。此有二类。一大菩萨化作。二实有情。鬼趣所摄。由治罚鬼。兼地狱生。故生地狱。非地狱趣。如人治罚诸畜生等。

△二鬼寿量。

【疏】以人间一月为一日。乘此积月积年。寿五百岁。

△三鬼流类三。初总有三种。

【疏】然鬼有三种。一无财鬼。以无福德不得食故。二少财鬼。少得净妙饮食故。三多财鬼。多得净妙饮食故。

△二别开九类三。初无财三种分二。初引文显示。

【疏】此三种鬼复各有三。无财三者。一炬口鬼。谓火炬炎炽常从口出。由是前生烧坏村栅。焚炙贤良。以此求财堕于地狱。从地狱出堕此鬼中。故正法念经云。若人贪嫉枉夺人财。破人城郭。杀害抄掠。得财奉王大臣。转增𠒋暴。堕炽然饿鬼中。二针咽鬼。谓头大如山。咽如针孔。由于破斋夜食。盗窃众僧之食故。故斋法清净经云。目连路逢数百万鬼。头如大山等。三臭口鬼。谓口中腐臭。自恶受苦。以多贪名利。自是非他。赞叹恶人。毁谤贤善故。

△二警诫后人。

【疏】据此三种。宁吞铁丸。不食信施。

△二少财三种。

【疏】少财三者。一针毛鬼。毛利如针。行便自刺。为贪利故。妄行针灸。及刺畜生。但为求财不愈疾故。二臭毛鬼。毛利而臭。自拔受苦。由于贩卖猪羊。烹宰鹅鸭。汤烂刀剥。楚痛难堪。地狱罪终堕斯鬼趣。三大瘿鬼。咽垂大瘿。自决啖脓。由嫉妒于人。常怀瞋恨故。

△三多财三种。

【疏】多财三者。一得弃鬼。谓常得祭祀所弃食故。由于罪多福少。少施多悭。弃掷之物方惠施故。二得失鬼。谓常得巷陌所遗食故。以于现财常生悭着。疑欲失者而方舍故。三势力鬼。谓夜叉罗刹毗舍阇等。所受富乐类于人天。或依树林。或住山谷。或居灵庙。或处空宫。形竖而行。属于鬼趣。此等变化多端者。由于因地罪福不精。苦乐之因相杂作故。

【钞】夜叉。正云药叉。翻为勇健。亦云暴恶。飞行空中食啖生类。此雄者也。雌者地行。名罗刹娑。此云可怖畏鬼。毗舍阇。正云毕舍遮。此云丑鬼也。

△三余指他文。

【疏】付法藏传说。僧伽耶舍比丘游大海边。见妙宫殿。其家锁二鬼等。云云。

【钞】付法藏传第六卷说。僧伽耶舍尊者游大海边。见七宝宫殿。即往乞食。见锁二鬼。各着一床。舍主以食供养比丘。语言大德。慎勿以食与此饿鬼。比丘见鬼饥困。与少许食。鬼得食已。即吐脓血。遍流在地。污其宫殿。比丘怪问。舍主答言。斯鬼前世一是吾息。一是儿妇。我常布施作诸功德。彼恒恚恼。我数教诲。都不纳受。因立誓曰。如此罪业。必获恶报。若受罪时。我当看汝。由是因缘。得斯苦恼。更有多类。如彼说之。

△二归经所说。

【疏】今尊者之亲。是无财鬼中炬口鬼也(无财。不见饮食故。炬口。食未入口。化为火故)。

△二瑜伽论说二。初鬼类差别。

【疏】又有处说。饿鬼有三种。一外障。得遇水时。即见有人执刀仗等。而障碍故。二内障。口有火炬。或咽如针故。三无障。见河是猛火。或食粪秽。或自割身肉食啖等。

【钞】瑜伽论说。饿鬼有三。一外障碍饮食鬼。二内障碍饮食鬼。三饮食无有障碍鬼。

△二归经所说。

【疏】今尊者之亲。当内障也。

△二法喻释成。

【疏】上来诸鬼。皆由自心因行所招。果报必应。譬如影响。由于形声。

△二劝人省察二。初直劝修善。

【疏】虽父母至亲。不相替代。故诸智者宜各励心。傥遇善缘不应空过。一朝去世谁为修崇。纵托子孙七分获一。况无孝子悔恨何追。

【钞】言七分获一者。修福子孙自收六分也。仍须修者运大至诚。仗于三宝威德力故。能令亡者获一分福。若不至诚全无所获。随愿往生经说。父母兄弟亲族为其亡者修福。七分之中获一分也。何以故。缘于前世不信道德。故于七分获一。若以亡者严身之具。堂宅园林以施三宝。此福最多。拔地狱苦。往生浮土。

△二指事令省二。初示无仁孝复二。初指陈世事。

【疏】且浊世凡流鲜怀仁孝。唯忧妻子。岂念幽灵。贫贱者迫以饥寒。富贵者荒于财色。设能追福。厌课者多。竭力罄心。万中无一。世途目击岂不昭然。

【钞】内心不欲外鼓虚名。谓之厌课。竭罄。皆训尽也。击。触也。

△二引经释成。

【疏】故恩重经云。夫妻和合。同作五逆。彼时呼唤急速走使。父母之语十唤九违。不相从顺。骂詈瞋目。生存尚尔。殁后可知。

△二子父相承。

【疏】自既不仁。儿岂能孝。故昔有送父林野。乃持舆回归。以古观今。虽途迹异而心同也。

【钞】孝德传云。孙悟之子。元启。时年十岁。其祖年老。启父舆送深山。启苦谏之。父不从谏。启收舆返。父曰何用。子曰。后当送父。父遂感之。收亲侍养。启父不孝。送父深山。启亦效之。收舆送父。上行下效。不孝相承。以古观今。古今迹异相效心同也。

【疏】五恸哭往救。

目连悲哀。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

【钞】疏科二。初目连悲哀分二。初疏主润释复二。初以义广释。

【疏】述曰。悲哀者。生育恩重如上所陈。死别隔生忽然再见。纵使颜容仍旧。亦可啼泣悲伤。况睹鬼形皮骨连立。喉中烟𦦨。腹里空虚。苦似倒悬。命唯喘息。岂不能碎身擗踊竭气号啕。恨罪逆之偷安。痛慈亲之受苦。

△二显经总相。

【疏】经标总意。但曰悲哀。细察当时。何疑不尔。

△二引古证成。

【疏】故三藏科云。摧恸。释云。感激彻于骨髓。号叫动于天地。

△二以饭饷母。

【疏】钵饭往饷者。母既气绵夕漏。厄在朝饥。饥而且渴。理须救济。济此之急。饭食为先。故以钵盛饭。持饷于母。

【钞】气绵夕漏者。夕。夜也。命唯残喘。气弱绵微。夜永苦长。漏刻难晓。厄在晨朝。饥火所逼。对上夕漏。且云朝饥。实于朝夕皆饥虚耳。

【疏】六恶习现前。

母得钵饭。便以左手障钵。右手揣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

【钞】疏科二。初正释此文分二。初总释经意又分三。初业果决定复二。初总明因果。

【疏】述曰。境随心变。果藉业成。饿因未除。饱缘宁致。

△二法喻释成。

【疏】鬼是炬口。食近口而炽然。水作坚冰。冰近汤而确耳。

△二小圣难移。

【疏】即知神力不禁业力。除饥要且除悭。故六通往饷而招殃。百味盆维而致苦。

【钞】禁。平声。盆。器也。百味饮食罗列器中。以奉于母。食变成火。故言致苦。

△三惊叹劝思。

【疏】大哉业熟。可思者焉。

△二别释经文。

【疏】今左手障钵。悭恐余侵。右手揣食。贪于自给。悭贪猛盛。如此现行。饭食劣缘若何充济。故化为火。不得食也。

△二结归序分。

【疏】上来序分竟。

自下第二正宗分。文分为二。初目连悲陈苦厄。后如来广示因缘。

【钞】今详三分。第一序分。序致说经初起之源由。为正宗之渐始。名为序分。第二自此已下。至慈爱之恩。为正宗分。正是世尊对机说法。逗令修学进趣本旨。所敬所崇尊主义故。名正宗分。第三末后五句为流通分。说利已讫。付嘱时机。大众护持。流通不坠。名流通分。正宗分二。初别示目连救母方便。后普示大众资亲要门。后一复次文是也。初文分二。初目连悲陈苦厄。后如来广示因缘。

【疏】今初。

目连大叫悲号涕泣。驰还白佛。具陈如此。

【钞】疏科三。初白佛之意。

【疏】述曰。子急告父。臣急告君。自力不如。理宜投佛。

△二叙自所得。

【疏】弟子勤观四谛。已证三明。可以反覆山河。回转日月。

【钞】三明者。宿住智证明。生死智证明。漏尽智证明。即六通中三通也。为破三际愚故。立此三明。如次能知去来今世三际之境。明了证知不虚谬故。智即证明。名智证明。对三际境。依主可知。

△三正伸哀恳。

【疏】岂料母萦极苦。命若倒悬。竭其孝诚。尽其神变。而竟不能令除恶报。暂济饥肠。所以叫泣奔还。备申哀恳。

【疏】后如来广示因缘。且依三藏大分八段。第一彰母罪深。第二明子德劣。第三斥邪无力。第四显正有能。第五许以救方。第六示其正法。第七孝子领悟。第八慈母获益。

【钞】疏分八段。今束为二。初六如来广示救母之方。后二众闻欢喜利益之相。学者随文。提举说之。

【疏】今初。

佛言。汝母罪根深结。

【钞】疏科二。初引经总释。

【疏】述曰。有经中说。定光佛时目连名罗卜。母字青提。罗卜欲行。嘱其母曰。若有客来。娘当具膳。去后客至。母乃不供。仍更诈为设食之筵。儿归问曰。昨日客来若为备拟。母曰。汝岂不见设食处耶。从尔已来。五百生中悭悭相续。故云罪根深结。

【钞】上生疏云。定光佛者。即然灯佛也。

△二释自经意二。初次第释经又二。初正释经文。

【疏】罪谓身口之业。根谓悭贪之心。多生相续为深。交固难解为结。从悭所起。皆是罪业。非唯彼时。一度妄语。

【钞】罪谓身口之业者。唯识等云。能动身思说名身业。能发语思说名语业。审决二思意相应故。作动意故。说名意业。取不善思可怖可厌。名之为罪。又罪者摧也。摧善法故。根谓悭贪之心者。耽着已得财法。不能惠舍秘吝名悭。于诸未得。有及有具希欲名贪。由此悭贪。引生诸恶悭贪名根。根者。出生义故。而此悭贪近于心故。名悭贪心也。身语意罪。及悭贪根。皆深厚故。皆结缚故。名罪根深结。

△二释成三事。

【疏】谓悭贪是苦根。所作是苦业。饿鬼是苦果。为三事也。

△二重释根义。

【疏】若准十重戒中。悭亦是业。唯贪为根。起罪业故。

【钞】悭吝为自困之本。弃生之因。不悭为自富之源。摄生之首。教示菩萨。摄化众生。制戒遮悭。故名悭戒。既遮悭已。业无由起。翻以无贪。发起施行。摄化众生。唯识瑜伽说业是思。遍行法数。悭依贪立。随烦恼数。业体是思。思通三性。故有善恶之业。悭体不尔。无善悭故。许悭是业。违理背教。

△三问答释妨二。初多生何趣妨复二。初问。

【疏】同。五百生悭。为人为鬼。

△二答。

【疏】答。人鬼相间。造受相资。若唯人身不名恶报。若唯鬼身不应造业。或亦为畜。于理无妨。但悭习不除即名相续。

【钞】人趣身上造鬼总业。当受鬼报。鬼趣身上造别善业。助鬼身中昔时所作感人趣业。即受人果。故云造受相资。疏反释云。若唯人身。由善业招不名恶报。非悭业感故。若唯鬼身。不应恶趣造总报业。感人趣果。论说三涂无分别烦恼。不能造业感总报故。畜趣准此。诸趣通论经五百生。

△二偏救青提妨二。初问。

【疏】问。目连自定光佛世已来。所生之母不一。如何偏救彼之青提。

△二答。

【疏】答。青提与目连缘深。今生复为其母。但救此身所生之母。非谓救彼远世青提。余论云云。皆为未达。

第二明子德劣。

非汝一人。力所柰何。

【疏】述曰。汝母悭心。悭于一切。时经多世。事历多人。岂汝一人力可济拔。

第三斥邪无力。

汝虽孝顺声动天地。天神地祇。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柰何。

【钞】疏科二。初总释经意。

【疏】述曰。三藏云。纵汝感天灵于上界。激地祇于下方。纵摄邪魔。横罗外道。统六合以同一家。总八部以为一众。并其神力。亦不柰可。

【钞】六合者。四方上下也。八部者。天龙夜叉等。

△二逐难别释。

【疏】外道道士者。外道中之道士也。简内道中之道士。佛教初传此方。呼僧为道士故。四天王者。毗沙门等。护持世界者也。

【钞】邪魔者。梵语魔罗。此云破坏。破坏胜事。立此号也。名波卑夜。此云恶者。旧云波旬讹也。外道道士者。三乘法外妄生推求。别为途道。名为外道。外道自谓我是道德之士也。姚石书云。始乎汉魏。终洎符姚。皆号众僧以为道士。至元魏武帝世时。(太建二年)有寇谦之辈。始窃道士之名。私易祭酒之称。四天王神者。东方持国。南方增长。西方广目。北方毗沙门。此云多闻也。皆住妙高第四层级。各居一面统御四洲。亦住七金山顶。灵通自在。四皆名神。

【疏】第四显正有能。

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

【钞】疏科二。初正释此文。

【疏】述曰。三藏云。一缕不能制象。必假多丝。一人不能除业。必资众德。

△二通前总释。

【疏】今详前后经文。以邪正一多相对。乃有四句。一正而非多。此不能救。故前非汝一人柰何。二多而非正。亦不能救。即前神祇邪魔外道等也。三亦多亦正。方可救拔。即十方僧也。四不多不正。居然不可。故无经文。

第五许以救方。

吾今当说救济之法。令一切难。皆离忧苦。

【疏】述曰。今当说者。正是许词。救济法者。是所许事。令一切等者。千钧之弩。不独为鼷鼠发机。三界之尊。岂偏令汝母离苦。

【钞】十钧者。三十斤为一钧。计斤可知。机。弩牙也。说文。鼷。谓小鼠也。

○经言令一切难离苦者。由此标举生下通别救苦之两意。别示目连。通示大众故。

△六示其正法三。初科判经文。

【疏】第六示其正法。于中分二。初教孝子献供之法。后教众僧受供之仪。初复有五。一定胜时。二发胜意。三设胜供。四赞胜田。五获胜益。

△二释五段意。

【疏】谓自恣日为胜时。如春阳之月。孝心为胜意。如精新种子。百味五果等为胜供。如好牛犁。以之供养。如能耕垦。贤圣为胜田。如膏腴之地。存亡父母六亲眷属乃至七代。离苦生天为胜益。如千箱万斛秋收冬藏。经文意势岂不然乎。智者详之如指其掌。

【钞】箱。大车也。诗云。乃求千斯仓。乃求万斯箱。郑氏注云。求千仓以处之。万车以载之。斛者。百升为斛。秋既收成。冬则藏稸。喻意可解。岂不然乎者。五段文势。岂不道理如是乎。意趣不远。如指其掌中之物。

△三随科解释。

【疏】今初第一定胜时。

佛告目连。十方众僧。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时。

【钞】疏科二。初释经本文三。初十方众僧分二。初别释僧义又二。初通释众和。

【疏】述曰。梵语僧伽。此云众和合。谓若众而不和。如群商群吏。及军众等。不名僧宝。若和而不众。如二人同心之类。亦非僧宝。众而和合。为福之因。方名僧宝。

【钞】僧有二种。证理圣者。名理和僧。未证真理具大戒者。名事和僧。三人已上方名为众。众义狭故。若于身中有和义者。一人两人亦得名僧。是彼类故。如三千界中麟角圣者。名僧宝故。言二人同心者。易系辞云。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解云。君子出处语默不违其中。则其迹虽异。其道必同。如金虽断而分之。其性不异也。佛教以四人和合成众。故二人虽和。亦非众矣。

△二释成和合。

【疏】和合者。此有六种。谓身和同事。语和同默。意和同忍。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也。儒说小人君子或和或同。今释子比丘和而同也。

【钞】论语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何晏解曰。君子心和。然所见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之。然各争利。故曰不和。释子比丘具六和德。同出世道。亦和亦同也。

△二总释文。

【疏】今云十方者。法无限局。岂隔亲疏。众僧者。唐梵重标译人之拙。

【钞】译人拙者。如疏云众僧受供。盖取文词稳顺。令人易解。所以华梵双标。

△二七月十五。

【疏】七月十五日者。前三月夏安居竟。故可自恣。自恣有三日。或十四十五十六。今举中间也。

【钞】西域记云。坐两安居。旧云坐夏坐腊。斯皆边制。非中国之正旨。僧祇亦云两安居。起世经云。五月十六日。(注云。西域此时安居汉地安居已经一月)至八月十五日。安居满也。(注云。西域此时自恣。汉地已经一月)然准四分。五分。十诵及正法念。成佛经。善见。明了毗尼母。萨婆多摩德勒伽论等。或自披赞。或章疏引。或问先德。略有三十余本教文。皆言夏安居。议曰。印度节气稍晚。说两安居。汉地节气稍早。说夏安居。或随方应机所说有异。未爽通途。佛制安居。总有三意。一无事游行。妨修出世事业。二损伤物命。违慈悲心。三招世讥嫌。世讥之云。雀鼠尚有窟穴。沙门释子何不知时。佛因制之。然安居有三。谓前中后。四月十六日结前安居。众僧两两相对。各云大德。一心念。我比丘某甲。于某聚落某僧伽蓝所大界内。前三月夏安居。房舍破。修治故。(三说)从四月十七日至五月十五日相续结之。为中安居。五月十六日结后安居。其前安居。至七月十五日满。后二安居。随前安居自恣。住待日足。方得出界。若闰四月。前四月结夏。若闰七月。前七月解夏。闰五月六月。亦一百二十日安居。若前安居满受功德衣。后二安居满不受功德衣。以不及时无功劳故。然此方僧尼依四分律。具戒住持安居之内。或为三宝事。父母病亡。生善灭恶事等。若当日往还者。但白同意比丘即得出界。要护来日明相。若有经宿乃至七日缘。应作对首法。七日出界已。还来此中安居。若七日已外缘。应受半月法。若十六日已外缘。应受一月法。此二名众法。须众僧和合白二羯磨。方得出界。事讫还来安居。至安居日满。僧尼受岁。解夏自恣。集众行筹等。同布萨法。但以自恣字。替布萨字。应差二人。各具两种五德者。谓不爱。不恚。不怖。不痴。知自恣不自恣。此五名自恣德。又知时不以非时。如实不以虚妄。利益不以损减。柔软不以粗犷。慈心不以瞋恚。此五名举罪德。意欲无诤。令人忏悔。美德外彰。能善劝喻。离过愍物。故差二人。各具两种五德者也。上座筹量。令人白二羯磨。差之。索欲。问和。如常。末后答云。差受自恣人羯磨。羯磨者牒云。差受自恣人羯磨。大德僧听。苦僧时到。僧忍听。僧差比丘某甲。某甲作受自恣人。白如是。(作白成不。答云成)大德僧听。僧差比丘某甲。某甲作受自恣人。谁诸长老忍。僧差比丘某甲。某甲作受自恣人者默然。谁不忍者说。僧已忍。差比丘某甲。某甲作受自恣人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羯磨成不。答云成)五德受差已。至上座前胡跪作和。(答云。单白和僧自恣羯磨)大德僧听。今日众僧自恣。若僧时到。僧忍听和合自恣。白如是。(作白成不。答云成)白已。令人行草。人别一剪。次第行之。各说偈云。吉祥长者施软草。如来受已成正觉。我等比丘学佛慧。坐草自恣净三业。行草已讫。五德至上座前胡跪告云。一切僧就草坐。偏袒右肩胡跪合掌。(僧皆依唱)次正对僧自恣法。第一五德至上座前。大敷坐具胡跪合掌。上座亦胡跪合掌。众僧皆随上座仪式。应云。大德一心念。众僧今日自恣。我比丘某甲亦自恣。若见闻疑罪。大德长老哀愍故语我。我若见罪。常如法忏悔。(三说)第二五德至第二座前。第一五德复至第三座前。乃至下座皆尔。众僧说已。五德至上座前跪云。僧一心自恣竟。便礼已而退。若五德及众僧举得罪者。依法忏之。律中又云。僧十四日自恣。尼十五日相依问罪。故十六日方得出界。

△三僧自恣时二。初评议僧字。

【疏】此剩僧字。去之又句阙。亦是译人之失也。何不云共自恣时。

△二正释自恣二。初释名显意复二。初以义正释。

【疏】自恣者。自己之过恣他所举。谓一夏安居九旬加行。不阶四果亦得四禅。佛设教门本意如此。正像末法僧等皆然。

【钞】佛灭度后有教行证。名为正法。但有教行而无果证。名为像法。唯有其教无行无证。名为末法。记正像法皆一千年。末法一万年。由度尼故正法减半。或说不减依旧千年。为尼行八敬法故。

△二引经释妨。

【疏】虽后五百岁。亦有持戒修福者故(福是定也)。

△二重广行相三。初自恣之意。

【疏】然将超苦海。谨护浮囊。犹恐当局者迷。必藉傍观得失。纵不断惑证果。还希罪灭福生。

【钞】谨护浮囊者。涅槃经云。如世有人欲渡大海。得一浮囊。专心保守。不令少损。时有罗刹言。如是浮囊可全乞我。彼人不从。如是乞半。乞如手许。乞如指许。乃至一微尘许。皆不从之。彼复思惟。一尘虽少亦不得与。渐令囊损不能渡海。如是比丘保守五篇净戒浮囊。亦复如是。乃至不与烦恼罗刹。一微尘许破戒因缘。若有少损。则不能度生死大海也。当局傍观。棋喻。可知。

△二自恣之词。

【疏】故褊袒于众中白大德长老。或见我过。或闻我罪。或疑我犯。恣任所举。哀愍语我。我当忏悔。

【钞】忏悔者。梵语忏摩。此云悔往。亦云悔过。追悔已往之过罪故。

△三自恣之益。

【疏】如此则身心清净。犹如琉璃。禅定解脱。或有之矣。

△二显福殊胜二。初疏自显示。

【疏】供养此者。力用可知。岂不拔济先亡。资熏现在。

△二引古释成。

【疏】故三藏云。比丘受岁之日。大众自恣之时。僧多获道于四果。故能济厄于七代。

二发胜意。

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

【钞】疏科二。初疏释经文二。初正释经文。

【疏】述曰。当为者能救之心。七世下所救之境。约境明心故云胜也。七世者所生父母。不同儒教取上代祖宗。厄难中者通于存殁。殁则地狱鬼畜。存则病痛枷禁。皆名厄难。

△二别释疑难。

【疏】七世父母虽似转疏。皆是生我修道之器。既蒙鞠育。岂负深恩。

△二引古释意。

【疏】故三藏云。天地覆载。既无惮于劬劳。幽显沉沦。理合答于罔极。

三设胜供。

具饭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锭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着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

【钞】疏科二。初别释经文二。初敷设胜供复二。初释上五句又二。初次第释经又分三。初别释味尘。

【疏】述曰。具饭百味者。总标也。如人盛馔盘筵。邀命宾客。唯云吃饭。故饭为总。统于百味。百者大数。非定一百。五果者。一核果。如枣杏桃李等。二肤果。如瓜梨柰椹等。三壳果。如胡桃石榴等。四糩果。如苏荏等。五角果。如菱豆等。上皆舌所尝也。

△二通释四尘。

【疏】汲灌盆器者。沐浴等所用。并下床敷卧具。皆身所觉也。香者。鼻所嗅也。油锭烛者。照燎等用。眼所见也。亦可香油涂身。亦属身摄。西域如此。尽世甘美者。亦属舌也。

△三结指阙具。

【疏】上来于五欲境中。唯阙声也。

△二重广意趣二。初依经释意。

【疏】尽世之言。详其意趣有二种尽。谓富贵则尽世所有。有即须求。贫贱则尽力所及。及则须觅。即知不定少多之物。但在竭尽其心。

△二引俗类显。

【疏】亦类彼享于克诚。馨于明德也。

【钞】尚书云。鬼无常享。享于克诚。又云。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唯馨。彼以克诚之恳。明德之馨。感于鬼神。此以孝诚之恳。戒德之馨。感于圣贤。赴会垂恩。救济存殁。

△二释下一句。

【疏】着盆中者。译经讹错。如何床等可置盆中。应云着盂兰盆供会之中也。

△二供十方僧。

【疏】供养二句者。正明行也。

△二总释经意二。初疏自释意。

【疏】据经本意。但以可受用物。供养大德之僧。不必雕镂金玉。剪割缯彩。高耸栏架等也。

△二引古释成。

【疏】故三藏云。汝须物华四事。盆美八珍(房舍衣服饭食汤药为四事。食之米面。味之盐醋。果之李柰。菜之芥姜为八珍)历十方而运想。澄一心而供养。

四赞胜田。

当此之日。一切圣众。或在山间禅定。或得四道果。或在树下经行。或六通自在教化。声闻缘觉。或十地菩萨大人。权现比丘在大众中。皆同一心。受钵和罗饭。具清净戒。圣众之道。其德汪洋。

【钞】疏科二。初科指文意。

【疏】述曰。初二句约人赞时而总标。末二句以威仪赞人而总结。中间人法有其五对。但文不次。

△二依科释义二。初分对总释又二。初开为五对释。

【疏】谓处有山间树下对。证有四果六通对。行有自利利他对。(经行自利。教化利他)学有戒定对。(各有其文)人有大小对。亦名权实对(声闻缘觉。为实为小。十地菩萨。为权为大)。

△二束为一对释。

【疏】又总束之不出人法。谓三学三乘对也。从初至四果。禅定也。次从或在下至自在教化。智慧也。皆同下三句。净戒也。三乘。即声闻缘觉。十地大人也。

△二逐难别释二。初释同一心。

【疏】皆同一心是意和合。谓受供时。皆同运惭愧殷重心。慈悲报恩救济心。人虽位有凡圣。德有优劣。而所运心一而无异。故云同也。

【钞】皆同一心者。疏五义释。一惭愧心。崇重贤善。轻拒暴恶。二殷重心。殷勤郑重。离憍慢故。三慈悲心。愍覆众生。拔苦与乐。四报恩心。念于施主。与福利故。五拔济心。资益施主。父母等故。经标圣众。有圣之众故。疏兼凡夫。于设会处有凡僧故。凡圣总尔。故曰皆同。

△二释受钵饭二。初别释经文又二。初释经文义。

【疏】受钵和罗饭者。钵中饭也。梵云钵多罗。此云应量器。和字讹也。今时但云钵者略也。

【钞】钵和罗者。经音义云。钵和兰。此云自恣食。此义为正。顺经意故。

△二因会经题。

【疏】经题云益。即是钵也。译时随俗题之云盆。盆之与钵。皆是器故。故三藏释题。翻为救器。

△二总指经意。

【疏】此一句经。正明自恣大德。受盂兰盆供也。

【钞】此一段经今详分二。初正示胜田。后指喻叹德。示胜田中初标后释。当自恣日。赴会圣众。略示四德。一禅定。谓得四禅及九定故。二圣果。得预流等四道果故。三经行。自喜法乐念利他故。如经布绢之往来。名经行也。四得通。六通自在化众生故。具此德者。谓声闻缘觉十地菩萨。菩萨大人位高难见。现比丘相。在大众中。此三乘人。皆同一心。受自恣饭。后佛叹云。此三乘人。具清净戒。圣众道德。深而复广。如水汪洋。

【疏】五获胜益。

有其供养此等自恣僧者。现世父母六亲眷属。得出三涂之苦。应时解脱。衣食自然。若父母现在者。福乐百年。若七世父母。生天自在化生。入天华光。

【钞】疏科二。初科指经文。

【疏】述曰。此一唱经有两节意。初一半者。蒙悲愿之力而离苦。后一半者。蒙慈愿之力而得乐。乐中有存亡之异。

【钞】两节意者。初二句文贯后节意。初节复有离苦得乐二意。如经可知。

△二依科释义二。初别资殁故分二。初父母亲眷复二。初生身父母又二。初依经正释。

【疏】初云。此等自恣僧者。指前五对所说也。现世父母者。生此身父母也。非谓未亡名为现世。故指得益。云出三涂。其现在未亡之父母。下自有文云。福乐百年是也。不应重举。

△二指古说非。

【疏】三藏错会。故作异释。甚非文意。

【钞】三藏错会者。三句破古也。义净三藏云。云何现在。言出三涂。答。验因知果故。若尔。次说现在。便是重繁。故错会也。

△二六亲眷属。

【疏】六亲者。父母兄弟夫妻。(或云男女。不取兄弟)眷属者。一切姻戚。通于表里。

【钞】六亲者。郑氏注周礼云。父母兄弟妻子也。善见论云。六亲有二。一父六亲。伯叔兄弟儿孙。二母六亲。舅姨兄弟儿孙。皆是同姓义亲。不杂余姓也。眷属者。亲眷明属。通于表里。父母枝派也。

△二离苦解脱。

【疏】出三涂解脱者。总名离苦也。衣食自然者。且翻三涂生于人天。故属拔苦之文。亦可得乐。属于后也。

△二普利存亡。

【疏】若父母下。明存亡得乐。文相可知。天华光者。天上妙华光明也。略快乐之相矣。

自下第二教众僧受供养之仪。

时佛敕十方众僧。皆先为施主家咒愿。愿七世父母。行禅定意然后受食。初受食时。先安在佛前。塔寺中佛前。众僧咒愿竟。便自受食。

【疏】述曰。此中前半净三业。后半具三宝。前中咒愿口业。禅定意业。受食身业。后中塔前是佛。咒愿是法。受食是僧。从他受而后食。法律如此。即受字亦属法也。塔者。边国讹语。正云𡨧堵波。此云高显处。此中意通殿塔。塔安舍利。殿安佛像。

【钞】经家。佛敕众僧受供仪式。应净三业然后受食。咒愿语业。受食身业。意业为先起身语故。而必有之。故略不言。其禅定意属所为机。不须杂于众僧三业。如来在世。众僧受供安在佛前。如来灭后安塔寺中佛前。供养佛故。众僧咒愿。即是法僧。三宝具矣。咒愿虽是僧语。本是佛说。僧但传之。故属法宝也。

【疏】自下大文第七孝子领悟。

时目连比丘。及大菩萨众。皆大欢喜。目连悲啼泣声。释然除灭。

【疏】述曰。净业既成。必知离苦。观因验果。声响不差。故喜而止啼也。如处世刑狱。嘱大力人。财贿既行。其心已喜。

【钞】经言释然除灭者。释。解也。忧悲解散。心喜豁然。啼声除灭也。

【疏】第八慈母获益。

时目连母。即于是日得脱一劫饿鬼之苦。

【钞】疏科三。初评议释经二。初议经阙略。

【疏】述曰。目连闻经且是受教。施设盆供合在余时。今说经次便云脱饿鬼者。译经阙略也。

△二以理润文。

【疏】应于正宗终处。叙结集家文云。尔时目连闻是法已。至七月十五日施设盆供。供自恣僧已。其母即于是日得脱一劫饿鬼之苦。则文义俱显矣。

△二引古释意。

【疏】故三藏云。孝子既献供于此晨。慈母乃除殃于是日。大哉圣力。速疾如斯。

△三指陈余义。

【疏】其饿鬼受苦。年劫时分待检叙之。

【钞】此一节经。结集序致。七月十五日目连设供之时。母于是日脱饿鬼苦也。次云目连复白佛言。显是一会蹑前而起。故云复白。不须加文。

【疏】自下大文第三流通分也。

【钞】流通分者。如何世尊于付嘱遗法流通分中。普为大众显示盆会利益之相。逗令修学奉亲行孝。佛心平等。必不于正宗分中开示目连。流通分中遗言示众。若谓此经前后两会说者。如何后会抑为流通。进退详之。定是正宗。故目连云。若未来世一切佛弟子。亦应奉盂兰盆救度父母。可为尔不(为众请法救度父母。非是请问受持遗法)佛言。大善快问。我正欲说。汝今复问。乃至广说设供救亲利益之相。(非是付嘱。受持遗法)正义。释者。此经一会正宗分二。初别示目连救母方便。后普示大众资亲要门。初段如前。后段分二。初目连启请。后世尊为说。说中分二。初赞印许说。后正答所请。答请分三。初教起胜行。二教起行意。三教常设会。随文提举可知。

【疏】流通分中有三。一申请。

目连复白佛言。弟子所生母。得蒙三宝功德之力。众僧威神之力故。若未来世一切佛弟子。亦应奉盂兰盆。救度现在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可为尔不。

【疏】述曰。说此语时。亦是设供之后。非一席之事。至毕钵罗窟。方始总集为经也。目连爱其亲而及他人。如颍考叔谏庄公也。

【钞】颍考叔言。春秋传广。略其要云。郑武公。娶姜氏。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遂恶之。(寐寤而庄公已生。故惊而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欲立以为太子)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京城。今荥阳京县也)大叔完聚。(完城郭。聚人民)缮甲兵。具卒乘(步曰卒。车曰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掩不备曰袭。启。开也)庄公遣使伐之。大叔出奔共。(音恭。国名也。共国。今汲郡共县)遂置姜氏于城颖。(置置也。城颍。郑地也)誓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颍考叔为颍谷封人。(封人。典封强者)闻之。有献于公。公赐之食。舍肉。公问之。对曰。小人有母。皆尝小人之食。未尝君之羹。请以遗之。公曰。尔有母遗。我独无也。颖考叔曰。何谓也。公语之故。且告之悔。对曰。君何患焉。若掘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公从之。公入隧中。其乐也融融。(融融。和乐貌也)姜氏出隧。其乐也泄泄。(音曳。舒散貌也)遂为母子如初。君子曰。颍考叔纯孝也。(纯。犹笃也)爱其母。施(音异)及庄公。

【疏】二赞请。

佛言。大善快问。我正欲说。汝今复问。

【疏】述曰。初句标赞。大善快问者。深契圣心。后二句释所以。以正欲说。即遇问词。机感相投。潜通密应。故言快问。佛本意者。欲说孝道最大故。拔苦事重故。盂兰法胜故。世尊睹众胜缘机熟。可教化故。

三答请于中有五。一教起行。

善男子。若比丘比丘尼。国王太子。大臣宰相。三公百官。万民庶人。行慈孝者。皆应先为所生现在父母。过去七世父母。于七月十五日。佛欢喜日。僧自恣日。以百味饭食。安盂兰盆中。施十方自恣僧。

【钞】疏科二。初释孝顺之人。

【疏】述曰。虽贵贱品隔。僧俗道殊。自非化生湿生。无不有父有母。慈乌鹦鹉。尚解思恩。岂况人伦。而不济拔。

【钞】杂宝藏经说。过去世时。雪山之中而有鹦鹉。常采花果稻谷奉盲父母。是时田主案行苗稼。见诸禽虫剪谷穗处。便设网罗捕得鹦鹉。鹦鹉告言。田主先有好心。言所种谷。要与众生而共食啖。由是之故咸来采取。如何今日而见网捕。但以种子如父。田似于母。实语如子。田主如王。拥护由己。我等如民依之而住。田主闻已。即放鹦鹉。佛言。田主者。舍利弗是。盲父母者。今净饭王摩耶夫人是。取谷鹦鹉者。我身是也。慈乌如常。

△二释孝顺之行二。初总释孝行又二。初正释经意。

【疏】孝子利害。已具悬谈。既识是非。须依正道。故云应先为所生等也。

△二因辨藏摄。

【疏】据制令。必为不为。即是违制。故亦当于制教。是以前判。亦属律藏。

△二纵夺释成。

【疏】然佛无悲喜。今于此日示现欢喜者。应机缘也。以佛本出世。只为劝人修行。见人造恶则悲。见人修善则喜。今比丘九旬加行日满。倍更恳诚。三千界中皆同如此。称佛本意宁不欣欢。此日设供。其福甚矣。

【钞】九旬者。六艺论云。黄帝佐官大挠。造甲子。立干神十。谓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支神十二。谓子丑等。支干合数。干尽为旬。谓甲子乙丑乃至癸酉。而为一旬。余甲戌等例知。三月安居故成九旬。三千界者。具云三千大千世界。谓四大洲日月乃至初禅。各有一千。以铁围山总而围之。量等二禅。名小千界。复以十个小千是一万。百个小千是十万。千个小千是百万。以铁围山总而围之。量等三禅。名中千界。复以十个中千是千万。即此千万总为。一亿。百个中千是十亿。千个中千是百亿。此千中千。即是大千世界。以铁围山总而围之。量等四禅。以大兼小。合此小千中千大千。名为三千大千世界也。

○经言。善男子者。成就信等诸善根故。比丘者。正云苾刍。言含五义。一曰怖魔。初出家时魔宫动故。二曰乞士。乞食济身。乞法资道故。三曰持戒。渐入僧数持净戒故。四曰净命。不依于贪邪活命故。五曰破恶。渐依圣道灭烦恼故。尼者。女声。女具五德。名苾刍尼。宰相者。宰。主也。相助也。为主割断。助于君故。三公者。起自周时。谓太师太傅太保也。公。正也。有功之臣。忠正无私。曰公。百官者。百司之官。官。公也。观也。依公执政。观察人情。决断是非也。万民者。兼有位者万类人民也。庶人者。庶。众也。无位之众。故曰庶人。总有十类。行慈孝者。如经可知。

【疏】二教发愿。

愿使现在父母。寿命百年。无病无一切苦恼之患。乃至七世父母。离饿鬼苦生人天中。福乐无极。

【疏】述曰。所修必假行门。所获必由心愿。愿者心之乐欲。欲得存殁咸安。存者保寿于人间。常无病恼。殁者迁神于天上。永绝冥涂。行愿相资。无所不利。

三教常作。

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忆所生父母。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养慈爱之恩。

【疏】述曰。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反明非佛弟子及不孝顺者。即任不设盆供也。念念常忆者。无终始也。长养是事。慈爱是心。故前起行。及发心愿。以报之也。余文可解。三藏云。父母结爱。既念念不去心。孝子报恩。须年年不绝供。

【钞】念念常忆者。孝无终始也。逆推孝行。法尔常规。故无其始。顺推孝行。尽未来际。故无其终。所生父。母者。意说其子所有生身父母也。

【疏】四劝受持。

若一切佛弟子。应当奉持是法。

【疏】述曰。智度论云。信力故受。念力故持。今云奉者。即受之义。应当者。勖此二力。

【钞】此下流通分也。复分为二。初二句世尊付嘱。后三句众喜奉行。今初。若凡若圣。在家出家。信佛弟子。汝等应当奉行其事。利益存亡。受持其教。领纳文义。故经云尔。

【疏】五喜而奉命。

时目连比丘。四辈弟子。欢喜奉行。

【钞】疏科二。初释四辈弟子。

【疏】述曰。四辈者。僧尼士女。或云人天龙鬼。疑故两存。

△二释欢喜奉行。

【疏】然凡厥生灵。皆依恃怙。故父母恩。均于天地。此虽至孝。不得其门。今受神方。信知灵验。必能除七世之所难。报二亲之劬劳。自知心有所之。是以欢喜承命。

【钞】自知下。之。至也。四辈弟子闻佛说已。自知孝心而有所至。是以颜舒而欢。心悦而喜。承佛敕命。信受奉行。

○经言。四辈弟子者。药师经云。比丘比丘尼。清信士清信女。然四众。四部。四辈。经论常谈。疏中二解。初是后非。不须两存。智生师后名弟。解从师生名子。故名弟子。天亲菩萨释伽耶山顶经云。欢喜奉行。有其三义。一能说人清净。二所说法清净。三依学之者。究竟得果清净。由此三义。欢喜奉行。乃为偈曰。

盂兰盆奥旨  略释赞幽邈

福利自他亲  度苦证常乐

佛说盂兰盆经疏孝衡钞卷下(终)

经疏钞音释

经疏

刹法师

(旧本作利字误)。

(巨陨切迫也。又音郡)。

有解招难

(旧本六慈恩有解。今勘浙本及川本古疏皆无慈恩字。况慈恩法门宗匠。必时人不敢容易指斥。故从而削去)。

鸿胪

(下音闾。九寺名也。鸿大也。胪陈序也。言大陈序所须。以礼待外国之宾也)。

菉菽

(音绿。叔豆也)。

(音抚拍也)。

箪瓢

(上音丹。竹器也。下毗消切。蠡也。即匏片持水耳)。

弄脑

(旧本作弄义同)。

(音儒短衣)。

蚤虱

(音早瑟)。

厌课

(上音魇塞也。课责也。当二亲斋忌。无至诚修福。但厌塞人之课责故为之耳)。

揣食

(上初委切。私取也。又准藏中本经音义。亦团呼之。揽取也)。

岂料

(料量也。岂料者不能测量也)。

居然

(上音基。语助。出礼记注文)。

膏腴

(音高俞肥也)。

(音兮名甘口鼠好食牛角)。

(音鹘。本下革切。语忌也)。

(苦外切。准四分律行事钞云。糩果柔修净。音义指归云。糩。粗糠也。果子壳如糠。注云。松柏之子也)。

苏荏

(下音稔。说文桂荏苏也)。

(音陵芰也)。

(音定灯也)。

(音了火也)。

汪洋

(深大也)。

财贿

(下音晦财也。此喻时人所忌。然疏文盛行。未敢辄改)。

颍考叔

(上庾顷切。说文。水出颍川阳城也。钞申引春秋云颍考叔为颍谷封人。注云。典封疆者。春秋疏正义曰。周礼封人掌为畿封而树之。郑玄云畿上有封若今时界也。言颍谷封人。皆以地名封人。盖封人。职典封疆居在边邑。颍谷是国之边邑也。如今之守边城寨主)。

(许六切勉也。劝也。即劝勉信念二力)。

今受神方

(结前目连问教)。

信之灵验

(结前设供获益)。

载则也

(上音再。则也。即是语助。与且字同。不须云荷载)。

钵剌

(下音辣。梵语弹舌呼也)。

隋炀

(下音漾。隋朝帝号)。

(音青厕也)。

(音俄)。

和和

(二皆去声呼之。应声也)。

厌课

(厌。去声。疏音义中音魇。别作一义解。详义取舍)。

(敕六切积也)。

(旧本疏中作厢。传误。钞文随而解释。今依古疏勘定。改正作箱。故引毛诗并注证之)。

易系辞

(系音系。联也。旧本钞引千字文注解。二人同心。且非经史。况彼人姓管名宁字幼安。又将一人名字分作两人说之。难为依据。故今从周易系辞并注文改正耳)。

安居

(此段钞文数处差误。极害义理。已依律中改正。其余义稍可通。故存旧说)。

浮囊

(下奴当切。有底曰囊。无底曰橐。此所引涅槃经有五重乞喻。五篇罪犯。今次第引之配合可解)。

至治

(下音雉。旧作理字者。以唐高宗讳治。故作理呼。今依尚书正文也)。

亟请

(上音器数也)。

完聚

(上音洹兮也)。

舍肉

(上音舍置也)。

遗之

(上去声呼赠也)。

已上两卷音释并依原本略取舍之。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