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一首 脉证三条 方五首
【按语】
本篇是外科病的专论,论述疮痈、肠痈、金疮及浸淫疮四种病。
[01]诸浮数脉,应当发热,而反洒淅恶寒,若有痛处,当发其痈〔1〕。
【注释】
〔1〕痈:中医外科病名,由于热毒引起的以局部红、肿、热、痛为特征的一种化脓性疾患。《说文解字》:“痈,肿也。”痈有内外之分。内痈发于脏腑,外痈发于肌肤。本条论述痈肿初起的脉证。
【译文】
凡见浮数的脉象,当有发热之症,又有像冷水洒在身上那样怕冷。如果局部感到疼痛(且有红、肿、热的证象),这是将要发生痈肿。
[02]师曰:诸痈肿,欲知有脓无脓,以手掩肿上,热者为有脓,不热者为无脓。〔1〕
【注释】
〔1〕本条论述痈肿辨脓的方法。
【译文】
老师说:各种痈肿,要知道是否会化脓,只要用手轻按肿处,感到局部热的会壅脓,不热的不会化脓。
[03]肠痈〔1〕之为病,其身甲错〔2〕,腹皮急〔3〕,按之濡,如肿状〔4〕,腹无积聚,身无热,脉数,此为腹内〔5〕有痈脓,薏苡附子败酱散〔6〕主之。〔7〕
薏苡附子败酱散方:
薏苡仁十分 附子二分 败酱〔8〕五分
右三味,杵为末,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减半。顿服小便〔9〕当下。
【注释】
〔1〕肠痈:中医外科病名,即肠内痈脓,为内痈的一种,以小腹疼痛、按之压痛、腹壁拘急、发热、恶寒为主症。亦有医家泛指“腹痈”。《金匮玉函要略方论疏义》:“肠痈,即痈肿生于腹内之统称。盖以腹为大小肠部位,故称之肠痈。”现代之急性阑尾炎、阑尾脓肿皆属于肠痈范围。
〔2〕其身甲错:指全身皮肤干燥粗糙,犹如鳞甲错出。《脉经》“身”下有“体”字。
〔3〕腹皮急:少腹部皮肤紧张拘急。即今称之“肌紧张”。《脉经》“皮”下有小字“一作支”。
〔4〕按之濡,如肿状:重按感到腹中有濡软的肿块,此是肠内已有脓肿形成。
〔5〕腹内:俞本、徐本作“肠内”。
〔6〕薏苡附子败酱散:本方有解毒排脓、破瘀散结的作用。
〔7〕本条论述肠痈病脓肿已成的证治。
〔8〕败酱:全名为败酱草。为败酱科植物白花败酱、黄花败酱的带根全草。有清热解毒、排脓破瘀的功效。
〔9〕小便:当是“大便”。
【译文】
肠痈这种病,表现的症状是全身皮肤(干燥)如鳞甲错出。轻按少腹部皮肤感到紧张拘急,重按则摸到腹中有濡软的肿块形状,但腹中并无症瘕积聚,虽然身无发热,但按其脉数,这是腹中有痈脓形成。当用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
薏苡附子败酱散方:
薏苡仁十分 附子二分 败酱五分以上三味药,研成细末,取方寸匕,用二升水,煎到减去一半水。一次服下有脓当从大便而下。
[04]肠痈者,少腹肿痞,按之即痛如淋〔1〕,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其脉迟紧者,脓未成,可下之〔2〕,当有血。脉洪数者,脓已成,不可下也〔3〕。大黄牡丹汤〔4〕主之。〔5〕
大黄牡丹汤方:
大黄四两 牡丹一两 桃仁五十个 瓜子〔6〕半升 芒硝三合
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再煎沸。顿服之。有脓当下;如无脓,当下血。
【注释】
〔1〕肠痈者……按之即痛如淋:肠痈初起的局部症状。少腹部肿胀隆起,重按痞块处,且有压痛,好像淋病那样少腹弦急,痛引脐中。肠痈,徐本误作“肿痈”。少腹,俞本作“小腹”。痞,指痞块。《玉篇》:“痞,腹内结病。”《脉经》无“痞”字。如淋,《脉经》作“小便数如淋”。
〔2〕脓未成,可下之:肠痈病脓肿尚未形成时,可用下法,当用大黄牡丹汤下其热毒。文句倒装,大黄牡丹汤当在“可下之”之后。
〔3〕脉洪数者……不可下也:指出脓肿已形成,此时禁用下法。《金匮要略今释》:“下之真有穿孔之祸。”故不宜用大黄牡丹汤下之。可用上条薏苡附子败酱散解毒排脓。
〔4〕大黄牡丹汤:本方有泻热逐瘀、散结消痈的作用。方中以大黄、丹皮为主药泻火解毒、凉血散瘀。《金匮要略论注》:“此方虽为下药,实内消药也。”本方为近代治疗急性阑尾炎的常用方。
〔5〕本条论述肠痈病脓肿未形成的证治。
〔6〕瓜子:即瓜瓣。参见《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豚证治第七》篇附方“千金苇苤汤”。
【译文】
肠痈病初起,(右)少腹肿胀隆起,按之有痞块,并且有压痛,像淋病那样(少腹皮肤紧张拘急、疼痛牵引至脐中),但小便正常(没有淋沥不爽的症状),同时有发热、汗出,又有怕冷。按其脉迟紧,这时脓肿尚未形成,可用下(热毒)的方法,大黄牡丹汤治疗。药后当见下血症状。如果脉洪数的病人,脓肿已形成,就不可用下法(大黄牡丹汤)治疗。
大黄牡丹汤方:
大黄四两 牡丹一两 桃仁五十个 瓜子半升 芒硝三合以上五味药,用六升水,先煎前四味药,煮到一升,去掉药渣,放入芒硝,再煮沸一下。一次性服完。药后有脓当下脓,无脓当下血。
[05]问曰:寸口脉浮微而涩,然当亡血若汗出〔1〕。设不汗者云何〔2〕?答曰:若身有疮〔3〕,被刀斧〔4〕所伤,亡血故也。〔5〕
【注释】
〔1〕脉浮微而涩,然当亡血若汗出:《脉经》无“浮”字。浮微脉为气虚,涩脉为血虚,气血不足,按法当出现于大出血或大汗出之后。然,俞本、徐本作“法”。若,或也。
〔2〕设不汗者云何:《金匮玉函要略述义》:“不汗者一句,宜云设不亡血若汗出者,今特举不汗,而不云不亡血者,盖省文也。”
〔3〕疮:通“创”,指创伤。
〔4〕斧:《脉经》作“器”。
〔5〕本条论述金疮出血的脉证。
【译文】
问道:寸口豚浮微而涩,按理当见于出血或汗出的病人。如果没有(出血或)汗出,那是什么原因呢?回答说:这是身体上受到刀斧等创伤引起出血的缘故。
[06]病金疮〔1〕,王不留行散〔2〕主之。〔3〕
王不留行散方〔4〕:
王不留行〔5〕十分,八月八日采 蒴藋细叶〔6〕十分,七月七日采 桑东南根白皮〔7〕,十分,三月三日采 甘草十八分〔8〕 川椒三分,除目及闭口者汗〔9〕 黄芩二分 干姜二分 芍药二分 厚朴二分
右九味,桑根皮以上三味烧灰存性,勿令灰过,各别杵筛,合治之为散。服方寸匕。小疮即粉之,大疮但服之。产后亦可服。如风寒,桑东根勿取之。前三物皆阴干百日。
【注释】
〔1〕金疮:中医外科病名,指身体受到金属利器砍戳击打的创伤。
〔2〕王不留行散:本方有活血止痛、续伤止血的作用。方中以王不留行止血逐痛为主。
〔3〕本条论述金疮的治法。
〔4〕王不留行散方:底本缺,据俞本、徐本加。
〔5〕王不留行:又名留行子。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的种子。有止血逐痛的功效。
〔6〕蒴藋细叶:又名木蒴藋、接骨木、扦扦活。为忍冬科植物接骨木的带叶茎枝。有活血止痛的功效。
〔7〕桑东南根白皮:又称桑根白皮,为桑科植物桑的干燥根皮。有利水消肿的作用。
〔8〕十八分:俞本作“十分”。
〔9〕汗:俞本、徐本作“去汗”
【译文】
身体患有金刃引起创伤,可用王不留行散治疗。
王不留行散方:
王不留行十分,八月八日采 蒴藋细叶十分,七月七日采 桑东南根白皮,十分,三月三日采 甘草十八分 川椒三分,除目及闭口者去汗 黄芩二分 干姜二分 芍药二分 厚朴二分
以上九味药,桑根皮前三味药,烧灰存性,勿使烧得太过,分别研细,再混合成散剂。每次服方寸匕。创面小的,可外用(将药末撒在创面);创面大的,只要内服就可以。妇人产后的疾病也可应用本方。若遇风寒之日,则不要用桑东根白皮。前三味药都要阴干一百天才可用(不可暴晒及火炙)。
[07]排脓散〔1〕方:
枳实十六枚 芍药六分 桔梗二分
右三味,杵为散,取鸡子黄一枚,以药散与鸡黄相等,揉和令相得。饮和服之,日一服。
【注释】
〔1〕排脓散:本方即《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第二十一》篇[5]条枳实芍药散加桔梗一味而成。有行气排脓、和血养正的作用。方中以桔梗排脓为主。《金匮要略方论本义》:“排脓散一方,为疮痈将成未成治理之法。”
【译文】
排脓散方:
枳实十六枚 芍药六分 桔梗二分
以上三味药,研成细末,用鸡蛋黄一个,取同等量的药末,搅拌均匀,使相混合。用水调和服下,每日服一次。
[08]排脓汤〔1〕方:
甘草二两 桔梗三两 生姜一两 大枣十枚
右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温服五合,日再服。〔2〕
【注释】
〔1〕排脓汤:本方即《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篇[12]条桔梗汤加生姜、大枣而成,有解毒排脓的功用。方中以桔梗排脓为主。
〔2〕以上两方均为排脓方,皆以桔梗为主,可知桔梗为排脓之要药,不论内痈、外痈皆可应用。《金匮要略编注》:“此两方耑治躯壳之内,肠胃之痈而设。”
【译文】
排脓汤方:
甘草二两 桔梗三两 生姜一两 大枣十枚
以上四味药,用三升水同煮,煮到一升。每次温服五合,一天服两次。
[09]浸淫疮,从口流向四肢者,可治;从四肢流来入口者,
不可治。〔1〕
【注释】
〔1〕本条论述浸淫疮的预后。参见《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篇[12]条。
【译文】
浸淫疮,从心口逐渐蔓延到四肢的,病情轻,为易治;从四肢蔓延到心口的,病情重,为难治。
[10]浸淫疮,黄连粉〔1〕主之。〔2〕方未见。
【注释】
〔1〕黄连粉:方未见,可能是黄连一味为粉,黄连粉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金匮要略心典》:“大意以此为湿热浸淫之病,故取黄连一味为粉。粉之,苦以燥湿,寒以除热也。”
〔2〕本条论述浸淫疮的治法。
【译文】
患浸淫疮,可用黄连粉治疗。方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