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果、菜茹非中国物产者〔1〕
聊以存其名目,记其怪异耳。爰及山泽草木任食,非人力所种者,悉附于此。
【注释】
〔1〕本卷仅此一篇,在全书中是第九十二篇,即贾氏自序所称:“凡九十二篇,束为十卷”的最后一卷的最后一篇。照以前九十一篇例,篇题下应有“第九十二”字样,除《渐西》本加这四字外,他本都没有,本译注本仍保留两宋本原样不加。卷内共149个小标题,不能称“篇”,本书称之为“目”。为了眉目清醒和便于引称,在标目下一律加上(一)、(二)、(三) ……的数号。所谓“中国”,指中国北方,即后魏的疆域,主要指汉水、淮河以北,不包括江淮以南,也不包括沙漠以北。所谓“非人力所种”,当然是野生。但卷内所记,并不完全符合这个原则。例如“(二二)”、“芡(二六)”及“菜茹(五〇)”的“荷”等,既是北方原有,也不能以野生于南方来解释。又如“橘(一四)”、“甘(一五)”、“甘蔗(二一)”、“龙眼(三八)”、“荔支(四〇)”等等,都是岭南或交趾等地的栽培植物,也不是野生。惟本篇引录了大量的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料,成为我国最早的“南方植物志”(旧题晋代嵇含写的《南方草木状》是伪书),对我国植物学史的研究有特殊重要意义,而其引书大都失传,故其资料更可珍视。
【译文】
姑且列举它们的名称,把奇怪特异的东西记录下来。还有那些生长在山上和水泽中可以供食用的草木,但不是人力所种植的,也附录在这里。
五谷(一)
《山海经》曰〔1〕:“广都之野,百谷自生,冬夏播琴。”郭璞注曰:“播琴,犹言播种,方俗言也。”“爰有膏稷、膏黍、膏菽〔2〕。”郭璞注曰:“言好味,滑如膏。”
《博物志》曰〔3〕:“扶海洲上有草,名曰‘’〔4〕。其实如大麦,从七月熟,人敛获,至冬乃讫。名曰‘自然谷’,或曰‘禹余粮’。”
又曰:“地三年种蜀黍,其后七年多蛇。”〔5〕
【注释】
〔1〕《山海经》: 古代地理著作。东晋郭璞作注。引文见《山海经》卷一八《海内经》。今《四部丛刊》本“广都”作“都广”,多“膏稻”一种。
〔2〕“膏”,郭璞解释为“味道好”,据游修龄教授研究,“膏”是南方方言的“词头”,没有实际意义。
〔3〕今本《博物志》(《丛书集成》排印《指海》本)卷六所记“扶海洲上”作“海上”,“其实”下有“食之”二字。
〔4〕(shi): 莎草科的草(carex macrocephala),多年生草本,生海滨砂地。唐陈藏器《本草拾遗》“草实”说:“出东海洲岛,似大麦,秋熟,一名禹余粮,非石之余粮也。”按: 禹余粮有同名异物三种,这草是一种。另两种,一种是百合科的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见《名医别录》;一种是褐铁矿的矿石,即“石之余粮”,亦称“禹粮石”,可用为止血药。
〔5〕《博物志》卷二所载同《要术》,惟前有“《庄子》曰”三字,但今本《庄子》无此语,《御览》卷八四二“黍”及九三四“蛇”两引《博物志》亦无此三字,疑出后人伪增。又《御览》二处所引,“地”下均多“节”字,作“地节三年 ……”。地节是汉宣帝年号,三年是公元前67年,则大有差异。蜀黍,应是高粱。
【译文】
《山海经》说:“广都的广野上;百谷自然生长,冬夏播琴。”郭璞注解说:“播琴,好像我们说播种,是地方方言。”“其中谷物,有膏稷、膏黍、膏菽。”郭璞注解说:“膏是说味道好,像膏油一样润滑。”
《博物志》说:“扶海洲上有一种草,叫作‘’。它的子实像大麦,从七月开始成熟,人们收获一直到冬天才完毕。又叫作‘自然谷’,也叫‘禹余粮’。”
又说:“地里种了三年蜀黍,以后七年之中多蛇。”
稻(二)
《异物志》曰〔1〕:“稻,一岁夏冬再种,出交趾。”〔2〕
俞益期《笺》曰:“交趾稻再熟也。”〔3〕
【注释】
〔1〕《异物志》: 自东汉杨孚写《交州异物志》后,迭有三国吴的万震《南州异物志》、吴末的沈莹《临海异物志》、晋初的薛莹《荆扬已南异物志》及时代不明的陈祈畅《异物志》、曹叔雅《异物志》等等多种。本条《初学记》引作杨孚《异物志》。但《要术》所引,仅标“《异物志》”三字者很多,究为何人何种《异物志》,不明,只能作为缺名《异物志》看待(大概当时北方流传这种《异物志》不少)。
〔2〕《御览》卷八三九“稻”引《异物志》是:“交趾稻,夏冬又熟,农者一岁再种。”《初学记》卷二七引作杨孚《异物志》,少“稻夏”二字,余同《御览》。交趾,今广东、广西大部和越南北部、中部地区。其政治中心为交趾郡,郡治在今河内西北。
〔3〕《御览》卷八三九引俞益期《笺》是:“交趾稻再熟,而草深耕重,收谷薄。”再熟,一年两熟。后魏郦道元《水经注》卷三六“温水”记载东晋俞益期写给韩康伯的信说:“火耨耕艺,法与华同。名白田,种白谷,七月大作,十月登熟;名赤田,种赤谷,十二月作,四月登熟: 所谓两熟之稻也。”可知“两熟”是夏种初冬收和冬种初夏收的两熟。
【译文】
《异物志》说:“稻,一年中夏、冬种两季,出在交趾。”
俞益期的书信中说:“交趾稻,一年两熟。”
禾(三)
《广志》曰:“梁禾,蔓生,实如葵子。米粉白如面,可为粥 〔1〕。牛食以肥。六月种,九月熟。
“感禾,扶疏生,实似大麦。
“扬禾,似藋〔2〕,粒细。左折右炊,停则牙生。此中国巴禾—木稷也〔3〕。
“大禾,高丈余,子如小豆。出粟特国〔4〕。”
《山海经》曰〔5〕:“昆仑墟 ……上有木禾,长五寻,大五围。”郭璞曰:“木禾,谷类也。”
《吕氏春秋》曰:“饭之美者,玄山之禾,不周之粟,阳山之穄。”〔6〕
《魏书》曰〔7〕:“乌丸地宜青穄。”〔8〕
【注释】
〔1〕(zhān): 稠粥。
〔2〕藋(dí): 即荻。
〔3〕木稷: 即高粱,也叫“蜀黍”。
〔4〕粟特国: 中亚细亚古国名。其地在阿姆河、锡尔河之间(我国新疆西北),首都在今撒马尔罕。自汉朝以来与我国有密切的经济和文化联系。
〔5〕见《山海经》卷一一《海内西经》。郭璞注尚有:“生黑水之阿,可食。见《穆天子传》。”
〔6〕见《吕氏春秋·本味》,文同。末后尚有“南海之秬”句。《本味》假托伊尹对汤陈说边远各地的各种美食,包括鸟、兽、虫、鱼、菜、禾、果,《要术》分引在本卷有关各目中。
〔7〕《魏书》: 《隋书·经籍志二》著录,晋司空王沈撰,其他无可考。非记后魏史的魏收所撰之《魏书》。书已佚。
〔8〕《三国志·魏志·乌丸传》裴松之注引《魏书》:“乌丸者 ……地宜青穄、东墙。”《要术》分引于本目和“东墙(六)”目。乌丸: 即乌桓,古代一少数民族的名称,原居辽宁,后迁居乌桓山而得名。曹操迁乌桓万余落于中原(部分留居东北),后渐与汉族人相融合。
【译文】
《广志》说:“梁禾,蔓生,子实像葵子。米粉像面一样白,可以煮粥吃。喂牛长得肥。六月播种,九月成熟。
“感禾,枝叶分散茂盛,子实像大麦。
“扬禾,像荻,籽粒细小。一边采一边就要炊成饭,停放着就会发芽。这是中国的巴禾—就是木稷。
“大禾,一丈多高,子实像小豆。出在粟特国。”
《山海经》说:“昆仑的大丘上 ……有木禾,有四丈高,五围粗。”郭璞注解说:“木禾,是谷类。”
《吕氏春秋》说:“饭中味道好的,是玄山的禾,不周山的粟,阳山的穄。”
《魏书》说:“乌丸的土地宜于种青穄。”
麦(四)
《博物志》曰:“人啖麦橡,令人多力健行。”〔1〕
《西域诸国志》曰〔2〕:“天竺十一月六日为冬至,则麦秀。十二月十六日为腊,腊麦熟。”〔3〕
《说文》曰:“麰,周所受来麰也。”〔4〕
【注释】
〔1〕今本《博物志》卷二“啖麦橡”作“啖麦稼”,《御览》卷八三八“麦”引《博物志》也是“啖麦”,疑“橡”是“稼”之误。
〔2〕《西域诸国志》: 《隋书·经籍志》不著录,《御览》引书总目中有之。时代作者无可考。书已佚。
〔3〕《御览》卷八三八引《西域诸国志》同《要术》,惟“腊麦熟”作“则麦熟”。吾点据《御览》引改为“则”,《渐西》本从之。天竺,古印度别名。
〔4〕《初学记》卷二七及《御览》卷八三八引《说文》同《要术》。但今本《说文》此句在“来”字下,是:“来,周所受瑞麦来麰。”“麰”(móu)字下则是:“来麰,麦也。”分开来,“来”指小麦,“麰”指大麦,如《广雅·释草》:“大麦,麰也。小麦,麳也。”
【译文】
《博物志》说:“人吃了麦橡(?),让人有力,走路轻快。”
《西域诸国志》说:“天竺,十一月六日是冬至,这时麦子孕穗。十二月十六日是腊日,这时腊麦成熟。”
《说文》说:“麰,就是周族祖先传下来的来麰。”
豆(五)
《博物志》曰〔1〕:“人食豆三年,则身重,行动难〔2〕。恒食小豆〔3〕,令人肌燥粗理。”
【注释】
〔1〕引文见《博物志》卷二,“豆”和“小豆”分列二条。《御览》卷八四一“豆”也有引到,“三年”作“三斗”。
〔2〕《名医别录》:“生大豆 ……久服令人身重。”唐孟诜《食疗本草》:“大豆 ……初服时,似身重,一年以后,便觉身轻。”所指是生吃大豆,而且是指“服食法”,则《博物志》所说,该是此类,未必是什么“记其怪异”的豆。
〔3〕《神农本草经》“赤小豆”,陶弘景注:“小豆,性逐津液,久服令人枯燥矣。”北宋寇宗奭《本草衍义》:“赤小豆,食之行小便,久则虚人,令人黑瘦枯燥。”与《博物志》所说相同,则是根据本草书赤小豆行水利湿的作用来的,也不是什么“怪异”的东西。
【译文】
《博物志》说:“人吃豆三年,使人身躯笨重,行动困难。常吃小豆,使人皮肤肌肉枯燥。”
东墙(六)
《广志》曰〔1〕:“东墙〔2〕,色青黑,粒如葵子;似蓬草。十一月熟。出幽、凉、并、乌丸地〔3〕。”
河西语曰〔4〕:“贷我东墙,偿我田粱。”
《魏书》曰:“乌丸地宜东墙,能作白酒。”〔5〕
【注释】
〔1〕《御览》卷八四二引《广志》“东墙”作“东蔷”,较简。唐陈藏器《本草拾遗》引《广志》则作:“东之子,似葵,青色。并、凉间有之。河西人语:‘贷我东廧,偿尔田粱。’”
〔2〕东墙: 是藜科的沙蓬(agriophyllum squarrosum),一年生草本。我国西北、华北至东北多有分布,多生于流动或半流动的砂丘和砂地。种子可食,并可榨油供食用。
〔3〕幽: 幽州,魏晋时约有今河北及辽宁西部地。 凉: 凉州,魏晋时约有今甘肃黄河以西地。 并: 并州,魏晋时大致为今山西省地。
〔4〕“河西语”条,《要术》原亦提行,但作为书名,各家书目未见。《本草拾遗》引作“河西人语”,并且仍是《广志》文。《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引录《子虚赋》“东蔷、雕胡”下唐司马贞《索隐》引作:“《广志》云:‘东蔷子,色青黑。河西记云: 贷我东蔷,偿尔白粱也。’”《河西记》虽有其书(《隋书·经籍志》等著录),但这是《广志》文连贯下来,疑是“河西语”之误。则《要术》的“河西语”犹言“河西谚”,亦即《本草拾遗》的“河西人语”,并非书名,下文“菫(六二)”引《广志》正有“语曰”可为佐证。所以这条实应归入《广志》文,只是原系提行,姑仍其旧。河西,魏晋时相当于今甘肃和青海的黄河以西,即今河西走廊和湟水流域。
〔5〕《三国志·魏志·乌丸传》裴松之注引《魏书》:“乌丸者 ……地宜青穄、东墙。东墙,似蓬草,实如葵子,至十月熟。能作白酒。”
【译文】
《广志》说:“东墙,颜色青黑,籽粒像葵子,植株像蓬草。十一月成熟。出在幽州、凉州、并州、乌丸等地。”
河西人谚语说:“借去我的东墙,还给我是田粱。”
《魏书》说:“乌丸的土地宜于东墙,可以用来作白酒。”
果蓏(七)
《山海经》曰:“平丘 ……百果所在。”“不周之山 ……爰有嘉果: 子如枣,叶如桃,黄花赤树,食之不饥。”〔1〕
《吕氏春秋》曰:“常山之北,投渊之上,有百果焉,群帝所食。”“群帝,众帝先升遐者。”〔2〕
《临海异物志》曰〔3〕:“杨桃〔4〕,似橄榄,其味甜。五月、十月熟。谚曰:‘杨桃无蹙,一岁三熟。’其色青黄,核如枣核。”
《临海异物志》曰:“梅桃子〔5〕,生晋安候官县〔6〕。一小树得数十石。实大三寸,可蜜藏之。”
《临海异物志》曰:“杨摇〔7〕,有七脊,子生树皮中。其体虽异,味则无奇。长四五寸,色青黄,味甘。”
《临海异物志》曰:“冬熟〔8〕,如指大,正赤,其味甘,胜梅。”
“猴闼子〔9〕,如指头大,其味小苦,可食。”
“关桃子,其味酸。”
“土翁子〔10〕,如漆子大〔11〕,熟时甜酸,其色青黑。”
“枸槽子〔12〕,如指头大,正赤,其味甘。”
“鸡橘子〔13〕,大如指〔14〕,味甘。永宁界中有之〔15〕。”
“猴总子〔16〕,如小指头大,与柿相似,其味不减于柿。”
“多南子〔17〕,如指大,其色紫,味甘。与梅子相似。出晋安〔18〕。”
“王坛子〔19〕,如枣大,其味甘。出候官,越王祭太一坛边有此果〔20〕。无知其名,因见生处,遂名‘王坛’。其形小于龙眼,有似木瓜〔21〕。”
《博物志》曰:“张骞使西域还,得安石榴、胡桃、蒲桃。”〔22〕
刘欣期《交州记》曰〔23〕:“多感子,黄色,围一寸。”〔24〕
“蔗子,如瓜大,亦似柚〔25〕。”
“弥子,圆而细,其味初苦后甘,食皆甘果也。”
《杜兰香传》曰〔26〕:“神女降张硕。常食粟饭,并有非时果。味亦不甘,但一食,可七八日不饥。”〔27〕
【注释】
〔1〕引文分见《山海经》卷八《海外北经》及卷二《西山经》“西次三经”。“所在”,今本作“所生”。《山海经》卷一四《大荒东经》有“百谷所在”,郭璞注:“言自生也。”则《要术》的“所在”,自是所据不同,不能认为是“所生”之误。但“赤树”今本作“赤柎”,《要术》似误。
〔2〕见《吕氏春秋·本味》。小注是高诱注。正注文并同《要术》。
〔3〕《临海异物志》: 《隋书》、新旧《唐书》经籍志均著录,题称“沈莹撰”。全称应是《临海水土异物志》。“临海”犹言沿海,非指临海郡。书已佚。沈莹,吴末晋初人。以下所引自“杨桃”至“王坛子”十二种果子,均引自《临海异物志》。《御览》将这十二种果子,每种分列一目,均冠以“《临海异物志》曰”,全部引录在卷九七四中,次序先后同《要术》,文句也基本相同。
〔4〕杨桃: 即酢浆草科的五敛子(averrhoa carambola),也叫阳桃、羊桃。果实椭圆形,两端狭缩,下端具短尖头,有5棱,间或3—6棱,未熟时果皮青绿色,熟时黄绿色。一年内开花数次,自夏至秋,相继不绝。古人描述植物的“似”什么,往往只是指某些方面的相似,如这里的“似橄榄”,只是指它两端狭缩的形状,不是指它的棱和大小。本篇中“似”的描述很多,这是必须注意的。
〔5〕“梅桃子”,《御览》引作“杨桃子”,因此这条也列在“杨桃”项下,一字之误,致使混二为一。梅桃子,未详是何种植物。《临海水土异物志辑释》(农业出版社,1981年)以为是山樱桃(prunus tomentosa,蔷薇科),但山樱桃果实大小如樱桃,跟“果实三寸大”相差很远。
〔6〕晋安: 郡名,始置于晋,故治在今福州。“候”,金抄、明抄、湖湘本如字,《御览》引同,他本作“侯”。按,“候官县”,东汉末改西汉冶县置,以西汉曾在其地置“候官”(迎送宾客、斥候军警)得名,晋为晋安郡治所,在今福州。“候”以后乃改作“侯”。
〔7〕杨摇: 所谓果实从树皮中长出来(原文“子生树皮中”,应指“生自树皮”),该是桑科无花果属(ficus)的植物,但此属的果实都没有棱,则又不是。有人认为是酢浆草科的五敛子,但果实从树皮中长出无法解释,显然也不是。因此,杨摇究为何种植物,仍无从确指。
〔8〕冬熟: 作为果名,不像,疑上文脱去果名。冬熟和下文的“关桃子”、“土翁子”、“枸槽子”,究为何种果子,均未详。近人有认为枸槽子就是茄科的枸杞(lycium chinense),恐非。
〔9〕猴闼(tà)子: 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卷八记载有“猴闼子”,引《宦游笔记》说:“出临海深山茅草中,土名‘仙茅果’,秋生冬实,樵人采食,并可磨粉。”石蒜科仙茅属有仙茅(curculigo orchioides),多年生草本,根和根状茎肉质粗壮,野生于荒草地,或混生在山坡茅草丛中,我国西南、两广等地有分布。浆果长矩圆形,大小略如指头。未知即古名“猴闼子”否?
〔10〕明抄及《御览》引作“土”,他本作“士”。
〔11〕漆子: 漆树(toxieodendron vernicifluum,漆树科)的小核果。
〔12〕枸: 各本同,金抄作“拘”,《御览》引作“狗”。
〔13〕鸡橘子: 芸香科金柑属(fortunella)的一种。唐段公路《北户录》怀疑《临海异物志》的“鸡橘子”就是“山橘子”〔按是金柑属的金豆(f. hindsii),今仍有“山橘”之名〕,虽然未必同物,至少道出了同类相似果实的见解,是正确的。《本草纲目》卷三一“枳椇”记载滇人称枳椇为“鸡橘子”,那是枳椇别名“鸡距子”的方音转讹,和“橘”不相干。鸡橘子自是金柑属的一种,不能被滇名所混,误认为是鼠李科的枳椇(hovenia dulcis)。
〔14〕“大如指”,《御览》引作“如指头大”。
〔15〕永宁: 县名,汉置,治所在今浙江温州。“永宁”下《御览》引多“南”字。
〔16〕猴总子: 《本草纲目拾遗》卷八称:“又临海出猴总子,一名‘土柿’,每年九、十月间生,形与红柿同。”则猴总子应是柿树科柿属(diospyros)的小型果柿,但种类多,仅凭简略所记难以确指为何种。近有人认为是油柿(diospyros kaki var. sylrestris),似亦悬测。
〔17〕多南子: 该是藤黄科的倒捻子(garcinia mangostana)。清郭柏苍《闽产录异》卷二记载有“冬年”说:“结子如妇人ru头,倒粘于树,未熟色赤味涩,既熟色紫味甘。按《齐民要术》曰:‘多南子,出晋安。’即此果也。”又名“倒粘子”、“丹粘子”、“都念子”,都是方音异呼,“多南子”、“冬年”也是如此。
〔18〕“出晋安”,《御览》引作“晋安候官界中有”。
〔19〕王坛子: 是芸香科的黄皮(clausena lansium),又名“黄弹子”、“黄淡子”。原产我国南方及印度等地。南宋张世南《游宦纪闻》卷五:“《长乐志》曰‘王坛子’。旧记又云:‘相传生于王霸坛侧。’”清吴震方《岭南杂记》卷下:“黄皮果,大如龙眼,又名‘黄弹’。”
〔20〕越王: 古代越人的一支闽越人,秦汉时分布于今福建北部、浙江南部的部分地区。其首领无诸,汉初受封为闽越王,都城冶县,即东汉后的候官,在今福州。
〔21〕“有似木瓜”下《御览》引尚有“七月熟,甘美也”句。
〔22〕黄丕烈刊叶氏宋本《博物志》只是:“张骞使西域还,乃得胡桃种。”但《初学记》卷二八“石榴”引《博物志》同《要术》,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六“蒲桃”引《博物志》也有这三种,《御览》引同(分引在卷九七〇、九七一、九七二有关各目)。据《汉书·西域传上》记载,张骞通西域引种进来的植物只是葡萄和苜蓿两种。
〔23〕刘欣期: 东晋末人,其他无可考。 《交州记》: 史志及私家书目均未著录,书已佚。交州,自吴至南朝,治所在龙编(今越南河内东北),辖境有今广东、广西的一部分,及越南的北部、中部。所记“多感子”、“蔗子”、“弥子”,均未详。
〔24〕本条及“蔗子”、“弥子”二条,同出刘欣期《交州记》,未见他书引录。“感”,各本同,金抄作“咸”。
〔25〕柚: 柚子,是芸香科的citrus grandis。又名“文旦”、“抛”。
〔26〕《杜兰香传》: 史志不见著录。《类聚》卷八一及《御览》卷九八四、九八九均引作曹毗《杜兰香传》。已亡佚。曹毗,晋人,《晋书》本传提到“时桂阳张硕为神女杜兰香所降”,不提给她写传事。
〔27〕《类聚》卷八二“菜蔬”、《御览》卷九六四“果”均引到神女杜兰香下嫁(“降”)张硕此条,文句有异。
【译文】
《山海经》说:“平丘地方 ……百果自然生长。”“不周山上 ……长着好果子,它的果实像枣子,叶子像桃叶,黄色的花,赤色的〔萼〕,吃了不饥饿。”
《吕氏春秋》说:“常山北面,投渊的上面,长着百果,是群帝所食。”〔高诱注解说〕:“群帝,指先归天的众帝。”
《临海异物志》说:“杨桃,果实像橄榄,味道甜。五月和十月成熟两次。俗话说:‘杨桃相接续,一年有三熟。’果实黄绿色,核像枣核。”
《临海异物志》说:“梅桃子,产在晋安候官县。一小株收得几十石。果实三寸大,可以用蜜渍藏。”
《临海异物志》说:“杨摇,果实有七道棱,从树皮中长出来。它的模样虽然奇异,味道却没有什么特别。有四五寸长,黄绿色,味道甜。”
《临海异物志》说:“冬熟,果实像手指大小,颜色正赤,味道甜,比梅子好吃。”
“猴闼子,像指头大,有点苦味,可以吃。”
“关桃子,味道酸。”
“土翁子,像漆子大小,成熟时甜中带酸,颜色青黑。”
“枸槽子,像指头大,颜色正赤,味道甜。”
“鸡橘子,像手指大,味道甜。永宁边界上有生产。”
“猴总子,像小指头大,形状和柿子相似,味道也不比柿子差。”
“多南子,像手指大,紫色,味道甜。和梅子相像。出在晋安。”
“王坛子,像枣子大小,味道甜。出在候官,越王祭太一神的神坛边上有这种果子。没有人知道它的名称,因为它长在越王祭坛的旁边,因而就管它叫‘王坛’。果子比龙眼小,形状像木瓜。”
《博物志》说:“张骞出使西域回来,带来了安石榴、胡桃、葡萄。”
刘欣期《交州记》说:“多感子,黄色,周围一寸大。”
“蔗子,像瓜大,也像柚子。”
“弥子,圆而细小,味道初吃时苦,后来转甜,吃着个个是甜美的果子。”
《杜兰香传》说:“神女杜兰香下嫁张硕。常吃粟米饭,还有过了时令的果子。果子味道也不甜,但一吃,可以七八天不饥饿。”
枣(八)
《史记·封禅书》曰:“李少君尝游海上,见安期生食枣,大如瓜。”〔1〕
《东方朔传》曰〔2〕:“武帝时,上林献枣。上以杖击未央殿槛,呼朔曰:‘叱叱!先生来,来,先生知此箧里何物?’朔曰:‘上林献枣四十九枚。’上曰:‘何以知之?’朔曰:‘呼朔者,上也;以杖击槛,两木,林也;朔来,来者,枣也;叱叱者,四十九也。’上大笑。帝赐帛十匹。”〔3〕
《神异经》曰〔4〕:“北方荒内,有枣林焉。其高五丈,敷张枝条一里余。子长六七寸,围过其长。熟,赤如朱。干之不缩。气味甘润,殊于常枣。食之可以安躯,益气力。”〔5〕
《神仙传》曰:“吴郡沈羲,为仙人所迎上天。云:‘天上见老君,赐羲枣二枚,大如鸡子。’”〔6〕
傅玄《赋》曰〔7〕:“有枣若瓜,出自海滨;全生益气,服之如神。”
【注释】
〔1〕《史记·封禅书》作:“臣(李少君自称)尝游海上,见安期生。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司马贞《索隐》:“包恺云:‘巨,或作臣。’”《南方草木状》“海枣树”引亦作“臣”。李少君: 汉时以神仙方术骗取统治者信任的方士,汉武帝时以辟谷却老长生等方术晋见,颇得信任。安期生: 秦时方士,据说卖药海边,后来传说很多,成为海中蓬莱山的仙人。
〔2〕《东方朔传》: 《隋书·经籍志二》等著录,八卷,不著作者姓名。书已佚。东方朔(前154—前93),汉武帝时为太中大夫,性诙谐滑稽,善辞赋。
〔3〕《类聚》卷八七、《御览》卷九六五“枣”均引到此条,文句稍异,内容相同。上林: 上林苑,汉武帝时宫苑名,就秦苑扩建,周围二百余里,故址在西安西及周至、户县(今为鄠邑区)界。苑内放养禽兽,供皇帝射猎,并栽植各方所献名果异树,又建离宫、观、馆数十处。其所植名果种类,《西京杂记》有记录,《要术》多有引录。
〔4〕《神异经》: 旧题东方朔撰,西晋张华注,实为伪托。原书散佚,今本是辑录唐宋类书所引逸文而成。
〔5〕《类聚》卷八七、《御览》卷九六五“枣”及《证类本草》卷二三“大枣”均引到《神异经》此条,文字互异。
〔6〕《御览》卷九六五引《神仙传》同《要术》。“沈羲”,明抄、《御览》引及今本《神仙传》并同,金抄及明清刻本作“沈义”。这个神话,《神仙传》曾交代沈羲是说谎。
〔7〕“傅玄《赋》”,据《初学记》卷二八“枣”及《御览》卷九六五所引,是傅玄的《枣赋》,二书各引其《赋》中之句,《要术》所引同《初学记》所引的末四句。
【译文】
《史记·封禅书》说:“李少君曾在海上闲游,见到安期生吃的枣,像瓜一样大。”
《东方朔传》说:“汉武帝时,上林苑进献新鲜枣子给皇上。皇上用木杖敲着未央殿的栏杆,叫东方朔说:‘叱叱!先生来,来,先生晓得这小箱里面藏着什么东西?’朔说:‘上林苑贡献的枣子四十九枚。’皇上说:‘你怎么知道的?’朔说:‘叫朔的,是皇“上”;用杖子敲栏杆,是两根木,两木是“林”;叫朔来,来,两个来是“枣”;叱叱,七七是“四十九”。’武帝大笑。赏赐给他十匹绸子。”
《神异经》说:“北方极荒远地方,有一片枣林。枣树有五丈高,枝条伸展开来有一里多远。枣子六七寸长,周围的大小超过它的长。成熟时颜色红得像朱砂。干了也不缩小。气味甜,又滋润,跟普通的枣子大不相同。吃了可以使身体安适,增益气力。”
《神仙传》说:“吴郡人沈羲,被仙人迎接到天上去。他说:‘在天上我见到了太上老君,老君赐我两个枣子,像鸡蛋一样大。’”
傅玄《〔枣〕赋》说:“有枣子像瓜,出在海边沿;益气能保健,吃了很神验。”
桃(九)
《汉旧仪》曰〔1〕:“东海之内度朔山上,有桃,屈蟠三千里。其卑枝间,曰东北鬼门〔2〕,万鬼所出入也。上有二神人: 一曰‘荼’,二曰‘郁’〔3〕,主领万鬼: 鬼之恶害人者,执以苇索,以食虎。黄帝法而象之,因立桃梗于门户,上画荼、郁,持苇索以御凶鬼;画虎于门,当食鬼也。”音垒。《史记》注作“度索山”〔4〕。
《风俗通》曰:“今县官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索,画虎于门,效前事也。”〔5〕
《神农经》曰〔6〕:“玉桃,服之长生不死。若不得早服之,临死日服之,其尸毕天地不朽。”〔7〕
《神异经》曰:“东北有树,高五十丈,叶长八尺,名曰‘桃’。其子径三尺二寸,小核,味和,食之令人短寿。”〔8〕
《汉武内传》曰〔9〕:“西王母以七月七日降〔10〕 ……令侍女更索桃。须臾以玉盘盛仙桃七颗,大如鸭子,形圆色青,以呈王母。王母以四颗与帝,三枚自食。”
《汉武故事》曰〔11〕:“东郡献短人〔12〕。帝呼东方朔。朔至,短人因指朔谓上曰:‘西王母种桃,三千年一着子。此儿不良,以三过偷之矣〔13〕。’”
《广州记》曰:“庐山有山桃,大如槟榔形,色黑而味甘酢。人时登采拾,只得于上饱噉,不得持下—迷不得返。”〔14〕
《玄中记》曰〔15〕:“木子大者,积石山之桃实焉〔16〕,大如十斛笼。”
《甄异传》曰〔17〕:“谯郡夏侯规亡后〔18〕,见形还家。经庭前桃树边过,曰:‘此桃我所种,子乃美好。’其妇曰:‘人言亡者畏桃,君不畏邪?’答曰:‘桃东南枝长二尺八寸向日者,憎之;或亦不畏也。’”
《神仙传》曰:“樊夫人与夫刘纲,俱学道术,各自言胜。中庭有两大桃树,夫妻各呪其一: 夫人呪者,两枝相斗击;良久,纲所呪者,桃走出篱。”〔19〕
【注释】
〔1〕《汉旧仪》: 东汉初卫宏撰,所记都是西汉典礼。后人引录常与东汉末应劭的《汉官仪》混淆为一,因而改称此书为《汉官旧仪》。原书已佚,今本是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卫宏,东汉光武帝时任仪郎,治《毛诗》、《古文尚书》学。本条不载今本。《御览》卷九六七“桃”引到此条,题作“《汉旧仪》曰: 《山海经》称”云云,则是引录《山海经》的,所引较简。清孙星衍校订的《汉旧仪》即将《御览》此条辑入“补遗”中。东汉王充《论衡·订鬼》、蔡邕《独断》卷上、《战国策·齐策》“桃梗”高诱注、《史记·五帝本纪》裴骃《集解》及《后汉书·礼仪志》刘昭注都引到《山海经》(或《海外经》)此条,文句详略不一,但今本《山海经》无之,似是佚文。
〔2〕“其卑枝间,曰东北鬼门”,《论衡》引《山海经》是“其枝间东北曰鬼门”,《独断》也是“卑枝东北有鬼门”。《要术》显然倒错,应作“其卑枝间东北曰鬼门”。
〔3〕“荼”(shu)、“郁”,各书引《山海经》多作“神荼、郁垒”,第一、二、四字音伸、舒、律,为画在双扇大门上的门神名。
〔4〕异写“度索山”,见《史记·五帝本纪》“帝颛顼”下“东至于蟠木”句裴骃《集解》引《海外经》。《要术》此注疑是后人加注。
〔5〕见《风俗通义》卷八“桃梗”。二神名作“荼与郁垒”,为兄弟二人。《要术》所引是其文之后段。
〔6〕《神农经》: 《御览》引书总目中有《神农经》,列在道家书类,则为《道藏》书。但《抱朴子》、《博物志》所引《神农经》,当指《神农本草经》,又《初学记》卷二八“桃”引有《本草》一条说“玉桃,服之长生不饥”,则《神农经》又像《本草经》。究竟如何,不能确指,存疑。
〔7〕《御览》卷九六七引《神农经》,与《要术》所引全同。
〔8〕《御览》卷九六七引《神异经》多有异文。“短寿”,金抄、明抄等同,他本作“益寿”,《御览》引作“多寿”。
〔9〕《汉武内传》: 唐宋书目均不题撰人姓名,明代乃题为班固撰,当系伪托。一说出自东晋葛洪之手。记述西王母降临汉宫,汉武帝向她学长生不老之术等故事。今传《汉武帝内传》及《太平广记》所录该传,均非完帙,但此条都有,文字稍异,内容相同。《初学记》卷二八、《御览》卷九六七也有引到,亦稍有异。这段记载,并见于《汉武故事》。
〔10〕西王母: 即俗所称“王母娘娘”,古代神话中的女神,后为道教所信奉。其形象由最初的兽形怪物,几经塑造,终于变成一个三十来岁容貌绝世的美女。其神话故事传说很多。
〔11〕《汉武故事》: 旧题东汉班固撰,或以为南齐时王俭作。记述汉武帝生平琐闻杂事。原书已残缺,鲁迅《古小说钩沉》辑本比较完备。《类聚》卷八六、《初学记》卷二八、《御览》卷九六七都引到这条,文句基本相同。
〔12〕东郡: 郡名,秦置,汉因之,郡治在今河南濮阳西南。
〔13〕以三过偷之: 以,通“已”。《博物志》卷三称:“七月七日夜漏七刻,王母乘紫云车而至于殿西南。 ……王母索七桃,大如弹丸,以五枚与帝,母食二枚。 ……时东方朔窃从殿南厢朱鸟牖中窥母。母顾之,谓帝曰:‘此窥牖小儿,尝三来盗吾此桃。’”后人因谓东方朔为仙人。
〔14〕此条《御览》卷九六七引作裴渊《广州记》,“迷”上有“下辄”二字,较顺妥。
〔15〕《玄中记》,《初学记》卷二八引作“郭氏《玄中记》”(假托郭璞所写),多有脱文。《御览》卷九六七也引到这条。
〔16〕积石山: 在青海东南部,为昆仑山脉中支,黄河绕流其东南侧。
〔17〕《甄异传》: 《隋书·经籍志二》著录,题称“晋西戎主簿戴祚撰”。书已佚。戴祚,《晋书》无传,生平不详。隋《志》又著录“《西征记》二卷,戴延之撰”,而此书《新唐书·艺文志二》则著录为“戴祚《西征记》二卷”,因此昔人有认为戴祚即戴延之,祚名而延之其字。究竟怎样,无可究诘。《类聚》卷八六、《御览》卷九六七都引到这条,“夏侯规”作“夏侯文规”。
〔18〕谯郡: 郡名,东汉置,故治在今安徽亳州。
〔19〕《类聚》卷八六、《御览》卷九六七引《神仙传》“两枝”作“便”。这是两桃树相斗,刘纲斗败,非其妻之桃两枝自斗,字宜作“便”。“便”亦写作“”,后来剥烂,脱去人旁,又讹分为“两支”,再有什么人加上木旁,就变成了“两枝”。
【译文】
《汉旧仪》说:“东海中的度朔山上,有一株大桃树,盘盘曲曲展延开来三千里。它东北面的低枝之间,叫‘鬼门’,是千千万万的鬼所出入的。门上有两个神人,一个叫‘荼’,一个叫‘郁’,他俩管束着千万的鬼: 所有害人的恶鬼,都用苇索捆绑起来,喂给老虎吃。黄帝就依法把它象征化了,因而就在门口插立桃枝,门上画着荼和郁的像,手里拿着苇索准备绑凶鬼,还画着老虎,就是让它吃鬼的。”音垒。“度朔山”,《史记》注作“度索山”。
《风俗通》说:“现在县官在腊月除夕,雕饰桃木为人,拿苇索挂在门口,在门上画着老虎,就是仿效从前的故事。”
《神农经》说:“玉桃,吃了可以长生不死。如果不能早日吃到,临死这天吃掉它,尸体与天地一样长久,不会腐烂。”
《神异经》说:“东北有一株大树,五十丈高,叶子八尺长,叫作‘桃’。果实直径三尺二寸,核小,味道平和,吃了使人短寿。”
《汉武内传》说:“西王母在七月七日降临汉宫 ……叫侍女再拿桃子来。过一会,侍女用玉盘盛着七颗仙桃,像鸭蛋大,圆形,颜色青,呈上王母。王母拿四颗给武帝,三颗自己吃。”
《汉武故事》说:“东郡献来一个矮人。武帝就唤东方朔。东方朔到时,矮人指着朔对武帝说:‘西王母种的桃,三千年结一次果实。这人很不好,已经来偷过三次桃了。’”
《广州记》说:“庐山上有山桃,像槟榔那样大,颜色黑,味道甜中带酸。人们常常上山采摘拾取,只能在山上饱饱地吃,不能挈带下来,否则会迷了路回不来。”
《玄中记》说:“树木中果实大的,有积石山的桃,大到像十斛的竹笼。”
《甄异传》说:“谯郡人夏侯规死去后,现出人形回家。经过院子前面的桃树旁边,说道:‘这桃是我种的,桃子味美好吃。’他妻子说:‘听人说,死人怕桃树,你不怕吗?’回答说:‘桃树东南面二尺八寸长向阳的枝条,很讨厌,但也不一定怕它。’”
《神仙传》说:“樊夫人和丈夫刘纲,都学道家法术,各自夸说自己的道术高强。院子中有两株大桃树,夫妻各对一株念咒,结果夫人念的〔便和刘纲念的〕相斗打;过了好长时间,刘纲念的一株逃出院子篱笆了。”
李(一〇)
《列异传》曰〔1〕:“袁本初时〔2〕,有神出河东,号‘度索君’。人共立庙。兖州苏氏母病〔3〕,祷。见一人着白单衣,高冠,冠似鱼头,谓度索君曰:‘昔临庐山下,共食白李未久,已三千年。日月易得,使人怅然!’去后,度索君曰:‘此南海君也。’”
【注释】
〔1〕《列异传》: 《隋书·经籍志二》著录,题称“魏文帝撰”(即曹丕)。但《旧唐书·经籍志上》、《新唐书·艺文志三》亦著录,均作西晋张华撰。其内容刘宋裴松之注《三国志》已有征引,则此书可能是魏晋间人所写,但撰作时间应在曹丕之后,因书中所记有曹丕死后之事。原书已佚。《类聚》卷八六、《初学记》卷二八、《御览》卷九六八“李”均引到此条,《初学记》题名“魏文帝《列异传》”(托名曹丕),前一书较简,后二书基本同《要术》,“祷”作“往祷”,“往”字宜有。
〔2〕袁本初: 东汉末袁绍(?—202),字本初。
〔3〕兖州: 东汉州治在今山东金乡西北,刘宋移治今兖州。
【译文】
《列异传》说:“袁本初时,河东出了个神人,号为‘度索君’。老百姓给他建立了祠庙。兖州苏氏之母害病,到庙里祈祷。见到一人穿着白色单衣,戴着高帽,帽子形状像鱼的头,〔来到庙里,〕对度索君说:‘昔年在庐山脚下,我们一起吃白李,好像还没有多久,却已经过了三千年。岁月竟是这样容易度过,真使人惆怅!’这人走后,度索君说:‘这就是南海君。’”
梨(一一)
《汉武内传》曰:“太上之药,有玄光梨。”〔1〕
《神异经》曰:“东方有树,高百丈,叶长一丈,广六七尺,名曰‘梨’。其子径三尺,割之,瓤白如素。食之为地仙,辟谷,可入水火也。”〔2〕
《神仙传》曰〔3〕:“介象,吴王所征,在武昌〔4〕。速求去,不许。象言病,帝以美梨一奁赐象。须臾,象死。帝殡而埋之。以日中时死,其日晡时,到建业〔5〕,以所赐梨付守苑吏种之。后吏以状闻,即发象棺,棺中有一奏符。”
【注释】
〔1〕今本《汉武帝内传》(《丛书集成》排印《守山阁丛书》钱熙祚校订本)记载着许多“太上之药”,就是没有“玄光梨”,则有遗漏。《御览》卷九六九“梨”引《汉武内传》同《要术》,《类聚》卷八六及《初学记》卷二八“梨”所引有异文。
〔2〕《类聚》卷八六、《御览》卷九六九引并同今本据唐宋类书辑录的《神异经》,与《要术》引有异文。
〔3〕《类聚》卷八六及《御览》卷九六九所引,较《要术》有节简。
〔4〕吴王: 指三国吴的君主孙权(182—252)。 武昌: 孙权于公元221年建都武昌(翌年称帝),在今湖北鄂城。
〔5〕建业: 孙权于公元229年自武昌迁都建业,在今南京。据此,介象最迟应是在229年孙权还在武昌时被征召的,同年某日中午死,同日黄昏到建业,而孙权得报告后随即开棺。显然孙权那时还没有迁都建业,可介象却捷足先登了。神仙故事不足为凭。
【译文】
《汉武内传》说:“最上等的仙药,有一种玄光梨。”
《神异经》说:“东方有一种大树,高一百丈,叶子一丈长,六七尺阔,名称叫‘梨’。果实直径三尺,剖开来,果肉像素绢一样白。吃了可以成地仙,可以辟谷不吃东西,可以进入水中火中不受伤。”
《神仙传》说:“介象,吴王征召了他,那时在武昌。他要求赶快回去,吴王不允许。介象就装病,吴帝送给他一匣好梨子。过一会,介象死了。吴帝就把他出殡埋葬了。他是中午死的,可到黄昏时,他却到了建业,将吴帝所赐的梨子交给守卫宫苑的小吏,嘱咐他种下去。后来该吏将这情况告诉皇上,随即掘开介象的棺木,棺材里面只有一纸奏敕符箓。”
柰(一二)
《汉武内传》曰:“仙药之次者,有圆丘紫柰,出永昌。”〔1〕
【注释】
〔1〕今本《汉武帝内传》关于“仙药”的记载是:“王母曰:‘ ……太上之药 ……碧海琅菜 ……北采玄都之绮华〔按“华”是“葱”字之误,见“菜茹(五〇)”〕 ……东掇扶桑之丹椹 ……其次药 ……下摘圆邱之紫柰 ……八陔赤薤 ……’”这些药《要术》分别摘引于本目及“椹(三九)”及“菜茹(五〇)”。本目今本《汉武帝内传》缺“出永昌”句,《类聚》卷八六及《初学记》卷二八“柰”引亦缺。永昌,汉郡名,故治在今云南保山东北。
【译文】
《汉武内传》说:“次等的仙药,有圆丘的紫柰,出在永昌。”
橙(一三)
《异苑》曰〔1〕:“南康有蒵石山〔2〕,有甘、橘、橙、柚。就食其实,任意取足;持归家人噉,辄病,或颠仆失径。”
郭璞曰〔3〕:“蜀中有‘给客橙’〔4〕,似橘而非,若柚而芳香。夏秋华实相继,或如弹丸,或如手指,通岁食之。亦名‘卢橘’。”
【注释】
〔1〕《异苑》: 南朝宋刘敬叔撰。记述先秦迄刘宋的怪异之事,尤以晋代为多。今本《异苑》有明胡震亨校刊本,《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就是胡震亨“采诸书补作者”。刘敬叔,今江苏徐州人,曾任给事中,泰始(465—471)中卒。《御览》卷九七一“橙”引到《异苑》此条,地名作“南康归美山石城内”,余同。明胡震亨校刊本《异苑》地名同《御览》,似据《御览》辑录。
〔2〕南康: 郡名和县名,皆晋置。郡治西晋在今江西于都东北,东晋在今赣州。县即今江西南康。
〔3〕“郭璞曰”云云是郭璞注司马相如《上林赋》“卢橘夏熟”文。其文见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裴骃《集解》引郭注,基本同《要术》引,惟“或如手指”作“或如拳”。按: 这是芸香科金柑属(fortunella)的植物,金柑属中有金枣(f.margarita),通称“长金柑”,果实长圆形或长倒卵形,则如手指或如拳都像(如拳只是倒卵形相像,非关大小)。
〔4〕给客橙: 原文记明又名“卢橘”。卢橘是金柑属(fortunella)的植物。
【译文】
《异苑》说:“南康有蒵(xí)石山,山中有柑子、橘子、橙子、柚子。人们只能在山上就地吃,任凭你吃到腻足,如果拿回来给家里人吃,就会生病,或者跌倒迷失了路。”
郭璞〔注司马相如《上林赋》〕说:“蜀中有一种‘给客橙’,像橘而不是橘,像柚子而芳香。从夏到秋开花结果,相继不绝,果实有的像弹丸,有的像手指,整年可以吃。也叫‘卢橘’。”
橘(一四)
《周官·考工记》曰〔1〕:“橘逾淮而北为枳〔2〕 ……此地气然也。”
《吕氏春秋》曰:“果之美者 ……江浦之橘。”〔3〕
《吴录·地理志》曰〔4〕:“朱光禄为建安郡〔5〕,中庭有橘,冬月于树上覆裹之,至明年春夏,色变青黑,味尤绝美。《上林赋》曰:‘卢橘夏熟’,盖近于是也。”
裴渊《广州记》曰:“罗浮山有橘〔6〕,夏熟,实大如李;剥皮噉则酢,合食极甘。又有‘壶橘’〔7〕,形色都是甘,但皮厚气臭〔8〕,味亦不劣。”
《异物志》曰〔9〕:“橘树〔10〕,白花而赤实,皮馨香,又有善味。江南有之,不生他所。”
《南中八郡志》曰〔11〕:“交趾特出好橘,大且甘;而不可多噉,令人下痢。”
《广州记》曰〔12〕:“卢橘,皮厚,气、色、大如甘,酢多。九月正月□色〔13〕,至二月,渐变为青,至夏熟。味亦不异冬时。土人呼为‘壶橘’。其类有七八种,不如吴会橘。”
【注释】
〔1〕节引《周礼·考工记》,文同。
〔2〕枳: 芸香科的poncirus trifoliata,也叫“枸橘”。但枳和橘同科异属,橘不可能变为枳。所以出现这种现象,现今有植物学者推测,可能是以枳树为砧木的橘嫁接苗,移到淮北禁受不了较寒的气候条件,因而死去,而枳树耐寒能够适应,所以仍然活着蘖发新枝,长成枳树。这是有可能的。
〔3〕节引《吕氏春秋·本味》,文同。
〔4〕《吴录》: 西晋张勃撰,《隋书》、《旧唐书·经籍志》均称“三十卷”,《地理志》应是其中之一篇。原书已佚。张勃,只知是三国吴的鸿胪(掌管朝贺庆吊的赞礼官)张俨之子,其他不详。《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贞《索隐》引《吴录》较简。《类聚》卷八六、《初学记》卷二八、《御览》卷九六六均引到此条,与《要术》所引互有异文。《御览》将《吴录·地理志》原引的《上林赋》另列一条,致使“盖近是也”悬空为游词。《类聚》又在“味尤”与“绝美”之间插进“酸正裂人牙”五字,致使与“绝美”大相牴牾,原来它是从上文引魏文帝诏文中错入的。
〔5〕建安郡: 吴置,故治在今福建建瓯。
〔6〕罗浮山: 在广东增城、博罗、河源间,绵亘数百里。主峰飞云顶,多瀑布,风景优美,为游览胜地。
〔7〕壶橘: 据下引《广州记》,就是“卢橘”。清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卷三一“金橘”称:“冬时色黄,经春复青,或即以为卢橘。”卢是饭筥,和壶都是指其长圆或长倒卵形的形状。壶橘、卢橘都是芸香科金柑属(fortunella)的某些种。其中金枣(f. margarita),现仍别名“罗浮”,就是因罗浮山而传名。金橘则是金柑的俗名。
〔8〕气臭: 辛香气味浓烈。《本草纲目》卷三〇“柚”:“其味甘,其气臭”,“其皮粗厚而臭”。古人所谓“臭”,除葱蒜类的荤臭气外,又指一种强烈刺激的辛香气,非指腐秽臭气。
〔9〕《御览》卷九六六引《异物志》末尚有“交趾有橘,置长官一人,秩三百石,主岁贡御橘”句。《类聚》卷八六、《初学记》卷二八所引也都有设官掌管贡橘的记载,北宋吴淑《事类赋》卷二七所引只有设官贡橘的记载。又,《初学记》题作“曹叔《异物志》”,“曹叔”应是“曹叔雅”之误。但相同内容卷二〇“贡献”又题作“杨孚《异物志》”,当有一误。惟引杨孚《志》作“里又有美味”,此指果瓣,非指果皮,“里”字必须有,《要术》及各书所引均脱“里”字。“美”也比“善”好。
〔10〕这里的橘和《南中八郡志》的橘都是通常所称的橘。柑和橘在现代植物分类上常统称为柑橘,以代表柑橘属(citrus)中的宽皮柑橘类(橙、柚都是citrus属,但果皮不易剥离)。一般说来,柑的果皮海绵层稍厚,剥皮稍难,但比橙等容易得多;橘的海绵层薄,剥皮很容易。
〔11〕《南中八郡志》: 各史志书目未见著录。《文选·蜀都赋》刘逵(渊林)注引有“魏完《南中志》”,据清章宗源、姚振宗二种《隋书经籍志考证》均认为《南中志》就是《南中八郡志》,魏完即其作者。《后汉书》注所引《南中志》二条,在他人或他书均引作《南中八郡志》,说明前者是后者的简称。惟魏完,日人杉本直治郎认为应作魏宏(见所著《〈西南异方志〉と〈南中八郡志〉》,载《东洋学报》第47卷,1962年)。原书已佚。魏完可能是西晋初人。南中,古地区名,其地相当今西南四川大渡河以南和云贵两省。三国蜀汉以巴、蜀为根据地,“南中”在巴、蜀之南,故名。八郡,蜀汉时指犍为、牂牁、越嶲、永昌、朱提、建宁、云南、兴古八郡;魏灭蜀后,又附益交趾、九真等郡。
〔12〕《广州记》: 这种不题撰人姓名的《广州记》,《要术》引有多条,可能当时有一种不标姓名的本子在流行。凡《要术》不题姓名而他书引录时题姓名者,在原文校记内校明。
〔13〕“九月正月□色”,有脱误。《史记·司马相如列传》司马贞《索隐》引《广州记》作“九月结实正赤”,可能是对的。
【译文】
《周礼·考工记》说:“橘树移栽越过了淮河以北,便变成了枳树 ……这是地理环境不同使它这样的。”
《吕氏春秋》说:“果实中味道美好的 ……有江浦的橘。”
《吴录·地理志》说:“朱光禄任建安郡太守,庭院中有橘树,冬天把树上的橘子包裹起来,到明年春夏天,橘子变成了青黑色,味道尤其美好。《上林赋》说的‘卢橘夏熟’,大概和这情形相近似。”
裴渊《广州记》说:“罗浮山有一种橘子,夏天成熟,像李子一样大小;剥掉皮吃味道酸,连皮一起吃很甜。又有一种‘壶橘’,形状、颜色都像柑子,不过皮厚些,辛香气味浓烈,味道也不坏。”
《异物志》说:“橘树,开白色的花,结赤色的果子,果皮芳香,〔里面〕又有美好的味道。只有江南有,其他地方不生长。”
《南中八郡志》说:“交趾特别出产有好橘子,大而且甜;可是不可多吃,多吃了使人下痢。”
《广州记》说:“卢橘,果皮厚,香气、颜色、大小都像柑,多酸味。九月到正月〔,颜色正赤〕。到明年二月,渐渐变成青色,到夏天成熟。味道也与冬天时候没有什么两样。土人叫作‘壶橘’。这一类有七八种,都不及吴郡、会稽郡的橘子好。”
甘(一五)
《广志》曰:“甘有二十一核〔1〕。有成都平蒂甘,大如升,色苍黄。犍为南安县〔2〕,出好黄甘。”
《荆州记》曰:“枝江有名(?)〔3〕。宜都郡旧江北有甘园〔4〕,名‘宜都甘’。”
《湘州记》曰〔5〕:“州故大城内有陶侃庙〔6〕,地是贾谊故宅〔7〕。谊时种甘,犹有存者。”
《风土记》曰:“甘,橘之属,滋味甜美特异者也。有黄者,有赪者,谓之‘壶甘’。”〔8〕
【注释】
〔1〕“核”,金抄空白二格,《津逮》本及清刻本作“种”,明抄作“”,当系“核”字之误。这句《类聚》卷八六引作“有甘一核”,《初学记》卷二八引作“有黄甘,一核”,都是“核”,不是“种”。《本草纲目》卷三〇记载“乳柑”说:“一颗仅二三核,亦有全无者 ……为柑中绝品也。”浙江黄岩、江西南丰所产乳橘(citrus reticulata var.kinokuni),福建漳州、广东潮安等地所产蕉柑(citrus reticulata var. tankan),都只有一二颗种子,或者全无,品质甘美。而“甘一”很容易错成“廿一”,再错就变成“二十一”,所以,“甘有二十一核”,应如《类聚》所引作“有甘一核”,前二字又倒错了。
〔2〕南安县: 汉置,南朝齐以后废,故治在今四川乐山。犍为郡属县。
〔3〕枝江: 县名,汉置,故治在今湖北枝江。“名”下《御览》卷九六六引《荆州记》有“甘”字,《渐西》本据补。
〔4〕宜都郡: 三国蜀置,故治在今湖北宜都西北,在长江南岸。
〔5〕《湘州记》: 据《隋书》、《新唐书》经籍志著录有庾仲雍、郭仲彦及缺名《湘州记》三种,《御览》引书总目又有甄烈《湘州记》一种,本条不知出自何种。惟据湘州旧城考之,当是公元412年以后的《湘州记》。书已亡佚。湘州,州治在今长沙。湘州于东晋咸和三年(328)并入荆州,至义熙八年(412)复设置,已在80多年之后,所谓“旧大城”,应指复建州城前的旧城。
〔6〕陶侃(259—334): 东晋大臣,今江西九江人。多次平定内乱后,任荆江二州刺史,都督八州诸军事,封长沙郡公。
〔7〕贾谊(前200—前168): 西汉政论家、文学家,今河南洛阳人。汉文帝时曾任太中大夫。后为大臣所忌,贬为长沙王太傅,迁梁怀王太傅而卒。在长沙三年,所谓“旧宅”,即居长沙时宅第。
〔8〕《御览》卷九六六引《风土记》“赪(chēng)者”重文,则专指“壶甘”。
【译文】
《广志》说:“有一种柑〔只有一颗核〕。又有成都出的平蒂柑,像一升的大小,颜色青黄。犍为郡南安县,出产有好黄柑。”
《荆州记》说:“枝江出产名〔柑〕。宜都郡旧时江北有柑园,所产的柑名叫‘宜都柑’。”
《湘州记》说:“湘州旧大城内有陶侃庙,庙址原来是贾谊的旧宅。贾谊那时种的柑树,还有留存的。”
《风土记》说:“柑是橘一类的,不过滋味甜美特别不同。有黄色的,有赭红色的,称为‘壶柑’。”
柚(一六)
《说文》曰〔1〕:“柚〔2〕,条也,似橙,实酢。”
《吕氏春秋》曰:“果之美者 ……云梦之柚。”〔3〕
《列子》曰〔4〕:“吴楚之国,有大木焉,其名为‘櫾’音柚,碧树而冬青,生实丹而味酸。食皮汁,已愤厥之疾。齐州珍之〔5〕。渡淮而北,化为枳焉。”
裴渊《记》曰〔6〕:“广州别有柚,号曰‘雷柚’〔7〕,实如升大。”
《风土记》曰:“柚,大橘也,色黄而味酢。”
【注释】
〔1〕“似橙,实酢”,今本《说文》作“似橙而酢”。郭璞注《尔雅·释木》“柚,条”也是“似橙,实酢”。
〔2〕柚: 芸香科柑橘属,学名citrus grandis,又名“文旦”、“抛”。常绿乔木。果实大,果皮海绵层厚,白色或红色,其果肉随之同色。品种多,以文旦柚、沙田柚等品质为优。
〔3〕引文见《吕氏春秋·本味》,文同。云梦,古泽薮名,说法不一,大致在今洞庭湖及其以北地区。
〔4〕《列子》: 相传战国时列御寇撰,《汉书·艺文志》著录之,八篇,早已亡佚。今本《列子》亦八篇,可能是晋人伪作,东晋张湛给它作注,有人说可能就是张湛编凑的伪书。列御寇,战国时道家代表,郑人。《庄子》中有许多关于他的传说。后世被道家所尊奉。引文见《列子·汤问》。《类聚》卷八七、《御览》卷九七三“柚”引均无“生”字,今本《列子》则无“青”字,此句作“碧树而冬生”,“生”应是“青”字之误。音注《列子》原有。
〔5〕齐州: 作为州名,后魏皇兴三年(469)始设置(州治在今济南),时已在刘宋末年,与张湛时代乖违,因此不能作州名讲。《尔雅·释地》“齐州”邢昺疏:“齐,中也。中州,犹言中国也。”《列子·黄帝》:“不知斯齐国几千万里。”张湛注:“斯,离也;齐,中也。”正是张湛以“齐”为中央的。齐州即中州,就是中土、中原之意,谓中原不产柚子而特别珍贵也。
〔6〕“裴渊《记》”,《御览》卷九七三引作“裴渊《广州记》”,所引文中无“广州”二字,《要术》也许是从书名窜入正文内。
〔7〕雷柚: 雷通“罍”、“镭”,古时壶形盛酒器。《本草纲目》卷三〇“柚”:“《广雅》谓之‘镭柚’。镭亦壶也。”(今本《广雅》无此语)是所谓镭柚,和壶橘一样,都以其圆倒卵形的形状如壶而得名。
【译文】
《说文》说:“柚,就是条,像橙子,味道酸。”
《吕氏春秋》说:“果实之中美好的 ……有云梦的柚。”
《列子》说:“吴和楚的地方,有一种大树,名叫‘櫾’音柚,树冠深绿色,叶子冬天常绿〔不脱落〕,结的果实〔里面带〕红色,味道酸。吃它果皮煎的汁,可以治疗郁闷气逆的病。齐州人很珍视它。移栽到淮河以北,就变成了枳树。”
裴渊《〔广州〕记》说:“广州别有一种柚,名叫‘雷柚’,果实像一个升的大小。”
《风土记》说:“柚是大形的橘,果皮黄色,味道酸。”
椵(一七)
《尔雅》曰:“,椵也。”〔1〕郭璞注曰:“柚属也。子大如盂,皮厚二三寸,中似枳,供食之,少味。”〔2〕
【注释】
〔1〕引文见《尔雅·释木》,无“也”字。
〔2〕郭璞注同《要术》,惟无“供”字,《御览》卷九七三“椵”引郭注亦无,《要术》似衍。而清邵晋涵《尔雅正义》“供”作“实”,则“枳实”连文,不知何据。
【译文】
《尔雅》说:“(fèi),就是椵(jiǎ)。”郭璞注解说:“是柚子一类的果树。果实像水盂大小,果皮二三寸厚,果肉像枳子,拿来吃味道并不好。”
栗(一八)
《神异经》曰:“东北荒中,有木高四十丈,叶长五尺,广三寸,名‘栗’。其实径三尺,其壳赤,而肉黄白,味甜。食之多,令人短气而渴。”〔1〕
【注释】
〔1〕今本《神异经》“广三寸”作“广三尺二寸”,《要术》“寸”应是“尺”字之误;“食之”下无“多”字,《御览》卷九六四“栗”引《神异经》较简略,亦无“多”字。“多”也可以连下读,作“大多”讲。
【译文】
《神异经》说:“东北荒远地方,有一种大树,四十丈高,叶子五尺长,三〔尺〕阔,名叫‘栗’。果实直径三尺,果壳赤色,果肉淡黄色,味道甜。吃得多了,使人气急而口渴。”
枇杷(一九)
《广志》曰〔1〕:“枇杷,冬花。实黄,大如鸡子,小者如杏,味甜酢。四月熟。出南安、犍为、宜都〔2〕。”
《风土记》曰〔3〕:“枇杷,叶似栗,子似〔4〕,十十而丛生。”
《荆州土地记》曰〔5〕:“宜都出大枇杷。”
【注释】
〔1〕《御览》卷九七一“枇杷”引《广志》产地无“南安”、“宜都”。
〔2〕这三处应该都是郡名。南安郡,东汉置,郡治在今甘肃陇西境。犍为郡,汉置,有今四川犍为、宜宾等广大地区。宜都郡,已见“甘(一五)”注释。
〔3〕《御览》卷九七一引《风土记》末尾多“四月熟”句。
〔4〕(nà):子。见“子(四三)”。
〔5〕《御览》卷九七一引作《荆州记》,内容相同,说明《荆州土地记》也简称为《荆州记》。
【译文】
《广志》说:“枇杷,冬天开花。果实黄色,大的像鸡蛋,小的像杏子,味道甜酸。四月成熟。出在南安、犍为、宜都。”
《风土记》说:“枇杷,叶子像栗树叶,果实像子,十个十个成簇地生长。”
《荆州土地记》说:“宜都出产大枇杷。”
椑(二〇)
《西京杂记》曰:“乌椑,青椑,赤棠椑。”〔1〕
“宜都出大椑。”〔2〕
【注释】
〔1〕《西京杂记》卷一所列各种“名果”,关于椑是:“椑三: 青椑,赤叶椑,乌椑。”椑(bēi),即椑柿,又名漆柿,即柿树科的油柿(diospyros kaki var.sylvestris),是柿的变种。
〔2〕“宜都出大椑”这句原接写在“赤棠椑”下面,变成《西京杂记》文,但《西京杂记》无此句。《御览》卷九七一“椑”引此句标明“《荆州土地记》曰”,《要术》脱书名。
【译文】
《西京杂记》说:“有乌椑,青椑,赤棠椑。”
〔《荆州土地记》说:〕“宜都出产大椑。”
甘蔗(二一)
《说文》曰:“蔗也。”〔1〕按: 书传曰〔2〕,或为“芋蔗”,或“干蔗”,或“邯”,或“甘蔗”,或“都蔗”,所在不同。
雩都县土壤肥沃〔3〕,偏宜甘蔗,味及采色,余县所无,一节数寸长。郡以献御。
《异物志》曰:“甘蔗,远近皆有。交趾所产甘蔗特醇好,本末无薄厚,其味至均。围数寸,长丈余,颇似竹。斩而食之,既甘;迮取汁为饴饧〔4〕,名之曰‘糖’,益复珍也。又煎而曝之,既凝,如冰,破如博棋〔5〕,食之,入口消释,时人谓之‘石蜜’者也。”
《家政法》曰:“三月可种甘蔗。”
【注释】
〔1〕《说文》:“,蔗也。蔗,蔗也。”都是“蔗”连文,这里不能读为“,蔗也”。古有单呼薯蓣类为“”,从无单呼甘蔗为“”。
〔2〕“书传曰”云云,是贾氏摘录文献所载甘蔗的异名。各异名均见于魏晋以后文献,但“芋蔗”未见,或应作“竿蔗”,但考虑到“芋”与“”、“都”音近,姑仍其旧。
〔3〕雩(yú)都县: 汉置,在今江西于都。这条前面脱去书名。
〔4〕“为”,原作“如”,《御览》卷九七四引《异物志》作“为”,应作“为”。甘蔗汁未经煎制只能是蔗浆,不是“饴饧”。南宋王灼《糖霜谱》:“自古食蔗者,始为蔗浆 ……其后为蔗饧 ……其后又为石蜜。”
〔5〕“博棋”,原作“塼其”,形似之误。《御览》卷八五七“蜜”引《异物志》是“破如博棋,谓之石蜜”,据改。
【译文】
《说文》说:“就是蔗。”〔思勰〕按: 古书上记载或者作“芋蔗”,或者作“干蔗”,或者作“邯”,或者作“甘蔗”,或者作“都蔗”,多有不同。
雩都县土壤肥沃,特别宜于种甘蔗。甘蔗的味道和色泽,都是别的县及不到的,一节几寸长。郡里用来进贡皇家。
《异物志》说:“甘蔗,远近地方都有。交趾出产的甘蔗,味道特别醇浓,从根到末梢没有甜淡之分,甜味极为均匀。周围几寸粗,一丈多长,很像竹竿。斩断了吃,固然甜美;榨出汁来煎成饴饧,管它叫‘糖’,更可珍贵。又把汁煎得更浓,在太阳底下晒,等到凝固了,像冰一样,破开成棋子块的大小,拿来吃,入口就溶消了,当时人叫它为‘石蜜’。”
《家政法》说:“三月可以种甘蔗。”
(二二)
《说文》曰:“,芰也。”〔1〕
《广志》曰:“钜野大,大于常。淮汉之南,凶年以芰为蔬,犹以预为资也。钜野,鲁薮也。”〔2〕
【注释】
〔1〕“”,今本《说文》从水作“蔆”。二字通,《广雅·释草》:“、芰,薢茩也。”今写作“菱”,即菱角,古又名“芰”。但菱和“芡(二六)”都是北方早有的,《要术》卷六《养鱼》就附有种芰、种芡的方法,并非“非中国物产”。
〔2〕《类聚》卷八二、《御览》卷九七五“菱”均引到《广志》此条。《要术》“大”下原有“也”字,二书引无;“为资”下原无“也”字,《类聚》引有。显然,《要术》“也”字原应在“为资”下,今为移正。钜野,古大泽名,在今山东巨野北,早已湮废。
【译文】
《说文》说:“,就是芰。”
《广志》说:“钜野的大,比一般的都大。淮河汉水以南,遇到荒年把菱角当粮食,好像靠薯蓣之类渡过难关一样。钜野,是鲁地方的大泽。”
(二三)
《尔雅》曰〔1〕:“棪,其也。”郭璞注曰:“棪,实似柰,赤,可食。”〔2〕
【注释】
〔1〕引文见《尔雅·释木》,末无“也”字。郭注同《要术》。
〔2〕棪(yǎn): 虽然郭璞作了这样的解说,但未见其他可资佐证的资料,未悉是何种植物。
【译文】
《尔雅》说:“棪,就是(sù)其。”郭璞注解说:“棪,果实像柰,赤色,可以吃。”
刘(二四)
《尔雅》曰〔1〕:“刘〔2〕,刘杙也。”郭璞曰:“刘子,生山中。实如梨,甜酢,核坚。出交趾。”
《南方草物状》曰〔3〕:“刘树,子大如李实。三月花色,仍连着实 〔4〕。七八月熟,其色黄,其味酢。煮蜜藏之,仍甘好。”
【注释】
〔1〕引文见《尔雅·释木》,末无“也”字。郭注同《要术》。
〔2〕刘: 又名“刘子”,也叫“榴子树”,文献间有记述,内容简略,不能确指为何种植物,但肯定不是安石榴。
〔3〕《南方草物状》: 各家书目未见著录,惟类书、本草书多有引录,作者是徐衷,当是东晋、刘宋间人。所谓“草物”包括动、植、矿物,与专记“草木”的《南方草木状》是根本不相干的两本书。但北宋以前文献有引作《南方草木状》者,实即《南方草物状》,并非今本《南方草木状》。今本《南方草木状》,旧题晋嵇含撰,实系后人撮拾前人文献而成的伪书(见拙著《〈南方草木状〉的诸伪迹》,《中国农史》1984年第3期)。《御览》卷九七三“刘”引《南方草物状》较简约,但多产地:“出交趾、武平、兴古、九真。”
〔4〕《南方草物状》在说到开花结实过程时有一特用“术语”,总是说“×月花色,仍连着实”,为他书所绝无,是辨别徐衷书的重要参证之一。吾点校改“色”为“包”(通“苞”),连下句读,但不致都错成“色”,而且苞片也有早落的,那就不是“仍然连着实”了。“色”应理解为显现颜色,即花朵开放之意;“仍”作“乃”字用,是那时习用词,全句是说某月开始展放花朵,接着不久就开始结果了。
【译文】
《尔雅》说:“刘,就是刘杙(yì)。”郭璞注解说:“刘子,生在山中。果实像梨,味道甜酸,核坚硬。出在交趾。”
《南方草物状》说:“刘树,果实像李子大小。三月展放花朵,接着不久就开始结果了。七八月成熟,颜色黄,味道酸。用蜜煮过渍藏,就甜美好吃。”
郁〔1〕(二五)
《豳·诗义疏》曰〔2〕:“其树高五六尺。实大如李,正赤色,食之甜。
“《广雅》曰:‘一名雀李,又名车下李,又名郁李,亦名棣,亦名薁李。’《毛诗·七月》:‘食郁及薁。’”〔3〕
【注释】
〔1〕郁: 即蔷薇科的郁李(prunus japonica)。落叶小灌木,高1—1.5米。果实小,球形,暗红色。
〔2〕《豳·诗义疏》指《诗经·豳风》部分的《诗义疏》,《御览》卷九七三“郁”即引作《诗义疏》,引文基本相同,仅个别无关紧要字有差异。
〔3〕今本《广雅·释木》没有这么多的别名,文例亦迥异。此条应是《诗义疏》原引,只录其异名,改变《广雅》原文形式,这在古人引书是很平常的。但《要术》原系提行另列,姑存其原式。异名很多,可能《诗义疏》所见《广雅》原是如此,也可能出于别的书,《诗义疏》误题书名。但无论如何,此条是《诗义疏》文,末后殿以《诗》句,正是它疏《诗》的一种方式,以下各目多见。
【译文】
《豳诗》的《诗义疏》说:“郁树五六尺高。果实像李子大小,颜色正赤,吃着味道甜。
“《广雅》说:‘一名雀李,又名车下李,又名郁李,也叫棣,也叫薁李。’《毛诗·七月》有:‘〔六月〕食郁及薁(yù)。’”
芡(二六)
《说文》曰:“芡,鸡头也。”〔1〕
《方言》曰〔2〕:“北燕谓之 〔3〕,音役。青、徐、淮、泗谓之芡〔4〕,南楚江、淅之间谓之鸡头、雁头。”
《本草经》曰:“鸡头,一名雁喙。”〔5〕
【注释】
〔1〕《说文》同《要术》引。但“芡”已见于卷六《养鱼》,“中国”也有,与本卷体例不合。
〔2〕引文见《方言》卷三,是节引。《四部丛刊》本《方言》“”作“”,疑误。“淅”是淅水,在河南西陲,是汉水的小支流,与长江不相称,《方言》作“南楚江、湘之间”,疑是“湘”字之误。
〔3〕北燕: 指今河北长城以北地方。
〔4〕青、徐、淮、泗: 今山东中部至江苏北部等地区。
〔5〕《神农本草经》作:“鸡头实 ……一名雁喙实。”
【译文】
《说文》说:“芡,就是‘鸡头’。”
《方言》说:“北燕地方管它叫‘’,音役。青、徐、淮、泗之间管它叫芡,南楚长江〔、湘水〕之间管它叫‘鸡头’、‘雁头’。”
《本草经》说:“鸡头,又叫‘雁喙’。”
(二七)
《南方草物状》曰:“甘 〔1〕,二月种,至十月乃成卵。大如鹅卵,小者如鸭卵。掘食,蒸食,其味甘甜。经久得风,乃淡泊。出交趾、武平、九真、兴古也〔2〕。”
《异物志》曰:“甘 ,似芋,亦有巨魁。剥去皮,肌肉正白如脂肪。南人专食,以当米谷。蒸、炙皆香美。宾客酒食亦施设,有如果实也。”〔3〕
【注释】
〔1〕甘(shu): 不是现在俗名“山薯”、“红苕”的旋花科植物番薯(ipomoea batatas),而只能是薯蓣科薯蓣属(dioscorea)的植物,但不像现在两广仍有栽培的甜薯(d. esculenta),未详何种。番薯原产美洲中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才由越南等地传入我国,六朝那时根本不知道。
〔2〕武平: 郡名,公元271年三国吴置,在今越南北部。 九真: 郡名,在今越南中部偏北清化、河静等地。 兴古: 郡名,公元225年三国蜀置,在今贵州西南角和云南边区。见清洪亮吉等《补三国疆域志补注》(《二十五史补编》)。
〔3〕《御览》卷九七四引作陈祈畅《异物志》,内容相同,“蒸炙”以下作正文。
【译文】
《南方草物状》说:“甘,二月里种,到十月长成卵圆形的块。块大的像鹅蛋,小的像鸭蛋。掘出来生吃,或者蒸了吃,味道都甜。放久了受了风,味道就变淡了。出在交趾、武平、九真、兴古。”
《异物志》说:“甘,像芋,中心也有大块。剥去皮,肉像脂肪一样白。南方人作为主食,当作米粮。蒸吃、烤吃都香美。宴请宾客的酒席上也用到它,好像果实一样。”
薁(二八)
《说文》曰:“薁,樱也。”〔1〕
《广雅》曰:“燕薁,樱薁也。”〔2〕
《诗义疏》曰:“樱薁,实大如龙眼,黑色,今‘车鞅藤’实是。《豳诗》曰:‘六月食薁。’”〔3〕
【注释】
〔1〕《说文》作:“薁,婴薁也。”《要术》所引疑脱下一“薁”字。薁,这是葡萄科的薁(vitis adstricta),落叶木质藤本。浆果小球形,黑色。又名野葡萄、山葡萄。字又音郁,因此“薁”又是郁李的异名,即(二五)目的“郁”。孔颖达误认为《豳风·七月》的“薁”就是郁李,清王念孙《广雅疏证》、段玉裁注《说文》对此都有辩证。
〔2〕《广雅·释草》作:“燕薁,舌也。”
〔3〕此条《御览》卷九七四无引,但引有《魏王花木志》转引《诗疏》称:“《诗疏》: 一名‘车鞅藤’。”或即指《诗义疏》。孔颖达没有见到《诗义疏》,因此根据《晋宫阁铭》推测《豳风·七月》的“薁”就是“薁李”,变成与“郁”为同物,即郁李,引起后人的纠缠。
【译文】
《说文》说:“薁,就是樱〔薁〕。”
《广雅》说:“燕薁,就是樱薁。”
《诗义疏》说:“樱薁,果实像龙眼大小,黑色,就是现在‘车鞅藤’的子实。《豳诗》有‘六月食〔郁及〕薁’。”
杨梅〔1〕(二九)
《临海异物志》曰:“其子大如弹子,正赤,五月熟。似梅,味甜酸。”
《食经》藏杨梅法:“择佳完者一石,以盐一升淹之。盐入肉中,仍出,曝令干熇。取杬皮二斤,煮取汁渍之,不加蜜渍。梅色如初,美好,可堪数岁。”〔2〕
【注释】
〔1〕杨梅: 杨梅科,学名myrica rubra,常绿乔木,雌雄异株。原产我国,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有很多栽培品种。北方不产。
〔2〕《御览》卷九七二引《食经》基本相同,“可堪数岁”作“可留数月”。
【译文】
《临海异物志》说:“杨梅果实像弹丸大小,颜色正赤,五月成熟。像梅子,味道甜酸。”
《食经》渍藏杨梅的方法:“选得完整无损的好杨梅一石,用一升盐腌渍着。等到盐进入果肉中,就取出来,晒到干燥。再取杬木皮二斤,加水煮出汁来腌渍,不要加蜜浸渍。这样,杨梅颜色像新鲜的一样,很好,可以保藏几年。”
沙棠(三〇)
《山海经》曰〔1〕:“昆仑之山 ……有木焉,状如棠,黄华赤实,味如李而无核,名曰‘沙棠’〔2〕。可以御水,时使不溺。”
《吕氏春秋》曰:“果之美者,沙棠之实。”〔3〕
【注释】
〔1〕引文见《山海经·西山经》“西次三经”,文句略同。
〔2〕沙棠: 文献所记,尚有《广志》、《南越志》、《登罗浮山疏》等,《本草纲目》也有记述,但除产地多为岭南外,没有更多的内容,而《本草纲目》说到:“食之,却水病。”(卷三一“沙棠果”)又《本草纲目》卷三〇“海红”引沈立《海棠谱》说:“棠有甘棠、沙棠、棠梨。”海红是蔷薇科的海棠果(malus prunifolia)。看来,沙棠似是蔷薇科苹果属(malus)的植物。
〔3〕见《吕氏春秋·本味》,文同。
【译文】
《山海经》说:“昆仑山中 ……有一种树,形状像棠树,开黄色的花,结赤色的果,味道像李子,但没有核,名叫‘沙棠’。吃了可以抗御水害,不致溺水。”
《吕氏春秋》说:“果实中美好的,有沙棠的果子。”
柤(三一)
《山海经》曰:“盖犹之山,上有甘柤,枝干皆赤黄,白花黑实也。”〔1〕
《礼·内则》曰:“柤、梨、姜、桂。”郑注曰:“柤,梨之不臧者 ……皆人君羞。”〔2〕
《神异经》曰〔3〕:“南方大荒中有树,名曰‘柤’。二千岁作花,九千岁作实。其花色紫。高百丈,敷张自辅。叶长七尺,广四五尺,色如绿青〔4〕。皮如桂,味如蜜;理如甘草,味饴。实长九围,无瓤、核,割之如凝酥。食者,寿以万二千岁。”
《风土记》曰:“柤,梨属,内坚而香〔5〕。”
《西京杂记》曰:“蛮柤。”〔6〕
【注释】
〔1〕见《山海经·大荒南经》,“枝干皆赤黄”作“枝干皆赤,黄叶”,《要术》似脱“叶”字(《渐西》本补“叶”字)。柤(zhā),通“樝”,即“楂”字。这里是蔷薇科的樝子(chaenomeles japonica)。樝子与木瓜同属,但与梨同科异属,不是“不好的梨”,陶弘景已指出郑玄误释;也不是王祯说的“小的梨”。
〔2〕《礼记·内则》“柤”作“楂”,字同。郑玄注则是:“椇,蔾之不臧者。自牛脩至此三十一物,皆人君燕食所加庶羞也。”《要术》是摘引。“庶”是众多,“羞”是好食品。“椇蔾”,据阮元校勘是“柤梨”之误。
〔3〕《御览》卷九六七“楂”引《神异经》较简,多有异文,末有小注:“张茂先注曰:‘柤梨。’”《神异经》旧题张华(茂先)注。“围”状粗大,状“长”不词,《要术》“长”宜作“大”,或如《御览》引作“实长九尺”。
〔4〕绿青: 一种绿色颜料,是孔雀石的粉末作成,中国画常用以着色。
〔5〕“内坚”,《观象庐丛书》本《要术》改作“肉坚”,其实不改也可以。
〔6〕《西京杂记》是:“查三: 蛮查,羌查,猴查。”蛮柤,即蔷薇科的榠樝(cydonia sinensis),比木瓜大,黄色。榠樝和樝子味道都酸涩,但有特殊香气。
【译文】
《山海经》说:“盖犹的山上,生有甘柤,树枝树干都是赤色,〔叶〕黄色,花白色,果实黑色。”
《礼记·内则》说:“柤、梨、姜、桂。”郑玄注解说:“柤是不好的梨 ……这些都是君王的好食品。”
《神异经》说:“南方很荒远的地方,有一种大树,名称叫‘柤’。两千年才开花,九千年才结果。它的花紫色。树有一百丈高,枝叶茂密地铺张开来簇拥着自身。叶子七尺长,四五尺阔,颜色像绿青。树皮像桂皮,味道像蜜;木理像甘草,味道甜。果实九围〔大〕,剖开来,里面没有瓤肉,也没有核,而是像凝结的酥油。吃到的人,长寿可到一万二千岁。”
《风土记》说:“柤是梨一类的,里面硬实而香。”
《西京杂记》说:“有蛮柤。”
椰(三二)
《异物志》曰〔1〕:“椰树〔2〕,高六七丈,无枝条。叶如束蒲,在其上。实如瓠,系在于巅〔3〕,若挂物焉。实外有皮如胡卢。核里有肤,白如雪,厚半寸,如猪肤,食之美于胡桃味也。肤里有汁升余,其清如水,其味美于蜜。食其肤,可以不饥;食其汁,则愈渴。又有如两眼处,俗人谓之‘越王头’〔4〕。”
《南方草物状》曰:“椰,二月花色,仍连着实;房相连累,房三十或二十七八子〔5〕。十一月、十二月熟,其树黄实〔6〕,俗名之为‘丹’也〔7〕。横破之,可作碗;或微长如栝蒌子〔8〕,从破之,可为爵〔9〕。”
《南州异物志》曰〔10〕:“椰树,大三四围〔11〕,长十丈,通身无枝。至百余年。有叶,状如蕨菜,长丈四五尺〔12〕,皆直竦指天。其实生叶间,大如升,外皮苞之如莲状〔13〕。皮中核坚。过于核,里肉正白如鸡子,着皮,而腹内空: 含汁,大者含升余。实形团团然,或如瓜蒌。横破之,可作爵形,并应器用,故人珍贵之。”
《广志》曰:“椰出交趾,家家种之。”
《交州记》曰:“椰子有浆。截花,以竹筒承其汁,作酒饮之,亦醉也。”〔14〕
《神异经》曰〔15〕:“东方荒中有‘椰木’,高三二丈,围丈余,其枝不桥。二百岁,叶尽落而生华,华如甘瓜。华尽落而生萼,萼下生子,三岁而熟。熟后不长不减,形如寒瓜,长七八寸,径四五寸,萼覆其顶。此实不取,万世如故。取者掐取,其留下生如初〔16〕。其子形如甘瓜。瓤,甘美如蜜,食之令人有泽;不可过三升,令人醉,半日乃醒。木高,凡人不能得;唯木下有多罗树〔17〕,人能缘得之。一名曰‘无叶’,一名‘倚骄’。”张茂先注曰:“骄,直上不可那也。”
【注释】
〔1〕《御览》卷九七二“椰”引《异物志》极简略,“愈渴”误作“增渴”,盖误解消解的“愈”为更加、越发也。
〔2〕椰树: 即棕榈科的椰子(cocos nucifera)。常绿乔木,高20—30米,直立无分枝,上下大小近乎一致。羽状复叶,簇生于茎顶,下束而上分。肉穗花序着生于顶端叶丛间。果实圆形或椭圆形,少数三棱形,直径15厘米以上,由外果皮、中果皮、内果皮、胚乳、胚和椰子水构成。外果皮即果实外表的革质薄层,中果皮成熟后是厚而疏松的棕色纤维层,内果皮即椰壳,坚硬,即所谓“核”。椰壳里面是胚乳,俗称“椰肉”,为白色的肉质层,富含脂肪,附着于椰壳上。胚乳里面为果腔,中含椰子水,即所谓“汁”或“浆”,其味清甜有香气,为热带地方最佳的清凉饮料。本目各书对椰果结构的描述都非常细致精确。
〔3〕“巅”,原作“山头”,不通。《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上林赋》“留落胥余”,司马贞《索隐》引《异物志》作“系在颠”,《御览》卷九七二引作“系之巅”,显然,“山头(頭)”是“巅”字拆开错成,据改。
〔4〕如两眼: 指内果皮近基部的萌发孔。椰壳近基部有三个圆形凹点,幼芽从这里萌发,通称“果眼”或“芽眼”。其中一般仅有一个发育完全,其余两个较小,已退化。 越王头: 据《御览》卷九七二引《异物志》是指整个椰果。神话传说,古时林邑国王(东汉末建国于今越南中南部)与越王有怨隙,派刺客取得越王头,挂在树上,不久变为椰子。林邑国王恨极,取椰子剖开作饮器。越王是在大醉时被刺的,所以椰子浆就像酒一样。
〔5〕房: 此指果序的分枝。
〔6〕“其树黄实”,椰子成熟时外果皮黄色或褐色,但文句勉强,疑应作“其实黄”。
〔7〕丹: 马来语tua的对音,意思是成熟,非指丹色。
〔8〕栝蒌子: 即葫芦科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的果实,卵圆形至广椭圆形。也叫瓜蒌。
〔9〕关于用椰壳作器皿,旧时岭南笔记类书记载颇多,大如水罐子,小如碗、酒盏等,考究的镶以金属,以防破裂。
〔10〕《南州异物志》: 《隋书》、新旧《唐书》经籍志均著录,《隋志》题“吴丹阳太守万震撰”。《要术》又引有《南方异物志》,实为同一书。书已佚。万震,三国吴时人,曾任丹阳太守,其他无可考。
〔11〕围: 此指“拱把”为一围,即两手的拇指食指相围合。
〔12〕蕨菜: 即凤尾蕨科的蕨(pteridium aquilinum var. latiusculum),以其嫩叶可食,俗名“蕨菜”。叶大,羽状复叶,椰叶羽状复叶似之。 长丈四五尺:椰叶长4—6米,一丈四五尺合今尺还不到4米,毫不夸张。或谓“丈”字是衍文,删去,译成“四五尺长”,失察。
〔13〕指包裹在外面的中果皮,其纤维层疏松柔软,有似莲蓬。
〔14〕切断椰子的花轴,其“伤流”富含糖分,可以作成酒。其实植物果子“果糖”放着一段时日也会自然酵解变成酒。椰子水也一样,椰果放上几天,其富含糖水的浆水也会自然酒化,这时喝多了也会醉人,但新鲜椰果的浆水是不会醉人的。
〔15〕《御览》卷九七二引《神异经》极简略,止于“径四五寸”,无下文,但树高多“或十余丈”句,今辑本《神异经》作“高三千丈”。清初汪灏等《广群芳谱》所引多有润饰,疑后人所增改,但有错脱。
〔16〕“其留下生如初”,《广群芳谱》改作“若取子而留萼,萼复生子”。
〔17〕多罗树: 南宋释法云《翻译名义集》卷三“林木篇”:“多罗,旧名贝多。”贝多是梵语pattra的音译,也译“贝多罗”。这是桑科无花果属(ficus)的菩提树(ficus religiosa),又名“思惟树”。参看(一一四)目“槃多”。
【译文】
《异物志》说:“椰树,六七丈高,没有分枝。叶子像束着的一蓬蒲草,簇生在茎干顶上。果实像圆葫芦,着生在顶上,好像挂着什么东西似的。果实外面有一层皮,像葫芦的皮。核里面有一层肉,像雪一样白,半寸厚,像猪膘肉,吃起来比胡桃的味道还好。肉里面有一升多的液汁,像水一样清,味道比蜜还美。肉,吃了可以不饿;汁,喝了可以止渴。又果实上还有个地方像两只眼睛,因此俗人〔就把椰果〕叫作‘越王头’。”
《南方草物状》说:“椰子,二月绽放花朵,接着不久就开始结果。果实一房一房地连累着,每房有三十个或二十七八个果子。十一月、十二月成熟,果实成为黄色,本地人叫它为‘丹’。〔圆形的〕横着破开,可以作碗;或者稍微长圆形像栝蒌子的,竖着破开,可以作酒盏。”
《南州异物志》说:“椰树,有三四围粗,十丈高,整条树干没有分枝。寿命有一百多年。叶片像蕨菜的形状,一丈四五尺长,都耸直地指向天空。果实着生在叶丛间,有升那么大,外层有皮包着像莲蓬。皮里面的核,坚硬。通过核,里面有肉,颜色正白像熟的蛋白一样,是附着于核上的。而肉的内腔是空的,里面含着液汁,大的含有一升多的汁。果实的形状,有的团团的成圆形,有的像瓜蒌那样〔成椭圆形〕。横着破开来,可以作成酒器,也可以作成其他器皿,所以人们都觉得它很珍贵。”
《广志》说:“椰子出在交趾,家家都有种植。”
《交州记》说:“椰子有浆汁。切断花轴,用竹筒接得液汁,作成酒,喝了也会醉人。”
《神异经》说:“东方荒远的地方,有一种‘椰木’,三二丈高,周围一丈多粗,没有横枝条。二百年后,叶子完全脱落后长花,花像甜瓜的花。花落尽了长出萼,萼里面结果子,三年成熟。成熟之后,果实不长大,也不缩小,形状像寒瓜,七八寸长,直径四五寸,萼片覆盖着顶端。这果实如果不采摘,一万世之后,也还是那个老样子不变。采摘时要掐断果柄摘取,下面留着的还会像当初一样长出果子。果子形状像甜瓜。果瓤像蜜一样的甜美,吃了让人有光泽;但不可超过三升,使人醉醺醺的,半天才能醒过来。树很高,一般人采不到,不过树下面有多罗树长着,人们可以攀缘上去采得。这椰木又名‘无叶’,又名‘倚骄’。”张华注解说:“骄是一直在上面没法采下的意思。”
槟榔(三三)
俞益期《与韩康伯笺》曰〔1〕:“槟榔〔2〕,信南游之可观: 子既非常,木亦特奇,大者三围,高者九丈。叶聚树端,房构叶下,华秀房中〔3〕,子结房外。其擢穗似黍〔4〕,其缀实似谷。其皮似桐而厚,其节似竹而穊〔5〕。其内空,其外劲,其屈如覆虹,其申如缒绳。本不大,末不小;上不倾,下不斜: 调直亭亭〔6〕,千百若一。步其林则寥朗,庇其荫则萧条,信可以长吟,可以远想矣。性不耐霜,不得北植,必当遐树海南;辽然万里,弗遇长者之目,自令人恨深。”
《南方草物状》曰:“槟榔,三月花色,仍连着实,实大如卵。十二月熟,其色黄;剥其子,肥强可不食〔7〕,唯种作子。青其子,并壳取实,曝干之,以扶留藤、古贲灰合食之〔8〕,食之即滑美〔9〕。亦可生食,最快好。交阯、武平、兴古、九真有之也。”
《异物志》曰:“槟榔,若笋竹生竿〔10〕,种之精硬〔11〕,引茎直上,不生枝叶,其状若柱。其颠近上未五六尺间,洪洪肿起,若瘣黄圭切,又音回。木焉〔12〕;因坼裂,出若黍穗,无花而为实〔13〕,大如桃李。又生棘针〔14〕,重累其下,所以卫其实也。剖其上皮,煮其肤,熟而贯之〔15〕,硬如干枣。以扶留、古贲灰并食,下气及宿食、白虫,消谷。饮啖设为口实。”
《林邑国记》曰〔16〕:“槟榔树,高丈余〔17〕,皮似青桐,节如桂竹〔18〕,下森秀无柯,顶端有叶。叶下系数房,房缀数十子〔19〕。家有数百树。”
《南州八郡志》曰〔20〕:“槟榔,大如枣,色青,似莲子。彼人以为贵异,婚族好客,辄先逞此物;若邂逅不设,用相嫌恨。”
《广州记》曰:“岭外槟榔,小于交阯者,而大于子,土人亦呼为‘槟榔’。”〔21〕
【注释】
〔1〕《水经注》卷三六《温水》引豫章俞益期《与韩康伯书》删去槟榔的描述,极简略。《类聚》卷八七及《御览》卷九七一“槟榔”所引均稍简(《类聚》作“喻益期”)。《御览》“木亦特奇”下多“云温交州时度之”句。“云温”,《要术》张步瀛校本录有张定均校勘《御览》的校语说“一本作‘予在’”,《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卷一五引俞《笺》作“余在”,则“云”是“予”的残误,而“温”应作“在”,是说“我在交州时度量过树干的大小高矮”。
〔2〕槟榔: 棕榈科的槟榔(areca catechu),常绿乔木,高10—18米,直立无分枝。原产东南亚,我国两广、云南、福建等地有栽培。
〔3〕房: 此指槟榔花序外面佛焰苞状的大形苞片,长倒卵形,长达40厘米,花在大苞片内开展。
〔4〕擢穗似黍: 抽穗像黍子。这和下面《异物志》说的“出若黍穗”(抽出像黍穗的穗子)一致。按: 槟榔的肉穗花序长在叶鞘束基部,多分枝,排成圆锥花序式,犹如黍穗的圆锥花序从叶鞘间抽生。
〔5〕其节似竹而穊: 指槟榔叶脱落后所形成的明显的环纹,即残留的叶痕,像竹节,但很密。可《林邑国记》说“节象桂竹”,就难以理解了。
〔6〕“调直”,原作“稠直”,不词。《类聚》及《本草纲目》卷三一“槟榔”引均作“调直”,《御览》卷九七一引《林邑记》同,意即匀直,据改。上文“似谷(穀)”,应是“似榖”之误,即桑科的构树,其果实圆形,与槟榔的卵圆形果实相似,而与谷的种子风马牛也。
〔7〕“肥强可不食”,当指老熟干燥了的种子坚硬不好吃,则“肥”宜作“坚”,“可不”应倒作“不可”。
〔8〕扶留藤、古贲(fén)灰: 见“扶留(四九)”。
〔9〕“食之”,重复,疑应作“煮之”,在上文“取实”下,作“取实煮之,曝干”,“干”下“之”字衍。下条引《异物志》有“煮其肤”,《本草纲目》卷三一亦称“煮其肉而干之”。这样的处理是为了便于贮藏,《本草图经》记载:“其实春生,至夏乃熟。然其肉极易烂,欲收之,皆先以灰汁煮熟,仍火焙熏干,始堪停久。”这样,才与下文“亦可生食”相对应。
〔10〕若笋竹生竿: 这是说槟榔树干的生长过程跟竹笋长成竹竿相似。这包含着两种现象: 叶的脱落,环纹或节的显现。竹的主竿所生的叶,即箨,竹笋时期包在笋外,在竹竿继续生长中陆续脱落,竹节也就裸露于外;槟榔干在长高的过程中,因叶的陆续脱落而逐年呈现多数明显的环纹状的“节”,和笋长成多节的竹竿相似,当然,节的疏密是大不相同的。
〔11〕“种之精硬”,费解。《本草纲目》卷三一说:“初生若笋竿,积硬引茎直上。”意谓积渐坚硬,引茎直上,符合实际,“种之”疑是“积久”的形误。
〔12〕瘣(huì)木: 原指因病害而茎干肿胀的树木,这里指隆隆肿胀的孕育于叶鞘束基部的肉穗花序。花序从最下一叶的叶鞘束下抽生,而叶鞘很早,因而长花处上距茎顶丛生叶处也很远,《异物志》作者目测大约相距“五六尺间”。
〔13〕无花而为实: 不开花就结果实。叶鞘基部肿胀处破裂开来,就钻出肉穗花序,发生像黍穗般的分枝。但由于花很小,不显眼,又被大苞片包覆着,大概因此古人认为“无花而为实”。
〔14〕棘针: 槟榔茎叶不生棘刺,推测大概指具尖突的萼片,起保护花蕾的作用。
〔15〕上皮: 指纤维质的果皮,也叫“槟榔衣”,即中药所称“大腹皮”。 肤:就是“肉”,也就是“槟榔子”,是咀嚼的部分。煮熟串挂起来晒干,是为了便于贮藏。
〔16〕《林邑国记》: 《隋书·经籍志二》著录“《林邑国记》一卷”,无撰人姓名。《水经注》中屡引之。书已佚。林邑国始建于东汉末,其地在今越南中南部。《类聚》卷八七、《御览》卷九七一引《林邑记》均较详,其中有一联骈句“仰望眇眇,如插丛蕉于竹杪;风至独动,似举羽扇之扫天”,描写椰树高耸挺拔,羽状复叶迎风摇晃,像一丛蕉叶插在竹杪上,像一把把大羽扇在扫荡天空,十分生动贴切,文采亦颇可观。
〔17〕“高丈余”,与事实不符,《类聚》、《御览》均引作“高十余丈”,《要术》有误。
〔18〕“节如桂竹”,疑有误文。按: 桂竹(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节间长可达45厘米,而节甚突起,可槟榔的叶痕残留的节环虽然明显,但并不如桂竹的突起,而且很密,无论如何不像节如桂竹。
〔19〕槟榔肉穗花序多分枝,每枝可结果多至两三百颗。
〔20〕《类聚》卷八七、《御览》卷九七一均引作《南中八郡志》,是同一书,而《要术》误“中”为“州”。因“南中”是西南边区的大地区名,“八郡”有所专指,而“南州”是泛指南方,非大部州之名,并无特定的郡属关系。
〔21〕《类聚》卷八七引有顾徽(应是“微”)《广州记》,与《要术》不同,全文是:“山槟榔,形小而大于子。子,土人亦呼为槟榔。”子最小,《名医别录》:“俗人呼为‘槟榔孙’。”
【译文】
俞益期写给韩康伯的信中说:“槟榔,确实是游历南方见到的奇树: 果实已是不平常,树也特别奇异,大的有三围粗,高的有九丈长。叶子簇聚在树干顶上,花房抽生在叶丛底下,花在房里开展,果实在房外长着。它抽穗像黍子,结果像〔楮实〕。树皮像梧桐,但厚一些;节像竹子,但很密。树干中心空虚,外层劲韧,弯曲它可以像垂曲着的虹一样〔,不会折断〕;伸直了像缒着重物的绳子一样〔,笔直不弯曲〕。下端不特别粗,上梢不特别细;上面不歪倾,下面不偏斜: 亭亭高耸,均匀挺直,千百株都一个样。在这林子里散步,觉得空疏开朗;待在树荫下休息,又觉得清静寂寞,真可以使人长吟,使人遐想。这树不耐霜冻,不能移植到北方,只能远远地种在海南;跟中原隔着万里之遥,不能让长者您亲眼一见,自然叫人深深怅恨!”
《南方草物状》说:“槟榔,三月展放花朵,接着不久就开始结果,果实像蛋一样大。十二月成熟,颜色黄。剥开〔老熟的〕种子,〔坚〕硬不好吃,只能用来作种子。但果实还青色时,连壳一并采下来,〔煮过,〕晒干,配上扶留藤和古贲灰一起吃,味道就滑美。也可以生吃,最为爽快好吃。交趾、武平、兴古、九真都有出产。”
《异物志》说:“槟榔树,跟竹笋长成竹竿相似,〔日子长了渐渐〕长得坚硬,茎干一直向上挺长,不生分枝分叶,形状像一根柱子。靠近茎顶不到五六尺的地方,隆隆地肿胀起来,好像〔害了病的〕瘣木,因而就爆裂开来,抽出像黍穗的穗子,不开花就结果实,大小像桃子或李子。又有棘针,重叠长在下面,是保护果实的。剥去上面的皮,把里面的肤煮熟,串挂起来〔晒干〕,像干枣那样硬。用扶留藤和古贲灰合起来吃,可以下气、消积食、打肠道虫、助消化。酒宴上也用它当作果品。”
《林邑国记》说:“槟榔树,一丈多(?)高,皮像青桐,节像桂竹(?),下面矗立挺秀,没有分枝,顶头上有叶。叶下面系着几串房,每串房结着几十个果子。一户人家往往有几百株。”
《南州八郡志》说:“槟榔子,像枣子那样大,颜色青,像莲子的颜色。当地人认为是贵重的珍品,亲戚朋友往来,总是先献上这东西;如果偶然碰巧没有献上,便会引起猜疑怨恨。”
《广州记》说:“岭南的槟榔,比交趾所产的小,但比子大,当地人也叫它为‘槟榔’。”
廉姜(三四)
《广雅》曰:“蔟葰相维切,廉姜也。”〔1〕
《吴录》曰:“始安多廉姜〔2〕。”
《食经》曰〔3〕:“藏姜法: 蜜煮乌梅,去滓,以渍廉姜,再三宿,色黄赤如琥珀。多年不坏。”
【注释】
〔1〕《广雅·释草》作:“廉姜,葰也。”廉姜,据清李调元《南越笔记》卷一五:“山柰,亦曰廉姜。”山柰,姜科,学名kaempferia galanga,多年生宿根草本,根状茎有香气。
〔2〕始安: 郡名,三国吴置,郡治在始安县,在今广西桂林。
〔3〕《御览》卷九七四“廉姜”引《食经》有脱误。
【译文】
《广雅》说:“蔟葰(sui),就是廉姜。”
《吴录》说:“始安多产廉姜。”
《食经》说:“渍藏廉姜的方法: 用蜜煮乌梅,把渣滓去掉,用来浸渍廉姜。过两三夜,颜色黄红像琥珀一样。可以保存多年不坏。”
枸橼(三五)
裴渊《广州记》曰:“枸橼,树似橘,实如柚大而倍长,味奇酢。皮以蜜煮为糁。”〔1〕
《异物志》曰:“枸橼,似橘,大如饭筥〔2〕。皮有香〔3〕。味不美。可以浣治葛、苎,若酸浆〔4〕。”
【注释】
〔1〕《御览》卷九七二“枸橼”引裴渊《广州记》脱“实”字,但“糁”作“粽”,是正字。枸(ju)橼,即芸香科的枸橼(citrus medica),俗名香橼。李时珍、吴其濬都说枸橼就是佛手。佛手是枸橼的变种(var. sarcodactylis)。
〔2〕饭筥(ju): 《说文》说饭筥“受五升”,是一种竹制的长圆形小容器。汉1升约合今200毫升。枸橼果实卵形或长圆形,长10—25厘米,裴渊说它像柚子大而加倍的长,并不夸张。
〔3〕“皮有香”,原作“皮不香”,误,枸橼有强烈香气,据鲍崇城刻本《御览》卷九七二引《异物志》改正。
〔4〕酸浆: 酸味的饮浆。这是说利用枸橼所含大量的有机酸来沤治葛和苎麻的茎皮纤维,分解其所含果胶,犹如用酸浆一样。
【译文】
裴渊《广州记》说:“枸橼,树像橘树,果实像柚子大而加倍的长,味道奇酸。果皮可以用蜜煮过作蜜饯。”
《异物志》说:“枸橼,像橘子,有饭筥那样大。皮有香。味道不好。可以用来沤治葛和苎麻,像用酸浆一样。”
鬼目(三六)
《广志》曰:“鬼目〔1〕,似梅,南人以饮酒。”
《南方草物状》曰:“鬼目树,大者如李,小者如鸭子〔2〕。二月花色,仍连着实。七八月熟。其色黄,味酸;以蜜煮之,滋味柔嘉。交阯、武平、兴古、九真有之也。”
裴渊《广州记》曰:“鬼目、益知〔3〕,直尔不可噉;可为浆也。”
《吴志》曰〔4〕:“孙皓时有鬼目菜〔5〕,生工人黄耇家。依缘枣树,长丈余,叶广四寸,厚三分。”
顾微《广州记》曰〔6〕:“鬼目,树似棠梨,叶如楮,皮白,树高。大如木瓜,而小斜倾,不周正,味酢。九月熟。
“又有‘草昧子’〔7〕,亦如之,亦可为糁用。其草似鬼目。”
【注释】
〔1〕鬼目: 李时珍认为鬼目有三种: 一种木本鬼目,又名“麂目”;另两种草本鬼目,是白英和羊蹄(《本草纲目》卷三一“麂目”)。《广志》、《南方草物状》和顾微《广州记》所记都是木本鬼目,但未悉是何种植物,也许还不是同一种。启愉按: 鬼目种类繁多: 草本有茄科的白英(solanum lyratum),草质藤本,浆果球形,成熟时黑红色,直径8毫米;蓼科的羊蹄(rumex japonica),多年生草本,瘦果宽卵形,有三棱,黑褐色,有光泽。木本除麂目外,尚有蔷薇科的石楠(photinia serrulata),常绿灌木或小乔木,梨果球形,直径5—6毫米,红色或紫褐色;紫葳科的凌霄花(campsis grandiflora),落叶木质藤本,种子扁平,有透明的翅;还有苦木科的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落叶乔木,结长翅果,长3—5厘米。这些都有“鬼目”之名。其所以得此名,大概因其果实(或种子)的形色有些像眼珠而又特别,诸如形圆而色红,或圆而黑亮,小形,或有棱,或具翅等。特别是臭椿的长翅果有“凤眼草”之名,是很形象的,因其翅果两端具尖长的翅,种子长在中央,如凤眼之形。芸香科的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种子黑色圆形有光泽,像眼珠,今尚有“椒目”之名。这里木本鬼目,又名麂目,据说也因其果实像麂眼而得名,又因其果皮上有两斑点而名“鬼目”(李调元《南越笔记》卷一三“广东诸果”)。因此,很难确指为何种植物。
〔2〕“大者如李,小者如鸭子”,这是指果实,“大”上应脱“实”字。但大小矛盾,下文引顾微《广州记》说“大如木瓜”,《本草纲目》卷三一“麂目”引刘欣期《交州记》也说“大者如木瓜,小者如梅李”,《要术》“如李”和《御览》卷九七四引作“如木子”,都可能是“如木瓜”之误。否则,大小倒错,应作“小者如李,大者如鸭子”。
〔3〕益知: 即姜科山姜属的益智草(alpinia oxyphylla)。其种子含挥发油,芳香味辛,中药上名“益智仁”。
〔4〕《三国志·吴志·孙皓传》:“天纪 ……三年 ……八月 ……有鬼目菜,生工人黄耇家。”下同《要术》。《晋书·五行志》并载其事。“叶”,二书均作“茎”。《御览》卷九九八“鬼目”也引到《吴志》,作“工人黄狗”,“叶”亦作“茎”。
〔5〕孙皓(242—283): 三国吴的末帝,264—280年在位。 鬼目菜: 李时珍认为就是草本鬼目的白英(《本草纲目》卷一八“白英”)。吴其濬也这样认为(《植物名实图考》卷二二“白英”)。茄科的白英和《吴志》所记有些相像。
〔6〕顾微《广州记》: 和裴渊《广州记》一样,各家书目均未见著录,而二《记》各书征引颇多。书均已佚。裴渊和顾微,据所记地名考证,可能都是南朝宋时人,而顾微稍后于裴渊。
〔7〕草昧子: 未详是何种植物。所谓“亦如之”,大概指味道酸和鬼目树的果实相同,所以都可以用来作蜜饯。下文“草鬼目”,也无从推测是白英还是羊蹄。
【译文】
《广志》说:“鬼目,像梅子,南方人用它下酒吃。”
《南方草物状》说:“鬼目树,〔果实〕(小的)像李子,(大的)像鸭蛋。二月展放花朵,接着不久就开始结果。七八月中成熟。颜色黄,味道酸,用蜜煮过,滋味就又软又美。交趾、武平、兴古、九真都有出产。”
裴渊《广州记》说:“鬼目和益知,简直不好吃;可以作饮浆喝。”
《吴志》说:“孙皓在位时有鬼目菜,生在工人黄耇(gou)家里。攀缘枣树向上生长,有一丈多长,叶子四寸宽,三分厚。”
顾微《广州记》说:“鬼目,树像棠梨,叶子像楮叶,树皮白色,树干高大。〔果实〕像木瓜大小,稍微有些歪斜,不周正,味道酸。九月成熟。
“又有‘草昧子’,也是这样,也可以用来作蜜饯。草的形状像〔草〕鬼目。”
橄榄(三七)
《广志》曰:“橄榄〔1〕,大如鸡子,交州以饮酒〔2〕。”
《南方草物状》曰〔3〕:“橄榄子,大如枣,大如鸡子〔4〕。二月华色,仍连着实。八月、九月熟。生食味酢,蜜藏仍甜。”
《临海异物志》曰〔5〕:“余甘子〔6〕,如梭且全反形〔7〕。初入口,舌涩;后饮水,更甘。大于梅实核;两头锐。东岳呼‘余甘’〔8〕、‘柯榄’,同一果耳。”
《南越志》曰:“博罗县有合成树〔9〕,十围,去地二丈,分为三衢: 东向一衢,木威〔10〕,叶似楝〔11〕,子如橄榄而硬,削去皮,南人以为糁。南向一衢,橄榄。西向一衢,‘三丈’〔12〕。三丈树,岭北之猴□也〔13〕。”
【注释】
〔1〕橄榄: 橄榄科,学名canarium album,又名“青果”。常绿乔木。原产越南和我国广东等省,今海南岛尚有野生种。
〔2〕交州: 晋时有今越南中北部,迤东至广西钦州地区及雷州半岛、海南岛等地,州治在今河内东北。
〔3〕《御览》卷九七二引作《南州草木状》(《御览》引书总目无此书),实际仍是《南方草物状》误题,内容基本相同,多产地“交阯、武平、兴古、九真有之”。
〔4〕“大如鸡子”,《御览》引无此句,《证类本草》卷二三“橄榄”引《本草拾遗》转引《南方草木(物)状》亦无此句,应是袭上文《广志》而衍。
〔5〕《御览》卷九七二引《临海异物志》基本相同;卷九七三“余甘”也引到,较简,但有“出晋安候官界中”句。“柯榄”,二处所引均作“橄榄”,这就是说,东岳泰山地区“呼余甘为橄榄”。
〔6〕余甘子: 有同名的两种: 一种是橄榄,就是这里所记的两头尖、形状像梭子的。橄榄以其果味先涩后甘,因亦得“余甘”之名。一种是大戟科的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也叫“庵摩勒”、“油甘子”,果实球形,并非两头尖,虽然果味也是先涩后甘,但不能与橄榄混淆。贾思勰没有把这个“余甘子”列在“余甘(四六)”目,鉴别正确。而《临海水土异物志辑释》(农业出版社,1981年)认为这个就是庵摩勒,似乎没有见到《要术》。
〔7〕梭,“且全反”,读quán音,是木名,这里误注。吾点校记:“梭,《玉篇》音‘且全切’者是木名 ……按: 该《志》云‘如梭形’,又云‘两头锐’,则当作‘先和切’,织具也。”完全正确。按: 这余甘仍是橄榄,果形“两头锐”,正像织布的梭子,音蓑,而注作“且全反”是误解为梭木,就风马牛了。
〔8〕东岳: 即泰山。
〔9〕博罗县: 即今广东博罗县,旅游胜地罗浮山在该县西北。 合成树: 怎样合成的,是天生“连理枝”,还是人工嫁接的?无可测度。最近在闽西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发现一株古树,结出五种果实: 一为“茄果”,圆形,拇指大小;二为“菜豆果”,像四季豆;三为“豇豆果”,像豇豆;四为“橄榄果”,形状大小如橄榄;五为“纱帽果”,为薄而长的条块(《南京日报》·中山经》记载“少室之山”有一种木,名为“帝休”,“叶状如杨,其枝五衢(分枝)”。未知究竟怎样,录此供进一步研究。
〔10〕“木威”,原只一“木”字。按: 所记东枝与“木威(一二八)”相同,《北户录》卷三“橄榄子”引《南越志》是“东向一衢为木威”,应为“木威”,据补“威”字。木威,是橄榄科的乌榄(canarium pimela),与橄榄同属,常绿乔木。果实长一寸余,纺锤形,像橄榄。楝树,楝树科的melia azedarach,乌榄的羽状复叶同楝树叶相似。
〔11〕“楝”,原作“练”,《本草拾遗》“木威子”:“生岭南山谷。树叶似楝。子如橄榄而坚,亦似枣也。”《御览》鲍崇城刻本引亦作“楝”,据改。
〔12〕“三丈”,《北户录》引《南越志》作“玉文”,字形极似,未知孰是。
〔13〕“猴□”,金抄等均空白一格,他本只一“候”字,无空格。“候”不成果名,而“果(七)”有“猴闼”、“猴总”的果名,故从金抄空格存疑。
【译文】
《广志》说:“橄榄,像鸡蛋大,交州人用它下酒吃。”
《南方草物状》说:“橄榄子,像枣子大。二月展开花朵,接着不久就开始结果。八月、九月成熟。生吃味道酸,用蜜渍藏就甜。”
《临海异物志》说:“余甘子,形状像织布梭子。刚吃进口时,舌头发涩;吃后喝了水,就会变甜。比梅子的核要大,两头是尖的。东岳地方叫‘余甘’为‘柯榄’,是同一种果子。”
《南越志》说:“博罗县有一株‘合成树’,有十围粗,在离地二丈的地方,分为三枝: 向东面的一枝是木威,叶像楝树叶,果实像橄榄,但比较硬,削去皮,南方人把它作成果饯。南面的一枝是橄榄。西面的一枝是‘三丈’。三丈树,就是岭北的猴□树。”
龙眼(三八)
《广雅》曰:“益智,龙眼也。”〔1〕
《广志》曰:“龙眼树,叶似荔支,蔓延,缘木生。子如酸枣,色黑,纯甜无酸〔2〕。七月熟。”
《吴氏本草》曰:“龙眼,一名‘益智’,一名‘比目’。”〔3〕
【注释】
〔1〕引文见《广雅·释木》,文同。益智,这是无患子科龙眼(euphoria longan)的别名,跟姜科的草本“益智”同名。此别名已见于《神农本草经》。又名“龙目”,见左思《蜀都赋》。今俗名“桂圆”。
〔2〕按: 龙眼树为常绿乔木,高可达10米,而且树冠繁茂,并非木质藤本,此处所记树状,可能传闻有误。又,果肉(假种皮)白色,汁多味甜,干时则黑褐色,郭义恭所见已是干桂圆,并非鲜果。
〔3〕《御览》卷九七三引《吴氏本草》只是:“龙眼,一名比目。”无“一名益智”句,但《神农本草经》有“一名益智”。
【译文】
《广雅》说:“益智,就是龙眼。”
《广志》说:“龙眼树,叶像荔支,〔枝条〕蔓延,攀附他树向上生长。果实像酸枣,颜色黑,全甜不酸。七月成熟。”
《吴氏本草》说:“龙眼,又名‘益智’,又名‘比目’。”
椹(三九)
《汉武内传》〔1〕:“西王母曰:‘上仙之药,有扶桑丹椹〔2〕。’”
【注释】
〔1〕《汉武帝内传》是:“王母曰:‘太上之药 ……东掇扶桑之丹椹。’”
〔2〕扶桑: 古国名,其地在“大汉国东二万余里”,因其地多扶桑木而得名。自《梁书》卷五四记载“扶桑国”以来,扶桑国究竟在何处?扶桑木究竟是什么木,近代200多年来中外学者纷纷考查论证,其地多数认为是日本,或太平洋彼岸的墨西哥;其木则有桑树、椿树、桐树,乃至非木本的棉花、玉米、龙舌兰、仙人掌等说,不一而足。这问题到现在还是个谜。
【译文】
《汉武内传》说:“西王母说:‘上等的仙药,有扶桑的丹椹。’”
荔支(四〇)
《广志》曰〔1〕:“荔支树,高五六丈,如桂树〔2〕。绿叶蓬蓬,冬夏郁茂。青华朱实,实大如鸡子;核黄黑,似熟莲子;实白如肪〔3〕,甘而多汁;似安石榴,有甜酢者。夏至日将已时,翕然俱赤 〔4〕,则可食也。一树下子百斛。
“犍为僰道、南广荔支熟时〔5〕,百鸟肥。其名之曰‘焦核’〔6〕,小次曰‘春花’,次曰‘胡偈’: 此三种为美。似‘鳖卵’〔7〕,大而酸,以为醢和。率生稻田间。”
《异物志》曰:“荔支为异: 多汁,味甘绝口,又小酸,所以成其味。可饱食,不可使厌。生时,大如鸡子,其肤光泽。皮中食〔8〕,干则焦小,则肌核不如生时奇〔9〕。四月始熟也。”
【注释】
〔1〕《御览》卷九七一“荔支”引《广志》稍有异文,《类聚》卷八七引止于“一树下子百斛”,无下段。
〔2〕桂树: 此指樟科的肉桂(cinnamomum cassia),非指木犀科的木犀(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3〕“实”,疑应作“肤”,指果肉,即假种皮。
〔4〕翕(xi)然: 统一。
〔5〕僰(bó)道: 县名,犍为郡郡治,在今四川宜宾西南。 南广: 县名,晋南广郡郡治,在今宜宾南的珙县。
〔6〕“之”,费解,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卷一七“荔枝”引《要术》改为“上”,疑是“上”字之误。
〔7〕“似”,误。“鳖卵”是比“胡偈”更次的品种,《御览》引作“次”,《北户录》卷三“无核荔枝”引《广志》也说:“焦核、胡偈,此最美。次有鳖卵焉。”应是“次”或“又次”之误。
〔8〕上文既说鲜果很好吃,这里不应又说“皮中食”,《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改为“皮中实”,“皮”指果皮,即外壳,就可解释。
〔9〕“生时奇”,指鲜荔枝果肉,则这里“肌核”应作“肌肤”。
【译文】
《广志》说:“荔枝树,五六丈高,像桂树。绿叶郁郁葱葱,冬天夏天一样浓密茂盛。花青色,果实红色,像鸡蛋大小;核黄黑色,像成熟的莲子;〔肉〕像脂肪一样白,味甜汁多;不过也像安石榴一样,有甜的有酸的。夏至节将终了时,便全都红熟了,就可以吃。一株树可以收到一百来斛的果实。
“犍为僰道、南广地方荔枝成熟时,各种鸟都吃肥了。它的名称,〔上等的〕叫‘焦核’,稍次的叫‘春花’,次之的叫‘胡偈’: 这三种最美好。〔再次的〕是‘鳖卵’,虽然大,但酸,可以用来和在肉酱里。大多长在稻田中间。”
《异物志》说:“荔枝是奇异的: 果肉浆汁多,甜到好吃得不得了,又稍微带点酸,这样就合成它特有的美味。可以吃饱,但不可贪餍过饱。新鲜时,像鸡蛋大小,肉光亮润泽。壳里面的〔肉〕,干后便变焦黑变小了,这时就不像新鲜时那样奇异了。到四月才成熟。”
益智(四一)
《广志》曰:“益智〔1〕,叶似蘘荷,长丈余〔2〕。其根上有小枝 〔3〕,高八九寸,无华萼〔4〕,其子丛生着之,大如枣,肉瓣黑〔5〕,皮白。核小者,曰‘益智’〔6〕,含之隔涎濊〔7〕。出万寿〔8〕,亦生交阯。”
《南方草物状》曰:“益智,子如笔毫,长七八分。二月花色,仍连着实。五六月熟。味辛,杂五味中,芬芳。亦可盐曝〔9〕。”
《异物志》曰〔10〕:“益智,类薏苡〔11〕。实长寸许,如枳椇子 〔12〕。味辛辣,饮酒食之佳。”
《广州记》曰〔13〕:“益智,叶如蘘荷,茎如竹箭。子从心中出〔14〕,一枚有十子。子内白滑,四破去之,取外皮〔15〕,蜜煮为糁,味辛。”
【注释】
〔1〕益智: 这是姜科的益智草(alpinia oxyphylla),多年生草本。其叶确似蘘荷(zingiber mioga,姜科)。
〔2〕“长丈余”,各本及各书引《广志》并同。按: 益智草植株高1—3米,叶片披针形,与蘘荷叶相似,长20—35厘米,“丈余”应是“尺余”之误。
〔3〕根上有小枝: 根上长出小枝。此指花茎,从直立茎顶端的叶的中心抽生,好像从根上抽出,果实从下而上地一个个着生在花轴上。
〔4〕“无华萼”,不符合实际。按: 益智草,茎丛生,直立,圆锥形总状花序顶生,花萼筒状,《东坡手泽》(一百卷《说郛》本)、《本草图经》及下文《南方草物状》都记载有花或花萼,《广志》误。
〔5〕益智果实椭圆形至纺锤形,长1.5—2厘米,果皮淡棕色;果实分三室,每室含种子6—11粒,种皮棕黑色。所谓“肉瓣黑”应指种子棕黑色,《类聚》卷八七、《御览》卷九七二引《广志》均作“中瓣黑”,则“肉”应作“内”。“皮白”,应指种仁,则“肉”应下移,作“肉白”。
〔6〕“核小者,曰‘益智’”,则核大者不是“益智”,与开头即标明“益智”不协调,似宜作“核小,名曰‘益智子’”。总之,本条《广志》文颇有不切实际处,疑是就传闻记录,并非目验。
〔7〕濊(huì): 通“秽”。
〔8〕万寿: 县名,晋置,在今贵州福泉。
〔9〕《类聚》卷八七、《御览》卷九七二引《南方草物状》末后多“出交趾、合浦”句。
〔10〕《御览》卷九七二引作陈祁畅《异物志》,基本相同。
〔11〕薏苡: 禾本科的薏苡(coix lacryma-jobi),俗名米仁。益智植株略似之。
〔12〕枳椇(ju)子: 鼠李科枳椇(hovenia dulcis)的果实,与益智果实略微相似。
〔13〕《类聚》卷八七、《御览》卷九七二及《证类本草》卷一四均引作顾微《广州记》,仅个别字差异。
〔14〕心中: 指叶的中心抽生花序,即圆锥形总状花序顶生,果实列生在花轴上。
〔15〕“四破去之,取外皮”,去掉种子(益智仁),专用果皮作蜜饯,不无可疑,或者该是“四破取之,去外皮”。
【译文】
《广志》说:“益智,叶像蘘荷,〔一尺〕多长。根上长出小枝,八九寸高,〔有〕花萼,果实成列地着生在小枝上,像枣子大小,〔里面的〕种子黑色,〔种仁〕白色。种子小,叫作‘益智〔子〕’,含在口里可以减少唾涎。出在万寿,交趾也有生产。”
《南方草物状》说:“益智,果实像毛笔的形状,七八分长。二月展放花朵,接着不久就开始结果。五六月成熟。味道辛辣,和在各种菜肴中,芳香。也可以用盐腌过晒干。”
《异物志》说:“益智,像薏苡。果实一寸左右长,像枳椇子。味道辛辣,用来下酒吃,好。”
《广州记》说:“益智,叶像蘘荷,茎像竹箭。果实从中心长出,一枝上有十颗果实。果实里面〔的种仁〕白色滑腻,横竖破成四块,去掉种仁,取得外皮(?),用蜜煮成蜜饯,味道辛辣。”
桶〔1〕(四二)
《广志》曰:“桶子,似木瓜,生树木。”
《南方草物状》曰:“桶子,大如鸡卵。三月花色,仍连着实。八九月熟。采取,盐、酸沤之,其味酸酢;以蜜藏,滋味甜美。出交阯。”
刘欣期《交州记》曰:“桶子,如桃。”
【注释】
〔1〕“桶”和引文中的“桶子”,都是“桷”(jué)、“桷子”的形误。这和“都桷(一三五)”、“都昆(一四九)”都应是同一种植物,“昆”是“桷”的转音。说详拙著《齐民要术校释》卷一〇各该目注释。但很难确定是何种植物。
【译文】
《广志》说:“桶子,果实像木瓜,生在树上。”
《南方草物状》说:“桶子,果实像鸡蛋大小。三月展放花朵,接着不久就开始结果。八九月成熟。采来,用盐、醋腌着,味道酸;用蜜渍藏,滋味甜美。出在交趾。”
刘欣期《交州记》说:“桶子,果实像桃子。”
子(四三)
竺法真《登罗浮山疏》曰〔1〕:“山槟榔,一名‘子’〔2〕。干似蔗,叶类柞。一丛十余干〔3〕,干生十房,房底数百子。四月采。”
【注释】
〔1〕竺法真: 生平里籍不详,惟据文中提到“元嘉末”,则可能是刘宋末到齐梁间人。 《登罗浮山疏》: 各家书目不见著录,类书多有征引。书已佚。《御览》卷九七一“槟榔”引作《登罗山疏》。按: 罗浮山是罗山和浮山二山的合称,《登罗山疏》即《登罗浮山疏》。
〔2〕山槟榔: 棕榈科,学名pinanga baviensis。丛生灌木,茎圆柱状,有节,即所谓茎像甘蔗,一丛有十多干。叶羽状全裂,裂片长椭圆形,和柞木(壳斗科的quercus acutissima,或他种)的叶略微相似。竺法真说山槟榔就是子。但也有不同说法。《本草图经》记载:“槟榔 ……此有三四种: 有小而味甘者,名‘山槟榔’;有大而味涩,核亦大者,名‘猪槟榔’;最小者名‘子’。”所谓“子”是最小的,《名医别录》说:“俗人呼为‘槟榔孙’。”这可能是棕榈科的假槟榔(archontophoenix alexandrae),独茎直耸,叶生茎顶无分枝,《御览》卷九七一引《登罗浮山疏》说“树似栟榈”,即棕榈,确实相似。子: 果卵状球形,长1.2—1.4厘米;山槟榔,果近纺锤形,长2—2.5厘米;槟榔(areca catechu),果长椭圆形,长3.5—4厘米。现代植物学分类上这三种同科不同属,果从小到大是假槟榔(子)→山槟榔→槟榔。
〔3〕“十”,原作“千”,《御览》卷九七一及《本草纲目》卷三一引均作“十余干”,据改。
【译文】
竺法真《登罗浮山疏》说:“山槟榔,又名‘子’。茎干像甘蔗,叶子像柞树。〔丛生,〕一丛有十多干,每干长着十枝花房,花房底下结着几百个果子。四月里采收。”
豆蔻(四四)
《南方草物状》曰:“豆蔻树〔1〕,大如李〔2〕。二月花色,仍连着实,子相连累。其核根芬芳〔3〕,成壳〔4〕。七月、八月熟。曝干,剥食,核味辛香〔5〕,五味。出兴古。”
刘欣期《交州记》曰:“豆蔻,似杬树。”〔6〕
环氏《吴记》曰〔7〕:“黄初二年〔8〕,魏来求豆蔻。”
【注释】
〔1〕豆蔻树: 此是木本豆蔻,即肉豆蔻科的肉豆蔻(myristica fragrans),常绿乔木,高达10米以上,原产印尼马鲁古群岛,热带地区有栽培。惟唐陈藏器《本草拾遗》称,肉豆蔻“大舶来即有,中国无”,而这里说“出在兴古”,兴古在今贵州西南角和云南边境,则此豆蔻树应是云南肉豆蔻(m. yunnanensis)。至于《吴记》的豆蔻,可能是草本豆蔻,则不止一种,无可实指。
〔2〕“大如李”,《御览》卷九七一“豆蔻”引《南方草物状》作“子大如李实”,《北户录》卷三“红梅”崔龟图注引同《御览》,则《要术》“树”下应脱“子”字。
〔3〕“根”,这里正说果实,不应夹着说根,而且和“成壳”不协调,疑“极”字之误。
〔4〕肉豆蔻果实近球形,带红或黄色,裂为两瓣,露出深红色假种皮。假种皮外层脆壳状肉质,中层木质,坚硬,即所谓成壳的“核”,核内为“仁”,即胚乳。假种皮和胚乳富含香料,为著名的香料和药用植物。
〔5〕“香”,应重文,作“核味辛香,香五味”,“香五味”谓可以调和五味。
〔6〕《御览》卷九七一引刘欣期《交州记》末后尚有:“味辛,堪综合槟榔嚼,治断齿。”
〔7〕环氏《吴记》: 《隋书》、新旧《唐书》经籍志均著录,均作《吴纪》。环氏,均作环济,《隋志》并题“晋太学博士环济”,其他无可考。《御览》卷九七一引作环氏《吴地记》,文同《要术》。
〔8〕“黄初二年”,各本同,惟金抄及《御览》引作“黄初三年”。按: 黄初是魏文帝年号,而孙权于黄初三年称帝,始建元称黄武,则此处在吴未建元前用魏年号,应是“黄初二年”。
【译文】
《南方草物状》说:“豆蔻树,〔果实〕像李子大小。二月展放花朵,接着不久就开始结实。子实重叠着生长。它的核〔极〕芳香,结着一层壳。七月、八月成熟。晒干,剥出核吃,味道辛香,可以〔香〕各种菜肴。出在兴古。”
刘欣期《交州记》说:“豆蔻树,像杬树。”
环氏《吴记》说:“黄初二年(221),魏国来求讨豆蔻。”
榠(四五)
《广志》曰〔1〕:“榠查〔2〕,子甚酢。出西方。”
【注释】
〔1〕《御览》卷九七三“榠樝”引《广志》同《要术》(“子”上多“其”字)。《要术》标目单称“榠”,可能脱“查”字。
〔2〕榠(míng)查: 即蔷薇科的榠樝(cydonia sinensis)。在现代植物分类学上对木瓜、榠樝、楂子三种植物的中名和学名的归属尚有纷异。
【译文】
《广志》说:“榠查,果实很酸。出在西方。”
余甘(四六)
《异物志》曰〔1〕:“余甘〔2〕,大小如弹丸,视之理如定陶瓜〔3〕。初入口,苦涩;咽之,口中乃更甜美足味。盐蒸之,尤美。可多食。”
【注释】
〔1〕《御览》卷九七三“余甘”引作陈祁畅《异物志》,基本相同而有衍误。南宋高似孙《纬略》卷四“庵摩勒油”及陈咏(景沂)《全芳备祖》后集卷四“余甘子”亦有引到,《永乐大典》卷八八四一“庵摩勒油”亦载有《纬略》引文,文句均稍简。而《本草纲目》卷三一所引则大为完整,枝、叶、花、子都有描述,是李时珍加工编成的,不足据。
〔2〕余甘: 此即大戟科的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也叫“庵摩勒”,是梵名的译音。果实球形,直径1.5厘米,即所谓像弹丸。橄榄有“余甘子”的别名,而余甘子也有“橄榄”的别名(贵州就有叫余甘子为“橄榄”的),因其果实都是先涩后甘,故二物互呼。古时西域所产,二物亦同名。唐释玄奘《大唐西域记》卷四“秣菟罗国”下记载:“庵没罗果,家植成林。虽同一名,而有两种: 小者生青熟黄,大者始终青色。”两种都叫“庵没罗”(庵摩勒),而前一种是余甘子,后一种则是橄榄。
〔3〕定陶: 即今山东定陶。推测古时产一种圆形有条纹的甜瓜,颇有名。余甘子果实,肉质,球形,半熟时呈黄绿色,上有纵走的白色条理,很像定陶瓜瓜皮上的条纹,故有此喻。
【译文】
《异物志》说:“余甘,像弹丸大小,看上去有像定陶瓜一样的条纹。刚吃进口时,味道苦涩;咽下汁去,口中就很甜美,很有余味。加盐蒸过,尤其好。可以多吃。”
蒟子(四七)
《广志》曰:“蒟子〔1〕,蔓生,依树。子似桑椹,长数寸,色黑,辛如姜。以盐淹之,下气,消谷。生南安〔2〕。”
【注释】
〔1〕蒟(ju)子: 是胡椒科的蒌叶(piper betle),其浆果可作酱,又名“蒟酱”。近木质藤本。穗状花序。浆果与花序轴合生成肉质带红黑色的果穗。原产印尼,我国南部栽培颇广。
〔2〕南安: 作为县,有二处,一在今四川乐山,一为今江西南康。乐山古属犍为郡,正是“蜀蒟酱”的产地,此应指犍为郡的南安。
【译文】
《广志》说:“蒟子,是蔓生植物,缠着树生长。果实像桑椹,有几寸长,颜色黑,味道辛辣,像生姜。用盐腌过,吃了下气,助消化。产在南安。”
芭蕉(四八)
《广志》曰:“芭蕉〔1〕,一曰‘芭菹’,或曰‘甘蕉’。茎如荷芋〔2〕,重皮相裹〔3〕,大如盂升〔4〕。叶广二尺,长一丈。子有角〔5〕,子长六七寸,有蒂三四寸,角着蒂生,为行列,两两共对,若相抱形。剥其上皮,色黄白,味似蒲萄,甜而脆,亦饱人。其根大如芋魁〔6〕;大一石,青色。其茎解散如丝,织以为葛,谓之‘蕉葛’〔7〕。虽脆而好,色黄白,不如葛色。出交阯、建安。”
《南方异物志》曰〔8〕:“甘蕉,草类,望之如树。株大者,一围余〔9〕。叶长一丈,或七八尺,广尺余。华大如酒盃,形色如芙蓉〔10〕。茎末百余子〔11〕,大名为房〔12〕。根似芋魁,大者如车毂〔13〕。实随华〔14〕,每华一阖〔15〕,各有六子〔16〕,先后相次—子不俱生,华不俱落。
“此蕉有三种: 一种,子大如拇指,长而锐,有似羊角,名‘羊角蕉’,味最甘好。一种,子大如鸡卵,有似牛乳〔17〕,味微减羊角蕉。一种,蕉大如藕,长六七寸,形正方,名‘方蕉’,少甘,味最弱。
“其茎如芋,取,濩而煮之,则如丝,可纺绩也。”
《异物志》曰:“芭蕉,叶大如筵席〔18〕。其茎如芋,取,濩而煮之,则如丝,可纺绩,女工以为绤〔19〕,则今‘交阯葛’也。其内心如蒜鹄头生,大如合柈〔20〕。因为实房,着其心齐,一房有数十枚〔21〕。其实皮赤如火,剖之中黑〔22〕。剥其皮,食其肉,如饴蜜,甚美。食之四五枚,可饱,而余滋味犹在齿牙间。一名‘甘蕉’。”
顾微《广州记》曰:“甘蕉,与吴花、实、根、叶不异,直是南土暖,不经霜冻,四时花叶展。其熟,甘;未熟时,亦苦涩。”
【注释】
〔1〕芭蕉: 此指芭蕉科芭蕉属的香蕉(musa spp.),又名甘蕉。它和同属的芭蕉(m. basjoo)是两种植物,但古人常指为相同,甘蕉、芭蕉二名互用。北宋苏颂《本草图经》以北方所种很少开花者为“芭蕉”,闽、广所种其果“极美可噉”者为“甘蕉”。现代植物分类学上以果肉含多数种子不堪食用者为芭蕉,以果肉无种子甘美可食为甘蕉,包括香蕉(m. nana)、粉芭蕉(m. paradisiaca var.sapientum)。
〔2〕“荷芋”,各本及《类聚》卷八七、《御览》卷九七五引并同。但甘蕉的假茎像芋不能像荷,下引二书都是“其茎如芋”,“荷”疑衍。
〔3〕重皮相裹: 指由粗厚呈覆瓦状排列的叶鞘层层包叠着。此茎称为假茎,其着生方式与芋茎相同,所以说其茎像芋。
〔4〕盂升: 《类聚》引作“盂斗”,较胜。
〔5〕“子有角”,“角”谓结成角状,“有”应作“作”更明确。清吴震方《岭南杂记》卷下“蕉子”:“蕉心抽一茎,丛生一二十荚。”“荚”就是“角”,如豆荚亦称豆角。
〔6〕其根大如芋魁: 甘蕉的地下茎往往增生膨大为根状茎。其实不是“根”,但由于其根状茎的节上能向下长出不定根,今岭南俗语仍称之为“甘蕉根”。芋魁虽是一种球状茎,但它由芋子抱合成一蔸,却与甘蕉根状茎的盘纡交错成一大坨颇为相似,而且都具有营养生长的功能,不过后者特大而已,即下句所谓大一石,《南方异物志》的所谓大如车轮。既明说“大一石”,则“大如芋魁”中“大”字应衍。
〔7〕蕉葛: 甘蕉或芭蕉茎经过沤治煮练,脱去蕉茎所含果胶,使茎皮纤维解离,可以织布、打绳索。其所织布,世称“蕉葛”。
〔8〕《类聚》卷八七、《御览》卷九七五均引作《南州异物志》,是同一书。所引各有异文,间有脱误,“濩而煮之”,二书均作“以灰练之”。
〔9〕围: 此指两手合抱。虽然茎干很大,看起来像树,其实仍是“草类”。说得很合理。
〔10〕芙蓉: 这里指荷花。香蕉花簇生于大型苞片内,苞片红色,基部略淡,形色略似红莲。
〔11〕茎末: 茎顶。此指花序。香蕉穗状花序由叶鞘内抽出,花序顶生。花后结果。香蕉最大的果丛有果300多个,一般也有一二百个。
〔12〕“大名为房”,不可解,《本草纲目》卷一五“甘蕉”引万震《南州异物志》作“子各为房”,也许是“子各”之误。“房”,指角,即果荚有皮包着。
〔13〕车毂: 车轮。“毂”,这里指代车轮,非指车轮中心贯轴的圆毂。
〔14〕“实随华”,《类聚》引“华”下有“长”字,比较合适。
〔15〕阖(hé):关闭,这里指花谢意。
〔16〕各有六子: 各有六个果。当指香蕉果序上每段的结果数,但“六个果”与实际不符,存疑。
〔17〕“有似牛乳”下《类聚》引尚有“名‘牛乳蕉’”,应有。
〔18〕筵席: 筵是竹席;古人席地而坐,铺筵作坐具,因亦称之为“筵席”,通常长方形,芭蕉的巨大叶片略似之。非指后来宴会上的筵席,那就有方的圆的,就不对路了。
〔19〕(chi): 细葛布。 绤(xì): 粗葛布。
〔20〕内心: 指叶鞘中心。 蒜鹄(hú)头: 鹄是天鹅,头部有肉疣臃起,即所谓“鹄头”。大蒜头也像这个样子,故称“蒜鹄头”。这里指簇生于大苞片内的大花丛。 合柈(p1n): 是腹部向外凸出的圆形容器,这里即指自叶鞘中心长出的大花丛,也就是下句的“房”。这两句是说大花丛形状像蒜鹄头,大小像合柈。
〔21〕一房: 此指果序的一段、一束。香蕉的果序一般由8—10段的果束组成,每束有果10至20余个,一累累地齐齐着生在果序轴上,即所谓“一房有数十枚”。
〔22〕据说这也叫“甘蕉”,则有不明,存疑。
【译文】
《广志》说:“芭蕉,又叫‘芭菹’,又叫‘甘蕉’。茎像芋,由多层的皮重叠相裹着,有〔斗桶〕粗细。叶子二尺阔,一丈长。果子结成荚角形,一个六七寸长,上面有三四寸长的蒂,果荚就连着蒂生长,排成行列,两两相对,像相抱的形状。剥去外皮,里面的肉黄白色,味道像葡萄,甜而脆,吃了也会饱人。根的形状像芋魁,有一石大,青色。它的茎〔沤治过〕分解开来像丝一样,用来织成葛,叫作‘蕉葛’。蕉葛虽然脆些,但不错,颜色黄白,不如葛布的颜色。出在交趾、建安。”
《南方异物志》说:“甘蕉,是草类植物,虽然看起来像树。株形大的有一围多粗。叶子一丈长,或者七八尺长,一尺多宽。花像酒杯大小,形状颜色像芙蓉。茎顶结着一百多个果子,〔各自都〕有‘房’。根像芋魁,大的像车轮。果随着花〔生长〕,每一层花凋落后,各有六个果,先后依次开花结果,果不是同时结出,花也不是同时凋落。
“这甘蕉有三种: 一种,果像拇指粗,长而尖,有些像羊角,叫‘羊角蕉’,味道最甜美。一种,果像鸡蛋大,有些像牛乳,〔叫“牛乳蕉”,〕味道稍微比羊角蕉差些。一种,果像藕那么粗,六七寸长,形状正方,叫‘方蕉’,少甜味,最差。
“它的茎像芋,取来沤治后煮过,就像丝一样,可以用来纺织布匹。”
《异物志》说:“芭蕉,叶片像筵席大小。茎像芋,取来沤治后煮过,像丝一样,可以纺绩,女工用来织成粗的和细的葛布,就是现在的‘交趾葛’。它的内心长出形状像‘蒜鹄头’的,有‘合柈’大小。这就成为结果的房,果子整整齐齐地着生在中心轴上,一房有几十个果。果的外皮像火一样红,破开来里面是黑的。剥掉皮,吃它的肉,像饴糖和蜜一样甜,很美。吃了四五个,就可以饱,牙齿里还留有残余的滋味。又叫‘甘蕉’。”
顾微《广州记》说:“〔广州的〕甘蕉,跟吴地的甘蕉,花、果、根、叶都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因为岭南的气候温暖,不会受到霜冻,所以四时都会有花叶展放。果熟了,味道甜;没有成熟,味也苦涩。”
扶留(四九)
《吴录·地理志》曰:“始兴有扶留藤〔1〕,缘木而生。味辛,可以食槟榔。”
《蜀记》曰〔2〕:“扶留木,根大如箸,视之似柳根。又有蛤,名‘古贲’,生水中,下,烧以为灰〔3〕,曰‘牡砺粉’〔4〕。先以槟榔着口中,又取扶留藤长一寸,古贲灰少许,同嚼之〔5〕,除胸中恶气。”
《异物志》曰:“古贲灰,牡蛎灰也。与扶留、槟榔三物合食,然后善也。扶留藤,似木防以〔6〕。扶留、槟榔,所生相去远,为物甚异而相成。俗曰:‘槟榔扶留,可以忘忧。’”
《交州记》曰:“扶留有三种: 一名‘穫扶留’,其根香美;一名‘南扶留’,叶青,味辛;一名‘扶留藤’,味亦辛。”〔7〕
顾微《广州记》曰:“扶留藤,缘树生。其花实,即蒟也,可以为酱。”〔8〕
【注释】
〔1〕扶留藤: 即胡椒科的蒌叶(piper betle)。其叶含芳香油,味辛辣,可裹槟榔咀嚼。其浆果可作酱,味辛而香,名“蒟酱”,其植物也因此得名。始兴: 郡名,三国吴置,故治在今广东曲江。
〔2〕《蜀记》: 《隋书·经籍志》等不著录。《太平寰宇记》引有李膺《蜀记》及段氏《蜀记》二种,《要术》所引,未悉是否在此二种之中。书已佚。
〔3〕“下,烧以为灰”,《御览》卷九七五“扶留”引《蜀记》作“取,烧为灰”,“下”疑“取”字之误。
〔4〕牡砺: 即牡蛎(ostrea),简称“蚝”。据《蜀记》,它又名“古贲”,则古贲灰就是牡蛎灰,即其贝壳烧成的灰。惟据他书所记,用蛤蜊(mactra)、蚬(corbicula)等的贝壳烧成的灰也叫“古贲灰”。
〔5〕槟榔与扶留藤、古贲灰同食,古文献记载颇多。如果没有牡蛎灰,就用蚬灰,没有蒌叶,就用蒌藤。外出时用小盒带着,里面分为三格,分盛槟榔、蒌叶、蚬灰三物。直到现在我国云南、海南等地仍有用蒌叶之类包着槟榔、石灰咀嚼的习惯。有趣的是南太平洋的图瓦卢岛人,无论男女老幼,同样有以此三物合食的习惯,而槟榔袋中藏着这三物,随身携带取食,也竟是一样的(叶进《南太平洋中的万岛世界》,海洋出版社,1979年)。有人曾在云南边境与老挝交界的小镇里居住,经常看到老挝人过境来赶集,他们边走边吐鲜红的口水,原来是在嚼槟榔。后来傣族人也教他嚼。方法是: 先拿出一片嫩藤叶(按: 大概是蒌叶),放在掌心,又从一个小盒里挑出一点石灰膏放在叶片上,然后放上一小粒槟榔晶,最后放上一小撮老烟叶,一起由叶片包起来放进嘴来嚼。他也学着这样包在一起嚼,顿觉满口辛辣和苦涩,而且因为刺激就产生了许多唾液,不断地往外吐,唾液鲜红鲜红。嚼着嚼着,嘴里却感觉到了一种奇妙的清香,最后代之出现的还有一种隐隐约约的甘甜回味。据说嚼槟榔能提神,还对牙齿有好处(展望《嚼槟榔》,《新民晚报》1991年9月6日七版)。近年湖南湘潭人有“嚼槟榔热”。据世界卫生组织头颈肿瘤组对湘潭市300多例槟榔嗜好者的口腔检查,发现有17例的osf病患者。此病属口腔黏膜疾病,能诱发口腔癌(《奇怪的“槟榔热”》,《新民晚报》1991年5月25日五版)。
〔6〕“木防以”,《御览》卷九七五引《异物志》“以”作“已”,《证类本草》及引各书概作“已”,正字应作“己”。木防己,防己科的cocculus trilobus,缠绕性落叶藤本。
〔7〕清李调元《南越笔记》卷一五“蒌”记载: 蒌以东安(今广东云浮)所产为最好,根香,叶尖而柔,味甜,多汁,名叫“穫扶留”。他处产的色青味辣,叫“南扶留”,大不相及。不过番禺(今广州)及新兴(今云南玉溪)的某些地方所产也是很好的。据所记,其所以有不同,是地理条件的关系,并非另外一种。
〔8〕顾微《广州记》此条,《御览》卷九七五引作《广志》,文句全同(只少“以”字),也许是《御览》搞错。
【译文】
《吴录·地理志》说:“始兴出产有扶留藤,缠绕着树木生长。味道辛辣,可以配合槟榔一起吃。”
《蜀记》说:“扶留木,根像筷子粗,看上去像柳树根。又有一种蛤(gé),名叫‘古贲’,生在水中,〔取来〕烧成灰,叫作‘牡砺粉’。先将槟榔放进口里,又取扶留藤寸把长的一段,和上少量的古贲灰,一同嚼着吃,可以消除胸中邪恶之气。”
《异物志》说:“古贲灰,就是牡蛎灰。它同扶留藤和槟榔三样配合着一起吃,味道才好。扶留藤,像木防〔己〕。扶留藤和槟榔,生长的地方相距很远,性质也大不相同,却能彼此相辅相成。所以俗话说:‘槟榔扶留,可以忘忧。’”
《交州记》说:“扶留有三种: 一种叫‘穫扶留’,它的根又香又美;一种叫‘南扶留’,叶子青色,味道辛辣;一种叫‘扶留藤’,味道也辛辣。”
顾微《广州记》说:“扶留藤,缠绕着树木生长。它开花后结成的果实,就是‘蒟’,可以作酱。”
菜茹(五〇)
《吕氏春秋》曰〔1〕:“菜之美者 ……寿木之华;括姑之东,中容之国,有赤木、玄木之叶焉;“括姑,山名。赤木、玄木,其叶皆可食。”余瞀之南,南极之崖,有菜名曰‘嘉树’,其色若碧。”“余瞀,南方山名。有嘉美之菜,故曰‘嘉’,食之而灵。若碧,青色。”
《汉武内传》〔2〕:“西王母曰:‘上仙之药,有碧海琅菜。’”
韭:“西王母曰:‘仙次药,有八纮赤韭。’”
葱:“西王母曰:‘上药,玄都绮葱。’”
薤: 《列仙传》曰〔3〕:“务光服蒲薤根〔4〕。”
蒜: 《说文》曰〔5〕:“菜之美者,云梦之蔒菜〔6〕。”
姜: 《吕氏春秋》曰:“和之美者,蜀郡杨朴之姜〔7〕。”“杨朴,地名。”
葵: 《管子》曰〔8〕:“桓公 ……北伐山戎,出冬葵 ……布之天下〔9〕。”《列仙传》曰〔10〕:“丁次卿为辽东丁家作人。丁氏尝使买葵,冬得生葵。问:‘冬何得此葵?’云:‘从日南买来〔11〕。’”
《吕氏春秋》:“菜之美者,具区之菁”者也〔12〕。
鹿角〔13〕: 《南越志》曰:“猴葵,色赤,生石上。南越谓之‘鹿角’。”
罗勒〔14〕: 《游名山志》曰〔15〕:“步廊山有一树〔16〕,如椒,而气是罗勒,土人谓为‘山罗勒’也。”
葙〔17〕: 《广志》曰:“葙,根以为菹,香辛。”
紫菜:“吴都海边诸山,悉生紫菜。”〔18〕又《吴都赋》云“纶、组、紫菜”也〔19〕。《尔雅》注云〔20〕:“纶,今有秩、啬夫所带纠青丝纶〔21〕。组,绶也。海中草,生彩理有象之者,因以名焉。”
芹: 《吕氏春秋》曰:“菜之美者,云梦之芹。”
优殿〔22〕: 《南方草物状》曰:“合浦有菜名‘优殿’〔23〕,以豆酱汁茹食之,甚香美可食。”
雍〔24〕: 《广州记》云:“雍菜,生水中,可以为菹也。”
冬风〔25〕: 《广州记》云:“冬风菜,陆生,宜配肉作羹也。”
〔26〕: 《字林》曰:“菜,生水中。”
蔊菜〔27〕:“音罕。味辛。”
〔28〕:“胡对反。《吕氏春秋》曰:‘菜之美者,有云梦之。’”〔29〕荶〔30〕:“似蒜,生水中。”
菦菜〔31〕:“音谨。似蒿也。”
菜〔32〕:“紫色,有藤。”
菜〔33〕:“叶似竹,生水旁。”
菜:“叶似竹,生水旁。”
藄菜〔34〕:“似蕨。”
菜〔35〕:“似蕨,生水中。”
蕨菜:“也。《诗疏》曰:‘秦国谓之蕨,齐鲁谓之。’”
菜〔36〕:“似蒜,生水边。”
菜〔37〕:“徐盐反。似‘荃菜’也。一曰‘染草’〔38〕。”
蓶菜〔39〕:“音唯。似乌韭而黄。”
菜〔40〕:“他合反。生水中,大叶。”
〔41〕:“根似芋,可食。”又云:“‘署预’别名。”
荷: 《尔雅》云:“荷,芙渠也。 ……其实,莲。其根,藕〔42〕。”
【注释】
〔1〕本目引《吕氏春秋》,均出《本味》篇。本条“括姑”,今本作“指姑”。小注是高诱注,有节略,“故曰‘嘉’”作“故曰‘嘉树’”,而“灵”作“虚”。“指姑”高注认为就是《淮南子·览冥训》的姑余山,“在吴”。
〔2〕连下文“韭”、“葱”二条同出《汉武内传》。“赤韭”、“绮葱”,各本及《御览》卷九七六“韭”、卷九七七“葱”引《汉武内传》并同,今《丛书集成》本《汉武帝内传》作“赤薤”、“绮华”,“华”应误。
〔3〕《御览》卷九七七“薤”引《列仙传》同《要术》。清孙星衍等辑本《神农本草经》引《列仙传》“蒲薤”作“蒲韭”。
〔4〕务光: 古代隐士。相传汤要把天下让给他,不受,隐去。后400余岁,至武丁时又出现,武丁要任他为相,不从,又隐去。 蒲薤: 天南星科石菖蒲(acorus gramineus)一类的植物,其叶线形如蒲,亦如韭薤,故名。其根状茎入药,治昏厥、癫狂等症。
〔5〕今本《说文》只是:“蒜,荤菜。从艸,祘声。”但《尔雅·释草》“蒚,山蒜”《经典释文》引《说文》:“荤菜也。一本云:‘菜之美者,云梦之荤菜。’”
〔6〕蔒(xun)菜: 即荤菜,指有特殊气味的葱蒜类菜。“蔒”即“荤”字。这里即指大蒜。
〔7〕高诱注:“阳朴,地名,在蜀郡。”《要术》“蜀郡”应在注文内而窜入正文。
〔8〕引文见《管子·戒篇》。“冬葵”,《万有文库》本《管子》作“冬葱”。
〔9〕山戎: 古族名。春秋时分布在今河北北部,侵伐齐、燕等国。公元前六六三年,齐桓公北伐山戎,得其冬葵(即葵菜。今本《管子》作“冬葱”)、戎菽(即大豆),移植于齐国。
〔10〕《类聚》卷八二、《御览》卷九七九“葵”引《列仙传》“丁次卿”作“丁次都”,下有“不知何许人也”句。
〔11〕日南: 日南郡,汉置,有今越南中部地区。
〔12〕具区: 太湖的古代名称。 菁: 指韭菜花,也指芜菁。芜菁性喜冷凉,北方栽培最多,太湖地区很少栽培。
〔13〕鹿角: 是褐藻门鹿角菜科的鹿角菜(pelvetia siliquosa),生于中潮带岩石上。藻体分歧如叉,呈紫褐色,其大者为复叉状,全形略似鹿角,故名。《本草纲目》卷二八“鹿角菜”:“鹿角以形名,猴葵因其性滑也。”
〔14〕罗勒: 又名“兰香”,已见卷三《种兰香》。下文山罗勒,系木本,未详。
〔15〕《游名山志》: 《隋书·经籍志二》著录,“谢灵运撰”。书已佚。谢灵运(385—433),南朝宋时人,谢玄之孙。今河南太康人,移籍会稽。曾任永嘉(郡治在今浙江温州)太守。性喜游历山水名胜,该《志》即为记述会稽、永嘉等地山水胜迹风物之书。
〔16〕步廊山: 《太平寰宇记》记载浙江温州有步廊山:“在州东北,见谢公《名山志》。”
〔17〕葙(xiāng): 《集韵》同“蘘”。本条所记,以根茎为菹,有辛香味,疑是蘘荷科(姜科)植物。
〔18〕此条《御览》卷九八〇“紫菜”引作《吴郡缘海记》,称:“郡海边诸山,悉生紫菜。《吴赋》云‘纶、组、紫、绛’者也。”可能《要术》脱去书名,但更可能是《广志》文。《要术》“吴都”似应作“吴郡”。
〔19〕《文选》左思《吴都赋》作“纶、组、紫、绛”。据刘逵(渊林)注,“紫”指紫菜,“绛”指绛草,即可染红色的茜草(rubia cordifolia),《要术》“菜”误。纶、组都是海藻类植物。
〔20〕《尔雅·释草》正文是:“纶似纶,组似组,东海有之。”注是郭璞注,文同。
〔21〕有秩、啬夫: 均古代乡官名。乡五千户置有秩,秩百石,掌管一乡之人。啬夫掌管一乡讼狱和税收。
〔22〕优殿: 《本草拾遗》有记载,但没有更多的描述,未悉是何种植物。
〔23〕合浦: 郡名,亦县名,治所均在今广西合浦。
〔24〕雍: 即旋花科的蕹菜(ipomoea aquatica),俗名“空心菜”。水、陆均可种。种于水中(水田或池沼中),叶大茎粗,名“水蕹”;植于旱地,叶小茎细,又名“旱蕹”。
〔25〕冬风: 这是菊科的东风菜〔doellingeria scaber(aster scaber)〕。《本草纲目》卷二七“东风菜”引唐苏敬《新修本草》:“此菜先春而生,故有‘东风’之号。一作‘冬风’,言得冬气也。”
〔26〕(hú): 《唐本草》著录有“蔛草”,说“生水傍”。蔛草即石斛(dendrobium nobile,兰科),《本草图经》说,生“水傍石上”。亦附生树上。、蔛同音,未知为同一植物否。
〔27〕蔊(hàn)菜: 即十字花科的蔊菜(rorippa indica),茎叶有辛味,可供食用。自本条以下至“”条,仍应是《字林》文。本条《御览》卷九八〇“蔊”正引作《字林》。下文“荶”条,《北户录》卷二“水韭”及《御览》同卷“荶”亦均引作《字林》,文同。
〔28〕(qi,又huì): 《广韵》:“菜似蕨,生水中。”即水蕨科(科)的水蕨(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生于水田或水沟中。嫩叶可食。
〔29〕今本《吕氏春秋·本味》没有“云梦之”,徐锴《说文系传》认为就是“云梦之芹”的异写字。《御览》引《字林》的“”也归入卷九八〇的“芹”目。段玉裁也认为就是“芹”。现代植物分类学上则二者各别,并不等同。
〔30〕荶(yín): 各书所记只是《字林》的重复,没有更多说明,未详。
〔31〕菦(jin): 《玉篇》解释就是“蒌蒿”,见“蒌蒿(八九)”。段玉裁、朱骏声解释《说文》的“菦”,认为就是“芹”字。
〔32〕(zu)菜: 即三白草科的蕺菜(houttuynia cordata)。《广雅·释草》:“蒩,蕺也。”《证类本草》卷二九“蕺”引《唐本草》注:“此物叶似荞麦,肥地亦能蔓生。茎紫赤色。 ……关中谓之葅菜。”、蒩、葅,同字异写。
〔33〕(luó)菜和下条(yuè)菜,解释全同,文献上没有找到更多记载,未详何种植物。
〔34〕藄(qí)菜: 即蕨类植物紫萁科的紫萁(osmunda japonica)。嫩叶可食。
〔35〕(è)菜: 像蕨的植物很多,无从推测是什么植物。
〔36〕(niē)菜: 文献上没有更多的记述,未详。
〔37〕(qián)菜: 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七作“麻”。同“荨”,即荨麻。荨麻有多种,属荨麻科荨麻属(urtica)。草本,被螫毛,触之即痛痒。嫩茎叶可食。
〔38〕染草: 金抄、明抄同,明清刻本作“深草”,深、海形似,疑应作“海草”。按: 净去猪毛鱼鳞,古称“燅”,也写作“”、“燂”,麻亦称“麻”。而也写作“”、“藫”。《说文》:“荨,或从爻”作“”。《尔雅·释草》:“,海薻。”薻即藻字。《神农本草经》:“海藻 ……一名藫。”据此,“”的另一说是海藻,“染草”似应作“海草”。
〔39〕蓶(wěi)菜: 未详何物。 乌韭: 是蕨类植物鳞始蕨科的乌蕨(stenoloma chusanum)。
〔40〕(tè)菜: 明朱《救荒本草》说泽泻俗名“水菜”。泽泻是泽泻科的alisma orientale,多年生沼生草本,即生长在沼泽地者。
〔41〕(shu): 同“”,是薯蓣科薯蓣属(dioscorea)的植物,参见“(二七)”。薯蓣(dioscorea opposita),俗名“山药”。
〔42〕“其根,藕”: 藕是荷的地下横走茎的先端部分膨大长成,不是荷的根。按,本目所列各种蔬菜,颇有重复。莲、藕已见于卷六《养鱼》,荷叶也是卷八《作鱼鲊》所用,并非“非中国物产”,也不是野生。蒜、姜、冬葵、紫菜、芹,已见于有关各篇,或者认为产于吴、楚、蜀,非“中国”所产,还说得过去,但产冬葵的山戎,在今河北北部,则在后魏疆域内。蔊菜即“熯”,菜即蕺菜,蕨菜即蕨,均已见于卷九《作菹藏生菜法》。冬风与“东风(九八)”重出,藄菜与“藄(九一)”重出,与“(二七)”重出。
【译文】
《吕氏春秋》说:“菜中味道美好的 ……有寿木的花;括姑东面的中容国,有赤木和玄木的叶;〔高诱注解说:〕“括姑是山名。赤木和玄木,它的叶都可以吃。”余瞀(mào)的南面,最南的崖壁上,有一种菜名叫‘嘉树’,颜色如碧色。”〔高诱注解说:〕“余瞀是南方的山名。山中有嘉美的菜,所以称为‘嘉’,吃了有灵验。如碧色,就是青色。”
《汉武内传》说:“西王母说:‘上等的仙药,有碧海的琅(láng)菜。’”
韭:“西王母说:‘次等的仙药,有八纮(hóng)的赤韭。’”
葱:“西王母说:‘上等的仙药,有玄都的绮葱。’”
薤: 《列仙传》说:“务光,服食蒲薤的根。”
蒜: 《说文》说:“菜中美好的,有云梦的荤菜。”
姜: 《吕氏春秋》说:“调味料中美好的,有杨朴的生姜。”〔高诱注解说〕:“杨朴是地名,(在蜀郡)。”
葵: 《管子》说:“齐桓公 ……向北方攻伐山戎,带出冬葵回来 ……后来中国各地都有分布。”《列仙传》说:“丁次卿给辽东丁家作佣人。丁家主人曾经叫他去买葵菜,冬天却买得新鲜葵菜。主人问他:‘冬天哪能有这种鲜菜?’他说:‘是从日南郡买来的。’”
〔菁:〕 《吕氏春秋》说:“菜中美好的,有具区的菁。”
鹿角: 《南越志》说:“猴葵,赤色,生在石上。南越地方管它叫‘鹿角’。”
罗勒: 《游名山志》说:“步廊山中有一株树,像花椒树,但却是罗勒的香气,土人管它叫‘山罗勒’。”
葙: 《广志》说:“葙,根可以腌作菹菜,既香又辣。”
紫菜:“吴〔郡〕海边诸山〔的山脚下〕,都生有紫菜。”又《吴都赋》说:“纶、组、紫〔、绛〕。”《尔雅》〔郭璞〕注解说:“纶,是现今有秩和啬夫所佩带的杂有青丝的带。组,也是丝带。海中的草,新鲜时有和纶、组相似的纹彩,所以这种草也就叫纶、组。”
芹: 《吕氏春秋》说:“菜中美好的,有云梦的芹。”
优殿: 《南方草物状》说:“合浦有一种菜,名叫‘优殿’,用豆酱汁和着吃,很香美好吃。”
雍: 《广州记》说:“雍菜,生在水中,可以腌作菹菜。”
冬风: 《广州记》说:“冬风菜,生在旱地,可以配上肉作羹吃。”
: 《字林》说:“菜,生在水中。”
蔊菜:“音罕。味道辛辣。”
:“音胡对反。《吕氏春秋》说:‘菜中美好的,有云梦的。’”
荶:“像大蒜,生在水中。”
菦菜:“音谨。像蒿草。”
菜:“颜色紫,有藤。”
菜:“叶子像竹叶,生在水边上。”
菜:“叶子像竹叶,生在水边上。”
藄菜:“像蕨。”
菜:“像蕨,生在水中。”
蕨菜:“就是(biē)。《诗疏》说:‘秦国叫作蕨,齐鲁叫作。’”
菜:“像大蒜,生在水边上。”
菜:“,音徐盐反。像‘荃菜’。一说是‘染草’。”
蓶菜:“蓶,音唯。像乌韭而颜色黄。”
菜:“,音他合反。生在水中,叶子大。”
:“根像芋,可以吃。”又一说:“是薯蓣的别名。”
荷: 《尔雅》说:“荷,就是芙渠。 ……它的果实是莲子,它的根是藕。”
竹(五一)
《山海经》曰〔1〕:“嶓冢之山 ……多桃枝、钩端竹〔2〕。”
“云山 ……有桂竹〔3〕,甚毒,伤人必死。”“今始兴郡出筀竹〔4〕,大者围二尺,长四丈。交阯有篥竹〔5〕,实中,劲强,有毒,锐似刺,虎中之则死。亦此类。”
“龟山 ……多扶竹。”“扶竹,筇竹也〔6〕。”
《汉书》〔7〕:“竹大者,一节受一斛,小者数斗,以为柙音匣榼〔8〕。”
“邛都高节竹,可为杖,所谓‘邛竹’。”〔9〕
《尚书》曰〔10〕:“杨州 ……厥贡 ……筿、 〔11〕。 ……荆州 ……厥贡 ……、〔12〕。”注云:“筿,竹箭。,大竹。”“、,皆美竹 ……出云梦之泽。”
《礼斗威仪》曰〔13〕:“君乘土而王,其政太平, 竹、紫脱常生 〔14〕。”其注曰:“紫脱,北方物。”
《南方草物状》曰:“由梧竹〔15〕,吏民家种之。长三四丈,围一尺八九寸,作屋柱。出交阯。”
《魏志》云〔16〕:“倭国,竹有条、幹〔17〕。”
《神异经》曰〔18〕:“南山荒中有沛竹,长百丈,围三丈五六尺,厚八九寸,可为大船。其子美,食之可以已疮疠。”张茂先注曰:“子,笋也。”
《外国图》曰〔19〕:“高阳氏有同产而为夫妇者〔20〕,帝怒放之,于是相抱而死。有神鸟以不死竹覆之。七年,男女皆活。同颈异头,共身四足。是为蒙双民。”
《广州记》曰:“石麻之竹〔21〕,劲而利,削以为刀,切象皮如切芋。”
《博物志》云〔22〕:“洞庭之山,尧帝之二女常泣,以其涕挥竹,竹尽成斑〔23〕。”“下隽县有竹,皮不斑,即刮去皮,乃见〔24〕。”
《华阳国志》云〔25〕:“有竹王者,兴于豚水〔26〕。有一女浣于水滨,有三节大竹,流入女足间,推之不去。闻有儿声,持归,破竹,得男。长养,有武才,遂雄夷狄,氏竹为姓。所破竹,于野成林,今王祠竹林是也。”
《风土记》曰:“阳羡县有袁君家坛边〔27〕,有数林大竹〔28〕,并高二三丈。枝皆两披,下扫坛上,常洁净也。”
盛弘之《荆州记》曰〔29〕:“临贺谢休县东山有大竹〔30〕,数十围,长数丈。有小竹生旁,皆四五尺围。下有盘石,径四五丈,极高,方正青滑,如弹棋局。两竹屈垂,拂扫其上,初无尘秽。未至数十里,闻风吹此竹,如箫管之音。”
《异物志》曰〔31〕:“有竹曰〔32〕,其大数围,节间相去局促,中实满,坚强以为柱榱。”
《南方异物志》曰:“棘竹〔33〕,有刺,长七八丈,大如瓮。”
曹毗《湘中赋》曰〔34〕:“竹中筜、白、乌〔35〕,实中、绀族〔36〕。滨荣幽渚,繁宗隈曲;萋蒨陵丘,逮重谷〔37〕。”
王彪之《闽中赋》曰:“竹则苞甜、赤若〔38〕,缥箭、斑弓〔39〕。度世推节,征合实中〔40〕。筜函人,桃枝育虫〔41〕。缃箬、素笋,彤竿、绿筒。”“筜竹,节中有物,长数寸,正似世人形,俗说相传云‘竹人’,时有得者。育虫,谓竹〔42〕,竹中皆有耳。因说桃枝,可得寄言。”
《神仙传》曰〔43〕:“壶公欲与费长房俱去〔44〕,长房畏家人觉。公乃书一青竹,戒曰:‘卿可归家称病,以此竹置卿卧处,默然便来还。’房如言。家人见此竹,是房尸,哭泣行丧。”
《南越志》云:“罗浮生生竹,皆七八寸围,节长一二丈〔45〕,谓之‘龙钟竹’。”
《孝经河图》曰〔46〕:“少室之山〔47〕,有爨器竹〔48〕,堪为釜甑。
“安思县多苦竹〔49〕。竹之丑有四: 有青苦者,白苦者,紫苦者,黄苦者。”
竺法真《登罗浮山疏》曰〔50〕:“又有筋竹〔51〕,色如黄金。”
《晋起居注》曰〔52〕:“惠帝二年〔53〕,巴西郡竹生紫色花〔54〕,结实如麦,皮青,中米白,味甘。”
《吴录》曰:“日南有篥竹〔55〕,劲利,削为矛。”
《临海异物志》曰:“狗竹〔56〕,毛在节间。”
《字林》曰:“,竹,头有父文。”〔57〕
“〔58〕音模,竹,黑皮,竹浮有文〔59〕。”
“音感,竹,有毛。”
“力印切,竹,实中。”
【注释】
〔1〕引文见《山海经·西山经》。“云山”、“龟山”条均见《中山经》“中次十二经”。小注是郭璞注。正注文均有异文。“锐似刺”中“似”,今本郭注作“以”,则“锐以刺虎”为句,较胜。
〔2〕桃枝: 竹名。戴凯之《竹谱》:“桃枝皮赤,编之滑劲,可以为席。 ……节短者不兼寸,长者或逾尺,豫章遍有之。” 钩端竹: 郭璞注《山海经》说:“桃枝属。”
〔3〕桂竹: 是刚竹属的phyllostachys bambusoides,亦称“刚竹”,其变形为“斑竹”。竿高8—22米,径粗可达10厘米以上,当即郭璞注的筀(guì)竹(桂、筀同音,从竹即为“筀”)。但无毒,而《山海经》说“甚毒”,则是另一种桂竹,未详。
〔4〕始兴郡: 三国吴置,故治在今广东曲江。
〔5〕篥(lì)竹: 疑即竹,见注释〔55〕。
〔6〕筇(qióng)竹: 即邛竹,以其产于邛都,因加竹头作“筇”。筇竹可作扶老杖,故又名“扶竹”、“扶老竹”,后人因亦径称拄杖为“筇”。戴凯之《竹谱》称:“竹之堪杖,莫尚于筇”,其特点:“高节实中,状若人刻,为杖之极。”即其节环特别高起(即《汉书》注所谓“高节竹”),而且是实心竹,所以特别宜于作拄杖。
〔7〕《汉书》无此语;下条“邛竹”,才出于《汉书》注。《初学记》卷二八“竹”引《广志》称:“汉竹,大者一节受一斛,小者数升,为椑榼。”疑此条实出《广志》,应作“汉竹,大者 ……”“书”字袭下条引《汉书》而衍,而《广志》的书名被夺去,却变成了《汉书》的内容。
〔8〕“柙”通“匣”,据《初学记》所引,应是“椑”字烂成。椑(pí)榼(kē)是一种圆形盛酒器,这里是现成利用其圆竹筒,并没有作成匣子。“音匣”是后人就误字误注的。
〔9〕这三句是《汉书》注文,见于《汉书·张骞传》颜师古注引臣瓒:“邛,山名,生此竹,高节,可作杖。”《要术》文句有异,可能非出瓒注,但无论如何不是《汉书》本文。邛(qióng)都,县名,故治在今四川西昌东南。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在大夏国(今阿富汗北部)见到经由印度贩运过去的我国邛竹杖和蜀布,得到启示,开通了由四川通云南的越嶲道,就在邛都建置越嶲郡。
〔10〕见《尚书·禹贡》。注是孔安国《传》。
〔11〕筿(xiǎo): 竹竿短细,因可为箭,又名“箭”,即箭竹(sinarundinaria nitida),我国特产。(dàng): 大竹,《尚书·禹贡》孔颖达疏引孙炎:“竹阔节者曰荡。”
〔12〕(jùn)、(lù): 有二说,一说是坚劲之竹,《战国策·赵策》:“其坚则簬之劲,不能过也。”一说是箭竹类,《广雅·释草》:“、簬 ……箭也。”戴凯之《竹谱》:“、二竹,亦皆中矢 ……大较故是会稽箭类耳,皮特黑涩,以此为异。”则、是箭竹属(sinarundinaria)的两种竹。
〔13〕《礼斗威仪》: 《礼》纬书的一种,已早佚。《隋书·经籍志一》著录“《礼纬》三卷。郑玄注,亡。”《旧唐书·经籍志上》著录为“宋均注”。宋均,三国魏时人。《要术》本条注文,当出宋均。《类聚》卷八九“竹”、《御览》卷九六三“竹”均引到《礼斗威仪》此条,稍有异文,均无注文。
〔14〕(mán)竹: 《初学记》卷二八引《广志》:“竹,皮青,内白如雪,软韧可为索。” 紫脱: 元李衎(kàn)《竹谱详录》卷六:“竹,生江、广间。 ……紫脱,笋名也。”
〔15〕由梧竹: 是大竹,可作梁柱,见戴凯之《竹谱》。小的由梧竹,有刺,可作篱笆,又名“笆竹”,见李衎《竹谱详录》,则是同名异种。
〔16〕《三国志·魏志·倭人传》:“其竹筿、簳、桃支。”
〔17〕倭国: 古时指日本。 条、幹: 即筿、簳。簳是小竹。现在日名以原产日本的pleioblastus simoni及pseudosasa japonica为“筿竹”。
〔18〕《初学记》卷二八引《神异经》较简略,《御览》卷九六三“沛竹”所引基本相同。
〔19〕《外国图》: 《隋书·经籍志》等不著录,《水经注》、《类聚》、《御览》等有引到。《史记·秦本纪》张守节《正义》引有吴人《外国图》,则其书似孙吴时人所写。书已佚。《博物志》卷八有与《外国图》相类似记载,但“不死竹”作“不死草”。
〔20〕高阳氏: 相传上古五帝之一的颛顼,号高阳氏,居于帝丘,在今河南濮阳东南,则非“外国”。另外见于《山海经·大荒南经》的有“颛顼国”,未知是否指此而袭用“高阳氏”。
〔21〕《北户录》卷二引作裴渊《广州记》,“石麻”作“石林”。
〔22〕今本《博物志》卷一〇:“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今下隽有斑皮竹。”《御览》卷九六三“斑皮竹”引《博物志》作“虞帝之二女”,“二女”宜作“二妃”。
〔23〕这种竹有斑点或斑纹,称为“斑竹”,是桂竹的变形。相传舜帝南巡,死于苍梧(山名,即九嶷山,在今湘南蓝山之南)。他的二妃是尧帝的二女,即娥皇和女英,日夜哭泣,泪水洒在竹上,竹皆成斑,因名“斑竹”,也叫“湘妃竹”。
〔24〕下隽县: 在今湖南沅陵境。一说在今湖北通城境。清汪灏等《广群芳谱》引《临汉隐居诗话》:“竹有黑点,谓之斑竹,非也。湘中斑竹方生时,每点上苔钱封之甚固。土人斫竹浸水中,用草穰洗去苔钱,则紫晕斓斑可爱,此真斑竹也。”
〔25〕见《华阳国志》卷四《南中志》,内容相同,“豚水”作“遯水”,同。
〔26〕豚水: 古牂牁江(今北盘江上游),其发源处称濛潭,亦称“豚水”(也写作“遯水”)。相传竹王所建的国即“夜郎国”(主要有今贵州西部和北部地区)。
〔27〕阳羡县: 今江苏宜兴。《风土记》作者西晋周处即该县人。“家”,《御览》卷九六二引《风土记》作“冢”,《要术》张步瀛校本亦作“冢”,“家”应是“冢”之形误。
〔28〕“林”,《御览》引作“枚”,应作“枚”。
〔29〕盛弘之《荆州记》: 《隋书·经籍志二》著录“《荆州记》三卷,宋临川王侍郎盛弘之撰”。据胡立初考证,宋文帝元嘉九年(432)临川王刘义庆出为平西将军、荆州刺史,在州八年。盛弘之任临川王侍郎,当在临川王出镇荆州之时,弘之就几年所闻见而记述一州的人物物产及灵怪之事,写成此《记》。书已佚。
〔30〕临贺: 郡名,三国吴置,故治在广西贺县(今为八步区),靠近湖南边境。“谢休”,疑“谢沐”之误。《汉书》、《晋书·地理志》、《后汉书·郡国志》均无谢休县,概作“谢沐”。 谢沐县: 故治在今湖南江永西南,属临贺郡。“大竹”,疑应作“竹,大”。下句“长数丈”,《类聚》卷八九引盛弘之《荆州记》作“数十丈”,《渐西》本据以加“十”字,但数十围粗和数十丈长都是可疑的。
〔31〕《御览》卷九六三“竹”引《异物志》末后尚有“断截便以为栋梁,不复加斤斧也”。“榱”(cui)是屋椽,与“柱”不相称,吾点校改为“栋”,《渐西》本依着改,据戴凯之《竹谱》应是“梁”。
〔32〕(báo): 大竹。戴凯之《竹谱》称:“实厚肥,孔小,几于实中 ……大竹也。土人用为梁柱。”
〔33〕棘竹: 古时也叫“竻竹”、“勒竹”,由于有刺可种为篱笆,又名“笆竹”。据各书描述,具有竿粗材厚、节上小枝短缩硬化而为刺、地下茎为合轴型的共同特点,显然是(cè)竹属(bambusa)的竹。其为何种,竹(b. stenostachya)和车筒竹(b. sinospinosa)极似之。参见戴凯之《竹谱》、李衎《竹谱详录》卷四、广东《肇庆府志》、清屈大均《广东新语》等。
〔34〕曹毗(pí)《湘中赋》: 《隋书》、新旧《唐书》经籍志均著录有《曹毗集》,此《赋》当在该集中。书已佚。曹毗,东晋成帝时迁光禄勋,《晋书》有传。
〔35〕(yún)筜(dāng): 大竹。戴凯之《竹谱》:“桃枝、筜,多植水渚。”“筜最大,大者中甑。”则是宜植于洲渚的中空、内径宽大的大型竹。 白、乌: 指白竹、乌竹。戴凯之《竹谱》:“赤白二竹,还取其色;白薄而曲,赤厚而直。沅沣(按: 疑应作“澧”,指湖南沅江和澧水,而沣水在陕西关中)所丰,余邦颇植。”则白竹是竿白材薄而倾曲的竹。李衎《竹谱详录》有“白竹”、“乌竹”。现在植物分类学上以刚竹属的phyllostachys nigra为乌竹,也叫“黑竹”,茎竿初时绿色,经年以后,渐呈紫黑色,有的并有黑褐色的小斑点,别称“胡麻竹”。
〔36〕绀族: 紫黑色的竹类。绀,紫黑色。下文引《孝经河图》有紫苦竹,戴凯之《竹谱》亦称:“苦竹,有白有紫。”又乌竹,茎竿紫黑色,亦称“紫竹”,以其姿态及紫竿雅致,我国各地庭园内多栽培以供观赏。所谓绀色的竹,当指此类。
〔37〕蒨(qiàn)、(ài): 草木繁盛貌。
〔38〕“赤若”,不词,应是“赤苦”的形误。下引《孝经河图》就有“紫苦者”,戴凯之《竹谱》亦称:“苦竹,有白有紫。”赤苦笋和甜冬笋(“苞甜”)相对,都讲味道,是一组;下句“缥箭、斑弓”是青白色的箭竹和斑纹的弓竹相对,是另一组,都讲用途。
〔39〕斑弓: 斑竹作弓。《御览》卷九六二“竹”引《云南记》:“云南有实心竹,文采斑驳 ……其土以为枪杆。”以斑竹为弓,亦此类。
〔40〕征合实中: 意谓作兵器要用实心竹。如《文选·吴都赋》刘逵(渊林)注引《异物志》:“箭竹,细小而劲实。”棘竹,实中,“夷人破以为弓”(戴凯之《竹谱》);篻竹,“实中劲强,交趾人锐以为矛”(刘逵注引《异物志》);云南有实心斑竹,用以作枪杆(见注释〔39〕),这些都是实心坚劲的武器竹。
〔41〕桃枝育虫: 清郭柏苍《闽产录异》卷六在引王彪之《闽中赋》后说:“又竹,竹中生虫,长则咬节而出。所谓‘育虫’,乃指竹、桃枝竹。”卷三记载“桃枝竹”说:“漳州、福宁、延平皆产之。笋皮有毛虫聚焉,不宜食。”
〔42〕竹(liú): 竹鼠属(rhizomys),专吃竹类的根。清桂馥《说文义证》引刘欣期《交州记》:“竹鼠,如小狗子,食竹根,出封溪县。闽中呼之为。”这条注文是后人加的。
〔43〕《御览》卷九六二引《神仙传》文字稍异,内容相同。《后汉书·费长房传》亦载其事,叙述有异。
〔44〕壶公: 有姓施,姓谢,姓王等数位,据《水经注·汝水》,此为“王壶公”。 费长房: 东汉方士,汝南(郡治在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曾为市掾。传说王壶公在市上卖药,悬一壶,市散后跳入壶中,次晨又从壶中跳出,人家看不见,惟有费长房在楼上看得清清楚楚。因此费长房跟他入山学仙。《后汉书》有费长房传。
〔45〕“节长一二丈”,《御览》卷九六二引《南越志》“丈”作“尺”,应是“尺”字之误。
〔46〕《孝经河图》: 各家书目不见著录,《御览》卷九六二“竹”有引到,内容基本同《要术》,但《初学记》卷二八引作《河图》。书已佚。
〔47〕少室之山: 少室山。河南登封北“中岳”嵩山有三高峰,其西峰为少室山,山北麓有少林寺。
〔48〕爨(cuàn)器: 炊器。
〔49〕安思县: 未详,疑误。汉有安昌县,在嵩山附近。 苦竹: 苦竹属(pleioblastus),所谓青苦、白苦等只是因竿皮颜色不同而分为几种。
〔50〕《类聚》卷八九引竺法真《罗山疏》是:“岭南道无(同“筋”)竹,惟此山有之。其大尺围,细者色如黄金,坚贞疏节。”
〔51〕筋竹: 当即金竹(phyllostachys sulphurea),参见李衎《竹谱详录》卷六。
〔52〕《晋起居注》: 《隋书·经籍志二》著录,作者题称“〔刘〕宋北徐州主簿刘道会撰”。书已佚。
〔53〕“惠帝二年”(291),《晋书·五行志》作“惠帝元康二年”(292)。
〔54〕巴西郡: 东汉末刘璋置,晋仍之,郡治在今四川阆中。
〔55〕篥竹: 疑应作“篻(piǎo)竹”。《文选·吴都赋》“篻、有丛”刘逵注引《异物志》:“篻竹,大如戟槿(即戟柄),实中劲强,交趾人锐以为矛,甚利。”戴凯之《竹谱》:“筋竹为矛,称利海表,槿仍(作“乃”字用)其杆,刃即其杪。生于日南,别名为‘篻’。”从“篻、有丛”看,说明篻竹、竹都是地下茎为合轴型作灌木状丛生的竹,而篻竹又名筋竹,此筋竹与上文罗浮山的筋竹是同名异种。篻由剽利得义,《竹谱》并与“表”、“杪”叶韵,而所记与《吴录》相同,疑“篥”是“篻”的形误。刘逵注引《异物志》又称:“竹,有毒,夷人以为觚(借作“弧”字),刺兽中之则必死。”上文引《山海经》郭璞注有“篥竹”,篥、双声,疑篥竹是竹的转音异写。
〔56〕狗竹: 李衎《竹谱详录》卷五:“狗竹,出临海郡,围三寸,节间有毛。三月,笋可食。”
〔57〕“”(róng),各本作“茸”,《渐西》本从吾点校改作“”。《玉篇》有“”字,解释是:“竹也,头有文。”,《竹谱详录》卷六:“竹,在处敷粉,头有父文。 ……父文,犹花文也。”四川江安县南屏乡有珍奇的“人面竹”,是毛竹的变种。竹竿上端的二三尺处,均在节的一侧裂开一个小口。竹竿表面有一条条凸起而有规律地倾斜相连的曲线,每一曲线单元内的竹面都凸鼓隆起,宛如人的笑脸。(《新民晚报》1987年11月1日五版)则竹上端有“父”字形的花纹,似亦可能。
〔58〕(wú): 《竹谱详录》卷五:“竹,生广西、安南,邕州昆仑关中尤多。张得之《谱》云:‘竹,黑皮,有文。 ……大者可为柱,小者亦堪杂用。’”
〔59〕“竹浮有文”,疑是《字林》原有“”字,释为:“竹,有文”,而在传刻中被拆为“竹浮”二字误窜入此。《玉篇》“”下正是“”字,《广韵》也有,解释是“竹有文者”。
【译文】
《山海经》说:“嶓(bo)冢山上 ……多有桃枝竹、钩端竹。”
“云山 ……有桂竹,很毒,人被刺伤,一定死亡。”〔郭璞注解说:〕“现在始兴郡出产有筀竹,大的周围二尺,四丈长。〔又,〕交趾有一种篥竹,竹竿实心,坚硬强劲,有毒,〔削〕尖了刺老虎,刺中了就会死。桂竹也是这一类。”
“龟山 ……有许多扶竹。”〔郭璞注解说:〕“扶竹,就是筇竹。”
〔《广志》说:〕“(汉)竹,大的一节可以容纳一斛的量,小的也可以容纳几斗,竹筒可以作〔椑〕榼一样的盛酒器。”
(《汉书》)〔注解说:〕“邛都的高节竹,可以作拄杖,就是所谓‘邛竹’。”
《尚书》说:“扬州 ……它的贡品有 ……筿、……荆州 ……它的贡品有 ……、。”注解说:“筿是作箭的竹。是大竹。”“、都是好竹 ……出在云梦泽中。”
《礼斗威仪》说:“人君顺着土地所宜治理国家,政治就会太平,竹和紫脱经常有生出。”注解说:“紫脱是北方的物产。”
《南方草物状》说:“由梧竹,官吏和民众家中都有种植。有三四丈长,周围一尺八九寸粗,可以作屋柱。出在交趾。”
《魏志》说:“倭国,竹子有条竹、幹竹。”
《神异经》说:“南方荒远的山中有沛竹,有一百丈长,周围三丈五六尺粗,竿有八九寸厚,可以作大船。它的‘子’味道好,吃了可以治好疮癞病。”张华注解说:“子,就是笋。”
《外国图》说:“高阳氏族中有同胞兄妹结为夫妻的,高阳帝大怒,将他们赶出族门,二人于是相拥抱而死。有神鸟衔来‘不死竹’覆盖他们的尸体。七年之后,男女二人都复活了。他们同一个颈项两个头,同一个身躯四条脚。这就成为‘蒙双民’。”
《广州记》说:“石麻竹,坚劲而且锐利,把它削成刀,切大象的皮像切芋一样容易。”
《博物志》说:“洞庭山上,尧帝的两个女儿常常哭泣,把眼泪洒在竹子上,竹子就都有了斑点。”“现在下隽县有竹,竹面上并不见有斑点,但是只要刮去外皮,就见到了。”
《华阳国志》说:“有个竹王,建国于豚水地方。原来是有一女子在豚水河边洗衣服,水上头有三节大竹漂流到女子双足之间,推也推不开。忽然听到有婴儿的声音,就把竹筒抱回家,破开竹筒,得到一个男孩。将他抚养长大之后,这人有武勇才略,便成为各个部落的首领,就以竹为姓〔,称为竹王〕。破开的竹,丢在荒野,以后就长成竹林,这就是现在建着竹王祠庙的那片竹林。”
《风土记》说:“阳羡县有个袁君的〔坟墓〕,它的祭坛旁边长着几〔株〕大竹,都有二三丈高。竹枝都分两边向下垂着,扫在坛上,坛上常常被扫得很洁净。”
盛弘之《荆州记》说:“临贺谢〔沐〕县东山有大竹,有几十围粗(?),几丈长。旁边长着些小竹,也都有四五尺围粗。下面有块巨大的磐石,对径四五丈,很高,正方形,青色,很平滑,平滑得像弹棋的棋局。有两株竹弯曲下垂着,扫拂在石头上,扫得一点尘土污秽都没有。还离开几十里地以外,就可以听到风吹这些竹子,像吹箫管的声音。”
《异物志》说:“有一种竹名叫‘’,有几围粗大,节间距离很短,中间是实心的,坚硬强固,可以用来作柱〔梁〕。”
《南方异物志》说:“棘竹,有刺,七八丈高,像瓮子粗大。”
曹毗《湘中赋》说:“竹子有筜和白竹、乌竹,也有实心竹和绀色的竹。或者丛生在幽静的水渚,也繁衍在溪流的弯曲;或者荫翳地长在丘陵,也茂密地长在深谷。”
王彪之《闽中赋》说:“竹子有甜的冬笋,有〔苦〕的赤笋,青白色的箭竹可以作箭,长斑纹的斑竹可以作弓。处世要崇尚像竹的有节,兵器要选用茎竿的实中。筜竹里面包涵着‘竹人’,桃枝竹里面孕育着幼虫。有黄褐色的笋箨,素白色的笋肉,有赤色的竹竿,绿色的竹筒。”“筜竹,竹节里面有一种东西,几寸长,很像人的形状,习俗相传说是‘竹人’,时常可以得到。孕育的虫,是指竹,竹林中都有的。因为这里说到桃枝竹,所以附带说几句。”
《神仙传》说:“壶公要带费长房一起成仙去,费长房怕家人知道不让走。壶公就拿一根青竹写写画画,告诫说:‘你可以回家说害病了,拿这竹竿放在床上,然后悄悄地回来。’费长房照着办了。家人见到这竿竹时,竟是长房的尸体,就哭哭啼啼地把它安葬了。”
《南越志》说:“罗浮山生长的竹,周围都有七八寸粗,一节一二尺长,叫作‘龙钟竹’。”
《孝经河图》说:“少室山上有可以作炊器的竹,可以作甑桶。
“安思县(?)多有苦竹。苦竹的种类有四种: 有青色的苦竹,白色的苦竹,紫色的苦竹,黄色的苦竹。”
竺法真《登罗浮山疏》说:“又有筋竹,竹竿像黄金的颜色。”
《晋起居注》说:“晋惠帝二年(291),巴西郡有竹生出紫色的花,结的果实像麦子,外皮青色,里面的米是白的,味道甜。”
《吴录》说:“日南郡有篥竹,强劲锐利,可以削来作矛。”
《临海异物志》说:“狗竹,节中间有毛。”
《字林》说:“,是竹,上端有‘父’形的花纹。”
“,是竹,竿皮黑色,上面有凸起的(?)花纹。”
“(gǎn),是竹,有毛。”
“(lìn),是竹,是实心的。”
笋(五二)
《吕氏春秋》曰〔1〕:“和之美者,越之〔2〕。”高诱注曰:“,竹笋也。”
《吴录》曰:“鄱阳有笋竹〔3〕,冬月生。”
《笋谱》曰〔4〕:“鸡胫竹笋,肥美。”
《东观汉记》曰〔5〕:“马援至荔浦〔6〕,见冬笋,名‘苞’〔7〕。上言:‘《禹贡》“厥苞橘柚”,疑谓是也。其味美于春夏。’”
【注释】
〔1〕见《吕氏春秋·本味》,“越之”作“越骆之菌”。“”、“菌”古通。
〔2〕越: 今本《吕氏春秋》作“越骆”,高诱注:“越骆,国名。”但戴凯之《竹谱》引《吕氏春秋》作“骆越”。骆越是古越人的一支,秦汉时分布于今广西、广东及越南北部等地。
〔3〕鄱阳: 郡名,三国吴置,郡治在今江西波阳。
〔4〕《笋谱》是北宋初僧人赞宁写的,这是《竹谱》之误。戴凯之《竹谱》正有“鸡胫 ……笋美”,卷五《种竹》引《竹谱》也有“鸡颈竹笋,肥美”。
〔5〕《东观汉记》: 东汉官修的本朝纪传体史书,已亡佚。今本24卷,是清人辑佚之本,大见残缺。东观是洛阳宫中殿名,为当时修史之处。清人辑本《东观汉记》卷二《马援传》,“春夏”作“春夏笋”,较完整。
〔6〕荔浦: 即今广西荔浦。
〔7〕苞: 即苞笋,亦即冬笋。
【译文】
《吕氏春秋》说:“调味料中美好的,有越的。”高诱注解说:“,就是竹笋。”
《吴录》说:“鄱阳有笋竹,冬天出笋。”
《〔竹〕谱》说:“鸡胫竹笋,味道肥美。”
《东观汉记》说:“马援到荔浦,见到了冬笋,名叫‘苞’。就上书给皇帝说:‘《禹贡》里的“其苞橘柚”,怀疑就是指这个。冬笋的味道比春夏的笋美好。’”
荼(五三)
《尔雅》曰:“荼,苦菜。”“可食。”〔1〕
《诗义疏》曰:“山田苦菜甜,所谓‘菫、荼如饴’〔2〕。”
【注释】
〔1〕引文见《尔雅·释草》,文同。“可食”是郭璞注。荼,即苦菜,该是菊科苦苣菜属(sonchus)的植物。
〔2〕“菫(jin)、荼如饴”,出《诗经·大雅·绵》。菫,菫菜科的菫菜(viola verecunda),又叫菫菫菜。
【译文】
《尔雅》说:“荼,是苦菜。”〔郭璞注解说:〕“可以吃。”
《诗义疏》说:“山田里的苦菜味道甜,这就是《诗经》所说的‘菫和荼菜,像饴一样甜’。”
蒿(五四)
《尔雅》曰〔1〕:“蒿,菣也〔2〕。”“蘩,皤蒿也〔3〕。”注云:“今人呼青蒿香中炙啖者为菣。”“蘩,白蒿。”
《礼外篇》曰〔4〕:“周时德泽洽和,蒿茂大,以为宫柱,名曰‘蒿宫’。”〔5〕
《神仙服食经》曰:“‘七禽方’,十一月采旁音彭勃。旁勃,白蒿也。白兔食之,寿八百年。”〔6〕
【注释】
〔1〕引文见《尔雅·释草》,无“也”字。注是郭璞注,文同。
〔2〕菣(qìn): 是菊科的青蒿(artemisia apiacea),也叫“香蒿”。《尔雅》邢昺疏引孙炎:“荆楚之间,谓蒿为菣。”
〔3〕皤(pó)蒿: 即菊科的白蒿(artemisia stelleriana),也叫“蓬蒿”,叶背生白毛。《唐本草》注:“从初生至枯,白于众蒿。”启愉按: 古人以青蒿和白蒿为食物,记载很多。《诗经·小雅·鹿鸣》的“食野之蒿”,就是青蒿。《夏小正》以“蘩”为“豆实”(即盛在高脚的盘中),《诗经·召南·采蘩》的“于以采蘩”,吃的都是白蒿。本草书自《神农本草经》到宋代的《本草衍义》等,都记载着或生吃,或蒸吃,或腌作菹菜吃。还有炙了吃,《本草图经》记载着:“干者炙作饮,香尤佳。”《要术》中关于青蒿、白蒿的食用,共有13处之多,或者煮青蒿汁浇在菹菜中,或用蒿叶揩拭猪肉,拭锅,或杂和在红米中舂米,或用青蒿罨女曲,或用白蒿作蚕簇,或用蒿作盛器,润滑剂,媒染剂,等等,不一而足,总之,都不嫌恶蒿的特殊气味。今人有以现在“少见”而“多怪”古人,玩弄文字说《要术》的“蒿”字都是“稿”字写错,难怪胡立初要斥为“浅人瞽说”。
〔4〕《礼外篇》: 《大戴礼记》中的一些篇,语在《明堂》篇中(隋唐以后自《盛德》篇析出),文同。戴德在整编《大戴礼记》时大概有《内篇》、《外篇》之分(或为后人所分),《明堂》列于《外篇》,故有《礼外篇》之称。引文见《大戴礼记·明堂》,文同。
〔5〕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八“大蒿”:“容梧(今广西容县和梧州)道中,久无霜雪处,蒿草不凋。年深滋长,大者可作屋柱,小亦中肩舆之杠。 ……古有蒿柱之说,岂其类乎?”清俞樾(1821—1907)《俞楼杂纂》卷七《礼记异文笺》认为以蒿为宫柱,不足信,蒿是“高”的借字,周人尊崇文王之庙,故称“高宫”。
〔6〕《神仙服食经》: 服食各种药物(特别是矿物类药)以求长生的书,《隋书》、新旧《唐书》经籍志均著录,《旧唐书》题称“京里先生撰”,不知何许人。书已佚。旁勃也写作“蒡葧”,即白蒿。《御览》卷九九七“青蒿”引《神仙服食经》无“七禽方”,“旁勃”作“彭勃”。
【译文】
《尔雅》说:“蒿,是菣。”“蘩,是皤蒿。”〔郭璞〕注解说:“现在人把香而可以炙了吃的青蒿叫作‘菣’。”“蘩,是白蒿。”
《礼外篇》说:“周时治理人民恩泽广布融洽,蒿长得很大很大,可以用来作宫殿的柱子,名叫‘蒿宫’。”
《神仙服食经》说:“‘七禽方’,十一月采旁勃来配制。旁勃,就是白蒿。白兔吃了这方,寿命活到八百年。”
菖蒲(五五)
《春秋传》曰〔1〕:“僖公 ……三十年 ……使周阅来聘,飨有昌歜。”杜预曰:“昌蒲菹也〔2〕。”
《神仙传》云〔3〕:“王兴者,阳城越人也〔4〕。汉武帝上嵩高,忽见仙人长二丈,耳出头下垂肩。帝礼而问之。仙人曰:‘吾九疑人也。闻嵩岳有石上菖蒲〔5〕,一寸九节,可以长生,故来采之。’忽然不见。帝谓侍臣曰:‘彼非欲服食者,以此喻朕耳。’乃采菖蒲服之。帝服之烦闷,乃止。兴服不止,遂以长生。”
【注释】
〔1〕引文见《左传·僖公三十年》,首句作“王使周公阅来聘”,即周惠王使周公阅聘鲁。
〔2〕昌蒲: 即菖蒲,天南星科,学名acorus calamus,也叫“白菖蒲”。其根状茎比较肥大,但味道不好,李时珍将它和香蒲相对,目为“臭蒲”。《周礼·天官·醢人》有一种盛在高脚盘(即豆)中的菜叫作“昌本”,就是以菖蒲的根状茎作的菹菜。这正是鲁僖公招待周使的。古人以菖蒲为美肴,“可怪”之至,“瞽说”之徒又会说“昌歜”、“昌本”都是错字了。
〔3〕《类聚》卷八一及《御览》卷九九九“菖蒲”引《神仙传》详略不一。《证类本草》卷六“菖蒲”引《汉武帝内传》亦载其事(今本《内传》无此记载)。
〔4〕“阳城越人”,费解,《类聚》引无“越”字,疑衍。阳城,作为县名,即今河南登封;作为山名,该县正有阳城山;“嵩高”即嵩山,亦在该县: 都与“越”不相干,疑衍。
〔5〕石上菖蒲: 即天南星科的石菖蒲(acorus gramineus),多生于山涧水石隙中或流水砾石间。其地下根状茎横走,密具轮节。其变种细叶菖蒲(vzr. pusillus),地下茎节间只有2—3毫米长,本草书上都记载“一寸九节者良”,完全可能。
【译文】
《春秋左氏传》说:“鲁僖公 ……三十年 ……周王使周公阅来聘问,僖公设宴招待他,席上有昌歜(zǎn)。”杜预注解说:“昌歜是菖蒲腌的菹菜。”
《神仙传》说:“王兴,是阳城人。汉武帝登上嵩山,忽然遇见一仙人,有二丈高,两耳长过头,向下垂到肩上。武帝礼貌地问他。他说:‘我是九嶷山人。听说嵩山有一种石上菖蒲,一寸之间有九个节,吃了可以长生,所以来采它。’转眼就不见了。武帝对侍从们说:‘他并不是自己想服食,而是拿这话暗示我采食。’于是就采这种菖蒲吃了。但吃了之后觉得胸中烦闷,就停止不吃。王兴一直吃着不停止,所以他就长生。”
薇(五六)
《召南诗》曰〔1〕:“陟彼南山,言采其薇〔2〕。”《诗义疏》云:“薇,山菜也,茎叶皆如小豆。藿可羹,亦可生食之。今官园种之,以供宗庙祭祀也。”
【注释】
〔1〕引文见《诗经·召南·草虫》。
〔2〕薇: 此指豆科的大巢菜(vicia sativa),也叫“野豌豆”,嫩苗可作蔬菜。蕨类植物紫萁科的紫萁(osmunda japonica),过去误称为“薇”。
【译文】
《诗经·召南》说:“爬上了南山,我采摘那里的薇菜。”《诗义疏》说:“薇是山上的野菜,茎叶都像小豆。它的叶可以作羹,也可以生吃。现在官园里种着,准备祭祀宗庙用的。”
萍(五七)
《尔雅》曰:“蓱,苹也〔1〕。其大者〔2〕。”
《吕氏春秋》曰:“菜之美者,昆仑之。”〔3〕
【注释】
〔1〕今本《尔雅·释草》作:“萍,蓱。”据阮元校勘,“萍”应作“苹”。按,蓱,同“萍”,或作“苹”。古人所指,包括浮萍科的浮萍(lemna minor,也叫青萍)和紫萍(spirodela polyrrhiza,也叫水萍)。
〔2〕:科的marsilea quadrifolia,叶柄长,四片小叶生在叶柄顶端,也叫“四叶菜”、“田字草”。
〔3〕见《吕氏春秋·本味》。
【译文】
《尔雅》说:“蓱,就是苹。大的叫作。”
《吕氏春秋》说:“菜中美好的,有昆仑的。”
石菭丈之切〔1〕(五八)
《尔雅》曰〔2〕:“藫,石衣。”郭璞曰:“水菭也〔3〕,一名‘石发’。江东食之。或曰: 藫〔4〕,叶似薤而大,生水底,亦可食。”
【注释】
〔1〕金抄作“大之切”,明抄作“文之切”,均非。《周礼·天官·醢人》有“菭菹”,《经典释文》:“菭 ……沈云:‘北人音 ……丈之反。’”“菭”虽同“苔”,但亦读治(zhì)音,即《说文》的“从艸,治声”。据改。
〔2〕引文见《尔雅·释草》,文同。“或曰”,原无,今本郭注有,表明是另一种解说,必须有,据补。
〔3〕水菭(tái,又zhì): 菭同“苔”,又读zhì(治)音,音异义同。藫、菭双声,二字涵义亦同。因生于水中石上,所称“石衣”、“石发”、“水菭”,都是指苔类植物的某些种。
〔4〕藫: 这是另一种解说,《神农本草经》:“海藻 ……一名藫。”该读xún,即“”字,《尔雅·释草》:“,海藻。”则是海藻类植物。
【译文】
《尔雅》说:“藫(tán),是石衣。”郭璞注解说:“就是水菭,又叫‘石发’。江东人吃它。〔又一说:〕 藫,叶像薤叶,不过大些,生在水底,也可以吃。”
胡荾(五九)
《尔雅》云〔1〕:“菤耳,苓耳。”《广雅》云:“枲耳也,亦云胡枲。”郭璞曰:“胡荾也〔2〕,江东呼为‘常枲’。”
《周南》曰:“采采卷耳。”毛云:“苓耳也。”注云:“胡荾也。” 〔3〕《诗义疏》曰:“苓,似胡荽〔4〕,白花,细茎,蔓而生〔5〕。可为茹,滑而少味。四月中生子,如妇人耳珰,或云‘耳珰草’。幽州人谓之‘爵耳’。”
《博物志》:“洛中有驱羊入蜀,胡葸子着羊毛,蜀人取种,因名‘羊负来’。”〔6〕
【注释】
〔1〕见《尔雅·释草》,文同。《广雅》云云,实际是郭璞注《尔雅》所引。今本郭注无“胡荾也”的别名。卷三《种蘘荷芹》有种胡葸,则并非“非中国物产”。
〔2〕胡荾(sui): 荾同“荽”,则是伞形科的胡荽(coriandrum sativum)。但本目的“胡荾”是指菊科的葈耳(xanthium sibiricum),即苍耳。“胡枲”、“胡葸”、“菤耳”、“苓耳”等都是它的异名。
〔3〕《诗经·周南·卷耳》的一句。毛亨《传》文同。但“注云‘胡荾也’”,不见于今本郑玄《笺》。“苓”,《御览》卷九九八引《诗义疏》作“苓耳”,应有“耳”字。
〔4〕似胡荽: 菊科的葈耳绝不能像伞形科的胡荽。《诗义疏》所解释的“苓耳”,疑是伞形科的天胡荽(hydrocotyle sibthorpioides),多年生匍匐草本,茎细弱,开白花,悬果略呈心脏形,也正像耳珰。
〔5〕蔓而生: 葈耳茎高四五尺,直立粗壮,不蔓生,因此《本草图经》对此提出疑问,葈耳各处都有,“但不作蔓生”。但这恰好是《诗义疏》的“苓耳”是蔓延地上的天胡荽的反证。
〔6〕今本《博物志》不见此条。《类聚》卷九四、《御览》卷九九八、卷九〇二均有引到。
【译文】
《尔雅》说:“菤(juǎn)耳,就是苓耳。”《广雅》说:“就是枲(xi)耳,也叫胡枲。”郭璞注解说:“就是胡荾,江东人管它叫‘常枲’。”
《诗经·周南》说:“采呀采呀采菤耳。”毛亨《传》说:“菤耳就是苓耳。”注说:“就是胡荾。”《诗义疏》说:“苓〔耳〕,像胡荽,开白花,茎细弱,蔓生。可以煮了作菜吃,滑而味道差些。四月中结果实,像女人戴的耳珰,因此有人管它叫‘耳珰草’。幽州人叫它‘爵耳’。”
《博物志》说:“洛阳有人赶羊到蜀中去,胡葸(xi)子粘在羊毛上带了进去,蜀中人就取来种了,因此管它叫‘羊负来’。”
承露(六〇)
《尔雅》曰〔1〕:“葵,蘩露。”注曰:“承露也〔2〕,大茎小叶,花紫黄色。实可食。”
【注释】
〔1〕见《尔雅·释草》,文同。今本郭璞注无“实可食”句。承露即落葵,卷五《种红蓝花栀子》用落葵子绞汁作紫粉,本目实际也是重出。
〔2〕承露: 是落葵科的落葵(basella rubra),一年生缠绕草本。花带红色。花后,花被增大,变紫色。子实为浆果,暗紫色,可作胭脂,又名“胭脂菜”。嫩枝叶可作蔬菜。
【译文】
《尔雅》说:“(zhong)葵,就是蘩露。”注说:“就是承露,茎粗大,叶子小,花紫黄色。果实可以吃。”
凫茈〔1〕(六一)
樊光曰:“泽草,可食也。”〔2〕
【注释】
〔1〕凫茈(cí): 即莎草科的荸荠(eleocharis tuberosa),又名“乌芋”、“地栗”。
〔2〕这是《尔雅·释草》“芍,凫茈”的东汉樊光注。清臧镛堂辑《尔雅汉注》就将这句采作《尔雅》樊注。严格说来,应同他处例冠以“《尔雅》曰:‘芍,凫茈。’”
【译文】
〔《尔雅》说:“芍是凫茈。”〕樊光注解说:“凫茈是生在水泽中的草,可以吃。”
菫(六二)
《尔雅》曰〔1〕:“齧,苦菫也〔2〕。”注曰:“今菫葵也。叶似柳,子如米。汋食之〔3〕,滑。”
《广志》曰:“瀹为羹。语曰:‘夏荁秋菫滑如粉。’〔4〕”
【注释】
〔1〕见《尔雅·释草》,无“也”字。注是郭璞注,文同。
〔2〕苦菫(jin): 当是菫菜科菫菜属(viola)的植物。郭璞说的叶片披针形的菫葵,可能是菫菜属的紫花地丁(viola philippica〔v. philippica ssp. munda〕)。
〔3〕汋(yuè): 通“瀹”。煮。
〔4〕荁(huán): 菫菜属的viola vaginata。
【译文】
《尔雅》说:“齧,是苦菫。”〔郭璞〕注解说:“就是现在的菫葵。叶子像柳叶,种子像米。可以焯了吃,味道软滑。”
《广志》说:“焯过可以作羹吃。俗话说:‘夏天的荁,秋天的菫,柔滑像〔精白的〕米粉。’”
芸(六三)
《礼记》云〔1〕:“仲冬之月 ……芸始生〔2〕。”郑玄注云:“香草。”
《吕氏春秋》曰〔3〕:“菜之美者,阳华之芸〔4〕。”
《仓颉解诂》曰〔5〕:“芸蒿〔6〕,叶似斜蒿,可食。春秋有白蒻 〔7〕,可食之。”
【注释】
〔1〕引文见《礼记·月令》。
〔2〕芸: 这是芸香科的芸香(ruta graveolens),多年生宿根草本。花、茎、叶都含有芳香油,有强烈香气,可作熏香料,也可驱虫防蛀。古人常用以放在衣箱中香衣服,也常用在书籍中防蠹虫,故书籍有“芸编”之称。
〔3〕引文见《吕氏春秋·本味》。
〔4〕阳华: 古薮泽名,在今陕西关中。 芸: 这不是芸香,而是芸蒿,见注释〔6〕。
〔5〕《仓颉解诂》: 《文选》李善注有引用,北齐颜之推(531—约590以后)《颜氏家训·音辞》引到《苍颉训诂》,新旧《唐书》经籍志均著录《苍颉训诂》二卷,作者为东汉杜林(?—47)。所称《苍颉训诂》当即《仓颉解诂》,为古代字书,今已佚。《类聚》卷八一“芸香”引《仓颉解诂》只是:“芸蒿,似邪蒿,香可食。”有“香”字比较合适。
〔6〕芸蒿: 《名医别录》说,柴胡,“一名芸蒿,辛香可食”。启愉按: 《仓颉解诂》的斜蒿就是伞形科的邪蒿(seseli libanostis),叶二至三回羽状分裂,和同科的柴胡(bupleurum chinense)的披针形叶迥异,却和同科的前胡(peucedanum praeruptorum)的羽状分裂叶类似,则叶像斜蒿的“芸蒿”,应是前胡而不是柴胡。陶弘景所说是另一回事。
〔7〕白蒻(ruò): 白色的嫩芽。按: 前胡是多年生宿根草本,白蒻即是宿根上长出的白色嫩芽。《本草图经》说前胡“初出时,有白芽,长三四寸,味甚香美”。这正好给芸蒿是前胡作了注脚。
【译文】
《礼记》说:“十一月 ……芸开始长出。”郑玄注解说:“芸是香草。”
《吕氏春秋》说:“菜中美好的,有阳华的芸。”
《仓颉解诂》说:“芸蒿,叶子像斜蒿,可以吃。春天秋天,有白色的嫩芽长出,也可以吃。”
莪蒿(六四)
《诗》曰〔1〕:“菁菁者莪。”“莪,萝蒿也。”《义疏》云:“莪蒿〔2〕,生泽田渐洳处,叶似斜蒿,细科。二月中生。茎叶可食,又可蒸,香美,味颇似蒌蒿〔3〕。”
【注释】
〔1〕《诗经·小雅·菁菁者莪》的首句。“莪,萝蒿也”是毛《传》文。
〔2〕莪(é)蒿: 李时珍认为莪蒿就是抱娘蒿,吴其濬同意李说。《救荒本草》称:“猪牙蒿,《本草》名角蒿,一名莪蒿。”抱娘蒿即十字花科的播娘蒿(descurainia sophia),一年生草本,生在多湿地方更好。叶二至三回羽状深裂,似邪蒿。角蒿就是紫葳科的角蒿(incarvillea sinensis),多生于山野,二至三回羽状复叶,裂片线形,不像邪蒿。
〔3〕蒌蒿: 菊科的artemisia selengensis。
【译文】
《诗经》说:“好茂盛的莪呀。”〔毛《传》说:〕“莪,就是萝蒿。”《诗义疏》说:“莪蒿,生长在多湿的田里和低下润泽的地方,叶子像斜蒿,植株细小。二月中生出。茎叶可以吃,又可以蒸吃,香美,味道颇像蒌蒿。”
葍(六五)
《尔雅》云〔1〕:“葍,藑茅也。”郭璞曰:“葍〔2〕,大叶白华,根如指,正白,可啖。”“葍,华有赤者为藑。藑、葍一种耳,亦如陵苕〔3〕,华黄、白异名。”
《诗》曰:“言采其葍。”〔4〕毛云:“恶菜也。”《义疏》曰:“河东、关内谓之‘葍’,幽、兖谓之‘燕葍’;一名‘爵弁’,一名‘藑’。根正白,着热灰中,温噉之。饥荒可蒸以御饥。汉祭甘泉或用之〔5〕。其华有两种〔6〕: 一种茎叶细而香,一种茎赤有臭气。”
《风土记》曰:“葍,蔓生,被树而升,紫黄色。子大如牛角,形如〔7〕,二三同蒂〔8〕,长七八寸,味甜如蜜。其大者名‘枺’。”
《夏统别传》注〔9〕:“获,葍也,一名‘甘获’。正圆,赤,粗似橘。”
【注释】
〔1〕《尔雅·释草》有“葍,”和“葍,藑茅”两条,《要术》没有引前一条,可引郭璞注是两条全引了,即“葍 ……可啖”是“”条的注,下面是“藑茅”条的注。《要术》有脱漏。
〔2〕葍(fú): 即“”(fù),是旋花科的旋花(calystegia sepium),也叫“打碗花”,一年生缠绕草本。花淡粉红色。根状茎富含淀粉,可供食用。藑茅和有臭气的一种,疑非一种(或其变种),仍不出旋花属(calystegia)的植物。
〔3〕陵苕(tiáo,又sháo): 黄花和白花的名称不同,见“苕(六八)”引《尔雅》。
〔4〕《诗经·小雅·我行其野》的一句。
〔5〕甘泉: 甘泉宫,汉武帝就秦宫扩建,故址在今陕西淳化西北甘泉山。
〔6〕“华”,下文没有交代两种花,有误。明末毛晋《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广要》引陆机《疏》“华”作“草”。
〔7〕(féi): 蛴螬,即金龟子的幼虫。
〔8〕“蒂”,原作“叶”,《御览》卷九九八引《风土记》作“蒂”,据改。
〔9〕《夏统别传》: 各家书目未见著录,《类聚》引作《夏仲御别传》。夏统,字仲御,晋人,《晋书》有传。《别传》作者无可考。注为原注,抑系后人加注,亦不明。书已佚。这里的葍和《风土记》的葍都不明是何种植物。
【译文】
《尔雅》说:“ 〔葍,是。〕葍,是藑(qióng)茅。”郭璞注解说:“葍,叶子大,花白色,根像指头粗,正白色,可以吃。”“葍,也有开红花的,就是藑。藑和葍是同一种,正像陵苕一样,有黄花的,有白花的,因而名称也不相同。”
《诗经》说:“去采那儿的葍。”毛《传》解释说:“葍是很差的野菜。”《诗义疏》说:“河东和关中管它叫‘葍’,幽州和兖州管它叫‘燕葍’;又名‘爵弁’(biàn),又名‘藑’。根正白色,放进热灰中煨熟,趁热吃。在饥荒时可以蒸熟了充饥。汉代祭祀甘泉宫时,有时用到它。这种〔草〕有两种: 一种茎叶细小,有香气;一种茎是赤色的,有臭气。”
《风土记》说:“葍是蔓生植物,缠着树向上生长,蔓紫黄色。果实像牛角那样大,形状像蛴螬,两三个果实同一个蒂,有七八寸长,味道像蜜一样甜。大的叫‘枺’(mò)。”
《夏统别传》的注说:“获,就是葍,又名‘甘获’。正圆形,(红色)有些像橘。”
苹(六六)
《尔雅》云〔1〕:“苹,萧〔2〕。”注曰:“蒿也。初生亦可食。”
《诗》曰:“食野之苹。”〔3〕《诗疏》云:“萧,青白色,茎似蓍而轻脆〔4〕。始生可食,又可蒸也。”
【注释】
〔1〕引文见《尔雅·释草》。郭璞注“蒿”上有“今”字,说明“蒿”连名,不是“,蒿也”。
〔2〕萧: 清郝懿行《尔雅义疏》认为就是艾蒿(即艾),吴其濬认为是牛尾蒿(《植物名实图考》卷一二),解释不一,但不出菊科蒿属(artemisia)的植物。
〔3〕《诗经·小雅·鹿鸣》的一句。
〔4〕“蓍”(shi),金抄、明抄及《御览》卷九九八“苹”引《诗义疏》并同;明清刻本从《诗经·鹿鸣》孔颖达疏引陆机《疏》作“箸”。蓍,蓍草,菊科的achillea alpina(a. sibirica)。
【译文】
《尔雅》说:“苹,是萧。”注说:“就是蒿。初生的嫩苗,可以吃。”
《诗经》说:“鹿儿在吃野地的苹。”《诗义疏》说:“就是萧。叶青白色,茎像蓍草,比较轻脆。刚长出时可以吃,又可以蒸了吃。”
土瓜(六七)
《尔雅》云〔1〕:“菲,芴。”注曰:“即土瓜也〔2〕。”
《本草》云:“王瓜 ……一名土瓜。”〔3〕
《卫诗》曰〔4〕:“采葑采菲,无以下体〔5〕。”毛云:“菲,芴也。”《义疏》云:“菲,似葍,茎粗,叶厚而长,有毛。三月中,蒸为茹,滑美,亦可作羹。《尔雅》谓之‘蒠菜’〔6〕。郭璞注云〔7〕:‘菲草,生下湿地,似芜菁,华紫赤色,可食。’今河内谓之‘宿菜’〔8〕。”
【注释】
〔1〕《尔雅·释草》与郭璞注文并同《要术》。
〔2〕土瓜: 即葫芦科的王瓜(trichosanthes cucumeroides),也叫“假栝楼”,多年生攀援草本。叶多茸毛。花白色。块根肥大,可制淀粉。《诗义疏》说像葍的这种也是王瓜,但引《尔雅》的蒠菜,却与王瓜矛盾。
〔3〕《神农本草经》有同样记载。
〔4〕《诗经·邶风·谷风》文及毛《传》并同《要术》。
〔5〕下体: 指植株的地上部,非指地下根部。葑,郑玄解释为“蔓菁”;菲,就是王瓜。这两种植物,初时食叶;老熟后食根,即芜菁的肥大肉质根和王瓜的肥大块根,这时叶已粗老不堪食。因此,食根时地上部的茎叶弃去不要,而需要的是“根”。清王夫之(1619—1692)《诗经稗疏》解释:“草木逆生,则根在下为上体,叶在上为下体。”意谓根入地者为根本,茎叶为其“尾闾”,非根无以长茎叶,故称茎叶为“下体”。
〔6〕蒠(x~)菜: 十字花科,学名orychophragmus violaceus。一年生草本,花淡紫色。芜菁,又名“诸葛菜”,因诸葛亮行军所种而得名。由于蒠菜像芜菁,《植物名实图考》也称蒠菜为“诸葛菜”,但和攀缘草本的王瓜(菲)是两种植物,不能因同名为“菲”而混淆。《尔雅·释草》有两种“菲”,一种是“芴”,即王瓜,一种是“蒠菜”。可《诗义疏》这里插进《尔雅》的蒠菜和郭璞注,和“似葍”的“菲”(王瓜)自相矛盾,其作者恐不出此,疑系后人因同名为“菲”而混插。
〔7〕以下是郭璞注《尔雅·释草》“菲,蒠菜”文,但插在这里与“似葍”矛盾。《御览》卷九八八“土瓜”引《诗义疏》及《诗经·谷风》孔颖达疏引陆机《疏》均无郭璞注此语。说者多认为《诗义疏》就是陆机《疏》,陆机是三国吴人,岂能引用东晋郭璞注?又陆机《疏》有“幽州人谓之芴”,《诗义疏》独无此句,明显与陆释不同。如果这个郭璞注确系《诗义疏》原有,显然其作者非陆机,而且晚于郭璞,但更可能这个注是后人添进去的,因为不应自相矛盾,二物混释。
〔8〕河内: 此应指郡名,晋时郡治在今河南沁阳。
【译文】
《尔雅》说:“菲,是芴(wù)。”注说:“就是土瓜。”
《本草经》说:“王瓜 ……又名土瓜。”
《诗经·邶风》说:“采葑又采菲,不要它的‘下体’。”毛《传》说:“菲,就是芴。”《诗义疏》说:“菲,像葍,茎子粗,叶片厚而长,有毛。三月中,蒸来作菜吃,味道滑美,也可以作羹吃。《尔雅》叫它为‘蒠菜’。郭璞注解说:‘菲草,生在低湿地方,像芜菁,花紫红色,可以吃。’(?)现在河内称它为‘宿菜’。”
苕(六八)
《尔雅》云〔1〕:“苕,陵苕〔2〕。黄华,蔈;白华,茇。”孙炎云:“苕华色异名者。”
《广志》云:“苕草〔3〕,色青黄,紫华。十二月稻下种之,蔓延殷盛,可以美田。叶可食。”
《陈诗》曰:“卭有旨苕。”〔4〕《诗义疏》云:“苕饶也〔5〕,幽州谓之‘翘饶’。蔓生,茎如力刀切豆而细,叶似蒺蔾而青〔6〕。其茎叶绿色,可生啖,味如小豆藿。”
【注释】
〔1〕引文见《尔雅·释草》,文同。三国魏孙炎是《尔雅》注者,《御览》卷一〇〇〇“苕”引孙炎注是:“苕,华色异,名亦不同。”与今本郭璞注完全相同,恐非。
〔2〕陵苕: 有两种解释,一是紫葳科的紫葳(campsis grandiflora),落叶木质藤本,又名凌霄。一是唇形科的鼠尾草(salvia japonica),多年生草本,可以染皂,又名“乌草”。陵苕和《广志》的“苕草”、《诗义疏》的“苕饶”虽然都有“苕”名,但不是同一种植物。
〔3〕苕草: 豆科的巢菜(vicia cracca),甘肃称“苕子”,湖北称“草藤”,广西称“肥田草”。多年生蔓性草本,茎具短柔毛,叶被黄色短柔毛,花紫色。嫩苗称巢芽,可作蔬菜。这是播种豆科植物作为绿肥的最早记载。
〔4〕《诗经·陈风·防有鹊巢》的一句。
〔5〕苕饶: 豆科的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也叫“红花草”、“草子”、“翘摇”,见(九三)目。一二年生葡萄草本。今南方稻田多种为绿肥和饲料。嫩苗可食。
〔6〕蒺蔾: 即蒺藜科的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
【译文】
《尔雅》说:“苕,是陵苕。开黄花的叫‘蔈’(biāo),开白花的叫‘茇’(pèi)。”孙炎注解说:“因为陵苕花的颜色不同,所以有不同的名称。”
《广志》说:“苕草,草青黄色,花紫色。十二月撒播在稻茬田里,蔓延开来长得茂盛,可以肥田。叶子可以吃。”
《诗经·陈风》说:“土丘上有美味的苕。”《诗义疏》说:“苕,就是苕饶,幽州叫‘翘饶’。蔓生,茎像豆,但细一些,叶像蒺藜,但青一些。茎叶绿色时,可以生吃,味道像小豆叶。”
荠(六九)
《尔雅》曰〔1〕:“菥蓂,大荠也〔2〕。”犍为舍人注曰:“荠有小,故言大荠。”郭璞注云:“似荠,叶细,俗呼‘老荠’。”
【注释】
〔1〕引文见《尔雅·释草》,末无“也”字。汉犍为舍人注,今仅见于《要术》所引。今本郭璞注无“似”字,《类聚》卷八二、《御览》卷九八〇“荠”及《本草图经》“菥蓂子”引郭注都有“似”字,今本郭注脱。
〔2〕大荠: 李时珍认为荠与菥蓂是同一植物,不过分大小两种,“小者为荠,大者为菥蓂”。(《本草纲目》卷二七)吴其濬以为菥蓂是“花叶荠”(以其叶羽状深裂为“花”),并说此种科叶易肥大,故名“大荠”(《植物名实图考》卷三、卷一一),则大荠可能是十字花科荠菜(capsella bursa-pastoris)的一变种。今植物分类学有以十字花科的遏蓝菜(thlaspi arvense)当菥蓂,则是另一植物。
【译文】
《尔雅》说:“菥(xi)蓂(mì),就是大荠。”犍为舍人注解说:“荠菜有小的,所以这叫大荠。”郭璞注解说:“像荠菜,叶子细些,俗名叫‘老荠’。”
藻(七〇)
《诗》曰〔1〕:“于以采藻?”注曰:“聚藻也。”《诗义疏》曰:“藻,水草也,生水底。有二种〔2〕: 其一种,叶如鸡苏〔3〕,茎大似箸,可长四五尺;一种茎大如钗股,叶如蓬〔4〕,谓之‘聚藻’。此二藻皆可食。煮熟,挼去腥气,米面糁蒸为茹,佳美。荆、扬人饥荒以当谷食。”
【注释】
〔1〕引文出《诗经·召南·采》。注是毛《传》文。
〔2〕有二种: 藻类相似的很多,仅据下文所记,无法推知是哪两种“藻”。
〔3〕鸡苏: 即唇形科的水苏(stachys japonica)。
〔4〕蓬: 蓬草,菊科的飞蓬(erigeron acer)。
【译文】
《诗经》说:“在哪儿采水藻?”毛《传》说:“就是聚藻。”《诗义疏》说:“藻是水草,生在水底。有两种: 一种叶像鸡苏,茎像筷子粗,大约四五尺长。一种茎像钗股粗,叶像蓬草,叫作‘聚藻’。这两种藻都可以吃。把它煮熟,捏去腥气的液汁,和上米或面作糁,蒸了吃,味道美好。荆州、扬州人饥荒时采来当粮食吃。”
蒋(七一)
《广雅》云〔1〕:“蒋〔2〕,菰也。其米谓之‘雕胡’。”
《广志》曰:“菰可食。以作席,温于蒲。生南方。”
《食经》云:“藏菰法: 好择之,以蟹眼汤煮之,盐薄洒,抑着燥器中,密涂。稍用〔3〕。”
【注释】
〔1〕今本《广雅·释草》缺“雕”字,清王念孙父子《广雅疏证》据以补“彫”字。卷四《种枣》、卷八《作鱼鲊》、卷九《飱饭》都提到用菰叶或菰米作饭,说明“中国”也有。
〔2〕蒋: 就是禾本科的菰(zizania caduciflora),俗名茭白。其颖果或米通称“雕胡米”、“菰米”,古为“六谷”或“九谷”之一。
〔3〕稍用: 分次逐渐取出来用。《说文》:“稍,出物有渐也。”“稍用”,意谓分次逐渐取用。这是《食经》用词,但也可能是“备用”之误。
【译文】
《广雅》说:“蒋,就是菰。它的果实的米叫‘雕胡’。”
《广志》说:“菰可以吃。用它的叶子编成席,比蒲草席要暖和。生在南方。”
《食经》说:“腌藏菰笋的方法: 好好择治,用蟹眼沸汤焯过,薄薄地洒上些盐,放进干燥的盛器里捺紧,用泥密封好。以后分次逐渐取出来用。”
羊蹄(七二)
《诗》云〔1〕:“言采其蓫。”毛云:“恶菜也。”《诗义疏》曰〔2〕:“今羊蹄〔3〕。似芦菔〔4〕,茎赤。煮为茹,滑而不美。多噉令人下痢。幽、扬谓之‘蓫’,一名‘蓨’〔5〕,亦食之。”
【注释】
〔1〕引文出《诗经·小雅·我行其野》。毛《传》说是“恶菜”,郑玄《笺》说:“蓫,牛(tuí)也。”
〔2〕《御览》卷九九五引《诗义疏》只有“杨州谓羊蹄为蓫”一句。
〔3〕羊蹄: 蓼科,学名rumex japonica。据古书所记,羊蹄除别名“蓫”外,还有蓨、、苖(dí,又chù)、荲( lí,又chù)、蓄等异名,但实际与同属相似的酸模(rumex acetosa)和土大黄(rumex daiwoo)有混淆。
〔4〕“似”上吾点校加“根”字,《渐西》本据加。羊蹄根肥大。
〔5〕“扬”,原作“阳”。扬州,古或作“杨州”,但无作“阳州”者,据今本陆机《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改为“扬”。但幽州、扬州南北远隔,方言同呼为“蓫”,又同呼为“蓨”(tiáo),不无可疑。陆机《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作:“蓫,牛,扬州人谓之羊蹄。 ……幽州人谓之蓫。”二州异呼。清陈奂《诗毛氏传疏》“言采其蓫”下引曾钊《诗异同辨》转引《要术》引《诗义疏》作:“扬州谓之羊蹄,幽州谓之蓫,一名蓨。”明显是就《要术》结合陆机《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改了的。
【译文】
《诗经》说:“去采那儿的蓫(zhú)。”毛《传》解释说:“蓫是很差的野菜。”《诗义疏》说:“蓫,就是现在的羊蹄。像萝卜,茎赤色。煮作菜,涎滑,并不美好。吃多了会下痢。幽州、扬州管它叫‘蓫’,又叫‘蓨’(?),也吃它。”
菟葵(七三)
《尔雅》曰〔1〕:“莃,菟葵也〔2〕。”郭璞注云:“颇似葵而叶小,状如藜〔3〕,有毛。汋啖之,滑。”
【注释】
〔1〕引文见《尔雅·释草》,末无“也”字。“叶小”,今郭注倒作“小,叶”,意思有差别。
〔2〕菟(tù)葵: 吴其濬认为菟葵是比“家葵瘦小”的“野葵”,武昌叫作“棋盘菜”(见《植物名实图考》卷三),则是锦葵科葵的野生种。但本草书认为是“天葵”,所指为毛茛科的紫背天葵(semiaquilegia adoxoides)。
〔3〕藜: 藜科,学名chenopodium album。
【译文】
《尔雅》说:“莃(xi),是菟葵。”郭璞注解说:“颇像葵菜,叶子小些,形状像藜叶,有毛。焯过吃,味道柔滑。”
鹿豆(七四)
《尔雅》曰〔1〕:“蔨,鹿藿〔2〕。其实,莥。”郭璞云:“今鹿豆也。叶似大豆,根黄而香,蔓延生。”
【注释】
〔1〕《尔雅·释草》正注文并同《要术》。
〔2〕鹿藿: 豆科,学名rhynchosia volubilis,别名“鹿豆”。草质缠绕藤本。豆科的葛(pueraria lobata),也有“鹿藿”、“鹿豆”的异名,非此所指。
【译文】
《尔雅》说:“蔨,是鹿藿。它的果实叫莥(niu)。”郭璞注解说:“就是现在的鹿豆。叶子像大豆,根黄色,有香气。蔓延着生长。”
藤(七五)
《尔雅》曰〔1〕:“诸虑,山櫐〔2〕。”郭璞云:“今江东呼櫐为藤,似葛而粗大。”
“欇,虎櫐〔3〕。”“今虎豆也。缠蔓林树而生,荚有毛刺。江东呼为‘ 欇’音涉。”
《诗义疏》曰:“櫐,苣荒也〔4〕。似燕薁〔5〕,连蔓生,叶白色,子赤可食,酢而不美。幽州谓之‘椎櫐’。”
《山海经》曰:“毕山,其上 ……多櫐。”〔6〕郭璞注曰:“今虎豆、狸豆之属。”
《南方草物状》曰〔7〕:“沈藤〔8〕,生子大如齐瓯〔9〕。正月华色,仍连着实。十月、腊月熟,色赤。生食之,甜酢。生交阯。”
“毦藤〔10〕,生山中,大小如苹蒿〔11〕,蔓衍生。人采取,剥之以作毦;然不多。出合浦、兴古。”
“子藤〔12〕,生缘树木。正月、二月华色,四月、五月熟。实如梨,赤如雄鸡冠,核如鱼鳞。取,生食之,淡泊无甘苦。出交阯、合浦。”
“野聚藤〔13〕,缘树木。二月华色,仍连着实。五六月熟。子大如羹瓯。里民煮食〔14〕。其味甜酢。出苍梧〔15〕。”
“椒藤〔16〕,生金封山。乌浒人往往卖之〔17〕。其色赤。—又云,以草染之。出兴古。”
《异物志》曰〔18〕:“葭蒲〔19〕,藤类,蔓延他树,以自长养。子如莲,侧九切着枝格间〔20〕,一日作扶相连〔21〕。实外有壳,里又无核。剥而食之,煮而曝之,甜美。食之不饥。”
《交州记》曰〔22〕:“含水藤〔23〕,破之得水。行者资以止渴。”
《临海异物志》曰:“钟藤〔24〕,附树作根,软弱,须缘树而作上下条。此藤缠裹树,树死;且有恶汁,尤令速朽也。藤咸成树〔25〕,若木自然,大者或至十、五围。”
《异物志》曰〔26〕:“萪藤〔27〕,围数寸,重于竹,可为杖。篾以缚船,及以为席,胜竹也。”
顾微《广州记》曰:“萪,如栟榈〔28〕。叶疏。外皮青,多棘刺。高五六丈者,如五六寸竹;小者如笔管竹。破其外青皮,得白心,即萪藤。
“藤类有十许种: 续断,草藤也,一曰‘诺藤’,一曰‘水藤’。山行渴,则断取汁饮之。治人体有损绝。沐则长发。去地一丈断之,辄更生根至地〔29〕,永不死。
“刀陈岭有膏藤,津汁软滑,无物能比。〔30〕
“柔萪藤,有子。子极酢。为菜滑,无物能比。”
【注释】
〔1〕连下条均见《尔雅·释木》。“今虎豆也 ……”是郭璞注。
〔2〕山櫐(lěi): 櫐是藤,这该是缠绕植物,参照下文郭璞注《山海经》,应是虎豆一类的植物,见下注。
〔3〕虎櫐: 即豆科的黎豆(mucuna capitata),别名“虎豆”、“狸豆”。豆荚有毛。种子有斑纹如狸首,故名。
〔4〕苣荒: 据所描述,可能是蔷薇科悬钩子属的蓬蘽(rubus thunbergii)或薅田藨(rubus parvifolius)一类的植物。叶子都是面青背白。
〔5〕燕薁: 即葡萄科的薁(vitis adstricta)。
〔6〕见《山海经·中山经》“中次十一经”,《要术》“毕山”应是“卑山”之误。
〔7〕自本条至“椒藤”条,均《南方草物状》文。“沈藤”,《类聚》卷八二“藤”引《南方草物状》作“浮沉藤”,则是桑科ficus属的植物,参看下注。
〔8〕沈藤: 《类聚》卷八二引《南方草物状》作“浮沉藤”,《要术》脱“浮”字。但“浮”字实际也是错的。唐陈藏器《本草拾遗》记载有“曼游藤”,“蜀人谓之‘沉蘤藤’”。“蘤”即“葩”字,也是“花”的古字,古音与“浮”近,俗乃讹转为“浮”。“沉葩”意即“隐花”。桑科无花果属(榕属,ficus)植物的特征是隐头花序,花托肥厚肉质化,顶端下凹,里面成一空腔,多数小花就着生在空腔里面,外面看不见花,故名“无花”。但实际并非无花,蜀人称之为“沉葩”即“隐花”是很正确的,而无花果属植物正有不少种是木质藤本的。据此,这里所记的“沈藤”,实际应是“沉葩藤”,是ficus属的一种。
〔9〕齐: 疑为“齑”字之讹。
〔10〕毦(ěr)藤: 毦是以羽毛为饰。这里是剥取毦藤种子,利用其长绒毛作为饰物。从产地和大小方面来推测,毦藤也许是夹竹桃科羊角拗(strophanthus divaricatus)一类的植物。羊角拗,产于两广、云南等山坡或灌丛中,藤本(或灌木),高约1米余。蓇葖果,木质,内含种子多数。种子线形而扁,一端有长毛,密生白色丝状长种毛,有些像绒羽。
〔11〕苹蒿: 菊科蒿属(artemisia)的一种,无从确指为何种。
〔12〕(jiān)子藤: 《类聚》卷八二引作“含兰子藤”,清李调元《南越笔记》卷一四记载有“兰子藤”,实“如梨,色赤如鸡冠”,所指正是一物。《广雅·释草》:“,兰也。”说明“子藤”就是“兰子藤”。据此推测,子藤应是一种具有芳香性的藤本植物。
〔13〕野聚藤: 未详。
〔14〕里民: 《类聚》卷八二引作“俚民”,亦引作“俚人”。俚人,古族名,亦作“里人”,则不是乡里之民,而是俚族之人。“俚”亦作“里”,其族汉唐时主要分布在今广西南宁、合浦、玉林、梧州等地。
〔15〕苍梧: 汉郡名,郡治即今梧州。
〔16〕“椒藤”,《类聚》卷八二引作“藤”,“”字字书未收;《御览》卷九九五“藤”引作“科藤”,应是同物异名。如果颜色红是人工染成的,该是萪藤(见注释〔27〕)。如果是生成红色的,则该是另一种藤,也许是棕榈科黄藤属(daemonorops)的植物。
〔17〕乌浒人: 《后汉书》卷八六李贤注引三国吴万震《南州异物志》:“乌浒,地名也,在广州之南,交州之北。”其族为古代越人的一支,分布地除俚人地区外,兼及今贵州、云南接壤地区。
〔18〕《御览》卷九九五引作陈祈畅《异物志》,“子如莲”作“实大小长短如莲”,无“一日作扶相连”句,“侧九切”作“侧尤切”,是。
〔19〕葭(jiā)蒲: 清楚说明这是一种寄生植物,依靠寄主提供的养分来自养和生长。果实大小像莲子(ficus属的榕的果实直径约8毫米),两三个簇生于枝条间。据此,葭蒲应是桑科ficus属的一种缠绕藤本植物。
〔20〕菆(zou): 丛生。
〔21〕“一日作扶相连”,无法理解,从“作扶相连”推测,“一日”疑是“二三”漫漶后的讹误,指果实簇生于枝条间。
〔22〕《御览》卷九九五引作刘欣期《交州记》,文同。
〔23〕含水藤: 古文献此类记载颇多,《证类本草》卷一二引《海药》转引《交州记》比较具体:“生岭南及诸海山谷。状若葛,叶似枸杞。多在路,行人乏水处,便吃此藤,故以为名。”又《南越笔记》卷一四记载:“有凉口藤,状若葛,叶如枸杞。去地丈余,绝之更生。中含清水,渴者断取,饮之甚美。沐发令长。一名‘断续藤’。常飞越数树以相绕。”显然,这“凉口藤”就是这里的“含水藤”,也就是下文顾微《广州记》又名“水藤”的“续断”,是一种草质缠绕藤本,但未详何种。
〔24〕钟藤: 这是一种初时依附在别的树上的寄生树,茎干软弱不能自立,以后长出气根,气根从空中或者沿着寄主的主干进入土壤中,它吸收寄主主干的营养物质作为自己的养料,而后转变成独立的树。由于其气根很多,或上或下地交织如网络,紧密地包围着所依附的主干,最后主干被缠绞而死。这种现象现代叫作“绞杀植物”。而这种钟藤还分泌一种有害寄主的毒汁,致使寄主加速绞死而腐朽,而后自身却长成一大树。绞杀植物多见于无花果属(ficus)植物,这钟藤该是该属的一种缠绕植物。
〔25〕“咸”,各本同,《类聚》、《御览》引作“盛”,《渐西》本改作“盛”。
〔26〕《类聚》卷八二所引,承上条标称“又曰”,则仍出《临海异物志》。“萪藤”仍作“藤”。
〔27〕萪藤: 可能是棕榈科的省藤(calamus platyacanthoides),有刺粗壮藤本。产于两广等地,越南也有。茎和茎皮可编制各种藤器。
〔28〕栟榈: 即棕榈科的棕榈(trachycarpus fortunei)。
〔29〕辄更生根至地: 就会再长根到地里。《南越笔记》说是“去地丈余,绝之更生”(见注释〔23〕),是说从断口重新萌芽生长。陶弘景注《神农本草经》“续断”说:“广州又有一藤名‘续断’,又名‘诺藤’ ……折枝插地即生。”是说可以扦插长成新株。都没有再长根入地的说法。《本草经》的“续断”是川续断科的续断(dipsacus japonicus),非此所指。
〔30〕“膏藤”条,《类聚》卷八二、《御览》卷九九五引顾微《广州记》均无,但均另引有裴渊《广州记》一条,文句互误,去误取正如下:“力陈岭,民人居之,伐船为业。随树所在,就以成槽。皆去水艰远,动有数里。山生一草,名曰‘膏藤’,津汁软滑,无物能比。以此导地,牵之如流,五六丈船,数人便运。”
【译文】
《尔雅》说:“诸虑,是山櫐。”郭璞注解说:“现在江东叫櫐为藤,像葛,不过粗些大些。”
“欇(shè),是虎櫐。”〔郭璞注解说:〕“就是现在的虎豆。缠绕着林木向上生长,豆荚有毛刺。江东叫它‘(liè)欇’。”
《诗义疏》说:“櫐,是苣荒。像燕薁,蔓延着生长,叶子白色,果实赤色,可以吃,味道酸,不美。幽州叫它‘椎櫐’。”
《山海经》说:“〔卑〕山,山上面 ……多长着櫐。”郭璞注解说:“就是现在的虎豆、狸豆之类。”
《南方草物状》说:“沈藤,结的果实大小像盛齑的小盅。正月展放花朵,接着不久就开始结果。十月、腊月成熟,外皮红色。生吃时,味道甜酸。生在交趾。”
“毦藤,生在山中,大小像苹蒿,蔓延着生长。人们采来,剥取〔种子〕作毦饰;但不多。出在合浦、兴古。”
“子藤,缠附着树木生长。正月、二月展放花朵,四月、五月成熟。果实像梨子,颜色像雄鸡冠一样红,核像鱼鳞。摘下来可以生吃,味道淡淡的,不甜也不苦。出在交趾、合浦。”
“野聚藤,缠附在树木上。二月展放花朵,接着不久就开始结果。五六月成熟。果实像羹碗大小。里民采来煮了吃。它的味道甜中带酸。出在苍梧。”
“椒藤,生在金封山。乌浒人往往拿出来卖。它的颜色红。—有人说是用草染成的。出在兴古。”
《异物志》说:“葭蒲,是藤类,蔓延在别的树上,〔依靠它〕来滋养自己和生长。果实像莲子,簇生在枝条间,〔两三个〕成簇地相连着。果实外面有壳,里面却没有核。剥掉壳吃,或者煮熟晒干了吃,味道甜美。吃了可以耐饥。”
《交州记》说:“含水藤,把它弄断,可以得到水。行路的人,靠它可以止渴。”
《临海异物志》说:“钟藤,贴附在树上生根,茎干软弱,必须缠附在那树干上,或上或下地长出根。这藤缠裹树之后,树被缠死了;而且还分泌一种毒汁,使树腐朽得更快。而后藤却〔茂盛地〕长成了大树,像自然长成的树木,大的或者有十围、五围粗。”
《异物志》说:“萪藤,周围几寸粗,比竹子重,可以作拄杖,藤皮可以用来缚船,以及用来作席子,比竹篾要强。”
顾微《广州记》说:“萪,像栟榈。叶子疏散。外皮青色,多长着硬刺。五六丈高的〔茎〕,像周围五六寸粗的竹子;小的只有笔管竹的粗细。破掉外面的青皮,得到里面的白心,就是萪藤。
“藤类有十来种: 续断,是一种草藤,也叫‘诺藤’,又叫‘水藤’。山里走路口渴时,把它斫断,取它的汁来喝〔,可以解渴〕。可以用来治人体的伤筋折骨。用来洗发,能使头发长长。离开地面一丈砍断它,就会再生根到地里,永远不死。
“刀陈岭有一种膏藤,液汁极其涎滑,什么东西都比不上。
“柔萪藤,有果实。果实极酸。作菜吃,很柔滑,没有东西比得上。”
藜(七六)
《诗》云:“北山有莱。”〔1〕《义疏》云:“莱,蔾也〔2〕,茎叶皆似‘菉,王刍’〔3〕。今兖州人蒸以为茹〔4〕,谓之‘莱蒸’。谯、沛人谓鸡苏为‘莱’〔5〕,故《三仓》云‘莱、茱萸’〔6〕: 此二草异而名同。”
【注释】
〔1〕《诗经·小雅·南山有台》的一句。
〔2〕蔾: 同“藜”,即藜科的藜(chenopodium album)。老硬的茎,可以作杖,称为“藜杖”。
〔3〕“菉,王刍”: 《尔雅·释草》文。《唐本草》注、《证类本草》、《本草纲目》、《植物名实图考》都解释“王刍”是禾本科的荩草(arthraxon hispidus)。但禾本科植物不可能和藜相似,则《诗义疏》所指王刍是另一种植物。
〔4〕兖州: 南朝宋州治在今山东兖州。
〔5〕谯: 谯郡,东汉置,故治在今安徽亳州。 沛: 沛郡,东晋郡治在今安徽宿州西北。 鸡苏: 即唇形科的水苏,已见“藻(七〇)”。
〔6〕茱萸: 是芸香科植物,和谯、沛人称为“莱”的水苏都有辛香气味,所以《三仓》将莱和茱萸连类并列。按: 《三仓》是以单字排列的古代识字课本,本来没有上下字的解释关系,也即“莱、茱萸”不是“莱,茱萸也”之意。茱萸别名为“莍”,因读成字典式则“莱”和“茱萸”牴牾,故清孙星衍辑佚本《仓颉篇》改为“莍,茱萸”,值得商榷。
【译文】
《诗经》说:“北边的山上有莱。”《诗义疏》说:“莱,就是蔾,茎叶都像‘菉,王刍’。现在兖州人蒸来作菜吃,叫作‘莱蒸’。谯郡、沛郡人叫鸡苏为‘莱’,所以《三仓》‘莱、茱萸’〔连类排列〕。这鸡苏和蔾两种植物是不同的,但名称相同。”
(七七)
《广志》云:“子〔1〕,生可食。”
【注释】
〔1〕(jú)子: 卷八《作酱等法》和《八和齑》都用作调味料,未悉是何种植物。
【译文】
《广志》说:“子,可以生吃。”
薕(七八)
《广志》云:“三薕〔1〕,似翦羽〔2〕,长三四寸;皮肥细〔3〕,缃色。以蜜藏之,味甜酸,可以为酒啖。出交州。正月中熟。”
《异物志》曰:“薕实虽名‘三薕’,或有五六。长短四五寸,薕头之间正岩〔4〕。以正月中熟,正黄,多汁。其味少酢,藏之益美〔5〕。”
《广州记》曰:“三薕快酢。新说,蜜为糁乃美。”
【注释】
〔1〕三薕(lián): 廉是棱角,由于其果实有棱,故加草头作“薕”。三薕即酢浆草科的五敛子(averrhoa carambola,敛亦“棱”意),也叫阳桃、羊桃。浆果通常5棱,间或3—6棱。
〔2〕似翦羽: 像箭羽。指五敛子果实上的翅状棱角有些像箭杆上箭羽的形状。
〔3〕“肥”,疑应作“肌”。
〔4〕薕头之间正岩: 薕道攒聚的地方像岩崖。指五敛子下端棱道攒聚成一尖锐的短角突起。
〔5〕“藏”上应脱“蜜”字。
【译文】
《广志》说:“三薕,像箭羽,三四寸长;皮肉细,浅黄色。用蜜渍藏,味道甜酸,可以下酒吃。出在交州。正月中成熟。”
《异物志》说:“薕的果实虽然名叫‘三薕’,但有的也有五六道‘薕’的。有四五寸长短,薕道攒聚的地方像岩崖。正月中成熟,颜色正黄,液汁多。味道有点酸,〔蜜〕渍过更好吃。”
《广州记》说:“三薕很酸。新近有人说,用蜜煮成蜜饯,就很好吃。”
蘧蔬(七九)
《尔雅》曰〔1〕:“出隧,蘧蔬〔2〕。”郭璞注云:“蘧蔬,似土菌〔3〕,生菰草中。今江东噉之,甜滑。音氍。〔4〕”
【注释】
〔1〕引文见《尔雅·释草》。末三字是郭璞给“蘧蔬”作的音注。“”明抄讹作“”,金抄脱,据郭注补正。
〔2〕蘧(qú)蔬: 是禾本科的菰(zizania caduciflora),即茭白的嫩薹,所谓长在“菰草”中。
〔3〕土菌: 指蕈类,肥白的蕈柄和菰的畸形菌瘿相像。茭白“如小儿臂”,故又名“菰手”。
〔4〕氍(qú)(sou): 疑为“氍毹(shu)”之误。
【译文】
《尔雅》说:“出隧,是蘧蔬。”郭璞注解说:“蘧蔬,像土菌,长在菰草中。现在江东人吃它,味道甜滑。蘧蔬音氍。”
芺(八〇)
《尔雅》曰〔1〕:“钩,芺〔2〕。”郭璞云:“大如拇指,中空,茎头有臺〔3〕,似蓟〔4〕。初生可食。”
【注释】
〔1〕引文见《尔雅·释草》,正注文并同《要术》。
〔2〕芺(ǎo): 是菊科的苦芺(cirsium nipponicum)。
〔3〕臺: 即薹。凡草、菜长花时抽出的中心嫩茎都叫薹,也叫“蓊薹”。《广雅·释草》:“蓊,薹也。”清王念孙《广雅疏证》:“今世通谓草心抽茎作华者为薹矣,蓊之言郁蓊而起也。”这里指蓟和苦芺的顶生头状花序,两者相似。
〔4〕蓟(jì): 菊科的大蓟(cirsium japonicum),亦单称“蓟”,与苦芺同属。
【译文】
《尔雅》说:“钩,是芺。”郭璞注解说:“〔茎〕像拇指粗,中心空,茎头上抽薹,像蓟。初生时可以吃。”
茿(八一)
《尔雅》曰〔1〕:“茿,萹蓄〔2〕。”郭璞云:“似小藜〔3〕,赤茎节,好生道旁。可食。又杀虫〔4〕。”
【注释】
〔1〕引文见《尔雅·释草》,今本“茿”作“竹”,同音借用,但易与竹混淆,不如《要术》所用古本。郭注同《要术》。
〔2〕萹(biān)蓄: 是蓼科的polygonum aviculare,又名“扁竹”。一年生平卧草本,原野杂草。
〔3〕小藜: 是藜科的chenopodium ficifolium。
〔4〕《神农本草经》称萹蓄“杀三虫”。陶弘景注:“煮汁与小儿饮,疗蚘虫有验。”现在也用为驱除蛔虫药,也用于小便淋沥涩痛等病。
【译文】
《尔雅》说:“茿(zhú),是萹蓄。”郭璞注解说:“像小藜,茎和节都是赤色,喜欢长在路边上。可以吃。又可以杀虫。”
薞芜(八二)
《尔雅》曰〔1〕:“须,薞芜〔2〕。”郭璞注云:“薞芜,似羊蹄〔3〕,叶细,味酢,可食。”
【注释】
〔1〕引文见《尔雅·释草》,正注文并同《要术》。
〔2〕薞(sun)芜: 是蓼科的酸模(rumex acetosa),多年生宿根草本。嫩茎叶可以吃。
〔3〕羊蹄: 与薞芜同属的r. japonica。
【译文】
《尔雅》说:“须,是薞芜。”郭璞注解说:“薞芜,像羊蹄,叶子细些,味道酸,可以吃。”
隐荵(八三)
《尔雅》云〔1〕:“蒡,隐荵〔2〕。”郭璞云:“似苏,有毛,今江东呼为隐荵。藏以为菹;亦可瀹食。”
【注释】
〔1〕见《尔雅·释草》,正注文并同《要术》。
〔2〕隐荵(rěn): 古书或释为桔梗科的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m),但桔梗全株光滑无毛,恐非。李时珍说:“隐忍非桔梗,乃荠苨(ni)苗也。荠苨苗甘可食,桔梗苗苦不可食,尤为可证。”(《本草纲目》卷一二上“荠苨”)荠苨是桔梗科的adenophora remotiflora,又名“甜桔梗”。
【译文】
《尔雅》说:“蒡(páng),是隐荵。”郭璞注解说:“像紫苏,有毛,现在江东称为‘隐荵’。可以渍藏作菹菜,也可以焯过吃。”
守气(八四)
《尔雅》曰〔1〕:“皇,守田〔2〕。”郭璞注曰:“似燕麦〔3〕。子如雕胡米,可食。生废田中。一名‘守气’。”
【注释】
〔1〕见《尔雅·释草》,正注文并同《要术》。
〔2〕守田: 一名“守气”,是禾本科的菵草(beckmannia syzigachne),又名“菵米”、“水稗子”,多生于水田或水边潮湿处。
〔3〕燕麦: 禾本科的avena sativa,即“皮燕麦”。
【译文】
《尔雅》说:“皇,是守田。”郭璞注解说:“像燕麦。子实像雕胡米,可以吃。生在废田里。又名‘守气’。”
地榆(八五)
《神仙服食经》云:“地榆〔1〕,一名‘玉札’。北方难得,故尹公度曰〔2〕:‘宁得一斤地榆,不用明月珠。’〔3〕其实黑如豉,北方呼‘豉’为‘札’,当言‘玉豉’。与五茄煮〔4〕,服之可神仙。是以西域真人曰:‘何以支长久?食石畜金盐〔5〕;何以得长寿?食石用玉豉。’此草雾而不濡,太阳气盛也,铄玉烂石〔6〕。炙其根作饮,如茗气。其汁酿酒,治风痹,补脑。”
《广志》曰:“地榆可生食。”
【注释】
〔1〕地榆: 蔷薇科,学名sanguisorba officinalis,多年生草本。根粗壮,功能凉血。夏末秋初开花,花小形多数,密集成顶生的长圆形短穗状花序,暗紫色,形色像桑椹。《本草图经》说:“七月开花,如椹子,紫黑色。”比下文比作“黑如豉”更像些。华北、华南均有分布,所谓“北方难得”是“服食家”故意说得“名贵”的。
〔2〕尹公度: 即传说与老子一道西出函谷关的尹喜。今传《关尹子》的书就是伪托他写的。
〔3〕《证类本草》卷一二“五加皮”引东华真人《煮石经》有与《神仙服食经》相类似说法,这几句是:“昔尹公度闻孟绰子、董士固共相与言曰:‘宁得一把五加,不用金玉满车;宁得一斤地榆,安用明月宝珠?’”吾点校《要术》在“珠”上加“宝”字(未说明根据),《渐西》本据加。
〔4〕五茄: 即五加科的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其根皮入药,即五加皮。
〔5〕金盐: 是五加的别名,见《证类本草》卷一二引《煮石经》。
〔6〕玉、石: 指“服食家”所服的矿物类药“石药”。魏晋南北朝间盛行服食金石类药以求“长生”,往往热毒发狂,称为“石发”,甚者至死。地榆有凉血作用,五加去风湿,舒筋骨,并有强壮作用。配合这两种药以消解石药的热毒,故有“铄玉烂石”之说。
【译文】
《神仙服食经》说:“地榆,又名‘玉札’。北方难得,所以尹公度说:‘宁可得到一斤地榆,也不要夜明珠。’它的果实黑色像豆豉,北方叫‘豉’为‘札’,实际该叫‘玉豉’。将它和五茄同煮,吃了可以成仙。因此,西域真人说:‘怎样能够保持长久?食石药要用金盐;怎样能够得到长寿?食石药配用玉豉。’这种草雾气不能沾湿,因为它蕴含着旺盛的太阳热气,所以它有熔玉烂石的功效。将它的根炙过作饮料,像茶叶的气味。用它的液汁酿酒,可以治风邪痹症,也可以补脑。”
《广志》说:“地榆可以生吃。”
人苋(八六)
《尔雅》曰〔1〕:“蒉,赤苋。”郭璞云:“今人苋赤茎者〔2〕。”
【注释】
〔1〕引文见《尔雅·释草》。“今人苋”,今郭注作“今之苋”,“之”是“人”字之误。
〔2〕人苋: 即苋科的苋菜(amaranthus tricolor)。茎叶紫红色者名“赤苋”;对赤说,茎叶浅绿色者俗名“白苋”。《本草纲目》卷二七“苋”李时珍说:“老则抽茎如人长。”
【译文】
《尔雅》说:“蒉(kuài),是赤苋。”郭璞注解说:“就是现在赤茎的那种人苋。”
莓〔1〕(八七)
《尔雅》曰〔2〕:“葥,山莓〔3〕。”郭璞云:“今之木莓也。实似藨莓而大〔4〕,可食。”
【注释】
〔1〕“莓”目,与“莓(一〇一)”标目相同,《学津》本、《渐西》本改此目为“葥”,黄麓森改为“山莓”。《要术》常采用郭注为标目,也可能是“木莓”脱“木”字。
〔2〕引文见《尔雅·释草》。郭注作“亦可食”,余同。
〔3〕山莓: 是蔷薇科悬钩子属的rubus corchorifolius,又名木莓。落叶灌木。
〔4〕藨(biāo)莓: 见“藨(九〇)”注释。
【译文】
《尔雅》说:“葥(jiàn),是山莓。”郭璞注解说:“就是现在的木莓。果实像藨莓,不过大些,可以吃。”
鹿葱(八八)
《风土记》曰〔1〕:“宜男〔2〕,草也,高六尺,花如莲。怀妊人带佩,必生男。”
陈思王《宜男花颂》云:“世人有女求男,取此草食之,尤良。”〔3〕
嵇含《宜男花赋序》云〔4〕:“宜男花者,荆楚之俗,号曰‘鹿葱’。可以荐宗庙。称名则义过‘马舃’焉〔5〕。”
【注释】
〔1〕《御览》卷九九六“萱”引《风土记》多“又名萱草”句。
〔2〕宜男: 是百合科的萱草(hemerocallis fulva),除宜男外,还有“鹿葱”、“忘忧”的异名。花漏斗状,不怎么像荷花。花蕾蒸熟晒干是“金针菜”的一种。
〔3〕《曹子建集》卷七《宜男花颂》及《类聚》卷八一“鹿葱”引《宜男花颂》都只是四言韵文,无此三句。此三句应是《颂》的序文。
〔4〕《御览》卷九九四“鹿葱”引嵇含此《序》较详,末后多“世人多女欲求男者,取此草服之,尤良也”,与曹植文相同。嵇含,西晋人,曾任襄城太守(郡治在今河南襄城),后被表荐为广州太守,但未赴任便被人害死,所以他没有到过广州。新旧《唐书》经籍志均著录《嵇含集》十卷,《宜男花赋》当在《集》中,今已佚。今本《南方草木状》,旧题嵇含撰,实为伪书。该书“水葱”记载:“妇人怀妊,佩其花生男者,即此花,非鹿葱也。”不但以水葱(scirpus tabernaemontani,莎草科)当宜男花,并且指明鹿葱不是宜男花,与《宜男花赋序》自相矛盾,只能说明《南方草木状》不是嵇含的书。《要术》引及其《序》,但无一字引及其书,也足以说明这一问题。
〔5〕马舃(xì): 是车前科的车前(plantago asiatica)。《诗经·周南·芣苢》毛《传》:“芣苢(fú yi),马舃;马舃,车前也。宜怀任焉。”《名医别录》:“车前子 ……令人有子。”萱草和马舃都宜于怀孕妇人,但萱草径直名为“宜男”,所以嵇含说名称比“马舃”好。
【译文】
《风土记》说:“宜男是一种草,有六尺高,花像莲花。怀孕妇人佩带这花,必定生男儿。”
曹植《宜男花颂》说:“人们有了女儿,想求男儿,拿这草〔煮了〕吃,非常好。”
嵇含《宜男花赋序》说:“宜男花,荆楚地方习俗称为‘鹿葱’。可以作为祭品进献宗庙。宜男的名称,含义比‘马舃’要好。”
蒌蒿(八九)
《尔雅》曰〔1〕:“购,蔏蒌。”郭璞注曰:“蔏蒌,蒌蒿也〔2〕。生下田。初出可啖。江东用羹鱼。”
【注释】
〔1〕见《尔雅·释草》,正注文并同《要术》。
〔2〕蒌蒿: 菊科,学名artemisia selengensis。
【译文】
《尔雅》说:“购,是蔏(shāng)蒌。”郭璞注解说:“蔏蒌,就是蒌蒿。生在低下田里。初生时可以吃。江东人用来调和鱼羹。”
藨(九〇)
《尔雅》曰:“藨,麃。”〔1〕郭璞注曰:“藨即莓也,江东呼‘藨莓’〔2〕。子似覆葐而大〔3〕,赤,酢甜可啖。”
【注释】
〔1〕“《尔雅》曰:‘藨,麃。’”,金抄、明抄脱,他本都有,应有。
〔2〕藨莓: 据李时珍就实物验证,就是“薅田藨”(《本草纲目》卷一八上“蓬蘽”)。蔷薇科悬钩子属(rubus)的茅莓(rubus parvifolius),别名薅田藨,小灌木,有刺。果实球形,红色,酸甜可食。
〔3〕覆葐(pén): 即蔷薇科与茅莓同属的覆盆子(rubus idaeus),落叶灌木,有刺。果实近球形,红色。
【译文】
《尔雅》说:“藨,就是麃(biāo)。”郭璞注解说:“藨,就是莓,江东叫它‘藨莓’。子实像覆葐,但大些,红色,味道酸甜,可以吃。”
藄(九一)
《尔雅》曰〔1〕:“藄,月尔。”郭璞注云:“即紫藄也〔2〕,似蕨,可食。”
《诗》曰〔3〕:“藄菜也〔4〕。叶狭,长二尺,食之微苦,即今英菜也。《诗》曰:‘彼汾沮洳,言采其英。’〔5〕”一本作“莫”。
【注释】
〔1〕见《尔雅·释草》,正注文并同《要术》。
〔2〕紫藄(qí): 即蕨类植物紫萁科的紫萁(osmunda japonica),嫩叶可食。
〔3〕“《诗》曰”,应是“《诗疏》曰”,脱“疏”字。
〔4〕藄菜: 就是“莫菜”。据《诗经·魏风·汾沮洳》孔颖达疏引陆机《疏》所言莫菜是蓼科的酸模(rumex acetosa)。基出叶具长柄,叶狭长形,嫩茎叶可食。生于山野,湿地生长更好。
〔5〕这是《诗经·魏风·汾沮洳》的诗句,“英”作“莫”。下云“一本作‘莫’”,那个《要术》本子是对的。
【译文】
《尔雅》说:“藄,是月尔。”郭璞注解说:“就是紫藄,像蕨,可以吃。”
《诗〔义疏〕》说:“就是藄菜。叶子狭长,有二尺长,吃着有点苦味,就是现在的〔莫〕菜。《诗经》说:‘那汾水浸润的地带,有人在那儿采〔莫菜〕。’”有一个本子作“莫”。
覆葐(九二)
《尔雅》曰:“茥,蒛葐。”郭璞曰:“覆葐也。实似莓而小,亦可食。”〔1〕
【注释】
〔1〕见《尔雅·释草》,正注文并同《要术》。
【译文】
《尔雅》说:“茥(gui),是蒛(quē)葐。”郭璞注解说:“就是覆葐。果实像藨莓,但小些,也可以吃。”
翘 摇〔1〕(九三)
《尔雅》曰:“柱夫,摇车。”〔2〕郭璞注曰:“蔓生,细叶,紫华。可食。俗呼‘翘摇车’。”
【注释】
〔1〕翘摇: 是豆科的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就是“苕(六八)”的“翘饶”、“苕饶”。
〔2〕见《尔雅·释草》,文同。
【译文】
《尔雅》说:“柱夫,是摇车。”郭璞注解说:“蔓生,叶子细小,花紫色。可以吃。俗名叫‘翘摇车’。”
乌音丘(九四)
《尔雅》曰〔1〕:“菼,薍也〔2〕。”郭璞云:“似苇而小,实中。江东呼为‘乌’。”
《诗》曰:“葭、菼揭揭。”〔3〕毛云:“葭,芦;菼,薍。”《义疏》云:“薍,或谓之荻;至秋坚成即刈,谓之‘萑’。三月中生。初生其心挺出,其下本大如箸,上锐而细,有黄黑勃,着之污人手。把取,正白,噉之甜脆。一名‘蓫’。扬州谓之‘马尾’。故《尔雅》云:‘蓫,马尾’也。幽州谓之‘旨苹’。”
【注释】
〔1〕引文见《尔雅·释草》,无“也”字。郭注同《要术》。《义疏》所引,同出《释草》。
〔2〕菼(tǎn)、薍(wàn): 都是禾本科的荻(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的别名。分开来说,古时在秀前(孕穗前)叫“菼”或“薍”,也叫“蒹”(jiān)或“薕”(lián);坚成后叫“萑”(见下文)。与荻同科相似的芦(phragmites communis,通称“芦苇”),在秀前叫“葭”或“芦”,坚成后叫“苇”。但荻茎也是中空的,李时珍说有一种最短小而实心的,那却是“蒹”、“薕”。
〔3〕《诗经·卫风·硕人》的一句。
【译文】
《尔雅》说:“菼,是薍。”郭璞注解说:“像苇,不过短小些,〔茎〕实心。江东叫它‘乌’(qiu)。”
《诗经》说:“葭和菼长得长又长。”毛《传》说:“葭,是芦;菼,是薍。”《诗义疏》说:“薍,或者又叫荻;到秋天,长坚实成熟,就收割,这时叫‘萑’(huán)。三月中长出。刚长出时茎端挺出,它下部像筷子粗,上端尖细,〔箨叶上〕有黄黑色的茸毛,碰上会粘污在手上。扒开土取得〔根茎〕,颜色正白,吃起来味道甜而脆。又名‘蓫(tǎng)’。扬州人叫它‘马尾’。所以《尔雅》说:‘蓫,就是马尾。’幽州人叫它‘旨苹’。”
(九五)
《尔雅》曰〔1〕:“槚,苦荼〔2〕。”郭璞曰:“树小似栀子〔3〕。冬生叶,可煮作羹饮。今呼早采者为‘荼’,晚取者为‘茗’,一名‘荈’。蜀人名之‘苦荼’。”
《荆州地记》曰:“浮陵荼最好〔4〕。”
《博物志》曰:“饮真荼,令人少眠。”
【注释】
〔1〕“《尔雅》曰”,金抄、明抄题作“郭璞曰”,连《尔雅·释木》的正文也属于郭注,显系窜误,今从他本作“《尔雅》曰”,郭注下移(文同《要术》)。本目所有“荼”字,都读chá音,即今“茶”字(去掉一横作“茶”始于唐)。
〔2〕苦荼: 即今山茶科的茶(camellia sinensis)。
〔3〕栀子: 即茜草科的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4〕“浮陵”,无此地名,应是同音的“涪陵”之误,或是借用字。涪陵,郡名,三国蜀置,郡治在今四川彭水,晋移治今四川涪陵境。古荆州原包括今两湖及四川、广西边隅等地,“竹(五一)”引《荆州记》即及于广西贺县(今为八步区)。
【译文】
《尔雅》说:“槚,是苦荼。”郭璞注解说:“树小,像栀子。冬月生的叶子,可以煮作羹汤来喝。现在叫早采的为‘荼’,晚采的叫‘茗’,又叫‘荈’(chuǎn)。蜀人叫它‘苦荼’。”
《荆州地记》说:“浮陵(?)的荼最好。”
《博物志》说:“喝了真荼,使人睡不着觉。”
荆 葵〔1〕(九六)
《尔雅》曰:“荍,蚍衃。”郭璞曰:“似葵。紫色。”〔2〕
《诗义疏》曰〔3〕:“一名‘芘芣’。华紫绿色,可食。似芜菁〔4〕。微苦。《陈诗》曰:‘视尔如荍。’〔5〕”
【注释】
〔1〕荆葵: 是锦葵科的锦葵(malva sylvestris var. mauritiana)。
〔2〕《尔雅·释草》郭注是:“今荆葵也。似葵。紫色 ……”《要术》既标明“荆葵”,应脱“今荆葵也”句,应照补。
〔3〕《御览》卷九九四“荆葵”引《诗义疏》只是“荍,一名楚葵”五字。下引《陈诗》是《陈风·东门之枌》的一句,孔颖达疏引陆机《疏》是:“芘芣,一名荆葵。似芜菁。华紫绿色,可食,微苦。”《御览》卷九七九“葵”引陆机《毛诗疏义》作:“ ……一名楚葵。似芜菁英 ……”按:“荆”、“楚”古人互称,则“荆葵”、“楚葵”亦得互名,未必是误字。水芹别名“楚葵”,非此所指。
〔4〕“似芜菁”,金抄、明抄作“华似芜菁”,“华”不但重复,而且是错的,他本无“华”字。按: 荆葵即锦葵,初夏开花,簇生于叶腋,直径寸许,花瓣倒心脏形,淡紫红色,有浓紫纹,美丽,崔豹《古今注》所谓“花色夺目”。但芜菁春日开花,花小,黄色,总状花序,似芸薹花。两者的花绝不相似,但荆葵幼株略似“芜菁英”,则“似芜菁”应如陆机《疏》倒前作:“一名芘芣。似芜菁。华紫绿色,可食,微苦。”
〔5〕视尔如荍: 这句《陈风·东门之枌》的诗是把一同跳舞的姑娘比作像锦葵花(荍花)一样美丽。
【译文】
《尔雅》说:“荍(qiáo),是蚍衃(pí fú)。”郭璞注解说:“〔就是现在的荆葵,〕像葵。〔花〕紫色。”
《诗义疏》说:“ 〔荍,〕又名‘芘芣’(·陈风》说:‘把你看作像荍一样。’”
窃衣(九七)
《尔雅》曰〔1〕:“蘮,窃衣〔2〕。”孙炎云:“似芹,江河间食之。实如麦,两两相合,有毛,着人衣。其华着人衣,故曰‘窃衣’。”
【注释】
〔1〕引文见《尔雅·释草》。《御览》卷九九八“窃衣”引孙炎注是:“江淮间食之。其花着人衣,故曰窃衣。”今本郭璞注是:“似芹,可食。子大如麦,两两相合,有毛,着人衣。”《要术》所引孙注,“着人衣”前指果实后指花,不协,明显是郭注混入孙注的。
〔2〕窃衣: 是伞形科的窃衣(torilis japonica),二年生草本。果实为双悬果(两两成对),椭圆形,外被具钩的短刺毛,易粘附在动物身体和人衣服上。
【译文】
《尔雅》说:“蘮蒘(jì rú),是窃衣。”孙炎注解说:“像芹菜,江河之间的人吃它。果实像麦子,两个两个成对地长着,有毛,容易粘附在人衣服上(?)。它的花会粘在人衣上,所以叫‘窃衣’。”
东风(九八)
《广州记》云〔1〕:“东风〔2〕,华叶似‘落娠妇’〔3〕,茎紫。宜肥肉作羹,味如酪,香气似马兰〔4〕。”
【注释】
〔1〕《广州记》此条,《广韵·平声·一东》“东”字下、《北户录》卷二“蕹菜”崔龟图注、《御览》卷九八〇“冬风”都有引到,内容相同,文字互异。《本草纲目》卷二七“东风菜”引唐苏敬《新修本草》:“此菜先春而生,故有‘东风’之号。一作‘冬风’,言得冬气也。”《要术》同一菜而分引于两处〔“冬风菜”引于“菜茹(五〇)”〕,当是出自二种《广州记》。
〔2〕东风: 即菊科的东风菜〔doellingeria scaber (aster scaber)〕,也叫“冬风菜”。
〔3〕落娠(shēn)妇: 有同音的落新妇,虎耳草科,学名astilbe chinensis。但落新妇不能和菊科的东风菜相像,则“落娠妇”自是另一种植物,未详。
〔4〕马兰: 菊科,学名kalimeris indica,俗名“马兰头”。但此草不香,惟嫩叶作菜微有腥香气,所谓“香气”或指此?又,鸢尾科的马蔺〔iris ensata (iris lactea var. chinensis;i. pallasii var. chinensis)〕,有香气,而“兰()”与“蔺”形似,除两宋本《要术》作“马兰”外,他本均作“马蔺”,可能是后人因马兰不香而改的。
【译文】
《广州记》说:“东风,花和叶都像‘落娠妇’,茎紫色。宜于搀和在肥肉里作羹吃,味道像酪,香气像马兰。”
荲〔1〕丑六反(九九)
《字林》云:“草,似冬蓝〔2〕。蒸食之,酢。”
【注释】
〔1〕荲(chù): 该是蓼科的酸模(rumex acetosa),叶、茎味酸。古籍一般则指同属的羊蹄(rumex japonica)。
〔2〕冬蓝: 是爵床科的马蓝(strobilanthus cusia)。
【译文】
《字林》说:“是草,像冬蓝。蒸了吃,味道酸。”
〔1〕而兖反(一〇〇)
“木耳也。”
按: 木耳,煮而细切之,和以姜、橘,可为菹〔2〕,滑美。
【注释】
〔1〕此条至“(一〇三)”,均引《字林》文。(ruǎn),木耳。
〔2〕菹: 菹菜。卷九《作菹藏生菜法》有贾氏本文的“木耳菹”,作法相同,记述较详,并加入醋,成为酸菹。
【译文】
“就是木耳。”
〔思勰〕按: 木耳,煮过,切细,和上生姜和橘皮,可以作菹菜,味道嫩滑美好。
莓亡代反(一〇一)
“莓〔1〕,草实,亦可食。”
【注释】
〔1〕莓: 是蔷薇科草莓属(fragaria)的植物,多年生草本。品种很多。这里是泛指,与郭璞注《尔雅》指定为“藨莓”者不同。
【译文】
“莓,是草的果实,也可以吃。”
荁音丸(一〇二)
“荁〔1〕,干菫也。”
【注释】
〔1〕荁: 菫菜科菫菜属的viola vaginata。据《字林》则是指干了的菫叫作“荁”。
【译文】
“荁,是干菫。”
(一〇三)
〔1〕,《字林》曰:“草,生水中,其花可食。”
【注释】
〔1〕(si):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子虚赋》有“葴、、苞、荔”,裴骃《集解》引徐广解释“”与《字林》相同。《文选·子虚赋》“”作“菥”(si),同音,李善注说:“菥,似燕麦也。”两种解释完全不同,有所未详。
【译文】
,《字林》说:“是草,生在水中,它的花可以吃。”
木(一〇四)
《庄子》曰〔1〕:“楚之南,有冥泠一本作“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司马彪曰〔2〕:“木,生江南,千岁为一年。”
《皇览·冢记》曰〔3〕:“孔子冢茔中树数百,皆异种,鲁人世世无能名者。人传言: 孔子弟子,异国人,持其国树来种之。故有柞、枌、雒离、女贞、五味、毚檀之树〔4〕。”
《齐地记》曰〔5〕:“东方有‘不灰木’。”〔6〕
【注释】
〔1〕引文见《庄子·逍遥游》,文同。司马彪是《庄子》注者。
〔2〕司马彪(?—约306): 西晋史学家,晋代皇族。曾给《庄子》作注。又著有《续汉书》,其中纪、传部分早佚,仅存八志三十卷。南朝宋范晔(398—445)写《后汉书》,原拟写十志,未成而卒。宋代开始将司马彪的八志补入范《书》合为一部刊行,这就是现在通行的《后汉书》,所以其中《志》的部分是属于司马彪《续汉书》的。
〔3〕《皇览》: 三国魏曹丕时王象等编集的我国最早类书,据称“八百余万字”,已佚。《冢记》(《冢墓记》)是其中的一个分篇项目。
〔4〕柞: 应是山毛榉科的quercus acutissima,也叫麻栎,不是大风子科的柞木(xylosma japonicum)。枌: 是榆科的白榆(ulmus pumila)。 雒离: 未详。《文选·子虚赋》有“檗、离、朱杨”,郭璞注引张揖:“离,山梨也。”推测“雒”可能指洛水,“雒离”是从洛水引种来的山梨。 女贞: 是木犀科的ligustrum lucidum。但有异说,《史记·孔子世家》司马贞《索隐》说:“女贞,一作‘安贵’,香名,出西域。”则“女贞”可能是“安贵”残烂后错成的,未详。 五味: 应是木兰科五味子属(schisandra)的植物,产于我国北方的有北五味子(s. chinensis)。 毚(chán)檀: 古人解释是檀的别名。檀不是檀香科的檀香,是豆科的黄檀(dalbergia hupeana)。
〔5〕《齐地记》: 《御览》卷九六〇引作伏琛《齐地记》,则撰者为伏琛,但伏琛籍里生平均无可考。书已佚。
〔6〕《御览》卷九六〇木部“胜火”引作伏琛《齐地记》:“东武城东南有‘胜火木’,方俗音曰‘挺子’。其木经野火烧,炭不灭,故东方朔谓之‘不灰之木’。”卷八七一“炭”也引到,末句也是“东方有不灰之木”。按: 不灰木,石棉(某些硅酸盐矿物的纤维丝)有此异名,可能是指石棉。
【译文】
《庄子》说:“楚国的南方有一种冥泠树,“泠”,另一个本子作“灵”。它以五百年为一春天,五百年为一秋天。”司马彪注解说:“这树生在江南,以一千岁作为一年。”
《皇览·冢记》说:“孔子坟墓地中有几百棵树,都是异常的树种,鲁地的人多少世代都不知道叫什么树。有人传说: 孔子的学生有鲁国之外的别国人,把该国的树移种到这里来。因此就有了柞、枌、雒离、女贞、五味和毚檀这些树。”
《齐地记》说:“东方有‘不灰木’。”
桑(一〇五)
《山海经》曰:“宣山 ……有桑,大五十尺,其枝四衢。“言枝交互四出。”其叶大尺。赤理。黄花,青叶。名曰‘帝女之桑’。“妇人主蚕,故以名桑。””〔1〕
《十洲记》曰:“扶桑,在碧海中。上有大帝宫,东王所治。有椹桑树,长数千丈,三千余围。两树同根,更相依倚,故曰‘扶桑’。仙人食其椹,体作金色。其树虽大,椹如中夏桑椹也,但稀而赤色。九千岁一生实,味甘香。”〔2〕
《括地图》曰〔3〕:“昔乌先生避世于芒尚山,其子居焉。化民食桑,三十七年,以丝自裹;九年生翼,九年而死。其桑长千仞。盖蚕类也。去琅邪二万六千里〔4〕。”
《玄中记》云:“天下之高者,‘扶桑’无枝木焉: 上至天,盘蜿而下屈,通三泉也。”〔5〕
【注释】
〔1〕引文见《山海经·中山经》“中次十一经”。“叶大尺”下有“余”字,“青叶”作“青柎”,比较合适。注文是郭璞注,文同。
〔2〕《十洲记》: 《隋书·经籍志二》著录,注明“东方朔撰”。今本作《海内十洲记》,据考证是六朝人依托之作。《类聚》卷八八、《御览》卷九五五“桑”引《十洲记》稍有异文。“大帝”均作“天帝”,“金色”《类聚》作“紫色”,“体”《御览》作“椹体”,则指椹,非指仙人。
〔3〕《括地图》: 隋唐书经籍志不著录,惟类书等每有引录。时代作者都不明。书已佚。《类聚》卷八八、《御览》卷九五五引《括地图》只有中间几句(从“化民”至“而死”止)。“盖蚕类也”,宜与“其桑长千仞”倒换位置。
〔4〕琅邪: 郡名,以有琅邪山得名。琅邪(琊)山在山东胶南县(今属青岛市)南,濒临黄海。所谓离开“二万六千里”,实际还是《梁书》记载的那个“扶桑国”,而加以神化。参看“椹(三九)”注释〔2〕。
〔5〕《御览》卷九五五引《玄中记》同《要术》。
【译文】
《山海经》说:“宣山山上 ……有一种桑树,有五十尺高,枝条向四面伸展开。〔郭璞注解说: 〕“四衢是说枝条四面交叉着伸展开。”叶子有一尺〔多〕大。木理红色。开黄花,叶片青色。名为‘帝女之桑’。〔郭璞注解说:〕“因为妇女主持养蚕,所以这桑树就叫‘帝女桑’。””
《十洲记》说:“扶桑这地方,在碧茫茫的大海中。上面有大帝的宫殿,是东王治理政事的地方。那里有长椹的桑树,树几千丈高,三千多围粗。两棵桑树同一株根,互相依傍扶持着,所以叫‘扶桑’。仙人吃了它的椹,形体成为金黄色。桑树虽然很大,可桑椹却像中华桑椹的大小,不过长得稀些,颜色是红的。这桑树九千年结一次果实,味道又甜又香。”
《括地图》说:“从前有个乌先生隐居在芒尚山,儿子也住在一起。化作山民吃桑叶,吃了三十七年,吐丝裹着自己的身体;九年之后长出翅膀,再过九年死去(,原来是蚕一类的)。那桑树有八千尺高。那里离开琅邪有二万六千里。”
《玄中记》说:“天下最高的,莫过于‘扶桑’这没有分枝的树,它上至青天,下面盘纡曲折地穿通三重黄泉,很深很深。”
棠棣(一〇六)
《诗》曰〔1〕:“棠棣之华〔2〕,萼不〔3〕。”《诗义疏》云:“承花者曰萼。其实似樱桃、薁〔4〕;麦时熟,食,美。北方呼之‘相思’也。”
《说文》曰:“棠棣,如李而小,子如樱桃。”〔5〕
【注释】
〔1〕今《诗经·小雅·常棣》作:“常棣之华,鄂不。”
〔2〕棠棣(dì): 一般认为是蔷薇科的郁李(prunus japonica)。落叶小灌木。
〔3〕不: 花蒂。“不”,郑玄解释该作“拊”(柎),就是“鄂足”,即“萼足”,就是花蒂。今人于省吾(1896—1984)《泽螺居诗义解结》解释“‘鄂不’犹言胡不”,就是“怎么不”的意思。不过,《说文》、《要术》等引《诗经》和《诗义疏》的解释自作“萼”。(wěi): 光明美丽的样子。
〔4〕薁:薁,见“薁(二八)”注释〔1〕。
〔5〕今本《说文》是:“栘(yí),棠棣也。”“棣,白棣也。”与《要术》所引迥异。《尔雅·释木》“常棣,棣”邢昺疏引陆机《疏》则称:“许慎曰:‘白棣树也。’如李而小,子如樱桃,正白 ……”则“如李而小 ……”应是陆机的话。但此条也可能是《诗义疏》所引,许慎在别的书上有这个说法,而《诗义疏》误题作《说文》。
【译文】
《诗经》说:“棠棣的花,花萼和花蒂托着,多么灿烂美丽啊!”《诗义疏》说:“托着花的叫作萼。棠棣的果实像樱桃、薁;收麦的时候成熟,吃起来,很好。北方人管它叫‘相思’。”
《说文》说(?):“棠棣,树像李树,但矮小,果实像樱桃。”
棫(一〇七)
《尔雅》云〔1〕:“棫,白桵〔2〕。”注曰:“桵,小木,丛生,有刺。实如耳珰,紫赤,可食。”
【注释】
〔1〕引文见《尔雅·释木》。注是郭璞注。
〔2〕桵(ruí): 同“蕤”。《植物名实图考》卷三七“蕤核”:“今山西山坡极多,俗呼‘蕤棫’。”李时珍认为《尔雅》的“棫”就是蕤核。蕤核是蔷薇科的prinsepia uniflora。落叶灌木,叶腋有短刺,核果球形,微椭圆,直径1—1.5厘米,如珰珠,熟时紫黑色,与郭璞所记相符。
【译文】
《尔雅》说:“棫(yù),是白桵。”〔郭璞〕注解说:“桵是小树,丛生,有刺。果实像耳珰,紫红色,可以吃。”
栎(一〇八)
《尔雅》曰〔1〕:“栎,其实梂〔2〕。”郭璞注云:“有梂自裹〔3〕。”孙炎云:“栎实,橡也。”
周处《风土记》云:“《史记》曰:‘舜耕于历山。’〔4〕而始宁、邳、郯二县界上〔5〕,舜所耕田,在于山下,多柞树。吴越之间名柞为栎〔6〕,故曰‘历山’〔7〕。”
【注释】
〔1〕引文见《尔雅·释木》,正注文及邢昺疏引孙炎注并同《要术》。
〔2〕栎(lì): 即山毛榉科(壳斗科)的quercus acutissima,也叫柞树、橡树。其果实名“梂”(qiú),郝懿行《尔雅义疏》:“栎实外有裹橐,形如毛,状如球子。”
〔3〕(wèi): 《尔雅·释兽》:“,毛刺。”邢昺疏:“,即蝟也,其毛如针。”是即刺蝟,这里是形容栎的壳斗上的毛刺犹如刺蝟的针刺。
〔4〕《史记·五帝本纪》:“舜耕历山。”
〔5〕“始宁、邳、郯”,有误。按: 始宁,古县,在今浙江上虞。邳,古邳国,秦为下邳县,在今江苏邳州。郯(tán),汉置的县,在今山东郯城。邳、郯二县虽相邻,但与上虞不相侔。东晋亦侨置郯县,在今江苏镇江,虽在江南,也和上虞无法在“二县界上”,而且置郯县时周处早已去世。《水经注》卷四《河水》及《御览》卷九五八“柞”引《风土记》都是“始宁、剡二县界上”,剡(shàn)县,秦置,汉晋因之,即今浙江嵊州,与上虞正相邻。据此,“邳”衍,“郯”是“剡”字之误。
〔6〕栎: 栎树。《水经注》卷四《河水》及《御览》卷九五八引《风土记》均作“枥(lì)”,同“栎”,并与“历”同音,故名“历山”。
〔7〕历山: 很多,大率以舜耕于历山而得名。其较著者有六: 二处在山东;二处在山西;在吴越间的有二处(一在江苏无锡,即惠山,又名历山;一在浙江上虞四明山区,即是周处所指者)。但《水经注》作者郦道元斥周处此说为不近人情。
【译文】
《尔雅》说:“栎,它的果实叫梂。”郭璞注解说:“梂外面有刺蝟一样的刺包裹着自己。”孙炎注解说:“栎的果实,就是橡子。”
周处《风土记》说:“《史记》说:‘舜耕田于历山。’现在始宁和〔剡县〕交界的地方,〔还留有〕舜所耕的田的遗迹,在山脚下,那里有不少柞树。吴越之间叫柞树为栎树,所以把那山叫‘历山’。”
桂(一〇九)
《广志》曰〔1〕:“桂〔2〕,出合浦。其生必高山之岭,冬夏常青。其类自为林〔3〕,林间无杂树。”
《吴氏本草》曰:“桂,一名‘止唾’〔4〕。”
《淮南万毕术》曰:“结桂用葱〔5〕。”
【注释】
〔1〕《类聚》卷八九、《御览》卷九五七“桂”引《广志》末尾都有“交阯置桂园”句。
〔2〕桂: 即樟科的肉桂(cinnamomum cassia),常绿乔木。
〔3〕其类自为林: 启愉按: 这就是排挤异类,最后形成清一色的纯粹桂树林。植物之间有互利互抑作用。有些植物通过根系、茎、叶向周围环境分泌出特有的有机物质,这些物质对其他植物或者促进其生长,或者抑制其生长,有的甚至是致命的因素,例如“藤(七五)”的“钟藤”就是这样。桂树的树皮、小枝、叶、花梗、果实都含有桂皮油,其主要成分为桂皮醛,树皮中含量高达70%—90%,初结的果实和花梗中更有过之。这是一种挥发性芳香物质,可以抑制其他树种的生长,时间一长,导致植物群落结构的变化,最后形成纯桂树林。这种现象已被古人发现,是合科学的。但不始于《广志》,《吕氏春秋》已明确记载“桂枝之下无杂木”。
〔4〕《名医别录》记载桂有“止唾”的功效。
〔5〕“服食家”服桂后“石发”(发大热)弄出“结毒”病来,据说用葱汁可以缓解。《抱朴子》卷一一和《名医别录》都有记载。
【译文】
《广志》说:“桂,出在合浦。它生长的地方,一定在高山岭上,冬夏常绿的。它自己同类形成树林,林子中间没有别的杂树。”
《吴氏本草》说:“桂,又名‘止唾’。”
《淮南万毕术》说:“服桂结毒,用葱汁来消解。”
木绵(一一〇)
《吴录·地理志》曰:“交阯定安县有木绵树〔1〕,高丈。实如酒杯,口有绵,如蚕之绵也。又可作布,名曰‘白’〔2〕,一名‘毛布’〔3〕。”
【注释】
〔1〕“定安县”,《御览》卷九六〇“木绵”引《吴录·地理志》同,应是“安定县”倒错。因为汉在交趾所置的安定县(在今越南北境),至南朝宋才改名“定安”(《后汉书·郡国志》、《晋书·地理志》都是“安定”原名),而《吴录》作者张勃是西晋初人,无由得知“定安县”。 木绵树: 这里当是锦葵科的一种棉花(gossypium arboreum),即亚洲棉,也叫“中棉”。一年或多年生亚灌木或灌木,所以也叫“树棉”,但在我国为一年生草本。不是木棉科的大型乔木的木棉(bumbax malabaricus),也叫“攀枝花”、“英雄树”。
〔2〕“”(dié),历来的解释同“绁”,是系牲畜的绳索,也是缧绁。音均为xiè。只有唐释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四〇《曼殊室利菩萨阎曼德迦忿怒真言仪轨经》“渍其”注:,“《经》本作‘’”。说明“”同“”。又卷六四“白”注:“音牒。按者,西国木绵花如柳絮,彼国土俗皆抽撚以纺为缕,织以为布,名之为。”是白即白,也写作“白叠”、“帛叠”,都是棉布的古名。据此,故本书音dié(此音义大型字书如《辞源》、《辞海》等均未采入)。
〔3〕毛布: 棉布的古代别名。
【译文】
《吴录·地理志》说:“交趾〔安定〕县有木绵树,有丈把高。果实像酒杯的形状,口上有绵,像蚕吐的绵絮。又可以用来作成布,叫作‘白’,又叫‘毛布’。”
欀木(一一一)
《吴录·地理志》曰:“交阯有欀木〔1〕,其皮中有如白米屑者,干,捣之,以水淋之〔2〕,似面,可作饼。”
【注释】
〔1〕欀(xiāng)木: 李时珍认为就是“莎木”(《本草纲目》卷三一“莎木面”)。清李调元《南越笔记》卷一六“异饭”:“琼州以南椰粉为饭,曰椰霜饭。 ……性温热补中,本草以为莎木面也。”是莎木就是南椰。启愉按: 棕榈科的西谷椰子(metroxylom sagu),常绿高大乔木,马来语叫sagu,明张燮《东西洋考》卷三记载“其树名沙孤”,就完全和sagu对音,则所谓欀木或莎木也是从sagu转译来的,那么这两种名称也就是西谷椰子。它的茎干中心有白色的髓,可提取淀粉,制成“西谷米”,也可以作饼食。
〔2〕指澄取淀粉。清谢清高《海录》记载西谷米的制法: 将树髓取出舂成碎末,用水冲洗,去掉渣滓,澄取淀粉,晒干捏成粉,再洒上些水,就可制成“米”。
【译文】
《吴录·地理志》说:“交趾有一种欀木,它树中心有一种像白米粉屑的东西,晒干,捣细,用水淋洗出来,像面一样,可以作饼。”
仙树(一一二)
《西河旧事》曰〔1〕:“祁连山有仙树〔2〕。人行山中,以疗饥渴者—辄得之。饱不得持去。平居时,亦不得见。”
【注释】
〔1〕《西河旧事》: 《新唐书·艺文志二》著录《西河旧事》一卷,无撰人姓名。据胡立初考证,当是记载汉晋时代凉州一带地方事情的书。今已佚。《御览》卷九六一“仙树”引《西河旧事》脱“祁”字,就不可解。清张澍辑佚本却即据《御览》此条辑入。
〔2〕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卷一八记载祁连山上有“仙树”,“其实如枣”,用各种材料的刀切,有各种味道,说得更奇异。祁连山,在今甘肃酒泉南。
【译文】
《西河旧事》说:“祁连山上有一种仙树。人们从山中走过,需要解决饥渴时,就可以得到〔它的果实〕,但吃饱了不能带走。平常时候也是见不到的。”
莎木(一一三)
《广志》曰〔1〕:“莎树多枝叶〔2〕,叶两边行列,若飞鸟之翼〔3〕。其面色白。树收面不过一斛。”
《蜀志记》曰〔4〕:“莎树出面,一树出一石。正白而味似桄榔〔5〕。出兴古。”
【注释】
〔1〕《御览》卷九六〇“莎木”引《广志》末尾尚有:“捣筛,乃如面,不则如磨屑,为饭滑软。”《证类本草》卷一二“八种海药余”的“木”引《广志》则是:“作饭饵之,轻滑美好,白胜桄榔面。”
〔2〕莎树: 即欀木,见“欀木(一一一)”注释〔1〕。
〔3〕启愉按: 西谷椰子为羽状复叶,丛生于茎顶,即《御览》卷九六〇引《蜀志》所说“峰头生叶”。小叶多数,排列在叶轴的两侧,成羽状,所以说像飞鸟的羽翼,相当形象。
〔4〕《蜀志记》: 《御览》卷九六〇引作《蜀志》,可能是同一书。《隋书·经籍志二》著录“《蜀志》一卷,东京武平太守常宽撰”。常宽是东晋时人。书已佚。《御览》卷九六〇引《蜀志》是:“莎树大四五围,长五六丈。峰头生叶。出面,一树出一石,正白而味似桄榔。”《证类本草》卷一二“木”引《蜀记》则是:“生南中八郡。树高数(疑衍)十余丈,阔四五围。叶似飞鸟翼。皮中亦有面,彼人作饼食之。”
〔5〕桄榔: 棕榈科的arenga pinnata,常绿高大乔木。其髓心亦可提取淀粉,称“桄榔粉”;割开肉穗花序所流出的液汁,可蒸发成砂糖,其树又名“砂糖椰子”。
【译文】
《广志》说:“莎树,多枝条,多叶,叶子两边分开成行列,像飞鸟的羽翼。它〔树中心〕的面白色。一株树收得的面不过一斛。”
《蜀志记》说:“莎树出的面,一棵树可以出一石。面的颜色正白,味道像桄榔面。出在兴古。”
槃多(一一四)
裴渊《广州记》曰:“槃多树〔1〕,不花而结实。实从皮中出〔2〕。自根着子至杪,如橘大。食之。过熟,内许生蜜〔3〕,一树者,皆有数十〔4〕。”
《嵩山记》曰:“嵩寺中忽有思惟树,即贝多也。有人坐贝多树下思惟,因以名焉。汉道士从外国来,将子于山西脚下种,极高大。今有四树,一年三花。”
【注释】
〔1〕槃多树: 是桑科无花果属的菩提树(ficus religiosa),又名“思惟树”,常绿乔木。下文引《嵩山记》的“贝多树”也是此种。启愉按: 此树梵文名pattra,全音译为“贝多罗”,贝多、槃多或多罗(南宋僧法云《翻译名义集》卷三:“多罗,旧名贝多。”),都是pattra的省译。菩提则是梵文bodhi的音译,意译为“觉”、“道”等。另有棕榈科的贝叶棕(corypha umbraculifera),有“贝多”的共名,非此所指。又椴树科的tilia miqueliana,由于果实可作念珠,也叫“菩提树”,亦非此所指。
〔2〕实从皮中出: 果实从树皮中冒出来。无花果属的植物为隐头花序,其花聚生于肥厚肉质化的呈囊状的花序托里面,所以外面只看见结果而看不到花。其着生方式也很特别,着生于叶腋,特别是着生于老枝或无叶的枝上,都没有果梗,而紧贴在树枝皮上,很像从树皮中突然冒出来的,就是“古度(一三二)”所说的“枝柯皮中生子”。
〔3〕“生蜜”,疑应作“生虫”,指寄生于花序托内的瘿蜂(cynips spp.),参看“古度(一三二)”注释〔2〕。
〔4〕“数十”,应指瘿蜂,但一株树“自根着子至杪”,果实很多,瘿蜂岂止“数十”,故疑为“数千”之误。
【译文】
裴渊《广州记》说:“槃多树,不开花就结果实。果实从树皮中冒出来。从根部到树梢都长着果实,像橘子大小。可以吃。熟过头了,里面会生〔虫〕,一株树上,都有几十(?)只。”
《嵩山记》说:“嵩山寺中,忽然出现了‘思惟树’,就是‘贝多树’。有人坐在贝多树下思惟〔得道〕,所以就叫‘思惟树’。汉时有个道士从外国来到嵩山,带来了种子,在山的西面脚下种了,长得很高大。现在还有四棵树,一年开三次花。”
缃(一一五)
顾微《广州记》曰:“缃〔1〕,叶、子并似椒;味如罗勒〔2〕。岭北呼为‘木罗勒’。”
【注释】
〔1〕缃: 缃树,疑是芸香科花椒属(zanthoxylum)的植物。
〔2〕罗勒: 唇形科的ocimum basilicum,芳香草本。
【译文】
顾微《广州记》说:“缃树,叶和子实都像花椒;气味像罗勒。因此岭北人管它叫‘木罗勒’。”
娑罗(一一六)
盛弘之《荆州记》曰:“巴陵县南有寺〔1〕,僧房床下,忽生一木;随生旬日,势凌轩栋。道人移房避之,木长便迟,但极晚秀〔2〕。有外国沙门见之〔3〕:‘名为娑罗也〔4〕。彼僧所憩之荫。常着花,细白如雪。’元嘉十一年〔5〕,忽生一花,状如芙蓉〔6〕。”
【注释】
〔1〕巴陵县: 晋置,即今湖南岳阳。
〔2〕晚秀: 按: 娑罗并非常绿乔木,所谓“晚秀”,应指入秋很晚叶子还是绿的,就是落叶很晚的意思。
〔3〕《御览》卷九六一“娑罗”引盛弘之《荆州记》作“有西域僧见之曰”,则“外国”是指西域。
〔4〕娑罗: 是龙脑香科的shorea robusta,落叶大乔木。分布于南亚热带地区,至今仍是南亚地区重要经济树种。其木材俗名“柳安木”,在印度等地是次于柚木的重要木材。
〔5〕元嘉十一年: 元嘉,南朝宋文帝年号,此年为公元434年。
〔6〕芙蓉: 此指锦葵科的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花白色或淡红色。
【译文】
盛弘之《荆州记》说:“巴陵县南有个寺庙,庙里和尚住房床下,忽然长出一棵树来。长出十来天,长势猛,简直要冲出栏杆到屋梁。和尚移出住房避它,树便长得慢了,但是很晚还绿。有个外国和尚来到寺里看到了,就说:‘这树名叫娑罗,是那地方的和尚借以休息的树荫。这树常常开花,花细小,像雪一样白。’元嘉十一年,忽然生出一朵花,样子像芙蓉花。”
榕(一一七)
《南州异物志》曰:“榕木〔1〕,初生少时,缘榑他树〔2〕,如外方扶芳藤形〔3〕,不能自立根本,缘绕他木,傍作连结,如罗网相络,然后皮理连合〔4〕,郁茂扶疏,高六七丈。”
【注释】
〔1〕榕木: 即桑科榕属的榕(ficus microcarpa),常绿大乔木。枝干生气根,下垂至地,如长入土中,粗似支柱,很多,一株可覆盖很广的地面。但与《南州异物志》所记不符合,疑所记是榕属的某些种,是一种“绞杀植物”,非一般所称的ficus microcarpa。
〔2〕“榑”(fú),金抄如字,他本作“摶”,《御览》卷九六〇“榕”引《魏王花木志》(与《南州异物志》相同)作“縳”。按: 《淮南子·览冥训》:“朝发榑桑。”即扶桑。这里“榑”即借作“扶”字。
〔3〕扶芳藤: 见下条“杜芳(一一八)”注释〔1〕。
〔4〕“然后皮理连合”,原作“然彼理连合”,不通。下条“杜芳”同出《南州异物志》即作“然后皮理连合”,这里“彼”是“後”字烂去右半部只剩下彳旁,次一“皮”字就上窜与彳旁误合为一“彼”字。
【译文】
《南州异物志》说:“榕木,刚长出来还幼小的时候,缠附着其他的树,像外地扶芳藤的形状,不能自己立稳根基,要缠绕着别的树,依傍着缠连在一起,〔长出气根,〕像罗网相缠络一样,然后〔树皮和被缠的树的〕木理相结合,茂盛地生长,向四面散开,可以达到六七丈高。”
杜芳(一一八)
《南州异物志》曰:“杜芳〔1〕,藤形,不能自立根本,缘绕他木作房〔2〕,藤连结如罗网相罥〔3〕,然后皮理连合,郁茂成树。所托树既死,然后扶疏六七丈也。”
【注释】
〔1〕杜芳: 应即是“扶芳”。扶芳藤,据本条和古文献所记,应是桑科榕属(ficus)的植物,而且是一种大型的常绿“绞杀植物”,被缠之树既死,而后自成一大乔木。现在植物分类学上定名为扶芳藤者是卫矛科的euonymus fortunei,为匍匐灌木,非此所指。
〔2〕“作房”,各本同,这里应作依傍讲,疑是“作傍”之误。又,本条与上目的“扶芳藤形”以下可说完全相同,“杜芳”应即“扶芳”(或系习俗异呼,或系形似致误),同出一书,不应有此重沓,疑上条和本条在传抄中已有窜乱。
〔3〕罥(juàn): 缠绕。
【译文】
《南州异物志》说:“杜芳,是藤形的植株,不能自己立稳根基,要缠绕着别的树为〔依傍〕,藤蔓连结起来像罗网相缠络一样,然后藤皮和〔被缠的树的〕木理相粘合,茂盛地长成树。所寄托的树既已死去,于是它才分披四散开来,长成六七丈高的大树。”
摩厨(一一九)
《南州异物志》曰:“木有摩厨〔1〕,生于斯调国〔2〕。其汁肥润,其泽如脂膏,馨香馥郁,可以煎熬食物,香美如中国用油。”
【注释】
〔1〕摩厨: 李时珍认为与“齐暾果”是同一类植物(《本草纲目》卷三一“摩厨子”)。“齐暾”是阿拉伯文zaytun的古代译音,即木犀科的木本油料植物olea europaea,今名油橄榄,果实可榨油,即“橄榄油”。但同类并不相等,摩厨不能确指是何种植物。
〔2〕斯调国: 古国名,其地一般认为在今斯里兰卡。
【译文】
《南州异物志》说:“树中有一种摩厨,生在斯调国。它的液汁肥润,润泽得像脂肪一样,香气浓烈,可以煎熬食物,香美像中国用的油。”
都句(一二〇)
刘欣期《交州记》曰:“都句树〔1〕,似栟榈。木中出屑如面,可啖。”
【注释】
〔1〕都句树: 李时珍认为可能就是欀木,见“欀木(一一一)”注释〔1〕,未知究竟怎样。
【译文】
刘欣期《交州记》说:“都句树,像棕榈树。树里面出一种粉屑像面一样,可以吃。”
木豆(一二一)
《交州记》曰:“木豆〔1〕,出徐闻〔2〕。子美,似乌豆。枝叶类柳。一年种,数年采。”
【注释】
〔1〕木豆: 是豆科的木豆(cajanus cajan)。直立小灌木,产于两广、云南等地。叶似柳叶。荚果和种子供食用,种子又可榨油、磨豆腐或作豆蓉。
〔2〕“徐闻”,原作“徐门”。按: 《御览》卷八四一“豆”引《魏王花木志》转引《交州记》作“徐僮(zhuàng)间”,卷九四六“蝍蛆”引有刘欣期《交州记》:“大吴公,出徐闻县界。取其皮,可以冠鼓。”徐闻,县名,汉置,在今广东海康,古属交州。
【译文】
《交州记》说:“木豆,出在徐闻。种子美好,像乌豆一样。枝叶像柳枝。一年种下去,可以采摘几年。”
木堇(一二二)
《庄子》曰〔1〕:“上古有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司马彪曰:“木堇也,以万六千岁为一年,一名‘蕣椿’。”
傅玄《朝华赋序》曰:“朝华,丽木也,或谓之‘洽容’,或曰‘爱老’。”〔2〕
《东方朔传》曰:“朔书与公孙弘借车马曰:‘木堇夕死朝荣 〔3〕,士亦不长贫。’”
《外国图》曰:“君子之国,多木堇之花,人民食之。”〔4〕
潘尼《朝菌赋》云〔5〕:“朝菌者,世谓之‘木堇’,或谓之‘日及’,《诗》人以为‘蕣华’。”又一本云:“《庄子》以为‘朝菌’。”
顾微《广州记》曰:“平兴县有花树〔6〕,似堇,又似桑。四时常有花,可食,甜滑,无子。此蕣木也。”
《诗》曰:“颜如蕣华。”〔7〕《义疏》曰:“一名‘木堇’,一名‘王蒸’。”
【注释】
〔1〕引文见《庄子·逍遥游》,“椿”作“大椿”。陆德明《音义》引有“司马云”,即司马彪注,只是:“木,一名橓。橓,木槿也。”
〔2〕《御览》卷九九九“蕣”引傅玄语末尾多“潘尼以为‘朝菌’”句。
〔3〕木堇: 即锦葵科的木槿(hibiscus syriacus),落叶灌木。花单生于叶腋,花冠有红、紫、白等色,大而美丽(有重瓣者),朝开暮落,故有“朝华”、“朝菌”、“舜华”、“日及”等别名。“舜”者取义于“转瞬”之间,加草头作“蕣”;“日及”也是不出当天就萎谢的意思。
〔4〕《类聚》卷八九“木槿”引《外国图》末尾多“去琅耶三万里”句,其说与慧深说“扶桑”相似。
〔5〕《类聚》卷八九引作晋潘尼《朝菌赋序》,应是序文。其文曰:“朝菌者,盖朝华而暮落。世谓之‘木槿’,或谓之‘日及’,诗人以为‘舜华’,宣尼以为‘朝菌’。其物向晨而结,逮明而布,见阳而盛,终日而殒。不以其异乎?何名之多也!”则后人所见潘尼序文有“宣尼”和“《庄子》”之异。宣尼,汉平帝追赠孔子的谥号见《汉书·平帝纪》。
〔6〕平兴县: 南朝宋置,故城在今广东肇庆东南。
〔7〕《诗经·郑风·有女同车》的一句,“蕣”作“舜”。
【译文】
《庄子》说:“上古有一种椿树,以八千年为一个春天,八千年为一个秋天。”司马彪注解说:“就是木堇,以一万六千岁作为一年,又名‘蕣(shùn)椿’。”
傅玄《朝华赋序》说:“朝华是花美丽的树,或者叫作‘洽容’,或者又叫‘爱老’。”
《东方朔传》记载:“东方朔写给公孙弘借车马的信说:‘木堇花傍晚萎谢了,明天早上又开茂盛了,读书人也不会老是贫寒的。’”
《外国图》说:“有德行的人当权的国家,木堇花开得很多,人民可以采来吃。”
潘尼《朝菌赋〔序〕》说:“朝菌,世俗人叫它‘木堇’,或者又叫‘日及’,写《诗经》的人以为是‘蕣华’。”另一个本子又说:“《庄子》以为是‘朝菌’。”
顾微《广州记》说:“平兴县有一种开花的树,像堇木,又像桑树。一年四季常常有花,花可以吃,甜而柔滑,没有子。这就是‘蕣木’。”
《诗经》说:“脸蛋儿颜色像蕣华。”《诗义疏》说:“蕣华,一名‘木堇’,又名‘王蒸’。”
木蜜(一二三)
《广志》曰:“木蜜〔1〕,树号千岁,根甚大。伐之四五岁,乃断取不腐者为香。生南方。”
“枳,木蜜,枝可食。”〔2〕
《本草》曰〔3〕:“木蜜〔4〕,一名木香。”
【注释】
〔1〕木蜜: 本目所引三种“木蜜”,实指三种植物而同名者。本条的木蜜是瑞香科的沉香(aquilaria agallocha)或同属的白木香(a. sinensis)。启愉按: 著名熏香料的“沉香”是沉香树的含树脂的心材,其在树干或根部伤口处天然凝结着的多量树脂,年久转为优质沉香,古文献叫作“熟结”;人工采制则是斫伤树干或凿出树孔(俗称“开香门”),使逐渐分泌树脂,若干年后削取之,或将大树砍倒,若干年后取其不朽心材,古文献叫作“生结”。由于年份久暂和树体部位的不同,树脂含量有多寡,品质有优劣,加上形状不一,因而有沉香、栈香、马蹄、鸡骨等多种品名,而以坚黑沉重含树脂量特多的心材(或节)入水即沉者为“沉香”,最名贵。再,“沉香”的来源有二: 一即沉香(a. agallocha),产于越南、印度、马来西亚等地,我国古时不产;一是白木香(a. sinensis),产于海南岛、广西、台湾等地,以其产于我国,别名“土沉香”,以别于进口的a. agallocha。原文只说“出在南方”,因此这两种都有可能。
〔2〕“枳”这条原接写在《广志》下面成为《广志》文,但这是指枳柜,下条就有《广志》记“枳柜”文,则此条不应是《广志》文,故为提行另列,但脱去书名。可《御览》卷九八二“木蜜”引《魏王花木志》转引《广志》末句有“其枝可食”,这是错误的,因为枳柜的“枝”(肉质的扭曲的果柄)可食,沉香的枝不可食,《魏王花木志》误同名异物的“木蜜”为一物。枳柜单名为“枸”,《要术》“枳”疑应作“枸”。木蜜,此处应指鼠李科的枳柜,见下目注释〔1〕。所谓“枝条”,是其扭曲的肉质果柄,味甜,可以吃。
〔3〕《御览》卷九八二引《本草经》是:“木蜜,一名蜜香。味辛温。”名称与《要术》不同。
〔4〕木蜜: 这里指菊科的云木香(aucklandia lappa),多年生高大草本。原产印度,我国云南、广西、四川等地早有栽培。其主根粗壮木质化,具特异香气,原名“蜜香”,又名“木香”,因与沉香的别名相同,又改呼此为“广木香”、“南木香”以别之。
【译文】
《广志》说:“木蜜,它的树号称可以活上一千年,根很大。砍断四五年之后,才斫取里面不腐烂的部分来作‘香’。生在南方。”
“枳〔柜〕,就是木蜜,它的‘枝条’可以吃。”
《本草》说:“木蜜,一名木香。”
枳柜(一二四)
《广志》曰:“枳柜〔1〕,叶似蒲柳〔2〕;子似珊瑚,其味如蜜。十月熟,树干者美〔3〕。出南方。邳、郯枳柜大如指〔4〕。”
《诗》曰:“南山有枸。”〔5〕毛云:“柜也。”《义疏》曰:“树高大似白杨,在山中。有子着枝端,大如指,长数寸,噉之甘美如饴。〔6〕八九月熟。江南者特美。今官园种之,谓之‘木蜜’;本从江南来。其木令酒薄〔7〕;若以为屋柱,则一屋酒皆薄。”
【注释】
〔1〕枳柜(ju): 即鼠李科的枳椇(ju)(hovenia dulcis),落叶乔木。果实着生在分枝而扭曲的花梗上,近球形而小,不能吃。其扭曲的肉质果柄味甜可食,别名“木蜜”、“木饧”,因其味甘;又名“鸡爪子”、“金钩子”、“木珊瑚”,因其形象。据说“木珊瑚”就是因为《广志》有“似珊瑚”而来的。所谓“子”,非指果实,实指其着子之果柄。
〔2〕蒲柳: 是杨柳科的水杨(salix gracilistyla)。叶长椭圆形,跟广卵形的枳椇叶基本相似。
〔3〕干: 扬雄《方言》卷一〇:“干 ……老也。”指老熟,非指干燥。
〔4〕邳(pi): 即今江苏邳州。 郯(tán): 故城在今山东郯城北,与邳州相邻。但都不能说成“在南方”,有窜误。《御览》卷九七四引《广志》无“邳、郯”,应是。
〔5〕《诗经·小雅·南山有台》的一句。枳柜单称为“枸”(ju),本此。今毛《传》文是:“枸,枳枸。”
〔6〕描写“子”的这几句,《御览》卷九七四“枳椇”引《诗义疏》是:“子着支端,支柯不直,噉之甘美如饴。”启愉按: 枳椇的花梗分枝而扭曲,熟时肉质红棕色,味甜可食,这就成为其果实的肉质果柄,则“大如指”应指“枝”,非指“子”,“枝”应重文。而《广志》所谓“子似珊瑚”,则是径指果柄。《御览》所引“支(枝)柯不直”才是正确的。
〔7〕此木能使酒味变淡,本草书上都有这样的说法,并用以“解酒毒”。它的果实,现在也用为利尿和解酒毒的药。上文“枝”指可以吃的肉质果柄。
【译文】
《广志》说:“枳柜,叶子像蒲柳;‘子’像珊瑚,味道甜得像蜜。十月成熟,在树上自己老熟的更美好。出在南方。邳、郯(?)的枳柜像手指一样粗。”
《诗经》说:“南面的山上有枸。”毛《传》说:“就是〔枳〕柜。”《诗义疏》说:“这树高大像白杨树,生长在山中。有种子着生在‘枝’的顶端,〔枝〕像手指粗细,有几寸长,吃起来像饴糖一样甜美。八九月成熟。产在江南的特别美好。现在官园里有种着,叫作‘木蜜’,原来是从江南引进来的。枳柜木能使酒味变淡;如果用它来作房屋柱子,那整个房子里的酒都会变淡。”
朹(一二五)
《尔雅》曰〔1〕:“朹〔2〕,檕梅。”郭璞云:“朹树,状似梅。子如指头,赤色,似小柰,可食。”
《山海经》曰:“单狐之山,其木多朹〔3〕。”郭璞曰:“似榆,可烧粪田。出蜀地。”
《广志》曰:“机木〔4〕,生易长。居,种之为薪,又以肥田。”
【注释】
〔1〕引文见《尔雅·释木》,正注文并同《要术》。
〔2〕朹(qiú): 李时珍以为就是山楂,有两种,一种小的,“山人呼为‘棠朹子’”;一种大的,“山人呼为‘羊朹子’”(《本草纲目》卷三〇“山樝”)。所指二种是蔷薇科的野山楂(crataegus cuneata)和山楂(c. pinnatifida),或其变种山里红(var. major)。
〔3〕“其木多朹”,今本《山海经·北山经》作“多机木”。郭璞注也是“机木”,并注音“音饥”。《御览》卷九六一“机”引《山海经》也是“机”而不是“朹”。这两个字是两种植物,如果贾氏所见《山海经》原作“朹”,那是错字。山楂的叶和花绝不像榆树。机木即桦木科的桤(qi)木(alnus cremastogyne),落叶乔木,极易长大。成都的田垄河岸间颇多。木材轻软,主要用作柴薪。嫩叶可以代茶。《广志》的机木同此。
〔4〕明抄仍作“朹木”,但金抄作“机木”,应是“机木”(即桤木)。《要术》引《山海经》和《广志》的机木都列在“朹”目,是混列,贾氏似不至于如此,可能由于字形极相似,后人误“机”为“朹”而混并入“朹”目,而原有的“机”目被夺失。
【译文】
《尔雅》说:“朹,是檕(jì)梅。”郭璞注解说:“朹树,形状像梅树。果实像手指头大小,红色,像小的柰子,可以吃。”
《山海经》说:“单狐山中,树木多〔机木〕。”郭璞注解说:“像榆树,可以烧成灰来肥田。出在蜀地。”
《广志》说:“机木,容易长大。住在那地方的人,种来当柴烧,又可以〔烧了〕肥田。”
夫栘(一二六)
《尔雅》曰〔1〕:“唐棣〔2〕,栘。”注云:“白栘。似白杨。江东呼‘夫栘’。”
《诗》云:“何彼秾矣,唐棣之华。”〔3〕毛云:“唐棣,栘也。”《疏》云:“实大如小李,子正赤,有甜有酢;率多涩,少有美者。”
【注释】
〔1〕引文见《尔雅·释木》。今本郭注无“白栘”,但《经典释文》引郭注有,作“今白栘也”,今本似脱。
〔2〕唐棣: 和“栘”(yí)、“夫栘”,异名同物,就是蔷薇科的唐棣(amelanchier sinica),落叶小乔木。梨果小,近球形或扁圆形,紫黑色。《诗义疏》所描述者,即是此种。但郭璞解释“像白杨”,白杨为高大落叶乔木,柔荑花序,种子具白毛,则大异,为白杨类树木,非此种。
〔3〕《诗经·召南·何彼矣》句,“秾”(nóng)通“”。
【译文】
《尔雅》说:“唐棣,是栘。”〔郭璞〕注解说:“就是白栘。像白杨,江东叫它‘夫栘’。”
《诗经》说:“怎么那样美丽呀!这唐棣的花啊!”毛《传》说:“唐棣,就是栘。”《〔诗义〕疏》说:“果实像小李子大小,颜色正赤,有甜的有酸的;但味道大都是涩的,少有美好的。”
音诸(一二七)
《山海经》曰:“前山,有木多。”〔1〕郭璞曰:“似柞,子可食。冬夏青。作屋柱难腐。”
【注释】
〔1〕引文见《山海经·中山经》“中次十一经”,文作:“前山,其木多槠。”(zhu),同槠,即山毛榉科的槠(quercus glauca)和它的近亲种,常绿乔木。
【译文】
《山海经》说:“前山,树木多树。”郭璞注解说:“像柞木,果实可以吃。冬夏常绿。木材作屋柱,不易腐朽。”
木威(一二八)
《广州记》曰:“木威〔1〕,树高大〔2〕。子如橄榄而坚,削去皮,以为粽〔3〕。”
【注释】
〔1〕木威: 是橄榄科的乌榄(canarium pimela),常绿乔木。很早以其果实榨油,为我国华南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
〔2〕“树高大”,金抄如文,明抄作“树高丈”,《御览》卷九七四“木威”引顾微(鲍崇城刻本)《广州记》作“高丈余”。按: 木威树高可达10米以上,应作“高大”(《北户录》卷三崔龟图注引顾微《广州记》同)。
〔3〕“粽”,应作“”,同“糁”,指蜜饯。
【译文】
《广州记》说:“木威,树高大。果实像橄榄,不过坚硬些,削去外皮,可以作蜜饯吃。”
榞木(一二九)
《吴录·地理志》曰〔1〕:“庐陵南县有榞树〔2〕,其实如甘焦〔3〕,而核味亦如之。”
【注释】
〔1〕原题作“《吴录》曰《地理志》曰”,据《御览》卷九七四“榞木”引作“《吴录·地理志》曰”,删去前一“曰”字。
〔2〕“庐陵南县”,《御览》引作“庐陵南部雩都县”,《要术》脱“部雩都”三字。庐陵,郡名,郡治在今江西泰和西北。雩都县,即今同省于都,属庐陵郡。 榞(yuán)树: 未悉是何种植物。
〔3〕“甘焦”即“甘蕉”(《御览》引即作“蕉”),但甘蕉果内不含种子(含种子的是另外的蕉类,一般不好吃),且古有称硬壳为“核”,无称果肉为“核”者。因此,“而核味亦如之”,就很难想像,未知“甘焦”是否“焦甘”倒错。“焦甘”即“蕉柑”,是芸香科柑(citrus reticulata)的优良变种(var. tankan)。否则,疑此句有脱讹。
【译文】
《吴录·地理志》说:“庐陵南面〔雩都〕县有一种榞树,果实像甘蕉(?),其中核(?)的味道也像甘蕉。”
韶〔1〕(一三〇)
《广州记》曰:“韶,似栗〔2〕。赤色,子大如栗〔3〕,散有棘刺。破其外皮,内白如脂肪,着核不离,味甜酢。核似荔支。”
【注释】
〔1〕标目和引文的“韶”字,原均作“歆”,误,据《御览》卷九六〇“韶”引裴渊《广州记》及各书所记改正。
〔2〕“韶,似栗”,据《御览》所引及《本草拾遗》引《广志》应作“韶,叶似栗”。韶,此指无患子科的海南韶子(nephelium lappaceum var. topengii)。叶椭圆形或矩圆形,与栗树叶相似。果实椭圆形,红色或橙黄色,密被软刺,刺先端钩状。假种皮与种子密着不离。果实味酸甜,可食。产于云南、广东、海南等地。其正种韶子(n. lappaceum)产于印度、马来西亚,我国不产。
〔3〕“赤色”,指果实,应作“子赤色,大如栗”。
【译文】
《广州记》说:“韶,〔叶子〕像栗树的叶。(果实)赤色,像栗子大小,散布着棘刺。破开外皮,里面的肉像脂肪一样白,与核紧密相连不分离,味道甜酸。核像荔枝的核。”
君迁(一三一)
《魏王花木志》曰〔1〕:“君迁树细似甘焦〔2〕,子如马乳。”
【注释】
〔1〕《魏王花木志》: 《隋书·经籍志》等不著录,惟《御览》等有引录。撰人不详,“魏王”亦不知为何人。书已佚。
〔2〕君迁: 即柿树科的君迁子(diospyros lotus)。“树细似甘焦”,君迁子树不能像甘蕉,有脱误,也许“甘焦”仍是“焦甘”倒错,疑应作:“君迁树,叶似焦甘,子细如马乳。”
【译文】
《魏王花木志》说:“君迁,树像甘蕉(?),果实(细小)像马奶头。”
古度(一三二)
《交州记》曰:“古度树〔1〕,不花而实。实从皮中出,大如安石榴,正赤,可食。其实中如有‘蒲梨’者〔2〕,取之数日,不煮,皆化成虫,如蚁,有翼,穿皮飞出。着屋正黑〔3〕。”
顾微《广州记》曰:“古度树,叶如栗而大于枇杷。无花,枝柯皮中生子。子似杏而味酢。取煮以为粽〔4〕。取之数日,不煮,化为飞蚁。
“熙安县有孤古度树生〔5〕,其号曰‘古度’〔6〕。俗人无子,于祠炙其乳,则生男。以金帛报之。”
【注释】
〔1〕古度树: 据所记明显是桑科无花果属(ficus)的植物,参看“槃多(一一四)”注释〔2〕。
〔2〕蒲梨: 即《尔雅·释虫》的“蒲虑”,郭璞注:“即细腰蜂也。”启愉按: 无花果属植物的花序托中有雄花、雌花,还有瘿花。瘿花是花组织受到瘿蜂(cynips spp.)的侵害后,细胞加速分裂而成的一种畸形构造,其花为瘿蜂所盘踞,瘿蜂在里面产卵,待其幼虫羽化为成虫时,就像有翅蚂蚁那样,穿透果皮飞了出来。
〔3〕“着屋正黑”,《永乐大典》卷一四五三六“古度树”引《要术》转引《交州记》作正文,《植物名实图考长编》卷一六“古度”引亦作正文。
〔4〕“粽”,沿讹字,应作“”,同“糁”。
〔5〕熙安县: 始置于南朝宋,故治在今广东番禺。
〔6〕“古度”,此指“古度庙”,此句当脱祠庙字。
【译文】
《交州记》说:“古度树,不开花却结果实。果实从树皮中冒出来,像安石榴大小,颜色正赤,可以吃。果实里面有像‘蒲梨’那样的东西,采下来隔几天不煮,就化成了虫,像蚂蚁,有翅膀,都穿透果皮飞了出来。满屋子钉着,颜色黑乎乎的。”
顾微《广州记》说:“古度树,叶子像栗树叶,而比枇杷叶要大。没有花,却从树枝的皮中冒出果实来。果实像杏子,味道酸。采下来可以煮成蜜饯。采下来过几天不煮,里面便化成了会飞的蚂蚁。
“熙安县有独棵的古度树长着,〔人们在那里建造祠庙,〕称为‘古度祠’。老百姓没有儿子,就去祠里烧炙一下〔神像的〕乳,便会生男孩。人们就用金钱绢帛报答它。”
系弥(一三三)
《广志》曰:“系弥树〔1〕,子赤,如枣〔2〕,可食。”
【注释】
〔1〕系弥树: 很像“朹(一二五)”所讲的“朹,檕梅”,即山楂。
〔2〕枣: 即君迁子。
【译文】
《广志》说:“系弥树,果实赤色,像枣,可以吃。”
都咸(一三四)
《南方草物状》曰:“都咸树〔1〕,野生。如手指大,长三寸,其色正黑。三月生花色,仍连着实。七八月熟〔2〕。里民噉子〔3〕,及柯皮干作饮,芳香。出日南。”
【注释】
〔1〕都咸树: 未详是何种植物。
〔2〕“三月生花色 ……七八月熟”,宜在“如手指大 ……”之上,因为“如手指大”云云是指果实。
〔3〕“噉子”,《御览》卷九六〇“都咸”引徐衷《南方记》作:“取子及树皮,曝干作饮,芳香。”《本草拾遗》引《南州记》同《御览》。《要术》“噉子”未知是否“取子”之误。
【译文】
《南方草物状》说:“都咸树是野生的。〔果实〕像手指粗细,三寸长,颜色正黑。三月展放花朵,接着不久就结果实。七八月成熟。当地老百姓吃它的果实,以及用树枝的皮晒干冲水作饮料,气味芳香。出在日南郡。”
都桷(一三五)
《南方草物状》曰:“都桷树〔1〕,野生。二月花色,仍连着实。八九月熟。一如鸡卵〔2〕。里民取食。”
【注释】
〔1〕都桷树: 这和“桶(“桷”之误)(四二)”、“都昆(一四九)”应是同一种植物,但难以确指是何种植物。
〔2〕“一如鸡卵”,《御览》卷九六〇“都桶(“桷”之误)”引《魏王花木志》转引《南方草物状》作:“子如鸭卵,民取食之。其皮核滋味酢。出九真、交趾。”《本草拾遗》所记也是“子如卵”。“一如”也许是“子如”之误。
【译文】
《南方草物状》说:“都桷树是野生的。二月展放花朵,接着不久就开始结果。八九月成熟。很像鸡蛋。当地人采了来吃。”
夫编一本作“徧”〔1〕(一三六)
《南方草物状》云:“夫编树〔2〕,野生。三月花色,仍连着实。五六月成子,及握〔3〕。煮投下鱼、鸡、鸭羹中,好。亦中盐藏。出交阯、武平。”
【注释】
〔1〕金抄作“编”,明抄作“徧”,均非,实际是“漏”字错成。
〔2〕夫编树: 应该就是《御览》卷九六〇“夫漏”引徐衷《南方记》(《南方草物状》亦徐衷所写)的“夫漏树”。唐陈藏器《本草拾遗》说:“无漏子 ……生波斯国,如枣,一云波斯枣。”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中记载他曾在广州吃到外国来的波斯枣,并曾收其果核种下去,结果“久无萌芽,疑是蒸熟也”。按: 无漏子即棕榈科的海枣,学名phoenix dactylifera,别名椰枣、波斯枣。常绿大乔木。浆果长椭圆形,形似枣子,味甘美。原产非洲北部和亚洲西南部,为伊拉克特产之一,故又名“伊拉克蜜枣”。现在很多热带地方有栽培。但那时交趾、武平(今越南北部)是否有野生海枣,值得考虑,则所记又未必是海枣。
〔3〕“及握”,可以解释果实的大小“盈握”,但有些勉强。《御览》卷九六〇“夫漏”引《南方记》作“如术有”,“术有”是“枣”字拆开后错成,《本草拾遗》即作“如枣”,则“及握”应作“如枣”。其致误之由,或系由“州树(一三八)”有“五六及握”,却和这里的“五六月”看混了错写在这里,而“如枣”原文被夺。
【译文】
《南方草物状》说:“夫编树,野生的。三月展放花朵,接着不久就开始结实。五六月成熟〔,像枣子〕。果实煮过放进鱼羹或鸡、鸭羹里,味道好。也可以用盐腌着保藏。出在交趾、武平。”
乙树(一三七)
《南方记》曰〔1〕:“乙树〔2〕,生山中。取叶,捣之讫,和叶汁煮之,再沸,止。味辛。曝干,投鱼、肉羹中。出武平、兴古。”
【注释】
〔1〕《南方记》: 不见各家书目著录,惟《御览》等有引录。与《南方草物状》同为东晋到刘宋时的徐衷所撰。二书关系,究竟如何,是徐衷先写了《南方记》,后来作修改,改名《南方草物状》,还是《南方草物状》在抄写流传过程中又变名《南方记》,不得而知,只能说二书同出一人手笔。书已佚。
〔2〕乙树: 连下文的“州树”、“前树”、“国树”、“”,都未详是何种植物。
【译文】
《南方记》说:“乙树,生在山中。采取叶子,捣烂了,混和着叶汁一起煮,煮到两次沸腾,停止。味道辛辣。晒干了,放进鱼、肉羹里吃。出在武平、兴古。”
州树(一三八)
《南方记》曰:“州树,野生。三月花色,仍连着实。五六及握,煮如李子〔1〕。五月熟。剥核,滋味甜。出武平。”
【注释】
〔1〕“煮”,费解,疑“着”之误。
【译文】
《南方记》说:“州树,野生的。三月展放花朵,接着不久就开始结果。果实五六个满一把,〔着生在树上〕(?)像李子。五月成熟。剥去硬壳吃,滋味甜。出在武平。”
前树(一三九)
《南方记》曰:“前树,野生。二月花色,连着实,如手指,长三寸。五六月熟。以汤滴之〔1〕,削去核食。以糟、盐藏之,味辛可食。出交阯。”
【注释】
〔1〕“滴”,疑“渫”之误。
【译文】
《南方记》说:“前树是野生的。二月展放花朵,接着不久就结果实。果实像手指粗细,三寸长。五六月成熟。用沸水〔焯〕过,削去〔软化的〕硬壳吃。用酒糟、盐腌过,味道辛辣,也可以吃。出在交趾。”
石南(一四〇)
《南方记》曰:“石南树〔1〕,野生。二月花色,仍连着实。实如燕卵,七八月熟。人采之,取核,干其皮〔2〕,中作肥鱼羹,和之尤美。出九真。”
【注释】
〔1〕石南树: 有蔷薇科的石楠(photinia serrulata),常绿灌木或小乔木。小梨果球形,极小(直径5—6毫米),熟时红色或紫褐色,有“鬼目”之称。本目说“果实像燕蛋”,又可以作调味料,显然和石楠不像,并且也不像石南科的石南,未悉究为何种植物。
〔2〕“干其皮”以下《御览》卷九六一“石南”引《魏王花木志》转引《南方记》是:“干取皮,作鱼羹,和之尤美。出九真。”无“肥”字。
【译文】
《南方记》说:“石南树,野生的。二月展放花朵,接着不久就结果实。果实像燕蛋,七八月成熟。人们采来,取出核,把皮晒干,可以下在鱼羹里使味道肥美(?),用来调味尤其美好。出在九真。”
国树(一四一)
《南方记》曰:“国树,子如雁卵。野生。三月花色,连着实。九月熟。曝干讫,剥壳取食之,味似栗。出交阯。”
【译文】
《南方记》说:“国树,果实像鸿雁的蛋。树是野生的。三月展放花朵,接着不久就开始结果。九月成熟。晒干之后,剥去外壳拿肉来吃,味道像栗子。出在交趾。”
楮(一四二)
《南方记》曰:“楮树〔1〕,子似桃实。二月花色,连着实。七八月熟。盐藏之,味辛。出交阯。”
【注释】
〔1〕楮树: 这不是桑科的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而与“桶(“桷”之误)(四二)”、“都桷(一三五)”和“都昆(一四九)”,花期、果期、果形以至盐藏,完全相同,应是同一种植物。《御览》卷九七二引陈祈畅《异物志》有“榖子”,说明与可以作纸的“榖树”同名,“而实大异”。这里“楮树”,应即陈祈畅所指的这种,亦即“桷”、“都桷”。桑科的构树,亦名“楮树”,也是和本目的“楮树”同名异种的。但难以确指为何种植物。
【译文】
《南方记》说:“楮树,果实像桃子。二月展放花朵,接着不久就开始结果。七八月成熟。用盐腌着保藏,味道辛辣。出在交趾。”
(一四三)
《南方记》曰:“树,子如桃实,长寸余。二月花色,连着实。五月熟,色黄。盐藏,味酸似白梅。出九真。”
【译文】
《南方记》说:“(chǎn)树,果实像桃子,一寸多长。二月展放花朵,接着不久就开始结果。五月成熟,颜色黄。用盐腌藏,味道酸,像干制的白梅。出在九真。”
梓(一四四)
《异物志》曰:“梓棪〔1〕,大十围,材贞劲,非利刚截,不能克。堪作船。其实类枣,着枝叶重曝挠垂〔2〕。刻镂其皮〔3〕,藏〔4〕,味美于诸树。”
【注释】
〔1〕清李调元《南越笔记》卷一三“海枣”说:“海枣,俗名‘紫京’,坚重过于‘铁力木’。铁力木不甚宜水,此则入水及风雨不朽。”这里“梓棪(yǎn)”,木质极坚,宜于作船(紫京也不怕入水),果实又像枣子,也许和紫京同类相似,但未悉是何种植物。
〔2〕“曝”,疑是“累”字之误。
〔3〕刻镂其皮: 这是一种“藏”的加工程序,如果是蜜藏,则是将果肉细划,使糖分易于渍入。南宋周去非《岭外代答》卷八:“人面子 ……肉甘酸,宜蜜饯: 镂为细瓣,去核,按扁,煎之。微有橘柚芳气,南果之珍也。”清吴震方《岭南杂记》卷下亦载:“人面子 ……或刻作花毬,蜜渍充。”有些像今天作蜜枣的方法。人面子是漆树科的dracontomelom duperreanum,果实扁球形,核有数孔,似口、鼻,故名。
〔4〕“藏”上疑脱“蜜”、“盐”一类字。
【译文】
《异物志》说:“梓棪,树干有十围大,木材坚硬,不用锋利的钢刀来砍,不能砍进去。可以作船。它的果实像枣子,着生在枝叶间重叠〔累累〕地弯曲悬垂着。刻划果实的皮,〔用蜜〕渍藏,味道比各种树的果实都美好。”
母(一四五)
《异物志》云:“母〔1〕,树皮有盖〔2〕,状似栟榈;但脆不中用。南人名其实为‘’。用之,当裂作三四片。”
《广州记》曰:“,叶广六七尺,接之以覆屋。”
【注释】
〔1〕(gē)母: 未详是何种植物,可能是棕榈科的。
〔2〕树皮有盖: 该是指套在茎干外的纤维质长叶鞘,像棕榈的茎干被长叶鞘形成的棕衣所包的样子。
【译文】
《异物志》说:“母,树皮有盖,形状像棕榈树;可是树干脆弱不中用。南方人把它的果实叫作‘’。用起来,要撕开作三四片。”
《广州记》说:“,叶子有六七尺宽,把它连接起来,可以盖屋顶。”
五子(一四六)
裴渊《广州记》曰:“五子树〔1〕,实如梨,里有五核,因名‘五子’。治霍乱、金疮〔2〕。”
【注释】
〔1〕五子树: 果实为梨果,当是蔷薇科植物,但记述过简,未详何种。下目“白缘”,亦未详。
〔2〕古所谓“霍乱”,泛指剧烈吐泻、腹痛、抽筋拘挛等症,不同于现代所称的急性传染病的霍乱(cholera,译名“虎列拉”)。
【译文】
裴渊《广州记》说:“五子树,果实像梨子,里面有五颗核,所以叫‘五子’。可以治霍乱、刀伤。”
白缘(一四七)
《交州记》曰:“白缘树,高丈。实味甘,美于胡桃。”
【译文】
《交州记》说:“白缘树,有丈把高。果实味道甜,比胡桃还美好。”
乌臼(一四八)
《玄中记》云:“荆、扬有乌臼〔1〕,其实如鸡头。迮之如胡麻子,其汁味如猪脂。”
【注释】
〔1〕乌臼: 树名,即大戟科的乌桕(sapium sebiferum),落叶乔木。种子外层被白色蜡质,炼制成的白色脂肪为桕脂,其种仁榨得的油为青油,为干性油。
【译文】
《玄中记》说:“荆州、扬州有乌臼树,它的果实像芡子。榨起来,像榨芝麻子;它的汁,味道像猪油。”
都昆(一四九)
《南方草物状》曰:“都昆树〔1〕,野生。二月花色,仍连着实。八九月熟,如鸡卵,里民取食之,皮核滋味醋。出九真、交阯。”
【注释】
〔1〕都昆树: 这和“桶(应是“桷”)(四二)”、“都桷(一三五)”应是同一种植物。
【译文】
《南方草物状》说:“都昆树,野生的。二月展放花朵,接着不久便开始结果。八九月成熟,像鸡蛋的形状,当地人采来吃,皮和核味道酸。出在九真、交趾。”