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楼
会员中心 我的书架
当前位置:天下书楼 > 得一录

●得一录卷十四

(快捷键←)[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吕氏乡约

保甲章程

双惜扶颠局规约

○吕氏乡约

卷十四之一

国家立法治民。明刑弼教之外。月吉悬书。木铎徇路。皆所以纳民于轨物也。后世教化渐衰。民多放逸。有王法所不能及者。有心人关怀风教为之立规定制以济王法之穷。固都人士之责。亦贤有司之所乐为提倡也。述吕氏乡钧。

宋蓝田吕氏兄弟四人。大中大防大临大约。皆从伊川横渠两先生学。德行道艺萃于一门。为乡人所敬信。爰为立约以期同归于善。其约有四。一曰德业相劝。二曰过失相规。三曰礼俗相交。四曰患难相恤。众推有齿德者一人为直约正。有学行者二人副之。约中月轮一人为直月。置三籍。凡愿入约者书于一籍。德业可劝者书于一籍。过失可规者书于一籍。直月掌之。月终则以告于约正。而授于其次。

德业相劝

过失相规

礼俗相交

患难相恤

附慈溪县乡约示谕

计开条约

乡约公据式

乡约所考

宣讲乡约新定条规

附乡约会讲变通法

宣讲乡约聚人之法

附锡金乡约局规条

宪示

△德业相劝

见善必行闻过必改能治其身能治其家

能事父兄能待妻妾能教子弟能御童仆

能事长上能睦亲故能择交游能守廉介

能广施惠能受寄托能救患难能导人为善

能规人过失 能为人谋事 能为众集事 能解鬬争

能决是非能兴利除害 能居官举职

至于读书治田。营家济物。畏法令。谨租赋。好礼乐射御书数之类。皆可为之。非此之类皆为无益

右件德业。同约之人各自进修。互相劝勉。会集之日。相与推其能者书于籍。以警励其不能者。

△过失相规【犯义之过六不修之过五】

酗博鬬讼 讼。谓告人罪恶意在害人。诬赖争诉得已不巳者若事干负累。及为人侵损而诉之者非

行止踰违 踰礼违法。众恶皆是。

行不恭逊 侮慢齿德者。持人短长者。恃强陵人者。知过不改闻谏愈甚者

言不忠信 或为人谋事。陷人于恶。或与人要约退即背之、或妄说事端荧惑众听者

造言诬毁 语人过恶。以无为有。以小为大或作嘲咏匿名文书。及发扬人之私隐

营私太甚 与人交易伤于掊克。专务进取不恤余事。及无故而好干求假贷受人寄托而有所欺者。以上犯义之过

交非其人 所交不限士庶但凶恶及游惰无行众所不齿者。不得已而暂往还者非。

游戏怠惰

动作无仪 谓进退太疏野。及不恭者。不当言而言及当言不言者。衣冠太华饰及全不完整者。不衣冠而入街市者。

临事不恪 □事废忘期会后时临事怠惰者。

用度不节 以上不修之过

右件过失。同约之人各自省察。互相规戒。小则密规之。大则众戒之。不听。则会集之曰直月告于约正。约正以义理诲谕之。谢过请改。则书于籍以俟。其争辨不服与终不能改者。听其出约。

△礼俗相交

尊幼辈行与父同行及长于已二十岁以上曰尊者长于己。十岁以上与兄同行曰长者。年上下不满十岁曰敌者。少于己十岁以下曰少者。少于己二十岁以下曰幼者。○以上凡五等

造请拜揖 凡少者幼者于尊者长者。岁首冬至四孟月朔□见贺谢皆为礼见。此外候问起居质疑白事。及赴请召皆为燕见。尊者受谒不报。长者岁首冬至书牓子报之。余令子弟以己名牓子代行。○凡敌者岁首冬至辞见贺谢相往还○凡见尊者长者门外下马。俟于外。次升堂礼见四拜。燕见不拜。退则主人送于庑下。○凡见敌者门外下马。俟于庑下。礼见则再拜。退则主人请就阶上马。

请召迎送 凡请尊长饮食亲往投书。既来赴。明日亲往谢之。召敌者以书简。明日交使相谢。召少者用客目。明日客亲往谢。○凡聚会皆乡人则坐以齿。若有亲则别叙。若有他客有爵者则坐以爵。若特请召。或迎劳出饯皆以专召者为上客□□礼则□家为上客、皆不以齿爵为序、○凡有远出远归者则□送之、或五里三里各期会于一处。有饮食则就饮食之。少者以下俟其既归又至其家省之。

庆吊赠遗 凡同约有吉事则庆之。有凶事则吊之。每家只家长。一人与同约者。俱往。其书问亦如之。若家长有故或与所庆吊者不相接。则其次者当之。○凡庆礼如常仪。有赠物。或其家力有不足则为之借助器用及为营干。○凡吊礼初丧未易服。则率同约深衣往哭之。且助其凡百经营之事、士人成服则相率素服具酒果食物往奠之。及葬又相率致赗俟发引则素服而送之。○凡丧家不可具酒食衣服以待吊客。吊客亦不可受。

右礼俗相交之事。直月主之。有期日者为之期日。当纠集者督其违慢。凡不如约者。以告于约正而告之。且书于籍。

△患难相恤

水火 小则遣人救之。甚则亲往多率人救且吊之。

盗贼 近者同力追捕。有力者为告之官司。其家贫则为之助出募赏。

疾病 小则遣人问之。甚则为访医药贫则助其养疾之费。

死丧 阙□则助其干办乏财则赙赠借贷

孤弱 孤遗无依者。若能自赡则为之区处。稽其出内。或闻于官司。或择人教之及为求婚姻贫者协力济之。无令失所。有侵欺之者、力为辩理稍长而放逸不检、亦防察约朿之。无令陷于不义。

诬枉 有为人诬托过恶不能自伸者。势可以闻于官府。则为言之、有方略可以救解则为解之。或其家因而失所者。众共以财济之。

贫乏 有安贫守分而生计大不足者。众以财济之、或为之假贷置产以岁月偿之。

右患难。相恤之事。凡同约者财物器用车马人仆。皆有无相假。若不急之用。及有所妨者。则不必借。可借而不借。及踰期不还。及损坏借物者。书于籍。邻里或有缓急。虽非同约。而闻知亦当救助。或不能救助。则为之告于同约而谋之。有能如此者。则亦书其善于籍以告乡人。

△附慈溪县乡约示谕

慈溪县正堂宋□为劝行乡约以安民业以厚风俗事。慈邑向敦礼教。俗厚民安。近有花会庙会擒诈等项。为害匪浅。本县到任以来。业经严捕。其风顿息。诚恐本原未清。或生萌蘖。为此劝谕阖邑绅耆。协保举行乡约。谨立条程。以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守望相助。毋习赌博。毋留匪类。毋纵讹诈。毋好争讼为则。而益以严禁溺女劝辨保婴以全生命。使之各安本业。各存恻隐。成为礼义之乡。不特本县之幸。抑亦尔阖邑之福也。倘有抗违等情。许约长直入面禀。在胥役地保。不准分毫需索。速速遵行。无违特示。

△计开条约

一德业相劝。礼义廉耻。人之恒心。士农工商。人之恒业。于此不勉。必至习于匪类。将见士弄刀笔农习游荡。工商务为淫巧。人心风俗不可问矣。凡同约之人。宜以此劝戒毋使贻害乡邻。不可遏抑。

一过失相规。过失之来。人所难免。惟随时改过。庶为完人。但当局者昏。旁观者清。凡同约之人。宜忠告善道。使之痛改前非。不可狥情姑纵。以致陷于罪戾。

一礼俗相交。睦婣任恤。责有难辞。凡在乡邻。宜思周急以全分谊。不可吝于资财。视同陌路。至交际往来。宜务俭约不可崇尚时样。以致极盛难继。

一守望相助。邻里之常。以钱相劝。未免藉端滋扰。凡约内之人。每户登名簿籍。给签一支。灯笼一管。即以耒耜为器械。倘有不戒。各户宜闻锣奔赴。不得躲避。并不得索谢。无故不到者禀究。如有折伤等情。殷户宜醵钱调泊。

一毋习赌博。赌博二字。即拐骗之别名。一经赌博。则存心凶险。家业难成。甚至引类聚党。图害乡邻。如花会庙会等项。舟车毕集。比户嚣然。奸淫窃盗。从此滋生。数年以后。户口凋残。风俗颓败。成何乡邑。凡同约之人。宜各相劝戒。不可姑纵。如敢抗违禀究。

一毋留匪类。商旅寄寓。原无足怪。独有匪类。不工不商逗留闲宕。凶险难测。究其因由。害在窝留之家。倘屋宇宽绰。宜问明来厯。果属善良。方许居住。如敢抗违禀究。

一毋纵图诈。良善之人。系一乡之望。正宜爱养培植。庶几善人日众。方成仁里。若诬良欺善。动行图诈。地方成为恶薮。不测之祸从此滋生。凡在约中。宜平心理处。继 以钱相劝。如敢抗违禀究。

一毋好争讼。横逆之来。各宜自讼。毋得讼人。况情恕理遣。讼无不解。恣意健讼。必致危亡。凡同约之人。须各相劝戒。万一情不可容。亦须通知同约理处。径行控告。许约长禀处。

一严禁溺女律载溺杀子女者。照故杀子孙例。杖六十徒二年。稳婆下手溺死者。绞罪。须知天地好生。最重人命。天生人杀。是谓逆天。逆天者亡。一定之理。本县久已严行示谕。此番并谕乡约正实力劝导。俾男妇老幼。人人知显有王法。幽有惨报。庶愚民知所戒惧。于以全生命而召天和。实为地方之福。如有冥顽无知。仍蹈故习者。许乡正邻右地保禀控。定当照例治罪。决不姑宽。

一劝辨保婴民间溺女有实系贫苦力不能养者。地方绅士宜首为倡导。设法集捐。仿照无锡保婴会章程办理。许临产报明局中准给米一斗钱二百文。按月给付。以五月为止。五月之后如实□不能养。即为代送育婴堂。该董如能实力遵辨。挽回恶俗见有成效者。定当给匾优奖。咸丰五年六月日给

△乡约公据式

立乡约都 啚约长 同约

等奉

邑尊劝谕举行乡约凡同约之人各宜恪守条程协力奉行互相劝戒毋得疏忽如有抗违等情公同禀究立此乡约两本一本呈 县一本存约长此约

咸丰五年 月日立乡约约长某某

同约某某等

△乡约所考【采常熟县志】

考周礼地官。司徒掌邦国家之教令。分遣乡师各掌所治之教。凡四时征令有常者。以木铎狥于 朝。岁时巡国及野。党正属民读邦法纠戒之。此后世乡约之制所由昉也。明高帝制教民榜六条。设州县乡约所。月吉有司临莅讲所。宣谕劝戒。俾民圜观而竦听焉。亦犹古读法巡国之遗意也。国朝更定彝宪。彰明六礼七教。而为十有六条。其所以禁民恶迪民善者意深切矣。越在下邑。奉行之勤。惟贤令长是赖。否则循为具文。辄举而辄废者有之矣。今知县杨振藻实心教民。正已化俗。力举讲约之政。虑乡隅辽远。煌煌圣谟未及周知。爰择神宫佛宇。凡六十四处。所定八卦。以定八方。每所各颁铎书。编列某所某号。悬额以垂永久。俾遐迩相率。翕然从风。圣世之觉民。与贤侯之善俗。并有征焉。故详列之如左。

西北干号乡约所八正北坎号乡约所八

东北艮号乡约所八正东震号乡约所八

东南巽号乡约所八正南离号乡约所八

西南坤号乡约所八正西兑号乡约所八

△宣讲乡约新定条规

一乡约为化导乡愚起见。当此时势。尤宜实力奉行。从邑城首先倡率。设乡约总局。选举公正经董捐集经费。专办化导事宜。以作四乡表率。务须出以诚敬之心视为至要至急大事。不得仍蹈故习。致成具文。

一乡约旧制。邑城四门暨各乡社庙俱有乡约所匾额。为朔望会讲之所。又有申明亭。有事则地方父老在此剖理地方曲直。标记善恶人姓名。宣讲则责归约正。及乡饮宾。今则半归湮没。良规久废民俗愈漓。现拟渐次兴复。邑城四门。以及各乡择社庙公所。修复乡约所匾额。重建申明亭以复旧制。

一局中另聘公正诚笃之士二人。或四人。名为约正。分值四乡会同各乡图董振兴乡约。挨图轮流会讲。其赴乡舟车供应。每日酌定若干。悉由总局开支。该乡无须供应丝毫。致滋浮议。或该乡有好善之士。能自愿捐资贴补总局经费。则听其便。

一公局所聘约正。分赴各乡。首先倡导。各董会同耆老士民。整肃衣冠齐集公所。静候听讲。不得推诿误公讲毕即与该乡父老董事 就该乡公举老成敦品之人。作为乡约长。平时就各村坊朔望轮流会讲。年终则考核该乡约长所讲事宜。庶有倡有和。不致一暴十寒俾时时提醒人人感动

一每乡须先请学官临讲一次。以便会集绅董。传呼地保。访问地方利弊。其盘费亦由局酌定。或邑尊能亲自临乡一次。尤见隆重。能视斯民如家人父子。召诸父老。访问民间疾苦讲说善言登高而呼其感化更当神速

一宣讲圣谕惟直解最为明彻。惟恐照本读去。乡民尚未能尽解故必须参以方言里语罕譬曲喻引古证今反复开导方能耸听尤须按切地方风俗对症发药惕以王法动以人情警以天理更晓以果报务使听者于欢欣鼓舞之中有感动奋发之意斯为得之

一聘号约正。必须品学兼优。为众信服者由公局绅董延请。由县给与谕帖其修脯则照义塾师例酌量按季致送。每岁正月十五日开讲。周流各乡图。除农忙及酷暑雨雪不能从事外。通年共计若干日。另用一册注明某月某日在某乡某图某村与乡董耆老某某等会讲立议。以征功课。年终核对。有能勤于从事。实有成效者。由县给与匾额。或加送节仪。以酬劳苦。或有人浮于额。不妨向神前拈□为定。庶免滥竿。或自揣不耐劳苦。许本人告退。以敦礼让。

一宣讲仪制。隔宿失张挂县示。宜就寺院宽大之所供设万岁牌。旁设小台。排列几案。官绅耆老约正。以次行礼。礼毕官绅耆老皆席地坐。击钟鸣鼓。约正登台击节止喧。高声宣讲。务宜庄容正体。以肃观瞻。

一开讲时。恐人多厖杂。致听者混淆。须另举一二人主张料理。高声约束。更雇把门使二人。只准放进。不准放出。傥有人语喧哗。致乱讲规。即行喝止。男女则分东西立。不得稍混。有不服者立逐之庶浮嚣可靖。

一约正每到一乡。先访问该乡利弊与同人议立禁约。次访地方孝子悌弟贞女节妇事实送总局以便汇齐请旌。

一宣讲过于拘方。则人易生厌。立读一刻后可请官绅起而从便或内堂小坐。然后主讲者可从容坐谈。每讲一则。必举眼前果报一二条。以示证据参以描摹点染动以活泼天机使环听者不致倦而思散然又不可竟类俳优伎俩致生狎玩又恐讲说过多难于持久。必另有佐讲之人。俾更班接续。互相推演。以三炷香为限。讲毕即将所访地方节孝之人。对众揄扬。并访问该处善恶报应近事。不妨各述所知。以资引证。以耸听闻总期鼓动人心潜移默化不得草草塞责。便为了事

一宣讲之法须因人人所明者以晓之第一先提重天地君亲师大恩如何报答。则良心天理自然感动。说到

恩。则厯言国家爱民如子之至意。见得君父并重。忠孝同源。婉转曲喻。反复开导以期触动天良激发忠义

一孝为百行之先。乃人生第一要事即是人生一点良心孝可以治天下。孝可以息纷争。孝可以挽刼运。故教孝一事。不妨言重词覆。旁引曲证。一切善事。都以孝字速其力行。一切不善。都以孝字动其改悔。源头立论。易于感动。在宣讲者自得之。

一会讲频频。须每期更换说法。若袭旧说。两三期即将生厌。盖谓予前次己闻而知之矣。故必须更易地方。更换说法。又须先期贴出。某日讲某某几条。或讲某某书篇。讲某某故事。某某近事。欲听者务须早集。尤须参入新奇动听报应近事数条。以广招来。

一地方各种善举。宜随时劝导。量力施行。而寡妇孤儿。苟有不得其所。怨郁之气。最戾天和。故恤嫠恤孤。尤宜早为设法。宣讲时留心查问。约有若干。劝有力者酌量周济。仿高忠宪公同善会例。广集善会。或捐一文愿。十文愿。集少成多。按月送给孤寡各户保全清节。扶植单寒。最为极大阴德。至其它善举。如养老恤婴掩埋助葬积谷备荒筑堤开港救火扶病种种有益地方之事实足培养生机潜消刼运亦宜随力兴举使人人知力行善事造福更无限量

一地方恶俗。如不孝不悌。纠众械鬬。淫书淫画。淫戏摊簧。欺寡逼醮。溺女焚棺。窝匪诱赌。杀牛宰犬。粘鸟、捕蛙、焚林竭泽种种削伐元气之事久干天怒易召天殃宜严立议约永远禁革官禁不如私禁不妨立碑遵行庶风俗可以整齐奸民知所敛迹一善书为圣教羽翼。公局宜酌择简明切要善本。随力捐资。刊刻分送各馆师。劝之以时讲说。多备劝善畵张。分贴各神庙。同善会向有会讲语。当时局中随即刊板分送。携归粘壁。可以照式刻送。庶为乡约默助。

一乡约欲图久远必须有一定经费。可以开支。方可奉行不替。各乡宜另筹公项。或集分。或轮值。每讲一次。经费数百文作为香烛茶水辛工之用 耆老士民衣冠来集者。或备茶点必先有凖备。不致临时无措。如有剧分作会者。亦见向善之诚。各从其便。

一乡约局门首。署乡约总局匾额。旁用签贴大字。书本局奉宪采访孝子悌弟贞女节妇事实。另一行书本局奉宪收毁淫书淫畵吊销板片酌量给价。另立一碑。奉宪永禁花鼓摊箕演戏。并禁诲盗诲淫等戏。如违立提严办遏邪扶正允宜实力奉行

一局中设立各种册簿。一册采访节孝事畧。一册记地方风俗。一册书各乡见闻善恶报应近验。一册记出入细数。一册记讲约生赴乡宣讲功课。一册记奖励善类。一册记惩戒凶恶。一册记示谕文书底稿。一册登记收捐。一册记乡董到局。会叙轮流日期。一册记刻印各种善书散布细目。庶有条不紊日后可凭核实。

一年岁丰歉。为小民第一倚赖要事。每逢旸雨不时。地方官固应循例祈求即绅董士民。亦宜一体诚求。断屠斋戒早晚对天拈香叩首。一面刻单飞布各乡照会乡董。以期各发善心。庶□心感格。转歉为丰。如遇疫气流行。火灾示兆。以及江潮泛溢。皆可照例祈求。一体商办。夫求雨求晴之典。我上犹且躬亲叩祷。为民请命我等士民事关切己岂反可漠然坐视耶积至诚用大德以结天心端在乎此此乡约局同人所宜协力襄赞者

一局中每月除朔望宣讲外。或另有同人约集。讲说劝善新书中前言往行。或讲本邑故事。尤为信而有征。如锡金则有梁溪前鉴录。【江邑则有江上遗闻及府县志中忠义事实皆可】 或感应篇阴骘文直讲图说。以及古今稗官野史中之足资劝惩者。均可随时演讲。此则可不必拘拘宣讲仪制。可以环坐而听。啜茗剧谈。

一聘请约正。须论功受禄。其或不能终年从事每月仅能从事数日。则议定每节致送束修若干两。或约定终年从事。而或不能如约。则修仪亦宜自请酌减。盖此系公事。非可以虚文相视。约正皆系诚实耿介之人。必不肯无功受禄。致滋局外者以口实。其去就之间。亦宜本人自存谦退。庶不失约正身分。至各乡所举约长。每月宣讲几日。则该乡自行承办其节仪或送或否。则听各乡自议。

一杀刼之来。多由人世杀生太过所致。此理既无人见信。祸到临头应知自悔好生之念足以上格天心故宣讲时须明白晓谕少杀生灵实培元化刼中要事也。切不可以其说近二氏而遂忽置之。

一世间溺女恶俗。最戾天和是杀生中之最大者各省民间比比皆是计每岁淹溺婴命何啻数十万积兹怨毒酿为妖氛须知人命关天。胜造浮图七级。故所到之处须留心访问有无此等风气。必须尽力苦劝一举可保全无数婴孩性命体天地好生之德即以感召天和造福真为无量

掩骼埋胔。是禳灾化沴中一大事。故所到该乡。一面劝说。一面与地方同人商议。设法掩埋。查一图中暴露若干。即可协力兴办。藉以鼓动善机。

一械鬬争执。乡愚恶习。动辄让成人命。总由一时之忿不肯忍耐所致。故讲约时亦须重言申明。

一乡愚无知。动以人命图赖。甚至有耸其老父迈母。向人家肆闹此其心为何如心。充其心是忍死其父母而快我报复之心也即科以逆伦之罪亦不为过故讲约时亦必先为道破。

一字谷实人世至宝。允宜敬惜。乡民多不加意。讲约时须重言之。

一牛为大牢。本非小民所得食。暨犬能守夜。蛙能捕蝗均属有功人世。讲约时均宜劝人早戒

一乡间少善医者。故凡遇难产。或五绝。或急痧。皆束手无策讲约时亦可即事指点示以急救之法

一与人为善。期有实效如遇寒冬。则劝人施衣施粥。炎夏。则劝人施药施茶。遇水火偏灾。则劝人赈济。遇孤寡或贫病则随缘劝助总期于人有益庶几物我皆春

一约正约长。虽秉公持正而遇有民间词讼诸事。无容强为处分。正宜善言劝化使之默感潜消。因而寝讼息争。固是美事。倘或执迷不悟。亦只宜听官长公断不宜稍有干与。若民间词讼。有牵约正约长名目公局中自可禀请示禁。

一乡约既行后。即可就其中兼行保甲。责成乡图董地保里长。竭力遵办各约正协同查究自有实效向来各州县示谕重重而奉行。者往往不力。原其故。多由于立法之太烦。立言之不切。以致人人畏缩兹有极简极切保甲法。随地无不乐于从事。另附规条于后以备采择。

一每届年终。局中官绅主讲生。并各乡约正董事。恭请邑庙拈香将功课簿暨出入细数收捐细数各账。焚化 神前。以昭诚信。局中乡先达。如欲鼓舞后进。振顿士风。宜每月会讲一次。约诸少年士子。环集一堂或讲学问。或讲经传、或讲经济、总期黜华崇实文行兼修。以为四民凖则。或聘请四方宿学。轮流请赴。善易者即请讲易。善诗者即请讲诗。通理学者即请讲理学。善古文者即请讲古文。先期贴出本局某日恭请某先生讲说某某经书。凡我同人偕来会讲云云。如是则乡约与讲学兼行。士习亦与民风均厚矣。

△附乡约会讲变通法

人情厌故喜新习久易生怠忽。听古乐则倦而欲卧。自古已然。何况今日。是以近世俗尚。如迎神赛会花灯歌舞演戏唱曲。一切无益有损之事。则趋之若鹜。即如僧家说法。羽士谈经亦且环集而听。娓娓不倦。而于乡约之举。为地方风化所关。反以为老生常谈。偏不肯破半日工夫偕来集会。轻薄者以为迂阔。耽逸者不耐厌烦风俗至此可胜浩叹然时势至此舍劝善之外更无别法彼虽呼而不觉而呼者之意愈殷彼虽招之不来而招者之心愈苦病势虽急药不可离但期有益于人何妨变通从事自古圣人立□。从俗从宜。不为己甚王道不外人情因势乃可利导鲁人猎较。孔子亦猎较。圣人于风俗所尚。苟无大害。不难降格而就即于其中默用斡旋补救之法不必斤斤固执致吾道仍多扞格也赤子匍匐将入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此时救之之法不妨百计千方以求有济乡约规条己备。恐有难于通行之处。特另附变通法。随时随地可以酌定。惟会心者采择焉。

乡约旧例朔望宣讲邑城官长亲临。尚多奉行不废。若乡间势必不行。盖人情厌常好异无所为而为之。三五次必将厌倦。是故初行之时。听者以千计。再亦以百计。又再则数十计。又其后则必至人迹希少。几以为老生常谈。群相掩耳矣。听者既少。则讲者亦必败兴。乡约之以所厯久多废者职是故也。窃意乡民之所最信者。神佛赛会。往往云集辐辏。至再至三而不厌。盖世风所尚。则相率奔趋。虽费尽工夫财力。亦所甘心。原其故。则或以求福。或以禳灾。或趋热闹。或乐新奇。故令人比户偕来。乐于从事又如诸神诞日。各有香会。乡民醵分赴会。不一而足。要皆忙里偷闲。笃信不疑。不敢或慢。若乘此时登台宣讲。则环观羣听者必多。且神佛当前。善言尤易感动。尝考明儒高忠宪公有四季会讲之例。不疏不密。最为可法。今拟仿其其意。每图每年举行乡约。以四次为率。两次则借径惜字会。两次则借径惜谷会。乘举会之日。约令通图老幼男妇。咸来听讲。岁以为例。善会不废。则乡约亦可期永远遵行。不致懈怠乘机开导因乎时宜。但则听者多多何妨变通从事借径而行无不可引归正路。识者谅之

一每图每年举惜字会二次。先期订约。该处士民恭诣文昌宫拈香。素面一叙。具疏告神、立愿惜字外。馆师则立愿尽心教诲其余则立愿常说好话。各发善心。神前书押各愿转相劝化由是而宣讲善言、俾人人习闻互相传说。则善言几于充满乡曲矣。其各人香资。则临时公议。

一每图每年举惜谷会二次即藉以行春祈秋报之礼。亦可就此时定讲劝善即事指点。言尤易入。亦为化俗良法。

一司讲者苟留心劝化则随时随地各有机缘。如神诞集场胜会。青苗狼籍。岁时伏腊。苟羣相类聚。皆可就便讲说不必拘拘成格也。

一乡约中可兼训子弟法。凡地方孤寒子弟。未经入塾者。不知凡几。若欲设义学以教之。即设千百处亦难遍及。莫若就乡约时约令来集。听讲半日善言。学习子弟规矩。傍晚各给予点心钱十四文。归家各令向父母尊长前叩首。不遵规矩者斥之。敬听能覆讲者另赏之。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半日善言终身有益所费有限获益无穷胜于终年入义学。而曾不一为讲解者乡约所到之处。又可约各塾师会讲。各率子弟会集一堂互相劝勉。以尽心训诲之道。盖塾师教训关系终身成败塾师善教一生可成就子弟数百人为益正非浅鲜故会讲之法。急宜推行。

一省垣五方杂处。易成朋党。易起衅端。此中查访难周。最难安放。窃意各省有各省会馆。各行有各行会馆。各归各帮。尤易弹压。宜于会馆中择贤董数人。专司劝导。每逢月朔日。各会馆宣讲馆约。凡本帮人一体齐集听讲。记名入册。有不到者。即饬查。三次不到。即屏斥。或资遣回籍如此则以本地之良民化本地之□民提纲挈领默化潜移必有范我驰驱之妙虽五方杂处。亦不足患也。

△宣讲乡约聚人之法

人情习见习闻。厯久必生厌倦。宣讲乡约虽为大典。然听之者两三次后。即以为不过尔尔。不欲再听矣。日讲时闇淡无华。即无以耸乡人之耳目。宜将古今善恶果报图绘成大幅。加以采色。则远近男妇。必将奔走偕来。环观群听矣。从此即事指点。曲为说法。庶几耳濡目染。必有默化潜移之妙。闻有逢期宣讲。用清道旗抬万岁牌张黄伞鸣锣前导。以赴讲所者并有备坐橙茶水。以招徕听讲者。亦此意也。

△附锡金乡约局规条

无锡金匮县正堂吴钱示。今将会同绅董议定举行乡约章程开列于左

一立总局以统乡城也。总局现设锡境西北三图。真应道院。因居城中。往来甚便。每逢朔望。本二县及绅董到局。齐赴乡约所。龙牌前。行三跪九叩礼。宣讲圣谕广训。席地听讲。士民毌得拥挤喧哗。违者有罚。至一切有益地方兴利除弊公事。宜俟讲毕后。在局中秉公会议。

一城厢分设乡约所以便宣讲也。城中设崇安寺。东里设延寿司庙。南里设于张王庙。西里设于东平王庙。北里设社公庙。朔望轮流。届期本二县及绅董偕赴宣讲。劝导。至乡间各图乡约所。亦必敬设龙牌凡朔望日。乡约长及图董。行三跪九叩礼。然后宣讲。

一立局必延请绅董。以专办理也。本二县延请绅董开局。每乡公举扇董数人。至各图董事。须扇董察访。每图公举数人报县。以便襄理本图事宜。

一局中请公正练达约正六人。常川赴乡倡导。会同乡董。按图轮流宣讲。该乡则每上下扇内。公举公正老成乡约长二人。

一乡间必按图扇以分宣讲也。锡金二县分十六区为十六扇。每扇约二十余图。局中约正自备舟车。赴乡协同本图乡约长。及董事绅耆。齐集公所。宣讲。议定章程。除总局约正。一年两次按图会讲外。每逢朔望定期。【朔日某图望日某图】 董事协同该图绅耆。齐集公所。宣讲开导。

一乡董必轮流赴局。以便会议也。每扇一年分两季到局。豫定各扇赴局日期。每逢朔日。【锡邑一扇金邑一扇】 望日亦然。届期扇董于赴局前一日。约齐本扇各图董事。及城乡各乡约长。在本扇公所先行会议地方一切除弊兴利等事。至期扇董约同图董四五人。及城乡约长。同赴总局。将各图所议之事。报明以便商酌举行。其一切经费。各就本图集捐。量力酌办。至一年后。各图行有成效。如果输将踊跃。讼狱衰息。该图董扇董等。定加奖励。以偿其辛勤。并为他图效法

一乡间必亲到宣讲。以示郑重也。本二县政务纷繁。难于遍及。拟每年春秋两季。会同绅董。每扇就大镇地方。亲到一次。率同宣讲。又请 学师各扇轮流亲到一次。以通民情。以示鼓励。一经费必须节俭。以期永久也。总局约正赴乡宣讲。岁无暇日。故总局须酌送修金。本扇乡约长。仅在该扇各图轮挨。朔望宣讲。其应送节金与否。乡董自行酌定。于总局无关。至局中约正绅董下乡船只。供应俱由总局开支。各扇无须供应。至扇董图董及城乡约长。按季分期到局。局中供给便饭。倘有别故到局者。槩不供应以杜浮费。庶此举可以永久。

一乡间必照例劝惩。以期感化也。凡各图孝子梯弟贞女节妇。无论存殁采访事迹。造册报局登记总簿。先由本二县给匾奖励。或赴乡时。式庐展墓俟汇集总数。当为具题。请旨建坊旌表。又地方善举。如保婴养老敬节恤孤惜字放生掩埋助葬救火备荒等事。随时随地举行。其中尤为出力者。亦由县给匾奖励。倘图中有花鼓摊簧。及宰牛赌场窝匪等事。不必拘定朔望两期。图董当即会同扇董。及城乡约长随时报局。同总局绅董会议查办。亦随时禀明其余讼事。局中概不与闻。

一立局必筹经费。以图永久也此局为弭患救灾济急要。务实与保卫局表里相辅而行。允宜和衷共济。本二县每年各捐廉一百千文为倡。此系善举。并不勉强。书捐。各绅董均须酌量劝捐。各就亲友中同志好善者。互相敦劝。随愿捐助。庶经费充裕。此局可垂永久。

一总局必请司事。以专责成也。局中请司事一人。管理局中杂务。酌送辛俸。其出入银钱账目。局董分期查核。又雇局使一人。以便差遣。又局中由本二县拨书差各一名。朔望到局听候。

一局中必有总册记录。以便核实也。总局约正各立一册。注明某日在某图宣讲。按季缴局。通年以二百日为率。至局中司事。出入银钱账目。逐月开明清册。以便年终查核。就邑庙祀 神报销。以昭大公。

以上规条十二则。各宜遵照举行。其中因地制宜之处。亦可凖情酌理参以变通。总期协力奉行。功归实际庶不负我

国家化民成俗之至意。幸甚。

咸丰五年七月日示

△宪示

江苏常州府无锡金匮县正堂加十级纪录十次吴钱为遵行乡约。以正人心而厚风化事照得风俗系乎人心。人心由于教化。人心不正。风俗因之败坏。故欲敦风俗。先正人心。欲正人心。先行乡约。恭读圣祖仁皇帝训谕十六条。为万世生民熟筹深计。故乡约一事。实应永远宣讲。实力奉行。上年钦奉上谕通饬各直省州县。兴复乡约。一体遵行。仰见我皇上化民成俗之至意。兹又奉本府正堂色 札奉提督学院奎 札饬各府州县。分谕各善堂绅董妥议章程遵奉宣讲。并仿照明儒高忠宪公同善会会讲之法分别遵办。以期感召天和。转移风化。各在案。况当此天心告警。寇患未平。正宜上下虔修。知危知惧。父诏兄勉。相劝为善。冀以弭天灾而消人祸。查学宫书院。所以化导。士子。乡约之行。所以化导愚民。而化导之方。端在士子。念尔蚩愚。无人开导。终身梦梦。遂致触禁抵网。累及身家。深堪怜悯。睹兹习俗。情切悚惶。欲振颓风。莫如乡约。似迂实切。似缓实迫。消沴气而召天和。端赖乎此。本二县自到任以来。夙夜兢兢。深愿与尔士民。恐惧修省。以迓天庥。除延董设局。妥议章程。分别举行外。为此出示晓谕。城乡居民人等知悉。尔等各图先行赶紧公举老成图董。并延请品学兼优堪胜讲生之任者。造册送局。察访呈县以便随时给发章程各就图内。宣讲开导。本二县实为尔等转移风化。弭灾消患起见。所望各发天良。实力奉行。庶几感召天和。潜消戾气。于尔士民有厚望焉。其各凛遵。毌违特示。

咸丰五年五月日示

○保甲章程

卷十四之二

为政首在安良。安良必先除暴。盗贼不弭。良民无从安枕。一经发觉辗转□害。累及无辜官长既增□入之愆。闾阎更切株连之惧此中分别而剔除之非贤父母之责而谁责耶述保甲章程。

常郡实行保甲启

△常郡实行保甲启

启者保甲之法弭盗安良。立法最为尽善。咸丰二年。因贼氛逼近。钦遵谕旨城乡一例举行。而日久懈生。仍复虚应故事。甚且疑为无益殊不知良莠不分则良必为莠累本年屡奉钦差大臣向及抚部院吉。 来札。称贼易服改装。四出勾结。愚民受其煽惑。往往陷入党中。即如上年姜芳□等。竟至谋为大逆。伏受重诛。更有可虑者。从逆之人。心同枭獍。一经刑讯。肆意妄扳即清白安分之人。而素未能共见共闻。即邻里出结相保亦属不能湔洗。惟行保甲之法。则平日行为踪迹。着于簿籍。众所同知。遇有冤扳诬诳之人。牌甲长即可持门牌户籍。具其平日行止据实申明免提免究而外来奸究。及素行不端之徒。亦断不能匿迹闾阎致遭扰害。此皆本局同人。目击近日情形实有非此不能保全良善绥靖城乡者特此剀切劝谕。名为保人。实以自保。幸勿畏难玩视。一旦飞祸临身。噬脐莫及。谨白。

一保甲之法。每十家为一牌。牌设一长。百家为一甲。甲设一长。牌长甲长。须择刚方正直之人。如十家之中。有犯后条聚赌等事者。左右邻告知牌长。牌长转告甲长甲长查访确切。轻者会商图董训惩。其抗违难化者。转白总局。送官究办倘知情狥隐不告左右邻及牌长甲长俱议重罚。至窝藏奸细。本人以通贼论。房屋入官。十家连坐。

一挨户填注男妇姓氏年岁执业。及仆婢姓名。并填左右邻姓氏。再由牌甲长详查无讹。填于十家牌。交董照填总册。送局呈县盖印仍由董事赴局领回。分散甲长悬挂各户门首。十家牌悬于牌长之门。户口册存县备查。

一所编之户。如有出外生理者。须告知牌甲长。现赴何方。作何生理。填写总册。牌甲长仍须不时查察观其往返踪迹。如遇形迹可疑。即行暗记。告知图董查访。转达乡董。

一稽查之法绅户大户稽查中户小户。大户绅户则互相稽察。牌长每日稽查。甲长则五日抽查。牌长与甲长十日聚一次。甲长与图董。半月聚一次。图董与乡董一月聚一次。遇有懒惰狥隐。察出公同议罚至客寓寺观最易藏奸客寓则设循环簿。着令房主逐日登记。责成甲长。不时查察。寺观须另择一人。专司查察之事。亦须每日稽查。如有游民立即驱逐。匪徒解官研究。其孤庙无人管理者。概行封锁

一大户每有数宅同居者。同姓以家长为主。祗算一家。异姓则各编各户。其牌俱挂门首。以便查核。至小村畸零户口。即应遵照四并六分旧章办理。

一乡间聚赌渔利。引诱愚民。草窃奸宄。皆起于此。其甚者唱演摊簧。聚引博徒外来奸民。尤易混迹。最为可恶。永宜禁止牌长甲长当随地严查。乡党亦须随时察究。如有抗违不遵。为城中访闻者。除送县重惩外。罚钱充公。

一匪徒从逆。包藏祸心。一遇摘发。则报怨扳仇。无所不至。一立保甲。则甲内稽甲内之人。匪类既无所容。设有诬枉甲牌长察其含冤令左右十家环保由甲长图董转告总局。公同具呈保释庶无瓜蔓株连之害。

一盗贼为民间大害。最宜同心守望。遇有黑夜刼掠强徒。一经风闻。即鸣乱锣为号。各甲皆出救护如获盗一名解案公局赏钱五十千。或当时不能擒获乘其退而追尾其后因而追还财物者。赏钱三十千或能阴尾贼后得其踪迹。即能破案者。赏钱十千。如此则各甲齐心不必约朿驱策自见人人思奋矣。

一偶有警报各村巷各须悬灯一盏。各家轮番巡更以备不虞。倘有事端。邻甲坐视不救者。公议重罚。

以上各条。简便易行。并无扰害洵为除暴安良要法。幸有心人随地照办。

○双惜扶颠局规约

卷十四之三

人生困厄之遭曰颠踬。曰颠连。而在穷途流落者为尤甚。不有以扶之。恐一蹶不振。终身废弃良可悯巳。顾世路崄巇。中道失步者比比皆是。实有扶之不胜扶。且扶之不任扶者。于是有妙其扶之术而一举两得者。是可仿行也。拟双惜扶颠局规约。

扶颠局小引

规条

推广扶颠局条目

借资作本说

△扶颠局小引

呜呼。生人之苦至穷途流落之人亦甚矣。或寻亲不遇。归计难求。或荐引乏人。佣工无主。或营生缺本。告贷鲜通。旅况凄凉。拟托沿门之钵。羞颜涩缩。怕吹入市之萧俗所谓跌仆曰失路者。此类是也。此其人概名之曰颠颠而不扶。焉用彼相。周任为相者言之而不独相也上洋为通商大口。五方杂处。流落尤多。失业穷黎比比皆是。蓬首垢面。几同萍梗之飘。骨立肌销。类属翳桑之饿。固多沿路告哀呼号永日。向隅饮泣。过问无人矣。然而中途失步。岂遂甘堕深坑。苦海将沉。畴不望登彼岸。所苦者饱思一饭。度日维艰。囊乏半文。思归徒切。纵使计然有术。藉手无由。即令毛遂多能。处锥何地。苟舒冷眼。所需本属无多。稍动热肠。培植当复不少。此扶颠局之设所以为此间要务也。兹拟集资设局以惜字惜米为首务而即以穷途流落之辈入局充工日给工食钱百文。每日止付五十文俾资食用。一月之后。应付工钱一千五百文。两月即可得三千文。欲回里者盘川有着。欲经营者小本裕如。且小试两月。勤惰可知。即代作曹邱。亦可无虑。如此更班迭换。可以源源汲引。纔经提挈。即获超升。大法力佛手垂援。真功德兹航普度。分西江之勺□。涸鲋重苏。挹南国之微熏。冻蝇立起。权宜方便。一举而两善兼该委曲成全。双惜即孤茕□路。当亦有心人所乐于赞助也。谨启。

△规条

一局设某地。公捐善愿。即择穷途流落之人办理惜字。惜粒事宜。司事督率工人。分段收拾零星弃字。狼籍米粒。日付饭食钱每名五十文。如能实力承办。则每日准存工钱五十文。满月即存一千五百文。两月得钱三千文即可作路费或资本。不致终为流丐。既惜字粒。又济穷途。一举两得。洵称创举。【每月工钱若干不必先与说明】

一惜字以拾取墙角灰堆零星抛弃为要。每日早起分派收拾或有污秽另行收存。以花椒汤洗净。晒干焚化。以昭诚敬。

一惜米以打扫各码头各街路零星狼籍为要。一人领同数人。各持箕帚。分头扫取。携归淘洗。晒干收存。

一每日所收字粒。各人若干。晚归时。司事必领向 神前。焚香叩首呈缴见数。如或怠惰。惟神是究。俾知戒勉。有能格外勤力者。另加优奖。

一城厢内外铺户栈家。每日遗剩饭食。往往任意抛弃。实为造孽。拟另遣工人挑担收取。如僧家盏饭例。俾免狼籍。收归入局。晒干收存。作为冬月煮粥济贫之用。

△推广扶颠局条目

双惜会作扶颠局。洵为一举两得。惟恐来者众多。双惜事宜不不能多用工人。又不忍不代为设法。俾各有谋生之路。因附、推广各条于后。

一代作荐主帮作小工。以应得工钱存积两月。如包饭、者除每日给付饭钱外。余钱亦代为存积。俟满两月给还。

一开作坊收留失业之人。择其事之易为而可以流通者。如□坊砻坊、做蒲鞋、做纸锭、打缏、绞绳、收买乱砖、收买草药料、耕种牧牛等类。皆人人所能为但得代为设法。代为转运自然各有生计。不致终于废弃矣。

大户、大典栈、大行店、大作坊、大作场、狼籍米粒饭糁最多。宜另雇失业穷老。专司打扫收拾惜米惜字事宜。【所烧稻草每日摘净所吃饭米每日拣净】 在主人多养一吃闲饭人。一年所费无几。而代为。惜无穷之福既济贫又惜福一举两善洵为极大阴功局中人众即可代为分荐作惜谷工人。善有同心。定多感动。

一各柴行及窑场所有稻麦草。其中谷粒必多。局中人可分派各行户。代为拣凈柴上遗谷。或摊出拍打。将所收谷粒收回。充公行善。另给工食。核所得谷粒以抵工食。所贴无多。此须禀明官长。以便分派。否则善劝各行。各修各德。必有信从者。

一以工代赈事甚多。如打扫街道垃圾。修补道路缺陷。剪除碍道荆棘。掩埋荒野暴露。添设古庙灵签司香火。兴修渡船。俾撑驾餬口。均属一举两得。随地可行。惟在有心人曲为设法耳。一每见穷丐乞食。必有所挟以动人者。方能有求必应如能念经。能宣卷。能说好话。或挂阎王轴。或说偈言。或唱因果。则到处有人施钱给饭。窃意凡遇此辈。各为教习热练。如经卷木鱼阎王轴等类。所费无几。而丐者得此行乞。自可不愁冻饿。权巧方便。惟有心人不惮烦琐。代为图之。亦最下扶颠之一法也。

一失业孤茕。倘有患病。无人照料。往往、起。须另为设法扶持。给以医药。俾能就痊。或劝其于病中立大誓愿。自愿一生敬惜字纸五谷。即为代求神庙仙方。病愈之后。令其专惜字米以完夙愿。当必格外加勤。不敢怠误。或生平有无忤逆邪淫烟赌诸习。尤须令其痛心立誓。方有生路。则养也而教在其中矣。

△借资作本说【营生无本则束手坐困借给些些便堪养活】

现在失业穷民比比皆是若辈有耳目手足。皆能肩挑贸易。营生餬口。所苦者乏本耳。而其本又不在多也。所少者三千二千耳。有三千二千文便可自餬其口。并可赡养其家而借贷无人束手坐困久之渐流为丐。运耶命耶。亦人事有未至也。兹拟倡一借本营生局。或独力承当。或集众公办。许附近失业穷民。觅保来局。借钱若干。【少则数百多不过三千】 每借钱一百。缴利半文。惟须每日将本钱或存货呈缴取信。以察诚伪。人不论异乡土著。但有保人。即准借给。此中可扶植多少穷民。虽取利而不失为方便者。惟有心人早图之。

湖北李某、家小康。尝以钱数百千出借。其借厺只准借肩挑贸易之人。但有人作保即借之。钱不得过二千。每借钱一千每日缴大钱十一文或十日并缴钱一百十文以百日为缴清或每日缴大钱十文以百二十日为止亦可惟不准稍欠。如实在亏本。或病不能作活者。另出期票而缓其利。一时因借谋生者甚众。久之得利甚厚。有忌之者。以重利盘剥告于官、官拘李至李屈于法而无词。未几署外大哗。询之。则有数百人各肩肩担呼冤。官大讶问故。则皆曰我等穷人步担肩挑为活。欲借小本作营生。无人肯借。若非李先生借钱。我等何以养家餬口。每日出利。我等自愿。今反以害李先生。我等何安。有罪我等请同当之。毋令李先生独受苦也。官得其情。立即开释而斥讦告者。众人始散。后李公家财顿发。而扁担之名。由是传为佳话云。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打开书架 | 返回首页 | 返回书页 | 错误报告 | 返回顶部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